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小学生关于过小年的作文:小年习俗(汇集20篇)

浏览

3750

作文

102

篇1:小学端午节的习俗

全文共 682 字

+ 加入清单

盼星星,盼月亮,我终于盼来了端午。“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挂香囊;五彩线,手腕绑;吃粽子,粘白糖;龙舟下水喜羊羊。”每当我唱起这首童谣时,心里就甜滋滋的,因为端午节要来了。在端午节的前一天,我与妈妈、弟弟和外婆携手来到河边采粽叶。粽叶的形状很像香蕉,又很像犀牛的角。时近中午,我们挎着小篮子回家了。到了家中后,我们先将粽叶理好,再用水清洗一下,便放入锅里煮了。等冒了水蒸气,便把粽叶取出来,顿时整个小院都沉

浸在这粽叶香里了。

开始包粽子了,外婆和妈妈包的很娴熟,我看了后也很想学,于是就缠着外婆,让外婆教我。外婆告诉我:“先拿出3片粽叶,把这3片粽叶弄成一个漏斗状,再将糯米放入粽叶中,如果喜欢吃大枣,就放个大枣进去。”听了外婆的话,我迫不及待地拿出了3片粽叶圈成漏斗状,放了两颗大枣和一些糯米进去。为了让大枣香甜地味道不外漏,又要保证粽子的外形美观,反复折叠中,我努力做到让剩余的粽叶包满粽子。到了最后一步,用细线捆扎粽子,小粽子很“调皮”总是跑来跑去。我终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粽子捆扎好。

粽子入锅了,我在旁边焦急地等待。过了一会儿,香气味儿就钻入鼻子里了。我赶忙说:“外婆,粽子好了。”可外婆却说:“等等。”我很不理解。后来妈妈跟我说:“粽子只有煮透了,熟了,才会又香又甜。”到了晚上吃饭时,我们的王牌——粽子上场。粽子有:蜜枣粽,肉粽,板栗粽……其中我最喜欢蜜枣粽,因为蜜枣粽香甜可口,而且此粽子口感舒适,营养丰富。

我爱端午节,但更爱粽子,因为我通过包粽子这件事懂得了失败并不可怕,只有去战胜它,你就会迎来属于自己的成功与喜悦。真希望下一个端午节快快到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感受端午节习俗小学作文

全文共 437 字

+ 加入清单

“节分端午为谁言,万古传颂为屈原。”一句古诗道出了端午节的由来。

我的家乡在温州,以前这里是一个小渔村,人们依靠打鱼为生,生活过得很朴素。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富裕了。可是,家乡的人们依然保留着端午节的习俗

在端午节前几天,我们这里的村民家家户户都在大门口挂上了菖蒲,挂上了艾草,挂上了雄黄肉。据说是为了辟邪驱魔。端午节那天,父母们都会给未成年的子女佩带上形状不同的香包。有的戴在胸前,有的系在腰间,还有的带在手腕上,据说香包里有的包着香料,有的包着中药材,还有的包着——而且香包里散发出来的气味能增强我们的抵抗力,让我们少生病。

在我的家乡还保留着划龙舟,吃粽子的习俗。龙舟上有二十个人划桨,两个人敲锣。据说,最初这样做是为了驱赶水中的鱼儿,不让他们吃屈原的尸体,而且一边划船,还要一边把粽子扔到河里。今天划龙舟是为节日增添欢快的气氛,粽子也成了一道美食。

吃着香气扑鼻的粽子,看着奋勇前行的龙舟。我再一次感受到端午节的习俗给人们带来的快乐。

[感受端午节习俗小学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清明节的习俗小学生

全文共 398 字

+ 加入清单

明日是清明节。我正在完成语文流的作文,我想明日正好是清明节不如这会上网查查清明节的来历。我特意与大家一起分享: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说完了清明节的由来,就来看看我网上祭先烈的事吧,我刚登陆祭先烈的网站,心中不得不想起黄继光用身体堵住抢眼、董存瑞舍身炸碉堡……他们都是为了新中国而丢掉了生命,我心中一阵悲愤,咬牙切齿的咒骂道国民和日本鬼子,我一连点了好几个鞠躬和献花,并留下了言:你们用血肉换来了新中国,我万分感谢你们给了我这样一个美好的时代,我在此向你们鞠躬!

这个清明节让我知道了这个新时代是民族英雄用生命换来的,我为他们感到自豪!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写中秋节习俗的小学

全文共 736 字

+ 加入清单

提到中秋节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可以赏月、吃月饼。还有,如果平时亲人不在身边,中秋节又正是人月两团圆的日子。这天,全家可以欢聚一堂,一起快乐地吃月饼、赏月、聊天……知道中秋节为什么要赏月吗?一起来看一看吧!

