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献鸠放生寓言故事道理【通用20篇】

如今科技日益发达,交通安全也成为一种生命的问题。开学吧小编整理了相关的范文,欢迎欣赏与借鉴。

浏览

1008

作文

1000

寓言成语故事之管鲍之交

全文共 833 字

+ 加入清单

管鲍之交

从前,齐国有一对很要好的朋友,一个叫管仲,另外一个叫鲍叔牙。年轻的时候,管仲家里很穷,又要奉养母亲,鲍叔牙知道了,就找管仲一起投资做生意。做生意的时候,因为管仲没有钱,所以本钱几乎都是鲍叔牙拿出来投资的,可是,当赚了钱以后,管仲却拿的比鲍叔牙还多,鲍叔牙的仆人看了就说:「这个管仲真奇怪,本钱拿的比我们主人少,分钱的时候却拿的比我们主人还多!」鲍叔牙却对仆人说:「不可以这么说!管仲家里穷又要奉养母亲,多拿一点没有关系的。」有一次,管仲和鲍叔牙一起去打仗,每次进攻的时候,管仲都躲在最后面,大家就骂管仲说:「管仲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鲍叔牙马上替管仲说话:「你们误会管仲了,他不是怕死,他得留着他的命去照顾老母亲呀!」管仲听到之后说:「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人可是鲍叔牙呀!」后来,齐国的国王死掉了,大王子诸当上了国王,诸每天吃喝玩乐不做事,鲍叔牙预感齐国一定会发生內乱,就带着小王子小白逃到莒国,管仲则带着小王子纠逃到鲁国。

不久之后,大王子诸被人杀死,齐国真的发生了內乱,管仲想杀掉小白,让纠能顺利当上国王,可惜管仲在暗算小白的时候,把箭射偏了,小白没死,后来,鲍叔牙和小白比管仲和纠还早回到齐国,小白就当上了齐国的国王。小白当上国王以后,决定封鲍叔牙为宰相,鲍叔牙却对小白说:「管仲各方面都比我强,应该请他来当宰相才对呀!」小白一听:「管仲要杀我,他是我的仇人,你居然叫我请他来当宰相!」鲍叔牙却说:「这不能怪他,他是为了帮他的主人纠才这么做的呀!」小白听了鲍叔牙的话,请管仲回来当宰相,而管仲也真的帮小白把齐国治理的非常好呢!

拓展阅读:

管鲍之交这个成语,起源于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深厚友谊的故事,最初见于《列子·力命》,“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此世称管鲍善交也。”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深厚的友情,已成为中国代代流传的佳话。在中国,人们常常用“管鲍之交“,来形容自己与好朋友之间彼此信任的关系。

解释:

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寓言故事三:葡萄叶铁线莲和过路人

全文共 293 字

+ 加入清单

篱笆的阴影下,攀援植物葡萄叶铁线莲,扭曲着绿色的手臂,缠绕着山楂树的枝干。

“噢,我看见道路对面有一条篱笆,”铁线莲充满着幻想说,“我要到那去,那条篱笆比这条更大更美。”

在这种愿望推动下,它渐渐地伸展手臂,离对面的篱笆越来越越近了。最后,终于达到目的。它下定决心,缠绕着新枝。

“现在,我要幸福地成长,占据这重要的位置不放。”

问题是,越来越多的行人走这条道路。他们经常绊在葡萄叶铁线莲身上。

“我们来清除这个障碍!”人们说。

他们弄碎了铁线莲的枝干,从篱笆里把它拔出来,最后,扔在一个大坑里。

在设计我们的道路时,一定不要妨碍别人的道路。否则会象葡萄叶铁线莲那样,被人们唾弃。

脸温怒,面色苍白。”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国经典寓言故事越人造车

全文共 795 字

+ 加入清单

越国没有车,越国的人也一直都不懂得该如何造车。越人很希望学会造车的技术,好将车用在战场上,增强本国的军事力量。

有一次,一个越人到晋国去游玩。野外空气新鲜、风景美丽,他一路走一路看,不知不觉到了晋国和楚国交界的郊野。忽然,不远处的一件东西将他的视线吸引过去。“咦,这不是一辆车吗?”这个越人马上联想起在晋国见到过的车。这东西确实是辆车,不过毁坏得很厉害,所以才被人弃置在这里,这车的辐条已经腐朽,轮子毁坏,輗(ni)也折断了,车辕也毁了,上上下下没有一处完好的地方。但这个越人对车本来看得不真切,又一心想为没有车的家乡立一大功,就想办法把破车运了回去。

回到越国,这个越人便到处夸耀:“去我家看车吧,我弄到一辆车,是一辆真正的车呢,可棒了,我好不容易才搞到的呢!”于是,到他家去看车的人络绎不绝,大家都想一睹为快。几乎每一个人都听信了这个越人的炫耀之词,纷纷议论着说:“原来车就是这个样子的啊!”“看上去怕不能用吧,是不是损坏过呢?”“你不信先生的话吗?车一定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对,我看也是。”这样,越人造起车来都摹仿这个车的形状。

后来,晋国和楚国的人见到越人造的车,都笑得直不起腰来,讥讽说:“越人实在太笨拙了,竟然将车都造成破车,哪里能用呢?”可是越人根本不理会晋人和楚人的讥讽,还是我行我素,造出了一辆辆的破车。

终于有一天,战争爆发了,敌人大兵压境,就要侵入越国领土了。越人一点也不惊慌,从容应战,他们都觉得现在有车了,再没什么可怕的,越人驾着破车向敌军冲过去,才冲了没多远,破车就散了架,在地上滚得七零八落,越国士兵也纷纷从车上跌落下来。敌军趁乱杀将过来,把越人的阵形冲得乱七八糟,越人抵挡不住,死的死,逃的逃,投降的投降,兵败如山倒。可是直到最后,他们也不知道自己是败在了车上。

向别人学习当然是对的,但是应该有所选择,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要是连糟粕也一并纳入怀中,就会栽跟头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狐假虎威寓言续写故事

全文共 514 字

+ 加入清单

从前,在一片美丽的森林里住着一群聪明可爱的小动物,有兔子、小鹿、小松鼠……当然,也有霸气十足的森林之王——老虎。

有一天,老虎很倒霉,整整一个上午都没有捕捉到一只猎物。它饥肠辘辘地走着,忽然看见一只它从未见过的动物——一身美丽的长毛,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老虎欣喜若狂:管它是什么动物,先填饱了肚子再说。老虎悄无声息地靠近了那只大尾巴动物,突然大吼一声:“你是谁?”那动物吓得身子一振,心想:糟了,碰到老虎啦!要逃已经来不及了,反正老虎不认识我,倒不如唬它一把。它不慌不忙地转过身,大摇大摆地走到老虎跟前,眼睛一瞪:“我是狐狸,是上帝派来管理你们的天使,所以,我现在才是森林之王。”老虎不相信,狐狸又说:“你不信,可以和我去森林里走走。动物们见了我都会落荒而逃。”老虎答应了。

狐狸迈着它的狐步,大摇大摆地走在前面。老虎半信半疑,小心翼翼地跟在后面。一只小兔子见了,缩起耳朵,嗖地一下钻进了草丛;一只小鹿见了,撒开四蹄跑了;一只老狼见了,也落荒而逃……夕阳西下,余晖洒在狐狸身上,狐狸还真变得金光闪闪了。老虎看见了,赶紧顶礼膜拜。

狐狸心想:这老虎可真笨,我得见好就收,溜吧。狐狸踱着它的狐步,从从容容地走了。可怜的老虎还在那跪拜不起。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寓言故事滥竽充数续写

