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浏览

6600

作文

181

篇1:朗读者观后感

全文共 1441 字

+ 加入清单

董卿主持的《诗词大会》居然一期也没看过,只知道最后这个节目火了,而今天换台换到中央一台,居然看到了董卿主持的《朗读者》,而且居然是第一季第一期,刚看一会就喜欢上这个节目了。

现在对一些搞笑类的栏目不怎么感兴趣,对语言类的相声也听不出来笑点,但是董卿主持的《朗读者》却一下就吸引住了我的目光。

等我看时已经是第二个朗读者了,柳传志老先生,正在和董卿聊天,最后读了他送给他儿子的信,说到他儿子,他说终于结婚了!后来在信中才注意到原来他儿子已经四十多了,怪不得老先生说终于结婚了!

他在儿子婚礼上的讲话,有儿子的家庭都应该拿来好好欣赏一下,他说感谢康乐(他儿媳妇)父母培养了这么好的女儿给我们家做媳妇,所以作为回报,我们也把我们的儿子送给你们做女婿,好幽默的柳老先生!

最让我感动的是一对结婚26年的夫妻依然恩爱如初,每天给对方读情诗,而且丈夫为了妻子每天看到美景,居然真的花十年时间种了一大片花花草草,每天生活在诗情画意之中,连董卿都羡慕的说,“我从来没有羡慕过别人的生活,但是看到你们的生活后,我真的羡慕了。”我想屏幕前在婚姻中水生火热的人们更羡慕吧。好想让他们再多讲讲他们的爱情与婚姻。真的是爱是最好的保养品,沉浸在爱中的女主人公虽然年龄比她丈夫大,但是看起来却比他老公更年轻。他们的生活在我们看来真的恍如世外桃源一般,羡慕呀。

接下来是世界小姐张梓琳的朗读,刘瑜的《愿你慢慢长大》,而董卿的表现更让我震惊,她在刚听完读的是这篇时,立刻能背出来这篇的经典语句“我希望你能有好运,如果没有,愿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愿你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愿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真的让我佩服她的阅读量与记忆力。因为张梓琳也是一个妈妈,所以她读的很有感情,真的恍如读给她的女儿听。

接下来96岁的老翻译家许渊冲先生才是真正的震撼,老先生一上台先送给董卿他的名片,他说他是唯一一个把唐诗宋词翻到国外,又把外国名著翻到中国的翻译家。老先生好活泼可爱,真的用这个词在老先生身上毫不违和,感情丰富,说到林徽因的那首诗,一下子热泪盈眶,说到如何走向翻译的路上又会回忆到初恋,真的好可爱!当董卿说到我们都会说“床前明月光”,但是你会翻译成英语吗?老先生一下子抢着说简单,然后立刻就说出答案了。而且以老先生的高龄,居然每天熬夜熬到三四点,他说如果他能活到一百岁,就能把莎士比亚翻译完,为什么要熬夜呢?他说这样我们就可以延长白天了,偷来了时间,定着一个小目标,老先生的小目标真是让我们汗颜呐!而且据老先生说2007年时医生就说他只有七年的寿命了但是他却不管那些,继续自己的翻译事业。最后老先生没有朗读,而是由他的众多学生从四面八方赶到北京来参加这个节目,而他的学生们现在都是各个单位的顶梁柱。他的最经典的是这句话“生命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记住了多少日子!”

这一期的主题是“遇见”,我相信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所有的遇见都是一种缘分,无论是儿女,还是恋情友情,每一种遇见都是一种缘,珍惜这份缘,珍惜这份情就是我们该做的了吧。

这个栏目最大的亮点就是我们可以发现文字的魅力,而且又不枯燥无味,而且可以发现背后的故事,这个栏目有新意,而且以董卿的文字功底,文学修养,确实把控的很好,很喜欢这个栏目,以后周六八点有期待了。期待以后有更多的人来朗读,朗读背后的故事。

在这个一片搞笑类节目,相亲类节目充斥各大卫视的今天,《朗读者》这个栏目无疑是一股清流,《诗词大会》见证了董卿的文字功底,《朗读者》无疑会更上一个台阶!

[朗读者观后感4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朗读者董卿观后感

全文共 530 字

+ 加入清单

“你有多久没有朗读了?很久了吧!因为很多人都觉得朗读那是学生时代的事情或者说它只属于一小部分人。不,朗读属于每一个人。”

这段作为《朗读者》的开场白,击在了每位观众的心里。

“朗读者就是朗读的人,在我看来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理解:朗读是传播文字,而人则是展现生命。将值得尊敬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就是我们的朗读者。”这是这档节目的自白,也是出彩之处。重点放在挖掘人的百态——每位嘉宾带来的不是干巴巴的选取片段,而是自身的真实写照,自己的人生感悟。

既然名为“朗读者”,那让谁来朗诵就显得尤为重要。节目的嘉宾设置没有一味地追求大牌,而是采用“明星+素人”这样荤素搭配的巧妙结合。在2月18日第一期节目中,明星阵容包括表演艺术家濮存昕、世界小姐张梓琳、联想创始人柳传志、著名翻译大师许渊冲,还有鲜花夫妇周小林殷洁,无国界医生志愿者蒋励这样的普通人。

