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浏览

166

作文

43

难忘的中秋习俗作文

全文共 1022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的中秋佳节都在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很有趣,既可以赏月,还可以吃月饼,更是全家团圆的节日呢!

今年的中秋节又到了,我开心极了!因为我又可以看到圆圆的月亮了,这样的夜晚非常美丽,在赏月时再吃上几块月饼,那就更赏心悦目了。现在还是白天,还赏不了月,所以我只好看看书本,写写作业,准备准备上学的用品。

夜幕终于降临,忙忙碌碌的人们也都回家了,令天下人都向往的是,一家人又有机会开心地聚在了一起。

今晚,我又可以饱餐一顿了,还可以尝到月饼,还可以欣赏明月。想到这里,我开心地笑了。终于开饭了,今天的晚饭特别丰盛,有鸡有鸭,还有我最爱吃的鱼呢!鸡是炒着吃的,鸭是炖着吃的,这些美味佳肴我当然都很喜欢。

今天外公回来时,还带来了一个绿油油的柚子,我还以为这是拿来吃的。可后来才知道,原来柚子是用来插佛香的,这充满诱惑力的柚子居然只为了插佛香,这也太不值得吧?一轮明月升起,外婆在插满了香的柚子前摆起了一个大盆,上面供满了水果和月饼等好多吃的,点燃的佛香升起了袅袅青烟飘向明月,这应该就是中秋节的民间习俗吧,挺有趣的!

晚饭后,大家都出来赏月,外公外婆、爸爸妈妈、我和奶奶齐坐阳台。只有哥哥,他腿受伤了没法出来赏月,真可惜!又大又圆的月亮,哥哥不能看了,这可是难得的好机会啊!不一会儿,鞭炮声便从四面八方响起来,中秋节既可以吃月饼,又可以赏明月,还可以看烟花,真是有趣的节日啊!可是,哥哥却不能参与我们的活动,但我们可以去屋里找他玩儿。晚上,电视台还播放着不少好看的中秋团圆文艺晚会节目呢!

听说,今晚的明月是十年来最圆最圆的。美好的光景总是不留人,我们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这一天,快乐的时光在悄悄地流逝!

夜深了,人静了,一轮明亮的圆月爬上了树梢,已高高地挂在了星光璀璨的夜空。忽然,我的心头掠过一丝莫名的伤感,古人云: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在一家人快乐团聚的时刻,我想起了亲爱的爷爷。由于一场意外的疾病,我亲爱的爷爷已离我远去,要是爷爷也能陪着我们一起过中秋,该有多美好啊!

然而,时光苦短,往事历历在目,爷爷只能“生活”在我们的深深怀念之中了。想起爷爷以前对我的百般爱护,对我的殷切期望,我内心极为悲苦,不禁潸然泪下……

懵懂中,我感觉自己正从稚嫩的童年走向意气风发的少年。感叹人生的真谛,我们尤为应该珍惜今天美好的生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趁着现在还年轻,我们更需努力拼搏!!感慨良多,今年的中秋之夜,真的让我美好而难忘!!!

[难忘的中秋习俗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中秋习俗五年级作文

全文共 394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一家三人在一齐,美美地共聚晚餐后,走在回家的路上。

我突然想起了月亮,我仰望天空,灰蒙蒙一片,没有星星,也没有月亮。我心显得有点凄凉,还有点空荡的感觉。我不明白是云儿挡住月亮的路,还是月亮忘记了这天是中秋节呢?

我走在路上,一会低头探路,一会仰头看天。我放眼寻找,不明白月亮躲在那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不出来。一丝丝秋风掠过脸庞,我感到凉幽幽的,心里充满了失望。

我回到家里,继续的等待月亮出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此时,我仿佛回到了古时候……只剩遗憾,因她不知何处?

十点钟了,还不见月亮踪影,我彻底绝望了。这时,家人的欢声笑语把我拉回现实中。我的生活多么完美温暖,虽然没有了圆月,却有相聚的喜悦。

中秋节:在人间,是家家户户庆团圆的日子。在月宫,嫦娥仙子恐怕也和后羿团聚吧!难怪中秋月亮偷了懒,让我们共同祝愿天上人间幸福美满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家乡的中秋习俗

全文共 521 字

+ 加入清单

期待已久的中秋终于来到了。我可是等的快化作“望月石”了

这天晚上全家人刚吃完晚饭后天就黑了这时奶奶拿来一只升罗里面装满了麦子在中间插了一股香四周围也插满了一种叫亮晶晶的香然后在蜡签上插了两支蜡烛于是奶奶点燃了蜡烛和香我觉得非常好奇问道:“奶奶这是什么香啊怎么好玩?”奶奶回答道:“这亮晶晶香啊意味着出门不遭受风雨而且还能去除灾害。”我看了看点了点头。

