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信仰观后感最新【推荐20篇】

近期,我局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观看了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观后,在全体党员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引发了大家对“信仰”这一重要问题的新的思考。通过观看《信仰》纪录片,使全体党员产生了以下感受和体会:

浏览

6134

作文

33

篇1:信仰观后感

全文共 473 字

+ 加入清单

革命战争年代,信仰是无数革命先烈为着新中国前仆后继的坚守,那是对中国能够带领人民取得革命胜利无比坚定的信念;新中国建设中,正是那来自信仰的"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红旗渠精神",给了人无穷的力量;在新的历史时期,信仰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不畏困难、甘于奉献的人,让信仰传承发出耀眼夺目的光芒。

选择信仰不难,但为信仰坚守太难,为人民服务是我们人终身的信仰,人的胜利是信仰的胜利。所以传承信仰,贵在坚守,坚守之要在于行动。作为当代基层党员干部切不能忘记了肩头责任,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的信仰是强大的,一旦认定了自己的信仰,就要坚定地去践行。我想基层党员干部的信仰就是要体现在扎扎实实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工作中,具体而又实在,来不得半点虚假与做作;就要体现在微小而平凡的工作细节上,在实践中总结提炼,亲身体验,用内心去把握、去领悟。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基层党员领导干部,更能感受到信仰的力量,如何将信仰化成实际行动,对我们有着更高的要求。我认为忠诚的信仰需要在坚守与奉献中传承,需要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来诠释。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信仰观后感篇

全文共 780 字

+ 加入清单

通过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的观看,我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光荣、正确的党,在这样一个先进的、坚强的集体中,始终有无数马列主义的信仰者,为了追求人类最美好的共产主义事业不辞劳苦甚至不惜牺牲。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我要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首先要缅怀先辈们的丰功伟绩,从他们身上找到前进的信心、榜样的力量,要充分了解和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和构成,充分了解其先进性合理性和伟大性,以此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只有在认识上根本的认可和接受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才可能去积极的传播和践行,所以大量的社会主义书籍是必看的,各种先进模范的视频是要看的,因为这是改变一个人观念的大问题,是对所有新时代人们进行的精神领航。

本篇电影以党的90多年历程为背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题,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信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故事,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我们党员青年应该怎么办!如何做好党员的信仰!我们做好自己学习的本职工作,为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添砖加瓦。

我认为应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教育科学,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把理想信念融入到平凡的学习生活中,重要的是行动和实干,要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人活着要有目标,有了目标,才会有奋斗的激情。勇于创新,锐意进取,积极进行各种对学习的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开拓前进,不断提高思想觉悟。服从分配,团结同学,坚持正义,少说空话废话,多干实事正事。适应新时代青年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学习水平和文化修养。任劳任怨、对人真诚、热爱生活、人际关系和谐融洽,处处以一名新时代大学生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努力地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创先争优,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信仰观后感

全文共 859 字

+ 加入清单

电视片《信仰》用不争的事实,用一幕幕珍重的画面再现着历史,呈现着现实,启迪着未来。让久已不闻枪炮声,血腥味的我们,又回到那个为信仰敢舍身的年代。

烈士的鲜血让世人警醒。那还未曾远去的身影,可否让这天的我们汗颜?

也曾为一己私利放下原则,也曾在你好我好大家好中浑浑噩噩。或者丧失了斗志,辗转在夜莺与玫瑰之间,把人民的请陈扔在了一边。或者放松了自检,骄纵了体格,无视方圆规则,愚蠢地自恋。

信仰被踩在脚下。我们可曾为自己是个共产党人而羞赧。可曾为那刘胡兰一句“怕死不是共产党”而震撼;为人民做些事就邀功请赏,而忘记了张思德屡立战功,却仍乐意从一个小兵做起,最终为救同志牺牲在窑洞里,无怨无悔。

当信仰被高高举起,人的头颅昂扬向上,我们的躯体挺拔健壮,我们敢于为了人民去付出鲜血与生命,人民把我们高高举起。

这天让我们重拾信仰的话题,并不是我们缺乏信仰,只是我们的信仰放在蜜罐中,已有变成纸面的文字,思想上的空中楼阁之危。这且不是危言耸听,烈士的血迹未干,我们切不能忘记了肩头职责。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们可依靠的强大后盾。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共产党人终身的信仰。共产党人的胜利是信仰的胜利。如果我们丢弃了信仰,那么未来将暗淡一片。如鱼儿离了水,是蛟龙也困在异域。请让我们记住,我们要坚守,要获取的是什么,是人民的安危,是百姓的福祉。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的信仰是强大的,她能够把不一样的生命力量凝聚在一齐,让共产主义的光辉洒播在每一个人身上,唤起我们奋进的斗志。

其实选取信仰不难,但为信仰坚守太难。战争年代的鲜血与生命是惨烈,但和平年代的坚守更加错综复杂,与战争年代非黑即白相比,我们面临的诱惑与选取更多,考验更苛刻。我想这也是《信仰》播出的一个原因吧。时刻督促自己,持续警惕,坚定信念,在当今更加需要。

马·普顿尔说过:人活着就要用生命去解释自己的信仰。共产党人一旦认定了自己的信仰,就要坚定地去践行。我想,只要我们付出了,人民和历史必须会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吧。

感谢《信仰》的播出,愿她如一剂良药,把当今中国的微恙早日治愈。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信仰观后感

全文共 1741 字

+ 加入清单

当前,深度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在精神层面似乎存在着一种隐忧,即“兜里钱越多,思想反而越空虚,财富积累越快,信仰反倒越失落”,“信仰失落”已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中的一个现实课题。

“信仰失落”问题,主要是共同理想的淡漠、历史方向感的丧失。《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一些党员、干部忽视理论学习、学用脱节,理想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

时值党的十八大如开之前,6 月 24 日至 25 日晚,为庆祝建党 91 周年,展示各个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精神品质、 理想信念和传奇故事, 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在央视综合频道首播,分“只要主义真”、“壮志换新天”、“时代先锋行”3集,每集时长 50分钟,以党的 90多年历程为背景,采用“大背景、小细节”的表现手法,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感人故事,深刻阐述了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

按照学院党委的通知安排,我自己在家认真观看了这三集历史文献纪录片,高度认同“央视制造”的创作水平和“震撼心灵”的教育效果:本片的确兼具电视政论片、文献片、纪录片之长,将展现历史,刻画人物,阐述理论融为一体,以人带史,以事论理,主题鲜明突出,细节真实感人,表现手法新颖,是一部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观赏性很强的经典电视片,是对我们广大党员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点教育片。

此片使我再一次系统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的同时,也使我再一次感受到了信仰的价值:信仰问题之所以如此重要而引起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是因为信仰不论对一个人或一个民族而言,它都能够为人们提供一种关于行为善恶的最高标准,为社会道德体系提供正确的方向和依据。今天,面对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面对高校教育的改革创新,信仰包涵的价值整合、文化认同、行为引导等功能和特点,必然成为我们不得不深度审视和思考的重大现实问题。

作为党员教师,不仅自己要在观后更加纯洁性自己的思想、更加坚定共产党员的信仰,更要在实际行动中,以一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身份,进一步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诠释和教育方面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员的先进性。

信仰是人所特有的一种精神状态或精神机制,是在某种文化形态下形成的,对人的思维意识、行为取向具有支配作用的主导性精神机理,它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评价、选择与行动。因此,信仰属于精神范畴,是整体的精神姿态和综合的精神活动,它的指向与归属是明确、自觉、积极和主动的,“它给人们提供的是除了知识以外的关于未来的信念,构成人类不断向历史纵深延伸和向未来极限挺进的精神支柱”,体现出对改造自然的情感冲动,或是对生存状态的美好憧憬和不懈追求。

总有一种信仰让我们充满力量,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奋进前行。片中展现的我们党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90年来各个时期的优秀共产党员可歌可泣的先进事迹,无不激励我们坚定信念,奋发进取,创先争优。

但是,我们也不必讳言,在我们党8000多万人的队伍中,也确实有极个别领导干部和极少数党员,“思想上入党”问题没有真正解决好,是否真信真教真干马列主义,是否“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是否把从事的职业当作一生的事业来做……这些问题,言行不一的现象还是有的,极个别人身上这种现象还很严重,确实是到了需要“信仰追问”的地步了——即“入党为了啥”?

