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传承优秀文化作文(最新20篇)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传承优秀文化作文,我们来看看。下面就是小编为同学们整理的传承优秀文化作文优秀作文,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浏览

5017

作文

385

弘扬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全文共 677 字

+ 加入清单

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传承民族精神!”这响亮的口号声是我们新世纪中学生秉持的信念。我们生活在这片热土上,这片有着千年历史的热土上,我们自豪,我们骄傲。随着国家日益兴旺发达,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在国际舞台上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自尊与自信,所以做一名自信的中国人更是我们应当具备的。

我国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年轻时在比利时留学。同屋的另一个国家的留学生轻蔑地对童第周说:“你们中国人太笨了,不会管理经济,所以,中国的经济太落后!”童第周听了很生气,对他说:“你说中国人笨,有什么证据,我不许你诬蔑我的同胞,我的祖国。”接着,他一字一顿地说:“我们来比一比,你代表你的国家,我代表我的国家,看谁先取得博士学位。怎么样,你敢吗?“此后,童第周更加发奋读书。他发表的论文,水平越来越高,在欧洲生物界引起了轰动。授学位时,在场的教授、专家纷纷向他表示祝贺。童第周激动地说:“我是中国人!我获得了贵国的博士学位,至少可以说明中国人决不比别人笨!”一个有强烈民族自信心的人,必定会在国际交往中自觉地展示我们中国人的气度和风采,不卑不亢,落落大方,绝不会做有损国格的事情,这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啊!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虽然做不出壮烈伟大的事,但是从小事亦能体现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雷锋”这个响亮的名字,代表着我们的民族精神。他的精神,指引着我们前进;他的精神,伴随着我们步伐,他的精神,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应该有的精神!祖国创造了生活,改造着生活,岁月承载着历史的脚步,大地积淀了文明的精华,走在世纪之初的我们,怀着一颗坚定不移的心,为中华文化,民族精神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传承传统文化,铭记红色历史作文600字

全文共 724 字

+ 加入清单

2017年8月10日上午,榕城区实验学校的50多名小记者一起走进揭东区锡场镇潭王村进行采风活动。

潭王村,有“龙舟之乡”的美称,位于北河之滨,是一个美丽的水乡。经过近30分钟的车程,我们到达了目的地,便开始我们采风活动的第一站——龙舟文化

解说员带着无比激动的我们去参观龙舟。一进门,两条壮观的龙舟映入眼帘,最引人注目的是龙头,龙角看起来像鹿角一样,其中一条龙舟的胡须是黑色的,另一条则是红色的。黑胡须的龙舟叫“青龙”,红胡须的龙舟叫“红龙”。听解说员说,龙舟最先是由村里一个叫王致林的爷爷自制的,他先造出27桡的小龙舟,后来再造出49桡的大龙舟。后来他的儿子王协正又造出一艘51桡的大龙舟。到了近几十年,龙舟制作技艺又传到了王协正的儿子王卫军的手里。他们没有专门去拜师学艺,而是通过祖辈手口相传,自己不断摸索、尝试,总结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造船技艺。一家三代全是造龙舟的高手,实在是太棒了!潮汕地区有农历五月初五赛龙舟的风俗,但龙舟在四月初一就得先下水,参加赛龙舟的人也有讲究:最近一年家中不能有丧事,家中妇女不能有身孕。只有符合以上条件的人才可以去赛龙舟。

第二站,我们来到了蓝康中心学校的旧址。解说员给我们讲述了当地被日军侵略的惨痛历史:1944年12月9日揭阳沦陷,当地人民群众不屈不挠进行了长期的抗战。在抗日战争期间,这所学校是全县闻名的抗日救亡宣传阵地,为潮汕抗日战争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这次活动已接近尾声,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这美丽的潭王村。通过这次活动,我了解了关于龙舟的传统文化和龙舟制作者认真、刻苦的精神,也了解了潮汕人民不屈不挠抗击日寇侵略的历史,我也在采访得到了教益: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珍惜时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文800字

全文共 791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从唐诗宋词到楚辞元曲,从文房四宝到四大发明,从太极长城到松竹民居,处处彰显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每个人接触文化的内容不一样,自然对不同文化的情感深浅不一,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气质。

当今便捷的交通,方便的通讯使世界变的愈发渺小。我们共同生活在“地球村”,接受着不同文化的熏陶。于是便出现了一些“新新人类”,有爱摆内八字的“哈日族”有爱叫“欧巴”的“哈韩族”,有绅士风范的“英伦格调”,可是国外的都是好的吗?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尚未细细钻研,就盲目模仿外国的文化,这样真的好吗?

在日本,“内八字”是妇女长期跪坐所形成的一种病态,而在中国这种病态却被少女们竞相追逐模仿。网络上所流行的“非主流”“杀玛特”更是迷倒了一众男女,这是我们向外国所学习的先进文化吗?恐怕未必。

英国的骑士精神,美国的钻研创新,日本的积极进取,这些精神文化我们又学习吸收了吗?我们应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持着一种包容与批判的态度看待外来文化。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包容性基因,有利于我们在世界文化背景下,吸收世界主流文化价值观与普世思想,实现“一国之学问”的现代化,同时我们也要有选择性学习吸收外国的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重塑中华文化,再创辉煌文明。

如今“洋节”之风盛行。我们有历史悠久的春节不过,却要过西方的“圣诞节”,有好好的七夕不过,却要庆祝西方的“情人节”,诸如此类的还有光棍节、愚人节、万圣节、感恩节……我们真的需要庆祝这些节日吗?现在的90后乐于过“洋节”,却逐渐忽略了重阳节,端午节这些我国传统的节日。当我们在为洋节而庆祝的时候是不是该想一想我们的传统节日呢?学习吸收外来文化不是盲目地追逐模仿。我们自己的文化正渐渐被遗忘,却还在盲目追赶世界文化,这必然会影响我国文化的传承发展

