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小学生短跑教学视频(汇集20篇)

感恩父母,是他们让你体验生命;感恩父母,是他们使你不断成长;感恩父母,是他们让你度过难关。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相关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哦

浏览

3315

作文

109

为小学生作文搭桥引路的作文教学

全文共 1464 字

+ 加入清单

为了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并且引导学生顺利作文、成功作文,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尝试,采取“激情引趣”(引)、“备材导路”(扶)、“自由撰写”(放)的“三步教学法”,做到为学生作文“搭桥引路”。

一、激情引趣,起步作文

笔者认为,小学生作文有必要从一年级时就开始训练。新大纲不就要求“激发学生写的热情”吗?如何“激情引趣”呢?

1.玩中觅趣。玩是孩子的天性,让学生尽情地玩,再让学生自由地写,会使学生平添许多写作趣味。比如,在作文课上,可以组织学生分组游戏。教师对每组游戏都宣布好游戏规则和程序要求,并要他们记住他们各自的表现和当时的心理,最后问他们赢得冠军有什么“诀窍”,他们有的答“是团结一致的原因”,有的说“坚持就是胜利”,也有的说“要有毅力”。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记下游戏的全过程,甚至想法体会,在文章结尾部分谈谈自己发现的诀窍,只要写得完整、有序就行。这样,学生作文时不仅不会感到无素材,而且思路畅达,中心明确。

2.画中寻趣。小学生思维的特点是直观性强,并且也愿意信笔涂鸦。创设机会让学生描一描、画一画,也会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记录画画的过程及体会、心得,也不失为一篇好的作文题目。

3.浓情引趣。能牵动感情的事,往往容易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因此,创设动人情境,容易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写作兴趣。比如,某个学生生病了,大家一齐来关心他、照顾他、帮助他;有的给他补课、有的喂他服药……这样的场景,记录下来,有话可说,也容易成文。

二、备材导路,“送米下锅”

材料的选取、准备,思路的引导、理顺,仍需要教师辅助引导。教师要为小学生作文“送米下锅”。

1.亲身尝试,身临其境。小学生作文多是记叙文,又多是记叙一些亲身经历(或听到或看到)的事。为此,让学生亲身尝试,身临其境尤为重要。让学生动手做一做、试一试,动口去说一说、议一议,动脑去想一想,然后再写一写。这样有序引导,学生作文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2.实物观察,充分体会。写物的文章可以让学生目睹实物,让学生认真观察,仔细琢磨、充分讨论,然后再有序记录。这样成文有序、作文简易。再适当加入想象,这样作文内容就充实得多,也具体得多了。

3.录音录像,直观演示。为了加深学生对人物、事物或景物的认识和理解,还可借助录音录像等现代手段帮助学生有效组织材料。比如,写春游或写一处景物,除了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游历、去参观外,还可将重要环节、重要场景摄录下来,然后在作文课上播放,让学生从另一角度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重点之处加深印象,更有利于写得具体,写得详实。

4.多说常记,日积月累。为了提高学生作文能力,为学生作文“补充营养”,还可以有目的地安排学生每天把听到的新闻、趣事讲述给大家听,大家听后谈一谈感想。这样,既锻炼了学生“说”的能力,又为学生以后的作文提供了一定的素材。

三、自由撰写,深化训练

目前的作文训练渠道主要在课堂,训练内容大都是教材中规定的作文题,作文训练量稍显不足。因此,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准备“随笔本”或“日记本”,随时练笔。在渠道开辟上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挖掘课文中可供作文训练的素材,指导学生缩写、扩写、仿写或续写。

2.在学校和班级的板报、墙报上开辟栏目,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作文、书写。

3.认真开展班队会活动,积极参加大队会等大型集体活动,为学生作文提供机会。

4.结合日常生活,加强应用文训练。

5.结合课外阅读,看电视、电影等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或观后感。

6.结合日常生活中的重大事情,及时记录,发表感想。

[为小学生作文搭桥引路的作文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小学生作文教学困惑怎么写

全文共 1102 字

+ 加入清单

小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总会遇到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作为指导者、引路者,有必要为他们的写作之路扫除荆棘和障碍!其实,每完成一次作文过程,学生们的思想会迈进一步,会成熟一些。换句话说,每次写作就代表成长与进步!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作文教学经历,简单与各位老师交流作文教学的困惑与应对方法。

困惑一:作文内容空洞——不明白写些什么

有一次,我向学生布置一道作文题,题目是“一次有趣的经历”。第二天,我已已审阅了学生的作文。结果令我大失所望!很多学生在文中继续了经历的事情,可就是平常之事。有的写了和妈妈逛街;有的继续了吃饭上学,有的。。。。。。总之,学生的作文内容非常空。如同一座大宅院里面什么也没有。这样的作文能力应该是比较一般的。

解决策略:引导审题、确立主题,挖掘材料

仍然是刚才的作文题,对于出现的问题我仔细反思。于是在作文讲评课,我又一次出示了作文题目。我让学生反复读题之后,引导他们交流,题目的眼睛是什么?学生议论之后,我把“有趣”去掉,再让学生读一读,发现了什么?这下学生都恍然大悟,原来题目也有眼睛啊!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题目的眼睛,我们可以准确的把握作文的主题。主题有了,那么如何用生活中的材料来表达呢?我再让他们在大脑搜索有趣的事情。。。。。。。。。这下,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有的说在学校里的事,有的说在家里的事,有的说在街上发生的事。说的学生忍不住笑了,听的学生更是如此!原来,作文就是生活。由此可见,要想写出一篇好作文,仔细审题,至关重要。

困惑二:作文语言平淡——不知如何生动表达

小学生的作文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不会生动表达。写的平淡的原因是什么呢?我想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学生的阅读面较狭窄,特别是农村的小学生。他们除了书本上的词汇,就不会其他的。第二,小学生的经历较少,除了吃饭就是上学,当然编制不出美丽的神话!第三,学生没有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学了再多不会积累,也是枉然。生动优美的词句是作文的身体,画龙点睛便是如此!

解决策略:引导阅读,学会积累。

课文是最好的范文,每一次学习新课,我都会让学生反复朗读,读出感情,读出韵味。学完后,我又让学生自觉积累好词佳句,并且引导交流。一个星期过后,我让他们在此交流自己的积累与收获,再一次巩固了积累。另外,我每个星期,还安排了一节课外阅读课,鼓励他们吸取语言的能量,再一次进行自由的积累。每周布置一篇小练笔,让他们尽情自由的表达!

作文教学是小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但是也是他们享受成功与快乐的舞台。在这里,我仅对作文教学提出个人肤浅的看法,让我们与学生一起展开思维的翅膀,翱翔于作文的天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有关小学作文教学的论文

全文共 1762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有关小学作文教学论文中,在评讲作文时,教师要有现代教育思想的方法,结合本班学生实际,综合评讲。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在小学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告诉我,要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就得以作文讲评为重点,引导学生观察想象,指导学生句段排列有序,词语不重复,要在实际生活中索取材料达到作文的美。

一、讲评内容

作文评讲是教师在作文批改后,将自己对本文以及学生作文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向学生讲述:

①观念认识的创见性。在讲评时,应该关注体现出来的创建性。创建性既是结果,也是过程,是创新意识,有了创新意识,才会有创见,而创新意识在写作文中的体现首先就是表达自己的观点,情感等。对于作家是如此,对于学生也是如此。在作文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观点是看一篇作文是否中心突出,关键在于作文表达的思想是否是结合自己生活的实际。对于小学的学生来说,不能过度要求他们有多么高深的认识,只要他们的主题有较为独到之处,是自己独立思考的结果,就可以说是有创建性了。

②作文的创建性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鼓励学生摆脱传统观念和思想定势的束缚,勇于异想天开,标新立异,不断的积极开动脑筋去思考,在自己的作文中体现出更多的创新性,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学生的创新素质就会在一次一次创造的实践中得到有效的开发。

③对主题内涵的理解。在教学中让学生明知主题就是思想,就是观念。让学生从小接受这样的训练,头脑中形成思想定势,于是日后自己的作文中也照方法,作文中一定要有一个鲜明的思想,再用现成的材料填充,把生活中受触动的人和事,物和景,自己的某些想法和感觉,尽可能完美的表达出来,主题也是自然在其中了。这样写出来的作文,这样产生的文章主题,是比较生动活泼的,个性化,令人感动。

二、评讲要求

在评讲前教师要有一个具体的准备,是作文教学一个计划。教师在语文教学计划中应该制订合理的作文教学计划,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程序,一定要与语文教材相结合。在作文评讲中能有所遵循,讲什么,怎样评讲,都心中有数,前后有序,成为整个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样的评讲课会更有实效。另外还要做好资料准备。所谓作文评讲,就是讲解和评价学生的作文,如果不结合具体鲜活的学生作文实例,评讲就无法进行。在评讲中教师要在批阅学生作文中找出有针对性的作文按类别、内容进行评讲,促进学生找出自己的长短处,然后学生交流,培养学生的作文乐观性。在此教师还必须注意到每个学生,发掘他们作文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哪怕是微小的进步,这样,作文评讲才会对学生起到激励的作用,再就是在作文评讲时重点要突出,它可以是这次学生作文中反映出的问题,此时应当抓住问题的重点评讲。但要注意,重点不是一成不变的,不能拉大网。(教学论文 )有的教师习惯于把几大要素作为重点,尤其是思想内容,写作特点等,这不是突出重点,而是教师自身的创新意识不强,感觉欠敏锐的表现。在作文评讲时,教师还要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不能搞一言堂,应与学生交流,讨论,让学生也加入到评讲过程中,也就是说可以自议,自讲,自改,自议就是相互间的评议;自讲主要是指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过程的讲述,以构思到定稿;自改则是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学生当场提出对作文修改的意见。学生活动和教师活动可以交替进行,鼓励学生主动发言,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要尊重,要加以肯定和表扬,使学生踊跃发言。

三、评讲方法

在评讲作文时,教师要有现代教育思想的方法,结合本班学生实际,综合评讲。综合评讲就是面对全体学生的作文,做全面的、概括性的评讲。它的好处是可以涉及到作文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缺点,做到点面结合,无论是哪方面的内容都得与教学计划有机的结合。教师在评讲中还可以典型评讲,就是在学生作文中找出典型例文,做细致分析,找出长处,为大家做榜样,最好不提学生名字。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指导学生评讲,方式可以有讨论和主讲,学生对典型的作文已经了然于胸,并有自己较为独到的看法,那么主讲式就比较容易深刻;而采用讨论式,学生的发言更广泛,气势更活跃。二者各有所长,可以机动处理。

总之,作文评讲教学是学生作文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全面的、健康的发展,也是学生作文素质乃至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同时也是提高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

[有关小学作文教学的论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关于小学想象作文教学的探讨

全文共 2638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小学想象作文教学探讨

摘要:作文教学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可以通过激发兴趣大胆想象;积累素材厚积薄发;打开思路活跃思维;创造机会多方思维等方法,指导小学生创新思维,写好想象作文。

关键词:想象作文;兴趣;素材;思路;机会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5-0107-01

在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中,该如何指导学生写好想象习作呢?《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作文教学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北师大刘锡庆教授也认为作文教学目的在于:”解放人的精神和心灵,把写作主体潜在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即鲜活而强悍的’生命力’都尽怀地释放出来。”我深有同感,我认为在想象作文训练中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造思维,锻炼创造能力,进行个性的语言表达,形成创新人格。因此,我在想象作文教学实践中摸索、探求,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激发兴趣 大胆想象

小学生一提起作文就头痛,认为作文枯燥,对作文提不起兴趣。对此,我每次教学时总是想方设法地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营造轻松、有趣的习作氛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激起习作的欲望。

如,在教完《鸟的天堂》后,我利用再现情境,让学生在小鸟们发出的美妙声音余味中,用热情召唤的语气说:”榕树上的小鸟们可真好客啊!他们不但为我们举办动听的音乐会,听说还特别为大家准备了一场激烈的运动会,你们想不想瞧瞧呢?”哇!课堂气氛顿时沸腾起来,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想!”这时,我”悄悄”向学生传递学作信息:”可是呀,小鸟们要我们欣赏完,把这场运动会生动具体地写下来,每人寄一份给它们,写得好的,它们还要带你们去鸟的天堂里做客呢!大家有没有兴趣啊?”“有!”接着,教师播放录像(小鸟们在榕树上活动的情景),学生的注意力特别集中,观察得特别仔细,写作时就根据小鸟们的动作、姿势,无拘无束地大胆想象,把这场运动会写得有声有色、活灵活现,充分展示自己的想象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可谓是”教得轻松,学得快乐!”

