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空难见证人黑匣子是什么(经典六篇)

《萨利机长》的剧情张力不是迫降哈德逊河的场面,而是关于萨利机长的选择是否正确的调查取证。开学吧小编整理了相关的观后感,快来看看吧。

浏览

5624

作文

6

篇1:能否找到“黑匣子”

全文共 259 字

+ 加入清单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分别于4日召开会议,“彻底查明事件原因”成为高层强调的重点。

专家指出,如船上配备有航行记录仪并能被顺利寻找到,将对后续调查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弓永军分析,针对翻沉事故的调查应当包括对船整体结构的调查,如船体结构是否有缺陷、是否出现老化等;同时亦需要对事发前后的周边环境展开调查;此外,对涉事相关人员展开全面调查亦是必不可少的。

“尚不清楚船上是否有航行记录仪一类的设施。”弓永军表示,如果有类似“黑匣子”的记录仪,则可供还原事发前的航行数据,“(能起到多大作用)还取决于该设施损坏的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空难引起的思考

全文共 459 字

+ 加入清单

前些天,我在电视上看到:在美国旧金山机场,一架韩国飞机在降落时坠毁,导致两名中国女学生抢救无效死亡。

两名中国女学生都是在飞机有险情时没系保险带,整个人飞离座位而遭遇不幸,其中一个甚至惨遭救援车辆碾压。

我想,她们应该知道坐飞机要系保险带吧,就算以前没坐过飞机听到提醒也应该知道了。但是她们却没有系保险带,说明她们对自身的安全没有足够的重视。

当然,飞机驾驶员也有责任,他虽然飞机驾驶经验丰富,但是驾驶的这架飞机型号却只有四十三小时,这么少的驾驶时间,加上这是第一次开这种飞机来到美国旧金山机场,连紧急报警装置也可能不知道装哪儿了,这能没责任吗?

还有,飞机场碰到这情况,也应该在九十秒内将乘客撤离危险地方,更不该让救援车辆雪上加霜。所以,飞机场也应该对己方的应变能力承担责任。

没系保险带,驾驶员经验少,飞机场没有及时撤离乘客,这三个因素酿成了一场惨剧。如果如果没有那些不负责的人,没有不被认真处理的事情,没有那么多巧合,这个悲剧完全可以避免。所以,我们要养成认真做事的好习惯,从小处做起,不要疏忽任何可能产生严重后果的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叙事作文:4.15空难

全文共 268 字

+ 加入清单

全国人民在得知了4.15空难的消息后,心情都万分的沉重。

这是国航的第一次重大失事,它毁掉了国航近五十年的安全记录。我想让我们的国家发明一种车轮子,这种车轮能够像人的皮肤一般,附有弹性。又能像隐型飞机一样,用肉眼怎么也看不见,这样飞机看上去就不会那么笨拙了。而且轮胎能伸缩自如,如果飞机即将降落在危险地区,可以将飞机顶住,使它不坠毁。 如果波音767型客机装上这种轮子,当飞机与山峰相撞,轮胎就自动伸长把客机固定住了。这样惨无人睹的事就在世上消失了,既救下了126人,又闻不到血腥味了。

我真希望这种轮子能早点发明出来,好帮助飞机安全飞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见证人回忆勇敢精神

全文共 327 字

+ 加入清单

“王二小”的故事因为一首广为传唱的歌曲而家喻户晓。这一少年英雄的形象其实是取材自广大敌后抗日儿童的一个集合缩影。晚会经过多方探访,邀请了来自河北的一位老人史林山来讲述他的“二哥”——最符合“王二小”形象的生活原型——阎富华。史林山声情并茂地描述了“二哥”的外貌、性格、言语口吻,让这样一个勇敢少年的形象更加丰满真实。

南京大屠杀是抗战血泪史中不能忘却的一页。今年87岁的夏淑琴作为这场特大惨案的幸存者,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共同回忆了那段真实的悲惨岁月。夏淑琴现场讲述自己家人遇难的过程,几度落泪,大声呼吁同学们不要忘记那段历史 。同时,这两位讲述者也一同回忆了大屠杀中的国际友人,他们站出来保护中国难民的勇敢行为绽放了人性的光芒。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空难原因没有其他可能

