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七夕话题活动800字【推荐四篇】

有播种才有收获,有付出才有得到。今天小编就来分享七夕话题活动800字,请各位读者好好欣赏和借鉴。

浏览

1044

作文

15

篇1:以多彩的活动话题

全文共 846 字

+ 加入清单

到了那里,我们先排队去宿舍整理内务。虽然房间不大,但很舒服。早上,打开窗帘一束暖和的太阳光照进来,使我门全身暖烘烘的,舒服极了。忙碌了一会儿,很快就到了排队集合的时间了,基地班主任交代好任务,提出要求后,我们就开始上课了。这些课的内容还真够丰富,有自救互救课、陶艺制作课、拓展训练课……

最使我感到新鲜的课是“智慧之光”课。

我一进门,就看见许多好奇的机器,特别是美妙神奇的辉光球。那圆圆的球里有好几条细细的红色“射线”,会在里面不停地漂浮,放射。看上去很美丽,但只要你一把手放在上面,就马上会有一根蓝色的线直冲你手心而来,如果再有一个人碰手,那两个人的手将会像针刺一样的痛。这使我知道它虽然很漂亮,但有着一定的电力。

最使我感到辛苦的课是军训课。

12月份,虽说已是冬天,但午后的天气还如同夏天,阳光灿烂。那天,我们上军训课,在这节课里我们可受罪了。动也不能动一下,稍动一下就要喊报告。在火热的太阳光下,我们头上的汗水直往下滴,但大家都不敢抹一把汗,太阳光还不断地刺进我们的眼睛里,使我们睁不开眼,但我们都不叫一声苦,不叫一声累。军训课可真是一堂培养我们意志的课呀!

绿色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真是苦中带甜,甜中带乐。

那天晚上的篝火晚会,使我们全体的五.六年级同学和全体老师、教官都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里,使我终身难忘。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我们六年纪的全体同学一起跳起兔子舞,大家肩搭肩,围成一个大圆圈,左脚蹬二下,右脚蹬二下。大家边跳边笑,高兴得合不拢嘴。一阵喜悦后,我们围坐在原定的位子上,欣赏各班同学临时排的节目,你可别小看这些节目,他们可精彩了!有一班的小品“1+1”,四班的小品“破车”,分别有表演大师扬敏扮演宋丹丹,胡倩楠扮演赵本山,

还有我们班男高音演唱家於宁唱的《小鸡》……欢呼声、掌声一阵盖过一阵,在我童年的记忆里留下了难忘的的一页。

晚上熄灯后,寝室里讲起了悄悄话,可不一会儿疲劳就把我们带进了甜蜜的梦乡——

绿色学校的这两天社会实践活动多有意思呀,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多姿多彩的不平凡的两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以重阳节活动话题

全文共 764 字

+ 加入清单

重九逢佳节,银芝耀眼明。

白菊生桐溪,风姿更超逸。---------—题记

家乡的重阳节,充斥着浓郁的地方特色。

登高赏景。眺望远方,顿时感到胸怀若谷。

遍插茱萸。心情略有些沉重地插上茱萸,寄托心中对亲人的思恋,对故土炽热的爱。也祈愿着一家平安。

吃重阳糕。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祝愿子女百事俱高。这是人们对儿女的殷切祝福,多么朴素却又令人潸然泪下的爱!

饮菊花酒。屈原的《离骚》中曾写道“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原来饮菊花酒的风俗早在战国时就已有了。后来,饮菊花酒又被附会上神话色彩,饮菊花酒可以躲避灾难。于是,饮菊花酒的习俗就一代一代源远流长。

……

不过,众多习俗中,我还是最爱饮菊花茶。在温暖的阳光下,呷一口纯正的杭白菊花茶,顿感神清气爽,精力充沛。

我的家乡嘉兴,盛产杭白菊,亦称甘菊。以杭白菊加工精制的产品用以泡沏饮茶,其色、香、味、形堪称“四绝”,有清心解渴、消暑除烦,润喉生津之功效,能与西湖“龙井”媲美,素有桐乡一朵花之称,已有三百多年栽种历史。杭白菊中的极品——胎菊,是杭白菊的精华,在一棵菊苗主干上采摘下来的花蕾,它吸收了整棵菊苗的精华,最先含苞待放就被采摘下来。这时采摘下来的胎菊花粉最多,冲泡出来的花茶黄中带绿、清香诱人,细细品尝,令人心旷神怡!

杭白菊不仅仅是茶中珍品,更是极好的药用材料。它是我国传统的栽培药用植物,是浙江省八大名药材“浙八味”之一。《神农本审经》曰:"菊花味苦、平、主、风、头晕、肿痛、目俗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血气,轻身耐劳延年";《本草纲目拾遗》说:"……

杭白菊果真是珍品啊!

重阳节,饮菊花茶可真是的享受啊!

而桐乡也因杭白菊种植面积广,占全国90%以上,而被誉为“百花地面”!

杭白菊,愿她永远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朴实的“百花地面”散发她特有的古朴、醉人的芳香……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以多彩的活动话题

全文共 753 字

+ 加入清单

横幅、呼喊,挥舞的双手;擂鼓、应援灯、扬起的彩带……这就是我们的毕业季篮球赛。

经过三轮比拼,我们班战胜了其他班,成功以B组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决赛,准备和五班争夺篮球赛冠军。

5月27日,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六年级的六个班全都聚集在操场上。走廊上挤满了人。有些无处落脚的同学甚至从厕所的窗户由上往下看。各个班的拉拉队员们有的举着纸牌,有的拿着彩带,还有的在呐喊、尖叫。操场上一片沸腾的景象。

比赛开始了,然而我们班一直处于下风。时间一点点过去,大家都紧张得不行。只要我们班一有机会,我们就会大喊“加油”。

在比赛快要结束时,我们仍然落后对方2分。就在大家快要绝望的时候,球传到了李子予手上。他拿着球,深呼吸,举球,投篮。球,在空中划了一道漂亮的弧线。

“这么远,怎么可能进啊!”我不敢看,紧张地闭上了双眼。突然,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响起。进了?进了!我睁开眼。只见我们班的同学有的抱在一起,有的已经跳上了凳子。旁边的刘俊希,用力地抓着我的胳膊,尖叫着:“进球了!进球了!他进了3分!”哇!我们班反超了!大家使劲地拍着鼓,呐喊着,为我们的英雄喝彩!

胜利的天平在向我们倾斜,此时比赛只剩下3分钟了。可是谁能想到,我们刚刚投入一个三分球不久,五班就成功地组织了一次反击,扳回2分。这时比赛只剩下30秒,我们还落后1分。我们班的队员没有放弃,他们又发起了进攻,但是……最终比分定格在11:12,我们以1分败北,与冠军擦肩而过。大家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瘫坐在操场上。我只是看向记分牌,默默不语。

在随后的颁奖仪式上,队长的发言,让我们对“输”有了新的看法。“五班的实力的确比我们强,祝贺他们夺得冠军!但是我们六班不会认输!失败,教会我们的不仅仅是失败本身,而恰恰是如何对待失败。五班,等着!终有一天,我们会打败你们!”

五班,下一次再战!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关于重阳节活动话题

全文共 808 字

+ 加入清单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