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描写立秋节气的诗句大全通用22篇 作文1000字(通用20篇)

怎么写关于人物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的关于《我的姑姑作文》,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浏览

1993

作文

303

篇1:描写柳树的诗句集锦

全文共 997 字

+ 加入清单

柳意象是中国诗歌中出现频率极高而蕴含极丰富的植物意象。以下是小编带来的柳树诗,希望对你有帮助。

1、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周紫芝《踏莎行》

2、弱柳从风疑举袂。——刘禹锡《忆江南》

3、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

4、芳蹊密影成花洞,柳结浓烟花带重。——李贺《春怀引》

5、春尽絮花留不得,随风好去落谁家。——刘禹锡《杨柳枝河九首》

6、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7、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候。——王昌龄《闺怨》

8、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9、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无名氏《古诗十九首·去抓日已疏》

10、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告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11、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村居》

12、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欧阳修《踏莎行》

13、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4、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5、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温庭筠《菩萨蛮》

16、一丝杨柳千丝恨,三分春色二分休。——薛昂夫《最高楼》

17、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18、年年柳色,灞bà陵伤别。——李白《忆秦娥》

19、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20、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21、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晏殊《踏莎行》

22、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水龙吟》

23、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晏几道《青平乐》

24、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5、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落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刘禹锡《杨柳枝》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描写雪花的诗句

全文共 1013 字

+ 加入清单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2. 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 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肃杀:严酷萧瑟的样子。

3.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唐•孟郊《苦寒吟》

叫:风声如吼。

4.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唐•元稹《南秦雪》

3.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唐•高骈《对雪》

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称雪花。琼枝: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

4.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唐•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5.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两句写雪花纷飞的景象。

6.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

咽:泉水因冰冻而流动不畅,因以呜咽来形容。吟:歌吟。

唐•刘驾《苦寒吟》:“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7.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玉龙:形容飞雪。败鳞残甲:形容雪片乱舞如鳞甲之片纷纷坠落。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四引《西清诗话》载张元作《雪》诗

8.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元•黄庚《雪》玉:喻白雪。

9.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清•洪升《雪望》

10.雨雪瀌瀌,见晛曰消 《诗经•小雅•角弓》

瀌瀌:雪盛的样子;一说犹“飘飘”。晛;太阳的热气。曰:语助词,无实义。

11.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2.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凄凄:寒凉。翳翳:阴暗。希:少。在目:眼睛所见。皓:白。

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13.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14.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朔风:北风。劲:猛烈。哀:凄厉。

15.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牖:窗户。风惊竹:风中带雪,打在竹上,发出沙沙的响声。

16.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

17.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18.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19.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20.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唐•李白《北风行》

轩辕台: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二十四节气冬至的诗句古诗

全文共 998 字

+ 加入清单

冬至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并且是最重要的节气之一。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二十四节气冬至的诗句古诗,希望对你有帮助哦

【冬至感怀 宋 梅尧臣】

衔泣想慈颜,感物哀不平。

自古九泉死,靡随新阳生。

禀命异草木,彼将羡勾萌。

人实嗣其世,一衰复一荣。

【冬至 宋 朱淑真】

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

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

八神表日占和岁,六管飞葭动细灰。

已有岸旁迎腊柳,参差又欲领春来。

《冬至》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

——杜甫《冬至》

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

(唐)杜牧

远信初凭双鲤去,他乡正遇一阳生。

尊前岂解愁家国,辇下唯能忆弟兄。

旅馆夜忧姜被冷,暮江寒觉晏裘轻。

竹门风过还惆怅,疑是松窗雪打声。

《冬至后招于秀才》

(唐)王建

日近山红暖气新,一阳先入御沟春。

闻闲立马重来此,沐浴明年称意身。

《冬至日陪裴端公使君清水堂集》

(唐)皎然

亚岁崇佳宴,华轩照渌波。

渚芳迎气早,山翠向晴多。

推往知时训,书祥辨政和。

从公惜日短,留赏夜如何。

《冬至后过吴、张二子檀溪别业》

(唐)孟浩然

卜筑因自然,檀溪不更穿。园庐二友接,水竹数家连。

直与南山对,非关选地偏。草堂时偃曝,兰枻日周旋。

外事情都远,中流性所便。闲垂太公钓,兴发子猷船。

余亦幽栖者,经过窃慕焉。梅花残腊月,柳色半春天。

鸟泊随阳雁,鱼藏缩项鳊。停杯问山简,何似习池边。

《寒江吟》

(唐)孟郊

冬至日光白,始知阴气凝。寒江波浪冻,千里无平冰。

飞鸟绝高羽,行人皆晏兴。荻洲素浩渺,碕岸澌崚嶒。

烟舟忽自阻,风帆不相乘。何况异形体,信任为股肱。

涉江莫涉凌,得意须得朋。结交非贤良,谁免生爱憎。

冻水有再浪,失飞有载腾。一言纵丑词,万响无善应。

取鉴谅不远,江水千万层。何当春风吹,利涉吾道弘。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冬至祭》

