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古代名人故事简短(推荐20篇)

女人容易伤春,男人容易怀秋。来看看这几首怀秋的诗歌吧!本文就是小编给同学们整理的关于古代名人故事简短优秀作文,仅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您。

浏览

5349

作文

1000

名人读书的故事

全文共 457 字

+ 加入清单

汉朝时,少年时的匡衡,十分勤奋好学。由于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务必干许多活,挣钱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但就是,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内心十分痛苦。他的邻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几间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气,对邻居说:“我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否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邻居一向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恶毒地挖苦说:“既然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1匡衡听后十分气愤,但就是他更下定决心,必须要把书读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邻居家的烛光就从这洞中透过来了。他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

匡衡读完这些书,深感自我所掌握的知识就是远远不够的,他想继续看多一些书的愿望更加迫切了。附近有个大户人家,有很多藏书。一天,匡衡卷着铺盖出此刻大户人家门前。他

对主人说:“请您收留我,我给您家里白干活不报酬。只就是让我阅读您家的全部书籍就能够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了他借书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张良拜师的名人故事

全文共 1099 字

+ 加入清单

张良(约公元前250—前186年),字子房,汉高祖刘邦的谋臣,与韩信、萧何并列为“汉初三杰”。以出色的智谋,协助汉高祖刘邦在楚汉战争中最终夺得天下。被封为留侯,张良只是谋士,未担任军政要职,避免了韩信、彭越等鸟尽弓藏的下场。张良在去世后,谥为文成侯。《史记·留侯世家》专门记录张良的生平。汉高祖评价曰:“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他的祖先是韩国人。在秦灭韩后,张良立志为韩国报仇。有一次,因刺杀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

张良在下邳闲暇无事。有一天他到下邳桥上散步,碰到一个老人,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旁边,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桥下。然后回过头来冲着张良说:“孩子!下桥去给我把鞋子拾上来!”张良听了一愣,很想打他一下,但一看他是个老人,就强忍着怒气,到桥下把鞋拾了上来。那老人竟又命令说:“把鞋子给我穿上!”张良一想,既然已经给他拾来了鞋子,不如就给他穿上吧,于是就跪在地上给他穿鞋。那老人把脚伸着,让张良给他穿好后,就笑嘻嘻地走了。张良一直用惊奇的目光注视着他的去向。那老人走了里把路,又折回身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孩子是能培养成才的。5天以后的早上,天一亮,就到这里来同我会面!”张良跪下来说:“是。”第五天天刚亮,张良到了下邳桥上。不料那老人已经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就生气地说:“和老人约会,怎么迟到了?以后的第五天早上再来相会!”说完就离去了。到第五天早上,鸡一叫,张良就赶去,可是那老人又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又生气地说:“怎么又掉在我后面了?过了五天再早点来!”说完又走了。到第五天,张良没到半夜就赶到桥上,等了好久,那老人也来了,他高兴地说:“这样才好。”然后他拿出一本书来,指着说道:“认真研读这本书,就能做帝王的老师了!过十年,天下形势有变,你就会发迹了。以后13年,你就会在济北郡谷城山下看到我——那儿有块黄石就是我了。”老人说完就走了。名人故事

早上天亮时,张良拿出那本书来一看,原来是《太公兵法》(辅佐周武王伐纣的姜太公的兵书)!张良十分珍爱它,经常熟读,反复地学习、研究。

10年过去了,陈胜等人起兵反秦,张良也聚集了100多人响应。沛公刘邦率领了几千人马,在下邳的西面攻占了一些地方,张良就归附于他,成为他的部属。从此张良根据《太公兵法》经常向沛公献计献策,沛公认为很好,常常采用他的计谋,后来成了刘邦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师。刘邦称帝后,封他为留侯。

张良始终不忘那个给他《太公兵法》的老人。13年后,他随从刘邦经过济北时,果然在谷城山下看见有块黄石,并把它取回,称之为“黄石公”,作为珍宝供奉起来,按时祭祀。张良死后,家属把这块黄石和他葬在一起。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孙武幼年显现文武兼备的名人故事

全文共 2111 字

+ 加入清单

孙武,是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的军事家,小名长卿,约出生于公元前534年,卒于公元前480年。孙武原不姓孙,祖籍在春秋时的陈国,陈国公子田完是他的祖先。公元前672年,陈国爆发内乱,田完避乱去齐国,做了一个管理百姓手工业的官。田完的五世孙田书,官至齐国大夫。公元前526年,田书因讨伐莒国有功,被齐景公赐姓孙氏,于是,田书改叫孙书。他就是孙武的祖父。

孙武出身武将世家,代代率军打仗,所以家中男女老幼无不舞枪弄棒。孙武成长于这样一个家庭,从小自然也喜欢练武带兵。但是,他的爷爷田书却不愿让他习武。田书认为,习武付出的代价太大了。从他的先祖田完开始,代代戎马荷戟,冲杀疆场,虽然也得到了不少荣誉和封赏,但那都是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特别是到了他这一代,两个哥哥先后战死,自己的七个儿子有六个为国殉难,剩下自己和小儿子孙凭仍要征战,只要一天不告老还乡,生命就朝不保夕。田书还认为,历来都是“武将安邦,文臣治国”,武将靠的是力气,文臣靠的是嘴巴;就地位和权力而言,武将也一向不如文臣,因为武将在外征战,往往成年累月地不能回朝,稍有风吹草动,国君就会生疑;文臣则不然,天天在朝辅佐,靠近国君,深得信赖。就此一点而言,他田氏一家,已经受了文臣不少的气。基于上述这些经验教训,到了孙武这一代,又是独根一支,田书是坚决不让他习武了。于是,从孙武三岁起,田书就命专人向他传授诗书礼乐,并且令所有家人从这天起,谁也不准当着孙武的面谈武、习武,要给孙武创造一个学文的良好环境。开始,孙武也的确听话,专心学习诗书礼乐,加之他天资聪慧,一学即会,到五六岁时,不但对所学内容倒背如流,还能释其意,田书见了,很是欢喜。但是,他学文空闲也常常习武,只是不敢让祖父知晓罢了。

公元前526年,齐景公准备进攻莒国,在老将田书的陪同下到校场比武选将,应选将领百余人,唯独田书的儿子田凭连发三箭,箭箭正中靶标红心。景公高兴地称赞说:“真是将门出虎子啊!”田书听了,当然也是乐滋滋的。不料,齐景公又别有用心地对田书说:“听说你还有个小孙子,绝顶聪明,想必也很精通武艺吧!”田书笑着说:“孙子是有一个,名叫长卿,今年刚刚七岁。不过,对于武功,他是一窍不通,因为,我不让他再走我的老路。为此,从他三岁开始,我便让他练字学文,将来也好为大王输送一名治国相才。”

景公听了,心中更高兴,又对田书笑着说:“那好哇,田氏家族能文武兼备,那是本王求之不得的事;不过,将门之后,如果对武功一窍不通,却也可惜了!”谁知景公话音一落,孙武便从人群中钻出来高声说: “谁说将门之后对武功一窍不通啊!”田书没想到他的孙子长卿今天也来了校场,而且如此放肆,立即大声怒斥道:“大胆!还不与我退下!”然后急向景公谢罪说:“孙儿长卿未经大王批准,随意插言,且不知天高地厚,信口开河,罪该万死;这也是老夫管教不严之过。请大王看在臣下的面子上,念他年幼无知,赦他无罪。”

景公微微一笑说:“田老将军,我并没有说要治罪呀,何言赦罪二字?相反,我倒是很喜欢他这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随后,景公又笑着对孙武说:“长卿,你过来!”

孙武经爷爷一训,也有些怕了,先望了望爷爷的神态,然后怯生生地走到景公跟前。

景公问:“长卿,你说你会武功,那我问你,都会使什么兵器呢?”孙武望了望爷爷,欲言又止。

景公说:“不要怕,有本王做主!”孙武这才低声说:“随便吧。”

景公说:“好,那你也和其他人一样,用箭吧。”孙武点头同意,便去取弓箭。谁料他把弓箭拿在手中,掂了掂,又放下了。

景公问道:“怎么,拿不动吗?”孙武摇摇头说:“只是轻了些。”景公听了,心想,这孩子还真有点虎劲,遂令人抬过一套上百斤重的大弓箭。小长卿也的确够能耐的,只见他上前毫不费力地接过弓箭,对准靶标,拉弓搭箭,“嗖嗖嗖”连发三枝,皆中红心,惊得文武百官无不目瞪口呆。

景公高兴得拍手大笑道:“好,真乃将门虎子,名不虚传。”然后又亲切地问:“读过兵书吗?”孙武说:“爷爷不在的时候,偷着翻过一些他的兵书,也记住了一些。”

景公说:“说说看,都读了哪些兵书?”孙武说:“主要是黄帝大将风后的《握奇经》和姜太公的《六韬》。”景公也熟知这两部兵书,便立即选书中的重点部分提了几个问题让孙武回答。孙武对答如流,一字不差。景公听了,惊叹不已,连声“奇童!奇童!真是少有的奇童。”然后转过身来,对田书说:“田老将军,本王恭贺你有如此出色的一个孙子,这也是齐国之福啊!今后就不要强其所难了,既习文,又学武,文武全才岂不更好?”田书连声称是。接着,景公又把孙武拉到身边,摸着他的头说:“长卿,你虽明学文,暗习武,但今日看来,你的武功胜于文才,我就赐你名叫武,名副其实嘛!你看如何?”长卿跪地说道:“谢主公。”从此,长卿就改名叫武了。

田书带孙武回家途中,一语不发,他既为孙儿的才能惊喜,又为他明文暗武而生气。孙武了解爷爷的心思,便向爷爷赔罪说:“请爷爷不要生气,都是孙儿不好,不应该瞒着爷爷习武。但是,我习武并没有丢掉学文,如果真像大王说的那样,将来成为一个文武兼备的人才,你不高兴吗?”

田书说:“现在也只好如此了。不过,今后你要更加努力,可不要辜负大王对你的期望啊!”

孙武听后连连点头应诺。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清华名人潘光旦的读书故事_名人故事作文1100字

全文共 995 字

+ 加入清单

潘光旦是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优生学家、民族学家,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之一。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清华名人潘光旦的读书故事!

