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有知识没文化作文(精彩15篇)

浏览

2830

作文

15

篇1:古代文化知识

全文共 7173 字

+ 加入清单

古代文化知识范围相当广泛。大致说来,举凡天文地理、科举职官、礼仪习俗、姓名称谓,以及人们的衣食住行、器物用具等诸多方面,都是。就某一门类说,也有相当复杂的内容,且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些内容本身也在不断发展演变,这就更增加了它的复杂性。

一、称谓

1、对人的称谓

第一种情况是直称姓名。用于自称,如“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用于作者所厌恶所轻视的人身上,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用于作介绍,为人作传,也多如此,如“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第二种情况是称字、号、斋名、谥号。这种情况是出于称呼者对被称呼者的礼貌和尊敬,如“东阳马生君则”,“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以上称字。“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这是称号。称谥号的,如称王翱为王忠肃公,称左光斗为左忠毅公,称史可法为史忠烈公。自称多有称斋的,如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

第三种是称官名、爵名。

如全祖望称颜真卿为颜太师、称文天祥为文少保,黄宗羲称左良玉为宁南。

第四种情况是称籍贯。

如梁启超称康有为为南海。值得注意的是,有时几项兼称。

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马副使鸣騄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列都督肇基等皆死”,“余在史馆,闻翰林天台陶先生言博鸡者之事”等等。这种称谓,一般说来,先称官名,次称籍贯,后称姓名字号。

此外,由于人们的身分、关系不同,尚有谦称、敬称及其它称谓。谦称类:寡人、孤(王侯自称)、臣(臣自称)、仆、不才、不佞、愚(一般人对人自称),妾(女子自称)。敬称类:陛下、大王、皇上、(称君),对已死皇帝多称庙号,如宋太祖、宋仁宗之类。子、夫子、师、先生(称师),公、君、足下、丈、大人(称朋友或尊长者)。尔、汝为上称下或平辈之间不客气时,加“太”表示长一辈,加“先”表示已逝世的尊长者。

2、 特殊称谓

1)    百姓的称谓。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2)    职业的称谓。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

的字眼,因而一看就知道这个人的职业身分。如《庖丁解牛》中的“庖丁”,“庖”表明职业是厨师,“丁”是人名。其他如《师说》中的“师(乐师)襄”和《群英会蒋干中计》中的“师(乐师)旷”;《柳敬亭传》中“优孟”是指名叫“孟”的艺人(优,亦称优伶,伶人。古代用来称以乐舞戏谑为职业的艺人,后亦称戏曲演员。)

3)    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称谓。

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贫贱之交

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金兰之交

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刎颈之交

遇到磨难时结交的朋友――患难之交

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莫逆之交

从小一块长大的异性好朋友――竹马之交

以贫民身分相交往的朋友――布衣之交

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忘年交

不拘于身分形迹的朋友――忘形交

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车笠交

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君子交

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神交(也指彼此慕名而未见过面的朋友)

3、 年龄的称谓

古人的年龄经常用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

3、4――8、9岁的儿童――垂髫(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8、9――13、14岁的少年――总角(头顶两边的头发各扎成一个结,形如羊角)

13、14――15、16岁少年――豆蔻(豆蔻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以初夏喻人未成年)

15岁的男子叫束发,15岁的女子叫及笄

20岁的男子――弱冠;30岁的男子――而立(立身、立志之意);40岁的男子――不惑(不迷惑、不糊涂);50岁的男子――知命(知天命);60岁――花甲(耳顺);70岁――古稀;80、90岁-耄耋;100岁――期颐。

二、时间、节日

1、 古代纪年月日方法

纪年法:有干支纪年法、帝王年号纪年法、王公年次纪年法、年号与干支兼用。

干支纪年法。干,即天干,共十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即地支,共十二位: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两字相配,用以纪年,如辛亥、戊戌之类。十和十二的最小公倍为六十,因而经六十年,周而复始。这样循环不已,经久不乱,永无穷尽。如《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丁卯”指公元1627年;《〈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辛亥”指公元1911年;《与妻书》“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辛未”应为辛亥。近世还常用干支纪年来表示重大历史事件,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赔款”、“辛丑条约”、“辛亥革命”。  纪年:

年号纪年法:皇帝即位,都要改元,称元年。汉武帝起有年号。如“崇祯十四年迁江阴县典史”,“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也有年号和干支兼用的,如“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

另外,由于地支与十二生肖相对应,我们就可以根据地支判断出某年肖某动物。如1996年为丙子年,子属老鼠,所以1996年为鼠年,同理可以推断出2002年属马年。由此我们可以很简单地算出每一个公元年的干支年及其所属的生肖。

纪月法:常用序数。月中初一称朔,十五称望,近在望后之日称既望,月末称晦。每季度三个月,常用孟、仲、季来称。

纪日法:除用序数外,也有用干支的,如“元丰七年六月丁丑”。

纪时法:我国古代纪时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天色纪时法,即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另一种是地支纪时法,即以十二地支来表示一昼夜十二个时辰的变化。

一昼夜分十二个时辰,用十二地支表示,子时即现在的23时至1时,然后依次类推。一夜分五更(或称五鼓)。

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做五更、五鼓或称五夜。如“仰

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四鼓,愬至城下,无一人知者”。(附表)