在节目设置中,更是看出了节目组的独具匠心。每一期设置一个主题,配上董卿的阐释,再选择相关联的嘉宾和朗读的作品。第一期的主题定为“遇见”,每位嘉宾都结合自己的故事选取最触动自己的一段文字进行朗读。还设置了开场曲的演奏和结尾的弹唱。此番用心在综艺节目中实在是少见。

央视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大手笔。

[董卿《朗读者》观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朗读者最新一期观后感

全文共 581 字

+ 加入清单

读者是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受到观众的热捧。

诗词大会主持人董卿此次又担当朗读者的制作人。

很多人认为,在娱乐综艺泛滥的当下,文化类节目走红是大势所趋,可董卿却表示文化类的节目真的很难做,我并不认为中国文化类节目真的迎来了一个春天,还需要整个社会大环境有所改善。

濮存昕张梓琳的朗读带来清流朗读者是央视主持人董卿酝酿筹备接近1年的文化情感类节目,节目每期有一个主题词,嘉宾围绕主题词分享人生故事,朗读一段曾经打动自己激励自己甚至改变自己的文字。

首期节目以遇见为主题,邀请了知名演员濮存昕知名企业家柳传志世界小姐张梓琳著名翻译家许渊冲等嘉宾。

首期节目首先出场的是濮存昕,他讲述了自己鲜为人知的一段人生经历。

濮存昕曾患小儿麻痹症,童年时竟被同学起绰号濮瘸子。

直到三年级时,积水潭医院的大夫荣国威帮他做了整形手术,濮瘸子的命运得以改变。

他以一篇老舍散文节选宗月大师致谢荣国威大夫。

在和董卿交流时,濮存昕还感恩了给过自己帮助的很多人,包括父亲表演艺术家蓝天野导演林兆华等,记住帮助过自己的人,不要认为一切都理所当然有能力的时候去帮助别人,不要认为一切都事不关己。

节目播出后备受好评,不少网友表示在娱乐至死的各类综艺节目中,这是又一股清流董卿用真情扭转真人秀霸屏2017年伊始,文化类节目火爆荧屏。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第6期朗读者观后感

全文共 537 字

+ 加入清单

在《朗读者》第六期节目中,嘉宾著名演员斯琴高娃在《朗读者》朗读贾平凹的《写给母亲》:“现实告诉我,妈是死了,我在地上,她在地下,阴阳两隔,母子再也难以相见,顿时热泪肆流,长声哭泣啊。”老演员的台词功底真是没话说,每个人都跟着斯琴高娃的 情感 进入了那样的场景,主持人董卿失控到背对观众掩面哭泣,“霸气”高娃读完也留下两行热泪……

斯琴高娃14岁登台,纵横影坛50多年,从粗俗泼辣的虎妞、雍容大气的西北老太太、底层小 人物 的党员二楞妈到康熙皇帝背后贤德的孝庄皇后,无数身份地位迥异的母亲角色被斯琴高娃演绎出“一人千面”的境界。连董卿都调侃她说,好像她一登上舞台,就在饰演母亲。

斯琴高娃的母亲对她的人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她提到母亲最多的两个词是瘦小和坚强。她说:“妈妈总是说,我个子小小的怎么养出你这么个五大三粗的孩子呀。”但是无论生活多么艰苦,妈妈也不轻易掉泪,反而是想到子女时让她落泪。

“戏中我演了这么多母亲的眼泪,其实都来源于戏外我母亲的眼泪。”斯琴高娃说道。她演绎的很多人物身上都有妈妈吴云的影子。她甚至比她妈妈更坚强,董卿问她,还记得最近一次落泪是什么时候吗?斯琴高娃答不出。不过在第六期《朗读者》的节目中,她却泪落当场。这一期节目真的很值得大家去看看,特别的感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朗读者第二期观后感

全文共 618 字

+ 加入清单

陪伴是一生的守候;陪伴是孤独寂寞最终的结局也是不可缺少的情怀。它可以让友情更加凝聚,可以让亲情更加深厚,也可以让师生情更加难以忘怀!

这个故事讲的是:杨乃斌因发烧而导致双耳失聪,但他的妈妈并没有放弃他,而是和他一起上同一所正常人的学校,每天陪读,整整陪了16年,直到考入大学。

这是母爱的陪伴。虽然杨乃斌是一个病人,但我们没有资格用另一种眼光去看待他,因为他只是一个病人,看到这里也同时欢迎您访问中考作文,而不是一个罪人,所以我们不应该去歧视这些需要帮助的人,因为有他的妈妈来做他的耳朵,会一直陪伴他。陪伴是一个人即将绝望时看到的一线生机;陪伴是你孤独是一起陪伴你走向曙光的一支(一艘)小船;陪伴如一只小鸟引你离开太阳落山的地方;陪伴是一束阳光,它会让昏暗的心房变得更加明亮。