全文共 481 字

+ 加入清单

南郭先生从齐国逃出来以后,因为他没有真才实学,去哪里工作哪里都不收留他。于是,他决定沿街乞讨。过了一段时间,他偶然遇到了当年一起吹竽的同事,同事见他如此模样,就真诚相劝:“你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应该学点有用的东西呀!当乞丐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听了同事的话,他重新振作起来,却不小心“呼啦”一下来到了21世纪。他想,在哪里都得生活,所以就去找工作。他来到一家服装店,见店里挂着很多马甲,他疑惑地问老板:“你们店里那个没有上袖的衣服怎么能拿出来卖呢?”老板瞪了他一眼,说他是白痴,便把他赶走了。

他又来到了杂技团,那里的人问他都会做些什么,他说他会吹竽,于是便吹了起来。人家听了之后,说他吹得像鸡毛卡在嗓子眼里了,上不了台面,但看他可怜,便收留他做杂工。可是他把地扫得想画画一样,人家没办法还是把他给辞了。

南郭先生又来到了科技公司,吹嘘自己样样精通。董事长让他做总经理,他在电脑上打字,却把字打得一塌糊涂,公司也把他给炒鱿鱼了。

南郭先生经过这一系列的事件,终于悟出了一个道理:做事一定要有真才实学,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他找到了一位吹竽专家,经过刻苦学习,终于学有所成。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寓言故事作文

全文共 512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天真理和谎言见面了,谎言看见真理这副模样不由得大笑起来,真理不明白,问谎言笑什么,谎言指着真理的衣服,真理这才恍然大悟。

谎言说:老弟你怎嘛混成这副模样。哎!这世道真难混。你怎嘛能混的这么好啊?我有诀窍,只要你不和我作对万事皆能成,保你吃香喝辣。你还没吃饭吧我请你,谎言说。真理点点头,走,他俩边走边说,说的不亦乐呼,他们到了一个豪华的饭店坐下,谎言说:想吃什么随便点,说着把菜谱递给他。真理点了四个菜,菜很快就到了,等他们吃的差不多的时候谎言说话了:老板老板!!老板跑过来问有什么事,谎言说我给了服务员 五百块钱,怎嘛还不见找钱啊?

真理在一边听傻了,他都不知道谎言什么时候给的钱。老板问你把钱给谁了,谎言瞪起眼珠说:看你很大的饭店怎么还骗人呢?谎言大声喊着。老板怕因为他一个人影响了生意,找给了他钱,老板又说真理何在啊!因为真理答应谎言不说话,所以没答应老板。他们出了饭店,谎言说:老弟看见了吗?这就是本领。真理怒气冲冲的说:你这是欺骗,我宁愿饿死街头,也不和你同流合污,总有一天我会把你接穿的,等着瞧。

果然不假,还没到一个月真理凭着自己的`真诚和信用,当上了警察,把谎言给逮着了,谎言说:哎!没想到真理永远在人心中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人生哲理故事:感受简单道理

全文共 805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中有许多不经意的人和事,略微探究,就可以看出一些简单但有益的道理

名声与尊贵: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来自于真才实学和内在修养。有德自然香。

轻重退进:想把一张薄纸扔过河,怎么用力也不成,纸里包颗小石头就扔过去了;一片枯叶落到头上几乎没有感觉,一颗果实落到头上就是有分量的一击;想跳过没有桥的小溪很难,退到一定距离向前冲刺,凌空一跃便过去了。

说与做:有些事情说得做不得,有些事情做得说不得。

湿与干:湿毛巾比干毛巾更容易擦干湿桌子。

远与近:将书贴近眼睛反而看不清楚。有的事物离得太近便无法认识。

爱与执著:以为得不到的最美好,是因为对之了解太少。不要浪费生命在一定会后悔的事情上。

甜果与苦杏子:路边的甜果被人摘走,没被人摘走的是苦杏子。

蹲下再说:狗穷追不已,蹲下来抓石头,狗立即后退。一旦遇到恶势力纠缠,也不妨停住脚步再说。

强与弱:公牛与牛犊从不斗架,公牛见公牛一定头角相向。两种势力一强一弱,也许相安无事;如果旗鼓相当,就会摩拳擦掌。

空:油箱空了车不动,脚踩空了翻跟头,久不翻的书会霉,久不住的房会朽,脑子空了无聊,体魄空了大病。

习惯:

1、驯象人用铁链将小象拴住,小象无法挣脱,渐渐习惯不挣扎,直到长成大象。小象是被铁链拴住,而大象则是被习惯拴住。

2、驯虎人让小虎吃素长大。老虎不知肉味,从不伤人。一次驯虎人跌跤后让老虎舔净他流在地上的血,结果老虎将驯虎人吃了。老虎曾经被习惯绑住,而驯虎人则死于习惯——习惯于他驯服的老虎不吃人。

3、一位大夫遇到一个重病患者,对患者家属说:“也许已经有些晚了,不过我会尽全力去做。”如果病人痊愈,其家属的喜悦就会倍增;万一不幸,他们会认为“医生已经说过有些晚了”而予以接受。

想要改变一个人对事物的评价,不妨在改变对方对该事物的预期上下工夫。

抓住与放手:抓住一件东西不放,就只能拥有这件东西,如果肯放手,就有机会选择别的。固步自封,智慧也就只能达到某种程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寓言故事作文

全文共 330 字

+ 加入清单

来吧!让我带领你们去这本书的世界里参观一下吧!

其中有一则寓言是我国古代最著名《庖丁解牛》。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庖丁,因为他坚持不懈练习,最终从陌生到了熟悉到了然于心。另外,我还懂得了一件事做了许多遍之后就会变得无比的熟练。

我最喜欢的当然是《楚庄王的宽容》啦!其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楚庄王,他对别人很宽容,还很善良。通过这次的故事,我懂得了有时候,对他人的宽容正是对自己的宽容。

我其次最喜欢的就是《空中楼阁》。那里有既愚蠢又不爱学习的主人家,竟然让泥瓦匠不盖第一层第二层楼,直接要盖第三层楼,真是愚不可及呀!

这个故事使我懂得了,我们不管是做事还是做人,都应该踏踏实实,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将事情做好。想要一步登天,那只是空想。

来吧!快来买这本书吧!这本书既丰富又多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描写寓言故事作文400字

全文共 408 字

+ 加入清单

小猴和小熊是一对很好的朋友,今天小熊和小猴子一起去摘小熊家种的苹果,寓言故事作文400字。

他们俩手牵着手一起来到了果园,小熊和小猴爬上树准备去摘苹果,小猴很快的爬上了树,但是,小熊爬来爬去每次到一半的时候滑了下去。小猴见了,笑着说:“你还是在下面接着苹果吧,我来摘吧。”小熊看见小猴在笑自己顿时火就上来了,说:“你什么意思?你就是嫌弃我爬不上来是吧?”“不是,我的意思是你爬不上来我来帮你摘苹果你在下面接着,这样不好吗?”小猴子无辜地说。“你不就是这意思吗?嫌我爬不上去!我不要你帮了!”小熊生气地说。“不要就不要,我还不稀罕呢!”小猴子也生气了。小猴子头也不回是不成功,作文400字《寓言故事作文400字》。而小猴子呢,在家生着闷气,渐渐的睡着了。到了晚上,小熊连一个苹果都没有摘着,气鼓鼓的回家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好朋友不应该因为一点小事而闹翻,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好朋友应该是互相理解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经典寓言故事:郑人买鞋

全文共 2050 字

+ 加入清单

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郑人买鞋】

郑国有一个人,眼看着自己脚上的鞋子从鞋帮到鞋底都已破旧,于是准备到集市上去买一双新的。

这个人去集市之前,在家先用一根小绳量好了自己脚的长短尺寸,随手将小绳放在座位上,起身就出门了。

一路上,他紧走慢走,走了一二十里地才来到集市。集市上热闹极了,人群熙熙攘攘,各种各样的小商品摆满了柜台。这个郑国人径直走到鞋铺前,里面有各式各样的鞋子。郑国人让掌柜的拿了几双鞋,他左挑右选,最后选中了一双自己觉得满意的鞋子。他正准备掏出小绳,用事先量好的尺码来比一比新鞋的大小,忽然想起小绳被搁在家里忘记带来。于是他放下鞋子赶紧回家去。他急急忙忙地返回家中,拿了小绳又急急忙忙赶往集市。尽管他快跑慢跑,还是花了差不多两个时辰。等他到了集市,太阳快下山了。集市上的小贩都收了摊,大多数店铺已经关门。他来到鞋铺,鞋铺也打烊(yang)了。他鞋没买成,低头瞧瞧自己脚上,原先那个鞋窟窿现在更大了。他十分沮丧。

有几个人围过来,知道情况后问他:“买鞋时为什么不用你的脚去穿一下,试试鞋的大小呢?”他回答说:“那可不成,量的尺码才可靠,我的脚是不可靠的。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这个人的脑瓜子真像榆木疙瘩一样死板。而那些不尊重客观实际,自以为是的人不也像这个揣着鞋尺码去替自己买鞋的人一样愚蠢可笑吗?

