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立木为信的故事简短【实用20篇】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今天小编就来分享有关爱国诚信的优秀作文,请各位读者好好欣赏和借鉴。

浏览

3823

作文

29

篇1:哲理故事:一封感谢信

全文共 663 字

+ 加入清单

乔治·罗纳曾在维也纳当过多年律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逃到瑞典,变得一文不名,急切地需要一份工作。他能说能写几国的语言,希望能在一些进出口公司找到一份秘书的工作。但是,绝大多数公司都回告诉他,因为正在打仗,他们不需要这类人才。不过他们会把他的名字存在档案里......

在这些回复中,有一封信这样写道:“你完全没有了解我们的生意。你又蠢又笨,我根本不需要什么替我写信的秘书。即使需要,也不会请你这样一个连瑞典文也写不好,信里全是错字的人。”

乔治·罗纳看到这封信时,气得发疯。乔治·罗纳也写了一封信,想气气那个人。但他冷静下来对自己说:“等等!我怎么知道这个人说得不对呢?瑞典文毕竟不是自己的母语。如果真是如此,想要得到一份工作,就必须不断努力学习。他用难听的话来表达他的意见,并不意味着我没有错误。因此,我应该写封信感谢他才对。”

于是,他重新写了一封感谢信:“你写信给我,我实在是感激不尽,尤其是在你并不需要秘书的情况下。我对自己将贵公司的业务弄错一事表示抱歉。之所以给你回信,是因为听他人介绍,说你是这个行业的领导人物。我的信上有很多文法上的错误,而自己却无法自知,我备感惭愧,而且十分难过。现在,我计划加倍努力去学瑞典文,改正自己的错误,谢谢你帮助我不断地进步。”

不久,乔冶·罗纳就收到那个人的回信,并且给了他一份工作。通过这件事,乔治·罗纳发现了宽容的妙处。

故事大道理:当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时,无论是恶意还是善意,都要虚心接受并努力改正,只有这样,才能增加自己的才干,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也才能赢得更多的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商鞅立木为信

全文共 513 字

+ 加入清单

商鞅叫人在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下命令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的,就赏十两 金子。”

不一会,南门口围了一大堆人,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说:“这根木头谁都拿得动,哪儿用得着十两赏金?”有的说:“这大概是左庶长成心开玩笑吧。” 大伙儿你瞧我,我瞧你,就是没有一个敢上去扛木头的。 商鞅知道老百姓还不相他下的命令,就把赏金提到五十两。没有想到赏金越高,看热 闹的人越觉得不近情理,仍旧没人敢去扛。 正在大伙儿议论纷纷的时候,人群中有一个人跑出来,说:“我来试试。”他说着,真的把木头扛起来就走,一直搬到北门。 商鞅立刻派人传出话来,赏给扛木头的人五十两黄澄澄的金子,一分也没少。 这件事立即传了开去,一下子轰动了秦国。老百姓说: 左庶长的命令不含糊。”

商鞅知道,他的命令已经起了作用,就把他起草的新法令公布了出去。新法令赏罚分明,规定官职的大小和爵位的高低以打仗立功为标准。贵族没有军功的就没有爵位;多生产 粮食和布帛的,免除官差;凡是为了做买卖和因为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妻子儿女都罚做官府的奴婢。

秦国自从商鞅变法以后,农业生产增加了,军事力量也强大了。不久,秦国进攻魏国的西部,从河西打到河东,把魏国的都城安邑也打了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立木为信

全文共 764 字

+ 加入清单

【出处】《史记·商鞅列传》。

【释义】商鞅为推行新法而取于民的方法。比喻只有言出必行。

【历史典故】

战国七雄中,秦国在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比中原各诸侯国落后。但自从秦孝公即位后,他重用卫国人商鞅变法强国,使秦国一跃成为七国之中最强者。

商鞅在变法前,深知推行新法的困难,为了让老百姓相信自己,他想出了一条妙计。他命人在京城南门立了一根三米长的木杆,发布公告,谁能把这根木杆扛到北门去,就赏十两黄金。

这一举动引来了许多老百姓,他们围在一起议论纷纷。其中一个人说:“这根木杆谁都扛得动,哪儿用得着十两黄金呢?这其中一定有问题!”另一个人说:“大概是跟我们开玩笑吧,不会是真的。”围观的人都认为商鞅的立约不可信,所以无一人去扛木杆。

商鞅见状,便把赏金加大,说道:“如果有人能把这根木杆扛到北门去,我就赏给他五十两黄金。”商鞅的话音未落,百姓又开始哗然。有人嚷道:“大人真会开玩笑,这么简单的事,哪会赏那么多黄金呢?”现在,人们反而更加怀疑了,谁也不敢去扛那根木杆。

过了一会儿,人群中走出来一个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说:“我可以把这根木杆扛到北门去。”只见那人蹲下身子,扛起木杆,迈开大步,向北门走去。围观的人们也尾随着他,想看个究竟。那人到达北门后,商鞅立即叫人拿了五十两黄金,交给了他。老百姓纷纷称赞商鞅是守信之人。商鞅以信折服了秦国百姓,他制定的新法颁布后,得到顺利推行。

【成长心语】

商鞅变法重在诚信,所以立木为例取信于万民,说明了他做事的决心和勇气。其实,不只他变法如此,生活中凡是都应以信为重。信用是衡量一个人品格好坏的标准。信守承诺的人,会赢得众人的信赖。古语有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做人就要言出重如泰山,不会轻易改变,如果把说出的话当儿戏,说了不做,言出不行,则会失去很多人对自己的信任,自身形象在别人心中也将大打折扣。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笑死人的一封信故事

全文共 1218 字

+ 加入清单

亲爱的丈夫:

当你生活惬意的时候,当你纸醉金迷的时候,当你快乐似神仙的时候,当你忘乎所以的时候……你可知道,你的老婆——我,正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一点也不快乐,一点也不幸福。也许你不知道这是为什么?那就请你把耳朵洗干净了,听我——你的老婆向你述说。

从前,我不会洗衣服,不会做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可自从结婚以后,在你的改造下,在你的遵遵教导下,在你的威严统治下。我整日为牛做马,任劳任怨,服服帖帖为妻,老老实实为媳,踏踏实实做事,不敢有一点懈怠。

从前,出去吃饭时,你总是点我最爱吃的饭菜。你抢着埋单,可是现在,你却先要打听,哪盘菜是最贵的,我还以为你是在关心我。可是你却告诉服务员,那种菜是我最不爱吃的。就这,还是要我付款。

从前,你出差回来,给我买好多好多漂亮的衣服。你说,我穿上你买的衣服,就像看到你的人,就像听到了你的心在跳动。可是现在我用自己的钱买衣服,你却说,你已经听到了我的心在跳,还要新衣做什么?

