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第七册作文《秋天的景色》教学设计(汇集20篇)

文章有了细节的描写,就显得血肉丰满,细节描写也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各位,我们看看下面的关于第七册作文《秋天的景色》教学设计吧!接下来开学吧为你们推荐了一些关于第七册作文《秋天的景色》教学设计优秀作文,欢迎参考借鉴,希望对大家有用。

浏览

1164

作文

1000

长亭送别的改写练习课堂教案设计

全文共 1347 字

+ 加入清单

《长亭送别》课后练习第四题要求“从课文中任选一支或几支曲子,改写成现代诗。要有一点文采”。

牳男闯上执诗并不是对原曲进行现代汉语翻译,它要求学生必须在对原曲所选意象、所设意境、所表情感有了真切、深入的领悟后,再结合自己平时训练而成的诗歌鉴赏能力和自己的创新,改成符合现代人审美习惯的现代语言、现代情景,所以改写从某个角度说比自己独立创作更难更需要创新能力。在具体改写时,学生可以对原曲大胆取舍,只要符合原曲的情感,有原曲所选景物即可,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运用诗歌写作技巧,再造语言,重新设置诗歌意境。

犂如: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牳氖:是谁丰富了湛蓝的天空又无情地飘离是谁装点了苍白的大地却是路上带寒的秋菊风,肆意狂乱了思绪碎片也由南飞的大雁携去看得林中霜叶也悄然醉了哪是霜叶自醉是染上了离人红泪。

牳氖无疑很优秀,是创新的最好诠释。原曲前一句是具有深秋特征的四种景物的直接罗列,后一句设问点题,情景交融,含蓄而深沉。改诗则活用原诗意象,加入更多神奇的联想、想像,突破了原曲意象,丰富了原曲意境:云彩“在无情地飘离”,化静为动、化含蓄为显露;大地变得“苍白”,由“带寒的秋菊”“装点”;西风可以“肆意”吹碎离愁别绪,而被吹散的离愁的“碎片”正被南飞的大雁携去;林中红叶看了这一切,如痴如醉。这些意象想像新奇,情感表达热烈而真挚。而且承载这一切的诗歌语言及表现手法也极具现代诗的风采。

犜偃纾忽时间杯盘狼藉,车儿投东,马儿向西。两意徘徊,落日山横翠。知他今宵宿在那里?有梦也难寻觅。

牳氖:转眼间已是酒杯横睡马蹄声重重地踏在我的心上载着我的留恋相背而行落日也随他而去怎知他今宵酒醒何处我在梦里寻他可怎能寻觅。

牳氖运用联想、想像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巧妙地改变了原曲意象。原曲只有“车”“马”,改诗则马蹄声“重重地踏在我的心上”,简练而形象,真是离愁渐远渐无穷;原曲“杯盘狼藉”,改诗“酒杯横睡”,更具愁绪、更具人情;原曲有“落日”,改诗则“落日也随他而去”,夕阳的落下竟是随着张生的离去,可谓精彩之笔。

犛判愕母男幢匦肫窘枳吭降牧想力、想像力,才能够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缘于原诗又脱于原诗,创新意象、丰富意境。而在改写过程中,借助修辞手法可以较容易地把古诗变成符合现代审美情结、极具表现力的现代诗。

牨热纾呵嗌礁羲托校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

牳氖:青山你为何挡住去路是在挽留谁呢苍翠的树林呀你为何如此憔悴傍晚的云气为何要急于挥洒你的身影小道伴着落日沉静秋风抚过农田偶尔听见马蹄声飞扬将离去的车儿定格。

犜曲语言极尽华美,氛围十分忧伤。改诗则通过连用四个疑问,组成排比,加上拟人的修辞手法,意象鲜活,情感直露、热情。其中把“疏林”改为“憔悴”,“夕阳古道无人语”改为“小道伴着落日沉静”最为优美。

犜偃纾[收尾]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

牳氖:层层的山峦中,响彻云霄的鞭声响起,将那夕阳也击打破碎。

犖蘼廴绾危在残阳里闪现了一下又随即隐没在群山暮霭中的张生的鞭声,是很难被莺莺听见的,更不可能击碎夕阳,但运用超现实的夸张却将莺莺的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鞭声扩大了千万倍,是莺莺极目远望、心力交瘁的形象外化。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暑假教学致家长一封信

全文共 1798 字

+ 加入清单

放假通知

亲爱的家长朋友您好

伴随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2023年暑假即将开始,为了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快乐、有意义的假期,请您履行监护人职责,督促孩子安排好暑假生活,保证孩子假期的安全,现将2023年暑假放假安排及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期末考试时间安排

返校及家长会

_月_日(周五)全校学生返校,早上8:20到校;一—二年级10:00放学,三—六年级10:30放学。

因疫情时有反复,甲流盛行,故期末家长会改为线上进行,具体时间由班主任另行通知,请关注群消息动态。

开学时间

2023年9月1日

安全教育

防溺水安全教育

暑期天气炎热,学生私自到江河池塘游泳现象不断增多,极易引发溺水事故。要教育孩子严格执行教育部防溺水“六不准”的要求,即“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准在无家长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特别要教育孩子一旦发现溺水者,不要盲目施救,要立即就近向成年人求救并及时报警,避免造成更大伤亡。

疫情防控安全教育

疫情尚未结束,防控仍在进行。请家长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安全教育

防电诈骗教育

信息化的时代,诈骗形式和手法也变的多样,家长们应教育孩子警惕电信诈骗。保护好自己个人的身份信息,不随意透露自己的银行卡账号、密码等信息,不随意扫二维码、不随意下载不明软件、不随意进行人脸识别和指纹识别,不相信“天上掉馅饼”的事。做到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提高自身防范意识,并告知如有疑问或发觉被骗一定要及时拨打110向警方咨询、报警,并迅速终止交易、保存涉案证据。

交通安全教育

暑假孩子外出,要教育他们时刻注意交通安全、严格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不横穿马路,不跨越护栏,不边走路边玩电子产品,不在公路、铁路上追逐、嬉戏、打闹。乘坐公共交通要遵守秩序,文明礼让,在车上时,要坐稳扶好,不能擅自将胳膊、头等部位伸出窗外,按规定系好安全带。私家车出行,不能疲劳驾驶、超速驾驶、酒驾等。教会孩子乘坐交通工具遭遇意外事故时的自我保护知识;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及时拨打电话报警。

消防安全教育

要教育孩子注意用电、用气防火安全;不要让孩子独自使用燃气,以免引起火灾;不要乱拉电线,不要乱触摸电器、电线、电杆,雷雨天不要打开电视机、电脑等电器,不要在变压器、变电箱、危险品存储仓库等附近玩耍;外出注意关注“安全出口”、“紧急出口”的位置;不要在家玩火,不要在野外用火。教育孩子一旦发生火灾,要第一时间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逃生,然后及时拨打119电话报警。

社会生活安全教育

引导孩子早睡早起、合理作息,不迷恋电子产品、做好学习计划,多读有益于身心健康和发展的书籍,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面,适当进行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运动。教育孩子追求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乱花钱,不吸烟,不喝酒,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不接触淫秽、凶杀等不良的影视作品、书刊,不进营业性电子游戏厅、舞厅、社会网吧,不沉溺于网络;反对和抵制封建迷信活动,拒绝邪教;教育孩子在社会上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加强上网监护,引导孩子健康文明上网。家长要教育孩子合理利用网络,不要外出到网吧上网,不传播和下载不健康的信息。不要轻信不认识的网友,更不要与网友结伴外出,不随便与人在外留宿,以防上当受骗、被人侵害。

食品安全教育

教育孩子要勤洗手、喝温开水、吃熟食,不吃腐烂、霉变、有毒、变质的食物,不喝生水,不暴饮暴食,做到饮食平衡、合理饮食;注意饮食温度,防止过烫或过凉,以免刺激食道和肠胃;不买街头或小店“三无”食品,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食物,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以免食物中毒。

合理安排假期时间,休闲、学习两不误

各位同学要合理安排时间来完成布置的暑期作业,并复习本学期学过的功课,按时独立完成自主学习计划;多读多看有益的书报,细心观察生活中有意义的事;同时,要孝敬长辈,帮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尊敬的家长朋友,孩子的假期离不开您的关爱,请您切实履行法定监护人职责,积极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相信孩子一定会在浓浓的亲情滋润下度过一个愉快而又有收获的暑假。同时,我们真诚地希望您关注学校的发展,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类家长学校活动,对学校的工作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感谢您对学校工作的大力支持,愿我们心手相牵,共同缔造孩子美好的明天!

