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五年级元宵节吃汤圆作文(经典20篇)

浏览

6649

作文

157

篇1:元宵节吃汤圆作文

全文共 251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正月十五,我们这儿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闹元宵,看灯会。

下午,奶奶拿了一盆糯米粉,放到了一只凳子上,叫我帮助她去拿住脸盆的边沿,不让脸盆动。我答应了一声,就帮奶奶把脸盆扶住了。然后,奶奶就拿来了一碗开水倒进了脸盆里,接着,她用双手用力地和起来。米粉很快就被奶奶和成了一团,脸盆边上的干粉还有许多,奶奶叫我再去拿一点水来倒进脸盆里有干粉的地方。她拿起和成的粉团往放有水和干粉的地方和了起来。不一会儿,奶奶就把一个粉团和好了。她还把脸盆边上的粉都沾在了粉团上面,再和了一下。

现在,大功告成,就等做汤圆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元宵节吃汤圆优秀作文

全文共 1288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元宵节最著名的美食传统习俗就是吃汤圆,南方人叫汤圆,北方人叫元宵。下面就由瑞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一篇有关元宵节吃汤圆的优秀作文,大家一起去品读一下吧!

元宵节吃汤圆

汤圆,这是节日里才会出现的食物,这种带有浓厚节日色彩的食品,还是在专属于它的节日里食用会更有家的滋味,更有节日的气氛。

元宵节,是一个充满了团圆和美的节日。幽黑无垠的深夜,手提着忽亮忽暗的花灯,借着藏于黑云中点点星光,待着家人的归来……元宵节那携带着些许暖意的提在手上的花灯给元宵节又添了一笔暖意与温馨。

大街小巷,悬在细绳上的薄纸,上面用粗粗的笔写着大气的灯谜。孩童一手抓着晶莹剔透的糖葫芦,一手挠着头,个个都嘟着嘴,瞪大了眼睛,呲牙咧嘴。走在街角的大人端着热茶,眼角向上翘着,一脸幸福沉醉的模样。

但是,对于前两样我早已过了那年段,只有元宵的汤圆能让人一饱口福了。糯而不黏的皮,香而不腻的馅料,更令人回味的是因为其中滴入了我的一滴汗,沾满了我的期待还有家人的和气。

揉面团,白白的面团加进了水变得粘稠,我一边将面团揉的均匀,一方面又不忘了玩,我不时掐出几个小面人,又将它们揉回一个又一个宛如石子的面团,乐此不疲。

看着我揉好的面团包着香浓的芝麻馅丢进了往上冒烟的汤锅里,一股莫名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不出多时,芝麻汤圆被勺子轻轻地捞了上来,和着水泽,看起来犹如玉般晶莹剔透。淡淡的黄酒香从瓷碗里飘出,一股酸爽之意贯彻全身,神清气爽。我毫不犹豫地扶起倚在碗边的瓷勺,舀起一粒汤圆,柔光斜斜地照在汤圆上,汤圆柔韧的糯米皮仿佛在轻微的抖动,似想抖落这白如鹅毛,薄如砂纸的“外衣”,而将黑色的“本质”倾流出来。

我伸出舌头触了触糯米皮,它“抖”得更厉害了,似在极力催促我赶紧将它吞食入腹。我也不客气,将微热的糯米皮咬破,黑漆亮丽的芝麻馅就跑了出来。我吐了吐舌头,舌尖宛遭电击!黑芝麻馅料格外的烫,倒是所料不及。那包裹着汤圆缓缓往上冒的白烟应是从皮内往外冒得吧!虽说被烫了下,但依旧弥漫了满嘴的香甜。

我马不停蹄地吞了四五粒如小雪球大小的汤圆,在尽尝其美好的同时,却发现母亲碗里的汤圆跟我不同数,碗沿倚着一根瓷勺,似没动过般。

“妈!”我皱起了眉,“怎么吃这么少?”我恼怒道。

“啊,我刚吃过,刚吃过。”母亲笑着,含糊地敷衍到,一边做出心满意足的模样。我在母亲看不到的地方悄悄翻了个白眼。

“多吃点!”我舀出两粒仍飘着白气的汤圆,不由分说地倒进了她碗里,“今天是元宵节!你必须多吃。”我用一种义不容辞的语气搬出了这道“不成文”的“法律”。

“就因为今天是元宵节,所以你才要多吃些。你刚才不是挺爱吃的吗?再说了,你今天出力最多……”母亲劝着我,脸上又露出了那惯有的笑容。

我皱着眉,一边瞅着母亲额头上泌出的豆大的汗珠,一边听着耳边滔滔不绝的声音,宛如隔世。

我低下了头——为了使母亲不瞅见我微红的眼眶。

“叮!”我的碗没有来得一响,唤回了正在神游的我。两根瓷勺在我的碗里安静地躺着,只是靠左的那根缓缓地收走了,留下了三粒汤圆。

“好了,我吃饱了,你慢慢吃啊!”母亲尚未等神游的我反应过来便晃进了厨房。我低下头,缓缓舀起了母亲留下的三粒汤圆,放进了嘴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元宵节我学会了做汤圆的作文

全文共 387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的元宵节有点不一样,因为我要自己学会汤圆,而我们家乡的汤圆又是非常有特色的!

