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琢磨是褒义词吗实用20篇

无事生非:无缘无故找岔子,存心制造麻烦。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琢磨是褒义词吗,欢迎阅读。

浏览

2625

作文

905

骄傲褒义词

全文共 1246 字

+ 加入清单

1、人不能骄傲自满,骄傲自满就会停滞不前。

2、一株花朵,可以骄傲地在花瓶中供人玩赏,也可以化作春泥以护花。

3、即使我们在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也不能骄傲自满。

4、工作取得成绩,当然值得高兴,但不能骄傲。

5、他从小就才华出众,一直是我们学校的文艺骨干,我们班的骄傲。

6、如果你因为学习成绩好而骄傲自大,成绩就会一落千丈。

7、取得了好成绩,要防止滋长骄傲自满的情绪。

8、她骄傲的听不进去任何人的意见!

9、不要把荣誉称号当成骄傲的资本,而要当成前进的动力。

10、在成绩面前,我们不能骄傲自满,固步自封。

11、看他踌躇满志的样子,得了个“双百”就骄傲了。

12、运动会赢得了第一名,他骄傲地不得了。

13、她在奥运赛场上的出色表现,使我们感到无比骄傲。

14、爸爸骄傲的说,儿子像我一样的那么帅那么牛。

15、一个人骄傲自满,自以为是,就不可避免地要犯主观主义的错误。

16、这并不是鼠目寸光的尝试,也不是值得骄傲的东西。

17、长城不但是中国的骄傲,还是世界的奇迹。

18、你看他左顾右盼洋洋自得的样子,也太骄傲了。

19、他骄傲自满,刚愎自用,遭到了很大的失败。

20、长城这个伟大的建筑,可以说是举世无双,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21、小明虽然考了第一,但是他一点也不骄傲。

22、骄傲严谨充满不露声色,这就是我了解的母亲。

23、他这次虽然表现得很好,但是他太骄傲了。

24、公主般的莉莉总是那么骄傲,从来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25、他犯错误的根本原因是骄傲自满。

26、祖国的突飞猛进使我们骄傲极了。

27、你虽然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切记不可骄傲。

28、历史告诉了我们一个无可置疑的事实:骄傲的人最终总会黯然失色,只有真正谦虚的人才会永远鹤立鸡群。

29、能为祖国争光,我感到无比的自豪与骄傲。

30、即使成绩再突然出,也不能骄傲自满。

31、即使我们在学习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也不应该骄傲。

32、这些兴趣和爱好充实了我的课余生活,有不少人曾为我竖起大拇指,说我是老师和家长的骄傲,我当之无愧!

33、一株鲜花,可以骄傲地在花瓶中供人玩赏,也可以默默化作护花的春泥。

34、我以自己是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35、看他神气活现的样子,打了满分就骄傲了。

36、我是一个值得父母骄傲的好孩子。

37、小明顺利地考上了清华大学,父母感到特别骄傲。

38、世博会圆满,是我们国家的骄傲,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骄傲。

39、我不时提醒自己:要谦虚,不要骄傲。

40、五星红旗在奥运会场高高飘扬,中国人都很骄傲。

41、虽然人人都夸她闭月羞花,她却没有因此而骄傲。

42、骄傲使人落后,虚心使人进步。

43、在成绩面前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切不可骄傲自满。

44、我为我们班取得体育的好成绩而骄傲。

45、骄傲的是,他竟会一本同情之心,崇尚义气,委曲求全。

46、骄傲的兔子输掉了比赛,它垂头丧气地离开了赛场。

47、他这个人特别骄傲,有点成绩就沾沾自喜。

48、她是名门之后,贵府小姐,却骄傲的宣称自己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小市民。

49、神舟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骄傲。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轻蔑是褒义词吗

全文共 1032 字

+ 加入清单

轻蔑是什么意思?它是褒义词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轻蔑是褒义词吗,欢迎阅读。

轻蔑是褒义词吗?

答案:轻蔑是贬义词,指轻视,不放在眼里。

中文发音:轻蔑[qīng miè]

词语解释:轻视;不放在眼里

近义词:鄙视、藐视、蔑视、轻视

用轻蔑造句

1、他用轻蔑的一笑回答了敌人的威逼、利诱。

2、他用轻蔑的眼神看着我。

3、他轻蔑地看了看她递上来的文件。

4、听到这个喜讯,她轻蔑地朝我笑了笑。

5、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不可轻蔑别人的能力。

6、她怎么这样啊,老师讲过不能轻蔑别人的短处。

7、她轻蔑地看了我一眼,那种眼神让人很不舒服。

8、在人世间,轻蔑别人的人是没有真心朋友的。

9、轻蔑他人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

10、他对我轻蔑地一笑,好像是不相信我会做的比他好。

用轻蔑的近义词造句

鄙视:捞取不义之财富起来的人让人鄙视。

藐视:不要轻易藐视任何一个貌似弱小的竞争对手。

蔑视:在战略上我们要藐视一切敌人,在战术上我们要重视一切敌人。”

轻视:面对外来工,我们不能轻视他们。

包含有轻蔑的名人名言

(1) 因为我对权威的轻蔑,所以命运惩罚我,使我自己竟也成了权威。爱因斯坦

(2) 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弗兰西斯·培根

(3) 生活规律得仿佛生了锈一般,既让人轻蔑,又让人害怕,但同时也是一种保护,让他意识不到时间的流逝。马尔克斯

(4) 沉默是挂科者最后的尊严,沉默是拿A者最高的轻蔑。

(5) 问题不在于:一个人能够轻蔑、藐视或批评什么,而是在于:他能够喜爱看重以及欣赏什么。

(6) 真正的文化以同情和赞美为生,而不是以憎厌和轻蔑为生。威廉·詹姆斯

(7) 有才能往往比没有才能更有危险;人们不可能避免遭到轻蔑,却更难不变成嫉妒的对象。

(8) 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的反感、轻蔑和嫉妒。

(9) 轻蔑是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

(10) 最理想的生活方式,就是一方面轻蔑一个时代的风俗习惯,另一方面又丝毫不破坏风俗习惯。芥川龙之介

(11) 明言着轻蔑什么人,并不是十足的轻蔑。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

(12) 虚荣是骄傲的食物,轻蔑是它的饮料。富兰克林

(13) 对幸福的轻蔑通常是对其他人幸福的轻蔑,在精巧的伪装之下是对人类的仇恨。罗素

(14) 超人即是海洋,你们的伟大轻蔑会在海中沉没。

(15) 虚伪的人为智者所轻蔑,愚者所叹服,阿谀者所崇拜,而为自己的虚荣所奴役。弗兰西斯·培根

(16) 柔和的态度对于一颗被人轻蔑的心的确是很大的安慰。罗曼·罗兰

[轻蔑是褒义词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能说会道的褒义词

全文共 1762 字

+ 加入清单

褒义词是含有赞赏、嘉许、褒扬、奖掖、喜爱、尊敬、美好、吉祥等感情色彩意义上的词,以下是小编收集的褒义词内容,欢迎查看!

