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民国学生这样写作文汇总20篇

导语:国学,乃华夏民族千年之文化底蕴、乃华夏民族千年之精华,它见证了古时候人们的智慧、古时候人们的气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国学生这样写作文,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浏览

1621

作文

1000

我心中的一本国学经典

全文共 1039 字

+ 加入清单

儒家文化融合百家而为国学,中国文化海纳百川而成经典。《唐诗》,《宋词》,《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论语》,《菜根潭》„„这些都是国学,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国学就像一杯茶,淡雅幽香,茶是要品的,国学是要读的,读懂了,自然就理解了。

国学是先人用尽一生而总结的道理,那是对人生的品读,那里有人世的沧桑,有历史的痕迹,有生命的真谛,那些都是中国的骄傲,那些沉积着一个伟大的名族不变的精魂,国学把我们带到一个新的境界,使我们修身养性,教会我们如何做真人,教会我们分清美丑,明辨是非。国学使我们从圣人和智者的叮咛中品位人生的真谛,从一件小事,从一句话,从一个动作,从一个事物中,我们都能感悟到崇高的境界和高尚的情怀。国学经典总是引领我们不断领悟到生命的意义,端正青少年正确的人生态度。

国学,需要我们用一辈子去体会,而国学中的精华,一生也学不完。

《论语》使我们修身养性,德行人生。《论语》花了相当篇幅直截了当的阐明君子和小人的不同点,如“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一生都主张“仁”,“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教会我们如何做仁人。《论语》的真谛,就是要告诉大家,怎样才能攀上人生的高峰,怎样才能体会到人生的意义,怎样才是真正地对人有“仁爱”之心,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

“《菜根谭》囊括了5000年中国处世智慧的奇书。”这是世人对它的评价。“云中世界,静里乾坤;冷静观人,理智处世;水滴石穿,瓜熟蒂落。”人生就是这样,要能够在普通的生活中找寻到快乐的因子,要能够在荣誉面前保持警醒,在挫折面前学会坚持。《菜根谭》,它充满了哲理的味道,充满了富于通变的处世哲学,充满了无穷趣味。我觉得《菜根谭》它真的看懂了这复杂的社会,教会了我怎样面对生活,面对人生。

《道德经》是我体会最深的,它总能用一句短小而精辟的话把我们领到另一种美妙的境界,那里都是真善美。这就是国学的力量,在国学中一旦看懂人生,便会使生活升华到另一个水平线——不计较得失,无论世事沉浮,每次都以一种平常的心态去看待,以一颗平静的心去面对。看轻人生的权势名利,看穿世间的繁华昌盛,看透人生的真谛,超然物外,你就会别有一番滋味。“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这句话,就是真善美的最高境界,这句话也是老子一生的坚守。权势名利都看轻了,世间就安静了。

品读国学,就是在品读人生。

懂得国学,你就懂得了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国学经典阅读心得作文

全文共 426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班最近发到了一本书「和想象一起跳舞」,以下是我的阅读心得

这本书是在叙述好几个伟大的艺术家所创作出的「想象」画,很多作品我看不懂,我还把一些作品以我的看法改了名字,像是尼基的「月亮」、我就想象成是「迭罗汉」、把黎志文的「泉」想成「铁丝」,这本书有的画色彩鲜明,有的画只有黑白两色,但是几乎每一幅画都有它的含意在,而且还让我大开眼界、惊讶不已。

我发现生活中是缺少不了艺术的,而且有许多作品都是无题,都是要让大家去想象,像我和家人一起去玩,在桥上,圆环及大街小巷,都有艺术品,我最印象深刻的就是有一次,我又发现艺术品,我觉得那像一个人直挺得站在中央,表弟却想成是巨人的水果刀,插在那里,真是有趣,同一个东西,不同的人却想得完完全全不一样。

我觉得艺术不是高深的学问,可以随着心情去改变,是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事物,但也不是全都是美好的,善良的,就和我们的心情一样有欢喜、有悲伤,只要我们认真的在对的时候做对的事,欢喜面对每一天,其实生活本身就是最宝贵的艺术。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趣味国学老西儿与醋文化优秀作文

全文共 1262 字

+ 加入清单

一瓶醋是如何诞生的

前几天,有朋友给我打电话问:“人叫山西人‘老西儿’,是贬义吗?”我回答说,不会是贬义,并由此勾起了想说说山西人的雅号 “老西儿”的心思。

能被叫作“老西儿”,是祖先给我们的光荣。西,是由“醯”的发音演绎而来的,醯,就是醋。醋最早叫“苦酒”“醯”,由醯叫成酢,再由酢叫成醋,经历了上千年的演变历史。而古音醯与西同音,我们又地处山西,故人们把老醯儿简化成了“老西儿”,进而成了山西人的“雅号”。真正的叫法,应该是“老醯儿”。

“醯”发明很早,起码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了。随着粟米农业和陶器的发明,粟米发酵的“酸饭”就进入了先民的生活。传说山西晋南的稷山,就是当初后稷种植粟米的地方。他在尧舜时代当过农官,教民耕种,被认为是开始种稷和麦的人。在《周礼·天官》中就有“醯人”一节,记录了醯人也就是制醋管醋人的工作和职责,说明醋已经进入了宫廷。其实,早在尧舜时期,以酸入味就成了习惯,那时,晋南地区生长着一种“蓂荚”草,可以作酸饭。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就说“酢如蓂荚……,蓂荚生阶,其味酸,王者取以调味,后以醯醢代之”。蓂荚草,《集韵》说是 “尧时瑞草”,《广韵》说“尧时生于亭”。《临汾县志》进一步说“尧时生于亭”的“蓂荚亭”在县“西南十里伊村里”。不管怎样说,都离不开山西这个宝地。山西历史悠久,人文文化底蕴厚,农业发达,产有足够的小米高粱,在尧时就有了“醯”的发端。几千年下来,山西地区成了华夏的醋基地,仅品类就有以高粱、小米、玉米、果蔬等为原料酿造的陈醋、米醋、普醋、双醋、特醋、柿子醋、枣醋、杏醋等许多种,自然,山西就成了产醋的“老窝子”。