科迪汤圆呈球形,白白的,惹人喜爱。恰似一团团雪球在雪地里滚动,又像一颗颗晶莹的水珠在波浪里翻滚,使人浮想联翩。科迪汤贺不但外型美观,种类也很多,有酸甜开胃的山楂馅,有香甜可的甜桔馅,有香气扑鼻的黑芝麻馅……各种味道,应有尽有。

热腾腾的汤贺煮好时,飘香四溢,香味从碗里延伸到空气,延伸到房间各处,延伸到你的嗅觉神经里,然后这股热能就会涌遍全身,刺激着身体的每一个感官,使人有近不及待想吃下去的欲望。当你把汤圆送到嘴里,轻轻嚼一嚼,粘粘的,软软的,汤汁溢满了整个口腔。科迪汤圆在我们这里已经很普通了,家家户户几乎每天都要吃,它方便、美味,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人们有了它,饮食变得更加捷美味。

我们家乡的劳动人民用智慧发明了那么多的美食,我爱家乡的科迪汤圆,更爱那些发明科迪汤圆,勤劳的家乡人民。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元宵节包汤圆小学作文

全文共 663 字

+ 加入清单

“正月十五闹元宵,欢欢喜喜吃美味的汤圆”。说起吃美味的汤圆,它既是我国的一种传统美食,又是正月佳节人团圆的象征。

今天是正月十五,学校组织老师和同学们欢聚一堂——包美味的汤圆。教室里十分热闹,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在讨论。老师为我们铺好了桌布,将糯米粉、美味的汤圆馅儿和清水均匀的分发给每个小组。别的小组成员都很有耐心按秩序领取各种用料,可我们小组的同学早已迫不及待了,几个同学一拥而上,冲向讲台,风卷残云般将讲台上的用料搬到我们面前的工作台。

面对一堆美味的汤圆配料,我心里纳闷了。这平时,饺子可就包多了,但是这美味的汤圆可是头一次,怎么办呢?于是,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将糯米团和馅混在一起,放在手心,像揉橡皮泥一样揉成一个圆球。不一会儿,一个特别的美味的汤圆出来了,外表像黑白巧克力球,里面没有馅。旁边的同学睁大眼睛看着我,似乎在说:“我得天啊!这能吃吗?”“第一次没经验,第二次一定成功!”我鼓励自己。我耐心地采用第二种方法,先将糯米团压成饺子皮状,取一点馅儿放在中间,为了不让底层开裂,我蘸上了一些清水,再将面皮从外往内包紧,接着用手搓成圆球。最后一步是在美味的汤圆表面洒上干的面粉,这是为了不让它与其它美味的汤圆粘连在一起。我一口气包了八九个,看着它们在我面前嘻嘻哈哈的打着滚,心里高兴极了。同学们又开始变着花样儿包,超大的、超小的、有馅的、无馅的……同学们包了许多可爱的美味的汤圆,它们一个个白白胖胖,粉粉团团,跳进锅里,好像在畅快地游泳。大家都为自己的劳动成果感到骄傲。不过,说到吃,大家还需鼓些勇气,因为……哈哈哈哈。

展开阅读全文

篇5:2024年元宵节作文300字:做汤圆

全文共 685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又来到了,元宵节又称上元佳节,是春节后迎来的又一个传统佳节。

元宵节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

岁月不断流逝,但元宵节的很多民间习俗至今非常盛行。比如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猜灯谜、放烟花等活动,给元宵节增添了光彩。