从前,我看到你抽烟的样子好帅好帅,让我好生迷恋。可是现在,我看到你吸烟的姿势,着实让我讨厌讨厌。活像个大烟鬼出现在我的眼前。

从前,我看到你喝酒的模样好酷好酷,让我不能自拔。可是现在,我看到你喝酒的神情,让我好烦好烦,真真的一个酒囊饭袋。

从前,你赖在我家不走,真是风雨不误。可是现在,你却赖在外面不归,打手机你也不回。围着我的那个苍蝇那里去了。尽管我撒下巨大的蜘蛛网,你还是不肯自取灭亡。

从前,你是多么的风流倜倘,那笔挺的西服穿在你的身上,真是一副帅哥的模样。可是现在的你,总是那么邋里邋遢,不修边幅。真的使人把眼闭上。

从前,你是我最好的保膘,寸步不离,生怕我被人抢跑。可是现在的你,走在街上,把我远远的甩掉,我还得像跟屁虫一样,在你的后面屁颠屁颠地紧紧跟上。

从前,你是我最可心的跟班,无论走到哪里,买多少东西,你都会主动的拎上。即使两手缀满,你也毫不瞒怨。可现在的你,购物自己去,你在家里把腿盘上。你告诉我,这是“从奴隶到将军”的体现。

从前,你说要充分尊重我,给我自由。可现在你却告诉我。男人风流是潇洒,女人风流是堕落。

从前,总是让我望着你的眼,你用双手轻轻的捧着我的脸。好象在欣赏着花魁牡丹。每当我变换发型,你都会赞叹连连,说这是时髦的再现。可是现在,我穿上漂亮的衣服,问你好不好看,你却头也不抬就说好看。

从前……

你可以去花天酒地,你可以去纸醉金迷,你可以去潇潇洒洒唱人生,你可以蹦蹦跳跳赛神仙。你告诉我说,这是咱们家把便宜占。

你给我的世界就是一个家,就像一个装活人的骨灰匣。你把大门紧紧锁,大门不许出,二门也不许进。让我在这广阔的天地里尽情的去潇洒。

哦。对我来说,你为什么是那样的陌生,我的白马王子那里去了,我心爱的他又在何方。我在彷徨,我在迷惘。为什么?为什么?如此优秀的我,如此富有魅力的我,竟和你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了那么多年,而且无怨无悔,又是那么执着?

这就是爱?说也说不清楚,这就是爱?稀里又糊涂。

爱烦兼而有之你的老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立木为信

全文共 240 字

+ 加入清单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 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笑死人的一封信故事

全文共 400 字

+ 加入清单

亲爱的八戒:

我这封写的很慢,因为明白你看字不快。

我们已经搬家了,但是地址没改,因为搬家的时候把门牌号带来了。这个礼拜下了2次雨,第一次下了3天,第2次下了4天。

昨日我们去买披萨,店里的妞问我要要切8块还是12块,我说8块就成了,八戒不在,12块吃不完。

我给你寄去的外套,怕邮寄的时候超重,把扣子剪下来放口袋里面了。

嫦娥生了,因为不明白是男是女,所以不明白你是要当舅舅还是阿姨。

本来想给你寄钱的,但是信封已经封上了。

天冷了,注意身体,别忘了给孩子讲讲很久很久以前的事:那时候天是蓝的,水也是绿的,庄稼是长在的上的,猪肉是能够放心的吃的,耗子是怕猫的,法庭是讲理的,结婚是先谈恋爱的,药是能够治病的,医生是救死扶伤的,拍电影是不需要陪导演睡觉的,照相是要穿衣服的,欠钱是要还的,孩子的爸爸是明确的,学校是不图挣钱的,是不能当教授的,结婚了是不能泡MM的,买东西是要付钱的,看完不回复是要做你老婆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邓小平的故事故事二:不信神、不信鬼、破除迷信

全文共 390 字

+ 加入清单

邓小平家附近,有两块高3米、宽1米的石碑,立在两个巨大的石乌龟背上。这是清朝嘉庆年间朝廷为表彰两名广安籍高官邓时敏和郑人庆的功绩而赐造的。当地老百姓对它十分敬畏,谁也不敢去碰它、摸它,免得招来祸灾。

有一天,邓小平和村里的一群小伙伴玩耍到这里,看着巨大的石乌龟,他眼珠一转,招呼小伙伴们:“我们爬到乌龟背上去玩好不好?”别看小伙伴们平时都挺听从邓小平的,可这时却吓得纷纷往后退着说:“我可不敢,听大人们讲,这神碑是摸不得的,碰了它,会生病的。”可邓小平却坚决不这个邪,他说:“一个石头打的乌龟有那么神吗?我不信,你们不敢爬,我去爬 ”果然,邓小平在小伙伴惊恐的眼神中爬了上去,并高兴地对站在下面目瞪口呆的小伙伴们说:“真好玩 真好玩 ”后来小伙伴们看邓小平也没招来什么病灾,也纷纷大着胆子,爬上去玩耍。这不信神、不信鬼、破除迷信的行为,也算是邓小平童年时代一个惊世骇俗的举动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可爱有趣的童话故事:鸵鸟送信

全文共 5171 字

+ 加入清单

童话中丰富的想象和夸张可以活跃你的思维;那生动的形象、美妙的故事可以帮你认识社会、理解人生,引导你做一个通达事理、明辨是非的人。下面是yuwenmi小编整理的童话故事,快来看看吧,希望对你有帮助哦。

鸵鸟

小熊、小鹿和雪兔结伴去沙漠中旅行,小鸵鸟也想 跟他们一起去。

雪兔和小熊嫌弃小鸵鸟长得丑,不愿意与他同行。

雪兔说:“你的脚上有两个又笨又厚的脚趾,太难看!”

