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全会公报解读【精选20篇】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6日召开会议,决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制定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修订《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本文就是小编给你们精心整理的一些关于中共全会公报解读优秀作文,供大家学习,希望对您有帮助。
浏览
1190作文
458篇1:2024年韩国爆发严重示威事件解读
全文共 269 字
+ 加入清单据报道,韩国首尔11月14日爆发7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反政府游行,7万人参与。韩国政府出动了防暴警察,以催泪瓦斯和水炮应对示威者,目 前导致一名游行者重伤,还有多人受伤,并有多人被捕。示威者对总统朴槿惠的劳工政策倾向企业主,以及历史书只能用政府版本的做法很不满,要求她下台。
这些韩国抗议者有两个主要的不满:1、担心朴槿惠新的劳工政策会导致企业更轻松的裁员。因此,这次示威背后的主要推动力量是工会。2、也有不少人反对朴槿 惠政府打算2017年起要求韩国所有高中只采用政府发布的历史教科书的做法,担心韩国之前曾经被独裁者统治的历史,会被政府抹掉。
篇2: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解读
全文共 2374 字
+ 加入清单导语:第十八个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全文约15000字,共分6个部分30条。文件对未来5年农业发展提出了诸多目标,下面是yjbs作文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改革开放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8份中央一号文件27日由新华社受权发布。
这份文件题为《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全文约1.5万字,共分6个部分30条,包括:持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领导。
文件指出,把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增进农民福祉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厚植农业农村发展优势,加大创新驱动力度,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互促共进,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据新华社北京1月27日电 (记者王宇、刘羊旸)改革开放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8份中央一号文件27日由新华社受权发布。
这份文件题为《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全文约1.5万字,共分6个部分30条,包括:持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领导。
文件指出,把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增进农民福祉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厚植农业农村发展优势,加大创新驱动力度,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互促共进,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解读:
三大红线不能碰
1、坚守耕地红线,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
2、划定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保护红线;
3、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刚性约束,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
四大举措确保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1、推动农产品[-0.29% 资金 研报]加工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深加工,形成一批优势产业集群,培育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领军企业和国内外知名品牌;
2、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和市场建设,加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开展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行动,鼓励大型电商平台企业开展农村电商服务,支持地方和行业健全农村电商服务体系。;
3、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财政贴息、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扶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开发农民参与度高、受益面广的休闲旅游项目,支持有条件的地方通过盘活农村闲置房屋、集体建设用地、“四荒地”、可用林场和水面等资产资源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4、完善农业产业链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稳定的原料生产基地,引导农户自愿以土地经营权等入股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加强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建设。
五个数字
1、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到2020年确保建成8亿亩、力争建成10亿亩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将高标准农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
2、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到2020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亿亩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护。
3、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和修复,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3%以上,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扩大退牧还草工程实施范围。
4、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落实1亿左右农民工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定居落户的目标,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工与城镇居民有同等权利和义务,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5、实施脱贫攻坚工程,通过产业扶持、转移就业、易地搬迁等措施解决5000万左右贫困人口脱贫;对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2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覆盖范围,实行社保政策兜底脱贫。
十三个“建立”:
1、建立节水奖励和精准补贴机制,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2、建立健全职业农民扶持制度,相关政策向符合条件的职业农民倾斜;
3、基本建立农业资源有效保护、高效利用的政策和技术支撑体系;
4、建立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制度;
5、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开展跨地区跨流域生态保护补偿试点;
6、建立农产品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信息平台;
7、建立健全适应农村电商发展的农产品质量分级、采后处理、包装配送等标准体系;
8、建立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长效机制;
9、建立健全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
10、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
11、建立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
12、2016年推动省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正式建立并开始运营;
13、探索建立农业补贴、涉农信贷、农产品期货和农业保险联动机制。
最重要的问题:土地、宅基地
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完善“三权分置”办法,明确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具体规定。
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引导农户自愿互换承包地块实现连片耕种。
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
探索农民住房保障新机制。
篇3:人民币加入sdr的影响解读
全文共 1086 字
+ 加入清单今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宣布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分析认为,加入SDR意味着人民币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货币,这也是IMF首次将一个新兴经济体货币作为储备货币,对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是重要的里程碑。
实际上,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之后,通过作用于宏观经济环境及政策层面,确实会对大家的衣食住行产生深远影响。
1、可能减轻你我钱包缩水压力
出境旅游、购物对许多中国老百姓来说早已不再陌生,人民币汇率波动不免牵动大伙的神经。不错,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会通过汇率渠道对普通人产生影响。
纳入SDR货币篮子的货币通常被视为避险货币,人民币”入篮“后,将增加公私部门对人民币的需求。这样,市场预期就有了:人民币“入篮”未必会马上引起资产配置的巨大变化,却会增强市场对人民币的信心。在美元升值预期增强背景下,“入篮”利于稳定人民币汇率,减轻贬值压力。而这显然利多人民币资产,减轻中国人对钱袋缩水的担忧。
2、用人民币全球购或将更便利
从中长期看,人民币“入篮”将加速人民币资本市场国际化,进而推动人民币在更大范围成为结算货币,并最终成长为国际储备货币。
伴随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今后一些大宗商品可能会以人民币计价,这将有助于企业规避汇率风险,降低交易成本,最终造福终端消费者。
在个人消费领域,人民币“入篮”的利好同样可期。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说,长期来看,持有人民币的中国消费者出境旅游、购物和投资将更便捷。换句话说,中国人今后或许可以在更多国家,直接用人民币在境外消费,增加交易便利度,规避汇率风险。
也许,不久的将来,咱也可以带上人民币,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出境旅行。
3、跨境投资可能更容易
目前,人民币已经实现了主要用于贸易往来的经常账项下可自由兑换,但资本账目项下还没有实现完全可自由兑换,这主要是用于投资的资金流动。而可自由使用,恰恰是IMF对SDR篮子构成货币的基本要求。人民币“入篮”可能促进中国加速推进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倒逼资本和金融账户加速开放,这可能有利于中国老百姓在全球范围进行资产配置和交易。
换句话说,伴随配套的渠道建设跟上,咱们今后拿人民币在海外炒个股,购个债,买个保险,投资个房产会更加方便。伴随国内外双向资金流动更加便利,即便您不直接投资海外,也可通过购买理财产品,间接配置海外资产。当然,外国投资者也会享受同样的便利。
对企业而言,跨境投资、收购也将更加便利,中外资本、技术、劳务等要素流转效率可望显著提升,给中外民众带来更多就业、经商机会。
当然了,所有可期待的收益和便利,还要仰仗人民币撑腰的中国经济。毕竟,中国经济好了,大家才能好。
篇4:2024年贵州省两会热点解读
全文共 3426 字
+ 加入清单导语:贵州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1月26贵阳开幕,会议中有哪些热点信息呢?下面是yjbs作文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资料,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彻底解决现行标准下493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问题。”1月26日,在贵州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式上,贵州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孙志刚用《政府工作报告》的形式,向外界展示了贵州“十三五”脱贫攻坚决心。未来五年,贵州将对贫困地区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农村幼儿园、寄宿制学校等进行标准化建设,让农民群众不再因病致贫返贫,并全部免除(补助)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就读高中、大学的学杂费。
