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你知道哪些勤俭节约的小故事(推荐20篇)

春节里千门万户张灯结彩,喜气洋洋,而大家又有什么难忘的故事呢?下面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我的春节故事,欢迎大家浏览。

浏览

1032

作文

455

勤俭节约

全文共 754 字

+ 加入清单

记得学前班的时候,学过《论语》中就有“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其中“俭”就是节俭。意思是孔子具有包括节俭在内的五种品德,所以能赢得人们的信任。墨子也极力主张要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制为节用之法”。“节约”符合“天德”。奢侈浪费就是“亏夺人衣食之财”,侵害别人的生存权。小时候老师和父母也教育我们要节俭,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今天的社会里,更显得意义深长。

但是,你可知道,我国有13亿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们要用不到世界十分之一的土地养活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粮食一直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如果人人每天节约1粒大米,就能养3万多人;我国也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之一,全国600多个城市就有400多个用水紧张,如果,我们人人每天节约一滴水,就能让5万多人吃上一年;我国还是世界上能源最紧缺的国家之一,这几年不停地闹电荒、闹油荒,如果我们人人每天节约1度电,那我们每年就可以少烧两亿多吨煤。节约对我们国家来说,是多么重要啊!

曾几何时,“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常在耳边回响;曾几何时,“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艰难”的古训仍在心头萦绕。毛泽东主席一生倡导节俭,在战争年代他的衣服总是破了再补,补了再穿;朱德总司令在井冈山时,一副扁担总也不离身,到了北京还时常不忘种菜。雷锋叔叔节俭到连一颗螺丝钉也不放过……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典范。看看我们现在,穿的新、吃的好、住的暖,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呢?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勤俭节约呢?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只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就能节约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只要我们稍加注意,就能节约一张纸、一支笔,一毛钱,那样的话,好多贫困的人口就有了吃的、有了穿的,许多贫困学生就能圆了上学的梦啊!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勤俭节约作文600字

全文共 660 字

+ 加入清单

“吃饭了!”妹妹快活的呼唤着,蹦跳着。

中秋节,一家人坐在饭桌旁,看着丰盛的饭菜高兴极了。爸爸和舅舅一边喝着啤酒,一边称赞姥爷做的饭菜好吃。妈妈和舅妈也满面笑容的称赞姥爷。

我和妹妹一边吃饭,一边嬉戏。晚餐充满了欢乐的气氛。忽然,一个小饭团从我碗边滚落到地上,我毫不介意的抬脚一踩一搓,饭团变成泥饼儿了。一会儿,又一个小饭团掉下来,我刚要抬脚去踩,爸爸忙把我的腿拽住了,并用内另一支手,小心翼翼的把饭团捡了起来。然后,又乐呵呵的喝起酒来。

吃完饭了,我正要拔腿跑出去看放炮时,爸爸却把我叫住了说;“孩子,别急嘛,你还有一道题没做好呢!”听了爸爸的话,我争辩着说:“寒假作业我早就做完了,还有什么……”没等我说完,就见爸爸手里拿着饭团对我说:“就这个,里边可有大文章呢!”听爸爸这么一说,我心里嘀咕着,现在粮食多着呢,何必小题大做呢!这时,爸爸指着那个饭团接着说:“你掉的那两个饭团,足有一两呢,你算算,一日三餐,全国十多亿人口如果都像你这样,那该浪费多少粮食呀?”我掰着手指头算不出来,爸爸认真算了算说;“嗯,是一亿五千万斤那!你这么糟蹋它,多可惜呀!”爸爸的话让我的脸直发热。接着妈妈走过来语重心长的对我说:“你学过古诗《锄禾》吧?你背背,解释解释!”妈妈说的话让我的脖子都发热了,我低下头对爸爸妈妈说:“我错了,今后,我不再这样浪费了!”

过了一会儿,爸爸乐呵呵的说:“好啊,这道题你做好了,可以得满分了,出去玩吧!”

这道简单又常见的题,我终于做好了,它使我懂得了富裕了也不要忘了节俭,要珍惜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粒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高一

全文共 565 字

+ 加入清单

勤俭节约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是近几年来,有些人却好像把它淡忘了、忽视了。

相信大家一定都看过这样一则广告:在一个喧闹的`餐厅里,一张桌子上仅仅只有两个人,可却点了一桌菜,一个人问:“点这么多菜,吃得完吗?”另一个心想:“多点点菜显得我大方,反正可以报销。”

又一张桌子上,有两个女人,一个人说:“还剩这么多饭菜,要不打包吧?”另一个说:“算了算了,打包多丢人哪!”

最后,屏幕上打出这样一行字:“人们在餐桌上浪费的食物,足够两亿人一年多的口粮!”

想一想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啊!如果我们每个人每年少去餐馆吃一顿饭,每天争取把碗里面的米粒吃干净,全国十四多亿人口,不知可以节约多少的饭菜呢!

每天,我们在食堂前的水桶里是不是看到了我们不喜欢吃、吃不下了的饭菜,每天,我们在餐桌上是不是或多或少有一些我们碗里撒出来的米粒和丢弃的不喜欢吃的蔬菜……

同学们,你们想一想,当我们在做出这种举动时,你是不是想到了别人呢?那些生活在贫困地区的人,每天食不裹腹的人,他们是不是需要这些食物呢?与他们相比,我们是多么地幸福、自由、安逸呀!

同学们,你们想一想,现在还未成年的我们就已经如此,那我们的下一代会是怎样的呢结果是不容乐观的。

所以,同学们,我们要从小做起,节约粮食,反对浪费。不要让勤俭节约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让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一直熠熠生辉!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作文:勤俭节约美德不能丢

全文共 1073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各位领导、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我今天讲话的题目是“勤俭节约美德不能丢”。

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是五千年文明古国的优良传统。从厉行节约的晏婴到“一钱大守”刘宠,从一代名相魏征到民主革命家孙中山,都为我们留下一份份忧苦万民、勤劳天下的珍贵遗产。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鞠躬尽瘁、艰苦朴素的光辉事迹,更是彪炳千秋。中华民族正是具有这种精神,才能生生不熄、不断繁衍、兴旺发达。勤俭节约还是我们国家的建国方针,建国初期,毛泽东主席曾说“要使我们国家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其中包括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正是这一方针,才使我们年轻的共和国医治了几十年战争的创伤,甩掉一穷二白的帽子,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但是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人出现一种比阔斗富的不良现象,把勤俭的美德当作“过时”的观念加以否定,以致出现以铺张浪费为荣,艰苦朴素为耻的歪理。浪费的现象,在我们的学校里也屡见不鲜,例如:水龙头中的长流水,教室、办公室中人去灯不熄,教室外的垃圾桶里还可以用的书包、文具、还没有吃或者没有吃完的水果、点心、牛奶,食堂里每顿倒掉的剩菜剩饭,还有,每到暑假时候,毕业班的同学,把还可以穿的衣服当作垃圾丢到垃圾房里,那几天,石岩镇很多收垃圾的,三轮车、摩托车的工友穿着我校的校服在街上游荡。

勤俭节约真是一种过时的观念而应该丢弃吗?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知道,改革开放后,国家的经济在不断提高,但是,我国尚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还有相当一部分地区是比较贫穷落后的。在城市里,还有许多下岗工人靠社会救济金金生活,在农村,还有许多孩子因交不起学费而失学。在西部山区,还有许多人为解决温饱问题而奔波。我们国家还没有富裕到可以比阔斗富的时候,勤俭节约的美德不能丢。勤俭是建立在“勤”与“俭”的结合上。只有勤奋才能创造劳动成果,只有节约才能珍惜劳动成果,两者相加,劳动者创造的成果才会越累越多,社会才能发展进步。反之,则是社会衰败,文明倒退。“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历史上多少人,贫困时勤俭节约,奋发有为,终于成就大事,又有多少人富贵时骄奢淫逸、声色犬马,使千万家财、百年基业毁于一旦。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即使国家足够发达了,我们的生活真正富足了,勤俭节约的美德也不能丢。