1 【显而易见】:形容做的事情或说的话非常的有道理,非常的明显,极容易看清楚事实的真相。

2 【义正辞约】:道理严正公允,措词简炼。亦作“辞顺理正”。

3 【文以载道】:载:装载,引伸为阐明;道:道理,泛指思想。指文章是为了说明道理的。

4 【通元识微】:通晓玄奥微妙的道理。

5 【颠扑不磨】:比喻道理正确,推翻不了。同“颠扑不破”。

6 【言之有礼】:说的话有道理。

7 【攧扑不破】:无论怎样摔打都不破。比喻道理正确,推翻不了。

8 【词严义正】:词:言词,语言;严:严谨;义:道理;正:纯正。指言辞严厉,道理纯正。

9 【入情入理】:入:合乎。合乎常情和道理。

10 【至德要道】:至:极,最。最美好的品德和最精要的道理。

11 【析精剖微】:指剖析精微深奥的道理。

12 【言之成理】:之:代词,指所说的话。话说得有一定道理。

13 【怡然理顺】:怡然:快乐的样子。使人心悦又能把道理阐述得很清楚。

14 【名正理顺】:指名义正当,合乎道理。

15 【一理贯之】:贯:贯穿。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

16 【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指对待同一问题,其见解因人而异,各有道理。

17 【义正词严】:义:道理。词:言辞。道理正当公允,严肃的措词。亦作“义正辞严”、“辞严义正”、“辞严意正”、“词严理正”、“正义严辞”。

18 【词强理直】:言词有力,道理正当充分。

19 【衡情酌理】:估量情况,斟酌道理。

20 【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持:持论,主张;有故:有根据。指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有一定的根据和道理。

21 【名正言顺】:名:名分,名义;顺:合理、顺当。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后多指做某事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

22 【一贯万机】:贯:贯穿。把一种道理贯穿于万事万物之中。

23 【孕大含深】:孕:包涵。包含着博大精深的道理。

24 【盗亦有道】:道:道理。盗贼也有他们的那一套道理。

25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能用心去揣摩体会,没法用话具体地表达出来。指道理奥妙,难以说明。有时也指情况微妙,不便说明。

26 【通幽洞微】:通晓、洞察细微而幽深的道理。

27 【妙言要道】:妙:神妙,深微;要:重要,中肯。中肯的名言,深微的道理。

28 【入理切情】:指合乎道理,切合实情。

29 【贯穿融会】: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同“贯通融会”。

30 【不言而喻】:喻:了解,明白。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31 【毋庸置议】:毋:无:毋庸:不必,无须;置议:进行讨论。不需要讨论。指事实或道理很清楚。

32 【神会心融】:犹言融会贯通。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33 【彰明昭着】:犹彰明较着。指事情或道理极其明显。

34 【公道大明】:公道:公正的原则道理,即正义。公正的道理得到发扬。比喻正义得到伸张。

35 【理正词直】:道理正当,言词朴直。

36 【言之有理】:说的话有道理。

37 【微言大义】:微言:精当而含义深远的话;大义:本指经书的要义,后指大道理。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

38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事情是必然要发生的,道理本来就该这样。指某些事情无论怎样防止,还是要出现,这是按照事物固有的规律发生发展的,是无法改变的。

39 【至理名言】:至:最;名:有名声的。最正确的道理,最精辟的言论。

40 【词言义正】:词:言词,语言。义:道理。言辞严厉,义理正大。

41 【阐幽明微】:使幽深隐微的事物或道理显露出来。

42 【词严义密】:措词严谨,道理周密。

43 【不言而谕】:谕:旧时指上对下的文告、指示。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44 【持之有故,言之有理】:持:持论,立论;故:根据。立论有根据,讲话有道理。

45 【辞顺理正】:道理严正公允,措词简炼。

46 【取譬引喻】:打比方,作譬喻,用以说明道理。

47 【贯通融会】:犹言融会贯通。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48 【辞严义正】:辞:言词,语言。义:道理。言辞严厉,义理正大。

49 【冰释理顺】:释:消化;顺:通顺。冰层消融,理路通顺。比喻疑问都解开了,道理也讲通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宁死不屈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

全文共 287 字

+ 加入清单

宁死不屈是指宁愿死也不屈服。指人的态度,含褒义。

一、成语解释

【成语】: 宁死不屈

【拼音】: nìng sǐ bù qū

【解释】: 宁愿死也不屈服。

【拼音代码】: nsbq

【近义词】: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反义词】: 苟且偷生、卑躬屈膝

【歇后语】: 刘胡兰钻铡刀

【灯谜】: 刘胡兰就义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的态度

【英文】: rather die than submit

二、成语典故

【出处】: 明·赵弼《宋进士袁镛忠义传》:“以大义拒敌,宁死不屈,竟燎身于烈焰中。”

【举例造句】: 许大马棒转回身,提着枪,恶狠狠地瞅着宁死不屈工作队的同志们。 ★曲波《林海雪原》二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欢声笑语是褒义词吗

全文共 364 字

+ 加入清单

欢声笑语褒义词,又说又笑,表示气氛欢快热烈。形容一大群人之间的说笑,十分欢快。

一、欢声笑语的意思

【成语】: 欢声笑语

【拼音】: huān shēng xiào yǔ

【解释】: 欢乐的说笑声。

【举例造句】: 我们的课堂里洋溢着一片欢声笑语。

【近义词】: 欢歌笑语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快乐的说笑声

【英文】: cheerful chatting and laughing

二、近义词——语笑喧阗

【成语】: 语笑喧阗

【拼音】: yǔ xiào xuān tiān

【解释】: 喧阗:声音大而杂,喧闹。形容许多人挤来挤去地大声说笑。

【出处】: 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三折:“金殿不许交头接耳,不许语笑喧哗。”

【举例造句】: 一夜人声杂沓,语笑喧阗,爆竹烟火,络绎不绝。(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三回)

【用法】: 作谓语;指场面热闹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博古通今是褒义词吗

全文共 335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博古通今褒义词吗,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一、成语基本信息

【成语】博古通今

【色彩】褒义

【读音】bó gǔ tōng jīn

【释义】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渊博。

二、成语造句

1、爷爷博古通今,是位知识渊博的老人。

2、这位老先生阅历广泛,是个博古通今的人。

3、凌教授满腹经纶,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年纪轻轻就功成名就了。

4、这个人博古通今,所以他写的书水平很高。

5、真正能够博古通今的人很少。

6、我才疏学浅,怎当得起博古通今的讚赏。

7、你向有才女之名,最是博古通今。

8、她博古通今并且通晓人类语言。

9、井底之蛙也自称博古通今,真是貽笑大方。

10、老陈博古通今,说话时总是引经据典,让人无法反驳。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谈笑风生是褒义词吗?

