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有关介绍端午节的作文汇编20篇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小编精心为你整理了有关介绍端午节的作文,希望对你有所借鉴作用哟。

浏览

7085

作文

28

篇1:高三语文作文写信介绍端午节

全文共 65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原本我是可以过一个安宁的下午,可是一场演出把我的计划打破了,不过我还是要谢谢这次演出,为什么?我不好意思说。

这是我们小红花艺术团成立周年庆的汇报演出,一共有20种不同风格的舞蹈,时间整整安排了一个下午,全团几百名师生,观者数不清,由于我们的舞蹈在扬州市“琼花奖”舞蹈比赛中获得了铜奖,所以被安排在最后一个演出,妈妈说这叫“压轴戏”。

前面的舞蹈我就不说了,重点来谈谈我们跳的这支《洗衣舞》吧!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从前,藏族被日本军团攻击有了困难,一天,我们的红军来到藏族地,帮他们种地、开路、建房屋、还把日本兵赶跑了,藏民们终于过上了好生活,藏民中的一些小女孩为了报答红军战士,自发的组织起天天帮他们洗衣服,这支舞蹈的内容就像动画片一样在我脑海里跳了出来。

在焦急的等待中,终于到最后一个的节目了,我们穿着漂亮的藏族服装,笑容满面,自信满满的走上了台,我看见坐在台下的妈妈为我竖起了大拇指,拼命的为我鼓掌。我用心做着每一个动作,一边认真数着节拍,一边回想老师在排练时对我们讲的动作分解,每个动作都做到了位,仿佛自己就是那些藏族小女孩里的一员,心里充满对红军叔叔的感激,开心的为他们洗衣服……

时间过得好快,当我们摆好最后一个结束的造型时,音乐停了,当我们用藏族的礼仪向观众们谢幕的时候,我看见老师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对我们微微点了点头,我想这是对我们表演的肯定吧!走下台来,妈妈一把抱起了我,吻了又吻,在我耳边悄悄说:“今天你跳得真好,真捧!”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这就是我的端午节,快乐的一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高三介绍端午节语文

全文共 807 字

+ 加入清单

“小懒虫!快起床,这天就是端午节,妈妈和你一齐包粽子,你怎样还在睡觉?”妈妈兴致勃勃地叫着。难得的假期,我还真想好好地睡一觉呢,都被妈妈搅和了,可就是我昨日答应妈妈和她一齐包粽子的啊,想想能够吃到美味的粽子,我还就是很快地起床,跟妈妈学着包粽子。

妈妈拿出泡在水里的粽叶,还有糯米和被浸泡的五花肉,我们两个准备“操作”了。首先妈妈教我包粽子四大步骤:①选料,选取好适宜的粽叶;②把糯米放在折叠好的粽叶里,包好;③把五花肉放进有糯米的粽子里;④用线把包好的粽子缠紧,打结。这样一个粽子就包好了。然而我心里暗想原先包粽子还有学问呢。

妈妈开始包了,她神色严肃,十分细心。一层又一层,一道又一道,两只手像蝴蝶的翅膀般熟练地上下翻飞,这不,不一会一只胖乎乎的肉粽子就包好了,有棱有角,竟显得有些挺拔有力。真不愧就是熟能生巧,妈妈这个包粽子的好手,已经包了几十个粽子了,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我的进展又如何呢?

且看——按照妈妈有说的步骤按部就班地认真操练着,可就是这粽子似乎看我就是个孩子,非闹点小脾气不可,就就是不和我的心意。忙活半天一个粽子都没爆好那小粽子似乎在嘲笑地说:“哎呀……就你……还想把我给驯服……那可比登天还难。”我可“不服气”了,这小小的粽子就能难倒我吗,这也太小看自我了吧。妈妈也在一旁耐心地手把手地教我,我带着些虚荣心努力的学着。然而果真就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茅塞顿开,真棒!我最后包好了第一个粽子。看着手中的这个小粽子,虽然没有妈妈包的那么好看,但在我眼里就像就是手上捧着一颗闪闪发亮的小明珠,格外珍贵,那种喜悦与兴奋难以言表。