2.积累素材 厚积薄发

叶圣陶先生说过:”小学生今天作某一篇作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知识、思想、语言等等方面的积累。”可见,要写好作文,平时一定要注意积累写作的素材。想象作文也需要素材,因为想象作文的前提和基础是想象,而想象是人们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在语言的调节下,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和组合,从而形成新形象的思维(心理)过程。要培养学生善于捕捉作文素材的能力,就要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著名的雕塑家罗丹也说过:”世界并不是没有美,

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怎样指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呢?

2.1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留心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日出”、 “下雨”这些我们经常看到的自然现象,家里、班级里发生的小事,这些事物很多同学觉得司空见惯,教师应指导学生从这些平常事入手,养成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事物的习惯。

2.2还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如:怎样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怎样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观察;如何进行事物的分析、比较;注意事物的不同形态、发展、变化;注意事物间的相互联系等。人们常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可以在平时鼓励学生坚持写读书笔记,教他们经常用积累本子多积累一些课内、课外读到的书中的好词佳句,这样可以在以后习作中派上用场。

3.打开思路 活跃思维

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掀起创新热潮的今天,让学生自由翱翔作文创新的天空,应引导学生用童眼看世界,放飞想象的翅膀。

所以,对于同一作文题目,允许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想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老师不能把学生的想法当作”胡思乱想”、”异想天开”妄加批评,削弱学生的写作的兴趣,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求异。如学生在学到《去年的树》最后时,我出示这样一个小练笔:”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后来又会发生什么事呢?”让学生续写故事,竟收到意想不到的收获。有一篇习作

引起我的注意:”小鸟伤心的离开了灯火,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安顿下来,整天伤心地流眼泪,最后死了,土地公公被小鸟的真诚感动了,就想了一个好办法,派人上报天庭,玉皇大帝就把树和小鸟带上了天,穿越时空遂道,把他们送到21世纪的中国的土地上,从此他们再次成为一对很要好的朋友。”这是怎样的习作呀!纯粹是”胡谄”,我叫来这位学生,问他为什么这样写,他非常自豪地回答我:”这样写是我从电视节目中得到的启示,写的话是我对小鸟和树美好的祝愿和对小鸟对树的友情的赞美!”多么天真,异想天开的想法,但这何尝不是作者最真切美丽的幻想,作文的目的不就如此吗?之后,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从不打断学生的思路,干涉学生的想法,控制学生的思维,而是给予学生更广阔、自由的想象空间,让学生们用心灵的自由和天真的情思去描绘自己的想象作文,活跃思维,从而促进学生个性作文的形成。

4.创造机会 多方思维

语言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要掌握这种工具,必须让小学生的作文在尽可能大的范围里,在尽可能丰富的层面上得到实际应用和模拟运用,只有在充分的实践运用过程中,才能激起小学生学习作文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作文能力。因此,只要有助于学生语言实际应用的一切可能的办法、形式、机会,我们都不能放弃。

结合开展”我们畅想未来”读书会,不失时机地布置学生进行科幻作文,《未来的学校》、《未来的衣服》、《20年后我的家》等,既是对读书的总结,又是学生进行创新作文的好机会;根据自己喜欢

的学习用具,自由扩充拟题,想象故事,写《魔术文具盒》,记《书包旅行记》,介绍《神奇的钢笔》等;习作可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科技小实验,引导学生注意身边的事物和体验生活,说说心里话,写《我为什么会哭》、《我家的多功能沙发》、《小纸人动起来了》等;还结合作文课,出示学生喜欢的动物图片让学生自由选择动物组合起来编童话故事,开《童话故事会》,看谁讲的童话故事最精彩??通过各种渠道,课内外、校内外为学生找寻作文的机会,让学生多方思维,完成作文训练所要达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北师大出版社

[2]《小学作文训练艺术》2000年版. 中国林业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小学生防溺水视频观后感

全文共 33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下午班会课的时候,老师给我们看了防止溺水视频

看了视频我又了解许多已前还不知道的防止溺水的知识。

视频中的叔叔告诉我,要在父母和老师的带领下才能去水中游泳;在下水的之前要做运动以防在水中抽筋;要在有救生员的海域上游泳;如果溺水了如何自救;如果发现有人溺水应该怎么办。还告诉我们一些溺水而死亡的青少年儿童。在听到视频上的这青少年儿童死亡的消息不禁想问;这些青少年儿童为什么而死。很快我就知道了答案;原来是因为贪玩、不听话、好胜等溺水。

其中我最想了解的是;如果溺水了任何在水中自救。我一直都害怕游泳的时候溺水,现在我不害怕了,因为我知道如何面对这方面的问题了。视频上讲了许多好办法我也都记住了,所以不再害怕了。

我要把我知道的知识告诉我的弟弟和妹妹让他们面对这样的事也不害怕。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简述小学生作文教学方法

全文共 1617 字

+ 加入清单

《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5—6年级)的习作要求是: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浅谈小学生作文教学。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写简单的记实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但是,现在的小学习作还存在不少问题。要么选材不当,内容空洞,言之无物;要么说大话、空话、套话、胡编乱造。所以,作为教材的创造者——教师,必须充分挖掘教材,不要“教教材”,而要用教材来教。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针对目前出现的问题,我粗浅地谈几点,我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策略。

1 唤起写作的欲望和激—情

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小学作文教学要想点燃孩子们的创作欲望。首先,作为小学教材的创造者——教师,必须在浩瀚的文学作品中撷取最富有童趣,最具有典型意义的作品,引导学生换一个角度,从文本语言表达的风格化和阅读意义的“可写性”来审视。给学生提供广阔的自由解读空间,激发读者展开丰富的想象。使读者在文本中找到“缝隙”和“空间”,进而创设有“情”可发,有“形”可依的语言训练点。这样,既能唤起学生写作的欲望和激—情,又能发挥他们口语表达的潜力。其次,教者必须始终保持一颗纯真的童心,用“童真”“童趣”去拨动他们心里诗的琴弦,激发他们写作的热情,最后,教者要放飞童心,让孩子乐于写作。

童趣,解人乏味,我用来激励孩子写作。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我应该感谢的是孩子们,是他们那颗玲珑剔透的童心给了我莫大的帮助。此时,我不由得想起了冰心老人文中的一句话“只拣儿童多处行”,小学生作文《浅谈小学生作文教学》。是的,孩子们永远先拣自己感兴趣的。作为他们的老师,就只能拣孩子们感兴趣的了。这样,才能让他们“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样的作文教学无疑激发了孩子的写作兴趣,召唤了孩子的天籁童真,这样的作文教学是一种新的突破,实现了有效的意义建构。

2 处处留心,学会观察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优化作文教学的关键在于帮助学生走进“生活”这一广阔的舞台。作文教学必须把学生从课堂上和课本里解放出来,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灿烂多姿的大自然作为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这就需要教者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里谈几种培养小学生观察能力的方法

(1)调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

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主要是培养学生能抓住被观察事物的颜色、形状、还有味道、气味,且把这些观察到的都写下来。这样的作文就显得既充实又准确,既形象又充满生活情趣。

(2)观察要抓住特点。

(3)观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

只有做到观察有序,并按照一定的顺序去写,你的作文让人读起来才会觉得清晰、自然、完整、明了。

3 引导学生坚持写日记

鲜活的榜样是最有感召力的。要想激发学生写日记的积极性,最好的办法是教师的身体力行。我的做法有:①展示了我多年的日记本。想想看,当学生看到我那厚厚的一摞装帧精美的硬皮本。他们是多么惊讶和佩服啊!②从中抽出几篇念给学生听,让学生感受日记的好处。翻开日记,记忆之水潺潺流出,多美啊!③从今天起,教师坚持和学生一起写日记,并定期交流(当然要注意保护隐私)。这一条对培养学生写作水平很重要,也很有用。

4 培养学生善于积累素材

素材是未经提炼加工的写作材料,是作文的物质基础,犹如木之本,水之源。古语说得好:“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从点滴入手,日积月累。这样,学生的知识才能越来越丰富。其实,古今中外的很多大作家,他们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善于积累素材。法国大作家司汤达之所以能写出举世闻名的小说《红与黑》,他的灵感就来源于报纸上的一条新闻,正是这条新闻为他塑造主人公于连的形象提供了素材。还有著名小说家雨果,深受小朋友喜爱的安徒生、格林兄弟等,他们都是善于积累素材的大作家。所以,我们也要善于积累素材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于丹中小学生人格教育视频观后感

全文共 121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和孩子一起观看了于丹老师关于感恩教育的讲座:勇敢承担爱与责任。于丹老师对孩子孝敬父母,社会责任感的养成,都进行了很好的诠释,令我印象深刻。

讲座开始,于丹老师讲述了一个孩子和大树的故事。这个故事中,父母被比喻成大树,在孩子一生的成长过程中,无私的奉献了自己所有的一切,而孩子也陪着大树走到了最后。听完以后,我非常感动,这不就是每个当父母的所追求的吗?能拥有一个孝顺,有责任心的孩子。再看看我们现在的父母们,哪个不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倾其所有,但现实却不是故事,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陪伴父母到最后,看看当今社会,空巢老人,不孝顺的子女,比比皆是。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初衷无法实现呢?接着,于丹老师又给我们举了一些现实中非常普遍的例子,现在的家长,把孩子当成宝,物质方面都力所能及,生怕孩子受苦。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已经不是什么贬义词了,而是成为了一种新的“教育标准”。孩子就应该操心学习,其他的一概不用操心,不用过问。所以我们可以经常看到,回家以后,忙得不亦乐乎的父母,和在一旁悠哉玩耍的孩子。那么,这么做到底会产生什么后果呢?只会让孩子越来越缺乏对他人的关心,对周围人的关心,形成不了任何的责任心。

“正为本,孝为先”,“孝为德之本”,这些古训由来已久,都是古代圣贤,留给我们的良言金句。于丹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很多榜样,例如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在父亲过世以后,50多岁的他居然彻夜痛哭,让人感动不已。还有“感动中国”当中的一些人物,他们的事迹也让我感到震撼。纵观他们的成长经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家境贫寒,自身艰苦奋斗获得成功,但是对父母都是无微不至,有始有终。难道是他们从小的家庭环境造就了他们孝顺父母的品德和责任感?那么普通家长,要如何才能让孩子拥有一颗对社会和家人负责任的心,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孝顺的孩子呢?

