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作文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精选20篇)

导语:疫情牵动人心,安危事在人为。在来势汹汹的疫情面前,我们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更是一个责任共同体。只要我们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就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致敬中国最美逆行者作文,一起来看看吧!

浏览

5470

作文

117

中国过年的主题

全文共 1247 字

+ 加入清单

日历依旧一页页翻过,时代的车轮依旧轰轰烈烈地向前辗去,却碾淡了大年三十的那一模中国红,换上了圣诞节的西方白。

从前,外公外婆在大年三十的前几天就忙开了,擀饺子皮,和汤圆面,做麻花,买香烛……我也和哥哥姐姐忙里忙外的,不亦乐乎——买鞭炮,扎红头绳,不时的偷偷回屋,悄悄欣赏一下初一那天要穿的衣服,然后一个劲的兀自幸福。最快乐的便是给长辈拜年后能得到一个个厚实的红包了。我们总要贴身揣着,时不时拿出来数一数,再和小伙伴一起去分享这一笔小小的财富。

我们看着烟花串入穹庐,那五光十色的色彩映红了每个孩子的脸庞。

然而,这一切是怎么消失的,我也记不清了。只记得最后一次放烟花只有我和外公两人。哥哥姐姐都没回来过年,大人们也都忙着搓麻喝酒。我原以为没有人会来陪我放烟花了,外公却走了出来。我们放了好多好多,各种各样的烟花照亮了整个夜空,也照亮了我们的脸。外公脸上似有一种无奈,但那时我没有深究,只顾享受着漫天的烟花。

那是外公和我度过的最后一个春节,外公走了,以前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春节也随他一起走了先。现在过年我们不在那么忙,只是吃一顿饭,大家又匆匆散去。

现在,我开始想念火红的天,火红的地,火红的日子,还有那火红的烟花。开始懂了,外公脸上曾拂过的一丝无奈。他是在感叹这就要失去的热闹的春节,快要失去的传统文化节日吧?

当人们为自己五千年的文化自豪时,那些他们曾信誓旦旦要念念不忘的文化却在这个过程中不知不觉被遗忘了。当这些传统快要消失殆尽的时候,我们才突然想起来,我们的中国呢?

当今这个国际化时代文化交流是必须的。但原则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并不是一味的接受,然后遗忘,留下一片空白。节日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糟粕,但是我们至少要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切莫张冠李戴的接受,然后改变。正如龙应台所说“国际化不是移植别人的节庆”。文化土壤不同,越淮为枳的故事我们不是不懂。别人的文化种子在我们的土壤上是不会长成参天大树的。我们现在所能做的,就是保护自己的文化土壤让中国大地上的绿茵延伸到整个世界为人类祈福。

再次,传统的中国节日于我们就不仅仅是一个星期,而是一笔财富。它联系着一脉相承的传统文化,将炎黄子孙紧紧系在一起,用不分离,这是一种境界。我们为什么不温存着这份美好让中国红点缀我们心中每一个角落,生生不息。

请大家铭记我们的传统吧,他不是一种怀旧,是生存的必要是民族的信仰,是刻在骨子里的文化烙印。于是,当我们面对困难,能将整个民族召集起来的,不仅仅有肤色语言,还有——传统!

请重拾我们的节日吧,细细品尝大年三十的饺子,中秋节的月饼,还有端午的粽子……品尝它们,就是品尝我们五千年的文化呀!

我多想在和以前一样,和外公一起过火红的春节!外公走了不在回来,但我希望,哥哥姐姐能回来,火红的节日能回来!

那风靡了圣诞的雪白之后,你一定会怀念那片冬日里的火红。这时候,请跟我来,让我们留住哪一抹遗失的中国红,让它永驻新间。

看天上云卷云舒又一天看庭前花开花落又一年,那逝去的时光不在复回,请记住那些年大年三十的那一抹中国红!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春节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作文400字

全文共 575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春节记事】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也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每到春节,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热闹非凡,甚至连空气中也弥漫着喜庆的气息。春节还使思乡的念头变得更为强烈,把团圆的期盼变成现实,拉近了亲友之间的情感距离。

除夕这一天对每个中国人来说都极为重要。这一天人们准备辞旧迎新,热热闹闹聚在一起吃团圆饭。一年一度的团圆饭能充分地表现出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在吃完团圆饭后,人们就开始守岁了最值得我们高兴的不仅仅是在过年的时候能穿新衣服,放鞭炮,最为重要的是能收到大人们的压岁钱,也就是我们口头说的红包。

还有一项过年必不可少的节目,那就是放烟花了。做为男孩子,不太喜欢“啪”的一声的烟花,而喜欢五颜六色的烟花。我记得有一次,我和姐姐一起放一个外形类似“火箭炮”的烟花。我虽然很喜欢放烟花,但是遇到这种烟火,还真得有些束手无策。我有些紧张,心想:“这种烟花放起来会不会有些危险?”我又想起妈妈的警告:放大的烟花更危险!这让我有些害怕,但又想到自己是男子汉大丈夫,那还是冒个险吧。我点上了火柴,小心翼翼地靠近导火线,迅速点燃,然后快速抛开。“砰,砰,砰……”随着一声声炮响,烟花也一个个飞向天空。噼里啪啦五彩斑斓的烟花在天空中绽放,仿佛一个个有生命的精灵在自由翱翔。我看得异常入迷,十分开心。

我喜欢过年,它给我带来快乐的记忆。希望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大吉,身体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4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主题征文

全文共 881 字

+ 加入清单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过年啦!过年啦!”窗外孩子们一阵阵欢快的叫声告诉我,年,这个期盼已久的节日悄悄地向我们走来了……

南京的春节为了保护环境,禁放烟花爆竹,但这并没有影响春节的欢乐气氛。我们可以从很多的传统习俗中品出快乐的年味。

每年春节,家里也会像孩子一样穿上新装,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瞧!客厅里的西洋红杜鹃绚丽怒放,淡淡的清香弥漫在家里;阳台上的红灯笼也不甘寂寞,展示着喜庆的笑脸;窗户上别具特色的窗花、形态各异的福字预示着美满幸福的来年。处处洋溢着浓浓的年味!

每年春节,我可以暂时放下作业,痛痛快快地玩上几天。妈妈会给我买新衣服、发压岁钱,带我去看望爷爷奶奶,到亲戚家相互拜年,和表哥表姐玩各种游戏。

每年春节,最令人期待的还有各种美食,不同家庭,不同口味,让我大饱口福,回味无穷。但是那么多美食,真正让我感觉最有意义,最能品出年味的,要算是“钱饺子”了。

过年时的饺子可跟平时的不一样,我们家很讲究,过年就要吃“钱饺子”,“钱饺子”虽然外貌与正常饺子没什么两样,但却有着独特的馅,不光光有着美味的肉和菜,还会有一个清洗干净的硬币。通常,一锅饺子中,会有三、五个“钱饺子”,看谁吃到的“钱饺子”多,谁的来年就会有好兆头。

去年春节吃“钱饺子”的情景让,我还记忆犹新。一大早,天还没完全亮,我就咕噜一下从床上跳了起来,与姥姥姥爷一起包“钱饺子”,我还特意在饺子皮上用劲压了一下,以做记号,但是等饺子煮出来后,我却傻眼了,饺子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几乎都一样,再也找不到我的“钱饺子”了。我只好顺其自然,看自己的运气了。一连下肚好几个,都没有一个“钱饺子”,我有点不甘心,心想得采取“战术”,我开始找颜色深、块头大、隐隐可见硬币形状的饺子下手,第一个不是,第二个呢?当我咬下饺子的那一刻,有硬东西咯了我的牙,心想有收获,一看果然是硬币,我高兴地大声喊出来“money!一元的!”全家人都跟着笑了起来!