我们需要在继承与发扬我国文化的前提下,积极吸取世界主流文化。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重塑中华文化,再创辉煌文明!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文化传承作文

全文共 424 字

+ 加入清单

窗花是一种贴在窗户玻璃上的剪纸,是我国悠久的民俗,春节时家家户户都要贴上各种各样、色彩明亮的窗花。窗花不仅可以吓跑年兽,还代表着幸福吉祥的美好寓意。

今天,我和几个小伙伴们拿起了剪刀,在五颜六色的彩纸上,开始了剪窗花的旅程。首先把纸折成一个手掌心大的正方形,其次用铅笔在纸上勾画出精美的轮廓,然后用剪刀小心翼翼地沿着轮廓慢慢地前行,前行的过程就像一条条小溪在我手中流淌,又像一只海鸥在海面上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不一会儿,就剪成了我想要的图案。我迫不及待地但又慢慢地把它打开,啊!一个带着我浓浓希望的龙样的“福”字展现在我的面前,她就像一条带着美好祝福,带着美好憧憬的即将飞向天空的祥龙,让我对未来的每一天充满了活力。

小伙伴们的“福”字各种各样:有的像温暖的房子,有的像翩翩起舞的仙子,还有的像财神的金元宝。这些作品一个个都栩栩如生,让我深深陶醉着。

剪窗花是一种艺术,一种文化,一种代表中国人民勤劳的象征。我们伟大祖国还有更多的传统文化等着你去传承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风气作文800字

全文共 942 字

+ 加入清单

杨绛说:“我们不断地发明,不断地实验,我们由原始人的烹调渐渐开化,走入文明时代。”没错,科技发展,时代变迁,人类的文明愈来愈昌盛,但精神的文明愈来愈萎缩,究其根本,还是文化的缺失。

央视名嘴白岩松曾经有这么一段评价:“中国很难出一个牛顿,因为即使苹果砸到了我们头上,也不会有人停下脚步去思考。”是啊,当今社会人们沉醉于纸醉金迷的喧嚣,而抛弃了文化的修养与沉淀,他们的灵魂正是因为缺少文化的滋润而变得干涩、浮躁,自然也就不会有去思考的时间和想法。所以传承中华文化,至关重要。

中华上下五千年,花鸟鱼虫、节日欢乐都凝聚在一件件古物上。你是否记得那天青色的烟雨,那江南秀丽的水天一色,那色白花青的锦鲤,唯有那青花瓷能承担起这一切。于灵气中出生,在烈火中锻造,吟诵着岁月的诗歌,它是中华文化的凝结与见证。

王朝、传奇将相终究逃不了一抔黄土的归宿,唯有名篇不朽。翻开厚重的古典书籍,我们看到的是老子用了五千个字写出的《道德经》,句句短小,却又饱含真理,孔子与弟子言行在《论语》的二十篇中淋漓尽致地体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短短八个字,体现出的却是何等的重要。打开《三国演义》,是刘,关,张三人"不在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的义气;翻开《红楼梦》,是林黛玉“红藕香断有谁怜"的惆怅;翻开《西游记》是孙悟空的神通广大,唐僧的执着;"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司马迁用《史记》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翻开唐诗,是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怀念,是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豪放,是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忧国忧民。字字珠玑,文化之风跃然纸上。

还记得《舌尖上的中国》上那些动人味蕾的美食,但我更欣赏其中一群平凡的人——麦客。这个职业就是割麦子,但他们也是不平凡的。因为他们是文化的传承人。他们传承的是一种精神,正如他们自己所说:“这个工作,累,效率也不高,毕竟是人收割,相比之下。机器的确快很多。但是我们热爱这个工作,热爱这片土地,热爱这种文化。它已经难舍难分。我们所期待的的不是收入有多高,而是能将这份文化传承下去,仅此而已。”简单的话,朴实的语言,却凝结了文化的精神。

我们头顶着中华的天空,脚踩着中原的大地,呼吸着华夏森林的空气,我们就应该传承这一份文化,这一份辉煌的灿烂。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关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文

全文共 1550 字

+ 加入清单

文字之所以比烟花更璀璨,是因为,我们可以看着它在光滑的纸页间静静旋舞,演绎出永恒,浅唱低吟出岁月的旋律。

——题记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我们的血脉中流淌的是中华民族赐予的光荣。长江、黄河交织成几千年历史的经纬,我们的文明,以文字为载体的中华文明,便这样地冲出了历史的变迁,绵延了中华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横跨了千年的时空,为我们世代所传承、发扬。

从传说的“仓颉造字”开始,文字历经了几千年的风霜,经历岁月风风雨雨的洗礼。文字构成的汉语,更是我们的民族之魂。汉语它可以很豪迈,很大气,亦可以很精致,很婉约。它可以写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苏式感慨,演绎着“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亦能传达“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李式风情,慨叹着人生“花自飘零水自流”的哀怨。

中国文化,千年风韵,文字夹带着纸墨的香气,被深深保存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文人素来就有一份悲天悯人的救世情怀,千秋万古,世事浮沉不会使文人骨气和情怀泯灭,却只能激发文人的悲怆和责任。厚重文化渐渐被冷落,又有多少人会在意其背后的点点滴滴?在漂迫流浪中,余秋雨演绎了一次文化的苦旅;在烟雨迷雾中,余秋雨用平淡却又璀璨的文字再现了中国文人的情怀和辛酸。漂泊流浪,烟雨平生。中国的文化,落在山重水复中,是历史的多情造就中国千年的内涵。文字穿过时间,越过空间,碧水惊秋,黄云凝暮,在广褒的中华大地上,穿山越水,踏雪飞鸿。汉字,她承载了中华儿女的魂!

