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小学平移的教学视频【汇集19篇】

《三毛流浪记》我已经读了无数遍,每次读的时侯我的心里都是酸酸的,像打碎了五味瓶。也给了我很多的感受。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小学平移的教学视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浏览

2439

作文

101

浅谈小学生作文入门的教学

全文共 2592 字

+ 加入清单

内容摘要: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对学生的入门写作会有很大的影响,作文引导的如何,对学生由怕作文到爱作文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课堂教学的引导,读写结合的渗透,观察生活的方法,是引导学生作文入门的主流。

关键词:激发兴趣、读写结合、观察生活、语言的鼓励性

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包括承担学生作文入门的指导。一直以来,作文教学都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比较棘手的一个问题,学生怕作文,甚至把作文视为是一项“苦事”.经过近几年在作文教学方面的实践总结,我觉得学生能否由怕作文到爱作文,这与作文入门的指导有很大的的关系。下面就谈谈本人的几点看法:

一、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小学生对任何新的事物都有感兴趣的一面,并且有探知的欲望。三年级的学生,此时还未接触作文,真希望自己快点知道,作文究竟是怎么回事。是难是易?是有趣还是乏味等等一系列问题存在他们的思维空间时,我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觉得特别要引导好第一节作文课。这就是激发好学生的作文兴趣。

第一次给学生上入门作文时,我没有照章地按作文要求让学生作文,而主要是让学生理解什么是“作文”.并且是在谈话中用最熟悉、最形象的事物,通过设置问题的形式,让学生自己理解“作文”的含义。其中有一段话是这样的:也许同学们很想知道怎样写作文,其实作文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比如你们的妈妈在自己心目中漂亮吗?有多漂亮?你想告诉你的同学、老师吗?怎样说才能把漂亮的妈妈让别人知道呢?听了这些问话,学生们的兴趣来了,并且各抒己见,同桌之间议论纷纷。看到这一情景我接着说,你讲的如果能写出来让人看,就成了一篇作文。学生们听了,觉得更新奇,并感觉到作文原来既有趣又简单。接着,我还告诉他们,不光写妈妈,还可以写爸爸、爷爷、奶奶------甚至你觉得有趣的事情或者是其他有意义的东西都可以写成作文,告诉别人。这时,作文的概念就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了。

二、注重读写结合的教学

万事开头虽然难,但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第一节作文课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我觉得教师还得注重培养他们读写结合的习惯,所谓读写结合,就是读不离写,写不离读,这就关系到学生作文水平进一步提高的问题。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阵地。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教会学生识字、写字,理解课文内容外,还要引导学生怎样把一些好词、好句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刚开始作文,不要求学生篇幅的长短,只要求语句通顺、连贯,把所有学的字、词、句恰当地利用上去就行了。比如在教学《艰苦的岁月》时,课文中有很多描写老红军外貌的句子。我便适当地加以引导,让学生想想哪些相干词语、句子可以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此时在学生的理念中就会形成一种意识,原来学习课文也可以帮助写作文。因此,更觉得作文简单、有趣。这样学习课文也会更认真更投入。

另外,读写结合还涉及到课外活动的开展。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拓宽、深化和发展。在课外活动中,主要从课外阅读与组织实践活动两方面来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多方面的素质。比如建立“班级图书角”,保证时间的前提下,首先有针对性地选择材料提供学生课外阅读,教育学生多看名人作品和

《小学生优秀作文选》等好文章。由此养成勤于读书、思考、动笔的良好习惯。如此一来,既提炼了阅读方法,又把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机地衔接起来。

在组织实践活动中,主要通过开展团队活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比如说组织学生登山、游览公园、举行“钉纽扣比赛”“讲故事比赛”.活动后,要求学生把自己亲手做的或亲眼看到的人与事,有条理、有重点,流畅地写出来。由此一来,学生对写作就有更进一步的认识,觉得活动也能写作文。因此除了爱作文,也会更积极参加各项活动。

三、教给学生观察生活的方法

小学生的作文不能只是为了写作而写作,也应该指导学生去观察生活。观察生活首先要有顺序、有条理。写静态事物时要写出它的形状、颜色、大小、用途等内容。并要求学生按从远到近或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去观察,然后有条理地写下来。写动态事物应包括写动物、活动变化的事物等。如写动物,就要写出它的外形体态及生活习性的内容。写活动变化的事物,就要写出它活动变化的情况。对这类动态事物,我们可以采取“游动”的方法来观察。如在一次写一动物的作文过程中,事前我讲明了“游动”的观察方法,让学生按这方法去观察自己家养的一种动物,并让学生有条理地写出来。这样,有的学生写“我家的一头黄牛”,能把黄牛写得栩栩如生,看了他的文章,就像亲眼看见他家养的牛一样。写叙事时,我要求学生按时间推移或地点变换的顺序来观察,要观察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重点是观察事情的经过和主要办事人物的行动。作文时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写出来,把主要办事人办事的过程写具体即可。写人时要求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神态和心理活动来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写人的文章可以“一事表人”,也可以“多事表人”.

当然,观察事物不能只为观察而观察,应展开想象来丰富文章的内容。因为事物之间都是互相依存,彼此联系的。要由表及里地去认识事物,找出它的内在联系,从而全面地,本质地了解事物。

在作文中教给学生观察生活的方法,不但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写作水平,而且可以帮助他们更深地体验生活。

四、批语要有鼓励性

作文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而言是个新鲜事物,维持他们的作文兴趣与激发他们的作文兴趣同等重要。而给学生成就感,写些具有鼓励作用的批语则是维持作文兴趣的有效手段。作文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训练,带有很大的创造性,因而学生的劳动也十分艰辛。所以不少学生把作文视为难事,怕写作,不想写作。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费九牛二虎之力写出了文章,却得不到老师的肯定与表扬,反而得到老师的否定与批评,那种不好受的滋味可想而知了。因此,批改作文时我认为应批些鼓励性的话,使学生看了批语,心情激奋,爱写作,想写作,下次写作文时,决心写得更好;如果批语不好,学生则会感到灰溜溜的,只能是适得其反,讨厌写作,怕写作。那么,作文教学定会失败或收效甚微。

实践使我认识到,小学生作文入门的教学对学生以后作文水平的提高以及对作文的爱好都有很大的关系。因此,三年级学生的作文入门教学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杨树芳主编 语文出版社出版

2、《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秦训刚、宴渝生主编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3、小学语文《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 张贵新、侯国范主编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关于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的思考

全文共 2650 字

+ 加入清单

内容摘要:在党中央推进新农村建设时期,我们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实事求是,搞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尤其是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尤为重要。我们要在作文教学中,尽力让学生从身边之事写起,写出自己熟悉的人和事,使学生的作文在求真务实上,表达出真情实感,这样,学生的作文就会越写越灵活,并逐渐达到新课标的要求,进而达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为此,在新课改与时代要求下,为了使学生的作文得到新的突破,在作文教学中,尽力让学生从身边之事写起,写出自己熟悉的人和事,使学生的作文在求真务实上,表达出真情实感,这样,学生的作文就会越写越灵活,并逐渐达到新课标的要求,进而达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我看主要从写法和情感方面来考虑:

一、从“我”写起,激发学生的兴趣;撒播爱心,呵护创新的萌芽

“我”是学生自己最熟悉不过的了,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在一定的时间之内,应该非常清楚。因此刚进入习作阶段,就应该从“我”写起,写出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来。首先,写“我”所做。学生每天所做的事还是很多的,比如在学校做的事:学习,劳动,活动;在家里做的事:家务活,玩耍;在社区、路上,街道、野外等地做的事……有意义的事。其次,写“我”所见。“做”是自已的亲身参与,而“见”则是用眼观察到的事物及活动。每天,学生除自己做的事外,还会看见更多的事,比如,有人物的活动,有动物的活动,有景物的变化,有事物的发展……。再次,写“我”所想。人是有思维的动物,而且可以说,其思维无时不有。就学生来说,每天不知要想多少的事,虽然有些事很简单,很平常,也有的事很无聊,但总会有些事是有意义,有价值的。这样的话,学生觉得不难,写作文很快乐,很高兴,那我们就可以大大地让学生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这样,学生的信心有了,对作文有兴趣了。让他们自己来写作文,

我认为要大力给每个学生的每篇作文“唱”赞歌。所以在每篇习作里,我千方百计找学生的闪光点,诚恳地表示肯定、赞扬。哪有学生不为自己创造出来的闪亮闪光的东西所感动的?连我也常常被自己找到作文中的闪光点而感动,比如在一篇描写小草的习作中,也许城里孩子大多会写一些赞美小草如何如何美的作文,而我的一个学生却是这样写的:“那些可恨的小草,无时无刻地插在爸爸的菜田中,那纵横交错的根爬满了爸爸的双手。”这样的语句,也只有经历了劳作的山里孩子才有的。

二、写更多的“他”,培养学生的信心;激荡思维,点燃创新的火花

学生是生活在群体中的,“我”之外,还有更多的“他”。在作文教学中,把学生的习作思路由“我”再引向“他”,那么,其可写的内容也就丰富了许多。其实,只要我们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人们都常常有自己喜欢的东西,比如,有的人总是整天都抱着书本,喜欢读书;有的人爱好穿着打扮,喜欢服装;有的人经常玩赏某个东西……而这些“物”都与“他”有着非常特殊的关系,只要我们爱人之所爱,想人之所想,那么,要写出“他”,也就得心应手了。

孩子的思维是纯朴简单的,而想象又是丰富多彩的,如一个月亮可以想象成圆盆、小船,同样也可以想象成香蕉、气球┈┈,记得在我教五年级时,我们班举行一次别开生面的野餐活动,同学都玩得挺高兴,回来后,我就要求学生写一篇作文,作文题目为《野餐》。在指导时,我也强调写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要写真情实感。我想有这么好的材料,肯定能写出精彩的文章。可是,结果出乎我的意料,班上大部分同学都是写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接着描写野餐的经过,最后高高兴兴回来。作文显得很平坦,没有一点感人之处。经过一夜的沉思,我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结症,问题好象是自己在教学中指导不当,使学生的思维没有放开想象,所以我又采取别的指导方法。第二天,我对作文进行了讲评,再次指导学生写这次野餐活动,我采用拟题作文,一上课,我就激发学生介绍这次活动中感触最深的事。同学非常活跃,都急着想说自己感人的事,有的说“搭灶”,有的说“烧面条的方法”,有的说“我终于吃到自己亲手做的饭”┈┈我就趁热打铁,又耍出一招,你们用什么题目好呢?这样同学们又激动地说起来,取“高兴”、取“搭灶”、取“丰盛的午餐”、“老师笑了”┈┈。想不到,学生竞一连说了十几个题目,而且都说出自己取这个题目的理由。这次作文同学们写的特别顺,不但课堂气氛轻松,而且写的文章也是千姿百态,富有感染力,通过这两次作文的对比,使我感触很深:这样,由“命题作文”改为“拟题作文”,一字之差,却体现了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拟题作文”较好地体现了学生主体的教学,让学生“写自己感受最深的事”,学生就会有自己的话可写,有自己有内容可写,作文就会生动活泼、千姿百态。在作文指导中,我们教师应该设计提问方法和引导,营造一个比较宽松的课堂作文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这样使学生在学习上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发展,这也是我们当今教育的总趋势。

三、向“周围”发展,提升学生的水平,慎下禁令,忌以死板之“箍圈”框孩子的思维

学生的习作经过以上两方面的反复训练后,其作文基本功已经较强了,这时候,再向纵深发展,写周围更多的内容,那么,学生的习作水平就能得到进一步加强。第一、写周围的事物。在学生生活的周围,往往有许多的事物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引导学生平时观察好这些事物,抓住其发展的规律特征,然后再写成作文。比如,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的变化,动植物的生长等等。第二、写周围的环境。我们熟悉的环境有:学校、家庭、社区……只要用心观察,就会有写之不尽的作文内容,更能培养我们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好品质。第三、写周围的景色。无论是白天晚上,还是春夏秋冬,也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远山近水,都有不同的景色,也在不断地变化。写景色,关键要抓住其变化特点,才能栩栩如生,有血有肉。

总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应做到,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而且要有创意地表达。”对于这一点,每位语文老师都在努力地尝试着。而作为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师,要做到这一点,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农村小孩生活范围小,见识少,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由于众多因素的原因,他们写作时常觉得困难重重,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师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也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之一。教无定法,各师专家各有技法,我一个普通的农村教师正在农村作文教学这块净土上不断地寻求,探索,以开辟出一片新天地,努力实现新的突破!让我的学生在欢乐中写作文,在写快乐作文中健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小学一年级教学叙事

全文共 869 字

+ 加入清单

新接到一年级数学,看到那些可爱小不点,我什么都不担心,就怕他们对数学没有兴趣,因为他们对语文的兴趣实在浓厚,七、八岁能洋洋洒洒写出千字文章,爸爸妈妈惩罚孩子的办法是不让他看书,想来都有点害怕!

开学以后,最担心的事也就出现了,班上一部分孩子反映出对数学的“淡漠”,家长也和我交换意见,怎么才能让孩子对数学有兴趣呢?实在的,面对一群聪明的孩子,怎样才能让他们喜欢数学呢?对我真是一个挑战!