2、二十四节气

每月分为两段,月首叫节气,月中叫中气。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顺序为

正月 立春 雨水      二月 惊蛰 春分

三月 清明 谷雨      四月 立夏 小雨

五月 芒种 夏至      六月 小暑 大暑

七月 立秋、处暑      八月 白露 秋分

九月 寒露 霜降      十月 立冬 小雪

十一月 大雪 冬至     十二月 小寒 大寒

附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三、风俗礼仪

1、节日

春节,正月初一,又称元日,元正,新春,新正。

元宵,正月十五,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

寒食,清明前1或2日。

清明,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在每年4月5日或者6日。

端午,五月初五,又称端阳,重五,重午。

乞巧,七月初七,又称少女节,或七夕。

中秋,八月十五,又称团圆节。

重阳,九月初九,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的习俗。喝菊花酒,插茱萸。

腊日,十二月初八,有吃赤豆粥,祭拜祖先的习俗。佛教的腊八粥也渗入腊日习俗。

除夕,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的晚上,有吃“年饭”、“守岁”的习俗。

2、礼仪

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

十二生肖,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子为鼠,丑为牛,寅为虎,卯为兔,辰为龙,巳为蛇,午为马,未为羊,申为猴,酉为鸡,戌为狗,亥为猪。后以为某人生在某年就肖某物。

孝悌,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尊重顺从。

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三牲是指:一是古代用于祭祀的牛羊猪,后来也称鸡鱼猪为三牲;一是指夏商周三代所用牺牲的总称。

太牢,指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猪三牲全备。

少牢,指只有羊猪而没有牛。

讳称,古人对死有许多讳称。

第一类,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称薨、崩、百岁、千秋、晏驾、山陵崩等

第二类,父母之死称见背、孤露、弃养。

第三类,佛教徒之死称涅盘、圆寂、坐化、羽化、仙游、仙逝。

第四类,一般人的死称亡故、长眠、长逝、过世、谢世、寿终、陨命、捐生、就木、溘逝、老、故、逝、终等。

四、 地名、官名和科举名词

1、地名

地名包括地区名、政区名、城市村镇名、山川关隘名等等。

地区名,如“江表”指长江以南地区、“关中”指函谷关以西地区、“山东”指崤山以东地区等等。政区名比较复杂,因为各朝各代政区的划分多有变化,现在只能就主要情况举例。古代天下分九州,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后来又有十二州之说,即从冀州分出并州,从青州分出营州,从雍州分出梁州。秦汉的行政区,主要的是郡,如张衡就是南阳郡人。汉朝还有由皇帝所封的王国,如张衡曾为河间相,河间就是国名。唐宋的主要行政区是州,天下共二百多州。县是地方基层行政区,各朝的情况大体相同。此外,还有省、路、府、道等,各朝的情况很不一样。各级政区官署所在地,叫做治所。城市村镇名,如“大梁”是战国魏国都城、“咸阳”是战国秦国都城、“鸿门”、“霸上”都是古代小地名等等。山川关隘名,如“江”指长江、“河”指黄河“岱”指泰山以及崤山、函谷关等等。

此外,有些地名,还有古称别称,如南京,又称建康、金陵、江宁、白下;杭州,又称临安,武林;福州又称三山。山东、关西、江表、剑外、五岳,山、河的阴阳;江:长江。河:黄河。长安:西安。汴京:开封。河北:黄河以北。 关中:函谷关以西。 山东: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大都、顺天府、京师:北京 锦官城:成都,也称锦城。吴郡、吴门:苏州。 西域:汉以后对玉门关以西地区的总称。 长亭:古代驿路上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行人休息,也作为人们送别的地方。 江左:即江东,古代以东为左,以西为右。 畿:古代京都管辖的地区。瓜洲:古时著名渡口,在扬州南长江边。鸿门:今陕西临潼县东。吴越:古时称苏南、浙江一带。  荆州:今湖北湖南一带。京口:镇江。 四明:宁波。 永嘉:温州。通州:南通。维扬:扬州的别称。 胡:旧时称西北地区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 瀛洲:古代传说中海上仙山之一。另外两座是蓬莱和方丈。)

2、官名

古代职官的情况,异常复杂,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的职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大体可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

中央官职

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管行政,领率百官,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三公。下有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务。后世又演变为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尚书省遂废。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参知政事”为副相。明代,内阁为最高政务机构,入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称为首辅(即宰相)。清代有军机处,简王、公、尚书等为军机大臣,掌政府大权。翰林:明清时代进入翰林院供职的进士通称“翰林”,担任编修国史、起草文件等工作。 监生:明清两代在国子监(由中央政权建立的最高学府)读书的人。乾隆以后,国子监只存空名,地主豪绅可以凭祖先“功业”或捐钱取得监生资格。 左司马:官名,掌管军中政务和粮饷。 郎中令:统管皇帝侍从警卫的长官。 右贤王:匈奴官名,是单于下面最高贵族长官之一,通常由单于继承者担任。 相:汉时由中央调到地方管理地方军政的官员。当时分封到各地的王侯不过问军政,只享受封地上的赋税。 公府:三公的官署。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太尉执掌军事,司徒负责管理日常事务,司空掌管全国水利、建筑、皇家祭祀等。三公,为当时中央最高的官。

六部:最稳定的名称为:吏部,掌管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户部,掌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类似后世的司局长),副职称员外郎,下属官员有主事等。此外,中央还设有专门机构和官员,负责管理图书,编修历史、制定历法等工作。如司马迁、张衡曾任太史令,高启曾为翰林院国史编修等。

地方官职

秦汉主要政区是郡,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隋唐主要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别驾、司马等。唐代在一些军事重镇,设节度使(地位类似后世的军区司令),属官有行军司马、参谋、掌书记等。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这以前称县令,以后称知县)。明清改州为府,称知府。司马:官名,州刺史(唐代实行州、县制,州的长官叫刺史)的副职。 青衫:古代官服的颜色按品级高低而定。青色是唐代官位低微者的服色。作者当时官级为从九品,最低。 里正:古时乡官。唐代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每里置里正一人。明代改名为里长 路,南宋行政区域的名称,相当于现在的“省”。郡原为古代行政单位,管辖数县,明代已废。但由于古代州郡并存列,所以后来习惯上仍把州叫作“郡”。 府:官署的通称。左迁:贬官降职的委婉说法。出:由中央调到地方任职为“出任”。)

