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我家乡清明节的风俗作文(精品20篇)

我的家乡在山东滨州这个不仅物产丰富,而且景色优美的鲁北福地。下面是小编收集了我的家乡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1773

作文

536

八年级家乡的风俗议论文作文大全

全文共 358 字

+ 加入清单

现如今的电视节目丰富多彩,如动画片,有的是讲植物、讲动物、讲科学……我最喜欢的是讲动物的动画片,一看到动画片沙龙,我就看得津津有味,不禁还会想起家乡元宵节中的“火龙”。

在我的家乡,一到元宵节,村长会花钱去买许多蜡烛,再叫一些小孩在庙前的田埂上插满,插完了,只要风不大,站在屋顶上看去,如一条满身燃烧的火龙,

好看极了!因为乡村的庙里是简朴一点的,所以在舞龙的时候,龙是分开的,找几个本村的小伙子,要五个,一个高一些的举龙头,三个身高一般的举龙身,个子矮

的举龙尾。因为举的每一段里有一个手电筒,所以像一条自由自在飞翔的龙,又听风儿的呼呼声,闭上眼睛想象,真像一条龙在吼叫。这时候如果你没看清楚,他们

会挨家挨户的举一会给你看,还要放一圈鞭炮。

我们家乡的习俗很特别吧,欢迎你到我的家乡平江来看“火龙”,吃长寿腊肉面、火培鱼。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家乡的传统风俗

全文共 1439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的家乡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比如:春节、端午节、重阳节……每个节日都有传统的风俗习惯。

春节的脚步声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而在春节里,我们的习俗就可以装上一箩筐。年三十的晚上,亲朋好友都会回家,大家团聚在一起,吃着美味的食物并且互相聊天。吃完晚饭,我们小孩便可以拿着炮仗到外面尽情的玩,而大人们则是在房间里打牌,看电视。直到很晚,我们才上床睡觉。年初一早上,我早早的便起了床,喝一碗香浓甜美的枣子汤,暖暖身子,喝完枣子汤后,那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回响在耳边,新的一年就在这爆竹声中开始了,这种场面使我想起了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加上这一句诗的熏陶,春节的气氛是不是更浓了呢?伴随着一声声祝福语中,新年的拜年环节开始了,我和父母一起去串亲戚。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环节,因为每当此时,我的腰包便变得鼓鼓囊囊的。到了晚上,天空中便会绽放出一朵美丽的烟花,真是五彩缤纷啊!看后真让人觉得其乐无穷呢!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你们的家乡是怎样过春节的呢?

我的家乡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美丽小城扬州。我们家乡过年的习俗大概从腊月二十四左右就要算起了,那时候已经充分感觉新年的脚步离我们是越来越近了。

我们家乡一般腊月二十四这天掸尘,用鸡毛做的掸子将屋里的所有旮旯角落的灰尘都要打扫干净,然后给灶王爷上好香,帖好“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的对联,送灶王爷上天,禀明今年在我家一年的待遇情况,和我们家的大小事情。记得那时在家给灶王爷上香帖对联要相当严肃的,要诚心诚意的,这样灶王爷才会在玉帝面前说好话,来年保我家平安。

接着就要将家里的被褥床单衣服什么的全部洗干净,将屋前屋后也要收拾妥当,做到窗明几净,干干净净迎接新年。二十五开始做馒头,馒头的面要发酵,发酵的时间就可以准备馒头馅,馅有很多种,我家一般都喜欢坐糯米肉丁馅的,青菜肉丁馅的,豆沙馅的,平安菜馅的,还有芝麻馅的。现在想来家里的馒头真是香,真好吃,比外面买的包子有嚼劲多了。

二十八左右开始帖对联和福字,不知几何起,福字都是倒帖着了。好像以前妈妈解释倒着帖,就是福到了。现在的对联一般是买现成的,手写的少了。记得小时候在家,每年的对联都是自己写的,别人一来,爸妈都会对别人炫耀那是我儿写的对联,自己好不得意。因此小时候是特盼着过年的,除了好吃好喝外,就是自己的虚荣心会得到极大的满足。

大年三十这天,基本就是在家做吃的,为晚上的年夜饭准备,杀鸡宰羊,煨汤炖肉,凉菜热菜准备一大桌,晚上一边看春节联欢晚会一边享用。我们家是一大家,每年我们兄弟姐妹都会聚在一起吃团圆饭,都是用一个大圆桌来吃饭,伴着晚会上的相声小品的哈哈声,年味气氛十足。

我们家一般在年夜饭中途的时候就去放烟花爆竹,我们兄妹几个都会抢着放烟花,点着了放孩子手里,看谁的烟花放得高,放得远,好开心。晚上会一直看春节联欢晚会守岁,等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去放鞭炮,然后我们打牌,爸妈会去准备芝麻杆放在门边,门槛那儿还会放一根木材。

第二天早上,我们兄妹几个都会起得很早,去放自来水,也叫抢财神水,谁第一个抢到谁今年就会行大运。然后开大门,看见木材,要说发财,讨得吉利,看见芝麻要说,芝麻开花节节高,今年好运。然后放鞭炮,拿吉礼。就是每人一个托盘,托盘里有一个苹果,寓意平平安安,一个桔子,寓意运气好,一条糕,寓意甜甜蜜蜜,一个红包,寓意红红火火。

然后就是吃早点,一般就是枣茶加各色点心,去村里给长辈拜年

从初二开始拎着礼物走亲戚,亲戚如果多的话,要一直走到十五元宵节才能算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家乡的节日风俗

