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国历史故事之四面楚歌的读后感汇集20篇

不安全的因素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再加上现在安全隐患很多,事故也不少,小编收集了安全小故事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367

作文

1000

邹忌比美的历史故事:人贵有自知之明

全文共 767 字

+ 加入清单

齐威王的相国邹忌长得相貌堂堂,身高八尺,体格魁梧,十分漂亮。与邹忌同住一城的徐公也长得一表人才,是齐国有名的美男子。

一天早晨,邹忌起床后,穿好衣服、戴好帽子,信步走到镜子面前仔细端详全身的装束和自己的模样。他觉得自己长得的确与众不同、高人一等,于是随口问妻子说:“你看,我跟城北的徐公比起来,谁更漂亮?”

他的妻子走上前去,一边帮他整理衣襟,一边回答说:“您长得多漂亮啊,那徐先生怎么能跟您比呢?”

邹忌心里不大相信,因为住在城北的徐公是大家公认的美男子,自己恐怕还比不上他,所以他又问他的妾,说:“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漂亮些呢?”

他的妾连忙说:“大人您比徐先生漂亮多了,他哪能和大人相比呢?”

第二天,有位客人来访,邹忌陪他坐着聊天,想起昨天的事,就顺便又问客人说:“您看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漂亮?”客人毫不犹豫地说:“徐先生比不上您,您比他漂亮多了。”

邹忌如此作了三次调查,大家一致都认为他比徐公漂亮。可是邹忌是个有头脑的人,并没有就此沾沾自喜,认为自己真的比徐公漂亮。

恰巧过了一天,城北徐公到邹忌家登门拜访。邹忌第一眼就被徐公那气宇轩昂、光彩照人的形象怔住了。两人交谈的时候,邹忌不住地打量着徐公。他自觉自己长得不如徐公。为了证实这一结论,他偷偷从镜子里面看看自己,再调过头来瞧瞧徐公,结果更觉得自己长得比徐公差。

晚上,邹忌躺在床上,反复地思考着这件事。既然自己长得不如徐公,为什么妻、妾和那个客人却都说自己比徐公漂亮呢?想到最后,他总算找到了问题的结论。邹忌自言自语地说:“原来这些人都是在恭维我啊!妻子说我美,是因为偏爱我;妾说我美,是因为害怕我;客人说我美,是因为有求于我。看起来,我是受了身边人的恭维赞扬而认不清真正的自我了。”

人在一片赞扬声里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特别是居于领导地位的人,更要有自知之明,才能不至于迷失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中国历史典故:司马睿重建晋朝

全文共 1546 字

+ 加入清单

司马睿是晋宣帝司马懿的曾孙,琅邪武王司马伷之孙,琅邪恭王司马觐之子,晋武帝司马炎从子,下面是关于他重建晋朝的故事,一起来阅读下吧:

公元四世纪初,在内乱外患的双重打击下,西晋王朝的统治摇摇欲坠,都城一度由洛阳迁到了长安。但迁都并不能挽救它灭亡的命运。公元316年,匈奴人刘聪率兵攻下长安,晋愍帝司马邺被俘,西晋宣告灭亡。

西晋虽然灭亡了,但一些晋朝的旧臣并不甘心亡国的命运,况且南方还在晋朝官员手里,于是他们就在各地积极活动,准备恢复晋朝的统治。公元317年,琅琊王司马睿在流亡大臣与江南氏族的拥护下,在建康称帝,建立东晋,这就是晋元帝。

司马睿在西晋皇族中的地位和名望并不高,他所以能够称帝,完全是靠着他的幕僚王导和其堂兄王敦的扶持。事情还得从司马睿被派到建康作镇守讲起。那时,王导是他的府中参军,因为为人灵活机警、足智多谋,深得司马睿的信任,司马睿把他当作知心朋友。

他们一同来到了建康。原以为到这里会受到隆重的欢迎,可没想到江南有名望的大士族嫌司马睿地位低,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一个也不来拜见他。司马睿心里很不高兴,要王导想办法。王导也知道要在江南站住脚,没有这些大士族的支持是不可能的。堂兄王敦当时在扬州做刺史,很有点势力。王导就把王敦请到了建康,两人商量了半天,总算想出了个主意。

这年的三月初三,按照当地的风俗,百姓和官员都要到江边去求福消灾。这一天,王导让司马睿坐上华丽的轿子,高擎着琅琊王的旗号,并布置有仪仗队鸣锣开道,王导、王敦侍立两旁,北方来的大官、名士,也一个个骑着高头大马跟在后面,排成一支十分威武的队伍。浩浩荡荡开往江边,迤逦有一里多长。

司马睿、王导他们故意绕道走建康城里最繁华的街道,这一天,在建康城里看热闹的人本来就多,大家看到这种从来没见过的大排场,都轰动了,纷纷围观,人声鼎沸。江南有名的士族地主顾荣等听到这个消息,从门缝里偷偷张望。他们一看这个阵势,都被镇住了,又见王导、王敦这些有声望的人对司马睿毕恭毕敬,大吃一惊,怕自己怠慢了司马睿,都纷纷出来迎接,拜见司马睿。

这一闹,司马睿在江南土族中的威望大大提高了。王导接着又劝司马睿说:“顾荣、贺循是这一带的名士。只要把这两人拉拢过来,就不愁别人不紧跟我们。”

司马睿马上派王导上门请顾荣、贺循出来做官,两个人都很高兴地接受了官职,并开始在江南士族中大力推崇司马睿。打这以后,江南大族纷纷拥护司马睿,司马睿在建康也就站稳了脚跟。

北方大乱以后,北方的士族纷纷逃到江南避难。王导又劝说司马睿要及时救济他们,并把他们中间有名望的人都吸收到王府来。司马睿听从了他的建议,前前后后吸收了大量的北方士族,深得他们的欢心。就这样,司马睿靠着王导的安排,既拉拢了江南的士族,又吸收了北方的人才,他的地位更加巩固了。他非常感激王导,感慨地对王导说:“你就是我的萧何啊!”