此外,汉代也设州,天下分十几个州,基本上是监察区,中央派员去刺探情况,称刺史。隋唐全国分十几个道,也是监察区,中央派员前往刺探情况,称黜陟使。宋代全国分二十左右路,路中设若干司,分管各方面事务。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叫做行中书省,明代改称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为“省”。隋代省的长官叫巡抚,两省或一省设一总督,省下又分道和府,管若干府县民政的,叫道;管省内某一事务的,叫督粮道、兵备道等等。

再有一种情况是,古代官员分为若干等级,称为“品”。此外,还有封爵和勋号。

3、科举名词

汉代实行征辟和荐举制。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如张衡曾被举为孝廉和连辟公府。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隋唐以后实行科举制。到了明朝,形成了完备的科举考试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各地考生参加县、府的考试,由省的提督学政莅临主持,及格者称生员,俗称秀才;乡试,即省级考试,三年一考,逢子、卯、午、酉年举行,由皇帝派主考官主持,及格者为举人;会试,乡试的第二年举行,由礼部主持,及格者称贡士;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分三甲出榜。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统称进士。一甲三名,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考试内容主要是八股文,也称这种文章为制艺、时文、四书文(就四书范围出题)等。

古代的学校有“庠”、“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最高学府称国子监,入监读书的称监生。国子监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教学人员为教授、博士、直讲、助教等。

4、官职的任免升迁

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于是辞相印不拜”

除,拜官授职,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擢,提升官职。

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升级可用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可用迁

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

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前两种属于一般情况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下车:

五、其他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四种文具的总称。文房即指书房。著名的有安徽泾县的宣纸,安徽歙县的歙墨,广东端州的端砚,浙江吴兴的湖笔。

永字八法:永字具有汉字的八种基本笔画,即点、横、竖、撇、捺、折、钩、提。

阳文阴文:我国古代刻在器物上的文字,笔画凸起的叫阳文,凹下的叫阴文。

岁寒三友:指古诗文中经常提到的松竹梅。松,耐寒树木,经冬不凋,常被看作刚正节操的象征;竹,经冬不凋,自成美景,刚直谦逊,不亢不卑,潇洒出世,常被看作不同流俗的高雅之士的象征;梅,迎寒而开,美丽绝俗,是坚韧不拨的人格的象征。

花中四君子,古诗文中提到的竹梅兰菊。兰,花朵色淡香清,多生于幽僻之处,被看作是谦谦君子的象征;菊,清丽淡雅,芳香袭人,傲霜斗雪,艳于百花凋后,不与群芳争列,象征恬然自处、傲然不屈的高尚品格。梅竹见上条

计量: 数量: 贯:古时用绳索穿钱,一千文为一贯。 (亿:古代十万为亿)  长度:舍:一舍为三十里。一射之地:即一箭之地,大约一百五十步。 (咫:八寸。 一驾: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匹:布帛的单位,一匹是四丈。

礼节习俗、传统节令:

六合:古代结婚要选年、月、日的天干地去都适合的日子,称其为“六合” 再拜:拜两次,古代的隆重礼节。 酹,洒酒于地表示祭祀或立誓。勒:在石碑上刻字,一般用于记录功绩。

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为不可改变的常道。 古代以每月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妇女常在十九日聚会,置酒嬉戏。

流觞曲水:古代文人,每逢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定为三月三日)集会,在弯曲的水流中,放上盛酒的杯子,任其流动,酒杯在谁的面前受阻停留,谁就取而饮之,谓之曲水流觞。)

座次方位的尊卑:(朝堂、公堂坐北朝南为尊;官员上朝站位以右为尊,左为卑;坐车时则反之;酒席上以东为主位,以西为宾位;建筑物以面南为尊,面北为卑。 右族:豪族,也叫豪右。秦汉时,豪族住在城市的右边,贫民住在左边。)

用具 (象笏:古代大臣上朝时手里拿的朝版,用象牙、玉或木材制成。又称象简、手版。上面可以记事以备忘。 缠头:观赏歌舞的人赏赐给歌妓的罗锦之类的财物。 辇,古代帝王后妃坐的车。 尊:古代酒器, 少牢:用猪、羊各一头祭祀祖先。用猪、羊、牛一头祭祀祖先叫太牢。古人又把羊叫“少牢”,牛叫“太牢”。庐墓:古人在父母死后要在墓旁结庐居住一段时间,这种守坟的房子称为庐家。阙:古代宫殿、祠庙和陵墓前的建筑物。)

五音:中国五声音节上的五个级,相当于现行简谱上的1、2、3、5、6,唐代以来叫合、四、乙、尺、工,更古的时候叫宫、商、角、徵、羽。)

五谷:

六艺:(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

六艺:《周礼》中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运动知识英语作文_文化作文700字

全文共 629 字

+ 加入清单

Nowadays,high school students hold different opinions about after-class activities.there are two quite different phenomenonena.

Some students are crazy about sports and some other activities.they spend much time in joining the outdoor activities and varies of groups , and also,making new friends.However,they pay a little attention to their studies.

On the contrary, some students spend almost of their time in studies and dont enjoy attending other activities.

