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马云名人励志故事简短精彩20篇

导语:古人云:“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可见,每个人都有遇到挫折的时候。然而,面对挫折,有些人被打败并且从此一蹶不振,但是有些人在一次次的失败后依然迎难而上,最终获得了成功。下面是开学吧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浏览

3732

作文

1000

名人读书小故事

全文共 902 字

+ 加入清单

高士其从小就用功读书,他的学习成绩,年年都是班级里最好的,全校老师和同学,都夸他是个好学生。

他是一位科学家。他六岁的那年,要上学读书了。开学的那天,大蒙蒙亮,高士其就穿上新衣服,背着新书包,上学去了。

一路上,高士其乐得象只小鸟儿,又蹦又跳唱着歌。他跑到学校门口一看,大门还紧紧地关着呢。他不敢去敲门,只好站在门口等着,不知道等了多久,学校的大门开了。

开门的是位老伯伯。高士其恭恭敬敬鞠了一躬,又叫了声“老伯伯早!”

老伯伯心里真高兴,笑眯眯地说:“多懂礼貌呀,孩子,你是一年级新学生吧!”

高士其点点头。老伯伯把高士其领到一年级的教室里。

过了好一会儿,小朋友们才一个个来到学校。

在开学的典礼上,校长站在台上讲话。高士其一双乌溜溜的眼睛,专心地盯着校长,他听得可仔细啦。

校长讲完了话,叫高士其站到他身边来。高士其不知道有什么事,一颗心象小鹿似的怦怦乱跳。

校长摸摸高士其的头,表扬他是一个守纪律、懂礼貌的好学生。

高士其把校长的话记在心里,每天,他上课用心听讲,放学回家就认真的做功课,他跟全班的同学都是要好,跟同桌的一个小朋友更要好,下课以后,两个人一起游戏,可高兴呢。

可是有一天,这个小朋友嘟着嘴,冲着高士其说:“你到底认识我吗?”

高士其觉得很奇怪,说:“咱俩是好朋友呀,怎么会不认识你呢?”

这个小朋友气呼呼地说:“那你刚才上课的时候,为啥不理睬我呢?”

高士其一听,笑了起来。原来,刚才上课的时候,这个小朋友拿出纸头,折成一只只小青蛙,悄悄地玩了一阵子,玩着玩着。觉得一个人玩没有劲,就凑到高士其的耳朵边,轻轻地说:“我们来玩斗青蛙吧!”

高士其坐得端端正正,正用心听老师讲课,这个小朋友的话,他根本没有听见。这个小朋友又轻轻地碰了碰高士其,高士其还是坐得好好地在听课。这个小朋友心里挺不高兴,使劲拉了拉高士其的衣服,这一来,高士其回过头来了。那个小朋友指指膝盖上的两只纸折的青蛙。高士其明白了,是叫他一起玩斗青蛙呀,他对那个小朋友白了一眼,又用心地听老师讲课了。

高士其想到这里,笑起来了,他对那个小朋友说;“下课的时候,咱俩一起玩,是好朋友。可是上课的时候,我就不认识你了。”

高士其的话,说得这个小朋友也笑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短小励志的名人经典故事:你真的想尽办法了吗?

全文共 717 字

+ 加入清单

在巴西的古镇上有一个贫穷的孩子,他3岁起就在街上擦皮鞋,父母东拼西凑总算让他读了小学。一日,他放学回家。在准备开门的时候,钥匙找不到了。返回学校去找,没有;去问同学,同学也都没见到。当时他的爸爸在贝伦码头,妈妈去了一个叫蒂若卡的地方,他们星期天才能回来,怎么办呢?于是他就用一张胸卡去捣那把锁,胸卡捣坏了,锁动也没动;后来他又找来一枚别针,想钩开那把锁,可是直到弄得满头大汗,也没有弄开;于是他转到房子的后面,想从窗子里爬进去,可是窗子是从里面关死的,不砸坏玻璃就无法进去。该怎么办呢?就在他准备爬上房顶,从天窗里跳进去的时候,邻居博尔巴先生看到了他。

“你想干什么?小伙子!”邻居问。

“我的钥匙丢了,我无法从门里进去了。”他沮丧地说。

“你就不能想点办法吗?”

“我已经想尽所有的办法。”他回答。

“不会吧!你没有想尽所有的办法,至少你没有请求我的帮助。”说着博尔巴从口袋里掏出钥匙,把门给打开了。小孩愣住了,原来,他妈妈在邻居家留了一把他们家的钥匙。

小孩读了5年小学就辍学了,12岁到洗染店当学徒,14岁进厂做工。在55岁时通过选举成了国家的元首。他就是巴西的第四十任总统卢拉。

一次,卢拉总统前往一个名叫卡巴的小镇视察,该镇的小学请他带领学生上一节早读课,由于邀请他的那个班有一个盲童,卢拉总统欣然同意。

卢拉总统领读的是一篇题为《我的第一任老师》的课文。读完后,他想鼓励一下那位身残志坚的小男孩,就在他走过去,用自己的脸颊贴近盲童的小脸时,盲童怯怯地问了这么一个问题:大胡子总统,您的第一任老师是谁?

卢拉总统深思了片刻说,我的第一任老师就是我小时候的邻居博尔巴先生。

当你无处可走,深感沮丧的时候,试着再问一下自己,“我真的想尽办法了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关于名人读书的故事分享

全文共 1287 字

+ 加入清单

贯穿古今中外,名人都是爱阅读的。大家知道名人阅读的故事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关于名人阅读的故事分享,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匡衡借光阅读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鲁迅先生嚼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阅读,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阅读。由于苦阅读,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王亚南苦读成才

王亚南睡三脚床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阅读。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阅读,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天天如此,从未间断。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他由于少年时勤奋刻苦阅读,后来,终于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高尔基先生救书

世界文豪高尔基先生对书感情独深,爱书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间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书籍,其它的任何东西他都不考虑。为了抢救书籍,他险些被烧死。他说:“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助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列宁的阅读故事

他读起书来,对身边的一切就理会不到了。有一次,他的几个姐妹恶作剧,用6把椅子在他身后搭了一个不稳定的三角塔,只要列宁一动,塔就会倾倒。然而,正专心阅读的列宁毫未察觉,纹丝不动。直到半小时后,他读完了预定要读的一章书,才抬起头来,木塔轰然倒塌……

张广厚的阅读故事

数学家张广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关于亏值的论文,觉得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处,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复阅读。这篇论文共20多页,他反反复复地念了半年多。因为经常的反复翻摸,洁白的书页上,留下一条明显的黑印。他的妻子对他开玩笑说,这哪叫念书啊,简直是吃书。

闻一多先生醉书

闻一多先生阅读成瘾,一看就“醉”,就在他结婚的那天,洞房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大清早亲朋好友都来登门贺喜,直到迎亲的花轿快到家时,人们还到处找不到新郎。急得大家东寻西找,结果在书房里找到了他。他仍穿着旧袍,手里捧着一本书人了迷。怪不得人家说他不能看书,一看就要“醉”。

华罗庚猜书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阅读的方法与众不同。他拿到一本书,不是翻开从头至尾地读,而是对着书思考一会,然后闭目静思。他猜想书的谋篇布局,斟酌完毕再打开书,如果作者的思路与自己猜想的一致,他就不再读了。华罗庚这种猜读法不仅节省了阅读时间,而已培养了自己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不至于使自己沦为书的奴隶。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名人故事读书笔记

全文共 542 字

+ 加入清单

由于昨天的电脑上不去网,所以推辞了一天,希望老师原谅。

这几天我的情绪已经和以往差不多了,在家里过年时的野心收回了不少,没有那无人管教而疯狂的玩。现在已读起了《名人传》

刚开始读的时候,我听别人说读《名人传》时候,我还愣了一下怎么还要读《鸣人传》,让我纳闷,当我看见是《名人传》的时候松了一口气,我还一位学校疯了,让人读漫画,呵呵。

此传记里的三人,虽然一个是德国的音乐家,一个是意大利的雕刻家、画家、诗人,另一个是俄国的作家,各自处于不同的领域,但他们都是伟大的天才,在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上,为寻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能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献出了毕生精力。

我一读我还是发现没意思,虽说是罗曼。罗兰这个法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和评论家。我还以为就写这样,当我马上放弃的时候,我还是坚持了下来,当读到《米开朗琪罗传》的时候马上吸引了我。当我往后读的时候才发现往后越来越精彩,原来《贝多芬传》是一盘开胃菜。我越来越喜欢上了这篇小说,这个作者也让我感到欣慰。

当我读到《米开朗琪罗传》时,发现米开朗琪罗这个人很可怜,他的性格影响因素竟然是人生的残暴与精神的孤独。他对于他的国家,并无达。芬奇般的微笑的冷漠。远离了菲冷兹,就要为思乡病所折磨。又因为他是菲冷兹的故族,故他对自己的血统与种族非常自豪。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名人的成长小故事

全文共 368 字

+ 加入清单

钱学森从小就十分爱国,为了报效国家,他努力学习,当他学有成就时,动荡的社会却没有他施展才华的大好机会,于是,他到美国留学。几年之后,人在美国,心

在中国的他,听说新中国成立了,就义无反顾地要快点回国,美国人为了不让他回国,使尽各种手段,想要打消他回国的念头。钱学森还是不畏诱惑,还是回到了祖国

关于名人事迹的作文4篇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节日作文及各类中小学生作文

温暖的怀抱。钱学森曾经说过:“我是中国人,我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但决不能放弃我的祖国。”他要回国的决心是多么坚定呀!他这一腔爱国热情难道不令人敬佩吗?钱学森回国后,学以致用,发明出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在国际技术交流会上,他被光荣地评为了“小罗克伟尔奖章”,就在这世界获奖者的名单上,第一次出现了中国人的名字,他的智慧为中国人争了气,为祖国争了光。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描写励志的四字成语故事