我除了上课尽量使用电教手段,做一些动画,讲一些故事,“放宽”对他们的管教,让他们慢慢亲近我外,我与学生还有一个小秘密。

只要有家长与我交换意见,我就给他们讲:“学生对数学的没有兴趣,关键在于他们对数学的那份自信的丧失!我们要给予他们自信,他们才会喜欢数学!我打算把考题提前叫一些同学先做一遍”。有的家长问我这样好吗?我说:“其实,考试不是目的,目的是怎样让他们今后学得更好。”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要考试的题都会在考前3到5天发布到网上,然后一个一个单独对“需要自信”的学生说:“我们隔2天要考试,题老师已经发到网上,你去下来做吧!老师只对你一个人讲了,千万别给其他人说。”于是他们都回去认真的做了一次,还有家长帮忙,考试时他们再次轻松愉快的做了一次。评讲试卷时,我大大的表扬了一番突飞猛进的同学,那时我分明看到了他们开心的笑容!

一个学生在网上这样写到:“昨天,老师把试卷发下来了,我看了一下,等级是A+,错了两道小问题,分数就说明是95分—99分,我唉声叹气地说:要是得了A++就好了,分数是100,平时上课要专心听讲、积极发言,成绩会越来越好。啊!这真是我最满意的数学试卷啊。”

要知道他们都是数学有点“问题”的孩子,看到她们对数学自信的回归,我心里激动不已。就这样,班里几个上期数学不好的孩子,都“考”到了很好的成绩,上课他们特别的认真,作业虽不算很好,却能较好的掌握新内容。

真正的单元测查更令我高兴,上期班上补考也不及格的A同学也考了84分,他已经成为班上听课认真、积极举手的一员了,也成为了一名自信的孩子。不过我和他的秘密还要进行下去,直到他考得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小学教师教学周记

全文共 873 字

+ 加入清单

著名作家毕淑敏少年时曾是学校合唱队成员。有一次,指导教师训斥她:你唱歌不好听!她受到了打击,开始怀疑自己真的唱歌不好听。后来在表演中,指导教师命令她 “ 只能张嘴不能出声 ” ,这一命令使毕淑敏深感自卑和恐惧,从此在她的一生中都不敢放声歌唱。

看着这则小故事,回想两年来的教学历程,自己也多次批评训斥学生,此时此刻坐下来,静静想一想,作为老师我们总是 “ 习惯性 ” 地批评和训斥孩子,让孩子陷入恐惧与自卑当中,要知道,这样的习惯是多么可怕呀!

可能仅仅是习惯性的一句话,习惯性的一个表情,习惯性的一个眼神,就会改变孩子的一生!不知那位老师是否想象到,毕淑敏直到现在也不敢开口大声唱歌。可见,教师的教育习惯对学生的影响是多么巨大呀!而我们的许多教育者却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对孩子对学生批评训斥的原因大多源于孩子的成绩,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只看分数,因为决定人生成败或幸福与痛苦的往往不是学问的高低,而是人格的健康水平,行为习惯恰恰是影响人格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少年儿童时期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培养好习惯自然成为少年儿童教育的根本使命。 我们不得不重提,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提出的那句珍贵的话: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正是知道习惯的重要性,我们才需要不断地教育孩子要养成好习惯,改正坏习惯。而反观我们自身,我们的习惯养成如何呢?我们身上是不是也有一些需要改正的习惯?我们身上是不是已经存在了一些需要改变而又很容易忽略的习惯? 作为教育者,反思教育习惯应该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因为教师的教育习惯直接影响了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担负着一定责任的。可以说,教育习惯是教育观念乃至教师综合素质最持久最顽强的表现,好的教育习惯决定了教师必然走向成功,坏的教育习惯决定了教师必然走向失败。

毫无疑问,教育习惯是值得反思的,只有反思才能觉醒,只有觉醒才有行动。但是,仅仅反思是不够的,仅仅觉醒甚至一般的行动也是不够的,必须养成良好的教育习惯。也许可以说,只有广大教师与父母养成了良好的教育习惯,发现孩子和解放孩子才有了希望,孩子的健康成长才让人放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四年级作文什么的启示教学论文:如何启发四年级小学生写作乐趣

全文共 2785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论文:如何启发四年级小学生的写作乐趣

小学四年级,可以说是一个阶梯,是学生在接管小学教育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作文对四年级学生来讲,真正喜爱的不多,厌恨的倒不少。虽然学生不陌生,但是学生也不甚理解。若何有效地指导小学生写好作文,是一个令很多语文教师头疼的问题,也是一个遍及存在的难点,只要一提到作文,很多学生脸色就露出颇难看的样子,有的叫苦不迭,有的忐忑不安,有的直接想回避作文??因此,作为指导老师找准指导切入点是必然的。再说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但这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已发现不少学生害怕作文,一提起笔就抓耳挠腮,学生怕,老师也怕;学生怕写,老师怕教。那么如何改变学生苦不堪言的作文状况呢?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我认为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乐趣,这样学生写起作文来才会感到轻松。

1.和谐师生感情。在作文教学中,融洽的师生关系创设了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的情绪也就随之高涨,对学习就会产生兴趣。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就敢想、敢问、敢说。如在一次擦黑板之后,我走进学生中向学生“诉苦”:每天擦黑板时,粉笔灰飘得满地都是,掉在地上用扫把一扫就了事了,如果落进眼睛里可就受苦了。如果能有一种吸尘粉笔擦,那该多好啊!学生一听,也纷纷应和我。此时,我话锋一转: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碰到了什么问题,想要些什么来帮你解决呢?教室里刹时热闹起来了。有同学说要一把“自动扫把”,可以自己按时扫地吸垃圾;有同学说要一支“警告笔”,发现写错字时马上发出警告提醒你……这时,我板书了作文题目“我想要……”,学生疑惑不解:“老师,今天的作文写这个?”我笑着点了点头。不一会儿就看见学生们面带笑容,欣喜地开始今天的习作。因此教师要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课堂的广阔和丰富,让他们感到表达的乐趣,让他们感到表达是一种丰富的人生体验,使他们满怀信心地表达。

2.协调师生生活。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作文是生活的产物,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留心周围的事物,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好习惯。观察对作文而言是智慧能力的重要来源。平时,我就有意识地让学生看各种各样的事物。带领学生来到大自然中,指导他们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引导他们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如观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日出日落、小河田野、蔬菜瓜果、高楼大厦、风云山川??并尽可能让学生去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来自::四年级作文什么的启示)。如有一天遇到一场难逢的大雾,整个校园白茫茫的一片,十几米以外的东西全都看不清楚。我就领着学生利用各种感官去进行观察、体会。让学生先站在室内观察,然后走进雾中体会。上课了,同学们仍兴奋得手舞足蹈,滔滔不绝地发表演说,争先恐后地叙述他们所看到的、所感到的。这种无拘无束、有滋有味、头头是道的说话训练已在无形中达到了水到渠成的功效,然后我就让同学们把刚才所说的话整理一下写下来,结果一篇篇精彩的小作文诞生了。如果没有生活作基础,作文就是一堆文字符号,空洞、乏味,死水一潭,缺乏童趣,缺乏真情实感。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鼓励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3.积累素材。素材是未经提炼加工的写作材料,是作文的物质基础,犹如木之本、水之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就是说没有材料,即使是能工巧匠,也无法造出精美的器物。所以学生要想写好作文,必须要有雄厚的材料。所谓“雄厚”,就是广泛吸收积累之结果。?从现实生活中积累素材。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那么,如何汇集生活中的写作源泉呢?首先要丰富学生的生活。生活越丰富,积累的素材就越多。心理学表明:儿童天性好玩、好动。教师应抓住这一心理特征,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如春游活动、文体活动、读书活动、演讲活动、看电视、听广播等等,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积累写作素

材。?从书本中积累素材。书本中的材料也反映着生活实际,怎样积累书本的材料呢?古人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离开阅读,学生对事物的表达将是无序而枯燥的。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读和写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4.加强训练。要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还必须从训练学生作文能力上下功夫。小学生作文能力不仅限于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上,还在于对语言、知识、思想、认识、情感和智力的综合运用,在于平时的材料积蓄能力、思维能力、认识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要训练学生作文能力,就要对上述各项能力进行有序的训练,并遵循先易后难、先现象后本质的原则。例如要训练学生认识能力,第一步可训练他们怎样认识事件的开始、发展、结果的全过程,第二步再训练他们去认识事物的重点和细节;要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则先练句,再练段、练篇,最后达到完整、规范、生动,做到有条不紊,逐步发展。

5.作文讲评。讲评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而不能唱独角戏。教师可以充当作文讲评的组织者,把表演的舞台还给学生,师生共同参与,各抒己见。这样的讲评比教师一个人口沫横飞效果要好得多。以我最近的一次作文训练为例子。我让同学们写一篇《我眼中??》的半命题作文,我首先请同学们说说这篇作文要求我写生活中的什么,并讲讲自己认为写哪些地方较精彩。然后同学们针对此文,发表看法。有同学描写了助人为乐、大公无私、清洁工人、路上警察、最美教师、最美医生、最美司机。。。。。。同学们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有从内容上分析的,有从语言上分析的,也有从谋篇布局上分析的,有的还针对文中涉及的“背叛”等字眼进行质疑。接下来,采用“毛遂自荐”法,朗读自己作文中的精彩开头(互批时找出的作文亮点),让同学们欣赏或评价。此时,我抛出存在的共性问题,一起讨论解决方法。课堂留10分钟的时间,师生共同总结“抒真情,写感受”,总结作文规律。作文讲评课大胆改革,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展示自我,发表观点,接受不同意见,既满足了成功的欲望,又培养了善纳忠言的品质,有助于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勇于实践,最终会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路,只要我们因地制宜,不断丰富作文的教学形式,并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积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鼓励他们在平时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确实培养起他们自我评改的能力,那么在学生的眼里作文将不再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学生见了作文也才不会是“老鼠见了猫”似的,也才能真正把小学四年级作文教学搞得既有“趣”又有“味”。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小学生作文教学困惑怎么写

全文共 565 字

+ 加入清单

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最怕给学生上的就是习作课,常遇到这种困惑:一提到作文,学生就怕了,不会写,没兴趣,没欲望;学生总是觉得没什么可写。写出来的作文内容几乎是大同小异,不少学生作文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字词不够废话凑,像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怎样才能让学生不在为写作文发愁呢?下面是我在日常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让学生深入体会,鼓励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中有趣、有意义的事,指导学生写日记写活动感想,让他们写身边的事,写心中的话,培养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二、指导学生大量的阅读。引导学生阅读有益的课外读物,从中摘录优美选段或词句,吸取“营养”。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怎样有序表达,如何生动描写等。

三、有针对性地有重点地指导,如在作文评语上多给鼓励,为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喝彩”,把优秀作文张贴在学习园地上,供大家学习、品赏。对于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当面指导,因材施教,从易到难,逐渐掌握写作能力。

四、培养学生自改互改作文的能力,鼓励同学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让学生先将自己习作中优美的词句读给他人听,让大家欣赏,

然后交换读,每位学生都要对阅读的习作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后组织全班同学对习作进行交流。

以上是我在写作教学中一几点个人作法,还有待大家能给予我更好的教学方法,能让我在今后的习作教学中不再困惑。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浅谈小学作文教学创新的策略探究

全文共 3494 字

+ 加入清单

小学作文教学要从封闭走向开放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我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一、人本策略:小学作文教学实现创新的前提

封闭型的传统作文教学受应试教育的束缚,已经异化为学生攫取语文高分的手段,成了传授写作知识和纯技巧的训练,背离了作文教学的根本要求。学生习惯于奉命和应付,作文成为教师意图的代言人,假、大、空;缺乏灵性、生气、情感,灵魂被扭曲,创造性被扼杀,造成个性的缺失。其实,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主观见解和感受的直接方式,学生通过作文进行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反馈、自我调节,了解自己的个性情感和心理需要,给自己的成长塑造出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作文教学固然要培养技巧和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但最本质的是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因此,作文教学必须以人为本。

素质教育以改善和提高学生的主体性为最高目的,以人为本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首先要让学生意识到作文是表现“真我”的需要,而不仅仅是一种训练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想写这是张扬学生主体性的前提;其次要让学生独立写作,保护学生的主见意识,培养写作独立性。敢写这是张扬学生主体性的基础;第三要让学生有所发现、有所感受悟、有所创新,培养创造性。能写这是主体性的最高体现。

以人为本还必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作文教学好象只要解决“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学生的水平似乎就能突飞猛进,一日千里,其实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才是制约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的深层因素。为适应考试的需要,人为地拔高要求,揠苗助长式地开发,将极大地损害学生的身心发展健康。特级教师斯霞曾经指导低段学生写话时,不去删改“法国阿姨是个女的”一句,认为这个话出自学生天真幼稚的脑海,是他们认识水平的真实反映,而且闪动着孩子追求“进一步认识”的思维火花。这对今天的作文教学应该有所启发。尊重学生身心的发展规律应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本。

二、开放策略:小学作文教学实现创新的核心

革新陈旧的作文教学模式构建开放的作文教学模式是作文教学实现创新的核心。

1.开放作文内容和立意

有的学生写命题作文绞尽脑汁,一筹莫展,私下写的日记却灵气飞扬。本来学生的生活是很丰富的,学生对于生活的观察也有自己的视角,不愁没东西写。但现实给了他们太多的限制,如泛化的政治论调,使得丰富的现实生活进不了作文。写母亲,没有不勤劳的,做好事不是让座就是拾金不昧,以司空见惯的所谓“好人好事”来服务于预设的光明主题,自欺欺人地演绎着这可怕的流行病,于是在高考的作文中不约而同地出现了许多考生因为“死”了母亲而悲痛欲绝。虚拟的伟大掩饰不了情感的苍白,苍白成了现代学生作文的流行色,更可怕的是导致思维的萎缩,语言的发展也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拆除束缚学生作文的“紧箍”,首先要开放作文内容和立意,让学生敢于反映真实的生活,表达真实的情感。