解决当下党员的信仰问题的关键,就是要把党的“组织理想”真正转化为个人的理想信念。为此,我们需要超越“个人计算”,要有革命先烈“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那样的信念与胸怀,真正为信仰而活。具体地说:第一,从超越自我、体现生命无限价值的角度提出每个人、尤其是领导干部不可回避的信仰问题,这就是“身后给人们留下什么”,如何于私上不愧祖宗、下不愧子孙,于公上不愧人民群众,下不愧岗位职责。第二,从党和国家高度认同的角度建立健全党和国家的荣誉制度,从制度上落实“千杯万杯不如群众的口碑”。

信仰在心中,实绩需创优。有革命先烈的激励,有江苏新时期“三创三先”精神的引领,作为江苏特质党员群体的一员,我将在“追问信仰”的历程中,接好先烈的信仰之旗,脚踏实地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党的十八胜利召开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信仰者观后感500字

全文共 541 字

+ 加入清单

同是俘虏,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天无留取丹心照汗青。方志敏说:“你们能砍下我的头颅,但绝不能动摇我的信仰

今天我们五二班来到天鸿影院来观看《信仰者》这部电影主人公是方志敏。

电影开头是三个人拍照,其中就有方志敏,虽然三个人脚锁铁链,但还是互相扶着。

第一次战斗开始了,伏击在草丛的共产党军正观察的敌军,一步二步。啊!更近了,没想到共产党新兵的枪走火了,导致敌军还没到攻击范围就发现了共产党军。

二十二岁的名将寻淮洲一声令下拿着机枪就往敌军的火力点冲,敌人火力凶猛,一会儿寻淮洲便负伤了,不久寻淮洲壮烈牺牲,当他的尸体被挖出来的时候居然连棉衣也没穿可见当时共产党的生活是多么贫穷啊!

因敌军想要围剿方志敏的军队,于是,方志敏下令冲出敌人的封锁线。晚上军队累了,突然敌军来了个突然袭击,最后方志明下令撤退。在线一次战斗。中方志敏被抓,他在监牢中一页一页的写着文章。《清贫》《可爱的中国》等。

一天,方志敏正在看报纸,当他看到红十军打了胜仗的消息时,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几天后,公文下来了,说全杀,甚至方志敏,方志敏,他为了中国的信仰而死,为了不让所有中华儿女挨饿和受苦而死。

虽然今天我们过上了不错的日子,但从未想过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由多少战士的鲜血换来的。我们应当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做出伟大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信仰观后感1000字

全文共 3788 字

+ 加入清单

电影《信仰》诠释了中国人是如何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历史选择毛泽东和蒋介石代表各自的阶级和政党,用手中的枪杆和心中的信仰,用对历史的感触,和对未来的预测,在饱经风霜的中国大地上,在进行一次猛烈的碰撞,中国的命运也就取决于这两种信仰的博弈。这种信仰成了中国人寻找一条民族独立和现代化的道路的力量之源。

《信仰》讴歌了几代共产党人肩负使命,将中国从积贫积弱带向富强民主的伟大历程,这部纪录片让我重新认识了我们伟大的党,以及那始终引导我们坚定不移的坚定的旗帜。

穿越那血与火的烟云,我们见证了一个民族的抗争;走过那苦与汗的大道,我们目睹了一个民族的崛起;跨过那光与爱的江河,我们迎来了一个民族的复兴。

九十年前,**澎船里的仁人志士悄然酝酿着时代的蓝图。开天辟地慨而慷。《共产党员宣言》确立了中国人民自己的信仰,在这种力量的支持下,民族先锋队开始了救亡图存的伟大探索,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六十二年前,在自己信仰力量的支持下,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呼声终结了曾经被奴役的历史,翻身解放,当家作主。东方巨狮再次挺起她那巍峨的身躯,发出她那震撼世界的咆哮。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留下我们壮丽无悔的步伐。

三十三年前,时代有孕育着新的希望、新的活力、新的生命。在自己信仰的支持下,中国人经过艰苦创业和改革开放,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那春天的故事也写下我们对时代无尽的探索,写下我们对祖国无尽的祝福,写下我们对明天的美好向往。

从鸦片战火到抗战的胜利,我们历经近一百年的抗争。从辛亥之火到如今的日新月异,我们走过一百年的奋斗,从共产党诞生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需要近一百年的探索,再从伟人的呐喊到现代化宏伟蓝图的实现,我们同样将用近百年的岁月实现民族的复兴,这更需要坚持我们的社会主义信仰。

时移境迁,沧海桑田。从积贫积弱到繁荣昌盛,从山河破碎到强大统一,从受人欺凌到备受尊重,中华民族创造了无愧于历史的不朽功业。今朝给予我们光荣梦想,更给予我们责任使命,我们从历史的坐标中,寻找着属于今天的方向,在新时期让信仰照亮我们的前行之路,我们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与时俱进、科学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理想信念,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政党生命的动力,在无影无形间集聚着强大的力量。历史虽然远去,但人爱自己的历史应该像鸟爱自己的翅膀,是不可轻易折断的。继往开来,我们继续迎着曙光将春晖洒向长江黄河,洒向昆仑雪域,洒向复兴之路。

这部纪录片让我重新认识了我们伟大的党,以及那始终引导我们坚定不移的信仰。1920年,《共产党宣言》创造了共产党信仰的起点。1992年,邓小平曾经回忆说: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共产党ABC》,正是以《共产党宣言》为起点,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不停的追寻,坚守自己的信仰,发挥了他永恒的魅力。

有了信仰,还要坚守,正是有无数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坚守自己的信仰,才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聆听着片中的入党誓词,再次心潮澎湃,历经各种时期,党的誓词也在不断修改,但毛泽东主席添加的“永不叛党”一句从未更改。绝大多数共产党人在用生命捍卫自己的信仰。方志敏曾写过:死,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他在《可爱的中国》一书中说道:中国一定有个可爱的光明的前途。正是由于像他这样对信仰的坚守,他心中的光明前途现在已经出现。当然,不是所有的共产党人都能坚守自己的信仰,像陈公博、张国焘等人,他们终将被历史所唾弃。

在观看《信仰》中我体会到,作为一个社会人,是追求理想还是追求名利,结果会大不相同。追求理想的是奋发向上的过程,也是升华人生的过程。如果追逐个人名利,那么追到了也不会满足,追不到则会失望痛苦。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些开始时工作很不错并且很有成绩的干部,后来却堕落成人民的罪人,究其原因根子就是在信仰上出了问题。没有信仰,就不能保持我们党的纯洁性,就经不起失败的考验,就不会有矢志不渝的追求,人活得就欠高尚。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坚定自己的信仰,如何保持自己入党动机的纯洁性呢?