这让我也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我的妈妈。妈妈在很热的补课班陪我学习但从没喊过“热”在冬天也没喊过一声“冷”,每天陪我复习功课,陪我到晚上十几点钟,但仍坚持陪我学习,这让我很感动。因此我也有了学习的动力,因为这是陪伴的力量,陪伴是爱的诉说是情的蜜语。每当我看见妈妈给我抄笔记的身影,与我寒窗苦读的皱纹时专注的眼神,当我临睡的时候,妈妈还在帮我研究不会的习题,准备明天给我讲的更细,直到深夜,妈妈才熄了灯……

陪伴可以让你的生活充满激情,可以让你心中的青春燃烧起来,无论是父母之间的陪伴,还是老师之间的陪伴,爱都永远包围着我们,陪伴着我们,因为有爱的陪伴,才会让世间充满温暖。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朗读者告别观后感模板

全文共 334 字

+ 加入清单

一开始看到《朗读者》介绍,想起前不久才结束的同为董卿主持的诗词大会,心里念着这一定又会掀起收视狂潮。看到第一期前半部分,才想起了类似的节目《见字如面》。

今天不谈节目内容,谈现象。一股脑出现了一系列文化类节目让我们看到的是电视人在试图拯救现在趋近于数典忘祖的年青一代。不幸的是这个出发点本身隐藏的文化流逝之痛,而幸运的是从颇高的评价中看出这些电视人的努力没有白费。

用那句很老但很经典的话"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之于电视人和中国文化均是如此。当你看到满屏的真人秀和鲜肉,真的不会觉得被娱乐和综艺侵占太久的电视行业是在和互联网新媒体的博弈中垂死挣扎。是时候换换口味了,于是我们看到了《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朗读者》。

我们该被其包含的多样文化性而折服。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朗读者汪明荃罗家英夫妇观后感

全文共 676 字

+ 加入清单

“朗读者”第八期“勇气”,汪明荃罗家英恩爱朗诵冯骥才《老夫老妻》。

罗:他俩又吵架了。年近七十的老夫老妻,相依为命地生活了四十多年,大大小小的架,谁也记不得吵了多少次。但他俩仿佛两杯水倒在一起,吵架就像在这水面上划道儿,无论划得多深,转眼连条痕迹也不会留下。

汪:“离婚!马上离婚!”

这是他俩还都年轻时,每次吵架吵到高潮,她必喊出来的一句话。今天又喊出来,可见她已到了怒不可遏的地步。

罗:同样的怒火也在老头儿的心里翻腾着,只见他嘴里一边像火车喷气那样从嘴里不断发出声音,一边急速而无目的地在屋子中间转着圈,猛拉开门跑出去,还使劲地带上门,好象从此一去再不回来了。

罗:她在雪地里走了一个多小时,大概快十点钟了,街上已经没有什么人了,老头儿仍不见。她的两脚在雪里冻得生疼,膝盖更疼,只有先回去,看看老头儿是否已经回家了。

汪:快到家时,她远远看见自己家的灯亮着,灯光射出,有两块橘黄色窗形的光投落在屋外的雪地上。

她的心怦地一跳:“是不是老头儿回来了?”

她走上台阶打开楼门。当将要推开屋门时,她心里默默地念叨着:“愿我的老头儿就在屋里!”

这心情只有在他们五十年前约会的时候才有过。

罗:屋门推开了,啊!老头儿正坐在桌前抽烟。

炉火显然给老头儿捅过,呼呼烧得正旺。她还看见,桌上放着两杯茶,一杯放在老头儿跟前,一杯放在桌子另一边,自然是斟给她的……

老头儿见她进来,抬起眼看她一下,跟着又温顺地垂下眼皮。

汪:在这眼皮一抬一垂之间,闪出一种羞涩的、发窘、歉意的目光。

这目光给她一种说不出的慰安。

她站着,好像忽然想到什么,赶紧去给空着肚子的老头儿热菜热饭,还煎上两个鸡蛋……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朗读者第四期观后感

全文共 427 字

+ 加入清单

《朗读者》第四期的主题词是“礼物”。

孩子是上天送给父母的礼物。第一位朗读者李亚鹏朗读的是朱自清的《背影》,并谨以此篇文章,献给自己的父亲。

创业是社会价值送给商业价值的礼物。第二位朗读者,共享单车的创始人,胡玮炜朗读的是苏童的《自行车之歌》。长者是命运送给子女的礼物。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第三位朗读者,胜了自己命运的多戕倪萍战,朗读的自己写的《姥姥语录》中的篇章。

故宫是历史送给国家的礼物。第四位朗读者是故宫的看门人,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单霁翔朗读的是《至大无外》。荣耀是坚持送给苦难的礼物。第五位朗读者是赵蕊蕊,顺利地完成了从排球运动员到作家的华丽转身。她朗读的文章是毕淑敏的《握紧你的右手》。

感谢是受助送给仁爱的礼物。第六位朗读者,本应是座上宾的赵家和教授,却在5年前去世。但他的仁爱依然留存世间。曾接受过赵家和教授资助的学生为他献上了汪国真的《让我怎样感谢你》。

