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浏览

6038

作文

1000

篇1:清明祭祖作文500字

全文共 517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是我国传统节日,我们和几位亲戚一起去祭拜祖先。

这天,天气阴沉,我们踩着凹凸不平的泥巴路,扶着树枝一步一步地艰难走上山顶,累得我气喘吁吁。到了山顶,我们穿过一条稻草路,再进到一条只能容下一人宽度的丛林小道,蜿蜒曲折,就来到了坟墓旁。

开始扫墓了,一位亲戚把一根木棍使劲插到坟土里,木棍上面卷着五彩斑斓彩带似的东西,另一位把一封红红的鞭炮拉长,认真细致地铺在坟上,爸爸用打火机点燃两根鲜红的蜡烛,小心翼翼地分别插在坟前墓碑两旁的小洞里。接着,开始烧纸钱,爸爸先把土黄的纸钱放在蜡烛上点燃,第一张烧着后,大家接二连三地扔纸钱,由于纸钱很厚,燃烧的同时不时冒出袅袅青烟。烧了一段时间,有人点燃了鞭炮,鞭炮在坟上劈里啪啦地响起来,不时有鞭炮在空中跳跃,其中还有一颗跳到了我的脸上,哎哟!好疼!一个哥哥用手一把把我抱住。鞭炮似乎放了很久,停下后,爷爷在鞭炮的薄薄青烟中,虔诚地对着坟墓说了他对我们在场所有人的期望,希望祖先保佑。然后,让我们所有人五指并拢,放在胸口,对着坟墓中的祖先,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最后,爷爷讲了许多关于这位祖先的励志故事,我听得津津有味。

我想,我一定要向祖先学习,努力读书,不辜负爷爷的希望,我相信祖先也会保佑我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包清明团子作文600字

全文共 698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节就要来了,在我的家乡,清明节要吃清明团子,而且还要用清明团子去祭拜先祖。于是在4月5日晚上,我去舅奶奶家学包清明团子。

看到舅奶奶手中一个个圆滚滚的“绿娃娃”,我就更好奇了。我问舅奶奶:“清明团子怎么是绿色的呢?”舅奶奶笑着说:“这是放了草头的缘故。我们先要挑草头,用清水洗净,然后用苏打粉腌制、烧熟。接着将草头到入糯米粉中,并搅拌成团,不断揉糯米粉,切成一小块一小快。这样清明团子就成了碧绿碧绿的了。”

只见舅奶奶一边说,一边拿上一小块糯米粉团,把糯米粉团揉圆,再用大拇指把糯米粉团正中间捏下去,让它凹成小碗形状,然后把咸菜馅包进去,大约要盛两小勺,最后把糯米粉团合闭,再揉揉圆,清明团子就做好了。我按照舅奶奶教我的方法做,第一个,它的嘴巴没关住,馅露出来了,像一个露出肚皮的小娃娃。舅奶奶见了,便笑了起来,过来帮我把嘴巴捏起来。接下去,我又包第二个第三个,舅奶奶边看边说:“看看你包的,要么是馅太少,躺在桌上;要么是形状不一,没揉圆;要么就是馅包太多了。看来你还要多练习哦!”再看看舅奶奶包的,个个都挺着饱满的肚子。后来,我越包越好,一个个也都挺着大肚子。

包完了清明团子,舅奶奶开始蒸了,大约需要15分钟,五六分钟后,清明团子颜色渐渐变深,浅绿色的清明团子看着非常诱人,我恨不得马上咬上一口。15分钟终于过去了,清明团子已经比刚包好时大得多,颜色也变成了深绿色,摸上去软软的,热呼呼的。舅奶奶给我夹了一个,我吃着自己包的清明团子,感觉味道好极了,糯米虽黏但不黏牙,咸菜馅的味道也刚刚好,鲜得眉毛也要掉下来了,真是人间美味啊!

这次我向舅奶奶学习包清明团子,不仅尝到了美食,还收获了劳动的喜悦。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关于清明祭祖作文

全文共 1168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4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清明祭祖作文,一起来看看吧。

篇一:清明祭祖作文

清明节,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姑姑一起到奶奶的坟前扫墓。刚好今天是晴朗的天空万里无云;暖暖的春风轻轻地从我的小脸上吹过。

一路上,看见田野里那一片片金黄金黄的油菜花正在争春怒放;“嗡、嗡、嗡”,辛勤的小蜜蜂的在花丛中忙来忙去。小河边,一棵棵柳树的枝上都挂满了一个个刚长出的翠绿翠绿嫩芽,柳枝在春风里摇摆起她那婀娜的身姿,在流淌着的小河水“叮叮”“咚咚”的伴奏下,它跳起轻快的“迎春舞”。也有那粉红色的桃花正如痴如醉般在春风里摇晃着、微笑着。路边的野草,开着一朵朵美丽的小花,一起在沐浴灿烂的阳光,并散发出一阵阵的芳香飘在我身边。我也特别高兴地摘了许多小花,编成个小花环,放在奶奶的坟前,这是我们对奶奶的思念。