小熊也说:“你有翅膀,可它不能让你飞。”

小鸵鸟怯怯地说:“在危险的时候,也许我能帮上你们呢!”

雪兔说:“我没看到你有任何长处,怎么能帮到我们呢?我担心你会变成我们的累赘!”

小鹿为小鸵鸟说情,雪兔和小熊才勉强答应。

几个伙伴一大早出发,他们在沙漠中走啊走,到中午的时候,又累又渴。毒辣的太阳烤得他们头晕眼花,在沙漠上每前进一步,他们的脚都深深陷进滚烫的沙子里,疼痛难忍。

“完了,完了,再走下去我的脚就被烙熟了。”小熊哼哼唧唧地说。

雪兔和小鹿也浑身虚弱走不动了,只有小鸵鸟还是精神抖擞的样子。原来,小鸵鸟的脚趾下有厚厚的肉垫和角质,使他既不会陷进沙子里,也不会被热沙烫伤。

“完了,我们要死了!”雪兔越想越伤心,几乎要哭了。

“我去替你们送信,让大家来解救你们!”小鸵鸟说。

小熊半信半疑:“你行吗?”

小鸵鸟自信地说:“放心吧,我一定能把求救信传出去!”说完,小鸵鸟撒开两腿向远处跑去。

望着小鸵鸟飞奔的身影,小熊惊叹:“小鸵鸟跑得真快真稳啊,那对看起来很笨的翅膀,能帮助他保持身体平衡呢!”

雪兔惭愧地说:“我们看到的小鸵鸟的那些缺点,原来正是他适合在沙漠中生活的优点啊!”

【小老虎问路】

一头骄傲的小老虎在大森林里迷了路。

他走啊走,看到了一头正在蒙头大睡的野猪。小老虎对着野猪的耳朵,大声喊道:“喂,蠢猪,别打呼噜了,告诉我回家的路怎么走吧!”野猪生气地眨了眨眼睛,一言不发,把屁股转向了小老虎,继续睡大觉。小老虎讨了个没趣,无奈地走了。

路上,他看到一只正在忙碌的小松鼠,于是他用自己的大嗓门儿喊道:“喂,如果你告诉我回家的路怎么走,我就让妈妈给你最好的礼物!”小松鼠就像没听见一样,不搭理小老虎,照样干自己的活儿。小老虎勃然大怒,冲向一只戴眼镜的老灰兔:“嘿,花眼的老兔头,快给我指一条回家的路!”老灰兔慢慢地抬起头,和蔼地说:“森林里的路大家都熟悉,可你这样没礼貌,哪怕你问遍所有的动物,你还是找不到回家的路。”听了老灰兔的话,小老虎猛然醒悟过来——对人说话,要有礼貌才行!

这时,前面过来一只梅花鹿。小老虎走过去,礼貌地说:“梅花鹿你好,请你告诉我回家的路怎么走,好吗?”梅花鹿热情地告诉了小老虎,小老虎高兴的连声说:“谢谢你,梅花鹿,谢谢你!”

小老虎终于安全地回到了自己的小屋。

【王子和野兽】

从前有三个王子,他们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妹妹。一天,三人带着妹妹外出打猎,进人茂密的丛林后,正巧碰到一只大灰狼和三只小狼,他们正准备射死灰狼,却听狼开口说道:“别杀我,我送给你们每人一只小狼崽,它们很忠诚,会成为你们的朋友。”

王子们同意了,于是继续赶路,每人身后都跟着一只小狼崽。

不久,他们又碰到一头母狮,领着三只幼狮。母狮求王子们别杀自己,说愿意送给他们每人一只小狮子。后来,他们又碰到一只狐狸、一只野兔、一头野猪和一只狗熊,也都各自领着三个孩子,而且都把孩子分别送给了三位王子。最后,每个王子身后都跟着一大群野兽幼担到了晚上,他们走到森林中一条三岔路,每个路口都生长着一棵白桦树。大王子摸出一支箭,射向其中一棵树,随后转头对两个弟弟说:“分手之前,咱们都在各自的树上留下记号。谁回到这里时,要围着另外两棵树看一看。如果看到做记号的地方在流血,就证明这个王子死了;如果流出来的是牛奶,就说明他还活着。”

两个弟弟听从哥哥的吩咐,用箭在各自的白桦树上留下记号。随后,三个人问妹妹愿意跟哪个哥哥一起走。

妹妹回答:“和大哥一起。”于是,三兄弟来到路口,各沿一条岔路出发,小野兽们跟着各自的主人。当然,妹妹和大王子在一起。

大王子带着妹妹往前走,没走多远,就进人了一片森林。走到森林最深处的一块空地时,眼前豁然出现一座城堡,里面住着一伙强盗。大王子上前敲门,门刚打开,身后的小野兽们就拥进去,各自咬死一个强盗,把尸体都拖到下面的地窖。

可是,有一个强盗并没有死,只是受了重伤。他一动不动地躺着装死,同死去的强盗没什么两样。大王子和妹妹走进城堡,在里面住下来。

第二天一早,大王子要外出打猎。临走,他嘱咐妹妹,可以到各个房间转转,但千万别去地窖,那儿存放着强盗们的尸体。

哥哥刚转身离开,妹妹就把他的嘱咐忘了。她先到每间屋子都转上一圈,最后来到地窖,打开房门,朝里面张望。这时,那个装死的强盗起身说道:“别害伯!照我说的做,我俩会成为朋友。如果你愿意嫁给我,肯定比跟你哥哥在一起幸福得多。不过,你得先去客厅,那儿放着个碗橱,里面有三个瓶子:一个瓶子装有创伤膏,你得把药膏涂到我下巴上治伤。如果我喝下第个二瓶里的药水,就会完全康复,要是再喝下第个三瓶里的药水,就会比以前更加强壮。

等你哥哥带着小野兽从林子回来,你就上前对他讲,‘哥哥,看你这么有劲儿,要是我用一根很牢的丝绳,把你的两个大拇指绑到身后,你能挣脱开吗?’要是他无法挣脱,你就喊我。”