在当今社会经济条件下讲勤俭,其意义已经不止是物质上的克勤克俭,而更多体现为一种高尚品格,一种可贵的精神,体现为奋发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作为一种民族精神,勤俭节约美德更不能丢。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勤俭节约七年级

全文共 671 字

+ 加入清单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勤是幸福的左手,俭是幸福的右手,两者均可致富。”的确,我们在生活中要勤俭节约,勤俭不是一份责任,而是一份美德。

自从牙牙学语开始,“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话经常在我耳畔响起。在我们家,勤俭节约是我们家的“传家宝”。吃多少就要装多少,绝对不许浪费。奶奶就是这样做的,只要有一粒米掉落在桌上,奶奶便会毫不犹豫地捡起,送进嘴里,吃了精光,爷爷更是“节约标兵”,每次剩饭剩菜都会被爷爷一扫而光。爷爷经常说:“每一种子从播种到收获,农民伯伯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常言,一粒米九斤四两力,实在不夸张,从谷稻到米粒,最终成为盘中餐是多么地来之不易。”

爷爷奶奶时时处处勤劳节俭,爸爸妈妈也不甘落后,就拿我们家里的电器来说,我可以引以为傲地告诉你,平日里爸爸妈妈都会将电器通通拔掉,你一定会疑惑不解,那就让我告诉你吧,一个个电器都是偷电源的高手,日积月累就会将电源一扫而空,而将它们拔掉,让它们进入休眠状态,单个人的环保行动就像一盏灯,当它亮起时,周围的黑暗就会少一些,如果大家都点亮自己的那盏灯,整个世界将会一片光明。

人们觉得节约是小气,节俭是抠门,我可不这么认为,在家人的影响下,我也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环保小卫士”,每当喝完解渴的饮料时,空瓶子经过我的手将会变成一个大花瓶。当一学期过去,我会将本子送去废品回收站,做成再生纸。当冬去春来,棉袄不合身了,我便将它们捐献给山区贫困儿童,让他们更好地茁壮成长。

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小处做起,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这不仅是我们终身享用不完的宝贵财富,还能培养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奋发向上的品质。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小学生应该知道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10418 字

+ 加入清单

身为小学生的你,起码应该知道哪些成语故事呢?今天小编就不妨告诉你。

(一)铁杵磨针

【典故】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

”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释读】

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一定会成功的,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孩子们,如果在学业上能认真、努力、有恒心,成绩好一定是没有问题的。

(二)闻鸡起舞

【典故】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释读】

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成语“闻鸡起舞”,形容发奋有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时振作。

(三)亡羊补牢

【典故】

这故事出自“战国策”。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你。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定要危险啦!”

襄王听了,很不高兴,生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

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

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北)。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

【释读】

这是一则很有意义的故事,只知道享乐,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结果必然是遭到悲惨的失败无疑。

“亡羊补牢”这句成语,便是根据上面约两句话而来的,表达处理事情发生错误以后,如果赶紧去挽救,还不为迟的意思。例如一个事业家,因估计事情的发展犯了错误,轻举冒进,陷入失败的境地。但他并不气馁,耐心地将事情再想了一遍,从这次的错误中吸取教训,认为“亡羊补牢”,从头做起,还不算晚呢!

(四)盲人摸象

【典故】

据古代印度佛经中讲,古时印度有一个小国,国王名叫镜面王。他信奉释迦牟尼的佛教,每天都拜佛诵经,十分虔诚。可是,国内当时流行着很多神教巫道,多数臣民被它们的说教所迷惑,人心混乱,是非不明,很不利于国家的治理。镜面王很想让其臣民们都归依佛教,于是就想出了一个主意:用盲人摸象的现身说法教育诱导他们。镜面王吩咐侍臣说:“你找一些完全失明的盲人到王城来。”使者很快就凑集了一群盲人,带领他们来到王宫。

使者走进宫殿向镜面王禀报说:“大王,您吩咐找的盲人现已带到殿前。”镜面王说:“你明天一早带领盲人们到象苑去,让他们每人只能触摸大象身体的一个部位,然后马上带他们来王宫前广场。”

第二天上午,镜面王召集所有的大臣和数万平民聚集在王宫前的广场上,沸沸扬扬的人们交头接耳,谁也不知道国王将要宣布什么重大的事情。不一会,使者领着盲人们来到了镜面王的高座前,广场上的人们顿时安静了下来。镜面王向盲人们问道:“你们都摸到大象了吗?”盲人们齐声回答说:“我摸到大象了!”镜面王又说:“你们每个人都讲述一下大象是什么模样的!”摸到大象腿的盲人首先站出来说:“禀告圣明的国君,大象就像一只盛漆的大圆桶。”摸到大象尾巴的盲人说:“大王,大象应该像一把扫帚。”摸到大象腹部的盲人说:“大王,大象确实像大鼓。”随后,摸到大象头部的说大象像大勺子,摸到大象牙的说大象像牛角,摸到大象尾巴后部的说大象像棍杖,摸到大象耳朵的则说大象犹如簸箕。最后,摸到大象鼻子的盲人说:“圣明的大王,大象实在像一根粗绳索。”一群盲人分成了几伙,吵吵嚷嚷,争论不休,都说自己正确而别人说的不对。他们又纷纷到镜面王前争辩说:“大王!大象的模样确实像我说的那样!”这时,在场的臣民见此都大笑不止,镜面王也意味深长地看着众人笑了起来。

【出处】

《大般涅槃经》三二:“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木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甕,其触尾者言象如绳。”

【解释】

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想做出全面的判断。

(五)守株待兔

【典故】

相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过刚刚吃饱穿暖;一遇灾荒,可就要忍饥挨饿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懒,胆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总想碰到送上门来的意外之财。

奇迹终于发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周围有人在打猎。吆喝之声四处起伏,受惊的小野兽没命的奔跑。突然,有一只兔子,不偏不倚,一头撞死在他田边的树根上。

当天,他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从此,他便不再种地。一天到晚,守着那神奇的树根,等着奇迹的出现。

【释读】

成语“守株待兔”,比喻亡想不劳而得,或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六)揠苗助长

【典故】

从前宋国有一个农夫,嫌自已田里的秧苗长得太慢,因此整天忡忡忧忧。有一天,他又荷着锄头下田了,他觉得稻苗似乎一点也没长大,于是苦心思索着有什么办法可以使稻子长高一点。

忽然,他灵机一动,毫不犹豫的卷起裤管就往水田里跳,开始把每一棵秧苗拉高一点。傍晚,农夫好不容易才完成他自以为聪明的杰作,得意洋洋的跑回家,迫不及待的告诉他太太说:“告诉你一件了不起的事,我今天想到一个好点子,让咱们田里的稻苗长高了不少。”农夫太太半信半疑,就叫儿子到田里去看,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子听到家里的稻子长高了,兴奋地飞也似的跑到田里去看。这时,他发现稻苗是长高了,但是却一棵棵低垂着,眼看着就要枯萎了。

【释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千万不可以学宋国农夫的作法,一切事情都有它的顺序,如果一心只想早点完成就破坏它的次序,到头来不仅不能提早完成,反而一事无成。

