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处暑前后的民俗是什么(最新20篇)

家喻户晓的一首经典之作,流露着一个国家,团结、繁荣、昌盛等。小编收集了民风民俗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6097

作文

1000

关于民俗的作文

全文共 914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在我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

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如宁波、台州、舟山,这与方国珍占据温、台、明三州时,为防范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袭击而改“正月十四为元宵、八月十六为中秋”有关。此外在香港,过了中秋兴犹未尽,还要在十六夜再狂欢一次,名为“追月”。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朝。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在唐朝,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意。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欢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关于描写白族的民风民俗作文

全文共 32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星期天,妈妈要带我去她小时侯的朋友家去玩,而且那个朋友是个白族的朋友。

我和妈妈来到了这个朋友家,我就叫他叔叔。叔叔请我们坐在沙发上,然后,叔叔把茶端来了。他先给我和妈妈切了一壶很苦的茶,并且没倒满,我喝掉以后。叔叔又给我切了一壶很甜的茶,又没给我倒满,我又喝完了!叔叔有给我切第三壶茶,结果是又苦又甜而且又没倒满。我忍不住问妈妈:”这是怎没回是?”妈妈笑这说:”这就不知到了吧!这是白族的习俗!凡客人光临,必以三道茶招待!而且倒满茶就不吉利了!”

我们玩着玩着叔叔就邀请妈妈来跳白族的舞蹈。我看了看说:”可以教我吗?”叔叔说:”好呀!”叔叔开始教我了:”1234567”我说:”又跳错了”我真笨。

已经夜蹊了我一一不舍的回到了家。我自言自语下次一定还要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国民俗春节作文600字

全文共 684 字

+ 加入清单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节吗?我很喜欢,因为在春节期间里,我们可以放烟花、出门拜年,吃好多好吃的······是最热闹的一个节日。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春节的一些习俗、故事、食品吧!

大家一定知道许多习俗!就让我来讲讲吧!

美国的印第安人有独特的新年习俗。每到除夕之夜,他们就会举行富有特色的篝火晚会,一家围在在篝火旁边,载歌载舞。待至晨曦微露,他们就把破旧衣物付之一炬,作为除旧迎新的象征。

耍龙灯也叫“舞龙”、“龙灯舞”,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民间娱乐活动。从春节到元宵节,我国城乡广大地区都有耍龙灯的习俗。经过千百年的沿袭、发展,耍龙灯已成为一种形式活泼,表演优美、带有浪漫色彩的民间舞蹈。每逢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和重大庆典活动,都会耍龙灯,呈现出一片浓浓东方气概。

压岁钱的来历:传说古时候有一个叫“祟”的小妖,黑身白手,他每年年三十夜里出来,专门摸睡熟的小孩的脑门。小孩被摸过后就会发高烧说梦话,退烧后也就变成痴呆疯癫的傻子了。人们怕祟来伤害孩子,整夜点灯不睡,就叫“守祟”。

据说嘉兴府有一户姓管的人家,夫妻老年得子,十分珍爱。在年三十晚上,为防止“祟”来侵扰一直逗孩子玩,小孩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包了又拆,拆了又包,睡下以后,包着的八枚铜钱就放在枕边。半夜里,一阵阴风吹过,黑矮的小人正要用他的白手摸孩子的头,突然孩子枕边迸出一道金光,祟尖叫着逃跑了。于是这件事传扬开来,大家纷纷效仿,在大年夜用红纸包上钱给孩子,祟就不敢再来侵扰了。因而人们把这种钱叫“压祟钱”,“祟”与“岁”发音相同,日久天长,就被称为“压岁钱”了。

哈!又有好吃的了,饺子,花生,糖,瓜子······真是多的数不清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民风民俗作文春节

全文共 763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中国一个十分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春节期间,全国是上下举国欢庆,处处洋溢着欢乐和谐的气氛。

佛山的春节一般在农历的二十几就开始。主要的活动包括逛花街,办年货等。佛山人喜爱逛花街,久而久之,这便成佛山人过春节必不可少的活动。因此,按历代习俗,都会举行一次年宵花市。

“年廿八,洗邋遢”这句是广东话。佛山人会在农历二十八的时候把家里的每一个角落打扫得干干净净。把这一年不好的东西去除掉,迎接新年的来临。年前,佛山人还会开油锅、蒸年糕。开油锅炸蛋散、油角、煎堆等,寓意来年的日子好像只油锅,油油润润,富富足足。佛山人还爱蒸年糕,寓意年年高。

在年三十晚这一天,是整个春节的高潮。这一天,孩子们都会到处燃放烟花爆竹。不仅如此,大家还会忙于做年夜饭。佛山人对年夜饭的菜色十分讲究,既要美味可口,还要好意头。一般的年夜饭都会有鸡,俗话说“无鸡不成宴”,因此,鸡是少不的。其次,就是一些应景的菜,例如:鱼,代表年年有余;发菜,代表发财;蚝豉,代表好事……吃过晚饭,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去逛花街,越接近十二点,人气就越旺。

大年初一,大家都会睡到近中午才起床。吃过午饭之后,佛山人会到公园去看表演或到亲友家去拜年。拜年时,不论带多少礼物都不能是单数,因为俗话说“好事成双”。进门,首先要对象说不同的祝福语。对老人要说“新春如意”,“寿比南山”;对有工作的人说“工作顺利”,“新年进步”;而做生意的人,最中听的莫过于“新年大赚”,“发财利市”。拜年时,长辈会将事先准备好的利是给未成年人,表示把吉祥和祝福带给他们。

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是春节的另一个高潮。在佛山,有这么一个俗语“行通济,无蔽翳”。这意味着在正月十五那一天,人们都会拿着行运风车和与“生财”同音的生菜走通济桥,祈求身体健康、财运亨通。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吃汤圆,寓意和和美美,团团圆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蒙古族民风民俗的作文

全文共 515 字

+ 加入清单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只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丰富的民族文化构建了我们这美好的中国,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和语言文字。下面我们来了解其中的几个少数民族吧。

蒙古族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蒙古族自称“蒙古”。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