粽子包好了,开始煮粽子。妈妈往锅里加了许多的水,然后开始煮,煮了好一会儿,粽子就好了,此时家里到处都弥漫着棕子的香味,最后能够吃到香喷喷的粽子了。

这天我不但与妈妈学到包粽子的“手艺”,还尝试了包粽子其中的快乐,真实一个难忘而愉快的一天,让这样的快乐与大家共同分享,“端午节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介绍端午节

全文共 510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又称端午节、重阳节。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就是包粽子、吃粽子。每年端午外婆就会包粽子,外婆早早的准备了踪叶、糯米、腿肉、香菇等,一切准备妥当,外婆开始包粽子,她就熟练地在手掌上铺上两片粽叶,卷成圆锥形、舀一勺糯米,在上面铺上肉、香菇、然后把它们压实压紧,把粽子裹紧,捆扎,一个漂亮的粽子“诞生”了。

放到高压锅里蒸上十几分钟,香喷喷的粽子就出锅了,包香喷喷的,让人垂涎欲滴。轻轻的解开包粽子的绳子,拨开它的“外衣”糯米的香味就撒发出来,咬下去还富有弹性,怎能不爱吃呢?

赛龙舟也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每当端午节,沙溪河上都要举行划龙舟比赛。几十个水手都拿着浆,用全身的力气划了起来,远远望去还真像几条龙在快速的游动,擂鼓的水手气势高昂,有节奏地敲着鼓点,观众们都热烈地喊“加油!加油!”几条龙船的气势真是壮观。

在我们的家乡,端午节还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家家户户的大门上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

吃粽子、赛龙舟、吃“五黄”插“五端”这几样传统习俗,共同编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高三介绍端午节

全文共 890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我已经期待已久,因为每年的端午节,爷爷果园的杨梅就成熟了!

这次端午节与双休日连在一起,学校放假三天,我们一家回到了家乡蛟桥。端午节的早上,我们吃完早饭,爷爷开车,拉着我们在山路上奔跑。山路两边是一大片碧绿的菜园,清清的湖泊、崭新的加油站,等到两边的树木越来越多,我知道,我们进山了。我们在小树林里转了一会儿,就出来了,来到水渠上,车子从水渠上的小桥上开过,桥下湍急的水流冲击着两边的石头“哗哗”地响。弟弟妹妹“哇哇”大叫起来,不停地喊“慢点!慢点!不要掉下去了!”我才不担心呢!我们已经不是第一次经过这里,更何况爷爷的车技那么好!

经过小桥,车子在路边停了下来,爷爷笑呵呵地说:“下车吧,孩子们!”我们陆续下了车,哥哥猫着腰往上走,边走边说:“跟我来!”我们跟着哥哥走进一片松树林,地上铺着一层蓝色的小草,踩上去软软的,像踩在地毯上一样舒服。

“我们到了!”哥哥喘着气说。抬头一看,我们已经走出了松树林,眼前又是一片新天地:一棵棵杨梅树婀娜地站在眼前,一眼望不到头,翠绿的枝叶上还挂着晶莹的露珠,细看,在那狭长的叶片下,藏着一颗又一颗红的、紫的、暗红的、红得发黑的圆圆的珍珠,那不就是杨梅吗?我看呆了,大姑姑不停地按动手上的相机,小姑姑已经选好了一棵挂满了又大又甜的杨梅树,说:“我们就在这摘吧!”我和哥哥二话不说,“蹭蹭蹭”地爬上了树。我们骑在树上伸手往前探着身子,左右开弓摘了起来。哥哥图快,折下一枝就往下抛,而我却舍不得绿油油的枝叶离开大树,尽量只摘果子,不折树枝。不一会儿,我的两手沾上了杨梅的汁液,变成暗紫的啦!哥哥坐在树干上,冲着我说:“兰兰,你都成孙悟空啦!”我看他那吃得满嘴满脸的杨梅,摇摇头:“八戒,你就知道吃!”大家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笑声在果园里传得很远很远!

说说笑笑间,我们已经摘了三大桶杨梅,我高兴地说:“爷爷,这杨梅你拿去卖,一定能卖个好价钱!”“今天摘的杨梅不卖!”爷爷慈爱地看着我们,“这是我送给你们的礼物,你们带回莲塘去吃吧!”