香烛鲜花纸钱银,八果八素并八珍。合家召开追思会,缅怀英烈祭先人。

—— 张志真《冬至祭》

《燕京岁时记》

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混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

——《燕京岁时记》

唐韦应物

理郡无异政,所忧在素餐。徒令去京国,羁旅当岁寒。

子月生一气,阳景极南端。已怀时节感,更抱别离酸。

私燕席云罢,还斋夜方阑。邃幕沉空宇,孤灯照床单。

应同兹夕念,宁忘故岁欢。川途恍悠邈,涕下一阑干。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描写乞巧节的诗句

全文共 981 字

+ 加入清单

1、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孟浩然《他乡七夕》

2、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李峤《同赋山居七夕》

3、风轻惟响?,日薄不嫣花。——李商隐《壬申七夕》

4、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5、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徐凝《七夕》

6、东飞乌鹊西飞燕。——陈师道《菩萨蛮·七夕》

7、缑山仙子,高情云渺,不学痴牛?女。——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8、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9、人间梦隔西风,算天上、年华一瞬。——吴文英《惜秋华·七夕》

10、喜鹊桥成催凤驾。——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11、尘缘一点,回首西风又陈迹。——吴文英《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12、碧梧初出,桂花才吐,池上水花微谢。——严蕊《鹊桥仙·碧梧初出》

13、又说今夕天津,西畔重欢遇。——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

14、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李商隐《辛未七夕》

15、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16、此去杜曲,已近紫霄尺五。——吴文英《惜秋华·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

17、每恨蟪蛄怜婺女,几回娇妒下鸳机,今宵嘉会两依依。——毛文锡《浣溪沙·七夕年年信不违》

18、夜色银河情一片。——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19、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李商隐《壬申七夕》

20、七夕年年信不违,银河清浅白云微,蟾光鹊影伯劳飞。——毛文锡《浣溪沙·七夕年年信不违》

21、穿针人在合欢楼,正月露、玉盘高泻。——严蕊《鹊桥仙·碧梧初出》

22、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孟浩然《他乡七夕》

23、乞巧双蛾加意画。——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24、世间离恨何年罢。——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25、瓜果几度凄凉,寂寞罗池客。——吴文英《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26、石类支机影,池似泛槎流。——李峤《同赋山居七夕》

27、听露井梧桐,楚骚成韵。——吴文英《惜秋华·七夕》

28、人间刚道隔年期,指天上、方才隔夜。——严蕊《鹊桥仙·碧梧初出》

29、流苏翠帐星渚间,环佩无声灯寂寂。——王建《七夕曲》

30、抛梭振镊动明?,为有秋期眠不足。——王建《七夕曲》

31、滴露和云,添花补柳,梳洗工夫。——乔吉《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32、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关于节气大雪的诗句精选

全文共 965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古代将大雪分为三候:“一候鹃鸥不呜;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这是说此时因天气寒冷,寒号鸟也不再呜叫了。yuwenmi小编整理了大雪的古诗句,欢迎欣赏与借鉴。

罗隐的《雪》: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祖咏《终南望余雪》: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唐 高骈的《对雪》: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

张孜《雪 诗》:长安大雪天, 鸟雀难相觅。 其中豪贵家, 捣椒泥四壁。 到处爇红炉, 周回下罗幂。 暖手调金丝, 蘸甲斟琼液。 醉唱玉尘飞, 困融香汁滴。 岂知饥寒人, 手脚生皴劈

宋代 黄庭坚《咏雪诗》:连空春雪明如洗,忽忆江清水见沙。夜听疏疏还密密,晓看整整复斜斜。风回共作婆娑舞,天巧能开顷刻花。正使尽情寒至骨,不妨桃李用年华 。

宋·张元《雪》: 五丁仗剑决云霓,直取天河下帝畿。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陆游.《夜大雪歌》:朔风吹雪飞万里,三更蔌蔌呜窗纸。初疑天女下散花,复恐麻姑行掷米。

