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活着》影片观后感(优秀20篇)

《终极胜利》集中展现了潍县集中营内日军与侨民间的对峙,这些留在中华大地上的侨民已经做过人生的选择,像李爱锐一样在民族正义面前,舍弃了家庭与财产。下面是开学吧网为大家提供的影片观后感,希望对你有帮助。

浏览

3333

作文

441

2024青春励志影片《李雷和韩梅梅》观后感

全文共 2375 字

+ 加入清单

李雷和韩梅梅》一部号称中国电影史上最干净的一部青春片,一部怀旧80后青春时光的影片,上映以来,口碑直线下降,豆瓣评分已经低至2.9,很多人纷纷吐槽这并不是他们的高中生活,影片情节俗烂透顶,演员堪称零演技。导演杨永春为此不惜和众网友在微博上展开撕逼,声称剧情来自高中班级真实情况,而且自己有暗恋隔壁班一个男生8年的经历,在网友质疑后言语之中更有一种你行你上的意味,让人啼笑皆非。在这里,我只想谈谈我的看法,我眼中的高中,以及,暗恋的感觉。

整部电影给我的感觉是什么都想讲但是又什么都没讲好。

首先,我觉得整部电影差一个推动感情的内因,如果想表达一见钟情,那就在相遇的时候展现就好了,如果日久生情,不好意思还差点火候。还有李雷是如何喜欢上韩梅梅的?韩梅梅何德何能?就因为体育方面实力碾压男生?因为一口蹩脚的英语口音?不管是因为什么,这都不足以构成男生女生之间相互喜欢的因素。喜欢可以是先一见钟情,但维持喜欢的,还是自己眼中看到的对方的内在魅力与美。可是在《李韩》里过于肤浅,刻画力度不够。

其次,剧情虽然没有其他青春烂片的伤感打架堕胎撕逼,但是处处还是体现了一种与学生高中不符的天真和为了套上李雷和韩梅梅这个梗而故意安排的剧情。开场就是,初中时期的韩梅梅踢球赢了所有男生,男生纷纷把自己的东西给韩梅梅。且不说此等举动是小学生该做的还是初中生会做的,令我感到搞笑的是,Jim居然送了一只鹦鹉给韩梅梅。首先鹦鹉好歹也是宠物,和主人也应该有感情吧,主人说送人就送人了?而且只赢了一场球,这代价有点大吧?李雷也才给了一个手电筒而已啊?而且,这只鹦鹉也没有承担什么重要线索,这个情节完全不需要,很明显,这里就是为了强行套用教材梗,就算片名叫《李雷和韩梅梅》但是一切也没有必要完全固步自封吧?

第三,入学档案是谁都能随便看的?就因为想了解李雷,就去看入学档案?拜托李雷是你的初中同学啊!你tm初中同班三年,优势学科是啥你不知道?期末考试没有成绩单的?而且学校档案室是你想进就能进的?我高中三年,连我的档案放在哪里都不知道,就算没有我这么粗神经的,档案室你能随便进?老师能这么不负责任?档案对于一个学生多重要不知道吗?

第四,高中值日是打扫教学楼?这个我问过几个同学,大家都是打扫自己的教室,最多是打扫本班教室外的走廊,什么时候连学校的楼梯杆都需要学生来擦了?难道是我的高中太娇惯我了?

第五,高中有这么闲吗?篝火晚会,沙滩排球,海边钓鱼?敢问《李韩》这部电影到底有多少在真实的反映我们高中的生活状态?我们的高中仿佛只有做不完的练习册和上不完的补习班。能够和朋友出去看一场电影,玩一个白天就觉得很开心了?有多少家长能让自己的孩子在高中这么重要的节骨眼上夜不归宿?倒不是说没有,而是有多少?

最后,这不仅仅是《李韩》的毛病,而是当下青春片都存在的一个通病。那就是亲子关系如阶级敌人一般,妈妈永远是那个不通人情,处处侦查,一有风吹草动就严刑拷问孩子的家长,父亲永远是那个老好人,孩子永远是战战兢兢,在和妈妈进行着压迫与反压迫的阶级斗争当中。我想知道,现实生活中有多少父母和孩子是这种关系?如果全中国都是这样的话,那中国的亲子关系该有多么淡漠?可是中国的学生还是生活在幸福中不是吗?而且真正带给学生高考压力的,并不是家长的咄咄逼人,而是家长言语行为之中的关心,和有时略带焦躁的呵斥。高考,说难听点有一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意味,但是父母绝对不会因为高考而变得神经兮兮,因为在高考和自己的骨肉之间,他们会毫不犹豫的选择他们深爱的孩子。

整部电影唯一可圈可点的就是揭示了教师乱补课的现象。但是这应该是初中老师应该扮演的角色,高中老师根本不需要在课堂上振臂高呼“你们快来补课吧”。而且,孙斯成,他的来路学历学校都不会查的吗?是不是斯坦福毕业的学校难道不知道?什么时候学校找老师门槛这么低了?用人都不用审核的吗?

还有,大言不惭号称是“史上最干净的青春片”的《李雷和韩梅梅》,你们是没看过《青春派》是吗?虽然里面妈妈的角色依然不通人情,但是也并没有被刻画的相当刻薄,而且妈妈也是有苦衷的,人物小传写的十分到位,而不是《李韩》这种从头无厘头到尾的。《李雷和韩梅梅》并不是史上最干净,它只是一部干净的没有内涵精神的俗烂电影而已。

最后,我想来谈谈我眼中的高中时光。我想说,流水账一般的生活,才是我们的高中啊!我们的高中,没有那么多的轰轰烈烈,没有那么多的挤眉弄眼,没有那么多的爱恋作战计划。我们就是在平平淡淡的生活,学校家庭两点一线,上课偷偷看喜欢的人一眼。即便和喜欢的人有交流,也不会假惺惺的回头装没看到。回到家父母关心你的课业之余,也会和你开心的聊着别的。导演自称暗恋隔壁班男生八年,可是我想问问你,暗恋真的就只是你描写的那样吗?暗恋的酸甜,委屈你真的有体会过吗?暗恋,真的有那么明目张胆吗?又或许,你真的还记得你的高中生活吗?我是一个看电影基本不会快进的人,可是影片结尾的那个募捐,那场演唱会简直要尬死我了,不快进我可能都会把胆汁吐出来。

李雷和韩梅梅只是一个梗,透过这两个人,可以回忆我们这代人很多很多东西。我们的高中,虽然很平淡,但是也有很多值得感动的地方,可能是在高中遇到了一群逗比但聊的来的朋友,可能是一次考试失利后父母和老师的关心,可能是分文理时的纠结和争辩,可能是高三时压力太大,父母想问而不敢问的小心翼翼的眼神,还有可能是,怦然心动后却独自面对失恋的难过……这些都是流水账,但是都会比影片中的情节更有营养,更容易产生共鸣。

说了这么多,应该没有人质疑我是水军。我不是想故意黑谁,更没有很多时间来黑一个本来就不容易的小成本。我想说,你觉得你很走心,可是你表达的东西过于肤浅和脱离实际,就不要怪观众不买账。我相信唤起一代人记忆的不是只有收音机或者略有年代感的造型,而是我们当初那难以言明的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红色影片董存瑞观后感

全文共 487 字

+ 加入清单

我看了一部50年代的电影——《董存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教育。

故事是1945年年春时,董存瑞在重重困难之下,终于当上了抗日队,在队伍中董存瑞和他的伙伴虽然不满二十岁,但是他们却有惊人的魄力和胆识,在战场中,屡次立功,让连长刮目相看。