大王子一回来,妹妹就照强盗的嘱咐,用丝绳把哥哥的大拇指绑到身后。可是,大王子一使劲就挣开了,随后对她说:“妹妹,这绳子太不结实,根本捆不祝”第二天,大王子又领着小野兽们去了森林。强盗对他妹妹说,要用更结实的绳子绑大王子。不过,这一次,大王子照样挣开了,当然不如头一次那么容易。他对妹妹说:“这根绳子还是不结实。”

第三天,大王子从森林中回来,答应妹妹再试试力气,但这是最后一次。妹妹照强盗的安排,准备了一根特别结实的丝绳。

这一次,大王子使足力气,又拉又拽,可还是无法拉断绳子。他只好对妹妹说:“妹妹,这根绳子太结实了,我挣不断,过来帮我解开吧。”

可她没动,而是喊来强盗。强盗冲进屋子,挥舞着一把砍刀,准备杀掉大王子。

大王子对他说:“请等一下,只要一分钟。临死前,我想吹三次狩猎号角—一次在屋里,一次在楼梯,最后一次在院中。”

强盗同意了,于是大王子吹响号角。吹第一次时,在院中笼子里睡觉的狐狸就醒来了,听到号角,知道主人遇到了麻烦。它用尾巴扫了扫狼的眼睛,把狼喊醒,然后一起唤醒狮子。狮子用尽全力,把笼门撞成碎片,野兽们随即冲出来。它们穿过院子,冲进主人的房间。狐狸跑上去,咬断捆住大王子拇指的绳子;狮子扑向强盗,把他咬死,撕成碎片。野兽们一拥而上,每个都叼走一块骨头。

这时,大王子转身对妹妹说:“我不会杀你,但要把你留在这里忏悔。”

说完,他用铁链把妹妹锁在墙根,摆一只大碗在她面前说:“我再也不愿见到你,除非你的眼泪盛满这只碗。”

说话间,大王子招呼那些野兽们,又踏上旅途。

走不多远,他来到一家客栈,进去一看,发现每个人都特别悲伤,就忍不住问出了什么事。

“唉!今天,公主肯定活不成了,人们要把她送给可怕的九头龙。”对方回答。

大王子又问:“她为什么要死?我力气特别大,能救她。”

随后,大王子出发来到海边,九头龙要到那儿迎接公主。大王子正带领小野兽们等着,只见一长队车马走来,为可怜的公主送行。走到海边后,人们把公主的马车留下,伤心地离开。

可王子仍然在等。过了一会儿,远处的水面开始翻腾。翻卷的水花越来越近,王子这才看清,原来是个可怕的怪物,一条长有九个脑袋的巨龙,随浪头轻快地游了过来。随后,王子和身边的野兽们商量好对策。

九头龙刚一靠岸,狐狸便用大尾巴使劲搅动海水,熊和狮子也用爪子撩水。咸咸的海水溅进九头龙的眼睛里,弄得它晕头转向,什么也看不见了。王子趁机冲上去,用剑刺死九头龙,小野兽们将尸体撕扯成了碎片。

公主走到大王子面前,感谢他把自己从龙爪下救出。她说:“请同我一起上马车,回父王的王宫。”说完,她把自己的戒指和半块手帕送给王子。

回去的路上,随行的车夫和一个男仆商量了一下,说道:“我们干吗要把陌生人带回王宫呢?不如把他杀了,回去报告国王说,是我们杀死了九头龙,救出了公主。那样,公主就会嫁给我俩当中的一个。”

于是,他们杀掉大王子,把他抛到路边。那些忠诚的小野兽们跟上来,围着大王子的尸体痛哭,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这时,狼猛然有了主意。只见它跑进森林,咬死一头牛。狼把狐狸喊来,叫它看着死牛,等有飞鸟过来吃死牛肉时,就把鸟儿抓住,带回来见狮子。

不久,一只乌鸦飞来啄食牛肉。狐狸猛扑上去抓住它,带到狮子面前。狮子对乌鸦说:“我们不杀你,但你必须保证飞到城里。那儿有三口救命井,用嘴汲些井水回来,把这个人救活。”

乌鸦飞走了。它飞到救命井,井水是力量和机敏的源泉。乌鸦用嘴汲满井水,飞回大王子身边,将水滴到大王子嘴唇上。大王子被救活了,不但可以坐起来,还能四处走动。

大王子赶往城里,身边带着那些忠诚的野兽们。

他们来到王宫,发现众人都在筹备盛大宴会,公主正准备嫁给马车夫。

大王子走进王宫,径直来到车夫跟前说:“你如何证明是你杀死九头龙,得到公主的芳心?我这里有公主给的信物—一枚戒指和半块手帕。”

国王一看这些信物,知道王子说的是真话。他下令把马车夫捆起来,投人监狱。大王子和公主成了亲,国王还奖励他半壁江山。

婚后不久的一天晚上,大王子带上忠诚的野兽们进到森林。

天黑下来,大王子迷了路,在林中转来转去,寻找返回王宫的路。找着找着,他看到远处透出光亮,等赶到近前,发现在林中的空地上,一个老太婆正用耙子将树枝和树叶拢到火堆里。

这时,夜已经很深了。王子觉得非常疲惫,决定不再往前走,就央求老太婆,问能否留在髯火边过夜。

“当然可以,”她说,“可我害怕这些野兽。让我用棍子打它们一下,那样就不再害怕了。”

“行啊!我不介意。”大王子回答。老太婆伸出棍子,对着野兽们点了一下。眨眼间,野兽们都变成了石头,连大王子也变成了石头。

不久,二王子来到他们三兄弟分手的岔路口。出发前,兄弟三人曾分别在三棵白桦树上留下记号。想起临分手时的约定,他就走过去,围着另外两棵树看。

二王子发现,大哥留下记号的白桦树正在淌血,他知道大哥已经死了。

于是,二王子带上自己的野兽们,前往大哥统辖的城镇,也就是公主举行婚礼和居住的地方。他走到城里一看,发现市民们都在为失去大王子而极度悲伤。

市民们一见到二王子,发现他身后的野兽们,都误以为他就是失踪的大王子。大家兴高采烈,述说着如何干方百计寻找他,随后带二王子去见国王,而国王也误以为他就是自己的女婿。不过,公主心里明白,二王子不是自己的丈夫,就央求他带野兽们到森林,去寻找他哥哥,说什么也要把他找回来。