公元317年,羽翼已丰的司马睿在建康即位,重建晋朝,史称东晋。登基那天,王导和文武官员都进宫来朝见。司马睿看到王导要给自己行大礼,赶忙从御座上站起,走下殿来一把拉住王导,要他一起到御座上接受百官朝拜。这个意外的举动,使王导和众大臣都大为吃惊。因为在封建时代,皇帝是至高无上的,哪有臣下与皇上同座的道理。

王导急忙推辞道:“这怎么行。只有太阳高高在上,万物才能得到它的煦照。如果太阳跟一般的生物在一起,生物还能得到它的照耀吗?”

王导的这一番吹捧,使司马睿听得十分高兴,他也就不再勉强,接受了大臣们的朝拜。

司马睿登基以后,为了感谢王导、王敦兄弟的大力扶持,对他们特别尊重。他封王导为尚书,掌管朝内的大权;又让王敦总管军事。王家的子弟亲信一时布满朝中。当时,民间流传这样着一句话,叫做“王与马,共天下”。意思是说东晋的江山是王氏与司马氏共同拥有的。

[中国历史典故:司马睿重建晋朝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国历史名人故事

全文共 353 字

+ 加入清单

孔融(公元153~208),东汉文学家,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家学渊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孙。为当时著孔融小时候家里有五个哥哥,一个弟弟。

有一天,家里吃梨。一盘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让弟弟先拿。你猜,孔融拿了一个什么样的梨?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个最小的。爸爸看见了,心里很高兴:别看这孩子才四岁,还真懂事哩。就故意问孔融:“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

父亲又问他:“你还有个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

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

你看,孔融讲得多好啊。他父亲听了,哈哈大笑:“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个好孩子。”

孔融四岁,知道让梨。上让哥哥,下让弟弟。大家都很称赞他。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中国历史上的宽容故事宽容是做人的美德

全文共 1691 字

+ 加入清单

(1)战国时赵国的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一忍再忍廉颇的寻衅羞辱,他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大境界,终使廉颇幡然醒悟,从而给世人留下“将相和”的千古美谈。

(2)三国时,诸葛亮初出茅庐,刘备称之为“如鱼得水”,而关、张兄弟却未然。在曹兵突然来犯时,兄弟俩便“鱼”呀“水”呀地对诸葛亮冷嘲热讽,诸葛亮胸怀全局,毫不在意,仍然重用他们。结果新野一战大获全

胜,使关、张兄弟佩服得五体投地。如果诸葛亮当初跟他们一般见识,争论纠缠,势必造成将帅不和,人心分离,哪能有新野一战和以后更多的胜利呢?(3)刘秀大败王郎,攻入邯郸,检点前朝公文时,发现大量奉承王郎、侮骂刘秀甚至谋划诛杀刘秀的信件。可刘秀对此视而不见,不顾众臣反对,全部付之一炬。他不计前嫌,化敌为友,壮大自己的力量,终成帝业。这把火,烧毁了嫌隙,也铸炼了坚固的事业之基。

(4)唐朝谏议大夫魏征,常常犯颜苦谏,屡逆龙鳞,可唐太宗站得高,以宽容为怀,把魏征看作是照见自己得失的“镜子”,终于开创了史称“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

(5)武则天时代的宰相娄师德以仁厚宽恕、恭勤不怠闻名于世。司马光评价他“宽厚清慎,犯而不校”。凤阁侍郎李昭德骂他是乡巴佬,他笑着说:“我不当乡巴佬,谁当乡巴佬呢?”当时名相狄仁杰也瞧不起娄师德,想把他排挤出朝廷,他也不计较。后来武则天告诉狄仁杰:“我之所以了解你,正是娄师德向我推荐的。”狄仁杰听了惭愧不已。(6)吕蒙正初入朝堂时,有一朝士指着他说:“这小子也参政?”吕蒙正装着没听见。而与吕蒙正同列的人却几次让吕蒙正追问那个人是谁,吕蒙正不允,说:“若知其姓名,怕以后不能忘记,所以还是不问的好。”吕蒙正后来终于成为北宋的宰相。

7.丘吉尔的风度(宽容是一种人生境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在全民大选中,丘吉尔落选了。他是个名扬四海的政治家,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领导英国人民取得反法西斯胜利的英雄。对于他来说,落选当然是件极狼狈的事,但他坦然对待。当时他正在自家的游泳池里游泳,这时秘书气喘吁吁地跑来告诉他:“不好!丘吉尔先生,你落选了!”不料丘吉尔却爽然一笑说“好极了!这说明:我们胜利了!我们追求的就是民主,民主胜利了,难道不值得祝贺?朋友劳驾,把毛巾递给我,我该上来了!”真佩服丘吉尔,那么从容,那么理智,只一句话,就成功地再现了一种极豁达大度宽容的大政治家的风范!还有一次,在一次酒会上,一个女政敌高举酒杯走向丘吉尔,并指了指丘吉尔的酒杯,说:“我恨您,如果我是您的夫人,我一定会在您的酒里投毒!”显然,这是一句满怀仇恨的挑衅。但丘吉尔笑了笑,挺友好地说:“您放心,如果我是您的先生,我一定把它一饮而尽!”妙!果然是从容不迫,不是吗?既然您的那句话是假定,我也就不妨再来个假定。是的,这就是宽容!一种大智慧!一种大聪明!8.国马与骏马的故事

