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国家监察第二集纪录片观后感(汇集20篇)

第七个国家公祭日到来,看到里面那层层的白骨,是已去故人的遗骸,是历史的见证,我们要感谢新中国为我们带来的一切属于我们的幸福,下面小编整理2024国家公祭日缅怀悼念主题活动,欢迎阅读。

浏览

2699

作文

798

2024重返狼群纪录片观后感

全文共 337 字

+ 加入清单

小制作小成本。排片极少,本来昨天就想看,但没排片了。是第一次在影院看纪录片,也是有史以来去过的最小的影厅,一排六坐,大概8排?

除了bgm在某些时候有故作煽情之嫌,整个片子很值得一看,哭了好几次。是个好题材,好故事。看完记住了若尔盖草原那苍茫的美丽,记住了亦风、李微漪这两个名字,记住了会狗叫会唱《传奇》的狼—格林。

他可真聪明啊!看格林咬缰绳牵马救人的时候就被他彻底折服了,智商一百八!人狼情太真实了,细节非常打动人。

影片最主要的就是真实。关于野生狼的一切,和人的互动,都是一般电影里无法捕捉无法拍摄到的。看到最后格林被狼群接纳,也松了一口气。

哎~我们能做的真的很少。但不穿皮草不戴狼牙象牙这些饰品总可以做到。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愿这些动物都能活得更自由自在不再有人祸烦忧吧。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穹顶之下雾霾纪录片观后感

全文共 1012 字

+ 加入清单

你见过真正的星星吗?

没有……

你见过蓝颜色的天吗?

见过蓝一点的……

你见过白云吗?

没有……

“一个拉丁诗人信奉一句格言:一个了解事物原由的人,才是幸福的。如果他在中国,会把这格言改成:试图了解事物缘由的人,是要倒霉的。”这段话是柴静女士为张宏杰先生的著作《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所作的序中写的。历时一年,投资百万,走遍中外,为了弄清霾的原由,柴静女士所受辛劳我们无法想象,在这里,向柴静女士致敬。

一张张细致描绘曲线图,一个个真实的数据,一次次明察暗访,用“触目惊心”已不足以形容。我看见,烟囱燃烧的不是化石燃料,而是我们每一个人乃至每一个活物的生命;我看见,浓烟滚滚,尘土飞扬的背后,是物欲的贪婪,是权利的纠缠,是挑衅法律的尊严,是漠然与习惯。我不知道,如果没有柴静女士耗时一年殚精竭虑的调查,我们对雾霾的集体警惕和重视还会延迟多久,是否,还是一如既往的把雾霾编成段子,一笑了之?我不知道,如果没有对那些“既得利益者”的言谈观念进行曝光,那些灰色甚至黑色的地带还能隐藏多久。

有谁愿意重返1960年伦敦街头,行人连自己的双脚都看不见,交警需要用火把来为车辆引路?有哪一个妈妈,会把自己的孩子囚禁在家中,会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笑,生怕那样会吸入更多烟尘?有哪一位“既得利益者”希望自己的家人生活在自己创造的穹顶之下?有哪一个国人,愿意燃烧生命去换来锦绣繁华?我想,没有人会回答“我愿意”。那么,为什么,为什么还不在建筑工地的土堆上盖一层布?为什么还不在餐饮店里装一台油烟净化器?为什么还不在油枪上装一个油气回收装置?为什么还要一再践踏法律的尊严——执行?怕拖累经济发展,怕加大失业率,怕触犯有关部门的权利……这些都不是借口,都不是理由,唯一的借口是淡漠,唯一的理由是利益。

我只想春有云霞出海曙,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萍;夏有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秋有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冬有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希望,这不仅仅是奢求,而是穹顶之下的我们共同担起的梦与责任。

后记:柴静女士的《穹顶之下》发布后,很多人越来越警惕与重视雾霾和环保,然而,也有一部分人趁机深挖她的往事,借机炒作,有人质疑她的动机,甚至有人说她“满纸荒唐言”,而我却只有“一把辛酸泪”。因为在当下,有太多盲从,太多恶意,太多无动于衷,太多眼睛被无知蒙蔽,太多脑袋失去理性,然而,这些都无法改变——每一个时代,都需要像柴静女士这样真正有良心的媒体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关于央视纪录片《大明宫》观后感

全文共 711 字

+ 加入清单

大明宫》第一集 迷城幻影:本期讲述了大明宫的建造,以及内部含元殿、宣政殿和紫宸殿的结构特征。官员的上朝规定。唐高宗身体不佳,武则天逐渐接手了唐朝的朝政。唐朝维护了丝绸之路的畅通。胡人在唐朝的各个领域生活着。唐朝的中央集权管理制度。

《大明宫》第二集 丹凤朝阳:武皇后在公元690年登基,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78岁后重回大明宫。她去世后,李显、李隆基相继即位,开创开元盛世。

《大明宫》第三集 日月当空:为了提高官员的整体素质,唐玄宗改革科举制度,并在宣政殿内亲自选拔帝国的县令。李白在贺知章的引荐下,在大明宫的金銮殿见到了唐玄宗。唐玄宗欣赏李白的稀世才华,留他在翰林院待诏。生活在翰林院的李白终日无所事事,他满怀报国志,可惜无用武之地。当江山稳固,歌舞升平之后,唐玄宗开始厌倦政治,终日和一批艺术家一起在梨园吟唱乐曲,进行各种艺术创作。这时,一个女人的出现,吸引了唐玄宗全部的注意力。

