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夏至风俗作文(实用20篇)

导语:民族风俗是指一个民族在某一方面的独特生活习性或社会习惯。而且能够一直沿袭下去,虽然在没袭过程中会发生不断的变化与演变。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夏至风俗作文范文,欢迎大家参考。

浏览

7700

作文

1000

过年风俗

全文共 385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因此,春节的习俗也多种多样。因为相传年兽怕红色,怕火光和响声,所以人们便有了放炮竹的习俗。

除夕夜,吃完年夜饭,妈妈对我说:“想不想去放炮竹啊?这次你来点炮竹好不好?”,我满口答应,过年放炮竹可是最令我兴奋的事。可是让我自己来点,还是把我吓坏了,因为,看大人点我都觉得怕,老是躲得远远的。不过,我还是鼓起勇气对自己说,试一试吧。

找个空地放好炮竹后,我手拿着打火机,颤颤巍巍地走了过去,哆哆嗦嗦地打起了火,点着导火线,一听到哧哧的声音,我撒腿就跑,跑得比兔子还快,听到一声震耳的爆竹声响,我回头看到自己点燃的烟火炮竹,冲上天空,变成美丽的花朵,红的、绿的、五彩缤纷的,我欢快地活蹦乱跳。

放炮竹是已经传承了几千年的习俗了,“爆竹声中一岁除”,蕴含着文化的元素,喜庆的色彩,不过为了保护我们的环境,我们还是要少放点炮竹哦!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风俗习惯作文

全文共 323 字

+ 加入清单

过年了,我和爸爸、妈妈、叔叔、婶婶一起回老家和爹爹一起过年。爹爹给我讲了一个关于“年”的故事:从前,有一种叫“年”的怪物,头上有尖尖的角,嘴里有锋利的牙,非常可怕。它天天都骚扰人们,因此,它把天神惹怒了,于是天神把“年”封在山中,一年只许它出来一次。

人们都很害怕“年”,一到过年就想方设法提防“年”的攻击。有一年,“年”又出来了,这时有个人在“年”面前放鞭炮,把“年”吓得魂飞魄散,那人又拿出一些红纸,把“年”吓得落荒而逃。不久,人们发现了“年”的弱点:“年”怕响声,怕红色。从此,就形成了每年都放鞭炮、贴对联的风俗习惯。另外,一到过年,人人都去亲戚家拜年也是因为不想让亲戚家受到“年”的伤害。从此,也形成了这种风俗习惯。原来过年有这么多学问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春节风俗作文

全文共 376 字

+ 加入清单

回家后,爸爸放了关门炮,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午夜十二中结束了,窗外传来一阵“噼里啪啦“的开门炮声,万朵“莲花”在空中绽开,声音震耳欲聋,三十在喜庆中过去了,预示着这一年红红火火。

初一早晨一起床,就发现妈妈已经准备好了早点,因为妈妈是奉化人,我们家的早餐又跟其他的不一样,我们吃的是发糕和汤圆,吃了这些东西就预示着这一年就会大发、平安。我们全身上下穿戴一新,还穿上了从未下过地的新鞋,以示新的一年可以脚轻手捷。外婆还对我反复叮咛:不要向外泼水,不要扫地,不要打碎碗碟等等,因为这些都是不好的兆头。

一转眼就到了正月十五,闹元宵是这一天的重头戏,我外婆早早地大门上挂起了喜庆吉祥的大红灯笼。公园里也设置了灯展,游人们在其中观光,合影。一片灯火通明。灯笼造型别具一格。连一些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也纷纷“现身”……衬托着湛蓝天空上的皎洁明月,我恍若身在仙境。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家乡的风俗

全文共 860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杭州,杭州人在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都会和自己的家人聚到一起,包汤圆、吃汤圆,寓意来年“团团圆圆”,永不分离。

元宵节这天清早,我们全家一起出动,准备制作汤圆的材料。有人和面,有人准备馅心。和面的讲究可多着呢!妈妈手把手地指导我:“快把水加入糯米粉里,水一定要适当,不多不少,然后反复揉搓”我连忙按照指示,拿出糯米粉和水,用手不断揉面,加水。在“锤炼”之下,糯米粉渐渐和水融合在一起,摸上去恰似橡皮泥,韧性十足。我家的汤圆有很多种馅心,香甜的芝麻馅儿、鲜美的肉球馅儿、咸咸的蛋黄馅儿,这些都是我的爱。而我最喜欢,每年制作个数最多的还是芝麻馅儿,即使还没包进汤圆中熟,单单是芝麻那香甜的味道早已在空气中弥漫开来,闻一闻,足以让我咽下两三口唾沫了。

糯米面团和好了,馅心也已备齐,终于到了我最期待的环节包汤圆!我小心翼翼地扯下一块糯米面团,用擀面杖将面团均匀地擀薄,摊在手心上,再用勺子取出一大块芝麻馅儿,稳稳地放在面皮正中间。接着,最关键的步骤来了,将面皮完美合拢。要知道,一个汤圆的成败就取决于这一步,如果合拢时没合牢,有了裂缝,那么汤圆可就露馅儿了。合拢面团更要注意力气的把握,一旦用力过猛,汤圆里的馅儿就会被“挤”出来,这个汤圆就彻底报废,没有丝毫挽回的余地。我慢慢地将摊在手心的面皮转移到两手中间,再用手指轻轻捏起面皮两端,用一股韧劲把两端牢牢地黏合在一起,然后是另一边的两端。所有边缘都黏合后,汤圆基本上就包好了。接着,我把汤圆放置手掌中心,两手均匀用力,轻轻揉搓,揉至球形就可以了!一个个“小圆胖子”整齐地、舒服地躺在竹筛里,看着可爱的他们真叫我喜欢。

包完汤圆,便开始煮汤圆。我把汤圆一个个放入锅中,汤圆在水里一会儿漂浮,一会儿下沉,仿佛顽皮的孩童在水中玩耍,不亦乐乎。我的心情也跟着上上下下的,生怕有个调皮的“小鬼”把自己“玩”坏了!