2.开放作文过程

“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作文—教师批改—教师讲评”这种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则是很有限的。先导后作,引导学生明确目标,该写什么,不该写什么,是有一定的教学效果,但一开始就给学生定下许许多多的条条框框,学生只能按教师的意图行事,作文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哪里谈得上创新?而开放的作文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自己的写作活动作为教学的主线。其基本模式是“搜集材料—尝试作文—分类指导—协作修改—完善提高”。在这里,摒弃了教师先行指导的条条框框,实施先作后导,放手让学生尝试作文,学生能想自己所想,说自己所说,写自己所写。然后,教师按照作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指导训练,对遇到不同困难的学生,给以明确、具体、有效的指导和帮助,或者组织引导学生互相帮助,这样的指导更有针对性,有利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学生的写作主体得以确立。

3.开放作文时空

作家陈燕丹曾这样评论上海《萌芽》杂志发起举办的“新概念作文大赛”:“让我吃惊的是,那些在拾到一分钱的主题上开始写作文的孩子们,一旦给他们一个自由的空间写作,他们还是会迅速地洗尽铅华,表现出一个原生的自己,那些长长的句子,纤细的伤感,那些富有含义的、幽暗的多愁善感的细节,那些欲说还休的情致,甚至是那些与作文训练格格不入的词库,他们在作文的覆盖下还有一个秘密的写作世界。”学生拥有很大的写作潜能,问题是他们受到僵化的思维模式的束缚,不能拥有一颗自由飞翔的心灵,没有一个自由的写作空间。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现代生活的一种需要。学生的作文水平不能依靠那几次集中的作文教学来提高,要突出实用性,提倡随机作文,化整为零,从课内向课外拓展,开放作文写作空间,让学生时时感到作文就在身边,渗透随时运用作文表达的意识,强化作文的实用意识。像结合学习写观察日记、学习日记等,结合阅读写摘记、读书笔记、读后感等,结合影视观看写内容提要、情节记录、感想体会等都是好形式。

4.开放作文评改

开放的作文教学模式,学生应该参与作文教学的全过程。不仅引导学生参与命题,以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而且引导学生参与评改。“改”的优先权应属于学生自己。为了让学生能有效参与作文评改,教师先可以让学生学会批改方法,让学生能用常用的比较统一的方法进行评改,并能熟悉批改过程。在批改过程中,尽量让批改者能和写作者面对面协作批改,改的人能知道习作者的意图和想法,习作者能明了批改一方的心思。让评改成为下一次作文新的起点新的开始。

三、信息策略:小学作文教学实现创新的关键

作文涉及到一个人搜集、贮存、加工、处理、检索、利用和传递信息的方方面面,作文教学实现创新的关键问题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信息素质的提高十分有利于学生自觉寻求各种信息,正确吸收、利用有益于自身成长的信息,从而促进学生自身个性的发展。

其一是拓宽素材积累空间,促使学生建立素材“信息库”,对素材进行分门别类,提高信息的搜集、贮存、加工、处理能力。首先是拓展素材积累的事实空间。给学生提供交流各自生活经历的机会,对学生间接获得生活经验进行指导,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奠定素材积累的基础。比如,班里经常性地召开新闻发布会或者素材交流会,同学自行交流自己的近期所得材料和感想,既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其次是拓展素材积累的幻想空间。幻想是一种与自我生活愿望相结合,指向美好未来的想象。富于幻想是小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往往容易忽视滋养学生作文成长的这一方沃土。开发好这一土地,我们的作文教学就大有可为。第三是拓宽学生的阅读空间。学生许多的素材来源于他们的阅读,加强课外的导读活动可以弥补学生生活的单一性和见识的狭窄性之不足。

其二是丰富语言积累,加强获取语言信息能力的培养。主要是语言的积累、转化、创新、运用,实现语言个性化的能力。

四、语感策略:小学作文教学实现创新的基础

作文教学要解决“怎么写”的问题,就不可避免地要谈到语感。语感能力好坏表现在听说读写任何一环之中。语感就是语言操作者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是语言操作者与语言发生联系时,对语言文字的含义、正误、情味等,迅速地、自动化地作出判断的一种能力。语感源于人的感官和心灵对语言的感受,并由这种感受不断积淀而成,一个人的个性品质就蕴含其中。学生要突破“语言面具”,语言表达充分个性化的根在于良好语感的形成和发展。当作文教学的新理念定格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之上时,培养语感就很自然地进入作文教学改革的视野。

第一,增强阅读体验,培养语感。语言是相当复杂的信息载体,语言文字作为表情达意的一种符号。什么概念,用什么符号表示,是约定俗成的,而字、词、句的隐含意义在于使用符号的人和环境所给予它的影响。也就是说在具体语境中,语言具有特定的潜在意义。语感的培养就必须培养学生对这种潜在意义的感知和理解,没有对这种潜在意义的感知理解,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语感的形成。因此,在阅读教学中,特别要挖掘语言文字的深层意义(潜义),只有把具体的语言文字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联系上下文,才能实现,从而更好地感受这些语言,进而把共同的语言转换成富有自己个性化的语言。

第二,联系生活情境,培养语感。联系生活情境我们更能把握语言的得体与否。作为第二信号系统的语言,如果离开了现实生活这个第一信号系统,良好的语感就得不到培养。叶圣陶先生认为,“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语感是不能单靠翻查字典来培养的。

五、评价策略:小学作文教学实现创新的保证

完善评价机制是作文教学实现创新的重要保证。

1.成功激励。

心理学家盖兹说得好:“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增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小学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浅略

全文共 515 字

+ 加入清单

摘要:小学生的作文毫无新意没有任何新颖的内容和亮点,出现套用多年前的事例来写作。本文分析作文教学现状,根据实际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出一些作文教学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创新

小学作文教学工作开展并不理想,教学效率低下,许多人认为小学作文训练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小学生没有写作的动力,他们也没有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没有具体的写作材料可以组织,导致他们在写作时出现流水账式的叙述,没有明确的中心意思表达,语句表意重复繁琐,更谈不上层次清楚和详略得当。大多小学生的作文都存在着言辞干煸、或过于堆积华丽词汇、或语句不通畅不流畅、或脱离实际、天马行空等情况。长久以来,人们只关注教师应该用何种方式去教学生,却没有设身处地换位思考过,如果我是学生,我会不会接受这种方式,这种方式对我是否有用,这是不是我喜欢的方式。小学生处于的特殊的身心发展阶段,写作能力比较弱,需要教师的悉心指导和创新教学方式,需要让小学生的作文更加贴近现实生活,让学生能够把今天或以往发生过的什么有趣的事情叙述清楚。老师要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做个有心人,收集和整理一些写作可用的人和事,坚持写好日记和周记,让作文更真实、更具体、更有生活气息。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小学写人作文及教学点评

全文共 336 字

+ 加入清单

我和侯欣雨是同桌,也是好朋友。

有一天,我刚要写数学作业,可是发现铅笔不见了。我转过头一看,侯欣雨正在认真地写作业。我灵机一动,说:“老同桌,我的铅笔不见了,你帮我写作业吧!”可是侯欣雨不但不帮我,还要给我告老师。我非常生气地说:“你太不够朋友了,不讲义气。”

这一幕,被细心的老师发现了。她轻轻地走到我身边,温柔地给我讲述着什么才是真正的友谊。于是,我向侯欣雨道了歉,侯欣雨也原谅了我。

从那以后,我和同桌的关系更好了,我们有了错误就互相纠正,成为了真正的好朋友。

教师评语:这篇写人的文章讲述了发生在小作者和同桌之间的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小中见大,演绎了“好朋友”的真正含义。“细心的老师发现了。她轻轻地走到我身边,温柔地给我讲述着什么才是真正的友谊。”对老师的描写准确生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小学作文教学如何创新

全文共 2474 字

+ 加入清单

作文教学历年来是语文教师最感头痛的事,大部分老师觉得作文教学无从入手,过于放手觉得学生写得文不对题,指导过多,又时常会出现“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现象;学生由于生活实际较少,怕写作文,觉得无话可说。“作文难,作文难”成了师生共同的“口头禅”。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作文也迎来了艳阳天。新课程要求小学作文教学要着力于改变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重视学生的个性、爱好和特长,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基于此,笔者在作文教学中,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发展学生的作文能力,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一、降低作文教学要求

《课标》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亲经历的事情或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小学生作文是练习,是习作,是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自己的话写出来,怎么想的,怎么说的就怎么写,无需做太多的加工润色。这是作文教学的基本要求。语文老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将作文要求复杂化,可以说这不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年龄的特点,学生的作文往往达不教师的要求,一般习作只能受贬。记得詹姆斯曾经从心理学的角度揭示出:“人性中深切的本质是被人赏识的渴望。”林肯也曾说过:“人人都喜欢赞美。”确实如此。从内心深处谁不想得到肯定与赞美,小学生更是如此。而事实上,小学生往往很难在习作上得到老师的赏识,其原因就是为师者心之过急,拔苗助长,违背规律,事与愿违,其实万物发展都是有规律可循的,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去寻求最佳方法,一定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无疑是呼吁教师降低作文教学要求,充分相信学生,引导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消除了习作的神秘感,有了习作的兴趣。其实,你也就成功了一半。

二、丰富学生习作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就是说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素材,学生习作的素材从何而来,从他们的生活中。叶圣陶就曾说过这样的话:“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生活是海洋,生活中值得写的可以说是太多太多了,但小学生往往不去留心观察,以致于到习作时无从下手,无话可说,我们认为这就要求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充分做好课前准备,有意识,有目的地创造素材,如我们在教学《抹桌椅》这篇作文时,如果只单纯地引导学生去读例作,学生最多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例作用词的准确、生动,而让他自己写,仍不知从何处下笔。为此,我们在课前就作了精心准备,每班让两个学生分别带来了盆和抹布,课上,让一名同学表演抹桌椅的经过,再现生活,引导观察,指导说话,结果学生兴趣盎然,写作成了一件轻松愉快的事。同时,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们还充分发挥阅读教学对作文教学巨大作用,将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谁都知道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名篇佳作,且课本的编排也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所以在材料、遗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都能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教师引导得法,学生就能从中领悟写法,不失时机地要求学生仿作,实现读写迁移。可以说丰富学生习作素材的途径是很多的,只要我们教师善于发现,善于组织安排,一定会让学生远离“无米之炊”的困境。

三、精心设计教学方法

学生有了习作的素材,是解决了“无米之炊”的苦恼,但教师如果只给学生以米,而不教给他们做饭的方法,并非人人都能做出一锅喷香的米饭。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精心设计教法,构建“综合作文训练”和“研究式作文训练”模式,将传统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相结合,注重教给学生写法,设计一些新颖、有趣、能激起学生好奇心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完成,以于永正老师的《一块面包》为例吧,于老师的这一节课,在教法设计上可以说是颇费苦心,独具匠心的。其实,他这一课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粮食来之不易,要爱惜粮食的教育。一般老师只会让学生说说粮食是怎么来的,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教学,学生通常也能接受,或许也能写出不错的作文来,但学生的兴趣可以说是不会高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没有习作的兴趣,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久而久之,将会是一种怎样的情形呢?而于老师这节课,开始就声情并茂地讲了一个学生丢面包的故事,并且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学生说说“让你见了,打算怎么办?”那么一个贴近生活的故事,处理权又全盘交给学生,谁不能劝说两句,到这里,于老师又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怎样说,告诉学生要想“劝告”别人,首先要敢说,其次要会说,那说些什么呢?进一步指导习作的条理性,让学生列提纲,然后讨论板书。让学生从这些方面思考劝告内容,接着创设情境(师生表演)激发灵感,整个教学过程自然流畅,真正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教者结合实际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是多么重要啊!

四、增强学生习作信心

自信是人成功的第一要点,学生习作的信心需要教师的百般呵护,想方设法让学生尝到成功的甜头,作文批改采用高分政策,批语从激励学生角度出发,确实做到心慈手软。常言不是说吗: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可别以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你的良苦用心,会让他感动,催他奋进。作文评讲时,可多读学生的好作文,特别是有进步的习作,要知道这对教师来说轻而易举,小事一桩,可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同时还可给优秀习作提供发表的机会,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上开辟作文栏,或推荐给学校红领巾广播站,校内宣传栏,对一些作文兴趣浓,作文能力强的学生,建议他们向报刊杂志,电台投稿,习作发表后的那份喜悦一定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者不就是要从受教育者现有的素质实际出发,充分开发其身心,提高和完善其综合素质水平,促使其个充分自由的发展,并成为特定社会成员的教育活动。“恨铁不成钢”的办法已不可取,和风细雨的滋润才能使禾苗茁壮地成长。正如泰戈尔所说:“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日臻完善。”

以上所述,只是我们对小学作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一些浅显的看法,还有待于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探讨。我们相信“创新教育的具体内容会不断变化。但创新教育的灵魂将永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小学动作描写作文教学

全文共 8827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在写作文时,老师总是告诉我们要写出一个人做事情时的动作。如实地写好一个人的动作,才能够把人物写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小学动作描写作文教学,欢迎借鉴!