除了这些活动以外,元宵节还有包元宵的习俗。今天我有幸跟爸爸妈妈到外婆家,正巧碰到外婆在包元宵,我就跟外婆学了起来。外婆先用开水来和糯米粉,然后不断地用力揉面,一直揉的像橡皮泥一样有韧性,接着把面揉成宝塔的形状,从“宝塔”的顶儿上拽下一块块面团,搓成圆团,中间掏个洞,两只手相配合把洞越揉越大,把准备好的豆沙馅,放在这个洞里,用大拇指和食指慢慢捏,接着把洞口封住,最后,把做好的元宵放在手心,两只手柔和地将元宵搓圆,这样一个元宵就做成了。看了外婆包元宵,我的手忍不住痒痒了,卷起袖子也包了起来。虽然我包的元宵馅子少、大小不一、奇形怪状,但还是得到了外婆的表扬。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煮元宵了,我们把元宵放在烧开的水里,不一会儿水滚开了,元宵一个个漂在水面上。看到这一个个白花花、圆滚滚的元宵真叫人眼馋!我们大家吃着这热腾腾的元宵,心里感到非常舒畅,我的脸上堆满了笑容乐呵呵地说:“元宵象征着我们的生活甜甜美美,团团圆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元宵节我学会了煮汤圆作文

全文共 525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的正月十五,就是我国最热闹的节日――元宵节,每一年的那一天,我们家都过得非常高兴。

在我们那个地方,在元宵节的习俗就是吃汤圆,寓意就是让每家都团团圆圆,今晚奶奶的“权力下放”,把煮汤圆的重要任务交给我来执行。我把它看成一件十分重大的任务,生怕煮破了,因此心里好像揣着一只小兔子“怦怦”直跳。我利用以前奶奶教我煮汤圆的经验:先将糯米粉用开水调和成皮,注意水不可以太多,多了会过稀;当然也不能过少,要是少了会没有粘性。然后取一块皮在手掌中搓成圆形,再用手指在上面按一个窝,把芝麻捣碎做馅,放在里面“包”好。放馅时一定不可以太贪心,否则会把皮的“肚子”给撑破的。包好后,终于可以下锅了。我按照奶奶说的煮汤圆的四个诀窍:“开水下锅,慢水煮,点冷水,勤换水”将自己辛辛苦苦做好的元宵放进水里。没多久,可以起锅了,掀开盖子,只见一个个雪白的汤圆漂浮在水中,彼此紧贴着,好像一粒粒大珍珠,看得我直流口水,将它们舀到碗里,闻着那香喷喷的味道,忍不住咬了一口,真好吃啊,又香又糯。我刚把汤圆端上桌,大家就狼吞虎咽的吃开了。大家高兴地吃完了我煮的汤圆,“美食家”奶奶给我打了一个九十三分,夸我长大了,懂事了。我兴奋不已,第一次煮汤圆就得到这么高的评价,我心里美滋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正月十五元宵节吃汤圆作文

全文共 518 字

+ 加入清单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它是我们中国的六大传统节日之一,晚上,我来到小姑家吃饭。来到了小姑家,刚一进门,就闻到了我喜欢吃的鸡翅膀的味道,我恨不得马上拿到一只翅膀吃起来。开饭了,好丰盛的饭菜,黄色的焖鸭子,糖醋排骨,莲子鸡汤……我连忙拿起饭碗就去盛饭。

老妈说:“先吃汤圆。”圆圆的汤圆真好吃,滑滑的,甜甜的,香香的,还想吃的时候,听见了烟花的声音。我就迫不及待的冲到窗子前,打开窗子,看烟花来。

不一会儿,我们吃完了饭,我们就拿烟花到外面去放。来到廉江桥,看见了各种各样的烟花,一个叔叔抱着一个正方体的五颜六色的烟花,准备放了,我赶紧走远点,免得伤着,“嗖”的一声,好像是一条龙飞了出来,然后“轰”的一声,又像山洪奔泻似的喷出五彩缤纷的火焰。又像天女散花似的洒落下来。周围的小孩拍着手又蹦又跳,大人们露着笑脸说:“真好看,得多少钱啊。”

我的烟花也不甘示弱,急忙点燃一根“火箭导航”,它猛冲向天空,“啪啪啪……”的几声,好像在说:“我要冲上云霄。”红的,白的,蓝的,紫的,绿的,黄的……火焰在空中绽放。

我放完了自己的烟花,就欣赏别人的,整个元宵节就在五颜六色的烟花中度过,就在轰轰的鞭炮声中度过,就在美味的佳肴中度过。真美啊!我期待着明年的元宵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元宵节煮汤圆的话题作文