我认为应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教育科学,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把理想信念融入到平凡的工作中,重要的是行动和实干,要充分发挥预备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人活着要有目标,有了目标,才会有奋斗的激情。目标也就是信仰,是我们人生的指明灯,只有明确自己信仰,端正自己的态度,把党的纯洁性时刻牢记于心,才能配做一名党员,才能做好一名党员。

我会把保持党的纯洁性这一大目标当作是我预备期间的信仰,秉着这一信仰,在自己的生活中、岗位上保持自己对党的纯洁性。我深信,在信仰的照亮下,在旗帜的指引下,我们将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篇三:信仰观后感1000字

传说中国人是缺乏信仰的。那么什么是信仰?从字面上理解,信即信奉,仰即崇尚。某种意识让人信了,还会奉若神明,且怀崇敬之心,尊崇有加。

自古以来,除了百家争鸣,诸子立说的春秋时期,我们大都被独大的儒家思想所深埋。儒家讲求入世,求功夺权,一时间“在其位谋其政”真正的意味便是在其位才可有所作为。因此几千年的封建帝国莫不以争战权力为王。但朝代更迭,帝王变幻,权力从左手转至右手,没有哪个朝代真正让百姓跟从,让人民信服。当共产主义的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势,我们才发现,其实中国并不缺乏信仰,中国式的信仰让整个世界都叹为观止,自愧拂如。

当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一系列国人救国救亡的步伐一一被阻隔,俄国的十月革命送来的一本中国人的信仰之源——《共产党宣言》为中国革命点亮了希望之灯。这本书最杰出的诵读者当为孙中山、毛泽东和邓小平。正是这三位共产主义先锋开创了不同的历史伟绩,将黑暗的中国一步步推向光明。

《共产党宣言》中讲到: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正因为如此,人民才看到了斗争的意义所在。孙中山讲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提出了客观历史下的三大斗争任务;毛泽东为张思德题写“为人民服务”,又把中国革命真正的意义写得更实。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们追寻的目标再一次推进。这三者全部都是以《共产党宣言》为理论基础,提出了为普通百姓,为人民,为大多数人谋福利的宗旨。这便是中国共产党被跟随的最大理由,为自己谋幸福,争自由,为中国创未来。

我们的信仰何其单纯又何其伟大。

电视片《信仰》用不争的事实,用一幕幕珍贵的画面再现着历史,呈现着现实,启迪着未来。让久已不闻枪炮声,血腥味的我们,又回到那个为信仰敢舍身的年代。

烈士的鲜血让世人警醒。那还未曾远去的身影,可否让今天的我们汗颜?

也曾为一己私利放弃原则,也曾在你好我好大家好中浑浑噩噩。或者丧失了斗志,辗转在夜莺与玫瑰之间,把人民的请陈扔在了一边。或者放松了自检,骄纵了体格,无视方圆规则,愚蠢地自恋。

信仰被踩在脚下。我们可曾为自己是个共产党人而羞赧。可曾为那刘胡兰一句“怕死不是共产党”而震撼;为人民做些事就邀功请赏,而忘记了张思德屡立战功,却仍乐意从一个小兵做起,最终为救同志牺牲在窑洞里,无怨无悔。

当信仰被高高举起,人的头颅昂扬向上,我们的躯体挺拔健壮,我们敢于为了人民去付出鲜血与生命,人民把我们高高举起。

当信仰蒙上灰烬,人便如行尸走肉,无视人民的苦痛,把百姓的生死放在一边,人民便狠狠地把他抛弃。

谁乐意当没有信仰之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获得人民的信任,正是因为她信仰“为人民服务”的真理,且前仆后继,舍生忘死地去捍卫真理。被小米加步枪打败的张学良总结得好:前仆后继。没有对信仰绝对的忠诚,何谈前仆后继?《信仰》中讲得真切,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在世界各国的政党发展史上,中国人对信仰付出的代价之惨烈绝无仅有。中国人在追随信仰的道路上,创造的奇迹绝无仅有。

“绝无仅有”四个字如今看来简简单单,然而回望历史却不忍细述。选择信仰很难,坚守信仰更难!

今天让我们重拾信仰的话题,并不是我们缺乏信仰,只是我们的信仰放在蜜罐中,已有变成纸面的文字,思想上的空中楼阁之危。这且不是危言耸听,烈士的血迹未干,我们切不能忘记了肩头责任。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们可依靠的强大后盾。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共产党人终身的信仰。共产党人的胜利是信仰的胜利。如果我们丢弃了信仰,那么未来将暗淡一片。如鱼儿离了水,是蛟龙也困在异域。请让我们记住,我们要坚守,要获取的是什么,是人民的安危,是百姓的福祉。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的信仰是强大的,她可以把不同的生命力量凝聚在一起,让共产主义的光辉洒播在每一个人身上,唤起我们奋进的斗志。

其实选择信仰不难,但为信仰坚守太难。战争年代的鲜血与生命是惨烈,但和平年代的坚守更加错综复杂,与战争年代非黑即白相比,我们面临的诱惑与选择更多,考验更苛刻。我想这也是《信仰》播出的一个原因吧。时刻督促自己,保持警惕,坚定信念,在当今更加需要。

马·普顿尔说过:人活着就要用生命去解释自己的信仰。共产党人一旦认定了自己的信仰,就要坚定地去践行。我想,只要我们付出了,人民和历史一定会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吧。

感谢《信仰》的播出,愿她如一剂良药,把当今中国的微恙早日治愈。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信仰》观后感小学作文

全文共 626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种力量,它看似柔弱,却坚不可摧,这就是信仰

有一种精神,它看似无形,却无处不在,这就是信仰。

“七一”前夕,观看了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眼前为之一亮,心灵为之一振。90年前还是星星之火的中国共产党,在血雨腥风中顽强成长,在贫穷积弱中奋发图强,在百舸争流中创先争优,将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领向伟大复兴之路。其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有着坚定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有着一批批为坚持信仰而不惜牺牲的共产党人。

信仰是人生的指向标和精神支柱,是一个人活着的意义所在。没有信仰的人,犹如漂荡的浮萍,缺乏奋斗目标和前进动力,碌碌无为;犹如断线的风筝,把持不了自己,随时会误入歧途,万劫不复。

信仰是一种执着的坚守,是一份虔诚的敬畏。“大千世界,光怪陆离。心有所归,始终如一。”由信仰而生的蓬勃朝气、浩然正气和昂扬锐气,定将无难不克、无坚不催、无往不胜。

活在信仰中的人是充实、快乐的。物质的贫乏,生活的艰苦,对他们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正如共产党人方志敏所言:“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有着正确信仰的人是正直、无私的。他不会为外在的钱权色所惑,也不会为眼前的一己利益所羁,心无旁骛地朝着既定的理想目标勇往直前。哪怕前进的道路上有百转千回,坎坷不平,但信仰的光芒会穿透黑夜,指引着他们前行。

作为新时期的共产党人,理当踏着前辈的足迹,铭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高举信仰的伟大旗帜,书写现代化中国新的华美篇章。

[《信仰》观后感小学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信仰观后感

全文共 725 字

+ 加入清单

革命战争年代,信仰是无数革命先烈为着新中国前仆后继的坚守,那是对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人民取得革命胜利无比坚定的信念;新中国建设中,正是那来自信仰的"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红旗渠精神",给了共产党人无穷的力量;在新的历史时期,信仰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不畏困难、甘于奉献的共产党人,让信仰传承发出耀眼夺目的光芒。

选择信仰不难,但为信仰坚守太难,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共产党人终身的信仰,共产党人的胜利是信仰的胜利。所以传承信仰,贵在坚守,坚守之要在于行动。作为当代基层党员干部切不能忘记了肩头责任,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的信仰是强大的,一旦认定了自己的信仰,就要坚定地去践行。我想基层党员干部的信仰就是要体现在扎扎实实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工作中,具体而又实在,来不得半点虚假与做作;就要体现在微小而平凡的工作细节上,在实践中总结提炼,亲身体验,用内心去把握、去领悟。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基层党员领导干部,更能感受到信仰的力量,如何将信仰化成实际行动,对我们有着更高的要求。我认为忠诚的信仰需要在坚守与奉献中传承,需要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来诠释。

一是要心怀大局。"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在革命、建设、改革的每一个历史关口,是共产党人审时度势、当机立断带领人民迈上了一个个成功的台阶。基层党员干部在平时的工作中要主动增强跟着中心走、贴着中心做的意识和能力。面对新的发展形势,要高度关注上级党委的决策部署,学习各种利于提高工作质量、提升个人素养的知识,不畏难艰难险阻,事事冲在前面,甘当社会主义建设的急先锋,不断自我加压,锻炼提高自己各方面的技能,争当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说,走出去能干的复合型干部。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信仰——我们的故事》观后感——之