(七)买椟还珠

【典故】

一个楚国人,他有一颗漂亮的珍珠,他打算把这颗珍珠卖出去。为了卖个好价钱,他便动脑筋要将珍珠好好包装一下,他觉得有了高贵的包装,那么珍珠的“身份”就自然会高起来。

这个楚国人找来名贵的木兰,又请来手艺高超的匠人,为珍珠做了一个盒子(即椟),用桂椒香料把盒子熏得香气扑鼻。然后,在盒子的外面精雕细刻了许多好看的花纹,还镶上漂亮的金属花边,看上去,闪闪发亮,实在是一件精致美观的工艺品。

这样,楚人将珍珠小心翼翼地放进盒子里,拿到市场上去卖。

到市场上不久,很多人都围上来欣赏楚人的盒子。一个郑国人将盒子拿在手里看了半天,爱不释手,终于出高价将楚人的盒子买了下来。郑人交过钱后,便拿着盒子往回走。可是没走几步他又回来了。楚人以为郑人后悔了要退货,没等楚人想完,郑人已走到楚人跟前。只见郑人将打开的盒子里的珍珠取出来交给楚人说:“先生,您将一颗珍珠忘放在盒子里了,我特意回来还珠子的。”于是郑人将珍珠交给了楚人,然后低着头一边欣赏着木盒子,一边往回走去。

楚人拿着被退回的珍珠,十分尴尬地站在那里。他原本以为别人会欣赏他的珍珠,可是没想到精美的外包装超过了包装盒内的价值,以致于“喧宾夺主”,令楚人哭笑不得。

【释读】

郑人只重外表而不顾实质,使他做出了舍本求末的不当取舍;而楚人的“过分包装”也有些可笑。

(八)滥竽充数

【典故】

据《韩非子》记载,齐宣王爱听吹竽,又好讲排场。为他吹竽的就有三百人。他常常叫这三百人一齐吹竽给他听。有个南郭先生,根本就不会吹竽,看到这个机会,就到齐宣王那里去,请求参加这个吹竽队。齐宣王就把他编在吹竽队里,并且给他很高的薪水。这位根本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每逢吹竽,就混在队里,拿着竽装腔作势。这样一天天混过去,不曾被人发现。

等到齐宣王死了,齐泯王接替王位。他和齐宣王不同,不喜欢听大家一起吹竽,而是喜欢叫吹竽的人一个一个地来吹给他听。南郭先生听到这个消息,只好逃之夭夭,不敢再冒充吹竽人了。

【释读】

西方谚语说,你可以在某时欺骗某一些人,却不能一直欺骗所有的人。南郭先生不会吹竽硬装做会吹竽,终有露出马脚之时。

这个故事也说明南郭先生不善于运用良好的学习条件。在齐宣王300人的吹竽队里,与其他299名乐师相处,学习资源还算丰富。但他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满足于滥竽充数,自欺欺人,只能落个逃之夭夭的下场。

(九)按图索骥

【典故】

孙阳,春秋时秦国人,相传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相马专家,他一眼就能看出一匹马的好坏。因为传说伯乐是负责管理天上马匹的神,因此人们都把孙阳叫做伯乐。

据说,伯乐把自已丰富的识马经验,编写成一本《相马经》,在书上,他写了各种各样的千里马的特征,并画了不少插图,供人们作识马的参考。

伯乐有个儿子,智质很差,他看了父亲的《相马经》,也很想出去找千里马。他看到《相马经》上说:“千里马的主要特征是,高脑门,大眼睛,蹄子像摞起来的酒曲块”,便拿看书,往外走去,想试试自己的眼力。

走了不远,他看到一只大癞蛤蟆,忙捉回去告诉他父亲说:“我找到了匹好马,和你那本《相马经》上说的差不多,只是蹄子不像摞起来的酒曲块!”

伯乐看了看儿子手里的大癞蛤蟆,不由感到又好笑又好气,幽默地说:“这‘马’爱跳,没办法骑呀!”

【出处】

这个成语来源于《艺林伐山》,伯乐《相马经》有“隆颡(sang)蚨日,蹄如累曲”之语,其子执《马经》以求马。出见大蟾蜍,谓其父:“得一马,略与相同,但蹄不如累曲尔。”

【释读】

按图像寻求良马,比喻做事拘泥教条,墨守成规。现在指顺着线索去寻找。索是寻找、觅求,骥是好马。

(十)邯郸学步

【典故】

相传在两千年前,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知道姓啥叫啥,就叫他寿陵少年吧!

这位寿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论长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饭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见什么学什么,学一样丢一样,虽然花样翻新,却始终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模样。

家里的人劝他改一改这个毛病,他以为是家里人管得太多。

亲戚、邻居们,说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听不进去。日久天长,他竟怀疑自己该不该这样走路,越看越觉得自己走路的姿势太笨,太丑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几个人说说笑笑,只听得有人说邯郸人走路姿势那叫美。他一听,对上了心病,急忙走上前去,想打听个明白。不料想,那几个人看见他,一阵大笑之后扬长而去。

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究竟怎样美呢?他怎么也想象不出来。这成了他的心病。终于有一天,他瞒着家人,跑到遥远的邯郸学走路去了。

一到邯郸,他感到处处新鲜,简直令人眼花缭乱。看到小孩走路,他觉得活泼、美,学;看见老人走路,他觉得稳重,学;看到妇女走路,摇摆多姿,学。就这样,不过半月光景,他连走路也不会了,路费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了。

【释读】

故事出自《庄子·秋水》。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十一)井底之蛙

【典故】

《庄子秋水篇》讲了一个浅井的虾蟆和东海之鳖的故事。一日,一只浅井的青蛙见到一只东海大鳖,便兴致勃勃地对它说:“我可快乐啦!出来就在井栏边跳来跳去,进去就在井壁砖缝中休息;跳入井中,水就泡着我的两腋和腮;游到浅处,泥汤就没了我的脚。我独占一井之水,螃蟹和蝌蚪都没法跟我相比,你何不也下来看看?”

东海之鳖来到井边,左脚还没进去,石膝已经被卡住了。东海之鳖慢慢退了出去,然后对这只浅井青蛙讲述了大海的样子:“用千里之遥这样的字眼儿,不足以说明大海的广阔;用千仞之高这样的词,不足以量尽它的深度。大禹时十年九涝,海水没显出增加了多少;商汤时八年七早,海水也并不见减少多少……”浅井的青蛙听得目瞪口呆,惊恐万分,茫茫然若有所失,它何尝想到还有比它的一方水井更大的世界呢!

【所属朝代】

春秋战国时代

【出处】

《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释读】

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十二)叶公好龙

【典故】

鲁哀公经常向别人说自己是多么地渴望人才,多么喜欢有知识才干的人。有个叫子张的人听说鲁哀公这么欢迎贤才,便从很远的地方风尘仆仆地来到鲁国,请求拜见鲁哀公。

子张在鲁国一直住了七天,也没等到鲁哀公的影子。原来鲁哀公说自己喜欢有知识的人只是赶时髦,学着别的国君说说而已,对前来求见的子张根本没当一回事,早已忘到脑后去了。子张很是失望,也十分生气。他给鲁哀公的车夫讲了一个故事,并让车夫把这个故事转述给鲁哀公听。

然后,子张悄然离去了。

终于有一天,鲁哀公记起子张求见的事情,准备叫自己的车夫去把子张请来。车夫对鲁哀公说:“他早已走了。”

鲁哀公很是不明白,他问车夫道:“他不是投奔我而来的吗?为什么又走掉了呢?”

