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正能量作文初中汇编五篇 说明文怎么写最新20篇

任何的抱怨都是无济于事的,只会让自己的状况更糟糕,尝试着去改变自己,你会觉得体内被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还会有更多新的发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变初中作文,希望你喜欢。

浏览

576

作文

65

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

全文共 4016 字

+ 加入清单

从近年来全国各地的语文中考试题看,说明文在整个试卷中所占的比例也逐年增大。其难度也在逐年提高。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基本知识及答题技巧,希望大家喜欢。

一、说明文基本知识

1、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用、制作方法、发展过程以及内在事理的一种实用文体。

2、与其它文体的区别:议论文以理服人,哲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记叙文以情感人,形象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说明文以知授人,知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

3、说明文的分类

事物说明文:如《苏州园林》,说明“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征。

事理说明文:如《死海不死》,科学的说明了死海不死的原因在于“海水的咸度很高”。

二. 阅读技巧

(一)阅读说明文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招:善于找准说明对象。

第二招:善于概括说明对象的特点。

第三招:善于分析说明顺序。

第四招:善于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弄清楚了说明方法的特点,分析它们在文章中的具体作用。

第五招:善于分析说明文的语言。

第六招:善于分析引用古籍或名言的目的。先要理解所引古籍或名言的含义,现联系说明的内容,看看这两者间有何内在联系,就能领悟其引用的目的了。在说明的开头文段或中间叙述有关的故事,究竟起何作用:在文章开头叙述故事,其目的往往是为了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或者是为了引出说明对象。在文章或段落中间叙述故事,往往是为了增强说明文的可读性,同时也为了说明事物的来源或作用。

第七招:善于完成开放性问题。中考说明文阅读,根据“新课标”中要求“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的要求,说明文阅读考查的题目势必要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关注自然、关注生态环境、关注科技进程、关注未来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思想、科学品质、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二)说明文阅读一般涉及11种题型:

1、考查说明对象:

答题技法:其一,要看懂题目,不少说明文题目本身就表示说明对象,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等。其二,抓住首括句和中心句。说明文往往需要运用首括句和中心句来提示说明重点,包括说明事物的特征。反之,如果需要为说明文的语段加一个标题,也可以用说明对象作为标题。

回答时形成一个短语:本文介绍了……的……(对象加特征)。

例:《看云识天气》介绍云和天气的关系及怎样看云识天气。

2、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答题技法:尽量从原文中找原词原句,若没有,则注意段意、中心句。

例:《中国石拱桥》三大特点: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3、说明方法: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

2、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作比较:把__________和________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④、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将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⑧、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⑩、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4、说明顺序:有条有理地把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介绍清楚。

时间顺序:即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从而写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这种顺序一般用于人物的生平介绍、科学观察记录,说明事物或事理发生、发展或制作过程一类的说明文。

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由远及近依次进行说明。这种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

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成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由总到分(或由分而总)、由主而次、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结果、由个别到一般(或由一般到个别)、由抽象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或由局部到具体)等。

说明建筑物、景点等通常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介绍事物各阶段的特点或制作过程时,往往采用时间顺序。介绍抽象事理时,则往往需要采用逻辑顺序。

近几年说明文选段多为科技类说明文,此类说明文一般是事理说明文居多,故多用逻辑顺序。

5、段意概括:

句式:说明了……介绍了……

方法:找中心句;结合本段说明特征概括,摘要联合,结合标点,尤其注意分号,认真提炼。

6、“这样”的指代义:指代上文距其最近的一句或几句内容。

7、段落语句顺序:

为什么不能调换段落顺序?

不能调换:原文采用由……到……的顺序介绍事物,调换后不合逻辑。

《向沙漠进军》5、6段照应上文游击战、阵地战顺序。

总分关系中分说部分与前文总说部分顺序相照应。《看云识天气》

8、语言准确性: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对策:答: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策:答:(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

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对策:答:(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 右” 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 性、周密性、科学性。

类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类型5: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9、说明文的结构。

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分”式、“总——分——总”式、“分——总”式、并列式、递进式等。

10、考查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对段落的内容进行归纳;对全文要点进行概括。

技法:认真仔细阅读原文,一般都能从原文中找到答案。

(例:“死海之变”中“死海已发生了哪些巨大的地质变化?

答:(1)海水水体的分层结构消失(2)海水中的硫化氢消失(3)盐的沉积增多。

11、发散创新:近几年,开放性试题以它答案的多元性和不唯一性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考试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综合各地开放型试题我们可以看出。这类试题大概从以下方面考查:

(1)对说明内容进行创新性的表述。

(2)对某种现象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

(3)结合实际对某个问题谈自己的认识。

(4)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性的推断和大胆想象。

(5)由文章内容延伸到现实生活,对现实生活中相关现象进行解释。

(6)对人类关注的环境问题等提出解决的方法,拟写警示性标语、建议、广告等。这种题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考查的是学生对生活的关注情况。做好这类题首先要让学生对所给材料有准确地把握,然后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再迁移到文段中来。开放性试题,虽然没有规定唯一的答案,可以各抒己见。但在答题时要从三个角度作答:

(1)是就材料回答问题。不一定按标准答案作答,意思答对就给满分;

(2)是阅读材料后受到的启示、感想。这样的答案也是具有个性化的;

(3)是从材料出发,或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或扩散联想到其它方面。

总之。这类试题在训练理解能力的同时。训练表达能力,对答案的表述不能只靠一个符号或一个词语来完成,要写成一句或一段完整的话。在答题的同时有助于增加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扩大学生独立发表见解的余地,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

(三)对说明对象的把握。

看题目、首括句、尾结句或提问式语句。如果是事物说明文,被说明的事物既是说明对象。如果是事理说明文,说明对象则是对象加特征,答案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如:《看云识天气》,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及怎样看云识天气。

考察对说明事物特征的把握。

答题技巧:尽量从原文中找原句作答,若没有,则注意段意、中心句。如《中国石拱桥》中关于它的三大特点: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四)说明文写法分析

1、结合说明方法谈

规范性的答题模式如下:

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内容: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参考前面说明方法,明确其作用)

2、结合修辞手法谈

规范性的答题模式如下:

这是一篇生动地说明文,大量地使用了各种修辞手法,说明了……(内容),使文章的说明形象生动。

3、结合表达方式谈

记叙、描写使说明更具体形象;抒情、议论使说明更有感情。那么,从这个角度分析说明文的写法,答题的规范性格式如下:

这篇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除了说明外,还有……(从“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根据内容选择),如……(具体举例),就是……(表达方式)的运用,使说明更具体形象/充满感情。

(五)说明语段的作用

(1)、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前文。

有时在文章在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

(2)、结合说明方法谈。

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初中说明文

全文共 251 字

+ 加入清单

前几天,我点开了一个游戏---植物大战僵尸。开始玩觉得很无聊,但是在游戏中,我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事。

当僵尸蹭过来时,植物就全力奋战,赶走他们。如果败了,那个碾车就会撞死僵尸,却只有一次机会,若在打败就完蛋咯!

而这就和现在的世界一样。都说中国的现一代会亡国,外国就像侵略中国,真的没错。这些僵尸就是敌人,植物就是现一代年轻人,那车就是还健在前辈。敌人来了这代抵不过,还有几位前辈,要是他们都去世了,我们这代有好吃懒作,怎么去抵抗敌人呢?

所以我们一定要勤奋,为国家更好发展做出贡献,不当亡国人,不做亡国奴。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初中说明文阅读方法

全文共 1691 字

+ 加入清单

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等。说明文有的是以时间为序,有的是以空间为序;有的由现象写到本质,有的由主写到次;有的按工艺流程顺序来说明,有的按事物的性质、功用、原理等顺序来说明。以下是小编带来初中说明文阅读方法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分类

1、从说明对象的角度:事物性说明文、事理性说明文。

2、从说明文语言特征:平实的说明文、生动的说明文。

二、说明的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的具体分析: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

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

典型考题: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三、说明的方法

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

2、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作比较: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④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将比作,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⑧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⑩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四、说明文的语言品析

1、对整篇文章语文的品析,一般从二个角度谈:A、准确;B、形象生动或简明平实。

A是一般说明文的共同特点。B是针对不同语文风格的角度谈。做这种评析整篇文章语言特点的题目,一定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比如可以选择一句话为例子。

格式如下: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语文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的特点,如“……”一句,就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2、对具体篇/句/词的评析

篇/句的作用基本同上。

字词作用有以下考查形式:

A、加点字词有何作用?B、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C、加点词语能否删去?