故事主要在1948年5月25日,他们进攻隆化县战斗。面对敌人凶猛的火力,队友们一个接着一个倒下,董存瑞再次请战。此时,他的左腿被敌人的机枪打断。突然,冲锋号吹响了,董存瑞用身体做架支,左手托炸药包,右手燃起导火索,随着天崩地裂的一阵巨响,敌人的暗堡被炸毁。董存瑞用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胜利的道路,他年仅19岁。

看完时,我感慨万千。一个19岁的青年,不惜生命保卫国家。当他炸毁暗堡时,那种不怕敌人、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不屈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我。

现在想想,董存瑞比我大9岁,却比我强上百倍,甚至千倍。他的优点是我所不敌的。

从这部电影中,我深刻体会到要有无私的爱国的奉献的精神。董存瑞和那些革命战士,难道不是他们为我们奉献现在这美好安宁的社会吗?每个人都想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难道他们不想吗?他们想,当然想!还不是为我们吗?没有他们会有我们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小孩不笨影片观后感

全文共 979 字

+ 加入清单

昨天去儿子学校开家长会,听娄老师讲了《小孩不笨》这个电视很值得我们去看,今天刚好放假,打开了电脑,静下心来,好好地看了起来。

里面的情节与独白,真的让我反思,很多地方都让我流泪。是啊,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把郝老师那样的钥匙,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呀!

剧中杨学谦的博客和弟弟杰利的舞台的独白,我颠过来倒过去,看了好几遍,真的很值得人深思。现在我把这些抄下来——

学谦的博客……昨天晚上,看到爸爸的电脑出了问题,今天早上,他没有把电脑带去,我就花了点时间,帮他修好,希望弄好电脑后,帮忙他完成工作。没想到,送到办公室给他,他并没有感激我,还把我骂了一顿。有谁可以告诉我,我该怎么做才能不会被骂呢?今天,我的华文测验竟然只拿了38分,付老师问我,要怎么才能帮我,我告诉他,杨学谦已经被鞭死了。妈妈呢,只会骂我、逼我,不管我做什么事,在她的眼里永远都是不对,不好。记得我刚升上中一的时候,有一次回家坐错巴士迷了路,回不了家,我好害怕,我找到公共电话打给爸爸,他说他在忙,没空听我电话。迷路的感觉好可怕,天黑了,我才回到家,妈妈还把我大骂一顿。慢慢地,我知道这个家,只是个让我睡觉的地方,这个家表面上什么都有,其实什么都没有。

学谦弟弟杰利的舞台的独白:爸爸妈妈终于可以来看我的演出了,更高兴的是,他们已经找到了郝老师说的那把钥匙。其实这把钥匙一直都在大家的身上,记得在我们小的时候,我们时常在鼓励和称赞下,跌倒了又站起来,当时有多幸福,自己都不知道。而又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称赞和鼓励我们的话,在我们渐渐长大后,也慢慢变了,门也慢慢关了。多鼓励人家,多看人家的优点,真的那么难吗?其实,大人和小孩都需要获得人家的称赞,可是为什么我们在称赞别人的时候,总是那么吝啬呢!在每个小孩里面,都有一个好孩子和一个坏孩子,只要唤醒他们的好孩子,他们就会把最好的拿出来。有句话说得好:“资源,放错地方,就是垃圾。而垃圾放对地方,就是资源!”校长和付老师在赏识成才哥哥以后,所发生的奇迹让我们了解到,原来赏识也是一种强大的推动力,你看成才哥哥再也不是烂苹果了,而这股推动力的发生,只是因为简单的几个字,几句话,或是一个动作、一个表情,就已经改变了很多事情。

是啊,其实小孩要的真的很简单,并不是大鱼大肉,也不是穿名牌,他们只是想得到你的肯定和鼓励,给他们信任和动力。

[小孩不笨影片观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一呼百应》影片观后感心得

全文共 507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这个春节过得很特殊。因为,肺炎病毒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春节期间,电视中,网络上每天都有播放肺炎情况,这种病毒传播性特别强,除密切接触传播外,空气飞沫也可以传播哦!这的确让人感到十分可怕。尽管,肺炎病毒来势汹涌,在危难之际,不少90后选择“逆行”,无数年轻人挺身而出,奔赴抗击疫情一线,选择与家国共难关。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90后女孩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神经内科护士~单霞,为避免交叉感染,节约穿防护服的时间,她剃光了及腰长发,她说:“头发没了可以再长,现在首要问题是保护好自己的同时,尽力量去救更多人。”她的一番话深深地感动了我。

如今,病毒疫情还未结束,全国各地除了医生 药店 公安 保安 环卫工人一直坚持在一线工作外,那我们学生不能正常开学上课 还有餐饮行业

娱乐场所……现都不能正常营业。虽然,我们不能上一线出一份力,但也不能给我们的白衣天使及国家添麻烦啊!此次疫情严重,特殊时期,我们要老实待在家,春节不串门,保护自己,同时也是保护亲朋好友,这就是对国家

对社会的最大贡献。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个人卫生哦!

在这次战疫中,我明白什么是“一级响应”,那就让我们一起打败这可怕的肺炎病毒吧!加油武汉!加油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4:2024年革命理想教育影片《血战小朱庄》观后感

全文共 269 字

+ 加入清单

历时半年多的紧张拍摄和后期制作,由市委宣传部、淮北市相王影视文化传媒公司联合摄制的高清电影《血战小朱庄》,正式拍摄完成并取得公映许可。6月12日下午,《血战小朱庄》首映式举行。

《血战小朱庄》是一部抗战题材电影,它再现了1944年8月新四军四师师长彭雪枫为策应中原战役,破坏日伪调兵计划,恢复津浦路西革命根据地,率部越过津浦铁路,挺进路西的英勇故事。

值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播放抗战题材影片有着更加深刻的意义。它让我们回首烽火硝烟的战争年代,缅怀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铭记历史,热爱祖国和人民,倍加珍惜今天的和平。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走近毛泽东》影片观后感

全文共 2767 字

+ 加入清单

走近毛泽东》这部影片的创作者用平民化、生活化的视角展现了毛泽东的人性、个性和革命意志。

下面是语文迷网整理的《走近毛泽东》影片观后感,希望对你有帮助。

《走近毛泽东》影片观后感_篇1

今天,学校组织观看《走进毛泽东》这部电影。看完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电影中的一幕幕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我的心受到极大震憾。

毛泽东于1893年出生在湖南湘潭的韶山冲。他8岁入私孰。这就是他的起萌学习,在那时他就抓紧一切时间读书,尤其爱读古典小说,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小说。这些为他以后的革命斗争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毛泽东17岁离天家乡告别父母到长沙第一师范学校求学。在那里接受并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用他特有的聪明才智和他那犀利的笔杆子,依靠最广大的劳动人民,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军克服常人难以想向的困难,以坚韧不拔的毅力走过了草地,爬过了雪山,战胜了国民党蒋介石有精良武器装备的800万军队。他不愧是伟大的军事家、革命家和政治家。革命胜利后,毛泽东常用生活中的小事教育勉励身边的工作人员不畏艰险,永住直前。一天,他和几们工作人员登山,太阳快下山时,身边的一个人对他说:“主席,前面没路了,太阳也快落山了,我们回去吧!”毛主席对他说:“你累了吧,路是人走出来的,我们只走到半山腰,怎么能半途而废呢!”听完这些话,他们羞愧的同时更明白了主席话中的深刻含义,他们奋力前进,直到顶点。从这些小事中也不难看出毛泽东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性格。毛泽东的精神教育了我,鼓舞着我。