过了一会儿奶奶又端上来了早上买的苹果、月饼、梨等东西。我正做在椅子上望着天上那圆圆的月亮。突然月亮一下子消失了我觉得非常奇怪便大声说道:“月亮怎么不见了它去那里了?”爸爸笑着说:“傻孩子因为今天是阴天啊所以月亮出来了一会儿就不见了。”这时我无意间看见了放在桌子上的东西于是伸出手想要拿月饼就在我刚要碰到的一瞬间爷爷说道:“别动那月饼不是我们自己吃的是给月亮公公吃的月亮公公吃饱了我们出门才能保平安。”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后就又坐在椅子上望着天上希望月亮能重新出来再让我看着它。同时我又想:我们家乡的中秋节竟有这么多习俗我还是头一回知道呢!我还想:中秋节是个团圆的节日正如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说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家乡的中秋节风俗都进行完成之后,一看时间已经很晚了,立刻被妈妈赶去睡觉。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优秀作文:中秋习俗

全文共 459 字

+ 加入清单

在一年中的某一天,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是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期盼着和家人团聚,是远在他乡的游子来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的日子。它的到来,使桂花悄悄的绽放了它的花瓣,仿佛是睁开了朦胧的睡眼,让人闻着有一种沁人心脾的感觉——它就是中秋节。

晚上,和亲人一起围坐在桌旁高高兴兴、热热闹闹地吃上一桌团圆饭。中秋节这天月亮也特别的圆,特别的大,就好像是全家人一起围坐的桌子。这对于平时很少有时间和亲人团聚的人来说是件多么值得庆幸的事啊!在吃完饭后和家人一起到户外闻着淡淡的桂花香,仰望着天空那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那景致,那趣味很是融洽。赏月时自然少不了月饼,皮薄馅美的月饼,莲蓉馅的、蛋黄馅的、火腿馅的、豆沙馅的,五仁馅的等等,馋的小孩子直流口水。

在这一天,还要放孔明灯,“孔明灯”又叫天灯,“祈福灯”,“平安灯”。放孔明灯多作为祈福之用。男女老少亲手写下祝福的心愿,象征着丰收成功,祈求上天保佑来年的日子幸福美满,生活蒸蒸日上,幸福美满。

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象征着团圆,我喜欢中秋节。

[优秀作文:中秋习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在中秋佳节赏月的习俗作文

全文共 39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中国传统佳节——中秋节。我们全家团聚在一起,满桌的鸡鱼肉蛋,美味佳肴,大家吃的津津有味。不一会,天黑了,月亮悄悄升上了天空。

今晚的月亮可真圆啊!我仿佛看见月亮里的嫦娥和玉兔正在干杯祝福呢。

今晚月亮迷人,好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羞答答地散发出淡淡的香味。星星也好似万花筒,在月亮周围,忽而聚拢,忽而散开,在美丽的夜空中为月亮伴舞。。爸爸提议,让大家去赏月

在这深蓝色的夜空里,月亮显得更圆、更亮、更美了。今晚这轮圆月可真调皮,一会儿钻进云姐姐的怀抱里,一会儿和星星说起了悄悄话,一会儿又跳起舞……

慢慢地,圆月由金黄变成了乳白,月亮河也由淡黄转化成淡白,真是美轮美奂。忽然,月儿不见了,只剩下星星在一闪一闪地眨着眼睛。不一会儿,月亮又身着轻纱出现了,不过她的颜色又由乳白逐渐变成了银白色。“好美啊!”我不禁叫起来。

我看得入了迷。不知不觉中广场上的人快走光了,我也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学生作文:家乡的中秋习俗

全文共 941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二,我回到家乡后,爸爸对我说:“儿子,这个中秋咱们回老家过吧!”我听了心中又是欢喜,又不觉有点不愿,回家乡过的中秋节 初中生作文。欢喜是我有好长一段时间没回家乡过中秋了,在家乡过中秋节特别好玩。不愿的是我的家乡离中山很远,开车都得七、八个小时呢!我不会坐车,到回家是说不定我都已经在吐了。在出发前,妈妈特地煲下火的汤给大家喝,以免坐车时会不舒服。

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驰着,我的状态还不错,也许是喝了妈妈的汤,我一路上都没不舒服,可是到了高速公路的出口时,看见家乡的公路每隔一段都会有裂开的地方,就像一条光棍被白蚁腐蚀后的模样在破烂的公路上颠簸的汽车,好不容易出了“陷阱”,开进了乡间小道,没有想到刚才只是暴风雨的前夕,这才是真正的“暴风雨”。刚进小道本以为能一路平行,因为下过雨,小道在雨水的冲刷下,形成了坑坑洼洼的“水泥路”,这下汽车更颠簸,坐在车里的我好像在方轮车里坐着,我在抱怨这里的政府怎么这样啊,路都破成这样也不修!在摇摇晃晃中终于到家了,作文素材《回家乡过的中秋节 初中生作文》。