很快汤圆就煮熟了,我把汤圆盛入碗中分给大家,所有人围坐在桌子旁,吃着晶莹剔透的汤圆,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此刻,汤圆真是连接亲人心灵的桥梁,让我们享受了无可替代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陕北过年风俗作文

全文共 1171 字

+ 加入清单

陕西民风古朴,春节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岁首。古代的“年”不是在腊月二十九或者三十,而是在“腊日”,即后来的“腊八”。南北朝以后才把腊祭移至岁末。到了民国时,改用阳历,才把阴历的“年”叫作春节,因为春节—般都在“立春”后,因而称其为春节。

陕西人如今仍把春节叫作“过年”,并流传下来一个关于过年的故事。在远古时,有一种叫“年”的猛兽,每当寒冬将至新春来临的夜晚。出来食人,使得人们不得安宁。人们在与“年”的搏斗中,发现这种凶残的猛兽最怕火光和响声,于是人们想了个办法,一旦“年”出现时,便燃起大火,投入竹节,“年”一见熊熊大火,听见叭叭炸响的爆竹,就逃遁得无影无踪。后来,便逐渐形成了过年团聚。守岁、挂红灯、帖对联、放爆竹、吃年饭的风俗习惯。

陕西乡村腊月二十三即入年关,把过腊月二十三叫“过小年”。农村有些地方叫“祭灶”,即祭主宰吉凶祸福的“灶王爷”,以求温饱。过罢小年,人们便为春节做准备了。一般农家,杀猪宰羊,碾米磨面,做点豆腐,购买蔬菜,吊挂粉条,准备好过年所需的一切食物。腊月二十七到二十九为关中人蒸馍时间。家家户均短几笼子馍馍,要吃到正月十五以后,有“正月十五以前不擀面”的习俗。妇女上街为老人和孩子添置衣裳鞋袜、老年人则购买红纸、年画、冥币、白麻纸等大年礼仪用品。

大年前两天,陕西不论关中、陕南、陕北,还是城市农村,要“扫舍”,城里人叫打扫卫生。家家房前屋后,窑里赛外,连拐角都要打扫得于于净净。窗房上重新糊上白纸,贴上大红窗花。年三十早,家家房户贴对联和门神,屋里挂上年画。年终于来临了。

进入腊月,人们便开始忙碌,一直忙到腊月三十日,过年便正式开始。大年三十晚饭前,家家户户必须把房子、院落、房前屋后打扫干净,收拾清整,贴好大红对联(有丧服的人家贴黄色或绿色对联)及门神、窗花等,大门及堂屋、卧室、灶房、牲畜圈等处都要贴相应的对联。一切准备就绪,便开始点腊烛、烧香、燃放爆竹、祭祀先祖。之后,全家大小便共聚一桌吃“团圆饭”,俗谓“团年”。晚上,各家灯火通明,炉火熊熊,老少彻夜不眠,围炉“守岁”,俗称“坐年根”。在守岁的同时,合家大小依次要洗澡,换新衣,包饺子,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待到子时(相当于今23时—1时),万家鞭炮齐鸣,意为“接天星”,“迎财神”,有的还摆上香案,行跪拜之礼。据说谁家鞭炮响得最先,财神就先光临谁家。然后,便是晚辈为长辈们磕头拜年,长辈们也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给孩子。同家分居的人,便开始相互奔走拜年,通宵达旦,直到初一早上。

安康人从初一到初十,还有以观看天气的好坏预测五谷六畜是否兴旺的习俗。相传每天天气都有预示。即:初一观鸡,初二观狗,初三观羊,初四观猪,初五观牛,初六观马,初七观人,初八观谷(庄稼),初九观果(果树),初十观菜。俗称“新春十日晴,丰年乐太平,新春十日阴,谷米贵如金”。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春节的风俗

全文共 291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过年,我的外公都要杀猪。今年过年,我正好赶上了现场杀猪的场景,真的是刺激极了!

刚到外公家的时候,我看到小猪被关在猪笼里,一点都不知道自己等会就回没命了,还吃东西吃得津津有味的。看着小猪吃着它的“最后的晚餐”,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不一会儿,外公就把小猪架到桌子上,用绳子把小猪的脚给绑起来。小猪这才意识到自己命不久矣,试图反抗,但已经太晚了。只见外公麻利地把刀插进小猪的脖子里,小猪还在垂死挣扎。很多血从猪的脖子里流出来,我吓得把眼睛给闭上了。听着小猪的惨叫声,我觉得我们人类太残忍了。

刚才的杀猪场景让我心有余悸,晚上看着母亲烧得香喷喷的红烧肉,平时狼吞虎咽的我再也提不起兴趣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小学生家乡的风俗

全文共 451 字

+ 加入清单

家乡在诸暨、浦江、富阳三县交界的地方,山里山,弯里弯,风景优美,民风淳朴,极让人联想到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那里的风俗很多,最值得一提的是每年正月初十的拜太公。如果说,西方的圣诞节相当于中国的除夕,那里的正月初十也有圣诞节那样隆重。

顾名思义,拜太公就是祭拜陈氏的祖先,是不忘祖训、寻根探亲的一种纪念仪式。村子很大,以前有生产队时全村分成八个队,设有九厅十三堂,祭拜每年一次,就按厅轮流。在大厅正中墙上悬挂陈氏九代太公、太婆的画像,大厅中间设十多张宴席,桌上摆满各种果品、菜蔬、糖、糕点以及各种各样的手工制品:如有米粉捏的十二生肖、四大名著中的人物,有剪纸的动物,都惟妙惟肖。

这一天,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老老少少喜气洋洋,整个村里洋溢着节日的气氛,所有的亲朋好友,只要是家里走得脱的,是一定到场的;陈氏家族居住在外的,定成群结队,携妻带子,敲锣打鼓的来。这一天,有龙灯助威,有戏班助兴,有篮球比赛、有杂技表演,整个村子是沸腾的。过年哪有这么热闹呢?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对家乡而言,一年四季色,就是正月初十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家乡风俗的小学作文500字

全文共 547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我最喜欢的一个节日,到了那一天我们不仅可以吃到甜甜糯糯的元宵,还可以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去赏花灯,一派喜庆、欢乐的气氛!

今年的这个元宵节更是令我难以忘怀。我不仅吃到了美味可口的元宵,还和家人一起去了举办第一届花朝节的赛石?花彩小镇赏花灯。

大清早,我就从床上蹦下来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奔向厨房,跑到冰箱面前打开它,掏出元宵,迫不及待地打开了包装,用饥饿的眼神瞪着盒子里的元宵似乎在说:“哈哈,你们早晚成为我的腹中餐!”元宵们惊恐地尖叫着:“天哪!他要吃了我们,怎么办啊?”我烧开了水,那沸腾的热水似乎在说:“进来吧!感受一下我的热情。”我把元宵一个个滚了下去,元宵在水里翻来覆去地滚动着,不一会儿的功夫白白胖胖的元宵就浮到水面上。我叫醒了爸爸妈妈,一家人围坐在桌前,欢欢喜喜地吃起了元宵!

