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端午节的关于端午节的作文(20篇)

导语: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十分深厚,每一个节令都对应一个节日,在这诸多节日中,我最喜欢端午节。下面是开学吧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作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浏览

6070

作文

1000

五年级端午节

全文共 832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来自于屈原的故事:屈原,一个爱国诗人,想出了一个好主意来丰富国家和加强人民,但没有被国王采纳,他被逐出了皇宫。他非常生气,跳下了汨罗江。当地的渔夫划着船,把竹筒里的米顺着汨罗江撒向屈原。后来,为了纪念屈原,每个人都把装满竹筒的米饭变成粽子,把划艇变成了龙舟。每个人每年都庆祝端午节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我们全家都非常崇拜屈原。因此,我们家每年都庆祝端午节。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是吃粽子。因此,我们家有一个真正的粽子制造者,我的母亲。所以每年端午节,我们家都会吃很多粽子。我妈妈常说用芦苇叶包粽子是最美味的。因此,她用芦苇叶做粽子。她在做粽子前做了准备:将芦苇叶放入水中煮沸,将准备好的糯米和红枣分别洗净,准备就绪。

芦苇叶凉了之后,她开始包粽子。首先,她拿了三片叶子,把两片叶子放在桌子上,一片放在另一边,夹在中间,把三片叶子卷成一只圆雉形状,然后把糯米放在里面,中间夹几个枣子,最后用线把叶子绑起来,包一个粽子。她又胖又大,看起来像一个正在睡觉的老佛爷。当她包好粽子后,在高压锅里蒸40分钟,然后放上3到4个小时,让粽子美味可口,可以随时食用!虽然我妈妈包的粽子原料非常简单,但是包的粽子很好吃。它是如此的芳香,你一闻到它就会激起你的食欲。只要你桌子前面有粽子,你就会大口大口地吃下去。因此,每当我吃粽子的时候,我总是吃很多,可能是因为粽子太不合我的口味了!说到我的口味,我不知道我妈妈做粽子有什么秘诀。她每次做粽子,总是很美味,能激起人们的食欲,让他们变得贪婪,并准备吃很多。

除了吃粽子,赛龙舟对于端午节的庆祝当然是不可或缺的。

我最喜欢的是龙舟比赛。几十名水手手里拿着桨,用手在全身划动。击鼓的水姿势很高,而且他们有规律地敲打。快点,快点!体育场边上的啦啦队充满激情,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大喊大叫,欢呼雀跃,迫使水手们更加努力地划船。整个龙舟竞赛如此壮观和激烈,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是端午节传统的象征。

吃粽子和赛龙舟,这两个传统习俗,共同编织了一个热闹的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端午节包粽子作文

全文共 99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端午节,我特别高兴。因为妈妈说今天会有许多好吃的。

中午,我兴冲冲地跑进屋里,一股香气扑鼻而来。我还来不及洗手,就直往厨房里跑,哇!桌子上果然摆了一桌的菜,有又嫩又香的红烧肉,有金黄金黄的炒鸡蛋,有大大的螃蟹,还有我最喜欢的土豆丝、炒洋葱.......看得我口水都要流出来了。我拿起筷子夹起来,吃得津津有味。妈妈见了,笑着说:“孩子,慢点慢点。”

6月25日是传统的端午节。听爸爸说东钱湖有划龙舟的比赛,于是我就让爸爸妈妈带我去看赛龙舟。我们来到了湖边,只见一艘艘龙舟像箭一样在湖面上飞快地向前冲着,耳边不断地传来加油声和打鼓声。下午,我们又坐了大白鹅的脚踏船,船儿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悠闲的飘着,天空中一群白鹭在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

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传说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屈原而形成的,离现在已经有七八千年的历史了。

我们宁波人过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喝黄酒、挂香袋、插艾草的习俗。每年一到端午节,家家户户的饭桌上都摆上了花色多样的粽子,有肉粽、蛋黄粽、豆沙粽……东钱湖也会举行热闹非凡的“赛龙舟”比赛。昨天放学回家,我发现左邻右舍的门上都插上了艾草。一到家,妈妈就送给我一个香喷喷的小香袋,我非常喜欢,就赶紧把它挂在了书包上。

昨天我们一家和昕仔一家去珠海旅行,我好兴奋!但是,一坐车我就晕得不得了。终于到了,但是那个酒店又住满了,我不得不坐车换一个酒店。我们在海边,但是有栏杆不能下海,下面全是长满青苔的礁石,我看到了很多跳跳鱼和螃蟹,螃蟹还不小。跳跳鱼也叫弹涂鱼。但是除了我和妈妈,其他人觉得这一点也不好玩。然后我们去骑车,一开始我比他快,但后来他又比我快,我真搞不清谁快谁慢。晚上爸爸妈妈们在打牌,我和昕仔玩得欢。今天天气很好,我们去了海边沙滩。