蒙古族有自已的语言文字。蒙古语有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三种方言。现在通用的文字是十三世纪初用回鹘字母创制,13世纪初,经蒙古学者却吉·斡斯尔对原有文字进行改革,成为至今通用范化的蒙古文。用蒙古语言文字的新闻出版、广播、戏剧、电影事业也有了相当的发展。《蒙古秘史》等典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著名的英雄史诗《江格尔》,是中国三大英雄史诗之一;《饮善正要》被列为对世界文明贡献卓著的重要医学发明成果之一。畜牧业是蒙古族人民长期赖以生存发展的主要经济。此外还从事加工业、农业和工业。 蒙古族早期信仰萨满教,元代以后普遍信仰喇嘛教。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妇女头上的装饰多月玛瑙、珍珠、金银制成。蒙古族善于歌舞,民歌分长短调两种。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北京民俗文化的

全文共 814 字

+ 加入清单

想必去过北京的人肯定都吃过北京烤鸭吧!“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吃烤鸭真遗憾。”北京烤鸭有“天下第一美食”之称,又有外国人的“到北京,两件事,游长城,吃烤鸭”之说,可见北京烤鸭是举世闻名的。吃烤鸭的最佳去处是王井府的“全聚德烤鸭店。”这家店创于130年前。北京城还有一个大店子,便是位于崇文门外的便宜坊。便宜坊开业于1885年,比全聚德还早9年。全聚德烤鸭店以挂炉烤鸭闻名,便宜坊以焖炉烤鸭闻名。尽管两者风味大不一样,但是都在“烤”字上下功夫,所以被叫做北京烤鸭。

北京还有一个风俗,那便是满汉全席。夏天的北海公园里,35价中外游者身着皇、后、妃和朝臣的服装,依次进入彷膳饭庄。他们是这家御膳馆成立70年来的第五批品尝满汉全席的客人关于北京民风民俗的作文关于北京民风民俗的作文。重礼仪,讲排场的皇家气氛在身边缭绕。摆上桌面的共有130道,客人们分三个晚宴和一个午宴才能吃完。满汉全席最多可以达到134道热菜和34道冷荤,分六次才能吃完。满汉全席取材之广泛可谓是登峰造极。具体包括“山八珍”、“水八珍”、“陆八珍”三种。“山八珍”是熊掌、猴头、罕达堪、飞龙、虎肾、麋鹿、人参等;“陆八珍”为什蟆、驼峰、口蘑、玉皇蘑、凤爪蘑、玉米珍、沙丰鸡、松鸡等;“海八珍”即鲨鱼翅、刺参、鲜贝、紫鲍、乌鱼蛋、鳖肚、鱼皮等。从材料上来看,不仅广泛,而且珍贵,其中许多在今天已经成为保护动物,永远也吃不到了。满汉全席无疑是中华民族文化,在世界上可谓是独一无二的了。当然,除了满汉全席之外,仿膳也是宫廷菜肴。

春节是中国的头等重要的节日。被称为“中国人的圣诞节”,一般在每年的公历一、二月份左右。如同圣诞节一样热闹。在北京,商店张灯结彩,延长营业时间,供应大量年货。最具代表性的是彩灯和各种食品。1993年,为了保障安全,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颁布了禁放烟花爆竹的法规,使放爆竹这一传统习俗成为历史。

我真想去一次北京,去吃吃那里的北京烤鸭,在那里过一个快乐的新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中国传统民俗作文

全文共 679 字

+ 加入清单

传统节日,洋溢了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清秀,散发了浓浓的详情,也陪伴着小小的我欢乐成长。传统节日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春节了,想必大部分孩子也是如此。

春节的第一天,我早早的起床了,在这大喜的日子里,还有谁回去睡懒觉呢?大清早的,我连忙穿上新衣服来到爸爸妈妈和奶奶的面前,先磕头,再委婉地、甜言蜜语地、恭恭敬敬地拿压岁钱;亲戚朋友来了,虽说不用磕头,但也会说几句问候的、祝福的话,然后收上几百几十的压岁钱,摸着自我鼓鼓囔囔的口袋,有一种当上大富翁的优越感。不仅仅如此,过年还能够大吃大喝一顿,再放些鞭炮,之后的日子里也有钱能够买零食,玩具了。说起放炮来,那可是我们小孩子的最爱呀!先说鞭炮吧,那“噼里啪啦”的爆炸声,大如洪钟,让人听的是又激动、又兴奋、热血沸腾地;还有一种炮,大家小时候必须都玩过,那就是摔炮,薄薄的纸,有红有黄还有白,里面包着满满一堆的火药、石头、石灰,把它扔在地上“啪”一声,清脆而明亮。有些爱搞恶作剧的小朋友常常买上一大盒摔炮,把它们摆在地上,布置成一个地雷阵,这样如此要是有些不知情的人们走过那里,地雷阵就会爆炸,把可怜的人吓个半死,而“犯罪嫌疑人”还在那里捂嘴偷笑哩;还有一种就是女孩子十分喜欢的电光花,一根细铁丝,上头是灰灰的棒子,用打火机点着顶头,用手捏着最下头,就会放射出金黄色的小火光,像一个小太阳,十分可爱……

虽说它们很危险,可是有了他们,我们过春节才不会单一、枯燥。传统节日还有元旦、端午、七夕等等,它们让人想起远在他乡的亲人,让人怀念开心无比的童年,陪伴每个人欢乐成长,传统旧日,我们的节日,我会用眼记住它,怀念它,赞颂它!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荷花的民俗

全文共 1357 字

+ 加入清单

观莲花:早在宋代,每逢六月廿四,民间便至荷塘泛舟赏荷、消夏纳凉。荡舟轻波,采莲弄藕,享受浩月遮云的夏夜风情,好不惬意。

放荷灯:是日夜,以天然长柄荷叶为盛器,燃烛于内,孩儿持以玩耍;或将莲蓬挖空,点烛作灯,置于屋内及庭院;或以千百盏荷灯沿河施放,随波逐流,星光闪闪,波光粼粼,烛光点点,十分好看。[17]

评选市花: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许多城市为适应两个文明建设的需要,相继开展了市花的评选活动,先后推举荷花为市花的城市有山东济南市、济宁市、湖北孝感市、洪湖市、河南许昌市、广东肇庆市、江西九江市等7市。90年代澳门回归前制定特区的区旗、区徽,也选用荷花为图案。这是因为这些城市和特区的历史渊源,民风习俗、情操陶冶与荷花息息相关。尽管他们遥隔数千里,发展的道路各异,然而,人们对荷花的喜爱心态却一脉相承,只是情韵各异。

