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农民低保申请书范文汇总20篇

对于今年的高考作文,你有什么见解,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为自造飞机农民点赞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5998

作文

142

农民在油菜地种出“龙袍”图案

全文共 1495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都知道龙袍即皇帝的朝服,上面绣着龙形图案。但是种出来的龙袍你见过吗?

位于六合区龙袍街道省级最具魅力乡村旅游点——长江渔村一片油菜花田内,占地108亩的一件巨款“龙袍”闪亮登场。

谁这么有才,整出这么大一家伙?扬子子晚报全媒体记者今天专门采访了六合龙袍街道办事处分管旅游的负责人陈思。据陈女士介绍,这款大的不能再大的“龙袍”是通过地理测绘标点,连点成线绘图,然后再通过人工播种打造而成。

每年11月都是播种油菜花的时候,年复一年的大面积种植油菜,让龙袍当地人产生了想法:龙袍龙袍,为啥六合的龙袍只有汤包飘出香味传出名气,没有一件真正像样的龙袍能“让人赏心悦目”?于是,一个大胆的“油菜花创意”油然而生,他们找来专业人员花了半个月征集遴选了一件朝服龙袍,但是把电脑施工图放样到油菜地里,却煞费周折。据称,地理测绘出15000个坐标点,在挨个纵横插上木桩,花了1个月。然后再人工播种小麦和油菜,又是两个多月,前后算起来龙袍绣成一共一百天。这些坐标点可以精确地定位“织出”龙袍的每个细节,小到龙爪、章纹都活灵活现。就像眼下不少城里姑娘爱玩的十字绣一样。

“龙袍”长194米,高152米,以油菜花做袍身,绿色苗木做章纹,占地108亩的明黄色巨型“龙袍”在绿色田野衬托下格外壮观。也许有网友发问:油菜花也只有春天盛开,这么一件大自然艺术品会不会“昙花一现”?

对此,陈女士表示,耗费龙袍人一季的辛苦种植的龙袍,作为当地人当然最想让它常伴常新,目前他们派人每天定期巡查木桩坐标的经济作物生长维护状况,等5月份油菜收割后,会考虑下半年种植水稻等经济作物。让游客春看金龙袍,冬看紫衫龙袍。

友情提醒网友:为确保你能观赏到龙袍最佳角度,目前当地正在抓紧搭建空中观景台,预计4月中旬可以竣工。当然,也提醒市民不要扎堆观赏,其实,4月的明黄色龙袍好看,5月份油菜收割时的成熟杏黄色龙袍也不错喔!

龙袍基本简介

龙袍上的各种龙章图案,历代有所变化。据史籍记载,皇帝的龙袍上都绣有九条进龙,胸前、背后各一,左右两肩各一,前后膝盖处各二,还有一条绣在衣襟里面。

为什么龙袍要绣九条龙呢?因为古代帝王受《周易》的影响,崇尚”九五至尊“。《易·乾》中说:“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意思是说这条龙已经飞上天了,表示达到了最高境界。也是因为这个缘故,皇室建筑、家具陈设和生活容器等多用九、五两个数字。

为什么要将一条龙绣在里襟呢?因为九是奇数,很难在布局上做到均衡对称,于是,将一龙绣在里襟。这样,龙袍的实际龙纹不少于九条,而且在正面或背面看又都是五条(两肩之龙前后都能看到),正好与九五之数吻合。

不过,也有例外的,明朝皇帝龙袍的龙纹数就多于九条。

1958年出土的万历皇帝的“缂丝十二章衮服”,就有十二条龙,被绣在一个圆形的中间,俗称“团龙”。

十二条龙因位置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位于衮服前胸和后背的龙,是正身的龙,也就是面向外的龙,被称为“正龙”或者是“坐龙”;侧身的龙叫做“行龙”,行龙也按照朝向上下的不同分为升龙和降龙。

万历皇帝龙袍上龙的数目比起明世宗嘉靖七年创制的“燕弁服”上的就不能算多了,由弁帽、袍服、玉带、袜子和丝履构成的“燕弁服”上的龙纹呈九九之数:前身一个盘龙团纹,后身两个盘龙方纹,领子和袖子上的龙纹加在一起是45条,衣襟上的龙纹是36条。另外,在腰间的玉带上还装饰着九件刻有龙纹的玉片。

龙袍是古代皇帝参加庆典活动时穿着的礼服。据《苏州府志》卷147记载,在明代万历29年(公元1601年)宦官孙隆到苏州充当税监,督造龙袍。1957年在北京十三陵定陵发掘的出土文物中就有用缂丝制成的龙袍。因龙袍上绣纹以龙为主,故此得名。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2024创新创造力作文时事论据:甘肃农民造飞机

全文共 460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只有我们想不到的,果然高手在民间呐。

因出行不便甘肃农民飞机若试飞成功将为老百姓服务所谓高手在民间。11月22日,甘肃平凉崆峒区,村民陈连学在自家楼顶捣鼓自己的“飞机”,陈连学今年50岁,长期从事电器维修工作。

该“飞机”通体银白色,算上机翼飞机长约4.20米、宽约10.5米、高约1.60米。

据他本人讲述,生活在当今交通拥堵的时代,他越来越发现路面车辆太多出行不方便,尤其在西北方,交通不发达,但是天空很辽阔,如果村民们有一款用于在天上飞行的飞机该是件多么美好的事。

于是乎,在2010年,只有初中文化的他通过上网、翻阅书籍查询相关资料,自己在家用心专研,然后他又拿出自己积蓄中的2.8万元先后买来赛车专用发动机、铝合金、铆钉、橡胶轮胎等物件,通过2年多时间的苦心专研和对梦想的执着,目前他心中的那款“直升机”已经初步成型。

“之前飞过,但不是很成功,”陈连学如是说,并将继续改造。“如果试飞成功的话,我的这款飞机不仅可以用于交通出行,还可用在田间喷洒农药、化肥,森林灭火等方面,为全天下老百姓服务。”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金果子树和农民

全文共 626 字

+ 加入清单

寓言故事反映了劳动人民健康、朴实的思想,闪耀着人民无穷的智慧和高尚的道德光芒。以下是小编为您带来的金果子农民这则寓言故事,感谢您的阅读!