到了夜间6点钟,我们一家去了赛石?花彩小镇。那里真是风景如画、灯光璀璨、华灯闪烁,非常美丽!让我来给你讲讲有哪些美丽漂亮的彩灯:七兄弟葫芦娃、小马宝莉、七天取经、三打白骨精、小哪吒……举不胜数。还有许多香喷喷的美食:牛肉面、烤羊肉、糖葫芦、烤冷面、酸辣粉……各地的小吃美食定会让你垂涎三尺。

时间不知不觉过了好几个钟头,也已经深了,我们只好恋恋不舍地离开,一路上银光月色伴着我们愉快地回家啦!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土家族过年风俗

全文共 415 字

+ 加入清单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不同得风俗习惯。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讲土家族过节得风俗习惯。

土家族是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然而我很荣幸得当上这个家族中得一员。

土家族是跟着汉族一起过春节得,但是过年得风俗却大不相同。比如说:⒈过年得时候要打糍粑,糍粑打好了,可以在新年当上家常便饭,而汉族却是大鱼大肉(这就是富与贫之间得差距啊!);⒉除夕之夜然大火。每年过节,家家户户都会在吃完团圆饭得前提下然大火。然大火得主要目得就是“祭祖”,希望祖先在阴间得新得一年里开开心心,而汉族却只是简简单单得守岁;⒊大年初一得早晨不能把洗脸水倒掉。因为洗脸水相当去金银财宝,假如倒掉了它,子子孙孙在这一年就会大不幸,而汉族却要在大年初一彻彻底底得打扫一次;⒋在新得一年之前,必须把欠得债还清。俗话说得好嘛“新年有新气象”(这条和汉族差不多)。

土家族过年得风俗还有很多,在这里我先卖个关子。如果想知道得话,就来到贵州,来到这个多民族得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日长之至,是谓夏至

全文共 280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也达到全年峰值,这一天就是夏至

这一天,我国最北端的漠河是我国昼长最长之地,昼长17小时;最南边的曾母暗沙则昼长最短,是12多小时,南北差距达4小时40分钟。

夏至这天正午,在北回归线上的地区将会出现“立竿无影”的景象,人们看自己的影子,也会见到一年当中最短的影子。中国大陆有五个北回归线标志点,分布在广东的汕头、从化、封开,广西的桂平和云南的墨江,北回归线标志点设有“窥阳孔”,人们可以验证夏至中午阳光是否垂直射向地面,是否“立竿无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腊八节的风俗

全文共 920 字

+ 加入清单

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的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

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为讲究,搀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拨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更为讲究的人家,还要先将果子雕刻成人形、动物、花样,再放在锅中煮。比较有特色的就是在腊八粥中放上“果狮”。果狮是用几种果子做成的狮形物,用剔去枣核烤干的脆枣作为狮身,半个核桃仁作为狮头,桃仁作为狮脚,甜杏仁用来作狮子尾巴。然后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活象一头小狮子。如果碗较大,可以摆上双狮或是四头小狮子。更讲究的,就是用枣泥、豆沙、山药、山楂糕等具备各种颜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寿星、罗汉像。这种装饰的腊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庙的供桌上才可以见到。

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腊八粥在民间还有巫术的作用。假如院子里种着花卉和果树,也要在枝干上涂抹一些腊八粥,相信来年多结果实。

腊八这一天,除了祭祖敬神外,还有悼念亡国、寄托哀思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傣族的民族风俗

全文共 211 字

+ 加入清单

傣族是一个盛产竹子的民族,所以除了竹筒饭,就连他们住的房子都是竹楼。之所以用竹子,是因为竹子可以防酷热和湿气。

如果你是阳历的4月13日至4月15日到傣族来游玩,那么你要小心啦,因为这是傣族在过新年——泼水节,所以稍不留神,就会成为“落汤鸡”!到了泼水节,傣族的男女老少就穿着节日的盛装,挑着清水,先来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你泼我,我泼你,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它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

[关于民族风俗作文2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新疆春节作文风俗

全文共 772 字

+ 加入清单

新疆本是维吾尔同志们的天地,但许多为生活拼搏的汉族年轻人们从五湖四海来到新疆,与维吾尔同志和谐相处。为生活打拼的同时,汉族青年们在忙也忘不了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新年。

新年本是应该各自回老家与父母亲人团圆,可一些因为繁多原因而不能回家与亲人团聚的汉族人们,就在新疆过起了新年。

虽说不是在家乡过新年,可这里的年味可一点也不比在家乡淡。

瞧,这离新年还有一个月左右呢,这大街上竟都是火红火红的一片。不用说了,肯定是小贩们在大街上摆的小摊。中国结、红灯笼、门神、红烛、各种各样的对联,都是火红色的,把整条街打扮的喜气洋洋。远远望去,就像一条火红色的长龙,威严的卧在这条大街上,默默的接受着人们的祝福。

这时候各大商场统统被堵死,大人们带着小孩去商场买年货,装饰用的、吃的、喝的、玩的、看的,都要买齐了。

新年前半个月,在家里就隐隐能听见外面有少数人放的鞭炮声了。大街上看不见太多人,许多店铺也已经关门,准备回家过年。

新年前两天,外面的鞭炮声比前几天频繁多了。大街小巷的上空都悬挂着盏盏红灯笼,有大有小,马路路灯上也不例外的悬挂上了一串串灯笼。一些小区上方还挂着贺新春的红彩带。

还有一些性子急的孩子们已经迫不及待等到新年那天了,他们拿着父母买给自己的新春礼物去外面玩了。

大家好不容易挨到了新年这天,人们天未亮就开始热闹,贴对联、放鞭炮、亲朋好友串门拜年送礼,忙乎着。孩子们大早上起床梳洗完,有的窝在家里玩,有的跟父母一起串门拜年,有的和自己的小伙伴一起玩......

听,外面是什么声音?