潘光旦,1899年出生于江苏省宝山县,14岁考入清华。彼时,他已是远近闻名的“书痴”,其阅读面涉猎广泛,文理兼具,尤其对性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具有特别的偏好。

1920年,在“各门功课都名列前茅,英文更是全级之冠”的基础上,潘光旦在性心理学学术领域开始崭露头角。当时,在费了很大一番周折之后,潘光旦将图书馆中还不公开的英国心理学家蔼理士的《性心理学研究录》六大册逐一借出啃完,成为全校首位通读此书的学子,俨成此中权威。蔼理士不仅是学术巨子,亦是欧西文豪,其书向来以难读知名,而潘光旦年当弱冠就通读原著,其不易自可想见。

翌年,他又读了精神分析派的论著,颇有斩获。读到支如增的《小青传》时,他便试用其手法写了一篇《小青的分析》,当成作业交给梁启超。梁大为激赏,批曰:“以子之才,无论研究文学、科学乃至从事政治,均(可)大有成就。”转年,他又将此文整理成书,交梁审阅,梁又批语大加赞赏和鼓励。

1926年,潘光旦学成归国,一直在大学任教,1934年又被母校清华延聘。由于博览群书,他被同行亲切地称为“活字典”。在西南联大这大师云集之地,遇有难题,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说:走,问潘光旦去!

在长期的治学过程中,潘光旦将读书演化成了一种生活习惯。平日里,潘光旦几乎足不出户,除了吃饭,就是看书。潘光旦近视达一千二百度,看书时书几乎要贴着鼻尖。家人都笑话他,说这已不是“看”书,而是“闻”书了。

对潘光旦而言,读书、买书已经成为他的一种癖好,他的生活费大部分都用来买书了,以至于口袋里有时只剩下一点点生活费用,但藏书却堆满了几间屋子。

1936年,潘光旦住在清华园新南院11号时,门前藤萝架上曾结出过一对并蒂的葫芦,他欣喜之余便将个人书房命名为“葫芦连理之斋”,坐拥书城,藏书上万余册。潘光旦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读书要有废寝忘食的精神,才有成功的希望”。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文革”中,潘光旦时常被拉去批斗。有一次,红卫兵来抄家,搜来搜去,只搜出一百几十元存款。他们简直不相信。潘光旦回答说:“我就这么点钱,我的钱全都买书了。”

1979年,潘光旦右派问题获得平 反。潘光旦先生一生涉及广博,在性心理学、社会思想史、家庭制度、优生学、人才学、家谱学、民族历史、教育思想等众多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周有光先生名人故事

全文共 936 字

+ 加入清单

周有光先生今年已110岁了。他对中国思想文化的贡献,典型地体现在其晚年精心结撰的学术随笔上。在85岁那年,周先生离开办公室,走出“专业的深井”,开始在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里起航。他以读书为帆,以思考为舵,以写作为桨;他心无挂碍,目光如炬,跨越横蹊,脱离窠臼,对陈规戒律犁庭扫穴,对真知真理热情推介;他融汇文史哲经,吸纳古今文化,提出一系列真知灼见,并赢得“周百科”的称誉。

周老拥有比无数老年人和中青年更为清醒的思想。周老的学术随笔,纵论今古,时空交错,叙评结合,臧否人物,叙述从容,论理透彻。他说:“历史像一条河一样,河的上面有波浪,这个波浪受风的影响,一下子往东,一下子往西。你在这个波浪里面生活,弄得眼花缭乱,弄不清楚。我现在不研究河流上的风浪,我研究河流下面的潜流,潜流比较稳定,它的方向比较明白。我就是研究这个潜流,根据潜流,我假定一个理论,就是我自己认为可以讲清楚的,就是整个人类前进轨道是怎么回事。”

2007年,我担任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副秘书长,自此每年1月我都与学会领导一起,前往名誉会长周有光先生的寓所,为老人贺寿。后来,又先后数次陪同外地友人前往探望。每次拜会,我都被百岁老人的睿智谈吐、和蔼音容及独特的人格魅力所感动。

一次利用在北京开会间隙去探望周先生,先生微笑着说:“以前,都是从国家的角度看世界,所以观点各不相同。现在,应该从世界角度去看国家。光从中国角度看也是看不清的。”老人娓娓道来的这段话,絮絮如话家常,但认真回味,却如醍醐灌顶,令人警醒。这就是知识老人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的文化启蒙。我当时心中蓦然浮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诗意图画——百岁老人高瞻远瞩的目光与安详淡定的神态,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

多年来,我尽量搜集并力求系统地研读周公关于社会文化的著述,俯读仰思,反复品味,常有豁然开朗的感受。随着阅读的深入,思想渐入佳境,视野、胸襟渐次开阔,视角、思维、逻辑以及对事物的观察、分析和评论,第一跳出僵化的窠臼,第二不再拘泥于微观枝节,而尽力在历史长河和世界范畴时空交叉的维度着眼、联想、比较、探研……这也许就是古人所说的“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吧。自身的文化开蒙和思想升华,完全归功于周老“授人以渔”的思想点化和润物无声的文化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名人故事:“计算机之父”托马斯.沃森成长历程

全文共 2957 字

+ 加入清单

从一个毫不起眼的推销员到一个杰出的企业家,成为IMB公司的创始人,并被尊为“计算机之父”,托马斯·沃森的经历坎坷而又辉煌。

在经济大萧条时期,很多企业都在裁员,他却反其道而行之,大量雇用职员。这种反传统智慧使IBM在5年之后赢得了美国联邦社会保障厅的大单,公司规模得以迅速扩大,逐步成长为世界大企业。

今天,“IBM”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蓝色巨人,走过20世纪90年代的网络低迷,如今的它又重新焕发了光彩。多少人在使用IBM的家用电脑,已经数不清了,作为计算机业的龙头老大,回溯历史,从一个生产磅秤、切肉机的小公司到今天的跨国电脑公司,其中的路程不可谓不艰难。这里面有好几代人的努力,但首先应该感谢一个人,那就是托马斯·约翰·沃森——“IBM”的创始人,也就是我们都尊敬的“计算机之父”。

在忍耐和辱骂中成长

托马斯·约翰·沃森是个地地道道的美国人,1874年2月17日,他出生于美国纽约州北部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父亲是来自英国的移民,靠伐木和种地谋生。虽然家境贫苦,但他们始终对生活有种乐观的态度,相信只要努力,就会有回报。

沃森就是在这样的家庭长大的,从父母的身上,他继承了美国农民许多优秀的品质:正直、踏实、认真、乐观、崇尚个人奋斗。

因为家里穷,当时教育还不是很普及,所以沃森没有上过几天学。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他17岁就开始进入社会,替一家五金店老板走街串巷推销缝纫机。而在当时,推销并不被多少人看得起,因此小沃森受到了很多白眼,但正是推销的经历锻炼了他,后来沃森在谈到自己早年的辛苦时,也说:“一切始于销售,若没有销售就没有美国的商业。”

刚开始,他对老板付给他的每星期12美元的工资还挺满意。后来,他从另一个推销员那里得知,他实际上被老板耍了,因为其他推销员通常拿的是佣金,而不是工资,如果按佣金计算,他每个星期应得65美元。于是,他愤而辞职。从此,他找工作再也没有同意过“死工资”的报酬方式。

1895年10月,困境中的沃森把谋生的目光投向“全国现金出纳机公司”,因为这里月薪平均400美元,收入可观。而老板帕特森是当时有名的“推销天才”,在他手下,很多质朴勤奋的青年成长为一流的推销人才。

沃森去拜访公司分所经理兰奇先生,结果被拒绝了。但是无论被怎么打击,沃森总是以微笑来面对兰奇。被他的韧劲打动,兰奇决定给沃森一个机会,试用他。但是第一次推销的经历却是惨败的,沃森遭到了兰奇的百般责骂和斥责,被骂得不知所措、面红耳赤。放在一般人身上,早就拂袖而去,但沃森在羞辱中表现出惊人的忍耐,在绝对服从中去学习。因为这就是推销的职业训练。

兰奇是帕特森的优秀学徒,而沃森则成了最好的再传弟子。从兰奇那里,沃森学到了很多,以后在IBM,沃森还经常对下属们介绍兰奇怎样用实例去推销产品,推销自我。事实上,比起老师来,沃森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年之后,他成为东部最成功的推销员。25岁时,他取代了兰奇的位置。1899年,沃森被提升为分公司经理。到1910年,他已经成为公司中仅次于帕特森的第二号人物。但在那以后,厄运又一次向他袭来。

帕特森是个专横粗暴的人,他用优厚待遇来换取雇员的忠诚和服从。然而他也是个多疑的人,当总经理查尔摩斯忍无可忍对他进行反抗时,他立即解雇了他,让沃森取而代之。所以,沃森在公司里也是战战兢兢的,帕特森在,他就非常紧张,如果老板不在,他就能发挥自如。1909年,在查尔摩斯的协助下,州法院以垄断罪起诉了国民收款机公司。最后,沃森获得了保释,而帕特森入狱一年。

就在这段灰暗的日子里,沃森遇到了自己的终生伴侣珍妮特,并用自己的技巧赢得了“平生最成功的推销”。没过多久,儿子出生了。然而,正在沃森最高兴的时刻,生性多疑的帕特森却认为沃森暗自培植亲信,拉帮结派,尽管沃森努力为自己申辩,但毫无结果,无奈于次年4月愤而辞职。他立誓报仇,走出公司办公大厦时转身对一个朋友说:“这里的全部大楼都是我协助筹建的,现在我要去另外创一个企业,一定要比帕特森的还要大!”