以前,有一位农民,他非常的勤快,能吃苦耐劳,还乐于助人,一位仙女渐渐喜欢上了他,便变成凡人,嫁给了他。 一天晚上,那位农民做了一个梦,梦见他的妻子给了他一颗种子,并对他说:“把这颗种子种了,等种子开花结果的时候,你就会得到意外的惊喜。”他并没有把这话当真,可起来后,却发现在床头边真的有一粒种子,一看就知道不是普通的种子,他马上去种了那颗种子。

那颗种子发芽的快极了,早上刚种完,晚上就发芽了,没过几天,就开花结果了,那些果子都是金色的金果子,农民赶紧摘下金果子,卖了出去。这下农民可发财喽,土地大了很多,不愁吃不愁穿。又过了几天,结出了一颗很大的果子,它一点点变化,最后变成了一个婴儿,农民高兴的不得了,抱着婴儿不放,并叫她露菊。 露菊从小就心灵手巧,惹人喜爱,还长的很漂亮,她喜欢织布,做一些漂亮的衣服。有几次,她还偷偷的跑出去,向做衣服的人学习。

有了金果子树,他不再勤劳了,而是每天到大城市里去享乐,丢下妻子孩子不管,还常拿她们当出气筒,终于有一天,他的妻子实在是忍不住了,砍下了金果子树,带着女儿离开了,晚上他回家的时候,发现了砍倒的金果子树,于是他抱着倒下的金果子树大哭了起来,他正想找妻子算账去,却发现房子里空空如也,这时才知道妻子已经离去了,他不习惯艰苦的日子了,几天后,农民饿死了。

[金果子树和农民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农民父亲

全文共 3302 字

+ 加入清单

我是农民的儿子,而且是世世代代的农民的儿子。

按照最近半个世纪流行的说法,很早很早以前,人类被分为两类,一类叫奴隶主,一类叫奴隶。过了一些世代,一类叫地主,一类叫农民。再后来,一类叫资本家,一类叫工人。

历史延伸到最近半个世纪,中国人的分类方法有所改变,一类叫做农业人口,一类叫做非农业人口。这两类人的社会地位,他们所拥有的经济资源,他们的劳动方式和分配方式,他们在社会各种阶层和各种行业中流动的权利和机会,样样都判若天壤。在这个历史时期,除了死刑之外,政府对自己认定的坏人最大的惩罚就是让他像农民一样从事农业劳动。虚构艺术中对一个生命最大的折磨就是将他打入地狱变成厉鬼,在我们时代的现实生活中则座实为打成农民。小时候我常常听大人说:“我们种田的还怕什么?我都已经是农民了,他再怎么治我也不过是让我种田,他抓我坐牢也还是让我种田,他还敢不让我干活?”一句牢骚话,表明农民已经卑贱到底。

说非农业人口生活在天堂当然是夸张,说农业人口因为命运没有变数而生活在地狱,却基本恰切。

我的老家是都昌县鸣山乡万家湾村,与鄱阳湖隔一座山,这座山就叫鸣山,家乡因此而得名。这个村是鄱阳湖地区自然条件最好的村落。我十来岁的时候村里有300多人,现在大概有500多人。除了两户杂姓,全村都姓万,是一个大家族。因为大山的阻隔,鄱阳湖每年的水灾不会危害到这里。在1949年以前村民只要愿意干活总归会有一口饭吃。连1960年饿殍遍野的时代,我们村也没有一个人饿死。但是在我成长的那些年头,人们一直处于半饥半饱的状态。人们寻找一切可以下咽的东西充饥。我念小学的时候,常常跟小伙伴一起拿着糠粑边走边吃。长大一点之后,很羡慕公社大院供销社卫生院等等天堂里的人不用吃糠粑而能吃上白馒头。我17岁那年考上一所学校进城念书成为远近闻名的事件,人们当然羡慕我因为户口转为“非农业类”而改变了命运摆脱了地狱,但最基本的羡慕还在于我从此以后可以吃上一口饱饭。他们越是羡慕我,我越是知道我是农民的儿子。

走进大都市以后,我才知道实际上我们家乡山清水秀,比地狱漂亮多了。我这几年甚至常常想回家乡定居。但这并不意味着我把家乡误读作天堂。经过最近二十多年的社会变革,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基本格局依然没有改变,农民依然被排斥在体制之外甚至是社会之外。我们考虑中国的问题,很少将农民视为中国的一个群体而纳入视野之中,很少把农民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来考虑他的需求、权利和感受。比如讨论图书馆博物馆等等文化设施建设问题,讨论健康保障体系、国民福利待遇、国民权益、老年人生活保障和文化娱乐、弱智残疾人员救助等问题,农民肯定不在其中。农民依然生活在屈辱和绝望的境遇之中。

我每次回农村都有一种负罪感,虽然我在城里只是一般的市民,并没有过上富足的日子,但一回到农村就感觉自己在城里拥有的太多,面对农民觉得不好意思。我的穿戴比他们好一些,回家过年是坐硬卧,他们则是坐硬座,有的甚至是站回来的。他们每年在外面奔波,外出打工大多是做泥瓦匠、木匠,基本上在汕头一带搞土建。打工很辛苦,却赚不到多少钱,一年到头夫妻双双也不过能攒下几千块钱,有的到年底还拿不到全款,也许仅够回家的路费。在政府总理出面讲话之前,政府没有什么有力措施为农民讨工钱。许多人的工钱一拖几年,最后甚至竹篮打水一场空,农民没有任何地方可以申诉,没有任何法规或者政策能够真正维护他们的权利和利益。

那些在汕头打工的兄弟们多次邀请我到他们的工地去看看。有一次,我利用到广州开会的机会,特意到汕头去看他们。他们住的条件非常糟,一般是一幢房子盖到两层左右,有了一点框架基础,他们就住进去。条件好一点的用两块木板铺在地上当床,条件差的就是把水泥地扫干净,把被褥一铺就睡觉,我也在那里住了两三个晚上。他们一点文化生活都没有,晚上要么上街闲逛,要么打牌。在正常情况下,他们在外辛苦打工一年,可以赚到四五千块钱,这还必须是没有一点恶习的人。如果是喝酒、抽烟,花钱太多,余额就会小得多。如果有的嗜好,那他就可能一年到头落个两手空空。有的人一不小心就弄得连回家过年的钱都没有,只好借路费回家或者干脆不回家。