全文共 993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开封,开封节日民俗有很多,我来跟大家讲讲吧。

斗鸡:是开封人喜爱的一项民间传统博戏活动。斗鸡比赛勇猛激烈,精彩有趣。斗鸡的选择、饲养、调教、训练,都有一套严格、科学的方法,极富乐趣。开封斗鸡协会每逢旅游文化节日都要举行斗鸡比赛,场面十分热闹。

盘鼓:过春节,逢节庆,打盘鼓,是开封传统的民间文化活动。开封盘鼓节奏性强,套路多变,气势宏大。目前,开封有盘鼓队30余支,每逢元旦、春节、国庆和文化节、菊花花会、庙会,都要举行盘喜表演和比赛。那隆隆的盘鼓声,豪放的击鼓英姿,促人精神振奋。开封盘鼓队曾赴日本表演,广受赞誉。

风筝:四月春风放风筝,是开封市民家家户户喜爱的活动。开封风筝历史悠久,花样繁多,制作考究。每到春季,古城上空风筝纷飞,争奇斗艳。民间艺人制作的工艺风筝、微型风筝,是中外风筝爱好者收藏欣赏的佳品。

夜市:开封夜市久负盛名,位于市中心的鼓楼夜市规模最大,小吃品种最多。这里的风味小吃,调制精,风味雅,深受中外宾客的喜爱。“炒凉粉”、“杏仁茶”还曾远涉重洋,赴新加坡表演,备受欢迎。如今,逛夜市、品小吃、体味古都民俗风情,已成为游开封的一大乐事。

菊会:早在北宋时期就盛极一时,明清时代养菊之风更为盛行,已有近千年的栽培历史,品种繁多近千余种,有菊城之称。深秋时节,满城金菊盛开,游人络绎不绝,形成了传统的菊花花会。

鸟市:养鸟是七朝古都开封的风俗,(www.yuwenmi.com)是其他古都都所不及的特点。追溯汴京鸟市的历史,在《东京梦华录》中就有记载。从开封养鸟人家留下来的古董上,还可以看出在明代开封的养鸟、买鸟又有了新的发展。到了清代,开封的养鸟达到鼎盛时期,鸟市就在大相国寺。

灯会:开封的元宵灯会自宋代以来绵延千年。古都灯会继承了历史传统,不断发扬光大。灯会种类繁多,设计新奇,规模宏大。每当元宵之夜,市内造型各异的彩灯比比皆是。整个古城火树银花,璀璨夺目。一年一度的灯会,常常吸引大批中外游人前来观赏。每年的元宵灯会让人充分领略“火树银花不夜天”的绚烂风姿。

庙会:一年一度的东京禹王大庙会是展示开封民间艺术的大舞台,也是品尝开封风味小吃的好去处1993年,开封恢复了“东京禹王大庙会”这一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深受广大市民的欢迎。庙会期间不仅有民间祭祀活动,而且还有舞狮、盘鼓、旱船、踩高跷、吹唢呐、豫剧、京剧等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表演及风味小吃、旅游商品展卖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我们喜欢的家乡风俗作文500字

全文共 626 字

+ 加入清单

温暖的屋内,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着象征着团团圆圆的年夜饭;一家人在门口前贴着春联、贴福字、贴年画;屋外,噼噼啪啪的炮竹声、烟花在天空中绽放的声音、小孩玩闹的欢言笑语声。哪里不充斥着过年的热闹气氛?

我的家乡泉州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都称“过年”,等过了正月十五这年就算过去了。你可别小瞧这十六天,“过年”的习俗细的吃什么、干什么都要遵守习俗做。这习俗虽多,可热闹也从未间断。

家乡在过除夕夜到正月初一凌晨是最为热闹的。在除夕夜晚要敬天公,零点一到,四处烟花炮竹响成一片,我们既要在家中万堂中设堂,摆上三牲(鸡、鱼、猪)、果子、清茶等贡品,并且燃上三柱清香、点烛拜天公。除夕这天晚上,不仅要守岁还要开正,开正就是除夕之夜守岁到十二点迎新年,祭拜天公的同时,放烟花炮竹,以表庆贺,开门迎春纳祥,俗称“开正”。

正月初一清晨,无论男女老少,纷纷起床盥洗,穿上早已准备好了的新衣服,开始了新一年的第一天。新年的第一天早上忌吃粥,否则传说,第一天出远门都会天降大雨,被雨淋湿。早餐后,人人四处走访朋友亲戚,见面都要互道“恭喜、恭喜”。

正月初九,又是一个热闹的日子!这一天是天诞日,也就是天公(玉皇大帝)的诞辰生日。这一天人们要放爆竹、点上一对红烛灯,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这一天的清晨前必须准备好许许多多的贡品,一家老小都要跪拜天公。一来感谢天公对全家这一年来的庇佑,二来祈福新一年的平安如意。年,就在这忙碌中过去,在这欢乐中过去,在这热闹非凡的习俗中过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家乡过年风俗

全文共 433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广西北流,按照我们的家乡的习俗。过春节从腊月十二的年夜就开始了。