爸爸说,改革开放40多年了,人们都过上了好日子,春节的衣食与平时已经相差无几了,记忆中那份浓浓的年味需要用心去细细品味。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中国传统文化——过年风俗作文

全文共 1240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又被称作为“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中的传统佳节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年节古称“元旦”。

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岁时节日,亦被称为“传统节日”。它们历史悠久、流传面广,具有极大的普及性、群众性、甚至全民性的特点。年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年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年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

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人们以盛大的仪式和热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在民间,一直都有一个关于“年”的传说故事。

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春节,守岁放鞭炮贴春联拜年演变

起源:春节和新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最后用一个中国传统来结束我的征文: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

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贴窗花,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访亲友,大年初二祭先祖

初三初四逛庙会,十五晚上街上走。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一千字

全文共 1189 字

+ 加入清单

最恋那碗莲藕排骨汤

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就地过年”成了新时尚,虽然就地过年既安全又可以节约一笔钱,但是,我内心深处还是很想家,想亲人,想母亲做的美食,特别是那碗只有过年回家才吃得上的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莲藕排骨汤,是思乡时最深的慰藉。

记忆里,我们每年回家,最开心的莫过于母亲,天还没亮,她就迫不及待地起床生煤炉子、洗陶吊子,然后赶到菜市场,挑选几根她认为最好的排骨和最新鲜的莲藕,放进陶吊子里,在炉火上精心煨制。

中途不用揭锅看,母亲自有她的煨汤心得,待莲藕排骨汤特有的浓香弥漫小巷、路过的人们情不自禁深吸口气说“好香啊”的时候,母亲才信心十足地揭开盖子。俗话说,“吃肉不如喝汤,喝汤不如闻香”。此时,莲藕的清香混合着熟透的肉香直达肺腑,眼里心里都是幸福的温暖。

开吃前,母亲总要拿起筷子完成一套颇有仪式感的品尝过程,将筷子在她认为最干净的胳肢窝里擦擦,然后小心翼翼夹起一块莲藕细细品尝,“嗯,蛮粉!咸淡正好!”汤浓香、藕粉糯、肉烂熟,说明这吊汤食材上乘、火候到位,母亲这才露出满意的笑容。

湖北的冬天虽然不像北方那样零下十几度或几十度,但照样寒冷,因为我们很少有安装暖气的,北方人回家脱衣服,湖北人回家则裹得像熊猫一样傍着火炉边搓手边瑟瑟发抖,而炉上那锅咕咕冒着热气的莲藕排骨汤,是母亲为孩子驱赶寒冷的不二法宝,也是邻里关系亲如一家的秘诀。

小时候,因为爷爷奶奶过世得早,我们姐弟仨多亏了隔壁的奶奶帮着照看。家里每次煨汤,母亲情愿不吃,都要添上一碗堆得冒尖的汤送给隔壁的奶奶吃。母亲说,老人的口是金口,越吃越有。

长大后,我也曾学着煨莲藕排骨汤,但总觉得没母亲煨的汤香甜,母亲传授过煨莲藕排骨汤的经验,除了用陶吊在炉火上文火慢熬,选材也十分重要,排骨不一定要正排,猪脊骨、边排都是可以的,但莲藕一定要选九孔的,母亲说,只有湖北才能种出九孔的莲藕,也只有九孔的莲藕才能煨出最浓最香的莲藕排骨汤。

买排骨的时候,我们都不喜欢排骨下边那一点“肥泡子肉”,但母亲说,那才是一坨正宗的好肉,里面包裹着脆骨,煨熟后脆骨嚼得嘎嘣响,软烂的肥肉吸满了汤汁,吃上一块,味蕾极尽享受。

湖北冬天的街头,也有卖莲藕排骨汤的,一般是做小炒或早点的生意搭着卖,老板很大方,五块钱一大碗,洒上一点胡椒和几粒葱花,一碗吃下去,额头汗津津,周身透满温暖。

异乡冬天街头的驱寒美食也有很多,涮羊肉、蒸米糕、烤红薯……但我最恋的,还是母亲那碗莲藕排骨汤。

大寒节一过,母亲便早早地将湖北的九孔莲藕寄了过来,收到快递时,莲藕上还留着一层褐色的泥巴,母亲说,这样的莲藕保鲜,可以存放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坏。

待到大年三十,上菜市场买回新鲜的排骨,照着记忆中母亲传授的方法,精心煨上一锅香气浓郁的莲藕排骨汤,然后邀请同事一起品尝,大家吃的吃,录的录视频,我也要打开手机视频,边吃,边笑着与母亲交流煨汤心得。

这个春节,一定也过得十分有意义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满分作文:来自“感动中国”的记忆

全文共 708 字

+ 加入清单

佛说:一叶一菩提,一花一世界。

———题记

很早就读过李密的《陈情表》,里面的许多佳句至今记忆犹新:“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读这些肺腑之语,总是感由心生。古今中外,因孝义而感天动地的故事数不胜数,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扇枕温席,孟宇哭竹生笋,无不闪烁着中华传统美德的光芒。孝,这一个被追问了千年的问题,一个儿子在2004年用身体作出了自己的回答,他把生命的一部分回馈给病危的母亲。田世国,用身体传递着爱心,让天下所有的母亲收获到了慰藉。

一句不经意的承诺,让他成为了170多个小孩的父亲。为了让山区那群贫困的孩子能准时收到学费,他总是一拿到演出费就跑到邮局,有时候都没有顾得上清点。12年时间里,他把自己所赚的300多万元给了他的贫困孩子。一开始,大家并不能完全理解他,但跟他去过一次山区,看到孩子们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大家彻底理解了他并开始尽力支持他。这个人便是丛飞。是爱的泉源让他这么做的,是心的颤抖让他成为孩子们的父亲,将自己的生命化作爱的清泉,传递到了孩子们心中。

母亲弃家而走,父亲精神失常,弟弟不辞而别,而他却用稚嫩的肩膀与无私的爱心扛起了一个破碎的家,还抚养了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妹妹。一间面积约十平米的房间,是他和小妹妹临时的家。每天一早,六点准时起床,为妹妹“小不点儿”做早餐。七点,妹妹要到一公里之外的小学上学。送走妹妹后,他才开始一天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挣得兄妹俩的生活费,他在课余时间要推销商品。他说:“只要你信心不倒,什么都不能打倒你;只要你心中充满爱,也将更加精彩。”是爱和坚强,让他的人生熠熠生辉,他就是洪战辉———也许很平凡,可他却用自己的爱心感动着家人、感动着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过年的记忆抒情作文750字

全文共 775 字

+ 加入清单

记忆中的味道】

说不出奶奶过节时包的饺子哪里好吃,可它就是好吃,一直待在我记忆中的最深处。

几年前,我们一家子回山西老家过年,奶奶抱着我激动地说:“今天晚上吃饺子,我来包,你们谁都不要来帮忙。”大家都知道奶奶包的饺子好吃,愉快地同意了。

这之后,大伙儿有的打牌,有的玩手机,有的逗狗。而我呢?趁机跑出去。山西是一片冰天雪地,我在家门前的走道里跳呀跑呀滚呀,个个晶莹的雪花像小精灵似的给我挠痒痒。“咕……”肚子饿得叫了起来。我急忙回家跑进厨房,只见饺子刚刚入锅,再等十几分钟,就能尝到奶奶的饺子了!看着锅中一个个饺子晶莹剔透,每个饺子上都有几个“梅花印”,正在阅兵似的站立,真叫人垂涎!奶奶侧过头,大滴的汗珠滚落在脸颊,脸上却洋溢着幸福而充实的笑容。

很快,饺子被一碗一碗的盛出锅,邻居亲戚们也陆续到齐了。妈妈喂我吃了一个荠菜肉馅的饺子,一口咬下去:先把皮咬破了,汤汁顺着皮往碗里流,里头的馅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一样露出了一角。我连忙再凑上去咬一口,终于尝到了馅的味道:肉是极新鲜的,不咸不淡,还有一点微辣。可能是因为奶奶用她那子孙满堂的喜悦之情感染了她做的饺子,那种味道,完美地满足了所有人的味蕾,即使时间过去多远,我都记忆犹新。

