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高中化学实验1-(精彩9篇)

浏览

6073

作文

9

篇1:化学人生高中作文

全文共 771 字

+ 加入清单

从看见试管里五颜六色的液体开始,我就爱上了化学。一个个化学现象更带给我人生的思考。

研究化合价的升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捷径。化合价升降的根本原因是电子的转移,当年轻的女老师在元素的头上或脚下标着化合价,连着双线桥,写着电子得失的时候,我猛然间发现所有的电子数都是守恒的。宇宙万物都是守恒的,关键在于你的取舍,在失去时不悲伤,在得到时不得意,平静地接受属于自己的得失,有舍才有得,这是你自己的选择。

将装有甲烷和氯气的试管倒扣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水槽里,引入淡淡的光照,变化开始发生了:试管里的黄绿色慢慢变浅,开始有油滴生成,水槽里的水也变红了。由于甲烷中的碳氢键与氯气之间的交换。在人生路上,总免不了大大小小的矛盾与摩擦,那时你是否愿意交换位置,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呢?想象一下在那个位置的自己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体味一下别人的处境以及每一次决定的艰难。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这样才能收获真情。

在氧气充分的条件下,碳与其反应生成了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但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反应产物则是可能致命的一氧化碳;用吸管向装有石灰水的试管中吹气,才开始生成白色沉淀,继续吹气,白色沉淀消失。从这些反应中我们可以体味到任何事情都有度,而对于度的掌握也成为了人生的必修课。

当门捷列夫绘出了一副元素的地图,当他用元素的周期律预测元素的性质,化学的又一里程碑高高地矗立。当一条条纵横交错的规律在那张图上交错开的时候,一个真正的化学时代到来了,你可以凭借这些规律来预测元素的特点。在崎岖的人生路上,摔倒了,失败了,要探寻出规律,从而迎来我们人生的新时代。

在与化学的接触中,你会发现它也是一门颇具哲理的学科:在夏特列原理中,由于平衡总向减弱的方向移动,你心底里便会相信公正与善良;从盖斯定律中,你会发现成功的道路不止一条;从物质之间的奇妙反应仿佛看到了多样的人生。

[化学人生高中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化学实验心得体会

全文共 1170 字

+ 加入清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化学实验的学习不仅可以培养我们观察、思维、独立操作能力,同时也是激起学习化学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为此,我认为学好化学实验,一定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善于总结出简洁、形象的语言

简洁而又形象化的语言,能引起我们的注意并能激发我们学习实验的兴趣。如药品取用“三不”原则;过滤实验操作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在制取氧气时,可用顺口的歌诀:“查-装-定-点-收-离-熄”来谐音记忆制取步骤。以上实例可知,在实验学习中采用简洁而又有形象化的语言,对加强实验基本操作能力和巩固化学概念,有较好的作用。

二、认真观察演示实验

教师的演示实验,是我们学习实验的榜样,能起到示范作用。我们刚接触化学实验,都有好奇心,在教师演示实验时,我们要仔细观察这样才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老师在做演示实验时,会力求做到:装置正确,整洁美观,操作规范,速度适中,严格要求,讲解清楚,现象明显,结果准确。因此,我们一定要认真观察老师做的演示实验。

三、认真上好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课

实验基本操作的训练十分重要,我们要注重:

1、注重良好实验习惯的养成

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必须从开始抓起,从学习化学实验的第一堂课起,就要认真学习,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为此,在第一堂实验课中,就要认真学习实验室安全规则,严格按实验要求进行操作,尽量杜绝损坏仪器、浪费药品的现象,并养成每次实验完毕,都要清洗、清点和摆好实验用品的习惯。只有注意了这些方面的实验注意事项,我们才能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2、严格要求、严格练习

要掌握每一个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程序,必须对自己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在进行基本操作训练的过程中,若发现有错误,立即纠正。如往试管里装入粉末状药品时是否做到“一平二送三直立”,装块状药品是否做到“一横二放三慢竖”,以及在实验过程中药品、仪器是否用过之后及时放回等。

四、借助多媒体辅助学习实验

运用多媒体辅助学习实验,可以进一步帮助我们形成化学概念、巩固和理解化学知识。例如:运动的水分子这一节,内容比较抽象,老师借助多媒体讲解这一节内容,使抽象的内容简单化,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们学习化学实验时,要善于运用多媒体,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容易的学好化学实验。