小年夜这日,人们要包粽子,还要做年糕。第二件事是上街买鞭炮和玩具,贴近除夕就去买年画了。

到了除夕可真热闹!家家户户赶做年菜,贴对联。挂灯笼。挂年画等。男女老少穿起了漂漂亮亮的衣服。

家家灯火通明,鞭炮和烟花彻夜不绝,出门在外的人们还要守岁。

大年初一更热闹。一早,人们走出家门,到亲戚或朋友家去拜年。同时,风景区。游乐园。网吧等也更热闹了。大人小孩特别喜欢去游玩。

元宵一到,更是最热闹的时候。除夕很热闹,可是没月光,元宵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灯火通明,家家的灯笼不一样,有的是波璃的,有的是牛角的,有的是纸灯。宫灯,还有的灯笼里面有叮当作响的小铃铛呢。

外面有灯,家中也有灯,走马灯。纱灯。冰灯除了看漂亮的花灯。

人们还会吃汤圆,汤圆有用红豆沙做的。有的用花生做的。还有的用芝麻做的。吃元宵饭,人们预示新的一年快乐吉祥。

一眨眼到了正月16日,春节就结束了。人们又开始了往常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家乡的风俗六年级

全文共 640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会有不同的风俗和特色,我们顺德也有不同的民风民俗。想知道吗?那就接着往下看吧。

春节是广东最重大的传统节日。顺德的春节也有自己的地方特色。从农历十二月中旬开始,家家户户就会去商场买过年的必需品,最少不了的就是红瓜子、开心果、龙江煎堆等。

在腊月二十三的晚上,按照习俗是要送灶君上天,有的叫“谢灶”、“送灶”或“祭灶”。祭灶的贡品一般都是一碗炒米,两片片糖和一些水果。谢灶时用一个大盘子,装着祭品去拜。

置鲜花是家家必置的。这时候,大家都会去迎春花市。迎春花市大多数是在农历的12月28日至到除夕都会举办。到时候,数以千计的人都会去“行花街”。

到了除夕夜,我们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吃团圆饭。这一晚,比较大的孩子就会帮忙“拜神”。而小点的孩子就四处串门,跑去玩,大人做大人的,小孩做小孩的。到了11点,那更是小孩们的天下了。每个孩子都拿起挎包,跟着“大部队”去派财神了。只要一听到哪家在放鞭炮,我们就立刻寻着声音赶紧去找。找到后大喊一声“财神到!”大家就一窝蜂地跑进别人家里。一边对人家说吉利的话,一边给别人财神纸,别人就会给你一封红包。据说家里来的孩子越多,今年就会财源滚滚。

到了年初一,早上大人们匆匆忙忙地煮斋。吃过斋后,便会有一些人来家里拜年,当人快要走时,我们主人家就会往别人的袋子里放慈姑和桔。初一至十五,亲友或相识的人互相拜年时,已婚或年长者要给未婚者或小孩一封红包。

到了元宵节,家家户户吃汤圆,在一起聊天。过了元宵节,春节就大概结束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家乡的风俗

全文共 705 字

+ 加入清单

奶奶是个健谈的人,一些照片就能勾起她对往事的回忆,打开她的话匣子。

照片上是祖奶奶和奶奶在老家,她们站在一个像是用黑砖堆成的小塔旁,火焰从小塔的缝隙里冒出来。奶奶告诉我,这是老家过年时的习俗,叫点旺火。

人们在年三十的下午把煤或柴堆成塔状,到了晚上,全家聚在一起点燃,这就是点旺火。点旺火的由来和过年的故事一样。“年”害怕火、红色和响声,于是人们把煤堆或柴堆点燃,并放鞭炮来迎接新年,寓意新的一年红红火火。

奶奶还告诉我,旺火是空心的,在点燃之前还要先“盛装打扮”一番:在旺火堆上套上像拉花一样的装饰,贴上“旺气冲天”的字条,希望能烧光过去一年的不快,新的一年旺气冲天。

另一张照片里,爷爷奶奶伸出手,对着刚刚点燃的旺火。“年纪大了就喜欢‘烤旺火’,对着火烤一烤,不光身上暖和了,也寓意把身上的疾病带走,新的一年健健康康。”奶奶解释说,轻轻抚摸着袖子,好像在回味旺火的温暖。我看到她的眼里闪烁着一种顽皮和怀念的光芒。“过年的时候,每个单位也会堆一个大旺火,跟咱们国庆的时候每个省做一辆大花车似的。”奶奶补充到。“奶奶,我还听说人们要跳旺火,是吗?”“不不,我们老家不跳。”我注意到她的语气里夹杂着对故乡的骄傲。“但我们会围着旺火唱歌跳舞,放鞭炮。我小时候还喜欢在旺火上烤吃的。”奶奶的眼里又闪过那顽童般的眼神。

我从来没有经历过点旺火,但照片上一个个大小各异,或是刚刚点燃,或是已经被火焰紧紧包围,或是即将熄灭的旺火,被火焰映红的一张张笑脸和奶奶讲述的故事深深的吸引了我。我和奶奶约定,过年时回老家点旺火。

回家的路上,我仿佛已经看到了红彤彤的火焰,听到了人们的欢笑。我期待着回老家点旺火的那一天,期待着点亮更美好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家乡春节风俗说明文

全文共 713 字

+ 加入清单

按照濮阳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初旬就开始了。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说明这是一年当中最冷的时候。

进入腊月中旬,大街上就陆陆续续出现了卖鞭炮的了。每家每户也陆陆续续的挂起了灯笼。一派喜庆的气氛。这时,孩子们是最高兴的了。学校已经放假了,大人们正忙着预备过年的吃的,穿的,喝的和用的东西,顾不上我们了。小伙伴们就疯玩了起来。有时家长给一些零花钱,就去买糖吃。现在的糖种类真叫那个多,可谓是应有尽有。从形状上说:有方形的,有圆形的,还有各种卡通人物形状的;从味道上讲:有果味的,有奶味的,有巧克力味的;颜色也很多。不管是从哪个方面,都能充分调动我们的味觉,让我们有想买的冲动。在假期里,我们还可以缠着家长给我买各种玩具。如:玩具飞机,玩具枪等等。

过了农历二十三后,年下气就越来越浓了。大街上人来人往,脸上都是喜气洋洋的。各家店铺也都是一片繁荣景象。特别是从食品店里飘出肉的香味儿,让人止步。我觉得过年真好!