今天是端午节,我可开心啦!想知道我是怎么过端午节的吗?想知道就跟我来。

早上,我们早早地起了床。我一从房间里出来就闻到一股很香的味道!我来到厨房一看,明白了,原来是外婆在煮我最喜欢吃的肉粽子。外婆煮好了粽子,我一口气吃了两个肉粽子。

吃好了肉粽子,妈妈又带我去逛街,我买到了两个很漂亮的银手镯和一个漂亮的项链和一个好看的小小的香囊。

买好了东西,我们又来到奶奶家吃食饼筒。我教你们做食饼筒吧!先拿出食饼筒的皮,再把主原料米面放在上面,然后把一些菜再放上去,就可以卷起来了。最后一步,把肉汤浇到食饼筒的口部进去。

端午节可真有意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端午节日记300字

全文共 302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是传统的端午节,相传是为了纪念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学校放假,我在家度过了愉快的一天。

端午节有很多的习俗,挂艾叶、做香囊、赛龙舟、吃咸鸭蛋、喝雄黄酒……其中包粽子、吃粽子是主流风潮,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不过包粽子可不简单,我爸爸妈妈都不会,还好舅舅送了一大篮子解了我们不会包的烦恼。

端午粽的花样繁多:有白米粽、碱水粽、五谷杂粮粽、腊肉粽、排骨粽……各具特色,味道各异。我最喜欢肉粽,香喷喷的,黏黏的,那感觉跟平时吃腊肉截然不同,滑而不腻,味道那叫一个好,我一口气可以吃好几个呢。

节日优惠也多,正好遇上麦德龙搞水果节活动,爸爸给我买了我心心念念的榴莲,口福真是不浅呀,好个快乐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小学端午节的习俗

全文共 412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的早上,妈妈拿出一个三角形的绿绿的东西。我问妈妈:“妈妈,这是什么呀?”妈妈回答说:“这是粽子。今天是端午节,我们要吃粽子。”然后妈妈还给我介绍了粽子的结构。她说:“粽子的馅是用糯米和一些配料比如红枣之类的混在一起,再用箬竹叶包成三角形。除了红枣馅,还有咸蛋黄、红豆、鸡肉、猪肉之类的,馅料多种多样。”妈妈还说:“在端午节当天,人们除了吃粽子,还有赛龙舟、挂艾草与菖蒲等习俗。”

中午,我们正吃着饭,外面忽然传来一阵“咚咚”声,还有鞭炮的细碎声,妈妈说:“这是赛龙舟活动,古代人们一开始是为了寻找屈原的尸体才划龙舟的,现代慢慢演变为祭祀、纪念屈原的一个仪式。”我赶紧跑去阳台一看:果然是有好几条龙舟在江面上。队员们各自穿着自己的队服,正努力地划着龙舟,场面好激烈呀!

下午,妈妈去市场买回来一些绿色的叶子。我问妈妈这是什么呀?妈妈说:“这是艾草和菖蒲叶,今天我们要把它们挂在门前,预示着驱蛇辟邪。”

端午节的习俗可真有趣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端午节作文800字

全文共 797 字

+ 加入清单

我知端午节

离端午节的日子越来越近了。街上飘着阵阵粽香。

我和我的妈妈准备好糯米、粽叶和线等,开始包粽子。我目不转睛地看着,只见妈妈拿一张粽叶卷成漏斗型,再往里面加上参有红豆的糯米,然后用粽叶包成三角形,最后用线把它拴好。看着妈妈包粽子,我不解地问妈妈:“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呢?”妈妈耐心地给我讲到:“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当时,由一个着名的诗人叫屈原,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之后,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在阴历5月5日这天,他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真是太可惜了!”听完妈妈讲的故事,我不由自主地叹息道。

妈妈继续说道: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拥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个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之后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妈妈停下手中的活,抬头问我:“你看见过赛龙舟吧。”“我们去年在新津看见过啊”我不解地问。“其实,赛龙舟也与端午节有关。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等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哦,是这样的。想不到一个节日还有这么多的故事”,我恍然大悟道,想不到我们经常过的节日,竟然有这么多的文化。

吃着香喷喷的粽子,我深深感到:“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我发誓要好好学习中国文化,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由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快乐的端午节作文400字

全文共 659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佳节之一。每逢端午节,爸爸妈妈就带着我去奶奶家过一年一度的端午节。

端午节那一天的上午,我们就要去买艾草。我们把买来的艾草插在门缝里,有的插在窗户上,还有的站在门口,一动不动,仿佛是威严的战士在门口站岗。那一天,整个小区都飘着淡淡的艾草香,插在门上的艾草香千万条青色的丝巾在门口飘荡,十分美丽。因为这青涩的带着清香的艾草的寓意是:驱蚊除虫、驱灾避邪。

