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贾岛推敲古诗句的故事(汇总17篇)

寓言故事总是告诉我们一些浅显易懂的道理,给我们启发。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贾岛推敲古诗句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浏览

7717

作文

17

篇1:清明古诗改成故事

全文共 957 字

+ 加入清单

回忆九百多年前的清明节,我——黄庭坚一人徘徊在清明的道路上。

清明是春天的代表,桃花爬上了枝头,张开那羞答答的笑脸,李花穿上了雪白的花衣。春雷万钧,动物、植物都充满了活力,生机。兔子在一冬眠后,仿佛拥有了魔力,快活的在树林中又跑又跳。鸟儿披上了美丽的新衣,从窝里钻出,跳上枝头又唱又跳,宇宙给生命注满了生机。春雨绵绵,雨露从树叶上流泻出来,从枝头滴落下来,从小河中流露出来,从世界的每个角落展现出来。

但清明是悲伤的。每当想到清明,第一想到的就是逝去的亲朋好友。清明节时,上天仿佛也在哭泣,淌下滴滴眼泪。为那些为我们付出的人流出兴奋的泪,为那些不劳而获的人流下伤心的泪。郊外的墓地里,埋葬着死者。从生到死,从死想到生,死者长眠于地下,而活者而为这些死者而感到悲伤。我看着这清明美妙的景色,不禁想在长眠于地下的人看不见这处处美景而暗自悲伤。人生各自不相同,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有的人死就去了,而对国家没有丝毫奉献,而有的人去世时,还不停的想着国家的腐败与胜利。我想到了一个齐国人,一个没有一丝尊严的齐国人。他是那么的穷困,而不挣点钱,他整天偷偷摸摸的来到墓地,又偷偷摸摸的吃掉坟墓前那奉献给死人的食物,最后又偷偷摸摸的回家。回到家后,他不是忏悔自己自己做过的错误,而是在那和他的妻子讲他去了一个富人家里吃酒喝肉。这种人,没有一丝存在的价值,没有一丝尊严。这让我又想到了那些高士——春秋战国的介子推。他帮助晋文公建国后,不是大吃大玩,而是隐居山中,过着朴素简单的生活。晋文公请他出来做官,而介子推宁愿在山中过着朴素的生活,而晋文公想让他出关来帮助他,便下令把山烧了。而等火灭后,介子推却没有下来,晋文公带兵上去一看,哪知介子推和他的老母亲烧死在一棵树下。晋文公非常惭愧。

我由清明那百花盛开的美景想想到了荒原的逝者,想到人生的价值。我感叹的说:“虽然无论智愚高低,最后都是蓬蒿一丘,但是人生的意义却大不相同。”所以,我写下了清明这首表达人生价值观的诗——佳节清明桃花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回到现在,我回忆当时看到大自然的一片生机,想到的却是人世间不可逃脱的死亡命运,一种消极虚无的思想,悲凉的情绪缠绕于诗行间……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清明古诗改成故事

全文共 745 字

+ 加入清单

在900年,我,黄庭坚,在4月的郊外郊游,踏青。只不过是一个人。

正好是清明时间,春雷万钧惊醒万物,宇宙给大自然带来了蓬勃的生机。春雨绵绵,大地上长出一片片芳草,桃李也接连盛开。但那田野的荒芜之地,是一座座墓地,死者长眠于地下,让活在这世上的人心里一阵难过。死和生,仅一线之隔,人生的意义又是什么呢?但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有人过得好,有人过得不好,那是她自己的造化。

在古代,有个齐国人生活没有尊严。没有东西吃了,便在人家祭奠亲人的地方乞讨供给先人的祭品。若是人家不给,就等他拜祭完了,走远了以后偷走。回到家后,和妻子与小妾说:“今天又有人请我吃饭了。”一副骄傲的样子。说文雅点叫没尊严,说得难听点就是不要脸!这种人的人生猥琐卑下,毫无人格尊严。

而另一种人却有着完全不同的生活。如春秋战国时的介子推,他辅助晋文公即位重新建国没有要求高官厚禄,他宁可隐居山中。但晋文公非常想让他做个高官,继续帮助自己治理国家。于是,他来到深山,下令放火烧山逼出介子推。但等大火灭去,仍没有人出来。晋文公带众人搜查,终于在一颗被烧焦的大树下找到了他与老母亲的尸体,晋文公后悔莫及,但为时已晚。这种人,难道不值得我们尊敬。缅怀吗?晋文公也应该也是这样想的,为他举行了厚葬。

人,自然有的聪慧有的愚笨。但人生不能过的留下遗憾或碌碌无为!若是和那齐人一样,撒谎吹嘘,猥琐卑下,那和咸鱼有什么区别!但若与介子推一样,志气不可动摇,宁焚死在绵山中也不屈服于人!不过,最后,人总还会就结束生命,还是埋葬在黄土里,哪能分出高低呢?