无论是朗读还是阅读,都是为了遇见最好的自己。“最好的自己”也是自己送给自己的一份礼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朗读者观后感600字作文

全文共 999 字

+ 加入清单

“你有多久没有朗读了?”“很久了吧。”“因为很多人都觉得朗读是学生时代的事情。”这段话,是董卿在央视将于2月18日晚开播的新节目《朗读者》里的一段自问自答。的确,现在有许多事情都已经是我们淡忘的了,比如写信,比如读诗,但是如今随着《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这样的综艺节目推出,让大家不禁有一种恍如隔世的久违之感,也产生了发自肺腑的共鸣。

看过《中国诗词大会》的人,肯定已经被董卿的诗词功底所折服,她不仅反应快,而且对于嘉宾的点评也能随口拈来诗词应答。“腹有诗书气自华”,董卿得到了网友们如此点赞。董卿的父亲曾经在报社工作,受父亲影响,她从小沉浸在诗词的海洋。记者昨日从节目宣传方了解到,从去年3月开始,董卿就开始酝酿一档文化情感类的节目,经历了这么长时间的策划和团队构建后,终于推出了《朗读者》,董卿担任制作人。

董卿表示:“《朗读者》就是朗读的人,在我看来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理解,朗读是传播文字,而人就是展示生命。”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一个节目形态,她则表示在文艺综艺领域里所有的节目形态都已经做过了,她需要做一些改变。但是为了这档节目,她也付出很多,她介绍为了剪片经常熬到凌晨四点才离开机房。

说起“朗读”,似乎更像在讲故事,因为节目中会针对不同的主题,嘉宾都带着自己的故事来讲述,节目希望呈现的是文字和个人情感的紧密结合。记者了解到,著名企业家柳传志在《朗读者》中的身份却是一名再普通不过的父亲,他要朗读在儿子婚礼上的讲话,那种紧张、兴奋和幸福结合的复杂情感是他最真实的内心。世界环球小姐张梓琳要给女儿读的作品是刘瑜写给孩子的《愿你慢慢长大》,通过文字的朗读,观众也能感受到文字背后那颗跳动的心脏。

据了解,《朗读者》的朗读内容包罗万象,有著名翻译家许渊冲的弟子们用中英法文为他朗读的文学经典,也有来自成都“鲜花山谷”的丈夫为妻子献上感人至深的《朱生豪情书》诗词,还有贾平凹《写给母亲》这类表达集体记忆和大众情感的作品。饱含情感的朗读形成情绪的磁场,能够给观众强烈的代入感和共鸣。

除了节目的内容注重人和情感之外,节目在包装上也用了许多心思。记者了解到,节目设置的主题形式很丰富,每期根据主题,回顾古今诗词、文学经典、电影桥段。节目邀请到李云迪、胡德夫等为朗读者伴奏,除了邀请柳传志、郑渊洁、蒋雯丽、徐静蕾、刘震云等诸多大家熟悉的各行各业名人外,有故事的普通人也可能参与朗读,节目组希望能“高而不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朗读者观后感第3期400字

全文共 351 字

+ 加入清单

知性才女董卿监制、主持,

慈善大使濮存昕、联想总裁柳传志加入,

世界小姐张梓琳、资深翻译家许渊冲惊现。

一个人一段文,一段文一故事,

慢下来朗读,在朗读中遇见。

节目才开播,立马有这样的声音:

太像《见字如面》了。

确实,走的都是朗读路数,选择的名家名篇,又同样有名人坐镇。

但正如董卿所言:这不是一个朗读节目,也不是语言节目,是人生节目,情感节目。

“朗读”重文字,“者”重人,节目重点放在朗读的人身上。

《见字如面》注重历史,朗读是导入,明星是吸睛手段,许子东、杨雨两位教授的点评才是文化含金量所在,才是节目的核心价值所在。

《朗读者》更看重人,朗读者和选择的读本之间有着跨越时空的联系,正因为如此,他们的朗读才入情入境,节目先谈朗读者的故事,再朗读表演,倡导一种用生活勾连人与文学的理念。读的不是文本,是故事,是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年朗读者第八期观后感

全文共 626 字

+ 加入清单

本周六、日央视一套、三套播出的《朗读者》节目,将以“勇气”为主题词。节目中,董卿将与热衷公益支教的演员江一燕、养育了一对自闭症孩子的秋爸秋妈、“敦煌女儿”樊锦诗、“体操王子”李宁、单人无动力帆船环球航海中国第一人翟墨以及著名演员汪明荃、罗家英夫妇一起,聊一聊“勇气”。

热衷做公益的演员江一燕是个“多面手”:拍照拿过《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奖,做公益支教入选过《感动中国》候选人,此外她还写书、拍电影。但在《朗读者》现场,江一燕却坦言:“我小时候是一个很孤独的孩子,不知道跟谁交流。”后来是“燕子老师”给了她许多勇气,几乎重塑了她的生命。节目中,江一燕为燕子老师朗读了一段真挚的文字。