这种题目往往要结合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有时是体现语言生动性)的特点答题。第二种题型还要在答题中比较二者的区别。第三种题型还要加上“删去后不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或与客观事实不符合”之类的表述。

五、说明文写法分析

1、结合说明方法谈

模式: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内容: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参考前面说明方法,明确其作用)

2、结合修辞手法谈

模式:这是一篇生动说明文,大量地使用了各种修辞手法,说明了……(内容),使文章的说明形象生动。

3、结合表达方式谈

记叙、描写使说明更具体形象;抒怀议论使说明更有感情。那么,从这个角度分析说明文的写法,格式如下:这篇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除了说明外,还有……(从“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根据内容选择),如……(具体举例),就是……(表达方式)的运用,使说明更具体形象/充满感情。

六、说明语段的作用

这种题目答题的角度有三:

(1)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前文。有时在文章在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

(2)结合说明方法谈。

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初中说明文:地球的美

全文共 639 字

+ 加入清单

我爱地球,因为他是我们的家,是我们能生活的唯一的地方。

——题记

和我一起了解我民共同的家吧!

首先是陆地中的平原和高原。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地表起伏小。不同的是,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边缘比较陡峭。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BrazilPlateau)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位于南美洲南纬5°~30°的大陆东部、亚马孙平原与拉普拉塔平原之间的巴西中南部,面积500多万平方公里。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AmazonPlain)是世界最大的冲积平原,位于南美洲北部亚马孙河中下游。介于巴西高原和圭亚那高原之间,西抵安第斯山麓,东滨大西洋,跨居巴西、秘鲁、哥伦比亚和玻利维亚4国领土,面积达560万平方公里(其中巴西境内22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该国领土1/3)。

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点是地表崎岖不平。不同的是,山地较高,海拔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叫深;而且丘陵较低,海拔大致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500米。

盆地四周多山地货高原环绕,中部相对低平。也有些盆地内部分布着起伏的丘陵,但比四周的山地高原仍要地很多。

山脉是沿一定方向延伸,包括若干条山岭和山谷组成的山体,因像脉状而称之为山脉。主要是由于地壳运动中的内营力作用,有明显的褶皱,从而区别于山地,而山地则是在一定的力的作用下,褶皱现象不明显。构成山脉主体的山岭称为主脉,从主脉延伸出去的山岭称为支脉。几个相邻山脉可以组成一个山系,如喜马拉雅山系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初中语文说明文答题技巧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解题方法

全文共 3088 字

+ 加入清单

说明文阅读解题方法

学习目标:

1、了解说明文阅读的常见考点。

2、理解并掌握说明文阅读的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课前预习:

一、说明文阅读的常见考点

1、对说明对象及说明特征理解。

2、对说明方法辨识与理解。

3、对说明顺序的分析与理解。

4、对文章段落结构特点的分析。

5、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

6、对关键词语、重点句子含义及其表达作用的评析。

7、对说明语言准确性的体会

二、说明文阅读的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1、题型:指出说明对象

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2、题型:概括说明对象的特点。

①抓住文段中的段落和层次,②从每段(或每层)中抓住关键词语加以整理。

一般情况下,文段的开头(或各段的第一句)和结尾(或各段最后一句)往往说明了对象的特点。

3、题型: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A.常见的说明方法有:

1.分类别:(即对说明事物分门别类的方法。例如:“如何获得食物?这有两种不同的途径和方法:一种叫自养,??另一种叫异养。”)

2.举例子:(即以具体事物为例的方法。例如:“这种书目专门记录其专题或学科的文献。如要查找中国古代文献,就要使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或《中国古籍善本总目》等。”)

3.打比方:(即用比喻来说明事物的方法。例如:“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

4.列数字:(即是运用数据说明事物的方法。例如:“哪里知道,这条天河淹没了一千万颗以上的星星啊!一千万,你一口气数下去,得数一千多年。”)

5.作比较:(即用另一个事物与说明事物相比,以说明事物特点的方法。例如:“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6.下定义:(即指明某一名词概念的含义。例如:“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7、作诠解:作诠释,用于解释被说明内容的成因及内在联系。

8、.引资料: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等

B.说明方法的作用:

1、分类别:条理清晰地说明了?。

2、举例子:具体形象的说明了??的?特点,便于读者理解。

3、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的?特点,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4、列数字:科学准确具体的说明了??的??特点

5、作比较:通过?和?的比较,突出了?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6、下定义:完整、科学、准确地说明?本质特点,使之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

7、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可以颠倒。

8、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

4、题型:对说明顺序的分析与理解。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如:时间顺序则是说明事物发展、演变,例如介绍工作程序的文章。

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总到分,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整体到局部,都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词如介绍建筑物或实体)。

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现象到本质,因到果,果到因,主到次,浅入深,个别到一般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

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5、题型:分析说明文的结构

说明文常见的形式有:"总--分"式(或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或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中心句:出现的位置开头或结尾,有时在句中。判断,多为概括性较强的句子。叙述句、描写句、阐释句、疑问句一般不宜作中心句。

6、题型:根据说明的内容,怎样理清选文的思路:

技法指导:首先要对每一段的内容了解,并能对其进行归纳和概括,然后,再对每一段的内容进行比较分析,理清其行文思路,结构特点(因为有的是采用总分式,有的是总分总式,还有的又是分总式),就能说出其思路了。

7、题型:文章从那几方面进行说明?

先将文章分成几部分然后再加以概括

8、题型:考查全篇文章或某一段落的说明内容

①用原文回答:(要理清文章或段落的层次)。

找出全文的中心段或某段的中心句,(这往往就是问题的答案)。

②无适合的原文时,可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总结概括。“点”:各段的说明对象,“面”:整篇文章的主体说明对象,两者结合组成完整的句子便可

9、说明句子或语段的作用

这种题目答题的角度有二:

(1)、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前文。

有时在文章在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

(2)、结合说明方法谈。

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

10、题型:说明文语言风格

a准确平实

b生动形象(如果使用了大量描写句、修辞句、神话传说等)

11、题型:加点词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对策:答:()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12、题型:加点词语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策:答:(1)不可以。

(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

(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

(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不符合实际。

13、题型:加点词语能否去掉?

这类词语主要是修饰限制性词语如:大约、左右、最、几乎、仅仅等

答题要点:

a.不能b.加点词语起修饰、限制、强调作用c.说明原句意思是……d.如果去掉,则……e.加点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14、题型: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15、代词指代什么内容

①瞻前顾后法(往前找、往后找)②自己概括、检验法(代入法或置换法)

16、题型:给文段补充一个过渡句:主要是结合上段的内容来考虑,方法是抓住上段说明的内容,以设问句的形式提出“为什么会(要)??,呢?”这就能自然地引出下文了。

17、题型:说明文中开放性试题、类型及答题要点

①提建议、方法、措施类要具体尽量符合实际情况

②拟广告语、设计标语等a.要切题b.语言简练、凝练、生动、有感染力c.有创意/有提示作用

③探究题,提取信息、获取信息类要参考全文,概括文章内容

④读了全文,谈认识类要结合原文,具体谈看法、谈认识

18、题型:“据科学家分析”“据资料表明”“据统计”一类词句的作用。

要点:表明信息的来源,增强说明内容的可信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准确性

19、开头的作用

①引出说明对象

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③开头有描写性语言:生动形象地引出将要说明的事物(事理)

20、结尾的作用

①总结全文,点明写作目的

②表明希望,提出号召③想像远大前景(补充结尾是可参考)

21、描写在说明文中的作用?(从内容和语言的两个角度分析)

要点:描写了………内容,突出了………;语言上生动形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2、说明文中引用古诗、传说、俗语、故事等的作用

要点:为文章增添文学色彩,增强说明文的生动性。读来耐人寻味;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吸引读者)

温馨提示:说明文最简单,答案大多在文中,读完后先理清层次,找出每段说明了什么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篇5:2024初中说明文:蓝鲸的自述

全文共 534 字

+ 加入清单

嗨!大家好!我叫蓝鲸!同长须鲸、座头鲸、灰鲸一样,都属于须鲸!很高兴认识你们!也希望你们能了解我和我的家族,和我们成为好朋友!