借用司马迁的一句话,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你是要像鸿毛还是泰山一样死去,还是那一句:全看你的造化了!

我,黄庭坚,定要成为那重于泰山,世人缅怀,而不是那种死不足惜,向咸鱼一样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反复推敲成语故事_400字

全文共 377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故事】唐朝时期,诗人贾岛因考试不中就去当和尚,法名无本。他爱好作诗,作诗时十分认真。一次得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便去请教韩愈,韩愈建议他用“僧敲月下门”,韩愈被贾岛的这种严谨治学所感动。

【出处】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着‘推’字,炼之未定。《诗话总龟》

【解释】多次捉摸,选择最佳方案。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仔细琢磨

【近义词】仔细琢磨

【成语例句】

◎经过反复推敲,我们终于选择了这个方案。

◎对我们起草的《创作情况汇报》,他在统改全稿时,总是要反复推敲,字斟句酌。

◎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反复推敲。

◎不是看见什么就画什么、也不是主观主义地对待客观实际的画家,其所以能够遵循客观实际的法则而又能够充分发挥构思的主观作用,从而创造出富于感染力的形象,除了其他条件之外,也依靠他在创作过程中的反复推敲。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清明古诗改成故事

全文共 732 字

+ 加入清单

在九百多年前,我,一个著名的诗人,黄庭坚,今天我将独自一人去踏青扫墓。

我看着郊外的美景:桃花、李花竞相开放,似乎是要为清明这个时节做些装饰。但是我的好心情在看到那些被荒弃的田地和长满杂草的坟地时,消失殆尽。而在清明明明是祭祀的,为什么会这样:一声雷把所有动物惊醒,而雨后的草木却愈加茂盛。明明是一幅生机盎然的景象,却怎么也让我高兴不起来。不过看到此景,倒是想起了两个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齐人,在清明时节向来祭祀死人的人们祈求祭品,倘若不给,就在那些人走后,偷偷的把好酒好肉,全部吞咽下肚。吃得油嘴腻脸,回到家里,还对妻子和小妾撒谎吹嘘,他是在某个当大官的朋友家里吃喝,说主人如何如何盛情招待他。这种人生猥琐卑下,毫无人格尊严。

而另外一个故事的主人公,可就高尚了多。他叫介子推,是一位帮助晋文公建国的大功臣,却因不喜做官,而隐居深山,晋文公甚觉他是人才,便多次请介子推做官,做大官,可介子推,不愿再搅入宫廷的尔虞我诈,便没有接邀,这时,晋文公又听信小人罔言,认为介子推不愿接邀,是拂了他的面子,便听了一位大臣的建议:由三面放火烧介子推隐居的那座深山,在没有放火的那面,等待他的下山。不久火便以燎原之势冲上山顶,晋文公和大臣们在山下等了很久,甚至于连火都熄灭了,还不见介子推的身影,便率领众大臣上山前去寻找,看见介子推和他的老母烧死在一个大树下,而那棵大树离介子推的木屋并不远。这时晋文公后悔极了,不仅把介子推和他老母厚葬,并从那棵烧焦的树中取出一块木头,做成拖鞋,天天穿在脚上,“足下”便是出于此。

我想完这两个故事,似乎看到了齐人那奸诈的嘴脸,介子推那高尚的样子。

唉!我不由有叹而发。人固有一死,你是愿意重于泰山,还是愿意轻于鸿毛呢,我相信你的选择是正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古诗里的故事作文

全文共 50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的语文课上,我们学完了《别董大》这首诗后,做完课堂作业,老师还给我们讲了关于汪伦与李白的故事,这个故事是书上没有的。

故事内容是:在唐朝时,汪伦和李白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有一天,汪伦想,李白是个大诗人,又是我的好朋友,可从来没为我写过一首诗。于是,他把李白请到他家对他说:“朋友,请你为我做一首诗吧。”李白答应了,就在汪伦家住了下来。汪伦每天都拿出好酒好菜招待他,可奇怪了,李白却作不出诗来了。