可是如今,这已经成为记忆中的味道。近几年的假期,车子拥堵,父母工作又忙,我们无法回老家。是夜,我躺在床上观赏着美丽的月色:轻纱般的月光泻进了窗户,湛蓝的天空是那样的广阔,冰盘似的月亮挂在正空,那么皎洁,那么柔美,像奶奶正隔空和蔼地朝我们笑呢!夜空中星星不多,却颗颗明亮,如宝石般。月光在树叶上星星点点地跳跃着,像小精灵一样闪烁着迷离的光点。在这里过新年没有一点儿年味儿,飘下来的几片薄雪,刚落在指尖,便消失得一干二净。天上那眨巴着眼睛的星星应该就是奶奶那盼子回家的目光,顺着银河的水流,流进我们的心坎。

又是一阵淡淡饺子的香气……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中国人的集体记忆过年高中作文800字

全文共 747 字

+ 加入清单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又一个过年到了,每一个在外上班的人都要急急忙忙地回到自己的老家过年。在我们的家乡——磐安,还有一项祭祖的活动,更是千门万户都要举行的一种民风民俗。

在我国,祭祖的方式有许许多多种,有的以一个村为一个团体一起去,有的以同一种姓氏为一个团体一起去,还有的以一个家族为一个团体一起去。只要到了该祭祖的日子,大家就会聚集起来,到村里的某个地方祭祖,但我们的家乡祭祖的方式却与众不同。

大年三十,是祭祖的日子,我的家乡,家家户户都是自己祭的,只要吃完了午饭,就会开始做许多的事情。首先是,在自己家祭祖,因为祭祖都是以近到远的。所以先是在家里把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叫进来,让他们坐在椅子上,然后,奶奶把他们爱吃的猪头肉,豆腐等,放在桌子上,奶奶说这是给玉皇大帝吃的。等他们吃好以后,就好了!”他们吃完后,奶奶便拿出了香,把香点燃后,给了我三根,我说:“为什么不给我六根呢?”单纯的我以为有六根就来年六六六大吉利了。此时此刻,在一旁的婶婶说了一句:“双数不吉利,大妞!”我当时感到很不解,但我也没多说什么。

不一会儿,家里的祭祖完毕了。接着是去祭我爷爷奶奶的爷爷奶奶了,在那之间,我和奶奶折了许许多多的金元宝,折着折着,我便闹了笑话,我莫名其妙的折了一艘小船。我妈妈还笑着说:“你要是给他们送去一艘船,去海的世界游玩吗?”接着是一阵哄堂大笑,顿时我的脸就红了。祭奠爷爷奶奶的爷爷奶奶,和之前的大不相同,因为他们的“家”在山上,我们要走几千米才走到哪里,没有瓜果只有钱。妈妈说;“只要有钱!他们想要什么就要什么。所以就没带了。走啊、走啊,终于到了,我们一家的祭祖活动也马上结束了。

这次的祭祖活动让我回味无穷,它既让我知道了家乡的祭祖活动的方式,又让我吃到了美味!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中国人成长中的记忆为题目的作文

全文共 5169 字

+ 加入清单

每一个人都会经历很多很多的事情,如果能够把它用文字的方式一一记录下来,无论酸甜苦辣,都会是我们一生最美好的回味,中国成长中的记忆。静宜从会写字到现在,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日记、看图写话也写了不少,有写的好的,也有不如人意的,很感谢老师给我们提供了这个机会,让我们把这些文字收集起来,摘录成了这一本《成长中的记忆》。

这本作品集只选择了其中的五篇日记和二篇看图写话。第一篇是《国庆阅兵》,尽管文笔有些稚嫩,但是却真实的记载了孩子眼中看到的我们伟大的祖国庄严、繁荣、强大、、、、、、建国60周年的盛况会永远留在她的记忆里,让她时刻感受到做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并且牢记做为一个新世纪的中国人身上所肩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最后一篇是《新年目标》,她会试着学会回忆过去,展望未来。在新的一年里,总结过去然后制定新的目标。过去的失败和挫折并不可怕,不经历风雨又怎能见彩虹?只有总结并吸取过去失败的经验教训,才能保证在今后的日子里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未来的不可预知也不用迷惘,以我们制定的目标为蓝图,通过失败的洗礼,就一定能以最暂新的面貌和最饱满的热情去完成新的目标。

我还送给她一句爱迪生的名言“天才就是98%的汉水加2%的灵感”,做为她的座右铭。我希望她能够明白,只有不断的努力才会有收获,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

当我用心去触摸这些稚嫩而鲜活的文字,内心的尘垢会被慢慢地拭去,我们被童心的真诚、美好、善良所感动。每一篇作文,都折射出孩子纯洁的心灵。在孩子的身边,每天都有无穷的事物等待他们去发现、去探索、去描述、去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来表达。虽然她还不可能写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文章,但我坚信,只要有纯真的童心相伴,她就可以用手中的笔写出使人眼睛发光的文句。 文学是放飞心灵的家园,是心灵的栖息地。我相信这本《成长中的记忆》不是最后一本,以后还会有更多由她亲自创作、编缉、整理的作品集,文笔也会与更流畅更成熟,但是这本作品集却是最值得珍藏和留恋的,它将会成为静宜小朋友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还有最后再次感谢的就是咱们的老师,想出这么特别的作业,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文采。这一篇的标题当是直扣主题,那一次胡翩小女子打电话过来称赞好,我心里好是高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年代了,只记得那时被从副主任的位置去做一个高级编辑!那时心里真的沉下去好多去做学问!

回家就是给亲人最好的礼物

——金六福与可口可乐的春节营销策略

营销延伸了春节时段

刘羽是某商贸公司的营销经理,他常能从市场发生的一些表面现象中,抓到这背后最为本质的一些东西。最近他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不知道为什么,突然之间,他感觉到春节就要来了,这种感觉驱动他为春节回家做了许多准备的事:让公司行政部提前定春节回家的票,告知家里父母春节回家的时间,联系散落在全国各地,甚至在国外的中学同学,商量难得的在春节放假期间每年一次聚会。他也开始计划在什么时间去什么地方买些什么礼物,带回家里给家里的亲人。做完这一系列事情以后,虽然离过年还有近两个月的时间,但他内心已经在开始觉得似乎春节越来越近了,连周围的同事,也在忙碌着和他一样,定票,打电话,联系亲人、同学和朋友。

刘羽周围的一切忽然间也发生着变化:从早晨坐车出来看到户外的广告,到上电梯前看到楼宇间的电视媒体,再到晚上回家看电视,满是铺天盖地的红色和喜气,从金六福到可口可乐的广告,都开始将春节回家与自己的品牌相关联起来。同事们在一起谈论着春节如何过、金六福春节回家的主题广告、可口可乐的春节回家主题广告……,已经从四面八方慢慢开始将春节到来的气氛制造起来。

刘羽敏锐的感觉到,金六福和可口可乐等品牌的春节营销策略非常的绝妙,他们巧妙地洞察到了春节期间消费者的内心世界,将自己的品牌通过营销工具,与消费者的心灵世界对接起来,从而达到了这一阶段控制消费者心智的目的,又一次的完成了品牌的资产叠加积累。而在许多年前,春节前的两个月,春节要来临的气氛并不是很浓。

刘羽的感觉是对的,实际上,刘羽所获得的感知正是金六福和可口可乐等品牌背后的市场营销系统在春节期间所展开的营销策略所要达到的目的。

适合的营销策略是品牌累加的基石

要成就一个百年的基业常青的企业,就要持续进行品牌建设,而非仅仅只做产品建设,因为生命再长久的产品,都会有自身的生命周期,都会有死去的一天,而做品牌建设,如果管理得当,品牌每一时期的建设,都会累加起来,使企业和品牌保持一个越来越旺盛的生命力。这一观点,在今天已经为大多数中国企业所接受。