二王子立即动身去寻找哥哥,可一进森林,同样迷了路。天黑下来,他也来到了林中的空地,见到了那片火光。只见老太婆仍在那里,将树枝和叶子拢到一起,点起髯火。

他走过去,询问老太婆,天太晚,路太黑,自己回不了城,能不能在*火旁过夜。

老太婆回答:“当然可以,可我害怕这些野兽,能不能让我用棍子轻打它们一下,那样就不再怕了。”

二王子同意了,可他并不知道,对方是个巫婆。只见巫婆伸出棍子,顷刻间,那些野兽和它们的主人都化成了石头。

不久,三王子云游归来,赶到长有三棵白桦树的路口。他围着树转了转,发现两棵树原来中箭的地方都在淌血,就哭着说:“天啊!两个哥哥都死去了!”

他顺着岔路,赶到大王子统辖的城市,身后跟着忠诚的野兽们。走进城门,城里的市民都以为大王子回来了,就像当初错把二王子当大王子一样,聚拢到三王子身边,问他到哪里去了,为什么这么久都没回来。

有人领他到王宫面见国王。公主还是认出,他也不是自己的丈夫。等外人散去时,她恳求三王子去找他的两个哥哥,把他们带回来。

于是,三王子叫上野兽们,出发来到森林。他把耳朵贴到地面,看看能不能听到哥哥们带领的野兽们的脚步声。他隐隐约约听到,远处传来微弱的声响,但说不清来自哪个方向,于是他吹起号角,而后又认真听了听。他又听到原来的声响,好像从林中簧火的方向传来。

他走到簧火旁,只见老太婆仍然在那儿,把树枝和树叶拢到火堆里。他问老太婆,自己能不能在火堆边过夜。她回答说,自己很怕野兽,必须用棍子挨个轻打野兽一下,然后才允许王子在那里过夜。

可这一次,三王子回答说:“绝对不行。我是野兽们的主人,除了我,谁也不能打它们。把棍子给我。”他用棍子点了一下狐狸,狐狸立刻变成了石头。三王子于是明白,老太婆是个巫婆,就转身对她说:“立刻让我的哥哥和那些野兽们活过来,否则,狮子会把你撕扯成碎片。”

巫婆吓坏了,拾起一棵橡树苗,把它烧成白灰,又把灰撒到旁边那些石人石兽上面。

顷刻间,两个王子站到了弟弟面前,野兽们也都围在各自主人身边。

最后,三个王子一起动身回城。国王分不清到底哪个才是自己的女婿,可公主能认出自己的丈夫。听到这个消息,全国上下一片欢腾,到处充满欢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关于立木为信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875 字

+ 加入清单

用典用得巧妙、恰当,可以使语言意蕴丰富、简洁含蓄、庄重典雅,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诗句更凝练,言近而旨远,含蓄而婉转,从而提高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推荐历史典故,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立木: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出处】《史记·商鞅列传》。

【释义】商鞅为推行新法而取信于民的方法。比喻只有言出必行。

历史典故:

战国七雄中,秦国在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比中原各诸侯国落后。但自从秦孝公即位后,他重用卫国人商鞅变法强国,使秦国一跃成为七国之中最强者。

商鞅在变法前,深知推行新法的困难,为了让老百姓相信自己,他想出了一条妙计。他命人在京城南门立了一根三米长的木杆,发布公告,谁能把这根木杆扛到北门去,就赏十两黄金。

这一举动引来了许多老百姓,他们围在一起议论纷纷。其中一个人说:“这根木杆谁都扛得动,哪儿用得着十两黄金呢?这其中一定有问题!”另一个人说:“大概是跟我们开玩笑吧,不会是真的。”围观的人都认为商鞅的立约不可信,所以无一人去扛木杆。

商鞅见状,便把赏金加大,说道:“如果有人能把这根木杆扛到北门去,我就赏给他五十两黄金。”商鞅的话音未落,百姓又开始哗然。有人嚷道:“大人真会开玩笑,这么简单的事,哪会赏那么多黄金呢?”现在,人们反而更加怀疑了,谁也不敢去扛那根木杆。

过了一会儿,人群中走出来一个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说:“我可以把这根木杆扛到北门去。”只见那人蹲下身子,扛起木杆,迈开大步,向北门走去。围观的人们也尾随着他,想看个究竟。那人到达北门后,商鞅立即叫人拿了五十两黄金,交给了他。老百姓纷纷称赞商鞅是守信之人。商鞅以信折服了秦国百姓,他制定的新法颁布后,得到顺利推行。

感言:

商鞅变法重在诚信,所以立木为例取信于万民,说明了他做事的决心和勇气。其实,不只他变法如此,生活中凡是都应以信为重。信用是衡量一个人品格好坏的标准。信守承诺的人,会赢得众人的信赖。古语有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做人就要言出重如泰山,不会轻易改变,如果把说出的话当儿戏,说了不做,言出不行,则会失去很多人对自己的信任,自身形象在别人心中也将大打折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笑死人的一封信故事

全文共 487 字

+ 加入清单

亲爱的前任老婆:

收到你的分手,我感到无限伤心。不错,你我在一起己经七年。只不过你是否是一个好太太,我内心有疑问。

我去看电视只是因为我不想听你唠叨,不过似乎作用不大。当然,我上星期留意到你剪短了头发,不过我见到新发型的第一印象是你好似一个男人。你要知道我不太会讲假话,又不想伤你的心,所以我没讲什么。

你煮那顿晚餐确是花了很多心思,不过,不知你是忘记了,还是在煮饭时把我当成了林伟了,我己经不吃猪肉十几年了。

还有,可能你太大意了,你那套睡衣上星期穿时忘记除去价钱牌了,上面写着4999元 。上星期林伟也向我借了5000元,我希望这仅仅是一个巧合。

但我无论如何在内心还是爱你的。所以当我知道自己买彩票中了三亿大奖,立即辞职买了两张机票,想和你去夏威夷度假。当我回到家想跟你说时,你己经走了。我去律师事务所帮你问了如果离婚我要分多少钱给你,律师你写给我的那封信,说「一分钱都不需要给」。我没那么狠心,我给你留了一百块钱,多买点眼药水,以后每天哭完了上点眼药水!