我和我的家族是终生在海洋中生活的哺乳动物。我们有80种不同的种类,主要有须鲸和齿鲸两种类型,而且我们吃不同的食物。

我是须鲸家族。因为我们生着梳齿一样密集排列的坚韧角质物而得名。我们正是通过我们的须来滤取水中的食物。冬季,我们在赤道附近温暖的海洋中繁殖,夏季则到寒冷的极地海水中去觅食。在极短暂的夏季中,我们的吞食量占全年的9/10。因为我们洄游时一般不进食,靠消耗体内脂肪为生。

齿鲸是我们的远亲,因口中长着240个牙齿而得名。他们牙齿的功能与陆地哺乳动物不同,主要是用来捕获食物,而不是咀嚼食物。他们的个头比我们须鲸小,有的性情还很残暴,常常攻击比自己大许多的同类。他们喜欢集体生活,所以,大家也叫他们鲸群。他们常用口哨和咔哒声互相“交谈”。在他们家族中,抹香鲸、逆戟鲸、海豚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而我最喜欢的是海豚,因为它的“歌声”和“舞姿”都特别美!

无论是我们须鲸家族,还是齿鲸家族,我们的身形都很优美。别看我们的个头大,我们游泳的速度一样很快,动作一样很敏捷。我们每天都在浩瀚的大海里游来游去,高声地“唱”出我们心里的快乐!你们喜欢我们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初中说明文《动物寿星如何成的》

全文共 1406 字

+ 加入清单

①1782年4月,法国巴黎的一位采石工人劈开了一块巨大的石头,眼前的一幕让他惊呆了:石头里面藏着4只蟾蜍,它们竟然都还活着。石头被劈开后,这4只蟾蜍蹦了出来,看起来还很有活力。

②科学家对这里的石灰岩层进行了科学测定,证实它们形成于100多万年之前,也就是说这4只蟾蜍在石层中已经冬眠100多万年了。

③这件事让人们大为惊诧,这4只蟾蜍竟然能活100多万年!它们是怎么在这100多万年里保持着生命的活力的呢?

④我们谁都渴望长寿,可是人类和其他动物的寿命都是有限的。一只狗可以活15年到20年,一匹马可以活30年到40年。无论是人类还是动物,生命都是有限的。一般来说,人的生命极限为200至250年,而普通的蟾蜍的生命极限也只是10年。

⑤可是这4只小小的蟾蜍竟然能够挑战生命的极限,存活了100万年,这令人唏嘘不已。

⑥面对这样的生命奇迹,人们不禁要问:“在如此漫长的时间内,这些蟾蜍在没有食物、水和阳光的环境下,是怎么维持生命的呢?这些能生存百万年的老寿星们,它们是怎么修炼出长寿秘诀的呢?”

⑦有科学家分析说,可能是这些动物在冬眠的时候地壳发生了变动,它们所在的淤泥变成了岩石,这些岩石虽然看起来很坚固,其实存在着不少微小缝隙,所以水分和空气都能够进入岩石中,它们便可以生存了。但是,动物要维系生命,还需要一定的热量,尽管蟾蜍或青蛙在冬眠时热量消耗非常低,但它们自身的热量,无论如何也无法维持数千年甚至数万年之久啊!

⑧有科学家解释说,蟾蜍能经过上百万年仍有生命体征,得益于它们生存在一个保持“恒温”的环境下。封存它们的岩层或矿层就是这样一个恒温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它们不会受到任何外界的刺激,天气阴晴冷暖、四季交替对它们都没有什么影响。蟾蜍实际上等于把生命贮藏了起来,不进行新陈代谢,不消耗能量,所以能长期不吃东西而不死亡。

⑨还有科学家认为,蟾蜍长寿是因为它们体内有一种甘油在起作用。美国的一位科学家就曾做过这样的实验:他先把几只快要冬眠的青蛙放到零下6度的环境中,一周之后,他给青蛙慢慢地提高温度解冻,并检查青蛙的肌肉成分,结果发现它们的肌肉中多了一种甘油。所以他认为,蟾蜍在冬眠时,由于体内产成了一种甘油,所以才能长久不死。

⑩另有一些科学家认为,上述解释都还不够充分。迄今为止,对于蟾蜍和青蛙如何长久维持生命的问题,科学家们还没有形成一致的结论。但随着生物科学的迅速发展,相信这个谜团最终会被解开,这可能还会对研究人类长寿问题有启迪和借鉴作用呢。

(选自2014年2期《学生天地 》初中版)

1.对于蟾蜍在没有食物、水和阳光的环境下得以长寿的原因,科学家有哪几种解释?请作简要概括。

2.选文第③段中加着重号的“这件事”指代什么?

3.选文第④段加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简析第⑩段加着重号的词语“可能”的作用。

参考答案:

1.①包裹蟾蜍的岩石存在着不少微小缝隙,水分和空气都能够进入岩石中,蟾蜍便可以生存了。②蟾蜍生存在一个保持“恒温”的环境下,不进行新陈代谢,不消耗能量,所以能长期不吃东西而不死亡。③蟾蜍在冬眠时,由于体内产成了一种甘油,所以才能长久不死。

2.4只蟾蜍在一块巨大的石头里活了100多万年。

3.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真实具体地说明了一般动物的寿命是有限的。

4.“可能”表推测,说明蟾蜍长寿谜团被解开,也许对研究人类长寿问题有启迪和借鉴作用,“可能”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初中语文说明文答题技巧中考说明文阅读知识要点及答题技巧

全文共 5534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说明文阅读知识要点及答题技巧

一、什么是说明文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特征,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目的是给读者以科学的知识、科学地认识事物的方法。

二、说明文的分类:

1、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如《中国石拱桥》;事理说明文旨在解释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规律地,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2、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的不同: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两种。生动的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文或知识小品文)。

3、按写作方法分:

(1)、介绍性说明文:一般是介绍实体(如建筑、用品等)事物,如《中国石拱桥》。

(2)、描述性说明文:说明与描写结合,形象、具体地说明事物,具有一定文艺色彩,如《看云识天气》。

(3)、记述性说明文:说明结合记述,常用以说事物的发展或生产、操作过程,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

(4)、阐释性说明文:说明结合议论,阐释抽象的事理,如《向沙漠进军》。

三、说明文的特点

1、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兼用叙述、描写、议论等其它表达方式。

2、以解说或介绍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构造、功用、类别等或物理含义、特点、演变等为主要内容。

四、说明方式。从语言的表达方式看,说明方式分为: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

1、平实说明:就是用通俗、准确的语言客观的说明事物。

2、生动说明:就是用生动、形象的的语言说明事物。在说明事物时,多运用形象性的动词、形容词和多种修辞手法,有时在说明时为了让读者对说明对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还往往引用神话故事、传说和历史故事。大多数说明文采用生动的说明方式。

五、说明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1、时间顺序:时间顺序是以时间的推移说明事物的变化过程,即以时间的先后安排说明内容,介绍事物的发生、发展、演变,事物的制作步骤、制作过程。主要特征是用一些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

2、空间顺序:按被说明对象的空间存在形式,或自上而下,或由前到后,或从外到内,或由某一中心点向四面扩散式的进行说明。如《故宫博物院》、《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3、逻辑顺序:按照事物内部的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规律进行说明的一种顺序。常见有十种逻辑顺序:

①由现象到本质;②由特点到用途;③由原因到结果;④由整体到部分;⑤由主要到次要;⑥由概括到具体;⑦由具体到抽象;⑧由简单到复杂;⑨由特殊到一般;⑩由分析到综合。

六、说明结构说明文的结构一般有两种:

1、总分式:(事物说明文常用的结构形式)(1)总—分,如《苏州园林》(2)总—分—总,如《故宫博物院》

2、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常用的结构形式)各层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各层之间的关系是递进的。如《向沙漠进军》。

分析说明文结构的方法:理清段与段、部分与部分之间关系。认清段与段、部分与部分是

怎样组合的,是并列关系还是递进关系。

七、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画图表。

1、分类别: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需要根据其性质、功用等不同的标准、角度,把事物分成若干类别,分别加以说明。如《看云识天气》按光彩分:晕、华、虹、霞。

2、举例子:运用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物或事理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收到对事物认识具体、印象深刻的效果。如《中国石拱桥》在写出了石拱桥的三大特点:历史悠久,形式优美,坚固耐用后,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说明,使读者对中国石拱桥三大特点认识具体化、形象化。