全文共 365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谈笑风生褒义词吗,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一、成语基本信息

【成语】谈笑风生

【色彩】褒义

【读音】tán xiào fēng shēng

【释义】形容谈话时有说有笑;饶有兴趣;气氛热烈。风生:有兴致;很风趣。

二、成语造句

1、他们谈笑风生地走进了校长办公室。

2、正在谈笑风生的他,完全忘了身边她的存在。

3、在小王婚礼上,宾客们猜拳行令,谈笑风生。

4、她并没有觉得紧张。她和客人谈笑风生,场面十分融洽。

5、时光流逝,留下的是毕业典礼上同学们的谈笑风生。

6、冯校长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人,经常和同学们谈笑风生。

7、首映晚会上,四大主演谈笑风生!

8、在酒桌上,他谈笑风生,鼓吹自己才华横溢。

9、不要看他平日谈笑风生,一到正式场合就道貌岸然起来了。

10、在五个小时中,双方一会儿从谈笑风生变成剑拔弩张,一会儿又恢复谈笑风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义无反顾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893 字

+ 加入清单

义无反顾褒义词还是贬义词,今天小编告诉你,欢迎查看。

义无反顾,褒义词,义:应该做的事;反顾:回头看。做正当合理的事;只有上前的事;绝不回头。义:道义;反顾:向后看。指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

一、义无反顾的意思:

【成语】: 义无反顾

【拼音】: yì wú fǎn gù

【解释】: 义:道义;反顾:向后看。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

【出处】: 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触白刃,冒流矢,义不反顾,计不旋踵。”

【近义词】: 勇往直前、破釜沉舟

【反义词】: 畏首畏尾、畏缩不前

【灯谜】: 向前看;不堪回首;一切向前看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

二、成语故事

司马相如是位才子,会击剑抚琴,但最擅长的是写诗作赋。因此汉武帝很赏识他,让他在自己身边作官。这时正赶上唐蒙在修治西南蜀道。由于他征集民工过多,又杀了他们的首领,引起了巴蜀人民的惊恐和不安,发生了骚乱。汉武帝知道了这件事情,便让司马相如去责备唐蒙,并且让他写一篇文告,向巴蜀人民作一番解释。

司马相如在文告中说:“调集民夫、士兵修筑道路是应该的,但是惊扰了长老、子弟并不是陛下的意思。有人不晓得国家的法令制度,惊恐逃亡或自相残杀是不对的。士兵作战的时候,应该迎着刀刃和箭镐而上,绝不容许回头看,宁可战死也不能转过脚跟逃跑。你仍应该从长计议,急国家之难,尽人臣之道……”

司马相如将这件事完成得很好,修路的工程的顺利地进行了。汉武帝非常高兴,又拜司马相如为中郎将。

三、成语造句

1 认准了目标,我们就应该义无反顾地去奋斗。

2 我认为委身就是义无反顾的行动。

3 她义无反顾的为她想要的而等待。

4 但最重要的还是我们对每个项目义无反顾的全情投入,以及对事物本质的透彻理解。

5 最重要的是,印度想确认缅甸不会义无反顾地偏向中国的影响范围。

6 怎样义无反顾的爱了,就怎样淋漓尽致的恨了。

7 回想以前学生时代,不管什么时候,都会义无反顾奔向球场。

8 广大共青团员离开工作岗位,义无反顾地投奔到抗洪第一线。

9 爱国青年毅然放下书本,义无反顾地奔赴抗日救亡前线。

10 如果我的参与,只会引来更多的纠葛,我会选择义无反顾地离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步履维艰是褒义词吗

全文共 1484 字

+ 加入清单

步履维艰一般用于老年人或有病的人。走路比较艰难,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步履维艰是褒义词吗,欢迎参考阅读!

【词 目】

步履维艰

【发 音】 bù lǚ wéi jiān

【释 义】 指行走困难,行动不方便。

【出 处】 《宋史·章宗经三》:“年高艰于步履者,并听策杖,仍令舍人护卫扶之。”明·邵景瞻《觅灯因话·桂迁梦感录》:“念见刘,颈荷欠徽,手交木叶,颜色枯槁,步履艰难。”

【示 例】 譬如祖母的脚是三角形,~的,小姑娘的却是天足,能飞跑。(鲁迅《华盖集·这个与那个》)

【同义词】 举步维艰、 步履蹒跚、进退维谷、寸步难行

【反义词】 健步如飞、 大步流星

【用 法】 作谓语;用于老年人或有病的人行动不便。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近代

成语正音:履,不能读作“lǜ”。

成语辨形:维,不能写作“唯”;艰,不能写作“坚”。

成语辨析:步履维艰和“寸步难行”;都形容行走十分难行。但“寸步难行”语义较宽;还可比喻处境困难

步履维艰造句

1、磨练,使人难以忍受,使人步履维艰,但它能使强者站得更挺,走得更稳,产生更强的斗志。

2、往日里健步如飞的他,如今被一场大病折磨得步履维艰。

3、病愈不久的人,当然是步履维艰。

4、爷爷患了脑血栓,步履维艰,很少出门走动。

5、他家的生活步履维艰。

6、与你与我与他人,生活有时候步履维艰。雷蒙德·卡佛

6、造句 网(在线造句词典)-造句大全,几千词语的造句供您参考哦!

7、在英国,一系列的技术装置已经让盗车贼步履维艰了。

8、这些企业受贪念驱使,在拙劣的管理下步履维艰,早在他们的国营竞争者开始起步之前,他们就已经杂乱无章地自行溃退了。

9、唉,难啊,尽管步履维艰,谢三江还是一步步沉重向前,骨子里自然有些虚怯。

10、纪雷转过身来,见他步履维艰,显然是年老力衰之故,不免心生怜惜,也便想上前搀扶,毕竟他对自己有救命之恩,谁知庄周接下来的话却是令他气结。

11、但是,真正改起来,却是那么步履维艰,有点“行不得也哥哥”味道。

12、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没有了创新,整个民族就是死水一滩;没有了创新,一个民族前进的脚步将步履维艰;没有了创新,一个民族就会被历史遗弃。

13、如果没有它,我们将在黑暗中摸索,在无知中前行,我们将步履维艰。

14、虽然信用卡违约水平是从历史低点上攀升的,但这一趋势却令已经因次债危机而步履维艰的贷款机构心胆战。

15、给自己一个强有力的理由或目标,若非如此,你在生活中会感到步履维艰。罗伯特·清崎

16、尽管狮门已经保障了影片在美国的发行,但是在美国想要获得发行权的路途却是步履维艰。

17、但是,面对异常激烈的竞争市场,伯乐达集团的发展有些步履维艰.