就写到这里,保重!

注:我不记得是否跟你说过,我这一生最好的朋友,林伟,是一个变性人,他十年前原本是一个女人。

你的前任老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商鞅立木为信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715 字

+ 加入清单

战国七雄中,秦国在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比中原各诸侯国落后。但自从秦孝公即位后,他重用卫国人商鞅变法强国,使秦国一跃成为七国之中最强者。

商鞅在变法前,深知推行新法的困难,为了让老百姓相自己,他想出了一条妙计。他命人在京城南门立了一根三米长的木杆,发布公告,谁能把这根木杆扛到北门去,就赏十两黄金。

这一举动引来了许多老百姓,他们围在一起议论纷纷。其中一个人说:“这根木杆谁都扛得动,哪儿用得着十两黄金呢?这其中一定有问题!”另一个人说:“大概是跟我们开玩笑吧,不会是真的。”围观的人都认为商鞅的立约不可信,所以无一人去扛木杆。

商鞅见状,便把赏金加大,说道:“如果有人能把这根木杆扛到北门去,我就赏给他五十两黄金。”商鞅的话音未落,百姓又开始哗然。有人嚷道:“大人真会开玩笑,这么简单的事,哪会赏那么多黄金呢?”现在,人们反而更加怀疑了,谁也不敢去扛那根木杆。

过了一会儿,人群中走出来一个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说:“我可以把这根木杆扛到北门去。”只见那人蹲下身子,扛起木杆,迈开大步,向北门走去。围观的人们也尾随着他,想看个究竟。那人到达北门后,商鞅立即叫人拿了五十两黄金,交给了他。老百姓纷纷称赞商鞅是守信之人。商鞅以信折服了秦国百姓,他制定的新法颁布后,得到顺利推行。

【故事哲理】

商鞅变法重在诚信,所以立木为例取信于万民,说明了他做事的决心和勇气。其实,不只他变法如此,生活中凡是都应以信为重。信用是衡量一个人品格好坏的标准。信守承诺的人,会赢得众人的信赖。古语有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做人就要言出重如泰山,不会轻易改变,如果把说出的话当儿戏,说了不做,言出不行,则会失去很多人对自己的信任,自身形象在别人心中也将大打折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写给姐姐的一封信的故事

全文共 534 字

+ 加入清单

亲爱的马璇姐姐

你好!

今年国庆节,我跟随家人回到了我的家乡宁洱。这里风景如画、四季如春。明年寒假,我想邀请你来我的家乡作客。我会做个小向导,带你们四处游览,向你们介绍我美丽的家乡。

我的家乡是普洱市下属的一个县——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宁洱县城坐落在一个小坝子里。这里的东西两侧,东门山与西门岩子遥遥相望。秀美的山峰阻挡了寒流,让这座小城冬暖夏凉,四季如春,被人们誉为真正宜居的“小春城”。

这里是自古以来普洱茶叶的交易集散地,“普洱”的地名因此而来。直到20__年,才更名为“宁洱”。

宁洱县里世世代代居住着美丽、聪明的哈尼族百姓和能歌善舞、力大如牛壮的彝族人民。每逢节日,民族兄弟姐妹们会聚在一起欢庆节日,他们载歌载舞,欢畅无比,多开心呀!

火把节是我们家乡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当火把节到来,人们就来到宁洱县中心的茶源广场欢庆节日。白天举行民族团结的欢庆大会,开展各种传统文化仪式。到了夜晚,大家就生起火,围着熊熊燃烧的篝火唱起山歌,跳起各种民族舞蹈,歌声响彻广场上空。家乡的人们都沉浸在美妙的歌声里了。

我爱我的家乡,也爱家乡人民。我猜,听了我的介绍,你一定很想来看看吧?快来吧,来我的家乡,我和我的家乡会打开热情的大门,欢迎你和你的朋友一起来作客。

祝你生活快乐,平平安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初三优秀作文选登:短信故事

全文共 779 字

+ 加入清单

老王是个厚道人。

老王在单位里工资不高,家里也就比较节俭。可着年头,谁还能没个手机?于是老王和老伴商量着买了台手机。

这天下午,是老王买手机的第二天。老王和同事们坐在办公室里。

“铃——铃——”一阵悦耳的铃声响。这是老王收到的第一条短。可又是谁发的呢?还没有多少人知道老王添了手机啊!老王感到疑惑,颤颤悠悠的摸出了裤袋里的那只新手机。

同事们好奇的围上来。

“老王,你啥时候买难得手机啊?真挺漂亮的!”

“老王,谁发的短信啊?快打开看看!”

老王笑着应了声。“哦!是xx家电公司的调查问卷,让填好把答案发回去,能抽奖。”

“老王,这可不能信,这种事情,百分之百都是骗人的。发个短信费时费力,完了还扣你几块钱的信息费,吃力不讨好!”一位女同事善意地提醒。

“是啊,我就被骗过好几次!”另一位同事接嘴道。

“没事,我看这个挺正派,不像骗人的。要是真被骗了,就当花钱交学费了!”老王不知道现在的人是被骗了太多了,还是怎么的,但他觉的人总不见得都那么坏啊!

同事们在一片唏嘘中散去。

后来老王仔仔细细地答了那份问卷,然后又把答案发了出去。

过了几天,老王又收到一条短信,说是次的问卷调查老王中了头等奖,奖品是台高级微波炉,让老王寄去150块钱,说是邮资。

这可把老王给乐坏了。可同事们都只是不屑地斜了他几眼,有的还在背后议论,“我还中过500万哩!”,“摆明了是骗钱的,相信的人是笨蛋!”

老王装作没听见,回家和老伴商量了一下,寄去150块钱。

一个月过去了,没有动静。老王成了同事们茶前饭后的谈资。

两个月过去了,还没动静。好事者当面问老王:“老王,你的微波炉啥时候到啊?”老王笑笑说:“快了!快了!”

