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端午节的一篇日记0-作文800字(最新10篇)

民情日记对群众所反映急需解决的问题,要想方设法尽快帮助解决。下面是双联民情日记范文,也许对你有帮助哦。

浏览

1615

作文

185

篇1:端午节600字优秀日记

全文共 806 字

+ 加入清单

“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眨眼间又到了肉香飘粽的时节了,我也不禁诗兴大发。

“来来来,你也别闲着,帮我把那些包粽子的材料都准备好。”妈妈今天似乎特别高兴,声音不自觉地高了几个分贝,却也带着无法描摹的轻快。“好嘞!”这正应了我的心意,其实豆沙、红枣、竹叶、糯米这些材料早就提前准备齐全,只要摆放好就行,可我还硬是“忙“了十几分钟,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宣泄出心中的迫切。

包粽子,这个技术活自然交给了心灵手巧的妈妈,我和爸爸则在一旁“打杂”。妈妈先取两片竹叶煮上十分钟左右,紧接着,折叠、翻转、合拢,几个难以把握的动作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妈妈的手似在花园中盘旋翻飞的两只蝴蝶,这会才有了稍稍的喘息。妈妈向呈圆筒状的竹叶中放进了一些糯米。“加什么?”妈妈向我递来一个询问的眼神。“哦呵呵——”我有点儿小激动,“加上……哦对,红枣!再加点儿花生……哦不!还是绿豆吧……”这么说着,我一面暗暗观察妈妈的脸色,今天妈妈不只是受什么感染,变得格外有耐心,等我觉得差不多了的时候,妈妈把配料一一加上,第一个粽子就此完工!接下来,又是一阵眼花缭乱……

“好了没?”等我第101次询问时,总算看到了一个久违的点头。我小心翼翼地从锅里端出粽子,解开缠在粽子上的细绳,白色的热气扑面而来,红枣、绿豆,这些花花绿绿不算华丽的点缀,也让人眼前一亮,。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糯米的浓香夹杂着枣泥的香甜在口中蔓延,竹叶的清香萦绕鼻尖,我拼命地往嘴里塞。“小花猫。”一向严肃的爸爸在一旁打趣道。

我吐了吐舌头,目光却定格在电视荧幕上无法离开。划龙舟哎!我的心一下子被勾了去。只见浆手每人持一支短浆,随了鼓声短促为节拍,擂鼓打锣的,坐在船只的中间,为水手调理下浆节拍。偶尔,镜头切换为围观的群众,他们将包好的粽子投入江河,这样浓浓的节日氛围让我不禁浮想联翩:粽子带着一缕淡淡的思念,随着汨罗河留向下游,送去在那已腐烂上百年的身朽。然后,慢慢祈祷……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端午节日记

全文共 775 字

+ 加入清单

听妈妈说,端午节最初是为了纪念一个非常爱国的大臣,他叫屈原。故事是这样的:在战国的时候,秦国一心想灭掉楚国,但楚王常听信那些坏人的话,不听屈原的。楚王也不喜欢屈原,他很伤心。他走着走着,不小心掉进河里,被淹死了。所以每到这一天,人们就会把粽子丢到那条河里,是为了不让河神去吃屈原的尸体。我听了以后,发现只要是一个爱国的人,大家都会纪念他。

但是今年的端午节,我过得没什么意思。因为家里没做什么好吃的菜,也没什么好玩的。爸爸妈妈也不带我出去玩。不过,好在可以休息几天,在家里看看电视。各种各样的粽子倒是吃了很多,有圆形的、三角形的、长方形的;有肉馅的,有栗子馅的,有豆沙的,有花生的,有蛋黄的……我最喜欢肉馅的,因为我平常爱吃肉。