全文共 1256 字

+ 加入清单

在这次院党课培训要求我们观看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我们的故事》。观看后,我本人亦感触良多。影片将展现历史、刻画人物、阐述理论融为一体,以人带史、以事论理,主题鲜明突出,故事真实感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题,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信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故事,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

影片分为“只要主义真”、“壮志换新天”、“时代先锋行”这三集。

首集“只要主义真”讲述中国共产党早期先进的共产党为救国反思探寻践行马克思主义,第二集“壮志换新天”讲述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的一批先进共产党人事迹,第三集“时代先锋行”讲述了在与时俱进的改革开放新时期,共产党人为了信仰,永葆先进、纯洁和优秀的历史画卷。革命、建设和改革三个大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用奋斗脚步实践着信仰。

信仰,即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的选择和持有。作为共产党员,我们的信仰就是马克思主义。 理想信念是思想行动的总开关、总闸门,理想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当今社会,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复杂多变,让很多人抛弃了共主产义的信仰。这是危险的,信仰的缺失、躁动的欲望,便如逆风执炬:一些党员干部身上出现了信仰危机,他们觉得,共产主义过于渺茫,社会主义已经失败,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忘记了在党旗下的誓言,失去了精神支柱,他们最终沦为人民的罪人。 党员放弃马克思主义信仰,这是不可取的。“有人信宗教,有人信佛教,我说我信共产党,共产党来领导我们全国富强,领导我们走上幸福健康和富裕的道路。这就是我的信仰。”这是影片中讲述的信仰。如今在的新形势新情况下,那些影片中令人心潮澎湃的信仰故事,并不能因此变得平淡,我们农村党员干部必须要矢志不移坚守的精神家园。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自身不单要坚守信仰,更要带动群众了解并坚持共产主义信仰了。我们必须以实际行动诠释党的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宗旨,让群众了解我们,信任我们。而群众对党的认识,不光是通过党的章程和思想理论,更是看他们身边党员干部的行为。

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必须坚定理想信念,用行动实践马克思主义,以行动诠释党的宗旨,必须从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落实对信仰的坚守。学习上,加强知识修养。市场经济越发展,社会管理所需要的综合性知识就越多,对党员干部的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就越高。这要求我们咬定青山不放松,不断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思想上,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共产主义崇高理想。提高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工作上,立足基层,服务群众。融入农村大家庭之中,切实开展工作。

正如影片所讲,尽心尽意为群众做事,是我们党员干部的天职。“如果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那就成为了信仰的坚守,即使生命归于结束,在信仰的坚守和传承中,一辈子就变成了永远”。在平凡的岗位上踏实工作,坚定理想信念,作合格党员,我们大学生村官应以更积极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更实实在在的工作干劲做好基层工作,服务群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信仰》的观后感

全文共 1686 字

+ 加入清单

看完《信仰》这部纪录片,有一些感触和想法。自五四运动以来三个历史背景截然不同的时期,中国共产党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使命,存在差异的政党构成与成分,政党路线和策略变化多端,然而其核心凝聚力却保持一以贯之的存在。在这部纪录片中,这种凝聚力被概括为“信仰”。共产党的信仰由具体与抽象两个层面构成,前者一般结合于国家民族的特定任务(独立解放、建设、发展),后者则涉及个人道德(忠诚、坚毅)与理想(为人民服务、共产主义)。从片中彭湃到杨善洲时间跨越近百年的数十位最优秀的共产党员身上所凝结的,无一不是虽然表现各异但内涵相近的此种“信仰”。

作为现代中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多方面繁复的自我调适任务。如何在此种背景下延续片中所强调的共产党传统上的信仰,既关系到中国作为一个新兴大国发展的前景,同样也影响着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有力执政党的灵魂基石。不可否认的是,在急速变化的治理环境及任务要求面前,任何一个现代执政党都能感受到现实沉甸甸的压迫感;不能适应并作出及时调整的政党,则意味着执政生命潜在的终结可能。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治理对象空前的扩大与平面化使得“塑造”的作用日益下降。这意味着,在树立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应有“信仰”上,新的视角与思路存在需求。

信仰的珍贵恰恰得益于它的稀缺性,这是一个根本性的事实。它造成了另一个事实是,真正拥有这个层次标准并贯之以相应行动的人少之又少。然而,第三个事实同样存在,即信仰的建构自身存在着超越性,它低估了自身的内涵,却高估了载体的能力。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信仰以一个宽泛而笼统的状态存在反而削弱了其感召力,因为它不能与日常生活产生共振。被人为拔高与模糊的信仰是无效率的意识形态,这类似于宗教改革前天主教冗长而繁杂的宗教仪式及逻辑,它试图取代更有效的解释模式,代之以模糊而生涩的抽象宣示,一定程度上势必与日益萌发的个体意识相抵触。所以,在看完《信仰》后,我的一个启发是,信仰理应享受一个更微观层次的话语环境,即个人责任。

个人责任并非割裂于公共责任,它是公共责任在另一个层次上的形象。纵使以共产主义这般宏大的视角观摩,其联系依旧紧密。每一个人所能掌控的是个体行为,再由之产生个体影响。无数的个体行为是构成历史最小的分子。个体责任的解释力来源于其具象化,例如当医生和军人同时在一个公共场所出现,他们所必需遵循的规则和秩序是相同的;但在自己的职业领域,这一点却是不同的。他们所履行的个人责任是对公共责任的最优回应,这同样可被认为是共产党人应有的信仰。较之传统,它并非受到了“取代”,而不过是“与时俱进”的表现。信仰适度的“稀释”将加强党在新时期的执政基础,它不必再饱受“虚无缥缈”之苦,而建立了更简单却更有效率的意识形态影响。唯一的问题是,如何进一步讨论个体责任和公共责任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以及界定和推论,都尚属难题。不过可以确定的是, “信仰”是时候真正地从会堂里走出,开始切实地为人民服务了。

我们撷取了片段的红色记忆,一起来思考,马克思主义对这一代渴望拯救中国的热血青年意味着什么?又是什么支持这些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员奋斗、抗争一生?

是信仰。中国共产党创造历史奇迹靠的是什么?就是信仰。湘江战役陈树湘断肠而死,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陈毅的“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表达了对信仰的忠诚,张思德的为人民服务,刘胡兰的“怕死不是共产党员”,无不是对信仰的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奋斗的共产党得到了人民的拥护。

共产主义信仰犹如沙漠上的一片绿洲,黑夜里的一盏明灯,90多年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信念如铁、百折不挠的优秀儿女忠诚践行党的宗旨,勇立时代潮头,植根中国大地,与人民心连心,为旗帜添风采,我们党和她所领导的民族伟业才能于艰苦卓绝中砥砺奋进,于风云变幻中风光无限。

先辈们用行动告诉我们: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始终要牢记党的宗旨,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带头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更好地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新时代的我们依旧需要信仰,需要用信仰坚定我们的信心与恒心,用信仰坚定我们社会主义的步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信仰》观后感怎么写

全文共 593 字

+ 加入清单

最新《信仰观后感20xx年6月25日,在党组织的号召下、我观看了中央电视一台所播出的大型记录片《信仰》,虽然只看了一遍,但是给我带来的震撼是无以伦比的。 《信仰》这部影片是由中央组织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大型理论文献纪录片《信仰》,成为党员干部热议的话题。许多观众在收看了这部纪录片后纷纷感慨:“这是一部激人奋进的党史教育片,它带给人们的是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动,真实可信”。