在写作文时,老师总是告诉我们要写出一个人做事情时的动作。如实地写好一个人的动作,才能够把人物写活。老师说的话是有道理的。描写人物的动作,写出人物是“怎样做的”是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一种方法。如果我们学会在作文中细致地描写人物的动作,那么人物的形象就能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那么,怎样写好人物的动作呢?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写出连贯的动作

描写一个人的动作要进行分解,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动作是由一系列地动作构成的。把一个大动作分解成几个小动作,抓住人物最有特征的动作,一一进行叙述,那么整篇文章就能把人物动作写具体了。

请你阅读下面的作文片段:

炒菜

妈妈先把白菜一片片洗干净,又一片片摞起来,左手按住菜,右手拿起刀,一刀一刀地切着,把白菜切成一个个的小方块,剩下的菜叶放在旁边。

开始炒菜了。妈妈先把锅坐在火上,等锅烧热后把油倒进锅里,不一会儿,锅里腾起了油烟,发出“嗞嗞”的声响。妈妈先把切好的葱花扔进锅里,等葱花变黄,腾起一股香味,又把菜倒进锅里,抄起锅铲,不停地翻动着。等菜慢慢由白变黄,妈妈再倒入酱油、醋,撒上盐,接着用铲子翻动了几下,撒上白糖、味精,迅速把锅端下来,翻炒了几下,就出锅了。

妈妈炒的糖醋白菜,甜丝丝,酸溜溜,香喷喷,吃起来别有风味。这是妈妈的拿手菜呢!

妈妈是怎样炒糖醋白菜的呢?作者把妈妈炒菜的动作进行分解,用了表示连贯动作的词,然后抓住妈妈炒菜时最有代表性的动作,进行具体描写。如:先是——洗菜、切菜,开始——坐锅炒菜,又把——菜放锅里,再是——倒入调料,接着——用铲翻动。在这个片段作文里,由于用了表示动作先后顺序及动作连贯的词,清楚地写出了妈妈炒菜时的全过程,并且把妈妈炒菜时那熟练地样子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地印象。

二、准确运用词语

我们祖国的语言十分丰富,例如:表示动作的词有:拿、提、拎、推等等,运用哪些词语呢?这就要看文章的具体环境了。因此,在描写人物动作时,要准确使用词语,精选动词,力求把人物的动作写得准确、具体、鲜明,这样才能把人物的动作、形象,逼真地写出来。

请你阅读下面的作文片段:

擦玻璃

别看张敏的个子矮,可是每次做扫除,她擦的玻璃最干净了!为了看看她到底有什么绝招儿,我仔细观察了她擦玻璃的动作。她敏捷地踩着椅子上了桌子,又从桌子迈上窗台。她先用一块干布掸了掸玻璃,然后再换一块潮湿的抹布,踮着脚,一只手抓住窗棂,一只手从上到下用抹布蹭玻璃。接着,又自上而下从左到右蹭了一遍。玻璃上有污点的地方,她就哈一口气,使劲蹭几下,还不干净,她又用手指抠几下,啊,污点终于被她消灭了。她从窗台上下来,站在地上,端详着被她擦得一尘不染的玻璃,美滋滋地笑了。原来她擦玻璃这样细致,还真有两下子呢!

这个作文片段在写张敏擦玻璃时,使用了“踩、迈、掸、踮、抓、蹭、哈、抠”等一系列的词,把擦玻璃的过程写得很具体,我们把这些词串连起来,在头脑中就会形成张敏擦玻璃又干净、又麻利的画面,从心底里佩服她把玻璃擦得一尘不染、又快又好地绝招。

从这个实例中我们知道,恰如其分地使用表示动作的词,能够把内容写得充实、具体,把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能够再现人物的思想品质,避免内容空洞无物。

在描写人物的动作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表现人物的品质

我们常说:“行动从思想中来”,就是说人物的行动要符合人物的思想品质,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感情,不同的内心世界。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动作描写,能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更加鲜明。在描写人物动作时,不仅要写出他在做什么,而更重要的是描写他是怎样做的。通过人物的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面貌。

2.写人叙事中穿插写

人物的动作描写不是孤立的,要放在具体的事件中写人物的动作,也就是说在叙事过程中,需要表现人物某方面的特点或品质时,可进行一连串的动作描写,使人物通过典型的、细致的动作描写,更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3.要分步写清楚

在对人物动作进行细致观察后,即要把人物做事情的全过程写清楚,又要把人物活动的每个步骤一步一步地写具体,这样才能够使得人物形象鲜明,文章层次清楚。

〔例文〕

巧做不倒翁

一天中午,我准备用鸡蛋壳做个不倒翁。于是,我找来鸡蛋、胶泥、白纸和浆糊。开始,先在鸡蛋尖的一头戳个洞,把蛋清、蛋黄倒在碗里,把空蛋壳洗干净。然后,把胶泥从戳开的洞里放进蛋壳,粘在蛋壳的顶端,这就是不倒翁的身子。接着,再给不倒翁做顶漂亮的小帽子。先把白纸剪开卷成一个圆锥形的帽子。可是白色的帽子不好看,我想:还是把不倒翁的帽子装饰一下吧!就用彩笔在白帽子上画了美丽的花纹,漂亮的花帽子就做成了,把它用浆糊粘在蛋壳戳洞的地方。最后,用毛笔在帽子下面画上了眉毛、眼睛、鼻子和微微向上翘起的小嘴。一个美丽漂亮的不倒翁做好了。我用手把它按倒,刚一松手它就站了起来,笑眯眯地朝我晃来晃去。我真喜欢这个有趣的不倒翁。

〔评语〕这篇短文把制作不倒翁的经过一层一层写得很清楚、很具体,让人读了能够比较形象地了解事情的情形,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比如说动词“戳”字,就写出了作者当时小心、谨慎的样子,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画棋盘

看着容易做着难,这话一点不假,一个臭棋盘,竟让我画了一个下午!

我看人家下围棋,心里挺想学。听哥哥说,要学下围棋,先得熟悉棋盘。我想,怎样画棋盘呢?会画棋盘不就熟悉了吗!于是,我就根据脑子里的印象,打开铅笔盒,拿出尺子、铅笔,吭哧吭哧地画起来。噌噌噌,三下五除二,一会儿就画好了。画完,我端详着自己的棋盘,横线不平,竖线不直,每个小格,没有一个正方形,再一数,跟人家正式棋盘的数也不对呀!哥哥看了我的棋盘,哈哈哈一阵笑,捂着肚子直不起腰来。我只好重画。哥哥告诉我:“干什么都得有个计划,你先量一量纸的大小,再根据纸的大小,算一算每个格占多大面积,接着,画个大正方形,横边竖边都要点上点,把点连起来,一个棋盘就画成了。”我照着哥哥说的画,果然像个棋盘了。哥哥说:“你这还是个半成品哪!要在底下衬张厚纸,边上也要裱上纸才结实耐用。”我又按照哥哥说的做了“加固”工作,一张标准的围棋盘终于诞生了。这棋盘,我看比买来的还好呢!

〔评语〕你画过棋盘吗?读了这个片段,画棋盘的过程就会一清二楚了。小作者写了自己第一次怎样画,第二次怎样画。第一次直接写,第二次记哥哥的话,写法灵活而有变化,这是难能可贵的。

运白菜

“开始运白菜啦!”同学们喊着,笑着,向白菜地里跑去。抬的抬,抱的抱,丰收的菜田里一片欢声笑语。

我们班的劳动干将陈文锋同学挽起袖子,抱起几棵大白菜先码在一起,然后弯下腰去,伸开双臂,使劲抱起来,他脚下生风,嗖嗖嗖地向菜窑跑去。王平同学身高力大,他挑着两只大筐,晃晃悠悠地奔向菜地,大喊一声:“收白菜的来啦!”同学们一窝蜂似的向他跑来,把一棵棵的大白菜码满了大筐,他猫下腰,猛一下挑起来了。李风同学个子矮,抱着大白菜只顾往前,“扑嗒”一下,被土埂绊了一跤,白菜滚在地上,他赶忙站起来,掸掸身上的土,抱起白菜,噔噔噔地向前跑。他怕摔坏白菜,把白菜举得高高的,脸上滚动着晶莹的汗珠。田野里,到处是嘁嚓嘁嚓的脚步声,到处是银铃般的欢笑声。运菜的队伍,就像一条条长龙,从菜地蜿蜒到了菜窑。

菜地里的菜消失了,菜窑里堆满了圆滚滚的大白菜。

〔评语〕这篇短文,在“运”字上大作文章,既写了群体——大家的“运”,又写了个体——几位同学的“运”。这样,就把运菜的动作有点有面,点面结合地描绘起来了。使我们不仅了解“运菜”的全貌,还知道运菜的具体动作。

擦黑板

今天是小凌做值日。上午第一节课后,她看到黑板上密密麻麻写满了数字,便拿起黑板撩动手擦了起来。

她先擦黑板下边的字,只见她右手使劲地握着黑板擦,快速地擦着。白色的粉笔末像雪花一样纷纷落在她的手背上、头发上,落在她的衣服和鞋上。慢慢地,下面的字擦完了,她就伸直手臂继续擦上边的。后来,她踮着脚也够不到了,又蹦着擦了几下,可惜擦得不太干净。于是她搬来一把椅子,站在椅子上擦。擦到画着课程表的地方,便放慢了速度,小心翼翼地擦着。黑板上的白字越来越少了,黑色的底子越来越大,好像一个辛勤的农民将丰收的稻谷割下来,露出大片黑色的土地。小凌移动了三次椅子,终于将整个黑板擦干净了。

这时,她手上、衣服上都沾上了白色的粉笔灰,可是黑板又变得干干净净了,可以继续为同学们服务了。她掸了掸身上的灰,望着乌黑发亮的黑板笑了。

〔评语〕擦黑板是同学们常做的事情,可是叙述清楚并不容易。这里的《擦黑板》,把小凌擦黑板的顺序写得十分清楚,先纵向擦——由下而上,再横向擦——移动了三次椅子,终于将黑板擦干净了。这篇短文还把小凌擦黑板的动作写得生动、形象。比如“使劲地握着黑板擦”,“快速地擦”,“伸直手臂继续擦”,“踮着脚擦”,“蹦着擦”,“站在椅子上擦”,等等,把一个学生擦黑板的动作,具体形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洗菜

我做完作业已十点多钟了,到厨房一看,菜还没洗。我今天就帮妈妈洗菜吧!

想到这里,我便动手干起来了。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把白菜解开来,先用刀把菜根切去。然后把一张张的菜叶剥下来。黄的菜叶,我就把它放在一边;绿的菜叶,我就放在簸箕里。我一棵棵地剥着。突然,一条大青虫躺在一张叶子上,青青的身子,软绵绵、毛茸茸的。我吓了一大跳,顺手把叶子扔掉了。看着扔掉的菜叶,我又想:妈妈长年累月洗菜,不知要遇到多少这样的大青虫,要是都像我这样把菜扔掉,不知要浪费多少菜。一条青虫有什么可怕的!我壮着胆子,鼓起勇气,从地上拾起那张菜叶,硬着头皮从叶子上抓住青虫,赶快扔到地上,一脚把它踩个稀巴烂。这时,我真像打了胜仗一样高兴,又接着选菜了。选完菜后,我再把装菜的簸箕,端到水池边,把每张菜叶两边洗干净,再把菜梗洗得雪白,然后把它整整齐齐地放在簸箕里。

〔评语〕这篇习作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小作者分两步写了洗菜的经过。一是选菜,二是洗菜。选菜的一系列动词如:“解开”、“切去”、“剥去”、“扔掉”、“拾起”、“抓住”、“踩”等用得确切,把自己见到大青虫,先怕后恨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包饺子

妈妈擀面皮,我和爸爸包饺子。妈妈擀的皮中间厚,边上薄,圆溜溜的。我拿起饺皮,用筷子夹起馅,小心地放在饺皮儿上边,两手使劲一捏,只觉得黏黏糊糊,仔细一看,“哎呀!”我不禁喊出声来——原来是我用力过猛,挤破了饺皮儿,馅冒了出来。我赶紧“急救”,又拿起了一块饺皮儿,堵住破的地方。可馅又从另一边冒了出来。我急忙又用另一块饺皮儿裹住那一边,才算堵住了“漏洞”。我终于用三块面皮包了一个饺子。这时,爸爸已经包了五六个了。我包的饺子排列在它们中间,挺着“将军肚”,真叫我不好意思。

〔评语〕有的同学叙述自己亲自做的一件事,往往用“不一会儿就做完了。”一句话概括地叙述,内容空洞、干瘪。这篇作文就不是这样写。作者用“拿”、“夹”、“放”、“捏”、“挤”、“冒”等一系列动词,描述了包饺子的过程,以及包得不好看的原因,给人以真实的感觉。从这个事例可以看出,准确地使用动词,是写好人物动作的关键之一。

摊“黄菜”

妈妈的拿手菜之一是摊“黄菜”。每逢节假日或者有亲戚朋友来,妈妈总要露一手。我拿定主意,要学学这道菜的做法。妈妈说:“要学,先得看我怎么做。”

我目不转睛地看妈妈做摊黄菜。她先坐上锅,哧的一声,划着火柴,打开煤气的开关,只听噗的一声,锅底下冒出了蓝色的火苗,均匀地舔着锅底。接着,妈妈从竹篮里拿出四个白花花的大鸡蛋放在案板上。这时,锅热了,她打开油瓶,慢慢地往锅里倒了一些油。又从碗柜里拿出一个蓝边粗瓷碗放在案板上,一手攥着一个鸡蛋,撞了一下,咚地一声,蛋清蛋黄流到碗里。她把四个鸡蛋都打在碗里,端起碗,另一只手拿起筷子,哗哗哗地搅打着碗里的鸡蛋,蛋清蛋黄都混在一起,黄澄澄的大半碗。这时,锅里腾起油烟,放出一股刺鼻的油味,妈妈哗的一下把一碗鸡蛋都倒在锅里,又端起锅,倾斜着转了一圈,锅里的鸡蛋液凝固成一个金黄色的鸡蛋饼,坐在火上,一会儿又端起来,手腕一抖,鸡蛋饼翻了个个儿。妈妈抄起铲子,叮叮叮敲了几下,一盘油汪汪、黄灿灿、香喷喷的摊黄菜出锅了。这摊黄菜能不使人唾涎欲滴吗!下次,我该动手学着做了。

〔评语〕这篇《摊黄菜》,小作者写了多少个动作啊!看、坐、划、打开、冒出、舔、拿出、放在、倒、攥着、撞、流、端、搅、腾、放出、转、凝固、抖、抄、敲、翻……,由于细致地描写了动作,所以使人有现场感。

换灯泡

“灯泡坏了,灯泡坏了!”我们嚷嚷着。何老师听见了,手提工具袋,扛着梯子上了楼。他来到电灯下,把梯子靠墙放好,然后走到电灯开关下,一拉灯绳,灯泡果然没亮,他又拉了下灯绳。接着,他移动梯子,对着电灯支稳,双手扶着梯撑,小心翼翼地一撑一撑地爬上去。到了顶端,他抬起头,用右手扶着天花板,左手慢慢地拧着电灯泡,把电灯泡拧下来后,他又从衣兜里掏出一个新灯泡拧上去。接着,他再一撑一撑地从梯子上爬下来。走到开关处,拉了一下开关,电灯亮了,射出耀眼的光芒。我们拍着手又嚷嚷起来:“噢,修好了!修好了!”何老师望着我们,笑着说:“你们这群小麻雀,就会嚷嚷,什么时候才会换灯泡呢!”