由于醋的发明和酿造,更由于醋本身的香、醇、酸的味道特色,从而成了不论高低贵贱、男女老少、城乡市井饮食中均不可少的调味品,从而也派生出了一种“醋文化”。

山西饮食文化以醋为名的如糖醋类菜肴、酸汁类汤头、调蘸类醋凉菜等等,让人闻酸止步垂涎欲滴。就连山西祭孔大典的菜肴都满是醯醢之属,如“鹿醯”“兔醯”“鱼醯”等。

传说尉迟恭被封为鄂国公,帅府就在襄汾县汾城,也叫“鄂公堡”。尉迟恭曾把当地土产的米醋献给唐太宗,大得赞赏。

襄汾人仪堉在扬州盐运使当知事,和郑板桥过从甚密。有一次,两人闲聊各自家乡的出色特产,郑板桥把镇江的醋称为天下第一醋。仪堉没说话,只是在衣袋里掏出一只小瓶,让他尝了一口,他倒吸一口大气,顿觉脑清神爽,忙问是什么酒。仪堉一笑:“此乃本家乡之米醋也。”郑板桥大叫:“天下居然有如此之美醋,我必访之。”于是,才有了郑板桥到襄汾县尉家教书,并题写“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的传说故事。

一段时间以来,媒体上有关醋的种种报道让山西醋又站在了风口浪尖。窃以为,山西人作为民族醋文化的继承发展者,有着无上的荣光,理应从容应对各种挑战。作为当代“醯人”,我们承担着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义务。对于我们的雅号“老西儿”,这是对山西人的赞美,是对我们的尊重,又是对我们的鞭策。让我们时刻牢记我们肩负的文化传承责任,自豪地说一声:“我就是老西儿”!

[趣味国学老西儿与醋文化优秀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我喜欢的国学经典作文

全文共 796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知道,国学是一种对我们有利的东西,对我们儿童也更是有利。那么同学们最喜欢的国学是什么呢,我呢最喜欢的是《论语》因为论语有孔子的一些讲座,还有孔子讲的做人的道理。

比如第一篇《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这一篇主要是述读书与做人的关系。强调严于律己,仁爱他人,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论语》中的各篇一般都是以每一章的前两个字作为篇的篇名。孔子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慢,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比思想主张在》论语《中多多处可见。此外,在做人方面,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千万不能空谈浮言,心中不一。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的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成为中华传统思想的文化中的精华内容。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慢,不亦君子乎?”

这就是论语,读了论语我非常高兴,因为《论语》是我爱的一本书,这本书里面有一位老师,一位值得世人敬仰的孔圣人和一些平生做人的道理和一些怎么去学习的道理,让我从这里看到了许多。

我还喜欢读的一本书是《三字经》,里有许多的国学故事,还有一些做人的和读书的事情比如第一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之篇的故事是晋代有一个叫周处的人,身高体壮,凶强侠气。因为父亲早死,所以没有人管教,动不动就打人,还欺负老百姓,老百姓都非常怕他,便把水中咬龙、山中老虎和他称为“三害”这三害中最让人头痛的是周处,一个老人想到了一个办法,让周处去杀蛟龙,老虎,周处便答应了,周处带着刀来到了山上,把山上的老虎杀了,又来到了水上去杀蛟龙,他和蛟龙战了三天三夜,人们还以为可以杀了三害,没想到三害都杀了。人们纷纷祝贺摆酒,结果周处杀了蛟龙来了,看到人们都还以为他死了而欢呼,于是周处便开如认错,开始从新做人,他认真学习为老百姓做了很多的事。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两本书里我还学到了许多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国学经典伴我成长作文800字

全文共 850 字

+ 加入清单

国学经典,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无一不吸引着我们。

这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长篇大论的小说,无一不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浓缩着中华民族的精华,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它,激励着一个又一个,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在很小的时候,妈妈给我读成语故事,一个个生动又有趣的故事,让我着迷,最深刻的应该是八仙过海啦,各显神通,让我听一个故事就能牢牢地记住一个成语,这也是国学经典的魅力之所在吧。

大一些了,自己会看一些书,认识字了,相信大家也和我一样,最喜欢的,便是童话了,家里书柜的故事书,都被我看得可以阐述出来,再缠着爸妈给我买,可真是废寝忘食,恨不得睡觉都抱在怀里,那时候,它们,就是我最好的朋友。

到了上小学,觉得这些都好无聊,那时候已经迷上了那些长篇小说,特别是四大名着,一遍又一遍地看,书,就是我的精神力量,鼓励着我向前进。

相信大家对国学经典都有些许的了解,其实,现在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也就是距今约3350年开始的。那时候虽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可还是留下了不少经典,最早接触到的是《三字经》,《弟子规》之类的,一句话虽只有几个字,确蕴含着大道理。讲得比较多的,应该就是孝了,中国古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这也揭示了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的原因喽。

最着名的便是《论语》。它中国古代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与《诗》、《书》、《礼》、《易》、《春秋》等“五经”,总称“四书五经”。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给我们留下了众多耳熟能详的国学经典。国学就像一杯茶,淡雅幽香,茶是要品的,国学是要读的,读懂了,自然就理解了。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老子在《道德经》写到: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墨子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这些先辈们用智慧为后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食粮,也让我们受益匪浅。

让我们一起品国学经典,向梦想进军!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国学经典伴我成长作文300字

全文共 621 字

+ 加入清单

小时候咿咿呀呀地跟着妈妈念古诗,也不曾真正地读懂它。我在慢慢地长大,也在慢慢地学习着更多的国学经典。国学就像一杯茶,淡雅幽香,茶是要品的,读懂了,自然就理解了。那一个个的国学经典是先辈们用智慧为后人留下的精神食粮,那一个个国学经典也是先辈们为后人留下的指路明灯,那一个个国学经典更是让我受益匪浅。