除夕更加热闹,忙碌了一年的人们终于可以歇歇了。一切该准备的东西都已准备好,只等上桌了。华灯初上,人们就吃过了大年除夕夜的团圆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观看中央电视台为全国人民准备的精神大餐----春节联欢晚会。一家人坐在一起有说有笑的,其乐融融!到半夜十二点钟时,鞭炮声此起彼伏,好一个热闹的不眠夜!

大年初一,人们都早早的起来了,都穿着新衣服。走上街头,互相拜年,互相说着吉祥的话,祝福的话,一派和谐景象。

过完新年,眨眼又到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人们去大街上看舞龙舞狮表演,去文化广场猜灯谜,晚上去戚城公园看灯展。

过了元宵节,就到正月十七了。假期结束了。学生又回到了学校,家长又开始上班了。一切又进入了新的起点,努力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家乡的清明节作文

全文共 774 字

+ 加入清单

又到了清明节,今年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回老家上坟,祭拜祈福。

我们家族人多,有六十多人。上坟那天,一大早我就跟着爸爸、大爹、大姑们一起去坟地拔杂草、砍杂树、填土,不一会儿就把杂草从生的坟地打扫得干干净净。

回家吃过午饭,大人们又忙开了,准备好祭品,张罗着去坟地祭拜。我们坐着车,拉着祭品不到三十分钟就到了坟地。

一到坟地,大家七脚八手又开始忙碌起来了。大人们杀公鸡祭过山神后,有的杀鸡,有的修老坟,有的煮饭,我们小孩子也没闲着,帮着大人们打水、捡菜、洗菜。忙活整理顺当,饭菜熟了,坟修补完了,祭拜仪式正式开始了。按族人辈份大小,最年长的手端装满祭品(有饭、菜、肉、烟、酒、糖、茶、水、水果、糕点等)的筛子,头戴草帽,按坟头年早辈份一个接一个的祭洒祭品、压纸、烧香,跪拜祈福,嘴里不停的念着保佑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六畜兴旺、健康平安、幸福等祝语。我们按辈份大小照样依次祈福跪拜完了。开始放鞭炮烟花,在坟地边平地上摆开香喷喷的饭菜,大家围坐一起吃,家乡的清明节又热闹又快乐。

吃饭间,爸爸对我说,孩子,过去我们上坟走路都要一个多小时,东西全靠人背,到了坟地满身是汗,可累啊!现在党的政策好,公路修通了,水渠修好了,东西不用背全都用车拉,方便快捷,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过多了,你们也很幸福啊。听了爸爸的话,我也感到现在党的政策越来越好了,对农村政策更好,帮扶救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村寨寨通电通路,家家户户建起了新瓦房,城乡孩子读书免费,人们生活一天比一天过得幸福快乐。

今天,天上不时下着小雨点,好像老天在清明节也对无数先辈英烈们缅怀掉泪。我耳边又好像听见老师在讲话:“同学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的不容易啊,是无数先辈、英烈、共产党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珍惜、要爱护、要发扬,要更加努力奋进。”

回家的路上我的心情在高兴愉快之余又感到沉重,久久不能平息。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400字

全文共 491 字

+ 加入清单

大年三十,一大清早,大人都起床开始忙活了。

洗漱后,顾不上吃早饭,外婆外公舅舅便开始准备下午的祭拜用品,其中猪头、鸡、“金元宝”是最马虎不得,也是最费时间的。

看,外公外婆一起将腊月腌制好的硕大猪头,放入铁锅中煮。妈妈说,这猪头是外公专门从安徽买来的,是过年祭祖最重要的,柴灶里要花半天时间才能煮熟。

在等的时候,晚辈们也陆续起床吃早饭。年纪稍大的糖糖姐姐和我,开始分工帮忙贴窗花、春联等事情,一边争论着“这样贴好看”“不这样好看”“这样”“这样”……一片欢笑。

年纪小的三个妹妹不能帮忙,便可以看——杀鸡!这鸡非常不寻常,是用来祭祖的,必须是大公鸡才行!“杀鸡开——始——了——”只见外公左手提着菜刀,右手擒着大公鸡,气势汹汹地走到鸡的面前刀口对着鸡的脖子一抹,只见一缕鸡血滴到一个盘子里,几十秒后,将鸡扔到开水桶里。

大家吃个午饭,便可以去祭拜了,但是婴儿和儿童只能待在家中。听舅舅说,祭拜时,要先把祖先的坟前、周围打扫干净,把猪头、鸡摆好,焟烛点燃,再点香,每人需持三支香,将东南西北每个方向都拜一遍,然后将香给插上。最后将“金元宝”烧了,就大功告成,可以回家喽。