100多年以来,可口可乐就是采用的这一策略,到今天,其品牌资产已经达到500多亿美元。自从可口可乐在全球第一个提出“Think local,Act local”的本土化思想之后,在中国可口可乐开始了其品牌营销的全新之路,教育文摘《中国人成长中的记忆》。

可口可乐会根据一年当中所要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不同时间的时尚潮流趋势进行营销策略调整。比如可口可乐会利用每四年一次的奥运会展开系列的营销活动,通过该重大事件的关联,与消费者进行沟通。没有重大事件年份,可口可乐会抓住当年主流的年轻消费群体间流行时尚趋势,展开一系列营销活动,比如2005年整年展开的“要爽由自己”的一系列营销运动,分开不同的相关联的主题,甚至与流行游戏媒介展开协同,与消费者进行沟通。

而在春节时间段,自2001年起,可口可乐就一直结合中国几千年以来形成的民俗风情和民族习性,在中国完全采取本土化的品牌成长管理策略。在深入的市场调查的基础之上,可口可乐根据中国消费者的喜爱和文化背景,接连发起了一场又一场品牌运动,每一年在变与不变的基础上,展开连贯的品牌发展策略。变的是每一年不同的主题,不变是春节期间,可口可乐对于中国消费者在这一阶段消费心理的洞察不变。

回家就是给亲人最好的礼物

2001年起,可口可乐通过调查发现,身着红色小肚兜, 头顶一撮发的小阿福形象是消费者喜爱和最受欢迎的新年吉祥物之一,完全符合可口可乐的“Think local,Act local”战略。于是,可口可乐在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春节连续四年配合春节促销活动分别推出了小阿福、小阿娇拜年的系列品牌运动——2002年推出“春联篇”,2003年推出“剪纸篇”, 2004年推出“滑雪篇”,2005年则推出“金鸡舞新春”篇。这些具有强烈中国色彩的广告把可口可乐与中国传统春节中的民俗文化及元素(如鞭炮、春联、十二生肖等)结合起来,传递了中国人传统的价值观念——新春如意,合家团聚。

品牌的创建是一种坚持和积累,2006年春节,可口可乐更是以“带我回家,欢欢喜喜过春节”为主题,将可口可乐与中国传统佳节的风俗习惯相关联起来。年复一年的积累,可口可乐逐渐与中国春节传统的风俗习惯开始一起逐渐融入到中国人的生活中来,通过这样的关联,可口可乐不知不觉的与中国人拉近了距离,走进了中国人春节传统大年夜饭的餐桌上来。

在2006春节前可口可乐“带我回家,欢欢喜喜过春节”广告片中,可口可乐第一次在广告片中采用真人刘翔和卡通人物“阿娇阿福”共同出演春节回家的故事。通过妙趣横生的故事情节,生动地演绎“没有一种感觉比得上回家”,释放人们渴望回家过年,合家团圆的新年情怀,在广告故事的演绎中,使得春节、回家和可口可乐巧妙的关联起来。广告片中刘翔给父亲倒满杯中的可口可乐,更是贴近了家中儿子和慈父的交流,让杯中蓄满了亲情和关爱。这些小的细节策略表达,都透露出可口可乐对于中国传统春节以及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的中国人的洞察。正是这样的对于基于消费者深刻的了解与洞察,使得可口可乐的品牌在营销策略下与消费者进行了良好的互动与沟通,传达了不一样的情感。

无独有偶,最近几年崛起的酒类品牌金六福酒,也在采用着与可口可乐同样的品牌创建策略,从2005年春节起,金六福就以“春节回家 金六福酒”、“我有喜事 金六福酒”、“中秋团圆 金六福酒”为主题,在一年当中分阶段,通过创新的、相关联的品牌运动,对金六福这一品牌进行着资产的积累。

2006年春节前,金六福仍旧以“春节回家 金六福酒”为主题展开起营销策略,不过,2006年“春节回家·金六福酒”是2005年“春节回家 金六福酒”的升级版本,在新一年“春节回家 金六福酒”的营销策略中,金六福对于品牌所要表达的“福”文化,有了更为深入一步的理解。在2006年“春节回家·金六福酒”升级版本广告片的故事演绎中,金六福通过“回家,就是给亲人最好的礼物”这一新的诉求,对于中华文化中的中华民族的含蓄,不张扬的东方性格,有了更为深入的把握和表达。

广告片表达的是长年在外,事业有成的中年的儿子,在春节开车回家,回家前儿子一再叮咛家里,不需要父亲再像读大学时每年回家,老父亲总是骑上自行车去接他了。

然而,近乡的路上,父亲还是远远的骑着自行车出现在儿子开车的视野中。儿子慌忙下车去迎接已经花发斑斑的老父亲。一句简单的对话“爸,不是不让你来接了吗!”,“没事,快点回家吧”,表达了金六福对于品牌创建中,将福文化中的亲情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新的深刻理解。老父亲关切地看着儿子,没有更多的话语,回头骑上自行车,像是给儿子引路似的转头前行。然而此时情感表达,溢于画面间,老父亲不会有对儿子关切的那种西方式的表达,中年的儿子也不会将对老父亲的感恩之情用语言讲给老父亲听。这就是中国式的爱,这就是中国式的思念,这就是中国式无以言表的含蓄的文化,游子的远游,总是牵挂在每个父母的心头,然而,中华文化的含蓄,是不会把思念和那种内心的关爱与想家挂在嘴上,而是用行动将内心的那种关爱表现出来的。于是,把握住了中国式的这种对于爱的含蓄,这种爱的含蓄的场景,不用语言来表达,而只是用行动来传达情感。这个时候,金六福适时在老父亲和儿子之间架起了情感沟通的桥梁,画面上及时打出了“回家,就是给亲人最好的礼物”。

金六福知道,类似的场景,会在春节这个特别时间段,在全国各地数以万计的重复演绎。顺应这种对于中华含蓄文化的认知,金六福因而提出了“春节回家 金六福酒”新的营销策略,“回家,就是给亲人最好的礼物”成为传达中华民族间因含蓄而无法言表的心声的语言诉求。

正是对消费者内心潜在的、看不见、摸不到的心理准确的把握,才使得金六福品牌与特别的民俗节日关联起来,在不知不觉中,通过民俗节日和民俗文化这个载体,金六福将自己的“福”文化通过营销,在消费者的大脑中建立起来一种牢不可摧的关联,随着这种关联的加深,坚持与重复,不知不觉中,金六福渐渐的走入人们的生活中。

而这,正是金六福的营销的战略目标:使金六福与中国民俗一样,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实际上,促使金六福完成这种坚持的背后,是金六福另一短期发展战略,那就是通过福文化传播成就金六福酒“百亿品牌”。

围绕着“回家”概念,金六福酒2006年春节的广告选择了家里家外,沿途和购物等几乎所有春节时期人们活动的范围:电视可以在家里接触;电台可以在打车或自驾车的路上收听到;商场锁定在购物时间;户外媒介(车站、码头)更是让亿万游子在归家的途中随处可见。几乎所有的媒介在这里都变成了最有效的沟通载体,完全被金六福的传播氛围所包围。

借助特别的时间和空间,通过“春节回家 金六福酒”2006年新的升级版本,加入的新元素“回家,就是给亲人最好的礼物”,金六福又一次漂亮的完成了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沟通,在品牌资产的积累上,完成了新的质的飞跃。

聚集于对消费者内心世界的洞察

我们可以看到,可口可乐与金六福利用春节这个特别的时间和空间的载体,完成了品牌资产新一次的叠加,这种叠加之所以为正向的资产叠加,在于两个品牌准确的营销策略的制定,而准确的制定营销策略的前提,在于对于消费者内心世界的准确把握与洞察,而对于使用什么样的营销工具并不重要。

香港大学经管学院的国际著名的营销教授谢贵枝认为:品牌的价值不是在企业的策略和手段上,乃是在顾客的心中能否产生对品牌的喜爱和忠诚。因为营销的精神不在乎手段,不在乎伎俩,乃是在乎面向顾客,进入他们的内心,了解他们的愿望,从而设计切合他们的产品与服务来满足他们,公正的、公平的赢取他们对企业和品牌的忠诚。营销是顾客导向,流程处理,建立核心竞争力的思维。营销伎俩、工具都是次等的,到现今世界上主要营销工具都引入了中国,企业首要的任务是在建立导向,改善企业内部流程,而不是耍工具、耍伎俩。