有一年我在6月份回过一次家乡,在村里住了一个多月。发现村里的青壮年男子全部出去打工了,有些年轻女子也出去了,在村里悠悠走着的多是老人和小孩,感觉空气里有几分凄凉。留下来的那些家庭主妇,大抵都是一脸的苍白、蜡黄,一看就是严重的营养不足。她们除了要忙地里的活儿,还要操持家务,三顿饭就随便打发了。这些妇女的牺牲精神很强,只要是老公和儿子出去打工了,一般都舍不得吃点好东西,只有来了客人,才会想到买点肉吃。那次回到北京以后,我有很长一段时间满脑子都是农妇们严重营养不良的面容……

如果家人都平安健康,艰苦日子还算平静。家里一旦有人得了大病,或者碰上三灾两难,那么这户人家基本上就要拖垮了。在农村得了病不敢治、治不起的事情太多了,前几年,我见到外村一个六十岁的老头,乡村医生估计他有心脏病,他连到县城医院检查都不肯去。他说我都过六十岁了,还检查什么,管它哪一天发作,哪一天走都不算早。去年冬天,我村里有个兄弟叫万里民的,得了白血病,医生告诉他如果治疗得好,还可以活三五年,如果不治疗,连一年也挨不到头。但是他哪里拿得出那么多钱来治这种病?没有几个农民之家有能力承担治疗大病的医药费,得了大病基本上就是等死。亲戚朋友再怎么慷慨解囊,也起不了多大作用。春节期间,那个兄弟找到我,希望我写一篇文章在报纸上帮助呼吁一下,看是否能得到社会上一些捐助。我告诉他,写这篇文章很容易,但是我拿到哪里去发表呢?八十年代初发表这种文章还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九十年代以后再发表这样的文章,已激不起多少人的关注和同情,因为大家听说这样的事情太多了,已经无力顾及了。我帮他出了一个主意,先让亲戚朋友、社会各界帮助捐一点,再请一个人来就大家热心捐助他这件事写一篇报道,也就是不能采取这个个体生命痛苦的角度、而只能采取一个歌颂社会光明面的角度,这样的报道或许能够找到发表的机会?

这几年老在我心里盘算的事情,还有村里两个孤儿的命运。我的邻居万跃平,是我的侄子辈,三十来岁,年年在广东打工。两年前,他春节后刚到汕头不久,觉得自己身体不对劲,到医院一检查,发现是肝癌。城里的医生问他是什么身份,他说自己是农民工。医生说,那你早点回家吧,想吃什么就吃点。这病你治不起,检查费就不收你的啦。

他知道自己日子不多啦。他对在一起打工的兄弟姐妹说,我回家去等日子啦,你们跟我一起回去吧。那意思就是帮忙处理后事。

兄弟姐妹陪着他回到家乡,在当地医院勉力治疗了一阵,病情一天比一天严重。他的妻子叫但艳红,看到这一切,知道这个家快要完了,留下两个孩子她哪有能力抚养?于是在丈夫还没有闭眼之前,她先喝农药自杀了。过了十多天,万跃平去世了。这是发生在2002年四五月份的事情。父母都死了,留下一对儿女,女儿万颖当时是7岁,儿子万通当时是5岁,只好由祖父母抚养。这两位六十多岁的农村老人自己的晚年都没有保障,哪里还有能力抚养两个小孩?只能说是过一天算一天吧……

农民的生命如此不堪一击,而现在城里很多人提倡定期体检,已进入保养阶段了。两者一对比,农民的生存状况是多么艰辛。最近,我老想写一篇文章,题目想好了,叫做《咱们村的非正常死亡》。我在那个500人口的山村长大,却见证了许多非正常死亡。十多年前,乐平县一家小煤窑发火,烧死了20多个人,我们乡死了7个,其中我们村有2个人。这两个人当时都只有三十几岁,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时期。煤窑烧起来以后,窑主立即把窑门封闭起来以切断氧气,防止发生更恶劣的事故,那些死难者的遗体就这样捂在里面化为灰烬。家里人只能拿几件他们生前穿过的旧衣服堆了一个衣冠冢,妻儿老小都在泪水中艰难度日。那次煤窑发火发生在元旦那一天,我们村里那两位死难者都是十二月三十一号赶到煤矿的,意思是挣点钱回家过年。哪知道第二天就把命搭进去了。迫于生计,我们村里许多人不得不从事这种最危险的工作。有的人至今还年年去乐平的小煤矿挑煤。我每年春节回家见到他们,都为他们能够活着回家过年而感到庆幸。

[农民父亲作文范本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城市人新农民作文750字

全文共 733 字

+ 加入清单

五十年前的今天,这里还食不饱穿不暖。

五十年前的今天,这里还硝烟连连、烽火不断。

五十年前的今天,魑魅魍魉阴鬼不散。

五十年前的今天,冰冷麻木、满目苍夷。

但是今天,四海拱手如宾,八方欣然相慰,种族隔离的镣铐已被放下,人们的思想承载着经济一同飞驰,昔日的泥泞小路已厚的坚硬平坦,昔日的孤灯斜蜡已灯火通明,农村城市已冲破百年隔阂连成一体。

五十年前我所想象的棚户屋茅檐低垂透风漏雨,我所想象的农民皮肤黝黑满脸愁容,我所想象的孩童光身赤脚拨弄着稀泥,我所想象的村庄稀稀落落参差不一;五十年后我看到的是青砖白瓷挡风遮雨,我所看到的农民春光满面乐在心里,我所看到的孩童书生书气彬彬有礼,我所看见的村庄街头小巷车水马龙。农村已是城市的萌芽。

五十年前农民生活倍受压榨,除了疲惫的在田里劳作,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干,一天后还担心晚上是否可以吃上一顿饱饭;五十年前洪涝干旱,孩童时的顽皮胡闹戏耍着农民,疾风骤雨扑朔而来,五十年前严寒酷暑与人争强较胜,但五十年后,农民已经被谨慎的托起衣食渐渐被得到照顾,再也不必担心下一年吃的是否香甜,再也不用担心下一年是否有人承受老天的肆虐。

