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怜悯和同情心【合集9篇】

导语:窗外,雨依旧纷纷扬扬,漫而多姿。生命中的过客都会在雨中的记忆里凝一份珍惜。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怜悯和同情心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浏览

235

作文

9

篇1:有关同情的作文:怜悯之心

全文共 523 字

+ 加入清单

我从小就有颗心------怜悯的心,每当我看到沿街乞讨的人,就会给他们点钱。

那天我和妈妈出去了,在马路的一旁我看见一个小男孩,他身边的那张纸是用毛笔写的说明,我并不关心上面说了些什么,将兜里的零花钱放到他面前的纸盒子里,之后头也不回地快速离开了。

那个男孩没有看我,我也没有看他一眼,大概路过的人会觉得我傻,被他们骗了,但也许那个男孩的家里真有一位重病的父亲需要别人帮助。这已经不太重要。我对妈妈说了刚才的事,妈妈觉得有道理,于是掏出20元钱递给我,我飞快地转身送了回去。小男孩望着我露出会心的微笑。

那天下午又遇到一位年迈的乞丐,头上已经光秃秃,跪在地上,可以看到地面上吐出的血迹,“也许明天他就会死去!”一个声音对我说,我不能装没看见,就把仅剩下的几枚硬币丢在瓷碗中,快速走了过去,心中默默念着“也许这点钱对他有用”,这时早晨遇到的那个男孩跑过来对老人说:“爸爸,咱们有钱了,今天又有好心人帮助我们了,您可以去医院看病了。”这时他看到我,仿佛谢我似的一笑,扶着老人走远了。

一边是欢快热闹的人群,生活在繁华都市衣着华丽的人们,在他们忽略的地方,寒风中瑟瑟发抖的男孩,不知道将来他的命运如何,也不知道怎样才能帮助他,妈妈说高尚的人会拥有一颗怜悯的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初中作文:同情与怜悯

全文共 878 字

+ 加入清单

同情,人性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人类组合的和谐音响。我曾苦苦地追寻过它的色彩显像,包含着色彩三原色中的两种。没错,肯定没错,请原谅我的自信。难道你没看到,它给被同情者送去的是温暖,为同情者带回的是收获。

一枚小小的硬币,落进了乞讨者的铁罐子——叮当!声音是那样的清脆响亮,它似乎在向全世界宣告:我多么善良,我的行为多么高尚!

一颗金灿灿的种子潜入了本是荒芜的土壤,它是那样的悄然无声,既使当它带着喜悦钻出地面,欣赏着已经成为土地一部分和自己,也仍然显得如此安详。

如果在命名同情的圣典上,当之无愧的应该是后者——悄然无声的种子,而不是叮当作响的硬币。

同情,人性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人类组合的和谐音响。我曾苦苦地追寻过它的色彩显像,包含着色彩三原色中的两种。没错,肯定没错,请原谅我的自信。难道你没看到,它给被同情者送去的是温暖,为同情者带回的是收获。

同情,是一种美。它不是居高临下的恩赐,不是装模作样的慈悲,而是人与人之间一种和谐的连结,同情者与被同情者之间同等的情感流动。请设想一下,如果一个同情者把自己比作高山,而把被同情者看作低洼,那么高山流水只能在低洼里搁浅,而无法反馈。如果世界上真有上帝,那他一定是最寂寞的。他以救世主的身份恩赐于凡民,却永远不能获得交流。有的人说:“我也想同情和帮助别人,可是,他只朝我看了一眼,一扭头就走了。”我真想告诉那人:去对着镜子照照自己的脸吧,那脸上的表情一定象个骄傲的王子。