In my opinion,I think neither of them is correct.I think we should study hard,but we also need time to relax ourselves,because if a one in a good state,he can do better.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酒文化知识作文

全文共 1811 字

+ 加入清单

酒,自打它产生那一天起,就在人们生活之中形成了一种文化,并且始终位于“食文化”、“茶文化”、“服饰文化”等之首。酒的品种繁多,按色分有白酒、红酒、黄酒……按原料分有高粱酒、包谷酒、糯米酒、葡萄酒、桂花酒……按香味分有浓香型、酱香型、清香型……按品种分还有烧酒、酒、啤酒、白兰地、威士忌……等等等等,不一而足。但如果说就因为酒的制作源远流长,酒的酿造工艺如何高深,而高于其它文化,恐怕是说不过去的。因为烹饪艺术的千变万化、茶道艺术的品评讲究、服装设计和缝纫技巧千姿百态也是使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的。所以从人们对这些“文化”的体味来看,应该是各有千秋。

那么,酒的玄妙之处在哪里呢?并不在别处,在于喝酒者喝的过程,喝的环境,喝的心情,看起来喝的是醇香的玉液,其实饮的是精神的琼浆。欧阳修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可谓经典之言。

人们处于大千世界,或悲或喜,或离或合,或爱或恨,或穷或富,或古或今只要和酒沾上了边,那就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曹孟德说得好啊: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将酒与人生结合在一起,画出一个大意境。所以当他不顺当的时候,自会想起“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办法。借酒浇愁,是从古到今最普适的现象,如范仲淹老先生所吟“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屡见不鲜。现代影视剧中只要有人不痛快就在那里喝酒,借着酒又演绎出后面的故事,艺术来源于生活,虽司空见惯却也无可厚非。只是酒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借酒浇愁愁更愁,把自己麻醉得不省人事后,“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一切依旧。还不如想开点,象古时的战士一样高歌: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还是大诗人李白最豪爽,友人来了,大呼: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万古愁”不是真愁,是一种心态,一旦周围的环境有了好的转机,那就不同了,就会“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了。不喝酒的人也是如此,毛泽东不怎么喝酒,高兴了也会就着红烧肉来一杯,而心情沉重时,也要“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至于贫穷潦倒的孔乙己,一杯老酒几粒茴香豆就算是一种精神上的安慰。

好酒在“酒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广告效应,曾几何时,在现实生活中却扮演过行贿受贿的不太光彩角色。幸而,社会发展很快,几百元的酒在腐败分子眼里已经无足轻重了,酒连同它的品位又回到了民间。在“革命的小酒天天醉”已经过时的情况下,酒桌上的“文化”却保留了下来,特别是在应酬和相聚当中,酒桌上的“言语”众生态可算是一番淋漓尽致的描述。在酒宴开始时,大家心情舒畅,等着饕餮着一餐美味佳肴,席上一片“欢声笑语”;三巡过后,朋友和对手推心置腹,知心的话儿说不完,席间荡漾着“轻言细语”;酒至半酣,主客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绝顶在望,众山弥小,席上回荡着“豪言壮语”;几瓶下肚,桌上已无鱼和熊掌之分,诺大一个天下,舍我其谁?不信我们立马赛车于长安街!好一派“胡言乱语”;酒宴结束了,杯盘狼迹,东歪西倒,再看几位英雄,已梦回温柔之乡??“不言不语”。

在北方,似乎有一种习俗,叫“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这大概来自《水浒》中梁山好汉的豪迈举止。但总觉得缺点什么,因为喝酒吃肉只是一种形式,一种铺垫,还应该有一个内容。梁山好汉们在“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之后,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大秤分金银”,这很重要,因为这即是物质基础,也是梁山好汉们聚集在一起喝酒吃肉的纽带。没有了这个内容,喝是白喝,吃也是白吃,意义不大。一位朋友就讲述过他初“下海”时,为了签定一个合同而喝得酩酊大醉,但这个合同使他掘得了“第一桶金”,这就值了。不过,靠喝酒来维系信誉,终是不太可靠的。在商界有一传说,有的地方见面就是喝酒,喝起来豪爽之至,使人以为办事就会象喝酒一样畅快,结果往往令人大失所望。而在南方,好象功夫就不在酒上了,在很随意的气氛中,事情就敲定了,再喝就是庆贺之酒。虽然同是频频举杯,同是觥筹交错,其含义不同了。

说来说去,无酒不成席。愚以为若是朋友相聚,切不可把酒当成酒,非得定量配给不可,不来个“不言不语”不罢休?能者多劳,尽兴为宜,足矣。朋友之谊,寓之酒而得之心也。某西哲说过,酒恰是雨一样:当它落在淤泥上,它会使之更污烂;而当它落在沃土上,它会焕发出美和鲜花。对于普通人来说,酒堪称是一种兴奋剂,而茶可视作一种镇静剂,若是从另一种意义上看,人们相交从“酒文化”而进之于“茶文化”,也许步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功夫文化知识

全文共 1266 字

+ 加入清单

一部翻拍自1980年《龙威小子》的电影———《功夫梦》以其老掉牙的情节,甫在北美上映却荣登票房冠军的宝座,这不免让我们惊讶:合众国怎么了?电影王国的人没电影看了?但一琢磨,显然不是,人家中影集团和哥伦比亚这次联手玩了旧瓶装新酒的把戏,玩出了新意,搞出了亮点。

那么,《功夫梦》亮在哪里呢?

首先是故事的发生地———中国北京。很多年前,北京人在纽约,今天纽约人来北京了。他们因不久前的奥运会和现今如火如荼的世博会,已对中国关注得一塌糊涂,那么看看电影里的中国(北京)啥样吧。于是便有鸟巢、水立方等现代建筑熠熠生辉;四合院、胡同文化生生不息。而当全景式的镜头打开紫禁城的大门,展开绵延的长城,拉出武当山决然高耸的峭壁上一座道家庙宇时,别说是外国人,我们炎黄子孙就先沸腾了,这就是中国啊!

原来合众国的子民掏那么多钱看的就是这啊!