农村已向城市转型,农民不是五十年前的灰布土老,一个个棚户屋变成了一幢幢小区别墅,新一代的农民带着对生活与梦境的无限渴望与城市携手并进,并驾齐驱,这样的普及还在扩大着,也许还有许多的不完善,也许还有许多的情不得已,也许还有许多难以实现,但是,有很多发展的条件已然伸出手给他们,遥想半个世纪,中国如健步的青年在凌空驾起的阔道上轻巧快步前行,还有什么比这更激动人心的呢?我看农民发展蒸蒸日上如日中天。

等到云开雨散再回首,走过的路已是多么灿烂,农民不再蜗居窄小的田间地头,灯火科技已进驻农村,这是新一代的农民,新一代的城市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致广大农民朋友的一封信

全文共 797 字

+ 加入清单

广大农民朋友

你们好!

感谢你们为利川经济发展和建设做出的贡献!温馨提示你们劳动的同时,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此,提醒你们:

一是要通过合法的职业介绍机构找工作,要到具备法人资格的用人单位去(有工商营业执照)工作,直接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千万不要与自然人身份的“包工头”形成雇佣关系。到用人单位工作时,应该弄清楚用人单位的名称、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工资待遇等,并及时告诉你的家人或熟人,以免发生意外。

二是要与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农民工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最有效证据,合同中必须明确工作期限、工作内容、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如果是跟“包工头”出来干活,即使不能签订劳动合同,也要让“包工头”写个字据,让他把每月(天)给多少工资,工期多长等内容写下来,留作证据,同时要妥善保存好自己的相关证件和证据,防止日后讨要工资没有凭据。要注意保存劳动合同、上岗证、结算单、工资表、出入证、考勤表等证据。

三是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时应及时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递交或者邮寄书面举报投诉材料。书面投诉材料写清楚被投诉单位名称、地址;建筑项目的名称、地址、项目经理姓名、联系电话;从事工种、工作起止时间、拖欠金额、涉及人数;本人姓名及联系电话并递交证明材料(如劳动合同)复印件;拖欠工资证明(如项目经理出具的欠条、考勤表、工资发放表)复印件。

四是如果在工作期间发生工伤事故,需要向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工伤认定的,请一定要在自发生事故之日起一年内到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同时要提交以下相关材料: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医院的诊断证明,以便我局及时进行工伤认定。

五是坚持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全市各乡镇人社服务中心,都可以受理你们的投诉举报,符合立案条件的,我局将及时快速的处理。同时切忌以伤害自己的身体或者影响公共秩序等违法行为来维护权益。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农民之子于海河观后感

全文共 1160 字

+ 加入清单

按照市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通知要求,我重点学习了甘南县“为民工程”典型经验和于海河同志先进事迹,通过学习,感触颇深。下面,谈谈我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践行“为民服务”宗旨,铸公仆新形象

“扑下身子、放下架子”,将自己融入群众之中,牢固树立宗旨意识。这是在学习甘南县“为民工程”典型经验和于海河同志先进事迹过程中,给我最直接的感受。作为一名人民的公仆,就应该经常与人民群众打交道,带着爱民的感情投入到工作中,要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大胸怀,查民情,知民意、解民优。要在感情上贴近群众,思想上想着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帮群众之所需,解群众之所难。常怀爱民之情,常谋为民之策,常为利民之事。做到心动,身动,心入,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百姓的认可,才无愧于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称谓——人民公仆。

二、牢记“为民服务”宗旨,作百姓贴心人

“我就是农民,我懂他们”,这是于海河常说的一句话,在宝清县老百姓的心中,于海河就是他们的贴心人。一名普通的党员干部,能得到老百姓如此高的评价,说明他时刻牵挂群众的冷暖,真正把群众装在心中,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党员干部的不懈追求。作为党员干部的我们,向于海河同志学习不应是一时风起,而应该是长久不懈的追求,用真情去书写、用赤诚去践行。学习他“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心系群众、为民尽责的公仆情怀,忘我工作、务实进取的敬业精神,克己奉公、敢于担当的崇高品格。学习他在其位谋其职的境界,学习他切实为人民服务的实践,学习他用生命谱写出一曲荡气回肠赞歌的气魄。并将学习付诸具体的工作中,全身心地为百姓谋取实实在在的利益,解决百姓真真切切的问题,真正成为百姓心中的贴心人。

三、诠释“为民服务”宗旨,树正确公仆观

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为实现人民解放和幸福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融入到全部的奋斗实践中。毛泽东同志讲,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才是真正的英雄。我们党来自群众,始终以人民为靠山。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党才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凝聚了巨大的前进力量。“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也是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必须牢牢把握的工作准则。作为党的基层干部,我们应自觉加强自身政治修养和理论修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始终与群众站在一起,知道“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继续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保持清廉本色,使服务人民群众成为我们共产党员的自觉追求,从根本上树立正确的公仆观和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以上是我学习甘南县“为民工程”典型经验和于海河同志先进事迹的点滴体会,不太全面,不太成熟,在今后工作中我会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实践,牢记使命,肩负起责任,努力作一名人民满意的公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我的农民爷爷

全文共 284 字

+ 加入清单

我从小出生在农村,生长在农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娃。我的爸爸妈妈是农民,我的爷爷奶奶也是农民。

小时候我很快乐,可以玩很多城市小朋友不能玩的东西,和小伙伴在田野间奔跑,在场地上捉蜻蜓,在小河里捉鱼虾……总之快乐极了,大人们就没有这么快乐了。

我的爷爷是个急性子,天刚刚亮的时候就起床了。起来喂喂鸡鸭,猪狗,放放牛,然后会去他精心培养的菜地转转,看到野草就拔,缺水了就浇水,总之就是闲不下来!爷爷看到别人做事慢慢就会催个不停,你想消停一会都难。如果到了农忙季节,那就不得了了,爷爷天不亮可能就会起床去忙,天天操心田里的庄稼……

我的爷爷就是这样一个勤劳、朴实、急性子的农民!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辛勤的农民伯伯

全文共 546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每天都要吃饭,都要吃食物。大家都知道我们人是离不开食物的。每天,我们只要拿着碗光吃就行了。但是我们曾想过这些食物的由来吗?问起这个问题,大家都会说:“这些食物是我们的父母用钱买来的。”可是,我告诉你们,不对!这些粮食虽是你们父母用钱买来的,可是这些食物却是农民伯伯用一年的时间去引水、看水、插秧、收谷子……其中插秧是最艰难的。从什么看出?就让我的亲身体验来告诉你们吧!