从日历上来讲,端午节应该是在五月底。每次过端午节的时候,我就会想到:时间过得真快,今年又已经过了快一半了,我要努力,尽快把学习拉上去!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吵死我了,“陈嘉楠起床啦!”妈妈叫道,我问:“怎么了,干吗叫醒人家,人家刚做得好梦就被搅和啦!”“什么,今天是五月五端午节,你都忘记啦!”“哦,想起来了。”我恍然大悟。

我、爸爸妈妈和小姨来到了濉溪路上的乐购,我们先推了辆推车,然后就进入超市了。咦,乐购的手提篮可真好玩,跟箱包一样,我很好奇。一楼是日用品店,而我们却是去买食品,便上了二楼,买了菜、粽子、紫菜等许多食品。

回到家,我先把买的寿司包装盒拆开,可是我拆了半天也没搞好,还是找了爸爸帮忙。我把寿司放进盘子,在微波炉热了1分钟。

“叮铃铃”,门铃响了,我跑过去开开门,原来是我们家大名鼎鼎的厨师三叔来了,三叔说:“哥(我爸),今晚我烧饭。”三叔穿上围裙,开始烹饪了。

6点,我们准时开饭,“这些怎么那么的淡啊?”,“可能忘记放盐了。”餐桌上,我们有说有笑,很有趣。

我爱这个无聊的端午节,希望明年的端午节快点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端午节的快乐400字日记作文

全文共 760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的记忆中,除了春节以外就数端午节最为热闹了. 闻着粽香,也便嗅到了童年的时光,感觉那么近,仿佛那些事就发生在昨天。

端午吃粽子是我们家乡的主要习俗。端午前一天,妈妈就把粽子包好,放在大水盆里备着。我偶尔也会捣乱,试着学她的样子,左手拿着粽叶弯过来,做成圆锥形,然后右手向漏斗里放米,把米压紧抹平后把棕叶反馈过来盖好,握住后再用丝线捆紧系好,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记住缠绕的丝线千万不能松散,否则煮粽子的时候就容易散开了。

包粽子的时候还可以放一些花生、红豆、大枣、鸡肉等掺在糯米里做馅,制作不同口味的粽子。妈妈喜欢在米里掺红枣以图吉利,据说,小孩子吃枣粽多,将来读书就会早中状元,我还真的年年吃了不少。后来状元倒没有中上,学是有的上了,在我身上还算灵验吧!而我最喜欢吃米里加肉的,吃起来香而不腻,现在回想起来还特别嘴馋呢!

家里人在煮粽子的锅里一定要煮鸡蛋,有条件的还要再煮些鸭蛋、鹅蛋,吃过蘸糖的甜粽之后,要再吃蘸盐的鸡蛋“压顶”。据说吃五月粽锅里的煮鸡蛋夏天不生疮;把粽子锅里煮的鸭蛋、鹅蛋放在正午时阳光下晒一会再吃,整个夏天不头痛。

过端午节除了要吃粽子,当然也少不了赛龙舟哟!我最喜欢看得就是赛龙舟的情形,几十个水手都手拿着桨,用尽全身的用手奋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势气高昂,用力地敲着有规律的鼓点儿。“加油,加油!”,场边的拉拉队激情洋溢,发出雷鸣般地加油声、呐喊声、助威声,使水手们不得不更加使劲划船。整个赛龙舟的场面多么壮观、激烈,可以说是独一无二,是端午节传统的象征。

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此刻我在想,倘若屈原能够穿越两千年的时空,来到处处繁荣安定的神州大地,他定然不会怀才不遇,定然不会屡遭排挤屡遭陷害,他也断不会以如此壮烈的方式饮恨楚江吧!