一天,汪伦出去做事了,李白想,我在朋友这里这样大吃大喝,真不好意思,于是他决定回家。他走了一会儿后,汪伦回家发现李白不见了,就想:李白这样不辞而别,一定是我没有拿出最好的热情招待他,所以他不跟我道别就走了。对了,不是说李白喝酒后就能作出诗吗?于是,汪伦拿出两坛最好的酒挑着去追李白,他来到桃花潭边发现李白正要乘船回家。汪伦大喊:“喂——船家停一停!”这时,站在船头的李白望着赶来送行的朋友脱口而出《赠汪伦》这首诗: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伍老师的故事讲完后,我们都开心地笑了。接着老师又告诉我们《赠汪伦》这首诗和《别董大》一样,也是一首送别诗。我想,老师的知识真多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古诗改写成故事把古诗改成小故事

全文共 650 字

+ 加入清单

秋天已不知不觉地到来洛阳城,寒风瑟瑟,大雁南飞,草儿枯了,树叶黄了。

一间简陋的茅屋里,唐代大诗人张籍趴在窗前,思念着千里之外的故乡和妻儿,感到十分惆怅。此时此刻,唯有写信才能抒发自己对妻子深深的思念和对孩子切切的挂牵。于是张籍提笔写道。

亲爱的妻:

你好!我客居洛阳很久了,不知二老身体可好?家里的孩子可听话吗?私塾里读书乖巧吗?今年家里的收成还行吧?日子还度得下去吗?我在京城杂事缠身,一时半会还脱身不了,但不用担心,我会照顾好自己的,天天盼着何时能衣锦还乡,你们自己多多保重!......相公:张籍

794年10月23日

写完信,张籍披上大衣,小心地折好信,放入衣袋里,带上门出去了。

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张籍挤来挤去,好不容易才来到驿馆门前。他不停地踱着步,焦急地等待送信人的到来。

一条大理石铺成的路上,出现了一匹白马。一位穿着朴素的人骑在马上,奔驰过来。“是送信人!”张籍兴奋地喊,“我要寄信!”送信人驾驭着白马来到张籍身边。张籍小心翼翼地掏出信,说:“这是我的家书,请尽快送到。”“好的”。送信人郑重地接过信,刚放进口袋里,准备驱马离开,突然又被张籍叫住,“再让我修改修改吧!”于是他赶忙取出笔,在信中又加了一句:祝你们平平安安,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这才把信交给送信人。“啪、啪--”皮鞭抽在马身上,马惊叫一声,便朝他故乡飞奔而去。

望着送信人离去的背影,张籍感慨万千。于是,他拿出纸,提笔写下流芳百世的古诗《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纸,早已被泪水打湿……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古诗秋思改写成小故事

全文共 575 字

+ 加入清单

那寒冷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里,街上几乎没有行人,树叶也被无情的秋风吹得沙沙直响。张籍孤身一人漫步街上,突然,巷口闪出一个熟悉的身影,啊!那不是邻村的张云吗?他快步走上前,二人见后都激动不已,两人都各自谈起了身边的事。张云突然提到明天要回趟家,张籍说:“兄弟,请帮我带封书信,好吗?”“行!”张云笑着说。

张籍很高兴,马不停蹄地赶回家。匆匆准备好笔、墨、纸、砚,可刚提起手中的笔,一时却不知从哪写起,他又放下手中的笔,不禁回忆起家中父母、妻儿那张张熟悉的脸,还有家门口水池里那活蹦乱跳的鱼、院子里可爱的鸡鸭、小孩玩耍的情景……不知不觉,几滴不争气的眼泪便夺眶而出。

他思考了一个晚上,天快亮了,他知道再不写就来不及了,他奋笔疾书道:家中的日子过得可好?妻呀!多帮忙照顾我们那年迈的父母和幼小的孩儿。爸、妈,您们要多保重呀!我在这过得很好,不必为我担心……一口气写了9张,写完后又一遍遍看,总觉得还有什么内容没写。

第二天,把刚写好的信紧紧揣在怀里,恋恋不舍地把信交给了张云,张云刚要出发时,张籍又叫住了他:“兄弟,且慢,我再检查一下。” 过了一会儿,张籍又匆匆地添了几笔,这才把信放进信封,连声说:“实在对不起,耽搁了你的行程。”

张云上路了,张籍望着他的身影,泪水再次一涌而出,不禁吟诵道:“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我和古诗的故事作文500字