《大明宫》第四集 盛世荣光:唐玄宗看上了儿媳杨玉环。安史之乱,杨贵妃在马嵬驿自缢。

《大明宫》第五集 繁华如梦:安史之乱虽被平定,边疆的节度使权力过大,个个飞扬跋扈,根本不把朝廷放在眼里。公元763年和783年,另外两次叛乱发生,大明宫中的皇帝也纷纷选择逃离长安。各地藩镇更加肆无忌惮。唐宪宗在三清殿里靠吃丹药追求精神上的解脱。不止是藩镇叛乱,唐朝后期,宦官发动“甘露之变”杀害了六百多名大唐官员,朝廷政务被宦官把持着,连皇帝的性命也在他们手中。唐僖宗李俨12岁即位,玩心甚重的他把娱乐当成生命的重点,山东人黄巢发动农民起义,唐僖宗再次逃跑。公元2008年,举世瞩目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启动。到2010年,修葺一新的大明宫将对国人开放。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观后感心得

全文共 32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全校师生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抗美援朝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气势宏伟的历史丰碑――抗美援朝纪念塔。

纪念塔,气势恢弘,雄伟壮观,塔高53米,象征着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取得的伟大胜利。我们坐在纪念塔的前面,聆听着大队辅导员那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人物事迹。雨来、罗盛教、黄继光??????我仿佛一下子看到了那鸭绿江大桥上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情景。我被他们的事迹所感动着,我被他们的爱国之心感动着,我更被他们的勇气而激励着。朋友们,用不着多举例,正如作家魏巍所说: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

是我们值得骄傲,我们以我们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个国度而自豪,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同心战疫》纪录片观后感

全文共 969 字

+ 加入清单

张杰有一首新歌《最美中国人》,歌词朴素却感人:“你抖落人生的仆仆风尘,平凡梦想,点亮日月星辰……”时光的车轮尚未驶进2020,新冠肺炎这位不速之客突如其来,猖狂肆虐于神州大地,许多中国人都奋不顾身地参加了这场“战役”,他们何尝不是最美的呢?

你瞧,那个叫杨伟英的护士长。当她走出负压病房,脱下厚重的防护服时,原本清秀的脸庞上留着深深的压痕,身上的衣服也已被汗水浸湿。若是把衣服拧成一团,定能拧出一大把汗水。再看看那个名叫李芹芹的护士吧,褪下那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就能发现,她的双臂因为过敏而变得红肿。那一道道红痕,真是让人触目惊心!然而,她们有想过退缩吗?有想过趁大家不注意时临阵脱逃吗?不,她们从未如此。也许,她们的脸和手臂在此刻已不堪入目,但谁说她们不是最美的人儿呢?她们的美,美在兢兢业业,美在勇敢无畏。

病毒肆虐时,还有一群普普通通的人美得让你挪不开眼。江苏江阴周庄镇东林村有一位73岁拾荒阿婆,当她听说疫情十分严重时,揣着辛辛苦苦攒下的9000元钱到村委会,欲支援防疫工作。遭村委会婉拒后,阿婆当场急得嚎啕大哭。年迈的阿婆虽然衣着简朴,脸上涕泗横流,但她的善举却彰显出一种别样的美丽。还记得因保姆纵火案被网友熟知的林生斌吗?妻离子散的悲痛没有压垮林爸爸。在杭州红十字会公示的捐款明细中,他捐出了5000个单价18元的口罩,总价值90000元。他原本仪表堂堂的相貌在妻儿离世后慢慢衰老,却又在这一瞬间,成了大家眼里的“中国之美丽者也”。他们的美,美在舍己利人,美在无私奉献。

马克思说:“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除了不可计数的无名战士奔赴前线抗“疫”,社会上的诸多企业也纷纷伸出了援手。各大银行多则捐出几亿元,少则捐出几千万元;视频APP里的佼佼者,如快手、腾讯,也都先后捐出了1亿元、3亿元这样惊人的数目;在这个手冲奶茶被大众淘汰的时代,“香飘飘”奶茶却捐出了1000万元;在医疗物资紧缺的时刻,阿里巴巴公司设立10亿元医疗物资专项供给基金,为了让火神山医院拥有丰富的物资保障,阿里团队还帮忙搭建了无接触收银系统。它们的美,美在大气担当,美在责任心强。

“最美中国人,顶天立地大写的人。不必多想也不用去问,就在身边把心灵温润。”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有最美的中国人冲锋陷阵,我们便能满怀希望,守候由他们绘出的斑斓春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纪录片为了和平教师观后感

全文共 984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是他们用宝贵的生命,顽强的毅力,视死如归的精神换来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贪于玩乐,虚度光阴呢?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祖国的未来,我们应该肩负起我们的责任。好好学习,掌握渊博的知识,学习先进的技能,树立责任感,具有凝聚力,时刻准备着报效祖国,成为最有用的人。我很喜欢林肯说过的一句话“每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如此,你才能磨炼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识而进入更高的境界。”

古往今来,有无数像志愿军战士那样的人,在祖国危难时刻不惧艰险,挺身而出。而今天,在中国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有一个名字,每一次听到都会觉着有了他就有了主心骨,就会满怀希望,就看到了光明,他就是钟南山院士,我们敬爱的钟爷爷,一位84岁高龄的老人。他曾在17年前击退了肆虐的非典。如今,国难当头,他肩负着全民族的希望,义无反顾奔赴武汉,与病毒赛跑,与生命赛跑。自己扛住危险,把安全带给全国人民。他是伟大的“逆行者”;他是全国人民的定心剂;他是我们的超级英雄,坚定而无敌。

可是我们的钟爷爷也会累,国之危难让他忧心忡忡,艰巨的工作让他满是疲惫。我在网络上看到了这样一张图片:在赶往武汉的列车上我们敬爱的钟老睡着了,灯光照着他早已花白的头发,那饱经风霜的脸上眉头紧锁。他的眼镜还架在脸上,电脑屏幕仍然是工作状态。这张图片,让全国人民心疼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老人。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撑年迈的他如此超负荷的工作呢?当然是钟老的爱国信仰,无私的奉献精神。这才是我们应该去学习,去敬佩的偶像。我们应该心怀和钟老一样的信仰:爱国。

富裕、无忧的生活,让现代中学生的我们迷失了自己,不知道到底学习是为了什么?今天,我们的偶像用实际行动为我们回答了这个问题——为了国家,为了国家面临危险时,我们有能力尽自己的一份力,这才是我们学习的信仰,也是我们每个人存在的意义。