哦,有是鞭炮声。这一天呀,鞭炮声几乎就没有停下来过。

忙碌又快乐的度过了白天,这天一黑,鞭炮声夹杂着烟花声,一家子都围在电视边,看《新年联欢晚会》,一家子笑一起笑,感动就一起感动,乐此不疲。

十二点的钟声敲响,伴着欢乐与感动,人们送走了旧的一年,旧的一天;美好的一年再次起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过年风俗习惯的

全文共 390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一度的春节又来了,寒假也随着开始啦。我们打算回老家过年,我和哥哥都盼着快点回老家。经过妈妈的一番准备,我们出发了。

经过长途跋涉,爸爸辛辛苦苦开了8小时的车,终于回到老家了。回到家里,奶奶已经买好家乡美味可口的大螃蟹,等待我们了。奶奶看到我们到了,马上端出一盘金黄色的大螃蟹,闻着香喷喷的大螃蟹,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抓来吃,这可说我和哥哥的最爱,我和哥哥抢吃起来。很快,这盆大螃蟹就被我们消灭了。

吃完螃蟹奶奶就开始做年饼,这是我们家乡的一种习俗,每到过年家家户户都要做这种饼,既可以送给亲朋好友,又可以用来招待客人,它的材料是用糯米泡湿之后磨成粉,然后用糖水搅拌,就变成一大坨迷糊团。接着抓一把糊团揉扁,拌入馅才,包起来放进锅里蒸熟就好了。我和哥哥也跟着瞎揍热闹,觉得好玩极了。

我们家乡过年还有许多习俗,比如唱大戏、舞龙神、狮子拜年……,家乡的习俗可好玩了,我爱我的家乡——雷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春节风俗的作文

全文共 929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的节日有很多,节日里的故事也不少。我最爱春节,因为那里有我盼望的零花钱,馋嘴的年夜饭,还有香甜的鱼丸。

“好叻,晚上过来啊!”楼下的张大爷一大早起来就出门锻炼了,顺便给大伙拜年,再拉亲朋好友吃年夜饭。再说徐嫂,一早就听到她那带着 苏北腔的“新年快乐”的祝福声。还有陈哥,他家的包子铺今天多放了几个油纸袋,他说:“年夜饭嘛,多吃几个包子也可以饱啊!”一大早就忙着调肉馅。这节日里的气氛和平常可真不一样。

至于我们家,一上午忙着做鱼,“年年有余”,大家希望过个好年。

“加少许盐,少许水,挤姜汁于其中,用筷子打,打得越久越好,打成糊状。”妈妈在厨房制作鱼丸。妈妈娴熟的技艺跃然显在灶台上,未熟的鱼丸就如珍珠一样躺在台板上。“你小时候特别爱吃鱼丸,你记不记得小时候那家卖鱼丸的店排满了长队……”

老妈不停地说着,我不禁回想起许多年前的一个春节,妈妈才会做鱼丸嚷着要让我尝尝。但是我们以前总是去楼下的鱼丸店购买食材。那家店是这条街上最红的店了,不仅为了买鱼,更为了观摩他们做鱼丸。一颗鱼丸,不大,撒上葱花,浇上清汤,出锅时如同豆腐一样。尝一尝——鱼的鲜味,汤的香味,姜的辣味交织在一起爆出无比的清香。那清香在我身体里冲撞,弥漫,让我的身体充满了能量。所以,我每周都去称上一些。那年春节老妈试着给我做了几个鱼丸。夹了一个放在嘴里,吞了下去,生一股粘中带腻的甜味。我不满的将鱼丸给了妈妈:“不好吃,下次还是买店里的吧!”那以后,妈妈便很少再做鱼丸,每次都从外面买,只要我喜欢,出处何所谓?

去年我独自在外吃了一次鱼丸。一颗鱼丸,不大,撒上枸杞,浇上鱼汤,出锅时也香气扑鼻。夹起鱼丸吞了下去,也是一股甜味。但我并没有觉得难吃。又夹起一个,暖暖的,很纯正的甜。我望着天边的满月,尝着香甜的鱼丸,仿佛看见一副江南水乡的画儿:妈妈在月光下淘洗着几条大鱼,然后揉着,鱼丸就成型了,甜的鱼丸在思念中,在爱中游弋……

“出锅了!”老妈做的鱼丸出锅了。我回过神看那鱼丸,不大,撒上枸杞,浇上鱼汤,作风清月朗状。在满桌的年夜饭中也算是锦上添花。我立刻夹起一个,生一股甜中带腻的甜味。但我不觉得难吃,因为嚼着嚼着甜味儿就钻入心中,这也是春节里鱼丸的真谛——家是温馨的,家是充满爱的,家的味道是甜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中国传统文化——过年风俗_1200字

全文共 1252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中的传统佳节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年节古称“元旦”。

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岁时节日,亦被称为“传统节日”。它们历史悠久、流传面广,具有极大的普及性、群众性、甚至全民性的特点。年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年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年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

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人们以盛大的仪式和热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在民间,一直都有一个关于“年”的传说故事。

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春节,守岁放鞭炮贴春联拜年演变

起源:春节和新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最后用一个中国传统来结束我的征文: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

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贴窗花,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访亲友,大年初二祭先祖

初三初四逛庙会,十五晚上街上走。

[关于中华传统文化作文八篇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写自己家乡春节的风俗

全文共 729 字

+ 加入清单

在芜湖,春节在腊月就开始了。在腊八那一天,一些还保存着旧习俗的老人家们仍然要煮腊八粥,粥是用各种各样的米、豆子和红枣做成的,有时候还要加上一点芝麻来做。这样做出来的粥不但闻起来很香,喝起来也是美味的。

腊八不但是要喝粥的,这一天很多大人们去上街的。他们为孩子们买过年穿的新衣服,为过年买一些蜜饯干果、瓜子点心。孩子们则喜欢买一些过年吃的糖果,一般都爱买炒米糖、花生糖和巧克力。然后才为自己选择新衣服。

腊月二十左右,大人们就要开始包饺子、作年糕和蒸蛋饺了,而且还要做一次大扫除,要掸灰、擦桌子、扫地…就像陀螺一样团团转。

到了大年三十,大家就开始做团圆饭了,小孩子就开始放鞭炮玩耍。这一天晚上,如果没有非常紧急的事情,都要回家吃团圆饭。家家户户的饭桌上都无一例外的有一道红烧鱼,但是都不允许吃掉,吃了就不叫“年年有余”了。晚上大人们吃完了团圆饭,都喜欢看春节联欢晚会,孩子们就去放烟花玩儿。三十这一天要守岁,也就是十二点钟之前不能睡觉。到了子时,就要开始放炮竹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