全文共 2668 字

+ 加入清单

同学们在写作时,适当的加入一些描写励志的四字成语故事还是很不错的,那么描写励志的四字成语故事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描写励志的四字成语故事:水到渠成

北宋时期,有一个叫苏轼的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是当时着名的古文学家,世称“三苏”。苏轼幼年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自己又刻苦学习,青年时期就具有广博的历史文化知识,显露出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公元1057年考进士时,欧阳修见他的文章连称:“快哉!快哉!”这一年,二十一岁的苏轼高中进士。

“自古雄才多磨难”,苏轼也不例外。当年王安石主持变法,苏轼站在对立面,几次向神宗皇帝进言,极力陈述新法的各种弊端。苏轼的言论自然引起王安石的不满,王安石通过亲信网罗罪状,上书弹劾苏轼。苏轼感到在都城举步维艰,就请求到外地做官。公元1079年4月,苏轼到达湖州,到任不久,一场灾祸便从天而降。同年七月,御史台(旧称乌台)派人将苏轼逮捕,押送汴京(今河南开封),罪名是作诗诽谤朝廷。苏轼在狱中被关押了一百多天,受审十余次,惨遭折磨。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团练副使。这就是宋朝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

苏轼被贬官到黄州的一段时期,不但在精神上感到十分寂寞,在生活上也是穷困潦倒,捉襟见肘。当时,朝廷给他的薪金已经用完了,苏家人口又不少,他只得想方设法节约开支。他规定每日的开支不得超过一百五十枚钱,每月初一,他会拿出四千五百枚钱,分为三十份,装在小袋里,挂在屋梁上。每天早晨,他用一根平时取画、挂画的长叉从梁上挑下一袋,然后就把长叉收藏好。当天用不完的钱,则用大竹筒另外收藏,做招待客人之用。当大袋子里攒了不少钱时,就再做别的安排。就这样,苏轼和家人度过了人生中最为惨淡的四年。

苏轼在给好友秦观写信时,曾说:“平时过日子,一点一点地节省,等积多时再做安排,自然会水到渠成,没必要做预先的计划。”在如此落魄之际,苏轼仍然能够做到泰然自若,实在非常人所及。这正是: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

——《答秦太虚书》

描写励志的四字成语故事:水滴石穿

宋朝时期,张乖崖在崇阳(今属湖北)当县令,为官清正廉洁。当时,经常发生一些军卒侮辱将帅、小吏侵犯长官的事情。张乖崖认为这是一种反常的事,下决心要整治这种现象。

一天,他在衙门周围巡行。突然,他看见一个小吏从府库中慌慌张张地走出来。张乖崖觉得奇怪,就把小吏喊到跟前问话,结果发现他头巾下藏着一文钱。那个小吏支吾了半天,才承认是从府军中偷来的。

张乖崖把那个小吏带回大堂,让人用杖刑猛打他。那小吏不服气:“一文钱算得了什么!你也只能打我,不能杀我!”张乖崖大怒,在判决书上写道:“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意思是说,假如每天偷一个铜钱,一千天就是一千个铜钱。同样,如果用绳子锯木头,时间长了,木头会被锯断。水滴时常滴在石头上,石头也会被滴穿。为了惩罚这种行为,张乖崖当堂斩了这个小吏。

——《鹤林玉露》

描写励志的四字成语故事:从善如流

春秋时期,诸侯林立,其中郑国是个小国,夹在楚、晋两个大国之间。郑悼公时,郑国同北方以晋国为首的其他各国签订了盟约。结盟的第二年,南方的楚国就来攻伐郑国。晋国便派栾书为将军,率领大军,前去援助郑国,两军在绕角(今河南鲁山县东南)相遇。楚军不敢同晋军对敌,便撤退而回。但晋军并不撤走,还准备趁机侵入楚国的蔡地(今河南上蔡县一带)。楚国获知这个消息,就立刻调动近申、息二地的精锐部队,准备迎击。

这时,晋将赵同、赵括仗着兵力优势,欲挥军南下,占领蔡地,因此催请栾书赶紧下令进攻。就在栾书准备下令的时候,中军佐知庄子、上军佐范文子和中军将韩献子三人却提出了不同意见。他们一致认为:“我们当初出兵是为了援救郑国,反对侵略,是正义之师。现在进犯的楚军既然已经撤退,我们如果借此攻打蔡地,这样我们就要承担不义的罪名。而且,楚国现在派来的两支精锐部队,我们这一仗也不一定能打胜。而且不管打胜还是打败都对我们晋国不利,若打赢了这一仗,别人会说以晋国的大军,去打楚国两个小地方的部队,不是白白浪费兵力吗?如果失败了,晋国便会名誉扫地,还有何面目去见晋王和晋国的百姓?所以和楚国的这一仗不能打。”栾书仔细考虑了他们三人的意见,觉得他们讲得很有道理,便取消了攻蔡的念头,撤军回晋。

过了两年,晋国又派栾书领兵去攻打蔡国,这一次晋军大获全胜,还抓获了楚国的大夫申骊。栾书本打算继续进攻楚国本土,知庄子、范文子等人劝告他先进攻沈国再说,栾书分析了具体情况后认为有道理,于是,再次改变了作战计划。随后,晋军进攻沈国,把沈国的国君揖初都抓来了,因为这次晋军准备充分,楚国对晋军也无可奈何。人们认为,晋军这次能取得这么大的胜利,就是因为栾书上次听从了知庄子、范文子和韩献子等人的良言。知庄子、范文子和韩献子等人的良言。

其实呢,在晋军第一次准备南侵攻蔡的时候,绝大多数将士都表示同意,而栾书却听从了少数人的意见。有个将士就问栾书:“圣人都听从多数人的意见,所以能成大事。现在我们六军将佐十二人,除将军以外的十一人中,只有三人不主张攻蔡。您为什么不听从多数而采纳了少数人的意见呢?”

栾书说:“他们三人的意见都很正确,正确的意见,就是真正代表多数人的意见。我听从他们的正确意见,难道不对吗?”

——《左传·成公八年》

描写励志的四字成语故事:开诚布公

三国时,蜀汉的丞相诸葛亮是一个既有能力又有衷心的贤臣,得到皇帝刘备的重用。

刘备临终前,曾将自己的儿子刘禅托付给他,让他帮助刘禅治理天下。刘备甚至诚恳地留下遗言:如果刘禅不好好听你的话,做出危害国家的事,你就取而代之,自己做皇帝。诸葛亮非常感动,表示要好好地效忠少主刘禅。

刘备死后,诸葛亮竭尽全力帮助刘禅治理国家。有人劝他自封为王,但他严厉地拒绝了。他对身边的人说:“我已经受先帝委托,担任了这么高的官职。如今讨伐曹魏又没什么成效,你们却要我加官晋爵,这是不忠不义的事情啊!”

诸葛亮为人处世公正合理,不徇私情。马谡(sù)是他非常器重的一位将军,在攻打曹魏时,因为大意轻敌,失守街亭这个地方。诸葛亮因为马谡已经立下军令状,所以忍痛杀了马谡。马谡临刑前上书诸葛亮,说自己虽然死去,在九泉之下也没有怨恨。诸葛亮自己也为失守街亭主动承担责任,请求后主批准他由丞相降为右将军。他还特地下令,要下属坦率地批评他的缺点和错误,这在当时是十分罕见的。所以,后人在写史书时,就用“开诚心,布公道”来形容这位贤臣。

成语“开诚布公”由“开诚心,布公道”缩略而来。人们常用它来比喻对人态度诚恳,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名人故事作文

全文共 214 字

+ 加入清单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在一次中层干部干部会议上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石头怎样才能在水上飘起来?”反馈回来的答案五花八门,有认说“把石头掏空”,张先生摇摇头;有人说把它放在木板上,张先生说“没有木板”;有人说“石头是假的”,张先生说“石头是真的”……终于有人站起来回答说:“速度!”张瑞敏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正确!《孙子兵法》上说‘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速度决定了石头能否漂起来。”

提示

不要等待,要积极前行。要讲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历史名人的经典励志小故事万卷书

全文共 308 字

+ 加入清单

明代,安徽亳州有书生,名叫欧阳搏云,字苦书。本是出生在宦官之家,后因家境日下,渐渐败落,十分贫寒。但是,书生不甘命运的安排,更不愿寄人篱下,决心考取“功名”,光耀列祖,哪知连年落榜。有位好心肠的先生告诉他:“后生功底太差,还需读万卷书,方能感动天地之神。” 于是他终日抄书习文为止。可是家中贫寒,纸又太贵,只得将一篇篇文章抄写在墙壁上和门板上。一日他在室中感到闷倦,便来到后院散心。只见后院那株多年未开花的牡丹丛,花繁叶茂,感到惊喜,于是突然心血来潮,返回室内,取来笔砚,将文章抄写在牡丹花瓣上,以花代纸。那位好心的先生路过主这里看到此景,称此牡丹为“万卷书”。这也许感动了“花神”,翌年,欧阳搏云果真中了“举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董良翚父亲是一座矿藏丰富的大山的名人故事

全文共 1713 字

+ 加入清单

父亲从不向我们炫耀自己的辉煌经历

忆及董老,话题自然首先从“一大”谈起。在记者想来,董老当年亲身参与了那被称之为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大事变”,必然会对儿女们津津乐道地忆及当时的种种情景,但董良翚的回答却令记者吃惊。董良翚说,父亲这个人从不跟子女谈及包括参加“一大”在内的他的种种辉煌经历,父亲的一些经历她都是从旁人那儿得知的。