亲爱的朋友,请记住我的话:同情的美是流动的美。平等是她的前奏曲。

有人为求名而施予,那潜藏的欲念,使他的礼物不完美。同情不是一种炫耀、一种交换,而是一种与功利全然无关的情感享受。只有达到主客相投,物我两忘,天地间只有一个实际的行动,才能达到善行的顶峰。由此,不禁使我想到那个扔给乞讨者的硬币。在一群围观者中间,施予者叮当得越多越可谓善者,旁人的赞叹声也越频繁。假如他就此而陶醉,陶醉于第三者的捧场,那他只是一个傻瓜,他只是用几个硬币租了一个瞬息即逝的桂冠。他一旦离开这个空间,谁都把他忘得一干二净,在他未到家之前,也许连他自己也忘了曾经戴过这样一顶桂冠。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同情与怜悯作文800字

全文共 586 字

+ 加入清单

晨曦的第一缕阳光投向大地,只见之前还矗立在那的棵棵树苗,早已被吹得东倒西歪,有的甚至直接躺在地上长眠了。草儿历经风雨的洗刷,也都像蔫了一般,丝毫没有活力。隔天还盛开的花儿呢,此刻也已缩成一团,仿佛受了教训,挨了骂。虽说磨难能使成长,但这未免也要在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吧。

看着被暴风雨无情地摧残的生灵们,我难过极了。它们,是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了它们,世界才充满生机和活力。而现在却奄奄一息,怎能不让人看着心疼和悲悯呢?万物都是有生命的,大自然为何如此粗暴地对待那一些弱小的生命呢?或许,我们应该反思一下,是人类的种种作为,才使自然发怒的吧。那么,我们对于生灵的悲悯,也是一种心灵上的惩罚。

这时,我又想起了前不久看的一部电影,反映了二战中德国纳粹党对待犹太人的那些画面。粗鲁的德国士兵逼迫犹太人做苦力,还将老人、小孩等不能作为劳动力的送入毒气室,将他们毒害。

为什么德国军人如此无情呢?他们为何不曾设想,如果自己的亲人遭受着同样的罪孽,他们会有什么感想?生命是何等重要,珍爱生命是何等高贵。他们怎么能轻易地践踏别人的尊严?一个民族即使再优秀,一个民族即使再卑微,他们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才对啊。对于苦难中的人们,他们竟然没有一点同情心,这是多么的难以想象。

世界是一个大家庭,我们不应该有战争,而是和平相处才对。一切的苦难需要我们的同情和悲悯,这样生命才会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庇佑。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同情与怜悯

全文共 1228 字

+ 加入清单

我从不喜欢老鼠,尽管他的样子并不十分令我憎恶,可终究无法在我的心目中成为一种可爱的小动物。有一次却是例外。整晚折腾的老鼠在我怒不可遏的时候从YJBYS床柜下钻出。这是一只才几个月大的老鼠。她小心翼翼地顺着墙角潜行。又钻进了书桌背面。书桌靠墙只有极窄的一条缝。小老鼠是自绝退路了。我赶紧找来一个铁棍使劲地往里捅,捅了几下再看时她似乎很紧张了,尽管没有伤到她,我搬开桌子,她趁机逃进桌旁的塑料袋下面,唉,真是没经验,以往我打老鼠的时候很难成功捉住,他们总是比我迅速和灵活,就像训练有素的恐怖分子,可这只却惊慌失措,乱了方寸,把最危险的地方当成了坚固的堡垒,或者也许她实在不敢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暴露在极度凶残的人类面前,恐惧已经困住她的手脚,我可以肯定她不想也不敢逃出来,只要钻出来就会看见我。

我进一步猜测她的心脏跳动的太厉害了,她的大脑一片空白,她在瑟瑟发抖。塑料袋覆盖之下的面积大约有一尺见方,我决定踩死她。我的脚重重的噼里啪啦在上面乱踩了一通,可怜的小家伙你就认命吧。别怪我了。人鼠总归不能同居一室的。你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啊。我会为你祈祷早升天堂的,还有下辈子千万别在投胎当老鼠了啊,当然也别当人,你胆子太小,当人可是要在社会上混的,什么样的恐怖分子没有啊,什么样的变态分子没有啊,什么样的贪官土匪没有啊,什么样的色狼流氓没有啊,可难混呢。 在地狱里可要好好改造啊,争取提前释放。还有你以后要放聪明点哦,别一个人出来偷东西,结伴也好有个照应放风的啊。不过最好别偷东西。也怪你妈,这么小就不管你了,我这么大了我妈还疼我教育我呢。唉,我要是老鼠说不定我们还是兄弟呢,可谁叫我是人呢,我知道你在地狱里会恨我,没办法啊。