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教学目标

全文共 261 字

+ 加入清单

1、不仅像沙发一样舒适,还像犀牛一样强悍的妈妈;激发孩子赞美自己妈妈的意愿。

2、核心句造句训练,适当点评核心词语(是、很棒、也是、真的、爱、.…..有……有……还有……、……像……也像……、……是……也是……)

3、核心句造句拓展训练。

凭借绘本,拨动孩子的心弦——以句型“……像……一样,也像……一样……、……是……也是……”进行训练。

4、说段训练

按其结构层次逐段口述《我妈妈》的故事。

5、说篇训练

让学生想象汇总妈妈的特点,以句型“……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并附以相应的图画模仿绘本结构赞美自己的妈妈。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教学过程

全文共 2317 字

+ 加入清单

一、导入、揭题。

1、教师念儿歌《春天多美好》:小燕子,真灵巧,拖着一把小剪刀。剪彩云,彩云飞,剪柳条,柳条摇。一幅图画剪好了,春天风光多美好。

2、同学们,春天,活泼可爱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喜欢燕子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燕子》这篇课文。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郑振铎写,请打开书,谁来读读。

二、初读课文体会

1、明确自学要求。

(1)读准注拼音生字,划出生字组成新词,把你认为难写字用手指在桌子上认真写几遍。

(2)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新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2)理解词语意思。

4、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这篇文章写确实很美。下面仔细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脑子里浮现出来燕子是什么样。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学生用自己话来说。

3、师:这自然段是一句长句子,我们怎样读懂一句长句子呢?大家先来看“单元学习提示”

4、读懂长句子步骤怎样?先……再……,用线划出。

5、下面我们就用“单元学习提示”中方法来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再读这一段。

6、问:这句话写了燕子哪些部分?它羽毛、翅膀、尾巴是怎样?

7、句子中用“乌黑光滑、俊俏、剪刀似”有什么作用?

8、归纳学习这句长句子方法。

9、指导感情朗读这一段,归纳段意。

四、进行“画图、说话”训练,深入体会。

1、我们能不能把郑振铎写燕子画下来?我请一个同学读第一段,咱们一起画,怎么样?不过读时候,要慢一点。

2、同桌同学互相介绍一下自己画燕子。

3、谁愿意到前边来把自己画燕子向介绍一下?

4、大家注意没有,作者怎么没写眼睛、嘴,是疏忽了吗?

5、这告诉我们,描写景物,一定要抓住有特色地方写。

6、朗读第一自然段。

五、指导用用“增添、”“偶尔”造句。

1、理解词义——说说“增添、”“偶尔”近义词。

2、指名造句。评议。

3、书面练习造句。

六、布置作业。

作业本1、2、3、4、6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2、3、4自然段,运用“单元提示”中方法读懂长句;背诵第4自然段。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写是什么?(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趣)

2、我们先来学习第二句,齐读。

(1)这句句子是句长句子,用学习提示中方法,怎么学?

(2)说得很对,那么“黄绿眉眼”指是什么?(再读句子“黄绿眉眼”指就是柳芽)

(3)作者为什么把柳芽比作“黄绿眉眼”,为什么不就说嫩芽?

(柳树睡了一冬天,发芽就像睁开眼睛)

3、学习第三句句子。

(1)我们再来看看第三句写什么?指名同学读句子。

(2)要求学生用理解长句子方法来理解。

(3)指名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一句长句子。

师:什么形成了光彩夺目春天?是怎样形成?其它词语有什么作用?

(4)什么叫“赶集”?

师:去买,还有卖,都叫赶集——请说说赶集情况,再想想赶集和春天草、叶、花生长和开放有什么相似之处。

师:古人说:“红杏枝头春意闹”,春天,万花盛开,确实给人以热闹感觉。

(5)齐读第三句。

4、学习第四句。

这么热闹、美丽春天,少了燕子可不行,请大家朗读第四句。

(1)谁能简单地说说这句话意思。

(2)“增添”是什么意思,“生趣”是什么意思?

(3)师:同学们,画家画春天少不了燕子,诗人写春天少不了燕子,歌唱家歌唱春天也少不了燕子,可以这样说,少了燕子,春天会失去一半美,下面让我们以赞美语气来朗读这一段。

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大家再读第三自然段,从这一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燕子飞行情景,燕子飞得很快,很轻)

2、你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再读第三自然段第一句。

(板书:斜、掠过、唧)

3、师:一个“斜”字把燕子飞行特点写出来了,给人以又轻又快感觉,而且写出了小燕子飞行优美姿态,“掠过”这个词字典里怎么解释?

4、你从中看出了什么?读读这个词所在句子,体会体会。

5、我们从“唧”这个字也可以看出什么?

6、还有哪些地方看出燕子飞得“轻快”?

7、大家把第三自然段朗读一遍,看谁读得让人感觉到燕子飞得轻快,姿态优美。(学生练读)

8、师:“那小圆晕就一圈圈地荡漾开去”要读得慢一点,要有个想象余地,谁再把这句读一读?

师:“小圆晕”是什么?想过吗?

师:作者为什么不说“小圆圈”而说“小圆晕”“晕”是什么意思?想过吗?

师:“晕”就是日光或者月光透过云层折射出来七彩圈,你们见过日晕或者月晕吗?那七彩光圈可真美!在作者眼里,燕子点水荡起一圈一圈波浪就像日晕、月晕。不但作者笔下燕子美,就连这小圆圈也是美!咱们再读读这一句,领略一下其中美。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读了第三自然段,我们知道燕子飞得很轻快,姿态很优美。我们接着读第四自然段,看看写是什么,谁读懂了谁说。

2、指名说。(燕子落在电线上休息样子)

3、读懂了,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大家读读、划划。

4、“这多么像一首正待演奏曲谱啊!”“这”指是什么?看看书上插图。

5、老师这里有一段五线谱,也就是曲谱,请想象一下,并对照一下插图,远远地看去,落在电线燕子连同电线,像不像五线谱?

师:这是一个多么贴切而又生动比喻!我们不能不佩服作者惊人想象力!同学们想一想,这会是一首什么样正等着我们去演奏曲谱?(这一定是赞美春天,赞美小燕子曲谱)

6、学生齐读第四自然段。

7、从课文中,我们进一步领略了燕子美。这一自然段还有两个词用得特别传神,不知有人注意没有,请读读第二句。

8、这里“痕”字用得好,为什么不用“条”?(因为电线远,而且高,看不清楚,在蓝天里只留下一丝痕迹)

9、大家细细读读这一自然段,再自己细细体会。

10、看图试背。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作业。

作业本第5、7、8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天空教学堂作文350字

全文共 370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我是小凡导游,今天我将带着大家去天空教学堂参观。

首先我们得乘坐飞机飞上去。教学堂历史悠久,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以后,神仙出现了,小神们想让如来佛祖教他们更强的法术,就造了这座天空教学堂,并给它施了法术,将它固定在天空的最中心。

现在我们到了教室第一层,让我们一起进去参观一下。

这个教室其实是完全虚拟的,但是大家可以触摸得到,因为这是用仙术造的,而且这些钻笔也十分有趣,你想让它变长、变短、变宽、变窄甚至变颜色都行,是不是很神奇?我们再看看教室的门,你只要在门前说出你想去的地方,它就可以带你到想去的地方。

接下来,我们要去整个天空教学堂的核心。

下面我们来讲讲这个神奇的核心。它是包含了整个学校的能量,里面蕴含着所有的仙术,外面有着全宇宙最高端的防御措施,这样坏蛋就很难来摧毁了。

现在我们参观完了,谢谢大家的认真倾听,希望下次还能为大家讲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教学过程

全文共 1713 字

+ 加入清单

一、设置悬念、导入课题:

同学们,想知道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礼物吗?谁来猜猜。(学生先试猜,然后教师打开包装纸,出示西瓜。)

(一)引导学生观察西瓜的外面

1、说形状

师:这是一个怎样的西瓜呢?谁能从形状上来说说?

生:圆形。

生:椭圆(教师相机板书)

生:又大又圆的西瓜(引导学生把西瓜的形状和大小连在一起说一句通顺的话)。

师:椭圆形的西瓜像什么呢?(引导学生说一个比喻句)

生:椭圆形的西瓜像一个篮球。

生:椭圆形的西瓜像大气球。

2、说颜色

师:能说说这个西瓜是什么颜色的吗?

生:这个西瓜是绿色的

师:你还知道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西瓜的绿颜色吗?

生:碧绿。

生:浅绿。

生:深绿。

师:真了不起,你们的小脑瓜里积累了很多的词语。仔细观察老师手中的西瓜,谁来指一指这个西瓜上,哪儿是浅绿?哪儿是深绿?(学生边指边介绍)

师:你能把“浅绿”和“深绿”这两个词语连在一起说一句话,来描绘西瓜的颜色吗?

生:浅绿色的西瓜皮上有一道道深绿色的条纹。

师:展开想象的翅膀,这深绿色的条纹像什么呢?

