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董存瑞观后感2017精选3篇 作文【20篇】

浏览

6421

作文

28

篇1:董存瑞观后感

全文共 872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上午我看了一部50年代的电影《董存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故事讲述的是1945年春,董存瑞在因种种原因的困扰下,终于参加了当地抗日自卫队,同年参加了八路军。在队伍中,董存瑞和他的伙伴都不满20岁,但却有着惊人的胆识,在战斗中他屡次立功,让连长和队友刮目相看。

面对敌人碉堡的凶猛火力,董存瑞再次请战,在战友的掩护下冲到桥底。此时,他的左腿被敌人的机枪打断,暗堡的底部离干涸的河床还有段高度,河道两侧护堤陡滑,他两次安放的炸药因没有木托都滑了下来。此时,冲锋号已经吹响,拖延一分钟就会有的战友牺牲。董存瑞毅然用身体做支架,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了导火索。随着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敌人的桥形暗堡被炸毁,红旗插进了隆化中学。董存瑞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为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道路,牺牲时年仅19岁。

看完电影时,我的心中感慨万千。一个年仅19岁的青年,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为战斗奉献出宝贵的生命。想想董存瑞,在进革命队伍、入党等过程中遭受了重重困难,但他还是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使自己完成了自己的目标。当他在炸暗堡时,那种为革命事业奉献、为祖国和人民付出的勇气深深的打动了我。想想现在的我们,衣食无忧,在老师、家长的关爱下成长,我们没有经历过董存瑞那样的困难,也没有为中国奉献出什么。但我们也应该为中国、为人民作出奉献,现在我们既不用去炸碉堡,也不用我们奉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我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只有好好学习,才能对得起董存瑞为中国的发展奉献出的生命;才能对得起那些为革命事业、为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的美好生活付出生命的战士们。

想想董存瑞吧,想想那些革命战士吧!是他们为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为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想想他们,谁不愿意在家中和亲人一起享受幸福,但他们还是为了中国的发展、为了人民的幸福而去上战场、打硬仗,也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想到他们那奉献精神,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不为中国、为人民做奉献呢?

从这部电影中,我深刻的体会到一个人就应该向董存瑞那样,为祖国、为人民奉献,有一种无私的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八路军班长《董存瑞》观后感

全文共 28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在家里观看了《董存瑞》这部爱国主义影片。

此片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董存瑞叔叔为了战友顺利通过敌人防线,消灭国民党,在冲锋号吹响那一刻,他用自已当支架,左手拿着导火锁,右手托起炸药包,时间一到,他的战友们一个又一个向前冲,而却一个又一个的倒下了,他心里无比的痛苦,万分的焦急,这时他立即拉开导火锁,只听“砰”的一声,董存瑞叔叔和碉堡上的敌人同归功于尽了,保证了队伍取得胜利。

当我看到这里时,眼泪不由自主的夺出眼眶,就是因为这些革命战士所做的一切,才换来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更要好好学习,将来作一个遇到困难不屈服的人,作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董存瑞观后感400字

全文共 476 字

+ 加入清单

在这部影片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董存瑞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和战友们一道接到命令,去炸掉碉堡,以确保大部队前进的步伐。在两名战友牺牲的情况下,董存瑞他们化悲痛为力量,将剩下的碉堡全部炸掉。但他们没发现,在干枯的河床上,还建筑了一个更隐蔽的桥型暗堡,许多战友都牺牲在这个碉堡下,董存瑞看到这个情景,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再次向连长请命,在机枪的掩护下,他机智勇敢的躲过敌人的子弹,并在左腿受伤的情况下,凭着坚强的毅力来到暗堡下,可怎么也找不到炸药包的地方。总攻时间到了,冲到前面的几名战友牺牲了,董存瑞心急如焚。为了战友的安全,他毅然举起炸药包。只听一声巨响,桥型暗堡没了,而董存瑞也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看到这里,我满含眼泪,联想到了一件往事。

记得三年级的时候,我和同学们的关系很不好,同学说一句,我还他们十句。有时候骂不过同学,还动后打他们。在家里,我经常和大人顶嘴,大人们让着我,我还得寸进尺。看了这部影片,我惭愧的低下了头。我觉得自己做得很不对,我应该学习董存瑞那种牺牲小我,成全大局的精神,随时鞭策自己,做一个尊师重友,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党员关于董存瑞观后感600字