9年月是插秧的旺季,爸爸开着车子带着我们去外婆家帮忙。来到田埂上,我看见二舅在田里插秧,我感觉很好奇,说:“二舅,我也下田来插秧好不好?”二舅犹豫了一下就说:“不行,这天里面很冷的,待会儿,你会感冒的,脚上沾满了泥土又没有水洗干净,不要来了。”可是我的好奇心越来越强。就一直强求二舅让我插秧。最后二舅还是同意了,我把裤子晚上来,脱下鞋子,下田里去,和二舅拿了一些秧苗,二舅告诉我:“三根三根一起插,不要插高也不要插低,像我一样就行了,而且一排一排的要对整齐,不能偏。”我听完了就迫不及待的去插秧。我插着插着就偏了。二舅过来矫正,把秧苗弄好。一个小时过去了,我一站起来,才感觉到腰酸得不得了。后来回到家,我就洗了澡睡觉去了。

大家看见了吧!农民伯伯可是很辛苦的,就拿我的亲身体验来说是很真实的。所以以后,我们不要浪费粮食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我不能为了一己私利,坑害了农民的利益”

全文共 533 字

+ 加入清单

农业局工会主席关增国说,2011年在处理那起假种子案时,厂家来人找到于局长,拿出厚厚的一沓钱要送给他,希望他把这件事给“平乎”了。于海河板起面孔,严肃地拒绝了。他说:“这绝对不行,我不能为了一己私利坑害农民利益。”

于海河自己清楚地记得,他第一次拒贿是二三十年前在富山乡中心校当校长的时候,有人想要承包学校开办的煤矿,送给他几块金砖和金戒指什么的。他又惊讶又有些恐惧,赶紧对那人说:“我还年轻,你可别害我,快出去,快出去!”

第一次在钱财上没当俘虏没湿鞋,以后遇到这类事就有了主心骨,有了定力。

他对有些送礼的,即使当时无法拒绝,过后无论如何也要想方设法退回去。

有一次,一个建设项目需要他同意,承包商送给他10万元“活动费”,拍着胸脯说保证不会让别人知道。于海河斩钉截铁地拒绝了。过了一段时间,老百姓因为征地问题上访,上级派人进行认真调查。于海河既感到庆幸又有点后怕,这要是当时心眼一偏偏,收了那笔钱,不就毁了自己吗?

他自己不收礼,也一再提醒下属别在钱财上栽跟头。

带着对工作的深深热爱、带着对故土的深深眷恋、带着对家乡人民的浓浓深情……于海河走了。这位党的好干部、农民的好儿子,将党和人民的事业融入到了自己的生命之中,用生命诠释了共产党人为民、务实、清廉的人生真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第一次农民体验作文700字

全文共 80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家长委员会又组织新活动了——摘玉米。我对这次的活动充满了期待。

我们7:20出发,向同学王怡蕊老家前进。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丝毫不知道等待我们的是怎样一场“狂风暴雨”。

我们先参观了玉米地。看着那比我还高的玉米杆,和玉米叶上的虫子,我真的想打退堂鼓了。还好到了地里以后,才发现原来需要家长们把玉米杆给砍倒了

变成了一片“废墟”,这样我们在“废墟”中寻宝就好多了,我们扒开倒地的一颗颗玉米杆,从里面找寻着玉米棒的踪迹

玉米们用厚厚的外套来遮掩自己被虫蛀和发芽的身体。我们在废墟里努力地搜寻着玉米们。但太阳一点也“不捧场”,它丝毫也不顾及我们的感受,无情地烘烤着每一个人。

晶莹的汗珠似一颗颗宝石从我们的脸上滚落下来。但大家依然辛苦地在一棵棵玉米杆中找着玉米的身影,虽然“痒死了!”“累死掉了!!”“啊啊啊啊~~~~”的叫声无处不在,但大家手里可丝毫没有懈怠,仔细地工作着。啊!找完了!我们开始剥玉米皮了,一袋又一袋的玉米来了,剥完了一袋,又来了一袋

但同学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了:“剥完了就可以吃饭了!”一想到美味的农家饭,我就干劲十足,终于,在一番“鏖战”后,玉米终于剥完了,我们回到王怡蕊家。

本以为终于可以休息了,可又一个晴天霹雳打来——还要摘花生!

花生虽不比玉米那样麻烦,但毕竟是土里的,浑身都是泥巴。我随手拿起地上的一棵花生秧抖了抖,用拳包之,继而猛地一拔,一颗颗泥泞的花生就静卧在我的手中了。

它们有的白白的,很光洁,有的坑坑洼洼······,陈思伟妈妈告诉我们说,很光洁的那种是还没成熟的,里面还没长成花生的,只有坑坑洼洼的是已经成熟了的,我又在实践中学了一招。

终于,在我们的手变成“黑爪子”之时,开饭了。大家飞奔向饭厅——因为我们太饿啦!

这次的劳动,我感触颇深,粮食来的真不容易,需要农民伯伯付出多少辛勤的汗水,不能浪费啊,同时也让我深切地理解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意义!