【造父学驾车】

造父是古代的驾车能手,他在刚开始向泰豆氏学习驾车时,对老师十分谦恭有礼貌。可是3年过去了,泰豆氏却连什么技术也没教给他,造父仍然执弟子礼,丝毫不怠。这时,泰豆氏才对造父说:“古诗中说过:擅长造弓的巧匠,一定要先学会编织簸箕;擅长冶金炼铁的能人,一定要先学会缝接皮袄。你要学驾车的技术,首先要跟我学快步走。如果你走路能像我这样快了,你才可以手执6根缰绳,驾驭6匹马拉的大车。”

造父赶紧说:“我保证一切按老师的教导去做。”

泰豆氏在地上竖起了一根根的木桩,铺成了一条窄窄的仅可立足的道路。老师首先踩在这些木桩上,来回疾走,快步如飞,从不失足跌下。造父照着老师的示范去刻苦练习,仅用了3天时间,就掌握了快步走的全部技巧要领。

泰豆氏检查了造父的学习成绩后,不禁赞叹道:“你是多么机敏灵活啊,竟能这样快地掌握快行技巧!凡是想学习驾车的人都应当像你这样。从前你走路是得力于脚,同时受着心的支配;现在你要用这个原理去驾车,为了使6匹马走得整齐划一,就必须掌握好缰绳和嚼口,使马走得缓急适度,互相配合,恰到好处。你只有在内心真正领会和掌握了这个原理,同时通过调试适应了马的脾性,才能做到在驾车时进退合乎标准,转弯合乎规矩,即使跑很远的路也尚有余力。真正掌握了驾车技术的人,应当是双手熟练地握紧缰绳,全靠心的指挥,上路后既不用眼睛看,也不用鞭子赶;内心悠闲放松,身体端坐正直,6根缰绳不乱,24只马蹄落地不差分毫,进退旋转样样合于节拍,如果驾车达到了这样的境界,车道的宽窄只要能容下车轮和马蹄也就够了,无论道路险峻与平坦,对驾车人来说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这些,就是我的全部驾车技术,你可要好好地记住它!”

泰豆氏在这里强调了苦练基本功的极端重要性。要学会一门高超的技术,必须掌握过硬的基本功,然后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学习驾车如此,做其他任何事情也都应当这样。

【愚才酸甜蠢才涩】

从前有兄弟二人,弟弟在小时候生过一场大病,发高烧烧坏了脑子,说话做事都有些冒傻气。

有一次,兄弟两人要到一位前辈家里去拜访。临行前,哥哥嘱咐弟弟说:“这次啊,你跟着我到人家府上去做客,千万不要再犯傻了,不然,会叫人笑话。进门见了人要作揖说:‘伯父好!’走的时候再作揖说:‘伯父再会!’除此之外,就不要再轻易开口说话了。”弟弟满口答应说:“我知道了,放心吧哥哥。”

兄弟俩来到这位前辈的家中,进了门,见过主人。弟弟彬彬有礼地向主人作了个揖,说:“伯父好!”主人连声称赞:“好懂事的孩子!”哥哥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暗想:弟弟果然长进了许多。

寒暄一番后,兄弟俩坐了下来,主人一边和他们说话,一边吩咐仆人把茶水和果品端上来。仆人端来了茶和一盘蟠桃干。弟弟看了看蟠桃干,便用手推着问哥哥:“这是什么东西呀?”哥哥一瞧,生气了:这么普通的东西你都不认识,难道是存心在别人面前丢我的脸吗?这么想着,就没好气地对弟弟说:“愚才!”过了一会儿,仆人又端来一盘橄榄。弟弟又盯着橄榄端详了许久,好奇地问:“哥,这又是什么呢?”哥哥更生气了:你这小子,忘了我是怎么教你的吗?于是不耐烦地骂了句:“蠢才!”

终于该告辞了,主人把兄弟俩送到大门口,客气道:“招待不周,请多原谅。”这会儿,弟弟开口了:“招待得还可以。只是刚才吃的第一个愚才,虽然有些酸,但还有甜味,那第二个蠢才,就全是涩的了!”主人听得目瞪口呆,哥哥又恼又气,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这位弟弟的头脑过于简单,他将哥哥的气话当成了知识,并且机械地搬用,结果当然会令人啼笑皆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英语寓言故事带翻译

全文共 1170 字

+ 加入清单

The Father and His Son

Father had a family of sons who were perpetually quarrelling among themselves. When he failed to heal their disputes by his exhortations, he determined to give them a practical illustration of the evils of disunion; and for this purpose he one day told them to bring him a bundle of sticks. When they had done so, he placed the faggot into the hands of each of them in succession, and ordered them to break it in pieces. They each tried with all their strength, and were not able to do it.

He next unclosed the faggot, and took the sticks separately, one by one, and again put them into their hands, on which they broke them easily. He then addressed them in these words: "My sons, if you are of one mind, and unite to assist each other, you will be as this faggot, uninjured by all the attempts of your enemies; but if you are divided among yourselves, you will be broken as easily as these sticks."

一位父亲有几个孩子,这些孩子时常发生口角。他丝毫没有办法来劝阻他们,只好让他们看看不合群所带来害处的例子。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有一天他叫他们替他拿一捆细柴来。当他们把柴带来时,他便先后地将那捆柴放在每一个孩子的手中,吩咐他们弄断这捆柴。他们一个个尽力去试,总是不能成功。

然后他解开那捆柴,一根根地放在他们手里,如此一来,他们便毫不费力地折断了。于是他就告诉他们说:「孩子们!如果你们大家团结一致,互相帮助,你们就像这捆柴一样,不能被你们的敌人折断;但如果你们自行,你们就将和这些散柴一般,不堪一折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臧和谷亡羊的寓言故事

全文共 766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臧和谷亡羊,一个人从事某项工作,必须忠于职守,全神贯注,否则就容易出差错。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典故,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臧谷二人都是给财主家放羊的牧童。因为家境贫寒,这两个孩子刚过记事的年龄就走上了与自己的父母一样为财主卖命的人生道路。开始放羊的时候,他们把羊看成和鸡、鸭、猪一样,都是可供驱赶的玩物,觉得和这些畜、禽相处挺有意思。山坡、路旁和荒野的青草绿茵;河渠、池塘的碧波涟漪;头顶上五彩缤纷的骄阳、蓝天和白云;以及充斥在大自然各个角落的清新空气,使这两个孩子与世上的万物和谐地融于一个时空。他们像那些家禽和家畜,五谷和百花;像山间的石头,河里的水珠,以及一切有生命和无生命的存在一样,不为自己的处境而担忧。