3、打比方:运用比喻的方法对事物和事理进行形象化的说明。可以增强说明的形象性、生动性。《看云识天气》中“有时象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象一块洁白的绫纱”,运用打比方的方法,不但使卷云的特征更为具体鲜明,而且生动优美。

4、列数字:运用数字来说明事物的方法。数字说明分用确数和概数(约数)。确数,用准确的数字资料加以说明;概数,用概数对事物作准确说明。有些事物用具体数字加以说明更容易突出事物的特征。《中国石拱桥》中“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文中用一系列数字说明,准确具体。

5、作比较:用相关联的相同或相反的事物进行对比的一种说明方法。作比较有横向比较(类比对比)和纵向比较两种,作比较说明更益于把事物或事理说清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大自然的语言》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其中用了举例子和作比较。

6、下定义:用判断句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简明、概括的说明,就是给事物下一个准确定义,来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如:食物就是一种能够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叶绿体吸收了太阳的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含有高能的有机物质,同时放出了废气——氧,这就是光合作用。《食物从何处来》作用:使读者对概念有确切的了解。

7、作诠释:对所说明的对象的属性进行解释、说明,使人们获得明确、清晰的认识。如“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恐龙无处不在》。这段文字,对“板块构造”说进行了诠释。

8、摹状貌:用描写的方法,摹写事物情状的方法。如“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中国石拱桥》

9、列图表:通过画图、照片或列表的形式对事物进行说明。

10、引用:引用经典、文献、名言、诗词、歌谣、传说等进行说明。作用: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增添文章的趣味性、艺术感染力。

八、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准确无误。如何体会说明文的准确性呢?

1、通过确切的数字,体会说明文的准确性。如《死海不死》中有这样一句话:“最近十年来,每年死海水面下降四十到五十厘米。”确切的数字用语科学准确的反映出死海的前景。

2、通过表示揣测、估计的词语,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如《中国石拱桥》中“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文段中加横线的词语都是表示估计、揣测的词语。

3、通过抓修饰限制性词语,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如《向沙漠进军》中“征服沙漠的

最主要武器是水。”“最主要”修饰武器,明确的表明水是征服沙漠的根本武器。

九、说明文的中心句与支撑句

1.中心句:段落里能体现中心的句子。往往位于段首或段中或段末。有时段中没有现成的中心句,但是有中心,可以通过阅读概括出来中心句。

2.支撑句:对中心句起支撑作用的分析、解释、举例的句子

中考说明文考试内容和目标要求

1、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对文章主要信息的筛选概括;2、对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把握;3.对说明结构及其顺序的理解与把握;4.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辨析与分析;5.对重要词、句的理解及对说明语言的品味;6.根据选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或经验进行联想、想象;7.对文章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思想方法的感悟与评价8.对文本与链接材料进行综合理解。

——近年来中考说明文

内容更关心环境保护、高科技或身边的人文环境。

说明文的阅读、解题步骤

一、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读标题,明确文章大致为哪一类型的说明文。

2、读全文时,一定要逐段读懂。标出体现段落的重点信息的词、句。据此:

①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文章要说明的主要内容;

②分析段与段之间的关系,理清说明顺序,把握说明文的结构层次。

③标出文章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3、把握说明文的中心。——整体感知说明文,就是从整体入手,大处着眼,把握说明文的重要信息、行文特点、主旨等,对文章能有一个基本的总体认识。

二、认真审题,把握题干中的重点信息,迅速找准解题的方向。

1、注意提干中修饰、限制性的词语

2、明确括号中的要求

3、理解题目意思和考点所在,避免盲目性

三、带着问题,回读文章,在文中寻找解题的思路或答案。

在第一遍通读全文时,我们对各段的所说明的主要内容就有了印象。这样,我们回答问题时候,再回读文章时,就能很快找出答题的范围和对应句,以帮助我们快速解题,写出答案。要注意的是有些题目在题干中就明确了在哪一段中寻找答案。

说明文阅读的主要试题类型

一、内容概括题型,二、结构分析题型,三、信息提取概括题型,四、词句理解题型,五、说明方法运用题型。

一、内容概括题型

【题型分类】

1、对某一段或某几段内容的概括

2、对相关内容的概括

3、给概括出的内容找对应段落

【题型示例】

例1:北京市语文中考课标B卷“人禽流感”第16题第②要说明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禽流感存在着人人相传的迹象,并造成人员死亡。

【方法技巧】

1、找段落中心句或关键词、关键句;

2、结合段落中说明特征或几方面的说明内容进行概括。

3、结合标点,尤其注意有分层作用的分号、句号,归纳层意,并进行综合概括。

4、对语段中的关键词、句,摘要联合,并简明的表达。

二、结构分析题型

1、着眼全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说明对象的;

【方法技巧】

答这种题型,首先要对每一段的内容了解,并能对其进行归纳和概括。也有的需要在逐段概括要点的基础上,用“同类合并”的方法,把全文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几部分,概括出每部分的大意,就能比较清楚地显示出全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进行说明的了。

2、能否调换段落的顺序;

3、文章结构:说明文的结构一般有两种:1、总分式;2、递进式(现阶段,以总分总式最为多见。先总写说明对象的特征,然后分写说明对象的特征。)

【方法技巧】

1、要准确理解文章局部或整体的说明顺序。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近几年说明文选段多为科技类说明文,此类说明文一般是事理说明文居多,故多用逻辑顺序。

2、不能调换段落顺序的理由是。

(1)原文采用由……到……的顺序介绍事物,调换后不合逻辑。

(2)总分关系中分说部分与前文总说部分顺序相照应。

(3)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3、某一段落在全文的作用,或能否删去某段。

【方法技巧】

(1)立足全文,准确理解全文的结构特点;

(2)理清段与段之间的关系

(3)对局部内容在全文中的地位及作用做出阐述,并根据说明的顺序说明是否删掉的理由。

(4)判断说明的顺序:时间、空间、逻辑

三、信息提取概括题型

【题型分类】

1、说明对象:答题技法:看题目或首尾段。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特征)。(《病毒》一文的说明对象:病毒的危害),需要强调的是,大多数说明文题目就是说明对象。

2、说明对象的特征:答题技法:尽量从原文中找原词原句,注意段意、中心句。每一段的开头或者结尾尤其是第一段的开头和结尾可多留意。

(1)直接找出说明事物的特征的句子。

对策:A、看题目B、在首段中找C、抓关键词句(比如: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句)

(2)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

对策: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3、给被说明的对象下定义;

4、从几句话中提取概括信息;

5、从一个段落中提取概括信息;

6、从几个段落或全篇中提取概括信息

【方法技巧】

1、对重要的信息筛选整合及运用“定义”的方法说明事物,下定义要求准确、严密,语言应简明,常用的是判断句的形式,即“xx是xx”的句式。注意和作诠释作区分。

2、(1)要根据题目的指向意义,明确在文中搜索信息的范围;(2)有的要求筛选的信息可能只涉及几句话,也有的可能涉及到一段甚或几段乃至全篇。有些信息,直接在筛选范围中摘录即可获取,但有的信息不是直接传递的,而需对该确定范围的内容进行归纳、整合后才能获得。(3)将提取的内容进行优化与整合,最后以简洁、恰当的语言加以归纳。

四、词句理解题型

【题型分类】

1、理解重要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作用;

2、重要代词所指代的内容;

3、理解重要句子在文章中的意义和作用。

【方法技巧】

1、对重要词语、句子的在理解都要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理解。

2、从文段中找出指代的内容,方法一般是从该代词的前面看这个代词所指的内容。

3、常见代词:“这样、这、这种、那、这些、那些、其他、以上、如此、此…”的指代义,多指代上文距其最近的一句或几句内容。一般是往前找,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当通顺

五、说明方法运用题型

【题型分类】

1、判断运用的说明方法,并说明其作用

2、画线句子运用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选择一种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说明其作用

4、引用传说、故事、诗句、名联、谜语等的作用

【方法技巧】

1、明确常用的10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打比方、下定义、作诠释、引用、摹状貌、列图表等。

(1)举例子:具体形象的的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多直接说明前面的一句话)

(2)列数字:科学准确的说明了…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3)分类别:条理清晰的说明了…的…特征;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4)作比较:清楚明白的说明了…的…特征(地位、影响等)

(5)打比方:生动形象的说明了…的…特征,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初中说明文:凝聚

全文共 792 字

+ 加入清单

凝聚亲情,才会有幸福的家庭;

凝聚友谊,才会有温馨的集体;

凝聚爱心,才会有和谐的社会;

凝聚力量,才会有惊人的成就。

由此可见,凝聚力实在是太重要了,往大了说能就造一个和谐的社会,往小了说能造就一个幸福的家庭。

歌德曾经说过:“只要有了凝聚力,没有什么是人类所做不到的。”我认为的确如此。如果一个乐团的每一个人都没有凝聚力怎能创造出优美的乐章?怎能让观众们啧啧称赞?

