0

关于反思的议论文论据500字(精彩七篇)

浏览

1411

作文

84

篇1:2024高考议论文论据素材:细节见风骨

全文共 493 字

+ 加入清单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古人云:细节决定成败。以下是小编带来的2017高考议论文论据素材:细节见风骨,希望对你有帮助。

明朝朱棣发动靖难一役时,解缙与方孝孺、胡广、周是修、王艮等七位名士相约要为建文皇帝死节,以标忠贞不二的千古风骨。各自回到家后,解缙变让家人悄悄去打探胡广有什么动静。家人回来说:“没什么动静,只听胡大人问‘猪喂了没有?’解缙一听,心里一下子轻松了,说:“一猪尚不肯舍,况肯舍生命乎?”于是他也心安理得地选择了活。只有方孝孺壮烈殉国,周是修被杀,王艮服毒自尽,而其他四人,老实老实地做了贰臣。

明末的洪承畴,兵败被俘后,不吃不喝不言不动,好像真的要宁死不屈一样。老友范文程去看他,回来对多尔衮说:“他肯定不是一个死节之臣,我和他闲聊时,房梁上掉下一点灰尘落在衣服上,他赶忙掸掉了,一件衣服都舍不得,他肯舍掉性命吗?”果不其然,找了个美人去劝降,洪承畴就当了大清朝的“开国元勋”。

细节可见操守,细节可见精神。国家的兴亡,事业的成败,人格的高下,都可以通过一个小小的细节传递出丰富的信息。善于透过细节识人,知事,洞见未来;善于把握细节,可以认真地经营生命,赢得成功。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4高考议论文论据素材:晏殊以信立身

全文共 527 字

+ 加入清单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以下是小编带来的2017高考议论文论据素材:晏殊以立身,希望对你有帮助。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题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

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没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面对决定自己人生命运的大关头,晏殊居然能诚信守德,的确是千古罕见。而让人更加欣慰的是,这种诚信带给他的幸运与机遇,让我们确信诚信的价值,可以让人立言、立行、立德,可以千古流芳。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议论文论据使用四大技巧之一:设问与举例相结合

全文共 483 字

+ 加入清单

议论文的写作中,使用论据要讲究方法。既讲究理论论据,又讲究事实论据,事实可以直观地再现情景。要注意设问与举例结合。例如:

是爱迪生吧?他一手持蛋,一手持表,准备把蛋下锅煮五分钟,但是他心里想的是一桩发明,竟把表投在锅里,两眼钉着那个蛋。

是牛顿吧?专心做一项实验,忘了吃摆在桌上的一餐饭。有人故意戏弄他,把那一盘菜肴换为一盘吃剩的骨头。他饿极了,走过去吃,看到盘里的骨头叹口气说:“我真胡涂,我已经吃过了。”

这两件事其实都不能算是健忘,都是因为心有所旁鹜,心不在焉而已……

忘不一定是坏事。能主动地彻底地忘,需要上乘的功夫才办得到。孔子家语:“哀公问于孔子曰:‘寡人闻忘之甚者,徙而忘其妻,有诸?’孔子曰:‘此犹未甚者也,甚者乃忘其身’。”徙而忘其妻,不足为训,但是忘其身则颇有道行。人之大患在于有身,能忘其身即是到了忘我的境界。(梁实秋《健忘》)

技巧使用指导:文段围绕“健忘”这个主题,选取 “爱迪生”“牛顿”“白居易”三个事例说明“忘”的涵义、范围,围绕“忘其身即是到了忘我的境界”的观点,典型准确,很有说服力。用例先开头用设问,然后再用例分析,这是一种论证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关于坚强的议论文引用论据

全文共 548 字

+ 加入清单

立志不坚,终不济事。——朱熹

强者容易坚强,正如弱者容易软弱。(爱默生)

如果你足够坚强,你就是史无前例的。(司科特·菲茨杰拉德)

执着追求并从中得到最大快乐的人,才是成功者。——梭罗

人类的使命在于自强不息地追求完美。(列夫.托尔斯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理解绝对是养育一切友情之果的土壤。——威尔逊

理解人的方法只有一个:判断他们的时候不要急躁。——圣佩韦

余杰“真正爱我的人很多,而理解我的人呢?”

