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快手背景图原图【热门20篇】

《渡荆门送别》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在出蜀漫游的途中写下的一首五律。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快手背景图原图,欢迎阅读。

浏览

6039

作文

192

篇1:写作背景

全文共 238 字

+ 加入清单

一八七零年七月,法国首先向普鲁士宣战,九月,色当一役,法军大败,拿破仑三世被俘,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等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

这时,对法国来说,已经变成自卫战争。面对普鲁士军队的烧杀掠夺,法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敌人。这个短篇小说,就以沦陷了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学德文的事为题材,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文课的情景,刻画了小学生小弗郎士和法语教师韩麦尔先生的形象,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这最后一课虽然短暂,却让我们感受到了阿尔萨斯人的悲痛的心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探究社会背景,凸显本质

全文共 377 字

+ 加入清单

以《话说一掷千金》为例:“有了钱怎么花,似乎是个人的事。但是,如果我们把目光从灯红酒绿的豪门夜宴移到农舍窑洞,警惕拜金主义的话题会变得更加沉重。改革开放给我们国家到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变化,但现在还远非黄金满地。我国人均GDP还不到4500美元,在全世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排行榜上,我们的座次仅仅是几十位,光是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就有许多农民仍在为温饱问题发愁。如果把一掷千金的做法放在精神文明建设和我国刚解决温饱问题这个大背景下加以考察,就会发现,这种奢侈之风在污染着社会环境,损害着社会主义人际关系。”

“我的钱该怎么花你管不着”,这一观点看起来很是合理,但是将其放在我国基本国情的大背景下,这种做法的错误性本质凸显了出来。因为任何现象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产生的,因此我们在论及这一现象时。若能揭示现象产生的社会背景,本质就会凸显出来,进而使说理走向深刻。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写作背景

全文共 571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1881—1936),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一生写作了许多小说、杂文、散文、诗歌、日记、书信、论著,还翻译了不少作品,这些都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宝贵财富。

课文《藤野先生》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鲁迅于1926年2月至11月间写作的十篇回忆散文。最初在《莽原》半月刊上陆续发表时,总题为《旧事重提》;1927年5月,编印成书时改题为《朝花夕拾》。这是鲁迅回忆青少年时代生活经历的一组文章。

《藤野先生》写于1926年10月12日。当时作者正在厦门大学任教。鲁迅是应厦门大学聘请于1926年8月26日离开北京南下到上海,同年9月4日到达厦门的。

1926年3月18日,北洋段祺瑞执政府的卫队血腥屠杀爱国请愿学生,死47人,伤300多人,女师大学生刘和珍、杨德群就是其中的两个殉难者。鲁迅说“三月十八日,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北洋政府血腥镇压爱国者的当天下午,就下了通缉令,抨击过北洋政府及其首领的鲁迅,自然是被列入这个通缉名单的。后冯玉祥的国民军把段祺瑞赶下台,而奉军又攻进北京,赶走国民军。奉军进北京,骚扰百姓,奸淫掳掠,大肆逮捕和杀害进步人士。北京成了一个充满恐怖和令人窒息的地方。鲁迅遭到北洋军阀反动政府的迫害。这年的七月,鲁迅接到厦门大学的任教聘请,8月离开北京去厦门。本文是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年后写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望庐山瀑布二首》七绝创作背景

全文共 371 字

+ 加入清单

天宝十五年,唐玄宗采纳了新任宰相房礯等人的建议,传下“制置”的诏旨,将四个儿子分置四方,对叛军造成分进合围的态势。不料太子李亨却在此诏命之前已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自行接了帝位登基,改年号为至德元年,尊奉玄宗为太上皇。玄宗得知虽心中不乐,但一来年岁已高,二来考虑到自己在位上引发了叛乱,心中内疚,面对既成的事实也就没有追究。然而永王李縕,正当盛年,身强力壮,雄心勃勃,对太子李亨擅自称帝,心存不满,便没有奉旨入蜀,反而移师江夏,继续扩充军队,召募人才,以便与肃宗李亨分庭抗礼。李白也因此不幸受骗,入其幕府,而后被捕下狱,终被流放夜郎。这是后话。且说李白此时因其妻思弟心切,欲上豫章看望弟弟,遂离开宣城,到距豫章很近的庐山隐居。庐山乃天下名山,景色秀丽无双,李白观察日九,爱之深切,写下不少诗篇赞美庐山美景。《望庐山瀑布》便是最有代表性的一首。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创作背景