于是,车夫向鲁哀公转述了子张留下的故事。那故事是这样的:

有个叫叶子高的人,总向人吹嘘自己是如何如何喜欢龙。他在衣带钩上画着龙,在酒具上刻着龙,他的房屋卧室凡是雕刻花纹的地方也全都雕刻着龙。天上的真龙知道叶子高是如此喜欢龙,很是感动。一天,真龙降落到叶子高的家里,它把头伸进窗户里探望,把尾巴拖在厅堂上。这叶子高见了,吓得脸都变了颜色,惊恐万状,回头就跑。真龙感到莫名其妙,很是失望。其实那叶公并非真的喜欢龙,只不过是形式上、口头上喜欢罢了。

【释读】

我们现实生活中像叶子高这样的人也有不少,他们往往口头上标榜的是一套,而一旦要动真格的,他们却临阵脱逃了,这跟叶公好龙又有什么两样呢?

(十三)掩耳盗铃

【典故】

春秋时侯,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大锤,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种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他越听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出处】

故事出自《吕氏春秋·自知》

【释读】

“掩耳盗钟”被说成“掩耳盗铃”,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饰行为。

(十四)自相矛盾

【典故】

楚国有一个卖兵器的人,到市场上去卖矛和盾。

好多人都来看,他就举起他的盾,向大家夸口说:“我的盾,是世界上最最坚固的,无论怎样锋利尖锐的东西也不能刺穿它!”

接着,这个卖兵器的人又拿起一支矛,大言不惭地夸起来:“我的矛,是世界上最尖利的,无论怎样牢固坚实的东西也挡不住它一戳,只要一碰上,嘿嘿,马上就会被它刺穿!” 他十分得意,便又大声吆喝起来:“快来看呀,快来买呀,世界上最最坚固的盾和最最锋利的矛!”

这时,一个看客上前拿起一支矛,又拿起一面盾牌问道:“如果用这矛去戳这盾,会怎样呢?”“这——” 围观的人先都一楞,突然爆发出一阵大笑,便都散了。

那个卖兵器的人,灰溜溜地扛着矛和盾走了。

【出处】

《韩非子·难势》

客有鬻于与盾者,誉其盾之坚:“物莫能陷也。”他两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物无不陷也。”人应之曰:“以予之矛,陷予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释读】

“矛”古代一种长柄的装有金属枪头的武器,用以刺杀敌人。“盾”,古代用来保护自己、抵档敌人刺杀的武器。后以自相矛盾比喻语言、行动前后不一致或互相抵触。

(十五)水滴石穿

【典故】

宋朝时,张乖崖在崇阳当县令。当时,常有军卒侮辱将帅、小吏侵犯长官的事。张乘崖认为这是一种反常的事,下决心要整治这种现象。

一天,他在衙门周围巡行。突然,他看见一个小吏从府库中慌慌张张地走出来。张乘崖喝住小吏,发现他头巾下藏着一文钱。那个小吏支吾了半天,才承认是从府军中偷来的。张乘崖把那个小吏带回大堂,下令拷打。那小吏不服气:“一文钱算得了什么!你也只能打我,不能杀我!”张乘崖大怒,判道:“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为了惩罚这种行为,张乘崖当堂斩了这个小吏。

【释读】

成语“水滴石穿”原比喻小错不改,将会变成大错。现比喻只要坚持不懈,总能办成事情。

(十六)东施效颦

【典故】

西施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是春秋时期越国人,她的一举一动都十分吸引人,只可惜她的身体不好,有心痛的毛病。

有一次,她在河边洗完衣服准备回家,就在回家的路上,突然因为胸口疼痛,所以就她就用手扶住胸口,皱着眉头。虽然她的样子非常难受不舒服,但是见到的村民们却都在称赞,说她这样比平时更美丽。

同村有位名叫东施的女孩,因为她的长相并不好看,他看到村里的人都夸赞西施用手扶住的样子很美丽,于是也学着西施的样子扶住胸口,皱着眉头,在人们面前慢慢地走动,以为这样就有人称赞她。她本来就长得丑,再加上刻意地模仿西施的动作,装腔作势的怪样子,让人更加厌恶。有人看到之后,赶紧关上大门;有些人则是急忙拉妻儿躲得远远的,他们比以前更加瞧不起东施了!

【释读】

东施只知道西施皱着眉的样子美丽,却不知道这是因为西施本身美貌的原因,刻意地去模仿,结果只给后人留下「东施效颦」的笑话。

(十七)卧薪尝胆

【典故】

春秋时期,吴越两国相邻,经常打仗,有次吴王领兵攻打越国,被越王勾践的大将灵姑浮砍中了右脚,最后伤重而亡。吴王死后,他的儿子夫差继位。三年以后,夫差带兵前去攻打越国,以报杀父之仇。

公元前497年,两国在夫椒交战,吴国大获全胜,越王勾践被迫退居到会稽。吴王派兵追击,把勾践围困在会稽山上,情况非常危急。此时,勾践听从了大夫文种的计策,准备了一些金银财宝和几个美女,派人偷偷地送给吴国太宰,并通过太宰向吴王求情,吴王最后答应了越王勾践的求和。

但是吴国的伍子胥认为不能与越国讲和,否则无异于放虎归山,可是吴王不听。

越王勾践投降后,便和妻子一起前往吴国,他们夫妻俩住在夫差父亲墓旁的石屋里,做看守坟墓和养马的事情。夫差每次出游,勾践总是拿着马鞭,恭恭敬敬地跟在后面。后来吴王夫差有病,勾践为了表明他对夫差的忠心,竟亲自去尝夫差大便的味道,以便来判断夫差病愈的日期。夫差病好的日期恰好与勾践预测的相合,夫差认为勾践对他敬爱忠诚,于是就把勾践夫妇放回越国。越王勾践他回国以后,立志要报仇雪恨。为了不忘国耻,他睡觉就卧在柴薪之上,坐卧的地方挂着苦胆,表示不忘国耻,不忘艰苦。经过十年的积聚,越国终于由弱国变成强国,最后打败了吴国,吴王羞愧自杀。

【出处】

源于《史记专项王勾践世家》

【释读】

后来,人们把这个故事概括为“卧薪尝胆”,用来形容人刻苦自励,民奋图强。

(十八)夜郎自大

【典故】

汉朝的时候,在西南方有个名叫夜郎的小国家,它虽然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可是国土很小,百姓也少,物产更是少得可怜。但是由于邻近地区以夜郎这个国家最大,从没离开过国家的夜郎国国王就以为自己统治的国家是全天下最大的国家。

有一天,夜郎国国王与部下巡视国境的时候,他指着前方问说:“这里哪个国家最大呀?”部下们为了迎合国王的心意,于是就说:“当然是夜郎国最大啰!”走着走着,国王又抬起头来、望着前方的高山问说:“天底下还有比这座山更高的山吗?”部下们回答说:“天底下没有比这座山更高的山了。

”后来,他们来到河边,国王又问:“我认为这可是世界上最长的河川了。”部下们仍然异口同声回答说:“大王说得一点都没错。”从此以后,无知的国王就更相信夜郎是天底下最大的国家。

有一次,汉朝派使者来到夜郎,途中先经过夜郎的邻国滇国,滇王问使者:“汉朝和我的国家比起来哪个大?“使者一听吓了一跳,他没想到这个小国家,竟然无知的自以为能与汉朝相比。却没想到后来使者到了夜郎国,骄傲又无知的国王因为不知道自己统治的国家只和汉朝的一个县差不多大,竟然不知天高地厚也问使者:?汉朝和我的国家哪个大?”