有人骑一匹国马(指平时养于民间,战时由国家征用的马),另一人骑一匹骏马,两人一路同行。骏马咬伤了国马的脖颈,国马血流如注,但若无其事,行走自如。后来骏马回到家中,草不吃,水不饮,浑身颤抖。国马的主人说:“它大概是为咬了国马而羞愧,我把国马牵来,劝劝它就好了。”国马奔来后,用鼻子亲近骏马,和骏马同槽共食,不到一个时辰,骏马就恢复如初了。故事虽小,却揭示了天地间动人的品德,那便是宽容。宽容,即原谅他人一时的过错,不锱铢必较,不耿耿于怀。9.宽容是无声的教育

法国19世纪的文学大师维克多?雨果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仙崖禅师门下有一位学僧晚上经常爬出院墙外出游乐。这一天,禅师夜里巡寮,发现墙角有一张高脚凳,知道了有这回事,就把凳子移开,自己站在原先放凳子的地方等候学僧归来。深夜,学僧游罢归来。他不知道凳子已经被移走,一跨脚就踩在了禅师的头上,下地后看清是禅师,惊慌得深深低下头去。禅师像没那回事似的,反而安慰道:“夜深露重,小心着凉,快回去休息吧!”这件事悄悄发生,悄悄结束,禅师也没有提起,但全寺一百多个学僧从此再也没有夜游的了。禅师宽容了他的弟子。他知道,宽容是一种无声的教育。【优美语段】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中外名人故事读后感700字

全文共 69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在小名堂写作班图书柜上拿了一本书看,书名叫《中外名人故事》。其中有篇文章《发明留声机的爱迪生》深深吸引了我。文章中写道,爱迪生在调试电话时注意到声音的强弱与传话器模板的颤动程度有关,经过多次实验后,便发明了留声机。

爱迪生从生活的实践中发现声音强弱与颤动程度的关系后,便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既然说话能使模板振动,那这种振动也可以发出原来的声音。于是,他产生了发明一种留住声音的机器。在他的努力钻研下,一种会说话的机器——留声机问世了,这在当时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

生活中的一个细节,让爱迪生萌生了发明留声机的想法,从这里可以看出,爱迪生善于观察和思考,从而激发起创作的兴趣,最终发明留声机,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其实,我们生活中用到的许多东西,都是人们仔细观察并刻苦钻研的结果。如鲁班被长满了锋利的齿的一种草割破手指,经过多次试验后发明了锯子;瓦特通过煮饭蒸汽顶开锅盖而发明了蒸汽机;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些发明和发现,都来源于实际生活,这说明知识都藏在万物中,就看我们有没有用心去观察和思考。正是因为他们善于观察和思考,从一些现象总结规律,并想办法如何利用这些规律,才有了这些发明和发现。反过来讲,如果对这些现象熟视无睹,不仔细看,不认真想,不动手做,人类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多发明和发现呢?

爱迪生等人的事例告诉我们,知识的源泉就是生活。因此,我们在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和思考。生活的纷繁差异,自然界的神奇不可思议,还有许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解开。

我觉得,我们要向爱迪生学习。学习他这种对万物充满好奇的心,对事物的现象多问几个为什么,不怕苦不怕累,不断探寻知识的海洋。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中国梦读后感

全文共 1017 字

+ 加入清单

认真地读完中共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郑必坚对习xx总xx在参观《复兴之路》大型展览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的研读所阐述的精辟深刻思想后,作为一名预备党员的我也有一番迫不及待的联想和感悟。

中国梦”进一步凝聚成走什么样的路的共识。首先我们既不能摒弃马克思主义思想也不能一味教条地奉承它,而就应一切从中国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次是建设怎样的党,主要就应从党的三个代表思想出发,永远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再次是实现怎样的发展并且如何发展,其中心是科学发展观。

文章中郑必坚指出能够不断引领中国逐步走向繁荣富强的决定性因素就是有一个能够依据世情、国情、党情的不断变化和人民伟大实践的不断深入,而不断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主心骨和领路人,而这个领路人就是共产党。而“中国梦”的实现,其关键因素还是我们自身的发展:从量和质这两方面(尤其是质的方面),实现中国人民生产力的新的更大飞跃。

作为一名21世纪的预备党员,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思想及远大好处和强大作用的精髓宗旨值得去研读从而借鉴运用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去,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正能量的帮忙,同时提高自己的觉悟和境界,增强自己的内涵和修养,努力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来源于一切从实际出发,其高尚的驱动力在于“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也就是说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应当将此作为时刻的提醒,努力勤

奋认真地坚持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并不断地精益求精,在成为一名敬职敬业的好员工的同时为公司带来自己的力量,从实际和本质上为公司带来利益,不辜负公司对自己的知遇之恩。同时在业余闲暇的时间里就应多多关心国家时政,了解经济趋势,翻阅优秀书籍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和思想深度,努力争创一名新世纪的四有青年。