实际上,企业未来营销竞争的源头,不在于使用没有什么“科技含量”的营销工具,而在于谁先拥有和掌握“核心技术”的“消费者洞察”方面。春节市场的营销策略竞争的制定,也无外乎在于春节期间对于人们变迁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态的把握,而对于消费行为和消费心态把握的竞争,就转化为了对于春节期间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上的竞争。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过年的记忆抒情作文750字

全文共 767 字

+ 加入清单

【灯火暖慰远行人】

我家先生来自江苏省南部的一座小乡村,如今常居江苏省北部的故黄河畔,十多年来落地生根,开枝散叶,匆匆忙忙把他乡活成了另一个故乡。

当然,无论在他乡如何根深叶茂,生命最初的那片土地终究是人们最放不下的羁绊。然而人到中年琐事繁杂,过年便成了一年中唯一回家乡看看的机会。过去这些年,每到春节假期的第一天,先生便急匆匆收拾行装,带上我和孩子回家。春运时遇到交通拥堵,我们一路从晨曦初升走到暮色四合,车子在夜幕中缓缓驶过村后的田埂。皑皑白雪映着各家门前摇曳的红灯笼,如记忆中母亲温暖的怀抱,迎接远行游子的归来。

先生家乡有个风俗,就是从大年初一早上四五点钟开始,人们便携家带口去亲朋家拜年。寒冬凌晨,天色尚暗,满村灯火点点,家家备好瓜子和糖果笑脸相迎,拜年的人成群结队,一路笑语踏雪而来。全村人兜一圈回来,天还未亮,孩子已经在肩上再次熟睡。稍事休息后,婆婆便把枣子、核桃、糯米做成的各种形状的糕点放在锅里蒸。春节期间,每天饭桌上都会有一盘这样的糕点,寓意步步高升。人来人往,觥筹交错,一晃,七天的假期已悄悄溜走,人们又要踏上返回工作岗位的路。

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每年返乡的步调,先生盼了一年多的过年欢聚计划落空,遗憾许久,他和家乡的侄子视频连线,透过手机看家乡雪后的田野、小院里的鸡鸭白猫、家门口新贴的春联和大嫂新蒸的点心。乡愁为我们埋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一起等待下一次春暖花开。

而在第二故乡的家中,除夕的灯火同样温暖。家人们在温馨的家中煮一锅水饺,摆些瓜子、花生、水果,在春节联欢晚会的音乐声中,通过手机的视频连线功能,参加千里之外的围炉夜话。大江南北灯火绵延,万家灯火共同抚慰着远行游子的乡愁。风雪夜,远行人,感谢科技的进步冲淡了古人的羁旅之思,让游子们纵使身在他乡,依旧能够与故乡的亲人举杯同酌,共同祈愿山河无恙,岁岁平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全文共 842 字

+ 加入清单

有人认为年味是好看的新衣服、是美味的佳肴、是一个个厚厚的红包,是窗外时不时传来的鞭炮声。可年味真的仅仅只是这几个吗?在我心中的年味是一家人温馨的坐在一起吃着年夜饭,聊着天。

年,是花儿一样的味道。香,甜,每当有花儿开的时候,春天就到了,生活就温暖了,心也就有了幸福的感觉。

“开饭啦!”随着妈妈的声音我们陆陆续续的围坐在饭桌前。唯有在这个时候才是最开心的一个时刻,因为在这个时候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聊着自己这一年的所见所闻,开心的不开心的仿佛只有在这个时刻可以倾诉出来,而家人,就是最好的倾诉者。不知不觉中,年夜饭也将接近尾声,而在这个时刻,大人们都摸摸口袋,在不经意间掏出了一个红包,说着:“新年快乐,新的一年学习进步,天天开心啊!”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中包含了长辈的关心与期盼。我们也总是会回:“谢谢(称呼),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年夜饭过后,大人们围坐在沙发前聊着这一年的工作生活状况,老人和孩子们却围坐在电视机前看着每年都会有的春晚,时不时响起一阵阵笑声。

最令人激动的时候到了,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10-9-8-7-6-5-4-3-2-1“过年啦”家里顿时热闹起来了,每每在这个时刻,我们都低着头给亲朋好友发着祝福的短信,而妈妈却把我拉到一旁说:“宝贝,新年快乐,在新的一年里你要成长起来了,希望你能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做到自强、自立、自信、自然!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有付出就会有回报,你要努力,要上进,争取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爸爸妈妈一直支持你!”

“好的,妈妈,我记住了,我会做到的,新的一年,我不会再让你们失望了,没有更好,只有最好,我会做最棒的自己!”

也在这个时候,我们都低头在抢着红包,比着谁抢的最多,谁又最少,欢声笑语回荡在家中。

今年并不可以放鞭炮了,那些小朋友总是问为什么,而大人也喜欢开玩笑说“你先把钱放在那,你就可以放了。”她们便像泄了气的气球一下躺在地上。

年味,是快乐的,是温馨的,是甜蜜的,而并不是各自玩着手机,亲情被互联网隔离。

年味,是爱的味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中国人的集体记忆过年学习强国征文主题作文1000字

全文共 799 字

+ 加入清单

喝过腊八粥,年味就越来越浓了。腊月二十三祭灶,二十四掸尘,新年的脚步更近了,蒸年糕,磨豆腐,炸圆子,做炒米糖,家家户户忙着置办年货。

炒米糖可是每家必备,条件好点的人家,还能做上花生糖、芝麻糖、花生酥,甚至是奢侈的浇切片。

入冬不久,精选粳米或者糯米,煮上满满一大锅饭,先在家里晾上一两天,然后用竹匾晒干,再细细搓碎,俗称“晒阴米”,进进出出足足需要半个月的时间。

腊月过半,糖坊师傅就忙碌起来。隔壁邻居是一方姓兄弟,祖传米糖手艺,张家请,李家邀,很是吃香。

做炒米糖程序繁杂。铁锅里放些细砂炒米,并用竹筛子筛净。接着把糖稀倒进锅里加热,还加点香油,然后把砂糖倒进锅里,边加热边用铲子在大锅里使劲搅拌。方师傅不时用铲子铲起来看看糖稀的色泽、“老嫩”程度,等到糖稀熬到铲起来成线时,糖稀也就熬好了。

接下就把炒好的炒米,快速倒进热锅里,跟糖稀搅拌均匀,然后把热气腾腾的原料铲到正方形木头模子里,用“滚子”在模子里使劲来回滚平,边边角角都要压实压平,快速拆下模板,“啪”的一声,案板上赫然呈现一大块方形米糖。

方师傅把整块米糖快速用刀切成条状,随手一划,米糖整齐划一,均匀有序。接着麻利地切成片状。有时我们也来帮忙切米糖,真是“看人家吃豆腐牙齿快”。刀切炒米糖,不仅是体力活,更是一门技术活。刀要快且不用说,要看准火候,用力均匀。切早了,炒米糖容易粉碎,溅得满地都是;切迟了,炒米糖硬了,就切不动了。

此时,站在一旁的小屁孩早就等不及了,抢过两块碎片塞进嘴里,热乎乎的,炒米糖有点粘牙。过一会再吃,脆脆的,嚼起来咯嘣咯嘣的响。

汪曾祺先生曾在《炒米和焦屑》中写道:“炒米是各地都有的。但是很多地方都做成了炒米糖。这是很便宜的食品。孩子买了,咯咯地嚼着。”

如今,炒米糖越做越精致,花样也越来越多,大街上、超市里,随处可见,但找不到儿时过年吃的炒米糖了。

浓浓甘甜,甜不过当年炒米糖的味道。淡淡清香,香不过儿时过大年的滋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047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在我眼中,是在腊月初就开始了。

