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精准扶贫帮扶干部工作汇报1000字(汇总4篇)

为争取当选而进行的活动。如资本主义国家各政党间竞选总统、议员或某种机构、部门的领导人。某些民间社团亦常有竞选活动。下面是开学吧给你们整理的精准扶贫帮扶干部工作汇报1000字优秀作文,供大家学习,希望你认真看完,会对你有帮助的!

浏览

5715

作文

50

篇1:2024年驻村扶贫干部工作计划素材1500字

全文共 1026 字

+ 加入清单

一、按新农村“生产发展”的要求,完善部分基础设施

(一)对损毁严重的引水沟渠进行修建衬砌。村内农田有部分引水沟渠没有衬砌,连年使用损毁严重,已无法使用,如不进行衬砌维修,明年将有近五百亩农田无法引水浇灌。

(二)建设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方便群众生产生活。

(三)为村里购置部分微机,建设农民致富网吧,方便农民群众及时上网查阅致富信息。

(四)组织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种养水平。

二、按新农村“生活宽裕”的要求,促进农民增收

(一)建设现代畜牧示范小区。村内有部分村民有发展愿望,但苦于资金不足,建设现代畜牧示范小区,引导发展养殖业(以养鸡、鸭、猪为主),可调整优化村内农业产业结构,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二)成立棉花专业合作社。村内有2100多亩耕地,据统计,今年仅有一百多亩种植小麦等其它作物,其余都种植棉花,成立棉花专业合作社,可以更好的服务农民生产,让农民抱团打市场,提高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

三、按新农村“乡风文明”的要求,加强村内精神文明建设

(一)邀请医院的医生专家到村内义诊,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引导农民群众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二)开展送电影下乡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三)建设农民书屋,配套部分农民实用的图书。

(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通过组织“文明家庭”、“十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努力提高村民的道德素质。

四、按新农村“村容整洁”的要求,美化村容村貌

(一)制作村庄牌坊,树立村庄良好对外形象。

(二)对村内主要街道进行命名,并安装路牌。

五、按新农村“管理民主”的要求,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一)开展党建帮扶活动。以庆祝建党__周年为契机,组织党员到大王刘集支部参观,重温入党誓词,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组织党员到外地考察学习,开阔视野,提高带领群众致的能力和水平。

(二)制作村务党务公开栏,加强村务党务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提高工作的透明度。

六、加强驻村组自身建设,为帮扶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一)深入调研。按照“主动融入、虚心学习、贴近群众、严守纪律、创新工作、务求实效”的要求,经常深入群众调研,真正摸清村情民意,做好帮扶工作。

(二)加强学习。要通过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等方式,不断增强和提高在艰苦环境下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适应基层、服务下派工作的本领。

(三)严守纪律。自觉遵守下派工作各项规章制度,珍惜这次帮扶的工作机遇,为所帮扶村多办好事,多办实事,按工作队要求努创建“让组织满意、让群众受益”工作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4党员干部扶贫攻坚心得体会

全文共 1029 字

+ 加入清单

改革开放以来7亿农村人口成功脱贫,有力证明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优越性,但到2020年实现“两个确保”,依然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拿下的战役。为什么这么说?一是实现到2020年六七千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需要每年减贫1000多万人;二是脱贫攻坚先易后难,越往后成本越高、难度越大、见效越慢;三是让数千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需要投入巨额资金,据测算,未来每年需要投入2000多亿元;四是农村新的贫困人口还会出现,因灾、因病、因学返贫情况还会时有发生;五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贫困人口就业和增收难度增大,一些农民因丧失工作重新陷入贫困。

所有这一切都说明,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所有这一切也都意味着,脱贫攻坚,空喊口号、盲目蛮干不行,搞大水漫灌、手榴弹炸跳蚤也不行,新时期的脱贫攻坚,必须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

动员千遍,不如考核一次。《考核办法》体现的正是精准扶贫导向。这种考核,不仅有贫困人口数量、贫困群众收入等脱贫“硬指标”,还包括群众认不认可、满不满意的“软指标”;不仅依据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全国农村贫困监测等“官方”数据,还参考有关科研机构和社会组织的第三方评估。把“不清不楚”变成“一清二楚”,精准扶贫导向下的精准考核,就是为了有效避免可能出现的弄虚作假、“数字脱贫”等问题,也为省对市地、市地对县、县对乡镇、乡镇对村的督查问责指明了方向。脱贫攻坚要落实,《考核办法》也要落实,才能形成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的局面。

“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历史上,我们党一直善于以目标带领群众,这是我们党的一大优势。而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更大优势还在于,我们善于把目标变为现实。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关键在于落实”。以想抓落实的觉悟、敢抓落实的担当、会抓落实的能力,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我们将在“脱贫”中完成使命,在攻坚中成就光荣。

1.2017党员干部扶贫攻坚心得体会

2.2017个人扶贫攻坚心得体会

3.教师精准扶贫心得体会

4.扶贫攻坚个人心得体会

5.扶贫创业心得体会

6.2017党员干部扶贫攻坚工作心得体会

7.2017个人精准扶贫心得体会

8.领导干部关于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9.新形势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10.2017关于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11.2017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年干部下乡扶贫民情日记