总书记牵挂贵州脱贫:有信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作为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积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贵州被称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决战区,未来五年能否实现同步小康、不拖全国的后腿,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视察调研期间,最牵挂的就是扶贫,总书记在遵义市遵义县花茂村访贫问苦时,勉励大家:“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贫困并不可怕,只要有信心、有决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鉴于此,扶贫、脱贫成为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贵州“十三五”规划中成为最为热门的词语。
不久前,在中央网信办组织的“脱贫攻坚看贵州”活动中,来自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全国重要新闻网站的记者们,会同多名网络达人共60余人,以全国首次网络媒体记者“走转改”的方式,对贵州近年来的脱贫攻坚情况进行体验式报道,“贵州脱贫”也一度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高频词汇。
过去五年贵州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4.3%。
1月26日当天,孙志刚总结了过去五年贵州脱贫工作取得的成效。他说,过去五年是贵州综合实力提升最快、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经济增速连续五年居全国前3位,贵州减少贫困人口656万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数提高到82%左右。其中,2015年贵州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达到1.05万亿元,年均增长12.5%。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4580元和7387元,年均增长11.8%和14.4%。
过去五年,贵州作为全国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实现中直机关、东部城市对贵州定点帮扶和对口帮扶全覆盖,累计安排贵州转移支付9540多亿元。
此外,贵州还取消重点生态功能区10个贫困县GDP考核,投入财政扶贫资金305亿元,易地扶贫搬迁66万人,35个贫困县、744个贫困乡镇摘帽,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4.3%。
通过狠抓脱贫攻坚和民生保障,启动实施新一轮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组建贵州扶贫开发投融资平台,设立省政府“扶贫专线”,建成“扶贫云”。减少贫困人口130万人,易地扶贫搬迁20万人。“十件民生实事”完成投资963亿元,城镇新增就业72.7万人,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和10.7%。
据了解,截至2015年底,贵州还有493万农村贫困人口,其中有158万没有劳动能力,这些人都要在未来五年时间脱贫。
“十三五”贵州将脱贫493万人贫困大学学杂费全免
孙志刚在报告中说,“十三五”期间贵州将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举贵州全省之力,集全省之智,彻底解决现行标准下493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问题,使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具体做法上,贵州将通过加快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实现村村有特色主导产品、乡乡有产业扶贫基地、县县有高标准农业示范园区和大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重点依托城镇、产业园区和旅游景区,完成13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吸纳更多贫困人口就业创业,带动城镇化率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
同时,贵州还将对贫困地区25度以上坡耕地,以及15度至25度重要水源地的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带动全省森林覆盖率提高7个百分点,并成贫困地区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农村幼儿园、寄宿制学校等标准化建设,让农民群众不再因病致贫返贫,全部免除(补助)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就读高中、大学的学杂费,让寒门学子求学无忧。
2016年贵州将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万人
孙志刚在报告中,也将2016年贵州的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详细阐述,其中,2016年贵州将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万人,对8个贫困县、120个贫困乡镇实现摘帽,2000个贫困村退出,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5%和11.5%;城镇新增就业75万人。
与此同时,贵州还将坚持以自然村寨整体搬迁为重点,坚持贫困程度最深的村寨优先搬迁,投资180亿元,搬迁30万人,整体搬迁3200个贫困自然村寨,并为10万就地脱贫人口每人整治1亩优质农田,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和乡村旅游、电商扶贫等工程,让贫困户更多分享农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
贵州在未来一年,还将打好教育医疗脱贫攻坚战,通过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新建、改扩建200所贫困地区村级幼儿园、200所标准化农村寄宿制学校,落实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把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
为了保障脱贫攻坚顺利实施,贵州将继续压缩6%的行政经费,用于教育精准扶贫,对16.65万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家庭学生上高中、大学免除(补助)学杂费。
贵州将通过整合培训资源,对贫困地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行规范化技能培训30万人以上,培训多层次手工技艺传承人1万名。对口帮扶、结对帮扶力量,实施民营企业“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开展万名专家服务脱贫攻坚专项行动。强化脱贫攻坚考核问责,建好用好“扶贫云”和“扶贫专线”。
附注:
贵州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1月26贵阳开幕,贵州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孙志刚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十三五”时期,贵州预期在现行标准下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乡全部摘帽,贫困村全部退出。
孙志刚指出,“十二五”期间,贵州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中之重,精准扶贫取得重大成效。聚焦“两有户、两因户、两无户、两缺户”,坚持“六个精准”、“六个到村到户”、“四到县”,制定实施“33668”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出台落实大扶贫战略行动意见和“l+10”等政策文件,实施“两线合一、减量提标”和精准扶贫“特惠贷”。取消重点生态功能区10个贫困县GDP考核。投入财政扶贫资金305亿元。易地扶贫搬迁66万人。35个贫困县、744个贫困乡镇摘帽,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4.3%。
孙志刚说,“在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乡全部摘帽,贫困村全部退出”将成为“十三五”时期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之一。为实现该目标,贵州将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通过一系列措施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深入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抓住用好国家“补短板”的重大历史机遇,坚持“六个精准”,实施“五个一批”,举全省之力,集全省之智,彻底解决现行标准下493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问题,使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促进自我发展能力显著提升。
通过大扶贫推动基础设施跃上新台阶。提高贫困地区铁路、高速公路覆盖率,加快普通国省道、农村公路建设,实现以村为单位油路(水泥路)、110千伏以上线路和变电站、通信光纤和4G网络、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全覆盖,全面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通过大扶贫推动产业发展跃上新台阶。加快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实现村村有特色主导产品、乡乡有产业扶贫基地、县县有高标准农业示范园区和大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通过大扶贫推动城镇化水平跃上新台阶。重点依托城镇、产业园区和旅游景区,完成13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吸纳更多贫困人口就业创业,带动城镇化率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通过大扶贫推动生态环境质量跃上新台阶。贫困地区25度以上坡耕地和15度至25度重要水源地的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带动全省森林覆盖率提高7个百分点。
通过大扶贫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跃上新台阶。实现“两线合一、减量提标”。完成贫困地区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标准化建设,提高医疗保障水平,让农民群众不再因病致贫返贫。完成农村幼儿园、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部免除(补助)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就读高中、大学的学杂费,让寒门学子求学无忧。
孙志刚表示,贵州将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新跨越主基调,深入推进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主战略,突出抓好大扶贫、大数据两大战略行动,培植后发优势,奋力后发赶超,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更多热门时事论据资料分享:
篇5:得分点解读
全文共 263 字
+ 加入清单凤头摇曳,意境优美。文章开篇用生动的描写和真切的感受,给我们描绘出一幅清晨美丽的画面:雨过天晴,阳光普照,鸟语花香。情景相融,引人入胜,具有画面美和中心美的双层特点,这既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做好了渲
染铺垫,又能牢牢吸引评卷老师的眼球,你不得不佩服作者开篇造势的本领。
语言流畅,富有文采。文章语句华美流畅,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增添文采,整散句式灵动自然,彰显出作者较为深厚的文字功底。特别是文章中间列举出现实生活和自然界中的种种“感恩”的典型现象,组成排比,突出了“感恩”的主题,使语言如珍珠美玉,既有闪亮的文采,又有丰厚的内涵。
篇6:解读一:求真务实
全文共 456 字
+ 加入清单成功的路并不是铺在云端的,而在脚下的实路上。作为在读博士生,谭超要支付教育费用,也要承担家庭的经济压力。博士送快递尽管看上去不够光鲜,却能改变他的生存状态。仰望星空的博士固然值得肯定,谭超这样面对生活压力作出务实选择的博士,同样应该得到社会的尊重。一如大学保安考上名校研究生可被视为励志典范,博士生成功创业同样有其价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需要实实在在的创业创新鼓励,也有赖于打破更多就业观念上的束缚。
▅ 运用片段
谭超在从事快递行业时,并没有放弃自己对学术的追求。通过自食其力,来实现自己的学术梦想,这本身就是求真务实的体现。若生为林木,就当欣欣以向荣;若生为幽草,就当萋萋而摇绿。如果是麻雀,就不要羡慕雄鹰的搏击飞翔,你依然可以在枝丫间找到快乐;如果是小溪,就不要羡慕大海的惊涛拍岸,你依然可以在山涧自由流淌。生而为人,就不要去羡慕别人的天赐良机,要求真务实,做真实的自己。与其不断地做梦,不如静下心来脚踏实地地做事。古人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如果不希望自己的愿望落空,就踏实“结网”,努力奋斗吧!