[第一次农民体验作文7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我的农民爷爷

全文共 286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爷爷是一个农民。爷爷又黑又瘦,头发差不多掉光了。爷爷的眼睛很小但是在他那小眼睛里却充满了智慧,所以我崇拜我的爷爷。

小时候,我和爷爷住在一起,我的小自行车坏了,也要能帮我修好;我的玩具挖土机坏了,爷爷也能帮我修好。在我的心目中爷爷很能干。到五岁时,我和爸爸妈妈住在一起的时候,我的什么东西坏了,就说:“找爷爷,爷爷会修”

到现在,爷爷都六十多岁了,还到工地上去给人家雕刻。爷爷雕刻的有凤凰、龙、老虎……都形象逼真。记得有一次,我和爸爸到爷爷的工地上去看爷爷,他正在雕刻,在他的刻刀下不断有木屑飞出。不一会,在爷爷手中就出现了一条栩栩如生的龙。

这就是我最崇拜的人,我的爷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城市新农民作文1000字

全文共 896 字

+ 加入清单

我是一个农村的孩子,但我为此高兴。

农民总是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在田间辛勤地劳动,付出了自己的汗水。在每个炎热的夏天,我们都躲在家里吹着凉嗖嗖的空调时,农民伯伯却在田间锄吗?他们全身都汗流浃背,汗水都像流水一样哗哗地流入田中,谁会知道我们每天吃的饭都是农民付出了汗水和劳动,这每一粒饭粒都是农民伯伯付出的,我们在吃的时候又有谁会想到辛苦的农民呢?

有些城里人看不起农民,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没有辛勤的农民,你们的肚子又用什么来填饱?如果没有辛勤的农民,你们身上穿的衣服又是哪里来的?如果没有辛勤的农民,你们又怎么能过上这么舒适安逸的生活?怎么能住上这高楼大厦?又怎么会有这么平坦的公路?你们看不起农民就等于看不起你们的祖辈,往上翻一翻,哪个不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没有农民怎么会有城市,不要忘了在背后付出的农民。

城市的生活的确比农村好得多:不下地,不起早贪黑,不考虑天气与季节……每天只需要做好本职工作就可以了。在这种与泥土无关的生活中,有人已不复有当年的豪情壮志,青春激昂:不用下地,但却重复着无休止的工作;不用起早贪黑,但却每天打仗似的边挤公车边进餐;不用担心收成,但却忧心工资与奖金……每天杂事琐事一箩筐。

城市和农村同是一个天和地,可生活了,才觉得农民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可以随意的耕种,可以在冬天围着热烘烘的暖炉吃烤白薯,可以自由地笑,可以安闲惬意地过自己平淡的日子。

不过现在的农民都厉害了,成了城市的新主人,更成了城市的新农民。正是有了这些新农民,一幢幢景观漂亮的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般地拔地而起,一座座立交桥像一条条巨龙环绕整个城市,也解决了交通拥挤的问题,飞驰的小轿车,漂亮的公交大巴,给城市增添了现代化的气息。正是有了这些新农民,城市才会有一条条宽敞平坦的柏油马路,俯视整个城市,一片片绿色映入眼帘,那都是他们用辛勤的双手一颗颗栽种的,也给城市创建了优美的环境。只有新农民才会创造新农村,只有新农村才能开创新城市,国家的整体实力才会提高。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天天月月都有新的成就。

城市因我们而美丽,我们因城市而骄傲!让我们一起向着这样一个目标而不断奋斗吧!城市人,新农民,让我们为此欢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农民的四季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210 字

+ 加入清单

农民,一群淳朴的人,身上总沾着一些土气。四季,给人们呈现的则是四种心情。

NO·1春——盼望

春姑娘不声不响地静悄悄地踏着愉快的脚步来到了中原大地。

清晨,云雾缭绕,大山里的农民一个接着一个,扛着一把锈迹斑斑的锄头,带着一些玉米种子和一些肥料,走了几公里山路,来到了地头。长条形的褐色的地一块接着一块,远远望去就象那层层梯田,很漂亮。

农民们各自走进属于自己的那片地,熟练地将一块块硬土硬生生刨开,挖出一个又一个小坑。然后将肥料放入小坑作底料,再播下几粒玉米种子,最后把小坑全部盖上土,玉米就种好了。然后顺其自然即可。

农民们种好玉米后回到简单的茅草小屋,倚着土墙便可入睡,做着自己喜爱的美梦。梦醒后,回到小屋继续着简单的生活,将灶中的剩饭全部铲出喂给刚买的小鸡吃……

头一晃,脑一摇,整个春天,便又去寻找新的国度去了。

NO·2夏——担忧

太阳当空照,明晃晃的刺得人不敢睁开双眸,整个小山村如一个炙热的火炉似的,“蒸”得人大汗淋漓——但也得出去,庄稼不等人。戴着草帽,肩搭着湿毛巾就出发了。

途经小道,路两边的草已干枯,河道里的水成“死河”了。终于到了地里,站在田坎上,放眼望去,死气沉沉。没有春天里的那股精气神了,心里一阵哆嗦,不敢往下想了……

正准备回去时,忽然:“嘀嗒”,一滴水珠顺着脸颊,“爬”进了衣裳,更“钻”进了心里。它既不倾盆而下,也不细雨绵绵,大也不大,小也不小,只是平稳地下着。

玉米如一位三天没有喝水的人似的,贪婪地吮吸着这来之不易的雨水。农民心里乐开了花。终于过去。

就这样,夏天就在雨中走了。

NO·3秋——喜悦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也是开心的季节。金黄的玉米咧开了大嘴巴,呵呵地笑,露出了它那金灿灿的牙齿。

皮肤晒得乌黑的老农,带着一个个蛇皮口袋装玉米。农民将手中的袋子放在地里,左手握住玉米杆子,右手一拧,玉米就听话地到了手里,再来个潇洒的弧线,玉米便乖乖地全进了口袋。

玉米,在西南地区又俗称“苞谷”,是主要的旱地粮食作物,一年的收成基本就靠它。将一袋袋苞谷装上三轮车,再将鸡蛋拿起,人坐在后面,赶去场上卖掉。利润赚得不多不少,也够养家糊口的。

秋天就在收获的喜悦中愉快的度过。

NO·4冬——打算

放眼望去,白茫茫的雪装饰着这个熟悉的小山村,象童话里的白雪王国,到处都是粉妆玉砌的。农民们却没有心思欣赏这美景,一个个窝在火炉边,脑子里在盘算着来年春天该种些什么,种玉米的收成,只够糊口;种其他的,又没有技术,种子呢?苗呢?都是些烦人的问题,常常让人头晕。

颤巍巍的手将一个包得严严实实的塑料口袋层层打开,吐了把口水将手中的票子一遍遍地数着。这些是过年买年货要用的,这些是走亲戚要用的,这些是孩子来年读书要用的,这些是买种子要用的,这些是买肥料的,这些是……

