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类似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成语(汇总七篇)

四字词语是指广义的概念,包括成语和非成语,也叫固定词组或自由词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类似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成语,欢迎大家参考!

浏览

838

作文

7

篇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语造句

全文共 635 字

+ 加入清单

1、 作为一名老党员,他常用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名言鞭策激励自己。

2、 焦裕禄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万古流芳。

3、 从走上工作岗位那一天起,她就决心为祖国建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4、 他毕生都在为改善山区居民生活而奔波,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5、 焦裕禄为了人民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6、 封建时代的官员尚且能够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今天的干部难道不应该传承这种精神吗?

7、 他是公安战线上妇孺皆知的好警察,从不锋芒毕露;就在前不久,他为了抢救群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8、 竺可桢爷爷一生光明磊落,平易近人,大义凛然,冰清玉洁,宽宏大度。潜心研究时,他持之以恒,锲而不舍。遇到困难时,他临危不惧,不屈不挠。他一生献生气象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9、 敬爱的周总理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们永远怀念他。

10、 他一生对国家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1、 鲁迅对人民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2、 周总理为了祖国的昌盛和人民的幸福,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3、 诸葛亮为了蜀国为了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4、 我能受总经理如此器重,一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不负他的厚望。

15、 诸葛亮一生对汉室忠心耿耿,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6、 为了老百姓,他真的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7、 敬爱的周总理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人民对他仰之弥高。

18、 诸葛亮当轴处中,奉诏辅孤,为了蜀汉的兴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全文共 1007 字

+ 加入清单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

【释义】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已:停止。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

【历史典故】

诸葛亮,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聪明与智慧的化身。他上通天文,下知地理,三教九流无所不知,四书五经,无所不晓。

47岁时,诸葛亮向后主刘禅呈上《出师表》,表明自己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心迹。

为了统一中原,诸葛亮曾经多次兵出祁山,前几次出兵,都是因为粮食不继而退兵,第五次他接受了以往教训,非常重视粮食供应。他设计了一种叫做木牛(改进的独轮车)的运输工具,用它把粮食运到斜谷口囤积备用。

公元234年,诸葛亮用木牛流马运粮,做好充分准备后,约孙权同时对魏国发起进攻,两面夹击魏国。他率领10万大军出斜谷口,在渭水南岸的五丈原构筑营垒,准备长期作战:分一部分兵士在五丈原屯田,跟当地老百姓一起耕种,以为久计。司马懿率领魏军也渡过渭水,筑起营垒准备和蜀军长期对峙。魏明帝命令司马懿只许坚守,不准出战。

与此同时,孙权应约派出三路大军进攻魏国,配合蜀国的行动。魏明帝亲自率领大军南下,大败吴军。诸葛亮只好孤军作战。蜀军很想跟魏军速战速决,但司马懿固守营垒,坚守不出,决心要打持久战。双方相持了一百多天。

有一次,司马懿虚情假意地接待前来下挑战书的使者,问道:“你们丞相很忙吧,身体还好吗?”使者回答说:“丞相很忙,军营里大小事都亲自过问。他每天早起晚睡。近来胃口也不太好,饭量很小。”使者走后,司马懿对将士们说:“诸葛孔明食少事多,怎能支撑长久呢?”不出司马懿所料,诸葛亮就在这年八月病故,年仅54岁。

按照诸葛亮生前嘱咐,蜀军密不发丧,各路人马按序撤退。

司马懿探得蜀军因诸葛亮病死而退兵的消息,立即率军追赶。刚过五丈原,忽然蜀军旗帜转向,战鼓雷鸣,蜀军将士们转身掩杀过来。司马懿大吃一惊,赶快掉转马头,下令撤退。待魏军退远了,蜀军才缓缓撤出五丈原。

虽然,诸葛亮没能实现统一中原的愿望,但是,他在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才智和鞠躬尽瘁、忠于职守的品格,永远师仪后世。

【成长心语】

诸葛亮用生命实践了自己对蜀汉集团的忠诚。为理想、事业而义无反顾的牺牲精神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献身精神,在诸葛亮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诸葛亮忠心耿耿、克己奉公的高尚品格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奋斗精神,为后人做出了最好的表率。尽职尽责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是我们应具备的素质,也是我们成长和成功的基本要素。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孔明

全文共 303 字

+ 加入清单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诸侯割据。孙权、孙策占据江东,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在赤壁之战,曹操挥军南下,用意在于消灭割据,一统天下。而曹操的这个企图,却被诸葛亮的“火烧赤壁”之计给瓦解了,曹操兵败,无力统一,江东仍然保有其割据版图,诸葛亮和刘备方能借势构成鼎足三分的格局。

纵观诸葛亮的一生,亦不能不在向往之中,含有份惋惜之意,正如杜甫所说“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三国鼎立的历史格局,是诸葛亮自己构画的。六出祁山,北伐中原,则系尽力完成他对刘备的责任,以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个情景构成了一种悲壮的美感,是孔子所谓“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类型。最终北伐未能成功,星殒五丈原。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鞠躬尽瘁的成语典故

全文共 500 字

+ 加入清单

东汉末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去了汉献帝,自己登基做了皇帝,改国号为魏,即魏文帝。