正月初一早上,人们都要睡到九点十点钟才起床。然后就去拜年。主妇就留在家中做饭。外面到处都是红色的爆竹的纸屑。踩上去软软的。到了中午,一家人一起吃团圆饭。初一到初三是年三天,这几天大人孩子们都喜欢各自玩,到亲戚朋友家去拜年。初一家家户户都要点香。

到了正月初八,大多数店铺都要开张。因为八的谐音就是发。孩子们总是抢着去买东西。大人们就去娱乐休闲。

正月十五,南方人既叫元宵节,也叫过小年。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元宵。大人们还爱在元宵里掺和进花生。孩子就在元宵节上尽情玩乐。这一天也是过年中快乐的一天。

过了十五,春节差不多就算是过完了。大人们去上班,孩子们去上学,一切都恢复到原来的日子里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描写家乡风俗的作文800字

全文共 951 字

+ 加入清单

爸爸妈妈是湖北天门人,而我却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小的时候爸爸妈妈总担心我水土不服,并不经常回老家,上学后又由于学业繁重,回老家的机会就更少了。不管爸妈工作多么繁忙,一年一度的春节我们却是雷打不动地回外公外婆家过年。

在外婆家过年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除夕团圆了。老家的除夕甚是隆重,一大早外公外婆就到集贸市场选购食材,有鱼、猪肉、牛肉、各类蔬菜、水果……采购回来后外婆和舅妈就到厨房开始准备团圆饭了,外公负责打扫房间,我负责写对联,舅舅和爸爸妈妈负责挂灯笼、张贴对联。等一切准备就绪,厨房里已经飘来浓浓的饭菜香,这时候表姐和表弟会被安排去叫大姥爷(外公的哥哥)一家来团圆。

开饭前,外公总会放一架超大的鞭炮,听说鞭炮响的时间越久,代表你来年的日子过得越红火。

这么多人,一桌是坐不下的,外婆一般准备两桌菜,大人一桌,小朋友一桌,家里的女性大多和小朋友坐一桌,一来可以照顾小朋友,二来方便随时添菜、添饭。团圆饭一般准备十道菜,寓意十全十美。天门特有的粉蒸肉、蒸排骨、蒸鱼、蒸菜是必不可少的,一整条红烧鱼每年都不会缺席,但是每次红烧鱼上桌后妈妈都不忘提醒我不能吃,而要留到第二天吃,寓意“年年有余”。最后一道菜肯定是一道甜汤,寓意甜甜蜜蜜。

席间,外婆会准备一些酥饼,酥饼内芯包有红糖,表面会撒上一层芝麻,一口咬下去,一层一层的,很酥脆香甜,味道有点类似千层酥。做酥饼是一门技术活,要有一位面点师傅提前准备好酥饼皮、酥、糖材料,一切准备就绪后,师傅负责擀皮,其余人员分别负责擀酥、包糖、压平、烘烤,一般五六个人流水线作业,大半天时间就能准备一大筐酥饼。由于外公熟通酥饼的做法,从腊月中旬起,会被亲戚朋友轮流约到家里帮忙做酥饼,很少呆在家。

当然,还有我最爱吃的糍粑。老家腊月里,家家户户都会打糍粑,纯手工的,煎熟后,沾一点红糖,轻轻咬一口,软糯不粘牙,糯米的香味在口腔里打转,咽下去,回味会送到你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久久不会散去。

吃完团圆饭,我们会祭祖,按照旧日的说法,成年男性和儿童要去祖先的坟前点一盏长明灯,告慰祖先,我们一切安好。

爸爸妈妈小时候对过年有一种偏执的期盼,与其说是对年的期盼,不如说是对新衣和各种糖果的期盼。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回老家过年已不再关心能吃什么,更多的是对团圆的期盼,是对亲情的守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有关夏至的句子

全文共 5816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炎炎夏至今来到,高温酷暑身边绕。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夏至的句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1.掬一捧清爽沁人的雷雨水,放在淡定沉静的心胸里,用夏的热情辅助,用爱的情意培育,冰出一个舒爽的西瓜送给你。最亲爱的朋友啊,月夏至日来到,愿你身心清爽,以一颗淡然的心,开心生活!

2.夏至到了艳阳天,福星高照没有边;夏至到了花儿红,卿卿我爱情美;夏至到了泉水甜,清清凉凉润心间;夏至到了送祝福,祝你健康平安又如意!

3.夏至的天,晴朗的天,快乐伴你度夏天。让烦恼成为昨天,轻松赢在今天。振翅翱翔蓝天,鸿图一展新天。愿你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天,心情永远是晴天!

4.六月来,夏至到,白昼长,夜变少,热的火烧地球了,出门去,要带帽,小心皮肤晒黑了,防护霜女生要,墨镜可乐要备好,记得缺水最重要,时刻补水要记牢!

5.我不能送你万年的冰川,但能送你刚买的冰棍。不能送你窖藏的梅花霜,但能送你冰镇的西瓜汁。不能送你北海道去滑雪,但能陪你在树荫下谈心。夏至,送你一份清凉的祝福!

6.夏至,转眼即至;祝福,依旧如昔;友谊,藏在心底;记忆,需要铭记;人生,需要美丽。夏至到来,幸福快乐随行,健康平安围绕,愿你精彩生活乐淘淘。

7.给夏至的快乐扎上羊角辫吧,给夏至的幸福涂上指甲油吧,漂亮的蝴蝶结啊挤在了美丽的心情上啊,甜蜜的花边裙啊旋转在美丽的夏至身边,夏至快乐。

8.夏至到,朋友请你多笑一“夏”。成功因你而至,好运为你而至,平安为你而至,健康为你而至。愿你灿烂一“夏”,幸福一生。

9.天暖花开,弥漫初夏的风,绽放阳光的梦。梦里梦外,身前身后,迷醉的不是花不是月,而是思念。朋友,记得有空常联系,祝你开心每一天!

10.嗨,轻轻地打个招呼;嗨呀,好久不见你更加容光焕发了;嗨呀嘿,我花好大力气才把这句祝福送给你:愿你天天开心,夏至快乐!

11.让夏日的清风,送去丝丝的凉爽;让夏日的雨滴,送去祝福和健康;让夏日的荷塘,送去荷花飘幽香;让夏日的祝福,伴你幸福长又长!祝夏至快乐!