在西方文化无休止地涌进街头巷尾时,在《论语》与《三国》《红楼梦》被相继戏说时,在全球化的呼声下学英语的浪潮正铺天盖地时,为什么我们却很难寻到一个国学教育机构呢?梦里花飘落,这不是春的悲伤,而是夏天的果实已经孕育。在漫天飘飞的花瓣里,光复汉语文明是多么博大而沉重的民族责任。

浅吟低唱,我听到她如诗的歌声;沉思凝望,我嗅到她淡雅的气息;举目遥望,我看到她婀娜的身影。楼兰古国消亡了,玛雅文化消亡了,古巴比伦文明也亦消亡了。文明的缺失是因为语言的覆灭,语言丧失了载体便渐渐葬于荒漠中干涸的河床里,幽幽地叹息。

中国传统文化曾经一代传一代的辉煌到如今的没落,传统文化正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让人不禁遗憾。毛笔,可谓是中华传统文化文字的代表。没有毛笔,就没有那千古绝唱的《离骚》和《史记》,就没有中国灿烂的文化,然而现在,毛笔已逐渐走向了历史的博物馆。但是与我们隔海相望的日本,却规定每所学校每周都要开设书法课,每个人都要会写书法。日本的毛笔是由中国传过去的,人家都如此重视,而我们呢?这也许是一面镜子,唐太宗曾说过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从另一方面可以看出我们对待传统文化汉字的态度。汉语,它绝不是“母语”两个字那么简单。我们的祖先经历了泛黄的历史所赋予我们的,是它背后沉沉的文化使命。汉语不是我们文化载体的工具,它是我们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失却的民族骨气与精髓!

纵观历史长河,在众多文明的诞生与消失、衰落与兴盛中,在与我们一同到来的古文明中,中华文明是唯一一个没有断层的文明。它就这样延续至今,而这一切或多或少与我们统一的文字有着关联吧!我们有孔孟哲学,有百家争鸣,有杜甫有李白,有唐诗有宋词有元曲,有四大名著……汉语言文学的博大精深与丰富多彩,我们又怎么能忘,怎么敢忘呢?它岂是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能承载得起的?

任凭时代如何发展,任凭世界如何变迁,萦绕在我们心头的仍是那一个个精致的方块字,仍是那一句句亲切的汉语。体内流动着的华夏民族的血液,不可改变,也不能改变。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是一种深深的哀怨与忧伤。我们不是文化的闭关锁国者,所以也应尊重我们自己的文化,珍惜祖宗留下的珍宝,保护我们大树的根基。拯救我们的文化之“根”,也是补救国人的精神内伤!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关于文化传承600字话题

全文共 772 字

+ 加入清单

文化传承,古人的吟唱,无不折射出文化,我说中国的文化一半是浸在海水中的,咸涩的焦灼,凄苦的迷离,构建的华夏的高阁。

回望历史,我们无法不直视那些才华横溢的诗人,无不面对他们流下那长流的泪,那泪,是一种包含,包含了人生诸多的坎坷,包含了时代留下的痕迹,包含了中华文化蹒跚的脚步。

华夏五千年,传承了道教、佛教、儒学等百芳争艳的局面,而使得文化得之以丰富,封建中也不免有繁荣,唐代则是古代文化的颠峰,你看,李煜总在哭,哭声中是他渴望朱颜必的悲哀,陆游总在哭,哭声中包含了许多的无奈与辛酸,李白总在哭,哭声中是他一醉千年的姿态,我似听到李清照低吟“梧桐落,又还秋风又还寂寞”而双泪长流,那是南宋财东的无奈之泪,泪,书写了一个时代。

中国,也许正国为这些泪流满面的伤感文人,才有了它更为鲜活的生命力,而这些泪,又几经流传,流逝在后人的泪中,我们无法忘却这些感伤的文人,他们对人世的种.种必然丢失不能对之以坦然,对人世的必有的缺憾总耿耿于怀,他们无法安宁于生活的定数,既不能战胜世界又不能战胜自己,这样的现实于是只能由泪来承担。

是的,一个又一个,一代接一代,悄然而来,溘然而逝,终于流下了风雨中飘摇的身影,那短暂的一瞬,流下了永不干涸的泪,而对无数后人来说,则是流下了一个长久的永远的标志,一个属于东方文化的情结,一个不息地祈祷着昌盛的记忆,泪,于是化为血液,流动在文化的全身;泪,于是成为烙印,镌刻着中华的文明;泪,于是折射着一种永恒的文化流转。

我总在这样想,在这个年代,我们不怕笑容的消亡,而是害怕泪眼中无法了悟人生,了悟中国的文化。泪,不只是一种实物的液体,不仅仅是咸咸的,似乎夹着苦涩的味道,而我们应该清楚地明白,泪是一种精神的包含,在那里,我们可以看见一切的一切。

原来,小小的一滴泪,却滋润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原来,小小的泪滴,我们看见过去与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7:2024年传承弘扬朱子文化书信

全文共 587 字

+ 加入清单

五千年以来,中国人最为骄傲就是在这悠远的历史河中涌现出许多具有中华美德的人,所以中华美德就是每个中国人精神的支柱。

朱子理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夷山历来高度重视朱子文化保护建设。”南平市副市长朱仁秀表示,此次开展朱子祭祀典礼,不仅是对先贤的景仰和纪念,更是对朱子理学思想的继承与弘扬。2015年8月,朱子祭祀典礼被列为南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6年6月,南平朱子故里被列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今年以来,来自韩国、日本以及“朱子之路”沿线城市的近千人来到武夷山开展游学活动,朱子文化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的平台。台湾海峡两岸朱子文化交流促进

我觉得不论是多么平凡的一个人,只要心中存着信念,都会有一个“活雷锋”。电视中的公益广告不过一个画面,有辆车子行驶了一会儿,来了一个老奶奶,其它人都是坐着的,只有老奶奶一个人站着,但没有一个人提出让位。总于有人提出让座了,可他也不愿意,只是推推搡搡地让别人让座,大家都不愿意,这样维持了很久,始终没有一个人让座。不就是让个坐吗?有多难,说明这些人的心理十分肮脏,十分灰暗。老奶奶快坚持不住车子的颠簸了,这时突然有一个人站起来扶着老奶奶坐下了。这真让人眼睛一亮,其实让座并不难,主要在于你有不有一颗中华美德的心。