我的家乡是曾走出过许多富豪的潮汕地区,这里的民房大部分是祠堂,屋顶尖尖的向两边延伸,在房子里画着十分精美的壁画,有“满堂子孙”,有“仙姬送子”、“月华赠宝”等。还有刻的呢,最雄伟的就是“龙凤呈祥”了,那刻着一条龙弓着身子头在前,张牙舞爪,很威武。而凤凰就扇动着强壮的翅膀,尾巴飘着,像一团火焰,熊熊地燃烧着,和龙卷在一起呈现出别样的气势。在家里爷爷奶奶已等候多时了,看见我们很兴奋。我们也十分开心,终于到了家和爷爷奶奶团聚了。

家乡的习俗真的很神圣。

到了中秋节晚上,我们就开始了神圣的祭拜仪式。首先,将一张重大的桌子抬到庭院里,然后就将月饼、鸡鸭肉、水果、花篮等放到桌上,烧香烧烛,还放了一条横椅在桌边,让“月娘”坐的,等祭拜完了后,还要把漂亮的花篮烧掉,当时我想可惜了这漂亮的花篮了,据说是烧给“月娘”的。

再过来十几分钟之后,就是我最喜欢的时候了。“大开杀戒”啦,我拿着月饼使劲的往嘴里放,吃着手里的看着锅里生怕被“对手”抢完。我们坐在月下,一边吃一边赏着月,那月亮又大又圆,泛着一圈又一圈的金光,好美啊!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祝愿天下人和和美美、团团圆圆。

[学生作文:家乡的中秋习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家乡的中秋习俗

全文共 43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中秋节既叫“仲秋”也叫“团圆节”。

在中秋的这一天,有许多风俗,其中有一样就是拜月神,我们家也不例外,晚上当月亮慢慢升起来时,妈妈和我洗完澡,换上干净衣服,摆上小供桌,放上苹果,月瓶等,我虔诚地在香炉中插上三枝点燃的檀香,在袅袅檀香中,我们一家人品茶、赏月,只见又大又圆的月亮象银盘一样挂在天空,我忍不住拿出望远镜,对着明月观赏起来,月亮中还真有棵桂花树呢?这时妈妈跟我讲起了中秋祭月神的由来:相传在古代齐国,丑女无盐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某年八月十五赏月,被月光笼罩着的无盐,美丽出众被天子封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随后,爸爸又教了我一首苏轼的《水调歌头》,其中印象最深的一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常久,千里共婵娟。”这时,我不禁想到四川灾区的儿童是否也在共赏一轮明月?

在这中秋之夜,我向月亮女神暗祈,让四川灾民早日重建家园,让地球的生命都远离灾难。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在中秋佳节赏月的习俗作文

全文共 35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中秋节,我们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了顿饭后就在楼顶上赏月了。

夕阳慢慢的落下,西边那粉红色的天空渐渐变成了深蓝色,有几颗调皮闪烁的星星眨着明亮的眼睛,好象在说:“大家要准备好东西来迎接月亮的到来哦!”不知今夜的月亮如何呢?以前的我总是以为月亮是一枚大大的金币,是一枚闪闪的奥运金牌,是一面美丽的镜子。每当我看见月亮,就象见到了远方的亲戚。每当我思念亲人是,月亮就是我最亲切的朋友。

渐渐的,云雾悄悄散开。这时,圆圆的月亮出来了,许许多多一闪一闪的小星星陪伴在月亮的左右欢快地跳起了舞。我仰望着月亮,看它就象一面玉盘,这让我想起了李白的一首诗:“小时不识月,忽做白玉盘……”月亮慢慢的发亮了,它倒映在水中,多象一颗巨大无比的珍珠啊!

我真想快快长大,希望长大后我是一位出色的作家,我也要用各种各样的诗句来赞美月亮!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精选中秋习俗作文

全文共 606 字

+ 加入清单

中秋节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间传统节日。早在三代时期我国就有 秋暮夕月 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晚上,有赏月、游湖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很少了。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

古时还有祭月和拜月活动。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梨,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有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地方,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

月饼与中秋节的联系是在明代。具有关资料说,当时,北京城市里出现了一种以果做馅的月饼,而人们在中秋节这一天自己制作月饼,用于自身和赠于亲朋好友,以表达团圆和祝贺之意。那时的月饼大小和形状很不规范,差别甚大,其名称也颇特别。比如,山西省介县一带在中秋节这天,当地老百姓已有合家围坐分食团圆月饼的习俗其制作的月饼名堂多且有趣,如有专供男的食用的月牙月饼,有只限于女的享用的葫芦月饼,还有特别为小孩们准备的 孙悟空 , 兔儿爷 之类的月饼,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精选中秋习俗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我国各民族的中秋习俗拾趣

全文共 818 字

+ 加入清单

蒙古族“追月”:中秋之夜,蒙古人爱做“追月”的游戏。人们跨上骏马,在银白色月光下,奔驰在草原上,他们朝西放马奔驰,月亮由东方升起,坠落天西方。执著的蒙古骑手,不到月亮西下,“追月”不止。