山东济南市:1987年8月18日(阴历:六月二十四),荷花被誉为济南市“市花”,此后每年都举办荷花节。大明湖更是焕发了生机:垂柳披拂,荷花掩映,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山东济宁市:济宁市荷花栽培约有二千年的历史。济宁市的荷花新品种已达六十余种。

河南许昌市:20世纪80年代荷花被誉为许昌市“市花”,更促进了荷花文化的繁荣发展。

湖北孝感市:自古以来孝感城野荷遍地,尤以城西莲花湖为最盛。今日孝感市区便是莲花池之一隅。湖边有“荷花墩”,城内有荷花池,“泮沼荷香”已成为孝感八景之一。

湖北洪湖市:以洪湖闻名的湖北洪湖市,水域面积758平方公里,荷花到处盛开,使之成为荷花的海洋。1987年,洪湖撤县立市,1991年市人大通过决定以荷花为“市花”。

广东肇庆市:种植荷花近千年的广东肇庆市,以沥湖七星湖的荷花最为著名。已成为肇庆人民最喜爱的花卉之一。

江西九江市:市花定为“荷花”,荷花因为“迎骄阳而不畏,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成为圣洁代表,友谊象征和使者。荷花,又名莲花,与九江渊源颇深,山有莲花峰,洞有莲花洞,佳作有《爱莲说》,庙有莲花驿寺,池有莲花池。

赏荷佳地:首推“曲院风荷”,是中国西湖夏季赏荷名园。相传,曲院曾是南宋时期酿制官酒的作坊,作坊里的人闲时在院中广种荷花,于是夏季荷花盛开时,荷花香夹带着浓浓的酒香,香飘满园,于是曲院风荷便因此得名,也成为了西湖十景之一。

位于中国无锡滨湖区的马山千波路就是不可错过的赏荷佳地。当下,千波路旁一路皆是开满红荷翠叶的荷花塘,随风摇曳的伞状荷叶簇拥在一起,将千姿百态的莲花衬托得尤为娇俏可人。八月花期,是赏荷的最佳时间。

微山湖被称为“中国荷都”,有十万亩荷花池。微山湖美的内涵丰富多彩,横无际涯谓其阔,清波荡漾谓其雅。论其绚丽夺目,则要数满湖铺天盖地的荷花了。每届夏秋,百里湖面花团锦簇,荷香弥漫。花有红、白两色,红的嫣然如霞,白的冷艳似雪。面积如此大的荷花荡,全国亦不多见,堪称一大奇观。

京城日坛公园的荷花花大叶丽,清香远溢,亭亭玉立,吸引了众多游人观赏,花期能持续到9月。颐和园,可欣赏雨后天晴“莲红缀雨”的盛景。站在西堤向西望去,治镜阁湖、藻鉴堂湖两个湖区俨然是荷的天下。飘飘荡荡的荷叶铺满了整个湖面,荷叶上残留的雨珠在晨光中晶莹剔透,一朵朵亭亭玉立的荷花带着晨露愈发娇艳。微风过后荷花清香扑面而来。阳光倾泻下来,在荷叶的尖上汇为一滴露珠,又滑进湖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二十四节气之处暑节气的农谚及农事活动