全文共 309 字

+ 加入清单

1902年4月,鲁迅22岁,他怀着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理想,去日本留学,在东京的弘文学院补习日文。1904年9月,转赴仙台,进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藤野先生这时正在该校任解剖学教授。鲁迅在此认识了这位日本学者,并且同他建立了深厚的师生友谊。在日本军国主义影响下,当时的日本人对中国人民抱有狭隘的民族偏见。但藤野先生并不如此,他对来自弱国的鲁迅毫不歧视,倍加爱护,并以自己的高尚品质给鲁迅以极大的影响。

这篇散文写于1926年10月12日,当时作者鲁迅正遭受北洋军阀及其御用文人的迫害,从北京南下,来到厦门大学任教,作者作此文予以怀念藤野先生,此文最初发表于同年十二月出版的《莽原》半月刊第23期,后收入散文集《朝花夕拾》。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年会背景音乐

全文共 205 字

+ 加入清单

1.Childhood Memory

2.Good Morning Sunshine 日出晨安

3.In The Wind

4.和兰花在一起

5.天空之城

6.Heaven On Earth 人间天上

7.Love Of My Life 一生爱恋

8.Romance De Amor

9.蓝色多瑙河

10.献给爱丽丝

11.雨的印记

12.Surfaris - Penetration ,Surfaris - Penetration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全文共 302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是农村中学的老师,深知我们的学生生活缺少体验,而且平常看的书又少,经常提起笔不知从何写起。喜欢写作文的学生在班上仅占三分之一,还有三分之一多学生感觉写作文头疼,害怕写作文。每周两节课的作文学生状态很差,作文质量也不高,导致作文整体水平难以提高。

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我们的作文教学就应该走生活化的路子,而不是闭门造车,画地为牢的斜路。语文教学的老前辈叶圣陶先生主张,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只有在深入体验生活的基础上才能写得这样的话。因此指导学生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让学生通过笔触表达自己所感、所想就是我们作文教学的重点。让学生用真实自然的语言传递自己的内心感受,体验写作的乐趣。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背景渐入式

全文共 392 字

+ 加入清单

自然科学告诉我们宇宙是一个大系统,社会科学告诉我们,人类社会又是一个大系统。一棵树是在一座森林的系统之内,一片叶又属于这棵树的系统。一个人属于社会这个系统,一根指头又属于这个人的系统。因此,任何单个事物,任何一种现象都离不开它所属的系统,即它赖以生存的社会背景或自然背景。如《孔己已》开头:“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可以随时温酒”。《在烈日和暴雨下》开头:“六月十五那天,天热得发了狂!”这些开头或交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节令、气候或阐述论题的背景、环境等。在考场作文时,有些题目乍一看,觉得突兀,不可捉摸,但联系背景一想,便豁然开朗了。如1999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联系近几年的科技发展,克隆技术的问世了,基因可以移植了,航天技术更是突飞猛进。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持续发展,经济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联系这些背景,文章的内容可写了,联想与想象也便有了立足点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二、写作背景

全文共 200 字

+ 加入清单

在19世纪80年代的法国,资本主义恶性发展,大资产阶级当权,对人民巧取豪夺,政府中贪污风行,社会上道德沦丧,资产阶级骄奢淫逸的糜烂生活和惟利是图的道德观念影响到整个社会,追求享乐追求虚荣,成为一种恶劣的社会风气。这种社会风气在小资产阶级当中同样盛行。由于这个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地位极不稳定,他们总想摆脱这种处境,跻身于上流行列。但是,只有少数人获得成功,而大多数在资本主义的竞争中落入更悲惨的遭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背景故事作文600字

全文共 664 字

+ 加入清单

自从河南河北被叛军占领以后,杜甫就成了无家可归的人,流离失所,四处奔波,无安宁之日。逃荒到四川后,写出的一首又一首的诗总是那么悲伤,只因不能归家。

这天,杜甫正在唉声叹气,愁眉不展,烛光正映着他思乡的面容。此时却听到剑门关外锣鼓喧天,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便想出门一探究竟。他见到一个路人,便问:“这是怎么了?为何如此热闹?”只见那人笑逐颜开,回答道:“大诗人啊,您还不知道?好消息!我们的官军啊收复了河南河北啊!我们终于可以回家咯!”