很快就到了正午,父母们要给孩子系五色绳。颜色分别是:青、白、红、黄、黑,分别代表是:木、金、火、土、水。五色绳的位置也欣然不同:有的人系在手上,有的人系在脖子上,有的人挂在脚上。五色绳不仅系的位置不同而且他们的美称也有很多,比如;长命绳、辟邪绳、快乐绳等等。

中午吃过饭,很快到了下午两点,大人们要给我们洗一次特殊的澡。。这个澡的特殊在于它的水,洗澡的水是由艾草、鱼腥草、毛草等十几种植物熬水而制成。因为听人说,洗了这个“植物澡”,这一年身上就不会长东西

很快就到了晚饭时间,这是一家人团圆的时候。在各地工作的游子如果没有迫不得己的事情,必须赶回家吃团圆饭。这一天桌上的菜可丰富了,有鱼,象征着年年有余,有鸡鸭,象征着家畜兴旺等等。

吃过晚饭则又到了我们最兴奋的时候---买香包。香包就是香囊,形状各异,有的是三角形的,有的是心形的,有的是圆形的,有的`是长方形的。不仅形状各异,而且大小不一,大得像手掌那样大,小的只有巧克力那么小,里面装的东西也不一样,有的是甜甜的糖果,有的是各式各样的小玩具。香包象征着鸟语花香,万事如意。

家乡的端午节别具一格,令人难忘。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高三有关端午节的作文600字

全文共 698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佳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每年除了春节,端午佳节是我的家乡最有节日气氛的节日了,到那天,人们整天都沉浸在喜气洋洋的气氛里。

每逢端午佳节那天,人们都包粽子吃。听说这其中还有一个故事,据说,很久以前,有一位著名的爱国大诗人,他叫屈原,当初他被别人杀害了并且扔进了又急又宽的汩罗江里,人们知道了,怕江里的鱼虾把屈原的尸体吃掉,便包了许多味道鲜美的粽子扔进江里,这样鱼不会吃屈原的尸体了。正好那天是农历五月初五,善良的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把这天定为端午佳节,以示悼念。

知道粽子是怎么包得吗?让我来告诉你吧。首先把新鲜又绿油油的粽叶洗得干干净净,然后用左手托着粽叶,右手轻轻地勺起糯米,并加上绿豆、蜜枣、葡萄干、排骨、花生米,包起来用绳子捆紧,最后把美味的粽子煮上几个小时,熟透了就可以吃了。还在煮的时候那香味早已传遍了整个大街!你咬上一口尝尝,保证令你越吃越想吃,就算你不吃,闻一闻,都会令人垂涎欲滴,并且那香味直往心里钻。

一顿丰富的午餐过后,人们就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不约而同地来到河边,来观看激烈的赛龙舟。只见两队选手精神抖擞地坐在船上,手紧紧地握住船桨,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前方,整装待发。"叭"的一声,一条条龙舟像射出的箭一样向前冲。两岸的人们也欢腾跳跃,兴奋地大声喊着:"加油,加油。"那简直锣鼓喧天,响彻云霄,热闹非凡!

到了下午,人们也早已满头大汗,该洗个舒服的澡了。按着传统的习惯,人们把早已准备好的艾叶、菖莆、鱼腥草等烧上一大锅水。全家人都要洗,说是避邪气,其实按中药原理是杀菌除湿气。洗了以后,不会生痱子。

这就是我家乡的端午佳节,朋友们,欢迎你们到我的家乡来过端午佳节,那一定一饱会眼福和口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端午节优秀

全文共 428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五月初五早晨,我们一大家子人兴致勃勃地赶往奶奶家。到了奶奶家,就看到奶奶已经铺开了包粽子的场面,我便快速地加入了。

我可不会包粽子,奶奶耐心地教我:“先把粽叶叠在一起,注意不要有洞。”奶奶一边拿着粽叶做样子,一边滔滔不绝地讲着。“第二步,把糯米放进粽叶里,记住放一半,不要放太满。第三步,放上自己喜欢的馅。”说完奶奶捏起一大块肉放了进去。“第四步,放上糯米。最后一步,你可要认真再认真地听哦!”“会认真的。”我说。“最后把两片粽叶下压,一定要按紧,然后把丝线缠在粽子上,缠紧了,不然蒸时散了就糟了。”奶奶说完,我便按奶奶说的方法,一步一步地将粽子包好。第一次失败了,奶奶又教了一遍,第二遍、第三遍……

包好了粽子,爷爷拿出毛笔蘸上雄黄酒,在我和弟弟的额头上写了一个“王”字,在我俩的手指和脚趾之间涂上雄黄酒。闻着灶上飘出的粽子香味,奶奶端出“五黄”和几个小菜,我们便开吃啦!