然而,他们毕竟是人。每当臧和谷看到富家子弟念书、玩乐,心里总是非常羡慕。经过一番琢磨,其中的一个孩子找人去借了一本书。他利用晚上的时间向别人学习认字,而在白天放羊的时候则拿出随身所带的书来练字、复习。另一个孩子用竹子削了一些色(shai)子,放羊的时候,他坐在草地上,拿5个在正方体的6个面上分别刻着1、2、3、4、5、6的不同点数的色子,抛起来又落下,落下后再抛起,聚精会神地玩着掷色子的游戏。5个色子在地面上显示着变幻莫测的点数。一个穷孩子独自一人掷色子,居然也享受到了和下棋对弈相同的趣味。

有一天太阳快下山的时候,臧和谷想起了要赶羊回家。他们把羊唤拢一点数,发现各自都丢失了一些羊。这两人回去以后,财主问他们放羊的时候干什么去了。一个回答说当时在看书;另一个回答说当时在掷色子。两个孩子丢羊的时候做的事虽然不同,但是他们丢失了羊的结果却完全一样。

一个人从事某项工作,必须忠于职守,全神贯注,否则就容易出差错。至于臧和谷是因为年纪幼小,渴望得到学习和娱乐的机会才引发了差错,则当另作别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寓言故事作文

全文共 363 字

+ 加入清单

从前有一个农夫,自己家里有一大片葡萄地,农夫种出来的葡萄又大又甜,令人羡慕,但是农夫有三个不争气的儿子,这三个儿子整天游手好闲,农夫没有办法,只能让他们自己玩自己的。

等到农夫要死的时候,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的三个儿子和自家的葡萄地。一天晚上,农夫把三个儿子一起叫到床头来,说:“我要死了,我们家所有的财产都装在了一个箱子里,而这个箱子埋在我们家的葡萄地里,箱子里装满了金银财宝,够你们用的了!”第二天,农夫就死了。

三个儿子给农夫办完后事以后,就开始挖箱子了,他们每天都给葡萄地里翻来覆去,就是挖不到宝藏,葡萄地里的葡萄都成熟了,一串串又大又饱满的葡萄映入眼帘,三个兄弟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父亲说的宝藏啊!从此,三个兄弟就接下了父亲的葡萄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想要创造财富,靠的不是长辈留给你的,而是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挣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反方:我们不要相信寓言故事

全文共 1077 字

+ 加入清单

①愚公说要挖山,我们却都在迁移;苏秦说:要头悬梁锥刺股,我们却都在玩自恋;李白说:铁棒也能磨成针,我们却学会了眼观八方,耳听六路。一个美国科学家说:青蛙会被慢慢加热的水烫死。我们却发现热水一旦加热到一定温度,青蛙会聪明地猛然跳出。这只特立独行的青蛙,勇敢地用自己敏捷的姿态挑战了寓言对于当下的价值。

②知道这个实验结果,懊悔于自己逝去的青春而拍案起立的人,现在恐怕已经麻木得连抬手的劲都没了。牺牲掉的一代总是无法接受这一残酷的事实,于是他们继续将寓言散播到下一代身上,以此给自己找点安慰。这样的举动就好像把盲从分成了很多份,而没有将盲从最终集中转化成智慧。

③今天,已经不是一个人云亦云的时代了。王小波曾经说过:“这辈子我干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做一个一无所为,就‘明辨是非’的人。”人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谁也不需要依靠谁。这个依靠不仅仅指身体,还指大脑上的特立独行。不去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寓言对于今天的我们,就好比在迷失的路上,却拿着一张旧地图。别说什么豁然开朗,这样的地图只会让人误入歧途。

④ 人不能死于盲从。不懂得怀疑一切的人,眼睛里永远都无法流露出睿智的目光。这样的“人才”就是逆进化论而行,视时代发展而不顾。连青蛙都在进化,何况是人?

⑤这个世界没有适用于所有人的真理,更没有适合于所有人的寓言。如果一个寓言能普渡”所有人,那岂不成了一种众人精神上的迷信?

(选自《话 口技》,有删改)

9.关于“我们还要不要相信寓言故事”的讨论由什么帖子引发的?请简要概括。

答:

10.下列能直接反驳文中画线句的一项是( )

A.寓言是一种“悟”,不是建立在物理实验、科学求证的基础上。

B.每个人都是特立独行的个体,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感悟。

C.不去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青蛙实验告诉我们求证的重要性。

D.人不能死于盲从,但也没有必要怀疑一切,否则会误入歧途。

11.“正方”材料第 ②段在语言表达上有独特之处,请分析其作用。

答:

12.文中正反两观点,你赞同哪一方?请结合寓言故事(选文内外都可)阐述理由。

答:

参考答案:

9.青蛙会被慢慢加热的水烫死的这个寓言欺骗了我。

10.B

11.运用反语、反问,嘲讽了那些怀疑一切寓言故事,想通过实践寻找现实根基的愚蠢行为。

12.示例:我赞同正方观点,因为寓言故事的本身不需要去怀疑,需要怀疑的是人们读寓言的心态。例如学习“夸父追日”的重点不在于关注他的结局,而应关注的是他身上所体现的精神和意志。

示例2:我赞同反方观点,因为世界上没有适合于所有人的寓言,我们不应该盲从。青蛙的寓言故事通过实验证明就是不可信的,所以相信寓言就变成了一种精神迷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庄子经典寓言故事

全文共 5802 字

+ 加入清单

屠龙之技:做事脱离现实一场空

有一个姓朱的人,一心要学会一种别人都没有的技术,于是,就到支离益那里去学习宰杀龙的本领。他花尽了家里资产,用了整整三年时间,终于把宰杀龙的技术学到手了。姓朱的得意洋洋地回到家里。可是,世间哪有龙可杀呢?结果,他学的技术一点也用不上。

原文:“姓朱者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庄子·列御寇》)

解析:学习必须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如果脱离了实际,再大的本领也没有用。

随珠弹雀:考虑不周,得不偿失

随侯之珠是非常珍贵的宝珠。有一个喜打鸟的人,却用随珠作弹丸,去射飞翔在千丈高空中的一只麻雀。人们看了,都嘲笑他。这是什么道理呢?这是因为付出的代价太昂贵,而得到的东西太轻微。

原文:“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庄子·让王》)

解析:做什么事,都得讲究得失轻重。为了没什么价值的东西而丢掉十分宝贵的东西,这是一种十分愚蠢的行为。这个寓言告诉我们,做什么事情一定要考虑成本,一定要考虑代价。

鹏程万里:坚持梦想不怕冷嘲热讽

远古有一种鸟叫作鹏。大鹏鸟的背像泰山那样高,飞起来的时候,它的翅膀就像遮天蔽日的云彩。有一次,大鹏鸟向南海飞去。它在南海海面上用翅膀击水而行,扇一下就是三千里。它向高空飞去,卷起一股暴风,一下子就飞出九万里。它飞出去一次,要过半年才飞回南海休息。当它飞向高空的时候,它的背靠着青天,而云层却在它的下边。

生活在洼地里的小安鸟雀,看见大鹏鸟飞得这么高,这么远,很不理解,就说:“他还想飞到哪里去呢?我们往上飞,不过几丈高就落下来了,我们在蓬蒿飞来飞去,也算是飞到边了。大鹏鸟究竟想飞到什么地方去呢?”