回到家的时候,我们还发现了一片小竹林,竹林里有一根根参差不齐的小竹笋破土而出,长的非常的可爱。我们看见了今天的小笋,就是明天一根根大毛竹的希望。

篇二:清明祭祖作文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到了,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祖节日,是祭拜祖先,悼念己逝去亲人的一种活动。这一天,奶奶早早地就准备好了给太爷爷太奶奶和爷爷上坟用的东西,叔叔开着车,我们很快就到了山上。我们先去了太爷爷太奶奶的墓前,放上鲜花,又烧了些纸钱。然后又到了爷爷的墓前,他们的墓离的不远,我们把爷爷最喜欢的烟酒拿出来,摆在爷爷的墓前,在给爷爷烧上一些纸钱,借以表达我们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并在心里默默地为他们祈祷,祝福他们在天堂的那一边也能够和我们一样幸福快乐地生活着。

转眼之间,爷爷就已经去世四年了。爷爷是因病去世的,走的时候还很年轻,我隐约记得一些我小时候和爷爷一起玩的画面,心里不由得多了几分思念与伤感。

一天的扫墓就这样结束了。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认识到了生命的珍贵。

篇三:清明祭祖作文

有这么一首古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首诗句就是描写清明的。

我记得每年的清明我都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上坟。今年也不例外,我早早地起了床,等待着爸爸妈妈。我又仔细的看了一下要带去上坟的东西,那么多的纸钱,还有手机、麻将、各种各样现代高科技,甚至还有摇钱树,我不由的叹了口气。

我国自古就有祭祖的习俗,是为了纪念我们的祖先,我们的亲人,让我们永远不要忘记他们。我们虽然没有见过他们,但是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是他们给了我们的今天,难道我们不应该去祭拜他们吗?

我每一次清明节上坟时,总有一个奇怪的问题,那就是我们烧的纸钱,上的香,他们能收到、能看见吗?我们当然会说,肯定不会啊!可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如果是纪念祖先的一种方式的话,那么我们是不是迷信了呢?

祭祖,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我们继续发扬下去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清明扫墓祭祖祭祖

全文共 664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节前两天,爸爸决定带我回乡扫墓祭祖

祭祖。我听了这个决定后,既高兴,又好奇,终于可以知道扫墓祭祖是怎么回事儿了。以前每次回老家,爸爸都要去给太奶扫墓祭祖,可每一次我要跟爸爸去的时候,爸爸、爷爷奶奶都不让我去,他们告诉我说,等我长大了再带我去。今年我已经十岁了,终于可以去扫墓祭祖祭祖了。

扫墓祭祖前,爸爸带我去商店买了几捆大黄纸和一些大宝纸,爸爸教我叠大宝,我们一共叠了4方便袋元宝。奶奶告诉爸爸说今年好填坟,爸爸又准备了一把铁锹。爸爸还给我讲了一些有关扫墓祭祖祭祖的禁忌,比如到了墓地要严肃,不要乱说话,能帮他干点就帮他,不能看着就行。

扫墓祭祖那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春风和煦,爸爸领着我,20多分钟就到了墓地,这是一块公共墓地,方圆近10公里,附近这十个村子的人老了,都葬在这里。我家的祖坟有四个,坟上都长着很高的蒿草,每座坟头上还有一块砖头,爸爸先到附近挖了些新土,每个坟上都填了点,然后拿出四张大黄纸,每个坟头上都用砖头压上一张。接着爸爸告诉我每个坟都应该怎么称呼,烧纸要按辈份高低顺序烧,辈份最高的先烧。我也拿着一根事先准备好的棍子帮爸爸烧。在太奶奶的坟前,爸爸问我:“还记得你太奶吗?”我说:“记得!”爸爸听了就说:“那你就给你太奶多烧点吧!”

烧完纸,我和爸爸就往回走,路边的杨树正泛着新绿,田地里也热闹了起来,农民开始整地准备春耕,“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爸爸跟我说,“你看,多应节气啊,大家都忙起来了,到什么时候办什么事儿!”

清明节扫墓祭祖祭祖,我学到了许多知识,并且还知道了祭祀是中华民族传统礼仪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清明的风筝

全文共 315 字

+ 加入清单

常芷萱

当小草探出了它的小脑袋,当冰雪融化、万物复苏,当桃花露出了粉红的笑脸时,正是清明时节。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我来到草地上放风筝。我一手紧握线轴,另一只手把风筝高举过头顶。我心里默念“三、二、一!”在风来之时,飞奔起来。然后我轻轻松开了手,风筝像一个调皮的孩子,又像一个喝醉酒的汉子,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我好不容易让风筝飞上了天,正在高兴之时,风筝却直直地栽了下去,掉在了地上。我急忙捡起风筝,做了调整。这一次,风筝终于飞上了天空!

与此同时,其他风筝也陆续飞上了天。瞧!那边的“老鹰”在天上自由翱翔,这边的“金鱼”则把天空视为水下天地,还有“蜈蚣”、“蝴蝶”“燕子”等等,各种各样,美极了!