我喜欢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也很喜欢吃味道可口的粽子,因为它是我心中的端午的味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一年级端午节的

全文共 837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来了。每年的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这天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后人缅怀他逐渐形成一个节日。

在端午节当天,人们会按照习俗来包粽子、赛龙舟、贴五福、挂艾草等。说起这包粽子来,我跟它还有段不解之缘哩。

端节的前一天,妈妈把事先已经准备好的粽子叶、江米、蜜枣以及马莲浸泡在水里,我对此十分不解,便问妈妈:“妈,为什么要把这些东西泡在水里,现取现用不是更好吗?”妈妈说:“如果不把这些东西泡软,粽子叶是脆的,用的时候一包就碎了,所以要把它们全部泡软。等这些原料都变得软乎了,才能包粽子”。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第二天,我又去厨房看那浸泡在水里包粽子的原料,果不其然,跟妈妈说得一个样。经过一夜的浸泡,粽子叶都变软了,闻着还有一股淡淡的竹叶的清香味,不像刚买来时那么干巴巴的了。我兴高采烈,迫不及待的想要包粽子,妈妈自然是不答应,但也经不住我的死缠烂打,终于同意了。于是,我忙前忙后,帮妈妈把原料摆放到桌上。“妈,怎么包粽子?”“先把粽子叶围成一个V字形,放入一颗蜜枣,然后灌入江米,再放两颗蜜枣,将粽子叶双双折回再用马莲将其捆好,一个粽子就完成了。”妈妈边说边示范着,眨眼功夫已将一个粽子包好。再看我,目瞪口呆,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看啥呢?赶快包。”我这才从观看中回过神来,手忙脚乱包起粽子来……

一小时过去了,我一个也没包完。再看看妈妈的战绩,已有二十六个粽子了,妈妈看到了我这面的桌子一片狼藉,除了几片破损的粽叶还有到处散落的米粒,于是我被“红牌罚下场”。唉,我只好悻悻地离开了饭桌。但最后,我还是吃上了粽子。那粽子的香、糯、绵滑,怎是个爽字能形容的啊!嘿嘿,古有“无功不受禄”,今有我“无功也受禄”,或许也真像妈妈给我的那句名言——全天下的粽子都不够你祸害的。我大概真的不是包粽子的料吧!以后还是帮妈妈吃吧。

这个端午节我过得真开心。因为我包的不止是粽子,还包的是一种传统文化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高三端午节语文

全文共 736 字

+ 加入清单

“儿子,儿子。吃粽子了。” “来了,来了。”你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猜对了,今天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

在我的家乡。端午节有吃粽子、吃蚕豆、插艾叶、洒端阳水、洗端阳澡和喝雄黄酒的风俗,部分地区还有赛龙舟的活动。

端午节前一天的下午,各家各户要在门窗上插艾叶和菖蒲。知道为什么要插艾叶吗?因为到端午节的时候,正是夏季传染病开始抬头的时候。把艾叶插在门窗上,利用其挥发的芳香气味洁净空气,驱赶蚊蝇,驱瘟除邪,以达到防病目的。

端午节除了插艾叶,还要吃粽子。关于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屈原的。这一天,我妈妈从超市里买来了各种各样美味的粽子。有鲜肉板栗味的、原味的、八宝的、蜜枣的……当妈妈把粽子从电饭煲里拿出来,放在我的盘子里时。我闻到了一股清香。

我剥开粽子的叶,吃了一口。感觉糯米和各种各样的豆在我的口中跳舞,口感好极了。吃这粽子,就像来到了竹林里,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望着蔚蓝的天空、绿油油的草地。

吃饭时,大人还会用雄黄掺在小孩子的额头上写个“王”字,为的是驱魔辟邪,还可以防虫叮蛇咬。

洒端阳水也是端阳节的一种风俗,把艾叶、菖蒲、柏树枝等有芳香的植物放进水桶里。在外面露天放一夜。第二天,用艾叶和菖蒲蘸一点端阳水,在房子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洒上。洒完之后,在水里放几个鸡蛋或者鸭蛋,然后把水烧开,等水凉后,用这些端阳水洗澡,洗澡时,把在端阳水里煮过的鸡蛋或鸭蛋在全身滚来滚去,奶奶说洗过端阳澡,夏天就不会长痱子了。因为端阳水有驱邪、杀菌的作用。

在有些地方,端午节还有一项重要的活动,那就是赛龙舟。几个参赛选手拿着长长的浆,坐在雕琢精致的龙舟上。两只手有节奏地左划右划。而旁边的观众则为参赛选手呐喊助威。而参赛选手驾驭着自己的龙舟,征服风浪、迎难而上。

这就是我们家乡快乐的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高三端午节作文开头

全文共 642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是个风景优美的小城镇—朝阳镇,它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城镇,那里有清澈的湖水,无瑕的天空,热情的人们。农历五月初五的那一天,我的家乡格外热闹,在这一天里,大街上喜气洋洋的,挂满各种颜色的葫芦和各种香囊饰品,节日的气氛非常浓郁。