文章中郑必坚引用的一句话也深深地给我敲了警钟“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对于我这样刚走上社会的青年,就应为早日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不懈付出努力,“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要安于乐于从简单的琐碎的小事做起,并且一丝不苟地完成。在平日的作风中应当展现出一名当代青年大气用心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所要求的那样:“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始终做到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

作为一名预备党员的我,昂扬奋斗之情尤如旭日东升,对于自己理想的实现,对于祖国的“中国梦”努力着并坚信着胜利实现的一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雷锋的故事读后感

全文共 694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缕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份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

——微博语录

小学生雷锋日记摘抄:学习雷锋好榜样——“雷锋展”观后感

雷锋,这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名字,做过的好事不计其数。今天上午,老师接到校领导的通知,让我们下午去观看“雷锋展”。听到这个消息,我们高兴得欢呼雀跃。

下午,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到操场上观看了雷锋展。讲解员阿姨告诉我们:“雷锋小时候家境贫穷,破例当上了解放军,由于他乐于助人,勤学好问,成了同志们心中的榜样……”听着听着,我对雷锋产生了一种钦佩之情。

雷锋非常体贴战友。一次,他的战友没有吃饱,雷锋为了把自己的那份让给战友吃,就谎称自己肚子疼。看,雷锋是多么体贴战友啊!

雷锋不仅体贴他人,还具有“钉子精神”。雷锋爱一行,钻一行,不懂就问,勤奋好学。雷锋乐于做一个永不生锈的“钉子”。

除此之外,雷锋还关心老百姓。他把每个月三分之二的工钱给一位互不相识的老奶奶。有一次,雷锋把自己攒的贰佰元全部捐给了“希望工程”。

不幸的是,雷锋在一次驾驶员倒车时,汽车因不慎撞到电线杆,而逝世了。毛主席为了纪念他,在追悼会上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这句话仿佛印到了我们的心里,印在了全国人民的心里!对,雷锋并没有死,他的精神永垂不朽!现在,许多人开始争做“小雷锋”。如“最美奶奶”、“最美山区医生”等。

“我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我以后要多做好事,以雷锋叔叔为榜样,争当文明好市民。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洋葱头历险记》童话故事读后感

全文共 423 字

+ 加入清单

放寒假了,两天的时间,我把《洋葱头历险记》这本书读完了。读了这本书,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这本书主要讲了:洋葱头的爸爸——老洋葱因为不小心踩了柠檬王而被关进了监狱。在监狱里他发现监狱里关押的都是些无辜的人。于是洋葱头决定要救出监狱里的人。在朋友的帮助下,犯人们终于重获自由,柠檬王的统治也结束了。

每当我读到“柠檬王被打败”这部分的时候,我就为洋葱头他们感到高兴。柠檬王把无辜的人关进监狱,却把无恶不作的坏人留在宫中,实在是罪不可赦。像柠檬王这样的人迟早会遭到报应,坏人们迟早要被打败。正直、善良的人一定会把坏人绳之以法,并估拥有许多朋友,还会获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好人总会有好报,坏人总会遭到报应,并拥有不了真正的朋友。所以我觉得我们要向洋葱头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正直的人。

这让我想起了以前的晚清朝政府。他们割地卖国,软弱无能,不敢反抗侵略者,还残忍地对待国民,跟柠檬王一样可恶,最终面临的就将是失败。

我们要学习洋葱头,要做一个关心别人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历史名人蔡伦自杀的故事

全文共 1052 字

+ 加入清单

想起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知识分子自杀事件,同时也堪称史上最著名的自杀,那就是造纸术的发明人、博主本家里最伟大的人物——蔡伦

说蔡伦最伟大,自然不会有任何异义,因为造纸术位列中国人的“四大发明”之首,另外三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均产生于他身后一千年的宋代。在一部美国人写的《影响世界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中,蔡伦名列第7,在中国人中仅次于孔子(第5),排在他后面还有三个政治人物秦始皇、隋文帝、毛泽东和两个知识分子,老子和孟子分别列第73和第92。

蔡伦大约生于公元63年,湖南郴州人,曾任尚书坊,主持朝廷用的各种器物的制造。公元105年,他用树皮、破布、麻头、鱼网造出纸张,呈送给汉和帝,受到奖励,官封龙亭侯(今陕西羊洋县),后人戏称他“蔡侯纸”。他的发明也因此推广开来。

在蔡伦之前,中国人把字写在竹简上,文人(例如孔子)出行要用车载书,因此才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说。而西方人则把字写在羊皮纸上,后者稀少而昂贵。蔡伦发明造纸以后,中国才有了写字用的桌子,随后中国(特别是唐朝)的繁荣昌盛恐怕也与此有关。

但蔡伦却是宦官出身,成名以后,卷入宫廷斗争,和帝死后,在掌权的窦太后的授意,参与诬陷年幼汉安帝的祖母。待窦太后驾崩,汉安帝亲政后,要他到廷尉那里去自首。蔡伦为了避免受辱,於是洗浴全身,换上整洁的衣冠,(与苏格拉底一样)服毒自尽(苏是被赐毒药,但他没有进入前文提及的100排行榜,倒是他的弟子柏拉图和弟子的弟子亚里士多德入榜,分列第40和第10位)。

相比诗人屈原的自杀,后者已经尽人皆知,且已经有节日纪念,而蔡伦的自杀不大为人所知,而其影响力却是世界性的。有意思的是,今天的中国有两个蔡伦墓,一个在他的封地陕西,另一个在他的故乡湖南。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都发行过纪念蔡伦的邮票。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中国官方对蔡伦发明的造纸工艺严格保密,那么它是如何传到西方的呢?原来在公元751年,在今天哈萨克斯坦中部的江布尔,唐朝军队与阿拉伯人打了一仗,结果输了。在被捕的人中有几个造纸匠人,他们被关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的监狱里,受不了严刑拷打,招出了造纸工艺。