传说很久以前,兔子长着长尾巴,它和狐狸、猴子是好朋友,整天在一起玩。不论谁有困难,兔子都会热心地帮忙。

有一天,它们在路边遇到一位饿昏在地的老人,它们三个二话没说,赶忙去寻找食物。猴子摘了许多野果子,狐狸捡了一大堆豆子。然而,这些东西都不顶饿。兔子呢,则把长长的尾巴甩进河里钓鱼。不大一会儿,就有鱼咬住了它的尾巴。可是这条鱼太大,狐狸和猴子赶紧来帮忙。两边一较劲儿,只听见“咔嚓”一声,兔子的尾巴被拽断了,鱼也游走了。眼看那老人饿得直哼哼,兔子咬着嘴唇,强忍住疼痛继续想办法,结果把嘴唇咬成了三瓣。最后,它把脚一跺,对狐狸和猴子说:“咱们先弄点柴,熬点汤,老人家喝了一定能好一些。”

于是,它们赶紧忙活起来。水烧开后,兔子平静地对两个朋友说:“兄弟们,我先走一步,你们要照顾好老人家。”说完,便纵身跳进了锅里……

突然,老人睁开了眼睛,用手一指,那滚开的水一下子就变凉了。兔子不但没死,反而更漂亮了。

原来这位老人就是玉帝,他想给月宫里的嫦娥找个伴儿,于是就变成快饿死的老人来考验人间的三种动物:狐狸、猴子和兔子。经过这一番考验,玉帝决定带兔子到月宫去,而狐狸和猴子拥有了像人一样的智慧。

据说,兔子到了月宫还不忘帮助别人,天天忙着捣药救人……

看了这个动人的传说,你一定会更深一步了解中秋节的习俗。以后再过中秋节,你应该就不会傻乎乎地只知道看月亮、吃月饼了吧,你应该抬起头来,观察一下月亮,仔细看看,你看到了那只舍己救人的小玉兔了吗?你看见那嫦娥了吗?呵呵,中秋,“人月两团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2024腊月二十三小年习俗精编

全文共 2374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过小年”,是传统习俗,北方多选在腊月二十三,南方多在腊月二十四。下面是YJBYS作文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传统“小年”与“祭灶”息息相关,“灶”同“造”,《汉书·五行志》中说:“灶者,生养之本。”它与饮食息息相关,关系民生,牵涉甚重,故列入官方五祀之中(即《汉书》中所说:“大夫祭门、户、井、灶、中霤五祀。”)但天子不祭,由大臣主其事。

灶离不开火,所以它的主神是火神祝融,先秦时期都是夏日祭灶,取其热度相近,且夏历六月代表祝融的大火星亮度最佳,《礼记·月令》中说:“是月火王,故祀之也。”《抱朴子》亦称:“孟夏可以祭灶。”

到了西汉,祭灶仍在夏天,楚人自称为祝融后裔,所以祀之尤勤,直到今天,山东部分地区仍认农历六月初一为“小年”,即此风余脉。彝族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其实就是小年,亦祭火神,并祭田神等。

南方六月过“小年”有相当的合理性,因为自古这里粮食两熟,二三月播豆类和荞麦,六月正好成熟,相当于北方“一年”,所以逢半过年,即“一年打两春”。此外,南方还有一些地方阴历十月过“小年”,那是用楚历,楚以十月为岁首。

东汉时,祭灶改到腊月,因“祭灶”一度被皇家冷落,只在民间流传,当时传说灶神在每月最后一天上天,但究竟是哪一天,并无定规,被认为是“淫祀”之一,为不耽误农时,东汉时官方将其归入“百祀”,安排在冬季农闲时进行。但此时“小年”规矩淆乱,有的地方认腊月八日,有的地方认腊月九日,有的地方认腊月二十四日。到了唐代,腊月二十四日的说法才渐渐固定下来。

宋代为彰显“正统”,官方一度将“祭灶”又改到立夏,所谓“宋制:立春祭户、祭司命,立夏祭灶,季夏土王日祭中霤,立秋祭门、祭厉,立冬祭行。”元代因之,但始终未得到民间响应。到了明代,只好妥协,立夏、岁暮各“祭灶”一次。到了清代,顺治八年(1651年)之前还是因袭明制,此后嫌麻烦,统统改成腊月二十三了。

按旧制,祭灶要献黄犬,即“汉阴子方,腊日见灶神,以黄犬祭之,谓之黄羊。阴氏世蒙其福,俗人竞尚,以此故也。”但究竟是黄犬还是黄羊,一直争议不休,到清代末期,京城多使用张家口购入的黄羊“祭灶”,但只有富贵之家方能如此豪奢,普通人家多用麦芽糖,麦芽糖呈黄色,算是代表“黄羊”出席。

1、祭灶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因此要祭灶神。民谣有“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就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民间早就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就是说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据说,每年的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糖(或蜜)融化,涂抹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曰为:上天言好事。民间传说,灶王爷上天专门告人间善恶,一旦那家被告有恶行,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此说法流传的比较广泛。

2、吃灶糖

祭灶神的贡品不需鸡鸭鱼肉,更不需牛羊三牲,只需祭上一些“糖瓜”,让灶神尝点儿甜头,在玉皇大帝面前多美言几句。古语说“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灶糖是一种麦芽糖,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真关东糖坚硬无比,摔不碎,吃时必须用菜刀劈开,质料很重很细。

如今的现代人,更多的人用品尝糖瓜,来度过小年节令。此外,饺子、火烧也是小年的特色节令食品。祭灶节,民间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粘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3、扫尘

祭灶之后,人们便开始准备过年。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春节前扫尘,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惯。

扫尘主要是将所有的房间彻底清扫一遍,主妇们通常先把屋里的家具用被单等遮盖起来,用头巾或毛巾将头包好,然后用扫帚将墙壁上下扫干净。扫完之后,擦洗桌椅、冲洗地面,用干净、整洁、亮堂来迎接新年的到来。

4、剪窗花

剪贴窗花也是小年较盛行的民俗活动。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

剪窗花是旧时女子比赛心灵手巧的手工之一,每逢过年,巧手的女人就会挥舞着剪刀,在红纸上作画,那时候有功底的女子不需要画图样,一般都是即兴创作,随意性很强。而现在的剪纸,也是美化生活的一种艺术品,还可以在剪纸中获得乐趣。