“体操王子”李宁说,到目前为止他做过的最有勇气的事不是在世界大赛上挑战各种高难度动作,而是当初离开运动队直接去了一个大家都不知道的小县城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李宁坦言:“作为运动员,个人的挑战会大一点,成功也是你,失败也是你。作为一个企业大股东,一个有决策权的人,是否能平衡好最终往哪走,需要勇气。”现场,李宁朗读一篇文章献给带给他勇气的李宁团队和那些伴其成长的人。

从1987年认识到现在,汪明荃和罗家英相识相恋了整整30年。两人谈了22年的恋爱,直到2009年,61岁的“阿姐”汪明荃才和62岁的罗家英在美国拉斯维加斯注册结婚。在《朗读者》的现场,汪明荃坦言这是她做过的最有勇气的事:“因为我们俩单身了很久,然后在60多岁的时候才决定结婚,我觉得这实在需要很大的勇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朗读者第八期江一燕观后感

全文共 241 字

+ 加入清单

明天,就到了他们去中南海演出的日子了。这是一群跳舞蹈的孩子,此时此刻他们却站在医院的隔离室外,透过玻璃看里面的人。头和手都紧紧贴在玻璃上。为他们编了这段舞蹈的张燕老师,却没法亲自看学生的演出。隔离室里躺着的正是她。隔着玻璃,张燕老师把她的手也贴在玻璃上,不出声地,用眼睛期盼得注视着每一位学生。

这群学生中,就有学生时代的江一燕。与老师隔着玻璃手贴手的那一刻。她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因为与老师的名字中都有“燕”字,倍觉缘分深。张燕对江一燕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跟我学舞蹈,你要坚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朗读者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1990 字

+ 加入清单

二战后生活在柏林的15岁少年迈克患上了猩红热,他坐车到很远的图书馆中找寻自己爱看的书籍。迈克有一次在路上病发,汉娜将他送回家,两人开始渐渐交谈起来。病好的迈克,回到了汉娜所居住的房间,而两颗同样寂寞的心,此刻交汇在了一起,15岁的迈克和35岁的汉娜发生了一段惊世骇俗的忘年恋,此后汉娜总是让迈克为她朗读,在迈克的朗读中,汉娜像个孩子似的时而痛哭,时而大笑,那个夏天,迈克满16岁之前的那个夏天,是他们一生中最短暂最快乐最不能忘怀短暂时光。相爱容易,相处太难。汉娜最后离开了迈克。而迈克再一次看见汉娜是在对二战战犯的审判席上。汉娜作为主要战犯被判终身监禁。在汉娜终于特例获释时,长大的迈克再也没有当年的激情。而冷漠的迈克也让此时白发苍苍的汉娜心灰意冷,最终选择了在监狱上吊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人性都是善良的,然而战争会扭曲这一切。当当年那个善良的少妇汉娜坐在审判庭上的时候,想必不光是迈克,所有的观众都会感到惊讶,那样一个善良的人,居然会是一个放火烧死300人的纳粹战犯。当汉娜坦然的承认她做过这一切的时候,她显得是那样的可怕。汉娜真的变了吗?不!她依然是当初那个汉娜,仔细的观众可以发现汉娜是唯一一个诚实回答法官的问题的人,然而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一切?答案就是战争。因为战争,汉娜成为了无情的女看守;因为战争,汉娜把在毒气室和焚尸室每天不间断的杀戮看成了生活中很平常的一件事,就如同每个人每天要吃饭睡觉一样。直至到法庭上汉娜也这样反问道法官,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战争泯灭了像汉娜一样所有善良的人 。战争不光摧毁着物质,更可怕的是他摧毁了人的心灵。

观看完本片,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还是由凯特温斯莱特扮演的汉娜。汉

娜悲剧的一生让我唏嘘不已,首先汉娜是一个非常有自尊的一个女性,在法庭审判中,要强的汉娜为了不让别人看出自己是文盲,她毫不犹豫的承认了本来不该自己一个人承担的罪行。而多年后,迈克冷漠的态度让汉娜觉得自己关于迈克还一直爱着自己想法是那样的可笑,觉得迈克寄给自己他朗读的磁带给自己带来的感动是那样的不真实,她选择用自己的生命维护着那残留的自尊。第二,汉娜是一个敢爱敢恨的人,从开始她敢爱上一个比自己小20岁的迈克开始,从那个老板对迈克说希望你妈妈会喜欢,然后勇敢地接受迈克的吻开始,她就是那样鲜活地敢爱;从她开始认为自己和迈克不合适的时候,她毫不留恋地离开;从最后她认为迈克不再爱自己,她毫不犹豫地选择死亡的时候,她又是那样鲜活地敢恨。 行到后段,迈克开始给汉娜寄出他所朗读的作品磁带,当迈克那熟悉而又陌生的声音从录音机中缓缓流淌出来的时候,不光是汉娜我也是双眼噙着泪水,这一刻过去与现在的时光重合到了一起。可能在汉娜的思维中又回到了那个美丽的夏天,每天匆匆赶来的迈克深情地在为他朗读着带小狗女人,为他朗读着荷马史诗中的故事,而此刻,时过境迁,汉娜已经成为阶下囚,而迈克也早已是一个女儿的爸爸。但是那熟悉的声音却又将两个人连在了一起。有了迈克的鼓励,汉娜仿佛找到了生活的希望,文盲的她通过迈克的录音开始吃力的学习一个个单词,最后竟然可以写出一些简单的句子,这不能不说也是爱情创造的一个小小的奇迹吧。然而好景不常,迈克后来再也没有寄给汉娜磁带,而她无数次地询问都石沉大海,汉娜也放弃继续下去的希望,或许她和迈克都知道他们都已经回不去那个夏天了,这辈子他们只能注定相爱,不能厮守。