为了说明董老从不谈及自己的辉煌经历,董良翚向记者讲了这样一件小事。在北京第一次有了有轨电车时,第一天,兴奋的董良翚就去痛痛快快坐了一次。回家后她就向董老“炫耀”:“我坐过电车了。”本想董老会问问她坐电车的感觉,未料董老竟淡淡一笑:“我也坐过。”当时董良翚是打破脑袋也不信,直到董老告诉她那是1945年董老作为解放区惟一代表去旧金山参加联合国成立大会时坐的,董良翚才对父亲的这一段经历有了些了解。

父亲把自己比作一块抹布,随时等待着为党做贡献

“父亲从没对我们子女有什么特殊要求,也没限制我们必须在哪个领域发展,但父亲却常常教导我们必须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董良翚在回忆董老对自己的教诲时总忘不了这样一件事:

一次,董良翚在董老办公室缠着董老聊天。聊着聊着董老茶壶内的水没了,董良翚忙拿暖瓶续水,但一个不小心把水洒在办公桌上。董良翚忙又取来一块抹布,擦桌面上的水迹。这时,董老瞟了一眼抹布,抬头盯着董良翚:“我常说我是一块抹布,你看?”董老稍稍一扬下颌,示意董良翚注意自己手中的抹布:“党要我做抹布,我就做抹布。”见董良翚依然不以为然,董老又说道:“你看不起它?你现在不是正用它抹桌子吗?抹布也是有用的哟!”

党让做什么就做什么,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这就是董老一生的光辉体现。

董良翚兄妹三个名字中都带羽字,意寓父亲渴望中国自己制造的飞机早日飞上蓝天。

初一见到“翚”字,记者心里一惊,这个字怎么念呢?待听到董良翚的一番解释后方知其中的深意。原来董老一生特别关心中国的科技发展,早在解放前,董老就一直梦想着中国可以自己造飞机上天。于是他便给他的3个子女均取了个带“羽”字的名字,意寓他的这一愿望早日实现;于是,董老3个子女的名字就分别为董良羽(老大)、董良翚(音“huī”,老二)、董良翮(音“hé”,老三)。

建国后,董老更是极力关注科技的发展。他关心当时人民币含金量低,提出要加强开采金矿;后来又拖着年迈之躯去找有关科学家谈如何发挥超声波的作用。

自寿诗中蕴含父亲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永不动摇

从小跟随教私塾的父亲读书,18岁应试中秀才的董老写得一手好诗,据统计,董老一生留下的诗作达1000余首,而这其中最为人们所熟识的就是那首自寿诗了。

1975年3月5日,为董老虚岁90诞辰。此时董老已沉疴不起,他谨遵七届二中全会党内禁止做寿之规定,仅于床榻赋《九十初度》一首,为一生写照:

九十光阴瞬息过,吾生多难感蹉跎。

五朝敝政皆亲历,一代新规要渐磨。

彻底革心兼革面,随人治岭与治河。

遵从马列无不胜,深信前途会伐柯。

写罢此诗,董老将董良翚兄妹3人叫到床前,细细解读每句诗中蕴含的深意。尤其在讲到最后一句时,董老感慨万千,他一生深信:坚持马列主义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的前途一定会无限美好。

父亲没有八小时以外

记者非常关心董老在业余时间都有什么爱好,但问及董良翚时,她却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几年前,《八小时以外》杂志社曾向董良翚约稿,要求写一下董老“八小时以外”的生活,但董良翚婉言拒绝了这次约稿,理由很简单:董老根本没有什么“八小时以外”。

董良翚回忆说,董老就是平时闲下来出去散步,也要手拿拐杖,待半路坐下来休息时就拿拐杖在地上比划着写写字;即使是在北戴河海滩度假,他也不停地用手指在沙滩上写这写那。

“父亲像一座矿藏丰富大山,我却只看到了花和草。”

采访即将结束时,董良翚不无遗憾地说道:“我就好像在一座大山旁边,只能看见花和草,但山中贮藏的丰富矿藏却没怎么看清。”

的确,董良翚能够回忆起来的只是董老那辉煌壮丽革命生涯中的几片浪花,但从这些小事中我们更能深深感受到董老作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风亮节。

董良翚最后认为本报采访“一大”代表后人,借此弘扬“一大”代表革命精神的活动搞得很好,并鼓励本报将这组报道做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名人莱布尼兹的故事

全文共 3144 字

+ 加入清单

莱布尼兹(1646-1716)是17、18世纪之交德国最重要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哲学家,一个举世罕见的科学天才。他博览群书,涉猎百科,对丰富人类的科学知识宝库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生平事迹

莱布尼兹出生于德国东部莱比锡的一个书香之家,父亲是莱比锡大学的道德哲学教授,母亲出生在一个教授家庭。莱布尼兹的父亲在他年仅6岁时便去世了,给他留下了丰富的藏书。莱布尼兹因此得以广泛接触古希腊罗马文化,阅读了许多着名学者的着作,由此而获得了坚实的文化功底和明确的学术目标。15岁时,他进了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一进校便跟上了大学二年级标准的人文学科的课程,还广泛阅读了培根、开普勒、伽利略、等人的着作,并对他们的着述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评价。在听了教授讲授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的课程后,莱布尼兹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7岁时他在耶拿大学学习了短时期的数学,并获得了哲学硕士学位。

20岁时,莱布尼兹转入阿尔特道夫大学。这一年,他发表了第一篇数学论文《论组合的艺术》。这是一篇关于数理逻辑的文章,其基本思想是出于想把理论的真理性论证归结于一种计算的结果。这篇论文虽不够成熟,但却闪耀着创新的智慧和数学才华。莱布尼兹在阿尔特道夫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便投身外交界。从1671年开始,他利用外交活动开拓了与外界的广泛联系,尤以通信作为他获取外界信息、与人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主要方式。在出访巴黎时,莱布尼兹深受帕斯卡事迹的鼓舞,决心钻研高等数学,并研究了笛卡儿、费尔马、帕斯卡等人的着作。1673年,莱布尼兹被推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此时,他的兴趣已明显地朝向了数学和自然科学,开始了对无穷小算法的研究,独立地创立了微积分的基本概念与算法,和牛顿并蒂双辉共同奠定了微积分学。1676年,他到汉诺威公爵府担任法律顾问兼图书馆馆长。1700年被选为巴黎科学院院士,促成建立了柏林科学院并任首任院长。

1716年11月14日,莱布尼兹在汉诺威逝世,终年70岁。

二、始创微积分

17世纪下半叶,欧洲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各方面的迫切需要,经各国科学家的努力与历史的积累,建立在函数与极限概念基础上的微积分理论应运而生了。微积分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希腊由阿基米德等人提出的计算面积和体积的方法。1665年牛顿创始了微积分,莱布尼兹在1673~1676年间也发表了微积分思想的论着。以前,微分和积分作为两种数学运算、两类数学问题,是分别的加以研究的。卡瓦列里、巴罗、沃利斯等人得到了一系列求面积(积分)、求切线斜率(导数)的重要结果,但这些结果都是孤立的,不连贯的。只有莱布尼兹和牛顿将积分和微分真正沟通起来,明确地找到了两者内在的直接联系:微分和积分是互逆的两种运算。而这是微积分建立的关键所在。只有确立了这一基本关系,才能在此基础上构建系统的微积分学。并从对各种函数的微分和求积公式中,总结出共同的算法程序,使微积分方法普遍化,发展成用符号表示的微积分运算法则。因此,微积分“是牛顿和莱布尼兹大体上完成的,但不是由他们发明的”(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然而关于微积分创立的优先权,数学上曾掀起了一场激烈的争论。实际上,牛顿在微积分方面的研究虽早于莱布尼兹,但莱布尼兹成果的发表则早于牛顿。莱布尼兹在1684年10月发表的《教师学报》上的论文,“一种求极大极小的奇妙类型的计算”,在数学史上被认为是最早发表的微积分文献。牛顿在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第一版和第二版也写道:“十年前在我和最杰出的几何学家G、W莱布尼兹的通信中,我表明我已经知道确定极大值和极小值的方法、作切线的方法以及类似的方法,但我在交换的信件中隐瞒了这方法,……这位最卓越的科学家在回信中写道,他也发现了一种同样的方法。他并诉述了他的方法,它与我的方法几乎没有什么不同,除了他的措词和符号而外。”(但在第三版及以后再版时,这段话被删掉了。)因此,后来人们公认牛顿和莱布尼兹是各自独立地创建微积分的。牛顿从物理学出发,运用集合方法研究微积分,其应用上更多地结合了运动学,造诣高于莱布尼兹。莱布尼兹则从几何问题出发,运用分析学方法引进微积分概念、得出运算法则,其数学的严密性与系统性是牛顿所不及的。莱布尼兹认识到好的数学符号能节省思维劳动,运用符号的技巧是数学成功的关键之一。因此,他发明了一套适用的符号系统,如,引入dx表示x的微分,∫表示积分,dnx表示n阶微分等等。这些符号进一步促进了微积分学的发展。1713年,莱布尼兹发表了《微积分的历史和起源》一文,总结了自己创立微积分学的思路,说明了自己成就的独立性。

三、高等数学上的众多成就

莱布尼兹在数学方面的成就是巨大的,他的研究及成果渗透到高等数学的许多领域。他的一系列重要数学理论的提出,为后来的数学理论奠定了基础。

莱布尼兹曾讨论过负数和复数的性质,得出复数的对数并不存在,共扼复数的和是实数的结论。在后来的研究中,莱布尼兹证明了自己结论是正确的。他还对线性方程组进行研究,对消元法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并首先引入了行列式的概念,提出行列式的某些理论。此外,莱布尼兹还创立了符号逻辑学的基本概念,发明了能够进行加、减、乘、除及开方运算的计算机和二进制,为计算机的现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丰硕的物理学成果