目标再远大,也要从小事做起。我们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耐心整理好每一条笔记,勤奋背好每一篇课文,严谨对待每一道题……前有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今有我们“为中华之安全而读书”。刻苦学习,终有一日我们也能像我们的偶像那样报效祖国。

他们是楷模,是榜样,是真正的英雄,值得我们永远敬佩和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纪录片同心战疫观后感

全文共 527 字

+ 加入清单

2020庚子鼠年的看节,不似往日热用,反而人心惶惶,仿佛不是迎接新年,而是迎接一场”战役”。

是的,正是这场战役,让你们奔赴抗疫前线。在病毒大肆蔓延的危急时刻,你们挺身而出,保护人民的生命健康。

”你们”,也许是医务工作者,穿着笨重的防护服,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去阻止病毒的入侵,去尽心尽力地救治、照科患者,给他们生的希望。然而,还是有一名医护人员被感染导致去世,他还是那样年轻,令人惋惜,痛心。而研发疫苗、特效药的科学家们可以一整夜不合眼。已84岁高龄的钟南山爷爷全身心地投入进去,李兰娟博士每天只睡3个小时,真是令人敬佩,而心疼。

“你们”,也许是平凡的社区工作者,小区保安。普通的你们,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穿梭,挨家挨户查访,在大门风口处站岗,巡逻。

就在今天,一位社区工作者还来查访,登记,询问接触人员,出入情况。还为父母讲述社区无病患,让我们安下心。还提示勤洗手,不吃生食……真是细心。

现在,所有人出入小区都需要办通行证,保安就在狭窄的屋子里等着,让每个出入小区的人登记,出示通行证,拦住来走亲戚的人们,尽心尽力地做好本职工作。

“你们”,一线的工作人员,或是志愿者和捐赠物资的好心人士。你们,是最美的,最美的逆行者!

抗击疫情,众志成城。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纪录片《2024春天纪事》观后感个人心得

全文共 1491 字

+ 加入清单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面对依然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我们更应客观理性地认识当前防控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要深入分析当前及今后疫情防控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和潜在风险。作为“主心骨”的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带领广大人民群众继续绷住劲,严格按照党中央的具体要求,高度警惕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防止出现疫情防控的“倒春寒”“凑个数”“扎堆堆”“歇歇脚”现象,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

高度警惕麻痹思想,防止“倒春寒”。守战到底,就是春暖花开。随着季节的推移,春天的气息越来越浓,在全国各族人民上下齐心,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成果,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如何继续保住疫情防控向好态势,仍需各级党委政府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时刻保持战“疫”的思想与行动自觉,增强对不同时间、不同领域、不同问题认识的敏感性,继续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统筹抓实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工作。上下同欲,坚决防止疫情防控“漫不经心”“不作戒备”“无所谓”的麻痹思想,保证不出现“倒春寒”,以持续实干博得繁花尽开。

高度警惕厌战情绪,防止“只凑数”。真诚奉献、不辞辛劳。自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广大医务工作者、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公安民警、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新闻工作者……星夜集结,千里驰援,不怕牺牲,日夜奋战,展现了同舟共济的深厚情怀。随着战线和时间的拉长,疫情防控也到了最关键的吃劲阶段,各项工作要求也越来越精准,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坚定的站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第一线,继续站好自己的“哨位”,守住自己的“阵地”。要高度警惕“出工不出力”“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凑数”的厌战情绪,切实变压力为动力,增强敢打必胜的信心,化危为机,补齐短板,把各项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高度警惕侥幸心理,防止“扎堆堆”。复工不等于放松,解封更不等于有恃无恐。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各地相继拿出符合本地实际的“硬核”举措,构建起了联防联控、群防群控防控体系。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交通管制、居家隔离、延长春节假期,无数的血汗与牺牲让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成效。为确保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两手能够抓实抓好,我们也在分区分类,有序推动复工复产。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仍需各级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警惕侥幸心理,增强对疫情防控的理性认识,坚决防止出现揭开口罩“扎堆堆”“搞聚会”“喝坝坝茶”的现象,防患未然,牢牢把握疫情防控工作主动权。

高度警惕松劲心态,防止“歇歇脚”。行百里者半九十,疫情一天不歼灭,我们的防控工作就不能退场。疫情防控是硬仗、恶仗,更是一场持久仗,连日来,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响应,无论身处何地、什么职业,都在竭尽所能为抗击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愈是到吃劲的关键阶段愈需要我们认真对待,要清楚地认识到疫情防控还远没有到“歇歇脚”的时候。要继续落实好联防联控措施,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要自觉服从大局、遵守疫情防控各项规定,自觉维护社会秩序。要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抓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一线工作之中。

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是战“疫”底气,更是战“疫”要求。中华民族从来没有被压垮过,只要我们坚定必胜信念,咬紧牙关,一时一刻不放松,一丝一毫不马虎,就一定能取得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最后全面胜利,也一定能够保持我国经济社会良好发展势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也会如期全面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纪录片同心战疫观后感

全文共 1156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期间,新冠疫情来势汹汹,我们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待在家里不出门。

在某个无聊的日子里,突然,听到了有人在敲门。我心想,现在是防疫关键时期,还有人来串门?“您好,请问……”哦,原来是社区工作人员呀。“……好啊!那太棒了。”只听见爸爸连连应声。工作人员走后,我忙追问,爸爸说:“我要去社区当志愿者,能帮助社区干好基层疫情防控工作,那多好呀!”听到了这话,我半喜半忧,喜的是我们家也能为抗疫做贡献了,忧的是爸爸会不会过于劳累,还有防护……爸爸一眼看穿了我的心思,说到:“没事的,没事的,这是一件好事,我会注意自己的身体的。”