篇7:2024两会热点解读废除嫖宿幼女罪呼声再起
全文共 330 字
+ 加入清单2015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山东艺术学院副院长刘晓静,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朱征夫再次呼吁废除嫖宿幼女罪。同时,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防性侵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课程。
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的相关言论一经公开,引发网友们“一边倒”支持点赞。截止到3月9日,相关报道超过1600条,微博评论共计3467条。对于普通公众来说,对“嫖宿幼女罪”的印象大多是一种对不法分子的变相开脱和对幼女身心的二次伤害。网易网友“jiyingdoctor”指出,“嫖宿幼女罪这一定义把真正的受害者幼女的身份定位成了‘娼妓’!”腾讯网友“@一生何求cx”表示,“代表、委员的提案、议案很好,不要只担心国民经济问题,孩子的教育问题、儿童性侵问题、安全问题,都是需要关注的。”
篇8:素材解读
全文共 447 字
+ 加入清单魏振亚的青春如此靓丽,在于他的刻苦学习,专心致志。没有持之以恒的勤勉钻研,不懈探索,心无旁骛地努力奋斗,他又怎能占领科学高地?
魏振亚在化学科研领域学有所成,关键在于他怀有浓厚的兴趣。他在盛夏酷暑中坚守实验室;在别人上网聊天打游戏时,他忙于采购仪器药品;在室友们熄灯熟睡时,他忙着写论文……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对化学的痴迷,使得他能全神贯注,排除干扰,埋头科研。可以说,正是兴趣之水浇开了成功之花。
魏振亚在学习、科研方面脱颖而出。与他的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分不开。他几乎每天很早就从寝室出发了,晚上自习到11点才回宿舍;而且有时还熬通宵,弥补各项职务活动所占用了的学习时间。他惜时,而且善于抓紧时间,不让它虚度,这也是他学业成绩与科研探索出类拔萃的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
魏振亚大学期间取得卓越成绩,还源于他有明晰的奋斗目标。进入大学校园的那一刻起,他就意识到:大学要过得有意义,只有刻苦学习才是唯一的出路。他热爱所学专业,锲而不舍,钻之弥深,实现了一次又一次自我超越。没有远大的志向,又怎么能更上层楼?
篇9:解读“十三五”规划,“中国梦”全面起航
全文共 6068 字
+ 加入清单“十三五”规划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彰显了党的执政使命与人民主体地位,是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向更高发展阶段迈进的艰难跃升,是迎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最后冲刺,也是跋涉在民族复兴之路上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关键一程。
一、深刻把握“十三五”规划主线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实现的五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取得决定性成果的五年。中国将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型升级。核心目标是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进入以“经济社会双重转型升级”为主线的“全面现代化”时代。既有“发展是硬道理”,又有“转型是硬道理”,创新速度和创新质量将成为国家和国家之间竞争的一个重要砝码和标志。
(一)以完备、科学、系统的制度体系推进社会转型升级
中国亟需以完备、科学、系统的制度体系推进社会转型升级。制度的演进需要适应时代的变化,响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正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当前,中国的改革已进入深水区,诸多矛盾和问题错综复杂地交织叠加。只有推动制度更加成熟、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套更完备、更稳定、更有效的制度体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才能有效破解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发展难题,成功应对现代化过程中的风险考验,实现现代化的最终目标。
(二)以创新驱动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创新驱动发展成为新常态、新动力、新模式。技术、技能和创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驱动轮,将和消费、投资及出口三驾马车一并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技术推动产业衍生、裂解与职业交替,加快产业创新发展速度;技能倍增社会财富和增加社会个体融入主流社会的机会;创意催生新的经济空间和新的经济业态,不断发现新的创富机会。产业原创通过耦合技术、技能和创意,不断将新型生产要素纳入未来产业体系,结合多元文化、多元思维和多元价值观体系共同推动现代化进程。中国必须抓住新一轮技术革命、产业革命和管理革命的机遇,积极探索产业原创战略支点,开拓产业高端集聚化发展道路,全面增强技术、技能、创意和产业匹配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推动产业持续升级,综合提升创新活力、创业活力与抵御风险的能力,引领经济社会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从“模仿、黑色、速度、规模、粗放”的发展轨道转向“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轨道。
二、“ 十三五”规划中的新提法新部署
根据五中全会会议精神和近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其中一系列新提法、新表述、新举措,透露出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信号,对中国未来中长期的发展意义非凡。
(一)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规划落地
从中国所处的当代世界环境看,虽然中国工业化起步晚,人均历史排放比发达国家低很多,但同时也要看到,中国的发展使全球的排放格局及背景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我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此次中美达成排放协议,到2030年排放达到峰值,如果我们不改变经济发展方式,不走“转型发展”的道路,我们的发展将难以持续。
“十三五”规划强调要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具体化、规则化、操作化。规划的重点内容是在能源、环境双约束下对产业作出选择。在工业新的增长点稀缺、节能减排硬约束加强并叠加制造业周期性衰退的复杂情况下,工业结构调整怎样把握国际新工业革命的趋势,主动调整和被动调整相结合是一个大课题。
(二)“健康中国”成为国家战略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理顺药品价格,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施食品安全战略。
我们应树立大健康、大卫生、大医学观,全面考虑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实施模式转变、重点前移、转化整合战略。一方面,完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增加人口与健康科技投入,积极采取经济有效的干预措施和适当的卫生策略,努力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另一方面,在食品安全的基础上进一步关注营养安全,实施食品全程可控监管,消除食品安全隐患,保障全民餐桌安全、营养安全。
(三)布局“一带一路”国际战略
“一带一路”建设涉及国家众多、种族众多、文化信仰多元,如何协调各方利益,如何确定权责利标准,如何正确发出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和平声音,都是重要课题。亟需建立“能力、标准、评级、运营”四位一体体系,实现“一带一路”发展突破。
一些投资领域的开放,牵涉到一些国家的经济主权,一些比较敏感的国家会有防范心理。这就需要中国拿出大国的气度,牵头组织有关投资标准、政策沟通、市场开放等敏感问题的谈判,并制定合适的可操作制度规则。规划再好,计划做得再出色,如果缺乏运营能力,那么对规划的切实推进并无益处。因此加强“一带一路”建设的运营能力迫在眉睫。
(四)完善人口发展战略
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2014年年底,中国的老年人口数量达到2.12亿人,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老年人口破2亿的国家。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50年,中国将有35%的人口超过60岁,成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根据联合国公布的人口数据,1990~2010年世界各国老龄人口平均增长速度为2.5%,中国为3.3%。发达国家老龄化进程长达几十年到一百年,比如法国115年,美国60年,德国40年,日本24年,而中国仅用了18年时间。人口老龄化不是阵痛,而是长痛。缓解人口老龄化,主要方法就是把总和生育率提高到世代更替水平附近。这就需要生育政策作出重大调整。从双独二孩到单独二孩,再到当下的二孩全面放开,生育政策的系列变化正是为了化解人口老龄化的危机。
三、科学解读“十三五”期间经济增速