风筝带来了春天的消息和快乐,我爱风筝!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清明踏青作文700字

全文共 716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我们去踏春,轻嗅花瓣的清香,绿草的芬芳,感受盛春的辉煌。

春天,大地从东海里苏醒过来,枯萎了的草木又抽出了新芽。不用人工栽培,它们就在风吹雨浇和阳光的抚照下生长起来。这时遍野是望不到边的绿海,衬托着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种种野生花卉。一阵温暖的微风吹来,那浓郁的花粉,青草的气息直向人心里钻,无论谁都会把嘴张大,深深地呼吸,像痛饮甘露似的感到清爽,陶醉。

肥胖的斑鸠在高高的树丫上鸣叫,小巧的青丝雀在花间戏舞和歌唱。春水回环,春气弥漫,春花怒放,好似一幅美丽的水彩画。鸟儿们都轻快地赞颂着这迷人的水彩画。

看!那里一群群蜜蜂在飞舞,嗡嗡地闹着。飘散着花粉的空气也随着蜜蜂的翅膀,轻轻的颤动,飞翔。远处一丛丛迎春花开满了,纤细的枝条乱砰砰地垂挂着明艳的金黄色,让人眼花,像是成群的黄鹂,像是结伴的星星。粉红色的桃花,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手拉手,举行迎接春姑娘的仪式,一个个跳到了枝头,争先恐后地和风打起了招呼,美不胜收。真是“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白色的百合花,犹如一位技艺高超的大师,用白玉雕刻成的。百合花的花瓣是嫩白色的,就像一个双手怀里抱着熟睡的花蕾。花蕾是金黄色的,似白玉中间夹着的黄色水晶。百合花的花瓣底部有一些粉红似羞红脸的姑娘。披针形的百合花,在露水的洗礼下焕发出圣洁的光芒。

大自然把一封封漂亮的书信传递给人们,人们读着这些熟悉的笔记,柳絮飞舞了,榆钱飘落了,鲜花绽放了。在地上的油菜花瓣依依惜别,豌豆花变成了肥绿的嫩荚。

清明也是悲伤的日子,装载着千丝万缕的牵挂。但是,这也是一个轻盈的日子,放歌逐春,无论在哪里,只要有一根线,就是清明。

清明,我们去踏青,倾听鸟儿的歌唱,是多么的嘹亮,多么激昂,映照着春的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清明时节雨纷纷作文500字

全文共 521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今天是清明节,按照传统的习俗,清明节人们都要去扫墓。

早上,烟雾迷蒙,满天的乌云中还流露出一丝寒冷,洒在脸上。车行驶在柏油马路上,特别让人伤感,也许是因为清明节的缘故吧。真是“清明时节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啊!一路上,大家的表情,似乎特别的凝重,没有了以往的欢声笑语。

到了山脚下,不知为什么,原本明亮的天空中突然流下了一滴滴“泪水”。也许这些“泪水”是家人的,是亲人的,是上天的,或是那逝世的人的泪水。我一步一步地踩着台阶,脚步仿佛格外的沉重。脑海像放电影似的播放出一个又一个的情节……

最令我印象深刻,记忆犹新的情节,那还得从我幼儿园讲起呢!那时,外公还在,我住在外婆家,每天的上下学都是外公接送的。每当在回家的路上,我站在外公身旁,听着外公给我讲着他小时候的故事,还时不时会被逗得哈哈大笑。因为外公在我身旁,总觉得很有安全感。小时候,我喜欢吃肉包子,宠我的外公每天放学都给我买一个肉包子,按妈妈的话来说,我不胖也得胖啦!可外公还是会给我买。

然而现在,外公不在了,那亲切的安全感再也不会有了,不,永远不会有了!每当路过老台门,闻到那熟悉的包子香味,脑子里就会浮现出外公和蔼的笑容。泪水再一次滑落了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清明时节的青团作文

全文共 908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节前夕的一天,你如果走过我们的教室,你一定会听到我们一阵阵欢乐的笑声,闻到一股股清香。你肯定会问我们:“你们在做什么?”我们会回答:“我们在做青团!”

下午一点到了,每个小组纷纷拿出自己准备的材料,摆放在桌子上,仿佛正开展着一场食品展览会。瞧:有绿色的青汁;有香甜的馅儿;还有一个个道具。道具准备好,就盖和面了,这可是制作青团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只见一个个和面高手——老师请来的家长们陆续登场。她们娴熟地将面粉倒入盆中,再加入少许的水,接着,陈冠宇妈妈将手伸入盆中,熟练的揉了起来。慢慢地,原本松松散散的面粉在陈冠宇妈妈手中变成了柔软的大面团,然后,再倒入事先准备好的青汁,继续和。终于,青色的面团揉好了,家长们把面团分成几段,依次分给每一个小组。

开始做青团了。我先取出了一个中等大小的面团,在手中来回揉。揉成一个光滑的圆球体时,就差不多了,我接着把面团轻轻压扁,然后小心翼翼的把压扁的面团窝成一个圈,再把豆沙馅挤在里面,注意不要挤太多,小心馅儿会漏。挤好馅儿,用筷子把馅儿往里面塞一塞,再把面团一捏,一包,之后用保鲜膜将青团包好,这样一个完美的青团就做好了。再看看其他人做的:杜驾麟在青团上来回抹上黑芝麻,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黑”团,不知道蒸出来味道怎么样?看看成娅媗的,她把芝麻、豆沙和青团一起搓,使青团变成了一个“大花脸”……其它小组也不甘示弱,都在埋头奋力做着,整个班的气氛达到了最高潮!