郑燮的《竹石》中写到:“千磨万击还坚劲。”意思是:经历了上千次的折磨,上万次的打击,岩石中的青竹依然坚强刚硬,就任凭你东西南北狂风狂吹乱刮吧!示意着我们不论在生活上或学习上,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像岩石中的青竹坚强刚劲。《游子吟》中写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告诉我们:每个母亲对自己的孩子都是一样的,永远把自己的孩子放在第一位。所以我们要孝顺我们的父母,不总是依赖着父母。

《论语》中写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主要是说对于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告诉我们学习分为三个层次,只有以学为乐,才是读书、做学问的最高境界。

《三字经》里的“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让我们知道了“为人子女如果不用心学习,是不对的;年纪小的时候,不肯努力用心学习,等到年纪大了,还有什么用处呢?”这个道理。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告诉我们:与他人相处,应抱有真诚、诚恳、热情之心,懂得知恩图报。

国学经典陪伴着我成长,告诉我做人做事的道理,为我的学习道路增添了色彩,我爱国学经典。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描写国学的

全文共 808 字

+ 加入清单

国学是一杯茶,刚开始很苦,但是越品到后面,就越有味道。

国学能够让我们懂得道理。

国学以儒学为主,而儒学的代表作之一是《论语》。《论语》使我们修身养性,德行人生。《论语》花了相当篇幅直截了当的阐明君子与小人的不同点,如“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意思是说: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意思是说:君子普遍地团结人而不相互勾结;小人相互勾结而不能普遍地团结人。孔子一生都主张仁,“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教会我们如何做仁人。《论语》的真谛,就是要告诉大家,怎样才能攀上人生的高峰,怎样才能体会到人生的意义,怎样才是真正地对人有“仁爱”之心,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

小时候,爸爸妈妈就常叫我背《论语》,我那时觉得很烦,但还是在不情愿地背,说起来还是当时没有懂儒学的真谛。

儒家学派让人修身养性,看透世间一切,清心寡欲,要有宁静淡泊的性情。

就比如说我,我小时候,那可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别人一说我两句,我不是哭就是闹,非要跟别人争个你死我活,明明是我的错,我却偏不认帐,还非要争赢,我们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我心想:我终于快要赢了。最后还来了个“水漫金山”,朝天大哭,把别人都给整懵了,一开始是我的错,结果最后却成了别人在求我了。周围还有一大堆不明真相的群众,看戏不怕台高,还在下面“呵呵”笑。直到现在我才明白,我的那一举动让别人丢了脸面,宁静淡泊的性情是多么重要。

儒学还教会我们接人待物的礼仪。

比如说,见到自己的老师,应身体微微鞠躬,把双手交叉前伸,放在全身之最前,男性左手在前,女性右手在前,表示虔诚恭谦之意。虽然这是封建的礼节,但是我们要懂得取舍。

国学能教会我们很多道理,而且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多读国学,学孔圣人所讲,思孔圣人所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诵读国学经典浸染传统文化

全文共 393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积淀下,传统文化的学习有利于人格陶冶、人文素质的奠定,理应成为每个人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必修课。据悉,此次城外诚“孝亲爱家”公益活动将围绕研习、诵读、践行国学经典开展,城外诚将免费印制、发放数十万册《弟子规》、《三字经》等,在6月1日的启动仪式上还将呈现一场规模盛大的万人诵读比赛。

本次活动还将面向社会招募200名“孝亲爱家”小天使,负责活动的宣传推广工作,5月15日起,年龄在5-8岁的儿童可以登录城外诚官网活动专区及新浪亲子频道报名。城外诚活动负责人表示:“报名成功的小天使们除了受邀参加启动仪式外,还将优先参与后续活动,如征文、诵读、解读、及优秀小天使评选等,还将获得三百元六一家居购物代金券,以及包含有卡通坐垫、儿童汉服、国学经典图书、‘孝亲爱家小天使’聘书的国学成长大礼包。特别选在六一儿童节开展活动,也是希望能够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富含文化营养的别样‘六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依法治国学习心得体会

全文共 3912 字

+ 加入清单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为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行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通过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我有以下的心得体会

习近平同志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总体上解决了有法可依的问题。现在,我们的工作重点应该是保证法律实施,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了法律不能有效实施,那再多法律也是一纸空文,依法治国就会成为一句空话。这告诉我们,当前实施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就是有效地实施法律。政法机关作为执法司法的主体,能否做到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无疑是实施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关键。

从重立法转向重执法司法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必然要求

实施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重心从“有法可依”逐步转向“有法必依”,特别是突出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既是法治发展一般规律的要求,也是我国法治发展历史阶段的要求,更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从法治发展的内在逻辑及世界范围法治国家建设的经验看,有效地建设法治国家,首先必须制定法律,然后才能严格实施法律。特别是在完成大规模立法活动之后,必然面临如何实施法律问题,即如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十六字方针,其中排在首位的就是“有法可依”。直到2010年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实现了有法可依。

强调改革开放以来立法工作的重要性,并不是说执法和司法在以前不重要,而是说过去30多年来,中国法治建设的主要矛盾始终是如何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实现有法可依。如今,这个战略目标已经实现,虽然这个体系还要不断完善,但中国法治建设的主要矛盾已经从有法可依转向有法必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执法和司法工作有了巨大发展,不仅建立起完善的执法和司法体制,而且建立起一支具有专业素质的执法和司法队伍。但是,与人民群众对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的渴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执法不严、司法不公、司法腐败问题还很突出。这就意味着要进一步实施依法治国,就必须将法治中国的战略目标转向有法必依,转向执法和司法。

严格依法办事不仅是我国法治建设的要求,而且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习近平同志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两者相辅相成。”如果说有法可依属于治理体系的范畴,那么,有法必依则属于治理能力的范畴。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体现国家制度的执行能力,它不仅是法治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只有推动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强化国家制度的执行能力,才能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严格执法、公正司法需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从建设法治中国的总体布局看,着眼于提高执法司法公信力,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要做到他律与自律、法律强制与道德约束相统一。