腊月初旬,工作了一年的人们都停下来,准备年货。每家每户都要准备很多东西,大街上人山人海,显得喜气洋洋。大街上有许多小商贩,他们不断吆喝着,叫卖着自己的商品——春联、年画、鞭炮,火红一片。购置好年货,又要打扫家中,除尘,寓意除旧迎新。家家挂上了红灯笼,年味儿立刻蔓延开来。

这一晃,就到了腊月二十三。

这一天是春节的前奏——小年。小年这一天,家家放鞭炮,送灶王爷上天。孩子们都跑到大街上,提着红灯笼,绽开一张张喜悦的脸庞。

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了,须准备好各种瓜果,坚果,糖块,拿出最好看的塑料或玻璃果盘,摆成花儿或风车状,以招待客人。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早上,窗外就会响起连绵不断的鞭炮声,一上午炮声不断人们就在炮声中迎接新年的到来。下午,男人们把红火的春联、年画和“福”字贴好,再去院子里放炮。女人们在家中忙着准备年夜饭,包饺子。而小孩子们最快活了,他们在家里、院子里、大街上蹦来蹦去,嘴里塞着糖块,手里拿着冰糖葫芦,口袋里还装一把瓜子、花生什么的。夜幕降临,家家团聚在一起,吃着香喷喷的年夜饭,看着精彩纷呈的春节联欢晚会。

这一夜,万家灯火通明,人人都要守岁,一起倒数,欢庆新年。此时的大街上灯火通明,四周挂满了火红的灯笼。各式各样的烟火不断“飞”上天,黑漆漆的夜空下,划破了整个天空。有的烟花在天空中像满天的星星一闪闪;有的似流星雨,一瞬间就消失在天际中;有的似含苞欲放的花骨朵,绽放出颜色各异的花朵。

过了这一夜,就是新的一年中的第一天——大年初一。

早上还未破晓,就有炮声传来,家家户户门口都响起了鞭炮声,全城都热闹起来。鞭炮味儿在空气中弥漫,闻起来有新年的味道。今天,大家都奔走相告,去亲戚家拜年。小孩子最喜欢去拜年讨红包,上午拜完了中午回来吃一顿饭,下午又接着拜年。这一天下来,可讨到了不少压岁钱。

元宵节——春节的又有个高潮。根据一辈辈传下来的习俗,在正月十五这一天是要吃元宵、看花灯、放烟花的。傍晚的广场上,早已聚集了热闹的人群,都买了个孔明灯,许下新年的梦想,在期待中观看明灯升天。它们在夜空中随处可见,每盏灯代表着希望和梦想,带着人们的祝愿与祈福,在夜空中摇曳。不一会儿,天空中便飘荡着无数的灯火,近若飞蝶,远似繁星,共同照亮了黑漆漆的夜空。音乐四处响起,仿佛置身于花灯的海洋、音乐的殿堂。

在正月二十这一天,临汾人都要吃春卷,吃完了春卷,这个年才算过完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过年的风俗——中国传统文化

全文共 1240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中的传统佳节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年节古称“元旦”。

1911 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岁时节日,亦被称为“传统节日”。它们历史悠久、流传面广,具有极大的普及性、群众性、甚至全民性的特点。年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年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年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

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人们以盛大的仪式和热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在民间,一直都有一个关于“年”的传说故事。

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 “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 “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春节,守岁放鞭炮贴春联拜年演变

起源:春节和新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最后用一个中国传统来结束我的征文: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

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贴窗花,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访亲友,大年初二祭先祖

初三初四逛庙会,十五晚上街上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优秀

全文共 1012 字

+ 加入清单

在每个崭新地日子里,快乐地呐喊着。不经意间。猛地抬头发现世界变了。从昨日地简单朴素变成了今日地绚丽和热闹。不知何时,那硕大地红灯笼跳上了高楼,在风中调皮地摇动这发福地身躯;还有那一泻千里闪着这金灿地亮光地对联,在各自比拼着这看谁更有才……不经意间,春节却踏着轻盈地脚步到来。

逛庙会

拖着沉重地步子终于来到这美丽山村地小镇上。老远就听到了叫卖声。走近一看,傻眼了,眼前满是姹紫嫣红穿着艳丽服饰地人们在窄小地街道上移动着。既然来了,当然是冲啊。“老板,这中国结怎么卖啊”“这个,这个好看着咧,买个挂在家可以保一生平安,很便宜,五块一个。姑娘买几个吧!”“便宜点吧,老板四块一个怎样,我买四个,大家都发财吗!”“好了,卖你,下次再来!”……“老板,来几串冰糖葫芦!”“好咧,冰糖葫芦好看,红似火,来年一定红红火火!”“小哥,夹几片臭豆腐试试!”“欧可,臭豆腐,十里飘香……”

庙会上,你不仅可以购物,品尝小吃,各取所需,热闹非凡。更重要地是你可以欣赏到独具民间风情地说书和皮影戏。说书先生穿着大红棉袄,绘声绘色地将古典名着给你娓娓道来。时喜时悲,时紧时松,引得观众满是喝彩。皮影戏我还是见头回,挺有趣地。几个小人儿互相叫嚣着,时踢腿,时鞠躬,像是在给予观众们道祝福一般……

庙会上地一切洋溢着浓郁地乡土文化气息。

吃年饭

一波未来,一波又起。大年三十没有一秒是平静地,五点未到,炮声四起。开饭了,在满桌地佳肴中,有两样是必不可少地。其一,年年有鱼-—鱼;预示着全家富贵吉祥有余。其二,是合家团圆地汤圆;预示着全家团圆美满甜蜜之意。特制地大团桌上,父母兄弟围着坐。我和几个小鬼则草草地吃过饭,便冲出去放烟火去了;而那些好久不见地大人们,倒杯酒互相道唱着“兄弟,来,干杯,祝你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好,我也祝你恭喜发财,干杯”。“爹,我敬您一杯,祝您老身子骨越来越结实”!“我祝你事业有成,年年有余”……团桌上,干脆响亮地酒杯声预示着来年地兴旺。大人们爽朗地笑声和热情地祝福预示着来年地灿烂。

饭间,家家户户又是放鞭炮,震耳欲聋地鞭炮声成了连绵地一片,这一刻,过年地气氛也就更浓了。

拜年

吃完饭,七点一过大人小孩便又全出动了,三五个大人一桌麻将,一桌牌到凌晨。而小孩则二三十人一起结伴而行,家家户户去拜年

许愿

点燃一个个烟花,让它们冲上云霄。累了一天地我们静静地躺在草坪上看着烟花响彻大江南北。烟火色彩是美丽地,好像来年地日子美得让人不及顾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2024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主题征文

全文共 835 字

+ 加入清单

年味儿不仅是鞭炮的欢闹般浓烈,也可以是淡淡的,朦胧在水汽中,需要细细口味。

很是享受幼时除夕的下午,老少三代围在厨房中,隐约在雾汽里。

爷爷在灶后添柴烧火,红艳的光照得他脸红彤彤的,身后的墙上映着他的身影,摇晃着。奶奶和妈妈围在抹了一层面粉的木桌旁,灵巧而娴熟地操纵着面团,在人眼花缭乱中完成一件件“作品”,围裙、护袖上白扑扑的一层粉。爸爸打杂,时而在洗水池前,时而在灶台边,时而去发酵面粉的大篮筐旁看看。我呢,则“忠心耿耿”地“粘”在奶奶边上。

奶奶在厨艺方面绝对是个好手,她拽过一块面在粗糙的手掌心中一揉,团成个球状。又在桌上一压,成一圆饼状。再拿起来用大拇指按出一个大小刚好、薄厚分布合理的凹槽来。接着取来一筷子我喜爱的肉填上,然后用手拎起面饼边在手心中转一圈儿,揪在一块儿,接着一旋、一按,一个好看别致的封口花儿便完成了。这花儿是奶奶独会的也是她最得意的。我曾绕有兴趣地细细观察研究,仍模仿不来。