还记得迈克的导师在上课时讲过这样一句话――保密是西方文学中的核心,是由不同原因,而有着不同个性的人塑造,有的邪恶,有的高尚,从而导致他们

不愿公开。而这句话的出现刚好是在迈克询问汉娜名字的时候,这或许有意无意的地想向我们传达什么,而这句话也暗示了两人今后的命运。很显然,当时的迈克根本就没有在意他导师所讲的,他那时只是想早点下课,早一点见到汉娜。如果若干年后的迈克还能记起,不知是怎样地感叹。命运其实无时无刻都在提醒着我们,而我们大多数人和迈克一样,都忽视了它的存在,造成了许许多多的遗憾,但或许就是有这种遗憾,我们的人生才显得丰富多彩。

本片在拍摄技巧上,并没有使用什么花哨的镜头语言,全片都是以一种很朴实的叙述性镜头来进行。不过朴实不代表没有亮点,在一开头,导演用主观镜头拍摄那一列列车驶过,在回到过去以客观镜头拍摄坐在列车的迈克,给人一种现在与过去交织的感觉,让人感觉处理的十分巧妙。在音乐背景的使用上,导演选择的是一些很舒缓的音乐,不仅和本片主题相契合,更是将观众带入到一个剪不断,理还乱的惆怅氛围中。在色调的运用上,导演选择的是一种偏暖色调,我认为这样选择的理由同音乐的使用有异曲同工之妙。

总的来说,《朗读者》是一部看完后让人深思的一部电影,你或许为汉娜和迈克的感情惋惜,或许为汉娜的所作所为感到不可理喻,或许会为迈克的最后的绝情感到失望,但是我想说的是它无关善恶,有关爱情。

[朗读者电影观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朗读者观后感董卿500字

全文共 800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需要一档如同把花瓣散落发间的节目,听得到心动,闻得到灵魂香气,于是董卿首次担当制作人制作的这档《朗读者》便出现了。接近1年时间的筹备,2月18日晚8点CCTV-1终于要跟观众见面了。

节目每期一个主题词作为核心线索,嘉宾围绕主题词分享人生故事,朗读一段曾经打动自己、激励自己甚至改变自己的文字。首期节目以“遇见”为主题,邀请了知名演员濮存昕、知名企业家柳传志、世界小姐张梓琳、著名翻译大家许渊冲等嘉宾。

1、朗:朗咏清川飞夜霜,此刻豁然开朗

“朗咏清川飞夜霜。”李白的《劳劳亭歌》让人们仿若能看到声音的响亮清澈,“朗”是独属声音世界的魅力,为了“朗然”,所以需要“朗吟”;因为“朗畅”,所以人生“朗静”。一个“朗”字,是串联声音魅力的纽带,更能唤醒潜在中的本真。我若朗朗烈烈,生命便理直气壮。

匆匆忙忙白驹过隙,却发现自己连回眸的念想都没有,不明不白不清不楚,迷茫由生心境,于是你我,便如同漂泊大海间失去方向的孤舟,手足无措茫茫无期。一个“朗”字,其实是生命中最被人们忽视的财富,“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的刹那,应该是幸福的吧。

2、读:那些记载深情的故事与诗篇,都是为了被诵读而存在的

所有的篇章,所有的诗歌,所有的故事,所有的散文,都是为了被诵读。时间可以流逝,但是记忆可以被深刻。文字成为我们记录的方式,古往今来,阴晴圆缺,那些我们未曾谋面的经历,全都以文字的方式邂逅了。但是若不读,这些饱含爱意和心境的诗行和文章,都会被历史尘封,被时间飘零。没有被读过的故事,它们真的存在过吗?

我们的一生,要遇到太多人和事,太多次被冲散,时间久了我们学会了遗忘。当淡忘成为习惯后,生命中才会满是遗憾,这也是为何我们会孤独,会难过,会空虚,会满目疮痍。只有读到最喜爱的文字,我们的心情才会欢畅。

只有那些故事与经历,被我们读过,我们才会用澄澈的双眸和纯净的心灵去追随,去感激。爱让我们的人生完整,而读让我们的爱更加深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朗读者观后感600字

全文共 632 字

+ 加入清单

“眼泪”是《朗读者》第六季的主题词,导演陆川、演员斯琴高娃、赖敏和丁一舟等人的故事都令人感到悲伤。其中令我落泪的却是斯琴高娃的故事。

斯琴高娃讲述了自己从母亲那儿学来的坚强,她说:“我的这一生当中,除了在拍戏时,为了需要哭过,在生活中,我几乎是不哭的。”听到这儿,我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她在生活中竟然从来都没有哭过,那她该有多坚强啊!而我在生活中几乎每个月都会哭一次。在她朗读贾平凹的《写给母亲》时,我流下了热泪,她读得仿佛使我身临其境,不禁想起了外公走的那天。