传承中华美德时我们每个人中国公民该做的,争取人人都做“活雷锋”,不要让生命里有无法弥补的遗憾。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传承传统文化的优秀作文

全文共 1062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二年十一班的郭嘉淇同学。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浸润传统文化,你我共同成长》。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我在“十。一“放假期间亲身走进传统文化课堂,感受了它第一次带给我心灵的震撼。下面就请大家和我一起聆听传统文化的魅力……。

可以说今年的十一长假,对于我来说是一个特别的假期,也是一个意义非同寻常的假期,这一次妈妈没有带我去旅游,而是在十月二日这一天,我们共同踏上了去长春的火车,妈妈带我去参加一个由吉林省家庭教育促进会举办的“浸润传统文化,你我共同成长”亲子历练营活动,一路上,我对这次活动充满了期待和猜测,一个半小时的路程后我们乘了轻轨,最终我们来到了历练营的活动场所好汉坡度假村。

第一件事就是分营房,这是我第一次和妈妈分开,自己照顾自己,虽然有些害怕和担心,但心里还是有一点点小小的窃喜,心想终于脱离了妈妈的魔爪了。虽然环境看起来很好,但是实际上这个时候没有取暖,屋子里的冷无法形容,尤其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整个人都蜷缩在了被窝里,四面透着风,第一次感受到这种环境,想起妈妈平时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心生一丝歉意,平时生活在那么好的环境中还不知道珍惜。

到了吃晚饭的时候,餐桌上没有了平时的大鱼大肉,只有两道菜分别是白菜豆腐汤和茄子土豆,这也让我第一次体会到了环境的变化带给我心里的思考,我应该更加珍惜爸爸妈妈们给我创造的幸福生活。

到了晚上我们上了一堂传统文化课,老师带着我们研读了《弟子规》和一些传统礼仪,边游戏边学习,活动在活跃的氛围中进行到了八点半,但我全然不知道累,反而更加喜欢这种氛围,全身心的投入到了传统文化的学习之中…。.

第二天,随着一声号响,该起床了,我睁开眼睛一看才五点,我还是第一次起这么早,起来跑步和做操,锻炼之后感觉真的神清气爽,这也是我在家从来没有体验过的,美好的清晨都是在睡懒觉中浪费掉了。

白天一整天的课程都是老师在讲,讲孝道、讲礼仪、讲亲子、课程非常精彩,我非常喜欢他们那富有哲理的语言,对比生活中的我真是该改掉的毛病太多太多。自己在对待父母、对待学习等等方面做的都太不合格。给我最大的触动就是我应该珍惜现在的好生活,感恩父母和老师对我的养育和教导,努力使自己成为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如今我们中国,在经济飞速发展带来的繁荣背后,然而在奔跑着追赶西方的路上,我们也时常察觉和叹息:一些原本属于我们的珍贵的东西,不知什么时候被弄丢了,甚至已不能清楚的描绘它的本来面貌,这种东西就叫做传统文化。

为了我国的发展,传统的精华不能丢,优秀的文化不能丢,优良的传统更应继承。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作文

全文共 987 字

+ 加入清单

从小到大,逡巡在书本、报纸、信息中,我们常会碰到一些词语,它们一点儿也不要冗长,有着古典的音韵——将中华浩荡灿烂的几千年文化,一一拨弄,奏响……

它叫成语,我从未重视过它。

原先我一直认为,像成语一类的中华传统文化都是晦涩难懂而不愿展卷一读的。

单拿成语而言,我自小就计不喜欢成语,总觉得那四个字四个字都读着生硬又别扭。孩提时,我常常问父母:“这些词明明可以当作一个句子来读,为啥要把它‘压缩’成四个字呢?很不好记诶!”妈妈就会告诉我,静下心来,认真读一读就会沉醉其中;爸爸则陪我一起“学”成语,告诉我成语的绮丽。但幼小的我从不领情,爸爸一说成语是,我就不干了,大声哭闹着不要听不要看,任凭父母如何哄都无济于事,他们只好作罢。

然而,当我长大了,随着学习的需要而翻起《新华成语词典》时,我却对成语产生了热爱——它们,是有其魅力所在。成语在我身旁留着古韵,衣香鬓影地应和千年曲调。

特别是在2014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一档名为《中国成语大会》的节目,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眼球。每到周末,节目播出前,我一定早已将笔和本子拿出,等待节目开播。在节目里,选手们比拼着自己的才华和学识,常常令我折服;听着导师们博古通今的讲解,手中的笔运动地更快了。一眨眼的功夫,本子的一页已记得密密麻麻,我越发觉得自己懂得太少了。

蒙曼教授说过:“成语是前辈们留下来的文化遗存,但它不是死文物,而是活文化,我们的生活是可以用成语来表达的。”

是的,于成语相伴很快乐。成语背后蕴含的每一个如青花瓷般盛开着清浅釉彩的故事,都在充翼着我的阅历,助我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晚上,进入梦乡,我常梦到喷薄欲出的朝阳,坐在江南的渔船上,听着游鱼的呢喃……

成语,内含的精华太多太多,它们常常为我喃着那些天籁般的纯真,吟着天籁般的曲调,诉着前辈们的经历。我们可以“以史为鉴”对照前人来反躬自省,这样才无愧于人生旅程。

狼烟烽火里,成语开成笔墨丹青,明日黄花,酣畅淋漓地挥洒着红瓦绿墙里的一笔一画。即便这成语再美也不能“望文生义”哟!举个例子,美轮美奂。这个成语出自于《礼记?檀弓下》,我们后人用它来形容房室高大华美而众多。但是,现在却又不少人用它来形容风景,这么做可就叫人笑话了。身为中学生的我们,这种低级错误不可去犯;而我们处在豆蔻年华中,这样的青春时光不可浪费,我们可以去也应该去传承这中华传统文化。因为这是——