全文共 541 字

+ 加入清单

正月十五,我国最热闹的节日——元宵节,那一天我们一家过得其乐融融。

元宵节的习俗是吃汤圆,每家都是团团圆圆,今晚奶奶“权力下放”,把煮汤圆的重要任务交给我来执行。我把它看成一件十分重大的任务,生怕煮破了,因此心里好像揣着一只小兔子“怦怦”直跳。我利用以前奶奶教我煮汤圆的经验:先将糯米粉用开水调和成皮,注意水不可以太多,多了会过稀;也不能过少,少了没粘性。然后取一块皮在手掌中搓成圆形,再用手指在上面按一个窝,把芝麻捣碎做馅,放在里面“包”好。放馅时一定不可以太贪心,否则会把皮的“肚子”给撑破的。包好后,终于可以下锅了。我按照奶奶说的煮汤圆的四个诀窍:“开水下锅,慢水煮,点冷水,勤换水”将自己辛辛苦苦做好的元宵放进水里。没多久,可以起锅了,掀开盖子,只见一个个雪白的汤圆漂浮在水中,彼此紧贴着,好像一粒粒大珍珠,看得我直流口水,将它们舀到碗里,闻着那香喷喷的味道,忍不住咬了一口,真好吃啊,又香又糯。我刚把汤圆端上桌,大家就狼吞虎咽的吃开了。大家高兴地吃完了我煮的汤圆,“美食家”奶奶给我打了一个九十三分,夸我长大了,懂事了。我兴奋不已,第一次煮汤圆就得到这么高的评价,我心里美滋滋的。

品尝着自己亲手做的元宵汤圆,觉得特别好吃,心里特别开心。盼望着明年元宵节时再做汤圆给大家品尝。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元宵节的传说:白蛇吃汤圆成仙

全文共 684 字

+ 加入清单

相传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曾在阳春三月,化为一位卖汤圆的老翁于西湖边叫卖。这时许仙恰巧走过便要了一碗,一不小心,一个汤圆滚落西湖,被白蛇吞了。于是白蛇成仙,化而为人,与许仙结为夫妻。

三月三,西湖边上非常热闹,游人多,摆摊的人也多。吕洞宾也来凑热闹,挑个担子卖汤圆。他喊:“大汤圆一文钱三只,小汤圆三文钱一只!”大家都笑他,以为他说反了,可是吕洞宾还是这样喊。大家都围过来买他的大汤圆,一会就卖完了。这时有个老头带着一个小男孩,小男孩也想吃汤圆,因为大汤圆卖完了,老头就买了一个小汤圆。

(小男孩吃小汤圆是因为大汤圆卖完了,而大汤圆卖完了是因为大汤圆个子大反而比小汤圆便宜。每件事都有前因后果,丝丝入扣。)

小男孩吃了汤圆之后,三天没吃饭。老头去找吕洞宾,吕洞宾说,我的汤圆不是每个人都有福消受啊。他倒拎起小男孩,汤圆从小孩嘴里吐了出来,滚下西湖。断桥下面有一条白蛇和一条乌龟,白蛇脖子长,抢着吃到了汤圆。乌龟赖白蛇抢了汤圆,跟白蛇打。两人本来都是五百年道行,但白蛇吃了汤圆,这汤圆其实是仙丹,相当于五百年道行,乌龟打不过白蛇,跑了。

(这乌龟就是后来的法海,他和白蛇的仇就是这时候结下的。乌龟和白蛇的本领本来差不多的,乌龟打不过白蛇是因为白蛇吞了汤圆,多了五百年道行,而白蛇能抢到汤圆是因为蛇比较长。每一步都必然而合理。)

白蛇多了这五百年道行,才能变化成人。她后来遇到许仙,许仙自我介绍说:“因为我小时候遇到过神仙,所以取名许仙。”许仙就是当年吃汤圆的小男孩。

(完美解释了许仙名字的由来。许仙的名字是因为当年的汤圆,白蛇能变成人也是因为当年的汤圆,两人的缘分更是因为当年的汤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元宵节煮汤圆

全文共 77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早上,我6点20分就醒了,翻来覆去地怎么也睡不着了。诸位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昨天晚上我就和老妈约好了,今天早上要亲自下厨煮汤圆。我越想越兴奋,实在忍不住了,在6点30分叫醒了妈妈。我在一分钟之内穿好了衣服,先早读了10分钟,就来到了厨房,准备煮汤圆了。

我先从冰箱里拿出了一包汤圆,把口撕开,又拿出了一个碗,往碗里倒了一些汤圆。接着,我打开了水龙头,接了大半锅水,对了,我最喜欢喝的米酒还没放呢!我又急急忙忙地跑到了冰箱跟前,从冰箱里拿出了米酒,把它们全倒进了锅里,又用勺子把米酒搅匀。一切准备停当,开了火,我把锅放在了炉子上,把锅盖盖好。