五、注重家庭小实验

家庭小实验可以锻炼我们动手、观察、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学好化学的一种重要途径。我也做了很多家庭小实验,并从中受益匪浅,如自制酸碱指示剂、制作叶脉书签、试验蛋白质的性质等。在做家庭小实验时,我建议大家一定要做好实验报告,这样,才能从做家庭小实验的过程中学到更多、体会更多。

总之,在化学实验学习中,我们始终要保持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这样我们才能在变幻莫测的化学实验中学的更多更好,因此,在初中化学学习中,一定要重视化学实验学习,才能有效的提高我们的学习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记一次有趣的化学实验

全文共 26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做了一个神奇的实验

中午,我把一个鸡蛋放在玻璃杯里,然后倒入醋精,立刻看到无数个小泡泡从蛋壳上冒了出来。大约等到下午2:00的时候,我去看了下鸡蛋,我伸手一摸,妈呀,蛋壳软软的!真叫人吃惊啊。妈妈建议我把软鸡蛋放到清水中,看看会有什么变化。于是,我把醋倒掉,换了一杯清水,让鸡蛋沉没水中。过了一段时间,我把鸡蛋取出来,同原来的鸡蛋一比较,我发现鸡蛋变大了许多,真神奇呀。

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原来,醋精和鸡蛋壳发生了化学反应,让蛋壳变软了,放入清水以后,水渗入了软壳鸡蛋里,所以就变大了。

小朋友们,你们也来动手试试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化学实验作文600字

全文共 646 字

+ 加入清单

课间,我与叶芷路过办公室,化学老师突然叫住了我俩,指着角落的化学器材:“这是下节课用到的实验器材,你们去把水槽和集气瓶装满水,然后提去教室。”

班主任的命令,怎敢不从?我俩屁颠屁颠地将水槽和集气瓶装满了水,提去教室。一路上的同学看到了实验器材,眼里都快闪出火花了。“下节课要做实验!”这句话风一样刮过了同学们的耳朵,上课铃打响时,大家安安静静地坐在座位上,眼珠子死死黏在讲台上的实验器材上。

乔老师讲了几句,就开始做实验了,他将铁架台,试管,导管一一安好,试管内放置的是高锰酸钾,点燃酒精灯,开始收集氧气。台下的同学纷纷伸长了脖子张望,嫌弃讲台下的同学头挡住了他们求知的目光。收集好氧气,乔老师小心翼翼地取出集气瓶。拿出一根木签,在火上烤了一会儿,点燃后在空中挥舞了几下,只剩下了一点火星。他迅速将木签塞入集气瓶,顿时,火焰剧烈燃烧。红红的火照亮了集气瓶,吓得前头同学“抱头鼠窜”。

乔老师手上操作着,嘴上也没停:“等下我要做的实验你们做实验时一定要注意,硫在火上化成淡蓝色液体就伸入集气瓶,硫燃烧时会放出有毒气体二氧化硫,玻璃片只能留一条缝,不然到时候整个实验室都是二氧化硫的味道,特难闻。”

硫在集气瓶里剧烈燃烧,发出了诡异的蓝紫色光芒,乔老师只让我们看了一会儿,就迅速将其熄灭了。

最后的压轴,是镁。刚听到这个名字的我们一脸懵逼,在乔老师的讲解下我们才了解到,镁粉是制造闪光弹的主要物质。乔老师将燃烧的镁伸入集气瓶,顿时,一道耀眼的白光闪现了出来,我们纷纷捂住了自己的眼:要瞎了!

化学实验真奇妙!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记一次有趣的化学实验作文700字

全文共 72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的化学课上,化学老师为我们做了一堂非常有趣实验。这个实验的课题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表面上看起来很普通,但是真正实践起来却是非常精彩,非常的有趣。

开始上课的时候,化学老师先给我们讲了一位著名的科学家——他就是拉瓦锡,他用了十二天的努力,测定了全球科学史上的一个奇迹——空气的组成。人们在很早以前,总是认为空气实际上是并不存在的。人们觉得空气也是神灵赐予的,所以才能燃烧、才能呼吸。但是拉瓦锡用他的实验证明,空气是真实存在的,它不仅仅是只有氧气这一种物质,还有许许多多的不同于氧气的物质,比如氮气、氦气等等。今天,我们就要做一下与之相似的另一个模拟实验。

我们先在燃烧匙中,倒入了适量的红磷。先把这些,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使它燃烧,接着,又赶紧把它放入集气瓶中,又用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将瓶塞塞紧,红磷便在其中燃烧了起来。只见里面的烟雾越积越多,越积越多,最后我们隐隐约约地看到火苗逐渐停止了,熄灭了,这样才告诉老师,实验是否成功了呢?