然而,重新创业又谈何容易。虽然帕特森给他一笔5万美元的分手费,但沃森失去了生活保障,丢了饭碗,年龄也快40岁了。他只好带着新婚不久的妻子和一个嗷嗷待哺的儿子,去纽约闯荡。

40岁的创业

40岁的年龄,按照一般人的想法,早过了创业的年龄,但沃森不这么想,他对自己有信心,认为自己的潜力还远远没发挥出来,潜意识里,他认为自己可以干出一番大事业。

两个月后,沃森遇上了IBM前身的奠基者弗林特。弗林特是华尔街最红火的金融家,号称“信托大王”。他对沃森的才干早有所闻,旋即聘任他为计算制表记录公司的经理。这家弗林特属下的公司,主要生产天平、磅秤、计时钟和制表机等。由于前任在经营方面不得要领,成立不到三年已是负债累累、濒临破产。沃森之所以对这家公司感兴趣,主要看中的是它的产品。他认为计时钟、制表机等都是办公自动化的工具,具有广阔的商业前景。

最初,因为沃森曾经被定过罪,董事们只让他当一个小小的经理,但精明的沃森除了要得一份体面的薪水外,还要求能够得到利润的一定比例作为奖励。而董事们急于扭亏,对沃森的要求一一答应,但是大家在心里是看不起他的。公司里沃森是孤立的,只有弗林特一个人支持他。从1914年到1924年,沃森就这样忍辱负重地一直工作着,发挥了当初死缠烂打当上推销员的精神,用自己的成绩改变众人对他的歧视。

沃森上任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向银行借贷5万美元,用于产品研发。当银行对公司的偿债能力提出质疑时,他解释说:“负债只说明过去,而这笔贷款是为了未来。”这句沃森一生中最伟大的推销词打动了银行官员,于是他顺利借得款项。在度过最初的艰难时刻后,公司业绩开始迅速上升。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制表机需求量激增,几乎每一家大保险公司和铁路公司都用上了计算制表记录公司生产的霍勒利斯制表机。不久,政府部门也采用了制表机。沃森适时地推出新型的打印机——制表组合机,更是受到广大客户的欢迎,订货单堆得老高,产品供不应求。1919年,公司的销售额高达1300万美元,利润也升至210万美元。1924年2月,已经身为公司总经理的沃森决定将公司更名为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简称IBM。是年,沃森刚满50岁。

反传统智慧应对经济大萧条

20世纪30年代初,IBM开始进入打字机行业,生产打字机、打孔卡片以及打孔机、分类机、会计计算机等系列产品,并推出电动打字机、字母制表机等新产品。到30年代末,IBM公司的销售额增长到3950万美元,其利润达到910万美元,竟超过其他4家同类型大公司的总和,一跃而成为全美最大的商用机器公司。

这时的托马斯·沃森不知道,未来的世界将由数字掌控,他生产的打孔机正暗示着未来世界的趋势,他也不知道自己公司生产出来的计算机是多么重要,将怎样改变世界。

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几乎使所有公司破产,IBM的股票也一度暴跌。沃森坚持相信对付经济大萧条最好的办法就是扩大生产。一些人开始酗酒,另一些人轻易坠入情网,沃森的“嗜好”则是雇用推销员。

当其他公司大批裁员时,这种大量雇用职员的做法被人们视为疯狂的举动。不过,正是这种反传统智慧使IBM能够承担5年后美国联邦社会保障厅的大规模订货。IBM的公司规模由此扩大了两倍。同时,托马斯·沃森作为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CEO被载入美国商业史。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名人读书的励志小故事4则

全文共 2157 字

+ 加入清单

名人刻苦读书的小故事一:苏洵发愤

苏洵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小时候很贪玩,直到二十七岁才认识到读书很重要,从此开始发愤读书,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有一年端午节,苏洵从早晨起来就扎在书房里读书。他的妻子端了一盘粽子和一碟白糖送进了书房。将近中午时,夫人收拾盘碟时,发现粽子已经吃完了,碟里的白糖却原封未动,而旁边砚台上竟有不少糯米粒。原来,苏洵只顾专心读书,误把砚台当成了糖碟。正是凭着这种认真刻苦的精神,苏洵成为了文学大家。

感悟从古至今,年老发奋学习的事例也比比皆是,青少年年老就不能学习了吗?当今知识爆炸的年代,现代科学文化迅猛发展,使知识的更新期大大缩短,活到老学到老是时代的要求,它要求人从幼年到垂暮都要不间断地学习,不用说人到中年,就是老年仍然需要坚持学习,否则赶不上时代的步伐。

名人刻苦读书的小故事二:八十二岁的状元

梁灏是五代时期的人,却是宋太宗时期的状元郎。他从五代后晋天福三年(938年)起就不断地进京应试,历经后汉和后周两个短命朝代。虽然屡试不中,但他毫不在意,总是自我解嘲地说:“考一次,我就离状元近了一步。”直到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年),他才考中进士,被钦点为状元。他一共考了四十七年,参加会试四十场,中状元时已经是满头白发的老翁了。在大殿上,太宗问他的年岁,他自称:“皓首穷经,少伏生八岁;青云得路,多太公二年。”言明自己是八十二岁了。短短两句话,包含了多少考场上的艰苦和辛酸!

感悟梁灏八十二岁中状元是那个时代的悲哀,因为他生逢五代乱世,人生坎坷在所难免。但他的那种坚忍不拔的精神却是极为可贵的。在求学路上,如果人人都像梁灏那样孜孜不倦,为达到目标不惜追求到须发皆白,那么,即便最后不能功成名就,至少可以满腹经纶垂名后世。这种坚毅的求学精神值得每个人称颂和学习。大器晚成的故事告诉青少年:学习不在于年龄,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的过程,只要正确对待,持之以恒,就能达到你的目标,实现自己的理想。

名人刻苦读书的小故事三:匡衡凿壁借光读书

匡衡是西汉著名的经学家。他从小喜欢学习,刻苦勤奋,可是家里却买不起灯油,无法在夜间学习。一天夜里,他正躺在床上默诵白天读过的《诗经》时,发觉邻居家灯火通明。匡衡羡慕在灯光下读书的人,他灵机一动,把邻居家的灯火借过来就可以读书了。

匡衡正在思索着该如何借到光看书,灯光把巨大的人影投身到墙上,酷似一个个怪物,怪模怪样地在墙上晃来晃去。小匡衡灵机一动:我如果在这边偷偷凿个洞,隔壁灯光就能穿墙而过,照射到我这小屋里来,我不就可以借着这点亮光读书了吗?

他高兴地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找来一把凿子,在墙壁下方偏僻处凿了个小小的窟窿。顷刻间,灯光照亮了一小块儿地方。匡衡连忙从床头翻出《诗经》,凑到那一小块儿宝贵的光亮处,专心致志地苦读起来。匡衡的父母看到匡衡如此刻苦,都感到特别欣慰,同时又倍感酸楚。

从此以后,匡衡白天帮大人忙田里的农活,夜晚借着那一小束从隔壁人家借来的灯光,孜孜不倦地读书,经过不懈地努力,终于成为一代学者。

感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外界条件不是制约我们成功的决定因素,自己的努力才是成功的关键。学习中遇到困难是常有的事。但要努力克服这些困难,要有吃苦的精神,培养自己的学习毅力。

名人刻苦读书的小故事四:鲁迅在“三味书屋”

鲁迅小时候非常淘气。一天,镇里的戏台正在排戏,鲁迅听到外面的锣鼓声,便在家里坐不住了,趁着父亲不注意,他一溜烟儿地跑到戏台前看热闹。这时,戏台周围已经挤满了人。突然,热闹的锣鼓声停了,从后台走出一个人,对台下一拱手说:“哪位小兄弟愿意上台?我们让他客串阎王殿里的小鬼。”那些平时非常调皮的孩子这会儿却你推我、我推你地谦让起来。

名人读书的励志小故事“我来!”小鲁迅走上台去,让戏班的人画了个花脸,然后拿起一把钢叉就舞起来,戏台下马上响起叫好声。他得意极了,舞得更得劲儿了,小伙伴们都非常佩服他的勇气。

鲁迅12岁那年,被父亲送进了一所叫“三味书屋”的私塾就读。初入学时,鲁迅对百草园中的那些小精灵非常感兴趣。他在园中想起古人东方朔说过有一种虫叫“怪哉”,用酒一浇,便会消失不见。鲁迅非常想知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便悄悄地问私塾的先生:“先生,这‘怪哉’虫是怎么一回事呢?”

先生却板着脸,很不高兴地回答:“不知道!”

后来,鲁迅慢慢体会到学生应该读书,先生不喜欢学生问各种古怪的问题。于是,鲁迅开始刻苦读书。起初十分严厉的先生也开始喜欢鲁迅的聪明刻苦,态度渐渐和蔼起来。鲁迅为了勉励自己学习,制作了一张小书签,书签上有10个正楷小字:“读书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读书时,他把书签夹在书里,每读一遍就从上往下盖掉一个字,读过几遍之后,就用默读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用不了多久,他就能熟练地把课文背出来了。后来,同学们也都向鲁迅学习,纷纷制作“读书三到”的书签。

感悟学习要讲究方法,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真正会学习的人,要善于取舍,要选择正确的,精通专业的,熟悉相关的,了解必需的。同时,学习需要思考。有些人虽勤于学习,但不过只是泛泛的阅读,任何理论观点都只在脑海里一晃而过,是所谓“学而不思则罔”。“读书三到”是鲁迅在学习过程中的经验总结,我们也要像他那样不断地总结学习方法,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去攻读,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巴甫洛夫名人故事

全文共 1594 字

+ 加入清单

姓名:巴甫洛夫

出生地:前苏联梁赞

生卒年:1849-1936年

历史评价

巴甫洛夫,苏联生理学家,心理学家、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行为主义学派的先驱。苏联科学院院士。1870年,在圣彼得堡大学学动物生理学。 1875年,转入军事医学院学习,1883年,获医学博士学位。开始时研究血液循环和消化功能,在1904年,因消化腺生理学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金。

1849年9月26日,巴甫洛夫出生在梁赞一个乡村牧师的家庭。1870年,入彼得堡大学学习化学及生理学,1883年,获帝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博士学位。后赴德国师从C-路德维希及R-海登海因。1890至1924年,任生理学教授。其研究工作可分为3个阶段:1888年至1890年,研究循环系统生理,探索药物及情绪对血压的影响,阐明左、右迷走神经对心脏活动的影响;后研究消化生理,设计了巴氏小胃等手术方。

