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6年级中秋作文800字(通用四篇)

浏览

3851

作文

18

篇1:关于中秋之夜话题年级

全文共 835 字

+ 加入清单

月,世世代代,一如既往的挂在空中,如此耀眼,如此迷人。 Month, for generations, as always in the night sky, so dazzling and charming.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明月啊明月,你为何会如此,如此不知疲倦的,往往复复的升起和落下?是为了感慨人世见的悲欢离合,还是为了祭奠已逝的灵魂,还是向在黑暗中孤苦的人带去一丝丝光亮?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明月啊明月,千百年来,你总是世人所咏赞的对象,你似乎注定成为孤独寂寞人的精神依靠,是落寞无助人的听诉者,仿佛人们已将世上所有的情感已寄你于一身。难道,你那阴情圆缺的变化,就是对人间人情冷暖,世事沧桑的感慨?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明月啊明月,千千万万的人此时都饱含着离别之苦,只有抬头仰望天上的你,享受着月光浴,才能感受到自己牵挂的人与自己心心相印,不离不弃。是你,让寂寞的心不再无依无靠,让愁苦的思绪不再四处漂泊。

“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是啊,今晚是中秋啊!我早已盼望已久的月,此时如一轮金莹的玉盘,将人间大地笼罩在一片浅浅的金色光辉之中,月让所有的事物都像注入了情感一般,一切的事物都仿佛向月低声诉说自己无尽的心事。

此时,我的新似乎早已被月的美所震慑,我屏住呼吸,感受着月的纯美,温柔和静谧。就这样,静静地,让明月清风带走我无尽的思绪,缓缓飘升,最后消失不见。我无声了,我那绵延不断的情愫也被牢牢地定格住,时间也仿佛在此时停滞下来,不再流逝。

望着铰接的明月,让人不禁会联想到月饼。“明间以月饼相馈,取团圆之意。”〈〈西湖游览志〉〉曾这样说道。东坡也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来赞誉月饼。嚼着月饼,更会让人感受到月亮的情怀,心中的亲切之感也会油然而生,让人的心也会感到一丝丝的甜意。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希望和我一样对月有着特殊感情的朋友能永远的幸福美满,像亘古不变的月一样,永远散发出金色的光辉,去走黑暗,即便是再微弱。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秋食俗初一年级中秋节习俗作文

全文共 779 字

+ 加入清单

中秋节这一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圆”。月饼,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据史料记载,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周时代,民间就已有为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太师饼”。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引入胡桃、芝麻等,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胡饼”,唐高宗时,李靖出征匈奴,于中秋节凯旋而归,当时恰有一个吐蕃商人进献胡饼,李渊很高兴,手拿胡饼指着当空的皓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月亮)。”随后分给群臣食之。若此说确实,这可能是中秋节分食月饼的开始。但“月饼”一词,最早是见于南宋吴自牧的红菱饼。月饼是圆的,且被赋予团圆之意的时代是明,刘侗《帝京景物略》说:“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说:“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又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沈榜在《宛署杂记》中还记述了明代北京中秋制作月饼的盛况:坊民皆“造月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市肆至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心灵手巧的制饼工人翻新出奇,月饼上做出各种花样,彭蕴章《幽州土风吟》描述说:“月宫符,画成玉兔窑台居;月宫饼,制就银蟾紫府影。一双蟾兔满人间,悔煞嫦娥窃药年;奔入广寒归不得,空劳玉杵驻丹颜。”

清代,中秋吃月饼已成为一种普遍的风俗,且制作技巧越来越高。清人袁枚《随园食单》介绍道:“酥皮月饼,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北京的月饼则以前门致美斋所制为第一。遍观全国,已形成京、津、苏、广、潮五种风味系列,且围绕中秋拜月、赏月还产生了许多地方民俗,如江南的“卜状元”:把月饼切成大中小三块,叠在一起,最大的放在下面,为“状元”;中等的放在中间,为“榜眼”;最小的在上面,为“探花”。而后全家人掷骰子,谁的数码最多,即为状元,吃大块;依次为榜眼、探花,游戏取乐。

[中秋食俗初一年级中秋节习俗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过中秋年级

全文共 831 字

+ 加入清单

中秋这天的早上,我早早地起了床,想感受中秋这天别样的气氛。 On the morning of the Mid -Autumn Festival, I got up early and wanted to feel the different atmosphere of the Mid -Autumn Festival.