之后,阿拉伯人就掌握了造纸技术。至于后来如何传入欧洲,这与阿拉伯帝国的庞大有关。说来也巧,大约都是在12世纪,中国的造纸术就如同印度人发明的“阿拉伯数字”(这个名称是以讹传讹,对此博主即将出笼的新作《数学与人类文明》有详解)那样,经过阿拉伯人之手,沿逆时针方向绕过地中海(经中东、北非、西班牙)到达欧洲(君士坦丁堡的拜占廷帝国是阿拉伯人的死对头)。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乡土中国读后感

全文共 532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毕业论文将有很大一部分是对于社会现象的描述,很有一种社会学中社会素描的感觉,所以这两天闲着的时候就再次翻了翻费孝通的《乡土中国》,熏陶一下。

这本书真是书如其名,写得十分接地气!甚至连作者自己的小情绪都刻画的十分到位:他被疏散在乡下的时候,同事有些孩子被送进了乡村的学校,这些孩子各方面表现得都比乡下的孩子好,因此老师也总夸奖这些教授的孩子们。他自己听到这种恭维时心中感到窃喜,心想穷教授别的已经全被剥夺了,但好在他们还有别人所望尘莫及的遗传。但是当有一天他看到小学生们捉蚱蜢的场景时,之前的骄傲又一扫而光了,因为那些被老师夸奖的“聪明”孩子却屡屡失败,反倒是乡下的孩子们反应灵敏,一扑一个准。

这段话他想表达的意思就是我们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接触到的资源是不一样的,教授的孩子每天到处都能看到书籍,因此拥有易于识字的环境;而乡下孩子每天都在跟泥土打交道,自然对捉蚱蜢这件事情很在行。

我读到这里的时候内心也是一阵窃喜的,因为像费孝通这种名家都会存在跟人比较的心态:会为自己被夸奖感到十足的优越感,也会为自己某些方面不如别人而感到失落。真是个耿直boy,不掩饰、不做作、坦诚。我想他那句流传甚广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也多多少少是基于上面的感悟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我和书的故事作文:外星记者发疯的机器人读后感

全文共 308 字

+ 加入清单

《外星记者2发疯机器人》是一个令人心惊胆颤的故事。它告诉人们:当机器人能为人做任何事情时,人的各种机能退化将不可避免。此时,机器人控制人类也就顺理成章了。小作者为我们描述的机器人制服人类的一幕是相当可怕的。虽然,宇宙和平卫士的出现拯救了人类,但作者仍不忘借和平卫士之口警示人们:不要过分贪图安逸的生活,否则只有毁灭。立意深,让人们反思,教育性大。 本文做到了以故事的形式写出自己的看法,并且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做为一个高一的同学,能写出这样的好文章,可见文学功底不浅、想象力丰富,这与作者平日多看课外书,特别是多看科幻作品有关。为此,希望爱好写作的同学们,应多看些课外书,拓宽自己的思路,练就驾驭想象本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棕熊的故事读后感1000字

全文共 906 字

+ 加入清单

就在一周前,我读了沈石溪的动物系列小说集,书集叫做《最后一头战象》,里面收录了沈石溪的中短篇动物题材小说,其中《棕熊故事》是我很喜欢的一篇。

故事是第一人称,从“我”和强巴在野外救出了一头名叫“小丽丽”的小母熊开始,讲述了“我”和小丽丽以及它的母亲之间的故事。

故事的梗概是这样,小丽丽和它妈妈在野外一起艰辛但很自由的生活着,但是大自然从来都不缺乏残酷的一面,每一个生灵从出生开始就要接受无情的试炼,时刻要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威胁。

这不,小丽丽不过是被一只金猫吓到了,就离了巢穴,和母亲分开,立刻就面临着不是被其他捕食者吃掉就是活活饿死的境地。

这是“我”就出现了,“我”救了小熊,把它带回了观察站喂养了十几天,就是这短短的日子里,“我”和小丽丽建立了浓厚的感情,有了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缘分和羁绊。

后来,老熊终于找到了观察站,带走了本就属于她的小熊仔。故事本可以就这样平淡的结束,但后来小丽丽居然回到了观察站来找“我”,尽管这次母熊也一起跟着来,但似乎开始对我产生了明显的敌意,甚至纵向借机袭击杀死“我”。

这可真是忘恩负义啊,没有“我”,小丽丽早就死在了野外,果然动物就是动物,特别是凶猛的大熊,一点也不知道感恩,大概她甚至以为“我”是一名把小丽丽从她身边拐走的罪犯!

真是天大的冤枉!

故事到了这里,依然可以带着作者和读者的委屈就这么结束,但是没有,事情又出现了变化,当母熊为了保护小丽丽,和一头雪豹几乎是两败俱伤同归于尽了。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母熊居然找到了“我”,非常有灵性的居然把小丽丽真正的托付给“我”!