一大早,爸爸装备完毕准备正式上岗了,我再三叮嘱爸爸要多喝水,戴好口罩……爸爸一一答应并朝远处走去。关上门,我却怎么也放心不下,满屋子转,最后决定打个视频。在视频聊天中,我看到了全副武装的爸爸,左手拿一支测温枪,右手拿一支笔,我问爸爸辛不辛苦,他并不以为然,说大家防护都很到位,很安全。我突发奇想:“要不我等会儿到你那去?给你帮忙?”“好啊!要戴口罩哦。有人来了,先挂了啊。”放下手机的我倍感轻松,当下迅速武装,戴上两层口罩,手套,启程往爸爸那里赶。我边走边想,我跟爸爸讨论过怎样使用测温仪,基本的信息询问对于我来说不是问题,或者要我扛着大喇叭搞宣传,还真对我胃口,这段时间关于防疫的专业知识我还真学了不少呢!无论如何我都能派上用场吧!我信心十足。来到卡口,经历了常规检测,我顺利地进入了工作岗。此时爸爸正忙着为进出人员测量、记录体温,并进行劝说,顺便还要叮嘱戴好口罩等等,可算是苦口婆心了。站在一旁,看着爸爸忙碌的身影,我心潮澎湃,仿佛也无形地增加了一种责任感,感觉抗疫的重担也落在了自己身上,我甚至觉得爸爸他们就如门神一般专为阻挡病魔入侵而来,手中的测温枪如刀剑一般,刺向病毒的喉咙!

我上前帮爸爸分担任务,配合记录信息。全心专注,一项项准确填写,不能有误差;时刻执守,半步不能离开,便于掌控所有人员动向;遇上不理解的,耐心解释、劝说……我全身心投入其中,化身为爸爸的助手。半天下来,即使寒风萧瑟,我们值岗的所有人没有喝一口水,也没有一个人去坐下,大家各司其职,坚守岗位。我深切地体会到了抗疫的不易和工作人员的辛苦。作为社区的一份子,大家没有太多计较,果断投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为控制病毒的蔓延,为维护社区的秩序,为了护卫成百上千个家庭的安全,默默地尽着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我感慨万千……

此后,我隔三差五地帮助爸爸“战斗”,我还加入了社区的宣传队伍,当上小小宣传员,向大众宣传防疫知识。我觉得,为抗疫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是应该的,不觉得辛苦。

经历这次疫情,我成长了不少,懂得了一个个小家是组成大家庭的基础,而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有责任去维护。我为所有参与抗疫的志愿者点赞,希望祖国早日渡过难关!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中国战疫纪》纪录片观后感

全文共 961 字

+ 加入清单

庚子鼠年开年之际,可恶的“新冠肺炎”搅乱了我们的生活,但在各级党组织和各行各业以及无数专业人员的有力作为下,“新冠肺炎”虽仍在暗中作怪,但也得到了有效抵制。

科学宣传,有效部署,没有控制不了的疫情。

近日,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将此项工作作为当前的政治任务来抓,通过层层落实、具体安排、多方筛查,得力的措施使新冠肺炎无处遁形。同时,从中央到地方,各权威官方媒体时时公开跟踪报道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情况,并通过图文、短视频等多种形式向党员群众传授自防、他防等技巧。目前,能取消的集会都取消了,能停运的交通线路都停运了,能劝阻宅在家里的都劝阻了……党和国家以及全国人民做了如此大的“牺牲”,“新冠肺炎”还在挣扎什么?

党群齐心,共同作为,没有打不赢的“防疫仗”。

朋友们,还记得2003年的非典吗?那是我记忆中的第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当时的我们曾无知过,当时的我们曾束手无策过,当时的我们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当时的我们……但无论怎么样,当时的我们是那么齐心协力,只为一个目标,那就是战胜非典。17年后的今天,我们再次遇到了同非典一般的疫情,我们怕什么?有了抗争非典的经验,剩下的就看广大党员群众怎么做了。只要我们相信党和政府,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听党指挥、服从大局、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任由新冠肺炎再怎么作乱,也无法攻破广大党员群众筑牢的铜墙铁壁。

险中逆行,志愿一线,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近几日被提及最多的词,除了新冠肺炎,还有逆行者一词。他们是新时代的英雄,当党和国家需要他们时,无数“逆行者”志愿请缨,不畏艰险、不计个人得失,毅然决然地奔赴防疫一线。一份份请愿书、一个个红手印,无不彰显着作为医疗人员的初心与使命。网上晒出的两张钟南山院士的照片,更是感动了无数人。就在今日,“前方”传来了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新冠病毒疫苗开始研发,中国疾控中心正在进行新冠肺炎药物筛选。是的,在这些“逆行者”们夜以继日的辛勤付出下,希望之光闪现了。“新冠肺炎”不要再白费力气,“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亲爱的党员群众们,遇到事情不要恐慌,我们有强大的祖国做后盾,我们更有强有力的医疗团队在支撑。特殊时期,我们要团结起来,从我做起、相信科学,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黑暗”终将成为过去。“新冠肺炎”,“你”的考验难不倒我们中华儿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节目观后感

全文共 1214 字

+ 加入清单

第一集里出现了“麦客”这个职业,之前只在书里看到过,所以对这一职业不甚熟悉,但我小时候的家乡有类似“麦客”的职业,都是远走故乡去帮人收获来赚钱,不同的是我家乡的这群人收获的是花生。姑且叫他们“花生客”吧。(当然我的家乡是没有这个称谓的)

中原地带盛产花生,且不像收获麦子的收割机出现得很早,花生在很长的历史中都只能靠人工从地下一棵棵刨出来。每年花生收获的季节,都有一群外乡人来到我的家乡,和“麦客”不同的是,她们都是女性。

舌尖上的中国》里说善待“麦客”是祖辈的传统,而在我的故乡,这些花生客们能不能得到善待,纯粹要看主人的意思了。

姥姥姥爷心地善良,总是把家里能提供的最好的东西拿出来。而我记忆中最深刻的,要数天黑到看不见时,她们从劳作的地里归来,吃过饭后,洗洗漱漱,并坐在院子里一起聊天,她们会和妈妈一起聊起家中的情况,也会把家里的孩子和我作比较。现在想来,她们对家里的孩子也必是牵肠挂肚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科技越来越发达,也影响了农业的发展。近几年,出现了收割花生的“旋耕机”,不再需要纯人工收花生了,这些花生客们也渐渐退出了中原农业历史的舞台。