电影中诠释了中国人是如何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如何坚守信仰,如何取得信仰的胜利。历史选择毛泽东和蒋介石代表各自的阶级和政党,用手中的枪杆和心中的信仰,用对历史的感触,和对未来的预测,在饱经风霜的中国大地上,在进行一次猛烈的碰撞,中国的命运也就取决于这两种信仰的博弈。这种信仰成了中国人寻找一条民族独立和现代化的道路的力量之源。

《信仰》分“只要主义真”、“壮志换新天”、“时代先锋行”3集,每集50分钟,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理论纪录片。该片以党的90多年光辉历程为背景,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信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感人故事,以人带事,以事说理,深刻阐述了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是一部兼政论片、文献片、纪实片之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信仰我们的故事观后感

全文共 2028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我们的故事》共三集,分别是第一集《只要主义真》,第二集《壮志换新天》,第三集《时代先锋行》。观看完毕《信仰》,我又看到了熟悉的场景,看到了熟悉的名字,看到了熟悉的故事。

自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以来,在外国列强、封建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压迫之下,中国人一度生存在彷徨与探索之中。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后,共产主义信仰的火种传到了中国,在中国大地上燃烧起燎原之势。通过观看记录片《信仰——我们的故事》和自身的情况,我想谈点自己的感想。

1920年《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出版,让许多中国的有识之士享受到了精神的盛宴,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信仰。像我们伟大领袖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正是在读到了《共产党宣言》后找到了信仰的真谛——共产主义。通过仔细口味记录片《信仰——我们的故事》中典型事例的情节,让我一个共产党员真正体会到了信仰的力量。体会到信仰可以改变无数人的本质,可以让无数人充满力量,可以让无数人创造奇迹。

在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人信仰的主线是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因为信仰,我们的革命先辈彭湃不在困惑,让他身先士卒的从自家开始革命;因为信仰,方志敏同志能顶住敌人的种种利诱,用生命捍卫自己的信仰;因为信仰,红一军四团在24小时里能从安顺奔袭卢定桥240华里,飞夺卢定桥;因为信仰,红三十四师长能用断肠方式来实践自己的诺言,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因为信仰,陈毅元帅能有“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的豪迈和自觉;因为信仰,年仅17岁的于蓝能用“撒谎”方式和五元的盘缠踏上追求自己信仰的道路;因为信仰,张思德能在一再降级的情况下主动请缨去最辛苦的地方;因为信仰,刘胡兰同志在铡刀前的大义凛然,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大无畏精神,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在革命战争年代,她为我国的革命带来了无穷力量,在革命过程中创造了无数的传奇,为革命者带来了永生。

新中国建立初期涌现出一大批知识分子、普通工作者和人民干部为祖国的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像著名物理学家朱光亚、鞍山工人孟泰、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等人,他们是真正把自身全心全意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事业中、投入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战士们,用生命保家卫国、践行自己的共产主义信仰;王进喜和大庆油田工人的铁人精神;雷锋精神;以及一大批奋斗在我国国防事业战线上的国防科学家如钱学森、钱三强、王淦昌、邓稼先等等他们的两弹一星精神,一个个鲜活的事例无不张显出信仰的力量。正是因为信仰的力量,我们的祖国才能度过重重难关,也正是因为信仰的力量,我们的祖国才能从一穷二白走向繁荣富强。

在祖国建设的新时期,共产主义信仰的主线主要表现为实实在在为人民谋利益。像小岗村的书记沈浩、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肝病专家吴孟超、鞍钢工作郭明义、维修工人徐虎等等时代先锋,在很多人看来,他们做的大部分是他们的本职工作,但是能把本职工作做到这样极致的人,如果没有信仰,能坚持做多久呢?一个人要选择信仰很难,但是坚守信仰应付更难。

信仰的力量是巨大的,是很多人无法想象的。就拿飞夺卢定桥的争抢时间来说吧,在240华里的抢占途中,不仅山路崎岖,还有敌人的围追堵截,还要与敌战斗,而这么远的路程用的时间24小时,我们不禁要问,红一军红四团是怎么做到的?两个英国人李爱德和马普安在重走这段路时,这时的路已经没了以前的崎岖和与敌的战斗,然而晚到的13个小时又意味着其中的差距是多少呢?这就是信仰的力量,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创造的奇迹。

一个有信仰的人,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都会表现得那么坚韧而充满力量;无论到什么困境中,都能克服重重困难赢得最后胜利;无论在顺境还是在逆境中,才能有高度彻底的自觉与豪迈,这就是信仰。在《信仰——我们的故事》影片中的一个个典型就在我们的身边,他们的精神和事迹也在我们的心里。在我们今天生活的环境里,我们如何像那些先进典型那样坚持自己的信仰,如何让那样的先进精神得到传承和发扬,这是最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在我看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和平年代坚持自己信仰最关键的是履行党员义务。通过履行党员义务学习马克思主义,坚定我们的最终理想共产主义一定能实现的信心,并为实现最终理想添砖加瓦。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以作为党员重在服务而不是享受。至于先进精神的传承和发扬,说到底也是党员履行义务的质量,只要我们每个党员都能高品质履行党员义务,做事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每个党员都可以成为先进典型,每个党员都能做出先进事迹。

拥有共产主义信仰的人是幸福的。人只有拥有了自己的信仰,才能真正感悟生命的意义,才能真正让生命释放巨大能量。事实雄辩的告诉我们,共产主义信仰的力量是巨大的,她能帮助拥有她的人克服任何艰难险阻,冲开任何束缚,创造世间奇迹,并且能让拥有她的人生命得到升华,灵魂得到净化。没有践行的信仰是空想,作为有共产主义信仰的共产党员们,让我们践行我们的信仰吧,因为只有践行我们的信仰,我们的生命才会闪耀光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信仰观后感

全文共 1654 字

+ 加入清单

这部由《只要主义真》、《壮志换新天》、《时代先锋行》三集组成的历史文献记录片中,向我们展示了革命战争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跨度长达九十年,优秀的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仰、敢于牺牲、甘于奉献的感人事迹。用一幕幕珍重的画面,展现着历史,呈现着现实,启迪着未来。使自己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信仰的力量,一种对共产主义信仰的坚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的信念和决心,支持着中国共产党人征服了两万五千里的漫漫征途,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留下了火种,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基层。

这天,《信仰》告诉了我们,共产党能领导我们全国富强,领导我们走上幸福健康和富裕的道路。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从一个只有50多人的小党,发展成为这天拥有8000万党员的大党;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得到13亿中国人民的拥护,正因她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带领中国步入了世界强国之林,更带领中华民族走向了伟大的复兴。这样,我们就不难明白彭湃烈士甘于背叛富裕的地主家庭,走上艰难的革命道路,直至被捕牺牲还要说“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就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也不难明白方志敏烈士应对高官厚禄的诱惑,写下了著名的《清贫》和《可爱的中国》,坦然地走向反动派的刑场;还不难明白王进喜在看见公共汽车上安装着煤气包时的痛哭失声,用生命去实现的“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更不会难明白杨善洲“老人”放下安逸的晚年生活,利用22年的时刻为子孙后代留下的5。6万亩,价值3亿元的青山。他们一个个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自己的信仰。

作为医务人员的我,《信仰》中,吴孟超老人的一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有人信宗教,有人信佛教。我说,我信共产党,共产党能领导我们全国富强,领导我们走上幸福健康和富裕的道路,这就是我的信仰。”确实为人民服务,就得拿出一辈子。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始终要牢记党的宗旨,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带头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更好地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作为一个社会人,是追求理想,还是追求名利,结果会大不相同。追求理想的是奋发向上的过程,也是升华人生的过程。如果追逐个人名利,那么追到了也不会满足,追不到则会失望痛苦。

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些开始时工作很不错并且很有成绩的干部,之后却堕落成人民的罪人,究其原因根子就是在信仰上出了问题。我认为就应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把理想信念融入到平凡的工作中,重要的是行动和实干,要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就拿今年举办第一次院户外会为例,我组织输液室的护士姐妹参加每项活动,不论输赢,而在于参加的态度,激活了大家的团队意识,使大家在乎整体力量。人活着要有目标,有了目标,才会有奋斗的激情。