陆游《谢雪方拜天庆庭中雪复作》:佩玉姗姗霭众真,竟烦一雪慰疲民。未看舞鹤随风盖,先喜飘花集拜茵。耕垅土膏千耦出,市楼酒贱万家春,使君老去悲才尽,诗句难追节物新。

卢梅坡《雪梅》 梅雪争春来肯降,骚人搁笔费平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元·黄庚《雪》:片片随风整复斜,飘来老鬓觉添华。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远岸未春飞柳絮,前村破晓压梅花。羔羊金帐应粗俗,自掬冰泉煮石茶。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仰面观太虚,疑是玉龙斗。纷纷鳞甲飞,顷刻遍宇宙。

《诗经》中《小雅、采薇》的末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南朝梁吴均有一首《咏雪》五言诗,近于律体,是历来传诵的名篇:“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不见杨柳春,徒见桂枝白。零泪无人道,相思空何益。”

唐·李白《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唐·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岑参的《白雪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韩愈的《春雪》: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有关于描写美景的拟人诗句大全

全文共 1004 字

+ 加入清单

描写美景拟人诗句大全,希望有关于描写美景的拟人诗句大全的文章描写美景的拟人诗句大全能对您有所帮助!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南朝齐·萧悫《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唐·杜甫《秋兴八首》

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唐·杜甫《秋兴八首》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唐·白居易《司马宅》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刘禹锡《秋词二首》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府·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描写太阳的诗句

全文共 985 字

+ 加入清单

一、 日光微漏潭见底,水气上薄云成堆。——陆游《山中得长句戏呈周辅并简朱县丞》

二、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三、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四、 杲杲冬日光,明暖真可爱。——白居易《自在》

五、 浅溪受日光炯碎,野林参天阴翳长。——王安石《寄平甫弟衢州道中》

六、 朝云四集,日夕布散。素景垂光,明星有烂。——《咏怀诗十三首》其七

七、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八、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九、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

十、 重冈北面起,竟日阳光留。——杜甫《寄赞上人》

十一、 夕阳方在半,忽堕乱流中。——郭麐《登吴山望江》

十二、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苏轼《花影》

十三、 阳光满前户,雪水半中庭。——白居易《早春即事》

十四、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十五、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

十六、 叹息西窗过隙驹,微阳初至日光舒。——黄庭坚《窗日》

十七、 晓连星影出,晚带日光悬。——刘禹锡《咏红柿子》

十八、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十九、 日没不周西,月出丹渊中。阳精蔽不见,阴光代为雄。——《采薪者歌》

二十、 为忧鵩鸟至,只恐日光斜。——白居易《和春深二十首》

二十一、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

二十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二十三、 朝日不再盛,白日忽西幽。——阮籍《咏怀八十二首》 其三十二

二十四、 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周邦彦《玉楼春》

二十五、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

二十六、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忆江南》

二十七、 日光斜照集灵台,红树花迎晓露开。——张祜《集灵台二首》

二十八、 虫缘有病叶,土瘦无新枝。 太阳岂我偏,檐影为蔽亏。《秋日杂兴》范成大

二十九、 柘袍临池侍三千,红妆照日光流渊。——苏轼《书韩干牧马图》

三十、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乐游原》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立秋节气的气象谚语大全