接下来,于丹老师向我们讲述了一个 “仁”字,用来阐述孩子的责任感是如何形成的。“仁”从结构上来看是一个“人”加一个“二”,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要让孩子有责任心,必须让他们出去和其他人交流,看到别人的优点,发觉自身的不足,看到别人的困境,和自身的环境对比,从而受到感动,因此培养责任心,懂得去体谅人,关心人,对于自己的父母,就表现为孝顺和关爱。讲座中,提到一个例子,一个城市组织一个活动,让城里的孩子,去和打工学校的孩子一起读书,当他们体验到打工者的孩子,艰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以后,都发生了改变,懂得了去同情他人,关心他人,久而久之,他们就形成了自己的责任感。回到家中,对父母也是关心备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可见,孩子责任感的形成,重点在于他人的交流,这点对我很有启发。

节目最后,于丹老师强调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重要性。让孩子开阔眼界,从人文古迹中获得人生的感悟。看完节目后,我感慨良多,也从中得到了很多收获,认识到了以前自己做的不足的地方,对以后孩子的发展方向和教育思路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小学作文教学感悟

全文共 2674 字

+ 加入清单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但这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本文从几个方面具体论述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农村孩子的写作水平。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绕有兴趣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也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向导。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呢?

让学生写熟悉的内容,以“趣”激趣。

作文命题应开放,出宽题,紧紧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们周围的人或事、景或物作为作文内容,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感到有一种表达的愿望,有一种冲动想把自己想说的意思表达出来。如根据学生的思想情况,命题为《××,我想对你说》。又如根据小学生最喜欢做游戏的特点。我们可以精心设计游戏内容,游戏前,告诉学生要留意游戏的过程,注意同学的言行和表情。游戏后组织学生说过程,讨论从游戏中懂得的道理。学生玩得兴高采烈,自然会说得兴致勃勃,写起来就不难了,而且有兴趣了。

以成功的喜悦,激发写作欲望。

要使学生坚持不懈地自觉作文,最关键的是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并逐步养成习惯,满怀乐趣地去学习,在实践中我具体做好以下工作:首先用肯定给学生自信心。学生的作文被拿到班上作范文宣读,小作者的眼睛会一亮,神情高兴。哪怕学生写得很不成功,也要给予鼓励性的评价,甚至把一些差生的作文修改好后在课堂上讲读,以此激发学生特别是差生的作文兴趣。其次在作文评语中给予鼓励,为作文中的优点“喝彩”,哪怕只有一个词用得生动、一个句子写得好或一个地方有新意,也要为其叫好。让他们觉得“我也会写”,从“怕写”向“要写”、“乐写”迈步,循序渐进,最后达到共同的目标。第三是办好班级的习作园地,把优秀的篇,段张贴在上面,供全班学生学习、品赏。还可以鼓励并指导学生向报刊投稿等。

开展形式多样的作文活动,激发写作兴趣。

小学生好奇心强,爱表现,形式多样的习作活动能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如开展课前读报活动,让学生到讲台宣读自己的优秀习作,或是宣读从作文选上看到的好文章,精彩片断等等,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表现的机会。为了表现自己,在课外时间他们就会趣味盎然地寻找或写出自己满意的习作。又如开展作文竞赛活动,竞赛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手段。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由于竞赛中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增长,因而多数人在比赛的情况下学习和工作一般比没有比赛的情况下好得多。小学生喜欢表现自己,好胜心强,开展竞赛活动,给他们更多的参与和表现机会。这样不但可以调节以往习作所形成的氛围,激发学生“我要写”的兴趣,还可以大面积地提高习作的质量。

我们还可以用导语激趣,创设情境激趣等等来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培养写作兴趣是作文教学的突破口,是指导学生作文迈向成功的基点。

二、从读学写,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作文教学时,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阅读中的知识和技能。”②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利于学生从读学写,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这也是作文教学的基本途径。

1、从阅读中学习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法。

我们在写作教学实践中,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把作文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每学习一篇课文后,注意对该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进行分析。如学习《忆爸爸》这篇课文,作者是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先总写爸爸有什么好品质,再举例分述爸爸各个好品质,最后总结。其中第二部分写得最具体,分别从几件具体的事例,表现出爸爸的精神品质,记叙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指导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这篇写人文章的写作特点和表达方式,理解作者是如何选材如何把人物形象写具体生动,即对写人文章可以怎样谋篇布局。又如学习《记金华双龙洞》,注意学习游记的结构特点。在教学中持之以恒地把写作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联系课文,适当摹仿,仿中求创。

中外作家历来强调创造,但在写作中可以适当摹仿。例如在写作《参观××公园》时,学生一开头就可以描写参观前的天气情况,这时就可以引导学生摹仿课文《第一次跳伞》中的第一自然段。虽然公园里没有“机场”、“飞机”等景物,但可以有“蓝天上飘浮着朵朵白云,正从东方升起的朝阳……”也可以引导学生摹仿课文《参观刘家峡水电站》中的第一自然段,用开门见山的方法点题,什么时候,我和谁高高兴兴地去参观××公园。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很快就学会,为本次作文开了个好头,亦为主题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指导仿写的同时也注意求创,写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习作。

3、加强朗读背诵训练,培养语感。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中道出一个深刻道理:文章源于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否则,纵有思绪万千,笔下也难有片言只语。古代的一些文人学士,如韩愈、苏东坡……他们压根就没学过语法,修辞、逻辑,但能写出千古流传的好文章,其奥秘在于他们熟读乃至背诵过大量的优秀作品,形成了敏锐的语感。所以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形成,有懒于多读多背,实践证明,运用语言文字,写作能力的的形成,也需多读多背,课内多读,课外也需多读多背。在教学中,必须加强朗读训练。要求正确朗读好词句篇,读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还要适当增加背诵的量。通过读、背使学生把课本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储备起来,提起笔来就不会难了。

4、做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指的是人们在阅读书报时所作的一些文字记录。写读书笔记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写读书笔记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③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要做好课内课文的读书笔记,但这还远远不够,还要指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并作好读书笔记。具体的方法在阅读时摘录书中的优美词语,妙语妙句,精彩片段……并反复吟诵,只有经过长期积累,语言才会丰富,写作时大量生动的语句就会涌向笔端。

阅读是学生获得作文范例的基本途径。学生可以从读中学到“怎样写”,但这也需要我们老师们长期有目的地培养,让学生从阅读中积累语言材料。从读中学写,读写结合,提高写作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爱心”的培养

全文共 1982 字

+ 加入清单

丰富的感情是作文的基础,有“爱心”的学生更能激发丰富的情感和写作的灵感,这样写出作文才饱含真情,感动读者;一个感情非常平淡,缺乏“爱心”的学生是很难写出好作文来的。所以,在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心”是非常重要的。

近年来,在小学作文中发现,大多数作文单调乏味、内容干瘪,框架模式化、语言成人化,几乎千篇一律,情感不亲切、不真实、矫揉造作,难以写出真情、绘出童心、显露童趣、叙述童乐,这已成为小学作文习作的一个“瓶颈”。

如何打破这个“瓶颈”呢?单靠教材中安排、训练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经过反复历练,形成良好的动笔习惯,其最重要的是培养小学生的“爱心”,正确引导小学生在作文中袒露童心、回归童趣,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这是小学作文教学中永恒的话题。

一、培养小学生对家庭的“爱心”

对父母的“爱心”,是爱一切的基础。目前,小学生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父母也将尽最大努力满足孩子们物质方面的需求,但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许多家长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往往只注意到孩子的物质需求和学习成绩,而不关心孩子的精神需求,致使孩子对父母的印象模糊,感情不深。最突出的表现是,当写关于父母的作文时,竟使很多学生无处下笔。

如何让学生们有素材可写、真情可述呢?那就要注意到培养学生的家庭“爱心”,让孩子能感受到父母深深的爱。家庭是孩子最温馨的港湾,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对学生家庭“爱心”的培养主要靠父母的关切。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对孩子进行言传身教,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密切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让孩子在一个温馨和睦的大家庭中健康快乐地茁壮成长。

家庭生活中,要积极培养学生对自己父母的“爱心”。一是让学生参与到父母和孩子互换角色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来,通过换位思考、互换角色,增加孩子对父母辛劳的体会,增强孩子对父母的“爱心”;二是让学生每个周末为父母做一件事情,捶背揉肩、洗脚洗头等小事,增加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交流,形成父母与孩子之间真挚的感情交流,感受深切的爱。有了这样一个过程,再让学生们来写自己的父母,就不会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或者再不会无从下笔了。"

二、培养小学生对大自然的“爱心”

大自然是一个美妙的课堂,它以神奇笔锋为我们创造了绚丽多姿的世界,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习作源泉。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爱心”,就是培养学生习作的思维和灵感。

走进然自然,让学生们自由地去欣赏如画似锦的自然景观,秀丽壮美的山川河流,再让学生们记录下自己的感受,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通过这样的培养逐渐激发学生们写作的情趣。

雪花漫天似桃花,翩翩落入梦中来。冬天下雪了,这是多么好的机会啊!我问学生们,下雪了你们有什么感触?开始只有个别同学发言,我又接着问:“你们喜欢雪花吗?为什么?”大家都说喜欢,冬雪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被子,让小麦保暖,清洁空气。“那么,大家说说自己见过的最美丽的雪?”学生的感情被调动起来了。对冬天、雪花充满了无限爱意,进而观察雪花,并进入丰富的想象之中。学生兴趣昂然,然后学生们抓起笔把心中的“爱”自然吐露出来了,连平时不喜欢习作的学生也有话可说了。

让学生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美妙,观察和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变化,用“爱心”触发学生们对大自然的热爱,积累最淳朴的真情实感和习作素材,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和热情。

三、培养小学生对生活的“爱心”

小学生们都是合群爱玩的,但现在有很多家长怕孩子不安全、受委屈,将其封闭在家中加以控制和保护,学生的生活非常单调乏味。在孩子封闭在社会大环境之外,是一件也不理智的事情,孩子感受不到生活的天真烂漫,感受不到社会的丰富多彩,孩子的“童真”和“童趣”就被压抑了,对孩子的发展极为不易。

多到大自然中去,多和小伙伴交流,这样不但丰富了学生的生活,还培养了学生的“爱心”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这样对描写生活的作文就有素材可写了。在学校,教师也要尽量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童趣和爱心。前一段时间,卡片在学生中风迷,赢卡片、换卡片、集卡片是男孩子的业余爱好。贪玩是孩子们的天性,然而看到孩子贪玩的这种情况,作为教师的不能简单地去没收或撕毁,而是加以正确引导。如让学习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张卡片(卡通人物等),写一个人物小传,一下子各种人物小传都出来了。这种因势利导的方法既丰富了学生生活,又调动了孩子的写作的兴趣,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所述,以作文为培养小学生“爱心”的载体,成了表现小学生童心、童趣和童乐的有效途径,突出了小学生单纯、朴素的天性,培养了小学生抒写真情实感的优良品质,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对小学生“爱心”的培养,不仅锻炼了他们观察和感受生活的能力,更调动了他们写作的积极性,让小学生享受到写作的乐趣,激发了小学生写作灵感和热情的火花。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爱心”的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小学作文的教学反思

全文共 3580 字

+ 加入清单

在语文学习中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所谓“写作”就是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周围的世界,然后将自己的观察、感受、所得形诸于语言文字。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害怕作文,一提起笔就抓耳挠腮,有的孩子觉得无内容可写,乱编的多;有的孩子语言积累少,干巴巴的,难以写得具体;有的孩子对周围事物没有留心观察;有的孩子缺乏想象力。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和提高技巧水平?在教学实际中我采用多管齐下的方法收到良好效果。