莱布尼兹的物理学成就也是非凡的。他发表了《物理学新假说》,提出了具体运动原理和抽象运动原理,认为运动着的物体,不论多么渺小,他将带着处于完全静止状态的物体的部分一起运动。他还对笛卡儿提出的动量守恒原理进行了认真的探讨,提出了能量守恒原理的雏型,并在《教师学报》上发表了“关于笛卡儿和其他人在自然定律方面的显着错误的简短证明”,提出了运动的量的问题,证明了动量不能作为运动的度量单位,并引入动能概念,第一次认为动能守恒是一个普通的物理原理。他又充分地证明了“永动机是不可能”的观点。他也反对牛顿的绝对时空观,认为“没有物质也就没有空见,空间本身不是绝对的实在性”,“空间和物质的区别就象时间和运动的区别一样,可是这些东西虽有区别,却是不可分离的”。在光学方面,莱布尼兹也有所建树,他利用微积分中的求极值方法,推导出了折射定律,并尝试用求极值的方法解释光学基本定律。可以说莱布尼兹的物理学研究一直是朝着为物理学建立一个类似欧氏几何的公理系统的目标前进的。

五、中西文化交流之倡导者

莱布尼兹对中国、的科学、文化和哲学思想十分关注,是最早研究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的德国人。他向耶酥会来华传教士格里马尔迪了解到了许多有关中国的情况,包括养蚕纺织、造纸印染、冶金矿产、天文地理、数学文字等等,并将这些资料编辑成册出版。他认为中西相互之间应建立一种交流认识的新型关系。在《中国近况》一书的绪论中,莱布尼兹写道:“全人类最伟大的文化和最发达的文明仿佛今天汇集在我们大陆的两端,即汇集在欧洲和位于地球另一端的东方的欧洲——中国。”“中国这一文明古国与欧洲相比,面积相当,但人口数量则已超过。”“在日常生活以及经验地应付自然的技能方面,我们是不分伯仲的。我们双方各自都具备通过相互交流使对方受益的技能。在思考的缜密和理性的思辩方面,显然我们要略胜一筹”,但“在时间哲学,即在生活与人类实际方面的伦理以及治国学说方面,我们实在是相形见拙了。”在这里,莱布尼兹不仅显示出了不带“欧洲中心论”色彩的虚心好学精神,而且为中西文化双向交流描绘了宏伟的蓝图,极力推动这种交流向纵深发展,是东西方人民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繁荣进步。

莱布尼兹为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毕生的努力,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的虚心好学、对中国文化平等相待,不含“欧洲中心论”偏见的精神尤为难能可贵,值得后世永远敬仰、效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好看励志的经典名人故事:爱迪生发明了他的第一部留声机

全文共 378 字

+ 加入清单

若你的房子着火,就用它来取暖吧!——西班牙谚语

一九一四年十二月的一场大火,几乎摧毁了汤玛斯·爱迪生的实验室,虽然损失逾二百万美元,但因建筑物是混凝土所建,原本以为可以防火,所以只保了二十三万八千美元的火险,而爱迪生一生大半的研究都在这次火灾中付之一炬。

火势正大时,爱迪生二十四岁的儿子查尔斯在浓烟和瓦砾中疯狂地寻找父亲,找到时,爱迪生正平静地看着火景,火光反射在他脸上,白发在风中翻飞。

“我真的很心疼,”查尔斯说:“他已经六十七岁了,不再是个年轻小伙子,而一切却随火而逝,他看到我时,扯开喉咙叫着:‘查尔斯,你妈在哪里?’我告诉他我不知道,他又说:‘把她找来,她有生之年再也看不到这种景象了。’”

隔天早晨,爱迪生看着灰烬里的废墟说:“灾难中自有大价值,我们所有的错误都烧之殆尽。感谢上帝,我们又可以重新开始了。”

大火后三个月,爱迪生发明了他的第一部留声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司马光少年警枕砺勤名人故事

全文共 1292 字

+ 加入清单

司马光,字君实,出生于公元1019年,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他以博学多才先后从政五十多年,历经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曾两度为相。为政期间,他忧国忧民,从政治、经济、用人和民族关系等方面都提出了不少主张,多被朝廷采纳,对宋室的稳定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是一个有卓越贡献的政治家。他还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散文作家,其历史巨著《资治通鉴》,把修史、取鉴和资治融为一体,是我国史学中极有价值的一部历史著作。

天才来自勤奋。司马光之所以能成为一代文化巨人,才华横溢,成就斐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从少年时期起,就开始刻苦读书和勤奋思考。

司马光出生于世代仕宦之家,门户十分风光。他的远祖叫司马孚,是西晋皇族,受封平献王;到北魏时,王位传至司马阳,封征东大将军;唯独他的四世祖司马林和曾祖父司马炳没有做官,布衣终生。直到北宋初年,他的祖父司马炫考中进士,才又重新走上为官之道;他的父亲司马池,官居四品,为兵部侍中、天章阁待制。

司马光出生时,他的父亲正在光州光山县(今河南光山县)任知县,所以就以地名为其取名“光”,希望他长大后能继续光大司马氏门庭。

论天资,司马光和一般孩子相比,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也是到六七岁时才开始上学,学识字,学诗文。可他很有志气,也很理解父亲希望他将来有所作为的心意。为了不辜负父亲的希望,他学习十分刻苦。他一读起书来,便忘记了饥渴寒暑,常常是通宵达旦,彻夜不眠;有时困得实在睁不开眼了,他才去床上躺一会儿。也许是太劳累的缘故,他一躺下,竟然睡得十分香甜,有时天快亮时睡觉,直到中午才醒。待他醒来后一看,便又十分悔恨,恨自己睡得那么死,耽误了学习,浪费了时间。

为了争取学习时间,他决心解决睡觉太死的问题。一次他在院中读书,又困得睁不开眼睛了,便就地而卧,打算小憩片刻。可巧,地上有一个锯得很短的圆树段,他便顺手拿过来枕在头下,不一会儿就睡着了。谁知在睡梦中他不知不觉地一翻身,头便从圆木段上滚了下来,他也就被惊醒了。他爬起身一看,才知道是由于自己一动,圆木枕滚动了的缘故。

这一发现,使他高兴万分,蹦跳着去对父亲说:“我可找到了解决睡觉死的办法了!”

父亲听了他的讲述,心中很是高兴,他被儿子的学习精神所感动,更为儿子如此善于动脑、富有心计而欢欣。

事后,司马光就专门找人用圆木段做了个枕头,每到晚上睡觉时便枕着它,只要自己稍微一动,木枕就会滚动,他也就会从熟睡中惊醒,然后立即起床伏案读书。他给这个木枕起了个名字,叫“警枕”。

司马光就是这样从小刻苦读书,在少年时期已经获得了许多知识。

据史记载,到他十五岁的时候,书房里的藏书已达上万卷,大部分都能背出,而他做的读书笔记,竞在书房内堆得比藏书所占的地方要大上两到三倍,为他后来修撰《资治通鉴》积累了大量资料,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他这时写出的文章,也是醇厚凝重,人称有“西汉之风”。也就是在这一年,朝廷听说了他的才华,便按照宋朝的恩荫制度(即五六品以上的大臣子弟和后人都可以补官。每三年举行一次南郊祭天大典,恩补一批),将他恩补入仕,授予将作监主簿。

公元1038年,司马光参加会试,一举考中进士甲科,从此走上了仕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关于贝多芬的名人故事

全文共 1124 字

+ 加入清单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1770——1827)是德国最伟大的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人类音乐界的巨星。他不仅是个音乐家,而且为人类确立了一个伟大的人格形象,他是不甘平庸而自强不息的孤独者。他把温情、欢乐留给了世人,但他自己却一直是个感情上的不幸者,尤其在情场上,他是一个屡屡败北的失意者。

1795年,26岁的贝多芬开始熬受病魔的折磨,他的耳朵渐渐变聋了。与此同时,贝多芬经历了第一次热恋,也是一次全然惨败的热恋。已经被残疾折磨得日益虚弱的心灵,经受不了这狂乱情绪的冲击,在这苦闷绝望的边缘,他想结束自己的生命。但他终于没有自杀,勇敢地面对了命运。

六年之后,又一次更为炽烈的恋情在贝多芬心中产生,但又是一次更深切的伤痛。耳聋也越来越严重,贝多芬已变得益发狂傲,不修边幅,举止粗暴。

1801年,贝多芬认识了朱丽叶?琪察尔第女伯爵,这位年轻的姑娘曾给贝多芬带来短暂的欢乐。但她轻浮、浅薄、自私的本性,又常使贝多芬苦恼,他在与她的交往中格外感到自己的伤残,心中充满了痛苦。最后,朱丽叶还是背弃了他,嫁给了有钱的伽伦堡伯爵。贝多芬曾在热恋中写下了《月光奏鸣曲》,题赠给朱丽叶。朱丽叶本是一位平庸的女子,却因贝多芬与《月光奏鸣曲》的流传而得以知名于世。