全文共 979 字

+ 加入清单

七月秋风雨,八月秋风凉。

立秋温不降,庄稼长得强。

立了秋,哪里有雨哪里收。

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

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

立秋有雨丘丘收,立秋无雨人人忧。

秋旱如刀刮。

春旱播种难,秋旱减一半。

立秋雨滴,谷把头低。

立秋雨丰,黍子返青。

三伏有雨好种麦。

七月不保墒,种麦打饥荒。

马吃夜里草,麦收七月墒。

秋不凉,粒不黄。

昼夜温差大,有利籽粒发。

麦到芒种,稻(早稻)到立秋。

立秋种荞麦,秋分麦入土。

立秋十日遍地红。

立秋十八日,寸草结籽粒。

立秋三日遍地红。

立秋三日见秫头。

立秋三日见秫秸。

七月七,掐着吃(早谷)。

立秋十日割早黍,处暑三日无青穆。

立秋温度高,红蜘蛛少不了。

遍地喷农药,火龙不见少,一场凉风没事了。

七月水连坡,来年蚂蚱多。

水面如镜,招来蝗虫。

今秋蝗虫产下卵,来年夏季出蝗蝻。

精耕细作除蝗害,荒地开垦能免灾。

高粱扛了枪,不怕水汪汪。

高粱不没头,就能获丰收。

站着不怕大水泡,遇风倒伏就坏了。

玉米天穗出,管理莫疏忽,追施攻粒肥,粒大棒子粗。

立秋锄晚田,地松籽粒满。

晚田晚田,三日两遍。

高粱扛了枪,一锄一成粮。

打了老叶耪一遍,高粱粒子眼瞪圆。

七月雨,八月旱,棉花桃子像鸡蛋。

立了秋,把头揪。

立秋才去头,晚了两三候。

立秋的蕾,白露的花,十年就有九白搭。

立秋的蕾,白露的花,温高霜晚收棉花,温低霜早就白搭。

秋旱接伏旱,棉田还得灌。

棉田再旱,不能漫灌。

大背开沟,细水慢流。

追肥日期到下限,再向后拖不沾贤(指棉)。

氮肥追得多,贪青晚熟光发棵。

杈耳继续抹,边心统统掐。

边心全部捋,四门落上锁。

立秋管葱,快把土壅。

要吃葱,高里封。

吃辣葱,炕洞壅。

要想吃辣葱,得使炕洞壅。

六有壅,七月上,八月再看葱发旺。

草里的冬瓜,屋脊上的葫芦。

姜在地里长,土里要干爽。

立秋前,三四天,白菜下种莫迟延。

中伏萝卜末伏菜,立秋前后大白菜。

立秋种,处暑移,十年就有九不离。

立秋播种,处暑移栽,白露晒盘,秋分拢帮,寒露平口,霜降灌心,立冬砍菜。

立秋摘花椒,立冬打软枣。

七月七,生瓜梨枣都中吃。

立了秋,苹果梨子陆续揪。

立秋温度高,果梨灌浆饱。

立秋温度高,果子着色好。

果树保好叶,明年多结果。

立秋温还高,肥料大积造。

牲畜细心管,预防牛流感。

牲口棚里勤打扫,一年四季疾病少。

喂牲口,没有巧,牛栏马棚勤打扫。

立秋处暑温度高,喂鱼注意多投草(料)。

发现鱼病药早用,增产增收有保证。

七月菱角八月藕,九月才吃老鸡头(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描写春节的诗句

全文共 994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 皇甫冉《春思》

一年滴尽莲花漏。 —— 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 苏轼《守岁》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 叶颙《已酉新正》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 孔尚任《甲午元旦》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 —— 范成大《卖痴呆词》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王安石《元日》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王湾《次北固山下》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王安石《元日》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 高适《除夜作》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 文征明《拜年》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 来鹄《除夜》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 白居易《除夜》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 刘长卿《新年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 苏轼《守岁》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 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 —— 钱谦益《丁卯元日》

天上风云庆会时 —— 陈献章《元旦试笔(选一)》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 文天祥《除夜》

八神奉命调金鼎,一气回春满降囊。 —— 瞿佑《屠苏酒》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 陆游《除夜雪》

年年此夕费吟呻,儿女灯前窃笑频。 —— 黄景仁《癸巳除夕偶成》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 孟浩然《田家元日》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 薛道衡《人日思归》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祝延安景物华。 —— 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 苏轼《守岁》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 苏轼《守岁》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 戴复古《除夜》

我来属芳节,解榻时相悦。 —— 李白《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

立春除夕,并为一日,此事今年创见。 —— 郭应祥《鹊桥仙(丙寅除夕立春,骨...》

调露初迎绮春节,承云遽践苍霄驭。 —— 佚名《郊庙歌辞。五郊乐章。舒和》

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 —— 戴复古《除夜》

问暮鸦:何处阿戎家? —— 张雨《喜春来·泰定三年丙寅岁除...》

蜡鹅花下烛如银。 —— 李慈铭《临江仙·癸未除夕作》

瓦瓯篷底送年华。 —— 张雨《喜春来·泰定三年丙寅岁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描写美景的拟人诗句集锦

全文共 954 字

+ 加入清单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南朝齐·萧悫《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唐·杜甫《秋兴八首》

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唐·杜甫《秋兴八首》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唐·白居易《司马宅》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刘禹锡《秋词二首》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府·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描写端午节的优美诗句

