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等待观后感【9篇】

等待的过程中,期待目标的到来,未尝不是一种幸福,开学吧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幸福的作文,希望大家喜欢。

浏览

1225

作文

9

篇1:《等待》观后感

全文共 347 字

+ 加入清单

作者:张佳妮

这天老师给我们看一个关于“等待”的视频,我有点好奇,“等待”是什么?于是,我就拿起妈妈的手机认真仔细地看着,一打开,我惊呆了,没想到原来是写邓稼先的故事。我觉得还挺有趣的,就津津有味地看着。

当我看到一半的时候,邓稼先是一个默默奉献的人,他从不骄傲,从不公布自己的伟大事迹,甚至他死后十三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才给他追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可以说他与世界上一切和他从事一样工作的人都不一样,到他临死前还和于敏联合署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建议书》。邓稼先是祖国的自豪,死而无憾的精神代表。

还没去世之前,邓稼先得了重病,只剩下了363天……而他妻子花了28年写了一部著作《邓稼先传》,这时候,我就感受到邓稼先的默默的付出。

这次的视频让我懂得了坚持无懈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致敬英雄——《等待》观后感

全文共 307 字

+ 加入清单

作者:何烨

今天我观看了王洛勇和刘琳演绎的《等待》,为了致敬两弹无勋邓稼先,舞台演讲真实再现了邓稼先夫妇的故事,震撼人心,让观看的人们无不泪流满面。

从1958年匆匆的一别,就是28年。许鹿希等了邓稼先28年,原以为这一次邓稼先不会再次离开她,却不知邓稼先已经因为核辐射身患癌症晚期,只有一年不到的时间了,永远离开了许鹿希。

不,邓稼先并没有离开,他的精神品质得到后人的传颂。邓稼先走后,许鹿希用她的余生,去追寻邓稼先这些年的足迹。最后,她写了一本《邓稼先传》。就这样,她整整用了28年。

邓稼先为了国家丢下了他的妻子和幼小的儿女,他为了国家奉献了他的一生。邓稼先爷爷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永远缅怀先辈!致敬英雄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等待》观后感

全文共 277 字

+ 加入清单

作者:苏子林

我看了来自王洛勇和刘琳演的视频《等待》,好感人。他们用温柔的语气和铿锵有力的声音,歌颂了邓稼先不平凡的一生。

视频里讲的是邓稼先的奉献精神,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邓稼先说的一句话:“为了祖国,牺牲值得;为了人民奉献值得;为了明天,奋斗值得。”在1979年的一次核弹空投试验,天空上没有出现蘑菇云,核弹从天空上直接摔到地上,邓稼先不顾生命危险,走进试验区,找到了这个弹头,走出来了第一句话是“平安无事,兄弟们,我们的试验可以开始了。”我还对邓稼先最后一句话,很是感慨,“死而无憾。”

我觉得邓稼先是一个很伟大的人,明明知道前方有生命危险,他还是勇往直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等待》观后感

全文共 350 字

+ 加入清单

作者:何璇

看完了视频一切都领悟了,邓稼先不顾一切造原子弹、氢弹,而且不顾核辐射危险顽强拼搏,好让祖国强大起来,一颗弹中挥洒着科学家的鲜血。前28年的等待,后28年追寻。28年夫人的等待,等来邓稼先回来了,可如今他是一位61岁白发苍苍的老人,核辐射却让他患上了癌症晚期的病人。留给他的时间真的不多了,夫人多么希望能像从前那样好好相处,不久后邓稼先走了,他临走告诉后人,他死而无憾。

28年后夫人许鹿希到处追寻,问过了上百上千和邓稼先同道的人,写出了一本《邓稼先传》。

一次次的试验中,试验虽小,却迎来了祖国建设的伟大的新时代,迎来我们追梦奋进的伟大民族复兴。等待、追寻多么简单的词儿,却在夫人和邓稼先之间变得如此困难,弥足珍贵。

如果没有邓稼先,就没有我们现在。是他让祖国更强大,是他让世界认识了全新的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等待》观后感

全文共 356 字

+ 加入清单

作者:严文州

一次出门,纵使两人相隔28年,丈夫的想念,妻子的期盼。

邓稼先,一位人人熟知的科学家,在接到国家的召唤时,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为国家而奋斗”他放弃了家庭,投身到研究事业里,他抛弃了自己的一切。

当氢弹实验时,核弹却没有爆炸,正当大家争议谁去检查时,邓稼先挺身而去,原因是“它是我造的,我最了解它。”可想而知,当时他下了多大的决心啊。进去的话,可能会被炸得面目全非,命丧黄泉,再也见不到家人了,可它是捍卫国家安全的核武器,就算我邓稼先牺牲了也是光荣的,换来的将是亿万中国公民人身安全保障。

丈夫在外面奔波,妻子留在家里,许鹿希也是传奇人物。28年,忠心不变,在丈夫邓稼先爱国强国情怀、奋斗奉献精神的感召下,她默默追寻着他,并没有被孤独所打败。我们应该学习她这种“乐观”精神,没什么好怕的!

致敬先辈,精神永传!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选择等待-《云水谣》观后感作文

全文共 694 字

+ 加入清单

一支钢笔、一本素描画册、一条围巾、一枚订婚戒指,这一切只为让他记住她,等候她。陈秋水等了,可是很遗憾他没能等到最后。

当我听到碧云从楼上发出的声嘶力竭的哭喊声的时候,心也跟着碎了……那是一种心死的灰漆漆的感觉吧!