端午节,是我国最传统、最古老的节日,每当过端午节的时候我就想起了一首关于端午节的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在节日里我们小区里非常的热闹,家家户户的门前都挂上彩色的葫芦,窗户上面挂满了艾叶,传说这样可以辟邪,艾叶还可以做药材用,每年大伏天的时候,奶奶用艾叶烧一大盆热水,给我泡澡,可以治疗皮肤病。当然,我妈妈在太阳出来之前已经把五彩线系在了我的手腕和脚脖上了,听妈妈说,五彩绳也叫长命绳,是爸爸、妈妈希望孩子能长命百岁。端午的日子里孩子们可高兴了,穿上了新衣服、新鞋子,身上挂着五香荷包,吃着香甜香甜的粽子。

每年的端午节奶奶都会从市场买回来棕叶和大红枣包粽子,奶奶把洗好的粽叶和糯米端过来开始包粽子,而我就在旁边蹦来蹦去的,不停地问什么时候才能有粽子吃。看着一片片粽叶在奶奶灵巧的手里神奇地变成一个个精致的粽子,包好的粽子得煮上好半天才能好,等到一揭开锅,一股浓郁的棕香立即扑鼻而来,吃着香甜香甜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

端午节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妈妈给我讲端午节传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一种钦佩和赞颂,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故乡的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关于端午节的作文600字高一大全

全文共 627 字

+ 加入清单

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桃,初五插艾每当念起这些儿时的歌谣,我就会想起家乡的端午节来。

五味草

家乡在壶公山下。山上的草木青翠,瓜果飘香;山下绿水环绕,田野肥沃。在一片郁郁葱葱的枇杷树边,有着整齐的红砖绿瓦。一派安静和谐的乡野村落,这就是我的家乡,也是明代状元柯潜的故乡。每年端午节来临,我们便会挎上篮子和姐姐一起上山去采艾草,并配上石榴叶、枙子花等合为五味草

当然妈妈会用五味草

在我们的记忆中,端午给人的印象除了玩就是吃。在端午节期间,我们除了可以吃上香喷喷的鸭蛋,还有让人记忆深刻的粽子呢?

包粽子也是端午的保留节目之一。妈妈和阿姨总会买了好多的粽叶,用水少泡着,洗干净码好。粽子的馅一般是糯米,配上绿豆、红枣等,煮熟。然后在妈妈和阿姨的一阵灵巧的忙碌之后,我们小孩便馋猫般围着蒸笼转,等待粽子出笼的时刻的到来

长大了念书才知道,包粽子的习俗和我国历史上的爱国诗人屈原有关呢?据说屈原跳入汨罗江后,群众为了不让水里的鱼咬着诗人的身体便做了好多的粽子,扔到水里。这样鱼儿有的吃就不会伤害到诗人了。于是,为了保护并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后来有了更为热闹的赛龙舟。

我们村里没有赛龙舟,但在黄石每年都会有这样的热闹非凡的场面出现:

在木兰溪畔,人们早早地围在岸边,锣鼓震天鞭炮齐鸣。水面,数支整齐的龙舟队伍,衣裳鲜艳随风飘扬,小伙子们激情澎湃跃跃欲试。随着一声锣响,各支队伍争相竞发,大家齐心协力,奋力争先。这一刻,鼓声、鞭炮声人们的呐喊声凑成一片热闹非凡的画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高三关于端午节的语文

全文共 632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插艾叶,有的地方还赛龙舟。这天就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著名爱国大诗人屈原的一个节日。传说屈原因为报国理想不能实现,而悲愤跳江。人们知道后急忙坐上小舟,赶去屈原自尽的江面上打捞他;为了不让鱼虾咬食屈原,人们不断地往江中撒糯米团子;还不停地往江里倒雄黄酒,好让凶猛的蛟龙醉得头昏眼花,不至于伤害屈原。自此以后,屈原跳江的这一天成了端午节,也有了人们包粽子的习俗。

今年的端午节,我和爸爸妈妈来到外婆家。刚好看见外婆在包粽子,只见外婆三下五除二,一个完美的四角粽子就包好了。我也跃跃欲试,学着外婆的样子包了起来。我先用粽叶做了一个三角包,放进一小把糯米,挖个小坑,再放一块酱油腌制过的瘦肉,加几颗板栗,最后再盖上一层糯米,裹上粽叶,正当我用绳子捆绑粽子的时候,“哗”的一声全散了。

外婆赶紧过来教我。我跟着外婆的步骤,总算“绑”了一个粽子。当我悄悄地把我的粽子和外婆的粽子放在一起的时候,我一看,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我的粽子咋一个像样的角也没有呢?“不就是个光头强吗?”我自嘲道。

可我并不气馁,一次又一次地尝试,按照外婆教的,一步步地学,一步步地做,在爸爸妈妈的鼓励下,经过自己的努力坚持,最后终于包出了一个比较不错的四角粽,耶!我成功了!