什么时候才能放汤圆呢?妈妈告诉我:“水开了就可以放了。”“那要几分钟呢?”我迷惑不解地问。“大约5分钟吧!”平常5分钟对我来说过得很快,可是这时候的5分钟对我来说就像一个小时一样,我在厨房里急得团团转。终于,我发现锅盖在上蹿下跳,还发出了“嗤嗤嗤”的声音,这时只见锅里的水乱成了一锅粥,就像平静的大海中突然卷起了一个大浪,浪花翻滚,这一定是水开了。

该放汤圆了,我打开了锅盖,一阵热气迎面扑来。这么烫的水,万一我放汤圆的时候水烫着我怎么办?我先让妈妈给我示范了一下,还真简单。可是,我还是有点害怕。在妈妈的鼓励下,我拿起一个汤圆,提心吊胆地放进了锅里,就赶紧往后躲,一点事都没有。接着,我把汤圆一个一个地放了进去。妈妈告诉我:汤圆浮上来的时候就熟了。对了,平时妈妈煮汤圆的时候都要放鸡蛋的,趁这会儿功夫,我又打了一个鸡蛋。这时,汤圆正好漂了上来,我把鸡蛋一点一点地倒了进去,不到一分钟,汤圆就可以出炉了。

看着这美味的汤圆,我直流口水,就赶快拿了一个碗,把它们全都盛了进去。端到餐桌上,我也不管烫不烫了,舀起来一个就往嘴里塞。哎呦!真是太好吃了,自己煮的汤圆就是香。吃着自己亲手煮的汤圆,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元宵节第一次煮汤圆作文

全文共 550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的元宵节,我终于学会了自己煮汤圆

以往的元宵节都是妈妈煮汤圆给我吃,今年我想学着煮汤圆给妈妈和爸爸吃,希望他们能看到我的成长!

一个周六,我把作业写完了,就来到厨房,一把抢过勺子,对妈妈说:“老妈,今天让我当一次大厨吗?!”“不行,写作业去”。“完了。”“那好”。“耶——”!妈妈又强调说:“记得等水开了,放汤圆,水再开,点水两三次,等……”“好了,知道了,出去当美食家去!”

我把妈妈拉离“战场”,开始“作战”了,我按妈妈说的先倒水然后放汤圆,这时我十分认真的观察,汤圆象一个个跳水运动员一样……“我的妈呀!”原来,因为太认真被溅出的水光荣的打伤了,我咬咬牙,等待着水开。水开了,点水点了两三次。然后就在一旁做起了我的“厨师梦”,我心里想着又白又滑又甜又香的汤圆就要诞生了,我的口水也开始了马拉松比赛。汤圆终于熟了,闭着眼睛打开锅盖,希望能给我一个惊喜,当我睁开眼睛的那一刹那,我的厨师梦彻底粉碎了:在热腾腾的蒸汽当中,透着一点点黑色,仔细一看,汤圆都脱了洁白的外衣,露出了它的“狰狞”面目。我惊叫起来“上帝!这是一锅黑汤啊!”我怀疑这“煤球”能吃吗?后面的更别提了。“美食家”亮分“60”,不可能吧,刚及格……

这一回没作好,没关系还有下一回,天无绝人之路嘛!下一次我会作的更好的!欢迎大家来品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元宵节煮汤圆

全文共 37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同中秋节一样是家人团聚的时候。平时在外地工作的人就可以趁着这机会回家和家人好好地聚一聚了。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吃元宵,这次,我和姐姐、殷俪然就做了一次元宵。

我们先将米粉和水和均匀了,不一会儿,一个又白又胖的面团便诞生了,然后,我在面团上扯下一点面屯,然后在手中搓圆。“哎呀,面团裂开了。”我焦急地对妈妈说。“加点水就好了。”我照办了,又继续我的工作。

我决定做只青蛙元宵。我把面团摁在桌面上,用力一拍,面团马上就变成了面饼,我在面饼中央放了一些豆沙,包起来后就把它捏成了一只小青蛙。“哈哈,我的作品问世喽!”我不禁有些飘飘然,高兴得大叫。我又瞧了瞧姐姐的作品,姐姐做的是一只海星,而殷俪然仍是一个面饼。

煮熟后,我们都大吃一惊:青蛙的右眼没了,海星也烂了,大饼也裂开了,我们三的作品几乎全军覆没。

虽然如此,但我们觉得这是世界上最甜美的元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元宵节我学会了煮汤圆作文

全文共 510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节这天,妈妈刚好买回了一些汤圆,我便争着要去煮,在我的“三寸不烂之舌”的软磨之下,妈妈终于答应了。