杜甫听了后,老泪纵横,打湿了衣裳,浸透了白鬓。可他哪还有心情顾这个呀!他可是等了整整八年啊!如今终于可以回家了!他回头和妻子相拥在一起,泪流满面,孩子也在一旁乐的合不拢嘴。盼了八年的故乡如今终于可以回去了,愁又何在?杜甫欣喜若狂,胡乱地卷起平日珍藏的诗书,此刻,这些在他眼中已然算不了什么了……

他开心的放声高歌,不停地饮酒,不停地笑,和妻子一起向着北方的天空望去,那一碧如洗的天空似乎浮现出了亲人的笑脸,故乡的生活以及自己的快乐。此刻,春光显得格外的明媚,在这大好时光里,他要回到自己的家乡去,回到盼望已久的“世外桃源”。

终于,他们踏上了归途。路边的桃花大朵大朵地绽放着,如一只只蝴蝶陪伴他们回到故乡,阳光展开了笑脸,照耀着一切,也照耀着杜甫快乐的脸庞。能回到故乡,对他们来说是多么的好啊!

从巴峡顺流而下,穿越了巫峡来到了襄阳,从襄阳直奔洛阳而去。回家的路程如此漫长,但什么也动摇不了那颗如盤石一样坚定的归乡之心。

杜甫凝望着远处,两行清泪顺面而下,随即吟出这首脍炙人口的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金银纪念币题材背景

全文共 666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6年10月12日起陆续发行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币一套。以下是小编带来的2016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金银纪念币题材背景,希望对你有帮助。

孙中山(1866-1925年),学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逸仙。1905年,孙中山领导并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孙中山闻讯后回国。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终年59岁。1929年6月1日,根据其生前遗愿,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孙中山著有《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等,其著述在逝世后多次被结集出版。

2016年11月12日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日。为缅怀孙中山先生为民族独立、社会进步、人民幸福所建立的历史功勋,学习、继承和发扬孙中山先生的爱国思想、革命意志和进取精神,巩固和发展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最大限度地把全民族的力量凝聚起来,致力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2015年11月8日)决定,届时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

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16年10月发行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金银纪念币共2枚,其中金质纪念币1枚,银质纪念1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创作背景

全文共 339 字

+ 加入清单

陶渊明从二十九岁起开始出仕,任官十三年,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他在义熙元年(405年)四十一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即辞官回家。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陶渊明天性酷爱自由,而当时官场风气又极为腐败,谄上骄下,胡作非为,廉耻扫地。一个正直的士人,在当时的政洽社会中决无立足之地,更谈不上实现理想抱负。陶渊明经过十三年的曲折,终于彻底认清了这一点。陶渊明品格与政治社会之间的根本对立,注定了他最终的抉择——归隐。从此他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建议书背景

全文共 2484 字

+ 加入清单

贵州大夏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是贵州省第一所民办综合性职业大学。1997年10月经全国民办高教委员会评为“全国民办高等院校先进单位”。近年活动暂时终止。目前,贵阳市内还有“贵州现代商贸专修学院”为民办性质,但规模太小。

本报告经过多年和多方的考察,项目按国家规定建设,将整合一批专业师资,使学校教育处于省内领先地位。本项目中的相关理由,是基于2000~2009年调研得出。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1大夏大学有悠久的历史

1924年夏,贵州人王伯群在上海期间,为因经费困难而无法开学的厦门大学捐资2000银元,使之得以正常运转,学校名称定为“大夏大学”,含有由厦门大学演变而来,并“光大华夏”之意。1930年,大夏大学决定在中山北路梵皇渡另建新校舍,预计建筑费为40万银元,第一期工程即需10万银元。王伯群慨然承担第一期工程费用,使第一期工程顺利完成。