古老的文化,不老的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文化传承作文

全文共 1095 字

+ 加入清单

日益繁忙的`都市,偶有几处静谧幽深的街道,街道两旁的老房子都有些年头了,隐隐透着一股历史的沧桑,古典的韵味和少有的充实。

老房子,在内居住的多是老苏州,少见精美华丽的日历,而大多只惯用老黄历,可能是认为那一本厚厚的小黄历会记录下一年内的功德,每天一早撕下一页,那么昨天才算过的踏实。老房子门前总会有三三两两或站或坐的人在聊天,聊的多是自己的儿女,或者就是些新闻热点。也正以为如此,老房子里的消息总是最为灵通的。

推开老房门的一霎那,门板“咯吱”作响,似乎要勾起沉睡千年的回忆。从门口走到门前虽只有短短几步路,似乎有什么要从脚下那凹凸不平的青砖间渗出。绕过第一幢房子,墙角有一个煤炉,即便已经很久没用了,它却一直在那,似乎可以看见从前老人在煤炉边忙碌的样子。转弯便是一条幽深的走廊,顶上三三两两有几个天窗。白天,这条走廊总有几处是明亮的,夜晚却漆黑一片,那明亮处通向的是一个个小院子。走廊中两边的墙十分粗糙,双手贴合墙面,依稀可辨掌下的花纹。顶上的横梁不再精美,却充满古老的气息。老房子里的人家大多都还没有装衣架,几根竹子横跨放两户人家的屋檐,竹子上挂着衣服,同时联络着两户人家的感情。前院房子里的人家,每每听到院子里的人在聊天,会搬着凳子到院中,有时还会捎上些新的点心。每逢过节,一家有好货,几天后家家都有。

苏州的老房子和北京四合院不同,而很多老人依旧愿意绕到房后的院子中,打磨时间。小孩子就直接趴在窗台上,害怕错过好戏。院子中总有几户养花草的人家,老人们或是相互帮忙养着,或是相互交流经验,以至于园中的花草总是那么美丽,那么动人。

许多老苏州不愿搬离老房子,因为这里有一份怀念和寄托。他们不愿离开相伴多年的好友,不愿住进只有钢筋混凝土构建的冰冷的房子里,那种没有人情冷暖的生活是他们所不喜的。他们不愿有住了十几年却不认识邻居的感觉。他们要的是如纳兰容若心中“小构园林寂无哗,幽篱曲径仿人家。”的生活。

当灰黑的砖瓦开始泛红,老头老太便相互搀扶走进厨房,商量着晚上的伙食。苏州人烧菜总按人头算,每个人爱吃什么菜,都刻在老人心中。每天他们都期盼着接到儿女的电话,又害怕听到儿女有事不回家吃饭的消息,害怕面对一张张空椅子,一个个空碗。淡黄色的灯光下,一家人围在一起吃晚饭的情景,总是老房子里最温馨的时候。

每当到俗称“过节”的时候,老房子中的人家都会聚在一块折锡箔。有时小孩也会来凑热闹,学着长辈的样子,可谓有模有样。大人大多不愿从外买现成的,只是默默围坐在一起,怀着一颗对先人的怀念的心。那是老祖宗的日子里,老人心中会不断牵出无限牵挂和思绪。

就是在这样平淡的日子里,苏州人平静地传承着千年的思想和精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征文

全文共 572 字

+ 加入清单

寒假里我认真阅读了《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这本书,受益匪浅。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颜回煮饭敬师》这篇文章。文中讲了孔子带领学生们周游列国,一连几天都没吃上饭。颜回向人讨了一些米,做成米饭。孔子要将米饭祭奠老人,颜回告诉他说,米饭上粘有灰炭的部分,刚才被自己吃掉了,不能用来祭奠。孔子还误以为颜回偷吃米饭,现在明白了事情的真相,深感颜回是个贤德之人。

颜回对老师孔子的尊敬,值得我们学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以实际行动来表达对老师的尊敬。

四年级上学期的一天中午,放学时,天空中下起了倾盆大雨。同学们陆续被家长接走了,教室里只剩下我和班主任孙老师。我知道老师没带伞,就把伞递给她,说:“老师,您用我的伞吧。工作一天了,早点回家休息吧。”老师抚摸着我的头,亲切地说:“你先走吧,我等雨停了再走。”“您快走吧,您的孩子还等您回家做晚饭呢!麻烦您给我爸爸打个电话,让他再给我送把伞来。”我依然坚持自己的意见。老师只好答应了。爸爸十分钟后赶到了教室。孙老师撑起我借给她的伞,走进了滂沱大雨中。望着老师远去的背影,我感到很欣慰。爸爸夸我做得对,我说:“老师为我们付出了太多,我为老师做一件小事是应该的。”

“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老师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颜回煮饭敬师》的动人篇章,时刻激励着我做一个对老师尊敬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传承传统文化600字作文

全文共 601 字

+ 加入清单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大家还记得这首诗吗?这是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亲自为红军长征写的一首诗。其实,我们学过的许多课文都与长征有关。比如,《丰碑》《金色的鱼钩》《军神》。我们应该向课文里的人学习,学习他们身上的各种好精神。

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解放军们克服种种困难,纵横十一个省份,攻占七百多座县城,进行了三百余次战斗,突破敌人的重重包围,两夺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穿越荒无人烟的地区,不知死了多少人,终于胜利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天地,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奇迹!