大家一听,都笑了:“太好了!爷爷!”我拿起一颗塞进嘴里,啊!真甜啊!我喜欢这礼物,它有家乡的味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端午节介绍

全文共 696 字

+ 加入清单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变成了“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起源传说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

古人五月采摘兰草盛行以兰草汤沐浴、除毒之俗。《大戴礼记•夏小正》“五月……煮梅为豆实也蓄兰为沐浴也。”屈原《九歌•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云“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此俗流传至唐宋时代又称端午为浴兰之月。

《大戴礼记》为汉文帝时礼学名家戴德选编的是研究上古社会的珍贵资料。如果此说成立端午节在先秦时代已出现迄今历时二千余年可谓渊远流长

汉代人认为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且有“不举五月子”之俗即五月五日所生的婴儿无论是男或是女都不能抚养成人。一旦抚养则男害父、女害母。甚至出现了“五月到官至免不迁”“五月盖屋令人头秃”等说法。这一习俗至迟从战国开始流行迄至汉代盛行不衰。此俗在汉人王充的《论衡》、应劭《风俗通》以及《后汉书》中多有记载。

《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

《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

《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并且人们还避“端五”忌讳称之为“端午”。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介绍端午节

全文共 529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在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重五节、天中节、五月节、女儿节、诗人节等20多个。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汩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汩罗江后,当地百姓知道此消息后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后来,渐渐发展成赛龙舟。这就是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原因。

端午节有许多习俗,我映像最深的就是戴香包。香包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比如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等。戴香包很有讲究。

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等形状的,象征着鸟语花香,家庭和睦。小孩喜欢的是飞禽走兽类的,如虎、豹子;猴子上竽、斗鸡赶免等。

因为相传端午节是恶日。所以,端午节那天,家门口都要挂艾草、菖蒲或石榴。通常把这些东西绑成一束,然后挂在门上。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插在门口可保健康。菖蒲等也各有寓意。

中国的文化真奇妙、丰富啊,吸引了多少外国人关注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介绍端午节语文

全文共 53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

我给你们先说一下端午节的由来吧!

端午节,又称五五节,因为端午节是在农历五月初五日,这是三个重要的中国重要的节庆之一,其他两个分别是中秋节和农历新年。

这个节日的由来是古代中国有一位博学多才的官吏屈原,他就是一位爱民而且又受到尊崇德官吏,但是,由于一位充满嫉妒的官吏陷害,从此,在朝廷中被皇帝所冷落,由于无法获得皇帝的重视,屈原在犹豫的情景下投汩罗江自尽。

由于对屈原的爱戴,汩罗江畔的居民匆忙的划船在江内寻找屈原,并且将米丢入汩罗江中,一平息汩罗江中的蛟龙,即使他们当时并没有找到屈原,但是,他们的行为直到今天在端午节的时候,仍然被人们传颂纪念着。

然后,我再说说我怎么过的吧!

端午节的习俗就是吃粽子,赛龙舟。

我家有一位名副其实的包粽子能手——我的妈妈,妈妈说,包粽子用芦苇叶包最好吃,妈妈先拿了山片芦苇叶包卷了一个筒,然后放了点米,又放了一颗枣,接着又放米,又放了几颗枣,包满了以后用线捆住,就这样一个粽子就完成了,然后又包了几十个。最后放在高压锅里煮40分钟后,放出来后等四个小时入味后吃,香甜可口。

在端午节那天晚上,我们院里的许多小朋友都出来玩,他们有的打羽毛球、有的玩蛇板、有的骑赛车,热闹极了,就这样我度过了一个愉快而难忘的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初三介绍端午节的英语作文带翻译

全文共 3186 字

+ 加入清单

Fifth lunar month,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folk festival,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it is one of the oldest traditional festival of the Chinese nation. Dragon Boat Festival is also called terminal five, duanyang. In addition,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and many nickname, such as: the midday, weighs five, may festival, bath festival, dolls, days of the holiday, to wax, poets section, dragon, etc. Although the name is different, but in general, around the custom of the peoples holiday or the same than different.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is Chinese two thousand years of tradition, because the region vast, many nationalities, with many stories, so not only produced many different section name, and also have different customs. Its content mainly has: the daughter back, hanging doors, like to meet a ghost ship, noon, afternoon Ye Fu, hanging calamus and wormwood, swam out, her sweet bursa, for he feels ashamed, dragon boat racing, duration, the shots, swing, for children with realgar, drinking realgar wine, sweet wine, bread eaten ruling, salted egg, zongzi and seasonal fruit, etc., in addition to the superstition color activities gradually disappeared, the rest has spread all over China and neighboring countries. Some activities, such as dragon boat racing, has been a new development, broke through the time and geographical boundaries, become an international sporting event.