相关链接

条件反射试验

巴甫洛夫做了一个相当著名的实验,他利用狗看到食物或吃东西之前会流口水的现象,在每次喂食前都先发出一些信号(一开始是摇铃,后来还包括吹口哨、使用节拍器、敲击音叉、开灯……等等),连续了几次之后,他试了一次摇铃但不喂食,发现狗虽然没有东西可以吃,却照样流口水,而在重复训练之前,狗对于“铃声响”是不会有反应的。他从这一点推知,狗经过了连续几次的经验后,将“铃声响”视作“进食”的信号,因此引发了“进食”会产生的流口水现象。这种现象称为条件反射,这证明动物的行为是因为受到环境的刺激,将刺激的讯号传到神经和大脑,神经和大脑作出反应而来的。

法,可对未麻醉的动物的消化液分泌等功能进行终身观察。1897年出版《消化腺机能讲义》;继而又从唾液腺的精神性兴奋出发,转移到对高级神经活动的研究,创立了条件反射学说,1890年至1930年间研究了大脑皮层及皮层下中枢活动的生理机制、皮层的功能镶嵌式、睡眠、神经症的病因等。证明言语功能为人类所特有,是以语词作为刺激的条件反射。1930年,开始用他的理论解释及治疗精神病。1936年2月27日逝世。

与其他心理学家不一样的是,巴甫洛夫并不愿意做一名心理学家,相反,更愿意做一名严谨的自然科学家。巴甫洛夫十分反对当时的心理学,反对过分强调“心灵”、“意识”等看不见、摸不着的仅凭主观臆断推测而得的东西。他甚至威胁说,如果有谁胆敢在他的实验室里使用心理学术语,他将毫不留情的开枪将他击毙。

然而,这样一个如此鄙视心理学的人,却在心理学研究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虽然那并不是他的初衷!巴甫洛夫在心理学界的盛名首先是由于他关于条件反射的研究,而这种研究却始于他的老本行——消化研究。正是狗的消化研究实验将他推向了心理学研究领域,虽然在这一过程中,他的内心也充满了激烈的斗争,但严谨的治学态度终于还是使他冒着被同行责难的威胁,将生理学研究引向了当时并不那么光彩的心理学领域,而后来,该项研究成果——条件反射理论又被行为主义学派所吸收,并成为制约行为主义的最根本原则之一。

——传世佳言——

决不要想你已经知道一切,无论别人怎样看重你,你应当常常有勇气对自己说:“我是无知的”。

巴甫洛夫对心理学界的第二大贡献在于他对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划分,而这同样始于他对狗的研究。他发现,有些狗对条件反射任务的反应方式和其他狗不一样,因而他开始对狗进行分类,后来又按同样的规律将人划分为4种类型,并和古希腊人提出的人的4种气质类型对应起来,由此,他又向心理学领域迈进了一步。

到老年的时候,巴甫洛夫对心理学的态度有了松动,他认为:“只要心理学是为了探讨人的主观世界,自然就有理由存在下去”,但这并不表明他愿意把自己当作一位心理学家。直到弥留之际,他都念念不忘声称自己不是心理学家。但尽管如此,鉴于他对心理学领域的重大贡献,人们还是违背了他的“遗愿”,将他归入了心理学家的行列,并由于他对行为主义学派的重大影响而视其为行为主义学派的先驱。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韦唯的名人故事

全文共 981 字

+ 加入清单

韦唯为什么不知道孩子对父亲的感情

在我20年的歌唱生涯中,体育歌曲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每次演唱体育歌曲我都有一种激情澎湃的感觉。

我和我的三个孩子都喜欢航海和滑雪,这都是锻炼人意志力的运动。孩子们参与这两项运动后有变化很明显。通常,踢足球必须具备一种团队精神,要不然会很自我;滑雪的时候要预先估计好各种困难,比如如何穿越树林等;航海则需要一种协同作战的能力,一个人看地图一个人掌舵,到了岛上一起走走,看野鹿跑、天鹅下蛋,这些都是一种探险,但这种探险又是没有危险的,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力,他们的身体因此也更加强壮了。

三个孩子经常跟我游走于世界各地,他们是跟妈妈一起融在工作和生活当中的,我有意让他们在各种场合亮相。世界公民的概念在他们身上体现得很突出。他们在语言转换的同时,在心理上也能自如地转换,他们会把对方以一个“人”为基准来沟通,而不是先入为主地以“你从哪儿来”来定位。他们在镜头面前很放松很放得开,一点不胆怯。这和他们经常跟我参加各种演出和活动有关,我常跟他们说:“你们的语言能力很好,长得也很帅,大家都很喜欢你们,所以,你们应该自豪地把自己的心情表达出来,我希望你们要自己学会当众讲话,而不是妈妈帮你们。”他们现在更多的是英文和瑞典文思维,中文稍微差一点,所以我希望他们多回中国来学习,让他们对中文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更深的理解。今年九月份开始,他们转到中国读书,我希望他们能融入中国这个大家庭。

三个孩子的个性完全不一样,老大很聪明,喜欢电脑,什么东西一学就会,他是属于管理型的;老二稍显文静些,是研究型的,对数字很敏感,特长是绘画;老三的个性介于两个哥哥之间,既活泼又有耐力。他们三个在一起很融洽,准确说是非常融洽地相处着并争夺着,老大是绝对的核心。这点像我,从小就是个孩子头,组织能力非常强,在班上也是。老三在班上也受欢迎,现在读三年级,男孩女孩都喜欢他。老二相对比较静,但是如果只有他们三个人在场的时候,老二可能说了。他们三个的表达能力都不错,最好的是老大,老二的情绪表达很丰富。

他们三个的学习成绩都还不错,我不要求他们拔尖,只要理解了就好。他们跟他们爸爸之间现在离得很远,不住在一个城市,见面时间不多。我不知道他们对爸爸的印象如何,没有问过,我不让他们感觉少了什么东西,他们也没有感觉到自己和其他孩子有什么不一样,他们生活的很幸福很快乐也很充实。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关于孤独的名人故事

全文共 316 字

+ 加入清单

有人说,因为有了牛顿,全世界所有的独身者,都将不再孤单。信哉斯言!和克林顿一样,他们都是父亲的遗腹子(废话啊,有母亲的遗腹子一说吗,呵呵),他的出生,毫不夸张地说,改变了整个世界。 不要再说上帝砸他的苹果了,还有他煮熟的手表,以及给大小猫各开一洞的美谈,反正历史总是越传越悬乎,只是永远不会改变的事实是:他是现代力学的奠基人,万有引力的发现者,分析过白色光的组成,与莱布尼兹同步发现了微积分...... ,MS他曾喜欢他表妹,差点就求婚了,不过后来他还是放弃了。牛顿的一生,几乎没有亲近女色的纪录,他孤独的走完伟大的一生,晚年在宗教中寻找慰藉(有一点应该强调:科学与宗教是可以并存的),1727年3月,他被安葬在著名的西敏寺大教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外国名人的智慧幽默故事

全文共 1285 字

+ 加入清单

1、罗斯福还未当上美国总统之前,家中遭窃,朋友写信安慰他。罗斯福回信说:谢谢你的来信,我现在心中很平静,因为:第一、窃贼只偷去我的财物,并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窃贼只偷走部分的东西,而非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亡国。

2、美国前总统里根在任初期遭遇枪击,子弹穿入胸部,情况危急。在生命攸关的当头,里根面对赶来探视的太太的第一句话竟是:亲爱的,我忘记躲开了。美国民众得知总统在身受重伤时,仍能不忘幽默本色,康复应该指日可待,因此也稳定了可能因总统受伤而动荡的政局。事情发生之后,是好是坏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从哪个角度去切入。

3、英国首相威尔逊,在一次演讲中,刚进行到一半时,台下突然有个捣蛋分子,高声打断了他:狗屎!垃圾!威尔逊虽然受到干扰,但他情急生智,不慌不忙的说:这位先生,请稍安勿躁,我马上就要讲到你提出的关于环保的问题了。全场不禁为他的机智反应鼓掌喝彩。掌握自己的情绪,才能掌握自己的未来。

4、邱吉尔首相在一次公开场合演讲时,由台下递上来一张纸条,上面只写着两个字:笨蛋。邱吉尔知道台下有反对他的人等着看他出糗,便神色轻松地对大家说:刚才我收到一封信,可惜写信人只记得署名,忘了写内容。邱吉尔不但没有被不快的情绪控制,反而用幽默将了对方一军,实在是高招。幽默的机智反应并非只是能言善道,而是一种快乐、成熟的生活态度,掌握了它等于掌握智慧的结晶,得到快乐的泉源。

5、一天,拿破仑到野外打猎,突然听见远处有人呼叫,他循声走去,看见一人落水,正大声求救。拿破仑毫不犹豫的举起枪来,大声叫道:喂!听好!你要是不爬上来,我就开枪打死你。那个人听了,顿时忘记落水的危险,立刻使尽全力向岸边游去。上岸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不救我就算了,为什么还要开枪打死我?拿破仑从容不迫的回答说:假如刚才我不吓唬你,你就不会奋力游上岸,那又怎么能脱险呢?要别人怎样对你,自己先怎样对别人。

6、艾森豪威尔将军参加某餐会,会中安排演讲节目,总共邀请五位贵宾致词,艾森豪威尔排在最后一位上台。前面四位,个个千言万语、赘言连连,轮到他时,时间已近十点了,台下早已意态阑珊、兴致缺缺。善解人意的艾森豪威尔将军一上台便说:任何演讲都会有句点,我就作为今晚演讲的句点好了。语毕鞠躬而退。

7、有一次,萧伯纳在街上行走,被一个冒失鬼骑车撞倒在地上,幸好并无大碍。肇事者急忙扶起他,连声抱歉,萧伯纳拍拍屁股诙谐的说:你的运气真不好,先生,如果你把我装死了,就可以名扬四海了。善于表达的人,有的是论点犀利,一针见血,有的是滔滔雄辩,口若悬河,但是都不如令听者发出真心微笑的幽默话语来的巧妙,来得“四两拨千斤”。

8、一次,美国知名作家马克吐温,因为看不惯国会议员在国会通过某个法案,而在报纸上刊登了一个广告,上面写着:国会议员有一半是混蛋。报纸一卖出,许多抗议电话随之而来,这些国会议员可不认为自己是混蛋,纷纷要求马克吐温更正。马克吐温于是又登了一个更正启事:我错了,国会议员,有一半不是混蛋。有幽默感的人,凡事健康思考,保持正面态度,当遇到困难时,比较容易化险为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沈从文知错就改的名人故事