5、写春联

写春联也是小年的民俗活动。 春联是有讲究的,它能驱鬼避邪,保家家户户平安无事。据说,春联在两千多年前的周代是桃符(桃梗),上面刻着咒语,每到新年就弄一副挂在大门两旁。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6、理发、赶乱婚

按照北方习俗,小年当天大人小孩都要沐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正月里不理发的传统习俗,以及想美美地过个新年的想法,让市民们都养成了春节前理发美发的习惯。

过了二十三,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民谣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的说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春节习俗小学生

全文共 982 字

+ 加入清单

回到老家,心里可高兴了,春节习俗总会让我吃惊不小,最普遍的就是以下四个了:吃年饭,看晚会,午夜放烟花和拜年。 大年三十,舅舅舅妈等亲戚都欢聚一堂,外婆外公满脸喜悦,开心地忙碌着。对,今天我们要吃年饭……

回到老家,心里可高兴了,春节习俗总会让我吃惊不小,最普遍的就是以下四个了:吃年饭,看晚会,午夜放烟花和拜年。

大年三十,舅舅舅妈等亲戚都欢聚一堂,外婆外公满脸喜悦,开心地忙碌着。对,今天我们要吃年饭了!“噼里啪啦”,一阵鞭炮声响起,年饭做好了!当然,吃年饭总忘不了土地爷爷,敬几根香,摆几碗菜和一碗饭,求土地爷爷保佑,来年丰收。接下来,便入席了。吃罢年饭,大家都坐在炉子旁边聊天。外公外婆这时候可就忙咯!吃年饭(也可以说是团圆饭),是春节的重要习俗之一,不管是在哪儿,大家都会赶回来,和家人一起共享这美好的时刻。吃年饭时,大家总有很多话要说,说工作,说家庭,等等。吃年饭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只要家人都到齐了,想什么时候吃都行。

晚上,就剩下自己家的人了。在看春节联欢晚会之前,是我最期待的时候:收压岁钱。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大舅舅一个,小舅舅一个,外婆一个……大家都忙活完了,该坐下来休息休息了,于是,我们便团聚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边看边聊,仿佛话总也说不完似的。总算熬到12点了,午夜烟花快燃放了!“轰!”一个礼炮打响了,天空顿时蒙上了一件五彩斑斓的彩衣。随着第一个礼炮的打响,各家不约而同地放出了各种款式的烟花,每一家的屋顶上都挂上了一个美丽的帽子。放烟花的声音震耳欲聋,五彩的烟花使我眼花缭乱。我和大舅妈跑到楼顶上观看烟花,我兴奋得直跳:“我这次苦熬到12点真是没白费,这真是太壮观了!”午夜放烟花,有可能是每个地方都有的习俗,有可能是我们家乡特有的一种习俗,但都一样,我见识到了,你们也听说了!

这天,是初一,才刚起来,就听见门外一阵拜年声:“给您老拜年了啊!”“哎!来了来了,新年快乐!”“新年快乐!”这时候,外婆正忙着做早餐,外公则正忙着招呼人。“坐一下吧啊?”“不了不了。”这样的对话总会听见很多次。我赶紧吃完早餐和小舅舅他们出门了。小舅舅的双胞胎女儿紫依和紫芊各提着一个袋子,每到一处袋子里的东西就会增加一点,可高兴坏她们了。所谓的拜年呢,就是挨家挨户地走动,有时候会在哪一家坐一会儿,聊聊天什么的。而小孩子就提着个袋子去拜糖。声明一下啊,我可没有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家乡的习俗小学生作文

全文共 664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的家乡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比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每个节日都有传统的风俗习惯。

在每年的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有赛龙舟、吃粽子、挂艾叶菖蒲的风俗,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在中秋节,我国有赏月、吃月饼的习俗。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放等等。重阳节也是尊老、敬老的老年人的节日。下面就让我介绍一下我们最重要的节日——春节。

春节是我国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每当春节一到,家家喜气洋洋,挂上红红的灯笼,粘上红红的春联,个个都满面春风的,到处洋溢着一派喜庆的气氛!就先说除夕夜吧。一家人都团聚在一起,吃着美味的食物,边看春节联欢会边聊天。吃完晚饭,我们小孩便可以拿着烟花的外面尽情地玩,而大人也会聚在一起打打牌、看看电视、聊聊天的。到了晚上,天空中便会绽放出一朵朵美丽的烟花,真是五彩缤纷啊!直到很晚,我们才上床睡觉。有的大人还守年岁的呢。

还有,在我们这里除夕夜要放“关门炮”的。这鞭炮一放要放到年初一早上,持续不断地,这是“开门炮”。中国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放爆竹,一阵阵爆竹声接连不断,噼里啪啦的,热闹非凡。新的一年就在这爆竹声中开始了。我最喜欢过春节了,不仅可以尽情吃,尽情玩,可以穿新衣服,还有一个更主要的原因,那就是我的口袋便变得鼓鼓的,都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亲戚给的压岁钱。据说我们得到这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这就是我家乡的风俗。你们家乡的风俗是怎样的呢?相信你们一定也有自己也有独特的风俗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过重阳节的习俗小学作文