今年10月,是红军长征出发70周年纪念日,我们要弘扬长征精神,学习长征精神。从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的整整两年,中国工农红军离开了原来根据地举行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有一个人叫于利祥,从1998年10月8日至2005年10月22日,自费110多万元,累计用了整整4年零8个月的时间,跨越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部走完了红一,二,四方面和红军二十五军长征经过的路线,共行9万多华里,现场拍摄长征遗存图片2万多张,寻访老红军数十人,写日记及相关资料80多万字。他的行动本身,就体现出了可贵的长征精神。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告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文化传承作文

全文共 765 字

+ 加入清单

武士道是幕府的产物,体现出勤恳忠诚,言必诚信,行必忠正;绅士是贵族的产物,体现出礼仪风度,故礼之于人也,犹酒之有糱也;君子是儒家的产物,体现出胸怀天下,三尺青峰怀天下,一骑白马开吴疆。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精神,每个民族不同的文化最终都趋向于自我崇尚的完美,文化是不同的,但它们的品格是相通的,都是优秀文化的产物,民族能够回望多久历史,就能收获多少的果实。

这些不同的优秀品格,赋予人类生存美学的不同内涵。

民族精神,文化品格之所以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是赖以教育——教育的种子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生命力量。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四大名著之所以薪火相传,家喻户晓,生于笔耕不辍的伟大作家,也在于孜孜不倦的文化传承人,读脂砚斋“红楼”如呷一杯信茗;读毛宗岗的“三国”如见江水滔滔;读金圣叹的“水浒”如观天罡地煞读李卓吾的“西游”如游天上人间。教育对人的意义不言而喻。它为学子们指明道路。教育开化人类,使无知的人们走向文明。天上云彩旁的繁星,无一相同,才铺汇成璀璨耀眼的银河;海中珊瑚处的游鱼,各有特色,才展现出灵动的海底世界;人间盛开的花朵,百花齐放,才勾勒成色彩斑斓的画卷。就如同伟大的教育学者陶行知所说:教育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教育并非是简单地向孩子们灌输书本知识,而是对孩子独立人格,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引导。吸收有益的知识,学习必要的技能,独立地决定自己的人生道路。我们要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使每个民族形成自己独一无二的文化。民族文化就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志。

作为中国人,我们的理想人格是君子。君子之道明允笃诚。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为莫乘而不为;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休。

正是生生不息的教育,使文化得以传承,又是教育的不同,使民族传承的文化得以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罗国杰:他用一生“正人心”关键词:求知,真理,坚持,文化传承,师者

全文共 206 字

+ 加入清单

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里,罗国杰被年轻的学生们称为“镇院之宝”。他是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开创者,撰写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伦理学》和《伦理学 新编》等着作。在他的领导和组织下,中国人民大学建立了本、硕、博三级伦理学培养体系,由此成为全国高校伦理学的研究中心。他带出来的学生称自己为“罗门 弟子”。

“要坚持”,是他一生中对学生重复最多的一句话,另一句则是:按照自己的思考去做,错了也没关系,只要我们真正追求真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

全文共 1028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文化是什么?当我还在牙牙学语、蹒跚学步时,萦绕耳畔的神话故事便是我眼中的中华文化;当我坐在教室里回眸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时,博学广才的孔子、精忠报国的岳飞、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这些便是我眼中的中华文化。五千年漫漫征程,中华文化已然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翻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华传统文化跨越长江黄河,历经荣辱悲欢、兴衰成败,展示着千年文明古国宏篇巨幅的历史发展长卷。从我们祖先创造发明甲骨文开始,到老子、孔子、墨子等诸子百家盛况,再到文天祥浩然正气照汗青、鲁迅弃医从文救国心等等,都无一不是中华文化贯穿始终、一脉相承,都无一不是把中华文化作为民族振兴和独立解放的精神支撑和动力。先祖给我们留下的这些宝贵的文化财富,足以让我们受益终身,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要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贡献自已的一份力量,让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生根发芽。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市场经济和文化多元化,怎样传承中华文化已成为我们现如今面临的新课题。“哈韩族”“哈日族”,情人节、圣诞节抢先过,对李敏镐、灌篮高手如家数珍,信手拈来;而问到“王孟组合”“唐宋八大家”支吾半天都说不上来。我们该怎么做?我认为,虽然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但我们千万不能迷失和放纵自己。只有弘扬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才能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中国为什么能够屹立在世界的前沿却仍然璀璨夺目并光辉不朽?那就是因为中华民族具有的领先世界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从古至今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历经千年的时间和历史演变,才成就了如今拥有丰富多彩文化元素的中国。中华文化是圆融和谐的文化,如果把中华文化投射到个人身上,那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团结友爱,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中华文化让中国具有了极其闪光的民族魅力,具有了极其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可见,中华文化在中国进步中占有重要地位。现如今生活好了,人民安居乐业了,我们更应该饮水思源。如果没有中华文化的传承,我们就会失去实现“中国梦”的努力方向,就会失去中华民族“文明之邦”的美称。所以自觉承担起建设祖国,振兴中华,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是我们对祖国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滋养着我们的民魂。让我们携起手来,众志成城,把中华文化传承好、发展好,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勤奋学习,敢于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集更强大的文化力量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文化传承作文

全文共 490 字

+ 加入清单

古老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早已溶入血脉之中,并铭刻于灵魂深处,是整个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

记得小时候,我躺在外婆的怀抱里,听她讲《山海经》里的神话故事,让思想插上想像的翅膀。长大了一些,我便开始自己阅读童话,《马兰花》、《神笔马良》的故事告诉我什么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现在我上学了,开始着迷于古诗词和散文小说:看着《水浒传》,不禁为梁山一百零八将的英勇豪迈所折服;感叹于《红楼梦》中贾家的兴衰;好想学会《西游记》中孙悟空的七十二变,驾起筋斗云去大闹天宫;真心佩服《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我便是在这样的熏陶中,通过历史触摸到了华夏文化古老的底蕴,并融入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比如,过年时放鞭炮、贴春联,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传统习俗,尊老爱幼、孝敬长辈的传统礼仪,无不是我国传统文化世代传承的体现。

做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我明白梁启超先生所说的“少年强则国强”的含义,所以我要刻苦学习,像敬爱的周总理一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担负起传承并弘扬灿烂的中华文化的历史使命,同大家一起共筑我们美好的精神家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传承文化共护文物作文800字