全文共 1730 字

+ 加入清单

处暑农谚

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

处暑天不暑,炎热在中午。

热熟谷,粒实鼓。

处暑雨,粒粒皆是米(稻)。

处暑早的雨,谷仓里的米。

处暑若还天不雨,纵然结子难保米。

处暑三日稻(晚稻)有孕,寒露到来稻入囤。

处暑谷渐黄,大风要提防。

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

处暑高粱遍地红。

处暑高粱遍拿镰。

处暑高粱白露谷。

处暑三日割黄谷。

处暑十日忙割谷。

黍子返青增一石,谷子返青大减产。

黍子返青压塌场,谷子返青一把糠。

收秋一马虎,鸟雀撑破肚。

处暑收黍,白露收谷。

黍子面积小,注意防麻雀。

早黍子,稙高粱,鸟雀啄食要严防。

黍子粘,黍子好,籽粒做年糕。

干打谷,湿打黍。

打黍宜摔,绑笤帚还用穗和秸。

七月底,八月边,家家新米桌上端。

若要玉米大,不准叶打架。

要想苞谷结,不得叶挨叶。

七月秋风凉,棉花白,稻子黄。

处暑见新花。

处暑好晴天,家家摘新棉。

早不摘花,午不收豆。

棉桃碰腿,正淌汗水。

棉桃碰着腿,酒壶不离嘴。

花收暖,麦收寒。

处暑开花不见花(絮)。

处暑花,不归家。

处暑花,捡到家;白露花,不归家;白露花,温高霜晚才收花。

绿肥盛花期,压青正适宜。

绿肥压三年,薄地变良田。

处暑长薯。

早怕旱,后怕淹,中间就怕连阴天。

秋好在管,麦好在种。

粮食不到囤,管理莫松劲。

粮食没到手,管理不能丢。

处暑就把白菜移,十年准有九不离。

处暑移白菜,猛锄蹲苗晒。

处暑栽,白露上,再晚跟不上。

处暑栽白菜,有利没有害。

处暑栽,白露追,秋分放大水。

种菜不拣苗,到老长不好。

七月半,栽早蒜。

七月十五,早蒜入土。

七芫,八菠。

芫荽不热不种,不冷不弄。

处暑拔麻摘老瓜。

山上萝卜不怕旱,夜流露水阴到根。

黍子春玉米,收完快耕地。

早耕如上粪,歇地如歇马。

早耕不用问,杂草顶茬粪。

早耕草作肥,晚耕如种草。

秋田耕得早,消灭虫和草。

早把地耕好,种麦误不了。

枣柿半年粮,不怕闹饥荒。

枣树拔地轻,适合搞间种。

发芽晚,落叶早,适与粮棉搞间套。

上结果,下种田,不愁吃的不愁钱。

木本粮食,铁杆庄稼。

斗地打石粮。

树上三千元,树下吨粮田。

十棵枣树得饱暖,百棵能收一万元。

叶是加工厂,叶茂枣子强。

叶子长得强,枣子灌满瓤。

今秋叶子保得好,明年就能多结枣。

今秋叶子落得早,明年结果少又小。

涝梨旱枣。

涝梨旱枣水栗子,不旱不涝收柿子。

乐陵小枣天下知,营养丰富拔金丝。

周尹(庆云县后张乡周尹村)枣树两搂粗,罗成

(相传)拴马于此树,燕王扫北人藏躲,一群百姓得保护。

处暑见红枣,秋分打净了。

处暑花红枣,秋分打尽了。

七月枣,八月梨,九月柿子红了皮。

七月枣,八月梨,九月柿子来赶集。

七月十五枣红腚,八月十五打干净。

七月十五拣枣吃,八月十五打枣吃。

七月十五拣枣吃,八月十五拦枣吃。

七月十五枣红圈,八月十五晒半干。

七月十五花红枣,八月十五晒红枣。

好贮藏,易加工,营养保健能治病。

一日三个枣,终生不见老。

红枣深加工,价值数倍增。

红枣加工制品丰,枣脯枣汁和枣晶,枣茶枣酱枣灌头,阿胶蜜枣能治病,乌枣醉枣保鲜枣,枣露红枣莲子羮。

栽上枣树怕调地,搭钱费力不容易。

制定政策安民意,谁栽应该是谁的。

地随树走,谁栽谁有。

七月半,石榴当饭。

秋前牲口细心管,三秋逞强在田间。

处暑鱼速长,管理要加强,饵料要增加,疾病早预防。

农事活动

立秋、处暑都在阳历8月里,农事活动综合于下:

山西:秋禾锄草麦地耱,打切棉花去病柯;南部种麦订计划,晋中棉花打顶柯;晋北侧重积肥事,胡麻莜麦要收罗。

河北:立秋处暑,喜报丰收,精收细打,颗粒不丢。大茬早耕,准备秋种。晚秋作物,加强管理。地瓜追肥,黄烟培土。棉花整枝,适时打顶。

山东:处暑风凉,收割打场。边收边耕,耙耱保墒。晚秋管理,措施加强。秋菜定苗,锄草防荒。各种害虫,综合预防。浇水追肥,保证苗旺。

河南:立秋过后处暑连,打草沤肥好时间,拔除大草放秋垄,小麦割完地早翻。

吉林:立秋处暑在八月,拔草放垄晒水田。

江苏:立秋收早稻,处暑雨似金。

上海:立秋过后处暑来,深耕整地种秋菜。晚稻出穗勤浇水,籽粒饱满人心快。

浙江:立秋处暑耕作忙,多种蔬菜和杂粮。晚秋追肥勤灌溉,害虫风害要早防。

安徽:立秋种白菜,处暑摘棉花。

湖南:立秋处暑天渐凉,玉米中稻都收光。

福建:八月立秋处暑快,边种蔬菜边管粮,防害治虫田管理,水稻防倒要烤田。

云南:立秋处暑八月天,棉花整枝烟短剪,白薯翻蔓秋荞播,拔草捉虫保丰产。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苗族民风民俗

全文共 644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古老文明、讲究礼仪的民族,岁时节庆独特鲜明。

大部分地区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为主食。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为常见。典型的食品主要有:血灌汤、辣椒骨、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捣鱼、酸汤鱼等。我家有一只可爱的小白鼠,因为它长得胖胖的,缩成一团旧像是一个毛绒球,所以我给它起名叫“球球”。

苗族聚居的苗岭山脉和武陵山脉气候温和,山环水绕,大小田坝点缀其间。出产水稻、玉米、谷子、小麦、棉花、烤烟、油菜、油桐等。除此,还蕴藏着丰富的木材资源和矿产资源。苗族在历史上多苗族节日较多,较隆重的节日有过“苗年”、“四月八”、“龙船”节等。

苗族的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苗族没有文字,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

苗族居住在高山地带,以农业为主,农作物有旱稻。包谷,荞子,薯类和豆类,经济作物是麻,一般是自己种麻,自己纺织。苗族人民有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如古歌,诗歌、情歌等等。苗族也善舞蹈,芦笙舞最为流行。

苗族语言:苗语分三大方言:湘西、黔东和川黔滇。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

苗族地区以农业为主,以狩猎为辅。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驰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

苗族服饰多达一百三十多种,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媲美。

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芦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乐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山东民俗作文

全文共 642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山东潍坊,它是一个物产丰富、鸟语花香的一个好地方,那里景色优美、绿树成茵,风筝成了这个城市的标志。

在潍坊这个适宜人居的国家园林城市,有数不尽的美景。其中白浪河湿地公园就是一道让人心情舒畅、流连忘返的地方。

从远处看,白浪河湿地公园周围繁花似锦、绿树成茵;从近处看,白浪河湿地公园一片绿色,就在这绿的仿佛是一块无暇的翡翠之中,一条宽阔、洁白无瑕的河流从中流过。这就是远近闻名的白浪河。漫步在白浪河旁,从清澈见底的河水中,看得见河旁树木歪歪斜斜的影子,快乐的鱼儿在水中自一由嬉戏。闭上眼睛,抬头望着那蔚蓝的天空,会觉得自己仿佛就是河水中的一条小鱼儿,那种感觉妙不可言。

站在宽阔的白浪河大桥上,宽广的河面上波光粼粼,河的两边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伴着河边的垂钓者,忽然让我想到一首“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两句诗。这时河面上吹来的一阵阵微风,使人感到一丝丝凉意,感到非常得惬意。

漫步在树林间,耳中,莺歌燕语,此起彼伏;眼前,树叶上下翻飞,随风而舞。走在田野间,田野金黄一片,会忽然觉得造物主是如此神圣、伟大。一阵凉风迎面吹来,柔柔的,痒痒的,像妈妈的手在抚一摩我,又像是姐姐在挠痒痒。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清新、那么优雅,令人心情舒畅,流连忘返。

抬头看天空,蔚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就像是海面上的朵朵浪花。沉醉其间,会觉得自己仿佛就是朵朵浪花中的一朵,欢呼雀跃,悠然自得。

潍坊,我美丽的家乡,这里物产丰富,这里的人民勤劳善良,这里四季鲜明风景优美,这里处处洋溢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游九顶塔民俗乐园

全文共 582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爸爸妈妈带我去了九顶塔民俗风情园,领略了美丽的风景、精彩的民族歌舞,还有许许多多的民族风情。

我开心极了! 我看了九顶古塔,听说是隋唐时期的呢!中国古代的人们真是了不起,他们用勤劳和智慧,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可敬的历史文化…… 我见到了苗族、佤族、傣族、彝族、维吾尔族、蒙古族、朝鲜族还有陕北窑洞等各式各样的民居,欣赏了各个民族的歌舞,品尝了蒙古族的鲜奶酪;我记住了佤族人民“以黑为美”的审美观,还记住了陕北人民当年迎接毛主席、迎接解放军的安塞腰鼓和奔放的大秧歌。