说干就干,我迫不及待地揭开锅,放好水,合上电闸,等待水烧开,我隔三差五地掀开锅盖看,可那水偏和我做对,就是不开,“不要心急,热气都被你放掉了,水当然开不了”。妈妈探进头来提醒我。“哦,原来如此”。我便去看书了。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哎呀,我的水!”,等我冲到厨房,锅里的水都快烧干了,没办法,我只好又加了点水,继续烧。这回我不敢离开锅,只好在锅旁边耐心地等待。等了好久,水烧开了。我把汤圆“哗”地全部倒下去,才想起书上写的要轻轻地放下去。我顿时泄气了。不过,那些汤圆倒挺结实的,只破了几个。“没办法,听天由命吧”。我叹了口气,按照书上所说的用勺子轻轻地把汤圆推开,可是那些不争气的汤圆却一个个“列开”了肚皮。

水开了,我把火调小,又加了些冷水。汤圆里的馅全露了出来,成了一锅黑水。没办法,干脆将就着煮吧,待水一开,我便大功告成了。

“妈妈,开饭了”。妈妈看见我的“杰作”,笑得前俯后仰,而我却觉得它们有独特的味道。

通过这次煮汤圆,我认识到我的动手能力太差,“一回生,二回熟”,我相信只要我继续努力,就一定能煮出好吃的汤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元宵节吃汤圆

全文共 48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元宵节,一早起来,我和大大去明湖超市买汤圆.

我看到汤圆在冰箱里,用一个个盆子装着,上面有一卷袋子,还有一个勺子.我撕了个袋子放进里面,用勺子把汤圆装进袋子,每次装5个.有3种汤圆,有白芝麻的,黑芝麻的,绿茶的,像一个个石头,硬硬的.我装了半袋,去称称多少斤,阿姨用胶布把袋子口包好了,还贴了个小标签.我发现不够,袋子不能打开再装了,才一斤多,要吃两斤才够,我只好拿个袋子再装.装了一斤多,是0.556千克,第一次0.57千克,我拿去交钱.我不知是哪个位置,后来找到了,在柜台前面,阿姨用机器一照,共15.9元.我拿出钱数了数,零钱不够,把一张20元给阿姨,阿姨没办法找钱,叫我多把1块给她,她找了5.1元.大大说我买东西经常不用零钱,我一张张数太慢了,大大骂我,我生气了. 回到家里,我把汤圆倒进锅里蒸热,2分钟后汤圆浮上来了.我用大网勺把它们装进3个碗,有紫,有白,有绿,然后关火,上次吃汤圆的人是慧静雅213,她在国成买的,我吃汤圆开始时很甜,后来感觉有点呕,大大叫我不要了,我还是吃,因为很珍贵.

其它时间也可以吃汤圆,没用手机照下来,以后要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元宵节吃汤圆作文600字

全文共 51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家家户户要吃汤团、猜灯谜、放炮竹、赏花灯来庆祝元宵。

这天,爸爸教我包汤团。我们先把手洗干净,拿出一只碗。开始和面了,只见爸爸在碗里倒上大半的糯米粉,将少许水一点一点放进去,再用手绞了几下又放了点水。爸爸告诉我:注意每次放得水不能太多,少了可以再加,太多了会粘手。水够了,我和爸爸各分一半,我们用手来回的揉,直到不再粘手了,揉面的工序完成了。

开始包汤团了,我照着爸爸的样子,拿了一小团面,放在手掌中间挫一个小圆球,然后把右手的大拇指把插进刚揉好的面团,用筷子夹点芝麻馅放在刚弄的洞里,用四个手指配合大拇指一起往中间按,揉一揉又变成了圆形。我要把这个“半成品”放到碟子上面去时,爸爸叫住了我说:“儿子,这样放上去可能会粘的,在糯米粉里滚一滚就不粘了。”我照着爸爸的方法一试果然不粘了。照这样一连做了好几个,不一会二十个就完成了,个个洁白如玉,让人嘴馋。

晚上,我和爸爸到外面散步,此时的大街上灯火通明,四周挂满了火红的灯笼。天空闪耀着五彩的礼花,有的礼花在天空中像满天的星星一闪闪,有的似流星雨,一瞬间就消失在天际中。地上百子炮噼里啪啦的响个不停。小孩子手持烟花棒飞舞着,欢笑着。