毛泽东伟大的人格魅力,激励着千千万万中国人民奋勇前进;他的丰功伟绩永载史册;他的音容笑貌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走近毛泽东》影片观后感_篇2

毛泽东是至高无上的,甚至是神圣的,他是我们的伟大领袖,新中国的缔造者。如果用邓小平的话来说就是如果没有毛泽东,我们将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这句话是对的,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由此看来是毛主席让我们提前走到了黎明,提前结束了中国人民的苦难。他拥有经天纬地之才、鬼斧神工之力,他的功勋超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他的英名必将流芳万世、永载史册。甚至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他是神灵的象征,被人们顶礼膜拜。这是我在看过《走近毛泽东》之前对毛泽东的一个大概的认识。

本来我自己也是个毛泽东迷,我崇拜他,特别喜欢读他的诗词,从他的诗词里面常常能让人感受到他的恢宏气势、宏图大略和他那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智慧、胆识与魄力,我想没有什么更能够比他的诗词更能表现他的鸿鹄之志的了。比如我们可以从以下这些词句中就可见一般:“孩儿立志出乡关,学部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等等。

今天观看了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之后,顿然感到原来我们伟大的毛主席其实也不是那么的高不可攀,遥不可及,他是那样的朴实、亲近,他总是走在人民大众之中,跟人民群众情浓意浓,在他的身上从来不存在任何的刻意遮掩,总是那样的真诚、坦荡、随和、率性、自然、豁达。在听到人民群众正在受苦时他就情不自禁的流泪,在听到人民群众战胜了病毒时他就高兴得彻夜不眠,在接触不到人民群众时他就郁郁不乐。一句“年青人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未来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归根到底还是你们的”到出了一代伟人对年青一代的殷勤期望。进入晚年的毛泽东,对于人的生老病死,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悲哀与不舍,表现出的是旷达。正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人总是要死的,毛泽东是人,所以毛泽东是会死的。我死了,可以开个庆祝会,你就上台去讲话,你就讲今天我们这个大会是胜利的大会,毛泽东死了,我们大家来庆祝辩证法的胜利……”。但是自称具有几分猴气毛泽东,从来不循规蹈矩,在外交场合上是那样的随和令人感到亲切,却又从来不放弃原则和国家民族的尊严与利益。

我想我们作为新世纪的新一代,特别是在时下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给我国带来严峻挑战的关键时刻,我们更应该向毛泽东以及老一辈革命家们学习的是,他们那些自力更生百折不挠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以及胜不骄,败不馁,简朴、清廉、唯人民的利益马首是瞻的优良作风。我国现在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全面推向前进的关键时期。我们更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加深对历史的认识,吸取有益的营养,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服务。把毛主席生前想做而又没有来得急做事情或者是想做而又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

纵观毛主席的一生,他始终信仰的两个字那就是“人民”,他相信只要把人民的问题解决好了,国家就能长治久安,民族就能兴旺富强。他所做的一切工作和努力都是为了人民的幸福安康,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喊出“人民万岁”的最高领袖,在他的心里党和人民的关系是鱼和水的关系,离开了水鱼儿就不能生存。因此他始终相信坚持密切联系群众,走群众路线,坚持一切为人民服务的最高宗旨是我们党取得胜利的关键。

我们今天要吸取的不仅仅是他留给我们的一系列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武器,我想我们更需要的是他那种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以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踏踏实实的实践精神和伟大的人格魅力。理论体系再先进,旗帜再鲜明,口号再响亮,一旦离开了具体的实践行为一切都是空谈,我们一方面需要加强自身的人格修养提升自身的各方面的素质,另一方面又要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把所学到得东西同具体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更好的造福于人民。

《走近毛泽东》影片观后感_篇3

12月4日下午,南疆公司如期召开了政治学习例会,会议由机关党支部委员周嘉陵主持。周部长说:每周一次的政治学习例会不一定非得通过诵读的方式呈现出来,我们也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展现给大家,通过这种方式更能加深个人的学习印象。本次例会,周部长为我们播放了《走近毛泽东》纪录片。

《走近毛泽东》是一部让人非常震撼的纪录片,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浮躁的时代,突然看到新中国刚刚成立时,一切都百废待兴的样子,对我震撼颇大。

这部纪录片中对我影响最深的是毛主席说的“两信”即为“自信”与“信任”。记录片中讲到毛主席有个爱好那便是游泳,在大风大浪来临的情况下也照游不误,当身边的警卫人员劝他时,他便说出这样的名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毛主席是在强风大浪中游泳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自信。当一个美国记者问毛主席,你是凭什么来管理你的国家和人民?毛主席微笑回答说“是人民的信任,正是因为有了人民的信任,我才感到自身的责任重大”。

在我看来对于企业也一样,只要企业所有职工都积极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当中,在本职工作中找到自信,我们做事一定会事半功倍。如果企业高层、中层、一般员工都能够相互信任,彼此有着责任感与使命感,团结一致,我们不仅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还会充满幸福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法律影片观后感

全文共 503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都生活在法治的社会里,法律无时无刻不在你我身边,没有了法律就没有了秩序。我们的国家如此的安定和谐正是因为有了法律,我们的社会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国家没有了法律就像一个无头苍蝇乱了套,如果要国泰民安,人的心中必有法律常驻。

某市一位杨阿姨到附近的邮电局营业厅办理电话安装,可此邮电局营业大厅贴出通告,规定凡在本市安装电话的用户,必须到其下属企业购买电话机用户办理装机手续的同时先交电话机款否则不予办理。杨阿姨在办理电话安装业务遭到拒绝后,将此邮电局的做法申诉到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通过核实,指出企业违反了《不正当竞争法》构成了不公平交易行为,并对其处以罚款。杨阿姨运用法律武器保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我们从小就已开始学习思想政治,面对充满诱惑的世界作为初中生的大家更应该增强法制和道德观念,自觉规范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在社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我们要懂得公民在社会生活中的权利和义务,懂得与社会有关的法律,依法办事,依法律己,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全面提高自身滋生的基本素质,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做一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法律就在你我身边!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金刚川影片观后感

全文共 651 字

+ 加入清单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英雄赞歌》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部电影《金刚川》。电影8月筹备,10月上映,在所有人都对影片质量心存怀疑的时节下,电影在首波口碑解禁时获得了业内人士“目前中国电影工业水平的最好体现”的高度评价。

迷妹有幸在现场看了点映,电影看完最大的观后感就是——燃。

本以为战争片会浓墨重彩的描绘大场面,但《金刚川》却把重点聚焦在了一座桥。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进入了最终阶段,为了确保金城前线的战力,志愿军必须誓死捍卫这条交通要塞——金刚桥。

这道桥有多重要?