12.夏至到,夏至到,清凉短信不可少。闷热夏季爱牢骚,心平气和不吵闹;炎炎酷暑少外跑,多多歇息最为妙;饮食合理调配好,身心健康皆重要。

13.夏至夏至,夏日之至,白昼最长,夜晚最短,休息变少,疲倦难免,只愿清风送你清凉,雨露送你润爽,鸟唱送你欢畅,虫鸣送你舒畅。愿你清凉舒适一夏。

14.夏至,在二十四节气中很早就被确定了,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确立了夏至。而夏至也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日子,如果用夏至打个谜语,那么,谜底便是“日久天长”了。在最北端的漠河,白天有近17个小时,而杭州,也有近14个小时的时间。虽说夏至不是一年中最热的,但古人有感夏至的漫长,索性放假一天,祭祀、会友、宴饮,再吃一碗过水凉面,因而有了“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

15.今早晨起,翻开日历是夏至。站在窗前,懒懒的伸了个懒腰,煞是惬意。 向窗外望去,太阳已发出炫目的七彩阳光,素素华丽的花草树木,似乎已从昨天的繁树花影中,慕慕来到这已然若夏似金的,热闹繁华的世间。虽说现今入夜仍有些凉,但仍处清明过后的春季,这里依然一片繁花似锦的大地,噗噗生机四处灿烂的挥发着。

16.盛夏,属于青春。夏天里白昼被无止境地拉长,阳光慵懒且炙热,各种浓烈的色彩在交织错乱最终混杂为一种让你所感陌生的色调。云淡风清的日子里,夏天又不知不觉地轰轰烈烈起来。这样的时刻,会有一个小女孩,扬起双眉,唱着童音说:我喜欢夏天,因为可以穿花裙子。每一年的夏季大都在七八月里的暑假里度过,总觉得四个季节里,夏最为漫长,像是时光放慢了速度,沿着窗台,沿着街道,沿着没玩没了的蝉鸣轻缓踱步。

17.冬至一过,已经辛苦亿万年的太阳,会揣着一个新的使命,从南半球折身回返,一路脚步不停,直奔北回归线,夏至日,即到了行程的终点站。之后又一次回返,继续新的使命,新的行程。亿万年不停歇,亿万年走着相同的路,伟大,非太阳莫属。问太阳,何以如此大的能量?问太阳,如此的坚执是为了什么?太阳不作回答,只把爱的眼神投向人间。大爱无言,至情不语,一切留于人品味。哦,南端,北端,都是地球的家园,遥望一方的封冻,俯看另一方的葱茏,公正的天平怎忍失偏?原来,是心中的正义,是挚爱的播撒,赋予了太阳亿万年行走的力量,不迷失的方向,不倦怠的刚强!

18.夏至过后对我而言,记忆最深刻的莫过于这个时节是蝉蛹出洞的时候。若是能下场雷阵雨,我就可以抓到很多很多的蝉蛹。小时候,我会跟着我哥一起,在家前家后,南村北舍,小河边,柳树下去找蝉蛹的踪影。雨后松软的泥土被蝉蛹的爪子刨开,露出一层薄薄的土,有些就直接爬出洞来,很像关云长水淹七军,所有的“敌人”都漂浮起来。傍晚时分,我们拿着手电筒往树干上照,许多爬到树干等待蜕变的蝉蛹就成了我们的囊中之物了。待我们抓了足够的蝉蛹,回到家中就把它们卡在筛子下,第二天的早上就会有很多嫩嫩的新蝉了,而金蝉脱壳的“奇迹”,就在我们的眼皮底下悄悄发生。

19.很多故事都发生在夏天,于是很多回忆也被搁浅在那里。比如毕业,比如离别、比如栀子花开。夏天是个很适合回忆和发呆思索的季节,找一个通风、僻静的地方,架一张竹藤凉椅半躺半卧双眼微闭,超然地看世界、超然地看自己。人似一团发酵的面粉,外烘内烤成一个圆鼓鼓的面包,喷涌而出的汗珠,就是这面团蒸发的水汽,偶有一丝轻风抚过,必是裹挟着沸腾。初夏是宁静的湖水,不时有涟漪层层,但转瞬一如寻常。

20.夏至时节,游弋于两条黄绿相间却又相交的鸳鸯江边。遥想当年,河边郁郁葱葱,树木花草错落有间,却又三五成群的树立在河边公园。白天晨间,总有那么的一群群的老人们,挥舞着拳头和宝剑,在树间晨练,煞是英姿勃发。树旁有那么的一张石椅。夏至,坐在上面,很是舒服。园间,时不时会吹起一阵阵的微风,微凉微凉的。身旁那么的一株株碧玉金花,飘渺着树间缝隙撒漏而下的浮萍遥影,那之间不远处的一缕缕春花细浪,听着似乎远古敲打的鼓乐,浪迹于此。

21.“阿公阿婆,割麦收禾”,“阿公阿婆,割麦收禾”。夏至时节,布谷鸟躲在麦浪中焦急地催促,那声声催促,一声紧过一声,提醒了正在打瞌睡的张大爷,张大爷赶快拿出日历一翻,原来不知不觉中已到“芒种”时节。张大爷一边感叹“咋那么快呢”一边镀到屋外,站在高岗上一望,火红的太阳烘烤着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热风浮动,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那麦浪麦香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

22.这些天天气骤热。清晨起来,翻开日历,今日夏至。哦!日子过得真快,一年一度的夏至又到了。夏至一到,很快就入暑了,真正的盛夏也就宣告来临;夏至一到,就是“日长夜短”了,早上五点不到天就大亮,下午七点以后天色才开始渐暗下来;夏至一到,气温会变得很高,知了也就开始高声叫唤了;夏至一到,麦熟杏黄,满地里的蚕豆长老了,夏收也即将开始。

23.芒种夏至常雨,台风迟来;芒种夏至少雨,台风早来。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芒种怕雷公,夏至怕北风。芒种西南风,夏至雨连天。夏至杨梅满山红,小暑杨梅要出虫 芒种栽薯重十斤,夏至栽薯光根根。芒种火烧鸡,夏至烂草鞋。爱玩夏至日,爱眠冬至夜。夏至杨梅满山红,小暑杨梅要生虫。不到冬至不寒,不至夏至不热 。夏至大烂,梅雨当饭。