About the origin of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very much, such as: to commemorate qu yuan said. Commemorating wu zixu said. Mark Cao E said. Up to three generations of the summer solstice festival said. Ward off evil, evil month, said wu said month national totem and so on. Above all, said all this down. According to Mr Scholar wen yiduos "dragon boat test" and "dragon-boat festival history education" article lists hundreds of ancient recordation and expert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the origin of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is Chinas ancient southern wu yue festival held national totem, earlier than qu yuan. But in one thousand, qu yuans patriotic spirit and moving poem phrase has been widely popular, so people "pity and sorrow, the theory of the speech, to how" legend has it, therefore, to commemorate qu yuan said, the deepest, widest influence occupy the mainstream status. In the field of folk culture, the Chinese people, such as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dragon boat boatrace and eat rice dumplings are linked to commemorate qu yuan.

Today, Dragon Boat Festival is still a very popular among the Chinese peoples grand festival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介绍端午节作文300字

全文共 372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都知道农历五月五日是端午节,有首儿歌是:“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端午又称重五,许多习俗都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有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绸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

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相传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投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向江河,是为了让鱼跤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

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辬包的粽子,喝雄黄酒。无论南方北方,这一天还要用雄黄在儿童额头上画个“王”字,还要佩带五颜六色的香囊。

端午节流行于汉、壮、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区。每逢端午节,人们把房子打扫干净,在厨房里洒上雄黄水,用来杀死毒虫或防止毒虫孳生。

这就是端午节,你们喜欢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介绍端午节语文

全文共 597 字

+ 加入清单

以前的端午节我觉得不怎么令人难忘,可今年的端午节却大不相同。

今年老妈说要亲自学着包粽子,要过一个自给自足的端午节。于是在端午节前两天,我们全家去街上采购,街上到处是欢乐的孩子和小商小贩的身影。那小商小贩们与平日不同的是他们不光卖粽子,就连艾草、五彩线、香包等也都有售卖。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整条街都沉浸在浓浓的节日气氛中。

喜气洋洋中,老妈买了好多粽叶,江米,蜜枣等等。回到家里,老妈按网上的制作方法,把米叶枣都泡起来。经过一天一夜的泡发后,我们全家总动员,按照网上视频开始包粽子行动。当然我也参与其中,经过多次绑不严漏米,拆掉重新开始后,最总我也成功地包好了一个漂亮的粽子。至于老爸,他真的不如我,一个也没包成功,但他却是一个优秀的传递工。最棒的还是老妈,老妈虽然也是第一次包,但她真有天赋,包的好看不说,还加入了很多创新。看着包好的粽子压进高压锅,我都迫不及待感觉到粽子好像马上要成功出锅了!

端午节那天一大早,老妈就端出来一大盆香喷喷的粽子,一个个青翠青翠的,有肉粽子,也有八宝米粽子,还有咸蛋黄粽子等。看着香闻着香,馋得我直流口水,我迫不及待拿起一个粽子,剥开粽叶,这个粽子里面不但包了火腿,还有玉米,虾仁等佐料,味道好极了,我两三口就吃完了一个大粽子。

这个端午节是我们一家,第一次自己亲手包粽子,第一次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因此,这个端午节也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节日中全家协作的温馨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高三介绍端午节语文

全文共 809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国年历的一个节日——端午节

这个节日,是我们裹粽子的日子。每一年的这一天,许多人家都会包裹粽子,许许多多不同味道不同种类的粽子,都会在这个粽香的季节纷纷涌现。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其实向来都说法不一。有些人都将它视为是纪念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的爱国诗人屈原。有人说,这一个节日在古代,是一个消毒避疫的日子。

根据文献上的记载,以及历代相传流行下来的许多端午习俗,五月被视为“毒月”、“恶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这一天便流传了许多驱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习俗如插蒲子艾叶、喝雄黄酒、祭五瘟使者等。