全文共 661 字

+ 加入清单

这部电影介绍了1945年,16岁的民兵董存瑞参加了八路军,他在激烈的战斗中逐渐锻炼成为一个机智勇敢的战士。在这期间,他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8年,在解放隆化的战役中,我军被敌人的暗堡所阻,董存瑞抱着炸药包冲到桥下,一时又找不到炸药支架,但就在这时冲锋的号角吹响了,许多战士倒在敌人的枪口下,伤亡惨重。这时董存瑞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为了不让更多的战友牺牲,他毅然用手托起炸药包,拉开了导火索。火光映衬着董存瑞那刚毅坚强的面孔,只见他拼尽全力地高喊着:“为了新中国前进!”一声巨响,敌人的暗堡被炸得粉碎,战斗取得了胜利,而董存瑞英勇地献出了自己年仅十九岁的宝贵生命。

我相信没有人愿意在十九岁就永远的睡去,但是董存瑞却能在这关键的时刻挺身而出,他这种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的震撼了我,不由得使我潸然泪下。

看完这部电影,我不由得又想起了邓世昌、黄继光、方志敏、赵一曼、刘胡兰等人,他们都是优秀的中华儿女。他们在中华民族受侵略者侵略时,早已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英勇奋战.。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抛头颅、洒热血,使我们中华民族巍然的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是他们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乐章。他们奋勇杀敌、报效祖国的精神,怎么能不值得我们学习呢?我们幸福安逸的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如果我们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还不好好学习的话,又怎能对得起无数的革命烈士呢?正是他们这种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国争光!

他们虽然牺牲了,但他们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他们的光辉永不朽。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八路军班长《董存瑞》观后感

全文共 811 字

+ 加入清单

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在战士的掩护下,董存瑞抱着炸弹滚到了桥下。可是他发现炸弹无法放好,正思索办法时 ,突然,身后响起了嘹亮的冲锋号声,总攻的时间到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威震敌胆。大批的后续部队像潮水般地涌了上来。子弹像急雨一样,“哗哗”地向冲锋部队射去。董存瑞没有思索的时间,突然身子向左一靠,站在桥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紧紧贴住桥型暗堡,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火花和白烟!紧接着,就听董存瑞高声喊道:“为了新中国,冲啊!”突然间,一声巨响,地动山摇。敌人的桥型暗堡被炸得粉碎。

这是文章最精彩的内容,这段话让我深有感触。董存瑞只活了19年,为什么呢?是因为他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中国的解放;是因为他把自己的青春寄托给了中国的解放。年仅19岁的董存瑞用对祖国的爱,用生命为后继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为了人民能够更好的活着年轻的董存瑞牺牲了,可他爱国、为国的精神却令人久久不能忘怀。董存瑞他舍身为国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激励着千百万人为革命英勇奋战。董存瑞的英名永远不朽。他舍身炸碉堡的事迹传遍了中华大地,为了新中国不惜牺牲自己。我觉得董存瑞他非常伟大。我应该学习他那种舍生忘死的精神。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是呀!董存瑞虽然牺牲了,但他的血却换来了许许多多人民的生命,死得其所。他那视死如归、英勇奋战的革命精神与无私无畏的品质和性格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奋发进取、勇往直上。

没有先烈们的抛头颅、洒热血,就没有当今的小康生活。忆起英雄,想起往昔,烈士们给我们留下了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我们怎能不感慨满怀啊!昔日无数的烈士用爱凝聚成一首首颂歌,铸就了新时代新生活。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我,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珍惜这幸福日子呢?

好好学习是我现在该做的。因为只有好好学习,将来才能建设祖国,发展祖国,报效祖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董存瑞观后感

全文共 681 字

+ 加入清单

董存瑞》是一部“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的老电影,讲述的是董存瑞从见习八路军成长到正规八路军班长的故事。

这部电影中我最感动的是:在一次攻打隆化中学的战斗中,董存瑞担任爆破组组长。在执行爆破时,小分队突然遭到敌人桥形暗堡的猛烈攻击。看看战友们一个个倒下了,董存瑞毅然借着战友的掩护冲到暗堡底,用自己的身体做支架引爆了暗堡——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这场战斗的胜利!