刚刚好,明年的种子、肥料钱有了着落,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冬天,就在这瑞雪中欢乐地走了。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四季呈现的色彩大抵如此。但你只要所想,只要努力,一切事都不是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把动手的乐趣带进课堂,他点燃了农民子弟的科学启蒙之光

全文共 990 字

+ 加入清单

在王伟平眼里,“科学”这门课也是启蒙教育的基础课程,一点不比主课差,而且做实验还能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王伟平总是说:“学生动手了,就记住了。”

如《空气与燃烧》这课中,有一个“物体在纯氧中燃烧”的演示实验。在做这个实验时,首先要制造和收集氧气,然后将铁丝、木炭、木条等放入纯氧中燃烧。教材中原本要求老师演示的实验,但为了让学生更形象、更直观地看到氧气是如何制造和收集,以及“物体在纯氧中燃烧”的过程和现象,这个实验被他改成了学生分组操作。这些由学生自己亲手完成的奇妙现象和实验结果,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由于地处农村,课本中的有些要求往往受到当地条件和具体情况的限制。为此,他常常因地制宜对课本内容及实验器材进行大胆改进。比如,《热是怎样传播的》一课中,课本中要求用较粗的铜棒来做实验,可王伟平走遍了遂昌本地大街小巷的五金店都找不到铜棒。如果不另辟蹊径,这堂实验课必然“流产”。为了完成实验,他反复尝试采用其他物品代替铜棒。到五金店买来了铝芯线和铝片条,经过实验对比发现,用铝片条做实验,传热速度快,传热效果好,学生分组实验也容易准备。

“但是热传导的特征不是靠观察热的现象,而是从观察大头针依次掉下来的事实中想象出来的,不太明显。为了使学生观察到热传导的现象,我设计了一个既能看到事实,又能观察到现象的实验,让学生一目了然。”王伟平如数家珍地说。

他将前面所用的铝片条固定在铁架台上,在铝片条的下面,把大头针用凡士林依次粘上,在铝片条的上面涂好熔化了的蜡烛油,再用酒精灯给铝片条的一端加热,使学生既能看到粘在铝片条下面大头针是怎样依次掉下来的,又能看到铝片条上面的蜡烛油是怎样从加热的部位向冷的部位逐渐熔化后扩展。从而将“热传导”这种看不见的特征和现象,借助蜡烛油的熔化现象变成看事实,使实验变得具体、形象、生动、有趣,让实验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30多年来,王伟平家中常备着各色工具,他自制了固体热胀冷缩分组实验仪、测量太阳高度仪等40多种实验仪器,前后共为学校实验室做了近500件实验教具。这些教具不仅在教学工作中得到了专家、领导的认可,更让孩子们从中学到了知识。

据不完全统计,王伟平所任教的学科多次在县级学科抽测中成绩名列前茅。他辅导学生在参加国家、省、市、县级知识竞赛和实验操作竞赛中,获奖已达65人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2024热点论据素材:江西种粮农民领308万年终奖

全文共 817 字

+ 加入清单

中新网南昌1月8日电 (记者 刘占昆苏路程)1月8日下午,在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鼎湖镇一个院子里,当地种粮大户凌继河为90余位种粮农民颁发了308万元人民币“年终奖”。据了解,这已是凌继河连续6年为农民发放“年终奖”。

领奖现场,人声鼎沸,数十人围观这一场面。308万现金被分成数捆,整齐地放置在铺了红布的桌面上。被叫到名字的农民笑意盈盈地上前领奖,领完奖后还不忘互相道贺。

“一万、两万……”44岁的农民万小毛领到超过10万元,正在数钱的他告诉中新网记者,他19岁开始种田,以前全家人种田一年也赚不到5万元,“三年前来到这里就有年终奖了,但以前从来没想过种田也有年终奖,希望明年能发得更多。”

传统农业大省江西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供应基地,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未间断输出商品粮的两个省份之一。

近些年来,江西从传统农业大省向现代农业强省转变,鼓励流转土地,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新型职业农民。

2009年,在外从商的凌继河回到家乡安义县承包稻田。他采用管理工厂的方式管理稻田,将稻田分成数十个分区,采用全机械化作业,每个分区聘请农户管理。

如今,他已流转土地19000余亩,成为全国知名的种粮大户。为提高农民积极性,从2011年开始,他一直以这种特别的方式给农民发年终奖。

凌继河称,之所以会采取现金发放是尊重农民的习惯,“农民种了一辈子的田,都很朴实,他们看到现金才觉得实在、可靠。”

六年来,凌继河发放1000多万元年终奖。凌继河坦称,发年终奖主要是想激励农民,让他们对农业、对种田有信心。“我聘请的农户平均年龄超过50岁,希望能吸引年轻人加入种田,让他们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种粮高手。”

据江西省农业厅此前统计数据,2015年,江西全省流转农户承包土地1069万亩,流转率达33.7%,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全省农民合作社达4.17万家,家庭农场达2.59万家,新型职业农民达5.8万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中国农民展现奋斗精神作文800字

全文共 781 字

+ 加入清单

赵日初是一位普通农民,却用画笔当锄头耕耘了一片多彩的田地。500多幅劳动图景的油画展现了他30多年来不懈奋斗精神。这句“向世界证明,中国农民拿锄头的手也能画好作品。”从一位农民身上展现了我国人民不懈奋斗的精神。

凭借热爱走到今天,赵日初诠释的是追求精神富足的能力。古云“仓廪实而后知礼”,在马斯洛需求的底层——温饱解决之后,人们开始追求精神食粮,为自己充电。这样向好追求的决心从古至今从未中断,我们看“不改其乐”的颜子,“三日弦歌不绝”的孔圣,甚至精神的满足优先于饱腹之感。改革的春风已至基层,精准扶贫的福音传遍大江南北。如此强大的惠民政策更是实现农民作画能力的根本原因。向内有个人向“善”向“好”的决心,向外有大国政策的保障,农民赵日初追求个人爱好的能力展露无遗。