全文共 1047 字

+ 加入清单

1、淡妆浓抹,西湖人面两奇绝。菖蒲角黍家家节。水戏鱼龙,十里画帘揭。凌波无限生尘袜,冰肌莹彻香罗雪。游船且莫催归楫,遮莫黄昏,天外有新月。

-宋 赵长卿《醉落魄 重午》

2、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宋 赵蕃,《端午三首》其二

3、红藕丝,白藕丝,艾虎衫裁金缕衣。钗头双荔枝。鬓符儿,背符儿,"鬼"在心头符怎知?相思十二时。

--宋 李石《长相思 重午》

4、醉看葵柳怀旧事,馋思樱笋梦吾庐。向时痴绝今愁绝,自读《离骚》些老夫。

5、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

--唐 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6、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唐 殷尧潘《端午日》

7、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唐 文秀《端午》

8、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

--宋 宋祁《屈原祠》

9、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宋 欧阳修《鱼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10、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宋 苏轼《屈原塔》

11、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

--宋 苏轼《少年游 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12、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 --宋 苏轼《浣溪沙 端午》下阕

13、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

--宋 苏轼《浣溪沙 端午》

14、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

--宋 张耒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15、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在,只留《离骚》在世间。 --宋 张耒《和端午》

16、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

--宋 秦观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17、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着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 --宋 黄裳《喜迁莺 端午泛湖》

18、朱颜老去,清风好在,未减佳辰欢聚。趣腊酒深斟,菖蒲细糁,围坐从儿女。还同子美,江村长夏,闲对燕飞鸥舞。 --宋 晁补之《永遇乐 端午》

19、高咏楚辞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宋 陈与义《临江仙》

20、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

-宋 杨无咎《齐天乐 端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描写孝敬父母的诗句

全文共 993 字

+ 加入清单

庄子说,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下面是描写孝敬父母诗句,也许对你有帮助哦。

1) 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2) 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意思是: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李毓秀《弟子规》

3)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4) 内睦者,家道昌。——林逋

5)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6)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7)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

8) 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

9) 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孟轲

10)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11)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12)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13) 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

14)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15) 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增广贤文》

16)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李毓秀《弟子规》

17)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18) 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

19)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20)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21)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22)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23) 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劝报亲恩篇》

24) 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25)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26)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27)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28)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29)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描写冬天的诗句

全文共 1042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下面是小编收集到的一些关于冬天的诗词,供欣赏,希望您能喜欢。

描写冬天的诗句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艳(吕本中)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罗万朵云。(元稹)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诗经·邶风·北风》

雨雪瀌瀌,見晛曰消—《诗经·小雅·角弓》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慄。—汉·《古诗孟冬寒气至》

寒风吹我骨,严霜切我肌。

汉·《古诗童童孤生柳》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凄凄:寒凉。翳翳:阴暗。希:少。在目:眼睛所见。皓:白。

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唐·韩翃《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一作张继诗)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唐·韩愈《李花二首》:“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釣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

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

肃杀:严酷萧瑟的样子。

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叫:风声如吼。

唐·孟郊《苦寒吟》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唐·元稹《南秦雪》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称雪花。琼枝: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

唐·高骈《对雪》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唐·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两句写雪花纷飞的景象。

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

咽:泉水因冰冻而流动不畅,因以呜咽来形容。吟:歌吟。

唐·刘驾《苦寒吟》:“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玉龙:形容飞雪。败鳞残甲:形容雪片乱舞如鳞甲之片纷纷坠落。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四引《西清诗话》载张元作《雪》诗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玉:喻白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描写冬天的诗句

全文共 1035 字

+ 加入清单

1. 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2. 高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3.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4. 刘宗元《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5. 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6. 毛泽东《咏梅》“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白雪茫茫 银装素裹 万里雪飘 千里冰封 白雪皑皑