全文共 952 字

+ 加入清单

深夜捧读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与《山居笔记》,心中波澜壮阔,久久未眠。恰似我未来看此书时,此书与我同归于寂;我来看此书时,则文化传承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任不在你我心外。

夜阑人静的灯火中,我仿佛回到了那个遥远的黄昏,夕阳陨落之际,敦煌莫高窟外,车马喧嚣。道士王圆箓高兴地揣紧手中的钱,目送满载29个大箱,内含9000多卷经书、500多幅绘画的大车浩荡而去。哀风卷起漫天苍沙。先人数百年的心血,岁月珍贵的典藏,历史的瑰宝轰然离乡别土,流落他方,沦为掠夺交易的筹货,在冰冷的异国他乡的玻璃展橱中,苦受形形色色的目光打量。幽幽冥冥中,我真真切切地听到了漂洋过海的思念,深深的从枷锁中痛苦的呻吟哀痛。但我们,只能眼睁睁地任凭无数的国宝供外国人把玩,悲哉!

如今高谈传承中华文化,我们常常忽略其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妥善保护。倘若我们指着断壁残垣而炫耀曾经的金碧辉煌,这怎会具有更大的说服力来证明我们灿烂的文明尚未衰落?以无声无色的文字去遥想当年又何尝不是一种保护不力的讽刺?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是全民族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物质载体,失去了文物,便如鱼失去了水。历史总爱与人们开玩笑,当初我们国门洞开,任人宰割,致使大量文物和古址被毁掠,国人哀痛自己无力保护。而如今,中华泱泱大国,却让无数现存的文物被破坏或者拆毁。近年来,不少名人故居、文化遗址、历史胜地被喧嚣的车流人嚷所大煞意境。过度开发及不文明的旅游致使诸如福州乌塔等文物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城市的发展和变迁,不合理的改造工程,更使不少古街韵楼遭受灭顶之灾。例如前段时间的最美野长城被水泥抹平事件,更是敲响了文物妥善保护的警钟!

所幸,文物保护的火炬代代相传。近代梁思成夫妇,晚年致力于古建筑的研究与保护。当今作家冯骥才,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数据中心,抢救文化遗产。更有不少富豪大贾,在世界拍卖会上倾囊购回国宝。但是,仅仅依靠他们的力量无疑仍是杯水车薪。文物保护需要我们每一个小小的个体所凝成的洪荒之力。我们所要做的,并非惊天动地的壮举,更不需要荡产的慷慨,而仅仅是力所能及的关注重视与珍爱。外出旅游,听从安排,不损不害;多加了解,提高意识,心怀大义;珍视权利,多提建议,维护法律。此亦足以!

夜更深,阑阑火光悄然冥灭;情更浓,文物保护之任方明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传承中华文化践行传统美德征文600字优秀

全文共 1876 字

+ 加入清单

践行美德

文明美德,伴随我们成长,如影随形。

一个民族的文明与美德,体现在这个民族每一个人的一言一行上。在人的一生中,青少年时期是最美的;而在青少年时期,良好的道德品质又是最可贵的、深层次的美。这种内在的美,只有通过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才能表现出来。

著名作家柳青说:“人生的道路很漫长,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特别是在人年轻的时候。”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养成文明习惯、培养美德修养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我们首先要从我做起,要个要求自己,天天坚持,时时提醒,日积月累。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转化为一个人的内在修养、情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品德的人,这会影响人一生的发展。

《札记》中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是商汤刻在洗澡盆上用于自勉的箴言,意思是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太阳每天升起,开始崭新的一天。文明传承需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每天学习一点,每天进步一点,文明美德将与我们同行。

复兴中华

在世界所有民族、国家和文明之中,如同中华民族、中国和中华文明这样将国家、民族和文明结合的如此紧密、浑然一体,形成医一元的、同意的、庞大的实体,并保持了这么漫长的历史延续性的现象,可以说是唯此一例。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名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我们青少年要以积极的态度,自觉接受民族精神的教育;从小树立远大理想,以实际行为弘扬、培育民族精神。

巨大的责任。伟大的时代,为我们带来了特殊的压力和机遇,也带来了他书的眼界和胸怀。只要我们能燃烧起来青春和理想,释放所有的光和热,中华五千年的东方大字,必将被照得更加灿烂!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是时代给予我们的光荣与梦想,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我们相信,通过大家共同努力,使青少年从平常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传承文明,践行美德,他们必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谱写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华章。

传承文明 践行美德

传承文明,践行美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是时代给予我们的光荣与梦想,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与使命。我要从平常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让自己在“文明之光”的照耀下快乐成长。

中华文明是我们共同的骄傲,共同的财富,是抹不去的生命“痕迹”。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是中华文明的受益者、承载者、传播者,有责任、有义务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使照耀中华数千年的文明之光在当代中国熠熠生辉,发扬光大。

文明的历程

人类文明的建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一过程既包含人类体质的进化,也包含了人类心性、精神和思想情感的不断丰富、充实、积淀。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科学技术是一种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今天,科学技术更加彰显出推动社会发展的无与伦比的力量,成为国家综合国力与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当然,科学技术也是一把锋利无比的双刃剑,科学技术为社会造福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诸多的负面影响。

文明的多样性是文类文明的重要特征。各种文明之间的交流,在促进自身的丰富和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整个人类文明不断提高。21世纪的今天,各种文明和社会制度长期共存,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应是各种文明的相处之道和共同追求。

文明的内涵

文明是相对于愚昧、野蛮而言的。恩格斯指出:“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社会的素质。”

文明随着历史进步的过程不断趋同,表现着人类普遍的行为和成就。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学习财能获得文明。

尊重生命是人类人文关怀的表现,敬畏制度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这是文明最基本的内涵。有了这两个前提,人类社会才会有光明和温暖,真善美才会与我们同行。