我们拉住一老外,恨不得对他说:“《功夫梦》是宣传队、《功夫梦》是播种机……”老外当然很来劲,但翘着大拇哥说:“goodjackchen,goodkongfu”。原来人家一开始只是冲着成龙和中国功夫来的。

成龙大哥自回港后,着实拍了几部烂片,《功夫梦》才让他彻底翻了身。维修工老韩和《新警察故事》的警察是一路货,为大哥在银幕上难得一见的憋闷着苦瓜脸,不嬉皮笑脸的角色。但老韩自己身在悲愁苦海中,只靠砸汽车泄闷,对别人却成了导师,说你要心静如水,不能被外界环境影响啊。我们不去深究这样的人物性格是否合理,反正知道他是正面人物就行了,他和跑龙套的反面人物于荣光构成对比,负责真功夫和伪功夫的阐释。

中国类型电影让老外感兴趣的只有功夫片,中国电影人无需感到尴尬,有一样拿得出手已经很不错了。但老外,甚至我们,长期以来对功夫存在误解,以为那只是显摆、耍酷、打打杀杀的东西。成龙大哥这次现身说法:你们错了,那是伪的,是于荣光式的,我们真功夫是一种文化,一种人生态度,它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所以大哥不厌其烦教徒弟怎么挂衣服、脱衣服,还要保持礼貌。

徒弟是小德瑞———贾登·史密斯。

老外看功夫,却意外发现了文化中国,同样,看成龙,意外发现了贾登。这个威尔·史密斯让成龙羡慕得在戏外直嚷要拿房祖名去换。我们看了电影,想想大哥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贾登太棒了!劈腿、横叉、虎跳、舞步……每一样都有模有样。他的架势许多次引得笔者落座的电影院响起热烈的掌声,可见魅力之大。

相比之下,我们要严重抗议导演把中国未来的花朵抹黑。为衬托贾登,的确有必要适当让对手坏一点,我们也知道,他们的坏全是于荣光那坏老师教的。但他们毕竟只是初中生,却硬摆出一副凶悍不饶人的样子,简直一黑社会团伙,这拿去北美,让合众国的子民怎么想我们的孩子啊!而美莹小姑娘原先是蛮看得顺眼的,但拉小提琴安静淑女的她,在跳舞时,猛得蹦出搔首撩人的舞姿,火辣得让成年观影男子差点冲动。

幸而,这些只是电影的辅料,主题仍是功夫、励志,很成功。既然这样,我们就很寄希望于国内有更多功夫类电影去占据海外市场,让看腻了整个银幕玩特技的大片的老外,回过头、静下心,真正品一品中国特色的文化知识大餐。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知识文化就是力量

全文共 289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读了一本书>,书中有一部份讲的知识就是力量

读完之后我就想发明一种机器,把书放进机器,几秒钟后书就变成美味的食物,吃下去后既能美餐一顿,还可以掌握书上的知识。有了这样的机器同学们都很爱读书,掌握各方面的知识。

我们利用掌握的知识,发明创造各种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让机器人帮我们干危险的工作;让废弃的工厂变成茂密的森林;又脏又臭的排水沟变成清澈的小溪;全是用太阳能发电,天空没有臭氧层;祖国的天空会更加湛蓝深远;人类不需要任何飞行工具,就能象超人一样上月球,还能在月球上生存、玩耍,五星红旗在月球上高高飘扬……

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做一个光荣的接班人,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永远的中国文化知识

全文共 1229 字

+ 加入清单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经济科技交往日趋频繁不同文化也在不停地相互交融、相互渗透。于是出现了这样一个情况中国文化带着五千年的韵味走向世界,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所认同,中国的饮食、服装节日文化开始遍布全球,而西方文化进入中国的“文化消费市场”,也给中国传统在本地带来了冲击,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过洋节,过洋味儿生活,却淡忘了一些中国传统。

2005年11月14日一度沸沸扬扬的中韩端午“申遗”之争,以韩国的胜利告终,这实在是中国传统的彷徨,自此许多人开始担忧:中国文化是否开始丧失活力?中国青少年淡忘民族文化,中国像是被这个世界同化了似的丧失了自己的个性,在世界的舞台上,我们越来越多地为自己的身份而焦虑不安。

但我们也应认识到:中国文化早已作为一种精神刻在了没一个中国人骨子里,永不磨灭!传统的彷徨绝不是文化的失落。我们应对自己有信心,对中国文化有信心。这种千年积淀早已被狠狠的敲进我们的骨髓里,融进了我们的灵魂中,化作我们的血肉,并不断地内化为一种精神力量支配着我们的一言一行,就像古代君子所追求的“忠义诚信”,只不过换了个说法,化作了广泛的道德和内心的品格。这绝不是一两句时尚评论、一两卷美国胶卷就能掩盖的。其实,在每一中国人的心中都有一份深深的中国情结,每一个中国人都不自觉地继承了中国文化的内涵和精髓。中国文化在我们幼时就深深地植根在我们心中。

同时,中国文化在不停地发展,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诠释着自己新的内涵。其实,我们看到的中国文化发展历程就是表达形式、表达技巧不断进步的过程。随着岁月的流走,随着朝代的更迭,我们也有了自己富有历史层累性的中国文化之路。像文学形式从诗经到律诗再到词到曲。这是什么?这是一种进步,一种时尚!

我们追求时尚、追求个性、寻求突破。这本身就是对中国文化进步精神的继承与弘扬。在新的时代我们有新的表达方式、新的时尚新的富有个性的中国文化!

我们可以看到,像我们所熟悉的周杰伦,他做为一个天才歌手,一个时尚名人。在音乐方面,他应当可以代表一种时尚潮流。于是,我们听到许多带有中国韵味的曲调,如青花瓷,兰亭序等诸多歌曲。这样的歌曲恰恰是对古老中国诗词歌赋的继承、延续,是这种略显忧伤却沁人心脾的悠扬曲调的千年跨越。这些流行歌儿为我们编织了一幅幅美妙的画面,是清雅的江南小城,是隽秀的行书。这些不就是中华文化的代表吗?这就是中国人永远的精神故乡。

中国文化走出国门,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都有中国文化的延伸,中国文化把世界织成锦缎,上面绣着中国古老而富有中国特色的图腾!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融以及其本身的发展,都应使我们欣喜。我们都为身为一个中国人,拥有这样的文化而自豪!