用片中的一句话:赢了,敌人的地狱;输了,我们的地狱。

敌人当然不会放过这条生命线,轰炸机、榴弹、定时炸弹轮番上阵,来来回回炸了七次,人民志愿军也反反复复修了七次。

这修桥的过程,就是《金刚川》。

影片别出心裁的通过战友、对手、高炮班、桥这四个视角来展现这一段历史故事,从修桥的工兵团,到敌方空袭的美国士兵,再到掩护修桥抵御空袭的高炮班,最终这一切又回归到了桥上。和历史一样,任何一个值得铭记的时刻,都是靠众多人的参与,互相影响,互相作用,最终,成就历史。

电影也在细节上设置了非常多的小心思,蜻蜓、白马、哨子、炮壳、酒壶、烟叶子、桥。比如连接张译与吴京的哨,就是他们传递信息,传递情感的东西。每一次视角的转换,都会在这些细节上,看见前人留下的印记。

“那一年,俺们都才十七八岁”,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打赢这最后一战,然后回家。

但在这场异国他乡的战斗里,我想,无论是回家,还是牺牲,他们都准备好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影片建国大业的观后感

全文共 3355 字

+ 加入清单

整部片子给我的感觉是风格严重不统一:忽而细腻、忽而粗放、忽而讲究、忽而滥造,画面给人的感觉是如此这般,音乐亦是如此,建国大业影片观后感。片子剪辑水平也是这样,一会儿特别流畅,比如影片开头儿一直到陈导出来之前乱哄哄的街景哪儿,本来挺流畅的一口气,忽然就戛然改味儿了;一会儿又不知所云,前边一点交代也没有便生往上接,美其名曰观众应当自己补足对中国近现代史的无知,但编导根本不考虑"有知"得在先认明人物对象的基础上才有可行性,否则根本不知道那个正在动作的对象是谁何以认知呢?(饰演片中人物的演员年纪与史实上人物的真实年纪根本无法对接,或者说混乱到了让人不知所措的地步,弄得观众真是难以准确对接)一会儿又是莫名的长如裹脚布一般没完没了,比如那个所谓大捷过后众人烂醉、然后鼓乐齐鸣、群舞之类,把个共党首脑弄得特别没品(哪儿到哪儿呀,虽说"自此长江以北无大仗",也不至于癫狂于此吧。全不如之前的那个"老毛"闻听大捷的消息之后,险些一屁股摔地上那个镜头更高级、更禁得起品味,虽然那镜头是如此之短暂(俺以为释然与癫狂原本是两重天地)。

喜欢片中很多细腻的场景:

比如当头一次众共党领袖与民主党派(表老们)相聚时,一边是恩来在端茶送水、一边是老毛不不拘小节地熏着烟给朋友们上花生,那种从窗外都能够体味出来的真情与温热让人内心萌生着不寻常的感动:难道不是一家人的感觉吗?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感觉吗?

比如老蒋小蒋在前景谈着家国的私话,后景的那群鸽子忽而往西、忽而往东地飞来荡去。

再比如闻听冯玉祥先生出了意外,老毛本来大怒到了踢翻洗脚盆的程度,但当他怒冲冲地到恩来处责问之即,看到气急的恩来,他又做起好人、开始抹稀泥,眼神里反而涌出对那些做具体工作同志的同情来。这种对于我党掌舵人的描摹非常让人感动也让人信服。

极不喜欢那些特别搞的、一看就是做出来的场景,比如那个在延安上空投弹的飞机底部的近镜头特写,觉得特别假,音响怎么听都似后期做出来的。还有那个莫名的国军坐探的发报镜头(张涵予饰演的那个所谓管小灶的解放军小头目),看了后来才知道那个事情根本没有可行性。凭俺的这点点于中共党史的可怜知识都知道,一个管小灶的解放军小头目是无论如何难以摸上那个时候的中共机要电台的。哈哈,这情节太搞了简直,还有那个老范急慌慌地为主席抢吃的而恰中投弹的镜头,假的简直让人无语。

俺觉得此部片子可以让人称道和服气的地方是人物的对话,真是老道、准确又大气的典范。国共双方主要权力人物间的对话中,流淌着那么多历史况味与文化底蕴,居然又是那么地言简意赅,点晴之笔几乎充斥着每个关健桥段,真是不错。

而以这么多群星加入的结果更是几乎使良莠不齐根本无法避免,如果让我给众星星在此片中的表现排排座次的话,那么大抵可以如此这般:

首位:唐国强的老毛。

本片可说是在之前老唐的若干"神似老毛"的作品之后,第一次如此这般地达到了"形似老毛"的作品。我注意到在那么多的历史镜头重现的桥段当中,唐国强的老毛,无论是在体态还是在眼角、嘴角、眼神等细微之间均做足了功课,而那么多极讲究的镜头又是非常传神地展示了这个集化妆、灯光、造型与演员的出色表演于大成的一个个与伟人神似的分分秒秒,真是特别棒,观后感《建国大业影片观后感》。随着影片的进程,老唐越演越出色,真是特别地让人称道。

但千不该、万不该,临了临了,导演竟然让"真的老毛"出了一回镜,结果坏事了。因为,这一比较就出现了大问题,真人就是真人,就是几百年、上千年于中国大地上才会出现的一位真圣人。看那真老毛,破衣、乱发地从车上下来,只几步走,那眉目间传达出来的惊鸿一瞥就是闪耀出任什么人也复制不出来的风采气度,老毛那个明亮得、任谁也不能够复制的眼神呀!呵呵,真是为国强同志一哭。

其次:俺觉得是青艺老戏骨王冰饰演的张澜先生。俺是第一次看王老先生的戏,便在王老的演技下臣服,真是相当好呀。加上一旁毕彦君饰演的罗隆基的相得益彰的配合,使这对民主党派代表形象很经琢磨。俺觉得张澜这个人物在剧中的地位特别重要,如果他的风韵气质出不来的话,将直接影响剧中的几场重头戏。还好,剧组选对了人,老戏骨撑住了台面。再次:俺推一把许晴的宋庆龄。之前在网上见不少网友砸她的砖头,但看过片子过后非常赞许编导的目光,许晴的这个国母是完全立得住台子的,非常棒。透过镜头,好似能够嗅得到一缕淡淡的香气;让人记得那篇著名的散文中的句子:只知道她美,但让人具体地说出来她到底哪儿美、什么地方美却又说不清楚。对,国母在我的心里就是这么个感觉,衣服也对、走路也对、眼光也对、淡然的笑也对、声音也对。喜欢那场戏,庆龄对秘书说她要出去走走,结果看到门外的街角、路旁,远处的街角、路旁,竟然合衣睡着那么多、那么多的征战多日、入城之后的解放军的官兵。那个镜头特别长、特别美,传递出来那么饱满却又那么深沉的爱:解放军战士对人民的爱、国母对子弟兵的爱、对中共老友的属下们如此人道主义的行为的欣慰与欣喜。喜欢。可惜,庆龄的戏份儿太少了。第四位:蒋家父子因为正在看电视剧《解放》,又刚看过《北平战与和》,看完这两部戏里那么英俊潇洒的老蒋之后,再看张国立的老蒋第一个念头就是惊异于他的年高老迈,哈哈!加之,本片不知出于什么想头,对老蒋的正视程度远低于《解放》与《北平战与和》,所以真是不太适应电影的表现尺度。比如,电影在老蒋得知李宗仁当选副总统后表现出的那般小家子气,就让我很不以为然。我情愿相信在前两部电视剧中对老蒋的那个表现尺度:他是个心态甚平和的政治党棍而不是个锱铢必较的黄口小儿。因为有了两部电视的参照物,所以对于影片中的老蒋就有了先入为主的不满,故对于张式老蒋就实难公允了。毕竟,他扮相也无、气度也差(我指的是对于一个国民党领袖人物的内心戏没有深入到位)、政治手腕也严重地落伍。还好,网友们没有说错,张国立老师的台词处理相当棒,那叫成功得不得了。陈坤的蒋经国演得之好,不少人都说过了,俺不想重复。但俺以为,这个小蒋还是有问题的,他绷得太厉害了,人无完人,小蒋亦不是完人,如果陈坤能够挖掘出小蒋的一些不完美处,或者至少松弛些怕会更好。导演们出彩儿的有两位,首推冯导、再赞姜导。俺不喜欢那个直着眼睛抡大枪的老冯(要么就提白灯笼找老蒋),不管陈导有多么酷似故人,俺总觉得想当年那冯大人不可能行为那么地没溜儿,唯一可能是编导们才使他如此地没溜儿,老国民党员应当是行为举止大抵"有些溜儿"的才对。不好意思,陈导的老冯在俺看过于市井气了,有点二儿。回头说冯导那场戏,因为正值小蒋在沪打虎期间,故俯拍的一应黑压压的一队男人过来(围着一辆洋车猛跑)进,我原以为是小蒋的队伍,心说:不对呀,这也太招摇了。然后,冯导扮的杜月笙出镜。哈!会心一笑:这就对了。杜月笙台词不多、两步走也不长,但戏的味道足、台词处理讲究、把这个老干子的气力逼得不成不成的,真是个特别好看的桥段。姜导的戏好,扮相细腻、人物内力实足且台词处理得饶是讲究,实众望所归也,结果便透着老道的戏单薄了,真是个无奈的PK。比这更无奈的还有同是大段高音调台词的PK了:一个是吴刚的那长长一段儿闻一多演说,那叫酣畅淋漓(虽然还是没有达到金山的程度,但已然是好的让人唏嘘了)。另一个就是小字辈儿刘烨的声嘶力竭,直让人怕他因此而撕破声带退出演艺界。然后就是一大堆中规中距的演员了,太多,俺不想一一列举。但喜欢恩来对老毛的每一场捧戏,有他的戏好才有了老毛的光耀。喜欢老总不多的几个镜头,不言不语中透出的不怒自威与气度饶是不凡。喜欢老毛给老总点烟的那个镜头,友情、信任、依仗全在那点滴其中了。众女星中间,陈好的傅冬菊独放异彩,眼神中的气度与明亮与她老爹相得益彰,不过修宗迪老兄的傅作义那个衣服也太搞了吧,照我儿子的话那叫直逼"巴顿"、肥得那叫一个难看,哈哈!总之,本片值得一看,不过俺以为,想要过把瘾的话,还是应选择看电视剧《解放》。电影版的毛病是任什么情节都以浅尝辄止告终,但长处是确实有的地方与电视剧不同,饶是制作精良。比如唐国强的老毛吧,那电视剧《解放》还是他老人家自己导的呢,但形似功夫与电影还是差着不是一点半点。至于那些众星星在此片中的景致吗,俺还是那个评价:良莠不齐是也,甚至于不止一位在此片中光荣牺牲了一回,比如成龙同学,那叫一个惨得了得!哈哈!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历史战争影片《明月几时有》观后感