太妙了,看到这里我不由击节叫好,如此一个可能每天都在大自然中发生的小故事居然因为作者“我”的参与而变得曲折动人甚至有些离奇。作者即展示了他高超的写作技巧,又把一个峰回路转最终感人至深发人深省的故事如同一部纪录片一般展现给读者,同样的文字经过他的组织,居然有了极为强烈的画面感,让我感同身受,这真是太了不起了。

这篇文章让我知道了写作需要技巧,但更需要心灵的感悟和亲身的经历,一本好书就该如此。我若想提高进步,就不但要磨练自己的写作技巧文字功底,也要多多的去阅读更多这样的好书,开卷有益嘛,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读后感

全文共 735 字

+ 加入清单

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后,我在为人处事上学到了很多。“孝”是我们的传统美德,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养育我们,教育我们,也许有的地方他们做的不能让我们满足,但是孝在任何时候都是不能忘记的。让我们想想,父母辛辛苦苦养家,一切为我们着想,我们有什么理由嫌弃父母?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父母爱我们,我们孝父母,没什么可说的。我们的爸爸妈妈都那么爱我们,给我们完整的家,幸福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幸福和快乐。“念恩幸福一辈子,念怨痛苦一辈子。”生活中记得感恩,我们一个人根本不可能在社会上生存,有父母的教育,朋友的陪伴乃至以后生活中遇到的所有人,一句关心的话语,一个关切的眼神,都让我们身上涌起一股温暖。别人关心我们了,我们应该感恩。

在法制比较健全的国家,按照法律制度处理就可以了。在中国十分普遍,每一起腐败案件发生后,都有许多人在背后活动,找人讲情。没有人情,便办不成事。各种事情的解决,都离不开人情。什么事情都由领导说了算,结果只能脱离民意,自行其是,乃至以公家之权谋个人之私。这必然使民心受挫,社会正常秩序遭到破坏,在维护少数人的特权利益的同时,最大程度的损害了广大百姓的利益。这严重影响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理性的文化,越是科学发达,人们的文化水准提高,认识能力增强的情况下,越是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在人们没有文化愚昧的情况下,中国传统文化是不易推广与传播的,因为它不具备传播这种文化的软件和硬化。在中国历史上,无论什么时候,哪一个封建王朝都没有真正彻底的贯彻中国传统文化,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从来都没有像《圣经》文化和《古圣经》文化那样,左右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的命运。

所有的中华儿女们,让我们把中国传统美德送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观后感

全文共 338 字

+ 加入清单

青山绿水,碧水蓝天,这就是我的家乡——大美新疆

这次,我们出了石河子,来到了伊犁。

我们开着车,和妈妈的朋友一块,去自驾游。我们一边听着歌,一边拍着山上的美景,别提有多自在了。突然,有群黑头羊向我们冲过来,对着我们使劲叫,直到妈妈按了好几次喇叭,这下也把羊吓得不轻,不敢再叫了,它们才慢悠悠地走开。

为了调整我们的情绪,妈妈决定让我们去河边玩,一到河边,我就兴奋的不行。当看到小河时,我就“哇”的一声叫出了声,因为第一次见到这么清澈的小河,小河清的就像自来水一样,好像根本没有污染过一样。

要走了,我回头再看看小河,好像对我微笑一样。

新疆很大,也很美,可能是我见过的最大的地方。可是,人类不断地乱砍滥伐,这种美景也越来越少了,所以,我们要从小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才能看到更美的风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观后感

全文共 694 字

+ 加入清单

大多数人心目中的新疆还停留在巍巍天山、荒茫大漠上,停留在一曲羌笛、几声胡笳的凄美音色里,而如今的的新疆早已不是故人眼中的模样。高楼林立的城市,日新月异的农村,四通八达的公路,让所有来过新疆的人惊叹,然而更使他们赞叹的是这里奇特壮美的景色和独具一格的异域风情。

我爱我的祖国也爱我美丽的新疆。“我们新疆好地方呀!天山南北好牧场。。。。。。”这悠扬的歌声飘过草原,穿过了沙漠戈壁。天山南北到处瓜果飘香;草原上牛羊肥壮,马儿奔跑;宽阔的田野上,金灿灿的麦浪翻滚着。新疆民谣说:“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人人夸,叶城的石榴顶呱呱”。新疆是久负盛名的“瓜果之乡”。瓜果品种繁多,一年四季干鲜瓜果不绝于市,如:石榴、葡萄、无花果、核桃、甜瓜等。

我们新疆还有“歌舞之称”,不管在节日喜庆的广场、街心,还是在田间、牧所,或是在普通人家的葡萄架下,只要琴声一响,手鼓一敲,在场的男女老少都会不约而同地翩翩起舞,那响快的节奏,轻盈的旋律,常常会让你心荡神驰,情不自禁的投入他们的行列中。学着他们边唱边跳,饱赏这歌舞之乡的乐趣。

我爱我的祖国,也爱美丽的新疆更爱养育我的这片热土——乌鲁木齐地区。

作为全国第一洼地,多年来,在丝绸之路边上的家乡在迅速发展,已成了新疆重点旅游胜地,每年引来许多国内外的游客。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今天的我区正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看到祖国一天比一天富强,看到家乡一天一天美丽,我暗自下定决心,从现在起更加努力学习,长大以后为祖国做贡献,让世界所有人都惊叹。让我们的祖国展翅飞翔,祖国母亲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灿烂美好!我爱我的家乡,我爱新疆,我更爱我的祖国母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雷锋的故事读后感

全文共 728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努力实现人生价值的人,都是值得称道的。

岗位是一个人实现自我价值和维系生存的平台,岗位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肩负起这种责任,就要立足岗位学好业务,成为岗位上的行家能手。从钢铁工人到革命军人,雷锋把工作当平台,把岗位当舞台,坚持一流标准,创造一流业绩。