德才兼备,注意为人师表。输液室作为全院新职工的输液技能培训基地,我们不仅仅要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还要求每位指导老师成为新职工日常工作中的榜样。发奋使自己成为具有高尚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知识渊博、懂得现阶段社会对医务工作者的要求。忠诚医疗服务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职责感,勇于改革,锐意进取,用心配合各种医疗改革的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开拓前进,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服从分配,团结同事,互教互学,坚持正义,少说空话废话,多干实事正事。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文化修养。任劳任怨、对人真诚、热爱学生、人际关联和谐融洽,处处以一名指导老师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发奋地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创先争优。

其实,在《信仰》这部纪录片里,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但看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对于我们每位党员来讲,唯有加强学习,熟悉党的历史,才能不断吸取信仰的力量,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关心身边的细节,更好地服务于病人、服务于医院,踏踏实实地工作。正因,在漫漫的历史长河里,每个人的生命短暂的,要想划出一道最美的宇宙之光,留给我们的。是永恒的、深深地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信仰》观后感

全文共 1213 字

+ 加入清单

为人民服务,就得拿出一辈子。6 月 24 日至 25 日晚,为庆祝建党 91 周年,展示各个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精神品质、理想信念和传奇故事,历史文献 纪录片 《信仰》 在央视综合频道首播, 分“只要主义真”、 “壮志换新天”、 “时 代先锋行”3 集, 每集时长 50 分钟, 以党的 90 多年历程为背景, 采用“大背景、 小细节”的表现手法,通过讲述革命、建设、

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 感人故事,深刻阐述了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90 多年来,正是一代又一代信 念如铁、 百折不挠的优秀儿女忠诚践行党的宗旨, 勇立时代潮头, 植根中国大地, 与人民心连心, 为旗帜添风采, 我们党和她所领导的民族伟业才能于艰苦卓绝中 砥砺奋进,于风云变幻中风光无限。 在观看《信仰》中我体会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始终要牢记党的宗 旨, 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 带头讲政治、 顾大局、 守纪律, 更好地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作为一个社会人,是 追求理想,还是追求名利,结果会大不相同。追求理想的是奋发向上的过程,也 是升华人生的过程。如果追逐个人名利,那么追到了也不会满足,追不到则会失 望痛苦。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些开始时工作很不错并且很 有成绩的干部, 后来却堕落成人民的罪人, 究其原因根子就是在信仰上出了问题。 没有信仰,就经不起失败的考验,就不会有矢志不渝的追求,人活得就欠高尚。 那么,自己又如何坚定信仰呢? 我认为应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教育科学, 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 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 把理想信念融入到平凡的工作中,重要的是行动和 实干,要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人活着要有目标,有了目标,才会有奋斗 的激情。德才兼备,注意为人师表,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高尚的思想境界和道德 品质、知识渊博、懂得教育规律的教育工作者。忠诚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有强烈 的事业心、责任感,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对学生全面负责,对全体学生负责,爱 生育人。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上的指导者,也是学生思想品格的引路人。按照课 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的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努力完成教学任务。认真组织好课 堂教学,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保质保量地充分发挥课堂 40 分钟的作用,扎扎实实地完成每课时、每单元的教 学要求。勇于改革,锐意进取,积极进行各种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不断探索, 不断总结,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开拓前进,不断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服从分 配,团结同事,互教互学,坚持正义,少说空话废话,多干实事正事。适应新时 代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文化修养。任劳任怨、对人真诚、热爱 学生、 人际关系和谐融洽, 处处以一名新时代人民教师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 努力地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创先争优,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纪录片信仰的观后感

全文共 761 字

+ 加入清单

信仰,来自于生命狂热而不舍的追求,坚持马克思主义及其中特理论,是对中国社会历史及其趋势本质的理论把握和实践指导。纵观社会存在的各种信仰:一生愿望只为跪拜在前往布达拉宫征程的信徒;中东教派数百年的红色冲突;无不显示出信仰给人以匪夷所思的力量。一个人没有信仰,就不会有矢志不渝的追求,就经受不起失败与挫折的考验,就不能真正体现其人生的最高价值,就不能为了其人生的最高理想而执著追求。

《信仰》这部历史文献纪录片,摆脱传统的说教模式,以内在感悟为目的,以优秀共产党人事迹作为论据,以正面的力量击倒一切的歪曲和怀疑。同时利用现代媒体技术给予传播,体现了共产党人走在时代科技前沿的、鲜明的时代性的特点。在2万多的字字句句里,短片介绍的不再是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而一个个普通而不平凡的社会各行各业劳动者,时光的流淌赋予了他们各个时代新的任务。这不再是英雄人物主导的中国历史,这是人民群众为主体的历史。充分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与历史观的统一,提现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在这些可敬的劳动者中,首先本质是人,而更鲜明的特点是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武装的人。无论动乱还是和平,马克思主义者总能在时代中被人们铭记,因为他们所做为社会历史做出的贡献,更因为他们脚下社会历史前进的方向。

我们的目标很远大,道路前进而曲折。但是历史是由人们一块一块实践的基石砌成的,我们的方向一致,时代赋予我们的任务却是多样的。因此,马克思主义要求我们,中特理论要求我们把握时代的规律,顺应时代的变迁,发展我们的事业。热情也许可以降温,信仰却不容置疑。我们的信仰--认识过程中的非认知因素,从过去的战争年代开始,起着对认识过程的发动作用,能动带着我们寻找出路;到动荡年代,对我们事业认识的推动支撑作用;再到和平年代的激励作用,将一直以其时代特征引领我们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电影《守望一生》观后感——爱是信仰爱是力量

全文共 1709 字

+ 加入清单

爱是一种感受,是一种信仰,是一种追求,是……永远无法用文字来形容的,但,我知道,拥有爱的人并付出爱,就能真正体会到爱与被爱的滋味,因为人生必定是充实而无憾的。

张云山——一位彭水贫困山区的普通而又平凡的教师,他用爱,用无私的奉献点亮了乡村孩子们走出大山,实现理想的梦;他用爱,用满腔的赤忱,守望着、守望着清贫的教育;他用爱,用青春和热血支撑起了贫困山区教育的蓝天。一生的守望虽有太多的艰辛,太多的坎坷,太多的遗憾,太多的无奈,却铸就了完美的师魂!

二十出头的张云山,风华正茂,带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情,扎根在彭水大山深处的圣泉村,当上了一名代课教师。贫穷、落后、愚昧、闭塞,时常困扰着他,为了给孩子们带来真实的电影感受,让孩子们了解英雄故事,走进英雄人物,他请来了电影放映队,可校舍却在村民们的踩踏下坍塌,没了校舍,他租借民房,没了桌凳,他搬来大小不一的石块,于是,圣泉村又有了朗朗的书声。学生小燕天姿聪颖,可因为家境贫穷,几近辍学,是张老师苦口婆心,耐心地做家长的工作,让小燕重新回到课堂,恢复了笑容;聪明伶俐的邓七斤还是因为家庭贫穷,从小母亲便弃他而去,父亲破罐子破摔,嗜酒如命,动辄拳脚相向,是张老师给了他百般呵护和关爱,让他树立起了勤奋学习的决心。山区的雨季,洪水暴掠,回家的孩子们得不到安全的保证,是张老师冒着滂沱大雨,一路颠簸,一身泥泞,淌水送学生们过河。

山区的教育资源十分匮乏,张老师把学生们带出教室,融入自然,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课使学生们开拓了视野,掌握了技能,陶冶了情操。偏僻的乡村,孩子们上学路途遥远,张老师又当起了厨师,煮饭、炒菜,忙里忙外,缺盐少油无疑会影响孩子们的营养健康,于是,张老师成了家中的“小偷”,一小块腊肉能让孩子们添一点油水。

为了让孩子们考出一个优异的毕业成绩,张老师总是夜以继日,在昏暗的灯光下,是他认真批改作业、潜心备课的身影,酷热难耐,蚊虫叮咬,也憾不动张老师执着的精神,放下已批改完的作业,却始终没有放下手中对教育事业贮满爱的笔。

爱,就像空气,充斥在生活的周围,充满了人的内心,它的意义已经融入了生命。张老师把无声的爱,无私的情全部给了学生,用平凡和朴实诠释着爱的真谛!