我爱包汤团,但我更爱元宵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有关元宵节汤圆的作文

全文共 559 字

+ 加入清单

有到了正月十五,我国最热闹的节日之一就是元宵节,那一天我们一家过得其乐融融。

元宵节有个习俗就是吃汤圆,寓意着让每家团团圆圆,今晚奶奶“权力下放”,把煮汤圆的重要任务交给我来执行。我把它看成一件十分重大的任务,生怕煮破了,因此心里好像揣着一只小兔子“怦怦”直跳。我想起以前奶奶教我煮汤圆的经验:先将糯米粉用开水调和成皮,注意水不可以太多,多了会过稀;也不能过少,少了会没粘性。然后取一块皮在手掌中搓成圆形,再用手指在上面按一个窝,把芝麻捣碎做馅,放在里面“包”好。放馅时一定不可以太贪心,否则会把皮的“肚子”给撑破的。终于包好后,可以下锅了。我又按照奶奶说的煮汤圆的四个诀窍:“开水下锅,慢水煮,点冷水,勤换水”于是便将自己辛辛苦苦做好的元宵放进水里。没多久,可以起锅了,掀开盖子,只见一个个雪白的汤圆漂浮在水上,彼此紧贴着,好像一粒粒大珍珠,看得我直流口水,将它们舀到碗里,闻着那香喷喷的味道,忍不住先咬了一口,真好吃啊,又香又糯。我刚把汤圆端上桌,大家就狼吞虎咽的吃开了。大家高兴地吃完了我煮的汤圆,“美食家”奶奶还给我打了一个九十五分,夸我长大了,懂事了。我兴奋不已,第一次煮汤圆就得到这么高的评价,我心里美滋滋的。

品尝着自己亲手做的汤圆,觉得特别好吃,心里特别开心。盼望着明年元宵节时再做更好吃的汤圆给大家品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元宵节包汤圆小学作文

全文共 665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每年的正月十五就是元宵节。“正月十五闹元宵,红红火火过大年。”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来临啦,家家户户都在用笑脸迎接元宵节的到来。 元宵节家家户户都赶着做“元宵”我认为元宵其实是和汤圆一样的。都是那么园,那么白,像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小娃娃,我觉得包元宵好好玩,在元宵里放入各种馅儿:芝麻,豆沙,桂圆,果仁等等,然后再包好。我想“元宵”这个“元” 和团圆这个“园”是谐音,大概就是要把元宵搓得很圆才行,包好的元宵再放入锅里煮。这样元宵就做好了,家家户户就围在一起吃元宵了。就像这句话“闹元宵,煮元宵,骨肉团聚,满心喜。”

元宵节还可以观花灯。大街上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热闹而美丽。在这一天还可以猜灯谜,在灯笼下贴上一张张灯谜纸,既可以动脑筋,又可以观灯,还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礼物,真是一举多得啊!

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听妈妈讲元宵节还是中国的“情人节” 。这一天,情侣们手拉着手一起去观灯、看表演。笑声洋溢着整条街,幸福洒满每个人的心。

元宵节那一天最热闹的无过于放礼花了,街上人很多,每个人都站在了最佳观赏烟花的位置。放烟花的人来了,他点燃了烟花,“呯呯”开始放了。看,一只像老鼠一样的烟花冲上天了,一炸五颜六色的花点儿就在天上飞舞,过了一会儿又不见了。紧接着,又飞上了一朵花像流星雨一样从天而降,就像天女散花……人越来越多了,笑声越来越响了,一朵朵“花”也越来越好看了……大伙儿沉浸在欢声笑语的元宵夜之中。

元宵节家家户户聚在一起,累了,困了,一会儿就进入了美妙的梦乡,我想,人们也一定会笑得很开心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年元宵节作文600字:中学生包汤圆作文

全文共 555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夜,我们一家人围在一起包汤圆。记得那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外公、外婆一起在厨房里包汤圆。我们先准备好材料:糯米粉、水和芝麻馅。就要和面了,我先把白花花的面粉倒在一个盆子里,然后在面粉上倒水,但我一不小心倒多了,面粉几乎成了面粉汤。没有办法,我只能将计就计,多拿了一把糯米粉放上,这才好些。看着动作利索的外婆已经捏了许多的汤圆,整整齐齐地放在盘子里,我也赶紧拿了一块面粉放在手心里搓,小面团在手掌间滚来滚去,越滚越圆,好像一颗大珍珠。接着我把它压成圆片,在里面放上芝麻馅,又用力一合,在手中滚呀,滚呀,不一会儿就变得又白又胖又圆,真像一张白白胖胖的小圆脸。就这样一只可爱的汤圆在我手中诞生了。跟大家的一比较,才发现我的汤圆整整小了一圈。爸爸风趣地说:“小孩子包的就是小孩子样!”我反唇相讥:“这叫与众不同!你瞧,多可爱呀!”