全文共 569 字

+ 加入清单

我爱读古诗,走进诗的大门我就像走进了一个美丽的世界。

小时候,妈妈就教我读古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萦绕耳畔;“谁言寸草心,报的三寸晖”朗朗上口……我只觉得这些诗念起来好听,并不知这些诗其中的道理,觉得古诗没什么特别,就和普通的诗歌一样,就是写的比较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直到有一天我才明白,原来诗中也有许多深刻的道理。

那天,我放学回到家,一打开门就看见妈妈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便兴冲冲地告诉妈妈:“妈妈!我今天又学了一首诗,是李白写的《题西林壁》,我觉得《题西林壁》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写得很好。”“那你知道这句诗的意思吗?”妈妈站起来,拍拍我的肩膀问。“意思?”我疑惑不解地问,“不就一首诗吗?还有意思?”“当然啦,像你小时候读的那首《静夜思》,就向我们诉说了诗人李白思念家乡的情景。”“哦?”我想了想,“那我以前读的《游子吟》呢?”“这首诗把人间的母子深情描写的非常感人。”“那今天的《题西林壁》呢?”妈妈摸摸我的头,笑而不答。我不服气,又拿出书一遍一遍地读着,忽然我眼前一亮,蹦跳着告诉妈妈:“这首诗告诉了我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深刻哲理!”妈妈会心一笑。

从此,我读古诗的时候,都想着去理解这些诗的意思,知道了《望庐山瀑布》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壮观的景象;《悯农》告诉了我们劳动的艰辛,劳动成果来之不易……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古诗里的故事作文

全文共 633 字

+ 加入清单

在充满书香气息的家庭影响下,从小,我就喜爱朗诵古诗文,并常常陶醉于其中,乐而忘返。

中秋节,与家人坐在一起享受着团圆,恍惚之间,我竟走入了东坡先生“何事长向别时圆?”的思乡情绪中。

中秋佳节,他独自一人,却无法与亲人相聚。所以,他举杯问青天,明月究竟几时会有?又埋怨月圆时分,他却与亲人离别。我陶醉于其中,与他一起感伤月亮的不公,她“不应有恨”哪!但先生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终究唤醒了我。是啊,何不带着美好的愿望,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现实呢?“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锦瑟,她是谁?商隐前辈,那是你的意中人吗?所以你会“一弦一柱思华年”?是因为太思念她了吧,所以“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连无情的事物也因你的痴情而变得有情,想必,它们也和我一样,陶醉在你“此情可待”的追忆里了吧!而我更是可惜你的“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清照,这是一位令我敬慕的女诗人。我常陶醉在她“误入藕花深处”的池塘中,与她一起“争渡,争渡”,看着“惊起一滩鸥鹭”,我不自觉的就心情舒畅。有时,想着她“日晚倦梳头”“人比黄花瘦”的憔悴面容,我心生怜惜,不禁也“欲语泪先流”。即使曾经发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言壮语,如今的她,作为一个女人、一个妻子,失去了以往相亲相爱的丈夫,怎能承受得住这“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痛苦?亲爱的夫君,你该陪在我的身旁,许我一个依靠的肩膀啊!我沉浸在那痛苦中,多想替清照这样呼唤啊!

古诗文里的故事,充满了怎样的魅力?我竟能如此的的陶醉于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清明古诗改成故事

全文共 438 字

+ 加入清单

在九百多年以前的一个清明节,桃花开了,李花笑了。我宋朝大诗人黄庭坚也出来踏青了。

前几天我刚刚被我的前任张三贬职了,心里十分不爽。正巧看到满树的桃花,顿时觉得轻松多了。走着走着,忽然看到路旁的地里立着几块墓碑,碑旁长满了野草,草地里还有一些青烟在徐徐上升,旁边还有一大群人围在一起,烧着纸钱,谈着心事,满脸的忧愁。

我还没来得及为死者默哀,就有一条白龙在空中一下子窜了过去,随机下起了大雨。我连忙跑到饭馆里避雨。雨后,我继续在大街上行走,突然发现:花儿更艳了,柳树更绿了,小草更青了,一切都使那样的美好。

走着走着,我想到了那个没有尊严的齐人:他天天把别人留给死人的食物吃了以充饥,回家还对妻子吹牛:“今天那个XXX又请我吃饭了!”像他这种人,人生卑下,毫无尊严。而另有一些高人,不要高官厚禄,但是其志不可动摇,意抱树焚死山中。

说来也是,无论你高贵还是低下,无论你聪明还是愚笨,到最后也都是蓬蒿一丘,但人生的意义大有不同。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也许,这就是做人的道理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古诗改写成故事古诗改编故事

全文共 1738 字

+ 加入清单

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绕着小村庄。溪的两边,长满了绿色的青草和荷叶。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一阵风轻轻的吹过,荷叶翩翩起舞。瞧,溪里倒映着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那是谁呢?原来是溪前的一棵大柏树呀!柏树旁,一座低小的茅屋,藤条爬上了房顶,结了许多个大南瓜。屋后一片郁郁葱葱的松树林。眺眼望去,那儿还种植这一大片的禾苗呢!