第一课下课了,朱老师给我们每个组评了奖。我们这组光荣地获得了“最佳纪律奖”我们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所有组制作的青团中,最令我记忆犹新的就是陈申一组的青团,他们十分创意,有“长方形”;有“五角星”;有“包子”;有“饺子”;有“荷包蛋”;有“神舟飞船”;还有“青团一家”……他们这组不愧是“最佳创意奖”。奖评好了,就该把青团送到食堂去蒸了。我在教室里联想起了青团的味道,一定是软软的、糯糯的。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美味的青团,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个青团,剥开保鲜膜,吃上一口,“真香”我说道,这青团带着一股黄瓜的清香,吃进嘴,软软的,糯糯的,太好吃啦!

回家的路上,我脑海一直浮现着下午活动的场景,真是春暖清明,青团飘香。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关于清明日记400字大全

全文共 437 字

+ 加入清单

每到清明节,学校都会组织一些同学到革命烈士园去扫墓,今天我要很荣幸的成了队伍里面得一员。

早上,我们早早地来到了学校,在操场上集合。没大一会儿,开着校长便来到我们眼前。我们大吃一惊,平常穿着华丽高贵衣服的校长,今天却变成了一个“拾破烂”的(因为今天穿的很朴素,所以称之为“拾破烂”的)“小老头”。我们笑着问校长:“大贵人变拾破烂的啦?”校长一身严肃,说:“今天我们是去扫革命烈士的墓,穿那么好干吗啊!”说完,又向我们挤了挤眼,我们再一次笑起来。

说着,说着,我们便上了车,来到了革命烈士的.墓前。我们扫了墓,祭奠了他们。我站在烈士墓前,想了很多:我们之前的先驱们,为了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为了能使我们的祖国解放,曾不惜献出了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我们有什么理由辜负他们的希望,有什么理由辜负他们的期望。为了之前的先驱们;为了自己的父母;为了生我们养我们的祖国,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有什么理由使我们爱贪玩。

在清明节这天看到烈士纪念碑上曾经的英勇,和大无畏精神,每个人都为之感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我们这样过清明

全文共 832 字

+ 加入清单

吴上善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吟诵着《清明》改编的小令,不知不觉,清明的脚步近了。

清明前一天,班里沸腾了。你猜,我们要干什么?对了,包清明饼!老师请来两位大厨教我们做。

“先把团子揉圆,”金子轩妈妈边做边演示,“再用大拇指沿着边缘按,成一个草帽的形状,”她把“草帽”放在掌心里,“然后在里面放上馅,封口,搓圆,一个清明饼就完成了!”

就这么好做?那为什么我以前在老家都做不起来?我正想着,清明团子就发下来了。我搓了搓,蛮黏的,淡绿偏白的团子上面缀着深绿色的细条条,像极了枕头上放大了的螨虫。我学着金子轩妈妈的样子,有模有样地做了起来。不包不知道,一包吓一跳!大功要告成时,“拦路虎”出来挡路了——封口封不起来!团子如凝固了一般,硬不拉叽的,和刚才的团子判若两人。好不容易把口子封好,我想把它搓圆,让它看起来光滑漂亮些,可它就是不听使唤,又一只“拦路虎”嗖——冲来了。你猜,咋地?——露馅了!我赶紧从饼的其他部分扯了一点下来补上,可补好了“东墙”,“西墙”又破了。无奈,我只好叫旁边的沁妤帮忙,她用她的青团帮我补救了破的地方,于是我做了一个大而笨重的饼,身上打满了“补丁”。做第二个时,我熟练多了,有了前车之鉴,我可不敢放多的馅了,包了一个小巧玲珑——“营养不良”的饼,安放在箬竹叶上。

饼进了蒸锅。明明只蒸了30来分钟,我们却觉得过了3年。盼星星,盼月亮,终于出炉了!一股浓郁的香味扑鼻而来,色泽和入锅前区别很大,墨绿墨绿,油亮油亮的。我戳了戳它,居然有弹性,箬竹叶垫着的那面可黏了!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大口,哇!酸酸的咸菜,软软的豆腐,脆脆的笋,肥肥的皮肉,满口的油汁,怎一个“好吃”了得!奇怪的是,以前不吃皮肉的我,今天居然大口大口地吃了。很多同学说本不爱吃清明饼的,今天也吃了……总之,大家对自己做的清明饼赞不绝口。