【释读】

“夜郎自大”比喻孤陋寡闻而又妄自尊大。

(十九)愚公移山

【典故】

传说古时候有两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那里的北山住着一位老人名叫愚公,快90岁了。他每次出门,都因被这两座大山阻隔,要绕很大的圈子,才能到南方去。

一天,他把全家人召集起来,说:“我准备与你们一起,用毕生的精力来搬掉太行山和王屋山,修一条通向南方的大道。你们说好吗!”

大家都表示赞成,但愚公的老伴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大家的力量加起来,还不能搬移一座小山,又怎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搬掉呢?再说,把那些挖出来的泥土和石块放到哪里去呢?”

讨论下来大家认为,可以把挖出来的泥土和石块扔到东方的海边和北方最远的地方。

第二天一早,愚公带着儿孙们开始挖山。虽然一家人每天挖不了多少,但他们还是坚持挖。直到换季节的时候,才回家一次。

有个名叫智叟的老人得知这件事后,特地来劝愚公说:“你这样做太不聪明了,凭你这有限的精力,又怎能把这两座山挖平呢?”愚公回答说:“你这个人太顽固了,简直无法开导,即使我死了,还有我的儿子在这里。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孙子又生孩子,孩子又生儿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而山却不会再增高,为什么挖不平呢?”

当时山神见愚公他们挖山不止,便向上帝报告了这件事。上帝被愚公的精神感动,派了两个大力神下凡,把两座山背走。从此,这里不再有高山阻隔了。

【所属朝代】

春秋战国时代

【出处】

《列子·汤问第五》记载: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能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两座山终究会凿平。

【释读】

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二十)熟能生巧

【典故】

从前有个叫陈康肃,号尧咨的人,箭术精良,举世无双。他因此心里非常的骄傲,常常夸耀自己的本领。“哈,哈,哈,我的箭术没人比得上。你们有谁愿意跟我比比看啊?”

“师父,您实在是太高明了,我们怎么比得上您呢!”“是啊,我们还要多跟您学习,学习呢!师父你再表演一下,让我们开开眼界嘛!”这些想从陈尧咨那儿学得箭术的年轻人,每天都说些恭维他的话,让他开心。

有一天陈尧咨带着徒弟在院子里练习射箭,有一个卖油的老翁正好走过,便停下来看。

陈尧咨举起了弓,搭上箭,一连发出十枝箭,每支箭都正中红心。徒弟们在旁边拍手叫好,陈尧咨也很神气的对老翁说:“你看怎么样?”那个老翁只是微微点头,并不叫好。

陈尧咨心里很不舒服,不客气的问他:“喂,你这个老头也会射箭吗?”“不会。”“那么是我的箭射得不好吗?”“好是好,不过,这只是一平常的技术罢了,并没有什么了不起。”“老头儿,你说的是什么话?竟然这样悔辱我们师父。你知不知道我们师父的箭术,没人能比得上。你简直太看不起人了。”

“年轻人,你先别生气,我说的是真话。你的箭术的确平常的很,没什么值得夸赞的。”“老头儿,听你这么说好象很内行,那你就露两手给我们瞧瞧。不服气就比画比画。光说不练你有个什么用!”“小兄弟,这射箭的本领我可没有,不过让我倒油给你们看看。”“倒油,这还用得着你这个老头来表演吗?倒油谁不会?别开玩笑啊!”“你们还是看了再说吧。”

老翁说完,就拿了一个葫芦放在地上,又在葫芦口上面放了一枚有孔的铜钱。然后舀了一杓油,眼睛看准了,油杓轻轻一歪,那些油就像一条细细的黄线,笔直的从钱孔流入葫芦里。倒完之后,油一点儿也没沾到铜钱。

老翁很谦虚的向陈尧咨说:“这也是一种平常的技术罢了,也就是熟能生巧的道理啊!”陈尧咨听了十分惭愧,从此更加努力的练习射箭,再也不夸耀自己的箭术。后来他的人品和箭术一样好.

【释读】

这个成语,说明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勤学苦练掌握规律,就能找出许多窍门,干起来得心应手。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勤俭节约过生日的作文

全文共 1020 字

+ 加入清单

不知大家是否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家杂志社举行“打造节约型社会”有奖征文活动,应征的稿件堆积如山。作者中不乏专家、名者,也有很多真知灼见。但出人意料的是,特等奖却由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学生获得。为什么呢?因为他是唯一一个把征文稿件打印在正反两面纸上的人。

听完这个故事,我想有一些人会对此感到不屑吧,那是因为他们对奢侈浪费的现象已经见怪不怪了。我们时常看到,有些人只不过是洗洗手,却把水龙头开得很大;时常看见在空无一人的教室里风扇还在呼呼作响;时常目睹美酒佳肴摆了一桌,顷刻间却成为垃圾。“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自古以来,我们中华民族就以勤俭节约为荣,奢侈浪费为耻。试问,当节俭被放入史册,当浪费成为了时尚,我们不该感到悲哀吗?

回顾历史的长河,我们还清晰的记得,从嘉兴南胡的破旧船只到南昌城头的第一声枪响,从力挽狂澜的遵义城头到运筹帷幄的陕北窑洞,从决定中国命运的三大决战到黎明前的歌乐山,革命先辈们浴血奋战,艰苦奋斗,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又怎能让奢侈浪费凌驾于节约朴素之上呢?

节约是一种财富,是那镶嵌在如宝石的美德上最朴素的东西。我们不曾忘记,明朝清官海瑞用“公以生为明,俭以养其廉”为勉励;我们也还记得,周总理那件破了又补,补了又穿的睡衣;我们也曾听说过,德国前总理科尔毫不犹豫地舔掉盘子里剩余的汤水。这是节约的感召,节约的力作,节约的呼唤!

今天,时代呼唤精神动力,民族需要精神空间。但“加快建设节约性社会”不是一句普通的口号,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实际行动。它需要一沙一石的凝聚,一草一木的积累;它需要让每一份资源都得到合理利用;它需要我们树立一个观念,那就是: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我国虽说是一个资源总量丰富的大国,但就人均占有量而言,我国却是一个穷国,而且能源的浪费现象还在持续不断,难道真的要让子孙后代去讨残羹冷炙吗?树立节约意识,提倡节约,迫在眉睫。

怎能忘,节约飞扬传四海,辉煌永驻;榜样辈出笑华夏,前景更佳。当看到水龙头里的水哗哗直流时,你主动伸手拧紧;当离开教室看到未关的电灯时,你顺手关上;当别人让你使用一次性筷子时,你毅然拒绝。从平凡的生活小事做起,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让节俭蔚然成风。

朋友们,节约的星星之火已在校园燃起,节约的圣洁之花已在祖国大地绽放,节约的理念已在你我心中。行动起来吧,叩问心灵,崇尚节约,奏响节约的主旋律,开创华夏的新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关于勤俭节约手抄报内容

全文共 620 字

+ 加入清单

勤俭节约,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家一定要继承并将它发扬光大。

今天应届毕业生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关于勤俭节约手抄报内容”,主要目的就是唤醒大家的勤俭节约的意识。一起来看一下!

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美德,当我没一份资源,就等于为我们的社会贡献了一份力量。

节约是一种财富,是那镶嵌在如宝石的美德上最朴素的东西。我们不曾忘记,明朝清官海瑞用“公以生为明,俭以养其廉”为勉励;我们也还记得,周总理那件破了又补,补了又穿的睡衣;我们也曾听说过,德国前总理科尔毫不犹豫地舔掉盘子里剩余的汤水。这是节约的感召,节约的力作,节约的呼唤!