藏族“寻月”:西藏一些地区的藏族欢度中秋的习俗是“寻月”。中秋夜晚。男女青年和娃娃们,沿着河流,跟着倒映的明月,把周围河塘中的月影找遍,然后回家团圆吃月饼。

赫哲族“祭月”:在我国东北的赫哲族聚居地,每逢中秋佳节,人们采葡萄、梨子祭月。相传是为了纪念一个聪明、勤劳的赫哲族媳妇。她受不了婆婆的虐待,跑到江边向月亮求救。最后终于奔到了月亮上。

德昂族“串月”:云南潞西的德昂族青年男女,每逢中秋明月高挂、分外明亮的时候,山头寨尾,不时传来一阵阵悠扬动听的葫芦笙,男女青年在一起“串月亮”倾诉衷情。有的还通过“串月亮”送槟榔、送茶,订下了婚约。

侗族“行月”:广西侗族以行月的方式欢度中秋。月亮升起的时候,经充分准备的芦笙歌舞队,踏着月色来到邻近的山寨赛舞,引来观众里三层外三层。近看乐声震耳、舞姿婆娑,远望恰似一块偌大的舞台飘在如水的月色里。

高山族“观月”:我国高山族同胞,每逢中秋之夜,他们穿着节日盛装,聚集在洒满月亮银辉的日月潭。欢跳“托球舞”,集体“观月”。他们还模仿大尖、水花托日的样子,用竹竿托起象征太阳和月亮的彩球,不让彩球落地,以求得日月昌明、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据说是为了纪念传说中的青年夫妇大尖哥和水花姐。

苗族“闹月”:每逢中秋之夜,苗族群众都喜欢举行“闹月”活动。中秋之夜,沐浴着如丝如缕的月亮,吹响悠扬的芦竹,跳起苗族歌舞。青年们在“闹月”中互相寻找意中人,互相表白要像月亮和清水一样,心地纯洁明亮,永结百年之好。

阿细族“跳月”:阿细人过中秋的传统习惯是“跳月”。中秋之夜,从各个村寨聚集到山村中的开阔地,披纱的姑娘跳起来了,肩负大三弦的小伙子跳起来了。然而,尤为撩人的还是那种青年男女们表达爱慕之情的对歌,仿佛月亮也听得为之动情动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中秋食俗初一年级中秋节习俗作文

全文共 779 字

+ 加入清单

中秋节这一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圆”。月饼,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据史料记载,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周时代,民间就已有为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太师饼”。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引入胡桃、芝麻等,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胡饼”,唐高宗时,李靖出征匈奴,于中秋节凯旋而归,当时恰有一个吐蕃商人进献胡饼,李渊很高兴,手拿胡饼指着当空的皓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月亮)。”随后分给群臣食之。若此说确实,这可能是中秋节分食月饼的开始。但“月饼”一词,最早是见于南宋吴自牧的红菱饼。月饼是圆的,且被赋予团圆之意的时代是明,刘侗《帝京景物略》说:“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说:“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又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沈榜在《宛署杂记》中还记述了明代北京中秋制作月饼的盛况:坊民皆“造月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市肆至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心灵手巧的制饼工人翻新出奇,月饼上做出各种花样,彭蕴章《幽州土风吟》描述说:“月宫符,画成玉兔窑台居;月宫饼,制就银蟾紫府影。一双蟾兔满人间,悔煞嫦娥窃药年;奔入广寒归不得,空劳玉杵驻丹颜。”

清代,中秋吃月饼已成为一种普遍的风俗,且制作技巧越来越高。清人袁枚《随园食单》介绍道:“酥皮月饼,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北京的月饼则以前门致美斋所制为第一。遍观全国,已形成京、津、苏、广、潮五种风味系列,且围绕中秋拜月、赏月还产生了许多地方民俗,如江南的“卜状元”:把月饼切成大中小三块,叠在一起,最大的放在下面,为“状元”;中等的放在中间,为“榜眼”;最小的在上面,为“探花”。而后全家人掷骰子,谁的数码最多,即为状元,吃大块;依次为榜眼、探花,游戏取乐。

[中秋食俗初一年级中秋节习俗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关于中秋习俗的作文

全文共 758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我听闻中秋节又被叫做“仲秋节”,怀着好奇我查阅了一些关于为何叫仲秋的资料。原来伯仲叔季是古人用来排顺序的,伯是最大的季最小。仲恰好在中间所以便有了仲秋一说。

在我国仲秋赏月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古人将圆圆的月亮作为团圆的象征,因而也有人将中秋节称为团圆节。月的圆与缺直接影响着文人墨客的创作心情。中秋节那圆圆的圆月勾起着多少客居异乡的游子的思绪。

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国内各地都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银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

另外,在各地还有许多不同的中秋习俗,特别有趣好玩的哦,可惜现在我们很少见到这些过节的方法了。比如,香港的舞火龙、安徽的堆宝塔、广州的树中秋、晋江的烧塔仔、苏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在建宁,中秋夜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上杭县人过中秋,儿女多在拜月时请月姑。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中央挖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这个习俗是源于月饼中藏有反元杀敌讯息的传说。金门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满分作文:中秋习俗