冰天雪地 寒气袭人 寒冬腊月 冰清玉洁 滴水成冰

瑞雪纷飞 冰封雪盖 漫天飞雪 雪虐风饕 朔风凛冽

寒气逼人 雪上加霜 阳春白雪 冬日夏云 冬温夏清

无冬无夏 秋收冬藏 冬裘夏葛 十冬腊月 冬寒抱冰

雪中送炭 霜露之感 冷暖自知 冷若冰霜 冰寒于水

岁暮天寒 天寒地冻 冰天雪窑 冰山难靠 冰雪聪明

冰魂雪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春冰虎尾

凛若冰霜 雪窖冰天 漫天风雪

残冬腊月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冬寒抱冰,夏热握火

白雪茫茫 银装素裹 万里雪飘 千里冰封 白雪皑皑

冰天雪地 寒气袭人 寒冬腊月 冰清玉洁 滴水成冰

瑞雪纷飞 冰封雪盖 漫天飞雪 雪虐风饕 朔风凛冽

寒气逼人 雪上加霜 阳春白雪 冬日夏云 冬温夏清

无冬无夏 秋收冬藏 冬裘夏葛 十冬腊月 冬寒抱冰

雪中送炭 霜露之感 冷暖自知 冷若冰霜 冰寒于水

岁暮天寒 天寒地冻 冰天雪窑 冰山难靠 冰雪聪明

冰魂雪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春冰虎尾 冬烘先生

冬裘夏葛 冬日可爱 冬日夏云 冬扇夏炉 冬温夏凊

十冬腊月冬天

天寒地冻 北风呼啸 滴水成冰 寒冬腊月 瑞雪纷飞 冰天雪地

冬天的景色

冰封雪盖 漫天飞雪 白雪皑皑 冰封大地 冰天雪地

描写冬天的词语

傲雪凌霜 白雪皑皑 冰天雪地 滴水成冰 鹅毛大雪 风雪交加 寒冬腊月寒风刺骨 寒风呼啸

寒风凛冽 寒风怒号 寒意肃杀 呵气成霜 隆冬季节 漫天风雪 天寒地冻雪花飞扬 雪满长空

银装素裹 数九寒天

冰天雪地 风雪交加 傲雪凌霜 寒风刺骨 寒风呼啸 滴水成冰 寒冬腊月

呵气成霜 雪满长空 漫天风雪 雪花飞扬 寒风怒号 鹅毛大雪 冰天雪地

风雪交加 傲雪凌霜 寒风刺骨 寒风呼啸 滴水成冰 寒冬腊月 寒风怒号

雪满长空 漫天风雪 雪花飞扬 天寒地冻 隆冬季节 寒冬腊月 冰天雪地

天寒地冻 滴水成冰 寒意肃杀 冰天雪地 寒冬腊月 大雪纷飞、鹅毛大雪、

雪压冬云、白雪铺地、白雪皑皑、风雪漫天、瑞雪飘舞、冰凝雪积、滴水成冰、千里冰封、呵气成霜、寒风彻骨、寒风凛冽、风雪交加、傲雪凌霜、雪满长空、漫天风雪、雪花飞扬、寒风怒号、雨雪瀌瀌 粉妆玉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有关钱塘江大潮诗句的描写

全文共 1046 字

+ 加入清单

钱塘江是个著名的旅游景点,在古代就已被世人歌颂。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古诗,快来看看吧。

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

——王在晋《望江台》

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

——李廓《忆钱塘》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刘禹锡《浪淘沙》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照日秋空迥,浮天渤解宽。惊涛来似雪,一座凌生寒。

——孟浩然《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海神东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如连山喷雪来。

——李白《横江词》

浙江悠悠海西绿,惊涛日夜两翻覆。钱塘郭里看潮人,直至白头看不足。

——徐凝《观浙江涛》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红旗青盖互明末,黑沙白浪相吞屠。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情此景那两得。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鹄。

——苏轼《观浙江涛》

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

——毛泽东《七绝·观潮》

八月十五夜, 月色随处好。 不择茅屋与市楼, 况我官居似蓬岛。 风味堂前野桔香, 剑潭桥畔秋荷老。 八月十八潮, 壮观天下无。 鲲鹏水击三千里, 组练长驱十万夫; 红旗青盖互明灭, 黑沙白浪相吞屠。 人生会合古难必。 此景此行那两得? 愿君闻此添蜡烛, 门外白袍如立鹄。

当年时任杭州通判的苏东坡,同情那些望眼欲穿等候成绩的考生,写成这首《催试官考较戏作》,希望阅卷官挑灯夜战迅速批出考卷,好让考生们轻松愉快地去欣赏八月十八的钱塘江涌潮。

《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照日秋空迥,浮天渤解宽。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

《浪涛沙》“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潮》“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不独光阴朝复暮,杭州老去被潮催。”