我还看到了“秦琼大战宇文成都”的马战场面——几个身穿古代铠甲的人舞者竹节锏、蛇形枪、方天画戟等古代兵器打来打去。听爸爸妈妈说很久很久以前,古代人就是这样打仗的。妈妈还说有一本书叫做《三国演义》,我长大了一定爱看,那里面描写了许多精彩的故事。

哈!我居然还亲眼看到了“游击队”打“鬼子”!《地道战》情景剧演出是我最最喜欢的节目,看着“鬼子”们一个一个被“游击队员”和“老乡”们打翻在地,看着水井里、树洞里、屋顶上随时就会跳出一个游击队员,看着“鬼子”们一会儿被石头打中、一会儿掉进坑里……哈哈,真是太过瘾了! …… 在九顶塔,我还看到古代州官带领百姓进行的“纪念屈原”的祭祀活动的模拟情景,吃到了香甜的粽子,喝了清香微苦的艾叶水,和少数民族的叔叔阿姨们手拉手围着篝火跳舞……

我度过了快乐而有意义的一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二十四节气之秋分民俗谚语

全文共 1299 字

+ 加入清单

中喷花,大把抓,留种顶呱呱。

要想来年长好棉,中喷花要田间选。

种棉不选种,必定减收成。

一要质,二要量,田间选种不上当。

棉种贮藏要分家,单收单贮不混杂。

一年纯,二年杂,三年就退化。

一年纯,二年杂,三年四年不像啥。

棉花要摘好,不能满地跑。

棉花要摘多,一棵挨一棵。

大兜上缝小兜,好坏棉花分开收。

拾时大掺,回来再捡。

要想棉花卖上价,拾花莫要揪疙瘩。

早割豆,午拾花,摊开布单砍芝麻。

僵固瓣,眼睫毛,全部摘净效益高。

勤拾花,不留羊尾巴。

精收细摘,朵絮归仓。

拾不完的棉花,抖不尽的芝麻。

天气要变,摘花莫慢。

棉花不入垛,收成不敢说。

一年辛勤盼个秋,棉花拾净才说收。

地里看年景,棉垛看收成。

如若地里丢,丰产没丰收。

该收不收,必定得丢。

秋分秋分,昼夜平分。

八月,昼夜平。

八月十五雨一场,正月十五雪花扬。

秋分收稻子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夏忙半个月,秋忙四十天。

秋忙秋忙,绣女也要出闺房。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秋分见麦苗,寒露麦针倒。

勿过急,勿过迟,秋分种麦正适宜。

秋分麦粒圆溜溜,寒露麦粒一道沟。

适时种麦年年收,种得晚了碰年头。

早谷晚麦,十年九害。

麦子早下种,十年九收成。

早黍晚麦不归家,种麦“早”字要狠抓。

麦种八月土,不种九月墒。

适时早播老经验,适时晚播也增产,看种看地又看天,“适时”二字要把关。

肥少旱田,适早保险;肥足能灌,酌情播晚。

过早温高苗猛窜,病重虫咬苗难全;过晚很难保穗足,管理再好难高产。

秋分前十天不早,秋分后十天不晚。

淤土秋分前十天不早,沙土秋分后十天不晚。

秋分种高山,寒露种平川,迎霜种的夹河滩。

淤种秋分,沙种寒。

淤地种好麦,明年豆更强。

秋分到寒露,种麦不延误。

白露秋分菜,秋分寒露麦。

分前种高山,分后种平川。

阳坡麦子,阴坡谷子。

麻黄种麦,麦黄种麻。

种麦泥窝窝,来年吃白馍。

种麦泥流流,来年吃馒头。

要吃面,泥里拌。

要吃馍,泥里拖。

种泥不种水,种水种不归。

犁沟种不如贴茬耩,贴茬耩不如犁铧响。

得种就得收。

麦收八、十、三场雨。

八月有雨好种田,十月有雨麦墩盘,来年三月透地雨,穗足粒多保丰产。

瓜茬种上麦,馍馍吃不败。

麦种深,谷种浅,荞麦芝麻盖半脸。

谷耩浅,麦耩深,芝麻只要隐住身。

二指浅,四指闷,种麦三指正当心。

二指浅,四指深,三指准。

中指二纹,不用问人。

两三厘米浅,六七厘米深,四五厘米准。

麦种晒和扬,粒实出苗壮。

扬一扬,秕粒剔除种子强。

麦种用水漂,瘪粒能除掉。

药剂拌种,防治病虫。

发芽试验早做好,下种数量可参考。

小麦精量播种机,深浅宽窄能调剂,下种均匀省良种,苗子出来壮又齐。

稀豆稠麦,收不会坏。

稀麦稠豆,没啥来头。

麦稀两手空,稠麦好收成。

早麦要稀,晚麦要密。

七宿麦子八宿谷,十二宿上看秫秫。

麦出七,豆(春)出五,高粱十天才出土。

豆三(夏)麦六菜(秋菜)一宿。

麦子不出芽,猛使砘子压。

秋分稻见黄,大风要提防。

晚稻蒂子松,经不起一阵风。

稻黄一月,麦黄一夜。

秋分收春豆。

豆收旁秸麦收齐。

荞麦四个一十八,七十二天就归家。

青十八,红十八,白十八,黑十八,七十二天收回家。

秋分收花生,晚了落果叶落空。

秋分棉花白茫茫。

秋分不着“喷”(拾第一次花),到老瞎胡混。

时到中喷花,留种莫拖拉。

棉种留中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民俗作文600字

全文共 597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之中,最令人兴奋的节日当然是春节了。春节里的民俗和饮食,如同锦上添花、画龙点睛。