一、让学生充分感受生活,积累写作的源泉。

叶圣陶曾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想让学生写出新鲜的文章,就要丰富学生生活,让学生充分享受生活,教师必须十分注重学生感受生活的过程,让他们情绪饱满的投入生活:布置教室,设计黑板,组织班队活动,编辑手抄报,参加学校各类活动的表演……充分解放学生的感官,实行陶行知的“六大解放”:解放大脑──让学生思维,解放双手──让学生动手,解放眼睛──让学生观察,解放嘴巴──让学生发言,解放时间──让学生自由,解放空间──让学生活动。当学生在一起创造感受充满激情的学校生活时,生活也馈赠给写作的素材和灵感。如《难忘的运动会入场式》,《我的生日》,《我参加了……》等题目都可以让学生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同样,家庭、社会也给他们内心世界荡起层层浪花,对于很多内容他们都有话可说,有话想说,那么写作的素材丰富了,写作热情就必然高涨。

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让他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有兴趣地学习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首先,让学生写熟悉的内容,以“趣”激趣。在教学中,作文命题应开放,紧紧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们周围的人或事、景或物作为作文内容,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感到有一种表达的愿望,有一种冲动想把自己想说的意思表达出来。如六一儿童节时,命题为《六一,我想……》;期末家长会前,请学生给爸爸、妈妈写一封信——《说说自己的心理话》;还可以让孩子们写写《我最喜欢的游戏》。这些内容都是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在生活中经常交流的内容,因此写起来就不难了,而且也就有兴趣了。

其次,以成功的喜悦,激发写作欲望。苏霍姆林斯基曾在《给老师的建议》中指出:“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学习的欲望。”如果学生能品尝到作文成功的喜悦,他就能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也会产生对下一次成功的期待。在教学中我经常用肯定给学生自信心。学生的作文在班级中作为范文宣读,小作者就会充满自豪和满足感。哪怕学生写得很不成功,也要给予鼓励性的评价,甚至把一些写作吃力的学生的作文修改好后在课堂上讲读,以此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并且,在作文评语中给予鼓励,为作文中的优点“喝彩”,哪怕只有一个词用得生动、一个句子写得好或一个地方有新意,也要为其叫好。让他们觉得“我也会写”,从“怕写”向“要写”、“乐写”迈步,循序渐进。

再次,开展形式多样的作文活动,激发写作兴趣。小学生好奇心强,爱表现,形式多样的习作活动能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如开展课前读报活动,让学生到讲台宣读自己的优秀习作,或是宣读从作文选上看到的好文章,精彩片断,还可以请孩子们将将自己的假期见闻等等,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表现的机会。为了表现自己,在课外时间他们就会趣味盎然地寻找或写出自己满意的习作。又如开展作文竞赛活动,竞赛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手段。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由于竞赛中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增长,因而多数人在比赛的情况下学习和工作一般比没有比赛的情况下好得多。小学生喜欢表现自己,好胜心强,开展竞赛活动,给他们更多的参与和表现机会。这样不但可以调节以往习作所形成的氛围,激发学生“我要写”的兴趣,还可以大面积地提高习作的质量。

三、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语言新课程标准》规定:“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学生在写作中大胆想象,神思飞扬,文思泉涌,浮想联翩,写出来的文章就与众不同,就会有自己的独特个性。

首先,在教学中,经常进行想象练笔。小语教材中许多地方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教学中结合阅读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想象练笔。如学习《假如》一文,让学生展开想象,“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想要做些什么?”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并且在他人的想象中互相启发,拓展思路,这样的练习,既训练学生自主作文的权利,又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想象。

其次,借助插图,观察想象。形象生动的课文插图,具有情节浓缩性的特点。如果就图讲图,学生的想象就会受到插图内容的局限,使插图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想象的羁绊,因此,我们必须设法引导学生去推想插图中未曾出现的内容,把插图作为想象的发端,为学生开辟想象的广阔空间。如教学古诗《惠崇《春江晓景》》时,请学生想象:早春时节,除了苏轼想到的, “春江水暖”和“河豚欲上”还有哪些情景是我们也可以进行描绘的?这样,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发展了想象力。

最后,大胆假设,虚构幻想。小学生最喜欢听童话、读童话了,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常引导学生自己选材,大胆丰富合理的想象,将自己所见所闻所感用童话形式表达出来,学生兴趣盎然,尽情地在想象空间驰骋。如我以《假如我是校长》、《孙悟空和我在一起》为题引导学生大胆假设,插上想象翅膀,写出了充满奇思妙想的想象作文来。

四、从读学写,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作文教学时,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阅读中的知识和技能。”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利于学生从读学写,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这也是作文教学的基本途径。

首先,从阅读中学习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法。我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把作文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每学习一篇课文,都有意地对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方法进行分析。如学习《庐山的云雾》这篇课文,作者是采用了总分的结构方式,先总写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再运用恰当的比喻分诉庐山云雾的样子,记叙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指导学生学习这篇课文,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和表达方式,理解作者是如何把景物写具体写生动的,即对写景文章可以怎样谋篇布局。在教学中持之以恒地把写作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其次,联系课文,适当摹仿,仿中求创。例如在写作《我最喜欢的游戏》时,学生在描写游戏的过程中,就可以引导学生摹仿冰心的《吹泡泡》一文中,描写孩子们制作肥皂泡及吹泡泡的过程的写作手法,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来体现人物的特点。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就能够比较清晰地知道,面对这样的作文应该怎样入手。

再次,加强阅读、朗读、背诵训练,培养语感。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其中道出一个深刻道理:文章源于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否则,纵有思绪万千,笔下也难有片言只语。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形成,有懒于多读多背。不仅课内要多读,课外也需多读多背。在教学中,我注重加强朗读训练,要求正确朗读好词句篇,读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还要适当增加背诵的量。并且,我每天都会给孩子有固定的时间段进行课外阅读,让孩子们渐渐地想读书、爱读书,逐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阅读是学生获得作文范例的基本途径。学生可以从读中学到“怎样写”,但这也需要我们老师们长期有目的地培养,让学生从阅读中积累语言材料。从读中学写,读写结合,提高写作能力。通过读、背使学生把积累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储备起来,提起笔来就不会难了。

最后,学会做读书笔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写读书笔记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写读书笔记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不但要做好课内课文的读书笔记,还要指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并作好读书笔记。具体的方法就是在阅读时摘录书中的优美词语,妙语妙句,精彩片段……并反复吟诵,只有经过长期积累,语言才会丰富,写作时大量生动的语句就会涌向笔端。

作文课堂是一片广阔的天地,我们教师应该在这里尽显才华,大有作为,为学生创造更多地写作空间,让写作帮助学生过滤情感,形成人格,为学生铸就辉煌的人生奠定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写关于小学短跑的的

全文共 241 字

+ 加入清单

课余我最大的爱好就是短跑

我个子偏小,脚比较小,但腿比较灵活。妈妈说我脚底是弯的,适合走路、跑步。

在幼儿园的时候,我常常参加学校的比赛,同学们和老师都夸我跑得快,我可不骄傲。上了小学,参加了体育训练,掌握了一些跑步的技巧,我的短跑速度越来越快,我经常和同学比赛,可他们都不是我的对手,对此,我还有些得意呢?

暑假里,我看了奥运会比赛,看见运动健儿们那飞驰的身影,我心理好羡慕,特别是那些田径运动员,我经常为他们的成功鼓掌。

我的梦想是成为短跑运动员。我要不断地加强训练,让自己梦想成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对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三点思考

全文共 4789 字

+ 加入清单

一、提前作文的可能性

低段作文提前起步,是当前很多小学改革作文教学的重要举措。低段学生能写作文吗?或者说,提前作文的理论和现实的可能性如何?回答上述问题,先要从口语和书面语的异同谈起。传统的语言学论著认为,书面语是口语的记录符号,是口语的一种记录形式,先有语言(口语),后有文字。最近的研究表明,口语和书面语历史起源是同步的,但功能不一样,口语起源于呼喊,文字发轫于涂鸦,新石器时代原始人在岩洞、陶瓷、泥土上所刻画的象形符号,可能是世界各国文字的最初形态。口语是听觉符号,主要负责日常交际;书面语是视觉符号,主要表达心中的意象。从文字起源的角度看,口语和书面语虽有联系,但却是两种功能和性质不同的符号系统,是可以分开学习的。

这种既同步又分离的关系在个体语言发展的特例中也能找到依据。例如,幼儿在学说话的时候,就可以同时认识汉字、符号和图形。有时候幼儿不会说某个单词,却能指认汉字和图形。又如,过去农村的村书记和村长大多是文盲,大字不识一斗,说起话来却滔滔不绝,逻辑严密,很能服人;相反,聋哑人从小不会说话,却能学习文字,用手势语和书面语与他人交流,也能基本满足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需要。

在中小学就读的学生都是健全的孩子,从小生活在充斥着书面语的现代文明社会,口语和书面语发展完全分离的现象很少见到了。笔者有个假定,每个孩子生下来就具备学习所有语言文字的潜能,孩子口语超前、书面语滞后的状况是生活和教育等后天因素造成的。因此,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在儿童已有口语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学习语文,促进儿童口语和书面语同步协调发展。儿童进入小学后,应该以学习书面语为主,同时提高口语的品位。语文教学的重点是让儿童学习用书面语进行交流和自我交流。不明白这一点,就会人为加大口语和书面语发展的差距,影响孩子今后的学习和发展。

提前作文不仅可能,也很有必要。实验表明,提前作文满足了儿童用文字表达内心世界的需要,促进儿童的心理发育和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当然,在操作过程中,老师们必须明白,限于一二年级小学生的生理、心理水平和识字量,低段作文只能是涂鸦式的作文。提前作文以激发孩子的表达欲望和习作兴趣为主要目的,标准不能过高,要求不能太死板,更不能搞“作文先导”,削弱识字和阅读教学。否则,就会徒劳地增加孩子的负担,扑灭孩子的习作兴趣,效果适得其反。低段作文仍然以“把话写完整”作为基本要求,但训练的时候,让孩子在一定的情境中写作,写几句或一段有意义的话,喜欢写什么就写什么,爱写多少就写多少,让孩子觉得作文是很有意思的,是用来表达自己某种想法和情感的。这时候孩子写出来的作文总体面貌也许是:多数语句不通,前后不连贯,标点符号乱用,错别字连篇。但孩子是在非常放松、自由的心态下写作,作文中总有一句或几句话是完整的,这样既完成了作文的知识能力目标,又渗透了作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这是否比单纯地重复写“一句四素俱全的话”要有意义呢?