《钱塘江潮》“怒声汹汹势悠悠,罗刹江边地欲浮。 漫道往来存大信,也知反覆向平流。 任抛巨浸疑无底,猛过西陵只有头。 至竟朝昏谁主掌,好骑赪鲤问阳侯。 ”

《七绝·观潮》“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 ”

北宋诗人王师道所写赞美钱塘江潮的诗句《十七日观潮》也一直被人们传颂着:“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清。”这是唐代王维咏潮的诗句。它的大意是:夕阳西下了,晚潮涌来,江水猛涨,碧水和蓝天连成一片,好像春色充塞着天地。既写了海潮的巨大气势,又写了它特殊的壮观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描写离别的伤感诗句优选

全文共 1021 字

+ 加入清单

作个归期天已许。 —— 苏轼《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

春水别来应到海,小松生命合禁霜。 —— 李觏《秋晚悲怀》

玉颜红烛忽惊春,微步凌波暗拂尘。 —— 羊士谔《彭州萧使君出妓夜宴见送》

堪笑一叶漂零,重来淮水,正凉风新发。 —— 文天祥《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

东风兮东风,为我吹行云使西来。 —— 李白《久别离》

杜鹃声里长门暮。 —— 刘辰翁《兰陵王·丙子送春》

孝廉因岁贡,怀橘向秦川。 —— 孟浩然《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东路云山合,南天瘴疠和。 —— 高適《送郑侍御谪闽中》

桂花时节约重还。 —— 纳兰性德《于中好·送梁汾南还为题小影》

接淅报官府,敢违王事程。 —— 黄庭坚《十二月十九日夜中发鄂渚晓...》

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 —— 刘长卿《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 —— 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嗟万事难忘,惟是轻别。 —— 周邦彦《浪淘沙慢·晓阴重》

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 —— 张籍《没蕃故人》

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 —— 王昌龄《送狄宗亨》

谢公终一起,相与济苍生。 —— 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

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 —— 王琪《望江南·江南月》

胡姬招素手,延客醉金樽。 —— 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

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月。 —— 辛弃疾《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远与君别者,乃至雁门关。 —— 江淹《古离别

去年离别雁初归,今夜裁缝萤已飞。 —— 张纮《闺怨 》

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 —— 李白《江夏别宋之悌》

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 —— 岑参《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大都秋雁少,只是夜猿多。 —— 高適《送郑侍御谪闽中》

尊前不用翠眉颦。 —— 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 —— 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 —— 岑参《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夜来雨横与风狂,断送西园满地香。 —— 阿鲁威《湘妃怨·夜来雨横与风狂》

不学燕丹客,空歌易水寒。 —— 骆宾王《送郑少府入辽共赋侠客远从戎》

目断楚天遥,不见春归路。 —— 如晦《楚天遥过清江引·有意送春归》

雪中何以赠君别,惟有青青松树枝。 —— 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 —— 刘长卿《送李中丞之襄州 》

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 —— 张籍《蓟北旅思 》

无端更借樵风送。 —— 贺铸《菩萨蛮·彩舟载得离愁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描写秋雨的诗句精选

全文共 975 字

+ 加入清单

球台你是萧瑟的季节,在秋天这一天我们总是有着太多的思绪被挖掘。小编整理了关于秋天的古诗精选,快来看看吧。

鹧鸪天·秋雨(兰叶儿1)

似水如云一片心。落花时节洗荷裙。不妨碎里寻知己,难免悲中溅泪痕。

千尺玉,万条银。清音一曲谢花神。漫随风剪香魂瘦,梦里频思那个春。

七绝·秋雨缠绵弹柳弦

秋雨绵绵弹柳弦,

薄衣疏影梦悠然。

凭风弄叶千般意,

指挑云帘觅晚蝉。

七绝·秋雨夜有感(新韵)

长宵无那欲西风,细雨敲窗问几更。

倦客空知难对语,屋檐滴碎是秋声。

五绝·秋雨

滴滴透心凉,丝丝入梦长。

秋娘何事怅?泪洒瘦花黄。

七绝·秋雨(新韵)

西来秋雨扣窗棂,

小寄哀思痛诉情。

孤影独灯枝叶瘦,

泪沾襟透待天明。

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长恨歌》【唐】白居易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李凭箜篌引【唐五代】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叫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栾家濑》【唐五代】王维