全文共 672 字

+ 加入清单

电影《明月几时有》将历史上著名的“省港文化名人大营救”还原到大银幕上,展现了平凡小人物在国难当头时的勇敢抉择。面对一场生死未卜的营救行动,小学教师方兰(周迅饰)、神枪手刘黑仔(彭于晏饰)与绅士特工李锦荣(霍建华饰)根据任务随时变换身份,周旋在对敌前线。在片方最新曝光的人物海报中,三位主演的真实身份被推至台前,他们的身后敌人步步为营,剑拔弩张……命运将带他们走向何方?难免令人牵肠挂肚。

战争的洪流中,周迅饰演的小学教师方兰后来成长为游击队长,作为片中身份变换最为显著的人物,她的际遇最让人担忧。在海报中,周迅用一种静态的从容展现她的美,而她侧后方的日本兵,让人不禁联想到她的出行是带着重要任务的。对于方兰的人生蜕变,她的饰演者周迅坦言这是现实面前的必然抉择,“在那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相信很多平凡人都能开发自己的潜能,充满力量地保家卫国。”

”时常以硬汉形象出现在银幕上的彭于晏,在电影《明月几时有》中再度提升“武力值”。海报中的他手执双枪,将刘黑仔身上具备的神枪手特质展现无余。对于这样一个动作感十足的角色,彭于晏坦言刘黑仔可以完美呈现年轻人与敌人交手时的状态,“在战争中刘黑仔可以大展他的所长,游刃有余地完成任务。演起来很过瘾。”

海报中,霍建华的“潜伏”状态显而易见,身处大量文件中的他展现出了文艺青年的特性,而窗外的日本兵则在提醒着观众他的处境非常危险。静态的祥和与动态的危机对比鲜明,让人可以直观感受到影片中的紧张氛围。对此,霍建华坦言自己饰演的“李锦荣”有着非一般的淡定,“虽然处在危险的环境,但他仍然保有乐观和幽默感,这点很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关于“禁毒”影片观后感作文400字

全文共 574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在今天下午观看“禁毒影片。即使我已经把整部看完了,但我心中还是波澜起伏,久久不能平息。

影片的主人公因受好奇心驱使走进一家网吧,结识了一个不良少年,自从不良少年给他服下一粒药丸后,他仿佛变了一个人,成绩、视力和体力一落千丈,为了买毒品,撒谎、偷钱、逃课……后来,在警察和父母等人的帮助下,终于变回一个好学生。

吸毒是个人的深渊,家庭的灾难,社会的罪孽,人类的天敌。

从这一部电影中,我深深地感受到毒品的危害——一个人一般被诱惑,懵懵懂懂的踏出一步,就这一步,竟足以让一个优等生沦落为人人厌恶的吸毒犯!毒品就像一个张大嘴的魔鬼,等着那些自控力弱的人掉进嘴里,从此一去不反,让吸毒人的一生在吸毒的快意中比普通人提早结束一生……我终于明白了家人、老师的“金玉良言”是多么重要,我切记,一定要远离毒品!

曾经看过这样的新闻:一人因吸毒而产生幻觉,抡起大刀上街乱砍人,导致自己家破人亡,大好前途毁于一旦。所以我们不要让这个“无底深渊”吞噬自己的豆莞年华。

从今以后,我会积极劝告身边吸烟的人,想办法帮助他(她)。我一定要参加拒绝毒品的宣传活动,和志愿者们一起到各个地方,向吸毒者说“回头是岸”;向单纯的初中生说“悬崖勒马”;向世界各地的人大声说“生命是我们的,我们不要让毒品剥削我们的生命!

古人云:”万恶毒为首“,身为祖国明天的我们更有责任担当起拒绝毒品的重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美丽的大脚影片观后感

全文共 1264 字

+ 加入清单

早期丈夫和儿子的去世没有压垮她宽大的肩膀,面对人生的苦难,这位西部农村妇女选择了坚强,她把自己对丈夫和儿子的爱全部寄托在孩子们身上。她和孩子没有师生间的代沟与距离,有的只是母子般的情谊和师生般的尊重。当夏雨老师劝她离开那里时,她说的那句"我走了孩子们就成了没妈的孩子了"就是最直接的证明。

虽然在欢迎夏老师到来的第一堂课上,张老师把千里迢迢的"迢迢"念成"召召",看到那一幕时,我没有笑,反而有种想哭的感觉,因为正是她的这种"无知"更显示出她的伟大。一位没有多少教学知识储备的人却如此热忱的带着一帮孩子,苦苦地支撑着一个乡村的教育和一班孩子的梦想,尽自己最大的所能让孩子学得更多,那种品质不是更加可贵吗?

