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北方腊八节中午吃什么主食(汇集四篇)

导语:不觉太阳已经升起,尽管没了孩提时的情趣,但那甜甜的腊八粥依然给人以浓浓的回味。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腊八节的作文,欢迎查阅,谢谢。

浏览

559

作文

4

篇1:东北腊八节吃什么

全文共 1099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是过年前一个不算很热闹的节日,但人们还是会用习俗来庆祝腊八。那么,腊八节东北人什么?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东北腊八节吃什么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腊八这天,东北人都会喝腊八粥,吃绿绿的腊八蒜,腊八蒜是中国传统美食,在腊八这天有用醋泡蒜的习俗,成品蒜呈淡绿色,味道酸甜辣俱全,可以缓解口干、增强食欲。

我们都知道,东北人非常喜欢吃咸菜,无论喝粥吃饭,都离不开下饭的咸菜,这个习惯可能就是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

东北咸菜代表--蒜茄子

原料:茄子200g,蒜40g,香菜30g,食盐适量,鸡精适量

做法:

1、茄子洗净去掉根部。

2、放入锅中蒸熟。

3、蒸熟后自然放凉。

4、大蒜去皮捣碎,加入适量精盐,鸡精(量根据个人口味)搅拌。

5、加入香菜末,搅拌均匀待用。

6、在茄子上开一条长口,不要开到头。

7、将调拌好的蒜泥香菜醸入茄子中。

8、依次码放好。

9、覆上保鲜膜,冰箱冷藏,随吃随拿。

东北咸菜代表--酸菜

原料:大白菜,盐

做法:

1、烧一锅开水,把白菜对半切开,邦子朝下放入锅中烫半分钟左右,然后将整棵白菜放入烫半分钟左右后捞出。

2、用凉水给白菜降温,然后攥干。

3、切口朝下放入摊子里,一层白菜一层盐,放到4/5处,用重物压住,倒入凉水没过白菜即可。

4、用保鲜膜封口,在5°左右室温下放置30天即可。

小贴士:

1、白菜一定要选用长邦的白菜。

2、封口一两天后需要打开透气一次之后就不需要再打开了。

东北咸菜代表--东北腌黄瓜

原料:黄瓜1000g,尖辣椒4个,花椒一小勺,姜,蒜,白糖,酱油,味精,白酒

做法:

1、黄瓜切成条状。

2、辣椒切滚刀块。

3、姜、蒜切片,备用。

4、辣椒和黄瓜分别加少许盐,拌匀,煞出水来。

5、锅里放少许油,放一小勺花椒、两三瓣大料炸出香味。

6、然后加两三片姜、五六片蒜片、少许白糖煸炒几下。

7、倒入酱油烧开。等酱油稍凉的时候加入味精适量,白酒适量。我这次黄瓜大概2斤,用了大概1两的白酒。

8、最后把腌制好的黄瓜和辣椒控水后放入料汁中搅拌均匀,等完全凉透就可以装进容器放到冰箱里冷藏。吃的时候用干净的筷子拿取,尽早吃完。

东北咸菜代表--咸蒜

酱油咸蒜是中国东北地区最常见的一种腌蒜方法,使用这种方法制出的咸蒜不但蒜味小,而且具有酱油的浓郁香气。特别适合东北人的口味。大蒜本来是辛热的食物,吃多了容易上肝火,但用白醋和白糖浸泡出来的糖蒜,不仅蒜的辣味减轻,其辛热之性也变得缓和了。

原料:新蒜适量,米醋半瓶,大粒盐半袋,酱油半瓶,白糖少许

做法:

1、新蒜去皮,放入冷水中浸泡一天。

2、酱油,糖,醋,盐熬开放凉(调料根据个人口味放)。

3、蒜放入罐子里面加入调料汁。

4、放入几天就可以吃了。成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腊八节吃什么

全文共 317 字

+ 加入清单

1、腊八节的食物:腊八粥。腊八粥的主要原料为谷类,有粳米、糯米和薏米。粳米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等成分,具有补中益气、养脾胃、和五脏、除烦止渴、益精等功用。糯米具有温脾益气的作用,适于脾胃功能低下者食用,对于虚寒泄利、虚烦口渴、小便不利等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中医认为薏米具有健脾、补肺、清热、渗湿的功能,经常食用对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症也有良效。富含膳食纤维的薏米有预防高血脂、高血压、中风及心血管疾病的功效。