今天,时代呼唤精神动力,民族需要精神空间。但“加快建设节约性社会”不是一句普通的口号,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实际行动。它需要一沙一石的凝聚,一草一木的积累;它需要让每一份资源都得到合理利用;它需要我们树立一个观念,那就是: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我国虽说是一个资源总量丰富的大国,但就人均占有量而言,我国却是一个穷国,而且能源的浪费现象还在持续不断,难道真的要让子孙后代去讨残羹冷炙吗?树立节约意识,提倡节约,迫在眉睫。

怎能忘,节约飞扬传四海,辉煌永驻;榜样辈出笑华夏,前景更佳。当看到水龙头里的水哗哗直流时,你主动伸手拧紧;当离开教室看到未关的电灯时,你顺手关上;当别人让你使用一次性筷子时,你毅然拒绝。从平凡的生活小事做起,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让节俭蔚然成风。

勤俭节约树新风,让我们以勤俭为荣,以浪费为耻。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勤俭节约

全文共 456 字

+ 加入清单

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美德,所以爸爸、妈妈从小就教育我不要浪费,我也特别听话,平时爸爸、妈妈给我的零用钱我都放在“小猪猪”储钱罐里,从不乱花,等积攒多了,我就拿来买学习用品。

星期天,家里来了一些客人,爸爸买了几瓶啤酒招待客人。饭后,我赶紧把空酒瓶存放到一个角落,再加上平时自己喝的牛奶盒、饮料瓶以及家里的一些废旧的报纸和纸箱,竟然有一大堆呢!我整理好后,请爷爷帮我的忙,把这些废旧物品卖给了废品收购站。收购站的阿姨直夸我是个懂事又节约的好孩子,我数了一下手中的钱,竟有3元8角整呢。我可高兴了,美滋滋地把钱塞进了“小猪猪”罐里面。

这次我得存多点,因为我准备给一直带我、关心我的爷爷买份礼物,感谢爷爷对我的疼爱!我也会随时准备着把这些钱捐助给需要帮助的人……

真好,废旧物品一卖,即得了钱,又帮妈妈把家里收拾干干净净,更重要的是还不会对外界环境造成污染,这不是一举三得吗?所以我会一直坚持我的勤俭节约行动的。

小朋友,从这件事你们应该也都知道了勤俭节约的好处了吧?赶快加入我的行动,你们也能从中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勤俭节约从我做起

全文共 594 字

+ 加入清单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个人都要做到,从一个人到一个家庭,从一个家庭到一个城市,从一个城市到整个国家。说白了,要想一个国家的资源能够充足,起源点还是个人。自己先做到勤俭节约,才有权利去让别人勤俭节约。不然别人也不愿意照你说的做。这些语言汇成一句话:勤俭节约,从我做起。

雷锋,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也做到了勤俭节约。雷锋的袜子已经穿了两年多,还不肯换新袜子。队友们说:“你看,你这袜子都破了,换双新的吧!”可雷锋却说:“没事,补补还能穿。”还有一次,部队发新军装,每人发两套,雷锋只留

了一套,对生活队长说:“我还有一套旧的,两套倒换着穿,这一套拿回去吧。为部队节省点资源。”队友们看了雷锋的做法,也纷纷只留了一套。

毛主席的睡衣已经缝了七十多次,穿了二十多年。像毛主席一样职位的外国总统,天天吃大鱼大肉,而毛主席却吃馒头咸菜,家里留客人吃饭,也就只加个肉丸汤,饮食非常简朴。但他依然能指挥士兵打胜仗。这些都是我们的好榜样,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要想勤俭节约,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我们不要光缠着爸爸妈妈,让他们给买新衣服,买零食吃。我们应该像雷锋叔叔一样,衣服穿不坏不要买新衣服。洗手洗脸的水在水龙头底下接个盆子可以冲厕所,洗墩布。我们还要节约

用电,尽量少看电视,少玩电脑。那样,既节约用电又能保护眼睛。

勤俭节约不是光在嘴上说的,还要实际去做。你的一言一行关系着每一个人

从我做起! 。勤俭节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爸爸教育我勤俭节约作文500字

全文共 545 字

+ 加入清单

爸爸一直教育我,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勤俭节约。我当时根本就不放在心上,但经过几次爸爸对我的教育后,我才知道勤俭节约。

记得有一次,爸爸在家看电视,我在外面玩,玩得手上很脏,很黑。我回到家后,打开水龙头洗手,可我手上的脏东西怎么也洗不掉,我就进屋去拿香皂,水龙头里的水被我白白浪费了很多。爸爸听到声音后,就过来问我:“水龙头是不是你开的?你有没有关。”我冲他点了点头,就接着去洗手了。等我洗手回来后,爸爸就把我叫了过去,跟我说了一些地方闹水荒的情况:有些人这一辈子只洗三次澡,有些人要喝水还要从几百里外的泉眼里去挑水喝,还有的人只能喝一些不干净的水……他教育我以后不要再浪费水了,听了爸爸的教育后,我以后洗手都是在一个盆子里洗的,洗完后的水用来浇花。我淘米后的水用来洗碗或浇花,洗脸的水用来洗脚……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也要勤俭节约,许多地方人们缺少的东西就是我们浪费的东西,我们应该不再浪费任何东西了,要学会勤俭节约。人们都说南方人很浪费水,但南方人也有许多人都很会节约用水,也有很多人家想出了许多节约水的办法,这一点就可以充分的看出南方人并不是全都在浪费水。

爸爸对我的教育,我到现在都是铭记在心的,不管做任何事,我都是很勤俭节约的。我还经常去让周围的人也不要在浪费水了。同学们,你们也要勤俭节约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勤俭节约的奶奶

全文共 611 字

+ 加入清单

奶奶要回家了,到车站送行的我,是多么恋恋不舍呀!

奶奶虽然七十四岁了,相貌却像五十岁的人,可是那双粗糙而布满老茧的大手却曝光了她真实的年龄。她年轻下放时,当过工人,修过各种各样的汽车,条件很艰苦,所以养成了节约的好习惯。每次她给我做衣服时剩下的每一块布,她都留下来收好,集得多了,就把它们缝起来,再给我做一件花花绿绿的衣服。可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奶奶节约水的事。

奶奶刚到的那天晚上吃饭前,我洗手忘了关水龙头,她就一皱眉,狠狠地批评了我一顿。还说:“谁知瓶中水,滴滴皆钞票。知道吗,浪费水就是犯法!”说完就回自己的房间去了,只留下我在那里呆呆地站着。

第二天,我一早起床就去院子里和熊昊鹏、徐军等人一起踢足球,一直踢到中午,肚子饿了,才告别他们。当我走到单元门前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我的钥匙不见了!呀!肯定是忘带了!这可怎么办呀?爸妈都出去了,要下午才能回来,可我的肚子已经饿得咕咕叫了呀!