生:深绿色的条纹像老爷爷、老奶奶脸上的皱纹。

生:深绿色的条纹像小溪。

生:深绿色的条纹像大海里的波浪。

师:你们把西瓜描绘的多美呀!把条纹比作皱纹、小溪、波浪,运用这样的比喻句,使句子多么形象、多么生动呀!从你们说的这些句子中,老师能够看出你们对西瓜的喜爱之情。老师也想表达自己对西瓜的喜爱之情。

师:绿绿的西瓜皮像一块无暇的翡翠。想知道“翡翠”是什么吗?翡翠是一种绿色的硬玉。“硬玉”是多么珍贵呀!老师把西瓜皮比喻成一块没有斑点的绿色的硬玉,这是不是也能看出老师对西瓜的喜爱之情呢?

3、说触觉

师:谁来摸一摸西瓜,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生:西瓜摸起来感觉滑滑的。

师:“滑滑的”可以用哪个词语换一换?

生:光滑。

生:细腻。

生:西瓜摸起来光滑细腻。

4、说听觉

师:轻轻拍打西瓜,你会听到什么声音呢?

生:我听到了“啪啪“的声音。

生:我听到了“咚咚“的声音。

师:“咚咚“、”啪啪”是模仿声音的词语,叫拟声词,也叫象声词。生活中,还有哪些拟声词呢?能说说嘛?

生:小鸡“叽叽”的叫声。

生:小狗“汪汪”的声音。

生:小雨“滴答、滴答”的声音。

生:“丁冬、丁冬”是小溪的流水声。

师:我们写话时,也可以用这些拟声词!它能使我们的作文发出美妙的声音。

(二)引导学生观察西瓜里面

(1)、观察西瓜瓤和西瓜籽

师:刚才我们观察了西瓜的外面,现在我们打开西瓜来看看西瓜里面吧!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红红的瓜瓤。

师:红红的可以换成哪个词语?

生:通红通红。

生:红彤彤。

师:老师觉得红红的瓜瓤像天边的晚霞。你们觉得红红的瓜瓤像什么呢?

生:红红的瓜瓤像秋天的枫叶。

生:红红的瓜瓤像小姑娘害羞的脸蛋儿。

生:红红的瓜瓤像冬天的火焰。

师:西瓜里面,除了瓜瓤你们还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黑黑的西瓜籽。

师:黑黑的西瓜籽像什么呀?能展开想象说说吗?

生:黑黑的西瓜籽像一颗颗黑色的珍珠。

师:多么美的西瓜籽呀!像珍珠那样闪着亮光呢!

(2)、闻气味

师:这么美的西瓜,你想闻一闻吗?

生:想。

师:我们来闻闻吧!说说你的感受吧!

生:我闻到了淡淡的清香。

生:我闻到了浓浓的泥土味儿。

(3)尝滋味

师:看到这么诱人的西瓜,你们最想干什么呀?

生:想尝一尝。

师:让我们来尝一尝吧,说说你尝到了什么味道。(教师给学生每人一小块西瓜。)

生:西瓜吃起来甜滋滋的。

生:我感觉嘴里冰凉冰凉的。

生:真是香甜可口的西瓜呀!

四、小结观察方法及了解关于西瓜的知识

师:刚才,我们观察了西瓜,谁能说说我们是按什么顺序来进行观察的?(引导学生体会“从外到内”的观察方法)今后,我们在写一种水果的时候就可以按照这样的观察方法来写。

师:想知道西瓜适应在什么环境里生长吗?它又含有哪些营养呢?找出你们搜集的资料读一读吧!(学生自由读资料,然后全班交流。)

五、观察并介绍自己准备的水果

师:你观察了什么水果?能向大家介绍吗?

生:我介绍的是香蕉。香蕉弯弯的,像小船,像月牙,像镰刀。它穿着金黄的外衣,香蕉的果肉是淡黄色,吃在嘴里软软的。

生:我介绍的橘子。这个橘子的皮金黄金黄的,上面还有许多小漩涡,剥开橘子皮,你会看见里面有七、八个橘子瓣儿 ,他们像兄弟一样抱在一起。

……

六、快乐写话。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携手民间艺人义务教学

全文共 471 字

+ 加入清单

7月13日 星期三 晴

中午1点的高温,挡不住寻缘团的成员们前行的脚步。成员们乘坐52路前往马岙街道文化教育中心进行教学,并邀请到黄素芬老师一行进行现场表演教学。

此次活动分两个部分:“寻缘”团成员介绍、黄素芬老师现场表演教学。寻缘团成员通过ppt展示向小朋友们介绍了舟山非遗的基本概况,并播放了东科学子的锣鼓表演视频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非遗小知识问答环节更是将气氛推向了高潮,孩子们踊跃举手,热情高涨。

黄素芬老师首先表演了一段走书。虽然由于语言的问题,有一大半故事我没有听懂,但是我被黄素芬老师那圆润的唱腔,笔挺的身姿,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间的铿锵有力,传神韵味所折服。随后,几名孩子们和成员们现场拜师学艺。黄素芬老师分别从翁洲走书的基本常识、唱腔以及走书表演的技巧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并现场传授。老师教的仔细 ,学生学的认真。

这一次的活动我收获良多。其一便是现场欣赏了黄素芬老师精彩的走书表演。其二则是感受到了小孩子们的活力与热情。那种天真烂漫,打打闹闹都是存于我记忆中的。今日被小孩子们所触发,回忆起自己少时与小伙伴们无忧无虑的童年,这样,真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关于快速作文教学和传统作文教学的比较

全文共 2983 字

+ 加入清单

快速作文——特别是广东惠阳的快速作文课堂训练十步法(简称“十步法”),作为近年语文教改中的一 个新事物,人们往往容易对它产生两种误解:一是认为作文只要好就行了,快不快没关系;二是认为快就难得 好,好就不容易快。

其实,快速作文教学并不是要学生一步登天,奇迹般地写出好文章来,而是要培养学生一种快速构思、快 速行文和快速书写的良好素质,从而逐步实现快速写出好文章来的目标。所谓“快速”,仅仅是从完成一篇文 章的时间来说的,并不是指实现目标的全过程而言的。要求学生写出好文章来,这是教学目标,怎样使学生写 出好文章来,这是教学手段(方法)。从目标和手段的关系看,好的手段非常重要。我认为,快速作文教学目 前应是一种比传统作文教学更好的手段,其理由如次:

一、教学思想更先进。快速作文教学主要是依靠学生,让学生自己写自己改。以“十步法”为例,两节连 堂课90分钟内完成十个步骤,其中五个步骤由学生独自完成,共50分钟。老师只是巧妙地“逼”学生“急中生 智”,科学地引导学生“急中”多生智,少生错,从而有一支生花妙笔。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 练为主线的“三主”思想,在快速作文教学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传统作文教学主要是依靠老师,靠老师指 导得法,批改得细,讲评得当。那么,主要靠学生是不是行呢?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 过程中,学生自身的能动性是最重要的内在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老师的作用主要在于引导,是一种外 在因素,起着辅助性的作用。所以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内在的能动作用,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 主动地追求知识。通俗地说,就是让学生由观众变为演员,而老师则由演员变为导演。毛泽东有句名言:“读 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实际上就是针对现代人日益强化的参 与意识,使学习的过程成为“使用”的过程,成为实践的过程,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可见快速作文是建立在 现代教学思想基础上,理应更科学、更先进。

二、教学目标更科学。写出好文章来,这是作文教学的目标,但好文章的标准是什么呢?尽管教学大纲上 有明确的规定,然而大纲并不会说话,大纲还得由活的人来掌握。不知从何时开始,语文老师们就不给作文打 满分了,也就是要求“好文章”必须十全十美。这种观点似乎已根深蒂固了。显然,传统作文教学的这个目标 是抽象的、虚幻的、不科学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真不知世间究竟有没有十全十美的好文章。快速作文只 要求写出比较好的文章来,所谓“比较好”,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不求全责备,只要思想健康,同时在谋篇 布局、遣词造句上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就可以考虑打高分或者满分。学生的作文和作家的作品应当是有区别的 ,不能以作家作品的要求来看待学生作文。再说,作家的作品也不可能十全十美,更何况学生的作文呢?显然 ,快速作文教学的目标更科学、更具体、更符合实际。在要求“比较好”的同时,还要求写得快。“快”是一 种可以量化的标准,也是一种体现时代特色的要求,传统作文教学忽视了这一点,甚至还推崇古人所谓“两句 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佳话,然而美则美矣,年年名落孙山亦难免矣。

三、教学手段更合理。快速作文教学从“快”入手,强调就是要快,从某种意义上说,快就是好。开始时 ,只要求不离题,快快写完规定的字数,象篇文章就行了。这样,学生没有思想顾虑,可以轻装上阵,稍加思 索,就挥笔疾书了。传统作文教学从“好”出发,强调就是要好,以教学目标来代替教学手段,直接要求学生 写出好文章来。学生为求其好,自然不敢轻易下笔,苦苦思索,也还是“胸无成竹”。于是时间在犹豫彷徨中 过去了,且不说好文章不可得,就连差文章也难得了。“快”是一个“跳一跳,就可摘到的果子”,容易激发 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去追求;而“好”则是一个高不可攀的东西,很容易使人心灰意冷,止步不前。“快速 ”旨在培养一种良好的写作素质,其重要意义是:

1.有利于训练思维的敏捷性。要求学生在审题构思、谋篇布局、乃至行文书写等方面都要快,促使学生大 脑高速运转,潜力得到充分发挥。长期训练,必然使学生思维更敏捷,变得更聪明,从而写出比较好的文章来 。

2.有利于养成边写边想的好习惯。在作文实践中,“胸有成竹”——完全想好再写是极为罕见的,更多的 情况是,审题构思时,思维常处于一种模糊的游离的状态,只有在具体行文过程中,思维才逐渐清晰、活跃和 稳定,并且是越写越清晰、越活跃、越稳定。所以大致想好就要动笔写。

3.有利于培养说真话抒真情的良好品质。拿起笔来就写,快人快语,真话脱口而出,真情自然流露,这就 是“有实事求是之意,无哗众取宠之心”。我认为“快”与“真”应有着更多的联系,与一个人的品德修养也 有着一定的联系,所以从“文如其人”的角度看,这是写出好文章来的重要因素。

4.有利于形成一种朴实自然的好文风。脱口而出的话,也许不够精巧,显得笨拙,但只要“达意”并通顺 ,就无可非议。传统作文教学中学生写不快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遣词造句上因求“好”而花费时间太多,结果往 往咬文嚼字,以辞害义,形成所谓“学生腔”。快速作文,迫使学生只能考虑把心中的意思直接表达出来,语 言的修饰顾及不上了,也没时间矫揉造作了。尽管不够华美,但“我手写我口”,朴素自然。“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这也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好文风。

四、教学效果更明显。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生产,其效果的检验也应是很复杂的,几个老师,几个班级 ,几次分数,都不足以科学检验教学效果。快速作文教学目前还处于实验阶段,怎么能说“教学效果更明显” 呢?这里所指的是直接的、看得见的、可以用常识判断的效果,它至少有三点是“明显”的:

1.作文数量明显增加。快速作文因其快,教学的全过程“指导——作文——批改——讲评”,可在两节连 堂课中完成,每周一篇,每学期至少可写18篇以上。而传统作文教学一般是隔周一篇,一个学期很难超过8篇。

2.作文质量也会明显提高。因为作文主要是个实践问题,谁都知道,多写多作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手段 ,数量和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只要快,就能多,只有多,才能好,没有一定的数量,就难有一定的质量。既 然快速作文教学比传统作文教学在数量上翻了一番以上,那么质量的提高也理应更快一些。

3.中下学生的作文水平明显提高。凡是实践过快速作文教学的老师,都会在较短时期内感到学生作文水平 相差不大了,20分钟左右,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写出600字以上的符合题意、结构完整、语言通顺的文章来,只是 过去那种为数甚少的构思精巧、文笔优美的文章几乎不见了。“尖子”不尖了,于是有人对快速作文产生了忧 虑。其实这也用不着担忧,尖子不尖,一方面是由于广大中下学生赶上来了,缩短了与尖子学生的差距;一方 面是尖子学生暂时还不能适应“快速”这个新情况。所以,我们既要认识到快速作文教学有个培养尖子学生的 问题,还要认识到快速作文教学大面积地提高了中下学生的作文水平,这个意义是重大的,明显的。

以上快速作文教学和传统作文教学之比较,并不是光想比出个高低优劣,而是要弄清快与好的关系。只要 我们端正了对“快”的认识,掌握了用“快”的方法,就一定能够以“快”来求“好”,实现又快又好的目标 ,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新时代的曹子建,也许并不是完全不可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全文共 1900 字

+ 加入清单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

学生年纪小,自律性差。但都比较懂礼貌,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有部分学生有说普通话的意识,能用简短的普通话与老师和同学做简单的交流。个别学生不懂得执笔方法,需要老师不断纠正、督促。学生对学习汉字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但是面对较大的识字量,学生识字的返生效较高。因此对这些学生,应该更多地关注如何用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使其体验成功学习所获得的乐趣。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六个部分。入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学习常规。接下来是汉语拼音,学拼音的同时认识70个常用字。而后是识字(一),10篇课文,识字(二),又10篇课文。两个识字单元各4课,每课认字12~14个。20篇课文分做4个单元,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

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此外,全册设6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教材的编写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教材内容具有综合性、科学性、时代性、趣味性、广泛适用性等特点。

三、教学目的、要求

(一)、政治思想方面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环境、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老爱幼的思想品质,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启蒙教育。

(二)、基础知识方面

1、汉语拼音

①、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23个声母,24个韵母,4个声调和16个整体认读音节,能正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②、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2、识字与写字

①、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②、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③、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正确的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庄、整洁。

④、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3、阅读

①、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②、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③、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④、对于读物中感性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4、口语交际

①、学会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②、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③、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④、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教学措施

1、帮助学生了解学校常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吃透新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3、充分利用多媒体,利用教材优美的情境图,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语文和儿童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留意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

5、设立学习小组,让学生自主合作地开展学习,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6、认真批改每课作业,及时作好反愧小结。

7、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导优辅差。

五、教学进度安排

1周(9月1日-7日)

教学内容:入学教育aoeiuyw

2周(9月8日-14日)

教学内容:mfdtnl复习一

3周(9月15日-21日)

教学内容:gkhjqxzcs

4周(9月22日-28日)

教学内容:zh,ch,sh,r,复习二,ai,ei,uiao,ouiu

5周(9月29日-30日)

教学内容:ieueer

庆祝国庆

6周(10月8日-12日)

教学内容:复习三

7周(10月13日-19日)

教学内容:aneninun,angengingong复习四

8周(10月20日-26日)

教学内容:一去二三里,口耳目,在家里

9周(10月27日-11月2日)

教学内容:操场上语文园地一有趣的游戏,画四季

期中考试

10周(11月3日-11月10日)

教学内容:小小竹排画中游,哪座房子最漂亮,爷爷和小树

11周(11月11日-11月17日)

教学内容:语文园地二,我们的画,静夜思,小小的船

12周(11月18日-11月24日)

教学内容:阳光,影子,比尾巴,语文园地三,这样做不好

13周(11月25日-12月1日)

教学内容:比一比,有选商场,菜园里,明明

14周(12月2日-12月8日)

教学内容:误文园地四,我会拼图,我多想去看看,雨点

15(12月9日-12月15日)

教学内容:平平搭积木,自己去吧,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语文园地五

16周(12月16日-12月22日)

教学内容:小松鼠找花生,雪地里的小画家,借生日

17周(12月23日-12月29日)

教学内容:雪地孩子,小熊住山洞,语文园地六,小兔运南瓜

18周(12月30日-1月6日)

20至完周期终复习考试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课堂音乐教学中的“教材”定位过高过死

全文共 1204 字

+ 加入清单

教材教学之本,依教材上课“没商量”。我们国家的教材建设已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首先打破

了全国一纲一本的格局而出现了一纲多本、多纲多本,这对于拓展符合各地不同的人文环境、不同教育水平和与社会发展相吻合的教材空间,形成新的教学格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毕竟人们的国家太大了,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经济发展又是如此的不平衡,要用几套教材来作“教学之本”,实在是勉为其难。。就从我们浙江省新编的“九年义务教育教材”来说,这套教材八十年代未开始编,九一年开始在部分地区实验使用,九三年在全省推广使用。编写这套教材最初的定位是“较发达的农村地区”使用,这从九十年代初全国经济发展的.势态看浙江省的经济发展地位,无疑是准确的。可问题是,仅从一个面积不大、人文背景相对单纯、经济结构跨度也不是很大的浙江省,其经济水平的差异也是显面易见的。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定还来教育文化的差异。可我们使用统一教材,就是对这种事实上存在的差异视而不见,这与教育学的基本大批量是相悖的。

另外,一本教材从编写到使用的周期很长,对教材重新作出修订则所需的时间更长。在现今知识爆炸、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日新月异的时代,人们的价值观、道德面、人生观、美学观无不时时处处都在变化着,而唯有我们的教材不变,要学生唱的歌曲不变。这怎么可能让学生对我们的音乐感兴趣,对我们所唱的歌感兴趣?