2、腊八节的食物:腊八蒜。紫皮蒜1000克,米醋500克,白糖400克。选用一干净盛具,作为泡腊八蒜的容器;选好大蒜,去皮洗净,晾干,先泡入醋内,再加入白糖,拌匀,置于10度~15度的条件下,泡制10天即成。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腊八节吃什么

全文共 2112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十二月初八,民俗谓之腊八,是春节前的第一个节令,此后“年味”日渐浓郁起来。腊八腊八粥的食俗,在我国已有千年之久了,别有一番来历。

河南人吃腊八粥,早在宋朝已有记载。吴自牧撰《梦粱录》载:“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寺等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可见宋朝时期腊八煮粥已成民间食俗。同时,帝王还以此来笼络众臣。元人孙国敕《燕都游览志》云:“十二月八日,赐百官粥,以米果杂成之。品多者为胜,此盖循宋时故事。”南宋文人周密撰写《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覃、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可以看出宋朝河南人腊八粥所用食材丰富。发展到今天,河南人吃腊八粥则简单多了,一般用小米、绿豆、豇豆、麦仁、花生、红枣、玉米特等八种原料配合煮成,熟后加些红糖、核桃仁,粥稠味香,喻意来年五谷丰登。

北京人吃腊八粥,主要沿用清朝传统。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世宗将北京安定门内国子监以东的府邸改为雍和宫,每逢腊八日,在宫内万福阁等处,用锅煮腊八粥并请来喇嘛僧人诵经,然后将粥分给各王宫大臣,品尝食用以度节日。清人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里称“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去皮枣泥等,和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颇有京城特色。

天津人煮腊八粥,同北京近似,讲究些的还要加莲子、百合、珍珠米、意仁米、大麦仁、粘秫米、粘黄米、芸豆、绿豆、桂圆肉、龙眼肉、白果、红枣及糖水桂花等,色、香、味俱佳。近年还有加入黑米的,这种腊八粥可用之食疗,有健脾、开胃、补气、安神、清心、养血等诸多功效。

山西的腊八粥,以小米为主,附加以豇豆、小豆、绿豆、小枣,还有粘黄米、大米、江米等煮之。晋东南地区,腊月初五即用小豆、红豆、豇豆、红薯、花生、江米、柿饼,合水煮粥,又叫甜饭,亦是食俗之一。

陕北高原的腊八习俗挺多。在腊八之日,熬粥除了用多种米、豆之外,还得加入各种干果、豆腐和肉混合煮成。通常是早晨煮,或甜或咸,依个人口味自选酌定。倘是午间吃,还要在粥内煮上些面条,全家人团聚共餐。吃完后,要将粥抹在门上、灶台上及门外树上,以驱邪避灾,迎接来年的农业大丰收。民间相传,腊八这天忌吃菜,吃了菜庄稼地里杂草多。陕南人腊八要吃杂合粥,分“五味”和“八味”两种。前者用大米、糯米、花生、白果、豆子煮成;后者用上述五种原料外加大肉丁、豆腐、萝卜,另外还要加调味品。此外,腊八还得用粥供奉祖先和粮仓。

甘肃人传统煮腊八粥用五谷、蔬菜,煮熟后除家人吃,还分送给邻里,同时用来喂家畜。在兰州、白银城市地区,腊八粥煮得很讲究,用大米、豆、红枣、白果、莲子、葡萄干、杏干、瓜干、核桃仁、青红丝、白糖、肉丁等煮成。煮熟后先用来敬门神、灶神、土神、财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再分给亲邻,最后一家人享用。甘肃武威讲究“素腊八”,吃大米稠饭、扁豆饭或是稠饭,煮熟后配炸散子、麻花同吃,民俗叫它“扁豆粥泡散”。

宁夏人做腊八饭一般用扁豆、黄豆、红豆、蚕豆、黑豆、大米、土豆煮粥,再加上用麦面或荞麦面切成菱形柳叶片的“麦穗子”,或者是做成小圆蛋的“雀儿头”,出锅之前再入葱花油。这天全家人只吃腊八饭,不吃菜。