三个月过去了,老王和他的微波炉已逐渐被人们淡忘。

而就在这时的某一天,邮递员送来了一只大箱子,说是请王xx先生签收。老王打开箱子,是台特漂亮的微波炉。

这下,老王乐得合不拢嘴。

而同事们可就傻了眼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历史典故:立木为信

全文共 849 字

+ 加入清单

战国七雄中,秦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比中原各诸侯国落后。贴邻的魏国就 比秦国强,还从秦国夺去了河西一大片地方。 不妨看看历史典故。以下仅供参考!

【出处】《史记·商鞅列传》。

【释义】商鞅为推行新法而取于民的方法。比喻只有言出必行。

【历史典故】

战国七雄中,秦国在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比中原各诸侯国落后。但自从秦孝公即位后,他重用卫国人商鞅变法强国,使秦国一跃成为七国之中最强者。

商鞅在变法前,深知推行新法的困难,为了让老百姓相信自己,他想出了一条妙计。他命人在京城南门立了一根三米长的木杆,发布公告,谁能把这根木杆扛到北门去,就赏十两黄金。

这一举动引来了许多老百姓,他们围在一起议论纷纷。其中一个人说:“这根木杆谁都扛得动,哪儿用得着十两黄金呢?这其中一定有问题!”另一个人说:“大概是跟我们开玩笑吧,不会是真的。”围观的人都认为商鞅的立约不可信,所以无一人去扛木杆。

商鞅见状,便把赏金加大,说道:“如果有人能把这根木杆扛到北门去,我就赏给他五十两黄金。”商鞅的话音未落,百姓又开始哗然。有人嚷道:“大人真会开玩笑,这么简单的事,哪会赏那么多黄金呢?”现在,人们反而更加怀疑了,谁也不敢去扛那根木杆。

过了一会儿,人群中走出来一个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说:“我可以把这根木杆扛到北门去。”只见那人蹲下身子,扛起木杆,迈开大步,向北门走去。围观的人们也尾随着他,想看个究竟。那人到达北门后,商鞅立即叫人拿了五十两黄金,交给了他。老百姓纷纷称赞商鞅是守信之人。商鞅以信折服了秦国百姓,他制定的新法颁布后,得到顺利推行。

【成长心语】

商鞅变法重在诚信,所以立木为例取信于万民,说明了他做事的决心和勇气。其实,不只他变法如此,生活中凡是都应以信为重。信用是衡量一个人品格好坏的标准。信守承诺的人,会赢得众人的信赖。古语有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做人就要言出重如泰山,不会轻易改变,如果把说出的话当儿戏,说了不做,言出不行,则会失去很多人对自己的信任,自身形象在别人心中也将大打折扣。

[历史典故:立木为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写给姐姐的一封信的故事

全文共 562 字

+ 加入清单

亲爱的卢佳姐姐

卢佳姐姐,虽然你不是我的亲姐姐,我们相处的时间也不长,但我很想你。

你还记得我们在新星都市小区相处的那段时光吗?那时候,你带着我在小区的小河里捡鹅卵石。那些鹅卵石形态各异,颜色丰富,有的白如雪,有的金光闪闪,有些滑得像打过蜡似的。还有些石头,我们俩都不喜欢,索性就玩起来扔石头的游戏了。只听“哗啦啦”的声音,一块块石头溅起了一朵朵大大的水花。我们在河岸边看着笑着,又扔起了时候,在比谁扔的石头溅起的水花高呢!玩累了,我们就去找小区里的“秘密基地”,那里谁都不知道。就在茂盛的树木掩映着的假山洞里有一个秘密基地,这里太隐秘了,没有发现。佳佳姐姐带着我拉开树枝,就像拉开了窗帘,宽阔的洞就展现在我们眼前。这里真是个好地方啊,不怕风吹雨淋,不拍太阳暴晒。我们又找了些又细又长的青草当垫子,我们躺在软软的草垫子上,一边聊天,一边玩鹅卵石,还有一些鹅卵石埋在土里,我高兴极了,你脸上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可是,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很快,你就上初中了,我也读四年级了,我们没有时间一起玩了。你不在我身边的日子里,我总感觉很多同学误会我,甚至鄙视我,没有一个明白我的心,没有一个人像你一样温文尔雅。

我星期六还是去新星都市小区,还是无聊地扔着石头玩。我心里呼唤着:“卢姐姐姐!”静静地流下了眼泪。

学习进步

方诗涵

12月29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写给自己的一封信励志故事

全文共 942 字

+ 加入清单

天空阴沉沉的,没有风,也没有雨,一切都在沉默中静止。

淡雾轻烟,残阳妩媚,每天在这里记录下自己的心情和感受,抒发自己的情怀和喜怒。

在文字里相见,写到至今,最感动的还是我自己。写过青春,写过仰,写过生活,这一次,写给我自己。我是谁?我只是故事里算的上的一个叙述者,我谁也不是,谁也不是我。

本来我是个再正常不过的人,有和平常人看上去差异不大的外表,有慢慢从小变大的经历。可是渐渐地我发现我和别人不一样了,究竟从哪一天开始谁也不知道,可是我越来越发现我和别人的不同。不是我长相有所怪异,也不是我背离了父母的基因遗传,而是我再也看不清这个世界了。

两个世界,双重性格,我需要变换不同的角色来演绎自己,不管那是多么的虚伪,也不管那是多么的脆弱,我只想让生命减少一些压抑的岁月。

也许我真的做不到表里如一,但我也做不到口是心非,我知道如何去保护自己,也知道如何去适应一切,那不是我的本意,我的心中永远有自己的生活,却不得不被命运所奴役。无奈的人生总会让我们叹息,但也给了我们安身立命的乐趣,看清自己的价值,不去承担太多太大的压力。

学会在困境和厄运中寻找快乐,微笑是所有魔法中最大最强的威力,它能融化所有的冰冷岁月,也能让人生出现意想不到奇迹,善待生命,淡然人生,放下所有的烦恼和不快,用笑容去征服一切,征服世界,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生活也没有越不过的山。

我默默地站在窗边,贪婪地呼吸着窗外的空气,想要把清新的空气嵌入自己的身体里。

大多时候,夜晚是我自由的空间,避开喧闹的人群与夜市,我一个人走在乡间的小道上。

夜空中只有一颗星与一轮弯月,果林一片寂静,这个季节听不到牛蛙的欢唱。这条路不知道已走了多少遍,熟悉的就像读书时从家里到学校的那条路,我可以不用两边看,就知道那里有水塘,那里有沟壑,苍栢树旁边有几棵白桦树,这一块最高的就是芭蕉了。