在今年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再次明确指出,做到严格执法、公正司法,还要靠制度来保障,让执法司法权在制度的笼子里运行。对执法司法权的制约除了依赖制度约束,还要依赖人民群众的监督。在互联网时代,政法机关要变被动为主动,尽最大可能做到执法公开、司法公开,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权力运行不见阳光,或有选择地见阳光,公信力就无法树立。执法司法越公开,就越有权威和公信力。公开的目的就是为了接受人民群众监督,最终目的是为了做到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

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提高执法司法公信力,不能忽略整个社会特别是政法人员的道德建设。习近平同志特别强调,要坚持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可以强制性地惩罚违法行为,但不能代替解决人们的思想道德问题。法是他律,德是自律,需要二者并用。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角度看,法律强制与道德约束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都有助于制度的落实。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在加强外部制度约束和监督的同时,必须不断强化整个社会自觉守法、自觉依法办事的道德习惯,尤其要加强政法队伍的道德自律意识和职业伦理建设。

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角度看,着眼于政法队伍职业伦理建设,坚持大局意识与依法办事相结合,做到执法为民的职业良知与秉公执法的法治精神相统一。

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意味着面对社会功能的分化,要克服总体化治理存在的弊端,而采取功能分化的治理模式。就法律治理而言,要特别注意政法工作的特殊性,不能把政法工作与行政工作、政法人员和其他普通公务人员混同起来。因此,对于政法人员不仅要讲政治信念,而且要讲职业伦理和职业操守,甚至要把政治信念转化为职业伦理,从职业伦理的角度来贯彻落实政治信念。正是基于政法机关职业伦理的特殊性,习近平同志指出:“政法机关的职业良知,最重要的就是执法为民。”政法队伍只有将执法为民的职业良知贯彻在每个具体执法司法活动中,才能“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法律不同于政策,不仅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而且具有制度刚性。执法司法权不同于行政权,自由裁量的弹性比较小,有时甚至没有自由裁量余地。执法司法的这种特殊性决定了政法队伍必须秉持和坚守法治的职业伦理,只服从法律。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秉公执法,不枉不纵。正是针对法律职业的特殊性,习近平同志强调政法队伍要信仰法治,坚守法治,要把法治精神当作主心骨,做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执法者,站稳脚跟,挺直脊梁,只服从事实,只服从法律,一是一,二是二,不偏不倚,不枉不纵,铁面无私,秉公执法。

执法为民是秉公执法的前提,秉公执法是执法为民的保证。一旦离开了法律,脱离开秉公执法,执法必然受到权力、金钱和私情等因素的腐蚀和影响,执法为民就会变成一句空话,甚至蜕变为执法为权、执法为钱、执法为情。因此,面对权力干预、金钱诱惑、私情影响,政法队伍要敢于担当。政法队伍只有树立起捍卫法治、坚守法治的职业信念,才能“不信邪”,做到刚正不阿、勇于担当。同样,政法队伍只有秉公执法、勇于担当,才能逐步提升执法公信力,使得老百姓逐步信仰法律,在整个社会培育出依法办事的社会风尚。

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长远目标看,着眼于全社会依法办事,实现依法治国,要坚持法律制度与社会风尚相结合,实现实施法律与信仰法律相统一。

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法治建设承担着克服传统人情社会弊端、构建新生活形态和新社会风尚的重要使命。做到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推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法机关就必须与传统人情社会陋习进行坚决斗争。习近平同志指出,要从政法机关做起,坚决破除各种潜规则,杜绝法外开恩,逐步改变社会上那种遇事不是找法而是找人的现象,关键是要以实际行动让老百姓相信法不容情、法不阿贵。这就意味着政法机关要在推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事业中成为开路先锋,起到率先垂范的模范作用。

只有将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才能通过执法司法让人民群众理解现代法治的精神,改变传统思维习惯,养成依法办事风尚,形成法治信仰。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也就不再停留在法律书本上,而是铭刻在每个人的心中,成为我们“日用而不知”的文化道德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领导是实现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最大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推动法治中国建设和国家治理现代化对党的领导提出了更高要求,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必须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确保执法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的关系,使党的领导成为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根本保障。

在建设法治中国的过程中,坚持党的领导就必须改善党的领导,提升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以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为此,习近平同志指出,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是管方向、管政策、管原则、管干部,不是包办具体事务,不要越俎代庖,领导干部更不能借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之名对司法机关工作进行不当干预。

一旦明确了这个原则,那么,党的领导不但不会干预执法司法,反而为执法司法提供强有力保障。党的领导可以为执法司法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协调各方职能、统筹各方资源、建设政法队伍、督促依法办事、创造执法环境,保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保障宪法法律统一正确实施,推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落实,推动法治中国建设。

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必须正确处理党规党法和国家法律的关系,使党的各级组织、党的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带头严格依法办事,成为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模范。

党规与国法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如果党的组织、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不严格遵守党规党法,那就很难保障实现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因此,在法治中国建设方略中,党的领导必然包含党领导人民带头执法、守法。习近平同志指出,党的政策成为国家法律后,认真实施法律就是贯彻党的意志,严格依法办事就是执行党的政策。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

广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应当具有比普通群众更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素质。如果说遵守法律、依法办事是普通老百姓都必须守住的底线,那么,对于各级党组织、党的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来讲,无疑要成为严格遵守法律、严格依法办事的模范。在这个意义上,党的领导成为推动实现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最大力量,最终在全社会形成依法办事风尚、形成法治信仰,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幽默的国学老师作文600字

全文共 591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上高中的时候,我们高中的课程有一门是国学课,一开始的我们以为只是发一本书,随便看看就行了,可是这门课程居然成了我们的选修课程,给我上课的老师是管我们年级的教导主任,还没等这节课开始的时候,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议论着,这个老师的讲课怎么样,我们会不会有兴趣去听,因为我们只是在平常学校举行大型活动的时候才可以见到,也不知道这个老师的脾气是什么样子的吗,心里怎么那么的忐忑。