屋里,满头白发的老爷爷和老奶奶正借着酒意说着悄悄话。老爷爷笑着对老奶奶说:“你哟,可真是越来越年轻,越来越漂亮了哟!”老奶奶一听,可乐了,说:“甭说这个,是不是今天又做错了什么事,回来巴结我呀?”

这时,太阳已经在当空高照。

大儿子十分勤快,再溪边的田间地头种豆。望着刚发芽的苗儿,大儿子甩了一把汗,高兴地说:“今年一定是个大丰收,到了秋天,我要给爹娘和弟弟们一个惊喜!”

二儿子正坐在大柏树下编织着鸡笼呢!他一边编织一边想:等到鸡笼编织完后,小公鸡便可以住进来,这可是它们既安全又舒适的家呢!

小儿子趴在溪边剥莲蓬吃,还喃喃自语地念叨着:“人间的佳肴,我给爹娘和哥哥们带个去!”瞧,他正忙得不亦乐乎呢!

一条清澈的小溪,潺潺地环绕着小村庄,向远处流去。小溪两岸长满了碧绿的青草。一阵微风吹来,小草乐得弯下了腰。小溪旁,有一个低小的茅屋,一棵高大的柏树长在茅屋的左边,给茅屋前洒下一片阴凉。屋后长着一片浓密的小竹林。古人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看来茅屋的主人是知道这句话的。围绕茅屋的篱笆旁长着几株南方特有的芭蕉。

低矮的屋檐下,一位白胡子的老爷爷,双手握着拐杖,向前探着身子,用吴侬软语和老奶奶说笑,老奶奶一面缝着衣服,一面和老爷爷聊天。老爷爷笑着说:“今年真是风调雨顺,肯定又是一个丰收年。”老奶奶也笑眯眯地说:“秋天,卖些粮食,扯些布给孩子们每人添一套新衣服。”他们有说有笑完全陶醉了,全然不知周围发生了什么事。

小溪的东面,他们的大儿子正在豆田里锄着杂草,期盼着黄豆快快长大。他头上的草帽也挡不住太阳的热浪,汗水一个劲的向下流。二儿子坐在屋前的地上用竹片编织鸡笼,他正神情专注的为小鸡们编织一个新家。最淘气的小儿子趴在小溪旁的树荫下,一面望着满池盛开的荷花,一面剥着手中的莲蓬,把莲子放进嘴里.

一所低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潺潺流淌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一对白发老夫妻亲热地坐在一起用吴地方言聊天,还带着几分醉意。或屋檐低,茅舍小。小溪潺潺,岸上长满了茵茵绿草。一阵吴音,絮絮叨叨,还带着几分醉意,亲切,美好!这是谁家,一对白发苍苍,公公,姥姥。

大儿子在溪东豆地锄草;二儿子在家编织鸡笼;还有那调皮可爱的小儿子,正趴在草地上剥莲蓬。或大儿子,在小溪东岸,豆地里锄草。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手艺可巧!小儿子,趴在溪边剥莲蓬,一个逗人喜爱的顽皮佬。午后,我怀着悠闲的心情散步,无意间看见一座又小又低的茅屋。小溪两旁有许多碧绿的青草;南瓜藤随着竹竿爬上屋顶;屋旁的大树弯曲着身子,好像正在欢迎我;小溪里的荷叶伴着莲蓬随风舞动。

屋子里,两位满头白发的老翁、老妇,正用吴地的方言互相逗趣、取乐说笑呢!在溪的东面,老人的大儿子正在卖力地为自家豆田锄草,不时用毛巾擦头上的汗;二儿子正坐在树下,编织着鸡笼,看他认真的态度,他家的鸡一定是很久没笼子看护了;可爱的小儿子正趴卧在溪边,剥着莲蓬呢。我猜想,他肯定想把莲蓬的果实,送给辛苦了一天的大哥,让大哥尝尝这甜甜的味道,忘记一天的辛劳。