1806年5月,幸福再次向贝多芬显现,他与泰丽莎˙勃仑施维克订了婚。泰丽莎是朱丽叶的表妹,贝多芬1796年认识了勃仑施维克一家,他也曾钟情于泰丽莎的姐姐约瑟芬。1806年5月的一个晚上,贝多芬在勃仑施维克家作客,他弹奏了巴赫的一支情歌,泰丽莎被他的歌与月光渗透了,感到了生命的丰满。第二天,他们相爱了,并在泰丽莎哥哥的同意下订了婚。他们的婚约维持了四年,贝多芬享受了少有的温情与欢乐,他曾谱写了《热情奏鸣曲》献给她。但神秘的命运却以莫测的力量拆散了这一对深深相爱的恋人。命运注定要将他压伤,使他痛苦。她比贝多芬多活了34年,至死仍爱着他;他也在晚年时时以她的画像作为安慰,当我想到她时,我的心跳仍和初次见到她时一样剧烈。然而,贝多芬还是没有得到她。

贝多芬再也没有如此疯狂地爱过。1811年到1812年,贝多芬曾和柏林的一位青年女歌唱家之间有过非常温存的友情,并因此影响了第七、第八交响乐的创作,但这段情谊也只是昙花一现,再也没有结果。1816年后,贝多芬只和玛丽亚˙爱尔杜第保持着友谊,她也患着不治之症。从此,他没有朋友,孤零零地在世界上。

1826年12月贝多芬患重感冒,导致肺水肿。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终于咽下最后一口气,原因是他患了肝脏病。在他临终前突然风雪交加,雷声隆隆,似乎连上天也为这位伟大音乐家的去世而哀悼!29日的下葬非常隆重,有两万多人自动跟随灵柩出殡,遗体葬于圣麦斯公墓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外国名人小故事

全文共 210 字

+ 加入清单

卓别麟能编,能导,能演,是不可多得的全能影人。有一次,他召开影片摄制会议,一只苍蝇在他四周绕着圈子飞。起初他用手打几下,没有打到,就要了一个苍蝇拍。会议进行中,他就握着苍蝇拍,摆出打苍蝇的姿态,眼睛狠狠地望着那苍蝇。可是打了三次,都没有打到。后来苍蝇就在他面前的桌上,他慢慢地拿起苍蝇拍,正要作死命一击时,忽然放下手中武器,让苍蝇飞走。旁边在座的人看了,就说:为什么你不把它打死?这位谐星耸了耸肩,说:这只不是方才那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残疾名人励志小故事一:海伦·凯勒

全文共 579 字

+ 加入清单

海伦·凯勒(Helen 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是美国盲聋哑女作家和残障教育家。

海伦?凯勒自幼因病成为盲聋哑人,但她自强不息,克服巨大困难读完大学。一生写了十几部作品,同时致力于救助伤残儿童,保护妇女权益和争取种族平等的社会活动。1964年获得总统自由勋章。

她在黑暗中摸索着长大。七岁那一年,家里为她请了一位家庭教师,也就是影响海伦一生的沙利文老师。沙利文在小时候眼睛也差点失明,了解失去光明的痛苦。在她辛苦的指导下,海伦用手触摸学会手语,摸点字卡学会了读书,后来用手摸别人的嘴唇,终于学会说话了。

沙利文老师为了让海伦接近大自然,让她在草地上打滚,在田野跑跑跳跳,在地里埋下种子,爬到树上吃饭;还带她去摸一摸刚出生的小猪,也到河边去玩水。海伦在老师爱的关怀下,竟然克服失明与失聪的障碍,完成了大学学业。 1936年,和她朝夕相处五十年的老师离开人间,海伦非常的伤心。海伦知道,如果没有老师的爱,就没有今天的她,决心要把老师给她的爱发扬光大。于是,海伦跑遍美国大大小小的城市,周游世界,为残障的人到处奔走,全心全力为那些不幸的人服务。

1968年,海伦89岁去世,她把所有终生致力服务残障人士的事迹,传遍全世界。她写了很多书,她的故事还拍成了电影。沙利文老师把最珍贵的爱给了她,她又把爱散播给所有不幸的人,带给他们光明和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名人励志的故事:要把孩子教育得像林子濠

全文共 1262 字

+ 加入清单

作者:毛利

几年前见林依轮主持一档美食节目,当时,我很庸俗地想:他竟然这么过气了,只能靠做这种师奶节目混口饭吃?如今,林依轮的儿子参加某真人秀节目,不仅引发热议,粉丝突增,也让不少人对这位曾经的歌王刮目相看。

群众对于盛极而衰的明星,向来很刻薄,最明显的例子是蓝洁瑛,隔段时间就要被拎出来供大众收获点优越感。纵使她当年靓绝五台山,又有什么用?现在还不是疯疯癫癫跟流浪汉一样,让众人唏嘘。人们借此获得市井生活的满足感,想象这些明星,虽然收入丰厚,风风光光,可是背地里也有说不出的辛酸。所以明星曝丑闻时,通常都是群众狂欢的时刻,很容易佐证这样一个认知——有钱人真的没几个幸福快乐的。

然而,林依轮这位老牌明星,在把自己的儿子送上电视之后,结结实实使大众猛遭一惊。

他儿子林子濠,一个对农村毫无概念的15岁城市少年,离开京城豪宅、party、音乐、艺术,来到甘肃省会宁县,体验起一无所有的日子。他跟想象中的叛逆期少年形象不同,他没有丝毫纨绔子弟之态,他谦逊、礼貌得近乎完美。面对《变形计》这类真人秀,我几乎看不下去,因为看着节目里的叛逆少年,就想起当年愚蠢的自己,有种想哭、想死的冲动。

所以,林子濠真是令人惊喜,不同于其他狂妄不羁、言行粗鲁的“改造少年”,他全程都表现得像一个绅士,不过多评价眼前出现的贫瘠农村,也不表现出明显的嫌弃来昭示自己身份“高贵”。他有过失望情绪,但不是彻头彻尾地抱怨,并且很快就接受了农村的环境,主动帮助当地农民大哥干活。看着他如此有涵养的行为,我唯一的想法竟然是:如果以后能将小孩教育成这样,自己也算成功人士了吧?

一个几岁的小孩,或许很容易在电视机前展现自己的活泼可爱,那本来就是属于他们的天性,但一个十几岁的少年,能在电视机前如此讨人喜爱,实属难得,非得骨子里拥有足够的教养才能做到。

教养的养成,跟用钱来提供良好教育有关系,但又绝非有钱就能做到。《变形计》中的另一个少年,几乎就是被钱所害,父母单纯地以为,钱可以收拢孩子,只要尽可能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他就是幸福的。这恰恰还是因为,他们不够真正富有,或者说没有驾驭富有的能力,所以目光短浅地以为钱能买来足够多的乐趣。

林依轮的富有程度在节目播出后被扒了个底朝天,网友冠以“隐形富豪”的称号。他家里的墙上挂着名画,放着限量版篮球,门口摆放着雕塑,住所的外表看起来丝毫没有那种金碧辉煌的城堡感。真正的有钱人应是内外兼修的,只在气势上虚做文章的应该叫“土豪”。

于是,你很容易看到钱的好处——让小孩两岁学英文,五岁学钢琴、拓宽眼界与技能,长大后可以尽其所能地发挥特长。让小孩上国际化的学校,学会自由、平等地与不同背景的同学打交道。让小孩痛痛快快学习拳击,那些青春期荷尔蒙得到适当的排解,状态也就变得没那么讨人厌。

原来,林依轮半红不紫后,闷声去发了大财,并把财富投入对下一代的教育。他去做美食节目,只是因为自己喜欢吃,兴趣所至,并非那种过气明星迫于生活而为,虽然娱乐圈里的确有很多励志型的故事,但也会有像林依轮这样,不愿在名气上再有什么拼搏,只想过好自己生活的明智人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骆宾王七龄咏鹅的名人故事

全文共 1678 字

+ 加入清单

骆宾王,字观光,是我国唐朝初期的著名诗人,和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被称为“初唐四杰”。他出生于公元640年,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卒年不详。骆宾王因七岁能作《咏鹅》诗而被称为“神童”。骆宾王之所以七岁就能写出震惊后世的《咏鹅》诗,当然和他的天资聪颖、才思敏捷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他后天勤奋学习、刻苦努力的结果。

骆宾王出身于书香门第。他的祖父是一个诗赋爱好者,熟读《诗经》和《汉赋》;他的母亲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女子,善于作诗习文。特别是他的父亲骆一度,虽然主读经史,但也喜欢赋诗写文章。

骆宾王出生后,祖父见他生得皮肤如脂,眼睛有神,便预测他将来是一个做诗人的材料,对他格外注重培养。从他刚刚会说话的时候开始,没有先教他识字,而是教他背诗;他的母亲虽然知道应该先教字后教诗才是正确的教育方法,但她不愿意扫老人的兴,便乘老人不在时,偷偷地教他识字。

骆宾王在长辈的影响和教育下,对诗歌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祖父教给他背的诗歌,只要祖父教一遍,他自己背一遍,再用母亲私下教给他的字默写一遍,便能记住,而且再也不会忘记。开始,祖父每天教他一首诗,他能记住;后来,祖父每天教他两首诗,也能记住;再后来,祖父每天教他三首、四首、五首诗,他仍能记得住。父亲见儿子一天能学会四五首诗,仍精力充沛,便又夹杂着让他学古文,读经书,骆宾王同样兴趣浓厚,学习刻苦,并且开始模仿着写诗、作文章。当他五六岁的时候,因为他善于观察,喜欢动脑,不仅掌握了上千首诗和几百篇古文,而且写出的诗歌也意新词美,作出的文章气势豪迈,成了当地远近有名的小才子。

公元647年七月,唐太宗下令全国各地选拔人才。来浙江义乌县选才的官员独出心裁,在正式举行考试之前,要召开一次赛诗大会,以进行初选。骆宾王听说后,也非要去参加不可,可是他的父亲骆一度却不同意。他认为,这次赛诗会是朝廷所派官员举办的,一个刚刚学会写诗作文的孩子也去,岂不是胡闹?万一朝廷怪罪下来,自己如何担当得起?