正在这时候,有人拍了我一下。回头看,奶奶站在身后,“宝贝呀,奶奶帮你开门!”说着打开了门。

到了家里,她对我说:“宝贝呀,水是商品,是商品我们就要花钱买,而你浪费的水,应该要多少钱呀?你爸妈挣钱不容易,你就该少花钱。怎么才能少花钱呢?就要少浪费。”听到这里,我脸红了,说:“奶奶,我错了。”奶奶高兴地亲了我一下,连上的皱纹都笑开了……

“叭!叭!叭!”公交车的喇叭打断了我的回忆。奶奶虽然回家了,可她那勤俭节约的精神却刻在了我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勤俭节约

全文共 335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贫困要勤俭节约,生活富裕也要勤俭节约。俗话说:坐吃山空。历史上“今日花天酒地,明日乞讨过街头”的例子屡见不鲜。我国五代时期有李存审“赠簇教子”的故事,李存审出身贫困,40年为国征战,100多次被敌箭射中骨头,后来他做了大官,看到孩子们整日吃喝玩乐,从小娇生惯养很不放心,他就把过去从骨头中拔出的箭头送给孩子,告戒他们不要忘记勤俭节约,并说“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

所以今天,我们应该大声倡议: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牢固树立节俭意识,“让节俭成为习惯”、“让节俭成为生活方式”,坚持从自己做起,从每一天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粒粮,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只有时时处处、点点滴滴都节俭,我们才能节约资源,也只有时时处处从我做起,这样我们的地球家园才会永远美丽富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勤俭节约作文600字

全文共 679 字

+ 加入清单

“俭节则昌”出自《墨子》,意思是节俭可以使人、家、国昌盛。往小处说,可以使家境殷实;往大处说,可以使国家繁荣昌盛,反之,奢侈的危害极大,国破家已也不是不可能。正如秦二世,修筑阿房官、享受美味佳肴,最终落得个国破的下场,可见,节俭才是治家治国之上选。

节俭,自古就被圣贤之人推崇,他们明白,节俭可以带来昌盛。一如五帝之一的“尧”,为君主者,不贪图享乐,相反生活十分简朴,吃粗米饭、喝野菜汤,和一般百姓并无不同。而天下的百姓在他的带领下,生活得越来越好。

帝王者节俭,文人墨客亦节俭,如墨子,正因乐于过类似苦行僧的生活而闻名。又如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他告诉人们,粮食每一粒都来之不易,它们都是农民用汗水浇灌出来的,我们应当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不可浪费。

有则小故事,说的是一个财主的儿子整天不思进取,只会和一些狐朋狗友喝酒逛花楼。他酷爱食一家酒楼的饺子,然每次去都只吃馅不吃皮。后来家道中落,他从—个富家公子沦为乞丐,一日他去酒楼乞食,老板给了他一盘饺子,他吃得不亦乐乎,万分感谢老板,老板却告诉他不用谢,这些饺子皮都是他之前丢弃的,他听后十分羞愧,从此努力劳作,不再浪费一丝一毫的粮食,最终他又过上了富足的生活。故事虽简却含道理,正是:成由勤俭破由奢。

唐玄宗李隆基,初登基之时,官员腐败,百姓贫苦,于是他任用不少能人,亦虚心听取他们的建议,不修宫殿不穿华衣不食千金之物,终于迎来了“开元盛世”。可见,提倡节俭不是没有道理的。所以,亲爱的人们,让我们在这资源匮乏的时代,节水、节电、节粮,养德中大善俭,迎来明天的富足生活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勤俭节约作文600字

全文共 598 字

+ 加入清单

我一向不在意细节,尤其是用水方面,洗完手后不关水龙头,那是常有的事儿,直到我感受到水的重要性后才知道节约如此重要。

那天早上我吃了早饭去洗手,打开水龙头,水龙头只“咳咳”了两声却没出水,我才想起今天上午停水。

没关系呀,停水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心想不就一个上午不能喝水洗手吗?可过了一会儿,我就觉得有些口渴了,我喝了一瓶牛奶希望能解渴,可是喝完反而更渴了,初时还不要紧,但越往后就越口干舌燥,喉头仿佛有一团火在燃烧,我如一片快要干枯的田野,在烈阳的照耀下水分越来越少。口渴难耐,我换上了鞋,试图通过散步来缓解这可怕的感受,可到了楼下我才发现地面热得就像是蒸笼,灼热感袭遍全身,本因缺水而干燥的皮肤更是火辣辣的疼,这种灼烧感让我觉得自己就像架在炉上的烤鸭。阳光越发强烈,似乎是老天爷派太阳公公惩罚我这个不珍惜水源的学生,刺眼的太阳光像是在嘲讽我,浪费水,现在知道后果了吧,我背上不停的冒汗,终于将我烤得迷迷糊糊了。

我再也忍不住冲进超市,用最后的零花钱买了一瓶水,迫不及待的打开水瓶,一口气喝了半瓶啊,一股清凉之感袭遍全身,我第一次觉得水如此好喝,普通的农夫山泉在我眼里就如同人间难有的琼浆一般甘甜可口,一下子我就像快枯死的禾苗得到了倾盆大雨滋润,干涸的河床得到了源源不断的水来充实,如此珍贵的水,我竟从没有想过去珍惜它,反倒浪费了不少,回想过去真是后悔呀!

从此,我再也不会浪费水,我知道水是生命的源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勤俭节约手抄报内容精选:名人名言

全文共 1185 字

+ 加入清单

勤俭节约,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家一定要继承并将它发扬光大。

今天应届毕业生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关于勤俭节约手抄报内容”,主要目的就是唤醒大家的勤俭节约的意识。一起来看一下!

1、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

2、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

3、 节俭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爱默生

4、 小处不省钱袋空——托•莫尔

5、 钱币是圆的,所以容易滚走——托里安

6、 节约莫怠慢,积少成千万。 ——范继亭赞同

7、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陶渊明

8、 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白居易

9、 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度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 ——萨迪

10、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恩格斯

11、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方志敏

12、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易卜生

13、 世间的活动,缺点虽多,但仍是美好的。—— 罗丹

14、 如果天下平静无事,到处都是溢美和逢迎,那麽,无耻、欺诈和愚昧更将有滋长的余地了;没有人再揭发,没有人再说苛酷的真话!—— 别林斯基

15、 金钱这种东西,只要能解决个人的生活就行,若是过多了,它会成为遏制人类才能的祸害。

16、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17、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18、 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19、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20、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21、 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字严

22、 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字严

23、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24、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25、 父之美德,儿之遗产。——字严

26、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27、 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唐〗韩愈

28、 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29、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

30、 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31、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诗经》

32、 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也。 ——〖南北朝〗颜之推

33、 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吕公著

34、 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 《格言联璧》

35、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外公外婆教会我勤俭节约作文600字

全文共 663 字

+ 加入清单

从小我的爸爸妈妈就出去打工挣钱了,把我放在老家跟外公外婆一起生活,我与外公外婆在一起生活有好几年了,他们教会了我许多人生的道理,让我铭记于心。最让我难以忘却的是外公外婆教我勤俭节约的道理。

我的外公外婆是非常节约的人。他们每次吃饭都会把饭吃得干干净净,碗里一粒饭粒也不剩,剩饭剩菜也要留着第二天吃,桌子上掉的饭菜,只要桌面干净,他们就绝不浪费。而我却有一个坏习惯,每次吃饭总要剩一点饭菜。外婆每次都会让我把饭吃完,还不时地念叨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通过外婆苦口婆心念叨的这两句话让我懂得了,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的,所以我们应该节约粮食,不浪费粮食。

因为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们每次回家,都会给我买回来许多的文具。我总认为文具很多用不完,用完了还能再买,我就怀着这个念头,一直很浪费。作业本一页还没有写完就翻到了另一页写,一本只用了几张就不再用了,换另一个新作业本。笔也是,一支一支地浪费,当外公外婆看见了,他们就把那些文具都藏了起来,让我用完了再拿,可是因为我不理解他们的用意,为此还跟外婆吵了一架。后来,外婆跟我讲道理,心平气和地对我说:“孩子,你这样做太浪费了,你看你的爸爸妈妈多不容易啊!为了多挣些钱天天都累的要命,你要是节约点,他们存够了钱才能早点回来陪你啊!”我听了外婆语重心长的一番话,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向外婆道了歉,并保证以后再也不浪费了。

在外公外婆的照顾与教诲下,我学到了许多道理,使我受益终生。现在他们越来越老了,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为他们争光,长大后报答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勤俭节约是美德

全文共 518 字

+ 加入清单

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家里的收入高低,再有多富裕,我们都应该勤俭节约,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养成良好的勤俭节约习惯。