下午的课程马上就要结束了,只要上完今天一下午就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刻了,国庆节的到来使我们每一个人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今天下午的最后一节课就是我们期待已久的国学课了,我们心里面又紧张又激动,反正什么心情的都有,当上课铃声响起的时候,我们都赶紧跑到教室里坐好,一是为了上完这节课就是我们的愉快假期了,还有就是国学老师的到来,铃声响完后,我们教室的门就被推开了,连一秒钟的时间都没耽误,当老师进来的时候,还没等我们起立时,老师大声喊道:“同学们,你们好”,我们都被吓坏了,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老师,在我们的心里,新老师上课要么是很严厉的,要么就是很少说话,从一次见这么活泼的老师,比我们的内心都激动。

老师讲的故事很是生动,也非常的幽默,他这个人也是非常的幽默,这一天给我们讲的是孔子,慢慢的还会讲更多的知识,他不是直接的灌输,而是当做笑话一样,让我们乐此不疲,就开心又体会到了知识的海洋,在我那时候最喜欢的老师就是他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弘扬国学经典,品味中华文化征文

全文共 913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我是五年级的郭子文,今天我演讲 的题目是《读国学经典,扬民族文化》。

国学经典是中国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传承国脉的精神纽带,是炎黄子孙奋斗不息,富国强兵的力量源泉,它犹如一束光芒润泽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带着一种神圣的朝拜,我翻开了辽海出版社出版的《国学经典》这本书。正如本书作者说:“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影响较大,对于传承文明,增强民凝聚力,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重要影响极大,对于传承文明对于传承文明,增强民凝聚力,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重要作用”。读了这本书之后,更让我觉得中国的国学思想,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血脉和灵魂,是连接炎黄子孙的血脉之桥,心灵之桥。

李毓秀的《弟子规》,使我们生活的典范教导我们为人处事的规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谨言慎行,看见别人有了进步,就要虚心向他学习,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对待,这时儒家的基础,更是我们人行的基础。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向我们展示了三国鼎立时的战乱纷争,有着呼风唤雨和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的诸葛亮;重情重义的关羽;刚正不阿的张飞;和汉代皇帝的后裔刘备守蜀国;还让我们领略到一代枭雄曹操,他为实现自己的理想,矢志不渝,让我们不得不对这位中国历史有重要贡献的政治家刮目相看,正所谓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矣!

一句“江山如此多交,引无数英雄竞折腰”道出了毛泽东所思所想,其情感之真挚、寓意之深远、哲理之精辟令人拍案叫绝,毛泽东思想是当代的国学经典,他的名字和他的光华,将会影响流传几代、几十代以致久远。

回想这些,不光是我,我相信还有很多人心里有个大问号,何为国学,何为经典?其实很简单,不就是那经得起时间洗炼而沉淀下来的,能够在千百年后还能给人以深刻启示。让人从中获益的精神财富,文化积淀吗?

国学源远流长,千年沉淀已形成“经史子集”四部,可谓恢弘壮阔,蔚为大观,国学不仅是中华文史知识之大成,更是中华文明的承载者、推动者。中华国运日渐昌隆。国学的价值正走向回归!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引以为傲,他是我们中国人的国粹,我们应该一起传承国学经典,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让中国这条巨龙,永远腾飞在世界的东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小学生必背国学经典名句大全

全文共 4082 字

+ 加入清单

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2、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3、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7、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8、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9、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1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11、最新的国学经典名句大全: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1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1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1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1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2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2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2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2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2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2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28、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29、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30、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3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3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3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

34、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3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3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3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3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3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4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4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4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4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4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45、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

46、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4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

4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49、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50、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5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52、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5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汉书枚乘传)

54、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5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56、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后汉书王霸传)

57、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5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

59、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传)

60、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

6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龟虽寿)

6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三国曹操短歌行)

6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6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6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刘备)

66、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西晋陈寿三国志)

6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东晋陶渊明杂诗)

68、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69、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南朝萧铎

70、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北齐书元景安传) )

71、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新唐书元行冲传)

72、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太宗赠萧禹)

7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7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75、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

76、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论诗)

77、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唐李白上李邕)

78、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唐李白宣州谢饯别校书叔云)

79、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80、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8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82、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 (唐李白江上吟)

8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8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1.小学生必备名言警句大全

2.小学生名言警句摘抄

3.小学生必备名言警句

4.小学生常用名言警句大全

5.小学生读书的名言警句

6.小学生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7.小学生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大全

8.小学生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9.小学生必读名言警句大全

8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杜甫望岳)

86、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本十二白二十)

87、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杜甫)

88、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89、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90、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91、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唐韩愈送孟东野序)

92、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韩愈调张籍)9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唐韩愈进学解)

94、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刘禹锡秋词)

95、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

96、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唐刘禹锡浪淘沙)

97、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刘禹锡陋室铭)

98、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唐刘禹锡陋室铭)

99、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琵琶行)

100、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唐白居易长恨歌)

101、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唐白居易长恨歌)

102、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唐白居易放言)

10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唐元稹离思)

104、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刘希夷)

105、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10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颜真卿)

107、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

108、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唐贾岛剑客)

109、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绅悯农)

110、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南国)

11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112、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李商隐无题)

11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114、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唐李商隐锦瑟)

115、历鉴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唐李商隐)

116、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唐李商隐)

117、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唐僧云览)

118、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五代李煜乌夜

119、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五代晏殊蝶恋花)

12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121、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宋欧阳修戏答元珍)

12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123、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124、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宋朱淑真生查子)

125、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凤栖梧)

126、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127、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128、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129、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宋朱熹读书之要)

130、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131、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132、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宋王安石)

133、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宋苏轼冬景)

13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

13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苏轼)

136、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宋苏轼)

13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13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宋苏轼水调歌头)

139、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140、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宋李清照五陵春)

141、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宋李清照醉花阴)

142、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宋李清照如梦令)

14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14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145、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46、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宋陆游病起书怀)

147、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148、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宋陆游)