全文共 853 字

+ 加入清单

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在东晋时,有著名的“龙山落帽”故事。据《晋书》中《孟嘉传》载,九月重阳这天,晋朝大司马桓温及参军大将孟嘉等人登上龙山(今湖北江陵县西北的一座山),孟嘉观赏山景,连帽被风吹走也不知道。桓温叫人作文笑他,他也不示弱,作文答辩,一时传为佳话。

南朝时,梁人吴均在《续齐谐记》中记载一个神异的故事:汝南人桓景,随费长房游学,费长房要他在重阳这天让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系臂,并登高,饮菊花酒,才可免祸。桓景照办了,才逃脱灾祸。这个故事,生动地反映出重阳时人们的避邪除灾心理。

当然人们登高也不单是攀登而已,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与野宴结合起来,更有吸引力。如隋时孙思邈《千金方·月令》:“重阳日,必以看酒登高远眺,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归。”记隋代风俗,已与后世近似。在南宋的《梦粱录》卷五载:“日月梭飞,转盼重阳。……是日‘孟嘉登龙山落帽,渊明向东篱赏菊’,正是故事。”南宋韩元吉《水调歌头·九日》上片:“今日我重九,莫负菊花开。试寻高处,携手摄展上崔嵬。放目苍崖万仞,云护晓霜成阵,知我与君来。古寺倚修竹,飞槛绝尖埃。”描写了重阳赏菊及登高观景的韵致。

明清时,北京地区登高颇盛,《燕京岁时记》云:“京师谓重阳为九月九。每届九月九日则都人提壶携楹,出都登高。南则天宁寺、陶然亭、龙爪槐等处,北则蓟门烟树、清净化域等处,远则西山八处。赋诗饮酒,烤肉分糕,询一时之快乐也。”不论文人百姓,都喜欢登高后在山上野餐、烤肉食用。有些贵戚富家则带上幕帐、烤具、车马、乐器,登高台、土坡,架起幕帐、桌椅,大吃爆烤羊肉或涮羊肉,并唱戏奏乐,听歌看舞。如清末慈禧太后,每年重阳于北海东的桃花山登高、野餐、烤肉,并架蓝布围障,防止闲人偷看。在玉渊潭等处,也集中了不少登高之客。故宫御花园里也有登高之山。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五年级小学生小年日记400字

全文共 454 字

+ 加入清单

腊月二十四,南方的小年夜。一提到年夜,在我那脑海中便浮现出一道道美食。今天,我们一直从武康追寻到了新市,终于让我尝到了不一样的年夜美食。

“千年小上海,江南百老汇”,说的就是我们新市古镇,那里不仅小桥流水、古色古香,更有名的就数新市的小吃,像众所周知的张一品羊肉,还有新市茶糕、新市黄酒等都很有名。

很巧合,在古镇我们还遇到了我的同学存存和他的爸爸,他们不仅给我们做了向导,还带我们去了新市最有名的“仙潭老汤面馆”品尝美食。

我们点了最有名最地道的新市张一品羊肉面,我一尝,面条根根筋道,很q,但又不失柔软,很入味,再夹一片羊肉,酥而喷香,我虽然平时不太爱吃羊肉,但新市羊肉让我们食欲大增,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根本停不下来”?据服务员阿姨说新市羊肉之所以这么有名,那是因为它的原材料都是来自农民自家喂养的湖羊,是用大锅在灶上炖的,它不仅色泽鲜艳,重要的是它比普通羊肉膻味小。爸爸一边品尝着羊肉,还一边咪点黄酒,可真是享受呀!

小年夜,我在新市古镇吃着芳香四溢的羊肉大面,我希望它能走上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年夜饭的餐桌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春节的习俗小学生作文

全文共 636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习俗可多了!有贴春联、贴“福”字、剪窗花等等。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在门上,为节日添加喜庆气氛。春联的种类很多,根据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等。“门心”贴在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在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在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在相应的地方。

去年的春节我们家还贴了一个倒“福”字呢。春节贴“福”字,也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向往和祝愿“福气”、“福运”,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漳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春节的习俗五花八门,丰富多彩,我真盼望春节能早日到来!

[春节的习俗小学生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小学端午节的习俗

全文共 668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四大传统节日。为什么端午节,要定在五月初五呢?古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屈原,在这一天遭人迫害,抱石跳汨罗江自尽;人们为了纪念他,在这一天,会包粽子、赛龙舟、饮用雄黄酒、佩香囊等等。

今年端午节,我看爸爸妈妈在包粽子。我非常有兴趣,就搬了个椅子,坐在旁边学着爸爸妈妈的样子包粽子。拿起两片竹叶,用手把竹叶折成菱形,然后用勺子挖一点糯米,放进弄好的菱形竹叶里,中间可以放上自己喜欢吃的东西,比如葡萄干、瘦肉块、红枣等;然后再放一层糯米,再把两片竹叶合起来,最后用细线把竹片封好,松紧适度就好。下面就是煮粽子,煮粽子一定要水滚以后才落粽子,水要浸过粽面,待水重新滚起以后,再用旺火煮三个小时左右即可。在煮粽过程中不要添生水,煮好以后趁热取出。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们在电视上观看了龙舟比赛。只见河面上一条条龙舟有条不紊地停在那里,一个个龙舟健儿手持划桨,蓄势待发。龙舟大小不一,船手人数不一,一般是狭长、细窄,船头饰龙头,船尾饰龙尾。龙头的颜色有红、黑、灰等色,均与龙灯之头相似,姿态不一。龙头高昂,硕大有神,雕镂精美,龙尾高卷。