这,就是我的家乡风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一年级家乡的风俗伊议论文

全文共 1270 字

+ 加入清单

老家每年正月十五都要举行炮会,以庆去年丰收,祈望来年兴旺。

在7岁那年,我兴志来潮,跑去跟爸妈说去看炮会,结果迎来的却是一个坚决有力的“不”字。理由很简单,我还小,一个人去自然不行,而父母日里工作也是幸苦,要父母陪着去自然不合情理。我也就只能呆在家里,自取自乐。

那天中午,午饭我吃得很少,也很快,早早地放下了碗筷,跑上自己的房间,闷在里面。回想每年十五过后,班里同学围在一起,谈论炮会的事情,想想自己也只能在一旁听他人说。每当同学们问到我,我也只能扭过头去,嘴里道着说了几年的同一句话“我爸妈不让我去……”

少顷,门外有人喊起了我的绰号“老山羊”,我一听,哦!是“冬菇头”——他来干什么呢?我迈出门口,径直朝门口走去。“什么事?”我一脸疑惑地问。“今晚一起去看炮会吧!你都没去过呢!”我往屋里瞟了一眼。他似乎明白了,他走进屋里,很有礼貌地向我父母问了个好,然后说:“叔叔阿姨,我今晚想和你儿子一起去看炮会,行吗?他好多年没有去过,错过了好多精彩啊!如果你担心安全问题,我可以写包票,晚上我们整个班一起去,出不了问题的!我今晚一定一根毛都不少地送他回来。”爸妈见“冬菇头”写了包票也就放心了。就将信将疑地同意了。我当即高兴地跳了起来。

我和“冬菇头”约定晚上7点半在家里等他,他会带着全班来,集中后再一起去。到了晚上7点20,我的心情更加激动了,时不时跑到门口看看“冬菇头”来了没有。终于,7点28分,他到了。我跑了出去,与同学们会合后,我向父母道别后,大家向着寨子进发。伴随着一路上的月光、花草,我们一路上熙熙攘攘,边走边笑来到了寨子的祠堂,炮会就是在这里开始的。

一般来说,炮会是在晚上8点开始的,现在已经7点50分了,很快就要开始了。尽管还有10分钟才开始,然而祠堂门前早已挤满了人,所有人都在等待着炮会的开始。

8点到了,村长组织大家离中间的台子远些,避免开炮时火花会伤到人。第一项节目是“开炮迎新",意思是说点燃烟花来迎接新的一年,祝愿在新的一年里,看到这烟花的人万事如意,财源滚滚。村长点燃了烟花的引信,大家一起盯着引信燃尽,然后“嗖”的一声,烟花开始燃放,“轰、轰、轰——”近百响后,第一项结束。第二项叫做“二炮对接,连响定天”

。内容是说将鞭炮和烟花的引信连起来,点燃鞭炮,如果能连着响,那来年就是一个吉年,人人走好运。第二项开始,对接完成后,村长点燃了鞭炮,“啪啪啪---”千响的鞭炮响尽了,焦点就集中倒了引信上,一阵烟雾散去后,我看到了一点火光——引信点燃了!紧跟着64响的烟花也叫嚣了起来。

最令人激动的还是第三项“得炮者兴”。因为等村长放完冲天炮以后,炮壳会落下,这时只要谁捡到了炮壳,谁就会福星高照,万事如意。村长开始放炮了,所有人都在等待着“福运”的到来。“嗖”一炮冲天,“轰”炮鸣夜空","咚“炮壳落地。正好在我的脚边,我马上捡了起来,只是不知道关于它的祝福是不是真的。接着是唱戏,粤戏。这个我们都不感兴趣,便要回去。

临走前,“冬菇头”又数了一下人数,齐了才回去。

我回眼望去,原来寨子是这么美丽——,我怎么以前就没有来看看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我们喜欢的家乡风俗作文500字

全文共 556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处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和韵味。说起我们家乡兴化的风俗,那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就拿端午节来讲吧。

这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立的节日,有三大主要风俗,让我来给你介绍介绍吧!

风俗一:包粽子

我们这,粽子是只有端午节才能吃到的美味。首先,在粽叶中心部,把它弯成圆锥型,挖上一大层雪白的糯米,再加入自己喜欢的食材,用一片粽叶封顶,用线加固,一个半成品粽子就成了。放在电饭煲里,加水煮半个小时,清香扑鼻的粽子就大功告成了。全是糯米的粽子,吃一口,软软糯糯;加入五花肉的粽子,吃一口,咸香淳厚;加入蜜枣的粽子,吃一口,香甜可口;加入虾仁的粽子,吃一口,Q弹爽滑;加入辣白菜的粽子,吃一口,麻辣鲜香。

风俗二:赛龙舟

下午时分,小镇上那条不知名的小河边围满了人,这是在干嘛?哦,是在赛龙舟啊。瞧,四条细长的雕着龙头的独木舟正在你追我赶,岸边十八个大鼓,鼓声冲天。划船的小伙子个个眉清目秀,借着鼓声,一号独木舟像火箭一样,一口气夺得冠军。奖励是一大罐雄黄酒和一锅粽子。

风俗三:扔粽子

相传屈原是抱石投江的,老百姓为了不让他饿了,就把家中的粽子扔到汨罗江里,我们不在那里,只好这样。煮好的粽子第一个要投河,只见大伙把粽子靠近额头,在亲吻一口,使足力气,“嗖!啪!”投到了河中。

这就是我们这端午节的风俗,你们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家乡的清明节

全文共 446 字

+ 加入清单

“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爷爷说,清明是个传统的大节日,是纪念祖宗,缅怀先人的日子。