1.小学生必备名言警句

2.小学生常用名言警句大全

3.小学生读书的名言警句

4.小学生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5.小学生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大全

6.小学生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7.小学生必读名言警句大全

8.小学生必背国学经典名句大全

9.小学生名人名言摘抄50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高考满分作文:国学大师王国维说过人生三境界

全文共 1007 字

+ 加入清单

国学大师王国维曾经说过,人生有三境界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我把这“人生三境界”化为我的“读书三境界”,读书需要这样的境界。

古语云,开卷有益。人,要博览群书,但在浩如烟海的书林中,如何寻找适合自己读的书呢?这需要我们查找、搜寻,选择适合自己的书。作为学生的我,就经历了这样一个阶段:刚开始上高中的时候,因为自己的语文成绩不理想,想多阅读一些文章作品,于是把《读者》、《意林》、《青年文摘》等杂志买来看,经过一段时间后,自我感觉还不错,但是到真正写作文的时候,还是“挤不出牙膏”来。向老师请教才如梦方醒,读书作学问不能只关照“快餐文化”,要读经典,读名著,并且写读书笔记,记自己的阅读心得。读,一定要有所得。在老师的启发下,我改变了读书的策略,按照老师的说法去做,果然很奏效。真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啊!

高中生还有很多必读书目,摆在我眼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是: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没有那么多的精力读。怎么办呢?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像海绵里的水,要挤总会有的。我把一切课余时间都安排得满满的,别人闲谈的时间,我用来读书;别人闲逛的时间,我用来读书;别人游戏的时间,我用来读书。那一段时间,很多同学都认为我变得不可思议,变得不可理喻,但,我心是有方向的,为了这个方向,我“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三年间,我读了中外名著40多部,写读书笔记10多万字,考前捧着厚厚的精神食粮,我欣慰自己三年没有荒废。今天,看到这个与阅读有关的材料,“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自己的思维马上回归到了我的精神家园,在那里,我找到了自己的精神领地,心灵之笔以最快最好的速度诉说“我”的阅读经历,我的阅读境界。

人生,仍然在继续;读书,依然在进行。在人生与读书之间,我找到了一个最美的境界。

简评 文章记叙了“我”的阅读经历。有以下几点值得借鉴:一、选材精当。作文的范围是写阅读的,但怎样写却是很难处理的。本文作者却以很小的角度切入,以“人生三境界”为引子,转而化为自己的看法,精辟!二、思路清晰。作者叙述了“我”的阅读经历,以一个横断面的形式切入,只说了自己在高中三年的情况,而且以时间为序,水到渠成。三、语言有文采。文章作者善于运用排比、引用来渲染氛围。

[高考满分作文:国学大师王国维说过人生三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国学经典诵读比赛的作文

全文共 1121 字

+ 加入清单

11月20日,对我来说是一个意义重大的日子——我要和被选拔出来的同学们一起,去参加由五河县教育局、五河县新华书店联合举办的五河县“新华杯”第一届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比赛。由于大队部陈老师再三要求今天一定要早起,先去学校集合,再一起去一中参加比赛。这不,我早早的就在家中穿戴整齐。等了一会儿,觉得时间差不多了,我就激动地向学校走去。

可到了学校,我才发现由于时间太早,一个人也没有。我只好在那儿慢慢等着。天上出现了鱼肚白,天亮了!同学们也陆续来了。我又发现,大家一改往日随意的穿着。男生一律是清一色的校服配白色运动鞋。女生则穿着学校统一购买的裙子和长筒鞋。看来大家都很重视这场比赛!

终于,陈老师来了,她先安排我们有序地化妆。看着镜子里的“小花猫”,我们都哈哈大笑。化妆完毕后,陈老师见时间不多了,便让我们再去阶梯教室里排练一遍,试试效果。见我们上下台和朗诵都很从容、自然,陈老师很满意,便让我们再整理一下穿着,然后向一中“进军”。

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满怀喜悦的心情走进了一中的大礼堂。刚一进门,我就惊呆了。首先是它巨大的面积!几乎是我们学校阶梯教室的三、四倍。其次是五河各所小学来的长龙似的队伍,有的学校在后排座椅上休息,有的学校在空地一遍遍地练习着,还有的学校在台上指导队伍上、下台……我还注意到,几乎所有的学校都穿着鲜艳的服装,带了相应的道具,看来准备工作做得不比我们差!想到这儿,我有些担心,但我马上又激励自己一定不能输给他们!

在询问过陈老师后,我得知这次来参赛的小学有二十多个,我们抽签所得的号码是第十二号,排在中间。这时,主持人开始讲话了,开幕仪式结束后,比赛就正式开始了!选手们一个一个的上台、朗诵。各号的得分也一个一个被揭晓。主持人每念出一个得分,我们就在心里激励自己表演后一定要要超过这个分数!八号、九号,近了,更近了!终于等到了“第十二号”!我们激动地登上台。以前辛苦的练习在今天终于得到了最好的发挥!我们按照步骤,慷慨激昂地朗诵。我完全没注意到台下的评委和观众,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朗诵中了。直到下台,我还意犹未尽的陶醉在其中。

接下来便是漫长的等待。等到主持人说道“十二号选手的最后得分是……”我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当得知我们学校得94.22分时,我们都在那欢呼雀跃。颁奖时我知道我们学校得了二等奖。这个成绩虽然不是最好,但我们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比赛虽然结束了,但中华经典的铿锵音韵还在我们耳边回响,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还在我们心头荡漾。诵读中华经典,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诵读中华经典,让民族文化智慧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这次的经典诵读比赛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坚持不懈一定会胜利!但关键要看你努力了没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颂读国学作文

全文共 815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传统文化是经过时间的洗礼而积淀下来的精华。

王国维为它衣带渐宽,毛泽东为它橘洲东览,叶嘉莹为它扬书阔谈。中华传统文化无时无刻不展现它动人心魄的魅力。

中华传统文化,是启蒙人生的智慧。

关于学习,流芳百世的孔圣人字字珠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样虚心的学习精神,正是我们一直所追寻的。荀老先生则苦口婆心:“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让我们懂得了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忧国忧民的陆游,也总结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人生格言。就连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宋濂,也不忘告诉我们“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这样的学习的心得……

至于国家大事,范仲淹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贵精神。龚自珍怀“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那忠于国家的爱国品质,岳飞、辛弃疾、文天祥……就连李清照这样的女子都发出了“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呐喊。作为新世纪青年的我们,生活在祖国庇佑下的我们,如何不热血沸腾?