全文共 450 字

+ 加入清单

沈从文的故事,不一定在大家身上都发生过;但类似的事情呢?朋友们读了这个故事,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

沈从文是我国现代着名作家,他出生在湖南省凤凰县的一农户家庭。小时候,沈从文特别喜欢看木偶戏,常常因为看戏入迷而耽误了读书。

有一天上午,沈从文从课堂里溜出来,一个人跑到村子里去看戏,那天木偶戏演的是“孙悟空过火焰山”。沈从文看得眉飞色舞,捧腹大笑。一直看到太阳落山,他才恋恋不舍地回到学校。这时,同学都已放学回家了。

第二天,沈从文刚进校门,老师就严厉地责问他为什么旷课。他羞红着脸,支支吾吾地答不上来。老师气得罚他跪在树下,并大声训斥道:“你看,这楠木树天天往上长,而你却偏偏不思上进,甘愿做一个没出息的矮子。”第二天,老师又把他叫去,对他说:“大家都在用功读书,你却偷偷溜去看戏。昨天我虽然羞辱了你,可这也是为了你好。一个人只有尊重自己,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老师的一番话,使沈从文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记住这次教训,做一个受人尊重的人。此后,沈从文一直严格要求自己,长大后成了着名的作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晚清第一重臣曾国藩读书之法的名人故事

全文共 353 字

+ 加入清单

曾国藩认为,读书的方法,在于专门研究一类学问,这类的学问能研究透,其他的各门各类学问自然可以触类旁通。但急于想对一门学问领会,也是不能算研究深透,因为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思维的沉淀。“为学之道”即做学问,要深入探求其中的规律,然后考核所知,做出文章来。人要是想进步,最好的办法便是记日记,日记可以记录自己每天的言行举止,衣食住行,如内心的欲望,内心的深思反省皆可以记录。

为对自己的一言一行严加剖析,曾国藩立下了日课,分为主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写日记,记茶余偶谈,日作诗文数首,谨言,保身,早起临摹字帖,夜不出门十二条。

这十二条,为曾国藩的一生成就,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乃至于官居一品,位居宰辅,每日一炷香的静坐,每日的日记都不能停止。到老来在两江总督的任上,头晕目眩,手脚不利的情况下,仍然坚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现代名人小故事:身残志坚张海迪的传奇一生

全文共 491 字

+ 加入清单

海迪生于1955年,小名玲玲,山东济南人。5岁因患脊髓管瘤,高位截瘫,自学了小学、中学、大学的专业课程,并获得了硕士学位。1983年张海迪走上创作文学的道路,后成为山东创作协会一级作家并且是山东作家协会副主席。

5岁时张海迪因患脊髓管瘤而不能上学,但她非常想学习,恨不得跳出病魔的“控制范围”。一天玲玲终于挎不住心中的渴望,她对妈妈说:“妈妈我要上学。”话刚说完,妈妈的眼泪夺眶而出:“孩子,妈妈和爸爸会让你学到知识的!”玲玲不能上学,家里又请不起教师,妈妈爸爸下班后便亲自教她。

有一次,她感到非常疲倦,连作业都无力完成(家庭作业),就对妈妈说:“这些作业我明天再做行吗?”妈妈却正重地对她说:“今天的事今天做完。”听了妈妈的话,玲玲明白到学习贵在坚持和自觉,绝不能拖拉。

学习知识的决心让这位钢铁战士傲视一切苦难,经过多年的努力,张海迪不但能够阅读英文版的报刊和文学作品,还能翻译许多长篇小说;不仅能够像其它人一样学习丰富的知识,还成为一位著名的作家。她的作品〈〈轮椅上的梦〉〉给了无数奋进中的人以无尽的力量。

在我们周围,还有许许多多个像张海迪的人,我们应该学习他们做一个生活强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姜文给儿子最好的营养品是苦头中国名人故事

全文共 2339 字

+ 加入清单

忙完《让子弹飞》后,姜文几乎整整一年时间没有露面,与他一起消失的,还有两个儿子。原来,姜文是带着孩子“移民”了,为期一年。是欧美还是新澳?姜文的回答让人吃惊不小——都不是,是新疆。

天要下雨爹要教子

姜文的两个儿子一个六岁一个四岁,对两个孩子,姜文非常不满意。

因为父亲是军人,姜文在部队大院长大,他觉得这种成长经历对于他刚毅的性格形成非常有好处。可看看自己的儿子,在家被长辈宠溺,还有专职保姆伺候,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个子见长坏脾气也见长,在家摔跟头后的第一反应不是自个儿爬起来拍拍灰,而是扯开嗓门号啕,非得等人把他们扶起来用手拼命打地报仇后才破涕为笑。

两个小子在家如龙似虎,一旦出了门马上变成怯生生的小白兔,大气不敢喘。这样下去怎么得了?姜文决定给自己放个长假,好好地对两个儿子展开军事化的吃苦主义教育。

在北京是不行的,爷爷奶奶隔三差五就要过来看孙子,要是看见孙子吃苦受罪,自己耳根一定不得清净。必须得去外地,越远越好,而且最好撇下老婆周韵,因为她虽然彪悍,但护儿子也护得厉害。姜文计划的人数只有三个——他和两个儿子。

目的地最终确定下来。姜文看中了新疆阿克苏,虽然位于边陲,但气候相对比较宜人,算不上严寒酷暑,从阿克苏驱车不过半小时便是塔克拉玛干沙漠,非常方便带着孩子去撒野。

姜文联系了几个新疆好友,让他们帮忙找房子,要求很明确:市中心的精装豪宅一律不考虑,要城郊结合部的普通民居,不漏风不漏水能做饭能洗澡能睡觉即可。

在陆川的帮助下,姜文最后找到了位于阿克苏近郊的一处民房。据说是典型的吐鲁番风格,有宽敞的内向庭院,房子是高棚架结构。

去的时候一行四人,姜文开一辆越野车,装满了他觉得会派上用场的东西和生活用品,跟周韵轮流驾驶,里程四千公里,耗时三天。

到了阿克苏的新家,周韵急了,这房子太简陋了——无论是庭院还是屋内,都是土坯地面,墙壁光秃秃地裸露着,老旧的木头家具,仅有的电器是一个太阳能热水器和一台电视机。

姜文给两个儿子安排好了房间——跟家里精致温暖安全的儿童房天壤之别,没有无甲醛地板,没有防磕碰的墙壁软包,没有符合人体工程学的书桌,儿童床更别想了,一张板床和一个低矮的茶几就是房间里所有的家具。

姜文没有给周韵去市区买新家具的机会,第二天就把她送上了从阿克苏飞往乌鲁木齐的飞机,让她自己转机回北京。有慈母在场,严父就不容易登台。而今只剩下一父两子,任何事情都是姜文说了算!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撒野

第三天,两个孩子的苦日子正式开始……

早上6点半,他们就被姜文从热乎乎的被窝里拖了出来,三两下套上防寒运动衣,半梦半醒地被呵斥着开始了早锻炼。虽然号称塞上江南,但阿克苏的昼夜温差很大,两个儿子出门就是一个哆嗦,本能地想往暖和的房间里钻。

但姜文不给他们机会,一手拉一个,几步就拖出了庭院,告诉他们:“跟着我跑,跑不动了走也行,转完这一圈才能回家。”这一圈大概一公里,两兄弟只跑了不到两百米,剩下的八百米都是喘着气走下来的。

好不容易回了家,姜文端起在炉子上温着的羊奶给他们一人倒了一碗。到阿克苏的第一天,姜文就给他们喝过羊奶,两个儿子浅尝辄止,说受不了那古怪的味道。这才隔了两天,羊奶一到手便仰着脖子喝了个底朝天。

姜文对两个儿子的饮食结构也做了很大调整,精心烹饪的儿童餐没了,取而代之的是当地民族餐食:菜品以手抓羊肉和大块牛肉为主,主食不是糙米饭就是馕,配餐的青菜既非白灼也非上汤,无公害的蔬菜洗干净后直接生吃,佐餐的饮料是新鲜牛奶。除了正餐外,不提供巧克力饼干果冻之类的零食,但新鲜水果24小时敞开供应。

家里没请钟点工或保姆,两个儿子在姜文的指挥下担任起了保洁员。因为是土坯地,清洁工作比较简单,提个塑料桶给地面浇浇水,用扫帚略作清扫就算完工。收拾床铺也包干到人,姜文以身作则地示范了几次后,两个儿子就学会了叠被子,虽然做不到横平竖直像豆腐块,但比起在家里蹬被子起床拉被子睡觉,已经算是长足的进步。没有洗衣机,姜文也没有添置的打算,换下的脏衣服扔在大盆里,阳光灿烂的时候把盆端到庭院,跟两个儿子围坐在盆边上,父子仨一起动手洗衣服。洗着洗着,儿子就开起小差,用加了洗衣粉的水在手里捏出一个个肥皂泡。虽然洗衣服变成了玩肥皂泡,但姜文决不制止——在家里,数以百计的各种玩具都没能让他们发出发自内心的嬉笑声,在阿克苏,一盆洗衣服的水就让他们喜笑颜开,超值。

姜文很少让儿子无所事事地呆在屋里,只要天气不恶劣,他经常带他们出去转悠。不开车,就这么信步乱逛,不走到两个儿子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不停下。号称转悠,更像是拉练。小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从最初的走不上几百米就叫苦叫累,到一个月后,两个儿子一左一右牵着姜文的手,一口气走上三公里,粗气都不喘。

每天坚持锻炼,加上原生态的饮食结构,眼看两个儿子的身体就这样一天天结实起来,姜文开车带着他们抵达下一个目的地——塔克拉玛干沙漠。

第一次见到沙漠,两个孩子起先还欢天喜地,但没过几分钟便吃不消了。在沙地上奔跑需要的体力是正常路面上的好几倍,每一步都觉得脚往沙里陷,抬脚变成拔脚,损耗很大。

等他们累得快瘫软时,姜文一手夹一个把他们带回车上回家。接下来的日子,两个儿子就像两颗充电电池,在家积蓄满了能量后就去沙漠放电,电量耗尽后再回家吃饭休息充电。与充电电池不同的是,电池越充储电量越少,两个儿子越折腾能量却越大。每天去两次塔克拉玛干沙漠,几个月后,哥俩就可以在沙漠里连续摸爬滚打半个多小时了。