看完了电影,董存瑞那种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奉献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他身上的坚忍不拔也同样深深触动了我。现在,我们虽然生活在和平年代,不需要像董存瑞那样拿着枪支弹药上战场了,但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同样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就需要我们像董存瑞那样坚强、勇敢、不退缩!

有一次,妈妈带我跟胡可、汪月和方锦超几个同学一起去学游泳。本以为这次学游泳会一帆风顺,但没想到,刚下水没过多久我就被水呛了好几口,而且还流了鼻血。当时我就害怕了,一个人爬上岸坐在沙滩上闷闷不乐,心想:“算了,不学了,反正我以后也不会当游泳运动员……"正当我垂头丧气、胡思乱想的时候,传来了妈妈的声音:“敬远,在干什么?你怎么不游泳呀?”我生气地说:“我再也不游泳了,你都没看到我都流鼻血了吗?”妈妈听了连忙走上岸,拿出纸巾给我擦了擦鼻子,意味深长地说:"还男子汉呢,遇到这么一点困难就害怕了?你不是最喜欢董存瑞吗?他那么勇敢,那么顽强,再看看你。"妈妈的话使我猛然间想起了董存瑞。是啊,董存瑞,我的偶像,我应该向他学习,做一个勇敢坚强的男子汉!于是,我赶紧重新跳下水练习起来……

在今后的人生路上,董存瑞的精神将一直激励着我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董存瑞》观后感

全文共 73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下午,我和同事们一起观看了一部爱国电影———《董存瑞》,董存瑞不怕敌人、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不屈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教育。

影片讲述了年轻的董存瑞参加了八路军,我军在进攻隆化中学的战斗中遇到敌人的碉堡的阻击,那是一个桥形碉堡,敌人躲在碉堡里用机关枪疯狂地向外扫射,我军好几次冲锋都失败了。这时,董存瑞自告奋勇地去炸碉堡。他手拿炸药包,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匍匐前进,在战友的掩护下终于冲到桥底。此时他的左腿已经被子弹打中,他将炸药包两次放到碉堡的底下,可是都滑了下来,如果将炸药包放在地下,则不能将碉堡炸了,而炸药包又无法安装在上面。我军总攻的时间眼看就到了,在千钧一发之际,他没有多想,毅然决然地用一只手举起炸药包、点燃了导火索,高声喊道:“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前进!”只听“轰隆”一声巨响,火光冲天,碉堡被炸得粉碎。战士们看到自己的战友牺牲了,纷纷地跳出战壕,向敌人发起了最后的冲锋。他们个个以一当十,杀得敌人丢盔弃甲,溃败而逃。董存瑞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为我军的胜利开辟了道路,牺牲时年仅19岁。

看完这部影片,我被主人公董存瑞的爱国精神所深深地打动了。他不计个人安危,为了民族大义,为了祖国的解放,而壮烈地牺牲了。由此,我还想到了其它的一些革命先烈,如黄继光、邱少云等,是他们用用鲜血换来了新中国,用生命换来了我们现在的幸福安宁的生活,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新的长城。想到这里,我的耳边仿佛又回荡起那首升腾跌宕的《义勇军进行曲》———“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我们今天的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啊,他是无数的先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认真地学习和认真工作,为建设我们的祖国尽一份力量,使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富强,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董存瑞》观后感

全文共 397 字

+ 加入清单

朱庄小学 华梦媛

连续看了很多部爱国主义教育电影,我产生很多的不解和想法,真是无法想象,在战争年代,那些革命战士能够做到那样。

这次看电影《董存瑞》,我忘不了故事演到高潮的时候,董存瑞手举炸药包,并且向着自己的战友高声叫喊:“为了新中国,前进!”前进的结果是什么?只有一个,那就是牺牲自己,为大部队的前进开辟道路。他当时会想什么,也许什么也没想,只有一个念头,炸掉敌人的阻碍,胜利。一个人能这样,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为了整个部队集体,他舍弃了自己的最宝贵的生命,那还有什么做不到的呢!