先说春节的民俗。腊月二十三这天,便是小年。按照民俗,这天里,人们需要祭灶王爷,让灶王爷上天说自家的好话。

腊月二十四,要打扫自家的房子,意味着扫除一切对人们不友好的事物,迎接欢乐、财富、健康,这是辞旧迎新的象征。

再过几天,到了大年三十这天。人人都盼着这天,因为这天晚上是一年的最后一晚。晚上要吃饺子,还能看各地的春节联欢晚会,难怪会让人人挂念。

大年初一初二,人们都会穿上新衣服,外出游玩,也会燃放鞭炮,使年味儿在爆竹声中越来越浓,让人们十分享受。

再说过年时的饮食。腊月二十五,人们吃冻豆腐。在北方,人们把做好的豆腐放在室外,寒冷的天气使豆腐在一夜里冻成蜂窝状。冻豆腐怎么烧都很好吃。

腊月二十九,要蒸馒头吃。馒头也有很多花样,有的捏成花形的、鱼形的,还有元宝形的。味道也有不同,有酒酿的、紫薯的、夹豆沙的。味道和形状各有千秋。

三十晚上,饺子是主角,也有年夜饭。饺子也有元宝形的,但馅料多是猪肉。还有一些农村里,在馅里加一枚硬币,吃到包有硬币饺子的人,在下一年里会很幸运哩。

年夜饭也有在模子里被制成各种样子的米粿,有的是元宝,有的是锦鲤,这两样居多。米粿里掺进豆沙,掺进一些坚果,十分好吃。

现在已进入立春,但“过年”这个词镌刻在每个人的心中。怀念过去的年,期盼将来的年,民俗饮食是不变的,每个人对年下的定义也会不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民风民俗作文300字

全文共 488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是湖南,湖南和广州的民风民俗有着极大的不同,接下来我给你们说说。

湖南的公交车和广州的完全不一样。车上所有的人都很和蔼、慈祥。广州一上公交车就有一个机器让你投两元钱进去,而老家不同,老家的公交车上,有个专门售票员。她会先问你到哪里,如果是远的地方就会收多你一点钱,如果是6元,你给5元,她也不会说什么。是10多元,还可以讨价还价。碰上新年的话,售票员会对你说 “新年快乐。”

湖南人很热情,跟广州完全不同。在湖南如果家里要是有人结婚,或者过寿,只要一碰上喜事,就会邀请亲朋好友和邻居一起来参加。湖南人称这不叫派对,叫做酒,参加的人称吃酒。吃酒时男人都是坐在大厅里,女人和小孩就坐在喝茶的屋里,这是由于地位不同。做酒都是在家里做,请一个艺术团在外面搭个舞台,表演。再请个煮饭的队伍,来煮饭。客人们看完表演就去里屋准备吃酒。大家一坐下菜就来了,一桌五六个人,十盘菜,全是肉。湖南的人不像广州,广州聚会都是喝红酒,而湖南乡村是喝营养快钱和米酒还有白酒。湖南把米酒当水喝,喝得越多表示主人越大方,喝醉了更好!

这就是我的老家——湖南!这就是我老家的民风民俗,它跟广州的可大不一样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东北民风民俗作文300字

全文共 468 字

+ 加入清单

东北风俗东北有许多风俗,比如东北的服饰等,我印象最深的却是东北的大秧歌和饮食。正月里来是新春呀,青草芽儿往上升哎呦,天凭上日月你就人凭上心唉人凭上心唉,哪哈咿呀嘿伴随着欢快的歌曲,广播前面的老爷爷,老奶奶们都开始跳起来了。他们边唱歌边跳舞,又扭又唱,动作一致,就像一个人跳的一样,越跳越欢快,他们还拿着五彩的扇子,跳啊跳啊,就像一道亮丽的彩虹。

每当这时,人们都聚过来观看。有的把小板凳拿出来,坐在那里看;有的坐在那儿唠起了家常;有的看得很兴奋,竟手舞足蹈起来;还有的在给他们打拍子。来来往往的人越来越多,小孩子们也上前凑热闹,戴着头具。有的是男孩子的模样,很帅气;有的是女孩子的模样,很可爱;还有的是老人的头像,很慈祥。他们七上八下地跳起来,很有趣。人越聚越多,仿佛这不是在扭秧歌,而是在开一场盛大的舞林大会。东北的扭秧歌让我印象深刻,当然,饮食也很好吃。

东北最出名的饮食莫过于酸菜了,每到冬天,家家都会腌酸菜,拿一个大缸把白菜放进去,等到了冬天,每家每户都有酸菜的香味。我热爱东北,更喜爱东北淳朴的民风民俗

[东北民风民俗作文3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民风民俗的500字学生作文

全文共 488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的版图上有56个少数民族,而每个民族的特色都是与众不同且别具特色。而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维吾尔族。因为维吾尔族是我国北方的古老民族,并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维吾尔族目前有800多万人口,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仅次于壮族、满族、回族,已经接近,甚至超越了苗族,位居于少数民族人口总量的前五名。

维吾尔族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例如家喻户晓的“新疆舞”,那婀娜的舞姿使人着迷,还有故事集《阿凡提的故事》、音乐舞蹈史诗《十二木卡姆》等,这些都是闻名中外的。还有维吾尔族位于我们“三山夹两盆”的新疆,新疆盛产葡萄,且新疆的葡萄汁多味甜,使葡萄成为维吾尔族最具代表性的水果。

维吾尔族的人很喜欢跳舞,所以他们的舞蹈也分好几种,最常见的就是:顶碗舞、大鼓舞、铁环舞、普塔舞,而伴舞的乐器,当然也不下数十种。

以上关于维吾尔族的介绍都是耳熟能详的,但可是有一样可能很少会提起,那就是维吾尔的民族医术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来维吾尔族的人不单只舞跳得精美绝伦,并且医术也是如此高明。

虽然维吾尔族的文化传统远远不止这些,但仅仅是这些也足以让人不禁感叹:我国56个民族,果真与众不同、别具特色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民风民俗

全文共 862 字

+ 加入清单

“温州迎灯三月三,??村抬猪十五六”农历二月十六是??村一年一度的抢“排殿猪”的日子,天似乎作美,一扫了前几天的阴霾,突然变得晴空万里,湛蓝的天空飘着几朵洁白的云儿,似乎也想要来当个拉拉队呢!