周韵前来探班时,眼泪都快下来了。两个儿子都晒成了巧克力色,皮肤粗糙了,脸蛋上还多了两片高原红。可是,目睹了他们超越同龄人的自理能力,周韵没话说了——天要下雨爹要教子,由姜文去吧。

最好的营养品苦头

啥都讲究个劳逸结合,隔上一段时间,姜文就会带着儿子去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自驾游。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米特罗姆尼名人故事

全文共 923 字

+ 加入清单

在妻子的鼓励以及有责任服务社会的家族信念的指引下,米特·罗姆尼在46岁时决定跟随父亲的步伐投身政治。1994年,他向美国政界最有传奇性的名人之一美国民主党参议员特德·肯尼迪,发起竞选挑战。

米特的父亲当时不以为然,劝说他等6个月后再参选。“我认为他应该更具知名度才行。”老罗姆尼说。但是说归说,时年87岁的老罗姆尼不可能置身事外,每周大部分时间都待在马萨诸塞州给儿子打气。

竞选刚开始时,选情比较接近,但米特·罗姆尼最终还是输了。正像他今天参选总统被质疑一样,肯尼迪质疑他在贝恩工作期间提升了工作岗位的真实性。身为米特的父亲又兼竞选导师的老罗姆尼,于1995年7月26日在家中去世,享年88岁。1998年,他的母亲勒诺也在89岁高寿时过世。

竞选参议员失败后不久,罗姆尼受邀担任2002年冬季奥运会盐湖城组委会主席一职,当时组委会正受申办丑闻困扰。罗姆尼离开了在波士顿业务正火的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公司,上任冬奥会主席而不领一文薪水。当时身体欠佳的安,最近又被诊断患有多发性硬化症,支持了罗姆尼的抉择。

正是这个职位,让罗姆尼广受注目。其间他削减预算、寻找新的赞助商,恢复了冬奥会的正面形象,被冠以“白色骑士”的绰号。

受冬奥会成功举办的鼓舞,罗姆尼再次在马萨诸塞州参与竞选,这次如愿以偿成功当选该州的州长。他任职期间平衡预算、提高收费,而最重要的成果就是推出了覆盖没有保险的医疗改革。

因为目光瞄准了更高的职位,罗姆尼只担任了一任州长。离任一个月后,他荣归故里。2007年2月13日在他出生地密歇根州亨利·福特博物馆宣布:寻求竞逐美国总统职位。

“我总是想象某天回到密歇根。”罗姆尼说。当时安和五个儿子及孙子们围在他身边。“……我没有想到会以这种方式回归,但是我今天回来了。谢谢你,密歇根。”

演讲台上的罗姆尼,从容不迫、富有成就感以及政治家的风度,让他在克兰中学的同学斯图尔特·怀特颇不习惯,与年少时扮警察搞恶作剧的印象相差甚远。但是,演讲完之后,热情的罗姆尼在听众中看到怀特,高声地叫起他的名字,大笑着向他挥手。怀特回忆说:“这与我记忆里的他的样子很像。”

从这次演讲时间算起,罗姆尼踏上竞逐美国总统的征途迄今已有五年多。最终结局如何?今年11月选举日就将揭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名人李嘉诚进军地产业的故事

全文共 4239 字

+ 加入清单

1958年初春的今晚,刚完成一桩生意的李嘉诚怀着难得的好心情,独自驱车前往郊外。这几天,李嘉诚心里颇不平静,他在寻求新的发展。经营塑胶花为他带来一笔可观的财富,但李嘉诚预测到塑胶花市场有限,只有几年黄金时间。该从何处着手呢?李嘉诚苦苦思索着。忽然,他眼前一亮:有了,进军房地产!他想起了连日来工厂的业主只肯签短期租约,每次续约,又得大幅度加租的情形。如果自己兴建一座大厦,不仅可以解决工厂自身的问题,而且可以做业主,将大厦空余的厂房租出。对,就向土地赚钱。直到今天,李嘉诚一直保留这种习惯,只要一有灵感,他就牢牢抓住,决不让它成为遗憾。

50年代末期的香港,经济处于突飞猛进的时期。由于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影响,弹丸之地的香港成了名符其实的东方之珠。特殊的社会环境使香港如同三、四十年代的大上海一样,成为投资者的天堂、冒险家的乐园。地域狭小、人口众多的香港,一下子变成了寸土尺金的地方。

1958年,李嘉诚在香港北角购地兴建了一座十二层高的工业大厦,开始插足地产界,兼营房地产。1960年,李嘉诚在柴湾购地兴建了两座工业大厦。这两座大厦的面积共12万平方米。而在香港经济迅速发展的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期,香港的港岛和新九龙中心地段地价猛升。洞察先机的李嘉诚,统率长江先人一步跨入地产界,并成为其中最积极的一支劲旅。

他将自己的经济发展方针订为:稳健中求发展,发展中不忘稳健。尽管是小心翼翼,不劲易冒险,但他还是技高一筹地将经营塑胶花工厂所赚取的利润,以及第一幢工业大厦源源不断的巨额收入,全部投资到房地产经营上。

几年以后,由于香港局势的动荡不安,香港的房地产一次一次不由人意地显示了它大起大落的特色。

在这个人心浮动、百业萧条的大动荡中,李嘉诚再一次显示出他独具慧眼、远见卓识的才能:他一方面加紧稳固大后方长江工业有限公司,继续使之在塑胶工业中独占鳌头;一方面不紧不慢、胸有成竹地用现金、用最低价格收购那些急于将牧业胶手,弃船而去的有识之士的地皮和楼宇。

李嘉诚充分掌握地产发展的大趋势,被人们赞誉为商业奇才,他总是能够因势利导地变逆境为顺境,既大展拳脚,又稳中求进,为他以后的蓬勃发展的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71年6月,李嘉诚成立长江地产有限公司,走上集中经营房地产业务的轨道。

1972年7月31日,李嘉诚把握香港股市处于牛市巅峰的机会,将长江地产改名为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并于同年10月向远东交易所、金银证券交易所以及香港证券交易所申请股票上市,11月1日获准挂牌,法定股本为2亿港元,实收酱是8400万港元,每股2元,升值1元,即以每股三元的价格开始公开上市发行。在香港股市处于巅峰期时正式挂牌的长江实业,一出台就受到股民的宠爱。

沉稳持重的李嘉诚在塑胶花、房地产经营方面显示了他的独创性之后,又在经营股票方面再一次表现出他的远见卓识,以及对事物发展规律超乎寻呼寻常的领悟力。由于对房地产业行情看好,这样就在人们用低价卖出物业并用所得的钱去买股票时,李嘉诚统率他的长江实业一边发行股票,一边用发行股票所吸收的资金成批地收购那些低价出卖的物业。

1974年5月,李嘉诚领导长江实业与实力雄厚、作风稳健的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合作,成立由李嘉诚出任董事长兼总经理的加拿大怡东财务有限公司。这个联营公司的建立,不仅为发展中的长江实业引进大量现金,而且为长江实业在接下来的拓展海外、横向发展的过程中,开辟了一条潜力深远的高速公路。

1974年6月,长江实业更大开香港股在加拿大的先河:

在李嘉诚的创业生涯中,最值得一提的是1977年。这一年是李嘉诚和他的李氏财团经过20余年的稳打稳扎、步步为营的奋斗,真正脱颖而出的一年。他大开华资吞并外资之先河:著名的美资永高公司帐购战,以及力挫群雄,击败香港置地房地产公司,购得中区新地王的两次战役,成为使香港英资、外资惊诧不已、而使中资兴奋不已的热门话题。

位于香港中区地下的中环和金钟站段,是香港中区最繁华的地段,也是世界上最值钱的地皮之一,每平方米的地价高达1万港元如果能在这块享有地王之称的地皮竞争上夺标并成功地发展物业,不仅能带来丰厚的利润,而且夺标公司还可由此增强信誉且名声大振。

早在1976年,李嘉诚就获悉香港地铁公司为购得中区邮政总局旧址地皮,曾与香港政府磋商多次,希望部分用香港地铁公司的股票部分以现金支付,但是港府坚持用现金购买。于是既精通经营之道、又精通金融之道的李嘉诚,再次利用出售偻宇和发行新股的方式,集资数亿港元现金,以打有备之战。

不仅如此,李嘉诚还获悉香港地铁公司与政府达成有关九龙湾车厂及邮政总局旧址的批地协议:地铁公司必须耗资近六亿港元现金购地而急现金尽快回流的具体情况,提出一个将两块地盘设计成一流的商业中心和写字楼相结合的综合型商业大厦的建议,而且一反地产界只租不售的常规。为了稳操胜券,李嘉诚还相继抛出了两个诱饵。其一是为了满足香港地铁公司急需现金的要求,长江实业主动提出提供现金做建筑费;其二是将商业大厦出售后的利益由地铁公司和长江实业公司分享,并且再超平时分红各五成的常规,由地铁公司占51%,长江实业占49%.