全文共 708 字

+ 加入清单

中秋节是我国一年一度节日,是我们最快乐的节日,我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中秋节这一天。 中秋节到了,我们可以吃月饼,放烟花、孔明灯等等,早上起床,我想:“我不吃早餐,我吃月饼,我家有四盒月饼,有水果,花生,沙拉等等。”我喜欢吃沙拉味的月饼,中午和晚上妈妈给我们做了一个丰富的午餐和晚餐,我们全家快乐幸福的享受这美好的时光。 到了晚上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候,我和三个朋友相约在金桔广场,一起花了5元钱买了一盏孔明灯,我们一人拿一个角,把孔明灯拉开,我们在卖孔明灯叔叔的指导下,把孔明灯拿好,我用打火机把棉花灯芯点燃,小小的火慢慢就变成了口杯一样大的火,孔明灯罩渐渐的变大,就慢慢的产生浮力,我们三人轻轻的松开它,它渐渐飞向天空,好看极了,广场上很多小朋友在放孔明灯,一盏盏孔明灯在天空中飘浮,星星点点站满了天空,它们在天空闪烁着,好像在跟星星比美,它一闪一闪的,像是在跟我们说:“小伙伴们,快快长大,天上有很多的秘密等着你们去寻找,去探索”。

放完孔明灯,我们又买烟花玩,烟花长长的就像跟蜡烛一样,烟花向天上散开,就像一朵美丽的花好看极了,非常灿烂,五颜六色,一朵朵烟花在空中散开,散发出美丽的花朵,在空中舞蹈,在空中歌唱,就像一个个穿着五彩衣的春姑娘,又像天女散花。美丽极了,漂亮极了,广场上的人们都非常开心。

到了晚上九点半,小伙伴们个个回家,跟家人开始赏月了,一轮明月挂在天空,它是那么的圆,那么的亮,我们也赏月,一边吃月饼,爸爸跟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我听得津津有味,妈妈出些谜语给我猜,猜对了有奖,我拿着一个个小奖品,奖品有一元,有上网时间卡,卡通片等等,我渡过快乐的中秋节!我真希望天天过中秋节!

[满分作文:中秋习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关于中秋习俗的作文

全文共 609 字

+ 加入清单

早在古代,我国人民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着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家乡的中秋习俗

全文共 390 字

+ 加入清单

然后便是烤制。将月饼一个个整齐的搁置在一块巨大的长方形铁板上,几个人合力把它平放进巨大的、用红砖垒成的炉子里,下面烧着旺旺的木柴。月饼慢慢烤熟的香味儿会漂的很远很远,烤制月饼的时候周围总会围着像我这样的一群小孩,一边好奇的盯着师傅在根据月饼的色泽掌控火候,一边急切的等候着自家的月饼可以快快的做好,第一时间拿几个在小伙伴们一起尝尝,那时的月饼总是搁置了几个小时,还是留着火炉里带着花生油香味的余热。

中秋节快要到了的时候,各家都是要要走亲戚的。我有一个叔叔一个姑姑,六个小姨还有一个最小的舅舅。而我的爸妈都是奶奶家外婆家的老大,而叔叔阿姨们都渐渐各自成家,所以阖家团圆的日子各家的小孩子聚在一起就热闹非凡。

中秋节那天天将黑未黑的时候,爸爸就会帮我拎着好多好多酒还有月饼,沉甸甸的,走一段路敲开大奶奶家还有三奶奶家的门,给她们送去这份礼物。这个时候的她们总是很开心,挽留我留下来吃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作文

全文共 636 字

+ 加入清单

中秋节傍晚,我上完二胡课,从田老师办公室出来往家走。在路上,我仔细找月亮,可一路上看到的只有路灯。突然,一个银光闪闪的东西在拐角处出现了,我想,终于看见月亮了。可我走近一看,唉!还是冒牌的月亮。

吃过晚饭,已经七点四十五。爸爸说:“你一路上见的都是假月亮,我去找个真月亮。”我想已经这么晚了,月亮也应该出来了吧。便说:“我也去。”一出门,我朝天上张望了半天,可不见月亮的踪迹。我叹口气说:“今天是中秋节,可为什么月姑娘不想来看看呢?”爸爸安慰我说:“肯定是高楼挡住了,我们去大操场瞧瞧。”一会儿我们便到了大操场,爸爸说的不错,果然看到了月亮刚升过高高的楼顶。它仿佛是一个可爱的大橙子,又像是圆圆的月饼。我真想咬它一口。我问爸爸:“为什么要过中秋节呢?”爸爸回答说:“古人把月亮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称农历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我又问:“那为什么要吃月饼呢?”爸爸微笑着说:“吃月饼是古老的习俗,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听得入迷,一转头我发现月亮已经升得很高了,它就像一块美丽的钻石挂在天空,再看深蓝色的天空,已经成了玉皇大帝的天池,真是美呀!皎洁的月光照着我们,我和爸爸仿佛穿着洁白的圣衣。月亮这么美,怪不得嫦娥要奔月呢!