二、作文教学难在何处

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作文教学研究成果颇丰,教学流派纷呈,但“作文难,怕作文”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教师和学生们。人们分析了很多原因,但很少有人从语言学习本身的角度思考过这一问题。笔者经常思考,为什么孩子天生就不怕说话,单单就怕作文呢?为什么三岁的小孩能基本上学会语言交际,而很多学生直到小学毕业也不会写一段连贯通顺的话呢?只要比较分析一下口语和书面语学习条件上的差异,就能发现作文学习的确比口语习得要难得多。

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学习条件比较表

1.学习机制上的差异。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人之所以能学会语言,是因为天生就有语言习得机制。只要给予适当的学习环境,足够的语言刺激,儿童就能自然而然学会某种口语。而且年龄越小,语言习得机制越强大,随着年龄的增加,语言习得机制慢慢地退化,到了青春后期,这种机制几乎完全消失。0~3岁是语言习得机制最强大的时期,儿童学习口语可以不费一点力气,所以,我们把口语的学习过程称为“习得”。当儿童进入小学,正式开始书面语言学习时,语言习得机制已经开始衰退,学生必须借助知识、规则、方法等理性工具来学习书面语言。尽管也有实验表明,只要给予儿童充分的读和写的时间和机会,儿童也能自动提高读写能力,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证据表明,儿童可以在没有成人指导和督促的情况下自动学会书面语。学生必须付出努力,才能学会使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所以毛泽东说:“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

2.学习动机上的差异。儿童学习口语是与儿童的社会阅历和智能的发展同步进行的,与儿童的口语交际和他们生活活动、心理成熟的直接需要紧密相连,孩子的说话内容就是他们的生活内容,孩子的说话能力就是他们心智发育的集中表现,内部学习动机十分强烈。学习书面语主要满足儿童学习间接知识和今后参与社会的长远需要,与儿童现实生活的关联较少。小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阅历和心理发展水平,能理解和运用书面语言,但充分发展的口语能力足以应付这一时期的社会交际需要,因此,缺少学习书面语的内部动机。可见,书面语的学习总体上是强制性的,如果没有外部动机的支撑,孩子不可能持续主动地去读和写。实际上,多数人可以一辈子不写文章,但不能一天不说话。

3.学习途径上的差异。口语习得完全是生活化的,儿童通过与周围人群和环境的接触,在非常自然的条件下学习口语,时时刻刻处于语言学习状态中。书面语言的学习,地点主要是学校和课堂,学习方式是人为的,学习内容和要求大多是掺杂成人的生活经验,与儿童自身的生活有一定程度的脱节,生活中应用书面语的机会不多。

4.语言要求上的差异。很多父母认为孩子开始学说话,说得不好是正常现象,成人有意识地用照顾性的语言同孩子交流,孩子只要开口说话,怎么说都是对的,都是值得大加表扬的,从来没有人很有意识去校正孩子的发音和语法上的错误。而书面语学习一开始就是高要求、高规范的。从写一句完整的话,到写一段总起分述的话,再到写一篇完整的文章,我们往往要在语言形式和内容选择上给孩子提出许多要求。老师认为,孩子文章写得好是正常的,写不好是不正常的,对孩子作文中的错误和不足非常“过敏”。

5.练习密度和频率上的差异。儿童整日生活在口语环境之中,每天接受和输出大量的口语信息,学习密度和频率非常高。据研究,幼儿在开口叫“妈妈”之前,至少已经听了4000多次“妈妈”这个词的发音。而学习书面语主要限于几节语文课,作文课每周才2节,某种要求的作文,其练习的机会也就这么一两次,密度和频率都非常低。

6.学习结果反馈上的差异。口语习得的反馈是即时性的。孩子叫一声“爸爸”,爸爸马上表扬。孩子说“妈妈我要苹果”,妈妈立刻给苹果。孩子每次说话总能得到回应,且多半是积极的奖赏和强化。书面语的学习是在大班级授课的条件下进行的,大多数学生根本得不到老师的及时反馈,反馈的形式也非常单一。现行的作文教学模式通常是一节作文指导课布置任务,然后让孩子回去写作文,下一节作文讲评课作反馈,不仅反馈形式单一(以评语为主),反馈周期长,而且多数是以批评和指正为主的负面强化。

总之,与口语习得相比,作文的学习条件实在是非常“恶劣”的。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着眼点,就是要发挥小学生残留的先天语言习得机制的作用,着重改进作文学习的外部环境,激发学生的书面表达欲望,培养用书面语言与别人交流的兴趣和习惯。例如,创设充分的自主读写时空,通过增加合作和交流的机会满足孩子作文的成就感,尊重和利用孩子的生活经验,淡化语言规范,重视自主表达,增加写话和作文的密度,改变反馈形式,缩短反馈周期,发挥网络交流的优势,等等。众多的作文改革实验,都从上面的一个或几个方面做了有意义的探索。如果把这些改革的成功经验综合起来,形成一个比较科学的作文训练序列,就有可能使小学作文教学出现大的突破。

三、倡导任务驱动作文

什么是任务驱动作文?先举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一位从事初中生心理辅导研究的专家告诉我的。她研究过心理日记对矫正心理问题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心理日记对解决心理问题有一定的作用,但效果不明显。但令人意外的是,凡是坚持记心理日记的学生,作文成绩提高很快,语文成绩也有很大的提高,而事先心理辅导老师只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心理困惑如实记载下来,并没有对日记的语言、格式、体裁、字数等提过任何要求。第二个例子是笔者的亲身经历。某日,一位语文老师对我说,有一次班级组织春游,她要求学生春游回来后写一篇描写春天景色的作文。一个作文不好的学生想请假不去,原因是不想写作文。她向笔者请教,今年又要春游了,要不要孩子写作文。我立刻回答说,当然要写,但不一定在春游后写,春游前就可以写很多作文。譬如让学生推荐春游的地点,把推荐理由写具体、写明白;地点确定后可以让学生设计春游的路线,把游览顺序和旅游点简要写下来;可以制定春游的安全和卫生守则,让班会讨论通过;可以设计几项在草地上做的游戏,以书面报告形式征求同学意见;也可以写一个表演节目单,等等。春游后的作文也不一定非要描写景色,可以写春游时某人的表现,春游中发生的高兴的、有趣的、尴尬的、伤心的事情,出一期有关春游的黑板报,为春游所拍的照片配上说明。这位老师按我的建议,设计了春游前的作文教学方案,试验效果很好。

在这两个例子中,学生都不认为自己是在写作文,而是在完成一项有意义的任务。前一个例子中的任务是解决个人心理问题,后一个例子是组织一次有意义的集体郊游。这与传统以语言目标为主要取向的作文教学有很大的不同。语言取向的作文教学,把语言形式要求放在第一位(如写一处景色,要求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写,字数不少于300字),不太考虑学生写的是否真人、真事、真情,作文对学生有什么实质意义。任务驱动的作文对学生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写不写作文、作文写得好不好直接影响着能不能完成任务,任务完成得如何。学生在非常强烈的完成任务的动机中学习作文,同时尽力通过作文完成任务、解决问题。这样,作文就回归到自己的本原──作文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相对于学生的生活和成长而言,相对于学生今后参加社会工作而言,作文永远只是一种手段和工具。这样也就摆正了作文和做人的关系,作文是为做人和做事服务的,作文写得好固然重要,做一个真诚的、高尚的、能干的现代人则更重要。

任务驱动的作文教学,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作文教学目标从纯语言取向转向内容、个性、语言的多元取向;作文教学的途径从单纯依赖作文课转向结合学生的阅读、生活、活动经验,抓住一切有利时机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作文的形式从以记叙文为主转向根据任务要求使用多种文体,想象和纪实并用,审美和实用并存;评价作文的标准不仅仅是语言的规范和精彩,还有内容的真实、有用。总之,任务驱动的作文教学不把写作本身看成目的,而把写作看成现代人文明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我国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作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始终没有跳出“为作文而作文”的怪圈。传统的看法是,作文写得好,语文分数就高,语文分数高,升学的机率就大,所以必须把作文写好。新概念作文运动的兴起,在鼓励学生张扬个性、自主创新方面功不可没,但在为什么写作文的问题上仍然没有给广大师生以明确的指向,“某地又出少年大作家”、“一篇作文上北大”等新闻报道使个别有作文天赋的少年一夜成名,也使多数作文成绩平平的学生更加困惑:作文好等于一切都好吗?新概念作文运动从反对应试作文开始,可惜不久又不知不觉滑向了应试教育的功利主义轨道,还留下一个后遗症:过分强调张扬个性和异类情趣,弱化作文的实用交际、社会批判功能,把学习作文从学会生存、塑造人格中分离出去,使作文越来越像“才子才女”的语言游戏。这个后遗症已经影响到了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我们要大声呼吁:更新作文观念,回归作文本原,让作文与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全文共 1940 字

+ 加入清单

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性教育,关系着学生整个语文学习生涯,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若要实现小学生在语文运用方面的能力提升,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便是开展课外阅读学习,使学生在进行阅读时能够丰富语文知识体系,拓展学生的视野,从而提升其对于语文写作学习的兴趣。

一、课外阅读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写作兴趣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心智与思维比较幼稚,自制力较差,容易被外界事物吸引,因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往往会有较多的困难。鉴于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小学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当注重对于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学生乐于学习。当小学生对学习有了足够的兴趣时,才会集中精力并主动参与语文写作学习,从而提高语文写作教学的课堂效率和质量。在进行语文作文的教学时,可以多鼓励学生阅读名人列传以及其他相关书籍,帮助在学生进行课外书籍的阅读时,帮助其书籍当中汲取更多的养分。由于多数的名人列传具有较强的趣味性以及故事性,因而能够吸引小学生对于书籍阅读的喜爱,并且名人列传的故事具有良好的榜样作用,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会逐渐被榜样的力量所感染而更加热爱学习。同时教师作为与小学生接触和交流时间比较多的人,学生的思想也较容易受到来自教师的影响,教师在进行课堂教育的同时,也应当充分利用课余的时间与学生一起阅读课外书籍,并加强对学生的交流和指导,逐步培养起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兴趣[1]。

二、课外阅读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文学作品感知力

借助课外阅读可以十分有效的提升人们文学感知力以及写作能力。在以往的教育环境中,家长以及教师普遍认为只有教科书以及工具书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成绩,而课外书籍则只会误人子弟,因此家长以及教师在为孩子进行书籍的购买选择时多以作文大全以及好词佳句之类的书籍,而对于其他文学类读物则不会过多的去考虑,这主要是由于在以往的教育环境下家长与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课外阅读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意义。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课外阅读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得到了家长以及教师的一致认可,并得到了学校方面的重视。通过课外阅读能够有效帮助小学生感悟生活周边的事件,并激发感想,从而为其写作积累一定的写作素材。在实际的课堂写作教学中,课外书籍阅读较多的同学往往能够拥有更为广泛的知识面以及更加敏捷的思维能力,无论是在遣词造句还是人际交流方面都拥有更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通过大量阅读课外书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加丰富的知识,也即是说只要做好学生的课外阅读工作,便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文学理解的能力,既能减轻小学生的语文写作学习压力,也可以使其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感受快乐,使其更加乐于学习,并取得良好的语文写作学习效果[2]。

三、课外阅读有助于加强学生语文写作的素材积累

语文写作需要在学生积累大量文学素材的基础上才能展开。而这些文学素材一方面需要小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和挖掘,另一方面则是通过阅读课外书籍进行获取,这两者在素材的积累方面是密不可分的。在小学教育中,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进行每天的读报以及自由组成课外阅读小组的方式下,指导学生收集和积累文学素材,并对这些素材进行讨论,使学生能够拥有自己的看法,在进行素材的积累时不仅仅要注意量的累积,也要注意质的重视,将一些比较优秀的写作手法和技巧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拥有更好的写作能力。并且就小学语文教学的情况而言,写作能力并不局限于单纯的语文作文写作,也包括了与其年龄相对的文学体裁创作,例如简单的诗歌或者是童话故事的创作等。小学生若要想写出相应的作品则必须拥有丰富的文学素材积累,也即是拥有大量的课外阅读实践,在拥有充足的词汇量以及文学感知力的同时,小学生便拥有了较强的文学表达能力,因此也能够写出有模有样的文学作品。小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可以将自己比较喜欢的文学词汇或者是文学内容进行摘抄并一一做好归类和收集,随着积累的不断加深,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也逐步加强,对于文学素材的理解和应用也将更加得体和恰当[3]。材料积累作为的一项比较容易体现的阅读效果,能够帮助小学生完成写作材料的丰富。而在其实际的写作当中,也能够完成对于所积累素材的重新整理和组合。课外阅读不仅能够极大地丰富学生课外生活,并且可以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学生能够拥有更为充足的课外时间,丰富其课外生活,使其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去发掘在生活周边的文学素材,加强学生对于生活的感悟,对于小学生文学情感的培养也有着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总结