后来的后来,端午节的意义起了变化。人们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及崇高的人格,将这个一直流传的端午原意给忘了,把一些原先未必是纪念屈原的划龙船及包粽子等习俗,联系到他的身上。

现在大部分得人都只记得端午节和屈原有关,而其实一些新一代的年轻人对于屈原的故事也没有多大的印象了。他们知道的是,这是吃粽子的节日,如此而已。

1。纪念屈原。公元前278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爱国诗人屈原投汨罗江自尽。深感痛惜的人们纷纷包粽子、赛龙舟,以此来纪念他,此后逐渐演化为端午节。这是最为流行的一种说法

2。道教中的祭“地腊”风俗。《道书》云:“五月五日为地腊,此日可谢罪,求请移易官爵,祭祀先祖

3。勾践操练水军。《事物记源》记载,每年五月五日,天气变暖,可以下水。越王勾践便在这一天开始操练水军,最终打败了吴国

4。纪念孝女曹娥。《会稽典录》记载,某年五月五日,曹姓巫师失足落水。他14岁的女儿曹娥哀号江畔17日,觅父尸不得,投江自杀。

5。纪念介子推。据传,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发令,五月五日这一天不得举火。因为此时天气暖和,可以冷食。而此日之前冷食,易得伤寒,难以医治。

6。纪念伍子胥。《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时迎伍君。”伍子胥尽忠反被杀,尸被抛于江,化为涛神。每年五月初五,钱塘江口泛起初潮,人们驾舟逐潮,希望能见伍子胥显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高三语文作文写信介绍端午节

全文共 659 字

+ 加入清单

小区很多人家的大门的门把上都挂着物业送的新鲜艾叶,手机接送着各个软件发的“端午安康,快进入领福利”的信息,微信里也有朋友们发的“五色神艾草香,你我共度端午”的祝愿语,家里可更是不一样!

大人们都在忙着准备丰盛的午餐。刀与砧板咚咚的撞击着,水蒸气冲出气阀,呲呲地响着。厨房里不时飘出缕缕馋人的香,夹带着清新的粽叶,刺激着饥饿的胃。门被咚咚的敲响,是亲戚们来了。按家乡的习俗,长辈们会给小朋友一个红色的鸡蛋。我得到红蛋后,便把蛋放入专门的网袋,一个都舍不得吃,还带着网袋去厨房给父母炫耀一番。妈妈一边嫌我幼稚,一边说我碍事,将我推出了厨房,索性我便呆在外面,与亲戚们说闲话……

“吃饭啦,来来来,大家都搞快点啊!”饭菜陆续被摆上了桌,菜都遵循着“五红五黄”的习俗:茄子,胡萝卜,大虾,西红柿和苋菜便是“五红”,黄瓜,黄鱼,鸭蛋,雄黄酒和黄鳝便是“五黄”。在所有菜的中央放着装着粽子的蒸屉,还飘着热烟呢。

家里还有个传统的游戏。在吃粽子时,谁拿到第一个粽子里有咸蛋黄,那好运就会伴着他。奶奶一般只会包2到3个咸蛋黄馅儿的,但玩这游戏也是讲究方法的,叶子泛黄一点的就是咸蛋黄馅儿的,这是我屡战屡败和外公悄悄告诉我的。

将粽子的一端细线拆下,往上一拎,粽子便听话的从细线里脱出,小心的剥去粽叶,露出中间白玉般的糯米,让人不忍下口,却又被那略带清香的浓郁糯米香味所吸引,让人禁不住诱惑,轻咬下一口。

清、香、滑、甜、难以名状的爽快之感,有些轻微的粘牙,停留于唇齿间的鲜香口感,让人回味无穷。

窗外,雨淅淅沥沥的下着;屋内,是少有的充实与温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高三语文作文写信介绍端午节

全文共 632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五月初五,是人人都爱的端午节

大街小巷洋溢着幸福的欢笑声。这是一个晴朗的早晨,人们急急忙忙上街买糯米、粽叶,准备包粽子,回老家的汽车更是川流不息。小贩吆喝着:“卖粽叶,糯米咯!卖粽子咯!”一棵白杨随风飘动,路边商贩笼子里小鸡也咯咯乱叫,连街角的小草都一个劲地往外钻,好不热闹。我用好奇的眼光打量着大家,街上人来人往,因为太过眼花缭乱,看一会儿眼睛就生疼。