这一集里出现的另一种职业,我的家乡也曾经有过:赶蜂人。小时候家在学校里,学校离村庄都有一段距离,而学校周围却是大片大片的土地,每年的特定时期都会有养蜂人来到这里并用帐篷驻扎下来。他们通常是夫妻两个,而至于他们为何和我爸爸妈妈很熟,我因为年纪太小,已记不起来了,只记得他们会送成瓶的蜂蜜给我们,那时候,我们那里蜂蜜还没有普及,我们都不太知道蜂蜜怎么吃。对于他们的记忆,还有紫玉米,玉米大都是黄色的,可是他们却有紫色的玉米,他们把紫玉米给我们,说可以炸爆米花,妈妈带到姥姥家,用地锅炸爆米花,炸的时候威力很大,需要用很重的东西,压着锅盖,我记得最后好像锅都被炸烂了。《舌尖上的中国》里有个特写是煤气灶的牌子:君爱妻。我会浮想联翩,当年在我家附近驻扎过的养蜂人夫妻,是不是也是这么相濡以沫得恩爱呢?

而这些养蜂人也很久没有再来我的家乡了,大概是家乡种植油菜花的土地越来越少了。

有人说第二季很煽情,我却不这样认为,这是一档关注美食背后的文化的,人文情怀无疑是重要且精彩的。里面的一个个小细节,都会让我们想起很多自己脑海里曾有过的记忆。而且配音词都恰到好处,不会过于煽情,又能传达出很多意味深长。比如,最后一段的老华侨,“少年熬成白发,故乡变了模样,但各种老味道历久弥新”,这句平实的记录,却会让人想起古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远离家乡后,故乡的味道也渐渐只存在在记忆中,如今家中祖父一代的人已经全部不在人世。上次回家,和爸爸说起修葺老家房子的事,我们商量着等爸爸退休,把老房子翻修一下,我和姐姐多年后寒暑假期间可以领着孩子回家乡看看,姐夫还美名其曰:让孩子到基层锻炼下。

看《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时回忆起的一些东西,敲键盘记录下,我怕会忘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民族团结纪录片《暖春》观后感

全文共 1186 字

+ 加入清单

暖春,就是温暖的春天,那不正是电影《暖春》里那位慈祥的老爷爷吗?

一个衣着褴褛的小女孩在空旷的原野上奔跑着,她手里的风车不停转动着,好象在述说着一个个凄惨的故事。忽然,小女孩摔倒昏过去了。好心的农民把她抬到村子里,问村长怎么办,村长想了半天,也不知怎么办。这时,一个衣着朴素而干净的老人站了出来,说要收养这个孩子。

老人就这样,他不顾家庭的贫苦和儿媳的反对,坚持要收养小女孩。女孩的名字叫小花,她的父母去世了,继父继母虐待她,后来,直到她奶奶也去世时,她才逃了出来。小花会做许多事,洗衣、洗碗、做饭。但是,婶婶不顾这些,好几次把她送走,小花不敢回到原来的家,又跑了回来。

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令人感动的镜头却很多。忘不了,小花为婶婶生孩子而去抓蚂蚱;忘不了,爷爷和小花在雨中相依相伴的情景;忘不了,村长抖出宝柱不是爷爷的亲生儿子的情景;忘不了,村民捐出粮食、钱财的情景……忘不了的镜头太多太多,可使我最感动的是一个字:“暖!”

不可否认,《暖春》是不可多得的一部好影片,其让人感动的镜头在当前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尤其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教育意义,给人以有力的震撼和深深的思考。

首先,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我们的领导干部都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手中的权力来自哪里。这个权力并不是光靠你自己个人奋斗就能得到的,而是人民群众认可你、信任你才交给你的,权力来自于人民群众。《暖春》中陈立生有句话:“我一个人奋斗到今天,容易吗?”是不容易!要想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拥护,确实需要非常辛苦的付出甚至牺牲。(www.lz13.cn)只有你实实在在地做出成绩,确实做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广大人民群众才会承认你,才会信任你,你才能够有更多的机会为人民做事,为人民造福。

其次,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民赋予的权力是用来干什么的。是用来谋取个人私利,满足一已贪欲,还是用来为人民群众服好务,谋好利,办好事?不同的选择必然导致不同的结果。换言之,是象孔繁森同志一样把老百姓当作自己的亲人,永远活在人民心中,还是象陈立生那样,把自己的贪念和私欲凌驾于人民利益之上,最终被人民唾弃,这是需要我们每一个共产党人深长思之的问题。田家英同志曾经说过:“共产党员的干部,都是人民的勤务员,只能老老实实地为人民服务,没有欺压老百姓的权利。”通过先进性教育活动,我们应该有这样一个认识:共产党员是人民的公仆,公仆就应该老老实实给人民办事,掌好权,用好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最后,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不断加强党性锻炼。我扪心自问:我能像他那样深入基层,深入人民群众当中,和他们同甘苦,共患难,真心诚意地帮助他们吗?通过先进性教育活动,我要不断提高自身政治敏锐性,在现有岗位上,尽职尽力地为党、为国家、为广大人民群众办好事,服好务,绝不辜负党和人民对我培养,绝不辜负“共产党员”这一光荣的称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央视2024同心战疫纪录片观后感

全文共 848 字

+ 加入清单

2020年的春节前夕,在热闹的城市——武汉,一场可怕的瘟疫传播开来。在刚开始听说的时候,我了解了许多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资料,虽然钟南山院士都出来了,但是国家的迅速反应,也不至于太严重。谁也没有想到,它越演越烈······目前,感染人数已经超过2003年的“非典”。新型冠状病毒的致死率不高,有14天的潜伏期,而它最可怕的是:目前资料表明:新型冠状病毒可能在潜伏期就具有传染性。