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的诗词歌赋,常常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中尝出淡淡的情感,有甜有苦,正如人生百味。读经典,也却似是读一个又一个人生。

每一句景色,都似是一句疑问。边草、明月、胡笳绝,边塞寥广何人了解又有何人在此逍遥?青杏、绿水、人家绕,添加换了谁人体会又有谁人迎风调笑?西风、马蹄、雄关漫道,战争残酷无人知晓有哪儿有人明了?

每一句疑问,都似前人的前尘往事,如今还可回味到。除此,我们的传统文化,还能感受前人的故事与心跳。

我们痛,痛楚怀王终不察夫民心,又悲屈原步马兰皋、泪洒汨江的凄凉;我们怨,怨焦仲卿软弱无能,又怜兰芝不惧世俗,为情投湖的情长;我们恨,恨战乱世道的昏暗,又伤杜甫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忧伤……

由经典,我们懂得了世间冷暖,也懂得了家国难忘;我们了解了世事繁华,也了解了饥疾病荒;我们看尽了离合悲欢,也看到了未来的希望。无论我们所在何时,身处何方,国学经典所带给我们的训诫与感动,永生难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走进童学馆,学国学作文900字

全文共 903 字

+ 加入清单

国学是传统文化之一,更是几千年人文精神的沉淀。今天就跟随着我们太报的小记者们来童学馆,体验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吧!

走进童学馆,一幅巨大的孔子画像便印入我们的眼帘,他似乎期盼着我们的到来。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身着精致的汉服,”穿越”时空,变成了一个个文质彬彬的小书童。9:30体验活动正式开始,在教室里老师教我们学习茶道,教我们如何泡茶,敬茶,品茶;教我们学习弟子规……。

开蒙礼开始了,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这些小书童闪亮登场。第一环节师正衣冠,老师为我们整理衣服,以示尊重;第二环节我们认真地双手重叠,拇指相扣,顶住额头,连鞠三个躬,庄重地集体行拜孔礼,以示对孔子的尊敬;第三环节我们诵读国学经典《弟子规》,小小弟子规,句句大道理;第四环节击鼓明志,每个小记者们举起双捶,在鼓上用力敲打三下,并大声地说出自己的理想。轮到我时,我紧张地咽咽口水,使劲地在鼓上敲了三下,并大声地说出了自己的理想:”长大后,我要当作家!”第五环节开笔写字,我们拿起毛笔,在纸上先写了一个人字,接着在旁边又写了一个人字,意味着从小要学会做人,又在从字上方写了一个人字,意味着要团结友爱,虽然我写得不是很好,但我会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的。

第六环节终于轮到我与其他四位小记者,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展示茶道二十四式。我们井然有序,有模有样地跟着老师开始了:叶嘉酬宾,孟臣净心,高山流水,乌龙入宫,芳草回春。看着老师流畅地表演,真可谓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从小学习练习茶道可以修心养性,可以培养良好的礼仪习惯。同时让孩子们在袅袅茶香里感受古人尊重父母,孝顺父母,“父母呼,应勿缓“的道德理念。第七环节美德善行,我和几位小记者一起表演了两个话剧《手表去哪儿了》和《爸爸的烦恼》,在表演中我明白了在还未清楚事情的真相之前不能妄下定论,把怀疑当成真相;对待长辈,不能在长辈面前显摆自己的才能,藐视长辈。最后第七环节我们向家长们展示了手语舞《跪羊图》,懂得了百善孝为先,要尊敬父母,尊敬长辈,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

在走进童学馆,学国学的小记者活动中,让我们受益韭浅:穿汉服,拜孔子,习礼仪,学茶道,诵读弟子规,希望更多的人热爱国学,学习国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传承国学经典作文800字

全文共 580 字

+ 加入清单

几天前,我诵读了《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它给我的感觉是:诵读国学经典真好!

这本书让我增长了许多知识,又明白了许多道理。我被《诵读》里的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所陶醉、感染。

读完这本书,我从厚重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了精神食粮,从中感悟到中华民族团结奋进、和-谐友善、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感悟到仁爱孝悌、勤俭朴实、互助互爱的传统美德。

我知道了经典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著作。经典是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是直探人性本源的东西。经典书籍提出了做人的道理,做人的要求,做人的方法,让你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诵读国学经典真好!经典既有宇宙深层的道理,又有人生的理想;既有政治的智慧,又有历史的教训,还有审美的情趣。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卓越辉煌;它是整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血脉、是浸润华夏儿女心灵的智慧食粮。品悟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需要我们诵读中华文化中那些最优秀、最有价值的篇章!国学让我们在继承中感悟,在创新中升华。

诵读国学经典真好!