由于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在基础教学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必须要加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应用,通过课外阅读提高学生写作兴趣以及写作能力,并加强小学生文学素材的积累,使其作品的内容和题材更加丰富多彩,对于生活也能拥有自己的感悟,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策略思考

全文共 2346 字

+ 加入清单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在作文教学中重点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积累和观察,让学生产生对生活的思考进而培养学生写作灵感,激发学生练笔的兴趣,写作说真话、实话、心里话,杜绝假话、空话、套话。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鼓励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多读、多看、多想、多写,积累观察日记、生活笔记、书信和随感。教师应该在实际的教学中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到每个学生对事物的认知程度不同,他们对事物的想象结果也不一样,观点也有所不同,所以不能像以往那样要求,应该从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情感的抒发去引导,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作品,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是一个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对生活细致的观察能力和发现生活中正能量的一面,力求有创意的表达。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在策略上要进行相应的改进和调整,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和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一、以活动促兴趣发展

1.展开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我们的实际课堂上,通过分组学习和讨论,给学生固定的题目,和让学生自己拟定题目,这样的办法都是让学生有自己的思考空间和表达想法的方法。讨论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借鉴其他学生的优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延续。学生之间的相互问答,和查阅资料,同时也是学习交流的过程,能够增强阅读写作的浓厚兴趣。教师在组织辩论活动中,一旦遇到有争论的情况,不必简单直白地阐明自己的态度和观点,而是在恰当的时机找准争论的结点,引经据典将双方观点有机统一,客观公正陈述事实,在陈述观点同时也是激发同学们深入思考的过程,这样就广泛调动了同学们发言思考的积极性,通过现场的辩论,所有学生的兴趣都调动起来了,虽然有的说的不是很贴切,但是学生大胆的发言也是一个好的方向,表达好的学生的语言精简,论据充分,同学间也是一个直接的学习过程,重要的是同学们在愉快的心情中接受了训练思维的教育。

2.利用课本剧,提高学生参与度

教材中的有些篇目,场景宏大,人物关系纷繁复杂,内心世界也比较复杂,在教学中可组织学生在充分阅读、理解课文的基础之上,将课文改编成剧本,设置特定的情境和场景,活灵活现地展示当时的时代背景,让学生既做演员,又做观众;既做表演者,体会当时人物的亲身遭遇和心理状态,又做旁观者,感悟生活,这样不仅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阅读的兴趣;从而增强学生的写作、表演能力。

3.通过文学欣赏课来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单纯依靠语文课本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文学欣赏水平,是绝对不够的。教师要在引领学生进入阅读世界发挥导师的作用,带领广大学生广泛涉猎各类文学作品,吸取更多的精神营养,分享其中的思想体悟,增加各类知识积累,提高审美情趣。通过文学欣赏课,学生阅读量大了,知识素材多了,阅读兴趣自然越来越高,选择性阅读的能力也会增强,循序渐进,日积月累,就会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培养学生想象思维能力,进行想象作文训练

1.利用有关课文内容进行思维训练

小学的语文课本是学生第一接触到的文学作品,是学生开始学习写作的基本的参考内容,通过对课文的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一些写作的方法十分必要,是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学完《秋天的怀念》后,要学生运用拟人换位思考,将浓浓的母子情延伸思考,这样学生带着情感去写作,饱含深情,触景生情,感人至深,从而激发学生情感。

2.运用临界思维,激发学生想象

魏巍在《东方》第六部第四章说:“悲苦的回忆与幸福的憧憬交织在一起,真是苦辣酸甜一齐兜上心头。”我们可能一心为了远处的风景,而忽视的脚下的路。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利用临界思维,做一些大胆的假设,鼓励他们结合自身实际,写一些《假如我是……》《我希望……》《写给十年后的自己》等充满设想和想象的作文,也是训练学生想象能力的有效方法。

三、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启发、捕捉写作灵感

臧克家在《京华练笔三十年》提到:“生活枯竭,灵感不来,虽然有诗,但好的不多。”灵感对于写作非常重要,教师要利用教学活动和生活现象,特定场景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来点燃学生的写作想法,提高他们的写作热情,赞扬他们的写作信心和写作激情,这样学生才能从整体上提高写作水平。

1.培养写作灵感

写作灵感要积极培养,而不是被动接受。好的灵感也需要有足够的想象力。有句话说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在想一个好的灵感之前要有足够大胆的想象力。培养灵感首先要注重生活点滴的积累,引导学生观察身边事物,透过表面看本质,积累材料,量变达到质变,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报纸、杂志,名言警句,养成写日记的习惯,进行反复的训练。一旦真正写作,头脑里积累存储的材料信息,就会融会贯通,思如泉涌。反之,则捉襟见肘,相形见绌,一潭死水,何谈灵感。

2.启发写作灵感

灵感需要培养,也需要启发。孔子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式能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一方面要从学生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出发,尽力将写作范围、思考空间、词汇占有量等因素综合考虑,杜绝又大又虚,少些文体、情景、风格的限制,扣人心弦,诱发其写作灵感,激发写作思维。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充分展开联想,保持思路畅通,因为灵感的出现,往往和丰富的联想、想象紧密相连。灵感具有闪念即逝、杂乱无序的特征,要让学生随时随地的记录下自己的写作想法和灵感,然后通过整理资料和自我描述的方式回头再对读书笔记进行整理,会发现很多佳句,正是灵感突现的成果。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更多是需要教师发挥教学主导的作用,注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因材施教,因地施教,要从具体事物着眼,认清学生的心态,打开学生的心扉,教会他们培养写作灵感,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鼓励他们热爱生活,他们就会有说不尽的话题,各种思维的花朵就会开放,带领学生走进自己营造的精神殿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小学六年级作文语文少年王冕教学设计

全文共 2045 字

+ 加入清单

一、 复习导入

1、 板书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4课,齐读课题

2、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王冕的哪些事情?

(相机板书:孝敬母亲、勤奋读书、刻苦学画)

3、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细细品读文字,感受人物的独特魅力

二、 品读课文

(一)自学课文,要求:

请大家快速的浏览课文,用“——”划出王冕孝敬母亲的句子,用“ ”划出他勤奋读书的句子,用“ ”划出他刻苦学画的句子,可以在感受深的地方圈圈划划,也可以写写批注

(二)全班交流

1、你找到哪些句子描写了王冕孝敬母亲,教师相机指导朗读、感悟

(1)王冕说:“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出示)

A、你读的听起来很轻松,读好哪几个词就能读出这份轻松(闷得慌、快活些)

B、再请一位同学大声的,轻松的读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王冕是真的不想去学堂读书了吗?

C、交流要点:安慰母亲,体谅母亲,不想让母亲为难、伤心、难过

师:是呀,这份孝顺正是出于对母亲的爱呀!

D、(出示母亲的一段话)母亲是怎么说的,谁来读读,其他同学边听边体会母亲当时是什么心情?

交流要点:万般无奈,不忍心,有心却无能为力

从哪些词语读懂的?(不是、只靠、实在、只好)抓住这些词通过朗读表现母亲的心情

请2位同学分角色读一读,读出人物不同的心情

师:看,刻画人物语言描写是最直白的表达方式

(2)王冕一一答应,母亲含着眼泪回去了。(出示)

A、 他是怎么答应母亲的,可以联系上文用自己的话说说

要点:母亲放心吧,一定听你的话,处处小心,每天早出晚归,自己照顾好自己,不用为我担心

B、(理理衣服、含着眼泪)从这两个词中你读出了母亲的什么心情?

要点:对孩子的关怀和疼爱,伤心、难过、不忍心、无可奈何

这种伤心和不忍正是出于对孩子的爱呀!

把母亲的这种心情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师:是呀,刻画人物还可以通过人物的动作和神态描写,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3)从此,王冕白天……陪伴母亲。

即使再累也要陪母亲,多孝顺呀!

(4)遇上秦家煮些……回家孝敬母亲。

是呀,好吃的都留给母亲,多懂事呀!把“总舍不得”读的慢点、

重点就能读好(读)

(5)王冕得了钱,就买些好东西孝敬母亲。

心中总是挂念着母亲,真是体贴呀!

(6)春光明媚的时候……母亲心里十分欢喜。

对,为母亲解闷散心,真是孝顺呀!

过渡:王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了对母亲的爱,的确是孝敬母亲呀!

2、同时,他读书也很勤奋,交流你找到的句子

(1)每天给的点心钱……买几本旧书。

从哪里体会到他勤奋的?(也舍不得)

是呀,宁愿饿肚子也要买书读,多爱学习呀!

大家请注意“旧书“,一个旧字你读懂了什么?

要点:旧书便宜,可以省下一些钱贴补家用——多懂事,多孝顺!

旧书便宜,可以多买几本读——多读书,好学呀!

抓住这两个词读出王冕的勤奋和孝顺!(读)

(2)白天牛吃饱了……柳树阴下看书。

一有空就看书,真是勤学呀!

(3)他每天画些画,读读古人的诗文。

长大后还是每天读,多勤奋呀!有句话说的好:活到老,学到老呀!

(4)不知不觉三四年过去了,王冕读了不少书,也明白了许多道理。

对,书是最好的老师,从中能学到很多道理!几年中他读的书可真多呀!(读)

3、过渡:王冕不仅孝敬母亲,他还勤奋读书,多么好学呀!他学画更

是刻苦,交流你找到的句子

(1)自此以后……学着画荷花。

一个“攒“你读懂了什么?(不容易,懂事)

是呀,再难也要学,多好学呀!(读)

(2)起初画的不好……没有一处不象真的。

(起初、三个月、大有长进)读读这几个词语,你读懂了什么?

(时间短,进步大)

有怎样的进步?用哪些词语形容他画的荷花?(栩栩如生、形象逼真、惟妙惟肖、活灵活现)

同学们,从不会画到大有长进,他靠的是什么?(坚强的毅力,坚忍不拔的意志,坚持不懈,勤学苦练,勇往直前,毫不气馁、锲而不舍的精神,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对呀,这些是通向成功的铺路石,看图,他还靠的是什么?

(细致的观察,耐心的练习,对荷花的喜爱)

抓住这些词,读出他学画的刻苦!