青海的西宁人,虽是汉族人居多,可是腊八不吃粥,而是吃麦仁饭。将新碾的麦仁,与牛羊肉同煮,加上青盐、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作料,经一夜文火煮熬,肉、麦交融成乳糜状,清晨揭锅,异香扑鼻,食之可口。

山东“孔府食制”中,规定“腊八粥”分两种,一种是用意米仁、桂圆、莲子、百合、栗子、红枣、粳米等熬成的,盛入碗里还要加些“粥果”,主要是雕刻成各种形状的水果,是为点缀。这种粥专供孔府主人及十二府主人食用。另一种是用大米、肉片、白菜、豆腐等煮成的,是给孔府里当差们喝的。

江苏地区吃腊八粥分甜咸两种,煮法一样。只是咸粥是加青菜和油。苏州人煮腊八粥要放入茨菇、荸荠、胡桃仁、松子仁、芡实、红枣、栗子、木耳、青菜、金针菇等。清代苏州文人李福曾有诗云:“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掺入。”

浙江人煮腊八粥一般都用胡桃仁、松子仁、芡实、莲子、红枣、桂圆肉、荔枝肉等,香甜味美,食之祈求长命百岁。据说,这种煮粥方法是从南京流传过来的,其中内含若干传说。

四川地大人多,腊八粥做法五花八门,甜咸麻辣,而农村人吃咸味的比较多,主要是用黄豆、花生、肉丁、白萝卜、胡萝卜熬成的。异乡人来此品尝,虽入乡随俗,但很难习惯,现如今城市人吃甜粥的也不少,堪称风味各异。腊八与粥可谓密切相关,而粥喝在腊八,也算是喝出了花样,喝出了水平。

河北腊八粥制作方法:将大白云豆提前(最好头一天晚上泡,第二天用)泡发至胖大;白莲子用热水涨发,去绿色芯,同白云豆先下入煮锅煮20分钟,再加入大米、糯米、麦仁、葛仙米、小枣及饭豆,栗子去掉硬壳和内衣。将上述原料洗净,放入锅中,加入足够的清水,大火煮沸,改小火慢煮40分钟,至粥稠豆糯、枣烂时止。 粥熟后加蜜桂花、红糖(或先将红糖煮成糖汁,加在粥中)拌匀即成。

腊八粥的特点是黏糯滑软、香甜可口、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年迈体弱者食此粥有利于恢复健康。不论哪种腊八粥,都有暖肚、润肠、补脾、清肺等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腊八节吃什么作文

全文共 1100 字

+ 加入清单

腊八前一天,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了它在以后的一年里都不会肚子疼。只是一个传说,大家请谨慎行之。

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 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 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为讲究,搀在白米中 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 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拨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老北京人家,一到腊月初八,过年的气氛一天赛过一天,华北大部分地区在腊月初八这天有用醋泡蒜的习俗,叫“腊八蒜”。

据老人讲,腊八蒜的蒜字,和“算”字同音,这是各家商号要在这天拢账,把这一年的收支算出来,可以看出盈亏,其中包括外欠和外债,都要在这天算清 楚,“腊八算”就是这么回事。腊八这天要债的债主子,要到欠他钱的人家送信儿,该准备还钱。北京城有句民谚:“腊八粥、腊八蒜,放账的送信儿;欠债的还 钱。”后来有欠人家钱的,用蒜代替“算”字,以示忌讳,回避这个算账的“算”字,其实欠人家的,终究是要还的。老北京临年关,街巷胡同有卖辣菜的,可没有 卖腊八蒜的。这是为什么呢?您想啊,卖腊八蒜得吆喝吧,怎么吆喝?直接喊“腊八蒜来!”欠债的人听见吆喝心里咯噔一下,怎么街上还有喊着催债呀!再说了, 你一个做小买卖的跟谁算哪!人家不跟你算就不错了,所以腊八蒜不能下街吆喝,都是一家一户自己动手泡腊八蒜,自己先给自己算算,今年这个年怎么过。

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其实材料非常简单,就是醋和大蒜瓣儿。做法也是极其简单,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类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的,如同翡翠碧玉。

“腊八豆腐”是安徽黔县民间风味特产,在春节前夕的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前后,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

我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隔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

[腊八节吃什么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