今天中午11点15分左右,学校宽阔的大操场,去变得分外热闹起来。从四面八方前来观看抢殿猪的大人和外地专程赶来的游客,记者,摄影爱好者们陆陆续续集中在这儿。同学们一吃完饭就直奔操场上,就连好学生也不会例外,哪里还顾得上什么作业,早就抛在脑后了,一心只想观看着精彩无比的比赛呢!大大小小的观众们挤满在操场上,大家摩肩接踵,热闹非凡,真是特别给力啊!论最吸引人的,莫过于那几头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殿猪”了,恐怕大姑娘出嫁时,也没法与之’媲美”啊。比赛还未开始呢,几个低年级的小朋友,便围着这几只漂亮的大花猪绕来绕去,心里肯定在想:打扮这么漂亮的猪儿,肯定是上辈子做猪时修来的福分吧!11点半,比赛正式开始,排殿猪的人各就各位,主家举着一对红蜡烛,在队伍的前面引路。这次的活动,共有18组参与,其中有15个村民小组和3个老人组(人老心不老哦!)比赛分为每三组一次,进过层层选拔,才会选出最后获胜的一组。一声枪响之后,人声鼎沸,人群攒动,有的观众为自己中意的小组呐喊加油;有的观众去耐不住性子,就跟在旁边或者身后一起跑,为的是能更快的获得更多的小细节,一睹为快,看的更清楚一写。只见每组四位力大如牛的参赛选手,齐心协力地扛着“有福气”的小猪,向前冲去每个人都想跑的最快,但不可乱了脚步,之间某组的队员或许是一时心急,乱了步伐,一个不小心,摔在了塑胶跑道上,但更可悲的是,肩上那“重如泰山”的殿猪已是压在了他的身上。那叫一个‘惨不忍睹“,有些胆小的同学不忍心看,便捂上了双眼;有的大人则发出善意的微笑,鼓励他们赶紧站起来,继续比赛。摔倒得人很快调整了一下,又站了起来,重整旗鼓,抱着’比赛第一,重在参与”的心态,又冲刺向了终点……最后的结果,我并没有在意,只是默默觉得,这不一样的民风民俗,带个大家的并不只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还有那一份难得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民风民俗小学作文400字

全文共 692 字

+ 加入清单

纳西族民俗风情介绍

你们知道纳西族的民俗风情吗?

纳西族原来信仰东巴教、喇嘛教木及天、地、山、水等自然神,以农历记年。不少节日,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均与当地汉族大致相同,其中春节是最大的传统节日,并且伴有许多祭祀活动。

届时家家都要宰杀年猪,制作酸肝,酿制米酒。除夕之夜要杀鸡、炖猪头祭灶君和祖先。就餐时,如家里有人外出,在餐桌上也要摆上碗筷,以表示全家团圆。

初一早餐禁荤食,初二开始走亲访友,互相拜年,请客吃饭和互赠红糖、红饼、点心等礼物。

最为隆重的是“纳西祭天大”,祭天大一般都选在正月上、中旬,届时要选好祭天场,由东巴教掌教人(无掌教人的村寨,推选德高望重的老人)任祭司,每一程式都要由东巴诵唱相应的祭天经诗,合起来多达近万行,构成了洋洋大观的祭天长歌。并宰杀轮流喂养的祭天猪,各家各户都要捐大麦、小麦用来酿酒,做饵块。

祭前要清扫场地,搭棚。

沈家门渔港民间民俗大会

今天,沈家门渔港民间大会开幕了。十里渔港,彩旗飞扬,礼花飞溅,掌声雷动。

披红挂绿的渔船,浩浩荡荡地行驶在海面上,“绿眉毛”仿古船成为领航船,16名鼓手身穿龙衣龙裤擂响了舟山锣鼓,“咚隆咚,咚隆咚,咚咚隆咚锵。”。鼓声敲响了海港节日的喜庆气氛,敲出了渔民心中的喜悦。紧随其后桃花岛的“黄药师”仿古船带来“射雕”武术表演,一个个“射雕英雄”尽显风采,让观众仿佛走进了金庸笔下的“射雕”世界。

大街上**的队伍慢慢地开过来了。有舞龙舞狮,渔歌,高跷,秧歌,跳蚤舞,俄罗斯民族舞蹈,还有济公向“火神爷”嬉耍取乐,人群中不时爆出阵阵笑声。尤其是渔家姑娘组成的铜管乐队吹出了人们喜悦的心情。

今年的沈家门渔港民间大会开得棒极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我们的民俗

全文共 1765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快到了,龙舟鼓咚咚地响了,大人小孩的心怦怦地跳了。

我们的龙舟,是指我娘家浙江乐清柳市一带的龙舟:雕刻得非常精致的龙头龙尾,彩绘得五彩斑斓的龙身龙鳞;36个座位36把短桨,头尾各配长艄一把,还有司锣、司鼓、司旗各1人,共41人。

长艄是特别长的桨,并不划,只是架在船后当舵用,保证龙舟稳稳地前进。持长艄的人,兼做“蹿龙头”的工作。蹿龙头是高难度动作,得有极好的弹跳水平和平衡能力。他每一蹿都得蹿得高高的,这时龙舟已前进几米,他得计算好这个距离再稳稳地落下。蹿起,落下,再蹿起,再落下,那是给龙舟发力,让龙舟如虎添翼,飞快地向前射去。司旗之人也绝非寻常。那旗很大,旗杆很长,还吃着风,照理说扛着它站立在船头都困难,可司旗却还能把旗帜打出花样,打得猎猎作响。他左边一划,右边一兜,那面旗比一支桨还管用,拨着龙舟向前蹿去。

龙舟出行,有作独龙表演的,有双龙争强三龙斗胜的,也有四龙五龙战得难舍难分的。最排场时,十条龙舟齐头并进,龙头高高昂起,龙尾潇洒飞扬。健儿们奋力地举桨落桨,动作整齐划一,掀起了惊涛骇浪,水起雾缭得连人影也看不清了。两岸则人山人海,摇旗呐喊的,欢呼雀跃的,那种盛况可以和世界上最为激烈的竞技运动相媲美。记得一年端午节回娘家,车子经过一座公路桥时忽然走不动了,前面是一溜长蛇般的车队。原来,桥下的龙舟鏖战正酣,司机们停了车争先恐后地扑向桥栏欢呼着,庆幸自己遇上了这样壮观的场面。

我们的龙舟,的确比别处的要彪悍矫健得多。我在南京秦淮河看到的龙舟,像一口碗,才12把桨,好像一个还未断奶的孩子;三亚的龙舟是14把桨,虽然披红挂绿,却像是一个小儿出来玩玩而已;韶关的龙舟有20把桨,龙身倒也不短,但总嫌瘦弱纤巧,不堪委以重任;香港的龙舟人数不少,但龙头龙尾被简化了,看上去不太像龙。在其他地方也看到过24把、28把桨的,有的造型简单,色彩灰暗,而且没有司旗司锣,显得有些冷清,更没有蹿龙头的弄潮儿——请原谅我对自己家乡的偏爱!