我掀开塑料袋,准备为他办一场葬礼,却看到她弓着身体缩肩收胯挪动着细小的步子,但很快她爬到了门后。我尾随而至。手里拎着一只鞋。她蜷缩在角落里,无助的眼神里闪着恐惧而绝望的光,她的眼睛睁得那么大,那么闪烁,那闪动的光让我想起月色下的湖水。就在这一瞬间,白昼的天空在她的视线里暗下来。我挥在半空的鞋重重的落下来连同我的心一样沉沉的落下来。她终究没有在我的怜悯中获得一线持续的生机,而我的一瞬间的怜悯也宣告死亡。她抖动着,抽搐着,眼中的光渐渐灰暗了,不等她的抽动停止,我便夹起她远远地扔到门外的垃圾堆里。

我知道我没有权利怜悯,在残酷的世界里,到处在上演生命的悲剧,自然的杀戮,自然地死亡,自然的消失。自然的道理便是杀戮。人人在宣扬慈悲,可是人人却手拿这屠刀在杀戮。一堆堆的尸骨成就了餐桌上的美味。动物不是生命吗?植物不是生命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但他们只是低级的生命,低级的生命注定不会得到足够的怜悯。这倒也罢了。即使是同类也会相残,低级生命自不必言,作为自命不凡的人也并没有摆脱这样的生命桎梏。文明的人类只会将杀戮变得更间接更文明一点罢了。也许用杀戮让许多人觉得太血腥,那么换一个词,剥削吧。剥削无处不在,人类的文明从古至今无疑是建立在剥削的基础上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同情与怜悯作文800字

全文共 882 字

+ 加入清单

什么是悲悯,悲是慈悲,悯是体恤,悲悯是源于同情却又高于同情的一种博大的情怀。那同情又是什么呢?北大教授曹文轩这样告诉我们,同情就是一个人处在一种悲剧性的境况中,另一个人面对着,心灵忽然受到触动,然后生出扶持与援助的愿望。当他进行这种扶持援助之时或在完成了这种扶持援助之后,心里感到有一种温热的暖流流过,并且因为实施了他的高尚行为,从而使他的人格提升了一步,灵魂受到了一次净化,更加愿意在以后的日子里,继续去实施这种高尚的行为。

悲悯者,悲天灾而悯人祸。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摧毁了数万人的家园,举国哀恸,无论是身家过亿的富翁,还是月薪只有几百块钱的工人,无论是居庙堂之高的达官贵人,还是无权无势的平民百姓,无论是国内公民还是海外华人,都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他们所表现的同情与悲悯不止是给受困者以安慰,更高的一层是它诠释了“人”字结构是相互支撑,也正是因为这种同情与悲悯,使灾民很快得以摆脱死亡的阴影,重新振作,重建家园。

悲悯之情是温暖人间的薪火,是人类共同传承的良知,也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两千多年前,孔子携弟子周游列国,在山中碰到一位老妇人正在哭被老虎吃掉的亲人。一家人因不堪苛捐杂税而躲进深山,却仍然逃不过家破人亡的厄运。孔子非常同情老妇人的遭遇,感叹“苛政猛于虎”,对统治者的苛政提出抗议。而在近代,鲁迅则在作品中对下层社会的人们如闰土、祥林嫂、华老栓等寄予深深的同情,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以手中的笔为匕首投枪,呼唤人民觉醒。