“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转眼间,清明过去了,但它永远留在了我的心中。没有雨纷纷,没有欲断魂,有的是小荷中队的欢声笑语,香气袅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又是一年清明时作文800字

全文共 762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时节雨纷纷。”望着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不禁感叹时光如流水,不知此时,又是清明。

清明,一个哀伤的日子,所有人都去祭祖,而我当然也不例外。

肌肤之亲始于父母,这一些都是长辈带给我们的,没有长辈就没有我们。我想我是幸运的,我的奶奶还健在,是有些人没法比的。

清明来到了,我只想对着远方喊一句:“清明到了,爷爷,你在哪里?我想你了。”这对我来说,爷爷是我最喜欢的人,我从小就是他带着我的,和他睡,和他玩。

可是,爷爷他"无情无义"的走了,走远了,在一场车祸中走了,可当时我一点也不知道,即使那家医院离我教室之间不过一百米的距离。

我哭了,哭了好久,一直祈祷爷爷可以醒了。如果能再见到他,我只想说:“爷爷,你怎么可以如此的离开我,忍心抛下九岁的我和二个月大小的弟弟呢?你怎么可以这样啊?”

一年级的周末,你会带我坐大巴,去杭州,看西湖,去儿童公园。去我想去的地方。如今的我想去找你,可你却再也不能带我去了。

依稀记得您手把手的教我写字、画画,教我做数学题,如今的我已经长大了,不再需要你教我了,你便走了,我被你抛弃在人间,我想出去玩,想着去环游世界,总有一天,我会在世界,在宇宙的某一个小角落里找到你,找到一个叫我的,爱我的你。

时间重回2017年4月4日,我拿起为你折的小白花,带上你爱喝的酒。不经意,5年过去了,你去哪儿了?爷爷,我想你了。

如今,我也滴不下一滴泪,只能红着眼,去你的坟前跪下,却见不到你,不能陪我一起玩。

清明到了,你回家了吗?

世界上已经没有一个人能占据我心,我放的一位只是你————我亲爱的爷爷。

世上无难事,爷爷,我一定努力。

清明,不止我一人悲,每一个人想自己最亲近的人入土了,都会悲伤,人都是有自己情趣的生物,当动物死时,也会如此,就好比虎毒不食子。

每一个活着的人都是幸运儿,都能与大家接触。

念这一切,深刻于我的脑海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以清明为题的年级

全文共 1009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时间过得飞快,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有到了。清明节又称踏青节,在这一天,人们要带酒食果品,纸钱到墓地去悼念已逝的亲人。 "The rainy season is there, pedestrians on the road want to break the soul ..." The time passed quickly, and the annual Qingming Festival arrived.The Qingming Festival is also known as Tuqing Festival. On this day, people have to bring wine and fruit products, and paper money to the cemetery to mourn the dead relatives.

今年清明这一天,天气特别好,可不像诗句上说的那样。那天我起了个大早,因为我们一家人要一起去扫太爷爷的坟。刚出门时,感觉心情特别好,一路上蹦蹦跳跳的,像刚出笼的小鸟,因为这是我第一次上山扫墓。可从大人的表情上看,可没我这么高兴,也许是去扫墓的原因吧。

在山脚下,我觉得和别的上没什么两样,可到了半山腰可就不一样了。那里杂草丛生,杂草高出了我一个头。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太爷爷的坟墓前,在坟墓的周围到处是一些树枝和杂草,它们仿佛懂得扫墓人的心情似的没有生机。

我们先把坟墓的周围的草除一除,接着在坟墓上用些小泥块压上黄纸,摆上供品,点上香,我们轮流给太爷爷磕头。爷爷在坟前念念有词,报告着这一年来家里的大事,还请太爷爷保佑全家大小平安。我想:在此长眠的太爷爷一定听到了我们的话的,他一定感到欣慰,一定会保佑我们的……

最后,我们在坟墓前的空地上把纸钱烧了,等烧完了还用带来的水灭了火星。因为太爷爷坟前有一座凉亭,我们就坐在凉亭里吃东西。爷爷还把吃完的蛋壳撒在坟墓上,我好奇地问:“爷爷,为什么要这样呢?”爷爷说:“表示祖先和我们在一起啊!”死人明明就在这嘛,怎么会和我们在一起呢?也许他活在爷爷的心中吧!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最后爸爸再检查了一遍,我们就下山了。

在下山的路上,大家有说有笑,心情非常轻松。回来时我想:原来清明节是表示对先人的怀念日,也是家庭团聚,也是踏青赏春的好机会。

今年的清明节我过得特别有意义,明年我一定再来扫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清明扫墓作文

全文共 245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扫墓是一个传统的习俗,今年的清明节,天刚朦朦亮,爸爸把我从睡梦中叫醒,因为爷爷、爸爸、叔叔和我要去榆中扫墓。