当然,民族文化绝不是落后的文化,而是值得我们骄傲和传承的文化精髓。中国文化知识之所以能传承千年而永不中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文化具有历史的层累性这就像岩层一样,下面的岩石的沉积,为上层岩石的形成孕育土壤。只有珍视并保护中国古老且优秀的文化,才能保证中国文化生生不息,吐纳白代!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书是知识的天空小学作文_文化作文900字

全文共 797 字

+ 加入清单

书是默默无闻、不声不响的老师,是智慧的伙伴、是成功的种子、是快乐的太阳、是心灵的窗口、是知识的桥梁。

翻开了新书《少年天文学》,一股清新的墨香扑鼻而来,轻轻地闭上眼睛,这时我仿佛看到了一朵朵洁白无瑕的云彩飘过,露出了刚刚升起还在伸着懒腰的太阳,它舒适地躺在浅蓝色的天空上,散发着柔和的阳光。茂盛的大树和刚刚抽出嫩芽的小树,沐浴在阳光下,花儿和小草惬意的聆听着鸟儿美妙的歌声。

翻到书的下一章,描写的是皎洁、明丽的月亮,它的四周围满了调皮的星星,眨着大大的眼睛。这是一个寂静的夜晚,鸟儿都睡了。寂静的夜晚和皎洁的月光给鸟儿盖上了一层薄如蝉翼的被子,给大树披上了一层轻若烟云的银纱。我不忍打扰这夏夜的宁静和鸟儿们的梦境,悄悄离开了。

继续翻看下去,忽然书页上涌起了一层薄薄的云,凝结成一个小宝宝的样子,随着这“云宝宝”我来到了美丽的星空,好美丽呀!我感叹着,问着“云宝宝”,“这是宇宙空间吗?”“嗯嗯,主人,这就是我们居住的太阳系啊”。这时我惊讶的发现一个星星竟然戴着一个滑稽的草帽,它的腰部好像系着美丽的腰带,啊这一定是书里描述的土星吧!

我又随着“云宝宝”来到了最大的行星——木星。木星虽然是所有行星中最大的一个,但因为木星是一个液态星球,远远望去却像漂浮在星际中的一个大水球,让我没有落脚的地方,只好随着“云宝宝”继续在星空中遨游,忽然发现远处泛起一片刺眼的红光,我很好奇,就央求着“云宝宝”带我到那边看看,结果发现是书中描写的火星,它同地球一样有着四季,不同的是每个季节长达地球的一倍,火星也有大气层、水和空气,它是太阳系中除了地球以外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啦。“云宝宝”一边说着书中的故事,一边带着飞回家中。

合上书,回忆着书中描述的天文知识。每当看到一本新书,都会学到许多新的知识,通过多读书,读好书,可以让我开阔视野、增长见闻、诚实守信、懂得感恩,我还要读更多、更好的书,在书的天空中自由的翱翔。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腊八粥的知识四年级作文_文化作文600字

全文共 517 字

+ 加入清单

腊八节到了,在腊八节要喝腊八粥,我们都知道,但是同学们知道为什么喝腊八粥吗?别看只是一碗小小的粥,里面的知识和里面的材料一样丰富的很!就让我来给大家介绍介绍关于腊八粥的知识吧!

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经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家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要向文武大臣赐腊八粥。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腊八”还是佛教的盛大节日。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煮粥供佛。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还可以增福增寿。所以人们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

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很多,其中以北京的最为讲究,粥里有红枣、莲子……总计不下二十种。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在半夜时分开始煮,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你想,这样复杂能不好喝吗?讲究的人家,还要先将果子雕刻成各种花样,再放在锅中煮。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

一碗粥有这么多知识,中国真不愧是文明大国啊!我真自豪自己是中国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酒文化知识作文

全文共 838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是卓立世界的文明古国,中国是酒的故乡。

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和酒类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酒是一种特殊的食品,是属于物质的,但酒又融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之中.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其中也衍生出了酒政制度.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首先,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因此一切政治、经济活动都以农业发展为立足点.而中国的酒,绝大多数是以粮食酿造的,酒紧紧依附于农业,成为农业经济的一部分.粮食生产的丰歉是酒业兴衰的晴雨表,各朝代统治者根据粮食的收成情况,通过发布酒禁或开禁,来调节酒的生产,从而确保民食.

中国是酒的王国.酒,形态万千,色泽纷呈;品种之多,产量之丰,皆堪称世界之冠.中国又是酒人的乐土,地无分南北,人无分男女老少,饮酒之风,历经数千年而不衰.中国更是酒文化的极盛地,饮酒的意义远不止生理性消费,远不止口腹之乐;在许多场合,它都是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一种文化消费,用来表示一种礼仪,一种气氛,一种情趣,一种心境;酒与诗,从此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不仅如此,中国众多的名酒不单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给人以美的启示与力的鼓舞;每一种名酒的发展,都包容劳动者一代接一代的探索奋斗,英勇献身,因此名酒精神与民族自豪息息相通,与大无畏气概紧密相接.这就是中华民族的酒魂!与欧洲标榜的“酒神”,甚称伯仲.似乎可以认为,有了名酒,中国餐饮才得以升华为夸耀世界的饮食文化.