每年过了春节,我们的龙舟就会从“龙舟屋”里给请出来,进行一番仔细的检修。等到农历四月,龙舟训练就开始了。下水的那天,锣鼓喧天,炮仗动地,人们点香燃烛,祭拜天地以及河神和龙王。有结婚、添丁或考上大学等喜事的人家,还要扯上两丈红绸,给龙头龙尾披红挂彩,把龙舟打扮得喜气洋洋的,祈求快乐和吉祥。

划起龙舟来,司鼓是总指挥。来不及出门观战的人,在家里只要听着鼓点就知道龙舟们在干什么:咚,咚,咚咚,鼓声平淡,龙舟只是在赶路;密密的一串长音,是龙舟转桨了——龙舟从不调头,只是转桨,健儿们齐刷刷地抬身、转身、落座,龙尾朝前,逆向前进;鼓声越来越激,如马蹄,如急雨,我们就知道是斗得如火如荼了;鼓声如狂飙,如雷霆,那就是我们的龙舟大获全胜了。我们的龙舟划到哪里,那里的村民就放起炮仗来迎接,还用几个大盘子把酒、菜、粽子、香烟等送到河埠头来,慰劳健儿们。

我们村里有个豆腐佬阿三,每天总是戴着一顶破草帽,挑着他的豆腐担子,走村串巷地叫卖。在龙舟比赛的日子,他不走大路专走河岸小路,我们村的龙舟划向哪里,他就跟到哪里。听到有人喊买豆腐,阿三就放下担子,一边划拉豆腐,一边吹嘘我们的龙舟如何如何雄壮。可我们的龙舟也并非百战百胜,赢了,豆腐佬就把草帽推到背后,扬起一张意满志得的脸;输了,他连豆腐也没心思卖了,把那顶破草帽扣得低低的,灰溜溜地回村来。所以,我们的龙舟这天在外胜败如何,只要看豆腐阿三的破草帽就知道了。

划龙舟的时节,是村子里最和谐最团结的日子,哪怕恨得几年不说话的,哪怕刚刚打得头破血流的,只要上了龙舟便拼尽全力,同仇敌忾。男人在外头赛龙舟,女人自觉地做好后勤服务工作。大太阳烤着,热吧?一天到晚拼命划桨,累吧?争强斗狠,上火吧?还有那坐久了皮开肉绽的臀部,发炎吧?女人就在家里早早地熬好绿豆汤,加了冰糖,放凉了,等丈夫、兄弟或者是儿子们回家,狠灌一气。

那一天,焕嫂正在临河的窗下搅着一大锅波浪滚滚的绿豆汤,我们村的龙舟和邻村的龙舟拼上了,相持着不相上下,她的丈夫和两位弟弟都在船上。焕嫂那个着急啊,她一边挥舞着勺子,一边呐喊:加油!加油!再再加油!龙舟是划过去了,可一大锅绿豆汤也全被她泼到地上了……

如今,我们的龙舟划向了全国,划出了国门,并在各种大赛中屡屡获奖。这就是我们的龙舟,可爱的龙舟,骄人的龙舟!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我家乡的民风民俗作文

全文共 1122 字

+ 加入清单

家乡的春节虽不如老舍笔下北京春节那般隆重,从腊月初八直到正月十九历时一个多月,但对于人们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它不但是人们劳动一年后欢喜心情的表露,更是人们对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心想事成的美好祝愿。

我家的春节差不多就是从腊月三十开始的,这一天家家都是最忙的时候,很少有人闲着无事。全家人忙着洗衣服,换床单,以便在新的一年中显示出新的气象。当然了,对联、窗花、日历是必不可少的,理应在前几天完成,所以这里我不做描述。

三十这天,重要性仅次于洗衣服的应该算是做年夜饭了,大人在一边忙活着洗菜切菜,孩子们蹦蹦跳跳,想尽办法帮个忙,却总插不上手,只有干着急罢了。年夜饭的品种照例是很丰盛的,依旧是鸡鸭鱼肉之类,但小孩子白天中无事时吃尽了甜品,往往吃不了多少这些珍奇,只好随便选几样来一品好坏,往往遗下一大堆剩菜,让劳动一番的大人们目瞪口呆。但无论如何大人们是不会恼的,因为剩菜剩饭此时此刻便成了年年有余的象征。

从四面八方赶回家来的一家人合合美美地吃完年夜饭,随后便是孩子们的自由时间了,桌上摆好糖果、水果和各类糕点,想吃就吃。全家人喜气洋洋,其中当属孩子最欢喜,因为可以靠几句甜言蜜语换得鼓鼓囊囊一大包压岁钱。如果你问他们明天的愿望,应该就是多来点拜年的了。

除夕对于我来说应该是快乐的,但是守岁这一着却不是我能接受的,听完倒计时的钟声,刚想闭上眼睛睡个好觉,窗外就“劈里啪啦”地响起了礼花声,弄得人睡意全无,却又筋疲力尽。

正月初一的习俗近年来越发平淡了,一家人睡到太阳升的老高才起床,匆匆吃完了早饭,便上街闲逛。街上的商铺为了在新年的第一天从人们的口袋里弄到更多的进账,不惜破坏正月初一关门停业的老规矩,大张旗鼓办起了“新年大甩卖”之类的活动,虽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过年的食物储备、购买新衣提供了相当的便利,但是我并不喜欢这样。总的来讲,新年里没有逛庙会之类的活动,确是可以用单调无味来形容。

正月初一到初十四,实在是在闲得无事中闪过的,只有正月十五元宵节才有些意思。这一天是非吃元宵不可,元宵是用糯米粉做成的,从种类上分,可分为实心和带馅的两种。带馅的又有甜、咸之分。甜馅一般有豆沙、白糖、芝麻、桂花、什锦、枣泥、果仁、麻蓉、杏仁、白果、山楂等;咸馅一般有鲜肉丁、火腿丁、虾米等。最近市场上又出现了一种菜馅元宵,味道如何就不知了。在我的记忆中,元宵节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前几年元宵的晚上,还可以看见大人们领着小孩提着明瓦的灯笼逛游,如今却难以见了,见此情景,我不由得叹道,富有民族特殊的传统文化这正在消失啊!

春节迎着人们的忙碌缓缓来临,却在无声无息中远去,留给人们的是深深的眷恋。无论春节那些日子是怎么过的,每当想起它,我仍不禁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而感到惊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