不知道是导演的偏见还是为了电影的夸张效果,王碧云用一辈子等待着一个未知的结果,在画框里描绘着心中的爱情。当她老得只能坐在轮椅上的时候,还可以为了心中的那个秋水哭泣得像个孩子,那是一种深爱,更是一种真爱吧?!可是陈秋水却没有那么伟大,洞房花烛夜,他言语极少,表情凝然,是对远方的碧云的一种愧疚的自责吗?!可是,为什么就不可以再等?为什么不相信碧云并没有离开?为什么就那样答应了另一个姑娘的爱。他和金娣的爱是畸形的,这样对待金娣公平吗?替身?难道就因为她把名字改成了王碧云就可以把她当成真正的王碧云?!多么不符合常理的推断。是感动了吧,是喜欢了吧,是些许心动了吧?!!!

金娣没错,她错的是爱上了陈秋水,这个心里只有碧云的却不能像碧云那样等待到最后的男人!

王碧云是伟大的,她是个画家,生活里有了艺术,多少会增添些离奇的神秘色彩,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到像她那样,三毛是个例外。陈秋水是个怎么样的男人呢?有点执著,有点专情,但是这仅仅只是有点。既然答应了等待,就得坚持到最后,不坚持,抑或只坚持生命中的一段时间,都不是坚持。王金娣是一个可怜的女人,为了爱,选择了做个替身,甚至把名字也改了,女人这样值得吗?谁也说不清,因为谁知道那么多年的生活后,陈秋水不会变成她王金娣的?不过我还是不喜欢这样的爱。

当爱情选择等待的时候,请让彼此都有坚持等待到最后的把握,否则是怎样的结果呢?又一个王碧云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精神永流传——《等待》观后感

全文共 272 字

+ 加入清单

一九六四年十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一九六七年六月,中国第一个氢弹爆炸。因为这两颗弹的爆炸,使中国站了起来。而创造他们的人就是我们熟知的“两弹元勋”邓稼先。然而在这段历史的背后,有个催人泪下的故事。

邓稼先在34岁的时候,告别了妻子许鹿希。许鹿希以为,这次分别最多也就一年。可是,却只是28年的聚少离多。

28年后,邓稼先回家了。但此时的邓稼先,已是61岁的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是癌症晚期的病人。止痛针从一天一针到一小时一针。医生说:“邓稼先只能活最后的363天了。”

最后,邓稼先逝去了。但是,他所代表一代科学家的精神将永远流传的。(作者:汪昕曜)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三值得”,值得我们敬佩——《等待》观后感

全文共 436 字

+ 加入清单

作者:唐海轩

1958年,一位年轻的男子离开了妻子和儿女,这位男子,是谁呢?没错,他就是我们熟悉的“两弹元勋”邓稼先。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发射成功,天空中出现了巨大的蘑菇云;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发射成功,天空中再一次出现了巨大的蘑菇云。过了28年,邓稼先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中,可已是一位61岁的白发老人,已是一位癌症晚期的病人,不久,就离开人世。

1989年,邓稼先的妻子不停地追寻着邓稼先的足迹,写成了一部著作《邓稼先传》。这也许是历史的巧合,这本书的出版时刚好用了28年。前28年等待,后28年追寻。

看完后,我不禁深思。邓稼先以为了祖国,死而无憾。为了祖国,他觉得牺牲值得;为了人民,他觉得奉献值得;为了明天,他觉得奋斗值得。这三个“值得”,真的值得我们敬佩,他这种高尚品质、无私奉献精神真的值得我们学习。像邓稼先一代的科学家们,还有很多,因为有了他们,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才能迅速发展;因为有了他们,我们生活水准日益美好;因为有了他们,我们国家国防科技越来越强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等待》观后感

全文共 584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都知道,在每一位科学家背后都有一段坚苦的经厉,而今天所要说的是“两弹元勋”邓稼先。

邓稼先在匆匆忙忙地告别了妻子和儿女后,义无反顾的走进大荒漠研究原子弹和氢弹。

妻子觉得这离别最多也一年,可她不知道,这一走,是整整二十八年。

在二十八年中,邓稼先一直在大荒漠研究和实验原子弹和氢弹。

在一次空投实验中,炮弹砸向了地上,天空却未升起蘑菇状的烟云。在科研人员的争论下,邓稼先站起来起身说:“不要再争论了,我去,你们去也解决不了问题,它是我制作的,我最了解他,而且责任书上也是我的签名啊!”邓稼先还是义无反顾地走进了出事区。

他在区域内找到了弹头。出来的第一句话是:“平安无事!同志们!我们的实验可以开始了!”

随着报纸上的一串串喜闻,人们知道了中国有原子弹和氢弹了!他们要让全世界认识一个全新的中国!

二十八年后,邓稼先回家了。此时的他已是一位六十一岁高龄老人,一位癌症晚期的病人了。他剩余的时间都在病床上,但他人在工作,此时的他,与妻子只剩下三百六十三天了。

邓稼先去世后,他的妻子——许鹿希走遍全国,前后拜访了一百多位与邓稼先同路的人,编写了《邓稼先传》。在厉史上有许多令人痛心的巧合,《邓稼先传》出版后,时间正好又过去子十八年。前二十八年等待,后二十八年追寻足迹,对于许鹿希来说,等待是漫长的,追寻是有趣的。

邓稼先生是伟大的,死是光荣的,所以让我们一起向可亲可敬的邓稼先致敬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