让我们珍爱生命,履行社会职责,尽可能地奉献爱,让文明永葆青春,更加和谐。

文明的外延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和完整的礼仪规范,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文明外延的第一要义,就是人作为一个社会人,公德意识不可丢。公德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必须共同遵守的基本准则,大而言之,它指的是人们在公共场所必须遵守约定俗成的文明规范,如保护环境、爱护公物、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小而言之,它指的是一个人在公共场所的文明行为,如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公交车上为老弱病残孕让座、公共场所不喧哗等。

文明并不是空中楼阁、无本之木,而是建立在厚重的“尊重”基座之上的。因此,尊重是文明之本。尊重就是自尊,尊重他人,尊重知识,尊重自然。

要成为一个文明的人,必须要“知书”,认真学习先进文化。“知识”只是手段,“达礼”才是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征文

全文共 805 字

+ 加入清单

一路捡拾成长的碎片,将它们摊开来,在阳光下,你会看到一些晶莹的东西在闪闪发亮,散发着耀眼的光芒,这便是我们中华民族千年流传着的美德。回望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漫漫时间长河,流淌着多少动人事迹,多少传统美德在熠熠生辉,点亮我们的心。

记忆里的中国,是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大国。自开国以来,中华文明便贯彻了整个历史。

从五千年前说起,中华始祖黄炎二帝奉行的首要精神就是奉献精神;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训斥女儿衣着奢华;商鞅立木取信……哪一个不是中华优秀文明的象征?

孝是最纯净的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最朴实最真挚的情感。无需多言,只需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像一滴水落入平淡的心湖,虽平淡无味,却泛起圈圈涟漪。

俭是最动听的歌,节省的每一份资源都是五线谱上活泼跳跃的音符。举手之劳,关掉滴水的龙头、捡起地面的纸片,一曲美妙的乐谱缓缓而来……

诚是最真挚的月光,它似月光,以真挚的付出为大地洒下清辉。其实,诚并不难,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像那漠然的月光,皎洁而又明亮。

信是最绚丽的花,举手投足,散发淡淡的暗香。它似花,但它永不凋零,永远保持着这个世间最美好的姿态,静静的绽放,在不知不觉间,就芬芳了整个世界。

善是最温暖的阳光,你只需不经意的一句问候、一个眼神,便能驱散他人心头的阴霾。这就是善,如最温暖的阳光,治愈的光,普照大地,涌动着暖暖的爱,让你飘荡的心得以安静的栖息。

孝,使我们拥有感恩的心,使世界充满善良与感动;诚,使我们彼此信任,使世界充满真诚和友谊;爱,使我们心灵相通,使世界充满温暖与博大;礼,使我们文明、高尚,使世界更加和谐!

“不成礼,无以立。”孔子早在两千年前就道出了文明的真谛。文明是迷雾中的灯塔,指明前行的方向;文明是黑夜里的烛火,为你驱走黑暗;文明是暴雨中的伞,遮挡所有的风雨;文明是乌云后的阳光,给予你温暖的力量。

那时再回首捡拾记忆的碎片,你会发现,每一片都带着耀眼的光,温暖的光,那是我们用文明书写的辉煌的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038 字

+ 加入清单

近日读《饮水词》,只觉内心轻柔,明净似水。光阴如流,转眼已三百多载,经过年轮的沉淀,纳兰词便显得愈发古朴深刻,那古旧沉静的气息,令人魂牵梦萦。

难过的初雪总是悄无声息,不约而至,却也最是白净素洁,最是温婉柔情。“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似是宿命一般,纳兰的一生或许便是这片雪花,待到芳菲尽世俗,却是来自天间,纤尘不染。

雨夜敲窗,庭内早已落红成阵。似有暗香浮动,思绪渐被拉远。是谁曾婀娜聘婷,闺阁画眉?又是谁,曾风流倜傥,马踏青郊?“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反复咀嚼,这一句,一字,韵脚里的悸动,是与纳兰灵魂的相遇。

有人说:所有童年生吞硬嚼下去的古诗词们,都已经携带着作者创作时那一刻的情深在我们此后漫长的一生中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正是如此穿越千年的心意相通,才会在西风微凉、萧萧叶落时,念到“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才会繁华落尽,灯火阑珊时,感叹”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才会在垂杨老去,相思入骨时,抱怨”何事东风,不作凡尘主“。而当夜凉如水,月似眉弯时,仿佛有一位白衣男子闲庭信步,手捧《饮水词》,喃喃低语,诉说着他这一生的繁芜与素淡。

恍惚间,我顿悟了,文字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山河更替,人事全非。而后人,却可以凭借者寥寥几笔,穿梭历史长河,透彻古人的思想,丰盈自己的生活。何其有幸,生于华夏;何其有幸,身为天朝人。诗中的深意,词中的柔情,饱满充实的文字,这是无论多少世界名著也换不来的纯粹。

如今,泱泱大国,内在的灵魂在被逐步侵入、瓦解。那些昙花一现的文字,湮没在滔滔历史长河中。所蕴含着的礼与善,试问,当今的人们有传承了多少?是在街角,对摔倒老人的充耳不闻、漠视而过;是在家中,一触即发的分崩离析、一别两宽;是在网络上,畸形而变态的去虐待这个世界上的生灵,快感肆意却忘了自己是个有血有肉的人。

未来是什么样?当今我们无从知晓。倘若持续现状,那便一定是一个病态潦倒、行尸走肉般的社会。几千年来多少炎黄子孙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所坚持的信仰,难道就要毁在我们这代人手里?不,我绝不,决不允许这样的事发生。身为中国共产主义的接班人,我们要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让我们一起携手,穿梭千年,用心领悟黄河的奔流不息、孕育生命,以最饱满的热情去沟通文字中的缱绻情意。让我们众志成城,拯救那星星点点的信仰,重拾对这个世界的温柔与感恩,抒写出与众不同的辉煌。

雨过天晴,窗外,一枝风雪中的寒梅,静静吐露清芳,似是想说什么,终是留下一抹神秘而纯净的微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