就在此时只听裁判员一声枪响,一条条龙舟飞速往前划起来,岸上的人们为他们鼓掌加油。船手们奋力划着,不敢有一丝懈怠,舵手精准的调整着龙舟的方向,鼓手奋力地敲打着锣鼓,并且喊着口号一起加油前行……

不知不觉中,粽子的香味飘进了我的鼻子里,我急忙跑去厨房,看见妈妈正在取粽子,我拿起粽子剥去竹叶,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这个节日不仅教会了我包粽子,还让我上长了不少知识,真是一次难忘的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小学生小年作文800字:过小年烟花

全文共 702 字

+ 加入清单

小年,到处都有放烟花的,但是要问哪里的烟花最美,那当然要数市政府放的烟花了。

所以我、姐姐、表弟、爸爸、妈妈、妗妗和舅舅一起去东区看烟花。到了东区,还没开始放烟花。但路上、楼上已经挤满了人,挨挨挤挤,人山人海,万头攒动,人们都仰着头等待烟花的开始,可是只能看见一排排的孔明灯升上天空,好像一个个红色的小星星。突然,只听“咚”的一声,一个美丽的烟花惊醒了黑暗的夜空,接着,从地上又蹿出十几条“青龙”在空中扭动着白绿相间的身体,渐渐消失在夜空中。“青龙”刚刚销声匿迹,笑脸、铜钱、圆圈陆续升上天空,把漆黑的夜空照得“火树银花不夜天”。这一个个美丽的烟花好像一朵朵五颜六色的大花在空中开放,颜色各异,有黄的,有红的,有紫的,有绿的,有白的;形色不一,有的像菊花,有点像百合,有的像五星,有的像闪电,有的像水草,有的像花蛇;有的是圆形的,有的是椭圆形的,有的是四角星形的,有的是五角星形的;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宽,有的扁,有的高,有的低,有的长,有的短,有的……美丽的礼花引来了人们一阵阵的惊叹——“哇塞”“太美了”“好漂亮”……欢呼声,赞叹声伴着发射礼花的“咚咚”声冲上云霄,和着硝烟渐渐的散开,向远方的夜空飘去。

我最喜欢的是那个像毛毛虫一样的礼花,它一开始和普通的礼花并没有什么两样,也是像一朵朵大菊花一样,是鲜艳的绿色,当它的光亮渐渐消失的时候,便会“哧啦、哧啦”的像小蜜蜂一样出现一团黄色和白色的小星星,星星渐渐变暗,一条条红色的光点却越来越亮,衬着礼花的烟雾,好像一棵灰色的树上吊着一条条红色的亮晶晶的毛毛虫。

烟花可真美啊!我喜欢过小年,我喜欢看烟花。

过小年烟花在新的一年里一定可以为你带来更多的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小学生描写端午节习俗

全文共 35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端午节,爸爸把我送到奶奶家过端午节。我和大家讲讲我是如何过端午节的吧!

包粽子

我和奶奶包起了粽子,包之前,奶奶告诉我说:“今天,我要教你包粽子

听完,我立马包了起来。包第一个粽子时,不小心把米和肉都撒出去了。包第二个时,眼看就快成功了,突然,爷爷叫我一声,我回答时没留神,不小心把用来捆粽子的绳子往粽子那儿打了一下,啪,粽子掉到地上了。包第三个粽子时,我吸取前两次的教训,专心致志地包粽子

吃粽子

粽子全部包好了,奶奶把粽子放到了用来煮粽子的锅里,点火,开始煮,过了半个小时,粽子煮好了。奶奶拿出一个粽子,让我试了试粽子的味道。好烫啊,我还没开始吃呢,门外传来汽车的喇叭声,我想:“这会是谁。”出来一看,原来是爸爸接我来了,我对爸爸说:“爸爸,能不能等会再走?我还没吃粽子

就这样,我拿着奶奶的粽子,开开心心地回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少数民族春节习俗小学生作文

全文共 62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来告诉大家一个小知识,少数民族春节习俗作文。那就是少数民族的春节习俗,达斡尔族、蒙古族、……长话短说,下面就来给你讲讲吧!

达斡尔族:年年高 北方的达斡尔族有拜年的习惯,春节时,人们穿上节日盛装,逐家走访,互相祝贺。每家都备有蒸糕,拜年者一进门,主人就用蒸糕款待。“糕”在汉语中与“高”谐音,以糕款待,表示互相在新的一年中,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节日期间,达斡尔族还举行歌舞、体育活动,一直持续半个月。

蒙古族:酒肉不尽 北方的蒙古族过春节却是另一番景象,节前家家户户都备下了当年生长的公羊和各种奶制品以及几坛美酒。除夕之夜,人们穿上漂亮的蒙古袍,全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午夜开始饮酒进餐,按常规要多吃多喝,酒肉剩得越多越好,这样象征着新的一年酒肉不尽,吃喝不愁。初一早晨,身穿各式服装的男女,跨上骏马,三五成群奔向“浩特”(村镇),挨个地串蒙古包。串包时,先要给长辈叩头祝愿,接着主人家的女婿为前来串包的客人敬酒,人们边歌边舞。

白族:“放高升” 云南白族同胞过年时,有一种叫“放高升”的庆祝活动。所谓“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以把整个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升”。有的地区的白族同胞与苗、壮族一样,从春节到元宵节,男女青年都进行“抛绣球”活动。凡接不住绣球的,要赠给对方纪念品,多次失球而又赎不回纪念品的人,就是表示接受对方的爱情了。

挺有意思的吧!下次你也可以考考别人的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小学生描写端午节习俗

全文共 583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是一个人人知晓的传统节日,可是它的来历又有多少人知道呢?