当夏雨老师说电脑是一位无所不知的老师时,电脑那出奇高的价格也没有让她犹豫片刻,因为她知道一旦夏老师走了,她没有能力教孩子们英语。为了得到那台电脑的赞助,她抛开了做女人的尊严,不能喝酒的她却一口气喝了一整瓶,其实酒精燃烧的不仅是她的脸,更是她那颗为了教育事业而不顾一切的心。

看到张老师所在的地区,我不禁想到其实中国还有很多类似情况的贫困地区,他们没有完好的教学楼,没有光亮的黑板,没有好课桌,没有好书本,有的只是一双双渴望读书的眼睛。和城市的教育相比,毫不夸张的可以用天上地下"来形容这种天壤之别,但这种教育的落后并不能归咎于这些落后的地区和老师,那些地区经济落后,没有更多的教育经费来支持教育。贫困地区的教育真正需要国家更多的财政支持,需要国家来确保他们享受最基本的受教育环境。

另外,这些贫困地区的老师也大多数向张老师那样拥有对教育事业的热情但缺乏专业的基础知识,教师质量不是很高,而小学教育这个最基本的教育阶段直至关重要的,这个阶段的教学质量的好坏对孩子以后的发展非常重要。而所有的这些地区的问题需要国家采取积极地措施来给与一定的政策支持,给这些地区输送一批高质量的教师资源,配备最基本的教学设施。

夏雨老师长在繁华的都市,理所当然的不习惯如此贫困的生活--没有水,缺少食物,环境恶劣。但这条件的艰苦也没有让这位充满责任感与爱心的志愿者退缩。尽管之后她男朋友来找她时她也动摇过,但她最终还是被孩子们纯真的笑脸留住了。的确,这里的孩子真的需要她,需要这位拥有丰富知识且充满热情的年轻老师。其实,其它类似的贫困地区的孩子又何尝不需要呢?

看到夏雨老师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我也不禁想到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志愿者,他们虽然拥有一颗做志愿者的心,但他们缺乏想夏雨老师那样的诚心。他们在做志愿老师服务时,往往先考虑所去地区的物质生活条件,即使有的去了条件很艰苦的地区,也无法坚持到最后。

我的意思不是说这些志愿者不能考虑这些因素,只是要做到志愿者的诚心诚意。不可否认的说夏雨老师所体现的那种品格正是他们所缺失的那种精神。其实当我们选择置身于教育事业时,我们就应该拥有这份责任心与爱心的品质,因为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教育者的价值观念、人生信条等都会影响到受教育者,更何况,作为教育者,本身就应该具有那种牺牲奉献精神。

[美丽大脚影片观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最新犯罪类型青春影片《黑处有什么》观后感

全文共 1878 字

+ 加入清单

屏幕上的曲靖在听到张雪被杀害且尸骨高度腐烂的时候,我想她心里非常矛盾。作为张雪唯一的女性朋友,她其实并不讨厌张雪,甚至某种程度上,曲靖憧憬着张雪。张雪是绝然不同的一种女性,她年纪大几岁,穿非常女性化的衣服,开风气之先烫头发,甚至已经穿着内衣。张雪还看过西方名著小说,向往着海南那个遥远的地方,“总有一天要出去流浪”甚至不惜挑战权威。曲靖看着张雪的神采,眼睛里流露出羡慕和景仰。张雪不像曲靖妈妈整天抱怨自己的男人但无能为力,也不像老师那样充满了破绽又勉强维护自己权威,张雪简直是不该存在于这个世上的那种女人。

然而张雪也被周围的人嫌弃甚至唾弃。她没有好好学习导致留级,她衣着发型都是“坏女人”的样子,她身边总是流连着小混混甚至成年男人,她竟然敢和老师顶嘴?!套用那句经典台词,张雪明明白白就是那只“有缝的蛋”。所以当她失踪而又有女尸出现时,不是她还会是谁呢?换言之,她不遭受惩罚,还有什么道理呢?!

曲靖矛盾着,她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矛盾的孩子。她很好奇父亲的工作,对这个充满正义感的职业非常感兴趣,但是老曲一身无用武之地的落寞让曲靖不断失望。她也有非常勇敢的一面,虽然总是被“女孩子该这样吗?”打击回去。然而她的矛盾正是她在思索的证明:什么是女人?什么造就了女人?我是女人,意味着什么?

印象最深是她鼓起勇气买内衣一段,并请注意电影把这一段拍到了她帮忙收月经带那段之后。曲靖嬉笑地拿回月经带之后被妈妈骂了一顿,她莫名其妙中又隐隐体会到什么。买内衣却让她挫败地体会到自己尚未被认可为女性的现实。当张雪作为女性被认可的时候,她曲靖为什么还没有被认可呢?如果是外在的东西,烫头发涂指甲穿裙子,她曲靖都一一模仿了,但是她究竟还缺了什么?周围父母师长告诉她说女孩该做的,她也尝试了,然而还是不行。男性的凝视也落到她的身上,然而是这样一个软弱无力的男孩子,又或者是这样一个软弱无力的老人,然而毕竟她作为女性被凝视着,但是作为一个女性被凝视,还是作为一个性的客体被凝视呢?坐在录像厅里,曲靖看着《蜜桃成熟时》,她落泪了。这眼泪一面追悼着张雪,另一面大概也追悼着跟随着张雪一同被惩罚了的部分自我。那个自我每次都会跳出来质问:谁规定了女孩不能这样?

这眼泪大概也追悼着认为“性别不是问题”的那份相信吧?作为哥哥的妹妹,父亲的宝贝,曲靖体会到了家庭以“保护”为名的爱,这样的爱专供女性,通常限制比支持更多,同时也削弱了女性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世界和能力。而在家庭之外,甚至还有邻里老师的眼神,她们心里都有个“坏标准”,似乎总是测量着女孩距离这个坏标准有多近?强奸杀人案的出现简直是一个规训的绝好时机!那句老话一再被证明了:“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作为一个女人,你竟然要穿裙子烫头发张开双腿骑自行车?强奸犯就在那边等你。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所看的《印度的女儿》,强奸杀人犯只因为一个女孩儿晚上九点还在公交车上就认定自己有理由奸杀她,因为除掉一个“坏女人”有助于纠正社会风气?!

所以豆瓣上说看不懂这部片子要讲什么的朋友们,你们其实也许已经看懂了只是你们不敢承认。其实这个片子不是要讲一起连环强奸杀人案,她不是来显示正义终将实现,我认为案件本身只是一个社会现实的极端象征。杀人犯的视线被安置在若干男性的身上,加上经常可以营造的心理紧张氛围,电影塑造了一个“对女性不友善”的社区/社会环境。电影想讲的是一个14岁女孩儿如何被家庭学校社区社会规训为一个“好女人”的故事。虽然这个女孩儿曾经有过对未知的好奇,对自身的探索,对男女纯洁友谊的相信,然而这些不符合性别规范的特质逐渐被磨掉了,为了“安全地”活下去,她终于即将成为一个乐于安守光明之处,乐于相夫教子,乐于抱怨男人但自己无力迈步的“女人”。

然而希望犹存,来自海南的明信片燃起了小小火光,娜拉出走之后竟然没有被奸杀,无论远方多么相同或是不同,她至少证明了,女性可以依靠自己活下来。片尾,曲靖在茂密的麦田(看不太出来,猜的?)里奋力向前行走着,正如她在未来成长之路上,将继续矛盾与挣扎在性别规训与自我觉醒之间。

作为同样是那个时代郊区成长起来的女性,我在观影过程中非常有代入感。尤其是看到父亲因为看到女人作为弱者很难对抗罪犯而决心教会女儿骑自行车时,我也想到自己家庭对我的各种支持,也许正是因为父母体会到他们那个年代中的局限,不希望让我也承受或巨献。即使有这样的努力,这个世界很多时候对女性仍然不够公平与友好,仍然有待我们每个人都去努力。下次,当我们的女儿问我们:“谁规定了女孩儿不能这样呢?”希望我们会认真对待她们的思考,希望我们不会说:“我规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活着》观后感