“革命需要我烧木炭,我就去做张思德;革命需要我去堵枪眼,我就去做黄继光。”雷锋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不但要有好的思想,而且还要有高超的技术,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我们每一个人生下来都是赤条条,什么也没有,特长也并非天生,为了练就一个特长,肯定要付出很多的汗水和心血。雷锋说过:一块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硬钻进去的。正是凭借这股“钻”劲,雷锋做到了“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在平凡工作岗位上带着激情干工作,每一份职业都干得像模像样,从而实现了从兢兢业业到精益求精的跨越。作为军人实现人生价值就要始终胸怀强烈的使命意识和忧患意识,扎实工作、勤勉敬业,真正把恪尽职守体现在一言一行上,熔铸到一岗一哨里,落实到一职一位中;就要立足本职岗位苦练精兵,熟练掌握手中武器,努力提高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素质和打赢本领,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从《雷锋故事》中,我还读出:计较是人性最可怕的缺点之一,它会让我们失去太多太多宝贵的东西。一个快乐的人,很多时候并不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很少去计较。不计较的雷锋,赢得了周围人的好感和信任,也让自己活得更加轻松。正如雷锋在1962年3月7日的日记中写的:我要永远愉快地多给别人帮助,毫不计较个人得失……

有一种信念叫坚持,有一种精神叫奉献,有一种责任叫担当。关于人生价值蕴藏在哪里,雷锋给了我明确的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成语故事读后感

全文共 357 字

+ 加入清单

这个暑假我读了《中华成语故事》,有很深的感受,中华成语故事是文明智慧的源泉,思想文化的结晶。汉语成语,浓缩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智慧,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语言文化中的一枝独秀的奇葩。在文字表达中恰当地使用成语,能起到画龙点睛、生动形象、意境深奥的效果,这也是其他语言文字难以比拟的地方所在。

我从“不自量力”的成语中学到了:要正确地估计自己的力量,不能过高估计自己。

我从“大公无私”中学到了:要完全为集体利益着想,没有一点私心。也可以指处理事情公正,不偏向任何一方,才能受人爱戴。

我从“悬梁刺股”中学到了“只有刻苦学习才能成为大器之材。感受很多,不能一一列举。

一个成语故事往往就是一段历史,一个传奇,一个哲理。我要以史为鉴,学习古人的智慧,时时反省自己,严格地要求自己,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小豆丁:王铸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四精神讲中国抗疫故事做奋进青年心得体会

全文共 1257 字

+ 加入清单

李腊梅,中共党员,今年34岁。现任陇南市武都区委对外宣传办公室主任。

腊月廿九晚上,李腊梅和丈夫、两个孩子回到老家,他们打算这个春节好好陪陪家人,过个团圆年。大年三十,她在家里忙碌的间隙看了看手机,网上多了好多疫情新闻报道。作为一个新闻人,直觉告诉她这个事情恐怕不简单。她想,本打算春节假期停发的微信公众号——“陇南武都发布”肯定是停不了了。正值除夕,好多人都忙着准备过年,肯定顾不上看新闻,“我得把这些消息赶紧发出去,推送到群里,让大家都注意起来。”

由于老家网络不好,电脑不能用,工作没办法开展。李腊梅提出趁着村里封路之前回到城里去。家人说:“这会你们回去,菜也买不到,孩子带上也不安全。先缓几天再去吧。”可她说:“现在疫情防控每个人都在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得回去。”就这样,大年初一早上,李腊梅就返回了城里,开始了宣传工作。

其实,早在年前李腊梅就感冒了,加上她患有过敏性鼻炎,所以感冒一直不好,严重的时候耳鸣、剧烈头疼、整夜咳嗽,甚至影响到了她的正常生活。朋友都调侃她说:“你这是得了世纪感冒”。知道有新冠肺炎疫情之后,虽然确定自己没有接触史,但为了放心,一回到城里,她便去医院做了肺部CT,确定没问题后赶紧买了中药,回家一边隔离,一边工作。她对自己说:“我要赶紧好起来,这样才能有更好的精力投入到疫情防疫宣传工作中去。”

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虽然在家里上班,却因为特殊时期的工作,让她变得比平时上班更加忙碌。从初一至今,她每天的活动范围就是卧室靠窗的那张电脑桌,每天的生活不是在编辑微信,就是在写新闻稿。

微信编辑工作和新闻稿件采写都是特别费脑的活,找素材、构思、整合,还要抢抓时效性。很多时候,不管她在吃饭还是在睡觉,只要发现有好的素材或者有必要让大家知道的信息,她总是第一时间打开电脑,编辑好,然后转发到群里。“关键时刻,我们就是应该有更多的担当,能让关注我们信息的群众第一时间了解疫情走向、了解全民防控动态,让大家安心居家的同时做好防护措施。”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新闻敏锐性和使命感,由“陇南武都发布”公众号发布的《辟谣丨“武都全城红灯”和“同一个车厢里有30个人在武都下车……”是不实信息!》以及《你是密切接触者吗?输入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快来查!》等多条信息都获得了几万+的阅读量。而这些信息的编辑推送时间,都是凌晨。

“自查密切接触史的这条微信发出去我转发了所有的群。收到了好多人的感谢,都说来得太及时了。能让大家认可这份努力,我就很欣慰。好像又充满了能量,让我更加有信心继续为大家做好宣传服务。”李腊梅说。