18、然而木薯乙醇踏步不前,纤维素乙醇攻关不克,甜高粱乙醇步履维艰,160万吨燃料乙醇的年产纪录保持8年至今。

19、二、改大桥为小桥,改固定桥为活动桥,改大路为小路,改直路为弯路,使新四军来去自如,日军行动却步履维艰。

20、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养浩然之气,谓儒之性;悲天悯人,修身养性,在顿悟之中,谓禅之境;大道通天,步履维艰,若无中生有,谓道之韵。

21、光福渔港村作为目前太湖流域中保存最完整的一个古渔村,却在近年来渔业不景气的情况下显得步履维艰。

22、只见他身材枯瘦,衣衫褴褛,蓬头散发,佝偻弯腰,走路一步稍摇晃,看起来步履维艰,老态龙钟。

23、茫茫苦海,难逢济险之舟,生死殊途,轮回不免,神州大陆广遨无垠,莫姓少年步履维艰……

24、虽然三十四师开始不顾一切攻击厦门,但是在李从文和马鸿兴的全力阻击下步履维艰,打破其妄图攻占厦门,建立滩头阵地,从海上获得增援的企图。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喋喋不休的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466 字

+ 加入清单

喋喋不休,喋喋:形容说话多;体:停止。唠唠叨叨,说个没完没了;多含贬义。

一、成语解释

【成语】: 喋喋不休

【拼音】: dié dié bù xiū

【解释】: 喋喋:形容说话多;体:停止。唠唠叨叨,说个没完没了。

【出处】: 《汉书·张释之传》:“夫绛侯、东阳侯称为长者,此两人言事曾不能出口,岂效此啬夫喋喋利口捷给哉!”

【举例造句】: 廖二嫂还满腹闷气,喋喋不休。 ★沙汀《呼嚎》

【近义词】: 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津津乐道

【反义词】: 默不做声、守口如瓶、默默无言

【歇后语】: 酒桌上的盘子

【灯谜】: 白云无尽时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说话

【英文】: talk somebodys ear off

二、成语典故

出处: 《汉书·张释之传》:“夫绛侯、东阳侯称为长者,此两人言事曾不能出口,岂效此啬夫喋喋利口捷给哉!”

成语故事:西汉时期,汉文帝派一位公主给匈奴王稽粥做王后,确保边境安宁,让宦官中行护送公主前去,中行到后就投降匈奴,为匈奴出谋划策。汉朝的使臣去讥笑匈奴人一家住一个帐篷,中行回敬他们只会衣冠楚楚喋喋不休地说个没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逆来顺受是褒义词吗

全文共 378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逆来顺受褒义词吗,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一、成语基本信息

【成语】逆来顺受

【色彩】褒义

【读音】nì lái shùn shòu

【释义】指对恶劣的环境或无礼的待遇采取顺从和忍受的态度。

二、成语造句

1. 面对残酷的现实,选择逆来顺受成了许多人的习惯。

2. 在这个感情危机的时刻,她的态度显得异常地逆来顺受。

3. 逆来顺受的处事态度,只会让欺负你的人变本加厉。

4. 她是个典型的中国传统女性,平时总是逆来顺受。

5. 在悲观的宿命论影响下,她对于任何事都逆来顺受。

6. 如果你想在这一行生存下去的话,就得逆来顺受。

7. 现代女性讲求独立自主,不再像传统妇女总是逆来顺受。

8. 他逆来顺受,只能做万劫不复的奴才。

9. 你不要什么事都逆来顺受,也要适时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10. 对于丈夫长期的暴力行为,她决定不再逆来顺受,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夸耀是褒义词吗

全文共 465 字

+ 加入清单

夸耀”一般是炫耀自己,常含贬义,但有时也可以贬义褒用,如:中国的神七飞天了!这是我们中国值得夸耀的事情!

【词语】: 夸耀

【拼音】: kuāyào

【解释】: 向人显示自己(有本领、有功劳、有地位势力等);炫耀:他从不在人面前~自己。

【近义词】:炫耀、自矜

【反义词】:谦虚

【例句】:她很谦逊,从不夸耀自己。

【引证解释】:

1. 矜夸炫耀。

唐 柳宗元 《与杨京兆凭书》:“若 宗元 者,才力缺败,不能远骋高厉,与诸生摩九霄,抚四海,夸耀於后之人矣。” 宋 叶适 《谢宰执登科》:“市井叹惊,乡党夸耀,习惯既久,见闹谓何?”

2. 绚丽,明丽。

宋 苏洵 《史论上》:“经以道法胜。史则不然,事既曲详,词亦夸耀。”

3. 矜夸炫耀。

唐 卢照邻 《五悲·悲人生》:“若夫正君臣,定名色,威仪俎豆,郊庙社稷,适足夸耀时俗,奔竞功名。”《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 杜子春 到明日绝早,就去买了一匹骏马,一付鞍鞴,又做了几件时新衣服,便去夸耀众亲家眷。” 魏巍 《壮行集·祝福走向生活的人们》:“尽管它会夸耀地说,‘嘻!你看我的“条件”多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描写女人的褒义词

全文共 513 字

+ 加入清单

聘聘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你知道有哪些词写的是女人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描写女人的褒义词,欢迎阅读、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倾城倾国、国色天香

貌若天仙、环肥燕瘦、窈窕淑女、秀丽端庄

艳若桃李、花枝招展、温柔可人、活泼可爱

亭亭玉立、如花似玉、软玉温香、兰质蕙心

秀外慧中、楚楚动人、明眸皓齿、天生丽质

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瑰姿艳逸

姿色天然、占尽风流、一貌倾城、般般入画

皎若秋月、秀色可餐、夭桃浓李、艳色绝世

月貌花容、名嫒美姝、风风韵韵、风流蕴藉

芳菲妩媚、女中丈夫、出水芙蓉、端丽冠绝

方桃譬李、百般难描、百年难遇、沉鱼落雁

闭月羞花、芙蓉出水、国色天香、花颜月貌

光艳逼人、瑰姿艳逸、绝色难求、绝色盖世

绝代佳人、绝色佳人、绝世佳人、耀如春华

莲花仙子、明艳端庄、明媚妖娆、面赛芙蓉

貌似天仙、美不胜收、浓桃艳李、倾国倾城

琼姿花貌、秋水伊人、桃腮杏面、桃花玉面

莺惭燕妒、月里嫦娥、香娇玉嫩、妍姿俏丽

艳美绝伦、艳绝一时、艳美绝俗、香艳夺目

艳若桃李、秀色可餐、香草美人、雪肤花貌

巫女洛神、天姿国色、天生丽质、六朝粉黛

仙姿玉色、金枝玉叶、白璧无暇、桃羞李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救死扶伤是褒义词吗

全文共 763 字

+ 加入清单

救死扶伤褒义词,抢救生命垂危的人,照顾受伤不方便行动的人。现形容医务工作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救死扶伤的精神。