全文共 254 字

+ 加入清单

约斯特拉说,经过15个月的调查,荷兰安全委员会确定了MH17航班发生了什么,并且“同时考虑了没有发生什么”。

报告排除了这架客机是被战机用空对空导弹击落的可能性。“一些其他可能性被排除,比如客机内部爆炸、被枪弹或空对空导弹击落”。

约斯特拉还说,MH17航班并非因为被陨石击中而坠毁,“我们还排除了技术故障或客机被人安设炸弹引爆的可能性”,客机也没有在空中与另一架飞机相撞。

调查人员在乌克兰东部地图上划出一块320平方公里的区域,称导弹发射自那里,但没有给出导弹发射的具体地点。荷兰安全委员会说,这需要更多调查。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牛顿的黑匣子--名人故事

全文共 1097 字

+ 加入清单

从18世纪起,牛顿开始被认为是现代科学家时代首屈一指的最伟大的人,一位理性主义者,一个教会我们在冷静的和纯粹的理性路线上思考的人,牛顿的名字一直是科学的代名词。

但是,牛顿的真实面貌其实并不完全像我们所想像的那样。一切都源于一个神秘的箱子———牛顿的“黑匣子”,这个大箱子里,保存着许多证据,这些证据能够告诉后人,曾经占据和完全吸引着牛顿那颗热情和智慧的心灵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牛顿是在剑桥大学工作时留下这些东西的,但他没有在离开剑桥的时候销毁它们,而是把它们保存在那个箱子里。黑匣子里的东西深深震惊着任何一双18或19世纪,甚至是我们现代人的探索的眼睛,那里面保存着数以百万字的他未发表过的着作。这些着作是牛顿在整个一生中艰难地隐藏着的秘密。

秘密随他逝去,在他死后,有人试图了解这个尘封的秘密。毕肖普·霍斯利奉命检查过这个箱子,并希望出版箱子里的那浩如烟海的作品,可是他看了箱子中的内容后,惊慌失措地猛然把箱子盖盖上了。100年后,戴维·布鲁斯特再次查看了那个箱子,但他通过小心地摘录和几个严肃的小谎言便把“黑匣子”里的真相完全掩盖了。

纸终究包不住火,“黑匣子”里的秘密最后终于还是被解开了。人们被“黑匣子”里的东西惊得目瞪口呆,那些证据表明,牛顿当时潜心研究的是长生不老药和废金属向黄金转化的方法。正像剧作家乔治·伯纳德·肖在戏剧《在好国王查理的黄金岁月》里放入牛顿口中的话一样,剧作家借角色表达了牛顿的心声:“有如此多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做:废金属向黄金的转换,长生不老药,光与颜色的魔术,压倒一切的是圣经的隐义。我却把时间浪费在了其他地方,多么大的时间浪费,无价的时间!”秘密着作的另一大部分是他推想和求索的宇宙的秘密真相———所罗门神殿的力量,圣经启示录、丹尼尔之书和关于教会历史的数百页论述。

看过“黑匣子”中的证据后,所有人都会认为牛顿不是理性时代的第一人,而是魔法家中的最后一个。牛顿的天性是玄奥的、隐蔽的,并且还有着深深的神经过敏,他的后继者惠斯顿把他评价成:“其性格是我所曾知道的最惧怕、最小心和多疑的性格之一。”所以他整个一生都疏远女性,终生未娶。

1727年3月20日,伟大的科学家牛顿逝世。在他84岁离开人世时,为他抬棺材的是两位公爵、三位伯爵以及大法官。伏尔泰是这样描述的:“他是像一位深受自己的臣民爱戴的国王一样被安葬的,在他之前,是没有哪一位科学家享受如此殊荣的。在他之后,受到如此厚葬的也屈指可数。”就在牛顿去世后不久,18世纪伟大的诗人亚历山大·薄柏总结了世人对牛顿的评价:自然和自然规则在黑夜中躲藏,主说,让人类有牛顿!于是一切被光照亮。这句诗仍铭刻于牛顿的墓碑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