故乡的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端午节日记

全文共 817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在东北,家乡的端午节没有太多的花天酒地样,像赛龙舟这样的比赛我是没有见过的,但一般的风俗还是有的,五月初一时,我们就会在手上与脖子上都系上五彩绳,我只知道五彩绳是由五种不同颜色的丝线在一起拧成的小绳,而不知道它们分别是什么颜色的,因为我只在小的时候系过五彩绳,现在已经不系了,在小的时候,我们还会戴香包,香包是用红布包着香草做的一个小包包,上面通常用几颗小珠装饰着,用红线连着挂在脖子上,香包香香的,使全身闻起来可香了,五彩绳和香包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饰品了,在五月初五时,也就是端午节那天早上,人们会去山上采一种叫艾蒿的野草,采来后会把它挂在门上或夹在耳朵上,可能是用来避邪驱虫的,我最喜欢端午的咸鸡蛋和粽子,现在的生活很好,鸭蛋鸡蛋想什么时候吃都没问题,但端午的鸡蛋鸭蛋吃起来特别香。

现在,一要到端午节,大街小巷里也能看见卖香包的,他们手里拿着一个大棍子,上面挂满了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香包,有心形的,还有娃娃形的,让们看的眼花缭乱,在各个市场里都会卖粽子叶和粘米,有很多人会围在那里抢购着,其实超市里有卖现成的粽子,一些人认为卖的粽子不如自己包的好,姥姥就自己包粽子,每次姥姥买回粘米,都会把它们泡上两天,在泡之前不能撮,撮完的米就不好以前香了,米可以加点别的米,如:小黄米,还可以放上一颗枣,那样的粽子吃起来会更好吃,粽子煮熟时会有一种香味儿,把叶子拨开,放点糖,咬上一口,又甜又酸又香又黏,好吃极了。

姥姥不光粽子做的好,鸡蛋鸭蛋也腌的好,虽然姥姥的咸鸭蛋比不上高邮的咸鸭蛋,但姥姥腌的鸭蛋的蛋青嫩嫩的,蛋黄都冒油了呢!我最爱吃姥姥腌的鸭蛋,我每天早上,都会吃上一个呢!

每年端午节,姥姥都会教妈妈与舅舅们包粽子,腌鸡蛋鸭蛋,可他们做的就是没有姥姥做的好吃。姥姥常说:“现在的生活好了,每个节日的风俗都变了!”姥姥说的话虽然过于肯定,但有些风俗真的已经不讲究了,不知道未来的端午节会是什么样的,我爱家乡的端午节,更爱我的家乡。

展开阅读全文

篇5:2024年端午节日记600字

全文共 844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在端午节那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吃粽子,桌上摆的、街上卖的、人们谈的,几乎都是粽子。

粽子,似乎就是端午节的象征。

端午节吃粽子,是有来由的,有这样一个典故--在两千多年前,楚国有一位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因为楚国灭亡,悲愤不已,他忠贞不屈,含恨跳河自尽。人们怕水里的鱼吃掉屈原的尸体,便将米、肉等美味的食物,用粽叶包起来投入河中,希望鱼儿只吃粽子不吃屈原的尸体。屈原跳江那天是五月初五,在中国农历上属“端午”之日,为纪念屈原,人们就将这一天定为“端午节”,家家户户吃粽子,以纪念屈原的忠君爱国。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自己动手包粽子,已变成传统文化新风尚。可别小瞧包粽子,那也是一门技术活。主要分三个步骤:首先,要准备粽叶,将其刮毛、洗净,堆放整齐备用;其次,要准备粽馅,主要是以米为主,将米用水浸泡半小时,再配些花生绿豆之类的豆类,再配些肉块或蛋黄,搅拌均匀,调好盐味即可;最后,才是包粽子,左手托着粽叶,将粽叶按45度角对折成漏斗状,右手舀粽馅导入粽叶卷成的漏斗里,再将粽叶卷起来包裹住粽馅,完全密封并裹紧,然后用绳子捆紧,粽子就包好了。

粽子要蒸熟了才能吃。蒸粽子是最让人难熬的,粽子在蒸的时候最香,粽叶的清新味、粽馅的米香豆香环绕着肉香,直钻你心里去,让人心痒痒的,光是闻闻,就令人垂涎三尺!