老师却微微一笑,说:“这才进行到一半,让你们看个更神奇的现象!”只见他把那根导管的夹子打开,因为这根导管是通向装满水的玻璃杯的,所以在他打开的一瞬间就有水不断的涌进来,同学们纷纷睁大了眼睛。但是却到了这个空瓶子1/5的时候,水突然就停止了运动,卡在那里不动了。同学们都纷纷有了疑惑:“这是怎么回事呢?”

老师笑了笑,向我们解释道:“其实这边是拉瓦锡,做实验的目的,氧气也在空气中所占的体积仅仅是1/5,而其他的气体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这就是氮气,他占了空气中体积的绝大多数。剩下的呢?就是些惰性气体了。”同学们恍然大悟。

通过这一次的实验,我们不仅增加了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更感受到了化学世界的奥妙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那次“化学实验”作文500字

全文共 535 字

+ 加入清单

记得那次还是五岁那年的夏天,我跟着我哥无聊地坐在树阴下乘凉。知了在树干大声地叫着:“热啊!热啊!”没有一个人愿意出来玩耍,舒服地躲在阴凉的空调房里。水泥路好似也被太阳融化了一般。

可就在这么热的天气里,我们家居然停电了,比起家的闷热,那还不如在外面树阴下凉凉呢。

就在这个时候,一队蚂蚁闯入了我的眼睛。它们有序地排成一队,向前进发,我聚精会神盯着它们看。突然,我的眼睛亮了起来,心中有了个好玩的主意!我跟哥哥说了,就开始准备我们需要的玩意儿。

我跟哥哥抱下来了一堆瓶瓶罐罐和一个无针针筒,就开了我们的灭蚁药水“化学实验”。

我先以水为底料,再加入食醋、泡沫水,各种的神奇玩意儿。终于,我的“生死武器”完成了。

我小心翼翼地将水袋进了针管,眯着眼睛,瞄准了蚁群,“啪!”灭蚁水把蚁群打了个七零八落,眼看着蚂蚁大军全军覆没了,我跟我哥欢呼雀跃。可是,就在这个时候,蚂蚁大军毫发无损,重站了起来,继续行军。我不禁有点失落,可我化失落为动力,继续想开发出“二型”武器。

可还没等我们开始研发,我妈就回来了,看见我们这样糟蹋,把我们骂了个“狗血淋头”。

后来长大后才知道,蚂蚁是勤劳的代表,我们也不能这样对待动物们。

每当想起小时候做的事情,心中总是十分的想笑,当年做的事情真的太有趣,太幼稚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记一次有趣的化学实验

全文共 521 字

+ 加入清单

望着讲桌上的瓶瓶罐罐,大家心动神移,盼着精彩的到来。终于,优雅的铃声传到了每个同学的耳朵里,大家激动不已。

同学们,谁有办法不用火点燃我手里的酒精灯呢?任老师边说边举起那盏灯。不用火,怎么点燃?我正在冥思苦想,同学们也面面相觑。这时,一位同学举起手,缓缓地说:老师,能不能利用太阳光,反射放大镜的镜片上,使它燃烧呢?老师点点头,笑着说:这是一个好办法,谁还有更快捷的方法吗?大家摇摇头,欢闹的气氛一下子十分安静。我有办法,大家看好了!任老师边说边从盒子里拿出了一根玻璃棒,大家不由得睁大了眼睛

老师笑着对我们说:这可不是一般的玻璃棒,这是一根魔棒!于是老师将这根魔棒在一个碟子似的东西蘸了一些液体后,玻璃棒还是原来的样子,没有一点变化。老师用玻璃棒点灯芯,酒精灯一下子被点燃了。教室里一下子有沸腾起来。老师让我们静下来,说:大家先别兴奋,精彩还在后面呢!