董存瑞为了新中国的成立,英勇地付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祖国走到今天,我们面对着祖国发展六十年的伟大成果,享受着这么多的生活和学习上的优越条件,是没有理由忘记过去的,过去,无数的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的美好,不知道珍惜,是一种罪过;不懂得好好把握,是一种愚蠢。

是啊,所有的幸福都是来之不易的,我要努力,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党员关于董存瑞观后感600字

全文共 61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看了一部50年代的电影《董存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教育。

在这部影片里,讲了1945年春,董存瑞在种种原因的困扰下,终于成为了抗日自卫队,同年参加了八路军。在队伍中虽然董存瑞和他的伙伴都不满20岁,但他却有惊人的胆识和勇敢的魄力,在战斗中,他们屡次立功,让连长和战友们刮目相看。

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董存瑞在1948年解放隆化的战斗中,和战友们一道接到命令,去炸碉堡,以确保大部队前进步伐。

在两名战友牺牲的情况下,董存瑞他们化悲痛为力量,将剩下的碉堡全部炸掉。但他们没发现,在干枯的河床上,还建筑了一个更隐蔽的桥形暗堡,许多战友都牺牲在这个碉堡下,董存瑞看到这个情景。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再次向连长请命。在机枪的掩护下,他机智勇敢地躲过了敌人的子弹,并在左腿受伤的情况下,凭着坚强的毅力来到暗堡下,可他怎么也找不到放炸药包的地方。

此时,冲锋号已经吹响,他心急如焚,看见战友一个个倒下,董存瑞毫不犹豫地用身躯做支架,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起导火线。随着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敌人的桥形暗堡被炸毁,红旗插进了隆化中学。董存瑞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为部队胜利开辟了一条道路,牺牲时年仅19岁。

看完这部电影,我已经泪流满面,想想;我们现在衣食无忧,生活在爸爸、妈妈,还有老师的关怀教育下,快乐地成长。是他们那种舍小我,换大局的精神,让我变成了这个新世纪的主人。我知道未来的中国属于我们,我们一定要发奋学习,向董存瑞一样,毫不保留地把一切贡献给祖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革命电影《董存瑞》观后感600字

全文共 125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上午,我们返校检查作业,其间我们看了一部50年代的电影,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电影——《董存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教育。

故事讲述的是1945年春,董存瑞在因种种原因的困扰下,终于参加了当地抗日自卫队,同年参加了八路军。在队伍中,董存瑞和他的伙伴都不满20岁,但却有着惊人的胆识和勇敢的魄力,在战斗中他屡次立功,让连长和队友刮目相看。

故事的高潮发生在1948年5月25日,进攻隆化县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的6连负责拔除敌人核心阵地——隆化中学。临出发前,身为爆破组组长的董存瑞,代表大家表决心:“我就是死后化成泥土,也要填到隆化中学的外壕里去,让大家踩着我们把隆化拿下来!”他带领战友接连炸毁了敌人3个炮楼5个地堡。在打开隆化中学东北角的外围工事之后,敌人隐藏在围墙外干河道上桥形暗堡的机枪突然开火,部队遭受严重伤亡,突击受阻,而派去爆破的战友又一个个在中途倒下。

面对敌人碉堡的凶猛火力,董存瑞再次请战,在战友的掩护下冲到桥底。此时,他的左腿被敌人的机枪打断,暗堡的底部离干涸的河床还有段高度,河道两侧护堤陡滑,他两次安放的炸药因没有木托都滑了下来。此时,冲锋号已经吹响,拖延一分钟就会有更多的战友牺牲。董存瑞毅然用身体做支架,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了导火索。随着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敌人的桥形暗堡被炸毁,红旗插进了隆化中学。董存瑞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为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道路,牺牲时年仅19岁。

看完电影时,我的心中感慨万千。一个年仅19岁的青年,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为战斗奉献出宝贵的生命。想想董存瑞,在进革命队伍、入党等过程中遭受了重重困难,但他还是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使自己完成了自己的目标。当他在炸暗堡时,那种为革命事业奉献、为祖国和人民付出的勇气深深的打动了我。

现在想想,董存瑞比我大6岁,却比我强上百倍,甚至千倍,他的胆量、勇气、思想都是我所不敌的。他只是一个上了几天学的青年,但有着为祖国、为人民奉献的精神,比我们要优秀许多。

想想现在的我们,衣食无忧,在老师、家长的关爱下成长,我们没有经历过董存瑞那样的困难,也没有为中国奉献出什么。但我们也应该为中国、为人民作出奉献,现在我们既不用去炸碉堡,也不用我们奉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我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只有好好学习,才能对得起董存瑞为中国的发展奉献出的生命;才能对得起那些为革命事业、为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的美好生活付出生命的战士们。

想想董存瑞吧,想想那些革命战士吧!是他们为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为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想想他们,谁不愿意在家中和亲人一起享受幸福,但他们还是为了中国的发展、为了人民的幸福而去上战场、打硬仗,也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想到他们那奉献精神,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不为中国、为人民做奉献呢?