吃粽子看龙舟赛,是我每年过端午节的最爱。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吃边看。只听一声巨响,一条条龙舟箭似的飞射出去,一个个粽子皮齐刷刷地被剥开,选手全神贯注地盯着前方飞快划船,台下观众聚精会神地看着比赛--1号舟往前冲了,小朋友偷偷吃了一口粽子;2号选手超越了对手,大人们松了口气也停下来吃粽子,接着观察落后的3号舟,小朋友乘机也吃一块……舟冲,吃粽;舟停,吃粽;一口一个粽子,就在这惊心动魄的不经意间吃了个精光。

端午节,真有趣。充满了民族特色,弥漫着浓郁的水乡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人们缅怀先烈忠贞爱国,代代相传、继承发扬,祝福祖国美好人人幸福安康。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端午节的日记

全文共 798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假期到了,我放学回家,听爸爸说:“咱们要去张家界”。我心里很担心,

因为如果去了,就会耽误学习,会影响考试的成绩。妈妈说:“没关系,妈妈给你辅导作业”。我说:“可是,你的讲法和老师的讲法不一样”。妈妈说:“我的讲法会一样的”。我想了想答应了。

6月4日放学后,妈妈整理好了出行的背包,我和爸爸妈妈,快快乐乐地出发了。过了小区旁边宽阔的马路,我看见有两位男孩,一个比我大一个比我小,小的叫胡天义,大的叫肖丛宇,我先很礼貌的给他们的家长问了一声好,他们夸我是有礼貌的好孩子。

我们坐车用了一小时到了咸阳机场,等了会儿,西安到张家界的飞机开始登机了,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其他叔叔阿姨一起乘坐了飞机,我的座位在第一排F位,我和爸爸妈妈坐好后,我就系好安全带。没过多久我们就到了目的地。

第二天,我们先到了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公园里最著名的景点是黄石寨前山,那里景色可美了,绿树成荫,小河清澈见底,路边树上的小猴子在荡着秋千和游人打招呼。我们先坐观光缆车到了山顶,山顶上有朱镕基爷爷题的字:张家界顶有神仙。从山顶向四周望去,树木郁郁葱葱,山峰层峦叠嶂,形态各异,据说这里曾是电影《阿凡达》的拍摄地。听导游介绍,这里是土家族和苗族的聚居地,有很多美丽的传说,他们这里把男人称为阿哥,女人称为阿妹,我就被称为小阿哥,可有意思了。

第三天,我们去了被称为人间瑶池的宝峰湖风景区,湖在山中间。我们坐在游艇上,春风拂面,水波荡漾,心里舒服极了,我和胡天义、肖丛宇拿着相机,拍了好多照片。湖周围的山峰有的像凤凰,有的像天狗吞月,有的像老人。我最喜欢的山峰像一家三口,爸爸、妈妈和儿子。船行到湖中间的时候,还有阿哥和阿妹的对歌,非常有少数民族的味道。下午我们又去了天子山风景区,乘坐了世界上最高的山中电梯“百龙天梯”,它的高度有326米。

6月7日凌晨,我们回到了西安,尽管非常累,但是心情很好,因为我度过了一个愉快的端午节假期。

展开阅读全文

篇7:2024年端午节日记600字

全文共 789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来源和独特的传统风俗。我要说的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端午节的.名称有很多,比如: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屈原日……

在我们宜昌秭归,古代有一个名人,他叫屈原。据说,战国时,楚国大夫屈原因苦劝楚王无果,忧愤投江自尽。楚国百姓怀念这位为人清正的大夫,于是将糯米包成包投入江中,希望鱼群吃了米而不吃屈原尸身。后世延续为传统,渐渐演化为端午节。“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