参加疫情防控宣传报道以来,李腊梅累计编辑发布微信近百条、发稿100余条。其中《陇南武都:党员服务队田间助春耕》、《陇南武都:复工加把劲、防控不松劲》、《陇南武都:防疫生产两不误》、《甘肃陇南:夫妻并肩上“疫”线》等稿件先后被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新闻网、新甘肃客户端等多家重点媒体刊发转载,在社会上引起了良好反响。

她说:“作为一名基层新闻宣传工作者,为大家传递更多的正能量,这是我应该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全文共 943 字

+ 加入清单

不久前,有一部卫视热播剧叫《红星照耀中国》,剧中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一本书启发了无数中国青年,轰动了海内外。鉴于这一点,我趁着假期特地找来这本书阅读了一番。

这本书叫做《西行漫记》。它的作者斯诺的姓名是中国人早已熟知的了。他早年在美国从事过无数的职业,当过农民、铁路工人和印刷学徒。大学毕业后历经重重困难,来到中国成为了一名记者。其后,他又冲破了国民党以及资本主义世界对中国革命的严密的新闻及道路的封锁,经过长途跋涉,冒着生命危险,来到红区,采访并收集了关于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第一手资料。最终写成了《西行漫记》(别名:RED

STAR OVER CHINA)一书,让世界认识到了中国,不得不说斯诺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当徐徐翻开书页后,我彻底被震撼了。国民党曾称中国共一产一党,称中国工农红军为赤匪。那么这二万五千里长征,自然会被他们抹杀。然而长征确确实实是存在的,中国共一产一党在苏区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开始了长达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这是人类历史长河中一首壮大的史诗!

长征如同一座熔炉,锤炼出中国共一产一党坚强的领导核心——1935年,在遵义会议上,毛一泽一东同志重新回到了党和军队的领导岗位。一旦有了坚强的舵手,再大的浪涛也不能阻挡中国革命的道路。

长征如同一面镜子,映照着中国共一产一党独特的先进性——红军离去那一晚,当地群众自行组织,打着灯笼,拿着火把,护送红军北上。二万五千里,留下的不仅仅是一段段传奇的胜利,更让整个中华民族看到了曙光。

红军长征的胜利会师,功绩震烁神州,红星照耀中国。这一群群衣衫褴褛的战士,传奇般的远征,以其执着和勇毅,为黑暗的世界点燃了一盏明灯!

长征精神是什么?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它是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它开启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

__曾说过:“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__说过:“只有在长征中纪念长征,在奋斗中继续奋斗,才能挺立精神的脊梁。”

那么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我们更应该继承并弘扬红军这种不怕牺牲,不怕困难险阻,顽强不屈的精神!以理想为魂,以信念为魄,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刻苦学习,做好新时代的接班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历史成语故事的意思4:穷兵黩dú武

全文共 587 字

+ 加入清单

东吴名将陆逊之后陆抗,有勇有谋,很年轻就被任命为建武校尉。

东吴后期朝败,且国君孙皓荒淫暴虐,滥杀无辜。陆抗对此非常不满,便多次上疏劝谏。但是,孙皓对这些建议置之不理。尽管东吴内政混乱不堪,但由于陆抗谋略过人,善于用兵,因此一直虎视东吴,而欲南下一统中国的晋,也无可奈何。

当时,晋朝的车骑将军羊祜(kù)镇守襄阳。他见陆抗能攻善守,知道要立即打败东吴并不容易,于是改变对东吴策略,采取了和的战略。陆抗也明白羊祜用意,于是也用同样的态度对待晋方。在边境,两人还常派使者往来,以示友好。因此当时吴、晋一部分边境竟出现了和平局面。

孙皓听说了边境的情况,十分不悦,派人责问陆抗。陆抗回话说:“我如果不采取这样的政策,反而会助长羊祜的威德。”孙皓听后,也就没再说什么。但他还是想出兵攻晋统一中国。于是频频调兵。陆抗知道后,便又向孙皓上疏说:“现在,朝廷应该加紧农业生产,储备粮食,增强国力。让有才能的人发挥作用,使各级官员不荒怠(dài)职守,严明赏罚以励百官,审慎实施刑罚以戒黎民。如果图虚名重形式,处处用兵,好战不止,耗费的资财动以万计,士兵疲劳不堪,即使敌寇没有削弱,我们自己也会因此受累而被拖垮。”

但是,孙皓对陆抗的忠告仍是置若罔(wǎng)闻,以致于国力日渐衰退。而陆抗死后,晋军便挥师南下讨伐东吴,吴国最终为晋所灭。

成语“穷兵黩武”,现在的意思是使用全部武力,任意发动战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小故事3:吉鸿昌我是中国人

全文共 385 字

+ 加入清单

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鸿昌将军被逼迫下野,到国外“考察实业”。船到美国,吉鸿昌就接二连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里的头等旅馆不接待中国人,而对日本人却奉若神明。有一次,吉鸿昌要往国内邮寄衣物,邮局职员竟说不知道中国。陪同的人对吉鸿昌说:“你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礼遇。”吉鸿昌当即怒斥:“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为抗议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歧视,维护民族尊严,他找来一块木牌,用英文在上面写上:“我是中国人!”

1932年,吉鸿昌回国,率领抗日同盟军,转战长城内外,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后不幸被敌人诱捕,就义前他写下了正气凛然的就义诗:“恨不抗日死,留做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分析:“我是中国人”,一声惊天霹雳,一身铮铮铁骨,吓退了多少人,惊醒了多少人。不以国弱而耻辱,不因国破而逃亡,这既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又维护了个人的尊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