是呀,他眼中有荷花,心中有荷花,才能把荷花的精神、形态、颜色画的如此传神!他的刻苦勤奋终于使他成为一位画荷高手,他的作品也受到人们的青睐。

(3)过渡:同学们,他怎么会从放牛娃成为一个画家呢?其实这是出于一次偶然的机会

A、 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地听,边听边想象,思考:这一段写的是什么?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师配乐范读

B、 交流:雨后景色,很美

C、 美在哪呢?请大家各自轻声读读,选择你觉得最美的地方好好的读一读,比比谁读的最美

D、 比赛读,边体会(指导朗读的方法)

(欣赏荷花图)

(瞧,花苞上雨水点点,在阳光的照耀下,伸展着婀娜的身姿,抖开了美丽的霓装,如含笑的少女,如顽皮的孩童,如穿着粉装的仙子,冰清玉洁,妩媚娇艳,真是“花中君子来哪方,亭亭玉立展娇容”

再看,那碧绿的大圆盘上,颗颗水珠晶莹透亮,水晶似的闪动着灵气,如颗颗珍珠,光彩夺目,真是“暖日和风香不尽,伸展枝叶碧无穷”呀)

[小学六年级作文语文少年王冕教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四年级小学生作文教学反思

全文共 1777 字

+ 加入清单

作文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作文教学的难点其实在于学生无素材写。无素材可写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把作文教学植根于生活的土壤之中。在两千年前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说过:“不观于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于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于海上,何以知风波之患”。孔子的话形象生动地阐明了知识与生活实践之间的关系。由此可见,知识从生命开始,与生活同行。生活是作文创作的源头活水。作文与生活是血肉相连的。我们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广泛地应用,在用中学,在学中用,以此提高学生习作的兴趣,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

一、作文教学要体现生活

“体现生活”是新课程的一大特点。贴近生活,让语文教学生活化,是重塑语文教学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作文教学是语文课程中最具生命个性的教学层面,是具有个性的学习主体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放飞情感,表明态度,实践人生价值的体现。新课标要求写作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基于这一理念,我认为,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敢于表达的能力,要解除羁绊于学生作文情感的条条框框,为学生提供体验生活的机会。学生让学生在开放中放胆作文,弘扬人性,放飞情感,写真实的生活,述生动的情感。

二、让生活成为习作的来源

生活,永远是作文创作的源头活水。在日常生活中听、说、读的活动总陪伴我们左右。我认为引导学生“多读、多听、多想、多说、多记”是提高作文能力的重要途径。作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强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关注生活,扩大信息接受量,让源头活水滋润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情不自禁地学习作文、应用作文。“生活处处皆作文”,报刊杂志要看,广播电视要听,中外名著要读,名胜古迹要赏,山川河流要游。从打电话到接待客人,从写留言条到写申请书,从看电视广告到看电器说明书,无一不是听说读写能力的运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多读、多听、多说、勤写生活随笔”,努力把习作自然而然地由课堂扩展到生活天地。生活有多广阔,习作就有多广阔。

家庭生活是日常生活重要的部分,家庭是小社会,在这其中学生品尝了成长过程中的苦乐酸甜,也体味到了亲情的可贵。然而,许多学生认为每天都和父母接触,实在没有什么让人激动的事情。在这时,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去细心观察、用心感受家庭中让学生动情的东西。如让学生回家参加家务劳动,学习劳动技能,和父母一起体会劳动的甘苦;父母节日或生日的时候,给父母送上自己亲自做的礼物等等。体验亲情,积累写作素材。还可以让学生和父母每周谈一次心,把成长的困惑告诉家长,把成长的成果和家长一起分享。学生在与父母的交流中,享受到了亲情,也为学生的学习奠定了情感的基础,同时也积累丰富的习作材料。有了丰富的习作材料,学生将必克服作文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难题。

三、让语文教学生活化

作文是语文知识的实际应用,语文是否学的好、学的扎实,是作文成败的前

提。“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把语文教学植根于生活的土壤中,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应用语文,学好语文。四五年级的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提高了,并学会了做读书笔记。在每节课的组织教学时间里,我指名一、二位学生将课外书中抄录的好段落、好句子念或背给大家听。。一方面,更多的学生主动去阅读课外书,另一方面,写作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目的在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做生活的有心人,并为写作提供素材。渐渐的,学生在生活中养成了会听、会想、会说的习惯。充分利用班级举行的各种活动学习语文。如班委选举,上台作竞选演说;运动赛场,小记者在行动;新年到了,让学生写《新年的快乐》??班级的这些活动“语文化”,真可谓一举多得:学生既是在实践语文,又是在搞班级建设;教师既是在进行语文用法训练,又是在进行班级教育。每月学生独自出一份手抄报。由于学生平时能留心班级生活中的闪光点,一篇篇感情真挚,内容鲜活的文章,由此诞生了。对学生而言,这些手抄报是他们小学时代的成长纪念册;对老师来说,则是班级生活与语文素养和谐统一的结晶。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无处不生活。让生活成为语文学习的动力和参照吧,同时让学生通过对语文的学习去关注生活,获得各色人生经验,品味各色别样人生,书写心中的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小学英语教学游戏100例》1000字读后感

全文共 2253 字

+ 加入清单

小学英语作为近几年新增设的科目,在肩负英语启蒙和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大基础的重任的同时,又面临着检验匮乏,教学对象年龄小,注意力,接受,分辨能力相对较低等重多困难。那么,怎么才能克服困难,有效良好地进行小学英语教学呢?我认为应在分析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注意力等特征的前提下,精心设计组织教学。而其中,游戏的运用尤其重要。现行小学英语教材就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在整册教学内容中,几乎在每课都穿插有游戏。

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着多方面的重要的作用。

一、 激发兴趣,活跃气氛,吸引注意力

一节好课不是老师一味的讲,学生一味的听,而应是有静有动,动静相结合的,小学设管内的天性是好动的,要让他们端端正正的坐着听四十分钟,是很难办到的。即使做到了也收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还可能压抑了他们的个性,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心理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注意力稳定性较差。最好的也只能保持30分钟,况且长时的有意注意容易使人感到枯燥乏味,投入程度也不会高,如果在教学中结合教师的讲解,适当地安排一些游戏,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动的舞台,把他们的思维和身体从疲劳、紧张中解放出来,使他们涣散的注意被吸引过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学习人身体部位名称时,刚开始学生们觉得新鲜,兴趣很浓,热情还很高,但随着单词加多,听讲和读的时间加长,他们感到很疲乏,觉得没意思了,注意力也不能很好地集中了。这时,我适时地加入了“听口令,做动作”的游戏,一听说要做游戏,孩子们立刻变得活跃起来,注意力又集中了,在随后“touch your head” “stamp your feet” “wave your arm”的口令中,他们一会摸头,一会跺脚,一会挥胳膊,忙得不亦乐乎,最终在笑声中记住了个部位的名称。

二、 创设情景,加深记忆

一种语言习惯的习得,必须是在一定的语言背景和情景中完成,这些仅靠课文中提供的情景对话是远远不够的。那些对话是别人的,学生只是一个扮演者和朗读者,因为没有心灵的感受和理解,许多人不能很好地融入其中。游戏就弥补了之不足。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情境,语境,还让学生们真正地成为“主人公”亲身经历资:料;来/源,于GZU521学:习;网 http://Gzu521。COm,这对他们的记忆又是一大帮助,如果为了记忆只是一味地重复练习,他们就只能是机械地记忆,而这种记忆是很难保持的,但如果将所学的内容安排在他们积极从事着的活动中去,成为活动的直接对象,这样,因为是他们亲自感受体验,直接参与了的,记忆效果受识记时的情绪状态的影响。情绪状态较佳时对记忆作用明显。这一研究结果提示我们,在教学时,应该重视情境,愉快地教学,这又如何做到呢?游戏便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捷径。在教学中开展多种多样轻松幽默的游戏,使他们在笑声中学会英语。

三、 训练口语,发展思维

英语的学习不仅仅是记忆、理解、书写,还要能够说出来,能够正确流利地说出来。这是重点也难点。对于初学英语的人来说,更是难上加难。他们往往心理紧张,没有自信,不敢开口。更别说在课后生活中运用了。要攻破这个拦路虎,首先必须给学生一个没有压力的轻松环境,消除内心的紧张与害怕,同时,鼓励他们进行语言交流,在运用语言与其他人互相讲话时,学习的内容会丰富起来,游戏就恰恰能够做到这些。游戏给了学生接近生活,轻松愉快的环境,带给他们描述、表达、说明的欲望,在不知不觉中训练了口语,这些都比学生自己读教材重复教师的话有价值得多。

语言与思维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游戏在联系课本词汇的同时,促使学生准确地表达思想感情,把他们所学的语言词汇合理地组织,适当地安排,准确地表达,这个过程,丰富了他们的词汇,丰富了他们的的感性经验,推动了思维的灵活性、逻辑性的发展。

此外,游戏给了学生想象和思考的空间,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如在教学“friendship”时,为了让他们深刻理解记忆这个单词的含义,我采用了画图的游戏,就是把这个单词的意思用画图表示出来。因为“friendship”的概念是抽象的,没有实物可以比拟,这样就不能照猫画虎了。只能凭借自己的脑子去思考去想象。有的学生想象了一个有关友谊的故事,画了一幅漫画,有的想到了恩格斯和马克思的友谊,画了两幅肖像;有的想到了一句古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并且惟妙惟肖地画了出来,以次来体现“friendship”的含义这样,学生们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和思考的能力,深刻地理解了单词的意义,思维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四、 培养情感,发展能力

在教学中,有趣的游戏活动,可以养成学生热爱生活,开朗乐观的生活态度,能够让学生有机会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有机会展现自己的生命活力和丰富想象力,创造力,从而树立自信心和自豪感。在游戏活动中,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使其体验到团结、友爱、互助、荣誉感、责任感,进取心等积极的情感。比如,在角色扮演的游戏中,使其学习表达各种社会角色的情感,在画画游戏中进一步发展了他们的美感,此外,游戏中还存在一个如何协调的问题,如何制定游戏规则和如何违反规则进行处罚的问题,学生们需要自主地讨论和解决这个问题。这个过程中他们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等都得以锻炼,同时这队学生的独立性、正义感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以上是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四方面的作用,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作用,这根据游戏形式、内容的不同而异,当然,并不是所有游戏都能起到了这些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精心选择、组织,恰当安排,以使其取得最佳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小学教师教学周记

全文共 2129 字

+ 加入清单

不知道当时我出于什么样的冲动想法,去做了你们的老师.孩子们,我真的没有想过我会站在讲台上为你们讲语文,讲算术,讲故事...

我开始以为只是单纯过来看看大家,不要你们太放肆就好了,结果...成了你们的老师.

孩子们,你们知道吗?我每天最开心的时候就是我来教室的时候,你们围过来争先恐后地喊"老师好"的时刻,那种感觉真的是很幸福,很幸福...不知道为什么,老师写到这句话的时候,脸颊有滚烫的东西落下来...因为老师突然觉得时间很快.

记得第一天来看你们的时候,说实话,老师在讲台上的时候很紧张,虽然我装做很镇定...我记得当时有人跟我唱反调,老师当时很气愤,有点想一走了之,但是最后事实证明老师没有错,你们很喜欢老师.

第一天老师给你们讲了白雪公主的故事你们还记得吗?看着你们那样认真的表情,老师不仅很有成就感,而且当时就喜欢上了你们这群单纯可爱的孩子.

第二天,老师来很晚,听说你们一早就在问老师怎么还没有来,听到这样的话,老师心里很温暖,因为我们认识只有一天.

第三天的时候,老师一走进学校你们就疯扑过来,牵我的手,围住我,说实话,那么多人把我包围住真的还有一点点尴尬,但是老师保证,更多的开心.

第四天,老师教给你们讲了一些汉字,你们还记得吗?下次如果有机会,我回来还会考你们哦.然后老师给你们讲的成语故事,名字对于你们的记忆难了一点,"狐假虎威"要记好哦.下次回来,老师还要请同学讲给老师听呢.

时间很快,今天是最后一天了.老师特意起很早,想给你们一个很好的结束.虽然前一晚睡很晚.老师来的时候你们还在疯,你们没有注意到老师,但是当你们发现我走进教室的时候,你们还是露出了欣喜的声音,老师很开心.今天给大家讲的1-10以内的数字你们都记好了吗?不会再告诉我1+3=5了吧.你们很聪明.真的!