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高山无语,却体现出巍峨。

蓝天无语,却显露出高远;大地无语,却展示出广博。

鲜花无语,却散发出芬芳;青春无语,却散发出活力。

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

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千颗子”的收获;

幸福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

幸福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追求。

书是我的精神食粮,它重塑了我的灵魂。

简爱说过:“我们是平等的,我不是无感情的机器”,我懂得了作为女性的自尊。

白朗宁说过:“拿走爱,世界将变成一座坟墓”,我懂得了为他人奉献爱心是多么重要。

裴多菲说过:“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我懂得了自由的价值。

鲁迅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我懂得了反抗精神的可贵。

每读完一本书,我就完成了一次生命的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经典议论文论据素材:在困境中成功

全文共 473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一辈子都在追求中,只要一次机会,你就会成功;如果你放弃追求,再多的机会,你都不会成功。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据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以下是一个人一生的简历:

5岁时,他父亲就去世了;

14岁时,他从学校辍学,开始了流浪生活;

16岁时,他谎报年龄参了军,而军旅生活也是处处不顺心;

18岁时,他娶了个媳妇,可只过了几个月,媳妇就变卖了他所有的财产逃回了娘家;他曾通过函授学习法律,可不久又放弃了;后来,他卖过保险,卖过轮胎,还经营过一条渡船,开过一家加油站,但都失败了。

人到中年,他成了一家餐馆的主厨和洗瓶师,可因政府修公路而拆了那家餐馆,他又失业了;时光飞逝,眼看一辈子就这样过去了,而他仍一无所有。65岁那年,邮递员给他送来了他的第一份社会保险支票,他用这105美元保险金创办了自己的一份崭新的事业;88岁高龄时,他的事业终于大获成功。

他,就是窗体顶端窗体底端肯德基创始人——哈伦德·山德士!

分析:一辈子都在追求中,只要一次机会,你就会成功;如果你放弃追求,再多的机会,你都不会成功。

话题:“挫折是一笔财富”“困境与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关于惜才的议论文素材论据

全文共 482 字

+ 加入清单

一、道理论据

1、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四海之中,岂无奇秀。——《隋书》

2、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邓小平

3、天才免不了有障碍,因为障碍会创造人才。——罗曼?罗兰

二、事实论据:

1、邓小平慧眼识人才——王兆国

2、用人杰得天下。刘邦曾对大臣们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张良;治理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饷,保证前方的供应,我比不上萧何;指挥百万军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双比不上韩信。但是我能够任用这些杰出的人才,这就是能够统一天下的原因。项羽虽然一个范增,却不能重用他,因而被打败。对他的番话,大臣们无不心悦诚服。

3、美抢购俄科学家。前苏联解体后,美国疯狂地在俄罗斯购买廉价的科技人才和成果。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是第一个收益者。自1992年起,该公司已与俄科学家做成了三笔大交易。第一笔生意是与俄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达成的,它获得了对俄罗斯光纤研究成果和200名俄科学家的使用权。俄科学家每年从该公司领取的报酬只是720美元,对饱受通货膨胀之苦的俄罗斯人来说,这钱算处上一笔不小的数目。但它根本无法与美国科学家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年薪相比。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改变自己的议论文论据

全文共 456 字

+ 加入清单

1.仙人掌为了生存把叶子变尖

2.吕蒙开始时只是晓得舞刀弄枪,不能勤于文化知识的培养,孙权在给吕蒙指出这一点之后,吕蒙发奋读书,后来连鲁肃都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吕蒙因为孙权的一席话,改变自己,真正做到了文武双全,为成就吴国的霸业打下基础。而吕蒙自然也就完善了自己的人格和修养,成功的改变了自己。

3.当为官仅七十多天的陶渊明挂印田园归隐山间时,他改变了自己。官场的黑暗,是他无法改变的,变的只能是自己,不为五斗米折腰,与菊为伴,虽然仕途不复,但他高洁的志向却被历史所赏识,为后人所铭记。

4.当御用文人李白呼唤自己放养于青崖间的白鹿,即骑访名山时,他改变了自己。李白以为自己会一展鸿鹄之志,没想却只是为朝廷吟风弄月歌功颂德。无法改变官场的他,只得改变自己的志向,寄情于山水,纵览名山大川。虽然未能圆自己的经天纬地之梦,但却造就了半个诗歌的盛唐,为后人所传颂。

5.高尔斯华绥笔下《品质》中的老鞋匠虽然拥有全城最好的制鞋手艺,但却不愿改变自己,致使无法跟上机器化的时代,坚持手工制好每双鞋,最终饿死在自己的鞋铺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