那天下午,天阴沉沉的,正在陪我写作业的妈妈突然被外婆喊去,我顿时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忙紧跟着妈妈,怀着忐忑的心情走到了外公的房间,不大的卧室里,挤满了人,他们的神情中都充满了悲伤,脸上挂着泪水,群中的我也显得格外渺小……我努力的往前挤着,好不容易挤到外公床边,只见外公的眼睛直直地看着天花板,任凭外婆跟妈妈怎么呼唤他,他都毫无反应。我紧紧攥住外公的手,心里说不出的情绪,悲伤、着急、更多的是无助,我的眼泪也早已划过脸颊,止不住的往外淌着……那是我哭得最伤心的一次,面对亲人的离世,我第一次感到无助,感到十分的渺小。从那天起,我便立誓,我一定要成为一名医生,好好的研究这种病,这也算得上是完成外公的遗愿,完成我的梦想吧!我不想再让更多的人为这种病而感到痛苦或死亡,也不希望看到他们的家人为此而感到伤心。

渐渐的,这泪便化作了勇气,化作了一种力量,也化成了一丝动力,催使我努力学习,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而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央视一套朗读者观后感

全文共 365 字

+ 加入清单

《朗读者》是一档全新的大型文化类节目,它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用文学和艺术的感染力满足观众的情感诉求。富有经历的家喻户晓的公众人物和不期而遇的平凡素人相互交织,描绘中国人具有时代特征的生活画卷。节目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同时为社会主义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树立与践行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正如央视资产管理中心主任任学安说:“《朗读者》的出现绝对不是孤立的,中国的电视节目太需要一档有文化价值的节目来滋润我们的心田。《朗读者》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来朗诵出文字背后的价值。”

《朗读者》制作人和主持人董卿表示,朗读帮我们开启了认识世界的大门,每一个孩子都要出发去看看这个世界,而朗读就是脚下最好的道路。所以希望朗读亭能走进孩子们的生活,让更多渴望朗读的孩子能够满足愿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朗读者第八期观后感

全文共 1006 字

+ 加入清单

时光快速流逝,眨眼间《朗读者》已经播到第八期了,本期节目主题词选择的是“勇气”,我自身就对于这个词有着不一样的情感,因而当我全情的看完这一起节目之后更是迸发出难以抑制的感情。

在我的认知中,勇气从来都不是向着光亮的远方阔步前行,而是在你明知前方迷蒙灰暗依旧坚持勇往直前。

她是闪闪亮的大明星江一燕,她亦是大山中孩子们喜爱的小江老师。支教是一项伟大光荣的事情,但同时也意味着这是一件不那么容易的事情,要去往祖国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自己也曾想过投身其中,但我却从来不敢想象我可以坚持多久,但是江一燕在这条路上坚持了近十年的时间。当董卿问是什么给了她这么大的勇气,她说是她的舞蹈老师,也同时是促使她能考上舞蹈学院的人。在她三四年没有跳舞、并且大家都不认为她能够考上的情况下,为了圆老师的一个梦想,坚定的考上了北京舞蹈学院,这在当时看来也不失为一种莫大的勇气。

有的时候我们并非害怕选择,往往最令人恐惧的是选择背后所要付出的勇气,因为无论做出怎样的选择,那么导致的结果都需要我们怀抱勇气去承担。人生不就是在权衡利弊中做着选择罢了,算一算你的勇气够不够支撑你选择的道路。

汪明荃和罗家英夫妇,在相识二十几年之后六十几岁终于决定走进婚姻的殿堂,成为在婚龄史上当之无愧的“高龄”,在花甲之年还可以做出如此勇敢的选择,怎么能不需要足够的勇气呢?试问你我平凡之人谁可以如罗家英一般在自己六十几岁才开启自己的第一段婚姻?大多数人终究还是会走在人潮拥挤的大路上。正如我从来都没有承担遗憾的勇气,我无比希望可以在恰好的年纪遇见恰好的人,那么你会不会也有这样的认为呢?

李宁说:“无知者无畏”,对啊,没有被烫过,怎知水热;没有被摔过,又怎知地面比头硬。没有体验过,自然不会存在畏惧,可是当我们有了一定的认知,这个时候再去做就需要一定的勇气了,你要有面对失败承担后果的勇气,实践表明这绝非一件易事。这自然说回到了选择。

樊锦诗老人她一生最大的勇气就用在为莫高窟永续利用、永久保存奉献一生的这样一个选择上了。说起敦煌莫高窟,它是中国古丝绸之路上的历史文化宝库,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现如今它正在以一种非常缓慢的但确实是不可逆转的态势消逝之中,正是这位老人从青春年少到满头华发,用五十四年的坚守,改变着历史也创造着奇迹同时守护着这座“永远的敦煌”,可谓当之无愧的“敦煌的女儿”。