爱,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字眼,却蕴含着无穷的力量,同样也掩不住伤的寂寞。

由于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之中,把所有的爱给了学生们,张老师却忽视了自己的儿子,大儿子张海总是发烧,鼻子总是流血不止,对家人粗心的张老师却认为儿子是感冒什么的,一张冷毛巾怎能驱走儿子的病魔?生命垂危的儿子被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的晚期,张海就这样走了,悄然的,不带一丝抱怨的走了……,对学生们的博爱换成了对儿子的寡情。妻子香兰是一位坚强伟大,善良贤惠的女人,她一生的守望无非是望子成龙,相夫教子,她用一个女人柔弱的肩挑负着家的重担,为家,为儿子,为丈夫默默地奉献着,支撑着,可这一切却无法改变凄惨的命运。丈夫微薄且时时不能兑现的代课工资怎能解决生活的重压,她守望着当初的诺言,守望着……苍天无眼,痛失爱子的无情打击,让这位伟大的母亲精神崩溃,神经失常,忧郁、孤寂吞噬了香兰的生命……。

如果爱你是在伤害你,我选择喜欢你;如果喜欢你是在困扰你,我选择离开你;如果可以用我的一切来换你今生的幸福,我愿意付出所有,一切只因为我爱你!

给我一双手,对你依赖;给我一双眼,看你离开,就像蝴蝶飞不过沧海,没有谁忍心责怪;给我一刹那,对你宠爱;给我一辈子,送你离开。

人们说,大爱无私,大爱无价。张云山老师无愧是大爱的典范。他守望一生的是山区教育的改变,守望一生的是山里娃人生命运的改变,他用无怨无悔的爱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教育赞歌,一首动人心魄的师之礼赞!

张云山只是千千万万乡村教师的代表,数以万计的乡村教师,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气馁、不抱怨、不计较,他们甘守清平,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用青春和热血撑起了中国农村教育的蓝天,他们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有人说失去的东西永远是值得也最让人珍惜的,而那些正在发生或没有发生的事也总是最吸引人的,因为我们大家都很好奇,也都很期待。那么,我们是不是该留下那最后的引人注目,那份最后的期待,最后的好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信仰纪录片观后感

全文共 1812 字

+ 加入清单

传说中国人是缺乏信仰的。那么什么是信仰?从字面上理解,信即信奉,仰即崇尚。某种意识让人信了,还会奉若神明,且怀崇敬之心,尊崇有加。

自古以来,除了百家争鸣,诸子立说的春秋时期,我们大都被独大的儒家思想所深埋。儒家讲求入世,求功夺权,一时间“在其位谋其政”真正的意味便是在其位才可有所作为。因此几千年的封建帝国莫不以争战权力为王。但朝代更迭,帝王变幻,权力从左手转至右手,没有哪个朝代真正让百姓跟从,让人民信服。当共产主义的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势,我们才发现,其实中国并不缺乏信仰,中国式的信仰让整个世界都叹为观止,自愧拂如。

当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一系列国人救国救亡的步伐一一被阻隔,俄国的十月革命送来的一本中国人的信仰之源——《共产党宣言》为中国革命点亮了希望之灯。这本书最杰出的诵读者当为孙中山、毛泽东和邓小平。正是这三位共产主义先锋开创了不同的历史伟绩,将黑暗的中国一步步推向光明。

《共产党宣言》中讲到: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正因为如此,人民才看到了斗争的意义所在。孙中山讲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提出了客观历史下的三大斗争任务;毛泽东为张思德题写“为人民服务”,又把中国革命真正的意义写得更实。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们追寻的目标再一次推进。这三者全部都是以《共产党宣言》为理论基础,提出了为普通百姓,为人民,为大多数人谋福利的宗旨。这便是中国共产党被跟随的最大理由,为自己谋幸福,争自由,为中国创未来。

我们的信仰何其单纯又何其伟大。

电视片《信仰》用不争的事实,用一幕幕珍贵的画面再现着历史,呈现着现实,启迪着未来。让久已不闻枪炮声,血腥味的我们,又回到那个为信仰敢舍身的年代。

烈士的鲜血让世人警醒。那还未曾远去的身影,可否让今天的我们汗颜?

也曾为一己私利放弃原则,也曾在你好我好大家好中浑浑噩噩。或者丧失了斗志,辗转在夜莺与玫瑰之间,把人民的请陈扔在了一边。或者放松了自检,骄纵了体格,无视方圆规则,愚蠢地自恋。

信仰被踩在脚下。我们可曾为自己是个共产党人而羞赧。可曾为那刘胡兰一句“怕死不是共产党”而震撼;为人民做些事就邀功请赏,而忘记了张思德屡立战功,却仍乐意从一个小兵做起,最终为救同志牺牲在窑洞里,无怨无悔。

当信仰被高高举起,人的头颅昂扬向上,我们的躯体挺拔健壮,我们敢于为了人民去付出鲜血与生命,人民把我们高高举起。

当信仰蒙上灰烬,人便如行尸走肉,无视人民的苦痛,把百姓的生死放在一边,人民便狠狠地把他抛弃。

谁乐意当没有信仰之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获得人民的信任,正是因为她信仰“为人民服务”的真理,且前仆后继,舍生忘死地去捍卫真理。被小米加步枪打败的张学良总结得好:前仆后继。没有对信仰绝对的忠诚,何谈前仆后继?《信仰》中讲得真切,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在世界各国的政党发展史上,中国人对信仰付出的代价之惨烈绝无仅有。中国人在追随信仰的道路上,创造的奇迹绝无仅有。

“绝无仅有”四个字如今看来简简单单,然而回望历史却不忍细述。选择信仰很难,坚守信仰更难!

今天让我们重拾信仰的话题,并不是我们缺乏信仰,只是我们的信仰放在蜜罐中,已有变成纸面的文字,思想上的空中楼阁之危。这且不是危言耸听,烈士的血迹未干,我们切不能忘记了肩头责任。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们可依靠的强大后盾。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共产党人终身的信仰。共产党人的胜利是信仰的胜利。如果我们丢弃了信仰,那么未来将暗淡一片。如鱼儿离了水,是蛟龙也困在异域。请让我们记住,我们要坚守,要获取的是什么,是人民的安危,是百姓的福祉。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的信仰是强大的,她可以把不同的生命力量凝聚在一起,让共产主义的光辉洒播在每一个人身上,唤起我们奋进的斗志。

其实选择信仰不难,但为信仰坚守太难。战争年代的鲜血与生命是惨烈,但和平年代的坚守更加错综复杂,与战争年代非黑即白相比,我们面临的诱惑与选择更多,考验更苛刻。我想这也是《信仰》播出的一个原因吧。时刻督促自己,保持警惕,坚定信念,在当今更加需要。

马·普顿尔说过:人活着就要用生命去解释自己的信仰。共产党人一旦认定了自己的信仰,就要坚定地去践行。我想,只要我们付出了,人民和历史一定会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吧。

感谢《信仰》的播出,愿她如一剂良药,把当今中国的微恙早日治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信仰观后感

全文共 1651 字

+ 加入清单

“生命,需要一个支点,正因生命很脆弱。生命一经有了支点,就会强劲起来,就会挺拔和旺盛起来。”信仰是党员干部最基础、最重要、最给力的“生命支点”。共产党人的信仰之灯长明,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党的事业才能不断创造辉煌。