这天我们全家总动员,扫墓去。天空细雨绵绵,那条泥泞湿滑的土路不见了,一条平坦的水泥路展现在我们眼前,满山一片绽青。不知不觉到了墓地,大家齐心协力锄去杂草、荆棘,给坟墓培添新土,认真修整了一遍,奶奶将祭品摆好又点了三炷香招呼我说:“快给‘公妈’磕磕头,祈求祖宗保佑你会读书。”我不明白,奇怪地问道:“我在这儿说话,‘公妈’能听得见吗?”大人们笑而不答,我只有听话地对着墓碑磕了几个响头。简单的祭奠仪式结束,全家人一边休息,一边述说往事。特别是爷爷说得津津有味,有时唏嘘,有时叹惋,感伤而又沉重,他摸着我的头,意味深长地说:“太爷爷那辈人可苦了,别说穿衣,连双草鞋都没,吃不饱每天还得出工,苦啊!看看你们多好,生在一个和平富强的年代,整个莆田城建设得多美,乡村盖上别墅,农民也开汽车,还有高速路、和谐号动力火车……你们啊要好好学习,认真工作,为家乡多做贡献……”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清明节一行让我终身难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清明节的家乡

全文共 45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清明节,是中国传统扫墓节日,爸爸开车带奶奶、妈妈、我、哥哥一起回仙游老家。我的老家在仙游县城附近的一座大山上,我们经过了1个小时的环山公路终于到达目的地——我梦中熟悉的家乡

一下车,我们就闻到一股清新的乡村气息,四周青山环绕,整个乡村显得那样祥和。我们步行几分钟就看见一座泥巴盖得老房子,这是爷爷、奶奶、爸爸以前住过的地方,现在只有曾奶奶、曾爷爷住在那里。一进门就看见曾爷爷和曾奶奶,他们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看见我们到来,那爬满皱纹的脸上绽开了笑容。问候完曾爷爷和曾奶奶,我们要去扫爷爷的墓了,我们爬上了屋后的山坡。春光明媚,阳光灿烂,小路两旁都开始热闹了。有嫩绿的小草展露着小脑袋,忙碌的蚂蚁在春运,春笋也悄悄地探出了小脑袋,山间的小路上真有趣,一会儿小鸡、小鸭和我们嬉戏,一会儿小羊、小狗与我们赛跑。远处绿油油的麦田和金灿灿的油菜花为家乡的春天添加了亮丽的色彩。不一会功夫,我们来到了爷爷墓前,爸爸带着妈妈和我认认真真地向爷爷的墓碑行三鞠躬。我多么希望爷爷还活在我们身边,和我们一起享受这美好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清明节的风俗作文600字

全文共 611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节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因为它不仅代表着我们可以在这一天,祭奠我们已经过世的亲人,替他们扫墓。也代表着我们可以出游踏青了。

在我的家乡快到清明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开始做清明果了。说到清明果,在不同的地方也分很多种,有的地方的清明果是圆形的也叫“青团”。像我们这里的清明果是饺子形的,我们都叫它清明果。清明节这个传统节日,我们除了吃清明果祭拜祖先外,还有着很多特别的意义。

正如诗中所说:清明雨纷纷,此时清明节还未到,便雷雨阵阵了,此不为“清明雨上”吗?

清明果这东西大部分中国人都吃过,大部分的清明果形如饺子,外皮大多数用清明草(鼠鞠草)做成,据说清明果是祭奠祖辈的,制作清明果时还隐隐有一些清香,令人陶醉!说到制作清明果,那讲究可多着呢。先用清明草、糯米、大米捻成粉后再做成皮,之后再加以装饰,再包裹进去各种各样的馅。

扫墓这个节日习俗,可谓充满了悲欢离合,也充满了对祖先的敬佩之情。扫墓,顾名思义,便是去祖辈的坟上祭拜老祖宗或亲朋好友,这扫墓的经历,我也有一次呢!这是几年前的清明节,学习放假,便于老爸同行去老家去扫墓。回到老家,雨,也是纷纷地下着。带上香、白纸、雨伞,便上路了。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树木的存活率也高,这,正是老天赐予人类补偿的机会,一个植树的机会。组织起来,带上几棵树苗,铁铲,水桶等材料,便可去植树了,植树方法也要学习对的那种。

清明,令人意味深长的名风名俗并不止这些,期待,今年“雨上的清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清明节的民俗风俗

全文共 460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牧对清明节的写照。清明时节上上坟,扫扫墓,祭拜已故的亲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可是,今年的清明节不知从哪儿传出了个新“习俗”。

今日,妈妈下班回家,手里拿了好几瓶桃罐头。我很是疑问。妈妈看到我那样就知道了,将事情的原本告诉了我。我也没多想,便向美味的桃罐头发起了“进攻”。

吃过了桃罐头,没有了美食的诱惑,我的头脑变得冷静下来。我仔细的想了想,不禁有些心痛:唉,现在的节日,早已在巧手设计师——商人的手中变得千疮百孔,面目全非。节日早已不是昔日美好的节日了,他们已成为商人们赚钱的机会了。

现在,人们的生活都富裕了,已不在乎那10元、8元的,只为了图个吉利讨个平安而随波逐流,以至于让“久不出户”的桃罐头成了家喻户晓的“当红明星”。这不禁让我想起不久前日本海啸引发的核电站碘辐射风波,不知从哪儿吹出一股风,让盐的身价大涨,名声大亮。一时间,人们抢盐成疯,谣言四起,人心惶惶。可没过多久,谣言不就不攻自破了吗!