已经很晚了,爸爸提醒我该回家睡觉了,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大操场。回到家,我拿起姥姥给我送来的月饼就吃,第一口咬下去,没咬到糖,又咬了一口,哇,真甜!我把月饼吃完,想到这个中秋节过得真快乐,希望下次的中秋节也同样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关于“中秋习俗”作文

全文共 2107 字

+ 加入清单

一:

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了。

赏月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 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吃月饼

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二: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中秋因恰值三秋之半而得名,又叫团圆节或月夕、仲秋节、八月节等。有关中秋节的来历众说不一,据专家考证,在中国传统的三大节日——春节、端午和中秋中,中秋节形成最晚。不过,与其他传统节日一样,中秋也有着悠久的源头,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的敬月习俗和秋祀活动。

我国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月亮的礼俗,据《周礼》记载,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农历八月中旬,又是秋粮收获之际,人们为了答谢神祗的护佑而举行一系列仪式和庆祝活动,称为“秋报”。中秋时节,气温已凉未寒,天高气爽,月朗中天,正是观赏月亮的最佳时令。因此,后来祭月的成分便逐渐为赏月所替代,祭祀的色彩逐渐褪去,而这一节庆活动却延续下来,并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在中秋节的演变过程中,古老的礼俗与众多神话传说及中华传统文化中其他诸多因素结合在一起,最终形成了内涵丰富的重要节庆。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围绕着月宫的一系列神话,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唐明皇游月宫等,它们给月宫挂上了七彩霓虹般神秘绚丽的光环,使之充满浪漫色彩。唐代中秋赏月宴饮之俗已颇为盛行。从流传下来的众多描写中秋的诗句中,可以看到当时已把嫦娥奔月等神话与中秋赏月联系在一起了。唐朝初年,中秋节可能已成为固定的节日。不过,当时中秋节似乎还是以赏月和玩月为主,还没有在民间广泛流行。

中秋节的正式形成尤其是在民间盛行应是宋代的事情。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了“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赏月、吃月饼、赏桂、观潮等节庆活动蔚然成风。明清时期,中秋始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每逢中秋,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准备瓜果月饼,“向月供而拜”,所供月饼必须是圆的,瓜果切成如莲花般的牙瓣。街市出售月光纸,上面绘有月神和玉兔捣药等图案。祭月后将月光纸焚烧,所供的果饼分给家中的每个成员。中秋节是合家团圆的日子,人们互相馈赠月饼表达良好祝愿,很多人家还要设宴赏月,一片佳节盛况。

明清以来,中秋节日益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不仅全国各地,甚至在我国很多少数民族和东南亚等地逐渐传播开来。在赏月、吃月饼等活动的基础上,各地还逐渐发展出“卖兔儿爷”、“树中秋”、“舞火龙”、“走月亮”等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使得中秋节作为我国传统节日具有更多的文化内涵,更加迷人。

三: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中秋节既叫"仲秋"也叫"团圆节"。

在中秋的这一天,有许多风俗,其中有一样就是拜月神,我们家也不例外,晚上当月亮慢慢升起来时,妈妈和我洗完澡,换上干净衣服,摆上小供桌,放上苹果,月瓶等,我虔诚地在香炉中插上三枝点燃的檀香,在袅袅檀香中,我们一家人品茶、赏月,只见又大又圆的月亮象银盘一样挂在天空,我忍不住拿出望远镜,对着明月观赏起来,月亮中还真有棵桂花树呢?这时妈妈跟我讲起了中秋祭月神的由来:相传在古代齐国,丑女无盐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某年八月十五赏月,被月光笼罩着的无盐,美丽出众被天子封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随后,爸爸又教了我一首苏轼的《水调歌头》,其中印象最深的一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常久,千里共婵娟。”这时,我不禁想到四川灾区的儿童是否也在共赏一轮明月?

在这中秋之夜,我向月亮女神暗祈,让四川灾民早日重建家园,让地球的生命都远离灾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浙江中秋习俗介绍

全文共 1742 字

+ 加入清单

浙江中秋有哪些习俗?据浙江中秋习俗介绍浙江素有中秋观潮、八月十六过中秋、八月十五洗井节等习俗。今天小编就来分享浙江中秋习俗介绍,相信各位读者会有兴趣。

浙江中秋习俗介绍

中秋观潮

“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诗。在古时候,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以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大赋中就有了相当说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条记载。这两书所记述的观潮盛况,说明在宋代的时候中秋观潮之事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巅峰。

八月十六过中秋

宁波地方欢度中秋节,不是八月十五,而是八月十六,说起原由,还有一段故事。

传说,南宋宁宗时候,有位宰相名叫史弥远,是明州(今宁波)人。他权势日盛,专权多年,是向金求和的主要人物。但他热爱故土。每年夏历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总要从京城临安(今杭州)赶回宁波,与亲属团聚,与民同乐,一起赛龙舟,赏明月,吃月饼,共庆团圆。

有一年,中秋节前夕,史弥远因处理朝廷公务,迟了一天,骑马急急赶回明州,行至中途,因急于赶路,马又失蹄,坐骑受伤,只好回宿绍兴。等到第二天赶到明州,已是八月十六日了。