全文共 532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做《活着》,这部电影使我感受深刻,更加了解了生命的意义。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在民国时期,一个叫富贵的少爷,因为赌博,把自己的家产全都输光了,妻子家珍也离开了,父亲也去世了,过着贫穷的生活。一直到他妻子家珍回来,并得到一个皮影工作,日子才渐渐好起来。不幸的是,再一次表演中,富贵被国民党兵给抓走了,在国名党的兵团里,他感受到了死亡的气息。后来富贵又到了共产党的团队里,最后终于回到了家。在他家里,妻子家珍每天只能靠起早贪黑地送水来维持生活。以后,生活越来越好,但不幸却不断发生在他身上:唯一的儿子被兄弟撞死了,唯一的女儿因为生产时大出血也死了,不过最后他的妻子、外孙、女婿还一直陪伴着他……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深刻感受到活着是一件多么美好、幸福、快乐的事。在富贵那时候,一刹那间就是几条人命,但即使生活在艰难、困苦,他们从来没有放弃过生命,永远抱着一颗求生的心。

而我们现在的人,每天都在浪费时间,浪费生命,没有看重生命,从来没认识到生命是多么美好的事物。

世界上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只要你有求生的心,有热爱生命的心,有坚强的心,无论是生活还是心理上的困难总会过去,幸福的大门总会向你打开。我们应该像富贵那样,用坚强面对生活。

让我们一起热爱生活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影片《冰河世纪5》观后感

全文共 42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一家人去电影院看了3D版的冰河世纪5,笑点不少,情节也不是太复杂,反派也不如前几集那么突出,但,还是一部不错的电影。

第一次看到冰河世纪这部电影,是2003年的时候,同事拿光盘给我们共享电影,就是冰河世纪的第一部,正好是台湾人配的,主解喜德那种磁盘的带点卷舌的声音,加上各种诙谐幽默的台词,动作,奇思妙想的各种镜头,一下就喜欢这部电影。

后来,这部电影果真又出了续集,从第一集开始的那三个奇葩组合,树懒,长毛象,剑齿虎,继续给我带来不少的欢乐。客观的说,第二还是有不少好玩的东西,但感觉上,还是比第一要差那么一点点。

后来到第三集第四集,慢慢的只是孩子们更喜欢了,从第四集到今天看的第五集,都是和孩子在电影院看的,有不少笑点,但,确实没有第一集那么精彩了。

虽然后面几集没有超越第一集的精典,但还是觉得,这是一部非常适合全家人一起观看的电影,尤其现在有了团购,一张电影票二十几块钱就搞定了,去电影院,喝着可乐,吃着爆米花,消磨一两个小时,是蛮好的全家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影片《十七岁的单车》观后感

全文共 576 字

+ 加入清单

这个片子给我的感觉是在90年代的中国城市弱势群族在社会底层挣扎的悲惨生活,这部片子的风格和阳光灿烂的日子有点相似,但格调相当阴暗,压得人几乎喘不过气来,让人悲观地发现在中国森严的等级制度中生活是多么地无望。

影片的中心都围绕着一辆单车发展,而单车似乎也是一种隐喻,指的也许是对个人来说非常珍贵却很容易被别人夺走的东西,比如自由,人权,当一个人最珍视的自由被这个社会无情地夺走,而脆弱的个体在强大的国家机器面前又无能为力的时候,我们可以想象这种悲哀,所有我们当初以为美好的东西,或者是初恋或者是爱情,或者我们为之付出的一切,都象美丽的肥皂泡一样破碎了,得到的都只是永远的欺骗和压榨。当我们失去了所拥有的一切而变得一无所有的时候,我们就会被这个社会无情地抛弃,因为我们是“没有利用价值”的人,我们是社会变革中天经地义的牺牲品。这个时候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了。影片的结尾,主角拿起砖头掷向强者,最后被强者追杀,即使无关的人也难以幸免,心爱的单车被砸烂。似乎预示着:在这个森严的充满暴力的等级社会中,没有人能够置身事外,也没有人能逃脱地出去--要么同心协力,拿起武器,要么就只有死路一条。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影片的主角抬着破碎的单车走在城市中的情景,似乎预示着一种无奈,我们所曾经拥有的最宝贵的东西,最终会被这个肮脏的等级社会砸得粉碎。

[影片《十七岁的单车观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经典影片《帝企鹅日记》观后感

全文共 373 字

+ 加入清单

上个星期,我们观看了环保电影—《帝企鹅日记

刚开始,我觉得不好看,无聊极了。但是,到最后我却被这部电影深深的吸引住了,并且有所感悟。

原来南极的企鹅数量不断减少,是因为全球气温上升而导致的。随着温度的上升,预计有些地区的水灾,旱灾,火灾及海啸的发生率也会上升。如果整个南极的冰川都融化,那么地球上的一半都会被淹没。最危险的是沿海地区。科学家推测,地球上的一些地区冬天可能会迟来临,甚至有可能会没有冬天。

那因起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

①因为火山暴发出的热气体使大气层受破坏。

②人类燃烧化石燃料以及毁林引起的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大气中气溶胶浓度的变化,土地利用和陆面覆盖的变化等。

③人们开空调时,会在窗外喷出一些热气,这也是原因之一。

看了那么多资料,我下了一个决心,为了保护地球,我以后少开空调,热时就拿扇子扇。多种两棵树,让地球多一片绿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年度最期待影片《金刚2骷髅岛》观后感

全文共 942 字

+ 加入清单

不懂为什么豆瓣上得分(国内上映前是6分,上映后回升了)这么低,IMDB 7.2, 烂番茄 78%新鲜度 76%观众评分对于这类型的电影肯定是合格的;颁奖季刚过,对颁奖季拍来拿奖的电影和这种拍来赚钱的电影不要用同一个标准啊,拍怪兽片又不可能绕着路灯跳爵士,拍半部越南风情再开打,对着海风装忧郁然后再来段LGBT。

比较想写一下的是片中的反战主题。电影背景包括了20世纪对美国影响最大的两场战争,二战和越战,从片头的二战后期到故事发生的1973年,美军撤离越南前夕。越战这场在一代美国人心中留下创伤,让很多美军难以接受的失败对故事的发展有很深刻的影响,Samuel Jackson扮演的指挥官顽固地以Kong为假想敌,不顾一切地想要赢得对Kong的战争,就是因为不愿接受越战的失败,想要在一场新的战争中得到救赎。对于一部标准的爆米花电影,虽然反战并不是全片的核心,但剧中有很多反战的细节还是挺出彩的:

1. 二战的美军飞行员和日军飞行员流落孤岛,落地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拼命干掉对方,后来在险境中成为了兄弟

2. 二战老兵问 Did we win the war? 答 Which War?

3. 其中的一句台词, 大意是 There is only an enemy when you look for him

4. 抖森对二战中在汉堡被击落的飞行员父亲的回忆

5. 多次出现的士兵对家人的思念以及片尾老兵时隔20年回到自己家人身边的胶卷纪录片式片段

对于爆米花电影,剧情安排很合理,开场的情节铺垫迅速到位,20-30分钟就迎来了金刚系列必备的金刚打飞机的第一波高潮;中间在坠机后分成两条剧情线,到后期合并成一条线的过渡也很自然;后期合并成一条故事线后打金刚和打怪兽虽然老套但是实用,没有什么硬伤;最后的结尾很干净,不拖沓,留足了空间来拍续集。

可以看到对之前两个版本的致敬:

(1)必备的打飞机

(2)女主抚摸金刚的大脸

(3)金刚手捧女主 (金刚绝对直男,只和女主有身体接触,对男性人类都是拍死踩死...)