世界经济所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在危机之后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强刺激下的“复苏”动力不足,在21世纪第二个10年的后半程,世界经济将会遭遇一段比较困难的时期。“十三五”恰恰是中国经济由1978年以来的超高速增长迈向新常态的转折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一方面密切关注深层次矛盾叠加现状,另一方面以“双创”推动中国经济跃升。
(一)国际市场动荡与国内深层次矛盾凸显形成叠加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遭到了巨大打击。其后经过各国政府的努力,世界经济开始缓慢复苏,但仍十分脆弱,充满不确定性,且各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超常规财政刺激政策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世界经济和贸易低迷、国际市场动荡对中国影响加深,与国内深层次矛盾凸显形成叠加,实体经济困难加大,宏观调控面临的两难问题增多。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准确把握新常态,面对风险挑战从容镇定,创新宏观调控精准发力,全面深化改革有序展开,全年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增强了我们战胜各种困难的信心。
发展仍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正如李克强总理指出:中国虽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人均水平排位还很低,家底还不厚实,决不可歇脚停步。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既是基于经济增长阶段性特征的规律遵循,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和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全面深化改革释放了经济内在增长动力和活力,宏观调控政策发挥了稳定作用,这些都确保了中国有条件实现"双中高"。
(二)“双创”推动中国经济跃升
要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用“双创”激发人民群众的无穷创造力,更好发挥中国人力资源优势,在创业创新中推动大企业和小微企业共同发展、传统产业改造和新兴产业成长齐头并进、服务业壮大和制造业升级互促共进。在发达国家里,劳动者一生会转6次职业,这体现出劳动者的转业能力很强。而我们的教育是用工业化的思维、农业化的办法来解决知识经济的问题,肯定解决不好。将来我们的创业教育要以学科弹性、能力弹性作为重中之重,培养劳动者的创业能力、专业能力、转型能力。不是每个大学生都必须去创业,但要促使一定比例的大学生创业成功。一个人创业能带动9-13个人就业,这将很好地解决中国的就业难题。
中国走追随型经济发展之路,尽管实现了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但也日益暴露出种种弊端,引发出若干经济和社会问题。要在未来的改革进程中突破生产力浓缩与转移、产业创新与技术支撑以及人口素质提升与人力资本培育三大瓶颈,跨入新兴发达国家之列,领军亚洲经济板块,由追随型向引领型发展过度,我们需要彻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立足于创新、创业,破解就业之困,紧盯先导产业,引领全球科技新动向,实现经济社会“蛙跳式”发展。
(三)扩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
实现“双中高”还面临诸多挑战,需要付出艰苦努力。要改造传统引擎,重点是扩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补齐“短板”,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同时加大投融资、价格体制改革,与社会资本合作采用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实现建设共担、利益共享。
PPP模式即公私合作关系模式,鼓励私营企业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PPP模式将会带来其它2个P——Professional(专业化)和Program(工程化),组成5P模式,由此推动政府与市场合作的耦合器,谨防塌陷“塔西佗”陷阱,打造国际资源配置中心,促进公私资金链条一体化,铸造全面支撑产业发展服务平台,从而促进国家可持续发展。中国应建立PPP平台支撑下的成果社会共享机制,充分发挥这一模式的催化、激化和活化功能,破解“融资瓶颈”,防控债务风险,治理产能过剩,应对气候变化,实现保增长、促转型、调结构、惠民生、保稳定的战略目标。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四、推动“ 十三五”期间五大发展理念落地
十八届五中全会及其通过的《建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首次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中国“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描绘出新蓝图。这五大发展理念,紧紧扣住了当代中国发展的五大命脉,表明了党中央对中国发展路径新的理解,也决定了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式和发展路径。
(一)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坚持创新发展,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创新是解决改革与发展难题的重要途径,也将是启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和实现社会平稳转型的利器。中国走追随型经济发展之路,尽管实现了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但也日益暴露出种种弊端,引发出若干经济和社会问题。要在未来的改革进程中突破生产力浓缩与转移、产业创新与技术支撑以及人口素质提升与人力资本培育三大瓶颈,跨入新兴发达国家之列,领军亚洲经济板块,由追随型向引领型发展过度,我们需要彻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立足于创新、创业,破解就业之困,紧盯先导产业,引领全球科技新动向,实现经济社会“蛙跳式”发展。
(二)坚持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
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协调发展的前提是充分认识当前面临的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注意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耦合性,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其中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可以采取三园互动机制推动城镇化进程。当下,中国城市化已进入快速爬升马鞍区的背景,在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的目标下,通过创业园、安居园、培训园"三园互动"的机制,借助政策制度、交互创业、混合安置,科学、高效地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三)坚持绿色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现代生态文明是新文明观、经济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发展方式、科技范式等一系列变革的系统性革命。是按照自然生态规律,运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和新能源技术,以自然的生态统一性和生态化的社会实践方式,对自然生态进行修复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开发,形成生产生态化、生活生态化的一种新兴文明态。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绿色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通过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实现城市的智能化、灵动化,未来的城市不仅可以实现零排放,还会转换能量、产生新能量,形成绿色智慧城市。中国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在于农业文明的思维和里坊制封闭式制度环境。要想走出该困境,需要在深刻把握耦合型生态文明本质要义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运用现代技术,对城市进行生态文明改造,实现未来城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融合,打造低碳城市、零排放城市、智慧城市,创新生态文明发展路径,引领现代生态文明发展潮流。
(四)坚持开放发展,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全球化视野下的国家改革,绝对不能偏离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考量,必须始终坚持突出增强核心竞争力即战略性资源的开发配置能力,统筹考虑资源配置权与道德制高点,统筹考虑全球市场与技术的互通互联,努力实现从追随者到领跑者、从跟从者到主导者的革命性转身。
全球化视野下的国家改革,必须顺应中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全球化进程同时是一种控制和权力的过程,在这一进程中,主导社会的主流文化模式成为范本。在全球经济治理方面,中国当前正日益从被动参与变为主动参与,制度设计至关重要。然而,中国长期以来都缺少对制度设计中法律内在逻辑的考虑,仅是“问题导向”式设计制度,易造成参与国际经济治理面临制度瓶颈。消除经济治理制度短缺、提高经济治理制度的质量,是大力推进中国参与国际经济治理的关键。