近日,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纪录片生动的故事、先进的典型、感人的细节,触动着、启示着、鼓舞着每一名党员干部,又一次夯实了他们的“生命支点”。

信仰,于民族是凝聚民心的精神,于政党是政党精神的旗帜,于国家是国家意志的核心。于人,则是人生行为的支柱,是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持有。无论哪个时代、哪个社会,每个人都会有着自己这样或那样的信仰,有的信神,有的信佛,有的信教,可谓五花八门、名目繁多。

共产党人从来不缺少信仰。共产党人是无神论者,当然不会信仰那些神灵尤物。共产党人有着人类最崇高的信仰,那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这种信仰是共产党人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反映,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思想基础,是战胜艰难险阻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柱。无论是在战争年代的牺牲,还是在建设时期的奉献、在平淡工作的坚守,都是他们对信仰的真实写照。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用不一样的行动诠释着共产党人坚定信仰、践行信仰的共同主题。

然而,在价值多元化、社会物质化、经济市场化的这天,有些人迷失了信仰。近年来,一些党员干部在金钱、权力、美色等糖衣炮弹的诱惑下相继“落马”。当他们身陷囹圄之时,都会在忏悔书中写到,由于自己放松了学习和思想改造致使理想信念淡化,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差,最终导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些党员干部迟到的忏悔,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他们的变质是从信仰缺失开始的。失去了应有的信仰,就如失去灵魂的躯体,如行尸走兽。他们的失足,也足以让每一位党员干部自警自省。

支点一:信仰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人无信不立,党无信不诚。《信仰》故事中的革命先烈之因此永垂不朽、成为人们的精神偶像,就在于他们对信仰的赤诚,甚至为了信仰能够牺牲一切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他们用信仰立身做事,可歌可欧。为官先要做人。党员干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首先就要立身正。身正最根本的是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从焦裕禄到杨善洲,从孔繁森到王彦生,支撑一代代优秀共产党人辉煌人生的正是坚定的理想信念。而一些干部之因此犯错误,恰恰是正因内心深处的理想信念出了偏差。共产党人只能一个心眼,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决不能搞“三心二意”,否则,就会出问题,甚至步入迷途走向犯罪。

支点二:信仰是干事创业的力量源泉。人无信不力。人的力量的强大并不来自于强健的体魄,而是来自坚强的信仰。《信仰》故事中的主人翁之因此能够带领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又一个的丰功伟绩,关键在于他们用自己的信仰感染别人,用自己的行动带领别人,积聚一切向上向善的力量,产生了共产党人信仰的“云效应”。然而现实中,有些领导干部没有群众效应,说话无人听、办事无人跟,究其原因,就在于自身信仰出了问题,得不到人民群众的认同。因而,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务必坚定信仰,释放信仰的热量和能量,传递、倍增、扎根信仰的巨大力量,构成上下干事创业的蓬勃生机。

支点三:信仰是价值取向的平衡点。人活着就要有个价值取向。没有信仰,价值取向就会偏离。党员干部不是神仙,作为“社会人”存在,也会有物质利益需求。如果信仰不坚定,就会在思想上左右摇摆,进而抵挡不住各种诱惑。当前,大多数共产党员的信仰是坚定的,理想是崇高的。但是,也有一些党员干部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滋生和膨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归根结底还是信仰模糊、信仰缺失所致。

人生如屋,信仰如柱。坚定信仰,是党员干部义不容辞的职责。《信仰》是一面镜子,将激励着每一个人奋力前行。生命也许短暂而脆弱。“为了信仰奋斗终身”。在生命的长度、宽度和厚度之间,我们不放下长度,但是更要拓展宽度、增加厚度,让生命支点更加坚实,让生命轨迹更加完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信仰观后感

全文共 1042 字

+ 加入清单

信仰是使人前进的根本动力。历史文献记录片《信仰》分为“只要主义真”、“壮志换新天”、“时代先锋行”三个片段,以党的90多年历程为背景,采用“大背景、小细节”的表现手法,透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感人故事,深刻阐述了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

《信仰》的第一集透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共产党人的感人故事,阐述的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革命先烈们在信仰的指引下,无论付出多大的牺牲,仍然一往无前,坚定前行。第二集中讲述了抗美援朝精神,雷锋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庆精神,以及那些如雷贯耳的名字焦裕禄,谷文昌,甘祖昌,他们身后的点滴故事。他们一辈子坚守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坚定信仰,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和事业观,他们在岗位上的自觉奉献,辛勤付出,经受住了长期、复杂、严峻的考验,始终持续着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他们在人民心中建立起来的一座座丰碑诠释着他们的坚定信仰,那就是,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得牢;一心为民,执政才能执得好。

在《信仰》第三集“时代先锋行”中,任长霞、沈浩、杨善洲等一个个响亮的名字和光辉的事迹深深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个性是对于我这个八零后的党员教师,这些名字对我更有现货的印记。我就是从小在这次人的故事中成长起来的。新时代背景下,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们要学习教育科学,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把理想信念融入到平凡的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奋使自己成为具有高尚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知识渊博、懂得教育规律的教育工作者。要适应新时代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文化修养。要勤奋工作、对人真诚、热爱学生、人际关联和谐融洽,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创先争优。

信仰是人生的旗帜,信仰是奋斗的动力。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无论在什么状况下都要有坚定的信仰。有了理论上的清醒,才能拥有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需要千千万万中华儿女艰苦奋斗。前进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我们会经受种种考验。对一个党员来说,坚持理想信仰,就要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齐,把自己的利益实现融合在为人民谋利益的奋斗进程之中。对我自己来说,要把不断坚定信仰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终身课题,不断持续和发扬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党忠诚、对教育事业忠诚、对学校忠诚,在信党、爱党、跟党走上下功夫,做好本职工作,在平时工作中用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信仰观后感

全文共 756 字

+ 加入清单

但是这里的企业已经不是单纯的追逐利益最大化的金钱制造工具,而是变成一个传播正确价值观,让每一个员工感到快乐,轻松和自由地为自己工作实现梦想的平台。从主的立场变为辅。不是单纯而暴力地传输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然后用巧妙的制度去制约你,而是帮助你认知自身,挖掘自身价值,实践自己的信仰。对那些“不够优秀”某些方面差强人意的的员工,好的企业并不是解雇他,而是给他再一次的机会,帮他制定合理的进步计划,发掘或是创造他优秀的一面,书里很多列子都有证明企业的强大并不在于员工队伍数量的庞大。

本书的作者曾从事了十几年联邦特工和审讯员,对于人性的见解和认知有着更为独特敏锐的眼光。我想这也是为什么他能将那些灰色的,甚至被自身都逃避的负面情绪一一捕捉分析,加以积极的引导,从而竖立好的思想,正面的直面问题。

比如作者在书里写到人人都具有的自卑情结:“自卑情节是每一个人都会有的,它很正常也很普遍。不同的是,有些人把它当成了一个过程,提升和完善了自己;而有些人则把它当成了一种结局,带着这种悲观的心态聊度余生。”用过程和结局来形容自卑很妙对吧。自卑的人容易犯盲目崇拜的错误,多数情况下易被动,也容易左倾右倒,面对选择易犹豫不决或者很难从一而终。

可惜的是,真正做到超然一切,完美无缺的企业或者个人都是不存在的。尤其是企业,很难对每一个员工耐心。也许有某个领导不顾阶级设定想和你进行次深度沟通,但他就是无法接受你灰色西服外面的绿色领结并感到厌恶和烦躁。人也不会每天在睡觉前总结今天做了什么,收获了什么,明天做什么。日记本上总有写着天气晴无所事事的一天。

因为这样的理想乌托邦是不存在的。在努力和自身战斗的同时,外界的干扰也会很多,虽然书里说没必要在乎质疑和抱怨,但是确实有幸运之神只是一闪而过的情形。信仰不是说说而已,也不是按计划执行就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