24.春末的缘在阵痛中挣脱掉那僵硬的壳,煽动着菲薄的羽翼在夏至来临时振翅而飞。夏至,阳光直率多情得有些令人招架不住,那火热的表白让风焦头烂额,不知所措。云深爱着风,她不忍看风这样狼狈尴尬,不惜融化了自己的身躯,招来惊雷阵阵,舞蹈着凄婉缠绵的水袖为风降温解愁。

25.夏至东风摇,麦子水里捞。夏至东南风,平地把船撑。冬至始打霜,夏至干长江。冬至江南风短,夏至天气旱。夏至东风摇,麦子坐水牢。初头夏至十头割,十头夏至两头割,两头夏至骑拉着割。夏至狗无处走。夏至有雨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

26.夏至,流星划过绝处的悲伤 刻成清晰透明的形状 有一些东西在不经意间落幕 可它却没有起舞的疯狂 静静伫立 听花开花落的声响震撼着落寞的孤单 那个仰望天空时绝望的形状 切割成水晶破碎的明亮 你的脸庞我的忧伤 在不经意间迷惘 请你告诉我 哪儿才是彼岸 上帝在哭泣 刻下我的悲伤 --------

27.才感春来,忽而夏至。仿佛冬日的雪花还飘在昨日,而今日的短裙已经铺满校园。四月的西安,温度经30多度了,像我们的十八岁的记忆那样,春天又成了怀念。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如今的我穿梭在四月的校园里,只是麻木了身边的风景。图书馆东边的花开了,不知不觉谢了,湖边的垂柳抽叶了,不知不觉绿了。上课的路旁几簇美丽的紫牡丹,很惹眼,也不知道再觉察时会不会还在?我们都是岁月匆匆的路人,我们会撞入谁的镜头,谁又会进入我们的视线,都是些无关紧要的话题。幸福或许如期而至,或许遥不可及。冬去春来,春去夏至,即使炎炎夏日,我们还有秋天可期。携一抹骄阳,在夏天的路口,我们一起期待下一个花季!

28.主宰不了的时间,随着季节更替,立夏的夜,虫吟蛙鸣。再也没有一丝一毫的宁静。泡一杯清茶,捧在手中,独立窗前,恍若隔离了心燥的驿动。茶雾氤氲,茶香淡淡,让疲惫的身心逐渐放松。打开窗户,晚风习习,温温润润,沁人心脾地牵出悠长的思绪,细品茶的清苦,漫想久远的往事。悠悠的品茗,让我沉浸在春风化雨的茶场丘陵的垄埂之间。内心纯净如一页白纸,随时等待着思想的浅墨,涂染出清幽灵动的图画。茶能怡情,茶可清心,茶也宁静。

29.古人总结出适宜夏至养生食谱,冬至饺子夏至面,清淡调剂,食杂粮,驱心火,戒肥甘厚味,禁暴冷暴饮。刘禹锡观夏至天文变化,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夏至令北方女人心花怒放,夏至到三伏短暂,抓紧穿着俏丽裙衫,近几年北方夏不暖,冬不冷,时节逆反,裙衫与貂绒不得施展,大吊胃口,因而趁夏至来临,需早早披衫着裙。

30.北京的夏天又如约而至,天气开始燥热起来,禁不住想,这又会是怎样一个夏天?生活似乎从未发生过太大的变化,自己也安于现状,未曾想过做多大的变化,不知道这种安逸是好是坏。这个夏天大家依旧忙碌着,冷漠着,似乎,六月就该是一个黑色的六月,北京的天气总是比不上家乡,似乎总是让人感到压抑,晴天的燥热,阴天的烦闷,担心蚊子,一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又接踵而至,似乎,事情总要经历一些曲折才完美。

31.夏至的雨夜,惟有丝丝缕缕的梅雨丝,绵长细腻,如母亲的惦记,妻子牵牵挂挂,绵绵不已。在远近、明暗的灯光下,宛如天上悬下的一帘珍珠帷幕,晶莹剔透。雨帘低垂,时夜的风,一两片落叶,随风掠过,无来由地,便染上的幽微愁绪,叹息。杯中茶叶,如树的枝桠,绽露绿意,片片卷曲的叶,次第舒展,浮浮沉沉,犹如纭纭众生,飘荡于纷扰红尘,呈现千姿百态。雨的婆娑,声声;茶的香气,袅袅。独自享用着属于自己一份清幽,任光阴的脚步,从身边,走过,远去……

32.六月来,夏至到,白昼长,夜变少,热的火烧地球了,出门去,要带帽,小心皮肤晒黑了,防护霜女生要,墨镜可乐要备好,记得缺水最重要,时刻补水要记牢!

33.夏至到了艳阳天,福星高照没有边;夏至到了花儿红,卿卿我爱情美;夏至到了泉水甜,清清凉凉润心间;夏至到了送祝福,祝你健康平安又如意!

34.如果说春天是气质美女,那么夏天一定是性感美女。如果春天是绿色的,那么夏天就是蓝色的。春天美丽,夏天动人,转眼夏至到了,祝你夏至快乐!

35.夏至到,送你一钱夏风,轻点,但可以吹走阴霾;送你一两阳光,少点,但可以将炎热驱赶;送你一毛短信,便宜点,但祝福长远,幸福满夏天!夏至快乐!

36.夏至的温度一天高过一天,酷暑难熬,人体易出汗口干舌燥,乏力虚脱易中暑。愿我的短信化作一缕清风一丝雨露,为你清心解暑驱烦恼。望你夏日少饮酒料,多吃瓜果蔬菜,养精蓄锐容光焕发。祝你有个好身体,常来常往常联系。

37.夏至养生有妙招,情浓关怀要送上,热天一碗绿豆汤,解暑去毒赛仙方,晨吃红枣三片姜,功效如喝人参汤,多饮枸杞配菊花,降压明目祛肝火。愿快乐安康!

38.一抹相思,化作一阵清风,为你吹走炎热,一丝牵挂,化成一场细寸,为你浇灌清凉,一条短信,化为一段祝福,为你传送清爽,夏至,愿你清新一夏,欢乐不断,夏至快乐!

