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兴趣爱好的描写1000字(汇集两篇)

学写作文,没有诀窍,没有捷径,唯有多读多写。读书是吸收,是积累;作文,则是运用。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一年级学生描写,欢迎查阅!

浏览

4111

作文

101

篇1:兴趣班场面的描写作文400字

全文共 979 字

+ 加入清单

一放暑假,广场上各式各样的兴趣班都竞相开放,每走过一个地点,便投来老师殷切的目光和期待的眼神。

鬼使神差,我居然开始在琳琅满目的兴趣班中穿梭,手里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堆了厚厚一叠“招生简章”。舞蹈班的老师像发现新大陆似的:“哇,小妹妹,你身材高挑,很适合学习舞蹈哦!”禁不住她的夸奖,我停住了脚步,旁边的美术老师也朝我使劲的使眼色,于是,我把脚步又向她那边挪了挪:“我们这边的收费明显比她们低,教学质量也好,来我们这儿学吧……”正听得入神,原来教我学习钢琴的老师忽然走了过来,一把抓住我的手,激动地说:“终于放假了,明天赶紧的回来巩固哟……”

影影绰绰,我忽然感觉自己飘了起来。半空中,看见我的好朋友,都迈着奇怪的步伐。我努力地想跑过去,可是,我的拉丁舞步只能一小步一小步的挪,弄的我好不气恼,我多想大步流星的走过去,可是却怎么也不会走路了;抬头远望,只见小李也正一小步一小步地走着,原来是她的芭蕾舞需要用脚尖走,比我还要难受;小佳跳着踢踏稍微快一点的过来了.......这不到200米的路程,我们仨可走了足有2个小时。等好不容易聚拢了,大家都还是不能停息地跳着,这可把我们急坏了,大家都恨得牙痒痒,可没办法,还是停不了啊……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见吕老师扭着秧歌过来了,他朝我们做了一个暂停的手势,大家才停了下来。

见了好久没见的小李,小佳,我很激动的拉着她们的手,想说;好久不见了,我可想你们了,没想到却蹦出来一句英语:”how old are you?“小李却用日语说着:“お帰(かえ)りなさい o kae ri na sa i。”小佳也用俄语自顾自的说着,看到我们都说着对方听不懂和不着边际的话,吕老师大发慈悲说了一大堆咕噜咕噜的话(国际通用大旧嗲觉得山地就发语),把我们引到了一个语言翻译机前。终于,我们的语言被翻译成了中文,让我们了解了彼此的意思,大家高兴的准备一起去玩了,可是玩什么呢?没有翻译机的帮助,小李只能踩着芭蕾,嘴里用日语哼着她自认为唱得很好的歌曲摇头晃脑;小佳走着踢踏用俄语嘿嘿哈哈的,一板一眼的练习着武术;而我呢?只能一边跳着拉丁,一边弹着钢琴;无奈,我们只有守着翻译机,大眼瞪小眼……

大概一个小时后,吕老师悠闲地回来了,他使劲的拍地,然后咕噜咕噜的大叫一阵,我们终于恢复了正常,然后统一用中文在操场上,双手做喇叭状:“让兴趣班见鬼去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描写读书的兴趣

全文共 1038 字

+ 加入清单

书籍是人类数百年来无数聪明才智的载体,它记录着 人类记几十年的知识教训。随着社会发展,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书卷也日益繁多。当我面对如排山倒海般袭来的书山书海,不禁会想,我们为什么读书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为生存,为了考学,拼命的读书,有人甚至说书籍是生计的敲门砖,有了事业即可不要书。对于这一观点,我不敢苟同,正如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物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使人善辩。”在我看来,读书的目的并不在于为考试,而在读书,若只为考试而读,那变是读死书。我认为,读书的真正目的应是以下四点:

第一,读书让人获得知识。这是最浅显的作用。

我们从小到大所读的教科书目的也大于此。它让获得丰富的知识,获得渊博的学识,也让人们得到学位和工作,这些无足轻重的“副产品”。这一层的读书只是为了生活和学识。不可否认,知识的获得也是十分重要,毕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诌”吗?

第二,读书让人提高修养。

阅读一本好书,正如同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谈话,“他”的语言中无不闪烁智慧的火花,无不传答着高尚的修养,从一本书中学到的修养,提高的品格,远比在生活磨砺中体会的深刻,体会的彻底。正如林语堂所说的如果读者获得书中的“味”,他便会在谈吐中把这种风味表现出来,如果他的谈吐中有了风味,他在写作中免不了会表现出风味来。着此间浅移默化的“味”,不正是在读书中体味的素养吗?

第三,读书让人开阔视野。

人生活的范围有限,限制于空间与时间的连锁中,当他只能同身边的交谈,他的认识是肤浅的,他的学识是简陋的。但当他打开一本书,时间,空间便再不能限制于他,他可以坐在家中看到世界各地,品味古今中外,他可以体会古战场上“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宏大,可以体会大草原上“风吹草地牛羊”的生机;可以体会黄昏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忧;可以体会“白日放歌需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欢喜。在书中人可以翱翔于智慧的天空,他的视野也不会只存在于一省,一市,一县,一国而是整个宇宙整个空间。着也许读书所换来的乐趣吧。

第四,读书让人明白事理。

韩愈曾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或?”我想最大的疑虑也莫过于不明事理吧,读书里的名人,也许刚好可以找到答案,看世界名人的作人处事,从中 可以学到许多方法,对于明白事理,应是非常重要的吧。

在书籍中品味知识的博大精神。在书籍中培养修养的文雅得体,在书籍中开拓视野看大千世界,在书籍中学做人处事的方法道理。这也许是读书的真正目的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