全文共 1013 字

+ 加入清单

昨晚办事处主任田恩松从恩施开完会也迅速赶到了铁炉,一是担心我们下乡的安全(因为他上半年走访过偏远贫困户,知道路途有多危险)。二是心系扶贫工作,自己又亲自下乡走访。看到领导这么重视、这么关心我们这些手下同事心里有的不光是感动更多的是带给我们的一股冲劲、干劲。天刚蒙蒙亮村支书黎克望就打电话来要我们到他家吃早饭,原本计划是在镇上过早了下到村里去的,尽量做到不扰民,但是书记一再打电话说做好了要上他家吃,别人这么热情我们也不好再拒绝。到他家快八点了,进门看到满桌子的菜香喷喷的,书记一家很热情,招呼我们坐下,黎书记说:“这几天你们辛苦了家里也没有什么好招待的,简单吃个便饭,农村就这样住户之间离的远路不好走,小丁这几天估计是累坏了,来多吃点”。听着书记的话心里暖暖的,就像自己大伯一样,几天的辛苦此时觉得都不算什么了。

吃完饭我们同书记还有村里的干部就这几天的工作情况及以后工作如何开展召开了一个工作会。会上作为帮扶单位主任田恩松就扶贫工作提了几点意见。一是提高工作认识,扶贫工作是村里的大事,要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把这件事做好、做实,这既是政治任务,更是贫困户盼望的心声;二是怎么扶贫,有什么样的措施。70多户的贫困户要摸清状况,要了解有没有漏户,每户要有具体的规划措施。怎么脱贫?主要还是产业发展,大力发展茶叶,每户要有一个详细的规划;三是抓住政策机遇。既要有整体的实施方案,又要有分门别类的措施,即扶贫搬迁、产业发展、政策兜底等方面的具体扶贫办法。像每户需要的种猪、种羊、肥料这些要科学、实事求是的形成一份规划报告,向有关部门争取资金,公平公正的在阳光下运行。村干部也就扶贫怎么帮扶的问题相继交流发言。通过会议商讨,形成了一致的扶贫意见:坚持精准设计,按照“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总要求,制定泉峪村精准扶贫脱贫工作计划(2015年—2020年),研究实施“五个一批”行动,即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移民搬迁安置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和教育助学脱贫一批,确保全村贫困工作精准实施、如期脱贫。

回来的路上,虽走着一样的路线,却有了不一样的心情。在车上我们还在讨论、在思索如何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如何让他们过得更好!走访,虽只是一种形式,但走访的过程却是实在的,能直观地看到群众的困难,能真实地体会到群众的感受。它的意义不仅仅是完成一项工作任务,而是一次锻炼与情感体验,更是与贫困户心与心的碰撞和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篇4:2024党员干部扶贫攻坚心得体会

全文共 955 字

+ 加入清单

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在贵州召开的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大扶贫”的工作理念,要求汇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互为支撑。这为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对于打赢扶贫攻坚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7亿多人成功脱贫,中国成为“全球首个实现联合国制定的贫困人口比例减半目标的国家”,一条基本经验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越往后,扶贫难度越大,我们就越是要继续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扶贫部门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其他部门也要协同配合、大力协作;各级党委政府积极引导、主动作为,也要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鼎力支持;贫困地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达地区也要对口帮扶、积极支援。中央地方上下联动、政府部门左右协调、政府社会内外结合,调动起各方面的积极性,就能汇聚成战胜贫困的强大合力。

打出“组合拳”,才能啃下“硬骨头”。形成上下联动、横向联合、齐抓共管的“大扶贫格局”,需要树立大局观念、创新体制机制、突破思想束缚,对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提出了更高要求。决不能画地为牢,认为扶贫攻坚只是扶贫部门的事;也不能闭门造车,不下力气引入社会力量共襄扶贫;更不能悬在半空,忽视基层组织建设。唯有克服部门利益的阻碍、走出思想观念的误区、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意识,才能形成共同为扶贫想招、一起为扶贫发力的生动局面。

无论是回溯历史,还是着眼现实,什么时候扶贫能调集各方资源,什么时候脱贫就成效卓著、事半功倍。在宁夏永宁,闽宁镇取“福建、宁夏合作”之义,战胜了“苦瘠甲于天下”的贫困,也树立起区域对口帮扶的典范;在贵州黎平,“互联网+”走进深山老林,村民在网上销售土特产,开启了“造血”扶贫的新路子……来自一线的鲜活事例充分说明,健全组织动员机制、搭建社会参与平台、培育多元扶贫主体,就能为形成“大扶贫格局”创造条件。

有一句谚语是这么说的,“三人省力气,四人更轻松,众人团结紧,百事能成功”。努力形成多点发力、各方出力、共同给力的“大扶贫格局”,让社会扶贫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战胜不了的贫困。“十三五”期间扶贫开发攻坚战只能打赢,必须打赢,只要全党全国共同努力,也一定能打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