史弥远心中非常苦恼。因为年年中秋,都如期赶到,今年中秋迟了一天,不能与民同乐了。谁知明州的百姓,在八月十五那天,从早思盼到夜晚,还不见史弥远回来,就一直未过中秋,等着他回来。直到八月十六日,史弥远赶到,才一起欢欢喜喜,共庆中秋佳节。从此以后,明州百姓就把每年夏历八月十五过中秋节的风俗,改为八月十六日。一直从南宋延续到现在。

风俗习惯

在浙江书坊一带,中秋节又叫洗井节。这一天,书坊人都会把村里每一口井清洗一遍,然后放入茶叶和小鱼,这风俗一直流传到现在。

书坊早先叫做书林县,在市街边有一家豆腐店,店主姓邝,三十多岁,人们叫他“邝豆腐”。邝豆腐店门口有一口水井,这水井泉水多,夏天冰凉,冬天温热,喝进口里,甜甜的,干旱年间也从来不会干枯。

那时候,书林县出了两个蛇精,一公一母,常出来危害人畜,当地人请了法师,把两个蛇精赶跑了,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它们两个又跑了回来。

有一年八月十五,邝豆腐很早就起来做豆腐,突然听到很远的地方有两个人在说话,他觉得很奇怪:这么早就有人,是买豆腐还是挑水呢?那说话声越来越近,就听到一个男的声音说:“我们这些日子被害苦了,整天躲在洞里。”一个女声说:“他们会请法师来赶我们,非想个办法害死这些人不可。”

邝豆腐从门缝中一看,看到两个蛇头人身的家伙,心想:这不是被赶跑的两个蛇精吗?正想看仔细些,朦胧中,只见那两个蛇精把头深深地伸到豆腐店门口的水井里去,好久好久才把头退出来。

这时,天亮了,再过一会儿就有很多人来挑水,邝豆腐知道,那两个蛇精一定是向水井里放了毒,要毒死书林县的人。

邝豆腐想了想,从家里拿了一块门板,将门板盖住井口,自己坐在门板上,他不让人家挑水去吃,免得被毒死人。

过了一会,天已大亮,挑水的人越来越多,他们看到邝豆腐坐在井口上,就问:“邝豆腐,你怎么把井霸住,不让我们挑水?”邝豆腐说:“这水有毒,今天两个蛇精在井里下了毒,你们不能喝这井的水。”人们听他这一说,有的人相信,有的人不相信,大家闹哄哄的。有人说“蛇精早被赶跑了,你是看到今天过节,挑水的人多,你没法做豆腐呀?”听人家这样说话,邝豆腐只急得满脸通红,大家看见更以为他是说假话,有的人已动起手来,把邝豆腐从门板上拉下来,邝豆腐见大家不相信他,便站起来对大家说:“大家不要吵闹,我说这口井有毒,你们不相信,那就让我先喝三口,如果没事,你们再挑吧。”说完从井里吊上一桶水,他伏下身子,把桶里的井水连喝三口。

渐渐地,大家看见,邝豆腐的脸色,由白转红,由红转青,两眼翻出来,倒地没气了。

邝豆腐死了,人们知道错怪了他,是他救了满街人的命,所以就把豆腐店改建成一座庙,塑了一个面色铁青,两眼突出,左手握拳,右手拿金锤的邝豆腐金像,把他叫做“神周佛”。

后来,每到夏历八月十五这天,书坊人都要把邝豆腐的神像抬出来游街,并且把书坊的每一口井上上下下都清洗干净,放入茶叶是为了解毒,放入小鱼是为一旦有妖怪放毒,那小鱼就会死去,人们也就知道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少数民族中秋祭月习俗

全文共 1626 字

+ 加入清单

少数民族中同样盛行这祭月、拜月的风习。云南傣族在中秋之夜,盛行“拜月”风俗。傣族传说,月亮是xx第三个儿子岩尖变的。岩尖是个英勇刚强的青年,他曾率领傣族人民打败过敌人,赢得了傣族乡亲的爱戴。后来,他不幸死后,变成了月亮,升向天空,继续发出柔和的月光,在黑暗中给傣族人民带来光明。每逢中秋节这天,小伙子一清早就带上火药枪上山打火雀、野鸡,猎取节日野味。姑娘、媳妇们忙着到湖边,池塘里抓鱼。他们都忙着准备节日的晚餐。老阿妈则忙着舂糯米,做大小不同的食物,四只桌角上各放一个糯米圆饼,每个饼上插一炷冷香。待到月亮从山林上空一升起来,就点燃冷香,全家大小开始“拜月”。然后,对空鸣放火药枪,以示对英雄岩尖的敬意。最后,全家老小欢乐地围坐在小方桌旁,品尝食物,谈笑赏月,尽兴方散。

鄂伦春人祭月时在露天空地放上一盆清水,摆上祭品,然后跪在盆前,向月叩拜;土族人用盆盛清水,将月亮的倒影受到清水盆中,然后,人们不停地用小石子打盆中的月亮,俗称“打月亮”。