一、救死扶伤的意思

【成语】: 救死扶伤

【拼音】: jiù sǐ fú shāng

【解释】: 扶:扶助,照料。抢救生命垂危的人,照顾受伤的人。现形容医务工作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出处】: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与单于连战,十有余日,所杀过半当,虏救死扶伤不给。”

【举例造句】: 做外科医生的能够以肉补肉,以血补血,则救死扶伤,造福人群,岂不大哉!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四章

【近义词】: 治病救人

【反义词】: 落井下石

【用法】: 作定语、宾语、分句;指医生的职责

【英文】: heal the wounded and rescue the dying

【故事】:

西汉时期,史学家司马迁因李陵事件被汉武帝打入大牢,被处以腐刑。他的朋友任安来信要他“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任安也因事下狱当斩,司马迁给他写信,叙述自己是怎样忍受痛苦活下来。他当时为李陵辩护,说他英勇善战,使敌人无暇救死扶伤。

二、成语典故

1,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与单于连战,十有余日,所杀过半当,虏救死扶伤不给,旃裘之君长咸震怖,乃悉徵左右贤王,举引弓之民,一国共攻而围之。”

2,唐·骆宾王《兵部奏姚州道破逆贼》:“救死扶伤,犹致析骸之请。”

3,宋·苏轼《宋襄公论》:“襄公行王者之师,犹足以当威、文之师,一战之馀,救死扶伤不暇,此独妄庸耳。”

4,毛泽东《为追悼白求恩同志的题词》:“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

5,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六章:“杀贪官,除豪强,拯危济困,救死扶伤,难道不都是以天地为心?”

6,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四章:“做外科医生的能够以肉补肉,以血补血,则救死扶伤,造福人群,岂不大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人好品质褒义词成语

全文共 1841 字

+ 加入清单

形容人品质好的褒义词成语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相关成语,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1.诚 实

表里如一 心口如一 言行一致 肝胆相照

2.坚定

坚韧不拔 坚定不移 破釜沉舟 锲而不舍 忠贞不渝

3.智谋

将计就计 举无遗策 老谋深算 盘马弯弓 旁敲侧击 千方百计 穷寇勿追 权宜之计 人定胜天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神机妙算 神通广大 文韬武略 万全之策 胸中甲兵 研桑心计 以一持万 运筹帷幄 遵时养晦 足智多谋

4.坚强

坚苦卓绝 宁死不屈 威武不屈

5.虚心

不耻下问 不骄不躁 虚怀若谷 自知之明

6.专心

不敢旁鹜 不知肉味 目不窥园 倾耳而听 倾耳注目 一心一意 屏气凝神 全神贯注 专心致志

7.勤 奋

发愤忘食 废寝忘食 学而不厌 孜孜不倦 争分夺秒 手不释卷

分秒必争 焚膏继晷 鸡鸣而起 磨穿铁砚 勤学苦练 夙夜匪懈 夙兴夜寐 无冬无夏 宵衣旰食 学而不厌 圆木警枕 幼学壮行 朝乾夕惕 只争朝夕 孜孜不倦 坐以待旦 争分夺秒 手不释卷

8.忠诚

以身殉职 以身许国 忠孝节义 忠心耿耿 忠肝义胆

9.刻苦

攻苦食淡 苦心孤诣 囊萤照读 任劳任怨 埋头苦干 卧薪尝胆 悬梁刺股 仰屋著书 映月读书 映雪读书 勇猛精进 引锥刺股 凿壁偷光 折节读书 坐薪悬胆

10.有恒

持之以恒 坚持不懈 精卫填海 始终如一 始终不渝 水滴石穿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死不瞑目

不远千里 不敢告劳 兢兢业业 默默无闻 默默无言 驽马十驾 勤勤恳恳 身体力行 事必躬亲 手足胼胝 手足重茧

11.有恒

持之以恒 坚持不懈 精卫填海 始终不渝 水滴石穿

12.助人

将伯之助 解衣推食 救死扶伤 绝甘分少 普度众生 起死人,肉白骨 轻财好施 设身处地 疏财仗义 为民除害 为民请命 雪中送炭 与人为善 云行雨施 仗义疏财 助人为乐

13.勇敢

出生入死 奋不顾身 赴汤蹈火 临危不惧 前仆后继 挺身而出 勇往直前 浴血奋战

14.才学

八斗之才 辩才无碍 不栉进士 才貌双全 才气过人 藏龙卧虎 沧海遗珠 出将入相 出类拔萃 出口成章 踔绝之能 大才盘盘 德才兼备 登高能赋 栋梁之材 斗南一人 斗酒百篇 多才多艺 风流才子 风华绝代 凤毛麟角 高才疾足 高足弟子 国士无双 和氏之璧 鹤鸣九皋 后起之秀 锦心绣肠 金声玉振 金玉满堂 看杀卫玠 经天纬地 麟风龟龙 灵蛇之珠 梦笔生花 面壁功深 妙手丹青 莫测高深 南州冠冕 南金东箭 能事毕矣 能者多劳 牛刀小试 女中尧舜 旁求俊彦 弸中彪外 七步之才 被褐怀玉 千里之足 强将手下无弱兵 巧同造化 三寸之舌 三头六臂 扫眉才子 珊瑚在网 神工鬼斧 升堂入室 淑质英才 腾蛟起凤 文武双全 文不加点 五言长城 下笔成篇 下笔成章 下笔千言 贤良方正 新硎初试 雄才大略 秀出班行 药笼中物 衙官屈宋 游戏三昧 一技之长 一目十行 一世之雄 一柱擎天 倚马可待 有脚书橱 隐若敌国 玉堂金马 困任授官 真才实学 直谅多闻 智勇双全 着手成春 卓尔不群 左宜右有

15.宽容

海阔天空 含垢纳污 呼牛呼马 豁达大度 既往不咎 宽大为怀 宽宏大量 网开一面 网开三面 息事宁人 下不为例 下车泣罪 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以直报怨 以德报怨 宰相肚里能撑船 知情达理 中庸之道