(五)坚持共享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人民共享
下一步改革将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经济结构转型的进程实质上也是以社会利益重新配置为动力激发转型的进程。或者说,经济结构的转型与社会利益分配的嬗变必然是一个相伴相生的进程。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矛盾似乎并未明显消弭,反而伴随着社会利益分配关系的重大变化和社会利益分配格局的重大调整,出现了大量的社会矛盾。我们必须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篇10:多维解读
全文共 201 字
+ 加入清单★坚强的心灵。史铁生身残志坚、不懈写作的经历,诠释了坚强的心灵。
★生与死的感悟。生命的质量在于其精神的高度,而不在于年龄的长度。
★乐观。乐观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它能使人战胜磨难,勇敢而坚强地生活。
★生命。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发挥和挖掘它对于人类和社会的价值,史铁生做到了。
★磨难。面对人生的磨难,我们无法选择逃避,只有把它当成人生的一笔巨大的财富,我们才能发现它带给我们的是生命的魔力。
(杨贵晴 王江)
篇11:“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概念解读
全文共 1536 字
+ 加入清单2.1概念的提出过程
2014年9月10日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中国永远做开放大国、学习大国、包容大国”。从中国国情出发,努力建设成为一个创新大国。要借改革创新的“东风”,推动中国经济科学发展,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2014年12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总理又提出“要通过政府放权让利的“减法”,来调动社会创新创造热情的“乘法”。中国经济要转型升级,向中高端迈进,关键是要发挥千千万万中国人的智慧,把“人”的积极性更加充分地调动起来。2014年11月20日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总理再一次提倡要“促进互联网共享共治,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5年3月3日至3月15日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之一。
2.2“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内涵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目的是推动经济良性良好发展。李克强总理说“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推动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一方面,只有通过万众创新,才能创造出更多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市场,也就才能提高经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另一方面,只有通过大众创业,才能增加更多的市场主体,才能增加市场的动力、活力和竞争力,从而成为经济发展的内在源动力引擎。此外,“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是相互支撑和相互促动的关系。一方面,只有大众勇敢的创业能激发、带动和促进“万众关注创新思考创新和实践创新,也只有“大众创业的市场主体才能创造更多的创新欲求创新投入和创新探索。另一方面,只有在“万众创新”的基础上的才可能有“大众愿意创业”能够创业创得成业,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有包含“创新”的创业才算真正的“创业”,或者说这种创业才有潜力和希望。
2.3“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点
首先,重点要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科学技术要转化成生产力,关键是如何促进“万众”的创新用于“大众”的创业,这就要求我们减少对创新转化的限制,加强创新转化的对接,增强创新转化的活力,因此,我们就必须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鼓励各式各样的创新,直接用于创业,合作参与创业,转让促进创业等。进一步来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关键在于激励人们主动创造新成果和愿意转化新技术。因此,我们要加快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扩大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实施范围,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职务发明法律制度,使创新人才分享成果收益,从而促进科技人员愿意创新、愿意创业、愿意转化。正如李克强总理说:“着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扩大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试点政策实施范围,推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科技人员创新活力不断释放。”
其次,重点要引导新兴科技产业发展。新兴产业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高科技创新的前沿,是高附加值创业的重点。因此,我们要重点支持扶持新兴科技产业的发展,引领万众向高科技方向创新,带动大众向高科技新兴产业上创业汇聚,从而促进我国经济深层次上转型升级。正如李克强总理说:“要实施高端装备、信息网络、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重大项目,把一批新兴产业培育成主导产业。”
再次,重点要推进各项产业“互联网化”发展。信息化是当今时代的突出特点,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各项产业要适应“互联网化”的时代要求,更要求我们各项产业要主动的、广泛的、深度的与互联网结合,在“互联网化”发展中创造更多更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正如李克强总理说:“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
篇12:2024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重点议程
全文共 743 字
+ 加入清单新华社9月27日报道,中国共产党将于下月24日至27日召开一次重要会议。眼下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仍在继续打击腐败,此次会议的重点很可能是修订党内纪律规定。
据路透社9月27日报道称,此类全体会议通常每年举行一次,是中共最重要的会议之一,往往负责制定未来几年的重大政策。
报道称,中共每5年召开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下一次预计在2017年秋举行。
新华社公布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的日期,这次会议的重点将是修订党内监督条例,但如何修改的细节没有公布。
报道称,自从近4年前上台以来,习近平发起了规模宏大的反腐败运动,有数十位高官获刑入狱,包括原国内安全工作负责人周永康。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前的最后一次全会通常用来讨论意识形态问题。习近平任内的其他几次全会主要关注了经济和法治议题。
另据共同社9月27日报道称,官方媒体9月27日报道,中国共产党将在10月24日召开高层会议,预计会议的重要议程之一是修订党内纪律规定。
中国官媒在7月底报道,约200名中央委员在今年的闭门会议期间将重点讨论从严治党的问题。
在去年的全会上,委员们着重讨论了新的五年经济规划,在人们越来越担心中国迅速老龄化的人口会阻碍增长之际,共产党还决定全面放开二孩。
据台湾“中央社”9月27日报道,新华社9月27日消息显示,中共将于10月24日至27日召开十八届六中全会。
另据新华社稍早前报道,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主要议程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制定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修订《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报道称,攸关中共党内人事布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明年将登场。外界一般视十八届六中全会为十九大人事布局的关键会议。
更多热门文章:
篇13:2024《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修订解读
全文共 2475 字
+ 加入清单党纪“从严”严在哪儿?——《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修订解读
21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该条例被不少党建专家称为“改革开放以来最全、最严党纪”。
专家表示,在十八大全面落实从严治党的背景下,该条例的修订意义重大:通过制度的刚性和建设性力量,真正实现让党员干部从“不敢腐”到“不能腐”“不想腐”。
条例到底有哪些变化和规定?如何突出体现党纪“从严”?