在这里,我要劝告大家:不要盲目的随波逐流,让人在不经意间赚了一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描写家乡风俗的作文800字

全文共 844 字

+ 加入清单

每当别人问起我来自哪时,我都会骄傲地告诉他们,我来自诸暨!没错,就是那个走出了四大美女之一西施,以画梅而闻名于世的王冕的故乡——诸暨。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诸暨的一些风俗民情吧。

清明时节雨纷纷

清明,天空中飘着雨丝,一个略带哀愁的日子。每家每户,从清明前几天就开始筹备了,筹备些什么?无非就是清明粿了,这个外表有青色,有白色的“果子”,外形各式各样,里面的馅儿,青的是豆沙,白的是咸菜豆腐的,制作起来尤为复杂,是诸暨人过清明节的必需品。一个普普通通的清明粿,里面包含了太多对过世亲人的思念,味道也就大不一样了。准备好清明粿,就要去扫墓了。

点上香火、白烛,烧上纸钱、元宝,再把精心准备的清明粿摆上,说上几句家常,再深深地鞠几躬。细细的雨丝打在身上,不知是谁的泪滴落在人间。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节,整个中国都十分重视的节日。除夕这天,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顿团圆饭,这便是一年到头最大的慰藉吧。这顿饭在一阵爆竹声中开始,又在这爆竹声中结束。诸暨人年夜饭的餐桌上有什么呢:西施豆腐是头菜,随后有糖醋排骨,有象征着“年年有余”的清蒸鱼,有传统的梅菜扣肉等等。我喜欢梅菜扣肉,那诱人的排列整齐的扣肉,看得我口水直流,香味在我的鼻子中徘徊,迟迟不肯散去。其实我最爱的还是那酸酸甜甜的糖醋排骨,那美味简直让人无法自拔。到了临近十二点的时候,爆竹声又开始了,这一晚大家都选择不睡觉,为了给自己“守岁”,还真是“一岁除”啊!

东风夜放花千树

元宵,大街上挂满了喜庆、鲜亮的灯笼。诸暨的一些乡镇上会举行舞龙舞狮、花灯展等节目。走上街头,大人们会在花灯前伫足观赏,小孩则是选择猜灯谜,不仅是为了那些精美的奖品,更是对自己猜谜本领的一个认证。还有不例外的就是吃汤圆了,家家户户准备的汤圆也各不相同,甜的吃腻了还可以吃咸的,自己烧的青菜汤圆,“迷道”不要太好哦!

不过,圣诞节、万圣节这些“洋节日”越来越流行的今天,在“端午节”被邻国霸占的今天,各地的民俗被慢慢的淡忘,这些民俗习惯,我们应该重视,不让它们变成下一个“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九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大全

全文共 551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是河南鹤壁,鹤壁是个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的城市。春节鹤壁有很多习俗,如逛庙会,贴春联,我最喜欢的是初一的饺子。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吃饺子也是中国人在春节时特有的民俗传统。因为取“更岁交子”之意,所以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饺子起源于张仲景的时代,“饺子”又名“交子”或“娇耳”是新旧交替之意,也是秉承上苍之意。有时,人们还会把钱包到饺子里,谁吃到包着钱的饺子,就预示新一年他会好运连连。

每到这一天,我都会和家人一起围在桌旁,端上一盘盘香喷喷的饺子,开开心心得吃着团圆饭,记得有一次初一早晨,我正吃着饺子,突然,我感觉嘴里好像有一个硬硬的东西,吐出来一看,是一个硬币!弟弟看我已经吃了一个硬币,就也要吃到有硬币的饺子。弟弟在饺子碗里翻来翻去,终于找到了一个比较大的饺子,连忙放在嘴里,生怕别人给他抢了。可是,弟弟那个饺子里没有硬币,妈妈吃到了一个。就剩下一个有硬币的饺子了,弟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姥姥看到弟弟急得满头大汗,就特意给他找到了那个看着象有硬币的饺子,对他说:“这个饺子大,你试试。”弟弟接过饺子,吃了下去,他突然大叫一声:“啊,我吃到有硬币的饺子了!”我们全家开心地吃着美味的饺子。

这样富有抽奖意味的民俗能带给我和弟弟不一样的乐趣。

我喜欢家乡的习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关于家乡风俗作文600字

全文共 786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的呈献也有许多种,而枫泾古镇便是中国古老文化之一。每到元宵佳节,便会看见满街悬挂着的花灯,连空气中都弥漫着元宵的气息,听着充满喜庆的鞭炮声。我最喜欢的习俗便是猜灯谜。

元宵当天,我们一家一起去枫泾古镇游玩。一到那里,我一眼看见的便是那喜庆的颜色——红色,就连湖面上的河灯都带着每个人的愿望一起飘向远方,长廊上挂着一排火红火红的灯笼,灯笼下飘着五颜六色的彩纸,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谜语,我被这热闹的场景感染了。

在一个灯笼前我停下脚步,小心地摘下一张灯谜纸,上面写着:早上不说,晚上不说(打一字)。我开始认真思考起来:句中的两个“说”字说明应该是言字旁,然后……我有些迷茫,突然,灵机一动:对了,一天分早、中、晚三个阶段,句中提到早上不说,晚上不说,那不就是中午说吗?言字旁加上一个“中”,不对,没有这个字,但可以把“中”换成“午”,不就是“许”字吗?我兴高采烈地拿着彩纸给了志愿者姐姐,并说出了我的答案,志愿者姐姐朝我微微一笑,只见她从麻袋中拿出一个玩偶递给我,说道:“恭喜你!小妹妹。”