我来到大厅,看见爷爷、奶奶在忙碌着。跑过去一看,才知道他们是在往盘子里放水果,有苹果、梨子、桔子、柿子、葡萄、桃子、菠萝,还有像刺猬一样的,我也说不上名儿,这些水果真让人垂涎欲滴呀!他们放完水果,再放香炉,并插上香。

到了中午的时侯,爷爷双手轻轻地抱着一个像宝塔的东西,小心翼翼地放到大门口前的水泥地上,用火把这东西点燃。过了一会儿,等爷爷做完后,我问爷爷:“爷爷,这是什么东西啊?”爷爷说:“这叫九层香,是为了出门不遭受风雨!”我点点头,似懂非懂。

到了晚上,一轮明月正冉冉升起,那银色的月光映着几丝羽毛般的轻云,美妙极了。妈妈说:“吃团圆饭了”,我走到桌边一看,哇!这么多好菜啊!我舔了舔嘴唇,就等着大家都坐下一起吃了。

吃完团圆饭,我们大家坐在电视机前看中秋晚会。看完中秋晚会,我突然想起了早上放的那些水果,我问奶奶:“奶奶,今天早上的那些水果不拿来吃吗?”奶奶笑着说:“小傻瓜,这些水果是为了敬月亮公公的,不是用来自己吃的,我们要让月亮公公吃饱,出门才能保平安!”我又似懂非懂地点着头。

到赏月的时间了,我们大家各自搬了张椅子,来到大院子里坐下。大人们在谈论着,我看着圆圆的月亮想:啊,皎洁的月亮,你引起了多少人丰富的想象。嫦娥偷吃仙药,从此寂寞地住在广寒宫内,吴刚被罚永远砍不断的桂花树,小玉兔儿在广寒里为嫦娥捣药……啊!,我多想去陪陪他们,但都不可能成为现实……

夜深了,温柔的月光洒满大地,一切都像披上了层银纱。房屋、树木都睡了,它们像睡在无比宽大的“摇篮”里。我也睡觉了,银色的月光把我的房间照亮了,圆圆的月亮伴着我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中秋佳节年级

全文共 790 字

+ 加入清单

天公不作美,绵绵细雨连下了三天,在花好月圆的日子里也没有停下脚步。

农历八月十五的傍晚时分,天空十分幽暗,空气中残留着一丝潮湿的气息,太阳和星星掩没了光芒,高山峻岭掩藏了雄姿。

我坐在奶奶家的院子里,仰望着暮霭沉沉的天空,夜幕悄悄降临了,虽然我盼望了三天的明月没有出现,但少了月亮的天空也很美丽,你看,天空上飘着一丝轻丝飘渺的云雾,把地面笼罩着,使我仿佛置身于仙境;清新的空气仿若善良的精灵,清理着人们浑浊的身心;微风拂过脸颊,掠起了我的长发,太惬意了。

“姬祥,来,开饭喽!”妈妈在屋子里兴奋地喊着我,我深吸一口新鲜的空气,站起身来,向饭厅走去,刚才被寂静的夜空所凝固的思绪,一下子被这热闹的气氛所感染,我跑向饭桌,哇塞!不仅有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奶奶蒸的圆圆的大月饼,而且还有自酿的葡萄酒,家人都大团圆了。姑姑、爷爷、奶奶、舅舅、妹妹、姥姥……一大家人围坐在一起,谈天说地,我急忙坐下来,准备大饱口福一番,正在这时,妈妈提议,“我们必须每人出一个关于中秋节的谜语,否则,呵呵,罚站10分钟才能吃到美味佳肴”。大家正在兴头上,就争先恐后地说起来,舅舅第一个发言:“中秋度蜜月—(打一成语),猜吧”,花好月圆呗,舅妈很得意地说,我出我出,爸爸也抢起来,“中秋月饼(打一电脑名词),”哎呀,是软盘!你那又什么技术含量,看我的,看我的……姑姑、爷爷都争着说,屋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吃过饭,趁大人们还在忙活,我便一个人来到露天台上,对着天空出神……隐隐约约,仿佛出现了一个又大又园的月亮,像光华四射的水晶球挂在天空,照亮了世界,皎洁的月光如倾泄的清流,注满大地……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轻轻念着,沉寂在这美妙的中秋夜晚之中,天空的寂静,楼下人的欢腾,构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中秋欢乐图。

我爱这个虽缺少明月,却令人十分愉快的中秋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