纪法分开:70多项与法律重合内容删除党纪严于法律
条例修订:纪法分开,纪在法前,纪严于法。修订删除了70余条与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重复的内容。修订后,条例从原来的3编、15章、178条、24000余字缩减为3编、11章、133条、17000余字。例如,之前与刑法等重合的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内容,不再单独规定于党纪中。
专家解读:中纪委特约监察员、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表示,现行党纪处分条例2003年12月颁布实施,但随着形势发展,已不能完全适应从严治党新需要。最大问题是纪法不分,其中近一半内容与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重复,实际上难以用到,也浪费了行政成本,甚至在极个别情况下还会出现以纪代法、越俎代庖的情况。
例如,2015年纪委通报的案例中,某地一位区县领导因收受礼品被党纪处分,未进入司法程序,而该地某中学校长因收受家长礼品被处以更严的有期徒刑。
社科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高波表示,不少违纪案例反映出党纪滞后于反腐败形势,一些党纪与国法重复,党纪抓小抓早的作用体现不突出,出现了“没查都是‘好同志’,一查就成‘阶下囚’”的现象。
此次修订落实了从严治党、党要管党的要求,强化违纪查处,为党纪“加码”,在法律之前为党员划定纪律底线,从小错抓起,不让党纪严于国法沦为空话。
专家表示,条例修订的精神已经在近期纪委执纪当中有所体现。例如,中纪委对原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涉嫌严重违法违纪的通报中,首先提到的就是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重大问题上发表违背中央精神的言论,不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干扰、妨碍组织审查;严重违反组织纪律,为提拔职务进行非组织活动,违规选拔任用干部,隐瞒不报个人有关事项等。
高波表示:“通报中通篇都是鲜明的‘纪律语言’,是纪委执纪当中纪法分开的明显信号。新修订的条例正是把这些实践成果固定下来。”
划定红线:强调追责明确6类“负面清单”
条例修订:强化“负面清单”作用,将原有条例规定的10类违纪行为梳理整合、科学修订为六类: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把党章关于纪律的要求具体化,并在分则各章中按照同类相近和从重到轻的原则进行排序。
专家解读: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介绍,例如滥发津贴等,以前虽有制度约束,但过于零散碎片化,现在制度更加规范,处分体系更完善。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过去,违反党章、损害党章权威的违纪行为缺乏严肃问责的条款,修改条例整合明晰了党员的“负面清单”,对党员干部禁止行为的事实范围进行了调整,内容细化,可操作,不仅告诫党员干部哪类行为不能做,同时提出清晰的处罚依据,违纪行为不再有空可钻。
中央党校党史部主任谢春涛说,比如原条例第150条中关于“通奸”“包养情妇(夫)”的提法在新条例中被删除,范围扩大到“与他人发生不正当性关系”,让纪律处分的面更宽更严。“有些不正当性行为可能只是道德问题,不违法,以前太具体反而容易有遗漏,让一些人钻了空子。修改后把软约束变成硬要求。”
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表示,旧条例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什么都管,但有些问题没管好。例如,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等以前难以把握,存在模糊地带,此次修订明确列出,可以“对号入座”,使违纪者不能再心存侥幸。
高波介绍,条例把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和组织纪律列在突出位置,明确增加了拉帮结派、对抗组织审查、搞无原则一团和气等违反政治纪律条款,把非组织活动、不如实向组织说明问题、不执行请示报告制度、不如实报告个人事项等列入违反组织纪律要求中。
“过去常说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但怎样算做到,一些人并不清楚,现在条例中对此明明白白说清楚了,不能再打擦边球。”高波表示。
十八大以来成果制度化:方向精准体现从严治党常态化
条例修订:将十八大以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纪律、落实八项规定、反对“四风”等从严治党的实践成果制度化、常态化。条例明确增加了一些违纪条款,如廉洁纪律方面增加了权权交易、利用权职或职务影响为亲属和身边人员谋利等;在违反群众纪律方面新增侵害群众利益、漠视群众诉求、侵害群众民主权益等;在工作纪律方面增加党组织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力、工作失职等;在违反生活纪律方面增加了生活奢靡、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等。
专家解读:多位专家指出,十八大召开以来,中央始终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但也时有“反‘四风’只是一阵风”“反腐力度过大动摇执政基础”的杂音,群众在切实感受到反腐成效的同时,也担心反腐力度可能减弱。
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戴焰军表示,十八届四中全会把党规和法治一起作为国家法律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一些腐败问题,必须出台严厉举措,刹住歪风,但禁令并不是一阵风的运动,也需要在日常工作中长期发挥作用,更严约束党员的党内生活。
例如,十八大以来,查处了不少党员干部大吃大喝、出入高档会所、打高尔夫等违反八项规定问题,而大吃大喝在以前的纪律处分条例中没有具体明确的表述。新修订的条例明确对超标准、超范围接待或者借机大吃大喝等相关责任进行处分,一旦违反将依条例严格查处,这对党员的约束力明显增强。
庄德水表示,新的纪律处分条例让问责、执纪、监督有新的靶心,也明确了纪委监督执纪问责的要点、标准、尺度、力度。
专家指出,此次修订的一个重要信号是:全面从严治党,越往后执纪越严。高波表示,十八大以来,党纪修订明显的变化是以问题为导向,针对现实中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用制度措施加以解决,按照全覆盖--从严执行--更严要求的方向不断迈进。“从严治党没有休止符,随着形势发展,制度层面上也将不断完善健全。”高波表示。
篇14: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问题
全文共 1260 字
+ 加入清单今日起至27日,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将在北京召开,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制定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修订《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根据7月26日和9月27日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的信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10月24日至27日在北京召开。
这次会议的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制定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修订《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7月26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党内政治生活展现新气象,赢得了党心民心,为开创治国理政新局面提供了重要保证。综合分析,有必要制定一部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准则。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重点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关键是高级干部特别是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高级干部特别是中央领导层组成人员必须以身作则,模范遵守党章党规,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持率先垂范、以上率下,为全党作出示范。
会议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2003年颁布施行以来,对我们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加强党内监督,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随着形势任务发展变化,《条例》与新实践新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显现出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对强化党内监督提出了明确要求,为修订党内监督条例提供了重要遵循。这几年,我们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落实“两个责任”,严明党的纪律,积累了不少经验,为修订党内监督条例奠定了重要实践基础。修订工作时机成熟、条件具备,应抓紧抓好。
9月27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中央政治局听取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稿在党内外一定范围征求意见的情况报告,决定根据这次会议讨论的意见进行修改后将文件稿提请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
这次会议认为,党内监督要尊崇党章,依规治党,坚持党内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相结合,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党内监督的任务是确保党章党规党纪在全党有效执行,维护党的团结统一,重点解决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管党治党宽松软问题,保证党的组织充分履行职能、发挥核心作用,保证全体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证党的领导干部忠诚干净担当。党内监督要贯彻民主集中制,依规依纪进行,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党内监督没有禁区、没有例外。各级党组织要把信任激励同严格监督结合起来,促使党的领导干部做到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用权受监督、失责必追究。