然而,灾难不能使中国人民退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各行各业都在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面对疫情,武汉一确诊感染护士痊愈出院后,重返一线。面对疫情,祁门县人民医院护士胡异卿奔赴武汉。面对疫情,山东女医护人员集体剪长发,只为更好地驰援武汉。面对疫情,自己身患绝症,妻子被感染,却在抗议最前线奋战30多天。面对疫情,有一位商人,坚持口罩卖原价,他说:“做人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与病毒之间的战争。我们不知道这场战争什么时候结束,但是胜利的一定是我们。因为:灾难来临,有这样一群人“不计报酬,不论生死”奔赴武汉。灾难来临,退休医生、退役军人“若有战,召必回”奔赴武汉。灾难来临,有这样一群人,离开亲人的怀抱,奔赴武汉。······在这场战争中,我们的主席_发表过这样的演讲:“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就是魔鬼,我们不能让魔鬼藏匿。······在短短五天,他就四次谈及疫情防控。铿锵的话语表明:党和政府抗击疫情的坚定决心和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坚决态度。

面对疫情,许多人挺身而出,我们的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全国行动,上下齐心,众志成城,请相信,没有什么是战胜不了的。不要忘了,我中华,上下有五千年的历史,区区疫情,怎可打倒我们。只要我们团结一致,战胜病魔指日可待。那些打不倒我们的灾难,终将使我们更加强大。“风雨过后是彩虹”再坚持一下,再努力一把,请相信,“彩虹”会出现。众志成城,风雨何惧,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同舟共济,就一定会胜利。

让我们为中国加油!为武汉加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中国国家地理纪录片观后感

全文共 63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看完了两集的《地理·中国纪录片——走进百慕大之后,貌似一切都没觉得那么神秘了,不过,我还是觉得,这讨厌的百慕大,吊了我胃口那么久,今天看节目,把所有的迷都解了之后,虽然胃口下来了,但是却是一脑子的无语。

我说胜春,你今天讲的确实精彩,这点不否定,而且呢,我追百慕大也追了很久了,不过让我无言的是,你们最后给我的答案是——百慕大天气很糟糕,所有的“神秘事件”都只是事故而已,都只是因为超雷暴、磁场或者电子雾所影响的区域性事故之后,我真的很不甘心。

我说胜春,我真的不太相信:你们说百慕大的事故都是天气所致,那么还有很多的事故未解剖,这么早就下结论?还是说你们又在哪里看到了什么科学家的强有力证据?我算得上是一个强烈的百慕大迷,我觉得,你们说的这些,有些不可思议。

这样说来,百慕大一点都不神秘,我就只能说:百慕大的天气可真够糟糕啊,去了N多飞机,N多轮船,N多人,每次都是遇到天气原因,每次都是因为天气事故,这可能吗?上千上万的事故,都是天气原因?这样,百慕大天气不是也太糟了吗?

说实话,我不信服于这个答案。

网上还暂时没有下部,敬请期待。

至于为什么不信,我想已够清楚。

网上看完了以前的纪录片追风而行,相比之下,我还是很喜欢这期节目的。讲述了很多的龙卷风知识,而且还讲述了怎样逃脱,还讲了龙卷风的一些内部数据,相比之下,我真的很欣慰。我喜欢龙卷风,从这期节目上了解到了很多的知识,谢谢你们。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看,有什么关于龙卷风或百慕大的想法也欢迎来我博客交流,成为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鉴史问廉·道德之择》纪录片观后感

全文共 626 字

+ 加入清单

看完《道德之择》让自己感触很多,一个个清官廉吏的待人处事之道深深震撼了自己。片子中提到“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维”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代表了最基本的道德价值观,一个人能够做到这八点,会被人们所称颂,区区八个字却涵盖了大道理,大道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唯有用道德力量才能够真正凝聚民心。

古代为官之德讲:克偏、戒巫、范家、全节、修身、以及清慎勤,是在大的道德观下衍生出来的对官员的要求,廉洁官员以自己的行为感召着世人,像一瓢清水在历史的长河中绵延不绝的流淌:杨震被人们亲切的称呼为“四知先生”,而其学生王密建造的四知台,被人们津津乐道,天知地知我知你知向人们展现一个清官的内心的澄澈。而杨震却金的故事则长久的流传下来。悬鱼太守羊续则以自己的行为向人们揭示一个道理:“大必做于小、多必作于少、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作为一个官员,不注重细节,就会毁身殒命。杨震和羊续的道德品质成为超越时空的道德力量激励着人们!来到清朝,通过于成龙的事迹向人们展现了“天下第一廉吏”的重要性,康熙懂得重视国家首先要重廉吏,这是治国的道理,放到今天不能不说是一种呼应,党和国家整治贪污的最终目的是让官员们都能够尽自己的本分,清正廉洁,而官员应该洁身自好,试想人的一生何其短暂,如果最终埋没在金钱里是多么多悲哀,于成龙去世的时候,江南士民数万人徒步送了20里路,康熙皇帝破例亲自为于成龙撰写碑文,这是多么大的荣耀,而贪官污吏不会有好下场,只能落得个锒铛入狱的结局,那一种划算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爱我国家圆梦中华观后感

全文共 1084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的心中有祖国,祖国的心中有我们,回想起那些残忍的历史,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看着那些满口鲜血的吸血蝙蝠,一头咬着血淋淋心肺的豺狼,一群群叼着头颅的鹰犬和被刺刀刺中后流出来的鲜血。

回首历史,中华民族有多少优秀儿女。像是虎门销烟的林则徐,1838年12月,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将英美商的两万多箱鸦片在虎门付之一炬。抗日中的赵一曼,面对凶恶的日军将生死置之度外,身负重伤的他仍坚定地说:“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是他们在母亲生死关头之时,用一股股豪情,一片片忠心,发出了一声声震荡环宇的呐喊,抒写了一首首大海回波的壮歌。