同情与悲悯在当代是建立和谐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在物欲横流的当今世界,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少,赤裸的金钱交易淡薄了亲情友情,这就更需要我们常怀悲悯之心,伸出友爱之手,去关心和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在我们的身边,不乏这样感人的事迹。丛飞,一个为了帮助贫穷孩子而导致无钱治病去世的好心人,他只有一个女儿,却是一百多个孩子的父亲,他以实际行动向社会展现他的悲悯之心。还有世界上不少富豪如比尔盖茨、巴菲特、李嘉诚都将自己很大一笔财富献出做慈善事业。是悲悯之情使他们帮助弱势群体克服眼前的困难,重塑生活的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同情与怜悯

全文共 697 字

+ 加入清单

人生是一条蜿蜒而曲折的小路,这一路上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景,和各种各样的岔口,当我们走到一段的时候经常要停下来去面临新的选择,也许你和同行的人会选择下一条路继续走下去,或者会选择不同的道路各自分开。如果不得不分开,也请微笑着和他说再见,并感谢他曾经与你同行,不管是开心还是不开心,最终都只能变成一段记忆。因为前面的路上你还会遇到更多的同路人。

你有没有想过,这一生当中你遇到的每一个人,其实都是一道独立的风景,或者繁华,或者荒凉。或者美丽,或者残缺。但无论是什么样的景色,你都不能带走,也无法改变。但你不要担心,因为前面还有很多更好看的风景在等着你,可能是似曾相识,也可能完全陌生。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重要的是,你都欣赏到了,也都领略到了。你的人生因此变的更丰富了,其实这就够了。

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对周围的一切都那么反感,不知道该如何去做如何去想,经历了那么多现在才知道什么是寂寞什么是孤独,在这豪华的都市,我一点睡意都没有。但为什么又一点欣赏的心情都没有!!心里总是有太多的感慨与无奈~~突然觉得自己以前是如此幼稚可笑~~为了那些小问题天天计较~!为了太多小事情伤害自己跟别人。。。太多的问题太多的话,不知道自己在追求什么?为什么这两个月过的这么没有目标?没有了追求的人生算什么??自己浪费了太多时间!!带着遗憾来到这里,烦躁的心情!

今天下午的复查对我来说还算不错,我不要在这里带太长时间,这个社会是个弱肉强食的社会,我不要自己堕落了,不要自己在如此怨天尤人,弱者是不值得同情的,我不是弱者,我要回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回到自己的家园!!我不要让自己有任何的遗憾~~我不需要任何人的同情与怜悯!!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有关同情的作文:怜悯之心

全文共 974 字

+ 加入清单

整整十五天了,那个女人每天都来到江边,看着那被洪水冲刷过的土地默默地流泪。

洪水已经过去了二十天了,抗洪抢险的官兵们都已经离开了半个月,他们来时说是齐刷刷的800人,但离开的时候却成了797人。他们是带着人们的感恩和眼泪离去的,若不是他们,这个长江边上的古老村庄将被洪水毁于一旦。但是他们来过,保住了这个村庄,却送走了三个年轻的战友。此外,除了没法保住庄稼,他们根本没有让一个村民被洪水带走。他们离开的时候,人们拥在泥泞的马路上,热泪盈眶地为他们送别。这个场面像极了旧年红军来过的日子,士兵依然像从前一样威武,只是彼时的乡亲们还有水果、糕点塞到士兵的怀里,而今日此时,他们除了救济粮,什么都没有。

那个女人已经哭了十五天了,没有人去问过她为什么如此伤心,因为人们都知道这样的伤心是不需要相问的,问她就不如问自己。一场特大洪水走过之后,他们除了生命什么都没有了,谁人不识愁滋味呢?