16.荣耀

生荣死哀 死得其所 万古千秋 万古流芳 为国捐躯

17.尊贵

不虞之誉 不言而信 不恶而严 荣华富贵 山中宰相 师道尊严

18.有志

不耻最后 乘风破浪 顶天立地 鸿鹄之志 九天揽月 夸父追日 老骤伏枥 老当益壮 力争上游 陵云之志 猛志常在 磨杵成针 穷而后工 三户亡秦 十载寒窗 铁杵成针 韦编三绝 心小志大 胸怀大志 雄飞雌伏 雄心壮志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移山倒海 迎头赶上 有志者事竟成 愚公移山 争强好胜 知难而进 治国安民 志在四方 中流击楫 壮志凌云 自力更生 自强不息 自求多福 自食其力

大显神通 大显身手 大有作为 大器晚成 非池中物 奋发有为 公才公望 后生可畏 龙跃凤鸣 鹏程万里 前程万里 如日方升

发愤图强 奋发图强 奋发蹈厉 披荆斩棘 闻鸡起舞 我武惟扬

八仙过海 不务空名 负重致远 掞藻飞声

19.著名

草木知威 驰名中外 大名鼎鼎 德高望重 风云人物 功成名遂 功标青史 赫赫有名 举世闻名 如雷贯耳 声振寰宇 威望素著 老谋深算 千方百计 神机妙算 神通广大 文韬武略 足智多谋

20.团结

铜墙铁壁 同心同德 万众一心 众志成城

[人好品质褒义词成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才貌双绝是褒义词吗

全文共 2905 字

+ 加入清单

yjbys作文网小编整理了关于才貌双全的意思、近反义词、出处、造句、释义等,仅供大家参考。

才学相貌都好。同“才貌双全”。

【成语拼音】cái mào shuāng jué

【成语简拼】cmsj

【成语繁体】才皃雙絶

【成语解释】才学相貌都好。同“才貌双全”。

【成语出处】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三十五回:“久闻足下大名,果然才貌双绝。”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褒义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示例】:越公因有一继女,~,年纪及笄,越公爱之,不啻己出。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十六回

【英语翻译】be brilliant and handsome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人外貌、才学兼备

【近 义 词】才貌超群 才貌双全

才貌双绝成语接龙:

绝无仅有 绝:绝对;仅:只。只有这一个;此外不会再有。形容极其少有。

绝后光前 绝:断绝;光:光大,扩充。扩充了前人所不及的事,做出了后人难以做到的事。形容功业...

绝处逢生 绝处:死路。在陷入绝望的困境中遇到了生路。

绝顶聪明 绝顶:极端。形容异常聪明。

绝世无双 绝世:冠绝当代;无双:独一无二。姿才超众,天下无与伦比。

绝妙好辞 辞:文词。指极美好的文章或文中精辟传神的词藻。

成语接龙方法

才貌双绝的最后一个字是绝字,关于绝字的成语如:绝国殊俗,绝域殊方,绝地天通,绝代佳人,绝处逢生,绝路逢生,绝顶聪明,绝色佳人,绝口不提,绝不轻饶,绝不护短,绝妙好词,绝渡逢舟,绝世独立,绝薪止火,绝裾而去,绝妙好辞,绝长继短,绝长续短,绝长补短,绝口不道,绝子绝孙,绝无仅有,绝世超伦,绝伦逸群,绝世无双,绝世佳人,绝群拔类,绝类离伦,绝世无伦,绝伦超群,绝后空前,绝尘拔俗,绝甘分少,绝少分甘,绝圣弃智,绝其本根,绝仁弃义,绝后光前,绝域异方,绝俗离世,绝圣弃知,绝世出尘,绝类离群,绝裙而去,等。

成语接龙介绍

成语接龙游戏是一种既简单又锻炼思维和反应的游戏,在很多场合都适宜,因而备受男女老少的热爱,比较常见的是四字成语接龙。下面整理成语接龙相关知识点。

成语接龙一般采用熟知的成语字头与字尾相连不断延伸的方法进行接龙。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是老少皆宜的民间文化娱乐活动。成语接龙作为一种广泛开展的群众性竞争游戏,它必须有一个权威、严密的规范方法,以体现公平、公正,使佼佼者脱颖而出。具体的接龙规则可以根据实际去指定,但是必须要做到公正规范。

常见的主题接龙:

1、用四个字成语的最后一个字与下一句成语的第一个相同的字【音同就可以】,首尾相接不断延伸,形成长龙。

2、在成语接龙中,第一句成语称为龙头句,该成语的第一个字则称为龙头字。同时把首尾相接的这个字,称为关节字。

3、若数龙组合,则每个龙头字组成一个主题词。

常见接龙的规则:

1、龙头字必须是主题词中的任意一个字,体现鲜明的活动主题。

2、前后两句相接成语的关节字必须是同一汉字。

3、成语必须由四个字组成。

4、在同一龙头字下的成语不得有重复。

5、所选用的成语必须是一般成语词典上能查到的成语。

6、 允许每个参赛者,不断突破自我、刷新记录、角逐冠军。

7、允许对竞争对手,注销错误成语,减去不会理的竞争分。

常见成语接龙开头举例:一马当先成语接龙、人字开头的成语接龙、一心一意成语接龙、握手言欢成语接龙、语重心长成语接龙、急中生智成语接龙、说三道四成语接龙、浑身是胆成语接龙。

接龙的方法很多,并在不断创新之中。根据接的内容不同,大致可分为成语、诗词两种基本类型,这两种类型又可以组合,比如诗词成语双飞。接龙最好不用谐音,但难度大的一般都允许用谐音。常见的成接龙方法有:顺接,逆接,双飞,接二连三(老版),1234,比翼双飞,乌龙摆尾,浪子回头(连环扣),庖丁解牛, 双飞1+1, 234 顺(反)接 ,埋龙,接二连三(提高版), 1234、4321,顺双飞。

成语接龙游戏常用玩法:

1、【顺接】:下一个成语的字头接上一个成语的字尾。例如:快心满意 → 意到笔随。

2、【逆接】:下一个成语的字尾接上一个成语的字头。例如:典章文物 → 朝章国典。

3、【双飞】:两个成语,第一个成语字头和第二个成语字尾一致,接第一个成语的第二个字。例如:快口直肠;沉著痛快 → 口诛笔伐;守瓶缄口。

4、【埋龙】埋龙就是隐去成语最后的那个字 对方接出以隐去的那个字开头的成语。例如:典册高→ 文思敏 → 速战速 → 决胜千。

5、【接二连三】:三个成语,前两个双飞,第三个成语从前两个成语中分别选字组成一个成语,但不得选双飞那个字,接前一成语的第二个字

例如:快步流星;不吐不快;不同流俗 → 步雪履穿;望而却步;望眼将穿 。

6、【一二三四】:四个成语,第一个成语的第一个字,第二个成语的第二个字,第三个成语的第三个字,第四个成语的第四个字相一致,接第一个成语的第二个字

例如:快心遂意;以快言论;能言快说;眼明手快 → 心如刀锉;爽心豁目;额蹙心痛;羊体嵇心

7、【比翼双飞】:四个成语,第一个成语的字头和第二个成语的字尾一致,第二个成语的字头和第三个成语的字尾一致,第三个成语的字头和第四个成语的字尾一致,接第一个成语的第二个字