你可知道女娲补天,大禹治水?你可知道精忠报国,虎门硝烟?你可知道巾帼秋瑾、刘胡兰?五千年来,多少华夏子孙同自然灾害搏斗,同压迫势力和外来侵略者抗争!在当今和平年代,许多科技工作把青春留在了荒漠,把生命献给了事业。2008年10月,“神舟”七号飞船承载着中国第一位航天员遨游太空,实现了炎黄子孙期盼千年的飞天梦想,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

面对国家的荣辱,我想到了爱国将士岳飞,想到了沙场上的金戈铁马,和那"收拾旧山河"的慷慨激昂,想到了那长着青苔的墓地,和那"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口号;想到了他的义薄云天……往事不堪回首,一支无形的匕首从背后袭来,刺入胸膛,留下了"精忠报国"的美名。

面对国防建设的日趋完善,我看到历史的前进,中华在崛起!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就在不久的将来!愿自心出,精需自设。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愿望,而这美好愿望的实现,就需要不断的努力。同样,民族的兴盛,国家的繁荣也需要用辛勤的汗水去换取,而他们-昭君和岳飞等民族英雄,为后世树立了良好的典范,他们英名辉煌千古……

站在今天,我们回首:一个民族要独立,要发展,不仅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还需要强烈的民族自信心与自尊心,需要一种更为博大深沉的民族精神。黄河在我们的血脉中流淌,长城在背后支撑着我们,“神舟”载人飞船开拓我们的天地。“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传承了五千年的民族精神,正需要我们去把它发扬光大,使我们的明天更加灿烂。为了祖国的繁荣、民族的兴旺,我们会用激情去点燃希望之火,用汗水去灌溉成功之花。祖国的未来把握在我们手中,让我们刻苦学习、顽强拼搏,用自己的努力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腾飞而奋斗。

少年强则中国强,祖国人民在期盼着我们,时代赋予我们责任和使命,我们能忘记吗?当然不能。我们是祖国的骄子,是新时代的宠儿。让我们努力学习吧!直到我们反躬自问时能问心无愧地说:“祖国在我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国家公祭日观后感心得

全文共 1395 字

+ 加入清单

很小的时候我们就从课本里面学过“南京_”,接着又在很多社会活动,书刊媒体中反复提起,虽书本内容真实惨烈,但到底是怎样一种情景大多时候还只是停留在想象。

近日有机会同即将援外的医疗队友们一同参观这所为世人所“震惊”的南京_纪念馆,这是我多年想做的事,所以我怀着警世而鉴证的心缓缓而来。南京_,这个让所有中国人都忘不掉的事情,从一进入广场就让我感到沉重,走到南屠馆门口,映入眼帘的就是上面这个巨大的让人很压抑的雕塑,仔细看下面的文字介绍可以知道这是个可怜的女人,她的家人全部惨死于日军魔掌下,而自己却被侮辱而屈辱的活着,也许死很容易。可是活着确实很难。

进入馆内就可以看到很壮观的很高的书架,那个书架,那里面每个看似书籍的文件里面是当年南屠遇难的人的个人资料,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在向里面走便是对历史的介绍与回顾,1937年12月13日,日军进占南京城,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师团长谷寿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挥下,对我手无寸铁的同胞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_。致使我中华儿女300000人死于刀下,这是何等的耻辱与无奈。再看到墙上的惨烈图片与文字:在日军进入南京后的一个月中,全城发生2万起_、_事件,无论少女或老妇,都难以幸免。许多妇女在被_之后又遭枪杀、毁尸,惨不忍睹,字字刺入我心,作为东北人的我可能更能体会那种亡国之哀,亡国之怒,亡国之奋悲愤与不能难于言表。在馆中还有让我印象深的就是这个叫做12秒的地方,我刚开始还不知道那是干嘛的,可是看过介绍才知道水滴了12滴就是过了12秒,就会有一个南屠逝去的人的遗像之灯被点亮,依次下去,每隔12秒就会出现一盏亮的灯,看看当时我们的国人是何等的悲凉与惨烈啊,这是何等的警世啊。

当然馆里面也有一些对爱国主义者和外来和平者的表扬与陈述他们有的浴血奋战,有的异国他乡前来帮忙,这些人是值得尊敬并永远不能忘记的,没有他们,日本的魔爪长会张的更大伸的更远,我们要向他们学习致敬,正式有这些正义之师仁义之师才能使我们今天能够站在这里谈古论今。

是啊,此时我的心情从悲愤转到了尊敬,从尊敬找到了方向,从历史中寻找到了力量,从历史中看到了我们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正如里面一句话所说,for

give it,but do not forget

it.是啊,一味的怨恨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重要的是要自身发展,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一个对所有中国人的警告。我相信只要我们肯努力,中华民族绝对不会有类似情况在发生。我们不会忘记过去,我们更要关注现实,日本_事件在升级,日方相关大臣参观靖国神社,一件件事在不停的告诉我们勿忘国耻,珍惜现在,让这种血的耻辱永不再来。

在即将出国之际参观此馆,意义匪浅,该馆现在已成为国际间祈祷和平与历史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参观此馆即是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又能鼓舞大家的士气,对我们援外很有帮助,我们当为国家的建设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也应该像馆里的国际友人学习,在环境极端恶劣,生活极端痛苦的条件下,他们依然坚持着国际人道主义精神,拯救了无数受苦大众,我们作为中国医疗行业的代表理应表现出大爱精神,在爱国主义精神的熏陶下,在国际人道主义精神的旗帜下我们一定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圆满完成援外任务,良好发扬中国国际主义影响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关于开展“4.15”国家安全教育活动观后感精选

全文共 445 字

+ 加入清单

在第五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为进一步提高全体师生的国家安全意识,__小学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高度重视,营造氛围。学校成立了教育宣传领导小组,对活动进行统筹、组织、指导和督查。充分利用LED显示屏滚动播放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标语,在学校校门醒目处悬挂“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国家安全人人有责”宣传横幅,以营造浓厚舆论氛围。