从这部电影中,我深刻的体会到一个人就应该向董存瑞那样,为祖国、为人民奉献,有一种无私的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

董存瑞——一个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的共产党员。董存瑞——一个顶天立地的革命战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爱国主义影片《董存瑞》观后感

全文共 428 字

+ 加入清单

暑假里的一天,爸爸和我从网上搜到了革命老电影《董存瑞》,一起完整地看了一遍。虽然是黑白的老电影,但是故事非常精彩、感人。

影片讲述了在解放战争时期的一场重要战斗中,我们的爆破队长董存瑞用自己的身体作支架,托起炸药包及时炸毁了敌人的最后一个桥式堡垒,为部队准时总进攻清除了障碍。

他的勇敢精神很让我敬佩,在死亡面前一点都不怕,最后为革命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我想就是因为有许多像董存瑞这样的人,我们的祖国才得以解放,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看看现在的我们,衣食无忧,在老师、家长的细心关爱下成长。虽然我们不会碰到董存瑞那样的艰难困苦,但我们也应该为国家、为人民作出贡献。现在我们既不用去炸碉堡,也不用我们献出生命,我们现在应该做的,就是好好学习,学好本领,将来为祖国的强大作出贡献!这样才能对得起革命烈士们为中国解放所作的牺牲,才对得起那些为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付出生命的战士们。

从这部电影中,我觉得我们最应该学习的是董存瑞为祖国、为人民勇于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董存瑞》观后感

全文共 53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虽说天公不作美,细雨绵绵的,但我同样很兴奋。因为我们江南晚报小记者一行来到了和平电影院,观看了爱国教育影片《董存瑞》。

透过电影,我了解了董存瑞哥哥是怎样从一位儿童团的小八路成为一名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1945年5月,在抗日战争的最紧张的时期,一心想参军的董存瑞因年龄不够屡遭部队领导的拒绝。看到这儿,我都有些丧气了,可瞧他,他一点也不灰心,也不不气馁。他呀,凭着机智、勇敢和满腔的革命热情,在革命队伍中他经过认真学习和艰苦锻炼,终于成为一名优秀的革命战士。了不起的是,别看他年纪小,可是他英勇果断、英勇顽强,可立了不少战功呢。我可佩服他了。看着,看着,最揪心的一幕上演了。1948年5月,为了能胜利的完成爆破敌人的封锁线的任务,董存瑞勇敢地冲上了敌人的封锁线,他手举炸药包,像一位巨人一样屹立在敌人的碉堡前。他从容地拉响了导火线,还大声地喊道:“为了新中国!前进!”一声巨响,敌人的碉堡被炸飞了,解放大军顺利地冲上了阵地。而此刻,董存瑞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看了这部电影,我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为了新中国的成立,董存瑞舍身炸碉堡,他这种英勇顽强,爱国爱民,舍身忘死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和平、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多少革命先烈为之抛头颅,洒热血?我们要好好珍惜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董存瑞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726 字

+ 加入清单

看了《董存瑞》这部感人肺腑的电影,令我百感交集,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腔对敌人的恨,一股对董存瑞的敬意,在我心里油然而生。

这部电影介绍了1945年,16岁的民兵董存瑞参加了八路军,他在激烈的战斗中逐渐锻炼成为一个机智勇敢的战士。在这期间,他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8年,在解放隆化的战役中,我军被敌人的暗堡所阻,董存瑞抱着炸药包冲到桥下,一时又找不到炸药支架,但就在这时冲锋的号角吹响了,许多战士倒在敌人的枪口下,伤亡惨重。这时董存瑞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为了不让更多的战友牺牲,他毅然用手托起炸药包,拉开了导火索。火光映衬着董存瑞那刚毅坚强的面孔,只见他拼尽全力地高喊着:“为了新中国前进!”一声巨响,敌人的暗堡被炸得粉碎,战斗取得了胜利,而董存瑞英勇地献出了自己年仅十九岁的宝贵生命。