1937年,大夏由上海内迁,以贵阳讲武堂旧址为校址(即今河滨公园对面的黔剧团及教育学院所在范围)。当年大夏创办时提出了3个口号,即“师生合作”、“三苦精神”(教师苦教、职工苦干、学生苦学)、“自强不息”。大夏师生就是在这三个口号激励下,度过了八年抗战的艰苦岁月,其精神财富极为丰富。因此,重建大夏大学,有利于提高贵阳市文化品位、保存历史底蕴、增加市民爱祖国、爱家乡的自豪感。

1.2大夏复兴的理由

1.2.1时代的发展,对人才的更高需求,是民办高校复兴的必要性之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优化,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预测,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任务极繁重,除需培养 3400~4000万专门人才外,还要培养400万高级技术工人和2000万中级技术工人。如果按照现在公立高校的发展速度,是难以完成高级人才培养这一历史重任的。

当前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与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矛盾。仅靠“扩招”,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且造成现有大学生负担过重,教学质量下降。在此背景下,民办高校应运而生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2.2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客观上需要民办高校存在与发展。当前,贵阳市公办高校,只有1所,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规格等许多方面表存在不适应社会需求的问题,这在客观上要求改变现有的单一的高等教育体制。为改变这种局面,调整和优化教育结构,中共中央、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等相关的政策、法规,从政策上来保证教育体制从单一的国家办学向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转变。

1.2.3我国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2.5%左右,有研究表明,2000~2010年年均所需建设性投入缺口,估测在高等教育阶段112-172亿元。因此,仅仅依靠政府来举办高等教育是不现实的,必须广开投资渠道。为解决公共教育经费的不足,高等教育民办也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124高等教育产品的特殊性及自身的优势是高校得以复兴的又一客观要求。高等教育的产品属于准公共产品。这种产品存在消费上的选择与竞争,存在着机会成本和交易成本。

民办高校在与公办高校相比之下,具有多个方面制度上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更有利于高校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样的教育资源,以民办高校的形式运营比以公办学校的形式运营的实际价值要高。(2)更有利于满足社会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丰富教育供给的多样性和选择性。就长期而言,民办高校的制度优势可以保证民办高校在总体上对公办高校的不足,可作为有效补充,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更有效率也更公平的教育服务。

二、项目的可能性

大夏大学项目实施的可能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国家、社会和家庭思想观念的转变为其复兴准备了前提条件。从外省的经验看,民办高校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显现,因此,国家从政策、法规及制度上支持、帮助民办高校的发展,并将其视为全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大夏大学的校友,以及先驱者们的后人,对大夏大学的复兴极为关注,有捐资办学的热情和能力。

2.2.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举办民办高校的物质条件。据调查,贵阳居民家庭中30%的储蓄,准备用于子女及第三代的教育,教育消费的平均增长速度达20%左右,是城市居民消费支出中增长最快的项目。同时,由于国家对社会办学给予了许多鼓励措施、优惠政策,一些有识之士更愿意投资办学,发展民办高校;而先富起来的社会群体,出于多方面考虑,更愿意让子女进入民办学校。这已由现实所证明。

2.3.党和政府的支持以及法制的不断完善,是民办教育及民办高等教育得以复兴的制度保障。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不仅要“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而且更要“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对社会力量办学,采取“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2001年的《民办教育促进法(草案)》以及2002年《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在很大程度上从法制上确立了民办教育,包括民办高等教育的地位。

2.4.世界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中,民办部分对整个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对教育公平等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的兴旺发达与其私立高等教育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其成功经验,如高等教育民办后国家在宏观上所采取的对策、私立高校内部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等为我国民办高校提供子许多可供借鉴的地方。

2.5.高等教育自身的适应与调整,是大夏大学复兴的内在动力。在内部管理体制上,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使学校充满生机与活力。同时,通过高薪聘用有声望的管理者和教师,提高教育设施的现代化水平,把提高办学层次和教学质量作为学校的最高追求,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民办高校能较好地根据市场经济需求,培养市场上急需的、职业型的、应用型的复合型的人才。同时吸纳社会上(含国外、境外)有真才实学,但未得到合理利用的群体,这些正是民办教育复兴的根本原因,也是大夏大学不断壮大的可能性之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创作背景