包粽子虽然困难重重,可也其乐无穷啊!当我品尝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时,心中美滋滋的。明年的端午节,我还要和外婆一起包粽子。因为我喜欢端午节,喜欢那种幸福的味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1000字

全文共 896 字

+ 加入清单

又是一年初夏到,又是粽子飘香时。农历五月初五,就是我们家喻户晓的端午节。也是大家聚集在一起共享粽子之时,而不忘老祖宗赋予,给炎黄子孙的传统习俗!我和妈妈买来了糯米和粽叶,准备自己包粽子。

我好奇地问妈妈:为什么要包粽子呢?妈妈告诉我: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相传,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屈原,看见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江!人们怕他的躯体,被鱼龙虾蟹啃食,便用糯米包成粽子。在五月初五这一天将粽子投进汨罗江,让鱼儿去吃这些粽子,不去吃屈原。后来,包粽子就逐渐成为了一个民间习俗。

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回到了家。回到家后,我认认真真地手清洗的一尘不染,便正式开工了!我觉得挺好玩,也参加了参加了包粽子行列!奶奶首先,带着我去芳香四溢、清澈见底的荷塘,采摘了几株绿油油的芦苇!把鲜嫩的芦苇洗净后,用开水蒸煮15分钟左右。

接着,奶奶讲煮好的芦苇叶和泡制好的糯米拿来!然后妈妈给我做了一个示范,终于制作出了我人生中的第一颗粽子!我觉得十分简单,可是,一离开妈妈的指导,我自己尝试包粽子时,手却怎么也不听使唤,总也包不好!奶奶走过来说:让奶奶教教你这个糊涂蛋!好……的!奶奶我听着呢!我不好意思的回答道

取三到四张芦叶从右往左排开,芦叶之间不要排得太开,不然后期会露米。用芦叶的头向内卷成漏斗状。填上适量的糯米和豆沙,将芦叶盖过糯米,顺势将芦叶绕过漏斗状的底。最后,给粽子盖严实系上绳子即可!奶奶仔细地陈述着。

我按照奶奶授予我的方法,我包出了各种各样的粽子!有豆沙味儿的甜粽子;有蛋黄味儿的咸粽子;还有风情原味儿的白粽子和灰粽子……虽说,我包的粽子种类齐全各式各样,但是我的粽子会有高的矮的,甚至是漏了馅料的!就算是这样,我也享受的格外满足。

我和奶奶下午,还把我们家的劳动成果。分享给住在几公里外的太奶奶,还有附近的街坊邻居们。傍晚,我和奶奶回到了家中,与全家人把剩余的粽子全部消灭的干干净净!

从此,每年的端午我都能,吃到我自己包的粽子。也能将自己的劳动成果与他人一起分享!而我的粽子也常常受长辈们赞赏,我喜欢端午节也喜欢吃粽子。因为,包粽子并吃掉它,能使我感到自豪与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难忘的端午节优秀作文400字

全文共 487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佳节,相传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的。这一天有许多风俗习惯。

悬菖蒲艾叶。这天一清早,姥姥将乡下带来的菖蒲艾叶挂到了门上。我很好奇,就问姥姥,姥姥告诉我,这是为了驱瘴,艾叶有药用功能,驱蚊子、苍蝇,净化空气。原来,端午节还有这些习俗呀!这下我知道了。

吃粽子和黄鱼,到了中午桌上突然多了几样平时少见的东西——粽子、黄鱼。我很奇怪地问姥姥:“今天又不是过年怎么吃粽子呀?”姥姥笑着说,“今天是端午节呀,所以要吃粽子和黄鱼。据说这天人们把粽子裹成尖角形投入江中,尖角形能吓跑鱼虾,里面的米能喂饱鱼虾,它们就不会去吃屈原的尸体,这是人们对屈原的敬爱。”现在我才知道吃粽子还有这讲究。

赛龙舟、挂香囊。晚上看电视我还知道端午也有赛龙舟、挂香囊的习俗,坐在一边的妈妈告诉我:“相传当年屈原跳江以后,人们舍不得屈原,纷纷驾船竟相赶去救屈原,一会儿工夫就看不见了,后来,人们就用这种方式来纪念屈原。另外,人们还用五色的线缠绕香囊,有驱邪、保平安的美好愿望。”

啊!端午节的习俗可真丰富呀,听说,端午节的风俗已由湖北省为代表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我真为我的祖国感到骄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端午节话题作文400字

全文共 485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呢?为什么每家每户都要在这一天包粽子呢?这两个问题我可以来回答: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之所以每家每户都要包粽子,是因为纪念屈原。