再有,我们对“教科书”那种根深蒂固的虔诚,执行起来从不打折扣的那种严肃认真态度,一些教师对教材的依恋及所有管理层面上的考核、评估、督查都是以此为据,更加剧了这种不例题。因此,我们什么时候能做到不再以“教材是教学之本”而以“教学以人为本”,让每个教师都能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来接待教学内容(这里暂且不论我们音乐教师是否都具备这种水平与能力),才能出现我国自己的真正意义的教学法,才会有中国自己的“奥尔夫”、“柯达伊”。

教材内容并非经典,没劲!我们一些教学内容不受学生欢迎,也无法得到音乐老师的认同。在许多人的头脑里,一提到审美教育,便自觉不自觉地把教育目的提到德育的“高度”。因此,教材编写中什么时候该唱什么歌,那段时间是什么节日该安排什么内容,这两年在号召学生什么教材就该有所体现德育都成为必须考虑的第一因素。这就使得我们的教材始终离不开正当附庸的臼巢,在强调音乐教化功能的同时,削弱了音乐本身,音乐的本体失落了。另外,从音乐学习、情感体验的角度说,经典音乐亦并非*别人去持牌指认就成了,大家去听了、去唱了,觉得好听,好美,好感动,就牢记在心了,也自然而然地成了“他”心目中的名歌、名曲了。就像在调查中所反映的“你最喜欢的乐曲”。在三成以上都写的是《梁祝》,那无疑这《梁祝》就成了我们大家共同的名曲了。如果我们的教材歌(乐)曲,学生不喜欢去唱、去听,再有伟大教育意义的音乐作品又通过什么去教他们呢?用什么来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又怎么能使学生学习音乐有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教学过程

全文共 499 字

+ 加入清单

(一)、观看动画故事,导入新课。

1、观看动画故事——《狼来了》。

边看边思考:你觉得放羊娃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2、交流,板题。

过渡:放羊娃由爱撒谎,最终落得个没人相信的悲惨结局。那么,在生活中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在你身边有哪些讲诚信或不讲诚信的事呢?选一件你印象最深刻或最难忘的一件关于诚信的事在小组交流。

(二)、我口说我心

1、小组交流:你印象最深刻或最难忘的一件关于诚信的事。

要求:你想选择哪一件关于诚信的事来讲述?它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你答应了谁?后来遇到什么困难?结果怎样?

如:我与同学相约星期天到学校打球,但是由于其他原因我失约了……

2、指名汇报、点评。

(三)、我手写我口。

1、引导写片段。

● 把你印象最深刻或最难忘的一件关于诚信的事写下来,注意:它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你答应了谁?后来遇到什么困难?结果怎样?

● 在写遇到困难和想办法解决困难这部分时,应该写得具体些,并把你当时的想法写出来。

2、学生写片段,教师巡视指导。

(四)、赏析与点评

指名读习作,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他写得怎么样,哪些地方写得好的?哪些地方需要修改?

(五)、指导布局谋篇。

(六)、作业布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全文共 1906 字

+ 加入清单

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以生活为背景引导作文教学,让学生的想象渗透到作文教学中,将新课程标准落实到语文作文教学中,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然而部分老师忽视了作文教学,最终作文的教学效果差、效率低。作文在中考试卷中占非常大的比重,作文写好了语文成绩就不会太差。作文教学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无疑是语文教师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作文教学应从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入手,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让作文课堂生动有趣。

一、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在作文教学中,激发和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尤为重要。很多学生害怕写作,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在写作中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予以表扬鼓励和肯定,渐渐打消学生怕写作文的心理,慢慢让学生产生写作的兴趣。要让学生多阅读,读优美的文章和段落,背诵一些经典范文,还要注意扩大知识面,阅读一些报刊、名家名篇,读多了背多了,积累的东西就多了。这样写作的时候就不会感觉无话可说,自然会下笔如流水。作文题目命得怎样关系到写作训练的成败,初期进行写作训练时,要选择适合学生的作文材料,精心设计作文题目,选择的题目要贴近学生实际,能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不能信手拈来,内容陈旧重复,这样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丝毫没有创作激情。之所以重视作文的命题,而且命题要贴近学生生活,善于捕捉他们生活中闪光的情景,是因为防止学生失去兴趣。有了写作兴趣,让学生有灵感就写,发现问题就予以改正,长此以往写作就不再是负担,相反是乐趣,真正实现从“要我写”到“我要写”的转变。

二、以生活为背景引导作文教学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停息。”学生要写作,首先要有素材,而素材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脱离了生活,作文就成了无源之水,失去了应有的生命力。长期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写作限制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无话可说,即使写了也很空洞。时间长了,还会给学生心理加上沉重的负担,更多的学生则为了完成任务,东拼西凑,写出来的文章没有真实性。因此,要注意引导学生平时积累,利用生活的源头活水提供写作的基础材料,应当让学生积极体验生活,留意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如节假日组织学生登山,让学生走入大自然;开亲子家长会,让学生与家长面对面,沟通心灵;周末布置学生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让学生体验亲情的伟大。我们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把生活场景和自然风光带入课堂,添加上合适的音乐背景以及教师的语言,使学生身临其境。这种方法主要锻炼学生的感受能力。学生有了亲身体验,写出来的作文必会情真意切。(论文范文 )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发现生活的美,进而体验作文美。

三、让学生的想象渗透到作文教学中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所以在作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习作中蕴涵的想象因素,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通过想象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让学生乐于下笔。这里面想象既要新颖独特,又要科学合理。想象如果不合理、不科学,缺乏依据,即使很新奇,想象也是空想。在作文教学中,我在启发学生想象的同时,还要求学生说明想象的依据,以此培养他们科学合理的想象。如某学生构思一篇关于“环保”的话题作文。借用猪八戒的形象,好吃懒做,取经回来后开了一石材厂,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生态环境,挖山毁林,破坏环境,终酿成苦果,最后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他的作文想象力丰富,富有创新性,也体现了一个学生的美好愿望和追求,这也是我们所希望达到的目标。想象力的培养,要经常让学生进行练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素材,更多的练笔机会,但也不能硬逼着学生去写,学生没有灵感,会应付着写来搪塞你,也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

总而言之,我们教师要从日常生活入手,从课堂中各种细节入手,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以生活为背景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同时充分发挥想象力,这样,学生的思维就能活起来,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生动,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一定会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的作文水平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王宝梅。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刍议.金色年华,2012(3)。

高琳雁。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新课程,2012(5)。

黄为平。初中作文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思考.快乐阅读,2011.(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感谢作文教学设计

全文共 2780 字

+ 加入清单

设计理念:

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平等的互动交往的过程。”口语交际更需要创设实践的空间,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提高学生听的能力、说的水平、参与讨论的热情,并懂得与人交往的礼貌。为此,我在教学中注意巧妙地创设交际情境,使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说话训练中去,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再进行适当的引导、点拨,使学生在生生合作、师生合作中,不断地掌握、完善交际要点。课堂中能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都有说话、讨论、评价的机会。为了改变口语交际课上单纯乏味的说教,课堂上我主要采用“说一说,演一演”这一形式,把单纯的口语和交际行为结合起来,以促进知与行的转化。

案例评析:

一、设置情境,引出话题

1.师:(动态演示:刚上课,教师不小心把一本书掉到地上,一名学生马上帮我捡了起来。)问:同学们,刚才你看到了什么?

生:老师语文书掉到地上了。

生:刚才老师不小心把一本书掉到地上了,何磊帮您捡了起来,您向她道谢了。(引导学生把刚才发生的事完整地叙说一遍,并引出感谢。)

师:对,当我们得到别人的帮助时,就要表示感谢。(板书课题:学会感谢)

师:他们会向别人表示感谢吗?(全班学生不假思索地说:会。)假如你也不小心把书本碰掉地上了,别人帮你捡了起来,那你们能像老师那样向别人致谢吗?(学生马上说:“会。”)

2.先和同桌在座位上说一说,再试着演一演。(学生分组练习。)

3.哪一组同学准备好了,想来演给大家看呢?(选一组同学。)其他同学要仔细看,做文明的观众。(学生上台表演。)

(1)师评:这位同学是表演道谢的人,声音那么小,脸上也没什么表情,这不像是道谢,好像是在道歉。如果他这样向我道谢的话,我心里不会舒服的。(学生讨论怎样道谢才正确。)

生:道谢时要心里感激,表情要真诚。

师:看来啊,道谢不光是嘴上说说而已,还要从心里真正感激,在态度上要让人看出你是很诚恳的。(板书:诚恳)

(2)师:刚才同学们给你提的建议,明白吗?哪一组同学愿意再来一遍吗?(生表演)师:看,这次的态度诚恳多了,还加上了握手的动作!同学们,我们道谢时会用上哪些礼貌用语呢?引导学生说出(谢谢、非常感谢、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板书:用语礼貌

师小结:这次道谢的同学既有礼貌,态度又诚恳,(问扮演被感谢的同学)你觉得怎么样?(很开心)。而且被感谢的同学也用了“不用谢”这样的礼貌用语,你们真是一对有礼貌的孩子。(同学们鼓掌。)

(3)师:你们也能像他们这样做吗?(齐答:能)下面4位小朋友按要求,再来演一演。2名同学演,2名同学来评价,提出合理的建议,进行改进,然后再上台表演。

(4)老师请一组同学上台表演,其他同学和老师一起做评委,看谁能围绕这些要求,表演得好。(学生看表演,同时评议,教师及时奖励。)

评析:

上课伊始,我抓住了在课堂中生成的稍纵即逝的自然资源,即一个不经意的动作给学生创设一个交际情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口语交际氛围,这比事先精心准备的交际场景来得更直接、更可信。由于孩子的模仿力强,经教师示范引路,学生很自然地明白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播放生活小录像,(内容是班级中一学生的红领巾掉了,有一名同学帮她捡了起来,她拿过去头也不回地走掉的情景。)

师:同学们,刚才看的就是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看完后,你有什么想对他说的吗?