于是时间就这样走到了尾声,从来没有感受到一周星期如此之快,当老师上午放学告诉你们,今天是老师给你们讲的最后一堂课的时候,你们沉默了,老师知道,你们还小,很多感情无法表达,但是老师从你们的沉默中读出了你们想说的话...可是老师要很抱歉也很遗憾的对大家说,老师没有来得及跟你们道别,反正你们也不明白分别的意思,反而老师怕自己会在你们面前丢脸(老师此刻有点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对不起)

老师承认,你们真的很调皮,你们甚至不怕我,和我疯,但是我是老师,我可不能被你们操控了,要不然,老师比你们还疯呢.老师也承认,有好几次,有点生气,你们不认真上课,你们总和我顶嘴,还总是在下面影响我上课,所以老师也骂过你们一些孩子,但是现在想起来,不正是这些单纯和幼稚才真正是属于你们最大的财富吗?

因为你们,我想起了我的童年,我曾经也和你们一样,走路蹒跚,撒丫子满操场的跑,在地上打滚,毫不顾及衣服弄脏的到处爬来爬去.那个时候好象真的是什么都不用想,什么都不用考虑,就算死哭活哭不要坐到这里,等不到几分钟,看着大家玩得高兴,自己也什么都忘了,脸上还挂着泪珠就又疯跑去了.这就是童年,这么简单,这么晴朗,这么快乐...可是人为什么要长大.

孩子们,好好加油吧,因为老师看得出来你们真的都很聪明,说不定在很久以后你们中间会出现一个状元,一个比尔盖茨哦.老师没有和大家照相,因为老师会有点害怕在以后的日子里看到这样的照片,因为老师是很敏感很脆弱的,你们不懂这两个词的意思,等你们长大就明白了.

恩,调整了一下,因为刚才真的觉得很想孩子们,觉得还有好多知识没有教给你们,还有好多故事没有讲给你们听...

孩子们,你们真的很可爱,你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深深的印在我的记忆里,虽然时间短暂,但是真的真的,你们的天真,你们的纯朴,你们的幼稚,你们的可爱都成为了我这个寒假很珍贵的收获.我想,这比起我在电台代班,比起我去参加文艺活动都要有意义很多很多.老师现在眼睛好痛,你们让我体会了久违了"排水健康法",谢谢~

孩子们,要答应老师,以后的日子里要好好的听你们老师的话,要好好保护自己,希望换个时间还能和你们见面,你们要让老师看到你们的进步哦.

还是很习惯你们叫我老师,还是很习惯一靠近学校就有你们闹喳喳的声音,还是很习惯一走进校园就有你们扑过来牵住我的手,把我包围住,争先恐后的喊"老师好".还是很习惯你们什么事情都向老师汇报,还是很习惯你们把老师当做很厉害的人物.你们要记得老师给你们讲的故事,教给你们的汉字和算术哦,要记得老师教给你们的礼貌和好习惯.要记得你们的墙壁上有老师的杰作,要记得老师我哦...

好啦,孩子们,此刻你们已经进入梦乡了吧.老师很高兴能给你们上一个星期的课.老师在这里为你们写下老师人生里的第一篇教师周记.送给你们喜欢的"小白船",虽然这个版本你们一定听不懂,老师听到这首歌会想起你们每一个细节,包括笑,包括哭,包括在操场疯跑追逐.包括你们唱歌参差不齐的声响,包括闹哄哄的教室,包括你们认真跳舞的表情,包括你们装做端正坐姿的样子,包括试图翻过铁栅栏,包括趴在栅栏上小小的影子.时间很快,老师也该要回自己的学校做一名学生了,或许这篇文章老师写得很乱,或许你们看来稀松平常,或许你们并没有很了解老师,但是这对于老师真的是很大的财富,至少那见面时的一声"老师好"会让老师想念很久很久,老师离开以后,你们会想老师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小学写人作文及教学点评

全文共 226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妈妈是一个很和蔼的一个人,我在做错事情的时候,她总是不骂我,而是教导我应该怎么去改正。所以,在我的心目中,她是一个对我非常好的一个妈妈,所以我非常爱她,但是有时会和她吵架,不过我的心却并不想骂妈妈,因为她对我是非常的好。

所以,在母亲节的时候我送上一句美好的祝福语——母亲节快乐!

教师评语:这是一篇一年级的孩子写的记叙文,虽然没有多少文采,但他情真意切。发自内心的爱着他的妈妈。文中“我在做错是的的时候”也许是手误,“是”改成“事”,去掉一个“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学雷锋视频小学生观后感

全文共 704 字

+ 加入清单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是雷锋的名言,也是雷锋生前的追求目标。3月5日――雷锋日,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观看了电影《雷锋》,影片中雷锋那光辉的形象深深地打动了我。

雷锋的童年十分痛苦。母亲被逼上吊死了,父亲被地主打死,哥哥被病折磨死了,连弟弟也被活活的饿死。原本幸福的六口人,只剩下了年仅6岁的雷锋孤零零地活在人世。

电影中,最令我受益匪浅的故事就是买汽水了。那次,雷锋和几个朋友在一起打篮球,当他们大汗淋漓的时候,突然来了一个卖汽水的人。他的几个朋友先后买了汽水,而雷锋却说:“喝什么水不都一样,我还是去喝凉开水吧!”看到这儿,我不由地羞愧万分,想想自己平时大把手地花钱买零食吃,便自愧不如。虽然勤俭节约是一种中华美德,但随着时代的变化,这种美德却渐渐被人淡忘。而现在,我那个已被熄灭的火焰又重新燃烧起来。

雷锋身上最可贵的精神,就是乐于助人。每次遇到有困难的人,他就会伸出援助之手。比如:他生着病去工地帮忙拉砖;往返几十里路送年迈的老奶奶和小朋友回家;他帮战士们洗衣服;他还把自己一点一点攒下的100元钱全部捐给了灾区,自己却连双袜子都舍不得买,仍穿着补了又补的破袜子。像这样的事例太多太多,列举不完。“人民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每当战友们问他为什么时,他总是这样笑着回答。雷锋叔叔助人为乐,把党和群众视为自己父母。

最后,雷锋因公殉职,但他的精神却永远留在我们心中。雷锋叔叔是我们永远的学习榜样。今后,我一定要像雷锋叔叔那样,做一个乐于助人的人,一个勤俭节约的人,一个勤奋进取的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学雷锋视频小学观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小学习作教学优秀论文欣赏之想象作文

全文共 2102 字

+ 加入清单

一、想象作文要为儿童开拓思想自由的天地

想象是人的创造性活动的一个必要因素。进行想象性作文实质上是将积累的表象加以改造的过程。它是创造性的形象思维的结果,其目的就是为了发展儿童的创造性。因此,想象性作文必须为儿童去开拓思想可以自由驰骋的广阔天地。只有思想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儿童才能将记忆中的表象奇特地加以组合,创造出新的形象。这种形式,促使儿童运用文字把自己幻想中的画面、色彩、情感表达出来,从而引导儿童怀着美好的意愿向往未来。在这样的天地里,儿童简直到达了忘我的、奇妙的世界里,儿童的潜在的创造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丰富的想象是创造的关键。创造离不开想象,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只有让学生的心中长满“想象树”,学生的思维才能活跃起来。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普西曾经深刻地指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新能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之间的分水岭。”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敢于想象,敢于创新的训练,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如在教学《捏泥碗》时,在学生做好一只“泥碗”时教师进行多角度的引导,让学生从形状的角度去想象,去动手做做。再让学生从色彩的角度去想象,去试试做做,找出色彩搭配方面的最佳组合,达到最佳效果。然后再从碗内外的花纹装饰进行斟酌。这样,教师为学生创设了想象的空间,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探求,获得新创举。这样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自然有话可说。

二、想象性作文要提供引起儿童创造欲望的题材

由于想象是一种积极运用表象的心理过程,它最终要产生出新的形象。儿童的想象在热烈的情绪的支配下,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想象性作文的题材要能引起儿童的创作欲望。

有了素材,还要组织加工,学生的逻辑思维较为稚弱,形象思维却异常活跃,所以加工素材应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放飞学生的想象力。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一切,推动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由此可见,写好文章,更需要借助想象力,它就像飞鸟需要翅膀一样。我引导学生运用想象,把眼前的实景、实物或实感,跟想象的内容自然巧妙地结合起来,从相似的事物中谋求联结与拓展,使想象的两翼张开,打开学生的思路。看到蜻蜓飞翔便想到飞机,再联想到飞行员;听到鸟叫便联想到唱歌,再联想到歌唱家。以此为模式的想象自然、生动,可以启发学生由此及彼整体观察素材,将想象的锋芒辐射出去。这样反复训练,通过联想,使学生的认识更具体、更形象、更深刻,学生就会感到自己于一座写作素材的宝山之中。生活是那样丰富、美好、有意义,写起文章来更加文思奔涌了。

三、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重在唤起学生的联想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说得好:“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修订版“大纲”也明确指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因此,小学生作文,虽不是艺术创作,但同样需要比较丰富的联想。要形象地描绘客观事物,就需要运用生动的比喻,拟人的手法;要完整地刻画每个人物的形象,就需要对他们的内心活动作合理的推测;要比较深刻地揭示某一事物的象征意义,就需要开展较丰富的联想。

1.睹物想象。

小学生联想具有直观性和具体性的心理特点,所想象的内容常以某种具体的东西作为直接依据。比如:一个小小的地球仪,上面只有线条、颜色和简单的文字,让学生站在地球仪前,去寻找向往的首都,寻找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并用已有的地理知识、生动的语言,把寻找到的地方描述出来。除此,还可经常不失时机地让学生想象。如带学生去春游,同学们对薄公英发生了极大的兴趣,就可让学生以《飞呀,飞呀》《我的旅行》《我是一棵蒲公英》等为题,分别介绍了自己的家,家里有哪些人,长大准备飞到哪里去,想干什么,使同学们张开了想象的翅膀,激起了浓厚的写作情趣。

2.听录音想象。

作曲家创作美妙的音乐,也是来自生活的源泉。听鸟鸣,想象茂密森林的良辰美景;闻水声,想象泉水叮咚的溪流,波光粼粼的湖水,汹涌澎湃的大海;录上一段马达声、车鸣声、人流声,想象出海的场面,告别的情形,欢腾的闹市……

3.续写想象。

许多课文的结尾有有尽而意无穷,让学生沿着作者的思路续写下去,既巩固了课文所学的知识,又拓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如《月光曲》一文结尾写道:“贝多芬直奔回客店把月光曲记录了下来。”可启发学生想象贝多芬在记录曲子时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在记录过程中,他的神情是怎样的,有哪些动作。

4.假设想象

假设的东西,本身是不存在的,要学生写假设的内容,非想象不可。比如《假如我是……》学生在这一个个“假设”中,抒发自己的理想、抱负,描绘出自己灿烂的前景。《我翱翔在宇宙》也是一个假设想象训练题。宇宙是一个神秘的世界,令人神往的地方。学生最富有幻想,先给他们找几本介绍宇宙航天知识的书刊,再讲几个科学幻想的故事,然后要求学生,利用一个晚上站在阳台或空旷地,抬头远望苍穹,展开想象,最后要求学生无拘无束地统说故事写成作文。

实践证明,作文是一种思想和文字的综合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中心,非一日之功。小学生有着丰富的想象潜力,只要教师善于挖掘,就能开发出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

[小学习作教学优秀论文欣赏之想象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