端午节,是一个关于屈原的故事,他的主人见他聪明,于是想让他当官,去说服别的国家一起对付邻国,他本来很乐意,因为这是为国而去,可是有一次他路过皇家林子,听到他们只是来利用自己,于是他不再当官,皇上听了立马去叫人抓他,于是屈原走到江边,一气之下跳入江中。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不想让屈原的尸体被鱼虫吃,于是为江中放入粽子和柳叶,让鱼虫去吃粽子和柳叶,不让鱼去吃屈原的尸体,就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

一说起我见过的端午,那还是去年的好玩,因为我们班在玩“包”粽子大比赛,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不是真的在包粽子,而是用纸板做粽子的芯,然后用线再一圈一圈缠起来,最后就做好了。我来讲一下我的亲身经历:第一次刚绕好第十圈,我正在高兴的时候,不小心一拉线头,线又掉了。第二次我有了恒星,一圈一圈的在慢慢缠,当我以为我可以的时候,他又一次对我开了个玩笑……当我绕了,不知道多少圈,总算弄好了,于是我把“头”和“脚”弄好,然后大功告成了,我把我“智慧的结晶”放到了观赏台上,经过很长时间的选举,于是我成功获得了第二的光荣称号……

在回家的路上,我高兴的心脏都快跳出来了!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

不,回到家后,我看见粽子好了,于是拿了一个就吃,那真是人间的美味!

端午节是对我来说快乐的,美味的,我只希望明年的端午能“闹”得更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端午节习俗小学生

全文共 426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要到了,我好期待它快点到来,因为可以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坐在一起吃粽子了!我喜欢吃粽子,也喜欢看家人包粽子,今年我的家人来了个包粽子比赛,我来做她们的小裁判,奶奶和妈妈比赛,刚开始妈妈不是很想比赛,因为妈妈是初学者,但是为了能让我当一次小裁判,妈妈就答应了,比赛时间两个小时,妈妈和奶奶拿来了粽子,米,还有线,时间过的真快,1个小时过去了,妈妈包了快20个粽子,奶奶呢?我看了一下,不禁叫了起来,“啊!奶奶你包的好快啊!”我数了数12345…39,40这么多啊!我连忙帮妈妈打气,“妈妈加油,妈妈加油。”

可是时间过的太快了,两个小时过去了,比赛结束,该我上场了,先从粽子的.外观,妈妈包的真是不像样!太丑了!而且数量也少,奶奶呢?我看了一下,又好看,数量又多,我举起奶奶的手,这次比赛,奶奶获胜不错哦不错哦,妈妈不服气地说:“我是第一次包粽子,当然输了,来年我肯定能赢。

我喜欢端午节,也喜欢今年这个有趣的比赛,希望明年会更加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春节的习俗小学生优秀

全文共 623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江门,那里,每年春节,市民们举行的活动可多了!

农历年的最末一天称除夕,江门习俗称“过年”。

除夕前人们就忙碌各式年货了:买鸡、鸭、鹅、鱼肉、衣饰、家具、器皿、画、春联……样样都有。餐桌上摆的大鱼大肉和糖果,让人直流口水。

人们还会买柑桔、青橄榄那些象征吉祥如意的水果。

旧俗过后,男的必新理发,女的必“挽面”。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和“述职”之时。是日起,家家户户大扫除,用物和被帐都行清洗,谓之“采囤”。

春节外出的家人一定要赶回来团聚。家里还会吃团圆饭。

如果是晚农家的水缸要贮满水,米缸要填满米,灯火不能熄灭,这样才能年年好运气。

农历二十三晚,俗称小年夜,人们为表示灶君一年来保护各家各户灶火不断、饮食平安的谢意,在灶君向玉皇大帝述职时,特地给他贱行。谢灶要摆设贡品,主要有:一碗清水,一碗白米,几棵带尾叶的甘蔗,还有炒米饼、柑桔、红糖和一封利是,以及一份“灶君疏”,大意是向灶君请罪,请他上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这就是谢灶。

说了这么多,也该说花市上了。

临近春节,香港人都喜欢按照习俗购买年花,取其“花开富贵”之意。

那香港的花市和江门的花市有什么不同?人们可以趁到香港过新年的时候去人潮拥挤的地方年宵花市凑凑热闹,看看那金橘、水仙、牡丹、芍药的年花,以及近年流行的“五代同堂”,据说桃花能为未婚男女带来“桃花运”,连着叶子的柑桔则代表姻缘“开花结果”……

哎!不说这么多了,喉都干了,喝点水,自己查阅吧!我们江门可是有数不清的习俗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家乡的节日习俗小学

全文共 422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有许多的习俗,如吃棕子、赛龙舟等。在我妈妈的故乡——三明就有一种“插茱萸”的习俗。

茱萸是一种草,它细细长长的,又是绿油油的。每到端午节,当地的老人们就会在自家的每一个门的两旁都插上一?茱萸,以求神灵保佑平安。

有一次端午节,我们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外公、外婆插茱萸。只见外公搬来一节长梯,在门的旁边(门框前)架好,然后小心翼翼地拿出一?茱萸草,拜了拜天,口里念念有词,然后慢慢地爬上梯子。最后,外公仔细找这门边的裂缝,等到找到了裂缝之后,再把那一?茱萸草插上去,然后下来。

我们和外公在远处得意洋洋望着大大小小的门上被我们用心插上的茱萸。微风徐徐吹过,门旁的茱萸在微风中轻轻摇摆着身体,好像笑这对我们说“放心吧!我一定回保佑大家平安的!”