生:张乐,你这样做太没礼貌了。

生:张乐,你应该诚恳地向别人道谢。

师:这是张乐同学为了配合老师故意这么演的,那么现实生活中,你会怎么做呢?我们就来重现这段情景。假如你就是掉了红领巾的那个人,别人捡起来还给了你,你该怎么向他道谢呢?(同桌说一说,演一演。)

2.指名上台表演,学生评议。

3.师小结:看来道谢不光言语要做到及时诚恳有礼貌,行动上也要有所表示哟!

评析:

“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我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活动情景中不知不觉进入角色,在“玩中学”、“学中玩”,激发了学生说的愿望,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三、看图说话,学会道谢

导语:(出示图两幅),看,他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发生了什么事?(你会说哪一幅就说哪一幅。)

师:真聪明,一下子就看明白了,想一想,如果你们遇到这些情况,会怎样向别人道谢呢?

(1)先在小组内商量一下,挑你们组最喜欢的一幅图,把如何向别人道谢和接受别人道谢的话说一说,也可以一边表演一边说。(教师巡视,倾听、点拨、参与讨论。)

(2)每小组推荐两名选手,在小组内演一演,其他人评一评。

(3)指名上台演,学生评议。

师:还有哪一组和他们表演的内容不一样的?学生上台表演,师引导自评,并对其自信给予充分肯定。

师:看,这位阿姨多没礼貌啊,别人捡了她的钱包还给她,她还诬陷别人偷了她的钱包。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也会遇到个别没礼貌的人。我们该怎么办呢?

生:我会很生气、很难过。

生:我会帮助她,即使她不感谢我,因为我不是为了让她感谢我才帮她的。

生:我有一次摔倒了,一个叔叔扶起了我,可我当时急着玩,就没跟他道谢,现在想起来真后悔。

(生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小结:对啊,我们在生活中不仅要学会道谢,也要学会宽容,即使遇到了没礼貌的人,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也要伸出友爱的手。

评析: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教师和学生之间保持着一种良好的、民主的伙伴关系,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形成人际交流的某些品质。我因势利导设计了“没礼貌的阿姨”,让学生讨论,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四、联系生活,练习道谢

1.教师创设情境

师: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经常会得到别人的帮助。记得有一次,谢老师生病了,年级组的赵老师给我买来药,还为我倒上了一杯热气腾腾的白开水。你们说,当时老师的心情怎么样?我该说些什么呢?(学生把老师描述的情景想象一下,再讨论,找自己喜欢的小伙伴合作演一演。)

2.学生创设情境

师:其实生活中,这样的事时常会发生,动脑筋想一想,你曾经得到过别人的帮助吗?讲出来,大家交流一下。

师:好,看样子这些事啊,平时在我们的身边发生的还真不少。我们以前不知道该如何更好地向别人道谢,今天我们学会道谢了,现在就请你去找那些同学真诚地道个谢吧,做一个诚恳、热情、有礼貌的好孩子。

评析:

教师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密切联系生活,放手让学生去大胆实践,解决问题,让所学知识进一步得到巩固,并让学生可以找自己的好朋友演一演,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精神。

五、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回顾了以前发生的、非常令人感动的故事,也许现在回想起来,我们当时错过了道谢的机会。但今天,我们学会了感谢,那么,相信大家再一次得到来自别人的关心和帮助的时候,一定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也会在接受别人的道谢的同时,真心地去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那样,我们的世界一定会更加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作文教学中的生活情趣

全文共 2940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作文教学,蕴涵开放、多元、灵活等诸多元素,需要情趣相伴与相助。离开情趣,生活作文教学就会陷入枯燥、呆板的泥沼。

生活作文教学的情趣是怎样“炼”成的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多年作文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1引导学生学会留意生活,让作文于“真实处”见生动之趣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是取之不尽的作文资源库。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留意生活、感受生活,通过写真实的生活,领悟生活处处有“美丽”、有“生动”。这样的作文教学,才有情趣可言。那么,如何让作文于真实处见生动之趣呢?

1.1放开手脚,引导学生留意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生活是生命运动中具体而丰富的活动。平平常常的每一刻生活,却蕴涵着生命运动的高位意义。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留意生活,包括每一时、每一处、每一点小小的变化,都要用心去看、去记、去写。所渭“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横看成岭侧成峰”。早上观察与晚上观察同一朵花,会有不同的“情”与“趣”、“美”与“趣”。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珍视每一天生活,看重每一次生命活动,“用笔说话”,把所见所闻所感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

1.2放低要求,引导学生捕捉“真实”生活。综观当前的作文教学,许多学生还是很“怕”作文,大多是因为觉得“没什么内容可写”。笔者认为,造成这种怪诞现象的直接原因有三:

1.2.1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难以寻找“动听”、“动人”的写作素材,所以许多学生没有看重“平常”。其实,因为“真实”,所以平常。所谓平平淡淡才是真,生活中“感天动地”的“好”作文题材实在是“凤毛麟角”。没有留意真实生活,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变化、事物之间“不尽相同”之处,学生自然就缺乏搜集、筛选、整理的意识和能力。

1.2.2教师”教”的要求过高,导致学生“造假”。许多教师往往是以布置任务、“支你一招”的身份和口吻去“教”作文,教作文如同“压模”,希望一次性成品,包括字数、文句、结构等,都有详细“规定”。显然,这是在难为“初积跬步”的学生。学生的回应是:“真实”不“生动”,只有“以假乱真”。

1.2.3作文选的“榜样”太“优秀”。范文引路,是作文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但时下许多作文选太“优秀”,榜样过“高”,在平常的生活中,孩子掘地三尺也“挖”不出这样好听的故事来,以致许多孩子“望文生畏”。因此,引导学生写真实的生活,需要创造让学生“直抒胸臆”的环境。当然,首先要放低要求。

1.3放大优点,引导学生快乐表达真情实感。让学生体验生活作文的情趣,教师首先要善于放大优点,把学生“率性而为”的真实生活作文,视为“原生态”的“绿色”作文。杜绝造假、掺假。“胡编乱造”,一方面不利于学生养成留意生活的习惯;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学生优良品质的发展。由此,教师应鼓励孩子写真实的作文。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论》中说:“我们作文,要写出诚实,自己的话。”写真实的生活作文,也是作文教学的旨趣所在。

2引导学生关注平常,让作文于“细微处”见“事理”之美在许许多多的生活琐事中,蕴涵着各种各样的“道理”,包含着方方面面的“规则”。因此,要引导学生从“小处”入手,在小事中寻找作文的旨趣。如何引导学生从“细微处”入手,写出“事理”之美.

2.1在躬行中品滋味。只有身体力行,才能有所知晓、有所体味。事实上,许多事情,只有亲身去做了,才知道其意义。单凭空想、光靠书上写的,往往是肤浅的、不得要领的,甚至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如一位学生写《种草莓》:“我精心照料着我的草莓。刚刚结成的小草莓是半圆半扁的,白中带青的。渐渐地,渐渐地,那草莓变红了,鲜红鲜红的。一眼望去,它的表皮上似乎涂了一层油似的,鲜亮、诱人!我想,正因为自己洒下了辛勤的汗水,眼前的草莓才会如此惹人喜爱,吃起来才会如此香甜!”正因为小作者亲身经历了种草莓,文中才有“鲜亮、诱人”的草莓外表呈现给读者;也正因为小作者注意到了“细微处”,文末才有吃起来“香甜”的发自肺腑的感受。

2.2在对比中明事理。众所周知,对比是认识事物最直接、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如自己与别人对比、过去与现在对比,包括生活条件方面,人们做事辛苦、细心、认真、努力程度,对生活、对事物的思考等。通过对比,让学生对生活更有感触,作文自然就会有意思、有“新意”。如一位学生写《甲鱼的窝》:“那是一个初冬的日子,我穿着两件羊毛衫,感觉还是凉飕飕的,老师带我们去参观神州第一甲鱼场的暖房。暖房是孵化小甲鱼的地方,里边的温度有32度。走进暖房,人好像到了另外一个季节里”这位学生通过甲鱼窝内外温度的对比,明确地告诉读者,甲鱼喜欢暖和的环境。

2.3在链接中诉美感。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件平常的生活小事,有时给人启迪,引人深思,往往需要人们去联想。比如,有人写爬山虎: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爬山虎,无论条件多么艰苦、攀行多么困难,它总是无声无息、无怨无悔地向前,并由此联想到勤奋好学的人。于是,爬山虎有了美好的品质,有了鲜活的生命形象。这也是观察生活的乐趣、广泛联想的美感。引导学生养成注意事物间联系的习惯,不仅有助于深挖作文主题,还有助于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3引导学生体验生活,让作文于“平淡处”见“纯真”之情真情犹如一股清泉,淙淙流淌,清澈纯美。蕴涵在生活中的“情”,是自然而真切的,需要用“心”去悟、去诉说。如何引领学生关注“平淡”,思考“平常生活”中的“不平常”,表达“纯真”之情?