1979年1月14日,香港地铁公司正式宣布,中环邮政总局旧址公开接受招标竞投。素有地产皇帝之称的置地公司,一度盛传是夺标呼声最高的公司。消息传到长江实业,李嘉诚听后淡淡一笑,说:传说总最是传说,到底名花谁主现在尚无法定论。在这次地王公开招标竞投活动中,香港地下铁路公司先后收到30个财团以及地产公司的投标申请。

1977年4月5日各家报纸以大标题报道:长江击败置地,夺得旧邮政总局地段。

这块平均地价每平方米1万港元的地王,早为大财团觊觎,卒为长江投得。据地下铁路公司透露,主要原因是长江实业所提交的建议内列举的条件异常优厚,终能脱颖而出,独得与地铁公司经营该地的发展权。

李嘉诚终于力挫多家竞争对手,一举击败一度呼声甚高的香港地产界巨子——香港置地有限公司,被人们誉为长江实业扩张发展中的重要昊碑,乃华资地产的光辉,值得开香槟庆贺,并一致认为此举意义重大,算得上三级超升。

1978年5月,李嘉诚投标所建的环球大厦开盘,总价值约5.92亿港元的物业,于广告刊登后8小时内全部售完。

1978年8月,李嘉诚投标所建的海富中心开始拍卖,交易总价为9.8亿港元,创造开盘售楼一天交投最大的记录。

耗资近2.5亿港元,以豪华、庄重、典雅的面貌呈现于香港人面前的华人行新大厦,雄踞于港岛中区最为繁华的商业中心地带;并与香港上海汇丰银行联手合作,对半出资成立华豪有限公司,以全新的香港速度,重机关报创建华人行商业大厦,可以说是李嘉诚又一杰作。

1978年李嘉诚与包玉刚达成协议,他放弃对寻龙仓控制权的争夺,从而改善了与汇丰银行的关系。以此为契机,他于1980年蛇吞大象式地收购了汇丰手下的和记黄埔,轰动整个香港并令股市狂升。香港新闻界轰动到极点,各报刊杂志纷纷用醒目的标题,形容李嘉诚这次蛇吞大象式的成功收购,有如在香港上空投放了一颗原子弹,其石破天惊的能量,不仅轰动整个香港而且令股市狂升。

1986年,李嘉诚所统率的和记黄埔捷报频传。在李嘉诚的揉和中,在西方之精华的高科技管理之下,和记黄埔成为除银行业之外的香港最大的多元化投资控股及贸易公司,是香港规模最庞大、获利最丰厚的桂冠集团之一。正如李嘉诚在1986年度和记黄埔的业务报告中所言及的:

本集团坚持不渝之目标是不断茁壮成为一家基础广大,而主要业务以及控股权利中心仍牢固植根于香港的国际性集团。

这一年,和记黄埔属下的和记电话,通过28处无线电发射,接受台通达全港各地,成为香港分区讯号系统式手提及流动电话的最大经销商。同时,早在1986年就着手收购的和记传呼有限公司,动用港币2亿港元收购香港20家传呼公司,成为占有率达4O%的全港最大的传呼公司。

1986年11月,李嘉诚部署和黄与长江实业重新组织一家公司,在欧洲发行总值港币7.8亿元的可兑换的国泰航空公司股份债券。通过这次变相批售国泰航空公司股份,和记黄埔与长江实业在短短半年的时间内,获利高达2.5亿港元。

1987年9月14日,大有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之气势的李嘉诚在记者招待会上兴奋地宣布:其控制下的四家上市公司已经集资1O3亿元,并且动用其中的29亿收购英国大东电报局4.9%之股份,其余用于扩建第六、第七号码头,以及兴建四号码头货物分发中心。

自80年代后半期以来,李嘉诚一改从前在香港所进行的长期策略性的收购活动,重新着眼自身结构与业务的整顿和进一步加重业务国际化的比重之有关政策。

首先他进行了一系列的改组活动:1987年将港灯集团的非电力业务分拆成为嘉宏国际集团有限公司;1988年长江实业进一步将青州英坭私有化;1989年和记黄埔将属下的安达区大亚集团售予长江实业。

李嘉诚这一系列调整集团内部的组织结构等措施,不仅仅便于理顺集团内部的业务分工和利润分配,而且也为今后新的投资创造条件。接下来,李嘉诚还通过加强对和记黄埔的货柜码头和电讯业务等方面的投资,促使业务进一步多元化。

1986年,李嘉诚财团趁石油价格处于低潮时期,收购赫斯基石油公司52%的控股权。其中李嘉诚家族占9%;和记黄埔和嘉宏国际各占互成权益的Union Faith占43%,共耗资32亿港元。

1986年,李嘉诚进军北美能源业的同时,并没有放过欧洲能源市场。同年12月初,李嘉诚私人斥资港币1000万元,收购英国伦敦上市的克拉夫石油公司4,9%的股权。

1988年4月,李嘉诚联合新世界发展主席郑裕彤、恒基兆业主席李兆基以及李嘉诚持有股份1O%的加拿大国际商业银行,在加拿大成立协和太平洋公司,获得加拿大温哥华世界博览会旧址的发展权。

1988年6月,李嘉诚将扩张的目标回首注目于腾飞之中的亚洲地区。

李嘉诚联合香港商界巨亨李兆基、邵逸夫、周文轩、曹文锦等,投标获得政局稳定、深具潜质的亚洲四小龙之——新加坡的展览中心发展权。

1989年,李嘉诚统率和记黄埔成功收购英国 Quadrant集团的蜂窝式流动电话业务,成为和记黄埔通讯业务进军欧美市场的起点。

1990年6月,和记黄埔又以1.6亿港元收购美国通讯器材制造业AT&E集团的可换优先股。

李嘉诚流洒自如地挥舞着集资收购战的魔棒,进行了一系列的收购行动。

统率李氏王国内外并举、纵横驰骋的李嘉诚,为他呕心沥血的大半生所奠定的宏伟基业,在激动人心的全球大商战中进行着令人为之振奋的全面出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柳公权发愤图强名人故事

全文共 563 字

+ 加入清单

柳公权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小时候,他和几个小伙伴举办了一次书会。他们各自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写了不少毛笔字。

这时,一个卖豆腐的老人看到了柳公权写的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几个字,觉得这孩子太骄傲了,便皱了皱眉头,说:这字写得并不好,好像我的豆腐一样,软塌塌的,没筋没骨,还值得在人前夸吗?小公权听到这话,很不高兴地说:有本事,你也写几个字让我看看!老人爽朗地笑了笑,说:不敢,不敢!我是一个粗人,写不好字。可是,人家有人用脚都写得比你好得多呢!不信你就到华京城去看看吧。

第二天,小公权五更天就起床了,并独自去了华京城。一进华京城,他就看见一棵大槐树下围了许多人。他挤进人群,只见一个没有双臂的黑瘦老头赤着双脚,坐在地上,左脚压纸,右脚夹笔,正在挥洒自如地写对联,而且笔下的字迹似群马奔腾,龙飞凤舞,博得围观的人们阵阵喝彩。

看到此情景,小公权扑通一声跪倒在老人面前,说:我愿意拜您为师,请您告诉我写字的秘诀!老人慌忙用脚拉起小公权说:我是个孤苦的人,生来没手,只得靠脚巧混生活,怎么能为人师表呢?小公权苦苦哀求,老人才在地上铺了一张纸,用右脚写了几个字: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

柳公权把老人的话牢记在心,从此发奋练字,手上磨起了厚厚的茧子,衣肘补了一层又一层。经过苦练,柳公权终于成了闻名天下的书法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成功名人小故事

全文共 2251 字

+ 加入清单

社会上有为数众多的名人,他们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功。在他们的人生历程中,发生过许多故事,其中一些故事让我们深刻,下面为大家分享了成功名人的小故事,欢迎借鉴!

名人成功励志小故事篇1:曼德拉:

从小就追求正义和理想。曼德拉是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他同南非种族隔离制度进行了几十年不屈不挠的斗争,赢得了全世界人的支持和喝彩。因此,有人说,曼德拉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曼德拉的反抗精神、对正义和理想的追求在童年时期就已初露端倪。

曼德拉出生在一个小村庄,9岁那年父亲就去世了。从小曼德拉就经常目睹当地大酋长在解决部落争端过程中被白人政府的法律所约束,他逐渐萌发了寻求正义和平等的理想。年纪更大一些后,他多次领导同学抗议学校的白人法规,甚至因领导学生运动而被除名。在一次次的“斗争”中,曼德拉逐渐立下志愿:要为南非的每一个黑人寻求真正的公正。

名人成功励志小故事篇2:卡莉·菲奥里纳:

从母亲那里受益匪浅。惠普前任女掌门卡莉。菲奥里纳曾是男性主导的硅谷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精明强干、坚忍不拔的卡莉曾两度荣登财富“最有权威的女企业家”榜首,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卡莉从小就受母亲影响,从母亲那里学到了坚强、博学和热爱生活,并受益一生。

卡莉出生于美国得州一个带有欧洲血统的家庭。父亲是联邦法院的法官,母亲则是一位艺术家。在童年的卡莉心中,母亲一直是她最崇敬的人。母亲热爱生活,教卡莉做人的道理,使卡莉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卡莉童年时代随父母游历了不少国家,不仅开拓了眼界,更培养了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这对她成为一个有勇气、有魄力、自信并热爱生活的人也不无影响。

名人成功励志小故事篇3:莫扎特:

一个天资聪慧的神童。莫扎特被公认为音乐史上的神童,他很早就显露出了在音乐方面的非凡天赋和卓绝才能。从莫扎特的童年中,你能看到一个孩子对待音乐的积极心态,对艺术事业的执著追求。虽然不能人人皆为天才,但对广大孩子来说,“神童莫扎特”绝对是具有传奇色彩、又值得学习的好榜样。

小时候,莫扎特常常走到钢琴前面,按着琴键细听,并努力弹出他曾经听到过的音乐。一次,莫扎特的父亲和朋友一起回家,看到4岁的莫扎特正坐在桌旁写东西。父亲问他在干什么,莫扎特说他正在写钢琴协奏曲。父亲把五线谱纸拿过来一看,激动得流出了眼泪,他对朋友说:“你看,他写的这些又正确又富有意义啊!”天资加上勤奋和用心,这就是神童莫扎特!

名人成功励志小故事篇4:约翰逊:

约翰逊博士,他的父亲经营一个大旧书摊。有一次,距离不远处有个节目,大家都去赶集,这天正下着雨,他的父亲想要约翰博士分一部份书籍,运到赶集的地方去贩卖。他的父亲接连呼唤他三次,要他去,可是约翰逊博士这时正专心阅读一本又厚又大的书,竟假装听不见,也不理睬,父亲叹了一口气,只得自己亲自去了。这时候,约翰逊博士年十八岁。五十年后,有一天中午十一时,当地人看见这个体态臃肿的老年人,跪在街心,他把帽子夹在腋下,拐杖放在一边,低头跪在太阳下,热泪直流。这时约翰逊博士业已成名,大家都来看他,他对大家说:五十年前的同一天,同一时刻,我不听父亲的话,现在我跪在这里忏悔!