〔评语〕怎样换灯泡?这段短文十分细致地描述了换灯泡的一系列的动作:提、扛、来到、放、走到、拉、移动、支、扶、爬、抬、拧、掏、望、笑等。这十多个动词用得恰当,写了手、脚、眼的多种动作。

补车胎

星期六下午,我到自行车铺去补内胎。一位修车的老爷爷,把我的车高高挂起,接着他用撬板往瓦圈与外胎之间撬几下,轻而易举地扒开外胎,又用左手小心翼翼地把内胎抽出来。充气之后,先把内胎放进一盆清亮的水里,只见水里咕噜咕噜直冒泡,老爷爷赶忙拿出车胎。然后就用木锉把有洞的地方,有节奏地锉几下,那儿的皮子又变得薄薄的了。他找来一块小小的内胎,剪成一个圆块,又锉了几下,随后把锉过的地方抹上了胶水,粘在有洞的地方。老爷爷又把内胎放在水中试试,一点一点地移动,仔细检查,确信没有漏气的地方以后,这才放心地放进外胎里,把气打得足足的。他站起身来,高兴地对我说:“没问题了,可以骑了。”

〔评语〕小作者的眼睛就像一架摄像机,把老爷爷修车的过程一一拍摄下来,然后按动作的先后顺序写出。记叙富有层次,描写细致入微,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拉面

“卖拉面了,卖拉面了。”一阵悦耳的叫卖声吸引了我。于是我拉着妈妈爸爸来到“佳兴商场”门前的拉面摊前。只见拉面师傅头戴白帽,腰系白围裙,双手拿着面团反复揉着。面和好了,拉面师傅把面团揪啊揪的,揪成一米长,用刀切成几段。接着,只见拉面师傅双手拿起一段面上下颤动着,越颤越长,越颤越快,面长得快要拖地了,拉面师傅把面的两头合在一起继续颤动着。经过反复许多次拽拉,面团不见了,变成了无数根细丝般的面条。最后,拉面师傅把面条放在白面粉上轻轻地滚来滚去,面条全沾上了干面,用刀切去两头,拉面就做成了。

〔评语〕要写好人物,就必须善于在生活中捕捉人物的动作。本文的小作者就是对拉面师傅进行了细致现察,抓住了人物主要的特征,准确而恰当地运用了动词,使人物形象鲜明,具有活力。

捉蛐蛐

我蹑手蹑脚地顺着叫声寻找着。突然,一个东西一蹦,钻到了墙边的砖缝中,又继续叫了起来。我连忙打开了手电筒一照,啊!好大的蛐蛐呀!你看它,两根触须微微抖动,两只后腿强健有力,叫的时候,它那只小肚子忽闪忽闪的,好像在使劲呢。我刚走近,它就跳到附近的碎砖堆里。我轻轻地把砖扒开,两手拢成喇叭形,慢慢弓下身,心想:这下你可跑不了了。谁知一扑竟没扑着,蛐蛐顺着手边又蹦到了墙根处。我也追近墙根,那蛐蛐似乎知道了我在捉它,索性转身逃进了一个小洞里,再也不出来了。

我焦急地等着,却始终不见动静。唉,怎么才能捉住它呢?突然,我急中生智,忙向屋里喊道:“小弟!拿杯水来!”一回头,小弟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蹲在身边,他听了赶忙起身向屋里跑去。我把水小心地对着洞口倒去,吓,这下可灵了。只见蛐蛐浑身湿漉漉的,一下子从我眼前跳了出来。就在它还没站稳的当儿,我看准了,一扑,终于捉住了它。小东西在手心还一个劲儿地蹬腿哩,我忙把它扣进玻璃瓶。这时,我那高兴的劲儿就甭提了!心想,捉住你可真不易啊!还得动动脑筋呢。

灯下,我举起瓶子仔细看,那只蛐蛐竖起两只翅膀,立起两根触须,翘起两条后腿,盯着我,好像要和我大干一仗!我自言自语地说:“好样儿的,待我再俘虏一只你的伙伴,你有劲与它较量吧!”凑在我身旁的小弟弟好奇地看着我,我们情不自禁地拥抱在一起,哈哈大笑起来。

〔评语〕本文的小作者把捉蛐蛐的经过和乐趣,写得活灵活现。这说明他平时注意留心观察生活,对捉蛐蛐的过程:发现——寻找——智擒——乐趣,观察得全面,体验得深刻。这样,就能抓住富有特征的情节,进行细致地描写。

拦车

一位老奶奶被车撞倒了,爸爸拦车救人。

忽然,一辆夏利车停在爸爸身边,爸爸向司机说明情况,那司机摇摇头,“噌”的一声开着车跑了。人群里发出一阵埋怨声。爸爸仍然伸出双手,像一个“大”字,站在马路中央拦截着汽车。一辆黑色的“切诺基”停了下来,爸爸说明情况,那司机从车窗里探出头来,说:“快上车”!爸爸急忙挤进人群,对肇事司机说:“快抬人上车”!那司机好像从睡梦中惊醒了一样,急忙弯下腰去抬老奶奶。爸爸也跪下身,双手紧抱住老奶奶,那司机抬着奶奶的双脚,一步一挨地向“切诺基”车走去。到车门口,爸爸侧过身,双腿跪在车厢内,小心地把老奶奶放在后车座上。看此情景,肇事司机连连说:“多谢你的帮助”!爸爸把手一挥,说:“救人要紧,赶快去医院吧”!汽车喇叭长鸣,向医院驶去。

〔评语〕这篇片段作文写的是爸爸为抢救被车撞倒的老奶奶,拦车送往医院的事。为了展现爸爸助人为乐的精神,小作者在叙事的过程中细致地刻画了人物的动作。当汽车停下后,爸爸“跪”下身,双手紧“抱”老奶奶。一个“跪”字,一个“抱”字,写出爸爸救人心切,又小心翼翼的心情。读后给人留下身临其境之感。

扎小辫

星期天到了。这天早晨,我拿着心爱的红绸子来到关叔叔家,要给兰兰扎小辫。兰兰见我来了,就高兴地站到我跟前。我命令似地让兰兰闭上眼睛。然后,解开皮筋,让辫子松散下来。我右手拿着梳子,一下一下,慢慢地把兰兰那乌黑的头发梳开,再用皮筋扎紧,这才取出红绸子,左一绕,右一绕,扎上了两只蝴蝶结。“兰兰,别睁眼。”我把她领到立柜镜子前面。“兰兰,快睁眼看看,多漂亮呀!”随着我的喊声,兰兰慢慢睁开眼睛,从镜子里一下看到了我给她扎的两个红绸子蝴蝶结。她高兴地左瞧瞧,右看看,然后一下子扑到了我的怀里。

〔评语〕描写动作,可以分步写出。分步写出,就是一件事分几步进行的,每一步都做了什么,然后一步一步地叙述出来。这篇作文写的是扎小辫,是分四步叙述的:先写让兰兰站到跟前;接着写解开皮筋,松散头发;然后拿着梳子梳理,用皮筋扎紧;最后写取出红绸子,扎蝴蝶结。这样分步叙述,把扎小辫的过程写得很真实。

捉知了

暑假里,最有趣的活动,就是捉知了。雄知了会“吱……吱……”地叫,像吹笛子一样,又好听,又好玩。白天捉知了,要准备一根细长的竹竿,在竹竿头上粘些蜘蛛网。再准备一个装知了的小笼,就可以去捉了。当你走进树林的时候,知了的叫声从四面传来,你要仔细地听一下,然后顺着声音到茂密的树叶或枝梢上去找。找到以后,要小心地把竹竿伸到知了的背上,粘住知了的翅膀,知了就飞不掉了。

晚上捉知了,比白天更有趣。不过,晚上捉知了要跟着大人才行。我常常跟着爸爸,在没有月亮的晚上去捉。在静静的夜晚,我们常带一个灯笼,爸爸爬上树,用力摇树身,树叶、树枝也跟着动起来。知了被惊得飞起来。但是在黑暗里,它们看不出方向,就飞往有灯光的地方,“扑,扑”地落下来。这时候,我就拿着小笼,一只一只地往笼里放。一个晚上,可以捉几十只哩!

〔评语〕读了这篇短文,你好像和小作者一起去捉知了一样,也感受到了其中的欢乐和乐趣。这是由于小作者如实地描写了捉知了的过程和动作。你看,夜晚捉知了,爸爸“爬”上树,用力“摇”树身,树叶、树枝也跟着“动”起来,知了被惊得“飞”起来。一连串的动作,活化了捉知了的样子。当知了落在地上,“我”就往笼里“放”。过程清楚,描写具体,引人入胜。

有趣的小实验

——吹乒乓球

上课了,王老师面带笑容地对同学们说:“今天我们做一个小实验。”说着,她从讲台桌上拿起一根铁丝,铁丝上吊着两根线,两根线距离是5厘米。两根线的底部各系着两个乒乓球。王老师说:“谁能把乒乓球吹到两边去?”同学们纷纷举手,王老师先叫一个力气最小的郭华同学到讲台桌前面试一试。只见他鼓足了气使劲一吹,乒乓球没有到两边去,却往中间跑。哎!郭华劲太小,“我们来试试!我们来试试!”教室里沸腾起来了。同学们一边说着,一边高高地举起手。王老师叫“大力士”景跃同学来试试。只见他迈着稳健的步子来到讲台前,定睛看了看乒乓球,然后往后退了一步,猛吸一口气,腮帮子鼓鼓的,脸涨得通红,向前一迈腿,“扑”得一声,一股气从嘴里喷出来,冲向小小的乒乓球。“好大的劲呀!”我情不自禁地说。可是,那乒乓球好像跟他作对似的,不住两边去,径直向中间跑。同学们都愣住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时,班里有名的小博士谢辉站起来说:“这是因为嘴吹出来的气流快,压力小,周围的气流慢,压力大,周围的气流把乒乓球压到中间去。所以乒乓球不往两边去,往里跑。”同学们听了他的话连连点头。

多么有趣的小实验呀!我从中又懂得了一个科学道理。

〔评语〕写人叙事离不开写人物的动作。本文写的是一次小实验——吹乒乓球。全文略写了郭华同学吹乒乓球的姿态,详写了景跃同学的动作:“往后退了一步”,“猛吸一口气”,“腮帮子鼓鼓的”,“向前一迈腿”,寥寥几笔,使人物形象显得真切。开头交待小实验的做法,结尾点明做实验的目的,首尾圆合,中心明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小学教师教学周记

全文共 377 字

+ 加入清单

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本能。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阶段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应该培养学生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1、预习与复习的习惯。 2、勤于思考与全神贯注的学习习惯。课堂是提升学生能力的主阵地,我们要充分利用这块沃土,让学生学到比知识更可贵的东西,学会倾听是要培养的一种最重要的能力,是综合素养的体现。同学在课堂上能够做到全神贯注、勤于思考,这样的学习效果一定会很理想。

3、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习惯。现在的课堂追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活动特别多,我们个别同学始终不参与小组学习。

4、多动脑,大胆发言,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习惯。发言是思维活跃的表现,是训练口才、训练语言表达能力的最佳时机,我希望所有的同学,每节课都有发言的欲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小学教学读书笔记

全文共 1789 字

+ 加入清单

根据课题总体研究方案,这学期我们课题开始进入调查和初步研究阶段。依据课题组的科研计划要求,再结合本校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确立了本学期的研究主题和研究内容,并在科研课题研究层面和科研课题管理层面展开研究与探索,双轨并进。一学期来,取得较为明显的效果,在:“阅读深度”和“有效”上做足功夫,下面就本学期的科研工作进行全面总结。