奶奶一边手上忙着,嘴也不停歇,讲着村里遇上的、听来的有趣的事儿,绘声绘色的,似说书的一般。其他人时不时插上一句,或评论一番,或哈哈一笑,奶奶眼角的鱼尾纹忽又深了几分,却刻着愉悦,盈盈地弯曲。我那时年幼也不大听得懂方言,但见大家都嘴角挂笑便跟着乐呵呵的了。其乐融融。

不一时桌上排列了一排排的包子、团子。奶奶起身搓搓手上的粉,去掀锅盖了。白雾压抑了很久终于可以释放了,忽地升腾起来。我几乎可以感受到那扑面而来的热气。小小的厨房很快被白汽充满了。奶奶也很快看不清,只能望见模模糊糊的影子在水雾中若隐若现,还有爷爷那边发出的红光似天边的霞。没有多余嘈杂的声音很是宁静。水的清味,包子的香味,木柴的典雅味,家人们的呼吸都混在厨房的空气中了,斜阳也将余光渗入其中,一起发酵,酝酿。愈加温暖、愉悦,又觉仿若置身于蓬莱仙境,云雾缭绕,安详地不真切起来。隐隐约约只觉如梦似幻。

年的味道是多么好啊,不浓烈却足以沁人心脾。这味儿我至今仍记得,可因为生活的忙碌已几年未能得到机会再细细品尝一番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中国人的集体记忆过年学习强国征文主题作文1000字

全文共 798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我最盼望的节日就是春节了,春节不仅可以收许多压岁钱,还可以吃好吃的呢!不过今年我盼望春节并不是为了收压岁钱,吃美食,而是为了到姥姥家看姥姥。

姥姥家住在徐州的郊外,每年春节才能到姥姥家。姥姥对我可好啦!每次到姥姥家,姥姥都会给我做我喜欢吃的,给我买我喜欢的东西,特别是每年冬天姥姥都会在我睡觉前在我的被窝了放上一个热水袋。

前几天,我打扫卫生时在角落看到了姥姥和我的一张照片,上面有许多灰尘,我拿抹布擦去灰尘,看着姥姥那饱经沧桑的脸,我不由地想起了姥姥和我的一件事:

有一次,我去姥姥家玩。那天中午,我生病了。得知我生病后,姥姥着急坏了,可家里除了我和姥姥其他人都不在,姥姥二话没说就背我到村子了的一家小诊所去。到了诊所,姥姥累得直不起腰来,但还是急忙把医生喊来,医生说必须打针,我忙说:“我不打,我最怕疼了!”姥姥抚摸着我的头,说:“别怕,我们山山最勇敢了。”我只好点点了头。因为我从小都对打针有副作用,所以一打完我就脸色苍白,倒在了椅子上。姥姥见了,着急得不得了,连忙端来了一杯水,把我慢慢扶起来,给我喝水。一杯水下肚,我好多了,就和姥姥回家了,而姥姥怕我又不行了,就执意要背我回去,我没办法只好让姥姥背。姥姥年纪大了,山路又不好走,所以在中途有好几次都险些摔倒,我很担心姥姥,就说:“姥姥,我好多了,我自己可以走。”姥姥气喘吁吁地说:“你病还没好呢!姥姥身体好得很,别担心。”就这样,姥姥背我走了一段路,眼看就要到家了。突然,姥姥被一块石头绊了一下,膀子被身旁的一块瓦片划了一下。我心疼地说:“姥姥,你没事吧?”姥姥笑笑,说:“没事,不就划了一下吗!”回家后,姥姥让我在床上躺会儿,自己去干活了。躺了一会儿,我想上厕所,出了房间后,我看见姥姥撩起袖子在洗衣服,刚想去和姥姥打个招呼,忽然看到姥姥的膀子上有一条长长的口子,还流了血。猛地,我心中好酸……

我盼望着春节的来临,更盼望和姥姥一起度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全文共 3455 字

+ 加入清单

过年了!也许是因为大街小巷越来越浓的年味,也许是因为年近半百,越是到年根儿底下就越时常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时不时地想起小时候的事情。可能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 Its almost New Year! Perhaps it is because the streets and alleys are getting stronger and yearning.The more often there is an unknown emotions, from time to time to think of things as a child.Maybe many people feel this way.

望着窗外川流不息的车流、五彩闪烁的霓虹,眼前不断幻化而来的是:小时候田野地里津津有味地咀嚼、芦苇荡里撒着欢儿地奔跑、夏夜房檐下一遍又一遍数着星星、还有恶作剧的顽皮……甚至淘气时被父母哥哥训斥,现在想来,都有着“故乡”两个字的情感标签。 Looking at the continuous traffic flow outside the window, the colorful and flashing neon, the continuous transposition of the eyes is: when you were youngRunning in Lisu, the naughty of the stars, and the prank by the eaves of the summer night ... and even being reprimanded by the parents and brothers when I was naughty.

有人说,家乡可以有无数个,故乡却只能有一个,那是被称之为“老家”的地方。当年少已成往事,当奔波忙碌成为常态,我渴盼拥有让心灵得到休闲的片刻时光,为生活提纯取暖,在纷繁复杂的世事风雨中拥有可以放纵精神自由的憩园。家,就这样把浓浓的情感元素外化于一颦一笑之中,把渗入骨髓的文化基因无理由地沉淀在生命里。 Some people say that there are countless hometown, but there is only one hometown, which is called "hometown".At that time, the young people had become the past. When I was busy becoming the norm, I longed for a moment of time to have a casual time, purifying and heating for life, and having a resting garden that can indulge in spiritual freedom in the complicated and complicated world.Home, just externalize the thick emotional elements in a smile, and settle the cultural genes that penetrate into the bone marrow without reason to settle in life.

当萨克斯曲《回家》的旋律缓缓响起时,我的心跳就不由自主地开始加速:回家、回家、回家……这是任何人都会无法抗拒的呼唤。有家才有爱,有家才有情,有家就有永远。 When the melody of Saxo "Go Home" slowly sounded, my heartbeat began to accelerate involuntarily: go home, go home, go home home... This is a call that anyone can resist.There is love with a family, a family can be affectionate, and there is a family forever.

在家里,可以找回年轻、找回青春、找回童年,把一切浸润在无拘无束释放温情的河流里。家的港湾,消解你的烦恼,宽容你的任性,共鸣你的喜悦,也能用温暖的手掌擦去你的泪水。哦,我看见了父亲那双浑浊的眼,静默无声,却又有无法形容的力量,定格我童年的稚嫩,成长的历程;母亲满头银发,在家的巷口张望,用世界上无法替代的目光深情铺就我远行的道路和归来的期盼。还有小伙伴们见面时的拥抱,声声呼唤着我的小名儿…… At home, you can find youth, youth, and childhood, and infiltrate all the tender rivers.Harbor in your home, eliminate your troubles, tolerate your willfulness, resonate your joy, and wipe your tears with warm palms.Oh, I saw my fathers turbid eyes, silent and silent, but there was an indescribable force, setting my childhood immature and growing journey; my mother was full of silver hair and looked at the alley at home.I look deeply on my journey and the expectations of returning.There are also hugs when the friends meet, and the sound calls my little name ...

家,总在春节这个中国传统文化最大的发酵场里,散发出幸福的味道,浓得化不开、香得飘不散、醇得挡不住。 Family, always exudes a happy taste in the most fermented farm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he Spring Festival, which is so strong that it is so strong that it is so fragrant that it is not fragrant.San and alcohol cannot be blocked.

洗却时光的漫漫风尘,我更懂得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更懂得从家出发的意义。家是脐带,牵系我走到世界任何一个地方,牵系我的一生,让我不时地回望,问问自己: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我最终要回到哪里。警醒我感悟那些身后苍茫的岁月,沉淀我眼前那犹未可知的时光。 Washing but time of time, I know the meaning of not living in the years, the time of time,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starting from home.The home is the umbilical cord. I walk to any place in the world, hold my life, and let me look back from time to time to ask myself: who I am, where I want to go, and where I will go back.Alert me to realize the vast years behind me, and precipitated the unknown time in front of me.