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一个是吃粽子,另一个就是赛龙舟。粽子一般用糯米做成。先采回一些芦苇叶,洗净,准备包粽子用。把糯米,还有这些叶子泡在盆里一天一夜。再用叶子把糥米放进叶子里,也可以放些红枣等,包成三角形,再用棉线从粽子底部起,呈十字形捆包起来,捆好不散开就行。最后将粽子放入锅里煮一个小时左右即可。每年的端午节我们家都会吃粽子,粽子非常好吃,不等解开绳子,剥开叶子就会闻到香甜可口的棕子香味,嘴馋的人连口水都要流出来了。看着那喷香的红枣粽子,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棕子。

端午节不仅会吃香喷喷的粽子,还会划龙舟呢。

虽然我没亲眼看见划龙舟是怎么进行的,但是我听奶奶和其他人说过。划龙舟是因为屈原投江死去,楚国人舍不得他,所以就有许多人争先恐后地划船追赶拯救,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来纪念他,借划龙舟驱散江中鱼。

划龙舟是一条龙船上整齐地坐着两队人,有一人坐在最前面,他有节奏地打着鼓,许多身体强健的壮汉,拿着木桨一齐有规律地划着船。只有每个人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才能得到第一,相反如果不够协调,那龙船就走不动!

中国的地方民俗就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上面画有屈原、唐东杰布,还有那嫦娥仙子,正是有了他们,我们的历史画卷才会如此丰富,生活也才会如此多姿多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六年级端午节日记600字

全文共 802 字

+ 加入清单

XX年06月02日 星期四 天气:晴

又是一年端午,又是一年粽叶飘香,华夏大地处处弥漫着温馨,炎黄子孙陶醉在粽叶淡雅的香味中,陶醉在屈原的不朽精神中.真可谓有水的地方就有龙舟的鼓声;有岸的地方就有楚歌四起.

两千三百年前,一个清瘦老人,仰望苍天,他在忧虑他那民生多坚的的国家,当传来国都郢城被攻陷的消息后,他徘徊在汨罗江边,他愤怒,他哀伤,最后,他吟诵着"世人皆醉我独醒",带着满腔的悲愤抱石沉入了江中.百姓们怕江中的鱼儿吃他们敬爱的屈原的尸体,所以用粽叶包了稻米,撒到江中,让鱼儿吃,这样就不会伤害他们敬爱的屈原了.可以这样说,没有一种食物能像粽子一样寓意丰富,粽子的形状棱角分明,象征着屈原的人格棱角分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粽子的里面包一颗红枣,象征着屈原的赤胆忠心……总之,粽子表达了人们对屈原的无比敬重.

屈原绝没有想到,生前他忍受无人理解的寂寞;而他死后,他的继承者们贯穿古今,前仆后继,层出不穷.李白,杜甫,岳飞,文天祥,苏轼,辛弃疾,谭嗣同……,数不胜数的热血男儿传承着屈原的精神.可以这样说,是他让端午节熠熠闪光;是他让湘水接受祭拜,是他让国人由蒙昧走向进步,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唱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去找寻真理;又有多少人抛头颅,洒热血来表达对祖国的爱恋.

但是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屈原的精神从未像今天离我们这么近,这么亲切.这些都源自5.12四川大地震,这场震惊海内外的灾难,让中国13亿人民联系的更加紧密,让中国人更加想念屈原.屈原那处在人生的逆境中,却时刻怀着对祖国灿若日月的情怀,随国家同呼吸,共命运,身虽死,情不改的爱国情结,不正是中国目前最需要的吗 那江上竞飞的龙舟,不正是13亿人民同心协力划动的吗 众人划桨开大船,在大自然的强悍面前,人类团结一致,血脉相连.