首先,以课堂教学为载体,运用多种形式进行有效研究。

1、从教材入手寻找深度阅读的训练点。本期研究紧紧围绕“寻找阅读训练点,有效进行深度阅读教学”的要求,从教材入手,要求每位实验教师在小组集体研究的基础上,将本册每课的阅读教学训练点找出来,然后在小组里一起讨论其准确性。

2、从课堂教学探索深度阅读战略。以课堂教学为载体,采用科研轮流课的形式,围绕研究主题,展开研究课的研讨,本学期共上轮流课10余节,大家对寻找训练点都有了一起的体会,比方“在题目上寻找训练点”“在文中重点句子中寻找训练点”“训练点不在多,贵在精”等等,从这些执研教师的研究心语当中,可以看出经过一学期的研究,老师们理论基础增强了,深度阅读教学实践的能力也在提高了。

3、从教学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化生长。每位实验教师的研讨课均采用评议等级制进行评价,根据阅读教学的特点和深度战略的原则,每位听课者给上研讨课的老师进行课堂教学评议并写出听课意见,由年级组长综合意见对执教者进行反馈,加大信息交流,促进执教老师不时发现问题,并在同伴互助下不时提高。老师们不只加强组际之间的交流,还积极参与课题大组活动,积极听课,参与评课不时提高。

4、从优秀教案中总结胜利经验。本学期还重视教师反思,让老师们每学期根据自身上课的情况,撰写最为满意的一两份优秀教案.经过撰写,把阅读教学中的得失都记录下来,为下步的研究提供依据。本学期课题组教师撰写案例数篇,并精选出案例四篇,为今后留下了丰富的教学积累。

其次,以博客为平台,采取多种手段进行课题管理。

1、课题实行分级管理。明确课题负责人和执研教师的职责,收集相关课题资料并写好学习感受,保证课题的顺利实施。

2、课题实行分组管理。将执研人员分为高年级段、中年级段和低年级段三个小组,设立课题组长,依照年段目标的不同,进行大组科研和分组科研相结合,依照规定的听课节数进行本组和跨组科研活动,保证课题的延续性。

3、课题采用网络化管理。在学校网站教师博客科研平台中,采用博客团队的形式,将研究成员加入该课题。各研究成员根据课题组发出的主贴要求以回复的形式按时完成每项任务,每个月课题组长检查一次,将检查情况公布并记录,与期末科研考核挂钩。严格执行该课题的计划,每月组织课题专题研讨课一次,课题研究月评月结活动一次。期末资料收集依照要求,整理博客里的资料,按具体的规定进行装订。

4、课题采用例会式管理。积极组织教师们根据主题开展科研,注意和日常的教学活动紧密联系,每月例会一次。凡本课题成员轮流课必需依照课题要求上阅读课,其他成员换课前往听课,并填好听课评议表。

再者,师生开展读书活动,营造书香氛围,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

本学期,我们联合教导处、大队部,开展“我读书,我快乐”活动。倡议全校师生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营造书香学校氛围。除此之外,各班均在每周布置了一节阅读课,旨在结合课堂阅读,加强同学课外阅读辅导,是课堂阅读的延续和补充。通过教师的指导,培养同学学会摘录好词好句、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在诵读、感悟、书写的过程中与历代名家名作亲近,感受书香的魅力。另外,要求各班建立图书角,由学校图书馆每周向班级开放一次更新班级图书。同时要求教师发动同学形成读书分享俱乐部,把自身好书分享给大家。我们还要求教师们以办公室为单位进行办公室阅读。学期末,我们就各项活动进行评选,并在校会上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经过一学期的实践,阵阵书香已在学校中开始荡漾。

本学期研究活动的开展,已取得了初步成果。教师阅读课重视力度加强了,阅读训练点会找了,阅读深度初步体现了,阅读效果也有所提高了。自己在华东六省一市赛课活动中获得二等奖,滕小艳在县语文阅读课竞赛中取得佳绩,我撰写的课题优秀论文《浅说小同学深度阅读》在省“教海探航征文活动”中荣获三等奖,课题组成员薛美、周艳荣、张红影执教的阅读课在镇级赛课中表示突出。下学期,在本学期研究的基础上,做好问卷调查,并深入研究主题,让该课题的研究不时有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小学各年级作文教学目标

全文共 1588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目前对于学生来说,作文写作仍然是一道难题。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小学年级作文教学目标,希望对你有帮助!

新课标提出的训练体系(低年级“乐于表达”,中年级“自由表达”,高年级“学会表达”),重视情意训练,一改过去的语言训练(低年级词句训练,中年级段的训练,高年级篇章训练),小学作文教学目标。新的训练体系缺乏具体的写作内容和形式标准,训练内容泛化,缺乏序列,缺乏评价的“标尺”,教师不知该怎样评价学生的作文,只能“跟着感觉走”。目前把两者结合,便于教师操作:

一年级

训练目标:

1、对写话有兴趣。

2、能够把句子写完整、通顺。

训练内容:

1、通过看图、影视节目、观察周围事物等,写一两句完整、通顺的话。

2、能运用阅读好生活中学过的词语造句,

并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

训练形式:观察写话、用词造句、仿句练习。

二年级

目标:

1、能乐于表达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事物。

2、能写几句连贯、通顺的话。

3、能写留言条、请假条。学写简单的日记。

内容:

1、能看图并展开想象、观察大自然和周围的事物,写几句连贯、通顺的话。逐步向连句成段过渡。

2、能用几个词语写几句连贯、通顺的话。

3、会写留言条、请假条。学写简单的日记。

形式:看图写话、观察日记、用词造句、连句成段、结合阅读练习仿写、续写。

三年级

目标:

1、乐于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

2、能写内容较具体的片段,修改明显错误的词句。

3、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小练笔每学期30次左右,40分钟完成不少于250字的习作。

内容:

1、通过观察(抓住特点)写一段内容较具体的片段。

2、用一段连贯的话写下来,字数不少于250字。

3、能根据提供的词语展开想象,书写内容丰富的语段。

形式:仿写练习;连句成段;修改练习;结合阅读仿写、扩写、续写练习。

四年级

目标:

1、能用书面表达自己觉得新奇有趣、印象深刻、最受感动的内容。

2、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3、能用简单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4、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每学年课内习作16次左右,小练笔50次左右,40分钟内完成不少于300字左右。

内容:

1、能围绕习作要求,自主收集习作素材。

2、能抓住特点观察自己周围的事物,并用几段连贯的话写下来。

3、学写书信、便条,掌握其格式。

4、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短文。每学年课内习作16次左右,小练笔50次左右,40分钟内完成不少于300字左右。

形式:书信练习;修改短文;学习命题及自由作文;结合阅读进行扩写、续写练习。

五年级

目标: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他人交流。

2、学习写简单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3、学写板报稿、建议书。自拟题目,学习编写作文提纲。

4、能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习作。每学年课内习作16次左右,小练笔50次左右,40分钟内完成不少于350字左右。

内容:

1、能审清题意,围绕中心选材。

2、初步掌握纪实作文及想象作文的一般规律,养成勤于练笔的习惯。培养先列提纲后作文的习惯。

3、学写板报、建议书,掌握其格式。

形式:板报及建议书的练习;习作的互评互改;命题或自由作文;结合阅读进行扩写、续写练习。

六年级

目标:

1、有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欲望。

2、能写简单的纪实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条理清楚。学写会议记录和读书笔记。

3、能根据习作要求自主选材,编写作文提纲。

4、能独立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与人交流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学写规范、整洁。每学年课内习作16次左右,小练笔50次左右,40分钟内完成不少于400字左右。

内容:

1、能围绕目标系统地搜集、整理材料。

2、能进行初步的记叙、议论、抒情的综合训练,为升入中学打好基矗

3、能写简单的会议记录和读书笔记,做到格式正确。

4、能熟练运用常用批改符号进行习作的互评互改。

形式:综合练习;会议记录;命题或自由作文;文章修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爱心”的培养

全文共 1982 字

+ 加入清单

丰富的感情是作文的基础,有“爱心”的学生更能激发丰富的情感和写作的灵感,这样写出作文才饱含真情,感动读者;一个感情非常平淡,缺乏“爱心”的学生是很难写出好作文来的。所以,在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心”是非常重要的。

近年来,在小学作文中发现,大多数作文单调乏味、内容干瘪,框架模式化、语言成人化,几乎千篇一律,情感不亲切、不真实、矫揉造作,难以写出真情、绘出童心、显露童趣、叙述童乐,这已成为小学作文习作的一个“瓶颈”。

如何打破这个“瓶颈”呢?单靠教材中安排、训练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经过反复历练,形成良好的动笔习惯,其最重要的是培养小学生的“爱心”,正确引导小学生在作文中袒露童心、回归童趣,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这是小学作文教学中永恒的话题。

一、培养小学生对家庭的“爱心”

对父母的“爱心”,是爱一切的基础。目前,小学生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父母也将尽最大努力满足孩子们物质方面的需求,但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许多家长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往往只注意到孩子的物质需求和学习成绩,而不关心孩子的精神需求,致使孩子对父母的印象模糊,感情不深。最突出的表现是,当写关于父母的作文时,竟使很多学生无处下笔。

如何让学生们有素材可写、真情可述呢?那就要注意到培养学生的家庭“爱心”,让孩子能感受到父母深深的爱。家庭是孩子最温馨的港湾,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对学生家庭“爱心”的培养主要靠父母的关切。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对孩子进行言传身教,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密切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让孩子在一个温馨和睦的大家庭中健康快乐地茁壮成长。

家庭生活中,要积极培养学生对自己父母的“爱心”。一是让学生参与到父母和孩子互换角色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来,通过换位思考、互换角色,增加孩子对父母辛劳的体会,增强孩子对父母的“爱心”;二是让学生每个周末为父母做一件事情,捶背揉肩、洗脚洗头等小事,增加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交流,形成父母与孩子之间真挚的感情交流,感受深切的爱。有了这样一个过程,再让学生们来写自己的父母,就不会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或者再不会无从下笔了。"

二、培养小学生对大自然的“爱心”

大自然是一个美妙的课堂,它以神奇笔锋为我们创造了绚丽多姿的世界,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习作源泉。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爱心”,就是培养学生习作的思维和灵感。

走进然自然,让学生们自由地去欣赏如画似锦的自然景观,秀丽壮美的山川河流,再让学生们记录下自己的感受,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通过这样的培养逐渐激发学生们写作的情趣。

雪花漫天似桃花,翩翩落入梦中来。冬天下雪了,这是多么好的机会啊!我问学生们,下雪了你们有什么感触?开始只有个别同学发言,我又接着问:“你们喜欢雪花吗?为什么?”大家都说喜欢,冬雪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被子,让小麦保暖,清洁空气。“那么,大家说说自己见过的最美丽的雪?”学生的感情被调动起来了。对冬天、雪花充满了无限爱意,进而观察雪花,并进入丰富的想象之中。学生兴趣昂然,然后学生们抓起笔把心中的“爱”自然吐露出来了,连平时不喜欢习作的学生也有话可说了。

让学生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美妙,观察和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变化,用“爱心”触发学生们对大自然的热爱,积累最淳朴的真情实感和习作素材,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和热情。

三、培养小学生对生活的“爱心”

小学生们都是合群爱玩的,但现在有很多家长怕孩子不安全、受委屈,将其封闭在家中加以控制和保护,学生的生活非常单调乏味。在孩子封闭在社会大环境之外,是一件也不理智的事情,孩子感受不到生活的天真烂漫,感受不到社会的丰富多彩,孩子的“童真”和“童趣”就被压抑了,对孩子的发展极为不易。

多到大自然中去,多和小伙伴交流,这样不但丰富了学生的生活,还培养了学生的“爱心”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这样对描写生活的作文就有素材可写了。在学校,教师也要尽量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童趣和爱心。前一段时间,卡片在学生中风迷,赢卡片、换卡片、集卡片是男孩子的业余爱好。贪玩是孩子们的天性,然而看到孩子贪玩的这种情况,作为教师的不能简单地去没收或撕毁,而是加以正确引导。如让学习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张卡片(卡通人物等),写一个人物小传,一下子各种人物小传都出来了。这种因势利导的方法既丰富了学生生活,又调动了孩子的写作的兴趣,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所述,以作文为培养小学生“爱心”的载体,成了表现小学生童心、童趣和童乐的有效途径,突出了小学生单纯、朴素的天性,培养了小学生抒写真情实感的优良品质,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对小学生“爱心”的培养,不仅锻炼了他们观察和感受生活的能力,更调动了他们写作的积极性,让小学生享受到写作的乐趣,激发了小学生写作灵感和热情的火花。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爱心”的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小学作文教学名师课堂

全文共 4920 字

+ 加入清单

一、提出要求。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写身边的一个人》,请看大屏幕中的“作文要求”。

(课件出示要求:要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特点。题目自己定,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注意不写错别字。)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遍。(生齐读作文要求)

师:这个作文题目,罗老师前几天已经让你们看了。之所以提前告诉大家,是想让大家思考一下,你身边这么多人,你准备写谁,你为什么要写他,你准备抓住他的哪些品质去写。 目的明确了之后,就利用课余时间去收集这个人的具体事例, 并且作进一步的观察、了解,不知大家准备好了没有?(生答准 备好了)让我们交流一下。

二、写前交流。

生:我想写的是小区里一个小卖部的阿姨。小卖部的物品 物美价廉,她人又和气,人们都喜欢到她那儿买东西。更难能 可贵的是,她是个热心肠的人。在她的店前立着一块小黑板, 上面写着一周的天气情况和一些关于健康的小知识,旁边还 有一个打气筒,方便了来来往往的居民。

师:这个人真值得写,你选得非常准。一般的店主待人和 气就已经很不错了,而她还在店前挂了一个便民小黑板,放一 个打气筒。说得不错,请坐。谁还说?