“加油!加油!”一阵阵震耳欲聋的呼喊声从远处传来,我的大脑第一时间发出命令:去看看!跑到河对岸,我使尽浑身解数刚从人群中钻出来,就见眼前一只只龙舟,像离弦的箭一般飞了出去。

船员们一个个奋力划桨,咚咚的鼓声不绝如缕。站在船头的那个人气势非凡,穿着一件红色背心,一条黑色裤衩,举着一对红色鼓槌,一下又一下地击打着大鼓,振奋士气。一场激动人心的比赛在大家的欢呼中过去了,让人回味无穷……

记忆中的端午,必不可缺的还有包粽子,我最喜欢的是奶奶做的腊肉粽。做粽子很费时间,奶奶会提前一天把糯米泡在铁盘里,要泡7—8个小时,然后把糯米捞出来,第二天在门外晾半个小时。这个时候,我已经把奶奶交代我买的食材都买齐了。一切就绪,奶奶用手把粽叶卷成漏斗形,抓一把糯米、一小撮黄豆和一块腊肉依次放进去,最后再盖一层糯米,绑结,一个绿油油的三角粽就完成啦!放进锅里煮一个小时,捞出来放凉,打开粽叶时,便会满房飘香。

在我心中,端午总是那么热闹。龙舟呼啸而过,小贩在店门前叫卖,奶奶的粽子在我的齿间留下余香。“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端午节的介绍作文

全文共 364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这儿歌就是我们在端午节念的儿歌。让我给你介绍:什么是端午节吧!

你们知道吗?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无论南方北方,这一天还要用雄黄在儿童额头上画个“王”字,还要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又称端午节,重五节。

端午节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胫,手腕或足倮上,称为长命缕。名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

相信龙舟竟渡是为了捞救投泪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是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远的遗体,学者闻一多认为,端午节是龙节,是四五千年的以前南方少数民族纪念龙神的节日。

[端午节的介绍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介绍端午节语文

全文共 580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这天,会有各种各样的活动。其中我最喜欢的当然是赛龙舟啦!

这天,在歧江河边早已人山人海了,周围都是有小商铺开着,面对这热闹挤挤的江边,我很是苦恼:“我这么矮,怎么看得到啊?”还好我趁别人不注意,“唰”一声钻进了第二排。比赛就快要开始了,各个运动员都磨拳又擦掌,心情激动的不得了。

“嘭”发令枪开了,每一条船都像箭一样冲了出去。在一旁加油的人像是叫破喉咙也没有关系,我见他们的青筋若隐若现,真像自己在比赛。船上的人也非常团结,动作一样,每个船员都竭尽全力地划着,他们手上的肌肉也越来越大。在船中打鼓的人也非常努力的敲打着打鼓,“嘭嘭嘭,嘭嘭嘭”鼓声越来越大,观看的人也越来越多,人们的心情都随着船只而改变着。

第一只领头羊出现了,是绿队,绿队的队员的脸都是变成了西红柿一样红了,不用多久已经把他们甩得远远的,一马当先的他们并没有骄傲,经过了很久,红队赶上了,他们两队各不相让,让我想到了两条龙在打架的场面。究竟鹿死谁手呢?这还不知道。观看的人的心都快要蹦出来了,这两队很难分出高低,速度忽快忽慢,变幻莫测。

激动人心的时刻要到了,红队绿队谁会夺冠呢?绿队快马加鞭,红队也不甘示弱。终于,冠军还是绿队获得。他们开心地又蹦又跳,还抱在一起了,我也为他们感到骄傲。

在这热闹的比赛中,我懂得了:团结就是力量。这个赛龙舟可真好玩,下一年我还要观看,下一年绿队还会是冠军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高三介绍端午节语文