后来,在骆宾王的反复要求下,他的爷爷发话了:“你父亲就是这样胆小怕事。别闹了,他不带你去,我带你去;可有一件,去了后能作诗就作诗,不能作就别参加,去看一看,开开眼界也是好的。”

骆宾王高兴得一个劲地点头。

七月的天气,正是骄阳似火,赛诗场不得不设在了湖边的一片树荫下。即使这样,那些考官们一人一把扇子,不停地扇着,可汗水还是顺着脸往下流。祖孙俩来到一看,赛诗已经开始了。那些报名的举子,有的年过半百,有的已近不惑之年,最年轻的也二三十岁了;可他们念出的那些诗句,不但考官听了摇头,连小骆宾王听了也感到没有味道,不由得心中着急,跃跃欲试。

正在这时,只听考官高声喊道:“还有哪位上场参赛?”

赛场上无人回答。

考官见无人应赛,便宣布说:“既然无人再来参赛,今日就此结束。”

“且慢!我可以参赛吗?”

祖父一把没拉住,骆宾王已跃人场内。

考官见进入赛场的虽然是个小孩,出语倒有胆识,眼睛虽然不大,却炯炯有神,不由得来了兴致,遂微笑着说:“此次赛诗,未宣布年龄限制,你可以参加。”

骆宾王说:“那就请大人出题吧!”

考官一听,不由感到吃惊,心想:别的参赛举子,都是把准备好的诗拿来念,而他却要当场吟诗,还要考官出题,看来,这小孩有点不凡。可是,出个什么题目好呢?

考官正在思考,忽见湖的对面游来一群鹅,并且“哦,哦”地叫着,遂灵机一动说:“就以湖中的鹅为题吧!”

对鹅,骆宾王很熟悉。因为他的家乡有一条小河,天天有鹅在河中戏水觅食,他经常随爷爷去河边散步,对鹅的形象和习性做过细致的观察。所以,当考官说出以鹅为题时,他稍加思索,便随口吟道: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青波。

骆宾王的话音一落,那考官便情不自禁地称赞说:“咏得好,咏得好,真是咏绝了!”

那些参赛的举子,更是一个个被骆宾王惊得面红耳赤,目瞪口呆。

这年,骆宾王七岁。他的名字,伴随着《咏鹅》,被越传越远。

后来,骆一度去山东博昌(今山东博兴县)任县令,骆宾王也随父来到博昌。几年后,父亲病死在任上。十七岁的骆宾王带着他的母亲,移居到兖州瑕丘县。他初试未中,公元678年,任长安主簿,后调侍御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关于泰戈尔的名人故事

全文共 5772 字

+ 加入清单

永远的遗憾l878年,l8岁的泰戈尔准备到英国留学,出国之前,需要学习英语和英国的风俗习惯,为此,他离开了自己的故乡加尔各答,来到了孟买。经兄长介绍,泰戈尔住进—位医生的家里,而医生的女儿安娜,—个与泰戈尔年纪相仿的姑娘成了他的英语老师。

安娜是—个美丽而又善良的姑娘,她从小在英国长大,曾跟随父亲周游列国,不仅讲得—口流利的英语,而且还熟知英国的风俗习惯和各国风人俗。她与泰戈尔—见如故,把他当做—个可以信赖的朋友。在辅导泰戈尔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安娜发现他聪慧敏捷,学习提高很快。可是,在学习快结束时,泰戈尔的学习成绩急剧下降,而且心事重重,眼里经常流露出忧郁的目光。

原来,泰戈尔得到了从加尔各答传来的消息,说他大姐肖达米妮身患重病。泰戈尔是父母的l4个孩子,因为孩子多,父母无暇管他,他是吸吮大姐的奶汁长大的。他由于惦念大姐,进而又思念起家乡和家乡的亲人。现在,眼看即将远离祖国,—想到这些,他内心又怎能不感到忧伤呢?安娜理解泰戈尔的心情。为了减少他的思乡之情。使他安下心来学完英语,她动了不少脑筋。每逢她看见泰戈尔独自躲在房间想心事,就千方百计地拉他出去散步,或者给他讲—些各国的风俗和趣闻轶事。有—次,泰戈尔对安娜说起他两岁时大姐肖达米妮给他洗澡,曾预言他是泰戈尔家族中最有出息的人。安娜听了,趁机开导他说:“你要成为—个有出息的人,应当到外面去见见世面,这对你的诗歌写作是大有帮助的。你应当努力去实现你大姐的愿望。”泰戈尔听了,很受启发,渐渐地,他安下心来了。

在安娜姑娘精心的帮助和辅导下,泰戈尔的英语水平提高得很快。学习中,两人彼此尊重。互相帮助,结下了亲密的友谊,同时爱情的种子也在他俩的心头萌发了。“—种如此温柔和真挚的亲密感获得了发展,它在泰戈尔的记忆中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在8O高龄缅怀这段生活时,泰戈尔写道:“我的收获是平淡无奇的,如果她轻视我,是不能责怪她的,然而她没有这样做。由于我没有任何书本知识的宝库可以赠给她,所以第—次见面时,我就告诉她,我会写诗。我唯有这点资本可以招徕别人。当我告诉她自己有诗歌创作天才时,好没有表示丝毫的怀疑和讥讽,而是轻易地置信了。她要求我给她起个独特的名字,我为她选择了—个,她十分喜欢。我想把这名字编织在自己诗歌的音乐里,所以我为她写了—首诗,把她的名字写进诗里。当我用激昂的语调吟诵那首诗给她听时,她说:‘诗人,我想,假如我躺在临终的床榻上,你的歌声也能使我起死回生。”

女人知道用什么样的夸张手法来歌功颂德,博得别人的欢心,这是—个很好的例子。她为了使我高兴,才这样做的。我依稀记得,我最早是从她那儿听到对我长相的赞扬。她用十分温存的方式,表达了那种赞美。比如有—次,她严肃地叮咛我,叫我决不要留胡须,说不要让别的东西遮蔽住脸庞。众所周知,我没有听从这个劝告,不过,她没有能活到亲眼目睹我脸庞违背了她指令的日子。”

他为她取了个美丽的孟加拉名字——“纳莉妮”,它也成了长篇叙事诗《诗人的故事》里虚构的女情人的名字。他经常朗读这首长诗给她听,还为她译成了英语。后来这首长诗以单行本出版,泰戈尔最小的哥哥从加尔各答寄给她—本(毫无疑问,这是按照他居住在英国的小兄弟的意思办的)。她收到了这小册子,写信给他,表示了谢意,说:“这首诗拉宾为我朗读了多少遍,翻译了多少次,以致我能够背熟它。”她对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所创作的不少诗歌都给予了鼓励,而她最喜欢的是纳莉妮这个人物。

虽然,这种短暂的爱情插曲没有超出纯朴的朋友关系,然而它在泰戈尔的心灵上镂刻了永恒的印记。他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愉快地写诗,描述了他当时那种复杂而又微妙的心理状态。安娜也很快被这位英俊少年的天才诗人所吸引,产生了爱慕之情。她总是主动接近泰戈尔,惹他生气和激动。有时她蹑手蹑脚地从背后走来,蒙住他的眼睛;有时她抓住他的手,佯称考验他的力量,用劲拉他,然后突然松手,倒在他的怀里。有—天,她教英国生活举止的奥秘时告诉泰戈尔,能偷到正在熟睡的女人的手套的人,有权吻她。“她躺在安乐椅上,我突然看到,她酣睡着。—睁开眼,她就向自己手套飞快瞟了—眼,却发现手套原封不动地搁着,任何人也没有动过偷它们的念头。”少年泰戈尔在这种游戏中获得快乐,感到春心荡漾,然而他是那么纯朴,那么自我陶醉,以致没有明白这种暗示的全部含意。

有—天黄昏,他俩在郊外散步,泰戈尔随口作了—首咏景诗,安娜称赞地说:“写得漂亮极了,跟你的人—样。唉,要是你能经常在我身边写诗,那该有多好啊!”这几句话明确地表达了姑娘爱慕的心情。泰戈尔听了,内心—阵激动,他情不自禁地握住姑娘的双手,很想对她倾吐自己的爱意。然而,他—想到自己将远离祖国,—去就得好几年,便怕因此耽误姑娘的青春。同时,他还听二歌说起过,这几天安娜的父亲正为她准备订婚而忙碌着。他迟疑了,终于失去了向姑娘求爱的勇气,给自己留下了—个苦涩的果子。

就在这天夜里,泰戈尔失眠了,他听到隔壁安娜的房间里姑娘翻身的声音。他披衣坐起,看着窗外银河的光辉,内心起伏不已,浮想联翩,挥笔写下了这首诗:我梦见她坐在我头的旁边,手指温柔地撩动我的头发,奏着她的接触的和谐,我望着她的脸,晶莹的眼泪颤动着,直到不能说话的痛苦烧得我的睡眼如同—个水泡。

……我不知道她在这个时候有没有和我做着同样韵律的梦。

几个月飞逝过去了,泰戈尔踏上了赴英的旅程。临行前,安娜为他送行。在轮船码头上,诗人向姑娘深深地鞠了—躬,深情地说道:“纳莉妮,再见了,望你珍重!”这时,他突然看见姑娘眼睛里闪烁着晶莹的泪花。泰戈尔真想回转身奔向安娜,向她尽情倾吐心中无限的眷恋。然而,他终于还是犹豫了,没有这样做。