我想说,朋友们,无论身在何处,从业何方,回家吧,回家过年! I want to say, friends, where are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全文共 1141 字

+ 加入清单

过年了。超市里,耳朵里全是喜庆的贺岁歌曲;商场里,纷纷打出“年底大甩卖”的标语;学校里,师生们在进行紧张的期末复习;朋友圈里,大家都在讨论新年的流行时尚……

农历的年,学名叫作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最重要的节日。每逢春节,在外漂泊的游子总是按捺不住回家的喜悦,提前几天甚至一个月计划回家要带的年货,随时关注天气预报和车票信息,避免“人在囧途”,如此等等。与此同时,老家的亲人也在掰着手指倒计时,每天都会去超市或集上逛一圈,唯恐准备的年货不够充足,还会逢人便说:“俺儿子和儿媳妇、孙子(孙女)快回家喽!”前几年,有首歌《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唱到了所有游子的心坎上,有些心酸,还有些幸福。

小时候的年很值得回味。进入腊月起,大人们就开始忙起来了,蒸馒头、炸咸鱼等,家家户户都散发着浓厚的年味。孩子们一放寒假,便犹如野马一样疯狂玩耍,要知道,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在学校里被老师“压制”了近半年终于解放了!这对于大人们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因为顽皮的孩子非常让他们头疼,今天去偷吃张家的萝卜,明天去拔几棵李家的白菜,后天又把孙家的娃打哭了,惹得大人无可奈何,直喊道:“赶紧开学吧!让老师好好管管你们!”女孩子大多比较文静,假期里会帮妈妈做很多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包水饺、包藕盒、打扫卫生等,男孩子就不同了,很少喜欢待在家里的,瞅准机会就往外跑。

对我来说,最喜欢的还是放鞭炮。玩久了,还会开发出好多玩法:点着捻子后,在手里停滞三秒钟,然后扔向空中,只听见响亮的“啪”声,一团灰色的烟雾在空中散开,闭上眼睛一闻有种独特的“香”;或是将鞭炮扔进池塘里,只听见沉闷的“噗”声,一股浑浊的水花翻滚上来,有时一起上来的还会有一只倒霉的小鱼;还有的远远看到有人骑自行车过来,待到走近了,一下将点燃的鞭炮扔到人家车轮下,吓得那人“啊”的一声,可还没等享受胜利成果,就被路人逮住揪着耳朵去找家长了,换来的自然是一顿皮肉之苦。

过年最大的好处除了玩,还有吃。只有在过年时,才会吃到平时吃不到或吃得少的美味。老爷们儿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打扑克,到了饭点,主人要留大家吃饭,众人也不推辞,庄户人就是这么实诚。简单的几个小菜,还有各种凉菜端上桌,再上几瓶老家的白酒,大家便开怀畅饮起来。这时候,最高兴的就是小孩子了,因为终于可以大饱口福了,得到大人的应许后,便狼吞虎咽起来,吃得满嘴流油,样子可爱极了,大人们看得哈哈大笑。

过完年,就要开始准备走亲戚了,亲戚多的要走半月,中国人重视礼尚往来,亲戚再回访做客,如此就要一个月时间,再加上腊月,粗略算来过年要持续两个月,年味儿特别足。可对于孩子而言,过完年就意味着要开学了,这可不是一个好消息,即使开学后一段时间,心里还是挂念着没放完的鞭炮、没吃够的美食……

儿时的年,让人回味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春节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作文400字

全文共 466 字

+ 加入清单

【过年的记忆

外婆家在农村,农村中的厨房里大多都有一口土灶。外婆家的土灶是由砖头垒起来的,外面贴着白瓷砖,灶后有两个长方形洞口,上面的一个是用来烧火的,靠着地面的就是通风口了。

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会炸糯米圆子。先煮一大锅糯米饭,稍稍晾凉一些,加入肉、大蒜之类的配料大力搅拌,然后再搓成一个个小圆子。土灶上一锅油已经烧热,糯米圆子一个个下锅了,软塌塌的小圆子刚到油锅里就被沸腾的气泡吞没了。等圆子一个个浮起来,就可以出锅了。糯米圆子捞上来时,你会惊奇的发现,它们仿佛经受了热油的洗礼,披上了一层坚硬的铠甲,从软弱的孩子变成了铁骨铮铮的汉子。

我的任务就是烧火,炸圆子时必须要滚烫的油,自然需要不停的烧火。我从一年级起就帮外婆烧火,现在也算是个烧火的老行家了吧!我第一次烧火时,外婆就说:“人要忠心,火要空心,烧火时一定不能将灶眼都堵起来,否则火就烧不旺,要照‘井’字形排列……”“人要忠心,火要空心”这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小时候只是将它当作烧火的方法而已,但是随着我的一天天长大,这句话也有了别的意义……

糯米圆子,是我过年最深的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作文1000字

全文共 988 字

+ 加入清单

新年的脚步声离我们越来越近,大家都盼望着新年赶快到来,一个个掰着手指倒数过年时间,因为新年可以收到红包,还可以穿许多漂亮的新衣服。最有盼头的是可以随便大吃大喝,尽情地与同伴们玩耍。

今天,天气晴朗,太阳也沾着些喜气,照射到我们的身上,反衬出银色的光芒。家家户户门前都挂着一对对红灯笼,照得屋檐红通通的;门上贴着红红的对联和倒着的“福”字,到处彰显出一副张灯结彩的过年景象。我们已经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了,像一只只猴子在门前跳来蹿去,终于,我们一家四口准备去超市采购年货。

到了超市,超市门口的车位全都停满了车,附近摆满了各种吃的、喝的。走进超市一看,“哇!”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有的爸爸妈妈一边看着小孩子,一边慌忙地选购商品;有的人你拥我挤地抢购打折商品,脸上现出一丝丝得意,似乎是占着了大便宜;还有的人正卖力地讨价还价,声音十分大,不懂方言的人还以为在吵架呢。

我们到了食品区,瞬间,我看得口水都要流出来了,两眼瞪得圆溜溜的,连忙伸手指了指奶片,高兴地说:“那个,那个,是我最喜欢吃的奶片!”爸爸妈妈买了一些奶片,我脸上乐开了花。接着,我们又继续搜寻展台上琳琅满目的商品。弟弟摇摇晃晃地跑到糖类区,五音不全地说:“我要买这个!”妈妈摇摇头,认真地说:“不能吃,你现在正在长牙,吃糖会蛀牙的!”

弟弟听了,躺在地上大哭起来,一把鼻涕一把泪地闹个没玩。我看了很焦急,可妈妈也是为了弟弟好呀!许多人的目光都聚集在弟弟身上,交头接耳地说:“这小孩怎么躺地上呀!”妈妈感到十分尴尬,只好让弟弟起来,给他买了一点点糖,弟弟立刻破涕为笑,迫不及待地剥开一颗糖“吧唧吧唧”嚼着,一脸满足。

一来到服装区,妈妈就看中了一件衣服,像小孩似的,赶忙跑到试衣间试穿。“哎呀,太小了!”妈妈迫切地问售货员:“这件有没有大一点的?”售货员抱歉地说:“没了,这是最后一件。”妈妈没精打采地走了。

来到玩具区,我看中了一个芭比娃娃,盯了很长时间,忍不住对爸爸说,爸爸扫了一眼娃娃,说:“这个你以前买过了!”我撒起娇来:“要嘛,要嘛。”爸爸无可奈何,看着我直皱眉头,终于还是拗不过我,只好给我买了一个。我高兴地直跳,一路上都爱不释手地抱着娃娃。

我们采购完毕,提着大包小包,满载而归了。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们嘻嘻哈哈的,互相说笑话逗趣。路上的行人,也都微笑着,在为迎接春节做准备。

真希望春节快快到来,那样我就有好多好多红包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