名人成功励志小故事篇5:卓别林:

卓别林能编,能导,能演,是不可多得的全能影人。有一次,他召开影片摄制会议,一只苍蝇在他四周绕着圈子飞。起初他用手打几下,没有打到,就要了一个苍蝇拍。会议进行中,他就握着苍蝇拍,摆出打苍蝇的姿态,眼睛狠狠地望着那苍蝇。可是打了三次,都没有打到。后来苍蝇就在他面前的桌上,他慢慢地拿起苍蝇拍,正要作死命一击时,忽然放下手中武器,让苍蝇飞走。旁边在座的人看了,就说:为什么你不把它打死?这位谐星耸了耸肩,说:这只不是方才那只!

名人成功励志小故事篇6:贝克汉姆:

从“赌局”中领悟父亲的良苦用心。有谁统计过,贝克汉姆在球场上到底吸引过多少人的目光?每当这位世界顶级球星的身影出现在球场,无数的尖叫声立刻响遍全场,相机快门也闪个不停。小贝从3岁就开始踢球,尽管那时还是“玩”球多于“练”球,但父亲一直苦心培训他,顽皮的他渐渐奠定了对足球事业的热爱。

上小学时,小贝跟父亲之间甚至还约定了一个常规“赌局”:如果小贝能站在禁区边不助跑射门,每次把球踢中门柱,就能从父亲那儿赚到50个便士。总是赢到零花钱的小贝很开心,直到长大成人后他才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名人成功励志小故事篇7:牛顿:

牛顿研究学问非常专心。有一次,朋友请客,席间,他想起家中有瓶好酒,于是叮嘱朋友稍等,自己回家取酒。这位朋友左等右等,就是不见牛顿回来,只好去看个究竟。原来牛顿在回家的路上,想起一项实验的做法,到家后,就一头栽进实验室,做起实验,把取酒招待朋友的事忘的一乾二净。又有一次,他饿了,煮鸡蛋吃,却一边想问题,一边把鸡蛋放进锅子中,等问题解决了,想吃鸡蛋时,揭开锅盖,捞起的竟是自己的怀表。

名人成功励志小故事篇8:希拉里:

有领导能力的小姑娘。伶牙俐齿?勇敢智慧?咄咄逼人?人们对希拉里似乎总是褒贬不一,但有一点你无法否认,她绝对是世界第一流的女政治家。希拉里丝毫不比老公克林顿逊色,她不仅从小成绩优秀,出类拔萃,还表现出了极强的领导和社交能力。

希拉里出生于芝加哥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4岁时的一件事锻炼了小希拉里坚强的意志和决断力。当时,社区中有个霸道的小女孩总是欺负希拉里,希拉里很害怕,泪流满面地向母亲诉苦。母亲告诉希拉里,若遭到欺负,就一定要毫不畏惧地还击。小希拉里的确这样做了。此后,希拉里天赋的领导才能日渐显露,她身旁很快聚集了一大帮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珍惜时间的名人故事

全文共 306 字

+ 加入清单

古书《淮南子》有云:"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汉乐府《长歌行》有这样诗句:"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晋朝陶渊明也有惜时诗:"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唐末王贞白《白鹿洞》诗中更有"一寸光阴一寸金"妙喻。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把时间比作资本。德国诗人歌德把时间看成是自己财产。法拉第中年以后,为了节省时间,把整个身心都用在科学创造上,严格控制自己,拒绝参加一切与科学无关活动,甚至辞去皇家学院主席职务。居里夫人为了不使来访者拖延拜访时间,会客室里从来不放坐椅。76岁爱因斯坦病倒了,有位老朋友问他想要什么东西,他说,我只希望还有若干小时时间,让我把一些稿子整理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古今中外名人励志故事

全文共 2296 字

+ 加入清单

1、岳飞学艺

民族英雄岳飞生逢乱世,自幼家贫,在乡邻的资助下,拜陕西名师周桐习武学艺,期间,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萌发了学艺报国的志向,克服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寒暑冬夏,苦练不缀,在名师周桐的悉心指导下,终于练成了岳家抢,并率领王贵,汤显等伙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国的爱国洪流中。

2、厉归真学画虎

五代画虎名家历归真从小喜欢画画,尤其喜欢画虎,但是由于没有见过真的老虎,总把老虎画成病猫,于是他决心进入深山老林,探访真的老虎,经历了千辛万苦,在猎户伯伯的帮助下,终于见到了真的老虎,通过大量的写生临摹,其的画虎技法突飞猛进,笔下的老虎栩栩如生,几可乱真。从此以后,他又用大半生的时间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见识了更多的飞禽猛兽,终于成为一代绘画大师。

3、沈括上山看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当读到这句诗时,沈括的的眉头凝成了一个结,“为什么我们这里花都开败了,山上的桃花才开始盛开呢?”,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沈括约了几名人励志素材_名人励志经典故事

个小伙伴上山实地考察一番,四月的山上,咋暖还寒,凉风袭来,冻得人瑟瑟发抖,沈括矛茅塞顿开,原来山上的温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才来得比山下来得晚呀。凭借着这种求索精神和实证方法,长大以后的沈括写出了梦溪笔谈。

4、徐霞客志在天下

有一天,江边发生了一件怪事,很多人在打捞落水的石狮,却怎么也找不着。这时,一个叫徐霞客的小孩说,只要溯江而上,就能找到石狮。果然石狮找到了,大家都赞誉这个聪颖的小孩。原来他就是长大后成为伟大地理学家、旅行家的徐霞客。

5、华佗拜师学艺

华佗,字元化,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沛国(今安徽亳县)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华佗发明的“麻沸散”,是一种很有效的全身麻醉药,比西方的麻醉药要早一千六百年左右,华佗对世界医学的贡献非常巨大。不要以为华佗一生下来就是神医,华佗小时候学医,经历了千辛万苦。

6、邓亚萍:苦练球技

众所周知,邓亚萍从小就酷爱打乒乓球,她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在世界赛场上大显身手。却因为身材矮小,手腿粗短而被拒于国家队的大门之外。但她并没有气馁,而是把失败转化

为动力,苦练球技,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催开了梦想的花蕾——她如愿以偿站上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在她的运动生涯中,她总共夺得了18枚世界冠军奖牌。邓亚萍的出色成就,不仅为她自己带来了巨大的荣耀,也改变了世界乒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

7、希拉里:有领导能力的小姑娘

伶牙俐齿?勇敢智慧?咄咄逼人?人们对希拉里似乎总是褒贬不一,但有一点你无法否认,她绝对是世界第一流的女政治家。希拉里丝毫不比老公克林顿逊色,她不仅从小成绩优秀,出类拔萃,还表现出了极强的领导和社交能力。

希拉里出生于芝加哥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4岁时的一件事锻炼了小希拉里坚强的意志和决断力。当时,社区中有个霸道的小女孩总是欺负希拉里,希拉里很害怕,泪流满面地向母亲诉苦。母亲告诉希拉里,若遭到欺负,就一定要毫不畏惧地还击。小希拉里的确这样做了。此后,希拉里天赋的领导才能日渐显露,她身旁很快聚集了一大帮孩子。

8、贝克汉姆:从“赌局”中领悟父亲的良苦用心

有谁统计过,贝克汉姆在球场上到底吸引过多少人的目光?每当这位世界顶级球星的身影出现在球场,无数的尖叫声立刻响遍全场,相机快门也闪个不停。小贝从3岁就开始踢球,尽

管那时还是“玩”球多于“练”球,但父亲一直苦心培训他,顽皮的他渐渐奠定了对足球事业的热爱。

上小学时,小贝跟父亲之间甚至还约定了一个常规“赌局”:如果小贝能站在禁区边不助跑射门,每次把球踢中门柱,就能从父亲那儿赚到50个便士。总是赢到零花钱的小贝很开心,直到长大成人后他才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9、曼德拉:从小就追求正义和理想

曼德拉是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他同南非种族隔离制度进行了几十年不屈不挠的斗争,赢得了全世界人的支持和喝彩。因此,有人说,曼德拉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曼德拉的反抗精神、对正义和理想的追求在童年时期就已初露端倪。 曼德拉出生在一个小村庄,9岁那年父亲就去世了。从小曼德拉就经常目睹当地大酋长在解决部落争端过程中被白人政府的法律所约束,他逐渐萌发了寻求正义和平等的理想。年纪更大一些后,他多次领导同学抗议学校的白人法规,甚至因领导学生运动而被除名。在一次次的“斗争”中,曼德拉逐渐立下志愿:要为南非的每一个黑人寻求真正的公正。

10、莫扎特:一个天资聪慧的神童

莫扎特被公认为音乐史上的神童,他很早就显露出了在音乐方面的非凡天赋和卓绝才能。从莫扎特的童年中,你能看到一个孩子对待音乐的积极心态,对艺术事业的执著追求。虽然不能人人皆为天才,但对广大孩子来说,“神童莫扎特”绝对是具有传奇色彩、又值得学习的好榜样。

小时候,莫扎特常常走到钢琴前面,按着琴键细听,并努力弹出他曾经听到过的音乐。一次,莫扎特的父亲和朋友一起回家,看到4岁的莫扎特正坐在桌旁写东西。父亲问他在干什么,莫扎特说他正在写钢琴协奏曲。父亲把五线谱纸拿过来一看,激动得流出了眼泪,他对朋友说:“你看,他写的这些又正确又富有意义啊!”天资加上勤奋和用心,这就是神童莫扎特!

11、卡莉·菲奥里纳:从母亲那里受益匪浅

惠普前任女掌门卡莉。菲奥里纳曾是男性主导的硅谷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精明强干、坚忍不拔的卡莉曾两度荣登财富“最有权威的女企业家”榜首,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卡莉从小就受母亲影响,从母亲那里学到了坚强、博学和热爱生活,并受益一生。

卡莉出生于美国得州一个带有欧洲血统的家庭。父亲是联邦法院的法官,母亲则是一位艺术家。在童年的卡莉心中,母亲一直是她最崇敬的人。母亲热爱生活,教卡莉做人的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