经过大家的一番劳动,盘子里的汤圆越来越多,没多久就把所有的面粉都包完了。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由外婆把关,在煮开了的水中把一颗颗汤圆放进去。过了一会儿,汤圆从锅底慢慢地浮了上来,不时地翻滚着,犹如一个个小银珠在锅里跳着欢快的舞蹈。

“开锅了,开锅了!”我开心地欢呼起来。好香啊!我围在锅前,寻找到了自己做的汤圆,美滋滋地想:这锅中的汤圆里包的不仅仅只是芝麻馅,还包进了无穷的欢乐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元宵节包汤圆小学作文

全文共 593 字

+ 加入清单

正月十五这一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就是元宵节。在这一天里有一个习俗,那就是吃汤圆。因此,汤圆也成了我最爱吃的一种食物。据说汤圆是从古至今的元宵标配,所以吃汤圆也成了习俗。

在元宵节这天外婆是要包汤圆给我们吃的。所以我便去到了外婆家,我一进门,便看见了外婆正在厨房里包起了汤圆。我看见了,不知怎的,忽然心血来潮,便也加入到其中,包了起来。

记得爸爸说过:“在元宵节这一天吃汤圆象征着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而且人们将自己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希望寄托在汤圆身上。”

我见外婆先是用开水倒入装有糯米粉的盆子里,然后不断的用力搓面,一直搓到像一大块橡皮泥一样有韧性,接着外婆又用精妙的手法把面搓成了一个宝塔的形状,然后外婆又从“宝塔”的顶尖上拽下一块块小面团,从中间掏出一个洞,我见外婆这样做,也拿起一个小面团从中间挖了一个洞,然后再用两个手相配合着将这个洞越搞越大,最后再把准备好的黑芝麻馅放入洞内,用大拇指和食慢慢捏,接着将洞口封住把封口的汤圆放在手心上,用两个手柔和地将汤圆搓圆。这样一个汤圆就完成了。但是我看看自己手上的这个汤圆再和外婆手上的这个比,真是差别太大了,但外婆还是夸奖了我。后来我们将汤圆煮熟,等到汤圆煮熟之后便浮上了锅面,煮熟后的汤圆个个又大又白,看了之后便叫人嘴馋。大家吃汤圆是都夸我和外婆的手艺好,我吃着汤圆心里觉得美滋滋。

看着汤圆,我仿佛看到了以后日子的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初中生关于元宵节作文:元宵节吃汤圆

全文共 708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正月十五,我们这儿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闹元宵,看灯会。

下午,奶奶拿了一盆糯米粉,放到了一只凳子上,叫我帮助她去拿住脸盆的边沿,不让脸盆动。我答应了一声,就帮奶奶把脸盆扶住了。然后,奶奶就拿来了一碗开水倒进了脸盆里,接着,她用双手用力地和起来。米粉很快就被奶奶和成了一团,脸盆边上的干粉还有许多,奶奶叫我再去拿一点水来倒进脸盆里有干粉的地方。她拿起和成的粉团往放有水和干粉的地方和了起来。不一会儿,奶奶就把一个粉团和好了。她还把脸盆边上的粉都沾在了粉团上面,再和了一下。

现在,大功告成,就等做汤圆了。

等到吃汤圆前半个小时,奶奶开始动手做了起来。我看到她从粉团上面抓了一团粉,用手搓成了一个圆柱形,然后,在中间挖了一个孔,边挖边转,那个孔渐渐变大了。接着,奶奶把剁好的肉泥放了一点进去。然后,她就把这一个汤圆收口了。我看着奶奶做的样子觉得自己也心动了,也想亲手去做汤圆。我立刻跟奶奶说了一声就动手做了起来。我像奶奶一样做着。我觉得没有自己做得没有奶奶那样容易,但是也把一个汤圆做好了。奶奶看了看说:“嗯,第一个能够做得这么好,已经不错了。”接着我又跟着奶奶做了下去。不到二十分钟,我们就把汤圆全部做好了。

接着,就是煮汤圆了。奶奶把水浇开,就放了一半汤圆下去。这时,锅子里的热气冒了起来,人的眼睛都快睁不开了。

烧了几分钟,奶奶倒了两次冷水,才揭开锅盖说:“好了,现在可以盛起来吃了。”这时,我看到汤圆已经全部浮在了水面上。爸爸动手盛汤圆。他先给我盛了一碗。我却把第一碗端给了奶奶,让奶奶先吃。这时,奶奶笑得连眼睛都看不见了。然后,我接过爸爸递给我的汤圆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啊,今天的汤圆真好吃,我比平时整整多吃了一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