解析:一个目光短浅的人,是不能理解志向高远者的追求的。战国时期的商鞅说,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要成就大事,不应该去听从身边人的意见或者建议。成大事者不谋于众,这一原则通俗地说,就是谋求特别重大的事情,不必与人商量。因为谋求非常重大事情的人,自己必定有非同一般的眼光、心胸与气度,自己看准了,去做就是了,如果和别人商量,反倒麻烦搜索。就像鸟雀不能理解大鹏的志向一样。

望洋兴叹:人切忌自满

秋天来到,天降大雨,无数细小的水流,汇入黄河。只见波涛汹涌,河水暴涨,淹没了河心的沙洲,浸灌了岸边的洼地,河面陡然变宽,隔水远望,连河对岸牛马之类的大牲畜也分辨不清了。眼前的景象多么壮观啊,河伯以为天下的水都汇集到他这里来了,不由洋洋得意。他随着流水向东走去,一边走一边观赏水景。他来到北海,向东一望,不由大吃一惊,但见水天相连,不知道哪里是水的尽头。

河伯呆呆地看了一阵子,才转过脸来对着大海感慨地说:“俗话说:道理懂得多一点的人,便以为自己比谁都强。我就是这样的人啦!”

解析:不见高山,不显平地;不见大海,不知溪流。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很渺小的。望洋兴叹字面意思是为因伟大事物抬头叹息,引申义为形容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这则寓言,意在告诉我们,做人不要狂妄自大,更不能好高骛远,那种坐井观天、夜郎自大的想法和做法实在要不得。须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鲁侯养鸟: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

从前,有只海鸟落在鲁国都城的郊外,鲁侯以为这是只神鸟,令人把它捉住,亲自把它迎接到祖庙里,毕恭毕敬地设宴迎接,并将它供养起来,每天都演奏古时的音乐《九韶》给它听,安排牛羊猪三牲具备的“太牢”给它吃。鲁侯的这种招待把海鸟搞得头晕目眩,惶恐不安,一点儿肉也不敢吃,一杯水也不敢喝,过了三天就死了。

解析:办事不看对象,完全根据自己的好恶行事,好心也会把事情办糟。鲁侯是用他自己享乐的方式来养鸟的,而不是按照鸟的生活方式来养鸟啊。这只鸟是被他吓死的。

老汉粘蝉:凡事必须专心致志

孔子前往楚国,路过一片树林,看到一个驼背老人,手里拿着一根长长的竹竿正在粘知了。老人的技术非常娴熟,只要是他想粘的知了,没有一个能逃脱的,就好像信手拾来一样轻而易举。孔子惊奇地说:“您的技术这么巧妙,大概有什么方法吧!

”驼背老人说:“我的确是有方法的。夏季五六月粘知了的时候,如果能够在竹竿的顶上放两枚球而不让球掉下来,粘的时候知了就很少能够逃脱;如果放三枚不掉下来,十只知了就只能逃脱一只;如果放五枚不掉下来,粘知了就像用手拾东西那么容易了。你看我站在这里,就如木桩一样稳稳当当;我举起手臂,就跟枯树枝一样纹丝不动;尽管身边天地广阔无边,世间万物五光十色,而我的眼睛里只有知了的翅膀。外界的什么东西都不能分散我的注意力,都影响不了我对知了翅膀的关注,怎么会粘不到知了呢?”孔子听了,回头对弟子说:“专心致专,本领就可以练到出神入化的地步。这就是驼背老人所说的道理啊!”

解析:一个人如果能够排除外界的一切干扰,集中精力,勤学苦练,就可以掌握一门过硬的本领。古人说的精诚专一,确实是我们做事的基本态度。

匠石运斧:学会合作

楚国的郢都有一个人,鼻子尖上沾了一点白泥巴,这层白泥巴薄得像苍蝇的翅膀一样。请一个名叫石的工匠用斧子把它削去。工匠石挥动斧子,只听见一阵风响,手起斧落,白泥巴削得干干净净,鼻子却没有受到一丝一毫的损伤。那个被削的人神情自若,一点儿也不感到害怕。宋元君听说这件事后,就把工匠石叫了来,说:“你再削一次让我看看吧!”工匠石说:“我的确是会削的,但是,那个敢让我削的人已经死去很久了。”

解析: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有好的搭档。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搭档,要把本领发挥出来便很难。

猴子逞能:无论多大本领,切不可骄傲

吴王坐船在大江里游玩,攀登上一座猴山。一群猴子看见了,都惊慌地四散逃跑,躲在荆棘丛中了;唯独有一只猴子,却洋洋得意地跳来跳去,故意在吴王面前卖弄灵巧。吴王拿起弓箭向它射去,那猴子敏捷地把飞箭接住了。吴王下令左右的侍从一齐放箭,那只猴子被射死了。

吴王回过头对他的朋友颜不疑说:“这只猴子夸耀自己的灵巧,仗恃自己的敏捷,在我面前表示骄傲,以至于这样死去了。警惕呀!不要拿你的地位去向别人耍骄傲呀!”颜不疑回去以后,就拜贤人董梧为老师,尽力克服自己的骄气,远离美色声乐,不再抛头露面。过了三年,全国人都称誉他。

解析:不管有多大的本领,也不可当作骄傲的本钱。谦虚谨慎,才能获得人们的敬重。

邯郸学步:人不能妄自菲薄

赵国都城邯郸的人,擅长行走,不仅步子轻快,而且姿态也非常优美。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千里迢迢来到邯郸,打算学习邯郸人走路的姿式。结果,他不但没有学到赵国人走路的样子,而且把自己原来走路的步子也忘记了,最后只好爬着回去。

原文:“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庄子·秋水》)

解析:全盘否定自己的传统,生搬硬套别人的经验。不仅学不到别人的优点,反而会丢掉自己的长处。现在我们的社会上,邯郸学步的事情随处可见。看到西方的东西好,马上去学,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藏却不去问津,甚至以之为过时的迂腐教条,岂不是邯郸学步吗!

防冻手的药:要用不同的眼光,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宋国有个人善于配制防治冻手的药,他家祖祖辈辈都用这种药涂抹在手上,靠漂洗棉絮过日子。有一个外乡人听说了,请求收买他的药方,情愿出一百两黄金。宋人便把全家人招集在一块商量说:“我们家祖祖辈辈干漂洗棉絮的活儿,能够得到的不过几两黄金;现在出售这个药方,一下子就可赚取一百两黄金,就卖给他吧!”

那个外乡人得到了药方后,便拿去献给吴王,并向吴王夸赞这种药的用处。这时,正赶上越国有内乱,吴王便派他领兵讨伐越国。冬天,他们和越国军队进行水战,把越国军队打得大败。吴王很高兴,就割出一块土地来封赏给了他。这药能够使手不皲裂,功用是一样的。但是,有的用它得到封赏,有的有了它仍免不了干漂洗棉絮之类的苦活,这都是由于用法不同的缘故啊。

解析:同样的东西,由于眼光和见识不一样,它所发挥的作用也就不一样。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东施效颦: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

西施长得很美丽,即使是心口痛的时候,紧锁着双眉,附近的一个丑女见了,仍感到她的样子很漂亮。丑女回去以后,也学着西施的样子,捧着心口,皱着眉头,想让别人夸她漂亮。谁知道乡里的富人看她这个样子,赶紧关闭大门不出来;穷人见了,也拉着自己的妻子儿女远远地躲开。这个丑女只知道皱着眉头的样子美,却不知道为什么皱眉的样子美。

解析:做事情,如果不考虑自己的条件,盲目地模仿别人,很容易弄巧成拙,适得其反。

触蛮之战:争来争去,蜗角之利

戴晋人对梁惠王说:“您知道有一种名叫蜗牛的小动物吗?”梁惠王回答:“知道。”晋人又说:“蜗牛的角上有两个国家,左角上的叫触国,右角上的叫蛮国。这两个国家经常为争夺地盘而发生战争。每次战争后,总是尸横遍野,死亡好几万人;取胜的国家追赶败军,常常要十多天才能回来。”

惠王说:“呀!这都是您瞎编的吧!”晋人说:“请允许我来为您证明。您的想象在无广阔的宇宙中有边界吗?”惠王说:“没有。”晋人说:“您的想象在宇宙中任意驰聘,而一回到现实中,您能够到达的地方却只限于四海九洲之内。拿现实的有限与想象的无穷相比,岂不是若有若无,微不足道吗?”惠王说:“你说的对。”晋人说:“在我们所能够到达的领域里有一个魏国,魏国迁都大梁后才有梁国,有梁国才有梁王。梁王与蛮氏,有什么不同吗?”惠王想了想说:“好像没有什么不同。”魏晋人走了以后,梁惠王情绪低落,好像丢失了什么。

解析:在大千世界中,我们都是很渺小的。我们在珍惜生命,珍惜我们这个世界。

朝三暮四:形式有多种,本质只有一种

有一年粮食欠收,养猴子的人对他的猴子说:“现在粮食不够了,必须节约点吃。每天早晨吃三颗橡子,晚上吃四颗,怎么样?”