有一天,李白去伯伯家的时候收到了一封信,上面写着:李兄,我家这里有千里桃花和万家酒店,特地请你来看看。汪伦寄。李白一听,心想:这等风景实在好啊!于是便向汪伦家走去。

到了汪伦家,汪伦急忙叫万家酒店的老板拿来了一杯最好的酒,然后便和李白聊起天来。李白说!汪兄,你说千里桃花在哪里呀?我怎么一朵桃花都没有看到呢?汪伦连忙解释道:我说的是桃花潭呀!于是便带着李白走向桃花潭。

俗话说得好: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这天,李白要渡江去别的地方了。为了不让汪伦伤心,他一大早就来到了江边,准备上船时,忽然听到了岸上踏歌声,原来是汪伦来告别他,还给他带来了美酒,并说道:“李兄,保重啊!”李白也说道:“汪兄,你也要保重啊!”说着就恋恋不舍地上了船。

李白对汪伦的友情深厚,于是写了一首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古诗秋思改写成小故事

全文共 580 字

+ 加入清单

夜深人静,一颗颗小星星不停地对着大地“眨眼睛”,一轮圆月正镶嵌在漆黑的夜空中,显得格外明亮。在这犹如团圆之夜下,诗人张籍独自一人站在客楼上静静地赏月,旁边没有家人朋友陪伴,显得那么的孤单和寂寞。

第二天清晨,秋高气爽,当一缕阳光照耀到客楼房顶时,张籍已经在大街上四处漫步。一阵秋风吹过,他随手捡起散落在街上的一片发黄的树叶,眉头轻皱,自言自语地沉吟着:“唉!一年时间又过去了,我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故乡,去看看我那年幼的孩子,去听听故乡那熟悉牛羊的叫唤声呢?唉!真想回到故乡好好与家人团聚。”

这时张籍似乎想到了什么,快速回到客房,磨砚铺紙提笔,沉思良久,写下一封信,以表达自己浓烈的思乡怀亲之情。仔细封好信封后,他又急匆匆地赶到十里之外的熟人王先生那边,嘱咐道:“王先生,请求您帮忙把这封信交到我的家人手中,我的故乡是和州乌江。”

“好,没问题,我帮你。”王先生爽快答应。正当王先生欲上马远行时,张籍若有所思,急忙说道:“等等,我想再看看信件”,接着,他把家信从头到尾仔仔细细看了两遍,并在上面又添了几行字,然后从头看起,边看边点头,直到满意为止。当他封好信封,再次把信件交到王先生手里时,又一再叮嘱,一定要把信件尽快送到家人手里。

告辞了,望着王先生翻身上马,渐渐远去的身影,张籍那一颗急切的心也渐渐安定下来。

回到客房,若有所思的张籍提笔写下了一首千古绝诗:《秋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古诗秋思改写成小故事

全文共 743 字

+ 加入清单

秋风瑟瑟,树叶枯黄,随阵阵秋风纷纷飘落。洛阳城内,冷风飕飕,让人感觉到秋天的一片凄凉景象。

我站在窗前,一轮明月洒下淡淡的荧光。遥望远方的家乡,我心里涌起一股思乡之情,随手拾起飘落在窗前的一片落叶,仔细端详着。我的思绪随着落叶飘向远方的家乡,不禁思念起家乡的父母、亲人……

正当我准备磨墨铺纸时,心中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顿时,我脑海里浮现出童年时与父母相聚的快乐时光,与弟弟妹妹嬉戏玩耍的快乐场面,与父母亲们离别的情景…想着,想着,我不禁热泪盈眶。一时间,我心中的情感犹如泉水般涌出,把所有的思念之情倾诉于笔端,寄托于这封家书中。

我一边写,一边感慨,写写改改,改改写写。数小时后,终于写完了,在书桌上的是整整三厘米厚的信纸啊!“母亲,您过得还好吗?可千万别担心我啊!儿子在洛阳过得很好。爹,您最近身体怎样?还有没有犯病?妻子,家里的孩子让你多费心了,我远在千里之外也帮不上你什么忙了……”这一封普通的家书可花了我不少心力啊!抬头望窗外,这时已近三更了,我才熄灯上床睡觉,却翻来覆去,难以入眠。

第二天一早,我就在书房里来回踱步。这封家书该如何送到家呢?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路上是否安全呢?这时,屋外传来一阵清脆的马蹄声,我急忙上前问道:“您是从何而来,又要到何处去?”原来眼前这位正是我的老乡啊!我真是欣喜若狂啊!我急忙奔回家中,取出那封宝贵的家书,交给了他。突然,我似乎又想起了什么,从老乡手中要回了信,生怕信中漏写了什么,补上了几句话,又检查了多遍,将拆开的信封好之后,再将信郑重地交给他,千叮咛,万嘱咐,真可谓“家书抵万金”呀!