今天,我们家也一起包粽子。老妈早上很早起床,到市场买配料。到了中午,各方面准备完成。开始,我把两片竹叶叠在一起,在三分之一处折一个角,形成三角体。然后,我把一块绿豆沙塞了进去,再放一点糯米。最后,我想用竹绳把粽子包起来,但是香肠和糯米总是从下面的小孔露出脸来,我用夹子把那个小孔夹住,可是老妈说:“不能这样,待会儿怎么煮啊。”我把夹子取了下来,学着老妈的样子把孔缩小。最后,我顺利的做好了第一个粽子,我越做越有劲,一共做了18个。我把我的几个优秀作品拿去煮。一会儿后,我把我最得意的作品拆开竹叶往嘴里送,顿时,一阵芳香在嘴里飘来飘去。吃完粽子,我感到非常自豪。我们一家人吃完了粽子,便举行了一个小游戏:把三个不同的人包的粽子放在桌子上。自己尝出那一个是自己做的。我一开始,总是品尝不出我做的粽子。最后,我发现最后一个粽子的底部,有一块绿豆沙露出了来我高兴的指着它,老爸开翻下面的答案,结果被我猜中。

这个端午节真令我难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端午节小学生作文300字

全文共 459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春节、七夕节、清明节、元宵节,但最让我喜欢的还是五月初五的端午节

听别人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设定的。一大早,我就被一阵阵热闹的声音给吵醒了,哎!我不得不离开温暖的被窝了。换上新衣服,发现妈妈从锅里拿出了一堆粽子,热腾腾,一股糯香直往鼻孔里钻,勾起了我的小馋虫,这才想起来今天是端午节呢!

吃过早点,我来到屋外,大人们都在忙碌着,我猜测他们一定是在准备赛龙舟。我赶紧来到水边看比赛。“加油!加油!”一阵阵加油声传进了我的耳朵。只见选手们奋力地划着船桨,有节奏的鼓声令人振奋,他们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居然打成了平手呢!

晚上,我把自己在下午做的小纸船拿出来了,再把它带到江边,拿出蜡烛把它点燃,放到小纸船里。这么多的船灯,把黑漆漆的夜晚照得像白天似的。然而,这更加体现出了端午节夜晚的美丽。我坐在椅子上,一边吃着妈妈包的粽子,一边看成群结队的精致船灯。亮光纷纷,把人们的脸照得发红。我想:“在水里的屈原一定会觉得外面的世界很明亮吧!”

看,端午节多热闹呀!我迫不及待地想过下一个端午节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中华传统节日作文端午节

全文共 995 字

+ 加入清单

每当到了端午节之时,平时总爱闲在家中的外祖母竟每天都和邻居约好上山下乡去摘棕叶。我很是不解:不就是个端午节吗,有必要这样大惊小怪的吗?曾祖母没有回答我,只是微笑着摸摸我的头。几天后,大人们聊天时我才知道,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本为夏季驱除瘟疫的节日,现如今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端午节成为了东亚文化圈的可与中秋、清明、重阳等节日相提并论的传统节日。

两千年前,屈原舍身取义保留自己清洁正廉的崇高品质;两千年后,我们用赛龙舟、吃粽子的方式来纪念他。这年的端午,曾祖母教我包粽子。她先让我把艾叶清洗一遍,然后一张一张地铺平了放,她呢,就抓了差不多半缸米,用水淘洗起来。都说“人多力量大”,虽然只有我和曾祖母,但我们还是以高效率完成了以上任务。接下来,曾祖母把艾叶一个个地打成卷,在确保底面不会漏的情况下,舀上一把米放入然后再铺平,最后用几根细线捆捆绑绑,把包好了米的艾叶的四个角捏得整整齐齐地,于是,一个原味的正宗的生粽子就成型了。由于技术原因,我帮不上什么忙,于是就股着腮帮子、托着下巴,眼睛睁得大大的,又认认真真地在一旁欣赏曾祖母的“表演”。

曾祖母也不是整天优哉游哉地,这不,粽子刚刚放入蒸锅里,她又给我缝起香包来,说是能保佑我平安,又可以避邪。平时我对这些小玩意儿可没有什么兴趣,但还是听话地收下了这个让我“一见钟情”的小香包。它是大红色的,可以随时携带悬挂在身上,棱角分明,正反面分别绣了两个醒目的“平”“安”,其余空白处点缀着几颗粉嫩的爱心。我对它是爱不释手,成天带在身上,还时不时地在曾祖母面前晃来晃去,跑过来跑过去。每当这时,曾祖母总是乐呵呵地刮一下我的鼻子,坐在板凳上,手里摇着扇子,说:“你个臭美的小家伙,没有人会和你抢,慢点啊,别摔着。”我心里总是乐滋滋的。