我相信没有人愿意在十九岁就永远的睡去,但是董存瑞却能在这关键的时刻挺身而出,他这种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的震撼了我,不由得使我潸然泪下。

看完这部电影,我不由得又想起了邓世昌、黄继光、方志敏、赵一曼、刘胡兰等人,他们都是优秀的中华儿女。他们在中华民族受侵略者侵略时,早已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英勇奋战.。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抛头颅、洒热血,使我们中华民族巍然的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是他们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乐章。他们奋勇杀敌、报效祖国的精神,怎么能不值得我们学习呢?我们幸福安逸的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如果我们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还不好好学习的话,又怎能对得起无数的革命烈士呢?正是他们这种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国争光!

他们虽然牺牲了,但他们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他们的光辉永不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董存瑞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997 字

+ 加入清单

曾经听说过董存瑞的事迹,但对他的了解仅仅只有“19岁舍身炸碉堡为国献身”这些而已。直到真正开始接触并认识他,起初也只是纯粹因为“作业之命不可违”。刚开始去网上搜集了一些红色经典电影,粗略看了看简介,发现大部分讲的都是八路军或娘子军甚至到普通老百姓等等对抗日本侵略者的故事。还因为选择太多而有些乱了阵脚,不知道该看哪部,最后才选择了《董存瑞》这部电影。为了更深刻、更近距离地认识他,先是去查阅了他的资料,知道他的老家在河北,这部电影说的就是当年年仅16岁的他想要参军遭拒,但是就是因为他身上那股不服输的“倔劲儿”和热情满满的爱国心,打动了张连长,破例让他加入了八路军的队伍。在一次与敌军的交战之中,正在两方激战之时,队伍发现了敌人的暗堡。为了炸毁碉堡,又找不到炸药支架的情况之下,冲动勇敢的董存瑞毅然用自己的身体作支撑,点燃了炸药,炸毁了碉堡,也……虽然看电影之前知道了是这样的结局,但是真正亲眼看到这一幕,我还是惊愕了。

正处于美好青春的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年少情怀而畏畏缩缩,却勇敢地站了出来,默默地做了一个炸药包的支架。那时的他不再是一个16岁的,嘿嘿傻笑的少年了,他经历了各种磨难和挑战,成了一个19岁的血气方刚的青年。他并没有像大部分的孩子一样,轻松而又愉快地过完自己一生只有一次的、最美好的、稍纵即逝的年少青春。而是,因为心中拥有的一点年轻的冲动,一点热血的斗志,和对日军的愤恨,誓为国捐躯矢石间。在搜集资料的同时,我也发现了许多人对董存瑞当年是否真的死于炸碉堡而质疑,因为当时根本没有人看到他跑去炸碉堡,也有人说在当时的废墟下曾经找到了他的袜子……信则有不信则无。若是真的,还有人对此质疑,那董存瑞牺牲的岂不是悲催?若是假的,可我们都相信了,还拍了电影,纪念并赞颂了这位英雄,似乎显得有些可笑。可是,不管流言是否,放在现在,也许也不会有人像他当年一样愿意只是当个支架吧。英雄并不好当,不是所有像蜡笔小新一样做个姿势哈哈笑就是超人的。英雄也并不都是非同反响,有着特异功能的。英雄就在我们身边,也像我们一样呼吸着,生活着,微笑着,做着他们认为理所当然而我们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

总而言之,看了这部电影之后,更加让人的认定,“自古英雄出少年”这句话也是有理的,历史上仅记载的就有不在少数都是年轻有为的,或是从少年之时就立下大志的。董存瑞就是其中一例,何尝不说他就是我们身边活生生的榜样之一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董存瑞》观后感

全文共 562 字

+ 加入清单

自从看了电影《董存瑞》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董存瑞不怕敌人、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不屈的精神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爱国影片观后感,学生作品。

当电影演到董存瑞手拿炸药包,高声的喊道:"为了新中国,前进!"时,我的眼睛湿润了,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壮举呀!从此,董存瑞那英雄光辉的形象深深的印在我的心中。中国历史上有多少这样的壮士呀!他们不惜自己宝贵的生命来换取今天的美好生活,但是,今天的人们有时怎样做的呢?