39.夏至节气夏花开,木槿花语祝福来:质朴无华是花魂,寓意美满甜蜜进心门;美丽素雅是花色,寓意健康生活多欢乐;永恒长久是花语,寓意幸福生活今朝起。

40.暖风徐来麦穗黄,帘卷曦风一帘香。夏至初来日渐长,午睡总使人酥爽。布衣布鞋透风凉,粗茶淡饭最健康。熏烤油腻要远离,时令果蔬能润肠。快快乐乐心舒畅,简简单单人健康最新。夏至祝福,祝您安康!

41.到了艳阳天,福星高照没有边;夏至到了花儿红,卿卿我爱情美;夏至到了泉水甜,清清凉凉润心间;夏至到了送祝福,祝你健康平安又如意!

42.夏风轻轻在弥漫,阳光编织着五彩的丝线,听取蛙声两三片,拨动快乐的心弦,打扮灿烂的笑脸,贴上幸福的书签。夏至时节,愿你兑现每一个美好期盼。

43.夏至到来气温高,酷热难耐暑难熬。白天出门要防晒,多喝开水不干燥。瓜果蔬菜不可少,多食可以防衰老。清晨傍晚锻炼好,身体健康质量高。心情开朗多欢笑,烦恼自然脑后抛。问候短信今送到,深情厚谊永围绕。夏至到了,愿你快乐每一秒!

44.天暖花开,弥漫初夏的风,绽放阳光的梦。梦里梦外,身前身后,迷醉的不是花不是月,而是思念。朋友,记得有空常联系,祝你开心每一天!

45.酷夏已至 我愿化作甜蜜多汁的雪梨 滋润你忙碌而无暇顾及的双唇;我亦愿化作傍晚的一缕清风 吹落你额头的汗珠与忧愁;我更愿化作清凉舒爽的一汪碧水 时时刻刻将你的身心洗涤。

46.蝶儿翩翩,风儿绵绵,欣赏夏之舞;稻花香香,荷叶连连,观看夏之韵;蝉儿啾啾,蛙声阵阵,倾听夏之声;铃声阵阵,祝福片片,感受夏之愿。夏至到来,祝你吉祥入目,清爽入心,快乐入怀!

47.至昼时长,火气上升很难防,荷叶败火强,菊花凉茶绿豆汤,降火驱燥功能棒,心境平和自然凉,外出防晒记心上,昼伏夜出不宜常,规律作息保健康,夏至节气,愿您健康!

48.夏至养生在清,思想清静莫急,神清气和养肝,饮食清淡蔬果,菊花泡茶去火,游乐清幽莫别累,江边湖畔消暑,居室清凉适宜,早晚通风换气。愿快乐安康伴你!

49.阳光,会点燃幸福的光亮;雨水,会将快乐浇在你脸庞;清风,已将一腔幽思轻轻荡;问候,不再躲躲闪闪捉迷藏;夏至时节,愿你人生处处好风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有关家乡风俗的作文800字

全文共 810 字

+ 加入清单

大年初一的早上,爸爸就带上我赶回博罗乡下参加祭天,这是老家春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

刚到老家门口,隔着一扇大铁门,就有一股水蒸鸡的香味涌入我的鼻子,使我的精神为之一振。我急忙上前询问正在布置香火的奶奶:“奶奶,等一下祭完天我能不能吃这只鸡?”一边说,一边做出撕鸡的样子。奶奶和蔼地笑笑说:“乖孙子,这鸡祭完天是要给神仙吃的。”看到我遗憾的表情,奶奶笑着说:“放心,给你准备了萝卜粄,保证你喜欢吃!”

准备好香火后,祭天就正式开始了。爸爸递给我三炷香,说:“儿子,你要双手拿香,对着四面八方拜一拜,这是请神仙来我们家。然后对着正门默念出今年的心愿,不过注意,不能念出声哦,念出声就没效果了哦!最后再把香插在香炉上面,上香就完成了。”我按照爸爸说的做完这一步。

“儿子,”爸爸摇了摇手里装着酒的小红壶,“接下来我们要为神仙倒酒。”我小心翼翼地捧着壶,向四个酒杯倒满酒,摆在祭天的鸡肉旁边。看来这是请神仙来我们家吃肉喝酒啊!

“接下来是祭天的重头戏!”爸爸激动地说,“放五十响鞭炮,今年就由你来放吧。”“啊?”我吃惊了,“鞭炮会炸到手的!”“没事,你拿着这只香,把引线点燃了就赶紧跑开。爸爸相信你可以的!”爸爸摇摇手里的香,微笑望着我。

好吧,既然爸爸都说我可以的,我哪能有不放的理由呢?于是,我们把一大长串的鞭炮摆到院子外面,然后我点着香,小心翼翼地往鞭炮的引线上碰了一下,顿时,绿色的引线冒出金色的火花,我吓得立刻夹起“尾巴”,朝着院子里落荒而逃。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鞭炮在我身后炸响,真壮观!那一地鞭炮碎,就像为神仙铺成的红地毯,迎接着神仙的到来。我看着这勇敢的杰作,内心涌出一股得意,犹如登科后的诗囚孟郊: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相传以前祭天是古代天子才能主持的活动仪式,十分隆重热闹,现在进入到我们百姓家,人人都可以向上天表达自己的感恩,祈祷新的一年的愿望。我想,祭天活动不仅仅是一种仪式,还是家乡习俗文化的一种传承!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三月三的风俗

全文共 382 字

+ 加入清单

明天就是“三月三”。我们老家有个习俗,在这个日子里,要约几个好朋友野炊。可是明天我要去少年宫练跆拳道,所以奶奶决定把这个活动提前到今天。我很期待这个活动,因为可以和很久没见面的小朋友玩,所以特别兴奋,一大早就起床了,催着妈妈出发去太湖沿途看到公路两边的油菜花开得真漂亮,金黄金黄的,象一片金色的海洋。

路旁还睡着些不知名的小草,绿黄相间,真美!我问妈妈:“是不是春天到了,花儿就会自然开放?”妈妈对我说:“是啊!花儿收到春姑娘的邀请函就来参加春天的盛会了”妈妈还告诉我,这些油菜花谢了以后就会长出油菜籽,油菜籽经过压榨就变成我们做菜吃的菜油了,我在想菜籽怎么能变成香喷喷的菜油呢……

一阵春风吹到我的小脸上,我感到有点冷,妈妈让我抱紧了,因为她要加足马力直冲目的地。我心里乐滋滋地,巴不得插上翅膀,好快点到太湖和小朋友玩。脑海里已经浮现出小朋友相聚一堂的快乐场面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