向这世上所有的勇气致敬,也愿你我都胸怀勇气,过好今天,明天,未来的每一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央视一套朗读者观后感

全文共 860 字

+ 加入清单

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今晚将于央视一套黄金档继续与观众见面。这一期将以“陪伴”为主题,嘉宾邀来知名演员蒋雯丽、配音演员乔榛、“童话大王”郑渊洁等,他们将与董卿分享“陪伴”的故事,并朗读打动自己的文字。到底他们将会給观众带来怎样的精彩与感动?敬请锁定每周六、日央视一套和央视三套黄金档联合播出的《朗读者》。

蒋雯丽分享与艾滋病患者“亲密”故事

从2002年开始,蒋雯丽已经做了十五年的预防艾滋病宣传员了,她说当初只是有这样一个愿望,想做一些好事、善事,结果一做就是这么多年。蒋雯丽与先生顾长卫合作的电影《最爱》就是以艾滋病感染者为背景,而片中就是找了这群感染者来拍摄。在《朗读者》访谈中,蒋雯丽谈起了电影拍摄时的幕后故事:她要求剧组工作人员和艾滋病感染者们同吃同住。值得一提的是,今晚在《朗读者》的现场将会出现神秘嘉宾,让蒋雯丽感动不已。

“同桌妈妈”16年陪读 儿子以朗读感恩母亲

除了蒋雯丽分享与艾滋病患者“亲密”故事外,另一位感动无数国人的“同桌妈妈”陶艳波也将和儿子杨乃斌一起走上《朗读者》的舞台。因为16年坚持陪伴患有听力障碍的儿子杨乃斌读书,“同桌妈妈”陶艳波曾获评“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从无法说出一个词汇,到顺利完成大学学业,杨乃斌16年的学习生涯,全部都有母亲陪伴,这中间历尽艰辛,旁人无法想象。不过,陶艳波从未有过怨言,她说,“教育乃斌是我一辈子的职责。这是一个母亲会做的,为了孩子,一切都值得。只是坚持走的路比别人长一点。”

为了报答母亲的付出,在《朗读者》的舞台上,杨乃斌将朗读冰心的散文《不为什么》,“献给我的母亲,如果不是她16年的陪伴,可能也就没有我的今天,当所有人都想要放弃的时候,只有她还一直坚持,一直鼓励我。”他还分享说,之所以来到这个舞台,是因为这么多年,他都想跟妈妈说一声谢谢,但是一直没有好的表达方式。杨乃斌还推荐听障孩子以朗读作为康复训练,“对于一些听障孩子来说,这样的朗读相当于一次康复训练,是有实质帮助的,我小时候也每天都朗读训练。朗读对于听障孩子来说是有特殊的意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朗读者那一天观后感

全文共 393 字

+ 加入清单

那一天,是你我心中的记忆:也许是金榜题名时,亦或是他乡遇故知;也许是19世纪的某日,左拉、雨果、巴尔扎克坐在塞纳河畔的左岸咖啡馆里构思着他们的传世之作;也许是牛顿在家乡的果园里结缘了万有引力。我们在《朗读者》十一期中穿越时间的壁障,一起回到郭琨、安文彬、金士杰、刘慈欣、姚建中、江疏影的“那一天”。

在33年前的1984年11月20日,一支由科学家、军人、记者、建筑工人、船员等591人组成的南极科考队从上海出发,奔赴南极,他们要在南极创建中国第一座南极科学考察站——长城站!也就是在那一天,郭琨的名字曾被很多人记住。迄今为止我国在南极建设的四座科考站中,有两座科考站曾经都是由他亲自率队远赴南极指挥建设。他现场说起了那时候队友作的一首诗,从数字一到十,每一个以数字开头的形容词都代表了那时他们的感触。然后来到了长城站建成的那一天,他们敲锣庆祝,却把锣敲出了一个洞,这是怎样的兴奋与自豪!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朗读者第七期主题观后感

全文共 426 字

+ 加入清单

“它是综艺节目,但它不娱乐;它是文化节目,但它不沉闷;它以情感为表达载体,但它很励志。即使落泪,也是有力量的。”在央视综艺频道总监郎昆看来,这是董卿的高明之处。

散文》,节目播出后,这本书上了微博热搜榜单。有些此前拒绝过节目组邀约的嘉宾如今也改变心意了。

而超出董卿预期的这一切和郎昆的预期完全吻合。“这个节目得益于很多方面,但其中很重要的一项是董卿,这就相当于《中国诗词大会》,它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因素是董卿,这个你必须承认。” 郎昆和董卿相识20年了,他曾担任2005年春晚总导演,那年也是他的一通电话,董卿站上了春晚的舞台。“董卿不是一个简单的主持人,她实际上是一个电视人,一个传媒人,一个地地道道的文化人。她只不过是以主持这个方式来切入。”

《朗读者》的总导演之一刘欣在央视工作十年了。2016年3月,董卿为《朗读者》组建团队时,最早找到了他。第一次见面,听董卿讲完节目创意后,刘欣就有点激动,当时在场的还有一个制片主任,三个人当时就开始“头脑风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