接着,老师拿出来一块方格手帕,在一个盛满液体的杯子里涮了涮,然后请两个男生一人拿镊子夹住一头;老师拿火柴一点,全班一股烧烤的糊味,火沿着手帕在燃。这时,奇迹发生了,火越来越小,一会儿灭了。手帕却安然无恙,太神奇了。

这节课很快过去了,但还让我感觉意犹未尽,让我体会到了化学原来就是一个魔术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高中物理实验论文3000字

全文共 3381 字

+ 加入清单

有关高中物理论文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中物理实验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一、转变教学观念,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师生关系也是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之中。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主体的参与性及内在需求,导致学生对实验教学不感兴趣,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得不到提高。而物理课教学内容的实验操作性又比较强,理论知识比较抽象难懂,所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对于他们深入了解物理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把兴趣作为引导学生学习的工具,准确把握实验教学的时机,通过趣味导入新课和游戏化的授课过程及风趣的教学语言,实现学生把“要我学”转为“我要学”。同时着力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让学生时刻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与理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对实验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为其终身的物理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接触、综合分析和实际参与是学习的三大要素,其中“接触”是良好学习的基础,所以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建立生活与物理的联系。由于“问题”是进行物理实验的起点,所以在实验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也是高中物理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在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来设置一种启发式的、开放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发现所学的知识已经不够用了,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来解决,从而有效调动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由于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了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的合成,那么我们就可以直接从二力在同一直线上的合成入手,再引入互成任一角度力的合成,明确学习目标。为了使我们的计算更方便,这里选择特殊情况进行实验。首先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提起一个物体(5g),静止时,让学生记下此时刻度尺的读数F1=5.N;接着用两个测力计同时向上提起这个物体,再让学生读出这两个测力计的读数F2=2.5N、F3=2.5N,并比较F2、F3与F1的关系,可以得到F2+F3=F1;然后再将两个测力计呈9度夹角向外拉出,调整到适当的位置之后再让学生读出此时两个刻度尺的读数:F4=3N、F5=4N。但我们通过计算发现F4+F5≠F1、∣F4—F5∣≠F1,这时候教师就可以提出问题了:“为什么二力的合成不再符合代数计算的规律了?”“如果角度任意,情况会不一样吗?”然后物理教师再引用学生在数学课中已经学过的勾股定理知识来对学生做一定的启发,使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去思考探究,从二力同一直线到互成角度,从特殊角度到任意角度,实现从特殊到一般性的过渡,最后通过实验找出力的平行四边形规律。又或者教授“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这一实验时,教师可以用“用怎样的方法可以弥补小车在动的过程中受到阻力所减少的速度?“”仔细观察打点的纸带,点距呈现怎样的一种变化趋势?”“各点之间的距离是不是均匀的?”“该选择哪些点距来计算速度呢?“”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如果能够平衡摩擦力,小车移动的方式会不会发生改变?”像这样通过阶梯式问题情景的设置,给学生质疑和思考的机会,引导学生通过实验一步步地去验证自己的猜想,能够切实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也只有使学生对某一物理现象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才会主动去探究其背后的秘密。因此,教师要牢牢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积极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教学质量。

三、引导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操作中,有很大一部分教师懒于设计,完全就是对照教材来进行实验复制,缺乏特色和创造性,限制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发挥。但对于物理学习来说,探究意识和探究精神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必备素质。因此,教师设计物理实验时应遵循新课程“实验教学的出发点只能是学生的实际情况”的要求,对教材上的实验过程做合理的改动,灵活地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指导,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验中来,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学生通过自身的实际体验获得了新知,尝到实验所带来的成就感。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种鼓励,以这种方式来开展实验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做实验的积极性,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又或者“,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这个实验,教师可以采用“演示法”来进行教学。任课教师先将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给学生演示一遍,并做好特别需要注意的事项的示范,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操作。这样学生一边回忆教师的演示,一边合作讨论完成实验操作,就相当于是做了两次实验,无形中提高了教学效率。接着教师还可以针对测定波长的误差问题向各小组寻求解决方案,这样既能发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还有利于合作意识的提高。当前实验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就是通过实验探究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探究的习惯。所以在实验教学中,高中物理教师可以适当放宽在实验课中对学生的限制,增强实验的延伸性和探究性,只在实验前帮助学生分析实验的原理,然后由学生自己设计出实验步骤和方法,并动手操作实施,使学生从枯燥的物理理论学习中解脱出来,体验到物理学习的快乐,进而产生更多的探究热情。