就拿晨曦文学社的成员们来说,他们具有极强的凝聚力,一心只为了想让社团变得越来越棒。他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怎能不成功?甚至他们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足以让其他成员了解,这不正是凝聚的力量吗?

刚刚过去的军训会演,给我们上了非常重要的一课——团结。《团结就是力量》里面写道:“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军训会演里每一套成功、整齐的动作都凝聚着每一个人的辛酸与坚强。我们不泄气、不放弃,48双眼睛仿佛凝聚着整个世界。

想当年因为刘邦重用人才,有了大臣们凝聚的智慧与力量而得以成功,相反的项羽逼退了所有的人才,于是凝聚力没有了,最后只好落荒而逃。从古至今,无数的例子告诉我们——凝聚才是最重要的。这就像在战场上奋勇的杀敌,带兵打败了是因为没有凝聚力,如果士兵们一心想着保家护国而不是想着个人的得失,那么我相信这支队伍一定是战无不胜的,这正如一个乐队,为何一个乐队把乐曲演奏得如此动听?那是因为他们的心凝聚到了一起。

同样是解一道数学题,一个人有可能不会,但多个人的智慧凝聚到一起,或许这道题就解决了。我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不是光靠一个人的力量,这里面凝聚着多少人的汗水!是千千万万的科学家共同努力的成果,凝聚着科学家们智慧与力量的结晶。

在每一个成功事迹的背后,都凝聚着智慧。毛泽东说过:“一个好汉三个帮。”那我希望在我的血液里流动着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叫凝聚力。愿十三亿中国人的力量凝聚起来,为保卫国土而战。加油!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初中说明文

全文共 297 字

+ 加入清单

我是一个比较轻生的人,但自从做了那个梦,我变得开朗多了。

那天晚上,我睡得迷迷糊糊。忽然发现自己躺在病床上,一问才知道,我得了不治之症。当时我好绝望,不吃不喝,天天抱着头哭。

爸爸看见我失落的样子,就从家里拿来我小时候最喜欢的玩具,我把玩具攥在手里,却哭得更厉害了,爸爸拍了拍我,就走出了病房。

同病房的病友说:“你这辈子多做好事,就算死了,下辈也能投胎”我勉强笑笑。

但是到了晚上,我坐在病床上,并不想睡,很难过,什么也不想,就想哭。

……

后来,病情严重了,我的神智也不清了。然后就抱着玩具离开了。

惊醒后,我终于明白,轻生的人才是傻子,我不在轻生,我要好好活。

就想司马迁说过的,要活就活好,获得有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初中说明文:90后的倔强

全文共 753 字

+ 加入清单

在那个沉默的年代,90后接踵诞生,响彻天地的哭啼,似乎注定了我们的不凡,我们将会改变这个世界。

在大人们眼里,我们是倔强的代词;在大人们眼里,我们是早熟的孩子;

他们以为我们会和他们一样,走着前人铺好的路,一步一步地走下去,安安静静的,走下去。

但事实上,我们的骨髓里,天生被赋予动荡不安。

我们不愿走那条别人精心规划的路,我们要靠自己闯出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天空。

就算是阴霾万里,也不会懊悔;就算是晴空千丈,也不会张扬。

90后,一阵新崛起的飓风;90后,一场繁华而真实的梦。

我们有自己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我们不惜一切代价。在荆棘丛中,用泪,用血点缀走过的路,当他们说:“孩子,现实点吧,你们还只是孩子,回到属于你们的世界吧”回头,轻轻瞥一眼,嘴角流露出一抹不屑的笑,说:“这就是属于我们的世界,就算是在路上迷失了自己,我们也不会放弃,我们的梦想,只会为我们而存在,只能由我们来完成!”然后,头也不回,跌跌撞撞的向前走着,那一路,血和泪,把一切衬托得格外耀眼!

或许这就是属于90后的一种特质吧,一种与生俱来的特质吧;谁都无法预料,下一秒,我们会遇见什么,但是,倔强或许是我们亘古不变的信念,等到我们入土为安的那一刻,我们会骄傲的说:“我们,是90后!”我们,为了梦想而拼搏,我们为了信念,而执着;放弃,对我们来说是天方夜谭。

或许现在,我们默默无闻,我们只是在积蓄,积蓄着力量。等到生命中朝阳初现的那一天,那积蓄已久的力量和蓬勃的朝气,会在一瞬间迸发,那气势足以让世界颤动,到那时,我们用属于我们的方式,开创出真正属于我们的世界和未来,无数梦想在血和泪中,插上翅膀,飞向遥远的天际。那在空中翱翔的,不仅是梦想,还有我们的坚韧的意志,那一瞬,凝望着那片属于我们的天空,自豪的说:“我们是90后!我们的倔强,是梦想的翅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浅谈初中生说明文写作教学方法

全文共 2525 字

+ 加入清单

摘要:初中生语文综合能力以写作能力为最高,写作能力又以说明文写作为最难。现根据多年来初中语文教学经验,针对初中生说明文写作的教学技巧作简要论述。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写作能力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如果说记叙文是以情感人,议论文又以理服人,那说明文则是以知明人。以情感人往往有情节,以理服人往往有事实,这都是可以在生活中寻找到的素材。而以知明人则相对较难,因此,最好不采用集中教授的方式,而采用感受、实践、归纳的方式。

认知心理学认为,写作内容知识就是言语信息,它的本性属于陈述性知识的范畴,是指有关人所知道的事物状况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能够被人陈述和描述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写作内容知识主要有主题知识和读者知识构成,而写作主题知识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决定作者是否“有米下锅”、“有物可言”。作者知道的东西越多,写出来的东西越好。写作内容当然来自生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欲“炊”必先有“米”,然后才能表现出“巧妇”之“巧”。这几句俗语道出了内容与技巧的关系。可以设想,教师要求学生写说明文而学生对说明对象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就没办法写。

同其他文体的文章一样,说明文写作也需要先解决写作内容的问题,至于写作技巧,当有了内容后才能考虑。这就要求教师在命题上充分考虑如何引导学生获得说明文的写作内容。

首先,写作内容可以从“制造事件”入手,使说明文的写作具有“情节性”,以使学生获得真实感受。只是说明文写作内容的获得,要比其他文体更艰难。基于这样的认识,在说明文写作指导上应尝试“先动手做,后动手写”的技巧。

动手做,是获得说明文写作内容的有效途径。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亲手制作某种模型(如桥梁、车、房屋等),然后将设计原理、所用材料、制作过程写出来。还可以结合数学、物理、生物等学科有关知识,制作教具或动植物标本,然后将制作过程写出来;还可以写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实验,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写作水平,还可以加深对其他学科知识系统的认识。第二类,结合劳动技术可制作手工艺品,如制作布贴画、烹饪菜肴、使用缝纫机、维修家电等,将有关步骤如实地记录下来,作为写作的素材,然后加工润色。第三类,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印刷厂,了解一本书或一张报纸的印刷过程;如对某种建筑物或自然景物进行观察,按顺序记录下建筑物的结构形态特点或自然景物的主要特征。

严格地说,动手做不属于语文课的任务。但是,当教师指导学生描写景物的时候,不是也要求学生对景物进行观察吗?写调查报告不是也要求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先调查研究后形成文字吗?先动手制作,然后再写制作的过程,恰恰是激发学生说明文写作兴趣的有效手段。这也是“语文综合活动”的一种形式。写作要调动多种器官综合工作,“纸上得来终觉浅”,动手制作是亲身实践活动,是获得“真知”的前提。这一点布鲁纳的发现也可以给我们启迪,“发现不限于那种寻求人类尚未知晓之事物的行为,正确地说,发现包括着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教师指导学生自行发现与自行组织知识的方法,有助于学习后的长时记忆,学生主动学习的思维活动,有助于智力的发展和提升,学生养成自动自发的学习习惯并获得解决问题的技能之后,有助于将来独立的求知与研究,所以,强调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而不是急于告诉他们学习的结果,这也是“动手做”的道理所在。