这群猴子听了非常生气,吵吵嚷嚷说:“太少了!怎么早晨吃的还没晚上多?”

养猴子的人连忙说:“那么每天早晨吃四颗,晚上吃三颗,怎么样?”

这群猴子听了都高兴起来,觉得早晨吃的比晚上多了,自己已经胜利了。

解析:朝三暮四阐述了这样一个哲学道理,无论朝三暮四还是朝四暮三,其实众猴子所得到的并没有增加或减少,猴子们喜怒为用就显得很可笑。人们总是试图区分事物的不同性质,而不知道事物本身们就有同一性。

最后不免像猴子一样,被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所蒙蔽。告诫人们要放开计较得失的凡心,因为人的一生一死、一得一失都是一时的,到最后我们将会发现我们并没有失去什么,也没有得到什么。因为无论形式有多少种,本质只有一种。

庖丁解牛:实践出真知

庖丁给梁惠王宰牛。手接触的地方,肩膀倚靠的地方,脚踩的地方,膝盖顶的地方,哗哗作响,进刀时豁豁地,没有不合音律的:合乎《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经首》乐曲的节奏。

梁惠王说:“嘻,好啊!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

庖丁放下刀回答说:“我追求的,是道,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起初我宰牛的时候,眼里看到的是一只完整的牛;三年以后,再未见过完整的牛了。现在,我凭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感官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

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砍入牛体筋骨相接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和筋骨结合的地方,尚且不曾拿刀碰到过,更何况大骨呢!

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是用刀割断筋肉割坏的;技术一般的厨师每月就得更换一把刀,是砍断骨头而将刀砍坏的。如今,我的刀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有几千头了,但刀刃锋利得就像刚在磨刀石上磨好的一样。那牛的骨节有间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地,那么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啊!

因此,十九年来,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

虽然这样,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动起刀来非常轻,豁啦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就解开了,就像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样。

解析:庖丁解牛能够做到一刀下去,刀刀到位,是因为掌握了它的肌理。牛与牛当然各不相同,但不管是什么牛,它们的肌理都是一致的;每个人的生活也各有各的面貌,其基本原理也是近似的。

做事应处处小心,还要保持着一种谨慎小心的态度,收敛锋芒,并且在懂得利用规律,顺其自然的同时,更要去反复实践,像庖丁“所解数千牛矣”一样,不停地重复,终究会悟出事物的真理所在。

楚王聘庄子为相:宁可自由地活着

楚王听说庄子很有学问,特意派了两个大夫(官名)去聘请他为相。两大夫在谈水找到正在钓鱼的庄子,说明来意。

庄子听了,头也不回,答道:“我听说楚国有个神龟,死了三千年,枯骨龟甲还被楚王珍藏着,你们说这个畜性多幸运呵!”两大夫还不太懂这个意思,还以为人说的是楚王敬贤之意。

不料庄子冷笑道:“我呢,却宁可拖着尾巴在泥水中爬行,因为至少还活着,活得自由自在,我可不愿意让楚王供奉珍藏。”两个大夫这才又羞又愧的退去了。

呆若木鸡:深藏不露,动静以时

纪渻子为周宣王驯养斗鸡。过了十天周宣王问:“鸡驯好了吗?”纪渻子回答说:“不行,正虚浮骄矜自恃意气。”

十天后周宣王又问纪渻子训好鸡了吗,纪渻子回答说:“不行,还是听见响声就叫,看见影子就跳。”

十天后周宣王又问纪渻子,纪渻子回答说:“还是那么顾看迅疾,意气强盛。”

又过了十天,周宣王问纪渻子,纪渻子回答说:“差不多了。别的鸡即使打鸣,它已不会有什么变化,看上去像木鸡一样,它的精神全部凝聚在内,别的鸡没有敢于应战的,掉头就逃跑了。”周宣王高兴极了,立即带着这只鸡去斗鸡了。

解析:庄子认为,真正有大智慧、有着高超技巧和真正勇敢的人应该是藏而不露的,他们的表现也许是愚钝,笨拙和胆怯的。但是,在真正需要他们的时候,这些人冷静、沉着,能够表现出非同寻常的能力。庄子通过这则寓言,阐述了道家的辩证思维,即“相反的两极在某种高度便相互接近转化”的道理。

与惠施论鱼:不要把自己的学说强加于人

庄子与惠施在濠上观鱼。庄子说:“鱼游来游去,多么快乐呵”

惠施是逻辑论辩的专家,马上抓住一点:“你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庄子一笑,以同样的逻辑回答:“你也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懂鱼的快乐呢?”

解析:在逻辑学上,这是著名的一例。有人说在逻辑上庄子有些诡辩。但实际上这说的是另一回事:庄子告诉惠施,不要把你的学说强加于人,因为你不能代替别人。惠施古称博学,出行时随带五车之书跟在后边,靠雄辩博学博取功名,所以庄子有此一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寓言故事5:挖掉马肝

全文共 673 字

+ 加入清单

从前有个叫迂公的人,遇事不爱动脑子,总是做些傻事。有一次,迂公去一个朋友家吃饭。席间,大家都说些轶闻趣事来解闷。有一个客人说:"的肝脏有毒,能毒死人。所以汉武帝曾经说过:“文成将军吃马肝而死”。"迂公听了便笑起来,反驳这位客人说:"您恐怕在说谎哩,马肝长在马的肚子里,要是有毒的话,马为什么不死呢?"这个客人知道迂公一向有点糊涂,有心跟他开个玩笑,就说:"那您见过有一匹马活过100岁吗?这就是因为它们肝脏有毒的缘故啊!" 迂公恍然大悟,一拍脑袋:"对呀,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一点呢?"迂公突然想起家里也有一匹马,是他从小养大的,感情远超过一般的坐骑。它也长有马肝,不是也要早死吗?想到这里,迂公眼前不由出现了将来某天爱马倒毙的情景,"不行,我必须回去救它!"迂公酒也不喝了,菜也不吃了,急匆匆往家赶去。

一回到家里,迂公顾不得休息,赶紧去马厩把心爱的马牵了出来,拴在院里的树上。又去厨房取了一把刀,坐在马旁边磨了起来。马看见主人用力磨刀,仿佛知道他想干什么,就用悲伤的眼光看着主人,发出一声声哀鸣。迂公不忍看马,背过脸去说:"你别怪我,我这都是为了你好啊。虽说有些疼,但挖掉了有毒的肝脏,你就可以活得长久些了。"迂公把刀磨得锋利无比,抓住马缰,咬了咬牙,一刀刺了下去,把马肝挖了出来。马长嘶一声,倒在地上死了。迂公扔掉刀,大哭不止,边哭边说:"马肝果然是有毒啊,挖掉了它,马都还是活不成,更何况是留在肚子里面呢!"