更多热门文章:
篇15:素材解读
全文共 386 字
+ 加入清单对职业乞讨行为进行整治,有利于净化公共环境,避免某些好吃懒做的不法之徒给社会传递过多负能量。不过,由于职业乞讨行为具有来钱容易、人员流动性大、行乞场所不固定等特点,仅靠几次集中整治只能治标不治本,很容易反弹。就职业乞讨行为来说,如果乞讨人员真存在生活困难、失去生活能力等特殊情况,其向社会寻求物质帮助本无可厚非,不过,其除了要保证困难情况真实存在外,还必须在乞讨过程中做到遵纪守法,不得损害社会和他人利益,更不得影响社会管理。问题是,现在很多乞讨人员已异化了法律所保障的帮助困难人员的善良本意,不少好吃懒做之徒,通过虚构事实、化妆打扮等不法行为欺骗善良公众的良知,有些乞讨人员甚至不顾国家法纪要求,影响社会管理,侵害善良公众的合法权益。更为可恨的是,个别乞讨人员在通过乞讨“发财致富”后,影响和带动了所在村庄的其他人员也参与乞讨,这不仅败坏了村风,也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篇16:2024国考公告解读最新
全文共 1864 字
+ 加入清单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于10月14日零时准时发布,考生进行网上报名的时间为10月15日-10月24日,共计10天,公共科目笔试将于11月29日举行,2016年1月10日左右公布笔试成绩和最低合格分数线。
通过对公告的分析发现,2016国考招录政策最为显著的变化是:首次明确在职公务员不得报考。而在此之前,仅仅是限制服务期限不满2年的在职公务员不得报考。这一变化可称之为公务员考录工作的一个分水岭,标志着“遴选”和“公考”两大公务员录用渠道从此泾渭分明,体制内的在职公务员和体制外的应届、社会考生在考试中不会再狭路相逢。“双通道”的确立和分开,也能避免中央机关和中心城市对基层、艰苦边远地区公务员人才的“虹吸效应”,使公务员队伍结构更加均衡合理。
以下,中公教育专家对2016国考公告进行深入解读,以期为考生后续报考指引方向。
一、仍然坚定不移地重视基层用人导向
除了基层招录力度显著加大外,今年对于地处艰苦边远地区的中央机关直属机构县(区)级以下职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会根据《关于做好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的意见》(人社部发〔2014〕61号)采取措施适当降低进入门槛。例如,适当降低学历要求、放宽专业限制、适当调整报考年龄、不限制工作年限和经历、单独划定笔试合格分数线等。
一升一降,体现了考录政策向基层的倾斜,也彰显了国家对于基层人才的重视,“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决心。对于广大希望踏入公务员行列的准考生而言,应透过这些政策真正了解国家“选人、用人”导向,做好投身基层、扎根基层的身心准备。
二、仍将进一步探索分级分类考试
此前,国家公务员局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今年仍将进一步探索分级分类考试。对省级以上机关和市(地)级以下机关职位分别命制公共科目笔试试题,指导海关、国税等中央机关直属机构系统结合本行业特点自主命制面试试题,进一步提高试题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对银监会、证监会特殊专业职位和外交部,商务部等部门的非通用语职位,继续实行“2+X”考试模式,即除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两门公共科目考试外,考生还需要统一参加专业科目考试或外语水平测试,突出对专业能力和素质的测查,以满足招录机关实际用人需要。
三、考试作弊行为将纳入刑法 最高可判处7年有期徒刑
据悉,今年国家加大打击考试作弊行为力度。备受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11月起实施,包括公务员录用考试在内的国家考试作弊行为将列入刑事犯罪,最高可判处七年有期徒刑。相较往年针对违规行为而采取的“取消本次报考资格,且5年内不得报考公务员”的处理,这个消息无疑像是一颗“重磅炸弹”,相信必然能够狠刹公务员考试舞弊的不正之风,为考生带来更多公平。
四、此次招录的细微变化和注意事项
除了以上政策,今年的国考公告较去年相比并无显著变化,但考生仍应对以下细节引起注意:
(一)基层工作经历计算截止时间为2015年10月,增加了“退役士兵在军队服现役的经历”;
(二)网上报名渠道增加了“网易(http://www.163.com)”;
(三)打印准考证时间较往年增加了一天,10月23日开始;
(四)参加考试时,必须同时携带准考证和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与报名时一致)。
(五)通过公共科目笔试最低合格分数线的人数与计划录用人数比例未达到规定面试比例的招考职位,将进行调剂。未进入面试考生可适当关注,或有转机。
以上即是中公教育专家针对2016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政策为考生进行的分析和解读,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中公教育预祝你金榜题名,圆梦公考!
温馨提示:
报名时间:2015年10月15日8:00至24日18:00
报名地址:考录专题网站(http://bm.scs.gov.cn/2016)
查询资格审查结果:2015年10月15日至26日
查询报名序号:2015年10月28日8:00后
报名确认缴费:2015年11月2日9:00至7日16:00在所选考区考试机构网站进行网上报名确认及缴费。
打印准考证:2015年11月23日10:00至29日12:00期间,登录所选考区考试机构网站下载打印准考证。
公共科目笔试时间:2015年11月29日
11月29日上午 9:00-11:00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11月29日下午 14:00-17:00 申论
7个非通用语职位外语水平考试的时间为:
2015年11月28日下午14:00-16:00
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特殊专业职位专业考试的时间为:
2015年11月28日下午14:00-16:00
成绩查询:2016年1月10日左右
篇17:学习云南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心得体会
全文共 2662 字
+ 加入清单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为云南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中共云南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体会议研究了新形势下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建设忠诚干净担当高素质干部队伍问题,作出如下决定。
一、充分认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建设忠诚干净担当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一)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建设忠诚干净担当高素质干部队伍,是重构云南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迫切需要。云南干部队伍建设具有优良传统,创造过许多具有边疆民族地区特点的经验。总体上看,全省干部队伍的主流始终是好的,大多数干部理想信念坚定,密切联系群众,勤奋工作,廉洁从政,杨善洲、高德荣和受到中央表彰的优秀县委书记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但一段时期以来,个别领导干部特别是白恩培、仇和、张田欣、沈培平等严重违纪违法,对云南政治生态造成严重破坏。一些领导干部辜负了党和人民的信任,有的思想蜕化、道德败坏、腐化堕落;有的跑官要官、买官卖官、任人唯亲;有的官商勾结、利益输送、权钱交易;有的任性用权、不守纪律、不讲规矩;有的言行不一、阳奉阴违、做“两面人”;有的贪图享乐、懒政怠政、不担当不作为。这些突出问题,对党和政府的形象、公信力造成的破坏不可低估,对云南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危害不可低估,对全省干部队伍建设造成的恶劣影响不可低估。必须清醒认识存在问题的严重性和解决问题的紧迫性,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认真解决党的建设特别是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坚决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作斗争,彻底肃清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的恶劣影响,重构云南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建设忠诚干净担当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坚定全省干部群众干事创业信心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中央纪委查处白恩培、仇和、张田欣、沈培平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以来,省委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坚强领导核心作用,旗帜鲜明惩治腐败,持续用力正风肃纪,率先开展“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出台从严从实管理党员、干部若干规定,干部队伍建设明显加强,干部精神状态和面貌呈现出新的气象。必须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待队伍、对待干部,把少数腐败分子与广大党员干部区分开来,把班子个别成员腐败与领导班子集体区分开来,把严重违纪违法案件造成的恶劣影响与广大党员干部共同奋斗取得的成绩区分开来,对腐败分子坚决依纪依法严肃惩处,对广大党员干部加强教育警示,对优秀党员干部旗帜鲜明地给予表扬和鼓励,树立榜样,弘扬正气。通过正本清源、匡正风气、净化环境,让广大党员干部坚定信心、振奋精神,进一步把心思和精力凝聚到干事创业上来,在全省形成团结一致向前看、万众一心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篇二】云南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心得体会
“今年1月至8月,曲靖市纪检监察机关立案471件477人,结案468件,给予党政纪处分466人。”9月23日,中共曲靖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和亚宁在贯彻落实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曲靖市高压反腐,强化“不敢腐”的氛围、“不想腐”的底线、“不能腐”的机制,各项反腐数据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形成了强力震慑作用。