泰戈尔与安娜的这次分手竟成了永别。不久,安娜被迫出嫁了,对方是—个比她大2O多岁的男人。他对安娜根本没有爱情,只把她当作—个生孩子的工具。在这种没有爱情的生活中,安娜终日忧郁、伤感,还常常躲着哭泣,不到—年就在孤独寂寞中死去。

l88O年,诗人回到了祖国,他听到安娜的死讯,内心极度悲伤。泰戈尔后悔极了,他痛恨自己当初没有—点男子汉的勇气,大胆地向安娜吐露纯真挚爱的心迹。但—切都晚了。现在,他想说,他—直怀念着她,他永远没有忘怀她那令人心醉的形象,—直对她的爱表示感激。他来到安娜的墓前,将他深深的忏悔告慰他所爱者的灵魂:“当世界的万物消失不见了,你却完全重生在我的忧愁里。我觉得我的生命完成了,男人与女人对于我永远成了—体。”

迷人的安娜给诗人带来过青春的快乐。无论在个人的交谈或私人书札里,还是在墓年生活时期,泰戈尔—直以深情和十分尊敬的心情提到她:“有些年头,在加尔各答,—些奇异的鸟儿飞来,在我们那棵榕树上筑巢,我还没有很好地学会它们展翅的舞姿,它们就飞回去了,但它们是带着遥远森林里的异常奇特和迷人的音乐飞来的。同样,在我们的生活旅程中,不知从什么陌生的方向飘然而至的女神,向我们倾诉自己心灵的语言,开拓我们心灵力量的界域。她不经召唤而来,最后当我们开始召唤她时,好却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但是,她走时,已在我枯燥的经纬线上,绣上了瑰丽的花边,使我们日夜充满幸福。”

泰戈尔的婚姻l883年,全家人都窃窃私语地商议,要为年轻诗人挑选合适的配偶。泰戈尔的父亲在宗教事务方面是个开通的进步人士,在维护社会习俗方面却显得异乎寻常的保守,他要求未来的媳妇必须是婆罗门种姓的姑娘。泰戈尔家族尽管在财产、学问和道德方面确立了自己的社会地位,但他们是个“低等婆罗门”,那些以高种姓自诩的婆罗门是不愿意和他们联姻的,因此,他们的选择只能局限在那些居住在吉夏兰小城镇上的比拉利付种姓的婆罗门家庭中。在那儿,父亲选中了在泰戈尔家谋职的—个韦利玛塔次?拉叶乔塔利先生的lO岁女儿,作为泰戈尔的未来妻室。

与人口众多的泰戈尔家庭相比,拉叶乔塔利家庭的地位更低下,姑娘长得也不大漂亮,而且,仅仅读了—年的孟加拉课程,几乎是个文盲。这位最富有浪漫主义气息的诗人的毫无浪漫色彩的婚姻,就这样草率地定下来了。就当时的社会习俗传统来说,这样做是不足为奇的;泰戈尔默许这门亲事,也是不值得大惊小怪的。尽管他在文学创作中是那样的生气勃勃和充满着浪漫的激情,但他在父亲面前是个俯首贴耳、唯命是从的孝子。

然而,父亲的这种随心所欲和不适宜的选择,并没有在泰戈尔身上产生任何不好的影响。这位平平常常的媳妇,倒是位贤妻良母,而这对他是十分必要的。他不缺乏任何创作热情,对生活和大地的热爱使他获得了创作的永恒源泉。他是个狂热的幻想家,无须妻子或旁人的激励。他妻子确是—位默默无声地献身于他、帮助他、促进他天才发展的贤慧妻室。

l883年9月ll日,婚礼在乔拉桑戈老家举行。新娘的原名叫帕兹达列妮,是—个听起来十分旧式的名字。婚后,她改名为默勒纳莉妮。这个美丽的名字,可能是她丈夫给起的,这就是泰戈尔在这整个事件中表现出积极性的唯—证明。纳莉妮的名字—直萦回在他心间,似乎它也包含在“默勒纳莉妮”里。

l886年泰戈尔25岁时,他的第—个女儿诞生了,取名为玛吐莉勒达。相隔两年,他的儿子罗梯出世了。夫妻俩相亲相爱。—次,泰戈尔外出旅行,在给妻子的信中写道:“星期日夜间,我感到魂不附体,我发现自己抵达了乔拉桑戈,你睡在大床的—侧,贝莉和贝皮(即女儿贝拉和儿子罗梯德拉纳特)睡在你的身旁。

我怀着无尽的爱意抚摩你,在你耳畔轻声曼语说:‘小媳妇,记住,今天夜间,我离开躯壳,前来看望你。当我从国外归来,我将考问你:你是否感觉到我的出现。’然后,我吻了贝莉和贝皮,就回转去了。”夫妻间感情之深,由此可见—斑。

然而,上帝似乎为了考验新信徒的虔诚和力量,又把巨大的痛苦降临在泰戈尔的头上:妻子默勒纳莉妮?黛维患了重病,l9O2年ll月23日辞世。在回忆那个悲痛的事件时,他的长子罗梯德拉纳特写道:“在医生丧失希望之前,母亲心里已经明白,她的死期将临。当我最后—次到她的床边时,她已经不能说话,但看到我,泪珠突然从她的眼眶里滚了出来。次日清晨,我们来到妈妈房间的阳台,—片不祥的寂静笼罩着整个家庭,好像在深夜,死亡的阴影已经蹑手蹑脚地潜入家里。傍晚,为了保存温馨的缅怀,父亲给我妈妈穿上—双拖鞋。父亲心里的平衡,从来没有因为生活的沉浮、痛苦和惶惑而被破坏过,任何不幸都没有动摇过他内心的平静,不管它是多么深沉的痛苦。后来儿子证实,他的父亲“……以非凡的毅力忍受了肉体的折磨。有—次—只蝎子蜇了他,他伸开了脚,平静地坐着,竭力思索:疼痛不仅在他自己的肉体上,也存在于如此单独的实体中,而这个实体存在与他的真实自我却毫不相干。这种实践的成功赋予他—生同肉体和精神的折磨作斗争的力量。”

尽管他以坚忍不拔的精神忍受痛苦,但痛苦并不因此而减轻。在他妻子活着的时候,他没有对她的爱做出充分的估价并进行偿还,这种遗憾,格外加重了他的痛苦。他们是按传统习俗结合的,不是—个爱情的婚姻。当妻子第—次进入他的生活时,泰戈尔与其说欢迎她,还不如说是容忍了她——这种情况是完全不能排除的。

她既不漂亮,又没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而且是那么年幼,以至不能成为他的伴侣。在他们结婚时,她只有ll岁,而22岁的泰戈尔已是位陶醉于自己天才的俊秀而热情的青年了。但是,她慢慢地成长着,用她纯朴和踏实的举动,用她温存和崇高的品质以及在操持家务中的非凡才干,弥补了她魅力的不足,所有的人在她家里都得到了热情的接待。

整整20年,她以无限虔诚的感情照顾着泰戈尔的生活,生了5个孩子。虽然她年轻、又生活在—个高贵和素有文化修养的环境里,然而她的衣饰是十分简朴的,她也许从未戴过任何贵重的首饰。她高兴地把丈夫的纯洁理想看成自己的理想。

她只是在泰戈尔阻止她给孩子穿戴色彩鲜艳的衣服时,才表示过异议。当然,毫无疑义,她在协调丈夫的空想和言行方面十分为难:—方面,他强调朴实和节俭;另—方面,他又希望隆重而热情地接待自己的客人和来访者。幸好,在那种场合下,她精通烹调艺术的才干给予了巨大的帮助。他们去旅行时,诗人强调只带些必不可少的东西,特别见到那些瓶瓶罐罐的炊具,就直皱眉头。她—声不吭,把这些东西悄悄地藏在篮子里,笑着说:“你是多么奇怪的人!到了那儿,朋友来了,我到哪儿去搞—块块美味的馅饼?”目不识丁的情况没有持续多久,她不仅掌握了孟加拉语,同时学会了英语和梵语。在丈夫的严格要求下,她用孟加拉语改写了梵语的简易读本《罗摩衍那》。不仅如此,她还登台演出了泰戈尔的戏剧《国王和王后》。她对角色的分析,真是入木三分。所以毫不奇怪,最后,她在丈夫心里赢得了自己的地位。泰戈尔在她患病时,为自己的忠诚提供了大量的证据——整整两个月,他昼夜看护她,拒绝雇佣职业看护。当时还没有电扇,有人在描绘亲眼目睹的情景时说,泰戈尔—直坐在自己年轻妻子的床边,缓缓地摇着扇子,她死后,他通宵达旦地在阳台上踱来踱去,严禁家人去打扰他。

像往常—样,他这次悲痛的感情也反映在诗歌里。这些诗歌—共有27首,以小诗集《追忆》的形式出版。无论是感情的深沉和温柔,或是感触的质朴,它都是值得称颂的。—些评论家表示了遗憾,认为在这些哀诗里缺乏足够的激情,但他们也许真的很幼稚。泰戈尔的真挚感情则强烈地表现在那种痛切感上———种无法补偿而又每天感受到的损失,吞噬着他整个身心。这里没有过多的自我怜悯,而是以—种感人肺腑的形式表现出来:今天光明在宁静的床榻上,变幻成巨大悲哀的黑暗,我通宵醒着,坐在痛苦的床边,长夜逝去,晨曦莅临。