迂公不懂得动物的器官是不能随便摘除的,所以害死了爱马还不醒悟。如果我们遇事不弄懂原委,胡乱听信别人的话,就会像迂公一样遭到惨重的损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寓言故事200字老鹰喂食

全文共 237 字

+ 加入清单

老鹰是所有鸟类中最强壮的种族,根据动物学家所做的研究,这可能与老鹰的喂食习惯有关。

老鹰一次生下四五只小鹰,由于它们的巢穴很高,所以猎捕回来的食物一次只能喂食一只小鹰,而老鹰的喂食方式并不是依平等的原则,而是哪一只小鹰抢得凶就给谁吃,在此情况下,瘦弱的小鹰吃不到食物都死了,最凶狠的存活下来,代代相传,老鹰一族愈来愈强壮。

这是一个适者生存的故事,它告诉我们,“公平”不能成为组织中的公认原则,组织若无适当的淘汰制度,常会因小仁小义而耽误了进化,在竞争的环境中将会遭到自然淘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寓言故事作文

全文共 822 字

+ 加入清单

天阴沉沉的,天空下起了淅淅沥沥的雨…此时此刻,一只孤零零的狐狸在悲痛哭泣…原来…

狐狸一个人在家,看着别人都有朋友陪伴;都有朋友玩;都有朋友的呵护……就不禁打起了一个念头,下定了决心要出去交朋友!

狐狸走着走着,来到了小溪旁边,看到小猪和小鸭正在玩游戏。狐狸上前面带微笑的对小鸭说:“可以和我做朋友吗?”小鸭对着突如其来的狐狸感到措手不及,一下子摔了一跤。小鸭站起来对狐狸说:“不可以,一遇见你就没好事。上次就是遇见你,我才会被我妈骂的!”狐狸伤心的望着小猪,小猪刚准备说“我愿意”就被小鸭抢先了说:“小猪,别忘了,上次他当众说你脏。结果你的朋友都理你而去了。”小猪听后,连忙向后退了好几步。哆哆嗦嗦的对狐狸说:“是啊,遇上你就没好事!”说完,小猪和小鸭走开了。

狐狸打起鼓对自己说:“我绝对不能够放弃,一定有愿意和自己做朋友的!”狐狸走到了一座山前,正巧,有一只熊正要上山。狐狸跑向那只熊,握住熊的其中一只手说:“可以和我做朋友吗?”眼神中全是祈求。小熊慢慢地开口:“呦,是你啊。”狐狸疑惑的望着小熊,小熊挣脱狐狸的手,甩甩自己的手说:“当初毫不留情的把我赶出村,害得我没有家住,全都要靠你啊!”狐狸大惊,是他,原来是他。

狐狸感到了绝望,情不自禁的哭了起来,哭的那么无助,哭的那么凄凉,哭得那么断魂。随着雨水滑落全身。突然,小白兔拿着一片何叶急急忙忙的赶过来,帮狐狸遮风挡雨。狐狸笑了,从来都没有这种的安全感,狐狸慢慢的开口:“为什么对我这么好,你不怕我吗?”之见,小白兔一脸天真的说:“妈妈说,人之初,性本善。我觉得哥哥你,不像是坏人。”

就是这句:“我觉得哥哥你,不像是坏人。”让狐狸重新振作,随后,狐狸和小白兔成为了很要好的朋友。狐狸渐渐的被小白兔感染,变得那么开朗,变得那么讨人喜欢……

朋友是什么。朋友就是在你悲伤时,为你遮风挡雨。朋友就是在你感到绝望时,安慰你受伤的心。请珍惜你的朋友,请真心对待你的朋友,朋友不一定陪你一世,所以,望珍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寓言故事之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

全文共 1007 字

+ 加入清单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

在波斯的一座城里住着兄弟二人,一个叫阿里巴巴,家境清贫,日子艰难;另一个叫赛西姆,因为妻子的娘家十分阔绰,他们过着非常富裕的日子。阿里巴巴是一个樵夫。一天,他牵着三头小毛驴在森林里砍柴。他看见一伙人骑马进了森林,在离他不远的一个石崖前下了马,从母骡的身上卸下一袋袋的东西。阿里巴巴数了数人数,共四十人。只见一个人站在石崖前高声喊道:

“石门开,芝麻!”

石崖中间的一扇石门匐然而开,阿里巴巴看见这情景惊讶得目瞪口呆。

那些人扛着口袋立即走进了山洞。他们都进去之后,从里边又传出来了那个人的喊叫声:

“石门关,芝麻!”

阿里巴巴见那个石门立即关上了。

他在石崖附近藏了一会儿,见那些人放下口袋后又从山洞里走了出来。

像以前一样,那个人高叫一声,石门倏然而关。然后他们骑上马,一阵风似地走了。

那些人的身影还没有完全消夫,阿里巴巴怀看好奇心,急忙来到石崖下,也高声地喊道:

“石门开,芝麻!”

也像那个人喊得一样灵,石门洞开。阿里巴巴走进了山洞。

山洞里有一个十分宽敞的大厅,摆满了袋子、箱子和缸。它们装满了金币、银币、珠宝首饰和其他贵重东西。

阿里巴巴让三头小毛驴驮了许多金银珠宝,关上石门之后,便急忙赶回家。

回家之后,他十分谨慎地把这些金银珠宝藏了起来,并且告诉妻子这些东西的来历,要求她守口如瓶,保守秘密。妻子要知道丈夫带回来多少宝物,她到哥哥赛西姆家去借秤,佯称称粮食,他们像称粮食一样,称了金银珠宝的分量。

赛西姆的妻子感到很奇怪,穷困的樵夫阿里巴巴的家哪里弄来那么多的粮食。不久,她就调查清楚了,原来是称金子。赛西姆问阿里巴巴,阿里巴巴被迫向他吐露了真情。

赛西姆知道了这一切秘密后,也赶着十头骡子到山崖去取金银珠宝。他喊了“石门开,芝麻”以后,山洞开了,他走进了山洞,然后又把石门关上。

他贪婪地将金银珠主装满口袋。当他想离开的时候,竟然忘记了打开石门的口诀。他在山洞里待了许久,竭力想准确地回想出打开石门的口诀,然而他很失望,怎么也想不起来了。蓦然,他听见山洞石门打开的声音,接着又传来嘈杂的人声,原来四十个大盗回来了。他们已走到他的面前,想躲也来不及了,他马上被他们杀死了。

赛西姆的夫踪使赛西姆的妻子和阿里巴巴都很吃惊。阿里巴巴来到了山洞,看见他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尽管这使他悔之莫及,但是他想现在最重要的是要保守山洞的秘密,免得强盗们像杀害他哥哥那样杀害他。于是,他把被强盗们剁成几块的哥哥的尸体带回家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动物寓言故事作文

全文共 357 字

+ 加入清单

从前有一个人,养了一匹小马和一只大狗。每当吃饭时,大狗总是嫌主人给小马的食物太多,而给他的食物太少,他一直认为主人对他们俩不公平。

有一天,主人要搬家,他需要马和狗帮他驮生活用品。

出发后,刚走了一会儿,大狗就累得不行了,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主人看见后赶紧拿下了大狗身上的一半东西放在了小马的背上,他们接着赶路。

又过了一会儿,大狗伸长了大舌头,实在是走不动了。主人看见后拿下了大狗身上全部的东西都放在了小马的背上,继续赶路。

由于路途太遥远了,大狗虽然没驮任何东西,最后还是走不动了。于是,主人干脆把大狗也放在了小马的背上,加快了赶路的速度。

这时,小马回过头来,看了大狗一眼,说:“狗先生,你现在还认为我吃双倍的食物不公平吗?”大狗惭愧地低下了头……

这个童话故事说明:我们遇事时,不能只看事情的开头,更要注重事情的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望梅止渴的寓言故事