咱们坐了两个多小时的车来到榆中的亲戚家,休息了一会,咱们带着纸钱、水果等祭祀用的物品上山了,没过多久,咱们来到了坟墓前。

在墓地,爷爷用铁锹给每个坟上添了些土,将带来的东西放在每个坟前,用火柴点燃了几根香,拿着香在每个坟前拜了三下,然后将香分别插到每个墓前,再用火柴点燃纸钱,烧完纸钱,爸爸便拿出鞭炮开始燃放,最后,咱们在每个坟前磕了三个头,将祭祀余下的东西吃完,咱们就下山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清明改写作文

全文共 583 字

+ 加入清单

九百多年前的一天,我──黄庭坚一大早就穿上大袍,便走出门外,来到了大街上,也许是我走的太早,小店还未开门,去路上也没几个去扫墓的人。

不一会儿,便来到了郊外,路边上,桃树、李树都开满了密密麻麻的花,桃树的枝头的花是白色加点淡红,李树的花则是全白的。有时,我发现两树互为交叉生长,桃树往李树那儿长,李树却往桃树那儿长,就像一团团花球。洁白的花儿多了点红,令人恋恋不舍,阳光下就像几做盆花的飞泉!

梨树更让人心旷神怡,洁白的花儿中伴着点儿黄,它不比桃树美,也没李树多姿,但它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更令人向往。

梅花更不用说了──“第一枝花”。它那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和鲁迅是“绝配”。

忽然,雷声大作,雨点儿从天上掉了下来。雷声如伴奏,雨点儿则像舞台上的演员们翩翩起舞,树边上的花儿就像台下的观众一样,还不时地鼓掌叫好呢!

时近中午,路上的人也多了起来,可雨仍然在下,人们便纷纷撑起伞。天地间的小动物们也出来了,蚊子、兔子、狗熊、蛇、青蛙……春雨不像夏天的那样猛,也不像秋天的那么凄凉,它滋润着万物,小草小花都张开了它们的小嘴巴,享受着美味的甘霖。

走进墓地,我也拜了坟,送上了腌鱼腊肉。我忽然想起了一个齐人的故事:他没钱买肉,便等人家拜了坟后上前吃掉那腌鱼腊肉,只到家后还口口声声的说什么别人请他吃饭。我也想到了介子推的故事,他宁可被火烧死,也不出山当官。

回家后,我便提笔写下一首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清明古诗改写

全文共 756 字

+ 加入清单

九百多年以前的清明节早晨,我,黄庭坚到郊外扫墓。

清明佳节,桃树李树枝繁叶茂,粉红的桃花挂满枝头,几片绿叶从那花海中探出脑袋,粉中印绿,别有风趣。

李树身上挂满了洁白如雪的李花,有的尽情开放,有的含苞待放,各有千秋。它们争奇斗艳,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

我看着这些桃李,不禁心旷神怡。当我的视线穿过这些美丽动人的花海时,又看见一排孤独、冷漠的场景:野田之间有几幢孤零零的坟墓,插于其中。坟前的台子上有一些蔬果、酒菜,有的坟台上有一壶酒,有的把酒洒在台上,蔬果繁多,也许是有人刚扫过墓。它们孤零孤苦伶仃地“站”在那么,仿佛在发愁。

这时雷声大震,乌云密布,春雷滚滚响,宛如在敲锣打鼓,惊天动地。不一会儿小雨飘下,好似在哭泣。紧接着,大雨至下,雨如把泪挥。

人们纷纷撑起伞,就在这时天地中的小动物出来活动了:苍蝇、蚊子……在郊外,春雨贵如油,雨滋润万物,在我面前的花花草草长的越发好看:花变得鲜艳,树变得强,就连草也变得柔软了。

我不禁想到齐人的故事:某个齐国之人整天在墓地里向别人要吃的,若别人不给,就等人家走后,偷吃祭奠亲人的饭菜,吃得油嘴腻脸。回到家后,当妻子小妾问起来时,他便告诉家人他在一个大官人家吃酒吃饭,大官人请他喝了几瓶黄酒,吃了鸡、鸭、鱼、肉等食物,我真觉得这个齐人人生猥琐卑下,毫无人格尊严。

而当我想起春秋时代的介子推时,心情舒服了许多:介子推帮助晋文公建国以后,宁愿隐居山中,也不要高官厚禄。晋文公想要他出来当官,便命人放火烧山,三面烧,一面出口。若出,则抓去当官。可他宁死不出,抱树自尽。

这是两个不同的对比,但不论贤愚,到头来都是一抔黄土。

想到这儿,我诗兴大发,写下一诗:

清明

佳节清明桃李笑,

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

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

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

满眼蓬蒿共一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清明踏青600字

全文共 605 字

+ 加入清单

万物复苏,百花齐放,百鸟争鸣,小草探出了脑袋,桃花露出了粉色的小脸蛋,鸟儿们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清明是个踏青赏春的好时节。