全文共 308 字

+ 加入清单

《谁的青春不迷茫》是30岁的刘同回看自己北漂十年的成长岁月。如同大多数人一样,作者刘同一样有着不知所谓的过去,一样黑暗迷茫撞破头的青春期,几场没有结果的恋爱。他说觉得孤独就对了,觉得迷茫就对了,谁的青春不迷茫?“我曾谈过一段恋爱,分手理由是因为我不够有钱。后来我拼命赚钱,却再也没有遇见过那个人。我曾被同事排挤,因为我不懂规矩。后来我懂了规矩,但再也不会用这个理由去刁难新同事。我一直和父母抗争,因为他们一直觉得我不那么好。后来我过得越来越好,我才知道他们只是怕我一个人过得不好。这些年,我一直在试着了解:了解这个世界,了解更完整的自己,于是他把自己写了下来,写进了书中,于是创作出了青年励志小说《谁的青春不迷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三、写作背景

全文共 1239 字

+ 加入清单

詹锳《李白诗文系年》系此诗于天宝十二载(753年),并认为与《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为前后之作。天宝十二载,李白南下宣城。行前,有诗《寄从弟宣州长史昭》,其中说道:“尔佐宣城郡,守官清且闲。常夸云月好,邀我敬亭山。” 自十年前放还出翰林,李白长期漂泊。长期的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然而傲岸倔强的性格仍一如既往。因怀才不遇一直抑郁不平。身心的疲惫,需要得到慰藉。这期间,他写了大量的借游仙、饮酒的方式排遣苦闷的诗,也写了许多寄情山水、倾诉内心情感的诗篇,《独坐敬亭山》即是其一。

也有人提出不同看法,认为《独坐敬亭山》的写作年代值得商榷。这首诗写于何年,在李白留存的诗稿中并没有注明,而认为这首诗写于天宝十二载只是后人推测所得出的结论。这首诗或许不是作于天宝十二载(753年),而是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的可能性更大。因为:

首先,从这首诗的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作者情绪来看,既然是孤独、寂寞和无奈的心情写照,那么,李白当时的处境应该是非常艰难的,其情绪也应该是非常低落的。如果这首诗写于天宝十二载,这正是李白初次来宣城的时间,那时的李白正值中年,且诗名如日中天,他来宣城并不是漂泊流离而至,而是应其从弟、在宣城为官的长史李昭多次殷勤相邀的结果。这有李白在《寄从弟李昭》一诗为证:“尔佐宣城郡,守官清且闲,常夸云月好,邀我敬亭山”。李白到宣城后,受到时任宣城太守宇文先生的热情款待,受到当地文人墨客的追崇和欢迎。他经常与崔侍御、宇文太守、从弟李昭等人对酒酣高楼,散发弄扁舟,“屈盘戏白马,大笑上青山”。经常与诗朋文友“时游敬亭山,闲听松风眠。”“送客谢亭北,逢君纵酒还。”他用如花妙笔将宣城描绘为:“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他豪情勃发,心中激荡着“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冲动,他沉醉在“歌舞共讴吟,欢笑相拜贺”的兴奋之中。不仅如此,李白还在敬亭山下盖起了住房,接来了子女共住以享天伦之乐。有诗为证:“我家敬亭下,辄继谢公作。”初到宣城的李白,生活的如此悠闲自在,称心如意,怎么可能会有“独坐敬亭山”的孤寂和“众鸟高飞尽”的伤感呢?此外,从这首诗的字面上分析,既然李白对敬亭山达到了相看不厌的程度,应是看了多次,而不会是初次相看,所谓“不厌其烦”、“好书不厌百回看”便是这个道理。由此推测,李白这首诗不太可能是天宝十二载初次来宣城时所作,而应是在多次登临敬亭山后所发出的感慨。

上元二年(761年),李白已岁逾花甲,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的漂泊流离,经历了蒙冤被囚禁的牢狱之灾,经历了带罪流放的屈辱之后,李白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来到宣城时,再也没有昔日友朋如云、迎来送往的场面了,再也没有北楼纵酒、敬亭论诗的潇洒了。他兀自一人步履蹒跚地爬上敬亭山,独坐许久,触景生情,十分伤感,孤独凄凉袭上心头,情不自禁的吟下了《独坐敬亭山》这首千古绝唱。这比较符合李白创作此诗的时空背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创作背景