这就是我的家乡的端午节习俗之一—插茱萸。但是,随这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少人会要想要插茱了。

所以,我向大家提议:大家要保持这种习俗把古老又悠久的习俗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

[家乡的节日习俗小学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以春节习俗为话题的小学作文

全文共 3081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在中国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还有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相传至今。比如,扫尘、贴春联、贴窗花、倒贴“福”字、画年画和守岁等等。

春节习俗作文1

以前过年,只是和大人凑热闹。今年过年我知道了不少和春节有关的风俗习惯。

大年三十的上午每家每户都要贴春联,以示迎春之意。外公每年都要挑选一幅称心如意的好春联。今年选的上联是:喜气洋洋财旺旺,下联是:好运多多福连连。横批是:吉星高照。这足以预示新的一年里的幸福生活。

年三十午夜吃饺子,也是每家必不可少的。老人们都说吃饺子好。吃饺子包含着非常丰富的文化意义。饺子谐音交子,就是相交子时,交好运发大财。因饺子的形状又像金元宝,故又象征团圆和财富。

大年初五俗称“破五”,意思是人们要走出家门进行户外活动。这天上午我和外公外婆沿着河堤,从将军码头一直走到新华码头。这里是滑冰场,男女老少人头攒动,人们身着五颜六色的节日新装,好像给冰场上装点了盛开的鲜花。人们有的在滑冰、有的在打冰车。还有的在冰道上从高处往下放冰车,大家玩的真尽兴!大人、孩子和老人,一片欢歌笑语……

这不正是太平盛世的真实写照吗?

春节习俗作文2

中国各地都有各自的过节习俗,而我的老家,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这里的春节与别的地方截然不同。

在云霄,春节期间忌讲不吉利的话,万一小孩无知,说了不吉利的话,要用纸巾拭嘴。同时忌吵嘴打骂和摔破碗碟,万一不小心打破碗盘,要将碎片收集起来放进石臼里,口中念“岁岁平安”,借“碎”与“岁”谐音来化凶为吉,保持祥和欢乐的气象。

正月初一子时新年开始,家家户户燃放鞭炮,称为“开正”,还要在门前备清茶、糖果,焚香,称为“拜正”。初一日人人早起,穿新衣服烧香点烛,祭拜天地祖先。小辈向长辈拜年,长辈随即赐以红包。

在“开正”的时候,家人都要吃点红糖线面汤。糖,意为甜蜜;线面,意为长寿,即祈求全家幸福长寿。

初一日不吃粥,以免往后出门遇雨;不往户外倒垃圾,忌“财气外泄”。此外还有不不讨债,不打骂孩子等禁忌。

怎么样?云霄的春节既讲究又别有一番风趣吧!除此之外,大家还可以在网络、书籍上多多了解一些异地的习俗,多丰富自己的见识!

春节习俗作文3

春节是我们中国农历的新年,所以过年对我们中国人而言非常重要的!因此,春节前的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

过年了!过年了!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剃头发,做年夜饭……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规矩”太多了!有些习俗还很怪,无奈之下,我就去问正在贴春联的妈妈。

我看见妈妈将“福”字倒着贴,我固然知道为什么要倒着贴,将‘福’字倒着贴是一种习俗,‘福’倒贴说明‘福’倒(到)了!但我仍然问道:“过年有什么习俗和规矩啊?”妈妈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给我谈起来。

原来,以前过年还有一种放鞭炮的习俗,来源于“年兽”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年兽”,长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跃出海面到处作恶。有一年一个老人用放炮,穿红衣,贴红春联的方法驱赶走“年兽”,这才得以平静,此后这个方法就流传开来。但是现在广州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所以我们就不再进行这个活动了。

除夕这一天对我国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天晚上,我们全家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年饭。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 ,全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鸡、鹅、烧肉等等,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热气腾腾,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喻意“年年有余”。最后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天我的收获太大了,知道了很多过年习俗的知识,不过我觉得有点迷信,但这又仿佛是一种乐趣,只要快乐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况这是传统的习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

春节习俗作文4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在中国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还有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相传至今。比如,扫尘、贴春联、贴窗花、倒贴“福”字、画年画和守岁等等。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在古书《吕氏春秋》中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习惯了,此外,扫尘还有“除陈布新”的含义。

春联也叫对联、桃符,它以对偶、精巧的文字抒发美好的愿望,是我们中国独特的文学形式。春节贴春联这一习俗起源于宋代,春联分为上联、下联和横批。

“福”字,指的是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是为了表达对亲朋好友的一种祝福。可是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祝福,人们干脆把“福”字倒过来贴,表示“福‘倒’了”。

现在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已很是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家家户户带去了兴旺和欢乐的喜庆场面。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

在此我再送大家一副对联:“焰火耀长空,色彩斑斓欢度除夕度,金龙腾大地,人声鼎沸喜迎吉祥年”!