全文共 935 字

+ 加入清单

不是收到朋友的节日祝福,若不是接到放假一天的通知,我真的没有意识到端午节到了。

儿时的每个节日都是很热闹的,当然包括端午节,那时候也不懂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但知道要吃棕子、插艾蒿、叠端午符、戴香包和五色线。往往是在半个月前就张罗这些东西了,母亲忙着打听哪家的棕叶色好味浓,哪家的糯米润滑绵密,我们也忙着到野地里找艾蒿,到商店里买五色线,天天缠着母亲快点包棕子。端午节的前两三天,母亲便开始把棕叶、糯米、小米、红枣泡在水里,作好准备工作,节前一天,便早早起来包棕子了,一个棕子二三根棕叶,先放一点糯米,中间加一到两个红枣,然后再用糯米盖好,既要包得严实紧密,又要透气美观,看着大人们利索地包扎好棕子,忍不住也想试试,于是也张罗起包棕子来,长长的棕叶到了自己手中竟变得调皮起来,这两根拢合了,另一根却横竖合不在一起,糯米从空隙间洒落出来,急得一身汗,让姐姐帮我调整好,绑线的时候又闹了笑话,要么绑得太紧绕成死疙瘩,要么绑得太松散了架,直到她们嚷我填乱子,自己也累得满头大汗才悻悻走开。下午时分母亲便开始生火搭锅煮棕子,没一会整个院里便飘满了浓浓的棕合味,馋嘴的我们急不可耐一会跑去看一遍,恨不得马上吃上棕子。棕子往往要煮上四五个小时才能熟,我们小孩子是没有耐心一直等下去的,便相约了出去玩耍,直到天黑回家时突然想起了棕子,撒欢跑回家,来不及洗手,便将那刚刚煮好的棕子打开来。

端午节的早上,早早起来,我们的衣服里已经缝好了端午符,脖子上挂上了公鸡状的香囊,手腕间戴上了五色线,辫子里也插上了艾蒿,一切都是那么神圣而喜悦。亲朋好友间互相送棕子,小儿伙伴间偷偷比起了谁的香囊好看,谁的五色线鲜艳,一切都是那么的快乐。这种快乐一直延续近一个月,到家里的棕子吃完了,门上的艾蒿枯了,背上的符拆去,手腕上的五色线解下。

又是一年端午节,这种快乐的氛围似乎只能成为一种永久的记忆了,城里人过节很简单,去超市提一袋冷冻好的棕子回家一吃就意味着过了端午。我也从没有象母亲那样去为孩子准备五色线、端午符,感觉过节的气氛越来越淡,是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简化了传统节日那些繁锁却有趣的过程,还是平日里的压力让我们更喜欢上了那些能够尽情狂欢的洋节日?

只想回远方的家乡去看看,乡下的端午是否还象往昔那样热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介绍端午节的作文

全文共 635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五,是端午”这句话很多人都知道,可是,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且听我来解答吧! 秦朝时期,一个楚国的臣子,名叫屈原,他是我国最早的爱国诗人。在秦国吞并六国的前夕,屈原被楚王流放,且忍受不了楚国……

“五月五,是端午”这句话很多人都知道,可是,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且听我来解答吧!

秦朝时期,一个楚国的臣子,名叫屈原,他是我国最早的爱国诗人。在秦国吞并六国的前夕,屈原被楚王流放,且忍受不了楚国即将灭亡的情况,悲愤交加,报石投泪罗江以身殉国。江边百姓知道了屈原投河自尽的消息后,纷纷划船去打捞屈原的身体,这就演化成了赛龙舟的习俗。因打捞未果,为了不让那些小鱼小虾把尸体吃掉,人们把饭团、五谷杂粮投进江里,好让它们吃饱了不去吃屈原的身体,这就演化成了现在的吃粽子的习俗。

说起吃粽子,我想起上次过端午节的时候,我和妈妈、爷爷、奶奶一起包粽子的情形。

妈妈会报四角形的粽子,还向我炫耀,我也跃跃欲试。我先拿出粽叶,包成一个锥形,把花生、蜜枣、红豆放进去,再放入米,把粽叶一合,绳子一绑,成了!一个奇丑无比的粽子映入眼帘。我想:虽然不好看,但也是我的“作品”,离成功就不远了。

下午,妈妈又带我去看划龙舟,比赛一开始,顿时锣鼓喧天,队员们都奋力划着船,鼓手也都奋力地击鼓,又快又响、震耳欲聋。随着一条红色的龙舟冲过终点,比赛也告一段落。

端午节,是我最喜欢的一个节日,既能品尝美味的粽子,观赏有趣的龙舟赛;又能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体会和感慨屈大夫的满腔豪情。