生:我要写的是我家邻居。他学的是计算机专业,他会解 决很多计算机难题。我的计算机有了问题,他一会儿就搞定了。

师:你抓住了他的一个特点——电脑高手,不错。

生:我写的是对门邻居魏叔叔,有一次我家电脑坏了,精 通电脑技术的他得知后,急忙赶到我家,几下就修好了。

师:哦,也是个电脑高手。与刚才那位同学说的电脑高手有什么不同吗?说具体点。

生:为了把魏叔叔写好,我采访了他的爱人何阿姨。(本文摘自小学课堂网)何阿姨说魏叔叔很爱看书,一有空就钻到书堆里。我又采访了魏叔叔的女儿,女儿说爸爸很幽默,家里发生什么争吵,他总以幽默的语言来化解。这几天,我经常到魏叔叔家去串门,留心观察他,并把他写进了日记。我对写好魏叔叔更有信心了。(师带头鼓掌)

师:真聪明,不但直接观察魏叔叔,还懂得去采访魏叔叔的家人,这是了解一个人的好方法。而且她还把这些都记在了日记里。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历代的文人、墨客,都有这样的好习惯,把平时积累的东西,及时记录下来。谁再来交流一下? .

生:我要写的是表妹小慧,她做事有耐心,心灵手巧。围绕这两个特点,我收集、选择了两件事来写。一件事是她和朋友一起堆沙石,只有她一人坚持到底,堆出了完整的城堡;第二件事是她会用毛毛草编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我还向她请教过呢。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从刚才大家的交流当中,我听出来了,同学们能够选择身边不同的人来写,有写邻居的,有写小表妹的,还有……

生:自己身边熟悉的人。

三、指导写法。

师:说得真好。这一点,你们做得真棒。大家通过课前的观察、采访,都能围绕人物的品质、特点(板书:品质、特点),收集到了一些具体真实(板书:具体、真实)的事例,这样我们的文章就有内容可写了,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会更丰满了。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如何来把人物写鲜活这个问题。回忆一下,平常写人,一般都抓住他的哪些方面来写?

众生: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等。(教师板书这些词语)

师:你们的积累真丰富。这么多的方法。我们该怎么用呢?是不是不管什么文章,这些方法一股脑儿都用上,还是根据文章的内容,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细致的描写?

生:要选准方法。

师:对了,我们要选准了方法进行细致描写。(板书:选准方法、细致描写)刚才有个同学说他要写一位叔叔,这个叔叔非常幽默,那你准备抓住什么来表现他的幽默?

生:我准备抓住他平时的语言、动作来写他的幽默。

师:对,要抓住语言、动作,还有神态。也就是说,写文章用什么方法,要根据内容和表达的需要,更要根据人物的特点来选准方法。通过刚才的交流,我觉得大家选准方法不成问题,更重要的是选准方法之后的细致描写。只有二者合二为一,写出的人物才可能是鲜活、生动的。

四、师生表演。

师:纸上得来终觉浅。这样吧,我们来表演一个节目,来感受、体会一下,好不好?(生答“好”)罗老师前一段时间在上海学习了半年多,半年多没有见家人和自己的孩子,心中真是很想念他们。“五一”到了,我的女儿坐着火车到上海来看我,还要玩几天。谁来和我配合一下,演演我的女儿?

众生:我、我、我…… 师:就你吧,漂亮的大眼睛,和我女儿一样。

(一女生到台上来,和教师一道表演。)

师:好,我来简单介绍一下我女儿。我这个女儿从小是跟她姥姥长大的,在家是娇生惯养的。我心里着急呀,孩子不能这样娇惯呀!我打电话对家里人说:现在她也长大了,这回来上海,让她一个人坐火车来,谁都不能拦着。这天,我早早地来到火车站,等那趟火车。(本文摘自小学课堂网)左等右等火车都不来,火车晚点了,晚了一个多小时了。罗老师这时候多么焦急呀。火车终于来了。看着黑压压的人流往外涌,我是急切地寻找。后来,我终于找到了我女儿,我激动的心情真是溢于言表。我们俩就来表演一下这个情节,好不好?(上台的女生说:好。)

师:我们俩不是专业演员,我们起到的作用就是抛砖引玉,你们大家要看我们表现的人物有什么样的特点,然后要选准方法,在仔细的观察之后,进行细致描写。

(表演开始。师、生各站一边。教师急切地上台。)

师:(一边看表、跺脚,一边说)唉呀,这怎么搞的,都晚点一个多小时了,这火车怎么还不来?唉,真是急死人了。(不停地看表,用手指点手表)唉,你看看,你看看!(突然像想起什么似的)这火车不会在路上出什么事吧?唉呀,我的孩子还小呢,这要是……唉呀。(突然向远处看)火车来了!(手搭凉棚)这么多人,陈陈,我的陈陈在哪儿呀?

(学生上场,手搭凉棚,作四处寻找状。)

师:(不停地往上跳,找人)我的陈陈在哪儿呀?(突然激动 起来,张开双臂向学生跑去)陈陈——陈陈——      生:(也张开双臂向老师奔去)妈妈——

师:陈陈——

生:(师抱着生转了一圈)妈妈,我想死你了!

师:(摸着学生的头)长高了长高了,长得更漂亮了!(说着 又把学生抱在怀里)妈妈真想你呀!(生鼓掌)

师:好了,刚才的情节表现了母亲的什么?

生:表达了母亲对女儿的真挚的爱。

师:这就是母爱。通过这么一个情节,表现了母爱的炽 热。你准备选用什么方法来细致描写呢?准备抓住罗老师的什 么来写?

生:我准备抓住罗老师的动作来写。她是踮着脚尖,手挡 在头上,眼睁得大大的,向远处望,十分着急。

师:说得真好,观察得非常仔细。

生:我也准备抓住罗老师的动作来写,从她不停地看表、 走动、跺脚,可以看出她非常着急。

师:非常好。

生:我准备抓住罗老师在等火车时的语言来写。那时候她 不停地叹气,嘴里还说:“火车都晚点一个多小时了,怎么还不 来呀?”她非常担心女儿,怕她出什么事。

师:哦,罗老师当时把这话说出来了,其实这也是老师当 时的—— 生:心理活动。

师:很好!请继续。

生:我准备抓住罗老师刚见到女儿时的动作来写,她刚见 到女儿时紧紧拥抱着女儿,表现了母亲对女儿的爱。

师:罗老师毕竟不是专业演员,还不能细致地表现出一位 母亲对女儿的感情。同学们还要展开丰富的想象,但是这个想 象要在合理、真实的基础之上。同学们应该借助于丰富的想象,把母亲这种焦急的心情,把母亲对孩子的爱,通过恰当的方法、细致描写,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五、合作口述。

师:这样吧,我们四人一组合作,把刚才看到的那一幕描述一下,好不好?(生答好)既然是合作,就有分工,可以一个人说动作、神态,也可以一个人说罗老师的语言,一个人说罗老师的心理活动。还可以有一个人总协调,看看他们说得是否细致生动。下面我们合作开始。(学生分组活动)

六、学生反馈。

师:我来给大家一个开头。“火车已经晚点一个多小时了,只见罗老师……”

(教师指名一组到台前说,教师和那个表演的学生再到台前边听边演。)

生1:火车已经晚点一个多小时了……

生2:罗老师眉头紧锁,她低头看了看表,焦急而忧郁地看着火车开来的方向。她跺着脚,在站台上走来走去。

生3:还小声嘟嚷着:……

生4:“唉呀,真急人,火车都晚点一个多小时了!”

生2:罗老师额头上早已渗出了汗珠,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生3:她心里还犯起嘀咕—— 生1:可千万不能出事,这可是她第一次出远门。

生3:“呜——”一声汽笛声传人罗老师的耳朵,火车终于进站了。黑压压的人群从火车里涌了出来。

生2:罗老师焦急地踮着脚,伸长了脖子,瞪大了双眼,努力寻找自己的女儿。

生3:突然,一个熟悉的身影映入她的眼帘…… 师:这时候,你们再看看我的眼睛和面容……

生1:眼睛二亮。脸上挂满了笑容。 师:(边做动作边问)然后呢?

生2:挥舞着双臂大声喊道:…… 生4:“陈陈,陈陈,妈妈在这儿呢!”

生2:陈陈也看见了妈妈,她奔向罗老师。母女两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罗老师抱着陈陈转了一圈。

生3:陈陈激动地说::“妈妈,我想死你了!”

生2:罗老师爱怜地拍着姑娘的头,亲切地说:“乖宝贝,妈妈也想死你了!快让妈妈看看长高了没有。”

生3:母女俩沉浸在重逢的喜悦之中。(全班掌声)

师:哎呀,说得真是太好了!没想到同学们想象力这么丰富,把老师一头冷汗都描述出来了,看来同学们已经融人到情景当中去了。谢谢大家,说明大家已经掌握了这种方法。(指着黑板上的板书说)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写人要围绕人物的品质和特点用具体的事例来写,以后我们要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另外,我们要想写活人物,应该根据文章的内容和表达的需要,根据人物的特点,选准方法,进行细致描写,这样才能写出鲜活的人物。这节课就上到这儿。

点评:

一、在作文教学指导中要重视作文材料的准备。

《语文课程标准》有这样一段话:不同学段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要重视写作材料的准备,不仅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什么材料,更要考察学生是用什么方法,通过什么途径占有材料,培养学生收集材料的习惯。我觉得这节课比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罗老师在一周之前就布置孩子们收集材料,(本文摘自小学课堂网)当课堂上学生反馈这些材料的时候,老师还不断地给予指点,这些材料你是怎么得到的?我觉得,这正是课标里告诉我们的要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来收集作文材料。这一点是很重要的。收集材料是学生习作的基础,也是解决同学们没有内容可写的关键一环。

二、作文指导要目标明确,要有针对性。

罗老师的课,指导是有针对性的。这篇文章是写身边的一个人,没给中心,但圈定了选材的范围——“身边的”一个人。那么,针对这篇文章的要求,选材是重点。因此罗老师事先布置学生收集材料、准备材料。另外,这篇作文还有一个要求,就是要写具体,写出人物的特点,因此,罗老师做了后面那番表演和练习,这说明她是明白这节课指导的方向和指导的目标的。

但是,罗老师的指导,我觉得也有些小小的遗憾。这篇文章是给了范围,没给中心的。因此教材很明确,要求我们首先抓住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其次才是抓住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来写出人物特点。这两个要求,第一位是选材问题。怎样选择典型事例,来突出人物品质,应该作为这节课的指导重点。我看罗老师的教案设计这一点做得不错,可能今天上课又作了一些调整。我觉得,在这一点上,还需进一步加强。学生写小区的阿姨也好,写邻居魏叔叔也好,都要说出写人物的什么典型事例,来突出他们的什么品质。在选择材料的问题上,老师还应该再补一补,不要蜻蜓点水就过去了。再有,后边搞的这个细节描写的训练,如果作为一个细节描写的小片断练习是好的,但是,放在这节课,和写身边的一个人距离稍微远了一点。因为,你是要写身边的一个人,是要表现一个人物的优秀品质,而不是写妈妈去接孩子。而且“妈妈接孩子”这件事情和“写身边的一个人”,是有所不同的。当然,罗老师的用意是让孩子知道怎么写具体,怎么写心理活动,怎么写语言。怎么写行动,她的用意是好的。

我觉得不如改一改,比如,就写小区的那个阿姨,写她的热心肠,怎么样具体表现出来的,可以让孩子们展开来具体说一说,把这个阿姨长得什么样子,怎么看出她朴实、热心肠,她在售货时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怎么表现出她的热心,具体展开说一说,这样更符合习作要求。所以我说,作文指导课目标要明确,针对性要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小学作文教学反思

全文共 1087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前几天听了周龙英老师和修建老师指导的两节作文课,感受颇深。我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练写观察日记,积累素材

学会观察事物,提高写作能力,从何入门呢?练写“观察日记”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作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和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能观察到许许多多的东西,如自然景物的状态,气候的千变万化,人物的音容笑貌,社会的各种现象等,而光观察不记录,那么有多少新鲜印象,有趣的事物、生动感人的场面难免会忘记,即便日后能回忆,也是朦胧的。所以,在教导学生养成观察习惯的同时,还要养成练写观察日记的好习惯。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样才能酿出蜜来。”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提倡“观察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师,在平时,要有意识引导学生去观察.在课堂上要经常指导学生练笔,使每个学生都能练出一双锐利的眼睛,学会观察事物,提高观察能力,养成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从而使生活周围的人和物烂熟于心,出口成章。

二、多表达、勤交流。

在习作指导时不但要重视师生之间的交流,更要重视学生之间的交流,并在作文要求允许的最大范围内给学生表达的自主权,以培养他们作文的创新精神和求异思维能力。

三、 多做游戏,在玩中写,培养写作兴趣。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用游戏的方法教孩子们写作十分有效,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提高兴趣,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将游戏融入到作文训练中,教学生玩中写作,写中再现玩趣,使作文成为最轻松平常的事。这样,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再也不觉得作文是一件痛苦的事。

四、多修改、重指导。

重视对修改习作的指导,让孩子利用自改、互改等形式养成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

五、多鼓励、重评价。

老师在作文批语中表现出的态度、情感、准确性直接影响学生的写作情绪和兴趣因此,老师对学生的作文要用赞赏的眼光去批改,并通过作文批语使学生得到知识上的满足,学习上的动力,心理上的平衡。