这时,占据四川一带的刘备,很快也宣告登基,即历史上称为蜀汉的“先主”。刘备用诸葛亮为丞相,定都成都。连同在江南的东吴,正式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刘备因伐东吴失败,命丧白帝城,其子刘禅袭位,称“后主”。诸葛亮继续担任丞相,并受封为“武乡侯”,蜀国的一切军政大权都在他的手中,各种事物都由他来裁决。诸葛亮一贯主张联吴伐魏,他一面和东吴重新修好,一面南征孟获,平定了南中诸郡,解除了北伐的后顾之忧。然后充实军备,练兵试阵,积极准备讨伐魏国。出兵前,曾上表后主,力劝后主听信忠言,任用贤臣,这就是后世流传的著名的《前出世表》。但是此次北伐没有成功,诸葛亮退兵休整军队。不久,诸葛亮再次兴师北伐,当时蜀国很多官员反对诸葛亮频繁兴师动众,诸葛亮因此再次上表后主,分析当时的形势,说明蜀汉与曹魏的势不两立,必须北伐,这就是著名的《后出师表》。

在《后出师表》中的最后一句,诸葛亮说道:“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后人经常使用的一句成语。(鞠躬,表示谦恭谨慎;尽瘁,是竭尽辛苦的意思。)是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致死方休。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鞠躬尽瘁成语故事

全文共 224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鞠躬尽瘁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小编收集了关于鞠躬尽瘁的成语故事,希望各位读者喜欢。

【拼音】jū gōng jìn cuì

【成语故事】三国时期,蜀主刘备死后,昏庸无能的阿斗继位,他只知享乐,把国内的军政大权交给诸葛亮处理。诸葛亮一面联吴伐魏,南征孟获,积极准备两次北伐,在最后一次北伐前夕给阿斗写《后出师表》表示自己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典故】祖妣夫人与显考鞠躬尽瘁,誓勿蹶其门。

【释义】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恭敬谨慎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关于尽忠职守的历史典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全文共 846 字

+ 加入清单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

【释义】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已:停止。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

历史典故

诸葛亮,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聪明与智慧的化身。他上通天文,下知地理,三教九流无所不知,四书五经,无所不晓。

47岁时,诸葛亮向后主刘禅呈上《出师表》,表明自己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心迹。

为了统一中原,诸葛亮曾经多次兵出祁山,前几次出兵,都是因为粮食不继而退兵,第五次他接受了以往教训,非常重视粮食供应。他设计了一种叫做木牛(改进的独轮车)的运输工具,用它把粮食运到斜谷口囤积备用。

公元234年,诸葛亮用木牛流马运粮,做好充分准备后,约孙权同时对魏国发起进攻,两面夹击魏国。他率领10万大军出斜谷口,在渭水南岸的五丈原构筑营垒,准备长期作战:分一部分兵士在五丈原屯田,跟当地老百姓一起耕种,以为久计。司马懿率领魏军也渡过渭水,筑起营垒准备和蜀军长期对峙。魏明帝命令司马懿只许坚守,不准出战。

与此同时,孙权应约派出三路大军进攻魏国,配合蜀国的行动。魏明帝亲自率领大军南下,大败吴军。诸葛亮只好孤军作战。蜀军很想跟魏军速战速决,但司马懿固守营垒,坚守不出,决心要打持久战。双方相持了一百多天。

有一次,司马懿虚情假意地接待前来下挑战书的使者,问道:“你们丞相很忙吧,身体还好吗?”使者回答说:“丞相很忙,军营里大小事都亲自过问。他每天早起晚睡。近来胃口也不太好,饭量很小。”使者走后,司马懿对将士们说:“诸葛孔明食少事多,怎能支撑长久呢?”不出司马懿所料,诸葛亮就在这年八月病故,年仅54岁。

按照诸葛亮生前嘱咐,蜀军密不发丧,各路人马按序撤退。

司马懿探得蜀军因诸葛亮病死而退兵的消息,立即率军追赶。刚过五丈原,忽然蜀军旗帜转向,战鼓雷鸣,蜀军将士们转身掩杀过来。司马懿大吃一惊,赶快掉转马头,下令撤退。待魏军退远了,蜀军才缓缓撤出五丈原。

虽然,诸葛亮没能实现统一中原的愿望,但是,他在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才智和鞠躬尽瘁、忠于职守的品格,永远师仪后世。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造句范例

全文共 617 字

+ 加入清单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造句

【拼音】:jū gōng jìn cuì,sǐ ér hòu yǐ

【解释】: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已:停止。指全心全意地贡献出全部力量;到死为止。

【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造句】:

1、这正如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老臣心,是李贺“提携玉龙为君死”般感恩,是苏轼“为报倾城”的感动。

2、他希望他总会象那样,而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3、战士们为国家鞠躬尽瘁,当之死而后已。

4、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勇往直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5、只是说,只要我活着,还有一口气,我就要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6、周恩来总理一生顾全大局,任劳任怨,为党和国家努力工作,可以称得上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7、蜡烛告诉我,幸福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尽自己的一点热来温暖人们,尽自己的一点光来照亮人们前进的道路。

8、邓稼先是一位真正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爱国志士。

9、他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精力,真是死而后已。

10、有些人可能喜欢平淡从容,有些人可能喜欢锋芒毕露。

11、邓小平同志的光荣事例妇孺皆知,家喻户晓,他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真是是当之无愧的好同志,,他值得我们仰慕!

12、“他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3、刘老是倒在工作岗位上,真正是为农史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