8月22日至23日,云南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在昆明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落实全 面从严治党要求建设忠诚干净担当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决定》,符合云南实际,具有很强的 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是新时期促进云南跨越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云南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全会召开后,中共曲靖市委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迅速召开市委常委会、全市组织工作会议传达学习和初步安排部署。
曲靖市委中心组进行集中学习研究,提出具体要求和针对性贯彻意见;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题民主生活会,全面查摆问题、分析原因、定实措施。当地市级新闻媒体全方位宣传学习贯彻情况,切实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要求上来。
曲靖市委常委班子带头签订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承诺书,先后15次专题学习党中央和省委、省纪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市委常委会12次研究部署反腐倡廉工作。
同时,曲靖市组织开展警示教育,深刻汲取白恩培、仇和、张田欣、沈培平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的教训,重点结合李云忠贪腐案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李云忠严重违纪违法案例教育”,将全市11名干部违纪案例编制成册下发,分批组织10431人次党员干部到警示教育基地开展警示教育。
和亚宁介绍,曲靖市强化“不敢腐”的氛围,盯住中央明确的“三类”重点人。今年1月至8月,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和电话举报1352件(次),初步核实违纪线索587件,立案471件477人,结案468件,给予党政纪处分466人,均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形成了强力震慑作用。
同时,当地强化“不想腐”的底线,组织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中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单位进行诫勉谈话,今年共有18人因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不力受到责任追究;组织1500名领导干部开展任前廉政法规知识测试,被中纪委确定为云南省唯一试点单位。
当地落实《曲靖市党政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述廉实施办法》,16名市管党政主要负责人在市纪委全会上述廉并接受测评,1562名乡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会议述廉;开展市管领导干部任前廉政谈话6批207人次,对1435名县处级干部实行廉政档案管理。在全市10个党的地方组织、17816个党的基层组织中全面推行党务公开;试行非公企业纪律监督工作,试点经验在全国纪检监察系统进行交流。
另外,曲靖市强化“不能腐”的机制,制定实施《曲靖市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年—2017年实施办法》,健全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推动了纪检监察、审判、检察、公安和审计等机关的协作配合。
当地具体出台了《曲靖市国家公职人员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暂行规定》、《曲靖市预防和杜绝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吃空饷管理办法》、《曲靖市国家公职人员非工作时间监督办法》、《曲靖市党政领导干部履职不到位问责办法》等规定,对106名市管干部报告的个人有关事项进行了重点抽查。
“紧箍咒越来越紧,组合拳越来越密,高压线压力越来越大。”曲靖市下一步将继续深入开展作风建设,落实督查重点,抓住元旦、春节、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高频度、多层次、全方位督促检查。同时,强化舆论监督,严格执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推力。
篇18:2024习近平g20峰会讲话解读
全文共 1364 字
+ 加入清单11月15日,G20峰会在土耳其安塔利亚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题为《创新增长路径 共享发展成果》的重要讲话,其中用三段话谈到了中国经济,指出中国仍然世界经济的重要动力源,让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发展充满信心。
习近平讲话指出,中国仍是世界经济重要动力源,依靠全面深化改革、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决心和行动,依靠中国经济强劲内生动力和中国政府强有力的政策引导,中国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继续为各国发展创造机遇。
中国仍是世界经济重要动力源。在今年世界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和国内经济深层次矛盾凸显的背景下,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仍取得了6.9%的增长,已是难能可贵。然而,国内外对经济增长放缓并不适应,产生悲观甚至恐慌情绪。纵向比较,6.9%的经济增速不是低速,而属于“中高速”;从基数变大的经济总量看,按增速7%进行测算,今年经济增量比去年7.4%产生的还要多。横向比较,中国经济增速超过全球主要经济体,仅次于经济规模较小、发展程度较低的印度;去年中国对全球经济的贡献率高达25.8%,居世界各国之首,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
中国坚持进行结构性改革和对外开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然而,中国仍是经济大国,亟需向经济强国转型升级。这要求中国坚持推进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对中国而言,稳增长虽有压力,却不是最大的困难,转方式、调结构反而是更大的挑战。因此,中国全面深化改革,有助于解决经济中的深层次和中长期问题。同时,中国正在努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和自贸区建设,这将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实现经济的内外联动效应,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中国经济具有强劲内生动力。中国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经济增速出现换挡的压力,但仍然具有强劲内生动力。今年以来,中国产业结构继续优化,服务业占比超过50%;内需结构进一步改善,消费对GDP的贡献率接近60%;“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孕育新产品、新业态、新产业;互联网经济成为拉动经济的强劲力量,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同时,中国新型城镇化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将创造巨大的投资和消费市场,出现大量公共产品和服务需求,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劲推动力。随着经济新的增长点、增长极的逐渐形成,中国经济的发展基础会越来越厚实,从而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中国政府坚强有力的政策引导。中国经济发展追求的不是爆发力,而是持久性。因此,“提质增效”成为近年来中国政策引导的方向。为推动经济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包容性发展,中国政府编制“十三五”规划,这成为未来五年中国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纲领。“十三五”时期,中国仍处在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完全有能力、有条件实现经济的中高速增长,经济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韧性和回旋余地。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十三五”蓝图将创新中国经济增长路径,为各国经济发展创造新机遇。
由于信息不对称,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的前途缺乏了解,部分人士感到忧虑,这是在当下的国际舆论场属于正常现象。此次习近平主席在G20峰会上的讲话,将提振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
篇19:下面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将结合此次考试的真题,为大家做具体的解读
全文共 471 字
+ 加入清单一、主题选择:紧跟国家大政方针,以小见大,关注对“人”的关怀
总体来看,今年的申论主题选择上,不管是副省还是地市都充分体现了对“人”的全面关注。物质方面“好的政策”能够激励人们更加努力奋进;精神方面,“国民文明素养”的提升更能彰显大国风范。所以说,与以往国考申论试卷如出一辙,凸显对“人”需求和关怀,体现我们“以民为本”的治国方略。
二、题型题量:借鉴历年国考、省考出题类型,突破往年命题模式,归纳能力是根本
题目数量延续以往五题模式,但是形式突破以往,采用四大题五小题模式,材料和题目一一对应,不会出现考生找不到材料的情况,可以多些时间进行答案的梳理和书写。前面四道题凸显了对“归纳概括”能力的考查。
三、材料选择:案例和理论材料等均有涉及,案例选取彰显国际视野
材料选取从礼仪之邦到大国形象,从“到此一游”到“书香社会”的建立,从而引出国家的强大与每个公民密不可分。善待自己,让自己的心态平和;善待家人,有任何问题好好思考、好好解决……好的政策能使坏人变好,坏的政策能使好人变坏……整体而言,此次国考材料选取,关照心灵,以民为本,彰显国家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