清明节那天,天空阴沉沉的,仿佛要下雨似的,我们带好雨具,预防下雨。9:00我们四户人家11人在米兰阳光小区汇合,然后乘车到新昌爬磕山。

一路上大人们一直在谈话,在他们的谈话中,听说“磕山并不高,山路却徒险。”我怀着好奇心,想尽快到那儿,看一看。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车程到了新昌郊外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我们在那里下车,步行向磕山前进。我们走过一片油菜花田,油菜花的叶子嫩绿、嫩绿,开满了黄色的花朵,走在其中仿佛进入了花的海洋。田野生机勃勃,长满了各种蔬菜,有刚长出新叶的土豆、黄豆、罗汉豆。穿过一条条湿滑的田硬,我们到了磕山脚下。

开始爬山了,一条水泥做成的台阶通向山顶,我们沿着台阶向山顶攀登。一开始感觉山路并不陡,走得也很轻松,转过几个弯,山路渐渐陡了起来,走起来气喘吁吁。我们一路慢走,一边走一边看路旁的景色。山上树木郁郁葱葱,树木丛中百花齐放,有红的映山红,有紫的紫藤花,还有许多不知名的白色小花。远远看去红的一片,紫的一片,白的一片,真是漂亮极了。

继续向山顶爬,越往上爬山路越陡,有好几个地方我是爬着上去。爬呀爬,终于爬到了半山腰的凉亭,我们在凉亭里休息了一会儿,然后继续往高处爬。爬到山顶,我发觉天空变蓝了,太阳也出来了,各种花儿也露出了笑脸。我在山顶采了许多野花,然后高高兴兴下山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清明踏春作文500字

全文共 556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节到了,不仅是扫墓的日子,还是迎接春天的日子。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爬山,感受春天的到来。

我们一起去南公园爬山,上坡的时候,左边一片迎春花,右边一片爬山虎,一起高兴地迎接我们。

要爬山了,我们慢慢的往上走,一层层苔藓像绿毯似的铺在泥土上。我轻轻一拨,就得到了一块“绿抹布”。路边有几株含笑,枝头上长出新的嫩芽,叶片微微一开,和它的名字像极了。

到了山顶后,我们看到了一棵树,上面有一些红红的东西。我和妈妈以为是桃花,便走过去一看,结果发现,这是一棵只有几片叶子的枫树。

再往前走一点,我就看见了梅花树。那时梅花早已开尽了了,而在梅花开尽后的地方,又冒出了新的嫩芽。梅花虽然开尽了,但它的气魄早已隐藏在春天它的嫩芽之中。

我们现在要往下走了。路边的草地上早开满了野花,有黄色的、粉红色的、白色的、紫白相间的、绿黄交错的……苔藓的生命力更是令人惊奇。有的长在土地上,有的长在大树上,有的长在石头上,还有的长在瓷砖上。

我们在下去的途中,发现了一条小道,走下去后,一大片幸运草映入眼帘。我估计了一下,最少也有一万株的幸运草呢!我的眼睛差一点儿就花了。

走到了底下,我又看见了一种美丽的花儿:这种花几十朵连在一起,就像一串葡萄。它会不停地向上长,有一株甚至爬到了一棵树的树顶上去了。

这一次踏春,使我真的彻底感受到了春天的到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清明的感觉

全文共 633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带着哀哀的愁思和满满的怀念,过着清明。虽然我的老家没有祭祖的习惯。可是,我依然在我的心中怀念我的祖先。虽然我从未见过的老祖,也不知道他的事迹。可我依然在心中敬仰起来,因为它是我的祖先养育这一代的人,如果不是他,我也不会出现在这里。

虽然我不知道清明是怎样祭祖的,每当清明我都百思不得其解,只能在我的脑海中幻想;清明我与父母在山上除草,放烟花,干着许多有趣的事情。我开始憧憬。又怕天真的实现。因为我珍惜我身边的每一个人,不希望他们离开,来实现我那笨蛋、又卑微、又无厘头的想法。我开始想象,又不知道我的同学在想我的同学在扫墓前做什么。刚才也是从电视节目看到的也不知道属不属实。可我又没扫过墓,可我开始像只可爱的好奇猫,头顶打满了许多的问号,来索求我想得到答案。我在键盘上噼里啪啦的打了起来,手指像个忙碌的工人,迅速、有便捷的完成它的工作。后来我觉得实在太复杂了。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还有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我很庆幸我不用扫墓了,更不用做这些繁琐的事情。

清明是缅怀和祭拜祖先的节日,虽然我的清明过得是那么的平淡无趣,可是我还是学到许多的知识。韩愈曾说过“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可我还是学到清明的习俗。清明是一个怀念亲人的日子,一个让人痛心的日子。清明也是一个让人哀思的日子。在这清明节,点上一只烛,,给祖先点亮光明;献上一朵花,向亲人表达无尽的怀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清明入豫记作文

全文共 1257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洛阳,对它心仪已久。许久以前因一部《大明宫词》,后又闻知牡丹被贬洛阳故事,再后来听得《雨落长安》唱词: “十里寒塘,红楼灯火阑珊。晓风残月,思念醒了一半。”无论是长安还是洛阳都有令我心驰神往的理由,于是许久前许了一场洛阳牡丹。