端午,作为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代表,它不仅警示后人要时刻保持一份清廉正直的心,又让我们勿忘屈原,将他高尚的品质和操守牢牢地铭记在心。所以,我希望端午节吃粽子和划龙舟的习俗能够一直传承下去,发扬下去。

说真的,因为曾祖母,我才结识了屈原,了解了端午,吃到了粽子。即使曾祖母已经去世三四年了,但我依然怀念依偎在她怀里、能够向她撒娇的那些快乐的时光。

又是一个艾叶飘香的季节,又是一个草儿长出嫩芽的五月,又是一个端午节的到来。曾祖母,您也在想我吗?让我把怀着的对您的思念播种在这个端午节吧,把我想再见到您的梦埋在这片土地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小学二年级关于端午节作文指导

全文共 336 字

+ 加入清单

“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每当我读起欧阳修的这首《渔家傲》时,就想起粽子飘香的端午。

端午在农历的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重五节,每逢到端午,人们都喜欢包粽子,吃粽子,最热闹的就是包粽子了,我最喜欢看妈妈包粽子了,妈妈先把糯米浸泡上,再把粽叶洗得干干净净,把粽叶卷成一个空心的圆锥形,左手托着粽叶,右手舀起糯米往里面放,再加上蜜枣,花生仁等,最后用绳子捆好,放在锅里,煮出来的粽子香气四溢,飘满整个房间。除了吃粽子,还要吃煮熟的大蒜,鸡蛋,这几种食物放在一起,即使不吃,看起来也很享受。

到了开饭的时间,大家聚在一起,吃着香甜的粽子,品着美味大餐,开心极了!小孩子们胸前挂着香布袋,手上、脚上戴着五色线,满屋子跑,高兴极了。

我喜欢家乡的端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四年级作文节日端午节

全文共 876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初五是五月的开端,从此之后,阴气开始产生,并逐渐增强,是阳气强盛的顶峰,又是阴阳变化的开始。大家都知道“否极泰来”这个词,否卦(三阴在下,三阳在上)是七月,它的极限就是代表十月的坤卦(六爻全阴);但是,与此相对应的还应该有个“泰极否来”,只是因为人们喜欢事情从不好到好,所以,不大提这个词。泰卦(三阳在下,三阴在上)是正月,它的极限就是代表四月的乾卦

(六爻全阳)。因为到了五月初五时,已经开始“泰极否来”,所以,中国人很重视这个转变,而且要通过一些方法来消除阴气开始强盛可能即将带来的不祥之气。

为什么又把时间定为“初五”呢?一方面因为“五”与“午”谐音,“五”字所表达的意思就是天地之气相交合,与“五”相对应的五行中的“土”又代表着转化与过渡;另一方面,中国的“阴阳合历(即农历)”每月的开端并不是“初一”,而是根据那个月的“节”(二十四节气中的节)来确定,比如一年的开始不是从正月初一开始,而是从立春那天开始,夏季不是从四月初一开始,而是从立夏那天开始,因此,夏季的开始结束是到夏至,初五前后正是夏至的时候。

从五月是阳气极盛、阳气是正气来说,“端”是“正”的意思;从五月是阴气开始的时候,所以也可以说是“初”的意思,因此,“端五”也可以称为“初五”。因为“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五月正是“午”月,因午是阳气极盛而同时转衰的时候,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所以也称重五或重午。因为端午是天地之气阴阳转化的过渡点,此前是一年中阳气由初生到极盛,此后是阴气从初生到极盛,所以又叫天中节。如此等等,还有很多,不再多加解释。

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等。其中,纪念屈原说为这个节日增加了人文精神的内涵,应该是后起的;三代夏至节说是与我国的历法紧密相关的,应该是较早的,云尘子主张采用此说;恶月恶日驱避说与我国的历法和术数观念有关,与第二说并不矛盾;吴越民族图腾祭说带有明显的地方色彩,而且以图腾作为切入点来加以说明,是近代以来的说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端午节的风俗习惯

全文共 381 字

+ 加入清单

一说到端午节,我就想到了一首儿歌:“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也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重五节、五月节、龙舟节……端午节有很多习俗,听我来说一说吧!

端午节那天,家家户户都要在门口或窗户插艾蒿、挂菖蒲,用来驱蚊避邪保安康。

赛龙舟和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两大习俗。相传古代有一位爱国诗人屈原,他被奸人所害被流放。他在流放途中听到了他的国家快要灭亡了,悲愤交加,投入汨罗江自杀了。老百姓为了不让鱼虾吃他的遗体,于是就把糯米团子扔到河里。从那以后,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就传承下来了。

粽子的形状很特别,有棱有角、口味应有尽有,比如咸肉馅的、香芋馅的、红枣馅的……吃起来软软糯糯,好吃极了。

端午节还有很多习俗,有戴长命缕、吃五黄、佩香囊等等。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好少年,要把这些习俗好好地传承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