其次,成文的演练需要先说话后作文。说话是口语交际的一种形式,学生在课堂上向全体学生介绍自己制作的“作品”就是一种“有声语言”的文本;它与教师的询问、评价语言形式对话;其他学生即使没有参与对话,但思维在“对话”。先说话后作文,就是强调把口语表达和文字表达结合起来。把一件事说明白了,才可能写明白;人对事物的感知总是从简单到复杂,说话比较简单,写成文章就比较复杂;说总比写快,先动口说,说的内容有偏差,“改口”比改文章容易;说得好现场就能获得好评,感受成就感的周期短,反馈及时;先说就能把作文思路先演练一通,写的时候心里就有底。作文则是书面语言的文本、有声语言文本在先,书面语言文本在后,有利于“我手写我口”,形成语言生活化、朴实、自然的风格。这也是一种“语文综合活动”。

再次,从“动手做”获得写作内容,从“动口说”获得写作演练,接下来自然要涉及到写作技巧。如果教师在学生没有获得写作内容之前就一股脑地把写作技巧告诉学生,学生很快就能得到这些知识,但是,因为没有亲身实践,没有发现,没有尝试主动解决问题,只能被动接受这些知识,那么这些知识就很难转化为能力。

在此基础上,可以把这种先个别后一般的程序认知能力进行迁移。当说明对象不需要亲手制作,而是一个具体事物,则通过观察调查等实践活动,把从前的自我设计与选材、制作转换为别人的设计、选材、制作。虽然不是自己的操作,可是自己操作过,明白其中缘故,自然说的清楚明白。甚至可以把这种能力迁移到不是具体事物,而是抽象事理的说明对象上来。有了对说明对象特征的认识,又要进一步让别人明白,就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使用一定的手段进行说明。这些就是写作技巧的策略性知识。从逻辑上讲,这是归纳推理,是由一般到个别的推理;许多程序性的知识不能直接转化为能力,换句话说,就是写作只是不能直接转化为写作能力。许多教师通过先讲解写作知识,再根据这些知识进行写作训练,导致学生无法写出好文章。其实,如此教学,教师自己也不能根据自己的讲解的写作只是写出令自己满意的文章,又何必强求学生。但是,写作技巧知识如果是在亲身实践中悟出的,这种知识就会内化为自己的积淀,存储在自己的大脑中,自动支配自己的相关写作活动。

这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关键一步,是由形象具体的个性化操作上升到抽象知识的关键一步,这样获得的程序性知识是加上了个体亲身感受的、一旦拥有便终身不忘的知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技能后概括出来的“真知”。

总之,说明文的写作,我的经验就是引导学生首先获得关于说明对象的知识,再进行口语演练,最后形成文字;在作文讲评的时候引导学生针对自己成文的过程进行反思归纳,形成关于技巧的程序性知识,从而使学生具有亲身感受、亲自发现的特点,使学生思维水平得以提升,并形成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初中生说明文1000字《彼岸花的平民》

全文共 1011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彼岸花,大家都会想到美丽妖艳而有毒的罂粟花,可是懂花的朋友们都会知道,彼岸花有很多种,罂粟花只是它的分族。

如果说罂粟花是彼岸花中的贵族,那么曼珠沙华就是彼岸花中的平民,曼珠沙华没有罂粟花的妖艳,相反很少人知晓曼珠沙华的存在,它的花语是结束,是死亡,很多人都不愿意接触这不详之花。

但是对我来说,曼珠沙华又有着另一层意义,结束,死亡就一定代表着不详吗?

就拿热恋过后分开的恋人来说,也许分手并不是坏事,恰恰相反下一次,这一对分手的恋人会遇到更好的人,也许是可以相伴一生的人;拿时间来说当1999年的最后一秒过去,它代表的是时代的结束吗?不是,它代表的是一个新的开始,一个见证新世纪的开始,有时候结束并不是悲伤的。拿战争来说,当我们打赢了日本,赢得了新的开始,那时候被奴隶的时代结束了,这个时候是否又是值得我们悲伤的呢?

死亡,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可怕的,很多帝王曾经为权利江山而苦苦寻找不死药,这一切只是为了权利,可是当他们苦苦寻找不死药的时候,当他们为了所谓的金丹荒废一切的时候,他们所追求的已经离开了,死亡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自己从来不肯面对死亡。

死亡是每一个一生中的结束,但不代表这个世界就会结束,死亡永远不会代表结束,它没有资格代表。但是死亡就会永远的死去,却永远不会结束,地球上依旧是繁华的,就算历朝的结束也不代表它们永久的结束,至少在历史上,在他们曾经生活过,发号过时令的地方,无论风吹雨打,依然有他们的影子,岁月可以抹去很多,但是永远抹不去历史,他们的辉煌失败对错都在历史上刻画着,他们并没有结束,只是以另一种方式存活着,存活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曼珠沙华,它所代表的结束,如果是生命的结束,那么这个人会以另一种方式活着,是好是坏,看他自己罢了;如果是情侣的结束,那么会寻找更值得自己依靠的人;如果是战争的结束,那么就是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如果是一个世纪的结束,那么就会是新世纪的开端,结束不代表死亡,不代表永远的失去,恰恰相反,结束也是开始,他们用另一方的结束,开端了更好的未来,让结束的那一方以更好的方式存活,因为如果没有结束的那一方的牺牲,就没有新一代的现在。

抗日战争,留下了多少英雄儿女的故事,《狼牙山五壮士》《林则徐虎门销烟》等等,这些人用他们自己的价值永远的存活在我们的心中,被后世所赞扬,他们的生命是结束了,可是他们以别的方式存活,也许相貌都不记得了,但是他们的精神却是从未少过。

真的,有时候结束不代表消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初中说明文:雪狼之情

全文共 568 字

+ 加入清单

在遥远的山上,生活着一种极其为罕见的动物——雪。他们征服生活环境的严酷,在雪山巅峰顽强地活了下来。

雪狼总是喜欢集体行动,因为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猎物不从自己的手掌心逃脱。

那是在一次大的集体行动中,雪狼们已经四五天没有吃到食物,他们饿极了。雪狼们摇动着尾巴,发出尖锐的目光,全力以赴的搜索着目标,突然,雪狼们闻到了猎物的气味,是雪狐的气味。雪狼门顺着气味寻去,他们心里仿佛明白,这次的猎物是狐群。雪狼悄无声息的向雪狐逼近,果然是狐群,这次雪狼们可要饱餐一顿了。就在成功之际,一只较幼小的雪狼不小心踩中了冰窟掉了进去,幼小的雪狼发出了悲惨的叫声:唔——唔……这一叫声既惊动了狐群,又惊动了雪狼。雪狐听到了狼的叫声,急忙逃窜,而雪狼听到了队友发出求救的信息,赶紧去营救,他们果断的放弃了猎物。

当他们赶到冰窟时,小雪狼已经十分虚弱,甚至连呼吸都很困难。雪狼们义无反顾的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一半雪狼留在上面,一半的雪狼到下面,一直雪狼咬着另一只雪狼的尾巴,另一只雪狼咬着另一只雪狼的尾巴,直到冰窟上面,这样一节接着一节,最后一只雪狼的爪子在雪地上发出嚓嚓的响声,但他却把爪子深深的埋在了雪里。最后,小雪狼终于在团队精神的努力下被救了出来。而那最后一只雪狼的爪子,已经被无情的雪给冻僵了……

雪狼,那屹立在雪峰之上的身影,才是真正的强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初中的说明文作文

全文共 544 字

+ 加入清单

苹果的小枝光滑,叶序为单叶互生,椭圆至卵圆形,叶缘有锯齿呢!它是伞房花序,花瓣呈白色,含苞时是带粉红色,它的雄蕊有十二个,花柱有五个。它的颜色及大小因品种不同而不同。它的树干是灰褐色的,开花的苹果树落叶过后变成了乔木,树的高度可达到十五米,栽培条件下一般高度为三到五米。

苹果喜光,喜微酸性及中性土壤。最适于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心土通气排水良好的土壤。苹果含有大量的果胶,这种可溶性纤维可以降低胆固醇,还可以控制哮喘及慢性肺炎阻塞等病症。