况且,人们都知道,即使问了,也得不到回答,洪水到来的那天晚上,这个女人第一个发现了洪水,她四处奔走呼号,嗓子都喊哑了。

而村里最凄惨的大概也是这个女人了,这个女人失去丈夫和儿子已经多年了,当年也是一次大水,把丈夫和儿子一起卷走了。而去年,她那好不容易被扶贫办扶持起来的江边那片大棚,是第一个被洪水冲刷过的地方。

政府的救济粮早已下来了,分到了每一户灾民的手中,包括女人的手中,据说女人接过救济粮的时候,什么话都没说,她很冷静,和别人的激动一点都不一样。

人们都知道,这个可怜的女人的心碎了。粮食是可以救济而来,但流失的心血是补不回来的。

整整半个月啊,她一直在江边流泪,流得所有看到她的人的心都淌满了心酸。她,一个寡妇,多不容易啊!人们开始把自己分的救济粮一小袋一小袋地送到她的家里,因为这样或许能抚慰一下她。用她失去的东西弥补她,或许是最好的安慰了。

但是,女人依然每天都在江边流泪。

第十八天,她依然去了江边,村长终于看不下去了,他觉得不能这么下去的。村长上去说:“刘子她妈,庄稼没了,就算了,我们来年再多种点,不就回来了吗?”

这个女人猛然转眼看村长,一时间泪水涌了出来,女人终于说话了,她用颤抖的声音:“庄稼能种回来,但是在我那大棚边被冲走的三个兵呢?他们冲走了就冲不回来了啊……他们,都是一群孩子啊!”

村长惊愕无语,身体战栗起来,泪珠从眼角滚了下来,而那个女人的哭声大了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同情与怜悯话题

全文共 503 字

+ 加入清单

一枚小小的硬币,落进了乞讨者的铁罐子——叮当!声音是那样的清脆响亮,它似乎在向全世界宣告:我多么善良,我的行为多么高尚!

一颗金灿灿的种子潜入了本是荒芜的土壤,它是那样的悄然无声,既使当它带着喜悦钻出地面,欣赏着已经成为土地一部分和自己,也仍然显得如此安详。

如果在命名同情的圣典上,当之无愧的应该是后者——悄然无声的种子,而不是叮当作响的硬币。

同情,人性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人类组合的和谐音响。我曾苦苦地追寻过它的色彩显像,包含着色彩三原色中的两种。没错,肯定没错,请原谅我的自信。难道你没看到,它给被同情者送去的是温暖,为同情者带回的是收获。

同情,是一种美。它不是居高临下的恩赐,不是装模作样的慈悲,而是人与人之间一种和谐的连结,同情者与被同情者之间同等的情感流动。请设想一下,如果一个同情者把自己比作高山,而把被同情者看作低洼,那么高山流水只能在低洼里搁浅,而无法反馈。如果世界上真有上帝,那他一定是最寂寞的。他以救世主的身份恩赐于凡民,却永远不能获得交流。有的人说:“我也想同情和帮助别人,可是,他只朝我看了一眼,一扭头就走了。”我真想告诉那人:去对着镜子照照自己的脸吧,那脸上的表情一定象个骄傲的王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同情与怜悯话题

全文共 459 字

+ 加入清单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道理。当你给予其它人帮助时,自己不仅会感到心情愉悦,被帮助的人也会感到欣慰。

同情和给予的区别,也仅仅在一念之差,我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凛冽。医院门口排了长长的队伍,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蹲在角落里,冻得瑟瑟发抖,这时,旁边走来一个年轻人,用手拍拍老人的肩膀说道:“老大爷,天这么冷,进屋去等等吧!”那老人没有说话,继续呆在那里。几个小时过去了,那年轻人又过来了:“老大爷,赶紧进屋去吧!”老人依然不语。这是一个大汉气势汹汹的从医院里走了出来,手里拿着棉被,护士拼命阻拦着,可还是无济于事,年轻人见了,急忙拦住大汉,那大汉急了,抓住了年轻人多脖领道:“你眼睛是不是瞎了,他都已经冻了几个小时了。”

读到这里,事情大概弄明白了,年轻人的做法不过是一种怜悯,同情,而大汉的做法,则是真正给予老人关爱。

当人们在帮助他人时,往往将同情当做是给予,但是换个方向想想,如果你是被帮助的人,别人同情你,你会接受吗?当你面对需要帮助的人的时候,你会怎么做?

[同情与怜悯话题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