3.1“我爱我家”,萌发亲情。家,是情感的港湾;亲情是尘世间最为淳厚的情感。然而,在快节奏的当代生活中,许多家庭、学校常常“无暇”顾及这种情感的激发、培育和褒扬,以至于许多孩子从不去想祖辈、父辈的辛劳与奉献。许多作文中所涉及到的亲人,轻描淡写,情感浅薄。通过引导学生采集关于亲人的故事,如《我的一家人》、《节俭的爷爷》等,让孩子们真正懂得自己的亲人“为谁辛苦为谁甜”。这样,在丰富作文题材的同时,又培育了亲情。

3.2和谐交往,萌生友情。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曾说过:“‘生活与作文’好比‘水与鱼’的关系。”事实也是如此,在平常生活中,许多小作者,对于同伴之间发生的故事,常常觉得是“有话可说”的,而且是富有情趣的。比如:一起玩“猫捉老鼠”游戏、跟同伴学骑车、交流读书上网心得等。这些平常的故事,说不上“意义非凡”,但通过回想、提炼、描述,促使了伙伴间友情的萌生、加厚和延续。这样的作文,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生命成长的记录,是情感历练的日记,是人生的“史记”。

3.3了解家乡,萌动乡情。家乡,是个情缘深深的字眼,尽管在许多孩子看来,眼前的一切是那么“平淡无奇”,如果让他们观察和思考,常常是“皱上眉头”、“厌上心头”。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心不在焉”,没有用“心”去解读家乡的纯净、亲切、可爱。通过引领孩子用慧眼去搜寻家乡的恬美,用真心去捕捉写作素材,孩子们才会真切地感受到:可爱的家乡,到处有美,有耐人寻味的作文题材。

生活作文,让学生自由而真实地表达自己,他们从中得到愉悦感、解放感和满足感,并且变得善于表达,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努力地实践着,期待着生活作文成为语文教学中最美的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2024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心得及收获范文

全文共 585 字

+ 加入清单

根据教育局要求,按照学校延时开学教学工作方案,坚持教师线上指导与学生居家自主学习相结合,天赉小学一年级数学组经过讨论与准备,开展了有序的线上教学工作。

一、线上教学活动

网络教学第一天,家长反馈名师直播课堂效果较好,同时反映部分学生因网络卡顿影响观看。老师们及时调整策略,把精选的微课和录制的视频推荐给孩子,再针对重点知识进行在线辅导,保证全体孩子掌握知识。在孩子们观看直播的同时,一年级数学组成员也认真听课做笔记,并且全天候为学生答疑解惑,限度减少疫情给教育教学带来的影响。

二.作业布置与批改

作业主要采用作业盒子发布,学生在线提交作业后,系统自动批改,在所有学生提交后教师及时总结反馈,并进行针对性的一对一辅导,书面作业则是一一点评。虽然是隔空教学,但是老师依然是兢兢业业地辅导学生、一丝不苟地批改作业。

三、改进措施

虽然教师们尽心尽力做了很多工作,但难免出现一些问题。个别家长对线上教学不重视,孩子不能完成作业。老师们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对特殊时期的工作方式能够理解,从而重视孩子的学习!另外,电视、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较长会影响孩子视力,所以尽可能减少电子作业加强书面作业。为避免刷屏减,轻家长的负担,进行小组抽查,批改作业。

停课不停学,隔空不隔爱。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纵使病毒猖獗,我们也能创新教育思路,提高教学手段,完善教学方式,为天赉的娃们创造更好的明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教学反思是改革需要的作文

全文共 785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科技、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不仅体现在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上(能力中应具备的反思能力常被忽视),更主要的要求教师具有开拓、创新精神。而要想开拓创新必须对反思有所体验,养成反思的习惯,形成反思能力。

新课程中新内容的增加,要求教师具有创新精神。新课程增设了“数学建模,探究性问题,数学文化”。这三个模块式的内容,这些内容的增设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这些内容要求教师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来教学,因此,要求教师具有创新精神,要能推崇创新,追求创新和以创新为荣。要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要善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使思维有超前性和独创性,不反思思维习惯中的不合理行为是不可能具有创新思维的。

新课程的多样性、选择性要求中学数学教师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现代的教学观、人才观。新课程的选择性是在共同基础上设置不同的系列课程,以供学生进行适合自己的选择。整个数学课程体系,包括课程设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都将致力于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能力特征以及未来职业需求和发展需要而提供侧重于不同方向的数学学习内容和数学实践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反思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及衡量人才的标准,教师不再是权威,只是平等的参与者,不仅是解惑者,还应是问题的诊断者,学习的启发者,要求教师了解学生的个性发展,指导帮助学生按自己的能力需要选择所需课程。这决不是一个把抱残守缺者所能胜任的。

终身教育的提出,要求教师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人格。未来社会的知识结构是信息化板块结构、集约化基础结构、直线化前沿结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才能适应社会,中学数学教师首先应通过自学,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或一些培训班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水平,其次通过随时随地教学反思,收集资料,充实自己的实践知识,并将这种学习反思内化为教师自身的“自觉行为”。

[教学反思是改革需要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小学语文教学的读书笔记

全文共 598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所教的班级里,有一个学生在日记里这样问道:“老师,你为什么没有领着我们一句一句地来分析课文呢?我认为你应讲得再细点,这样我们会理解得更好。”这说明学生已正在由过去的被动接受、消极存贮知识的“记忆仓库”向敢于质疑、敢于发表不同见解、敢于反驳老师的新型学生转变。

今日的小学语文教育无疑加强了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这在他们的口头表达上更突出一些。不论是开学时的自我介绍,还是课堂上的发言都已证明了这一点。

此外,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的朗读训练也初见成效。

应该说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与过去“应试教育”时的教学相比,更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但在其中我们还是觉得有几点不足:

第一,拼音教学还有待提高,这一问题在近几届的学生身上都有很明显的表现。例如:韵母iou、uei、uen在前面加上声母进行拼写的时候,应写成iu、ui、un,而很多学生却仍把中间的字母拼写上去。再如以“i”开头的韵母,如拼写时前面没有声母,应把“i”大写,如“夜”应拼成“Ye”而不是“Yie”等等。

第二,常用字词掌握不准确。如“以”、“已”的用法不分,经常错写成“以经”、“已后”。总之,错别字现象较为普遍,因为先

入为主,这些错误在初中阶段纠正起来很困难。

第三,小学语文教学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观察力及领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多体验生活。这方面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学生作文时,无论写家庭生活还是写学校生活,选材仍然狭窄,内容也不新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温馨的设计初二作文

全文共 851 字

+ 加入清单

当初刚搬进新家,爸爸就告诉我,我的房间有个惊喜的“设计”。我怀着迫切的心情走进自己的房间——竟然有一个大大的阳台!一想到我也有属于自己的房间,并且可以从阳台上高高的俯瞰整个市区,心中的喜悦简直要溢出来啦!然而,进入初中之后,我开始抱怨这麻烦的阳台和糟糕的设计了。

首先,因为阳台在我房间外,所以阳台便自然成为晾衣服的地方,衣服晾干后爸妈自然都在我的床上进行整理,十分麻烦!其次,因为阳台在我房间外面,杂物摆放比较多,爸妈进出频繁,让我想拥有一个私密天地的愿望也破碎了!最让我受不了的是那台洗衣机,每天早晨被那“轰隆轰隆”的马达声吵得我多睡一会儿都不行!

我开始对妈妈抱怨当初爸爸的这个“设计”。起初妈妈还用“这间房间光线好”等理由敷衍我。然而当她看到我充满怨恨的表情时,还是轻轻地叹了口气,把我领到阳台上,摸着我的头,一边看着下面的街景,一边温柔地说:“为了你,你爸爸才有了这个安全的‘设计’呀!”

“为了我?”我不满地撇着嘴,“我还真看不出呢!”

妈妈笑了:“想当初,你就是喜欢趴在阳台上看外面的风景,所以,你爸爸执意要把这个有阳台的房间留给你。为了让你趴在阳台看窗外安全,还特地将阳台上装了防盗窗。”

我不服地说道:“可是我现在长大了,谁还会像小时候趴在那里傻乎乎地看外面呀!”

妈妈看了我一眼:“你的确长大了,你爸把洗衣机和晾衣架放到阳台上也是有他的想法的。”

“他的想法就是让我私密空间得不到保障,让我的懒觉没法好好睡。”我心中很不爽。

“那你知道,为什么自从洗衣机搬到阳台后,你爸再不帮你把衣服叠好放在床头啦?”妈妈问我。我愣住了,想了想,慢慢说:“怪不得衣服都放床头,他是想让我自己把自己的衣服叠好吗?”