[介绍端午节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介绍端午节由来的英语作文

全文共 664 字

+ 加入清单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is one of three major Chinese holidays, along with the Spring and Moon Festivals. Of the three, it is possibly the oldest, dating back to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in 227 B.C. The festival commemorates Qu Yuan, a minister in the service of the Chu Emperor. Despairing over corruption at court, Qu threw himself into a river. Townspeople jumped into their boats and tried in vain to save him. Then, hoping to distract hungry fish from his body, the people scattered rice on the water.

端午节与春节和中秋节并列为中国三大节日。这三个节日中,它可能是最古老的一个,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27年的战国时代。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楚国的大夫屈原,他因为对朝廷的腐朽****感到绝望而投河自尽。镇上的人纷纷冲上船去救他,却没有成功。后来大家把米撒到水里,希望把饥饿的鱼群从他的躯体边引开。

[介绍端午节由来英语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高三语文作文写信介绍端午节

全文共 585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的端午节似乎与去年没什么不同。

外面下起了小雨,滴滴答答。这是在端午的前一天,早上,奶奶在桌上放了很多东西,准备包粽子。

以往的端午节,奶奶也像如此,总是起个大早,便开始包粽子。当然,包粽子这样好玩的事情,当然少不了我。

我在旁边静静看着奶奶包粽子。奶奶先把粽叶拿一片在手里,然后双手握住粽叶中部,向里边一裹,裹成了一个小圆锥形。旋转180度对着自己。然后奶奶把这个“小圆锥”放在右手上,捏紧交叉的地方,用小勺舀了一勺糯米放在果好的粽叶里,又放了一小块肉。最后奶奶把两边的叶子往里压。然后又在把粽子移到左手里。拿出线把粽子缠了起来,再打上一个结,粽子便包好了。

我学着奶奶的包法,勉勉强强包了几个叫耐看的粽子。粽子包好后,接着就是放进蒸炉里蒸了,没过多长时间,粽子蒸好了。老远都能闻到香味。

揭开锅盖,热气扑面而来,随即一股清香钻入鼻中。

我捏住捆粽子的线,将粽子慢慢提起来。粽子在我手中滚了一小圈,烫的我直跳,我吹了一会儿,粽子总算是凉了下来。

我把线剪开,小心翼翼的将叶子掀开,我再次吹了几下,慌忙咬了一口粽子。满嘴肉香,糯米咸咸的,软软的,我来不及仔细品尝,便再咬下一大口。呀!咬到了肉,我细细嚼了好几下,才咽下去。

吃完粽子后仍有香味留在口中。

粽香总会如期飘荡在端午这一天,祖祖辈辈怀念祭奠。

吃不完的粽子,道不完的情,我们一家人坐在桌前。轻轻剥开粽叶,话着家常,吃着粽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介绍端午节作文

全文共 478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猜猜我今天介绍什么节日呀?六一节?教师节?国庆节?都不是。是端午节

如果端午节到乡下去,你会发现每家每户的门前会有:龙船花、石榴花、菖蒲、艾叶、蒜头这五样植物。乡下的人说,菖蒲挂在门前,可以辟邪。艾叶像一面小旗,可以招屈原之魂。对了,忘告诉你,这就是“五端”。

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是有故事来历的。古代,爱国诗人屈原国家被灭(楚国),五月初五那天,抱着一块光滑的大圆石投进了汨罗江里,汨罗江附近的渔民得知后,便都划着船,打捞屈原的肉身,但一直追到了洞庭湖,也没捞到,便纷纷把饭团丢进湖里,说是希望鱼、虾、蟹、龟等水族不再吃屈原的肉身,这就是吃粽子、划龙舟的来历了。端午节每到时,大部分地区的人们还会划龙舟纪念屈原呢!

端午节自然少不了吃。“五黄”这就是一大特色,有黄鱼、黄瓜、或鸭蛋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对了,南方端午节还要用雄黄酒在儿童头上画个“王”字。

哎呀,说了一大堆,还没告诉你儿歌呢: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对了端午节还叫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诗人节……还有许多习俗呢!没时间了,哎,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