国学经典,您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积淀结晶,是曾经鲜活生命迸发出来的智慧之光。优秀诗词歌赋还浓缩了汉语韵律、词章之美,寄寓着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追求和审美理想。我在诵读中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浸染;我在诵读中学到了丰富的知识,我在诵读中理解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美德。

诵读国学经典真好!通过诵读国学经典,我享受到了诵读的乐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国学经典伴我成长

全文共 461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也诞生了许多经典名著。而这些名著,既引人入胜,又让人悟出一些人生的道理。

我从小就知道像“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样的诗句,但那时不明白其中的意思,就觉得挺顺口。后来明白了意思,体会到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这首诗也许是我最早接触到的诗了吧。

然后我又从书本上接触到了其他的诗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让我明白了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

后来,我不仅仅局限在古诗这方面了,我还阅读了《西游记》《三国演义》这样的名著,《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拥有火眼金睛,能识破妖怪的伪装;还拥有定海神针——金箍棒,能大能小,打得妖怪眼冒金星、落荒而逃;还能七十二变,变成各种各样的东西。《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用空城计,吓退司马懿15万大军,他是我最崇拜的人。

到现在,诗句与四大名著也满足不了我的求知欲,我便开始看老聃的《道德经》与庄周的《南华经》这两本书,虽然还没看完,但是我相信我会看完的。

我是一个中国人,我热爱中国,也热爱中国的文学经典。国学经典,伴我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关于国学典籍的作文

全文共 1058 字

+ 加入清单

在这片华夏民族独有的夜空中,闪耀着无数璀璨耀眼的星芒,不知多少名家在这片星空中刻上了自己一生中最为闪耀的光痕,这点点光痕的不断凝聚与升华,终是凝结出了这浩如烟海的国学典籍宝库,让先辈们的智慧结晶在千百年后依旧震慑着我们的心灵。

《楚辞》——浪漫的诗篇

这是华夏文学史上一位不朽的传奇人物,千百年时光的流逝让很多曾今名噪一时的文人墨客在人们的记忆中消散,但他却在后人的记忆中得到永存——屈原,那本《楚辞》终将携载着他的精魄永存于世。身处于一个等级分明的社会中,无论从任何角度上看,屈原都是个异类。同诸多同僚相比,屈原既不会阿谀奉承,也不会倚仗自己的权势在百姓面前作福作威,这般平静澄明的心虽可贵却并不被社会所容,再受多名佞臣加害后,屈原终是离开了朝廷。脱离了权力纷争的深渊,迈入文学殿堂的屈原凭借他那深厚的文学内涵,在文学界留下了万世永存的一笔,《九歌》在磅礴的气势中,将他那不羁的内心与对鬼神的敬畏毫无保留的释放了出来,“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有考之,冥昭瞢暗,谁能及之……”,一曲《天问》将他那敢于质疑天地的勇气完美呈现了出来。又有谁能想到在这颗坚强无畏的内心下,却也有着屈原柔软的一面,也是暗藏着对祖国对人民深深地牵念——“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细细的咀嚼《楚辞》中的每一字每一句,浪漫下的那抹淡淡的忧愁,不经意间,总会有着阵阵冲击,震撼着我的内心。

《诗经》——朴实的乐章

《诗经》被誉为国学之基石,无数人民内心最真实的情感被凝炼于其中,听一支《葛生》感受着“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于其室”。的悲凉;品一篇《子衿》——轻触着那“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的思念;赏一章《击鼓》——体察那“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之中的挚爱……,每一篇都是那么简练易懂,每个字都是这般朴实无华,但却令真情时刻流露于字里行间,似是亲身经历着那人间冷暖。

《庄子》——哲学的巅峰

庄子——道家一代宗师,将道法自然的观念完美凝聚在了《庄子》一书中。“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书中无处不透露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以“万物一府,死生同状”、“道通为一”观点出发,主张万物平等,每个生命都是平等的。另一方面,这部绝世之作中还蕴含着作者对自由的无限向往。体现了人的本性便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走自由的道路。语言虽不如《楚辞》华丽,但字字句句皆发人深省,令人读后久久难以忘怀。

国学典籍浩如烟海,仔细品读,用心感悟其中奥妙,精神世界定会在这份感染下得到升华。待得彻底体悟后,相信你必将攀上内心世界的顶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学国学经典做美德少年

全文共 372 字

+ 加入清单

作者:任宗琦

国学经典,做美德少年。这是我们今天中队会的主题。经过了本次中队会我颇有感触。

首先先说“学国学经典”我在本次中队会我知道了原来中国国学经典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例如:《大学》《老子》《诗经》《中庸》《论语》……并非只有平时的《弟子规》《三字经》。我知道了许多国学的小故事、和一些国学经典里的名句、一些国学经典歌……我这次对国学经典有了深入的了解,我要学习国学经典!

接着说“做美德少年”我也懂得了许多的美德好少年该有的习惯与行为:在学校里遵守纪律、不打闹,听老师的话,讲诚信懂礼貌,积极回答问题,老师讲课不可以在底下玩,说话,搞小动作、要团结,不以自己为中心,要以团体、班级为中心、在公共场合不喧哗,不随地吐痰,讲卫生,听父母的话,不让父母太操心……这些道理我都懂,不过很少落实到行动,我现在要落实到行动上。

我对本次中队会真是颇有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国学经典

全文共 655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悠悠的岁月长河里,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无数优秀的国学经典。

如《弟子规》、《论语》等。尤其是《论语》,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联袂宣言:人类要想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过头到2500年前学习孔子的智慧!只要打开《论语》,我就仿佛看见一位充满睿智的老者向我走来。他就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一个影响了中国两千年教育文化、社会礼仪、道德体系的伟人——孔子!他的言行涉及面非常广泛,有孝道,为政,立德,治学等四个方面。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讲得到一点也没错。我的表妹,她虽然学习成绩没有我好,但是动手能力,社会实践能力这方面非常棒,是我生活中的好老师。“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我的感悟非常深。我表弟平时常去图书馆看书,每次都是带了一本本子去做读书笔记。并且经常拿出来看,反反复复这样,时间久了,他的作文水平进步可谓是突飞猛进。“交友儒雅,友人高尚”。

这是激励自己向上的一种方法。交的朋友要比自己强,这样才能令自己奋发向上,成为人上人。我堂妹的朋友读书读得非常好,可是因为她交友不慎,她跟那个朋友经常一起逃学,自然而然的,她的成绩就每况愈下,以至于落到了每次考试在及格线左右徘徊。我表妹终于深有体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

于时,我表妹也渐渐疏远这位朋友了。读《论语》,使我受益匪浅。今后,我要更加细读,《论语》,细读中华民族悠悠的千年智慧。国学是国粹;是一个民族的根基;是一种智慧;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经验。我们要学习并把它发扬光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