苹果不仅可以调节肠胃功能,降低胆固醇,降血压,防癌,减肥,还可以增强儿童的记忆力呢!苹果不但含有多种维生素,脂质,矿物质,糖类等构成大脑所必需的营养成份,而且含有利于儿童生长发育的细纤维和能增强儿童记忆力的锌。锌是构成和记忆力息息相关的核酸与蛋白必不可少的元素,缺锌会让大脑皮层边缘部海马区发育不良。为了使我们的记忆力良好,所以我们应该多吃苹果。

我的爸爸很胖,为了减肥他坚持每天吃苹果,为了能增强我的记忆力,我也很爱吃。有一次吃完饭后,我和爸爸都想吃苹果了,可是苹果只有一个了,我们开始都很谦让的把苹果推来推去,推了好几次之后,我终于熬不住了,就大口大口的把那个苹果吃了,味道真是好极了。

苹果是一种对人体有健康的水果,因此大家要多吃苹果,增加抵抗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关于初中说明文作文400字:电脑

全文共 468 字

+ 加入清单

有些人都说手机是无所不能的,其实,电脑比手机更好。

夜深了,如果你需要某样东西,可是家里没有,又不想到外面的店里买,你就可以通过电脑上淘宝网,把你想要的东西订下来,支付了钱,它就能以最快的速度把你的东西送到你的家里或工作单位里,而且物品实用,价格便宜。

电脑主要分为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和掌上电脑三种。一般家庭都买台式电脑,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买笔记本和掌上。

电脑的本领很多,听音乐的本事也不小。你只要在百度里输入你想听的音乐,马上就能听到原汁原味的歌,还能让你看着歌词一起哼唱。要是不想再听这首歌了,可以在输入别的歌曲名称。如果不知道歌曲名称,可以输入什么电视的主题曲,片尾曲等,或者通过音乐软件查找自己感兴趣的音乐。

当然,电脑也有它的坏处,那就是辐射。电脑辐射的直径一般是30厘米左右,其背面辐射较强,而我们每天面对的正面的辐射最弱。尽管这样,电脑对人类的害处还是很多,首当其冲就是对人们的眼睛,严重的会有眼睛方面的疾病。

电脑有好处也有坏处,正如任何事情都是一体两面的。因此只要加强注意,做好防护,少上网,就能把伤害降到最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初中生说明文写作指导

全文共 3326 字

+ 加入清单

一、什么是说明文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

二、说明文分类

按照不同的标准,说明文可分不同的类别:

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等作客观而准确的说明,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例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等。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将抽象事理的成因、关系、原理等说清楚,使读者明白这个事理“为什么是这样”是其主要目的,例如《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等。 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把说明文分为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两种。

根据说明文的体系不同,还可以分为自然科学类和社会科学类。

三、说明文的特点

以说明为主的表达方式是说明文与其他文体的主要区别。在各种文章样式中,说明文体是一种客观的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说明文的特点是“说”,而且具有一定的知识性。这种知识,或者来自有关科学研究资料,或者是亲身实践、调查、考察的所得,都具有严格的科学性。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准确、简洁、平实是说明文语言的主要特点。当然,说明文的语言风格也是多种多样、各有特色的,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以此为据,可概括为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两种方式。一般来说,以说明事物为主的说明文,重在抓住事物的特点,用简明的语言平实地加以说明。而科学小品,讲究趣味性、文艺性,须要作必要的生动、形象的说明。

四、说明文的顺序

1.时间顺序。时间顺序是文章常见的记叙、说明顺序之一。 即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时间,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工作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人物成长、动植物生长等等,都应以时间为序。 时间顺序在文章中使用恰当就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说明清楚,使读者一目了然,所以在文章时间顺序也是一种独特技巧。 2.空间顺序。空间顺序。即是按事物空间结构的顺序来说明 ,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一般说明某一静态实体(如建筑物等),常用这种顺序。;《故宫博物馆》按照先总后分的顺序,先概括说明故宫建筑物的总体特征,然后再具体介绍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御花园,而在介绍每一座建筑物的时候,则又按照先外后内、先上后下的顺序。

3.逻辑顺序。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果等等一一介绍说明。逻辑顺序主要分成12种——从原因到结果、从主要到次要、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一般、从结果到原因、从次要到主要、从部分到整体、从具体到概括、从本质到现象、从一般到具体。不管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器物等,还是抽象的事理,如思想、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都适用于以逻辑顺序来说明凡是阐述事物、事理间的各种因果关系或其他逻辑关系,按逻辑顺序写作最为适宜。

五、说明文的结构

说明文的结构一般有两种:总分式,事物说明文常用的结构形式:(1)总——分,如《苏州园林》(先总体的概括,再分说。结尾没有总结性的语言),(2)总——分——总,如《故宫博物院》;递进式,各层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各层之间的关系为递进关系。如《向沙漠进军》。

六、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

(1)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指出被说明对象的本质特征。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

(2)分类别。把被说明对象按一定的标准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叫分类别。如《食物从何处来》把生物获得食物的途径和方法划分为"自养"和"异养"两类,然后分别说明。

(3)举例子。举出实例进行说明,使内容具体化,叫举例子。《中国石拱桥》通过介绍赵州桥和芦沟桥,使人们具体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用的就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4)列数字。用准确的数据说明事物的某些方面,这种方法叫列数字。如"笔全长13.5厘米,笔身约占3/5,笔帽约占2/5。顶端的活动小枢纽能自由伸出和缩进,像个乌**,长0.7厘米,笔挂长3.9厘米。"(《我的圆珠笔》)

(5)作比较。就是通过比较说明事物和事理。例如《苏州园林》中,用苏州园林建筑的不对称与我国古代宫殿和近代的一般住房的对称进行比较,突出苏州园林的自然之美。

(6)打比方。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形象准确地说明了石拱桥的外形特征,这句话就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7)画图表。为了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还可以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有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使读者直观,一目了然地了解事物的特征。

(8)引资料。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

(9)摹状貌。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可以进行状貌摹写,这种说明方法叫摹状貌。(和描写要区分开,两者虽一样,不过是在不同的文体中的。)

(10)作诠释。 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这种方法叫诠释法。

七、简单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1、必须抓住特征。所谓特征,就是指事物所具有的独特的地方。任何事物都有各自的特征,这也是它区别于其它事物的主要标志《活板》介绍我国古代的印刷术,就当时说:"活板"这种印刷术的主要特征是"活"。因而文章在介绍中自始至终抓住了这个特征,把活板的印刷历史、制作方法和使用方法,介绍得十分清楚,使读者有了确切的了解。能不能抓住事物的特征,主要取决于作者对事物有没有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研究。

2、合理安排顺序。事物大多是具有复杂性的,必须从多方面去介绍,才能讲清楚它的特征。依据事物本身固有的条理,是将说明文写得条理清楚的根本保证。事物本身固有的条理顺序,一般说来,有以下几种:

(1)空间顺序。是指按照物品的空间方位进行说明。或由远及近,由近及远;或由内到外,由外到内;或由上到下,由下到上;或由前到后,由后到前等等。说明物品的形状、构造,一般采用这种顺序。

(2)时间顺序。是指按照时间发展的先后进行说明,先发生的先说,后发生的后说。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往往采用这种顺序。如《看云识天气》中有一段描写天气的变化,由晴转阴,由阴转雨(雪)有时间先后的顺序,天空的云随着这个时间的推移,也变化着不同的形态:卷云--卷层云--雨层云。就是按时间先后的顺序写的。

(3)逻辑顺序。是指按照事物内部的联系和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来安排说明的顺序。由

整体到部分,由主要到次要,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等,因此,说明文作者在考虑文章思路时也必须符合这些认识规律,才能使自己的文章正确地反映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同时又能适应读者的接受能力和欣赏习惯。如《大自然的语言》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共写了三段:第一段说,"首先是纬度",第二段指出,"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第二个因素",第三段指出,"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这个层次顺序的安排,就是由主次决定的。

3、选择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的方法很多,我们选择什么样的说明方法要根据自己的文章而定,因为运用一些说明方法的目的,是为了更正确地说明事物。

4、语言描述准确。说明文的语言,和其它文体一样,都讲究用词准确,表述明白,这是写好各类文体章的基本要求。但是,说明文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对文章的语言又有自己的特殊要求。说明文是以介绍知识为主的一种文体,无论是解说事物,还是阐明事理,都必须讲究科学性,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老老实实地说清它们各自的特点和本质,既不允许虚构夸大,哗众取宠,也不允许艰深晦涩,佶屈聱牙。这样,说明文的语言就应该简洁明了,质朴无华,也就是语言要"平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虎_初中说明文900字