全文共 358 字

+ 加入清单

杜牧生活的晚唐时代,唐王朝以做大厦将倾之势,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牛李党争.....一点点的侵蚀着这个巨人的身体。

而另一方面,宪宗当政后,醉心于自己平淮西等一点点成就,飘飘然的做起了长生不老的春秋大梦,一心事佛,韩愈上《谏佛骨表》、险些丢了性命。宪宗被太监杀死后,后继的穆宗、敬宗、文宗照例提倡佛教,僧尼之数继续上升,寺院经济持续发展,大大削弱了政府的实力,加重了国家的负担。

杜牧这年来到江南(江苏江阴),不禁想起当年南朝、尤其是梁朝事佛的虔诚,到头来是一场空,不仅没有求得长生,反而误国害民。既是咏史怀古,也是对唐王朝统治者委婉的劝诫。后来武宗发动会昌灭佛,从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矛盾。

这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诗。小小的篇幅,描绘了广阔的画面。它不是以一个具体的地方为对象,而是着眼于整个江南特有的景色,故题为《江南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地理背景

全文共 2047 字

+ 加入清单

卢沟桥位于北平城西南约15公里的永定河上,既是南下的要冲,又是北京的咽喉要道,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货物集散地。史料记载,自金代开始,中原腹地进京,皆要在卢沟桥停留,为京师进出中原腹地的必经之路。侵华日军一旦占领卢沟桥,北京就是一座死城,华北也就唾手可得。宛平城建于1640年,是捍卫北京城的军事要塞。于是,日军攻击驻军地,中国军队在卢沟桥进行抵抗,开启了抗日战争的序幕。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日本自明治维新后,逐渐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自1874年出兵台湾开始,日本发动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1879年,侵占本属中国领土的琉球;1894到1895年通过甲午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霸占中国台湾省;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日本出兵最多,随后,它通过《辛丑条约》取得了在北京和天津的驻兵权;1914年,出兵中国山东。)1927年6月27日,日本外务省在东京召开东方会议,通过了《对华政策纲要》。

1931年9月18日,日军挑起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并一手炮制了伪“满洲国”。日军占领东北后,将魔爪伸向华北,阴谋策动“华北自治”。1936年6月,日本天皇批准了新的《帝国国防方针》及《用兵纲领》,公然宣称要实现控制东亚大陆和西太平洋,最后称霸世界的野心。8月7日,日本五相会议通过了《国策基准》,具体地规定了侵略中国,进犯苏联,待机南进的战略方案。同时,还根据1936年度侵华计划,制定了1937年侵华计划。从1936年5月起,日本陆续增兵华北,不断制造事端,频繁进行军事演习,华北局势日益严峻。当时,守卫平津地区的中国守军为第29军,军长宋哲元兼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

1936年,日本华北驻屯军以卑鄙的手段占领丰台,将下一个目标定在了卢沟桥。七七事变爆发前夕,北平的北、东、南三面已经被日军控制:北面,是部署于热河和察东的关东军一部;西北面,有关东军控制的伪蒙军8个师约4万人;东面,是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及其所统辖的约17000人的伪保安队;南面,日军已强占丰台,逼迫中国军队撤走。这样,卢沟桥就成为北平对外的唯一通道,其战略地位更加重要。为了占领这一战略要地,截断北平与南方各地的来往,进而控制冀察当局,使华北完全脱离中国中央政府,日军不断在卢沟桥附近进行挑衅性军事演习,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1937年7月7日下午,日本华北驻屯军第1联队第3大队第8中队由大队长清水节郎率领,荷枪实弹开往紧靠卢沟桥中国守军驻地的回龙庙到大瓦窑之间的地区。晚7时30分,日军开始演习。22时40分,日军声称演习地带传来枪声,并有一士兵(志村菊次郎)“失踪”,立即强行要求进入中国守军驻地宛平城搜查,中国第29军第37师第110旅第219团严辞拒绝。日军一面部署战斗,一面借口“枪声”和士兵“失踪”,假意与中国方面交涉。24时左右,冀察当局接到日本驻北平特务机关长松井太久郎的电话。松井称:日军昨在卢沟桥郊外演习,突闻枪声,当即收队点名,发现缺少一兵,疑放枪者系中国驻卢沟桥的军队,并认为该放枪之兵已经入城,要求立即入城搜查。中方以时值深夜日兵入城恐引起地方不安,且中方官兵正在熟睡,枪声非中方所发,予以拒绝。不久,松井又打电话给冀察当局称,若中方不允许,日军将以武力强行进城搜查。同时,冀察当局接到卢沟桥中国守军的报告,说日军已对宛平城形成了包围进攻态势。冀察当局为了防止事态扩大,经与日方商议,双方同意协同派员前往卢沟桥调查。此时,日方声称的“失踪”士兵已归队,但隐而不报。7月8日晨5时左右,日军突然发动炮击,中国第29军司令部立即命令前线官兵:“确保卢沟桥和宛平城”,“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守卫卢沟桥和宛平城的第219团第3营在团长吉星文和营长金振中的指挥下奋起抗战。