例如:快心满志;人心大快;高明妇人;沟深垒高 → 心口如一;狼子兽心;贪如虎狼;涤私愧贪

8、【乌龙摆尾】:四个成语,前三个互为双飞,第四个成语从前三个成语中分别选字组成一个成语,但不得选双飞的那两字,接第一个成语的第二个字

例如:成千论万;无为自成;视有如无;自有公论 → 千金买骨;仪态万千;不腆之仪;万金不换

9、【浪子回头】:又叫连环扣,四个成语,第一个成语的字尾和第二个成语的字头一致,第二个成语的字尾和第三个成语的字头一致,第三个成语的字尾和第四个成语的字头一致,第四个成语的字尾和第一个成语的字头一致,接第一个成语的第二个字

例如:成年累月;月下老人;人命关天;天平地成 → 年湮代远;远隔重洋;洋洋盈耳;耳顺之年 。

10、【庖丁解牛】:四个成语相接,以第一个成语为主,进行逐字分解。接者从最后一个字起接。例如:

A(分解字在首)

语不择人;不幸之幸;择焉不精;人中龙虎 → 虎口拔须;口角流涎;拔树搜根;须弥黍米

B(分解字在尾)

语妙天下;穷极其妙;古木参天;名满天下 → 下马看花;盲人瞎马;白眼相看;风里杨花

11、【双飞一加一】 三个成语相接,其中1与2成双飞模式,第三个成语必须以第一个成语的第2个字结尾,且不能出现双飞的字。接者从第一个成语的第3个字起接

例如:接续香烟;肩摩袂接;存亡绝续 → 香风毒雾;捻土焚香;省俗观风。

12、【内外双飞】 :对称234接龙法,四个成语相接,其中2、3以第一个成语的第2个字起飞,且成双飞模式,第四个成语必须以第一个成语的首字收尾。接者从第一个成语的第3个字起接

例如:龙血玄黄;血债血还;披心沥血;文炳雕龙 → 玄黄翻复;黄钟大吕;牝牡骊黄;玄之又玄。

13、【有头有尾】:指定以某字开头,再以某字结尾,中间有多少个成语的成语接龙方式,是浪子回头的加强版。

例如:以“鼠”开头,以“花”结尾的成语接龙:

鼠首偾事 → 事关重大 → 大酺三日 → 日新月异 → 异草奇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鼓动是褒义词

全文共 628 字

+ 加入清单

褒义词是情感词语的一种,俗名“好字眼儿”,又称“褒词”。凡含有赞赏、嘉许、褒扬、奖掖、喜爱、尊敬、美好、吉祥等感情色彩意义上的词,就是褒义词。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一下鼓动是不是褒义词吧,欢迎阅读参考!

【鼓动是褒义词吗】鼓动是中性词,多用于贬义

释义:

1、鼓之使动;吹动。

2、用语言、文字等激发人们的情绪,使人们行动起来。

近义词:

激动、策动、促使、激励、动员、带动、煽动、荧惑、启发、煽惑、鞭策、宣扬、唆使、怂恿、发动、促进、鼓吹、推动、鼓励、推进、鼓舞、冲动

反义词:

起义、反抗、劝止、招安、安抚

造句:

1、小燕子鼓动着翅膀向远处飞去。

2、在老师的鼓动下,我们打扫了操场。

3、经他鼓动,不少人都加入了篮球队。

4、运动会上,文娱委员负责宣传鼓动工作。

5、他鼓动不明真相的群众闹事,触犯了法律。

6、大大小小的部落在狂热信徒和贤哲的鼓动下。

7、我们不能轻信他的话,他是在煽风点火,目的是鼓动一部分不明真相的人闹事。

8、他的几句话就把大家的情绪鼓动起来了。

9、我们不能轻信他的话,他是在煽风点火,目的是鼓动一部分不真相的人闹事。

10、老师的一份慷慨激昂、鼓动人心的演讲,让我们充满了学习的激情。

11、他的话是在煽风点火,鼓动大家闹事,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12、大雁鼓动着翅膀,向远方飞去。

13、在民主生活会上,张书记首先引火烧身,展开自我批评,一下子把大伙的情绪鼓动起来了。

14、我们应该是拥护真理,从斗争中寻求真理的百折不挠的战士,以文艺作品鼓动人民革命斗争的热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肃然起敬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358 字

+ 加入清单

肃然起敬褒义词,肃然,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敬佩的心情。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一、释义

【成语】:肃然起敬

【拼音】:sù rán qǐ jìng

【解释】:肃然,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敬佩的心情。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反义词】:漠然置之、不屑一顾,置之度外

【近义词】:肃然生敬、油然起敬、肃然增敬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英文】:feel deep respect for

【造句】:人们对毛主席肃然起敬。

二、典故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弟子中或有惰者,远公曰;‘桑榆之光,理无远照,但原朝阳之晖,与时并明耳。’执经登坐,讽诵朗暢,词色甚苦。高足之徒,皆肃然增敬。”

【举例造句】: 衍举眼观看仲连,神清骨爽,飘飘乎有神仙之度,不觉肃然起敬。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百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踉踉跄跄是褒义词吗

全文共 979 字

+ 加入清单

踉踉跄跄是指走路不稳,跌跌撞撞的样子的意思。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回:“头重脚轻,对明月眼红面赤;前合后仰,趁清风东倒西歪。踉踉跄跄上山来,似当风之鹤;摆摆摇摇回寺去,如出水之龟。”作状语;形容走路的样子。下面是踉踉跄跄是褒义词吗,欢迎参考阅读!