在这个粽叶飘香的季节里,我们走的更稳,更坚定,无往而不胜.只因为我们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爱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端午节的日记800字

全文共 808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是农历的五月初五,关于端午节还有一个传说呢。当时秦王邀请楚怀王到秦国商讨国事,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赶快告诉楚怀王不可大意,可出人意料的是楚怀王不但不听劝,还把屈原赶出自己的地盘郢城。结果楚怀王因为不听屈原的话,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立,后来客死秦国。没过多久秦军攻占了郢城。流放在外的屈原听到这个噩耗,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跳入滚滚激流的泊罗江。让我想起:“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这首诗中的悲愤。

屈原投江自尽后,岸上的渔民和百姓们无比惋惜,立刻划着小船去打捞屈原,可是没有找到。百姓们纷纷拿来饭团,鸡蛋等食物扔到河里,希望鱼虾水怪们不要吃屈原的身体,更有人往水里倒雄黄酒驱赶河兽。众人划船救屈原演变成现在的赛龙船。后来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艾叶赛龙舟这些习俗来纪念屈原。

端午节的这些习俗中,我最感兴趣的是包粽子,去年跟奶奶一起包粽子让我回味无比。首先,奶奶已经准备好粽叶和圆溜溜的糯米,奶奶说:“先挑两片粽叶,把光滑的面朝上,在距离叶柄三分之一处用手将叶子凹成漏斗状,漏斗下面一定要紧密,不然会漏米。”听完奶奶的话我跃跃欲试想做自己第一个粽子。我按奶奶的方法去做,先把粽叶做成漏斗的形状,然后把糯米放进去,我学着奶奶的动作捏来捏去,可是,糯米像调皮的小孩一样和我玩游戏,我捏左边它往右边,我捏右边它又往左边跑,真淘气!最后绑绳子的时候,糯米居然从下面悄悄的溜走了,真扫兴。我决定重新再做!我再次装上糯米,这次我把小米粒们看得死死的,捏得紧紧的,再用绳子五花大绑的缠起来。哈哈~~~终于成功啦!

奶奶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煮,粽子的清香缓缓的从锅里飘出来,闻到香味,馋的我口水都要流出来了,粽子一出锅,我就迫不及待的拿了一个,拨开粽叶,露出白白胖胖的小粽子,我沾了一点白糖,咬了一口,美味极了!清香可口,甜而不腻。

我很喜欢端午节,更喜欢和家人们一起包粽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端午节的习俗日记大全

全文共 788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来源和独特的传统风俗。我要说的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端午节的名称有很多,比如: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屈原日……

在我们宜昌秭归,古代有一个名人,他叫屈原。据说,战国时,楚国大夫屈原因苦劝楚王无果,忧愤投江自尽。楚国百姓怀念这位为人清正的大夫,于是将糯米包成包投入江中,希望鱼群吃了米而不吃屈原尸身。后世延续为传统,渐渐演化为端午节。“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

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一个是吃粽子,另一个就是赛龙舟。粽子一般用糯米做成。先采回一些芦苇叶,洗净,准备包粽子用。把糯米,还有这些叶子泡在盆里一天一夜。再用叶子把糥米放进叶子里,也可以放些红枣等,包成三角形,再用棉线从粽子底部起,呈十字形捆包起来,捆好不散开就行。最后将粽子放入锅里煮一个小时左右即可。每年的端午节我们家都会吃粽子,粽子非常好吃,不等解开绳子,剥开叶子就会闻到香甜可口的棕子香味,嘴馋的人连口水都要流出来了。看着那喷香的红枣粽子,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棕子。

端午节不仅会吃香喷喷的粽子,还会划龙舟呢。

虽然我没亲眼看见划龙舟是怎么进行的,但是我听奶奶和其他人说过。划龙舟是因为屈原投江死去,楚国人舍不得他,所以就有许多人争先恐后地划船追赶拯救,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来纪念他,借划龙舟驱散江中鱼。

划龙舟是一条龙船上整齐地坐着两队人,有一人坐在最前面,他有节奏地打着鼓,许多身体强健的壮汉,拿着木桨一齐有规律地划着船。只有每个人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才能得到第一,相反如果不够协调,那龙船就走不动!

中国的地方民俗就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上面画有屈原、唐东杰布,还有那嫦娥仙子,正是有了他们,我们的历史画卷才会如此丰富,生活也才会如此多姿多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