现在大部分的人都是独生子女,这些孩子在父母的娇生惯养下养成了许多的不良习惯。比如:乱花钱、缺少生活的独立性、懒惰等等。我想,如果那些先烈们还活在世上的活,他们一定会为我们叹息。所以,我们要努力的学习,以良好的社会风气打造我们的新社会。

但是,事实又是怎样的呢?现在有一些人非但不悼念革命先烈,还在说动催瑞等人的故事是有人故意编造糊弄人的。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这样想,他们为什么不想一想是谁打出了我们的新中国?是谁不惜自己的生命迎来了这美好的今天,这不正是那些革命烈士吗?我真不明白他们的想法。这也正体现出现在某些人的狂妄。

总之,董存瑞一生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国家。他是人民的英雄!从此我们也要明白:今天祖国的繁荣昌盛是祖辈们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刻苦学习。将来为建设伟大祖国,保卫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董存瑞》观后感

全文共 396 字

+ 加入清单

暑假期间,我上网观看了一部红色经典电影《董存瑞》,让我感慨万分。

董存瑞是河北怀来县人,是一名共产党员,1948年舍生炸碉堡阵亡。

讲述的是在1948年5月25日,解放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负责攻击敌人的防御重点——隆化中学。出发前,他表决心:“就算死,也要把隆化拿下!”他们炸毁了敌人的3个炮楼和5个碉堡。河道上也隐藏着敌人的暗堡,暗堡突然开火,战友们一个个在中途倒下。

面对碉堡的凶猛火力,董存瑞挺身而出,再次请战,他拿起炸药包,冲向碉堡,冲时他的左腿已有伤,但还是坚持冲到桥下。由于暗堡离地面过高,放上就会滑下来,无法安放炸药包。他毅然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了导火索。随着一声巨响,敌人的碉堡被炸毁,董存瑞英勇牺牲了,他用自己宝贵的生命为部队的胜利开辟了一条道路。

看完这部电影,我流下了泪水,这是感动的泪水,这是敬佩的泪水。我们应该像董存瑞那样,有一种无私的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董存瑞观后感

全文共 549 字

+ 加入清单

自从看了电影《董存瑞》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董存瑞不怕敌人、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不屈的精神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当电影演到董存瑞手拿炸药包,高声的喊道:“为了新中国,前进!”时,我的眼睛湿润了,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壮举呀!从此,董存瑞那英雄光辉的形象深深的印在我的心中。中国历史上有多少这样的壮士呀!他们不惜自己宝贵的生命来换取今天的美好生活,但是,今天的人们有时怎样做的呢?

现在大部分的人都是独生子女,这些孩子在父母的娇生惯养下养成了许多的不良习惯。比如:乱花钱、缺少生活的独立性、懒惰等等。我想,如果那些先烈们还活在世上的活,他们一定会为我们叹息。所以,我们要努力的学习,以良好的社会风气打造我们的新社会。

但是,事实又是怎样的呢?现在有一些人非但不悼念革命先烈,还在说动催瑞等人的故事是有人故意编造糊弄人的。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这样想,他们为什么不想一想是谁打出了我们的新中国?是谁不惜自己的生命迎来了这美好的今天,这不正是那些革命烈士吗?我真不明白他们的想法。这也正体现出现在某些人的狂妄。

总之,董存瑞一生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国家。他是人民的英雄!从此我们也要明白:今天祖国的繁荣昌盛是祖辈们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刻苦学习。将来为建设伟大祖国,保卫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董存瑞观后感

全文共 639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的眼里,共产党最大的敌人就是日本鬼子,其次便是国民党。中国共产党在和国民党的一次次的明争暗斗中,虽然获得了最终的胜利,可是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许多革命烈士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董存瑞便是千千万万革命英雄的一个代表。