春节习俗作文5

春节一般从腊月二十三开始,二十三这天是小年,传说这一天是灶王爷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据说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 二十四这天掸尘扫房子,二十五要做豆腐,二十六要割年肉,二十七 宰鸡赶大集。二十八要贴花花。二十九,俗称“小除夕”,这一天人们往来拜访。 腊月三十是春节的一个高潮,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迎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迎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春节在正月十五正式结束,这一天是元宵节,要举行灯会,还要吃元宵、放烟花。最后在烟花声中,结束了春节。

春节习俗作文6

苏州人除夕在饭内放进熟荸荠,吃时挖出来,谓之“掘元宝”,亲友来往,泡茶时要置入两只青橄榄,谓之喝“元宝茶”,恭喜发财。

年夜饭中,除要吃象征全家团圆的鱼丸、肉丸和寓有"食鸡起家"之意的鸡肉,以及表示"年寿长久"的韭菜,还有各种极富地方风味的油炸食品、汤圆、年糕,特别是吃"乌龟豆沙年糕"(一种用刻有乌龟形状的木模压制而成、内包豆沙馅子的年糕),则有益寿延年之意(台湾)。

湖北团风人春节第一餐喝鸡汤,象征“清泰平安"。其中,主要劳动力还要吃鸡爪,寄意“新年抓财",“有希望的后生"要吃鸡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飞,当家人则吃鸡骨头,有“出人头地"之意。秭归人第一餐吃袖炸的白蒿,取其谐音“百好"以图吉利。荆州、沙市一带,第-餐要吃鸡蛋,意谓“实实在在,吉祥如意"。如遇客人,要吃二个煮得很嫩,可透过蛋白见蛋黄的“荷包蛋",意即“银包金,金缠银,得金得银"。

春节习俗作文7

人们都知道,春节要放鞭炮,贴对联。你知道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吗?让我来告诉你吧。传说中有一个怪兽——年,常常在大年初一来骚扰人们过春节,于是,村里的人们就会到深山去躲避那个怪兽——年。

第二个春节到了,人们都跑往深山去躲避年。正在这个时候,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挡住了跑往深山的人们,说道:“大家不要慌!我知道怎么挡住年。”人们不相信,更加快速地跳往深山。

到了晚上,年来了。老爷爷从房间里拿出一串鞭炮,在身上披了一块红布,就跑出了房间。

到了房门口,鞭炮霹雳啪啦地响,红布在风中飘动,年顿时不敢往前走了,转头就跑。人们欢呼着跑下山,称赞老爷爷很聪明。

哦!原来年怕声音和红色。所以,人们过年都要放鞭炮,贴对联。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小学六年级作文:小年祝福语

全文共 1106 字

+ 加入清单

1、小年来临,福临门,红红的灯笼挂上门,喜庆的对联贴上门,大大的福字贴上门,财神天天敲你门,送你金送你银,送你健康送你平安,送你事业送你爱情,送你快乐送你好运!

2、翻开新的一年,首先写下健康,记满平安;接着连载快乐,欢笑每天;最后续作幸福,以喜剧收尾。愿大家在小年里一切顺心,记满顺心每一天。

3、小年是春节的前奏,铃声是短信的前奏,祝福是幸福的前奏,你的出现是我们牵手一生的前奏!亲爱的,小年一定开开心心的哦!

4、小年来到,祝福报告,开心重要,少点烦恼,疾病远去,健康围绕,顺心顺气,快乐每秒,小年祝愿,一切安好。

5、小年到,穿上喜气,扫去晦气,打开福气,收到运气,买到欢乐,寄去祝福,送来健康,得到欢乐和问候。祝大家新的一年里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6、小年来到,送一个“心灵灰尘”整理箱,“清扫收纳”旧日忧伤,搬一台“快乐染缸”牌洗衣机,让你衣服染上“开心流感”,吃一片“幸福如意”糖果厂生产的“美滋滋”灶糖,让你的心里甜成蜜,这个小年,就是要让你开心成群,快乐结对,幸福为伍!

7、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祝福和心安。打开“脑白金”,里面装满亲情,打开“五粮液”,里面装满友情,打开“爱心巧克力”,里面装满爱情。愿今年的小年里大家心想事成,“礼”相往来。

8、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我为你做了一桌丰盛的晚餐:鲤鱼跳龙门,金鸡报喜,爱心鸡蛋,长寿面条;请慢慢享用,愿你吃了之后,好运缠着你,财神爱上你,健康平安都属于你,祝小年快乐

9、小年,是春节的前奏,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希望新年能有新气象。

10、又是一年小年到,祝福声声放鞭炮:一响愿你心“想”事成; 再响祝你乐“享”天年;三响望你新年更有新气“象”!

11、小年到,一心一意除旧尘,二目新景尽收纳,四(似)火华裳洗出来,五彩缤纷美如霞,九九(久久)诚心求好运,十全十美跳出来!祝您小年吉祥,万事如意!

12、送你一条围巾,围满今年温暖;送你一双手套,把握今年机遇;松你一张明信片,上面写满祝福;愿您今年大年未到,小年率先收满幸福和快乐。春节祝福语

13、小年里,乘遗忘驶离“烦恼之港”,持扫帚驱逐“失意舰队”,拿幸运遥控“人生列车”,用灶糖犒赏“开心部落”,这个小年,所有的好事靠近你,所有的哀伤远离你,饱足的生活环绕你!

14、小年来到短信提前报告,送去祝愿早早向你问好:快乐开心天天,生活美满团圆,平安吉祥安康,福运幸运连连。

15、小年到,送你一本日历:吉祥的一月,欢庆的二月,快乐的三月,平安的四月,健康的五月,顺利的六月,凉爽的七月,丰收的八月,爱情的九月,成功的十月,发财的十一月,喜庆的十二月,愿你一年十二个月,月月如意,时时开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