日军发起七七事变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七七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就通电全国,呼吁:“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并且提出了“不让日本占领中国!”“为保卫国土流血!”的口号。蒋介石提出了“不屈服,不扩大”和“不求战,必抗战”的方针。蒋介石曾致电宋哲元、秦德纯(第29军副军长兼北平市市长)等人“宛平城应固守勿退”,“卢沟桥、长辛店万不可失守”。

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立即通电全国,号召全民抵抗。蒋介石也于7月17日发表了关于解决卢沟桥事变的谈话。卢沟桥事变揭开了全国性战争的序幕。

七七事变爆发后,日军的进攻遭到了中国军队的抵抗。日军见暂时很难占领卢沟桥,便进行“现地谈判”,一方面想借谈判压中国方面就范,另一方面争取调兵遣将的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桃花源记》的背景

全文共 966 字

+ 加入清单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约作于永初二年(421),即南朝刘裕弑君篡位的第二年。这时作者归隐田园已经16年了。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代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岁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同时,东晋王朝承袭旧制,实行门阀制度,保护高门士族贵族官僚的特权,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像陶渊明这样一个祖辈父辈仅做过一任太守一类官职,家境早已败落的寒门之士,当然就“壮志难酬”了。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义熙元年(405),他仓促而坚决地辞去了上任仅81天的彭泽县令,与统治者最后决裂,长期隐居田园,躬耕僻野。

他虽“心远地自偏”,但“猛志固常在”,仍旧关心国家政事。元熙二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周敦颐:宋代思想家理学家,原名敦实,字茂叔 .号濂溪,道州营县今湖南道县 他为官清政廉洁所到之处,都很有实绩.他在南康郡任职期间曾在庐山莲花 峰下筑室,定居于此前有溪命名濂溪晚年在此设濂溪书院讲学,世称濂溪先生.谥号为“元”,又被称为“元公”。他性情朴实,平生不慕钱财,爱谈名理.他虽在各地作官,但俸禄甚微,一生澹泊名利不求闻达,可见他人品高洁.他酷爱莲花,曾带领属下在官署东侧挖池种莲,名为爱莲池,旁造六角亭,叫赏莲亭.每当夏天,莲花盛开,披霞含露,亭亭玉立,微风吹过,田田荷叶轻轻摇,朵朵鲜花颔首笑,阵阵馨香扑面爽.此时,他凭栏放目,触景生情.深感 当时官场的黑暗,世风的浑浊,深爱莲的高洁,写下了著名的 >还经常在池边吟诵,可见作者爱莲爱的确实与众不同啊,作者的高洁人品也蕴涵在这篇短文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消息的背景

全文共 646 字

+ 加入清单

消息背景,是指新闻事实出现的缘由、环境和主客观条件。背景是一篇消息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补充、反衬或烘托新闻事实和新闻主题的重要材料。

我们写新闻人物,必须向读者交代这个人物的经历和社会关系;我们写新闻事件,也必须向读者介绍这一事件的历史条件、自然环境、前因后果与来龙去脉。新闻背景的种类很多,诸如:历史背景、时代背景、政治背景、经济背景、人物背景、地理背景、人文背景、民族背景、知识背景等等。这里介绍几种主要的类型:

1)历史背景。恰当地交代消息中主要新闻事实或其所涉及的人物、地点的历史状况,以有助于读者了解人和事的全貌,增加其新闻价值。如毛泽东同志写的《中原我军占领南阳》,背景是介绍南阳的历史状况的:“南阳为古宛城,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使人们对南阳在军事上的重要地位,认识更清楚了。

2)地理背景。有些新闻涉及国内外的有关城市、地区,而读者不一定知道,有必要适当介绍有关地区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

3)人物背景。当新闻中出现读者不熟悉的新人物,或者过去熟悉,由于时间久了印象不深的人物,就需要介绍人物的概况,作为背景交代。

4)事物背景。指介绍一些新事物、新成就的有关资料,以帮助读者了解这些事物的意义和它的价值。尤其在科技报道中,对新技术更需要作背景介绍。

交代背景的方式在消息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有:

1)说明与解释。通过背景交代正确地揭示原因与结果、现象与本质、全局与局部等。

2)交代与补充。与主要新闻事实有关联的一些材料又不得不加以交代和补充,就得运用背景。

3)衬托与对比。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事件背景

全文共 1159 字

+ 加入清单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展开全面侵略中国的大规模战争。7月17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 蒋介石在庐山声明中表示:“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全国上下掀起全民抗战的浪潮。

同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在上海及周边地区展开淞沪会战。战役初期,日军于上海久攻不下,但日军进行战役侧翼机动,11月5日在杭州湾的全公亭、金山卫间登陆,中国军队陷入腹背受敌的形势,战局急转直下;11月8日蒋中正下令全线撤退;11月12日上海失守,淞沪会战结束。

淞沪会战结束后,中国军队向南京方向溃退,位于上海和南京之间的多处军事要塞无人防守,军队几乎全部撤退到南京外围。中国的首都南京处于日军的直接威胁之下。由于从上海的撤退组织的极其混乱,中国军队在上海至南京沿途未能组织起有效抵抗。中国将领唐生智力主死守南京,主动请缨指挥南京保卫战,11月20日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经过淞沪会战三个月鏖战,日军也损失甚巨。日本参谋本部原计划让上海日军“凯旋归国”,并没有进攻南京的计划。11月7日,日本参谋本部给上海派遣军和第十军的命令是:“扫荡上海附近之敌,追击的战线为苏州、嘉兴以东”。 然而日军中下级军官不愿就此罢休,11月15日的第十军军团扩大会议达成决议:“全军独断敢行,全力向南京方向追击。”11月22日,松井石根致电多田骏:“为了尽快解决事变,要求军部批准向南京进军和占领南京。”

12月1日,日本参谋本部正式下达占领南京的命令。日军经过数月连续作战,此时进攻上海以西数百公里的南京,几乎没有后勤支持。日军军官称:“粮草不足就现地解决,弹药不足就打白刃战。”在西进途中,日军抢劫、杀害平民、强暴妇女的暴行已经开始。

自从命令下达后,罪恶感就消失了,军人们变成了到处偷袭抢夺谷物、家畜来充饥的匪徒。这个就地征收的命令,使下级军官发狂,不但抢夺粮食,并且强暴了中国妇女……对于反抗的人就以武力解决。(曾根一夫,《南京大屠杀亲历记》)

12月4日,日军逼近南京外围。8日,日军占领南京外围阵地,已从北、东、南三面包围南京,此时南京守军只剩西面的长江一条退路,然而唐生智做出“背水一战”的姿态。一方面下令集中力量固守复廓阵地,另一方面命令销毁长江上全部渡船,并令宋希濂三十六师看守城内通向下关的唯一通道挹江门,严禁部队从此处退出。自此,南京城内守军和平民的退路被全部切断。10日,日军发动全线进攻,但直到12日仍未能突破南京城防。12日晚7时,唐生智突然下令突围撤退,自己乘保留的汽艇出逃。南京守军瓦解,大部向下关溃退,在挹江门与三十六师发生激烈冲突,最终击破城门逃至下关。由于渡船已经销毁,许多难民与士兵仅试图依靠木板渡江,最终大多冻溺江中。其他人见渡江无望,返回城内。许多士兵脱下军装躲入南京安全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