未雨绸缪,提前20天定下了火车票。取出火车票后便在说说上show了一番,当时朋友在我说说后留下一句:“我去送你。”就这简简单单的一句带给我更多的是感动,且不说她是否真的来送,在这件事上其实我对她并不存多大信任度,小事一桩没必要。不带丝毫夸张,因为我知道从江汉大学来武昌火车站一趟绝非易事。如若让我再去江汉大学一游,如非必要,我想我是不愿意的,经历过就明了乘公交此趟之艰辛。

19天悄然过去,朋友call我 ,问在哪“会师”,我说,大东门。结果她去的是珞瑜路大东门,我所在的却是中山路大东门,虽恨蓬山远,但不用隔蓬山万重,再转一次公交便好, 得以聚首亦是后话。

计划带武汉特产周黑鸭去河南,似乎被冠以特产以名的东西,不仅贵而且特受欢迎。也许在旅客心中特产就是记忆与回忆,用日记来比喻被带回的特产再好不过,一份可摆在桌面与人分享的日记。武汉的周黑鸭受欢迎度绝对是惊人的,想必大家见过春运时旅客排着数列队伍涌进候车厅的场景吧,我不觉得周黑鸭店前的队伍阵势有逊于它。

清晨的郑州极寒。 这是我对河南的第一印象,凌晨5点多便到了。大风起兮‘尘’飞扬, 这是我对河南的第二印象。终于明白古装宫廷戏为什么会有各式精美的披风出镜,“ 窈窕淑女体修长,披风罩在锦衣上”以前还以为仅为儒雅诗意的点缀罢了。出站迎接我的是‘风沙’,虽然我不知道这该不该将它称之为‘风沙’ ,因居于南方的我与它素不相识。可它的力量之大,貌似能与福州台风来前的风相匹敌。虽然之前有向月川询问河南的气温情况,也作了御寒准备,但它的寒是我始料不及的。我想以后出行该装备精良一点,至少春夏秋冬的衣物挑拣一二带上,有备无患。

巾帼不让须眉 ,这是我对我所见到的河南女子印象。乘城乡公交车时`,售票阿姨问我在哪站下,我说:"郝(hao)村," 她疑惑道:“我们这没有这一站啊,没有”hao“村,只有一个”he“村”一车的热心人都这样附和着。好吧,我听天由命了,就去he村吧……现在想想,国家在全国推广普通话势在必行啊!

“庭院深深深几许” 喜欢这儿的民居,四合院式的建筑。独居小院,植上紫藤“其荫覆院,其蔓旁引,紫云垂地,香气怡人”关上院门,一本书,一杯茶,天荒地老,悠哉悠哉。这时节,一棵高大的树在庭院里恣意地飘落着花,飞扬飞扬,这可是桐花?喜欢这儿的乡野,平原一望无际的麦绿,唯一遗憾的是不见蜿蜒小河流淌的痕迹,是呢,这又不是水乡江南。

一位阿姨开玩笑说 :“姑娘,你也看到了我们这多好,是吧?要不你以后就留在我们这吧?”“这里是好,但是我更喜欢待在有山有水的地方,比如我自己故乡。”这是我的回答。可我深知人生道路漫漫,很多时候,很多路都是自己始料不及的,但愿初衷不改。

来过,走过,路过,带走点什么,记录着生活,那个时候,真是希望永远留在那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清明时节作文500字

全文共 528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提到清明,我们不约而同就会想到扫墓了。妈妈告诉我,扫墓是感恩亲情,寄托哀思,本来我们是打算清明去的,但是爸爸说最好在清明前后去扫墓,所以我们星期五就回老家了,我们在老家吃完中饭,就在太阳下晒太阳,我和弟弟去捉小鸡,大概在一点多,我们就提着鞭炮,香和纸钱上山去扫墓了。

我们第一个扫的是我奶奶的墓,墓上有着少许杂草,我们便把它们一根一根地连根拔起。看到奶奶的墓,我便不由得想起了她生前慈祥的样子,她总是笑眯眯的,每次回来奶奶都会给我甜甜的糖吃,我和弟弟跪在地上,给奶奶跪拜,希望她保佑我们学习,天天向上,身体健健康康。烧完钱纸和香,就到了放鞭炮的时候了,“啪啪啪”,鞭炮放完了,我们也离开了这儿。

我们来到的第二个墓,这个墓是我爷爷的爸爸的。听爸爸说,他生前总是在地里干活,一看到我们家回来,就连忙赶回去迎接我们,他满是皱纹的脸上挂着微笑。但后来患了病,去世了。这个墓上是没有杂草的,还是一样,我和弟弟还有爸爸妈妈拜完,放完鞭炮就走向了第三个墓。

第三个墓是我爷爷的爷爷的墓,这个墓已经很久了,经过了三代人,所以这块墓也是杂草丛生,我们拜完这块墓就回到了老家。

清明是24节气之一,是我们去向已去的长辈感恩的时候,让我们好好珍惜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