在一次红军与国民党的桥形暗堡展开了激烈的战斗,虽然红军奋起反抗,可是血肉之躯毕竟不是机枪碉堡的对手,许多战士纷纷倒在了血泊中。这时,董存瑞怒目圆睁,双眼进迸出愤怒的火花,他毅然自告奋勇地去炸碉堡。在手榴弹的掩护下迅速前进,可惜,他的脚中了弹,但他还是咬着牙,忍痛向碉堡爬去,他隐蔽在桥形暗堡下的枯河里,可这太光滑,周围也没有支架,董存瑞急得团团转。这时,嘹亮的冲锋号响起来了,战士们奋不顾身地进行冲锋,又有无数的战士永远地倒在了沙场,董存瑞义无反顾地把自己当支架,托起炸药包,犹如一个巨人屹立在那儿,他不仅仅托起了炸药包,还托起了队友的希望。“砰”一声巨响,碉堡已粉身碎骨,可董存瑞也已灰飞烟灭。

读了这个可歌可泣的故事,我不禁潸然泪下,他们为了祖国的利益而在沙场上浴血奋战,为了祖国的利益竟然舍身炸碉堡!要是我,也许会胆怯、临阵脱逃,而董存瑞却毫不畏惧,反倒勇往直前。正是这样铮铮铁骨的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我们的革命才一步步走向成功,才换来了如今安定的生活。他们用鲜血演绎出无穷无尽壮丽的诗篇!董存瑞虽然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他用热血奏响壮烈的凯歌,用青春谱写光辉的历程。烈士长存,丰碑永恒!

合上这本书,此刻的我已经心潮澎湃,热泪盈眶,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八路军班长《董存瑞》观后感

全文共 496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看了故事片《董存瑞》后,我感慨万千。

该片描述了一个倔强、顽皮的贫苦农民的孩子,在革命队伍的锻造中逐步走向成熟,成长为一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的过程,并成功塑造了他为了战斗的最后胜利,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形象。

与平时看惯了的那些打着“英雄”旗号,宣扬鼓吹暴力的影片相比,我觉得董存瑞是那样的真实,他的音容笑貌是那样的亲切感人,他仿佛就是自己身边的一个小兄弟。

其实,英雄的刻画有时并不需要极高的艺术技巧,他们也是人,平凡是需要我们用心去体验和感受。只是,由于他们本身所具有的崇高信仰与追求,使他们在特定的时刻,做出了常人难以达到的壮举。

我们每个人都喜欢英雄,渴望成为神话传说中英雄。于是,凡是以“英雄”为题的作品,无论质量好坏,总会得到一部分人的青睐,甚至盲目地去崇拜。

我不喜欢虚幻的东西,但现实生活中太多的虚幻让我不得不鼓起勇气面对。而孩子们呢?他们陶醉其中,有的竟忘了还有真实的生活,这难道不应该觉得可悲吗?

或许,喜欢看《董存瑞》这类影片的人越来越少,说明了时代的进步,但科技的发展能代替精神吗?象《董存瑞》这样,以英雄名字命名,并对某个时代产生极为重要影响的作品还会出现吗?我们期待着……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红色影片董存瑞观后感

全文共 487 字

+ 加入清单

我看了一部50年代的电影——《董存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教育。

故事是1945年年春时,董存瑞在重重困难之下,终于当上了抗日队,在队伍中董存瑞和他的伙伴虽然不满二十岁,但是他们却有惊人的魄力和胆识,在战场中,屡次立功,让连长刮目相看。

故事主要在1948年5月25日,他们进攻隆化县战斗。面对敌人凶猛的火力,队友们一个接着一个倒下,董存瑞再次请战。此时,他的左腿被敌人的机枪打断。突然,冲锋号吹响了,董存瑞用身体做架支,左手托炸药包,右手燃起导火索,随着天崩地裂的一阵巨响,敌人的暗堡被炸毁。董存瑞用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胜利的道路,他年仅19岁。

看完时,我感慨万千。一个19岁的青年,不惜生命保卫国家。当他炸毁暗堡时,那种不怕敌人、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不屈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我。

现在想想,董存瑞比我大9岁,却比我强上百倍,甚至千倍。他的优点是我所不敌的。

从这部电影中,我深刻体会到要有无私的爱国的奉献的精神。董存瑞和那些革命战士,难道不是他们为我们奉献现在这美好安宁的社会吗?每个人都想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难道他们不想吗?他们想,当然想!还不是为我们吗?没有他们会有我们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