集中宣讲,提高认识。学校利用国旗下讲话时间,集中宣讲国家安全法律知识,教育学生要知法、用法、守法;各班开展了以国家安全为内容的主题队会,组织学习了《国家安全法》、《反间谍法》、《反恐怖主义法》等有关法律。

师生签名,自觉维护。4月11日下午,学校组织六年级师生开展了“国家安全进校园师生签名活动”,学生们感触颇深,表示今后要提高国家安全意识,积极向周边的亲人、朋友普及国家安全知识,树立“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的理念,防患于未然。此次活动,增强了师生对国家安全教育的认知以及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培养了师生自觉投身国家安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镜子纪录片观后感

全文共 476 字

+ 加入清单

看过这部“大片”人大附中校长一语惊人:有些家长没有资格当家长

镜子》的主创团队分别于4月1日、5日和11日开启了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首都师范大学和河北省石家庄二中的校园放映活动,在此期间,家庭情感教育、孩子的自我成长等话题引发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热烈讨论。4月1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和高中部的部分班级停课半天。三百多名学生列队进入学校大礼堂,同时,还有一百多名学生家长,他们将在这里观看一部还没有公映的纪录片。在整整九十分钟的放映过程中,每一帧画面、每一段对白都牵动着学生、家长和老师的情绪。

觉醒,一场盛大的成人礼

2017年4月11日下午4点,在钢琴的伴奏下,河北省石家庄第二中学九百名高三年级的学生和九百名学生家长坐满了主楼前的喷泉广场。高三学子将在这里与父母互换家书,宣读成人誓词,这是属于他们的成人礼。在父母为孩子们带上领花和领带的时候,他们给彼此一个深情的拥抱,这是一个家庭最温馨的时刻。而就在两个小时前,中国首部探讨家庭情感教育的真实电影《镜子》刚在广场边的报告厅播映完毕,国内知名实战派心理咨询专家张久祥的一句话仍然余音绕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大型纪录片《一带一路》观后感

全文共 637 字

+ 加入清单

一带一路》记录了国内外60多个普通人物与“一带一路”的故事,以小故事阐述大战略,用事实和事例印证一带一路“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的宏大主题。

大型纪录片《一带一路》由中宣部、国务院新闻办“纪录中国”传播工程重点立项,中央电视台倾力打造。全片共分六集,分别是《共同命运》《互通之路》《光明纽带》《财富通途》《金融互联》和《筑梦丝路》。摄制组历时一年,累计行程20万公里,跨越亚、非、欧、美四大洲,运用多种创新手段对“一带一路”沿线的合作项目、重点工程、历史遗迹进行全方位、立体化拍摄,真实记录了沿线国家携手打造“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智力丝绸之路”“和平丝绸之路”的努力与实践。

全片以宽广的视野、多维度的视角对“一带一路”沿线30多个国家进行了拍摄,涉及巴基斯坦卡西姆电站、斯里兰卡科伦坡南港、白俄罗斯中白工业园、希腊比雷埃夫斯港、肯尼亚蒙内铁路等几十项重点合作项目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古城、埃及亚历山大港、西班牙足球学校等社会经济、历史人文内容,反映了中国与沿线国家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经贸金融产业合作、增进人文交流生态合作等方面的重要进展。同时,摄制组对新疆、福建等20多个省区市的“一带一路”建设工作进行了实地拍摄。记录了国内外60多个普通人物与“一带一路”的故事,以小故事阐述大战略,用事实和事例印证“一带一路”“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的宏大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穹顶之下纪录片观后感600字

全文共 840 字

+ 加入清单

纪录片里边有些观点可能讲解得不是特别清晰,比如北上广深杭州之类的汽车限购,人均汽车保有量其实是远低于东京的。不过后边分析洛杉矶时特别讲了油品质量和排放标准是关键,而非汽车数量。

中国目前每10人才1.1辆汽车,其中北上广深总人口占全国6%,汽车占10%,大概5人1辆。欧美日澳每2人有汽车1辆以上,纪录片中提到的东京1200万人约800万辆车,墨西哥巴西南非俄罗斯每4人1辆,印度40人才1辆,全球平均7人1辆。美澳俄及南非的人口密度远低于中国,日韩欧明显高于中国的139人/平方公里,与中国的可比性更强。

我想,柴静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唤起民众关注并用舆论向政府和排污企业施压,而非为节能减排建言献策,这个目标肯定是很好地达成了。但套用富兰克林的一句话,如果你想要说服别人,要诉诸利益,而非诉诸理性。

纪录片除了唤醒民众关注污染,也应该重点分析污染原因和解决办法。比如中国石油和天然气消费占一次能源比例低但探明储量不低,她没有提到开采成本和技术。比如油品差,中石油那位领导说提标准会断供社会不稳定成本高,她可以对比下美国的油品和价格,很明显垄断导致的中国炼油水平低是关键。其实纪录片也有提到一些,但民众看起来会觉得不是太清晰。

水和核电目前和未来应该都有很好的投资回报这已经是市场共识,风电目前回报最差,太阳能目前回报不错但未来有巨大的上网价格下调压力。火电虽然目前盈利状况很好但缺乏成长空间,煤炭我估计只有反弹而没有反转的机会。

过去半年我因工作需要调研走访了几十家节能环保企业,发现环保的社会需求和意识已经很明确,但赚钱特别是现金流好的企业很少,除了政府体制和各种利益的钳制外,主要还是大部分企业自身的技术和核心竞争力不强,因为我也有碰到好几家盈利状况和现金流很好且发展潜力阳光的企业。

正如纪录片里的英国能源大臣所说,节能减排会让很多传统企业倒闭工人失业,但也能让更多的新企业成长,我想这里边一定会有很多的投资机会,在中国大部分实体经济行业和企业不景气的长期趋势下,这个机会显得更加珍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