总之,作为语文老师,只要平时勤于培养学生积累、搜集写作材料的良好习惯,并在作文的指导和讲评上下一番功夫,就能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敢说,有话会说。只要语文老师脚踏实地,抓住新课程改革这个良好契机,不断实践、探索、反思,根据新课程作文教学的理念和目标,改进作文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努力突破作文教学这个“难区”,总有一天能够帮助学生攻克作文这个堡垒,让学生不再惧怕作文,爱上作文,并写出好的作文。

[小学作文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关于小学想象作文教学的探讨

全文共 2638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小学想象作文教学探讨

摘要:作文教学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可以通过激发兴趣大胆想象;积累素材厚积薄发;打开思路活跃思维;创造机会多方思维等方法,指导小学生创新思维,写好想象作文。

关键词:想象作文;兴趣;素材;思路;机会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5-0107-01

在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中,该如何指导学生写好想象习作呢?《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作文教学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北师大刘锡庆教授也认为作文教学目的在于:”解放人的精神和心灵,把写作主体潜在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即鲜活而强悍的’生命力’都尽怀地释放出来。”我深有同感,我认为在想象作文训练中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造思维,锻炼创造能力,进行个性的语言表达,形成创新人格。因此,我在想象作文教学实践中摸索、探求,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激发兴趣 大胆想象

小学生一提起作文就头痛,认为作文枯燥,对作文提不起兴趣。对此,我每次教学时总是想方设法地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营造轻松、有趣的习作氛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激起习作的欲望。

如,在教完《鸟的天堂》后,我利用再现情境,让学生在小鸟们发出的美妙声音余味中,用热情召唤的语气说:”榕树上的小鸟们可真好客啊!他们不但为我们举办动听的音乐会,听说还特别为大家准备了一场激烈的运动会,你们想不想瞧瞧呢?”哇!课堂气氛顿时沸腾起来,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想!”这时,我”悄悄”向学生传递学作信息:”可是呀,小鸟们要我们欣赏完,把这场运动会生动具体地写下来,每人寄一份给它们,写得好的,它们还要带你们去鸟的天堂里做客呢!大家有没有兴趣啊?”“有!”接着,教师播放录像(小鸟们在榕树上活动的情景),学生的注意力特别集中,观察得特别仔细,写作时就根据小鸟们的动作、姿势,无拘无束地大胆想象,把这场运动会写得有声有色、活灵活现,充分展示自己的想象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可谓是”教得轻松,学得快乐!”

2.积累素材 厚积薄发

叶圣陶先生说过:”小学生今天作某一篇作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知识、思想、语言等等方面的积累。”可见,要写好作文,平时一定要注意积累写作的素材。想象作文也需要素材,因为想象作文的前提和基础是想象,而想象是人们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在语言的调节下,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和组合,从而形成新形象的思维(心理)过程。要培养学生善于捕捉作文素材的能力,就要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著名的雕塑家罗丹也说过:”世界并不是没有美,

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怎样指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呢?

2.1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留心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日出”、 “下雨”这些我们经常看到的自然现象,家里、班级里发生的小事,这些事物很多同学觉得司空见惯,教师应指导学生从这些平常事入手,养成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事物的习惯。

2.2还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如:怎样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怎样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观察;如何进行事物的分析、比较;注意事物的不同形态、发展、变化;注意事物间的相互联系等。人们常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可以在平时鼓励学生坚持写读书笔记,教他们经常用积累本子多积累一些课内、课外读到的书中的好词佳句,这样可以在以后习作中派上用场。

3.打开思路 活跃思维

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掀起创新热潮的今天,让学生自由翱翔作文创新的天空,应引导学生用童眼看世界,放飞想象的翅膀。

所以,对于同一作文题目,允许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想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老师不能把学生的想法当作”胡思乱想”、”异想天开”妄加批评,削弱学生的写作的兴趣,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求异。如学生在学到《去年的树》最后时,我出示这样一个小练笔:”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后来又会发生什么事呢?”让学生续写故事,竟收到意想不到的收获。有一篇习作

引起我的注意:”小鸟伤心的离开了灯火,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安顿下来,整天伤心地流眼泪,最后死了,土地公公被小鸟的真诚感动了,就想了一个好办法,派人上报天庭,玉皇大帝就把树和小鸟带上了天,穿越时空遂道,把他们送到21世纪的中国的土地上,从此他们再次成为一对很要好的朋友。”这是怎样的习作呀!纯粹是”胡谄”,我叫来这位学生,问他为什么这样写,他非常自豪地回答我:”这样写是我从电视节目中得到的启示,写的话是我对小鸟和树美好的祝愿和对小鸟对树的友情的赞美!”多么天真,异想天开的想法,但这何尝不是作者最真切美丽的幻想,作文的目的不就如此吗?之后,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从不打断学生的思路,干涉学生的想法,控制学生的思维,而是给予学生更广阔、自由的想象空间,让学生们用心灵的自由和天真的情思去描绘自己的想象作文,活跃思维,从而促进学生个性作文的形成。

4.创造机会 多方思维

语言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要掌握这种工具,必须让小学生的作文在尽可能大的范围里,在尽可能丰富的层面上得到实际应用和模拟运用,只有在充分的实践运用过程中,才能激起小学生学习作文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作文能力。因此,只要有助于学生语言实际应用的一切可能的办法、形式、机会,我们都不能放弃。

结合开展”我们畅想未来”读书会,不失时机地布置学生进行科幻作文,《未来的学校》、《未来的衣服》、《20年后我的家》等,既是对读书的总结,又是学生进行创新作文的好机会;根据自己喜欢

的学习用具,自由扩充拟题,想象故事,写《魔术文具盒》,记《书包旅行记》,介绍《神奇的钢笔》等;习作可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科技小实验,引导学生注意身边的事物和体验生活,说说心里话,写《我为什么会哭》、《我家的多功能沙发》、《小纸人动起来了》等;还结合作文课,出示学生喜欢的动物图片让学生自由选择动物组合起来编童话故事,开《童话故事会》,看谁讲的童话故事最精彩??通过各种渠道,课内外、校内外为学生找寻作文的机会,让学生多方思维,完成作文训练所要达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北师大出版社

[2]《小学作文训练艺术》2000年版. 中国林业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策略思考

全文共 2346 字

+ 加入清单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在作文教学中重点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积累和观察,让学生产生对生活的思考进而培养学生写作灵感,激发学生练笔的兴趣,写作说真话、实话、心里话,杜绝假话、空话、套话。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鼓励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多读、多看、多想、多写,积累观察日记、生活笔记、书信和随感。教师应该在实际的教学中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到每个学生对事物的认知程度不同,他们对事物的想象结果也不一样,观点也有所不同,所以不能像以往那样要求,应该从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情感的抒发去引导,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作品,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是一个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对生活细致的观察能力和发现生活中正能量的一面,力求有创意的表达。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在策略上要进行相应的改进和调整,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和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一、以活动促兴趣发展

1.展开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我们的实际课堂上,通过分组学习和讨论,给学生固定的题目,和让学生自己拟定题目,这样的办法都是让学生有自己的思考空间和表达想法的方法。讨论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借鉴其他学生的优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延续。学生之间的相互问答,和查阅资料,同时也是学习交流的过程,能够增强阅读写作的浓厚兴趣。教师在组织辩论活动中,一旦遇到有争论的情况,不必简单直白地阐明自己的态度和观点,而是在恰当的时机找准争论的结点,引经据典将双方观点有机统一,客观公正陈述事实,在陈述观点同时也是激发同学们深入思考的过程,这样就广泛调动了同学们发言思考的积极性,通过现场的辩论,所有学生的兴趣都调动起来了,虽然有的说的不是很贴切,但是学生大胆的发言也是一个好的方向,表达好的学生的语言精简,论据充分,同学间也是一个直接的学习过程,重要的是同学们在愉快的心情中接受了训练思维的教育。

2.利用课本剧,提高学生参与度

教材中的有些篇目,场景宏大,人物关系纷繁复杂,内心世界也比较复杂,在教学中可组织学生在充分阅读、理解课文的基础之上,将课文改编成剧本,设置特定的情境和场景,活灵活现地展示当时的时代背景,让学生既做演员,又做观众;既做表演者,体会当时人物的亲身遭遇和心理状态,又做旁观者,感悟生活,这样不仅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阅读的兴趣;从而增强学生的写作、表演能力。

3.通过文学欣赏课来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单纯依靠语文课本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文学欣赏水平,是绝对不够的。教师要在引领学生进入阅读世界发挥导师的作用,带领广大学生广泛涉猎各类文学作品,吸取更多的精神营养,分享其中的思想体悟,增加各类知识积累,提高审美情趣。通过文学欣赏课,学生阅读量大了,知识素材多了,阅读兴趣自然越来越高,选择性阅读的能力也会增强,循序渐进,日积月累,就会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培养学生想象思维能力,进行想象作文训练

1.利用有关课文内容进行思维训练

小学的语文课本是学生第一接触到的文学作品,是学生开始学习写作的基本的参考内容,通过对课文的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一些写作的方法十分必要,是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学完《秋天的怀念》后,要学生运用拟人换位思考,将浓浓的母子情延伸思考,这样学生带着情感去写作,饱含深情,触景生情,感人至深,从而激发学生情感。

2.运用临界思维,激发学生想象

魏巍在《东方》第六部第四章说:“悲苦的回忆与幸福的憧憬交织在一起,真是苦辣酸甜一齐兜上心头。”我们可能一心为了远处的风景,而忽视的脚下的路。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利用临界思维,做一些大胆的假设,鼓励他们结合自身实际,写一些《假如我是……》《我希望……》《写给十年后的自己》等充满设想和想象的作文,也是训练学生想象能力的有效方法。

三、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启发、捕捉写作灵感

臧克家在《京华练笔三十年》提到:“生活枯竭,灵感不来,虽然有诗,但好的不多。”灵感对于写作非常重要,教师要利用教学活动和生活现象,特定场景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来点燃学生的写作想法,提高他们的写作热情,赞扬他们的写作信心和写作激情,这样学生才能从整体上提高写作水平。

1.培养写作灵感

写作灵感要积极培养,而不是被动接受。好的灵感也需要有足够的想象力。有句话说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在想一个好的灵感之前要有足够大胆的想象力。培养灵感首先要注重生活点滴的积累,引导学生观察身边事物,透过表面看本质,积累材料,量变达到质变,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报纸、杂志,名言警句,养成写日记的习惯,进行反复的训练。一旦真正写作,头脑里积累存储的材料信息,就会融会贯通,思如泉涌。反之,则捉襟见肘,相形见绌,一潭死水,何谈灵感。

2.启发写作灵感

灵感需要培养,也需要启发。孔子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式能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一方面要从学生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出发,尽力将写作范围、思考空间、词汇占有量等因素综合考虑,杜绝又大又虚,少些文体、情景、风格的限制,扣人心弦,诱发其写作灵感,激发写作思维。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充分展开联想,保持思路畅通,因为灵感的出现,往往和丰富的联想、想象紧密相连。灵感具有闪念即逝、杂乱无序的特征,要让学生随时随地的记录下自己的写作想法和灵感,然后通过整理资料和自我描述的方式回头再对读书笔记进行整理,会发现很多佳句,正是灵感突现的成果。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更多是需要教师发挥教学主导的作用,注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因材施教,因地施教,要从具体事物着眼,认清学生的心态,打开学生的心扉,教会他们培养写作灵感,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鼓励他们热爱生活,他们就会有说不尽的话题,各种思维的花朵就会开放,带领学生走进自己营造的精神殿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于丹中小学生人格教育视频观后感

全文共 726 字

+ 加入清单

周六我观看了于丹老师的讲座,她结合《论语》和中国古代先贤的教育主张,博古论今,指出目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看完之后,引发了我对于家长、学校与孩子之间的教育、人格、沟通、学习、健康成长问题的诸多思考和感触。

一、于丹主张教育的根本是快乐的学习,是自我潜力的开发。

面对中国应试教育的弊端,每个家长都深有体会。在学校教育阶段,所有能让孩子增长见识,锻炼操作能力、强健体魄的课程,譬如音乐、美术、手工、体育等教育资源严重不足。这就是于丹所谓的工艺教育的主张。在日常生活中,家长都重视孩子的学习,从来不让孩子做家务。结果绝大部分的孩子从小都不会做家务,从来没有做过家务。

我想通过这一点,需要家长和学校反思的是:()和生活脱节的学习,是不会快乐的,同时自我潜力的开发也会受到严重的阻碍和发展。

二、于丹老师在讲座中强调孩子要学会感恩。

中国家庭几乎无一例外溺爱子女,对子女的呵护无所不及。这样一来,子女会认为给予是本份,不给是亏欠。一切都是应得的。孩子在小的时候,因为某个要求没有被满足就会大哭大闹,就会埋怨父母;在成年的子女中,还有的子女因为父母不能满足自己的物质要求而和父母断绝往来。用古代传统的孝顺理念去教育现在的孩子,无异于比全天还难。

简单的一个道理:子女要学会感恩,要懂得分享。

三、于丹老师的观点还有挫折教育,为人处事的能力,人际关系的融合能力。

这些教育和能力是孩子在走向社会前所必备的素质。但是,我们周围的孩子却令人遗憾的发现,他们独自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实在有限。

教育是一个起点,是一种陪伴,是一种理念和鼓励,而最终的成全,是每个孩子自我的人格和心灵。让孩子在人群中去学会爱,在山水中去发现永恒,在社会的规则中去勇于承担,在这一切中,去建立人格!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