老乡接过信,细心装好,跨身上马,“驾---”扬鞭而去。我在原地久久地伫立着,眼睛中满是泪水。一片片落叶在我面前飞舞,落叶啊,你是否能将我的思念送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古诗里的故事作文

全文共 700 字

+ 加入清单

记得我牙牙学语的时候,每天晚上睡觉之前,爸爸总要教我念几句古诗词,但是到了第二天便忘得一干二净。那时候我觉得古诗词就是没有儿歌、童谣那么好听。要说在我记忆里能够留下一丁点美好印象的,也许就是上幼儿园的时候了,有一次听着老师一边读着“鹅、鹅、鹅,曲项向天歌……’’一边学着鹅游水的样子,逗得小朋友们哈哈大笑。那时,我发现古诗词原来还是蛮有趣的。

现在上了小学,听着老师讲“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我因此也认识了李白、陆游、王安石等许多著名诗人。现在,我已经学了很多古诗词。我惊叹古诗词的驾驭艺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用简记得去年有一次,学校组织了春游活动,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一大早就出发了。太阳刚刚探出头来,路边的小草还含着晶莹剔透的露珠,小鸟在树上欢快地跳跃着,花儿展开着笑脸,一群群小蜜蜂也开始忙碌起来。看着这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老师要求每个同学都说一句赞美春天的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村烟”……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说着。简单单的言语便把一幅江南的美景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面前;还有一次,我跟几个伙伴玩脑筋急转弯的游戏,我自作聪明地出了一个题目:什么盘天上挂?“空中飞碟”“天宫一号”伙伴们七嘴八舌地抢着回答。“非也,非也,是月亮也。”我故作深沉摇头晃脑地说:“李白有诗云‘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小伙伴们听了我的解释后,个个仿佛恍然大悟,信服地点了点头,又让我暗自得意了一回。

这就是我和古诗词的一些小故事。我爱古诗词,我知道,我对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的探索才刚刚开始,她将伴随我健康快乐地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清明古诗改成故事

全文共 525 字

+ 加入清单

九百多年以前,我在郊外踏青,走着走着就走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许多去世的人长眠于这儿的地下,这是——一片墓地。尽管是白天,但还透露着一丝恐怖。这让我想起了黄庭坚这位诗人。

清明,是四季中最好的一天,桃花李花开得正盛;但在那荒凉的地方,去世的人们长眠于地下,这使人难过。这让我想到了两个故事

有一个齐国人,在清明这天出去了。有一些人会去给去世的亲人扫墓,会带上一些鸡鸭鱼肉和酒,这个齐国人就趁机去要些吃的,可人们不肯给他,他就一直等到他们走了,去吃那些食物充饥,他吃得满嘴流油。他回到家里,对妻子说:“今天,有一个大官人请我吃饭了!”像这种就是没有骨气,没有自尊心的人。

然而,介子推不是这样的人。

他非常有才华,他帮助晋文公建国后,便隐居山中,不要任何报酬。但是晋文公想让他出来做官,就派人把他请来,但怎么请,他都不肯,晋文公听一个小人说:“你堂堂晋文公,还用得着请人吗?干脆下一道命令,必须来做官!”晋文公一听挺好,便去了介子推隐居在山中,一个功臣说放火把烧出来,晋文公便让人放火,放了三把火之后,还不见介子推出来,便派人去搜查,原来介子推和他的母亲,被烧死在一棵树下了。晋文公很后悔,对他进行了厚葬。

黄庭坚的这首诗鞭挞了人生丑恶,看似消极,实则激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怎么把古诗改写成小故事

全文共 986 字

+ 加入清单

同学们,我们中国可以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而且内涵丰富,美不胜收。“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多读古诗能提高我们的文学功底是大有好处的。虽然说古语有“熟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说法,可是光靠背诵的方法来学习古诗是远远不够的。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方法,这种方法把学习古诗和习作练习结合起来,就是“古诗改写”。