有一件事我记忆犹心。

那是去年春节期间的一天,爸爸要在家里请客人,中午的时候,家里来了许多客人,这下该我们忙活的时候到了。我为客人洗水果,爸爸就忙着现摆起他的茶艺来了。最忙活的就是妈妈了,不长时间,妈妈就为客人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午餐,他们都吃的津津有味,赞不绝口的夸妈妈手艺好,下午客人走了,我帮妈妈收拾吃剩的饭菜。我把饭菜倒进了垃圾箱,妈妈看见了严肃地对我说:“干嘛到掉了,物价这么贵,不要浪费粮食,况且我们吃的都是农民伯伯辛苦种植的,因该珍惜劳动成果,正所谓谁只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从那以后,我懂得了节约饭菜。通过这件事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有一次,奶奶洗完衣服忘了关水笼头,我连忙过去关水龙头,并对奶奶说:“以后要节约用水。”还有一次,爸爸在沙发上看电视睡着了,可是电视机还开着,我就悄悄地关掉电视机。后来爸爸知道了这件事,夸我是个懂事的孩子。

我已经是四年级的学生了,要多体谅父母的难处,多替家人着想,学会合理消费,虽然自己不当家,但也应该知道柴米油盐贵,这也正是我们因该必须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勤俭节约好家风作文800字

全文共 956 字

+ 加入清单

听,“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社会主义离不了。”建国初期的勤俭歌如今也只能在爷爷的口中听到了,并且多年来始终身体力行地告诉周围亲朋好友们,什么是勤俭。

我爷爷今年已经73岁了,他瘦瘦的,如竹竿那般纤瘦,但是你可别小瞧这“竹子”,风吹不倒,他老人家精神矍铄着呢。前两年的暑假,我都有回爷爷家小住一段时间。爷爷总是有很多奇怪的行为,比如他在厨房淘米做饭的时候,有些米掉在水池里了,他会细心地把它们一粒一粒的捡起来,洗干净放回去。我问爷爷为什么捡那些米,爷爷却对我笑了笑,问我懂不懂得背古诗?然后他念了第一句:“锄禾日当午……”我当然会接下去念:“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爷爷说:“这就对了,每粒大米都来之不易,我们是不是应该珍惜它们呢?”对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我们竟忘记“俭”了。接着,我又发现爷爷把洗菜的水倒进一个桶里,放在卫生间,他要做什么呢?爷爷说:“洗菜的水还可以拿来冲厕所啊,这样就不浪费了。”我还发现爷爷只要没人看电视了就会把电源拔掉,房间没人就把灯都关了……

爷爷家的东西都很旧,无论是家具还是电器。阳台还收了一堆没用的东西。连他家的扫把,拖把,还有衣架都是爷爷自己做的,我问爸爸:“爷爷是不是很穷啊?”爸爸笑着说:“也许以前是,但是现在不会啊,爷爷的退休工资可多了。”“那为什么爷爷的电视都那么旧了也不换?洗衣机也是坏的?”“因为那些都还可以用啊,爷爷一辈子都节约习惯了,他能把我们三兄弟拉扯大,就是因为勤俭节约啊!”爸爸对我说到。然而,我听说爷爷知道老家的一个亲戚生病了,没钱治疗,却直接拿了一万块钱给他,我才懂得爷爷不是穷,爷爷真的是一个勤俭节约又善良的老人家啊!我对他心生敬佩。

小的时候,我不明白爸爸为什么每次吃饭都把碗里的饭吃光光的,我以为他很饿,自从从爷爷家回来后,我懂得了吃饭要光盘,不乱花钱,而且我还开始教妈妈,淘米不要浪费,洗菜的水可以拿来冲厕所,电视电脑用完了,要及时关闭电源……妈妈夸我长大了,懂得了勤俭节约,我好开心!以后我还会教妹妹,让她也学会勤俭节约!

爷爷用行动告诉我“勤俭”的家风,并且影响着我们家一代又一代人!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的我们也不能丢了传统家风,就像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所说:“既敢山吃海喝,又能勤俭节约的双重生活方式。”才是新时代青少年该有的生活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勤俭节约从我做起

全文共 375 字

+ 加入清单

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美德,它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人有一颗勤俭节约的心,就等于拥有了大笔财富。”

记得老师给我们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勤和俭》:从前有一个农民叫吴成,他一生勤俭持家,日子过得无忧无虑,十分美满。

相传他临终前,曾把一块写有‘勤俭’两字的横匾交给两个儿子,告诫他们说:“你们要想一辈子不受饥挨饿,就一定要照着两个字去做。”后来,兄弟分家时,将匾一据两半,老大分得了一个“勤”字,老二分得一个“俭”字。

日后大儿子虽勤恳工作,但不知道节俭,二儿子只知道节俭,而不知道勤恳工作。最后,他们都过着贫苦的生活。于是两兄弟便决定把“勤俭”两字合在一起,从此他们既“勤”又“俭”,终于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当努力继承并发扬光大。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把节俭真正落实到行动是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勤俭节约英语

全文共 2568 字

+ 加入清单

Mayor Bloomberg has been the mayor of New York City for nearly nine years, but for ten years he has been wearing the same shoes. This is really rare to be seen on a billionaire.

“The mayor owns two pairs of work shoes,” said the spokesman. “One day he’ll wear one, the next the other. When they got worn down, he has them repaired. He could buy any shoes he wanted, but he says since they are comfortable, and they work, there’s no need for a new pair.” According to the spokesman, the mayor saves in his footwear and he also keeps it up in his personal as well as governmental finance. “When he buys a cup of coffee, he chooses the smallest size. He buys only what he needs.”

Such is the mayor of New York City, who cares little about his shoes, avoids wasting money and focuses his attention on his work and his people in the city.

But what about our fellow students nowadays? Some wear super expensive clothes and shoes; besides, they buy as many as possible, far more than two pairs. They always want the latest, the newest and throw the old ones away though they haven’t worn them for many times.

【写作内容】

1. 以约30个词概括以上短文的内容。

2. 以约120个词就“勤俭节约”这一主题发表你的感想和看法,内容包括:

(1)给出你对这位市长的评价;

(2)举一个你尊敬的人勤俭节约的例子,说明他对你的影响;

(3)列举你生活中浪费的坏习惯并说说你勤俭节约的决心。

【写作要求】

1. 作文中可以使用亲身经历或虚构的故事,也可以参照阅读材料的内容,但不得直接引用原文中的句子;

2. 作文中不能出现真实姓名和学校名称。

【评分标准】

概括准确,语言规范内容合适,语篇连贯。

参考词汇:节俭的 provident/thrifty

【参考范文】读写任务(共1小题,满分25分)参考范文

The author introduces to us the mayor of New York City, a man who is rich but provident. The author also points out nowadays some students have the habit of wasting things.

When reading the passage, I am deeply moved by the mayor. Rich as he is, he has the virtue of saving. He spends money only on what he needs and never wastes money on what is of no use. I think this is really admirable.

The mayor reminds me of the great political leader of China, Chairman Mao. As the chairman of China, Mao led a very thrifty life. He used to wear old clothes at home. When his clothes were worn out, he would have them repaired and continued to wear them. He always told others that saving was a good virtue of Chinese people.

Thinking about the two great leaders, I feel deeply ashamed. As a young student who still has to depend on my parents, I have been leading too comfortable a life. I buy whatever I like though I don’t really need them. Besides, I like new things; when things get “old”, I tend to begin to dislike them and stop using them. Now that I realize that this is wrong, I’m determined that I shall follow the examples of the two great leaders and start to get rid of the bad habits.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