全文共 2782 字

+ 加入清单

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下面是相关的寓言故事,快来看看吧。

【望梅止渴

东汉末年,曹操带兵去攻打张绣,一路行军,走得非常辛苦。时值盛夏,太阳火辣辣地挂在空中,散发着巨大的热量,大地都快被烤焦了。曹操的军队已经走了很多天了,十分疲乏。这一路上又都是荒山秃岭,没有人烟,方圆数十里都没有水源。将士们想尽了办法,始终都弄不到一滴水喝。头顶烈日,战士们一个个被晒得头昏眼花,大汗淋淋,可是又找不到水喝,大家都口干舌燥,感觉喉咙里好像着了火,许多人的嘴唇都干裂得不成样子,鲜血直淌。每走几里路,就有人倒下中暑死去,就是身体强壮的士兵,也渐渐地快支持不住了。

曹操目睹这样的情景,心里非常焦急。他策马奔向旁边一个山岗,在山岗上极目远眺,想找个有水的地方。可是他失望地发现,龟裂的土地一望无际,干旱的地区大得很。再回头看看士兵,一个个东倒西歪,早就渴得受不了,看上去怕是难得再走多远了。

曹操是个聪明的人,他在心里盘算道:这一下可糟糕了,找不到水,这么耗下去,不但会贻误战机,还会有不少的人马要损失在这里,想个什么办法来鼓舞士气,激励大家走出干旱地带呢?

曹操想了又想,突然灵机一动,脑子里蹦出个好点子。他就在山岗上,抽出令旗指向前方,大声喊道:“前面不远的地方有一大片梅林,结满了又大又酸又甜的梅子,大家再坚持一下,走到那里吃到梅子就能解渴了!”

战士们听了曹操的话,想起梅子的酸味,就好像真的吃到了梅子一样,口里顿时生出了不少口水,精神也振作起来,鼓足力气加紧向前赶去。就这样,曹操终于率领军队走到了有水的地方。

曹操利用人们对梅子酸味的条件反射,成功地克服了干渴的困难。可见人们在遇到困难时,不要一味畏惧不前,应该时时用对成功的渴望来激励自己,就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战胜困难,到达成功的彼岸。

【三人同屋】

有这么三个人,性情爱好各不相同,又同住在一间屋子里,常常为一些事情争论不休。

一天,甲从外面回来,由于在外面赶路便觉得燥热,一进门便嚷着屋里太闷太热,随手将门窗全都大开。乙在家呆了一天,哪里也没去,正觉浑身寒冷,便责怪甲不该打开门窗。两个人互不相让,一个要开,一个要关,一个说闷,一个说冷,为一点小事闹了好半天。丙从外面回来,一听甲、乙各自的说法,心里便清楚是怎么一回事了,可是甲和乙都认为丙这个人天性愚笨,因此根本听不进丙的劝解,都认为只有自己才是对的。

又一次,乙从集市买回一只纸糊的灯笼,一进门便遭到甲的反对,甲责怪乙没买绸罩的灯笼,绸罩的灯笼又好看又高贵;乙则说纸糊的灯笼点亮后一样漂亮,价钱却要比绸灯笼便宜好多。甲说纸灯笼便宜但不如绸灯笼耐用;乙说买一只绸灯笼可买十只纸灯笼;甲说宁买一只绸灯笼也不要十只纸灯笼;乙说十只纸灯笼可变换花色品种……丙夹在两人中间,一会儿劝甲,一会儿劝乙,可是依然不能使甲和乙停止争吵。

甲和乙在争吵时总是强调自己的理由,只注意自己对的一面,却看不到自己的偏激。而丙,虽然比甲、乙要笨一些,但由于他没有参与争吵,所以他能较客观地看问题,所以他能判断谁是谁非。

我们平时处世待人,不能像甲和乙那样,固执已见,主观偏激,而应像丙那样,客观冷静,我们的头脑就能明辨是非。

【空中楼阁】

从前,有个有钱人,他生来愚蠢,又不愿意读书学习,却自以为是,骄傲得很,常常干出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来。

有一次,他到另一个有钱人家里去做客,见到人家的府第是一座三层楼的楼房,高大威风,又宽敞壮丽,看上去很是阔气不说,站在三层楼上,还能看见远方美丽的景致,真是妙极了。他心下不禁十分羡慕,想道:要是我也有一幢这样的三层楼房,那该多好啊!我也可以站在我的三层楼上,喝茶观景,要多惬意就有多惬意!

要盖楼房,钱自然是不愁的。他回到家里,马上叫人请来泥瓦匠,吩咐道:“给我建一座三层楼房,越快越好!”

于是泥瓦匠立刻开始动工,打地基、和泥、垒砖头,开始修建楼房的第一层。

有钱人天天跑到工地上去看,头几天地基打好了。又过了几天,垒了几层砖。再过几天,砖垒高了一点。有钱人想楼房都快想疯了,而今过了这么些天,他的楼房还没影子,实在等得不耐烦了,就跑去问泥瓦匠:“你们这是建造的什么房子啊,怎么一点也不像我要的楼房呢?”

泥瓦匠答道:“不是照您的吩咐在建楼房吗?这就是第一层了。”

有钱人又问:“这么说,你们还要修第二层啰?”

泥瓦匠奇怪地回答:“当然了,有什么问题吗?”

有钱人暴跳如雷,勃然变色道:“蠢东西,我看中的是第三层,叫你们修的也是第三层,第一层、第二层我都有,还修它作什么?”

这个有钱人真是可气又可笑,没有第一、第二层楼房,哪里来第三层呢?做事情要踏踏实实,打好基础,否则我们的理想就好像这个有钱人的空中楼阁一样,永远是虚幻的东西。

【以少胜多的原理:曹刿论战】

战国时期,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攻打鲁国,鲁庄公准备迎战。

鲁国有一位谋士叫曹刿,他请求见鲁庄公,要参加对齐国的战争。曹刿的同乡说:“享受俸禄的高官们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其中?”曹刿说:“这些高官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因此他来到王宫要求觐见。

曹刿见到了鲁庄公,问道:“请问大王凭什么条件去抵抗齐军?”

鲁庄公说:“平时有什么好吃好穿的,我都不敢独占,总是分给大家一起享用。”

曹刿说:“这种小恩小惠不可能遍及每个人,百姓不会因此服从您。”

鲁庄公说:“祭祀时用的牛羊祭品,我都详细地禀报给神灵,没有半点不诚实。”

曹刿笑笑说:“小的信用不能让神信任,神不会为此降福于您。”

鲁庄公想了想,说:“对待百姓们的大小案件,虽然我无法一一明察,但总是尽量按事实和情理来处理。”

曹刿这才点头说:“这是您忠于职守的表现,凭这一点可以和齐国作战。如果开战,请让我跟随您一起去吧!”

于是,鲁庄公和曹刿同乘一辆战车。在长勺,双方军队摆开阵列。鲁庄公要击鼓进军,曹刿说:“还不行。”等到齐军击了三次鼓后,曹刿才说:“可以击鼓进军了。”这时鲁国的士兵如猛虎下山,英勇无敌,齐军被打得大败。

鲁庄公要下令乘胜追击齐军,曹刿说:“还不行。”曹刿下了车,认真察看地上齐军战车辗过的痕迹,然后又登上车,扶着车前的横木仔细远望齐军的队形,最后说:“可以了。”于是鲁军乘胜追击齐军,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战争结束后,鲁庄公向曹刿请教得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主要靠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的勇气就减弱了;待到第三次击鼓时,士兵的勇气就消耗尽了。齐军三次击鼓后,勇气已尽,而我军的勇气正旺盛,所以我们能战胜他们。刚才大王下令追击时,我恐怕有埋伏,于是便仔细观察。我看齐军战车车轮的痕迹混乱,又望见他们的军旗东倒西歪,所以才让您下令追击他们。”

【说明】 在这则寓言中,齐强鲁弱,但曹刿通过认真调查,仔细分析,针对每种情况作出相应的对策,终于使小国战胜了大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