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九寨沟在地震后水体自我恢复的原因通用两篇

浏览

5414

作文

2

篇1:九寨沟地震感想作文1000字

全文共 952 字

+ 加入清单

在那平静安详的九寨沟,8月8日晚上九点多,这个美丽史诗一般的仙境,顷刻间山崩地裂,地动山摇——地震产生了!

截止到8月10日,回首经历胆战心惊的两天地震,尽管当时进入九寨沟的仍有游客有好几万,但死亡的人仅仅只有20人,所伤及的人也仅仅只有400多,所以可见人们的对安全的意识也是十分的强烈,回首曾经发生过如此拥有如此之大的地震,伤亡的人甚至达到几万多,有的甚至还不是节假日和旅游高峰,可见曾经的人对于和安全逃生地震地带的了解是少之又少,并且没有冷静良好的心态,才会导致那么多的悲剧的发生。可如今,人们做好了各种各样的防护工作,未雨绸缪。所以说人们在各种各样大自然灾害中也增长见识,懂得如何安全有效地保护自己。根据各大网络报道发生地震后不到一小时,各种各样的救援部队纷纷赶来救助支援。现在的科技发达,通讯发达,真可以说“前一秒的灾难,后一秒的平安”。新时代的救援能使受伤人员大大减少,最接近零伤亡。

此次九寨沟地震和曾经的汶川大地震唐山大地震相比,差别多了去了:伤亡的人减少了,以前救援的车辆,到达目的地需要几天几夜的时间,如今只需一小时左右的速度,世界仅十几年的变化医学,消防等技术就进步得如此之快,也更大程度地挽救更多生命。

我也对那些伤亡的人表示深深的祈祷,也希望那些现未经历过地震的人多留一份心眼!我在网上也调查到:其实地震所带来的灾害根本导致不了人伤亡,其实是那些拙劣的豆腐渣工程——收到在地震的影响下强烈震动的房屋,会纷纷瓦解,产生碎石,所以无论在哪,都要建造好所有的房屋,了解抗震所需的逃身方法以及知识,以免灾难真正降临到自己身上,同时我也要为一些工地的建筑人员说:“你们每算错了一个小数点将会造成有1人的伤亡,做任何事情也都要精细,不认真建造房屋,就相当于是在犯罪。”

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最危险的时候就是没有地震的时候。抗震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居安思危,需要枕戈待旦,需要承担「养兵千日」的代价。虽然,我们希望「用兵一时」的那一天永远都不要到来,但是,或早或晚总有用到的那一天。如果那一天真的来了,而平时又没有任何准备,那就只能自食恶果了。

天灾避免不了,但是人祸我们可以预防!所以说无论怎样,要做好自己的安全防护工作,保持一颗镇静的心,能够面对它勇敢的心,即使有再大的困难,都能化险为夷,逃出生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要了解地震发生的原因说明文阅读

全文共 1352 字

+ 加入清单

了解地震发生原因,首先必须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我们居住的地球是一个很大的实心椭球体,它的半径长约6370公里,从赤道到地心的平均距离为6738.14公里,两极到地心的平均距离为6356.76公里。地球内部的情况很复杂,根据其物质状况大致可划分为三层:最外面的一层叫地壳,中间一层叫地幔(或叫中间层),最里面的核心部分叫地核。假如把地球比做一个鸡蛋的话,地壳相当于蛋壳,地幔相当于蛋白,地核相当于蛋黄。

地壳主要由一层一层的岩层构成,平均厚度约33公里。地壳大体上又可以分为两层,下层主要为玄武岩,一般厚约10公里,是一个布满全球的圈层。上层主要为花岗岩,这是构成大陆的主体。

地幔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厚度约为2900公里。它的上部也是一些岩石,主要是超基性岩(如橄榄岩)和榴辉岩。岩层之下的地幔物质,温度很高,具有塑性,在力的长期作用下,以一种半粘性流动的形式,缓慢的改变形状。

地核在地幔之下,半径约为3470公里,其外部表现出液体的性质,在内部可能存在一个半径为1000公里的固体内核。

科学分析表明,大多数地震都发生在地壳和地幔上部边缘的岩层里,其中以离地面20~30公里的地方发生的地震最为常见。

地壳和地幔的岩石层里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呢?这是由于那里的岩石在力(地应力)的作用下发生了破裂,这个破裂处就是震源,地震活动便从这里开始。

我们可用两手弯曲一根木棒,当力大到一定程度时,木棒的弯曲处便会破裂,在其断裂的一刹那,两只手会感到振动。木棒的破裂处就是震源,感觉到的振动便是地震。

钢硬的岩石为什么会像受力的木棒一样破裂呢?首先,因为它是钢硬的,所以才会破裂,其次是有力作用在它身上才能使它破裂。在地下,存在着各种形式的力的作用,而且这些力会在某些地方积累增强,当增大到岩石承受不了时,就会发生破裂。这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地壳运动。在地壳运动的过程中,地壳的不同部位受到挤压、拉伸、旋扭等力的作用,在构造比较脆弱的地方,就会引起断裂变动,这种变动是地震发生的主因。地球上90%以上的地震都是由于地壳的断裂变动造成的。此外,火山爆发、陨石坠落、水库蓄水、人工爆破等也可造成地震,但其数量少、规模小。我们要预报预防的主要是前者。

1、依据本文的介绍,请说说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用原文回答)。(2分)

2、作者在写了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后,为什么又写了“火山爆发、陨石坠落、水库蓄水、人工爆破等也可造成地震,但其数量少、规模小”这样一段话?(3分)

3、文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3分)

4、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2分)

在内部可能存在一个半径为1000公里的固体内核。

1、在地壳运动的过程中,地壳的不同部位受到挤压、拉伸、旋扭等力的作用,在构造比较脆弱的地方,就会引起断裂变动。

2、一方面补充说明地震发生的其它原因,使说明更加全面,使文章更加严谨;另一方面也强调了我们要预报预防的主要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震。

3、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这句话把震源比作木棒的破裂处,把地震比作我们折断木棒时感觉到的振动,用日常生活中人们熟悉的事例来说明科学道理,形象生动,显得通俗易懂。

4、“可能”表明是一种推测,与目前的科学认识状况相符合,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要了解地震发生的原因说明文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