花儿虽美,可是绿叶却最久。平静地生活,却也是另一种幸福……

张德芬:永远不要对自己说谎俞敏洪经典语录:不要低估自己,不要...梦见自己食泥 吃泥前选美皇后洁癖严重 每天用吸尘器吸...人生感悟随笔心痛的滋味 除了自己无人可懂上班族如何提高自己的睡眠质量如何控制好自己的血糖值王石:我每天都强迫自己做的一件事王石中国管理论坛演讲稿:改变自己,...自己该创业还是上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韩信诚实守信的故事

全文共 285 字

+ 加入清单

汉朝的开国功臣韩,处幼时家里很贫穷,常常衣食无着,他跟着哥哥嫂嫂住在一起,靠吃剩饭剩菜过日子。小韩信白天帮哥哥干活,晚上刻苦读书,刻薄的嫂嫂还是非常讨厌他读书,认为读书耗费了灯油,又没有用处。于是韩信只好流落街头,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

有一位为别人当用人的老婆婆很同情他,支持他读书,还每天给他饭吃。面对老婆婆的一片诚心,韩信很感激,他对老人说:"我长大了一定要报答你。"老婆婆笑着说:"等你长大后我就入土了。"后来韩信成为著名的将领,被刘邦封为楚王,他仍然惦记着这位曾经给他帮助的老人。他于是找到这位老人,将老人接到自己的宫殿里,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对待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韩信拜将故事

全文共 890 字

+ 加入清单

登坛拜将发生在公元前206年。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刘邦去南郑赴任的时候,有3万人前来投靠,韩信是其中之一。起初韩信默默无闻,直到犯罪将要被杀,这才垂死一呼,惊动了刘邦的死党滕公。滕公一看韩信长得不错,就下令释放了他。跟韩信一聊,很高兴,便把韩信推荐给刘邦,刘邦任命韩信为治粟都尉。“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轻,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

不久,韩信不满意逃走,刘邦集团的二当家萧何知道后,来不及禀报刘邦,亲自去追赶。有人误解了向刘邦报告,说丞相萧何跑了。刘邦闻听大怒,如同失去了左右手。过了两天,萧何来拜见刘邦,刘邦又是恼怒又是高兴,骂萧何道:

“你为什么逃跑?”

萧何说:“我不敢逃跑,我是去追赶逃跑的人了。”

刘邦:“你追赶的人是谁呢?”

萧何:“韩信。”

刘邦闻听骂道:“各路将领逃跑的人很多,没见你去追,却说去追韩信,你说谎。”

萧何说:“那些将领容易得到,像韩信这样的杰出人物,普天之下找不出第二个人。大王如果长期在汉中称王,用不着韩信。如果要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再没有能和您商议大事的人了。但看大王如何决策。”(注意:萧何说的是商议大事,而不是领兵打仗。“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

刘邦:“我当然要向东发展,怎么可能长期郁闷在这里?”(注意:刘邦还没有见到韩信,便早已决意要向东发展)

萧何:“大王决意向东发展,就应该重用韩信。重用则韩信就会留下,不能重用,韩信终究要走。”

刘邦:“好,看在你如此推荐的面上,我让韩信做将军。”

萧何:“即使是将军,韩信一定不肯留下。”

刘邦:“任命他做大将军。”

萧何:“太好了。”

于是刘邦让人把韩信召来。

萧何:“大王向来对人轻慢,不讲礼节,如今任命大将军如同呼喊小儿。这就是韩信要离去的原因。大王决心要任命他,就应该择选吉日,亲自斋戒,设高坛备礼仪,这样才显得郑重其事。”

刘邦无奈,只好答应了萧何的要求。

众将听说刘邦要拜大将军,都很高兴。人人以为大将军或许能够轮到自己。等到任命大将时,被任命的竟然是韩信,众将及全军为之震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立木为信

全文共 230 字

+ 加入清单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树立威,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北门。商鞅立即赏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孔子的忠信名人故事_700字

全文共 666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天,孔子师徒从卫国返回鲁国,在桥上停车观赏河上风景。河上的瀑布高悬,水流旋转,鱼鳖不能游动。这时,他们却看见一个男子正要从那里泅渡过河。孔子担心,赶忙让人去阻止。男子却坚持泅渡,最后游了出来。孔子感到奇怪,问:“你在如此湍急的水流中泅渡,有什么技巧吗?”男子说:“始吾之入也,先以忠;及吾之出也,又从以忠信。忠信措吾躯于波流,而吾不敢以用私,所以能入而复出也。”意思是说遵循水性,顺从水流,没有任何差池,这就像用“忠信”托着身躯,在急水湍流中平稳前进一样,所以能游入水中而又安全游出。

这一场景,连见多识广的孔子都感到吃惊。于是,他告诉弟子说:“你们记住,用忠信成就自身尚且可以用来亲近水,更何况人呢?”这里的“忠信”便是掌握自然规律,顺势而为,不可不尽心竭力,不可偏离规则。这就是“忠信”的本义。

弟子谨记孔子的教诲,并在为政生涯中加以实践。子路治理蒲地三年后,孔子经过那里说:“好啊,仲由恭敬而有诚信。”进入城邑,孔子说:“好啊,仲由忠信而宽厚。”孔子到了子路的官署,说:“好啊,仲由明察而果断。”子贡拉着缰绳,疑惑地问:“夫子还没有看到仲由怎样施政,就如此称赞,说来听听?”孔子说:“进入蒲地,看到田地都得到了整治,沟渠都得到了深挖,这说明他为政恭敬而诚信,因此百姓尽力劳作。进入蒲邑,看到城墙房屋都很坚固,树木很茂盛,这是因为他忠信宽厚,因而百姓毫不懈怠。进入蒲地,看到官署内很清闲,手下人都听从命令,这说明他明察而果断。”子路为政,以“忠信”治理蒲地,不仅自己恭敬诚信,而且以“忠信”教化百姓,使他们毫不懈怠,尽心竭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