四、发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一般情况下,对实验数据的归纳和处理都是两个物理量间的关系是否相等(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或者两个物理量之间是不是正比关系(弹簧的伸长量和弹力的关系)。但是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关系”的实验过程中,我们通过对数据的观察与分析发现当力相同时,质量越大,加速度却越小。这时候教师就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寻找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时,除了直接观察实验数据外,还经常采用什么方法呢?在学生经过了一番思考过后,教师便可给他们引进“图像法”来解决问题。在物理中利用图像来处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常用的方法,因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用图形表示出来会更加直观,也能够有效减小实验误差,确定并排除实验中的一些错误数据。一说到用图像来分析物理关系,学生们首先想到的就是a-m图像,但实际在图像中直线比曲线更容易反映出物理量之间的规律,判断二者关系也会更加轻松,所以由此学生就会想到能不能将曲线转化为直线的问题,而教师在进一步启发———“数学上是如何将双曲线转化成直线的?”多数学生就能够想到可以在直角坐标系中建立a-1/m的图像,通过图像发现a-1/m形成一条过原点的直线,直观体现了a与1/m成正比的关系,从而也就更确切地判断出a与m之间的关系。教师的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对物理问题进行拆解分析,不仅加深了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广开思路,为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提供了空间,对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拓宽学生的思路,从多角度进行研究活动也大有裨益。

五、重视数据处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1.尊重实验数据。

在实际的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实验数据往往和预期结果相差很大,这时一些学生懒得寻找出错原因,就抄一抄旁边同学的数据或是自己随意写一个跟预期值差不多的数据,这是对实验极度不负责的表现。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制止,和学生一起对较大误差进行详细分析,看问题具体出在哪,在确认了测量方法和仪器操作都无误后,若实验数据仍不理想,就可以组织学生成立问题研究小组共同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但无论如何,改动实验数据的行为都是必须禁止的,要培养其尊重实验数据的习惯,树立尊重科学的意识,养成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

2.选择合适的数据处理方法。

以处理实验数据的工具为例,很多教师不是采用了最先进的科技方法———计算机,就是采用最原始的方法———手工计算,走了两个极端,却忽视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中学生必须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的要求。科学计算器体积小、重量轻,且操作简便、功能强大、价格也适合学生一族,所以在此建议让学生使用计算器来进行物理数据的演算,在减轻学生的计算量的同时也减小实验数据的误差值。

六、结语

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将是未来落实物理课程标准目标的重要途径。为此,高中物理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通过整合所学知识和亲自动手探究获取新知识,有效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逐渐形成科学素养,进而推动物理实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物理课程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记一次有趣的化学实验

全文共 734 字

+ 加入清单

化学,一门充满乐趣的课程,吸引着我们这些刚步入其领域的黄毛丫头,今天它又为我们展现了其充满乐趣的一面--实验

上课了,老师又拎上了那个藏着无数乐趣的实验盒,同学们形象地称之为“饭盒”。今天好像带了许多实验器材,不知今天又要搞什么鬼?

老师粗略地讲了一些关于氧气的知识后,就开始做实验了。首先他收集了几瓶氧气,放在桌上,还跟我们开玩笑,说氧气多了会使人兴奋;接着他又把一些实验器材板书在黑板上--碳、硫、磷、铁。这些东西与氧气有什么关系呢?带着这样的疑问继续进行实验。

老师不慌不忙点燃酒精灯,把硫放在燃烧匙内,架在灯上加热,不一会儿硫就被点着了。奇怪的是我们在座位上看不见火焰。老师走下讲台,把燃烧匙送到我们面前,让我们作近距离观察,这时才发现黄色的硫块已变成了蓝色的液体,上面还布着一层蓝色的火焰,若隐若现,甚是奇特。之后老师回到讲台前,把燃烧匙放进氧气瓶,哇,朦胧的火焰此时全爆发出来,变成了绚丽的蓝紫色的亮光,美丽极了。老师告诉我们硫与氧气反应后生成一种带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这是污染空气的罪魁祸首之一,想不到这么美丽的外表下竟是如此丑陋的灵魂,这正映证了中国的那句古话“知人知面不知心”。接着老师又把其他药品放进去做同样的实验,都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收获;磷在集气瓶里放出大量的光和热,几乎照亮了整个教室;铁则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时还发出声响,真像放烟火……

精彩的实验吸引了全班同学,后排的同学几乎都要站到桌上了。有的个子矮的伸长脖子,瞪直眼睛,还是看不到,索性往前挪几步,近前观看,感觉大不一样。于是,后面几排都不见了人影。当看到奇特景象时,教室里一片哗然。今天的实验非常成功,非常生动,在领略科学的无穷魅力的同时,还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真是令我们终身难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