广西西部壮族的“祭月请神”活动更典型,每年夏历八月中旬,有的就在中秋夜,人们在村头村尾露天处,设一供桌,供放祭品和香炉,桌子右边树一高约一尺的树枝或竹枝,象征社树,亦作月神下凡与上天的梯子,这里保存了古老的月亮神话因素。整个活动分为:请月神下凡,由一名或两名妇女作为月神的代言人;神人对歌;月神卜卦算命;歌手唱送神咒歌,送月神回天四个阶段。

蒙古族“追月”。中秋之夜,蒙古族人爱做“追月”的游戏。人们跨上骏马,在银白色月光下,奔驰在草原上。他们朝西放马奔驰,月亮由东方升起,坠落天西方。执着的蒙古骑手,不到月亮西下,“追月”不止。藏族“寻月”。西藏一些地区的藏族同胞欢度中秋的习俗是“寻月”。是日夜晚,男女青年和娃娃们,沿着河流,跟着倒映水中的明月,把周围河塘中的月影措遍,然后回家团圆吃月饼。

赫哲族“祭月”。在我国东北的赫哲族聚居地,每逢中秋佳节,人们要采葡萄、祭月。相传是为了纪念一个聪明、勤劳的赫哲

族媳妇。她受不了婆婆的虐待,跑到江边向月亮求救。最后终于奔到了月亮上。

德昂族“串月”。云南潞西的德昂族青年男女,每逢中秋月明高挂,分外明亮的时候,山头塞尾,不时传来一阵悠扬动听葫芦笙,男女青年在一起“串月亮”倾诉衷情。有的还通过“串月亮”送宾榔、送茶订下婚约。

阿细族“跳月”。阿细人过中秋的传统习惯是“跳月”。中秋之夜,从各个村塞聚集到山村中的开阔地,披纱的姑娘跳起来了,肩负大三弦的小伙子跳起来了。然而,尤为撩人的还是那种青年男女表达爱慕之情的对歌,仿佛月亮也听利为之动情动容。

苗族“闹月”每逢中秋之夜,苗族群众沐浴着如丝缕的月光,吹奏悠扬的芦笙,跳起苗家歌舞,青年们在“闹月”活动中互相寻找意中人,互相表白要像月亮和清水一样,心地纯洁明亮,永结百年之好。

高山族“赏月”居住在台湾省山区的高山族同胞,每逢中秋明月高悬、清辉洒满大地的时候,穿着民族盛装,围坐在一起载歌载舞,饮酒赏月,共享天伦之乐。

湖南侗乡的中秋之夜,流行着一种有趣的“偷月亮菜”风俗。相传古时候,中秋晚上,月宫里的仙女要降临下界,她们把甘露洒遍人间。仙女的甘露是无私的,因此,人们这一夜可以共同享受洒有甘露的瓜果蔬菜。

中秋之夜,侗家姑娘打着花伞,选取自己心爱后生的园圃,去采摘瓜菜,而不会被人看成是“偷盗”。她们还要有意地高声叫喊:“喂!你的瓜菜被我扯走了,你到我家去吃油茶吧!”原来,她们这是借助月宫仙女传递红线呢。如果能摘到一个并蒂的瓜果,这表示她们能有幸福的爱情。因此,成双生长的豆角便成了她们采摘的对象。嫂子们这夜也同样到别家园圃里去“偷月亮菜”,不过,她们希望能采到一个最肥的瓜或一把活鲜青翠的毛豆,因为,这象征着小孩的肥壮,毛头的健康(毛豆的谐音,指小孩)。小伙子们也有“偷月亮菜”的习俗,因为他们也希望月宫仙女赐给他们幸福。不过,他们只能在野地里煮了吃,不能带回家去。“偷月亮菜”,使侗寨的中秋之夜,增添了无限欢乐和神奇异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家乡的中秋习俗

全文共 364 字

+ 加入清单

中秋节前几天时,家家户户都要买好月饼、水果等东西,准备中秋节时“拜月亮”。凡是认识的人都会互相送几盒月饼,说上一句“中秋节快乐”的祝福。

当中秋节晚上到时,家家户户都拿一张桌子放在能看见月亮的地方,把月饼和水果等食物放桌子里,再拿几支香点起来,插在桌子前头,然后,一家人轮流的站在桌子后面,抬头看着皎洁的圆月,就把自己的愿望说出来,并拜几拜。拜完了月亮,就到吃东西了,把桌上的东西搬到屋子客厅里,津津有味的吃着月饼水果。

吃完吃饱了!就到了小孩子的天堂了!小孩个个都提着闪闪发光的灯笼,成群结队的走在一起,互相比比谁的灯笼最亮。有时,还三五成群提着灯笼走夜路,像冒险似的,只要有任何风吹草动,那些比较胆小的马上跑出来,只有比较胆大的小孩继续“冒险”,真是有趣极了!

我爱我家乡的中秋节,因为有趣、热闹。

我爱我的家乡,更爱家乡的中秋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