酒,作为世界客观物质的存在,它是一个变化多端的精灵,它炽热似火,冷酷像冰;它缠绵如梦萦,狠毒似恶魔,它柔软如锦缎,锋利似钢刀;它无所不在,力大无穷,它可敬可泣,

该杀该戮;它能叫人超脱旷达,才华横溢,放荡无常;它能叫人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和烦恼到绝对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它也能叫人肆行无忌,勇敢地沉沦到深渊的最底处,叫人丢掉面具,原形毕露,口吐真言.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即酒神精神的象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知识文化就是力量

全文共 299 字

+ 加入清单

日本鬼子试图入侵中国,我们做好防备,做了好多宝塔。

日本鬼子冲到了我们的地盘,拿起手枪,抬起大炮。“发射!”日本鬼子长官一声号令,就响起了炮火声。可是怎么也打不倒我们的宝塔。于是,他们想用梯子爬上宝塔。当他们爬到一半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在宝塔上的不是解放军,而是很多老百姓。手上拿的不是手枪,而是“载”满知识的《大辞典》《科学知识》《动物世界》《昆虫记》,他们放手了。日本鬼子官被落下来的“炸弹”砸得头昏眼花,其他小鬼子也被打得手足无措。

他们在我军(老百姓)的攻击下,日本鬼子军队死的、伤的人数占百分之九十,真是惨啊!

日本鬼子官带着伤报告元帅说:“千万别跟中国拼,他们的‘知识力量’太强大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书本知识与实践经验英语作文_文化作文1200字

全文共 1174 字

+ 加入清单

The cartoon given above tells us that there are two persons who are arguing with each other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book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In fact, knowledge can be acquired from many sources. These include reading books, classroom activities and practice.

The knowledge we gain from books and formal education enables us to learn about things that we have no opportunity to experience in our daily life. First of all, we can study all the places in the world and learn from people we will never meet in our lifetime, just by reading about them in books. Second, we can also develop our analytical skills and learn how to view and interpret the world around us in different ways. Last but not least, we can shuttle between the past and the future by reading books. In this way, we wont repeat the mistakes of others.

Practice, on the other hand, offers us more useful knowledge. In fact, as we all know 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 Moreover, if one wants to make new advances, it is necessary to act. Finally, one can apply the skills and insights gained through the study of books to practical experience, making an already meaningful experience more meaningful.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重视民族文化知识

全文共 1119 字

+ 加入清单

近日,北京市高考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出台,最引人注目的是2016年高考语文由150分增到180分,英语则由150分减为100分。语文成绩占高考总成绩的比重增加,意味着国学教育将备受重视。这不仅仅是高考各科成绩的变动,更是对本民族文化重视的体现,是中国人走向自信的体现。

如今,不重视民族文化的事件屡屡曝光。小到游客们在文化古迹上随便刻字,大到省市打着修缮壁画的旗号肆意涂改原作。这是由于国人对本民族文化知之甚少,并且将外来文化神圣化,由此可见,现今社会需要提高国人对本民族文化的重视程度。而提高语文成绩比例正好可以引领学生学习本民族文化,提高本民族文化的重视程度。

提高国人对民族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单单是为了保护遗迹,更可以提高国人自身的道德、人文、文学修养,从而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中华五千年文化博大精神,《论语》《孟子》《诗经》各个都是经典,通读中华文化经典有利于自身文学修养的提升,从而提高自身实力。鲁迅从小通读文化经典,将经典内化于心提升自身文学修养。用文学铸成的唇枪舌剑成就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而这样的鲁迅也让国人的文字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让国人在国际社会中更加自信。毛泽东青年时终日浸泡在书籍的海洋之中汲取中华文化的精髓、华夏民族的智慧,丰富了自身的文学知识、提高了自身文学素养,成就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代伟人毛泽东,而这样的毛泽东也让世界认识了中国,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使国人在国际社会中享有立足之地。由此观之,为了提高国人自身的道德、人文、文学修养,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需增强国人对民族文化的重视,高考改革便显得尤为重要。

提高国人对民族文化的重视程度不仅能使国人更加自信,更能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让国家更加自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文化软实力已经占据了各国竞争中相当重要的位置。现今各大强国之间拼的不仅仅是军事的强大,还有经济,更重要的是文化。为了是中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需防止文化入侵。为此中国需要提高自己的文化软实力,增强国人自身文化修养,增强国人对本民族文化的重视。这样才能更好地让中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自信,立于不败之地。由此观之,为此需要增强国人对民族文化的重视,从娃娃抓起便是最好的办法。高考是指挥棒,它指引着国人学习民族文化、了解民族文化,国人便会从小将文化内化于心、不断发酵,将民族精神领悟至心,从而达到提高民族文化的重视程度的目的。

高考改革意味着教育偏重的方向。提高语文成绩所占比例意味着教育将偏重文化教育。而文化教育应从小抓起,从小灌输。这次改革是高考成绩的变动,是文化教育重视的体现,是对本民族文化重视的体现,更是国人走向自信的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知识文化就是力量

全文共 253 字

+ 加入清单

吃过晚饭,爸爸带我到新华书店里去买书。新华书店里有很多人,有年纪老的、少的,有男的,女的。他们都在看自己喜欢的书。书店里有好多书,书静静地在书架上排着整齐的队伍,我兴高采烈地跑了进去,手忙脚乱,这排看看,那里翻翻。

最后,我选了两本自己喜欢的书,一本叫《论语》,还有一本叫《庄子》。这两本书里面的故事都是古代学者勤学的故事。爸爸对我说,没有能读得完的书、能学得完的知识

我想,我们一定要多读书,以后长大当科学家,发明许多许多有用的东西,高科技的产品。这样,国家强大起来,别的国家都会仰慕我们,不敢欺负我们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文化知识的回眸里

全文共 1181 字

+ 加入清单

古老而神圣的人类文化,在遥远的旧时空里蕴孕着,只待有一天,人们把它发掘。美丽而神秘的人类文化,在静谧的星空下观望着,只待有一天,人们把它展现。精神而智慧的文化,在大自然的视野里激越着,只待有一天,人们把它融化……

博览中外,纵观今古,文化的足迹深深嵌在历史的回眸中,文化的身影亦成为历史回忆的不可遗忘的风景。

它是火把,照亮迷惘中人类的道路;它是卷尺,衡量探索中人类的进程,它是甘露,濡养困倦人类的心灵;它是天阶,激励奋斗中人类的意志……它正如诗篇呵,从远古的时空走来,娓娓道出精神,物质与爱的凯歌。