他从妻子那儿获得了礼物,而她却在获得他的礼物之前就归天了。现在他唯—能够做到的,是把自己所取得的礼物,奉献给上帝:她活在人间,不断给予我—切。

我如今将偿还她的礼物,在哪儿摆放这个奉献?她夜间还在人世,上帝清晨却把她带走。

我今天只能把感恩的礼物,奉献在你的面前。

他在家里到处寻找失去的东西,他发现,如今他再也不能在这块土地上见到她了。

我祈愿上帝在我家驻足,我失却了再也无法复得的地盘,我试图在天涯海角再次把它寻觅,你世界广阔无比的主人,我今天在无限的虚空,为寻找它而来到你的门槛。

他在妻子的遗物中,发现了他给她的—叠信札。她把这看作—笔巨大的财富,小心翼翼地保存着。他见了它们,心潮起伏,思绪万千。他乞求,对她的回忆有条不紊地织入他的生活,正如她使他的家庭生活有条不紊—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现代名人小故事:身残志坚张海迪的传奇一生

全文共 535 字

+ 加入清单

海迪出生在山东半岛文登县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里。5岁时因患病,生活不能自理。但是身残志坚的张海迪没有放弃生命更没有放弃生活,她一面以坚强的毅力与决心同病魔作斗争,一面用勤奋的学习和工作延续生命。

她不仅自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而且还自学了大学英语专业。后来又坚持学习日语、德语、和世界语,翻译了16万字的外文著作和资料。她刻苦学习潜心钻研了《人体解剖学》、《内科学》、《针灸学》等十几种医学书籍。她用学到医学知识和针灸技术,为周围群众治病达一万多人次。她还学过无线电技术、音乐、绘画和书法等多门类知识与学科,以此做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提到80年代没有一个名字比张海迪更深入人心,她影响了中国几代人。

张海迪小时候是一个健康活泼的小姑娘,5岁不幸患了严重疾病,从胸部以下失去了知觉,从此她成了一个高位截瘫的人,站不起来了。

小海迪瘫痪了,人们都认为她这一生只能依靠别人来生活了。可是,小海迪想:我要自立,长大了要为人民做点事,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要实现这个愿望,没有知识、没有本领怎么行呢?可是,她又没办法去学校读书,于是,她小小年纪,就立下志向,决心以病床当课桌,自学成才。她开始用识字卡片学习认字,不久,又学会了汉语拼音和查字典。从此,她以顽强的毅力走上了自学求知的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二年级名人故事

全文共 1571 字

+ 加入清单

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县石桥镇)人。他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为我国天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数学、地理、绘画和文学等方面,张衡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广博的学识。

儿时的张衡天资聪明,态度谦虚,特别喜欢思考问题。他对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都充满了兴趣。早上带着露珠的花朵,中午高悬天空的太阳,晚上天空中皎洁的月亮、一闪一闪的星星都让他产生了无穷无尽的联想。他总是跟在父母身后问这问那。

有一次,他和母亲一起到田野中挖野菜。出去的时候,太阳刚刚从东方升起,红艳艳的,煞是可爱。他不经意间看见了自己的影子是那么长。他想,我要是长得像影子那样高大多好哇。不知不觉到了中午,母亲挖了满满一篮子野菜。他跟在母亲后面,一蹦一跳地走着。“咦!影子哪里去了呢?”他惊奇地叫道。低头一看,影子缩成了一团,踩在脚底下。张衡赶忙问母亲这是怎么回事,母亲说这是由于中午到了,太阳升得最高,影子就会变短缩成一团,到了傍晚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影子还会变长的。

回到家里,张衡一直关注着自己的影子的长度。他发现真的像母亲说的那样:傍晚时分,自己的影子又变得像早晨时那样长。他感觉自己又学到了一点新知识,高兴极了。

一个夏天的晚上,父母带着小张衡一起到打谷场上纳凉。这是人们一天当中最快乐的时光。大人们一边摇着扇子,一边海阔天空地聊天;孩子们则叽叽喳喳地玩得不亦乐乎,一会儿捉迷藏,一会儿过家家。只有张衡一个人不声不响地呆在旁边,望着茫茫夜空,嘴里还小声默念着“一个,两个……”母亲以为他白天跟自己出去累着了,就说:“衡儿,你要是累了就自己回屋里歇着吧,不要愣在那里,丢了魂似的。”张衡好像没听见,依然站在那里,目不转睛地望着苍穹。

父母见他没吱声,也就不再管他。又过了好一会儿,大人们都困倦了,接二连三地回家睡觉了,他还在那里望着天空。这时,一个大点儿的孩子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咳!傻了,老瞅着天上干什么,那上边又不会掉金豆子。”张衡这才回过神来,揉一揉酸痛的脖子说:“谁指望天上掉金豆子了,我在数星星。”此语一出,大家都愣住了。“什么,什么,数星星,真新鲜,还有数星星的傻瓜。那我问你,数清了吗?”那位大哥哥问。“我还没有数完呢,不过现在己经数到一千多颗了。”

旁边的一位老爷爷插话道:“孩子呀,别数了,天上的星星是数不完的。这些星星无穷无尽,飘忽不定……”张衡却打断老爷爷的话:“才不是呢,那一片天空就只有一千多颗,只要我坚持数下去,肯定会数完的。”老爷爷被张衡的执著精神打动了,一下子不知道说什么好。

张衡的父亲赶紧过来打圆场:“不许这样跟老爷爷说话。”张衡意识到自己的不对,连忙向老爷爷道歉。但他回过头来,还是想跟父亲辩解一番。父亲早看出他的心思,就说:“衡儿,我知道你的想法,但你这样挨个数是不行的。天上的星星分布是有规律的,你要按照这些规律,把它们分成一个个星座。这样才会把它们弄清、记牢。”

小张衡点了点头,按照父亲说的去做,果然又认识了许多新的星星。

随着年龄的增长,张衡的求知欲越来越强烈。当时,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地发生,地震带来的灾难尤为严重。它来无影去无踪,一旦发生却极具破坏力。这引起了张衡的思考。他想,能不能制造一种在地震发生后准确测定其方位的仪器,以便及时调拨物资进行救援。定下目标以后,他查阅了大量关于地震的资料,并且多次实地勘测。

有时,张衡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亲自来到刚刚发生地震的地方,测量大地的震感。有一次,他把测震仪插入大地,刚要读取数据,一波剧烈的余震袭来,离他不远处的一道土墙轰然坍塌。幸亏他眼疾手快,往旁边一跳,才躲过一劫,不然肯定要被砸成肉泥。他拍拍身上的灰土,继续看仪器上的数据。远处的老百姓十分不理解他的做法,认为他简直是发疯了。但张衡不为所动,仍然夜以继日地研究地动仪。

不久,地动仪成功间世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优秀男孩最爱读的励志哲理故事

全文共 1188 字

+ 加入清单

即使道路坎坷不平,车轮也要前进;即使江河波涛汹涌,船只也航行,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优秀男孩最爱读的励志故事全集精选。

成功,从倾听开始

美国汽车推销之王乔·吉拉德曾有一次独特的体验。一次,某名人来买车,他推荐了一种最好的车型。名人对车很满意,掏出现钞,眼看就要成交了,对方却突然变卦而去。乔为此事懊恼了一下午,百思不得其解。晚上11点,他忍不住打电话给那人:“非常抱歉,我知道现在很晚了,但是我检讨了一下午,实在想不出自己错在哪里,因此向您讨教。”“真的吗?”“肺腑之言。”“很好!你用心在听我说话吗?”“非常用心。”“可是今天下午你根本没有用心听我说话。就在签字之前,我提到我的儿子吉米即将进入密执安大学念医科,我还提到他的学科成绩、运动能力、将来的抱负。我以他为荣,但是你毫无反应。”

乔不记得对方曾说过这些事,因为他当时根本没有注意。乔认为已经谈妥那笔生意了,不但无心听对方说什么,反而在听另一名推销员讲笑话。乔这才明白失败的原因:那人除了买车,更需要得到对于一个优秀儿子的称赞,以满足内心的自豪感。

乔对此表现迟钝、毫不在意,是因为眼里只有生意,觉得其他一切都是“闲话”。但恰恰是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闲话,承载了顾客的感情寄托,也是成就生意的关键。认真倾听他人讲话,当他的知音,当他被尊重的渴望得到满足时,才会回过头来满足你。一位朋友在百货公司买了一套西装,结果很不满意,上衣褪色,弄脏了他的衬衫领子。他把西装送回店里,找到了当初遇见的那位店员。没等他把情况说完,店员就抢白说:“这种西装我们卖了好多件,你是第一个抱怨的人。”

在与这名店员交涉时,第二个店员又插嘴说:“所有深色的西装,因为颜色的关系,开始的时候会褪点颜色,这种价钱的西装都是如此。”

“这个时候我已经怒火中烧了。”朋友说,“第一个店员对我的诚实感到怀疑,第二个暗示我买的是低级货。”正当朋友火冒三丈时,服装部的经理走过来了。他从头到尾地听朋友把事情叙述了一遍,中间没有插一句话。

听完后,这位经理说:“我承认自己不知道毛病出在什么地方,你要我怎么处理这套西装呢?我完全照你的意思做。”朋友本打算叫他们收回这套西装,这时却回答:“我想知道这种情形是否是暂时的,以及是否有什么补救的办法。”

经理建议朋友再穿一个星期看看,如果那时候还不满意,再给他换一套满意的。朋友满意地走出那家商店。那套西装穿了一个星期后,没有什么问题发生。这之后,朋友还照样在那家服装店买衣服。

在沟通的各项功能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倾听的能力。有效的沟通始于真正的倾听。朋友与店员交涉时,店员不让他诉说原委,甚至与他争吵,结果只能事与愿违。而经理的倾听是一种成竹在胸、沉着冷静的姿态,是表达力量的一种技巧。

思想家说,倾听是一种美德;教育家说,倾听是一种智慧;文艺家说,倾听是一种魅力。而如果你要成为优秀的谈话家,请记住:首先学会做一个好的听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