读音:liàng liàng qiàng qiàng

《说岳全传》

结构:重叠

褒贬:中性词

英文:staggering

成语释义

走路不稳。走路歪歪斜斜的样子。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回:“头重脚轻,对明月眼红面赤;前合后仰,趁清风东倒西歪。踉踉跄跄上山来,似当风之鹤;摆摆摇摇回寺去,如出水之龟。”

示例

1.他因为患小儿麻痹症走起路来~的。

2.他~、跌跌爬爬地往家走(金波《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3.看他那~的样子,一定是喝醉了。

用法

联合式;作状语;形容走路的样子

反义词

健步如飞,四平八稳,稳稳当当。

近义词

跌跌撞撞,左摇右晃,晃晃悠悠,摇摇晃晃

踉踉跄跄造句

1. 老人拄着拐杖,踉踉跄跄地来到医院。

2. 武松提着哨棒,踉踉跄跄走上景阳冈。

3. 他看见一个人踉踉跄跄地走了出去。

4. 他喝多了酒,脚步踉踉跄跄的。

5. 踉踉跄跄不是一个男人应该有的表现。

6. 当他停了这个消息之后就踉踉跄跄得走回到寝室来了。

7. 看到你踉踉跄跄的走过来我就知道没有什么好事。

8. 我真心的看不起你这种踉踉跄跄的行为。

9. 他喝醉了酒,踉踉跄跄走出屋去。

10. 他喝醉了酒,走路踉踉跄跄的,你把他扶回家吧。

11. 走了好久,他才踉踉跄跄地走进公司所设的临时办公处。

12. 从远处踉踉跄跄地走来一个人,他手中握着一把扇子,另一手拿着一个酒瓶,嘴里嘟囔着不清不楚的话。

13. 雨后,醉鬼踉踉跄跄的走在泥泞的街道上。

14. 或者更糟糕的是,先是从一个拥堵的队伍心烦意乱、踉踉跄跄地排到另一个,接着盲人摸象一般捡回自己的鞋子、皮带、包包、电脑和别的零碎东西。

15. 你看那人走路踉踉跄跄。

16. 风夹着大雨扑面而来,她使劲向前躬着身子,抓紧伞,进一步,退半步,踉踉跄跄地向前走着。

17. 星期天我和妈妈去爬山,走走停停,一步一步到了山顶,我拉着老妈的手,用力跳上了山顶观景台,踉踉跄跄地半跑半走到了栏杆边,在喘息声中眺望远方。

18. 当我骑车经过一段两旁都种满高高的甘蔗林时,四周寂寥无人,忽然,看见了一位老伯正挑着大袋废品踉踉跄跄地走在马路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闲情逸致是褒义词吗

全文共 1067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历史悠久,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汉语成为世界上最有魅力的语言文化之一,而成语的存在为汉语增添了一丝精彩!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是闲情逸致褒义词吗,希望对您有帮助。

xián qíng yì zhì逸:安闲;致:情趣。指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一百回:“此时四处兵荒马乱,朝秦暮楚,我勉强做了一部《旧唐书》,那里还有闲情逸致弄这笔墨。”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一百回:“此时四处兵荒马乱,朝秦暮楚,我勉强做了一部《旧唐书》,那里还有闲情逸致弄这笔墨。”

近义词

悠哉游哉、悠然自得

反义词

忧心忡忡、忧心如梦

英文翻译

the little pleasures of life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逸:安闲;致:情趣。指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成语举例:古人所谓“穷愁著书”的话,是不大可靠的。穷到透顶,愁得要死的人,那里还有这许多闲情逸致来著书?(鲁迅《华盖集 “碰壁”之后》)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含讥讽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致,不能读作“zì”。

成语辨形:逸,不能写作“毅”。

造句:

他们之间那种亲密的闲情逸致也就此完了。

这已不再是一次单纯的交往,原有的闲情逸致烟消云散了。

在美国海滨内,充满闲情逸致的鳕鱼岬渔村里有一间

博大精深,任意选择,令你不再为寻找心仪的制造商而东奔西走.那份久违的闲情逸致,此刻便可再一次拥有。

各种帅气造型的复古车及充满闲情逸致的渔村货车将带您前往美国海滨,欣赏纽约大街的都会风光!

同团一名在银行工作的执行员就曾对笔者说: “大概是因为接近高山,所以瑞士人比较懂得爱惜大自然,也比较有闲情逸致,享受生活。 ”

必须把时间留给自己往内静思,回归自己的本性记起自己内在的本质,并发展? ,让自己像个艺术家般闲情逸致满怀爱心没有压力,然后你才能给予。

纵使伊丽莎白能够偷闲摸空跟她谈谈,在这种狼狈不堪的情况下,哪里还会有闲情逸致来谈这种事,何况她也和她舅母一样,有多少事情要料理别的且不说,蓝白屯所有的朋友们就得由她写信去通知,执行捏造一些借口,说明他们为什么要突然离去。

主营港式早茶自助美食的嘉会阁精制传统潮粤菜式及生猛海鲜的金叶庭秘制正宗湘菜和民间大菜的湘翠轩闲情逸致的“琴韵”大堂吧独具星城魅力,一览星城风貌的“星月廊”天台酒吧同时24小时提供快速周全的送餐服务。

做生意的压力很大,如果你是上帝的使者,你不能有这种压力,你必须把时间留给自己往内静思,回归自己的本性,记起自己内边的本质,并发展它,让自己像个艺术家般闲情逸致,满怀爱心没有压力,然后你才能给予。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愚不可及是褒义词吗

全文共 647 字

+ 加入清单

愚不可及,贬义词,原指人为了逃避眼前不利局面而假装糊涂(愚蠢)逃避责任。后指愚蠢得别人比不上。形容愚蠢无比。

一、成语解释

【成语】: 愚不可及

【拼音】: yú bù kě jí

【解释】: 愚:傻,笨,及:比得上。愚蠢得别人比不上。形容极其愚笨。

【出处】: 《论语·公冶长》:“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举例造句】: 我看见这种认真的忙迫的情形时,心里总想开口向它们发一句愚不可及的提问——“往哪里去?!” ★鲁迅《华盖集续编·一点比喻》

【近义词】: 愚昧无知、笨头笨脑

【反义词】: 足智多谋、大智若愚、耳聪目明

【灯谜】: 智取;纳贤;群贤毕至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人弱智

二、成语典故

1、诗句出自《论语 ·公冶长第五》,原话为“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意思是:宁武子,邦有道则知(智),邦无道则愚。其知(智)可及,其愚不可及也。”意思是,宁武子这滑头,国家有道时丫就展露智慧,国家无道时丫就装傻充愣。

2、宁武子,姓宁名俞,卫国大夫,武是他的谥号。孔子的意思是:宁武子是一个处世为官有方的大夫,当国家政治开明,形势好转,对他有利时,他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为卫国的政治竭力尽忠。当君主昏暗无度,形势恶化,对他不利时,他就退居幕后装起糊涂,以便等待时机。孔子很有见地的说,他那种聪明别人可以做的到,但他那种装糊涂就不是一般的人能做的到了。可见难得糊涂早已成为政客们的一种权术了。

3、我很快明白:我们做了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