演技什么的全片都不大在状态,没什么值得留意的。

最后赞一下摄影,

景甜完全是可有可无的角色,真没必要抓住这点不放;镜头给得不少,台词没有两句,和黑人小哥有点小暧昧,但完全是路人角色,也没什么值得死命黑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爱国教育影片《血性山谷》观后感

全文共 659 字

+ 加入清单

晚上七点的时候,我和全校的同学们,怀着好奇的心情,带着自己的椅子来到操场上看电影,影片中讲的是:许多红军叔叔护送一位首长去延安参加党的第七次代表会议,由于山路不好走又有很多的叉口,所以迷了路,还好找到了一位老乡,红军叔叔们就请老乡带路走出这山谷,结果遭到大批的鬼子的伏击,这支队伍历尽艰难,最终成功地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影片中有一个片特别感人。一位红军叔叔在执行任务时不小心掉进了一个大洞里,但他勇敢地站了起来,尝试爬出洞,可是洞壁十分陡峭,红军叔叔刚爬没多久又滑了下去,他又重新站了起来,再试一次,眼看就要出洞了,可又滑了下去,就在这时他拔出一把匕首,用匕首在洞壁上掏洞,好不容易爬了上来。没想到又来了两个鬼子,他们残忍地把红军叔叔踢回了洞里,还向洞里扔了一颗手榴弹,我还以为那个红军叔叔会被炸死,没想到他竟然把那颗手榴弹“还给”了那两个鬼子,最后又艰难的爬了上来。

我十分佩服这个红军,因为它特别勇敢了、特别坚强了,他拥有信心、有恒心,凭此他艰难的爬出了洞,并且消灭了两个鬼子。我应该学习他的这种非凡的毅力,虽然我生活在一个幸福,和平的社会里没,我不需要打鬼子,可是我需要努力学习,来报效祖国。所以当我在学时遇到困难时,也应像这位红军叔叔一样,不怕困难,不怕敌人,有恒心,有信心,拥有了这些相信我一定可以解决任何困难的。

影片中日本鬼子拿着的是机*,可我们的红军却用着破烂不堪的步*,这让我明白了什么是“落后就要挨打”。作为现在的我们应该努力学习知识,让我们的祖国更加骄傲和自豪。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教育影片焦裕禄观后感

全文共 711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我生平第一次观看《焦裕禄》,从开头的那一幕朴实又震撼的场面,我的情绪被剧情所调动,时而热血澎湃,时而热泪盈眶,受到了强烈的心灵震撼和深刻的思想洗礼。我一边感慨,一边低头思索:为什么焦裕禄的事迹让我怦然心动?

原来他心里有着人民,有着为人民服务的那份热情,更有着把热情时时刻刻付之于实际行动。话说作为一名平凡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本为孩子负责的态度,对家长负责的态度来工作。

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许多事实表明,一个被教师所爱的学生,常常充满信心,朝气蓬勃,积极向上。作为教师,我们就应该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这样,学生心中的很多症结就会打开,会主动拆掉隔阂高墙,沟通情感,变得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一、细心的观察,发现学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很多学生的心理、想法并不直接暴露出来,这就需要教师细心、耐心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善于捕捉、发现、了解,善于分析和探究学生的深层心理动机,找出问题症结,抓住教育引导学生的最佳契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教师尊重学生,爱学生,不仅意味着最终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拥戴,提高教育的功效,也还意味着教师能虚心地向学生学习,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与学生一起成长,共同进步。

二.关爱学生是对学生的成长寄予良好期待的态度和行为。它不同于一般的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而是高于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要关爱学生,就要求我:经常的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他们的酸甜苦辣,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为人、处事等各方面的健康发展,同情学生的痛苦与不幸。当学生的身心、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能够挺身而出。当学生遇到困难或挫折时,能够给予及时的鼓励,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努力使他们成功。

孩子的成功就是我们教师的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影片《闪闪的红星》观后感

全文共 143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看了一部爱国主义电影,叫闪闪的红星影片中动人的话面一幕幕的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使我久久不能忘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我们的童年和潘东子的童年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潘东子的童年是在阶级压迫的苦水里开始的,在阶级斗争的烈火中度过的。在疾风斗雨的1931年,当时潘东子才7岁,共产党毛主席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已经到了南山,闹起了革命,红军就要到潘东子的村里啦。

听到红军要来啦,胡汉三气急败坏。把潘东子吊在树上用鞭子痛打,潘东子毫不畏惧,丝毫没有害怕的意思。母亲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夺下鞭子。就在着时,红军来啦救了东子,打到了土豪劣绅胡汉三。东子和小伙伴们都走进了学堂,而且还成立了儿童团,为乡亲们站岗放哨。

一天夜里,东子正在放哨,突然发现树林里有一个黑影,鬼鬼祟祟四处逃蹿。东子赶忙跑了过去抓住了他。原来是胡汉三,俩人撕打起来,经过一阵搏斗,东子必竟是一个小孩,没有多大力气,被胡汉三打晕了,胡汉三逃跑了。

1933年,国民x集中百万大兵对我们革命根据地发动了地5次围剿,这条恶狼尾随着他的组组织对红色根据地的人民进行了疯狂地反扑。

潘东子的爸爸带领着赤卫队员参加了主力红军,随红军远征。由于左倾路线带来的严重恶果,被迫把毛主席创立的中央根据地放弃了。爸爸临走时,给东子留下了一颗红星。

胡汉三又回来了,重新欺压百姓,乡亲们又要受二茬罪了。在这艰苦的日子里,东子的妈妈光荣的入党了。她动员广大群众,狠狠地打击敌人。

一天深夜,为了掩护乡亲们安全转移,妈妈对东子说:“我是党员,不能让乡亲们吃亏。”她主动留下来,转身跑进屋里把煤油灯点着。敌人顺着灯光围了过来,她扔出一颗炸x,可惜没有炸死胡汉三。胡汉三恼羞成怒,一把火扔过去,屋子顿时变成了火海。为了乡亲们,妈妈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看到这一切,东子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坚强的没有哭出声来。这时,我不禁潸然泪下,情不自禁的说:“她真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啊。”同时我也不由咬紧牙关,痛狠胡汉三。假如我当时在场,也会挺身而出。

乡亲们被逼到山上,天当被,地当床,靠吃野菜为生。可是时间长了,大家吃不上盐,哪有里打敌人。心狠手辣的胡汉三把山封了起来,像把乡亲们困死。东子和宋爷爷下山,悄悄地挨家挨户搜集了一些盐,最大的困难就是怎么把这些盐带上山。聪明的东子把盐化成水,倒在衣服上,就这样瞒天过海地通过了敌人的关卡,乡亲们吃上了盐。这个办法就连宋爷爷也被蒙在鼓里,他竖起大母指说:“东子,好样的。”这是东子第一次经受革命考验。

东子在米行干活时,利用“一字之差”把乡亲们招集起来,在宋爷爷的配合下,把胡汉三给白狗子们准备的两万斤大米一抢而光。而且还获得了敌人的重要军事机密。老奸巨猾的胡汉三认出了东子,东子沉着冷静,始终不承认自已的真实身份。就在这天夜里,趁胡汉三熟睡时,东子悄悄进去把油倒在了胡汉三的被子上点着。拿着镰刀站在门口不让胡汉三出去,胡汉三葬身于火海。血债要用血来还,东子用他的智慧和勇敢为妈妈报了仇。着就是胡汉三作恶多端的下场。这时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心里轻松多了。

春天来了,印山红开啦,爸爸和红军回来啦,这年潘东子十一岁,在闪闪红星的照耀下他参加了红军,走在了毛主席的革命线上。

我们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是革命先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要珍惜今天这样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用实际行动来回报党和国家,回报母亲。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闪闪暖心怀……”这首歌至今还在我的脑海里回荡。

[影片《闪闪的红星》观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