拿了奖品,我又迫不急待地找了一个花灯,小心地摘下,上面写着:金木水火(打一字)。我心想:金木水火……是土吗?不是少了一个土吗?我慢慢地走到志愿者姐姐面前,小声地问道:“请问是“土”吗?”她摇了揺头,说道:“不对,小妹妹再想想。”我又思考了一会儿,还是没能解出来,于是志愿者姐姐告诉是“坎”,我反过去再一想:少了一个“土”,而“少”或其他相关的字都和“土”字不能合成字,只有和“欠”合起来才组成“坎”,我这才恍然大悟。

通过今年的元宵节,我似乎明白了,猜灯谜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游戏,而是重于在让人灵感突至,悟出谜底时的拍案叫绝,而又回味无穷,源于汉字的丰富多彩和千变万化,让我们增长知识,获知识在课堂之外,启迪智慧于娱乐之中,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应该传扬这种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描写家乡的风俗习惯作文400字

全文共 428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过春节时有很多习俗,此刻我就给你们介绍一下好吗?每年到了要过年的这一个月,就成为腊月。到了腊月就要过年了,遇到的任何一个节气都和过年有关系。

腊月初八的这一天,就是喝腊八粥的日子了。这一天每家都要做一种粥,并且都要在粥里放八样东西,有红豆、绿豆、江米、麦仁、黑米、莲子和百合,还有好吃的葡萄干,熬出来的粥稠稠的、甜甜的,好吃极了!不但要喝粥,每家还要泡腊八蒜呢!听奶奶说,喝了腊八粥就要花钱准备年货了。

还有到了大年三十这一天,要贴红红的对联和放长长的`鞭炮。明白为什么要贴对联、放鞭炮吗?这有一个传说故事。传说,有一个叫“年”的头生独角、凶猛异常的怪兽,到了大年三十晚上就要出来捣乱,夺走了很多人的性命。当它最害怕声、光和红颜色。一天晚上,“年”又出来吃人了,他在一家人门口看见这家人正在用竹子搭起的火堆取暖,燃烧的竹子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把“年”给吓跑了,人们兴高采烈地欢呼起来。这就是过年贴对联、放鞭炮的习俗。

这就是我的家乡过年时趣味的习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家乡春节的风俗作文1000字

全文共 936 字

+ 加入清单

还是不太适应家乡鞭炮声的噼里啪啦,家乡深夜依然灯火通明,家乡烟花?烂的闪耀天际;在城市里就连2017跨年夜都是寂静无声,只有手机和电视作伴。怪不得说家乡的春节最特别,最有年味。

农历腊月廿十多时家乡就热闹起来,小贩们挂出了红红的春联,大街小巷都摆满各种各样的年货,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人们都随意地挑选着自己喜欢的年货。大年三十那天,大家都忙着贴春联和门神,到处喜气洋洋,一派新年气息,红红的祝福语映衬着人们红红的期许。在中午的时候都要祭祀香火神和祖先,每家每户都带着鸡、肉、饭、酒水、水果、元宝,还有一颗虔诚的心去拜祖先,感谢这一年来的一切,喜悦、收获、挫折和泪水。拜完年后还要放鞭炮除旧岁。年夜饭摆满了鸡鸭海鲜,亲人们因团聚而开心的笑容为春节添上了别样的温暖。还有一项特别的风俗,从今晚一直到初三必须整夜亮灯,今晚的十二点放鞭炮还要下床踩地板,为自己下一年的事情做得踏踏实实。

大年初一清晨有些冷淡,可能因为昨晚整夜的鞭炮和烟花而兴奋吧,清晨都听不见喇叭声,似乎是不愿吵醒还在酣甜睡梦中的人们。大街小巷的商店都关了门,放眼望去只剩满地的炮灰和斜洒下来的几道晨光,伴随着蹦蹦跳跳的小孩的身影,拉开了新年的第一天。旭日东升,小镇开始热闹起来,锣鼓喧天,游园、舞狮、耍武术、球赛,显扬出一派喜洋洋的节日气氛。今天的饮食比较清淡,而且忌操刀、杀生,只能吃斋,显得更加清淡。

初二在乡下还有一个重要的仪式——拜年。但初二拜年的意义不同,重在为新的一年祈祷,希望新的一年一帆风顺,万事如意。接下来就回归往常一样了。初六左右回乡下过年的人都陆陆续续地返回工作之地,小孩安心学习,大人忙于工作,生活似乎步入正轨,小镇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但在正月十五那天,当地特有的风俗习惯又激起了人们的热情。元宵锣鼓相继擂响,大人小孩都放下手中的活,都来观看游行,只见游行大队浩浩荡荡,一辆辆花车闪着五彩缤纷的灯光开过,几个小孩宛如叠罗汉一样搭得一个比一个高,头旗、红绿大旗、六国牌、八宝花、狮子班、彩龙、锣鼓棚、八音队、飘色台……甚为壮观,围观的人们也被这气氛感染不停地呐喊助威。

突然有点不适应城市的静谧和一如既往,天空还是那般蓝,有时望着望着,就开始想念家乡的树叶年糕,还要多久才能回家乡过那个别样的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