改写是改变原文的表现形式或部分内容的一种作文训练。改写的过程是一个新的构思过程,全新剪裁,全新布局的过程,是较有难度的写作训练。

改写古诗,要做到“三要”。

1、要理解古诗的意境

2、要把握古诗的原意

3、要展开合理的想象

《宿新市徐公店》前两句“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点出儿童捕蝶的背景。篱笆和小路,点明这是农村;“花落未成阴”和结句中的“菜花”都说明这是暮春季节。因此,在改写的时候要把握住特定的时间和地点。

后两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诗人将彩笔转入画面的中心,描绘儿童捕蝶的欢乐场面,这是这首诗的传神之处。“急走”、“追”是快速奔跑追逐的意思,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而“飞入菜花无处寻”则将活动的镜头突然转为静止。“无处寻”三字给读者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仿佛我们面前又浮现出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搔首踟蹰、不知所措的儿童。因此,此处要展开合理的想象,抓住孩子的动作、神态,想象孩子的语言,让古诗丰满起来,这样,才能让古诗所表达的内涵凸显出来。

改写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纯粹翻译诗句。

(2)改写的内容不能脱离古诗词原来的意境。

(3)在符合古诗词原意的基础上可适当地进行想象、创新。

(4)行文过程中适当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拟人等,可令改写的文字更加生动。

(5)描写人物可适当运用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

(6)补充背景材料。在改写一些古诗时,还可以根据诗的内容特点和自己的理解情况,适当地补充季节特征、天气状况、地理环境、人物身份、事情起因等方面的背景材料。这样一来,就能进一步使改写的内容更加具体,生动形象。

总的来说,在深入理解古诗的基础上,只要能恰当地翻译出诗的意思,充分地想象和领略诗的意境,和谐地融入人物的感受,并自然地添加有关背景材料,就一定能使改写出的习作具体、生动。虽然改写后已不再是诗的体裁,却仍然充满诗意,能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清明古诗改成故事

全文共 903 字

+ 加入清单

在九百多年以前的清明节,我黄庭坚一个人去郊外踏青。

往年,每到四月份踏青时,走在硬硬的土地上抬头看,只见桃花和李花都开了。粉的像火,白的像雪,粉的?有一种嫩嫩的感觉,白的?有一种清凉的冰爽。桃花是闪亮的,粉中透白。李花是优雅的,白中透绿。个个都香极了。可是往山上看到了一排排墓碑,心中不由倾诉起来,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命运呢?不当官又奈我何?我看着坟墓,久久的站住了,摇摇头,心情终好一些,但心里还是默默流泪,心情又降下了一度。

春天呀!常常下雨的季节,说得妙:春雨贵如油,滋润着万物。有时还会打雷,轰隆隆的,很激动我的心。雨后,市场出现彩虹,红、橙、黄、绿、蓝、靛和紫,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照向我。我在路上观看风景:小草刚刚喝完了雨露的乳汁,马上开始发绿了,亮亮的,甜甜的。小花儿也眨了眨眼儿,伸了个懒腰,仿佛在说:“睡醒了,身体有劲了!”咋样呢?有名字的,没名字的,像繁星在闪,还眨呀眨的。我不敢用力,轻轻踩下去,有一丝丝心里的血流而之出。小河边,大叔在春雨的轻抚下,变得粗壮有力,棕黑色的大树干,绿油油的大叶片,像是要滴下来了。几只小鸟从树下飞上上去,在树上找好吃的吃,真令人心疼!我悄悄地从树下走过,哎,可惜的是被他们发现了。它们跳了跳,飞走了。看着一群又一群的小鸟飞过来了,又飞走了。我想:她们是想把春天也搬到别的地方吗?呵,天真呀!可是一看到坟墓,心情又糟了。我想到两个故事

一个齐国人,家里很贫穷,吃是一件大事。每逢清明节,齐人就偷跟着别人去扫墓,人们往往带着事先做好的鸡鸭鱼肉。齐人等人们走了以后,偷偷摸摸的吃了起来,还喝了许多酒,便摇摇晃晃的回家了,还告诉老婆,说有贵人请他吃饭。哎!生命真是太贱了!太贱了!

还有一个人叫介子推,他帮助晋文公建国以后,便隐居山中。大家想让他出来做官,但是他不愿意,于是,有一个人出了个主意:放火烧林。他能不出来吗?但是介子推宁死不屈,被活活烧死了。这两个人对比起来,还是介子推活的有骨气!我真应该向他好好学习呀!

一个人无论是聪明的,还是笨拙的,都要活的有一个骨气。同样死了,同样被埋在坟墓里,不壮烈的死去,那不是轻于鸿毛了吗?所以,我们要坚强的活下去,壮烈地再死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