是李春等人日夜苦思,倾力设计,才有了宏伟壮观的赵州桥;是马克思睿智超前的思想,坚定不移的信念,才有有震惊全球的《共产党宣言》;是李时珍磐石般的决心,以身试药的勇气,才有了世界巨大文献《本草纲目》;是爱迪生对科学的执着,自力更生的毅力,才有了家喻户晓的电灯;是曹雪芹阅历无数,看透王朝,才有了寄寓深意的《红楼梦》;是海伦?凯勒真诚的爱和才情的飞扬,才使上百残疾儿童重获温情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震撼人心着作的问世;是李春燕爱的热情,纯澈善良的心,才使她那瘦弱的肩膀,承受起十里八乡的健康,“她不是迁徙的候鸟,她是照亮苗乡的月亮”……

人就像是一个载体。人类说不得是文化的创造者,只是文化的发掘者。文化本是无形无影存在大自然的定律,是人类发现或是通过某种途径探索出来,但也只有人类才能把这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说人类是文化体现出来的载体。

文化知识的体现方式有很多种,从人的言行、举止、思想品质、起居作息、文字表达可见;文化的种类也多,从精神空间,物质的场所,爱的传递可得,但即然人作为载体体现文化,当然,也能成为文化的体现和传播的干扰因素。

这让我想到中国史上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初衷是站在文化的立场上,奈何江青等人瞒天过海,侮陷好官,到后来已经转化为以利益为中心,盲目信从为主流的大灾难。可就在这段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了多大的阻挠!一场文化的浩劫啊……

文化知识是心灵的濡养剂,正因为那个时候文化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才使他们迷失是非,黑白不分,反信谗言,就连毛主席也犯了同样的错误。他们完全没有想到,当他们在反“走资派”的时候,文化摆在哪里,却还口口声声说是“文化的革命”!

就在古代爱琴海周边的国家,也有为了战争而忽视文化发展的史实!

流失的时光里,我恍恍惚惚听见文化的哭泣……它的每一滴泪,就像絮絮的低语,却在脑海回转,萦绕不散;它的每一个颤栗,仿佛都衬着人们迷失的心境而过,伴着无奈和失落……

曾经辉煌也曾经失落过的人类文化,此时在这和平与发展的年代,回顾过曾经的步伐,再次以坚定迈开向前……因为我们看到了――

人们反思着,探索着,踩着原来文化的基步,奋斗着,凭着人类特有的思维与智慧,文化史上再创辉煌--

文化知识不再是地球上的环流,已经成为驰骋宇宙的飞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泛文化知识时代的防火墙作文

全文共 1223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所处的时代,正是经济繁荣,文化昌明的大好时代,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不尽人意的地方。经济不必说了,单说文化就很让人头疼――我们正处于泛文化时代,看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眼前身后,醒里梦里,到处都有文化的影子。比如流行文化、网络文化、城市文化、建筑文化、服饰文化、烟酒文化、手机文化、拇指文化、课桌文化、墙壁文化、口水文化、板砖文化……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大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势。试问,这些所谓的文化真的都是文化吗?在泛文化时代,我们应该怎样来做?

在泛文化知识时代,我们要建一道“文化防火墙”,用时间和心灵来淘洗芜杂的文化,甄别出真正的有生命力的能给人幸福的文化,除去那些“非文化”“伪文化”“垃圾文化”。我们知道,真正的文化是用时间和心灵,用智慧和胆识创造出来的,是一代代人共同的精神创造和物质创造的成果,是长久自然积淀而成的。在这个少有恒星、流星乱飞的时代,多少所谓的文化只是昙花一现?时间和大众的心灵就是一道文化防火墙,那些禁不住时间考验的事物当然会速朽于无形,那些不能植根于人们心灵的事物自然会萍散于江湖。那么,这个时候,只有真正的文化才能够流传开来,成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既然是财富就必然有长久的价值——有没有价值是我们鉴别真伪文化的一个标准,价值判断是文化防火墙的重要功能。

根据价值判断,如今风行世界的流行文化、网络文化是不是真正的文化呢?我说是,因为它们都有价值,都客观存在,都不会轻易消亡。但这并不意味着构成流行文化、网络文化的各个元素都能长久存在永不消失,也不意味着流行文化、网络文化就是纯净无比、可爱无比的。实际上,我们要像鲁迅先生那样“运用脑髓,放出眼光”来作出甄别与评判。面对流行文化、网络文化,我们须要发挥文化防火墙的作用,须要认识到它们的特点,分清它们的面貌,从而使它们纯净而丰富,活泼而健康。

那么,流行文化与网络文化有什么特点呢?大体说来有三点。其一,时效性,也就是瞬时性。这两种文化兴起的时候,其中的某些元素像一阵风似的闪现,“各领风骚一两年”就不错了,风行过后很难再引起人们的追忆。其二,新奇性。这两种文化的最大魅力在于它们的表现形式通常是空前绝后的,于是吸引了大众的眼球,制造出各种各样的“粉丝”。其三,不稳定性。这两种文化一般没有稳定的精神内核,随机而变,随时而动,不能凝聚人心,因而常常变异为其他形态。正是这些特点致使流行文化、网络文化不够纯粹更不够完美。那么我们就须要启动杀毒系统,查毒杀毒,将这些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危险因素彻底清除,让积极因素、健康因素持久发挥作用。于是乎,真伪文化就被区分出来,那些“非文化”“伪文化”“垃圾文化”会被剔除,真正的文化就会更好地促进我们社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

这样,我就可以说,在泛文化知识时代我们倘若都能建立起一道文化防火墙的话,我们将不会被不良文化侵蚀,我们将会更健康、更快乐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享受真正文化的灿烂阳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