“不错,毕竟你长大了,有些事情需要学着自己去处理了。”妈妈目光投向窗外,“这也是你爸爸的精心‘设计’呀!”

我默默地点了点头,转过身,随着妈妈的目光,我看到一个可爱的宝宝正在他爸爸的牵引下玩耍。我不正是那个蹒跚学步的宝宝吗?爸爸用他那一个个温馨的“设计”也在一步一步地牵引着我的成长。

[温馨的设计初二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浅谈初中生说明文写作教学方法

全文共 2525 字

+ 加入清单

摘要:初中生语文综合能力以写作能力为最高,写作能力又以说明文写作为最难。现根据多年来初中语文教学经验,针对初中生说明文写作的教学技巧作简要论述。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写作能力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如果说记叙文是以情感人,议论文又以理服人,那说明文则是以知明人。以情感人往往有情节,以理服人往往有事实,这都是可以在生活中寻找到的素材。而以知明人则相对较难,因此,最好不采用集中教授的方式,而采用感受、实践、归纳的方式。

认知心理学认为,写作内容知识就是言语信息,它的本性属于陈述性知识的范畴,是指有关人所知道的事物状况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能够被人陈述和描述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写作内容知识主要有主题知识和读者知识构成,而写作主题知识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决定作者是否“有米下锅”、“有物可言”。作者知道的东西越多,写出来的东西越好。写作内容当然来自生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欲“炊”必先有“米”,然后才能表现出“巧妇”之“巧”。这几句俗语道出了内容与技巧的关系。可以设想,教师要求学生写说明文而学生对说明对象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就没办法写。

同其他文体的文章一样,说明文写作也需要先解决写作内容的问题,至于写作技巧,当有了内容后才能考虑。这就要求教师在命题上充分考虑如何引导学生获得说明文的写作内容。

首先,写作内容可以从“制造事件”入手,使说明文的写作具有“情节性”,以使学生获得真实感受。只是说明文写作内容的获得,要比其他文体更艰难。基于这样的认识,在说明文写作指导上应尝试“先动手做,后动手写”的技巧。

动手做,是获得说明文写作内容的有效途径。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亲手制作某种模型(如桥梁、车、房屋等),然后将设计原理、所用材料、制作过程写出来。还可以结合数学、物理、生物等学科有关知识,制作教具或动植物标本,然后将制作过程写出来;还可以写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实验,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写作水平,还可以加深对其他学科知识系统的认识。第二类,结合劳动技术可制作手工艺品,如制作布贴画、烹饪菜肴、使用缝纫机、维修家电等,将有关步骤如实地记录下来,作为写作的素材,然后加工润色。第三类,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印刷厂,了解一本书或一张报纸的印刷过程;如对某种建筑物或自然景物进行观察,按顺序记录下建筑物的结构形态特点或自然景物的主要特征。

严格地说,动手做不属于语文课的任务。但是,当教师指导学生描写景物的时候,不是也要求学生对景物进行观察吗?写调查报告不是也要求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先调查研究后形成文字吗?先动手制作,然后再写制作的过程,恰恰是激发学生说明文写作兴趣的有效手段。这也是“语文综合活动”的一种形式。写作要调动多种器官综合工作,“纸上得来终觉浅”,动手制作是亲身实践活动,是获得“真知”的前提。这一点布鲁纳的发现也可以给我们启迪,“发现不限于那种寻求人类尚未知晓之事物的行为,正确地说,发现包括着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教师指导学生自行发现与自行组织知识的方法,有助于学习后的长时记忆,学生主动学习的思维活动,有助于智力的发展和提升,学生养成自动自发的学习习惯并获得解决问题的技能之后,有助于将来独立的求知与研究,所以,强调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而不是急于告诉他们学习的结果,这也是“动手做”的道理所在。

其次,成文的演练需要先说话后作文。说话是口语交际的一种形式,学生在课堂上向全体学生介绍自己制作的“作品”就是一种“有声语言”的文本;它与教师的询问、评价语言形式对话;其他学生即使没有参与对话,但思维在“对话”。先说话后作文,就是强调把口语表达和文字表达结合起来。把一件事说明白了,才可能写明白;人对事物的感知总是从简单到复杂,说话比较简单,写成文章就比较复杂;说总比写快,先动口说,说的内容有偏差,“改口”比改文章容易;说得好现场就能获得好评,感受成就感的周期短,反馈及时;先说就能把作文思路先演练一通,写的时候心里就有底。作文则是书面语言的文本、有声语言文本在先,书面语言文本在后,有利于“我手写我口”,形成语言生活化、朴实、自然的风格。这也是一种“语文综合活动”。

再次,从“动手做”获得写作内容,从“动口说”获得写作演练,接下来自然要涉及到写作技巧。如果教师在学生没有获得写作内容之前就一股脑地把写作技巧告诉学生,学生很快就能得到这些知识,但是,因为没有亲身实践,没有发现,没有尝试主动解决问题,只能被动接受这些知识,那么这些知识就很难转化为能力。

在此基础上,可以把这种先个别后一般的程序认知能力进行迁移。当说明对象不需要亲手制作,而是一个具体事物,则通过观察调查等实践活动,把从前的自我设计与选材、制作转换为别人的设计、选材、制作。虽然不是自己的操作,可是自己操作过,明白其中缘故,自然说的清楚明白。甚至可以把这种能力迁移到不是具体事物,而是抽象事理的说明对象上来。有了对说明对象特征的认识,又要进一步让别人明白,就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使用一定的手段进行说明。这些就是写作技巧的策略性知识。从逻辑上讲,这是归纳推理,是由一般到个别的推理;许多程序性的知识不能直接转化为能力,换句话说,就是写作只是不能直接转化为写作能力。许多教师通过先讲解写作知识,再根据这些知识进行写作训练,导致学生无法写出好文章。其实,如此教学,教师自己也不能根据自己的讲解的写作只是写出令自己满意的文章,又何必强求学生。但是,写作技巧知识如果是在亲身实践中悟出的,这种知识就会内化为自己的积淀,存储在自己的大脑中,自动支配自己的相关写作活动。

这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关键一步,是由形象具体的个性化操作上升到抽象知识的关键一步,这样获得的程序性知识是加上了个体亲身感受的、一旦拥有便终身不忘的知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技能后概括出来的“真知”。

总之,说明文的写作,我的经验就是引导学生首先获得关于说明对象的知识,再进行口语演练,最后形成文字;在作文讲评的时候引导学生针对自己成文的过程进行反思归纳,形成关于技巧的程序性知识,从而使学生具有亲身感受、亲自发现的特点,使学生思维水平得以提升,并形成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高中常考文学常识教学

全文共 595 字

+ 加入清单

1、《雨巷》戴望舒:30年代“现代派”诗人的领袖。因成名作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美称。

2、《再别康桥》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诗派”代表人物。

3、《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现代著名诗人,被誉为“卓越的民族诗人 ”。

4、《左传》:原名《左氏春秋传》,又称《春秋左氏传》。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5、《战国策》:西汉学者刘向所编辑、校订的一部国别体的史书。

6、《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表10篇,共526500字。鲁迅赞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7、《记念刘和珍君》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也是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

8、《小狗包弟》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灭亡》等,中篇小说《寒夜》等,以及散文集《随想录》等。他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

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实秋:现代著名散文家。

10、《包身工》夏衍:现代著名剧作家。主要作品:《赛金花》《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等话剧剧本。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一次突发奇想的设计作文600字

全文共 58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综合课,我们班开展了一次挑战性的比赛——纸承重比赛。提供的资料是,两张a4纸,剪刀,胶棒等。要求搭成支架,看谁承载的重物多,承重最多者胜出。

受理任务后,我进行了缜密的思考,过程是这样的:由于三角支撑的支撑力度是最大,也是最稳固的,所以我选择了三角支撑的搭法,基础的三个点又分别是三个三角形构成的,在三个三角形立体中心点再额外的添加了一个柱子,是因为我怕中间的缺陷而导致全局的失败,然后根据构思思路做了设计图。紧接着根据设计图进行缺如下制作;我把a4纸经过了对折,然后撕开,再对折再撕开,并将每一个小纸片卷成一个小圆柱,每三个小圆片,倾斜粘连构成一个支撑点,再加上中心点的那个支撑平滑扣,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四个点的支撑平面,在搭建的过程中,我还出现了一个小差错,是什么呢?由于其中一组支撑点,搭建时倾斜度有部分偏差,所以导致它的支撑力度不是特别的大,所以,我在中间临时添加了一个小橡皮,来固定它!等搭好之后,橡皮大军就撤退了。

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那就是放书,随着,在上面添加的书的数量的逐渐增加,人们不断的传来欢呼声,我的心都快从喉咙里头跳出来了,相当的紧张激动。这时我心在想:再加一本,稳住,放书的手都开始颤抖﹍﹍

全班的同学分组完成同一项任务,每个人都在各显神通,但是像我这样,放了四十多本,而且高度第一,是绝无仅有的。我为自己的勇气和急中生智感到自豪。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