全文共 939 字

+ 加入清单

人们一提到虎,就会想到它那健壮的身体,锋利的爪牙和威风的样子。的确,虎被 称为百兽之王,它是胜利和力量的象征。

在现实生活中,虎的数量很少,中学生作文《初中说明文作文》。在九种虎中,有四种已经灭绝了。仅剩下的五种虎中,也有 几种的数量仅剩两位数了。但美洲虎,东北虎的踪迹,还是可以在森林中找到,还是一样的 威风。

东北虎的毛色非常美丽,额前有一个“王”字形的斑纹,一身淡黄色的长毛上夹杂着黑色条 纹,显得十分漂亮;它那强健、粗壮的四肢和一对炯炯有神的眼睛,又使它显得威风凛凛。 东北虎是肉食性动物,它身上最厉害的武器就是锋利的爪和犬齿。它的爪长达十多厘米,伸 缩自如,比钢刀还利,就是牛皮也禁不住它一抓;犬齿长6厘米,是撕碎猎物不可缺少的“ 餐刀”;虎的舌头上有很多尖锐的刺,适于嘶咬。趾垫和掌心的肉垫,像海绵似的柔软,使 东北虎走起路来像猫一样,无声无息,敏捷而富有弹性。

所有种类的老虎几乎都有这些特点,这是它们身体条件上的优势,而它们的捕食本领也比狮 子高明,常采取静伏、潜行,好搞突然袭击。它的一声长啸,会吓得许多动物伏地不动,然 后 使用扑、掀和剪等方法来捕捉。虎的一扑很厉害,能远扑七米之外,跃高2米,一掌可以击 倒一只鹿。它的尾巴就像一条铁棍,“一剪”可以打断动物的腰和腿。它还有尖牙利爪,遇 上牛这样的大家伙,就从后面跃上牛背,抓住头颈,前顶后扯;如果从正面袭击,就会抓住 咽喉,连咬带撕,再壮的牛也只能任它宰割了。

虎在热带和寒温带森林中都有栖息,它耐寒超过耐热,喜欢洗澡,常常出没在离水较近的草 丛之间。在饱餐之后,它们一般都比较喜欢在安静的地方休息。虎与狮不同,一般都在晨昏 时才出来觅食,但是行动却十分隐蔽。

除母虎带仔外,绝大多数的虎都是单独栖居,并有明显的巢域。母虎一般两三年一胎,一胎 一般二仔。由于森林日趋减少,素有“森林的保护者”美誉的老虎不但保护不了被人类不断 吞噬的森林,连自身的生存也受到环境问题的严重严胁。目前,我国虎类总共只有3000多只 。

由于虎的价值大,数量又少,这“森林之王”的雄姿已很难见到。目前东北虎和华南虎均已 被列为我们国家的一类保护动物,相信经过社会各界人士不懈的努力,一定会使子孙后代们 永远可以见到这百兽之王— —虎的雄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我国傣族的风俗初中说明文

全文共 403 字

+ 加入清单

傣族主要居住在西双版纳地区。这里山川秀丽,气候温和,雨量充足,有大片的热带原始森林。森林里栖息着珍贵的野生动物,大个头的亚洲象和美丽的孔雀,都是这里的“居民”。

傣族主要从事种植业,傣族村寨有一幢幢竹楼组成。竹楼多为两层,样式很漂亮,上层住人,下层没有墙,存放杂物或关养家畜。傣族的重大节日是傣历新年——泼水节、入夏安居节(关门节)、出夏安居节(开门节),傣族泼水节在农历三月中旬,正值傣历六月,是傣历中一年的开始,所以泼水节就相当于咱们的春节。

泼水节期间,傣族人要到佛寺中向佛祖敬献贡品,青年男女则要穿上漂亮的衣裳,走到街头相互泼水嬉戏。按照傣族风俗,用清水泼洒可以洗去一年的污垢,祝福未来吉祥。傣剧发源于有一定人物情节的傣族歌舞表演及佛经讲唱,后吸收滇剧、皮影戏的艺术营养,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形式。

傣族以大米为主食,最具特色是竹筒饭,制作方法是将新鲜的米装进竹筒后加水,放在火上烧烤,吃起来清香可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说明文初中作文

全文共 684 字

+ 加入清单

我是一本语文书,脸上画着许多字和图画,装着满肚子的知识。主人把我领回她的书包时,我想起了我的爸爸——《二年级下册》曾经对我说的话:“孩子,作为一本课本,你必须经历许多磨难,哪怕是主人撕你都不能叫喊,知道了吗?”爸爸向我描述着语文书的生活,每天都要躲在阴暗的书包里,偶尔上课露脸时,就会听见许多其它的同伴向我报怨又被折角后长出的皱纹,或是被撕了一条长长的恐怖的伤痕。太可怕了!不过,幸亏我们住在一个书包里的朋友还暂时没有此遭遇,数学书、英语书和习字册,每天我们都要开心地做游戏、唱歌和跳摆手舞……

有一天,小主人开学了,我被小主人拿到一个底面蓝色的木板上,一个宽宽的绿色的长方形盒子,很神气地叉腰站在我的右边。我想问问它的名字,又怕小主人的老师听到了,更怕这个绿色不可一世的家伙不会理我。

过了一会,老师让小主人把我打开,我心里十分恐惧慌张,生怕像爸爸说的那样,如果把我撕疼了,我真的也得忍住疼不能喊出声吗?可是,小主人只是把我轻轻地抚摸了下,慢慢地打开一条缝,大声地朗读起来。我觉得小主人真好!我真开心!

第二天,小主人的老师把我拿在手里。她虽然没有像小主人那样爱惜我,但我也体谅她是要检查小主人的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小主人接过后把我一压再压,直到把我压得平平整整为止。我又一次感到了小主人对我的关爱!

有一天,电话里传来了小主人姑姑的声音:“你妹妹学不过来这么多知识,暂时不要你的语文书了。”我以为小主人以后不会再这么爱惜我了,可是,她还是照样爱护我。她真好!

虽然我只是一本语文书,但我受到了小主人的关心和爱护,我一定要把小主人爱惜我的奇迹讲给我的孩子——《四年级下册》听。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兵马俑初中满分说明文

全文共 686 字

+ 加入清单

秦始皇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他的随葬品有很多,其中一个就是兵马俑,(也是我老家附近)

这个陵墓西安城30公里处。以发掘的兵马俑有3个坑,呈“品”字排列,其中一号最大,一号坑为长方形坑,长230米,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竟有14260平方米。有长廊,门道和过洞,供排列士兵,一排排,一列列,兵马俑有惊人的6000个,整个挖掘现场,可以容纳足足30个篮球场,由此可见一号兵马俑的规模庞大,兵马俑不仅数量多,种类也不少,有的兵马俑身着战袍;有的身披铠甲;中间有的配战车,车上有密密麻麻的零件。

在1974年2月,当地农民秦皇陵东侧1。5公里处打井时偶然发现了真认真马一样大小的兵马俑。据统计:展出的陪葬陶俑共8000个,陶俑这么多,是怎么造的呢?下面有一个传说。

秦始皇在22岁便开始大规模修建陵墓。因为马丽山风光秀丽,所以他把墓地选在马丽山北麓。从全国调来惊人的七十万人的刑徒,要知道在当时全国才2000万人。在修建期间,秦始皇还下令征集数千对童男童女陪他殉葬。李斯知道了,吓得目瞪口呆,他想:这么多人陪葬,百姓一定造反,但如果不照办,自己必死无疑,便对秦始皇说:“众多童男女殉葬,天下大乱,江山不保,不如陶殉,以保天下太平。”秦始皇改变原意,让李斯征集众国能工巧匠,烧制规模大的军队,而且要和真人般大小。可是大家只会烧瓦,许多人因此被砍了头。只有一个老工匠想出办法,在临死前再三嘱咐儿子:单窑,单俑,分段烧,烧成后再组装。终于,他们如期造成。秦始皇驾崩后,胡亥继承王位,怕工匠泄露墓中秘密,便把工人叫入墓中,骗说领赏,可惜了那些工匠,被活埋。

这就是我喜爱的景点——秦兵马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