飒飒秋雨中, 浅浅石榴泻。

跳波自相渐, 白鹭惊复下。

减字木兰花【清】纳兰性德

相逢不语, 一朵芙蓉著秋雨。 小晕红潮, 斜溜鬟心只凤翘。

待将低唤, 直为凝情恐人见。 欲诉幽怀, 转过回栏叩玉钗。

《夜雨寄北》【唐】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声声慢》【宋】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关于雪的手抄报内容:描写雪的诗句

全文共 1006 字

+ 加入清单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 韩愈《春雪》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 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 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 毛泽东《沁园春·雪》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 韩愈《晚春》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 祖咏《终南望馀雪 》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 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 王维《观猎》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 毛泽东《沁园春·雪》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 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 卢梅坡《雪梅·其一》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 毛泽东《沁园春·雪》

蛾儿雪柳黄金缕。 ——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 高骈《对雪》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 毛泽东《沁园春·雪》

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 纳兰性德《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 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雪里已知春信至。 —— 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 王冕《白梅》

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 —— 张孝祥《水调歌头·和庞佑父》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 韩愈《春雪》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 齐己《早梅》

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 —— 冯延巳《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 祖咏《终南望馀雪 》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 杜甫《阁夜》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 —— 周邦彦《少年游·并刀如水》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 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 陆游《梅花绝句》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 陈毅《青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描写七夕的诗句

全文共 1037 字

+ 加入清单

1、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白居易《七夕》

2、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宋·晏几道《七夕》

3、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唐·李商隐《辛未七夕》

4、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孟浩然《他乡七夕》

5、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明·汤显祖《七夕醉答君东》

6、叶茂枝繁花飘香,晶莹剔透滴露裳。七星伴月云追步,夕夕佳人伴衷肠。——夜之鹰《七夕》

7、星月同辉映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奈何缱绻催华发,更是无言叹路遥。——阿烺《咏七夕》

8、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唐·孟郊《七夕》

9、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晏几道《鹧鸪天·七夕》

10、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11、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12、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13、桑蚕不作茧,尽夜长悬丝。——晋·《七夕夜女歌》

14、七夕话语七夕梦,天上人间齐欢腾。牛郎织女会天河,鹊桥年年盼相逢。——遥遥长安《七夕梦》

15、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杜甫《牵牛织女》

16、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唐·罗隐《七夕》

17、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18、泛爱风魔挚爱难,三江苦水半觥甜。七夕哭诉声幽远,欲燃红玫畛陌妍。——艾临《七夕外韵》

19、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唐·杨璞《七夕》

20、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范成大《鹊桥仙·七夕》

21、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飚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柳永《二郎神·炎光谢》

22、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唐·权德舆《七夕》

23、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崔颢《七夕》

24、织就云霞梦杳渺,望穿河汉水空流。来生缘定君须记,牵手西湖同泛舟。——《七夕》

25、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唐·徐凝《七夕》

26、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唐·宋之问《七夕》

27、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唐·李商隐《马嵬其二》

28、向日穿针易,临风整线难。——唐·祖咏·《七夕》

29、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清·姚燮《韩庄闸舟中七夕》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描写秋天景色的古诗句

全文共 1031 字

+ 加入清单

沁园春·梦冷蘅芜

作者:纳兰性德

梦冷蘅芜,却望姗姗,是耶非耶。怅兰膏渍粉,尚留犀合;金泥蹙绣,空掩蝉纱。影弱难持,缘深暂隔,只当离愁滞海涯。归来也,趁星前月底,魂在梨花。鸾胶纵续琵琶,问可及、当年萼绿华。但无端摧折,恶经风浪;不如零落,判委尘沙。最忆相看,娇讹道字,手剪银灯自泼茶。令已矣,便...

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作者:吕本中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琵琶仙·中秋

作者:纳兰性德

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花径里、戏捉迷藏,曾惹下萧萧井梧叶。记否轻纨小扇,又几番凉热.。只落得,填膺百感,总茫茫、不关离别。一任紫玉无情,夜寒吹裂。...

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作者:辛弃疾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刬地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经别。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闻道绮陌东头,行人长见,帘底纤纤月。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

商山早行

作者: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明驿墙 一作:照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蝶恋花·春涨一篙添水面

作者:范成大

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 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

唐雎不辱使命

作者:刘向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

和袭美木兰后池三咏·白莲

作者:陆龟蒙

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秋词二首

作者: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潜别离

作者:白居易

不得哭,潜别离。不得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深笼夜锁独栖鸟,利剑春断连理枝。河水虽浊有清日,乌头虽黑有白时。惟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

更多热门好词好句文章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