上文提及十九大以来国家的政策实施,然而这样的政策得以践行离不开广大基层人民为美好生活,不满足于现状的坚持奋斗。国家的强大正是国民的强大,国力的提升来源于国民的动力。

正如赵日初的那句话,中国的基层人民也具备向世界证明中国不服输的奋斗精神。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历史是留给奋进者,而不会等待畏难者。”在30多年的绘画中,谁敢说他没有遭人质疑,备受打击之时?然而越挫越勇是奋斗精神追赶时代步伐最有力的强心剂。南仁东教授当年意识到了中国与世界顶尖科技的差距,于是那句简单的“我们也建一个吧”在多年后的今天成为了现实,中国天眼闪耀在银河之中,那正是清华老教授为国为民,不断克难奋斗的成果。放眼全国,更有革新的“无人”“共享”技术披荆斩棘,有高中生挑灯夜读面对“苟日新”发展的社会和世界。中国在奋斗,离不开中国基层人民的奋斗。

由此观之,中国农民的背后是千千万万的“中国农民”式人物,中国农民的企愿“让世界看到”也是中国如今的心愿与追求。他,他们,我们的奋斗精神,是书写出未来的油画笔,是铺展未来的最宝贵财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农民的谚语大全

全文共 4603 字

+ 加入清单

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小编精心为你整理了农民的谚语大全,希望对你有所借鉴作用哟。

1、 麦要浇芽,菜要浇花

2、 处暑根头白,农夫吃一赫

3、 稻如莺色红,全得水来供

4、 寸麦不怕尺水,尺麦但怕寸水

5、 六月不热,五谷不结

6、 六月盖了被,田里不生米

7、 梨花白,种大豆

8、 樟树落叶桃花红,白豆种子好出瓮

9、 立冬蚕豆小雪麦,一生一世赶勿着

10、 清水下种,混水插秧

11、 立了秋,在小一齐揪

12、 旱插,早活;快长,快大

13、 不怕天旱,只怕锄头断

14、 六月到,卖棉被,买灰料

15、 会插不会插,瞅你两只脚

16、 买种百斤,不如留种一斤

17、 七月秋,里里外外施到抽

18、 一季草,两季稻,草好稻好

19、 夏至后压,一担苗,一担薯

20、 会种种一丘,不会种种千丘

21、 花草田种白稻,丘丘有谷挑

22、 千处粪田,不如一处来粪秧

23、 立秋前早一天种,早一天收

24、 破粪缸,不用甩,壅田多餐饭

25、 种田不施肥,你骗它,它骗你

26、 荞不见霜不老,麦不吃风不黄

27、 要想多打粮,包谷绿豆种两样

28、 种种甘薯种种稻,产量年年高

29、 头麻见秧,二麻见糠,三麻见霜

30、 春插时,夏插刻,春争日,夏争时

31、 麦盖三层被,枕着馒头睡、

32、 瑞雪兆丰年

33、 春光一刻值千金,廿四个节气勿等人。

34、 春打六九头,穷人苦出头。

35、 只有自踏车,没有白削花。

36、 若要花,霉里扒。

37、 黄花见白花,四十五日上轧车。

38、 东北风,雨祖宗。

39、 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

40、 床上困勿得,田里了勿得。

41、 六月初一雷个响,棉花便个梗。

42、 六月六,晒得鸭蛋熟。

43、 六月里盖被,十二月里无米。

44、 白露身勿露,赤膊当猪猡。

45、 白露前后一场风,乡下人做个空。

46、 白露白迷迷,秋分稻莠齐。寒露楼青稻,霜降一齐倒。

47、 小雪勿见叶,小满勿见荚。

48、 麦浇芽,菜浇花。

49、 冻断麦根,牵断磨绳。〈麦丰收〉

50、 冬至油菜,年大麦。

51、 冬至离春四十五,一百零五到清明。

52、 养了三年蚀本猪,田里好来勿得知。

53、 三亩棉花三亩稻,晴挨好,雨挨好。

54、 上昼薄薄云,下昼晒煞人。

55、 农业谚语

56、 雨水与农业

57、 春雷响,万物长。

58、 春雨贵似油,多下农民愁。

59、 立春三场雨,遍地都米。

60、 春雨漫了垅,麦子豌豆丢了种。

61、 雨洒清明节,麦子豌豆满地结。

62、 麦怕清明连夜雨。

63、 夏雨稻命,春雨麦病。

64、 三月雨,贵似油;四月雨,好动锄。

65、 春天三场雨,秋后不缺米。

66、 清明前后一场雨,豌豆麦子中了举。

67、 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68、 春得一犁雨,秋收万担粮。

69、 六月下连阴,遍地出黄金。

70、 春雨满街流,收麦累死牛。

71、 黑夜下雨白天晴,打的粮食没处盛。

72、 一阵太阳一阵雨,栽下黄秧吃白米。

73、 伏里无雨,谷里无米;伏里雨多,谷里米多。

74、 三伏要把透雨下,丘丘谷子压弯桠。

75、 伏里一天一暴,坐在家里收稻。

76、 秋禾夜雨强似粪,一场夜雨一场肥。

77、 立了秋,那里下雨那里收。

78、 立秋下雨万物收,处暑下雨万物丢。

79、 处暑里的雨,谷仓里的米。

80、 处暑下雨烂谷箩。

81、 气温与农业

82、 清明热得早,早稻一定好。

83、 四月不拿扇,急煞种田汉。

84、 夏作秋,没得收。

85、 五月不热,稻谷不结。

86、 六月不热,稻子不结。

87、 六月盖被,有谷无米。

88、 三伏不热,五谷不结。

89、 铺上热得不能躺,田里只见庄稼长。

90、 人在屋里热得跳,稻在田里哈哈笑。

91、 人往屋里钻,稻在田里窜。

92、 人热了跳,稻热了笑。

93、 人怕老来穷,稻怕寒露风。

94、 遭了寒露风,收成一场空。

95、 晚稻全靠伏天长。秋热收晚田。

96、 麦里苦虫,不冻不行。

97、 冻断麦根,挑断麻绳。

98、 冷收麦,热收秋。

99、 降雪与农业

100、 腊月大雪半尺厚,麦子还嫌“被”不够。

101、 麦苗盖上雪花被,来年枕着馍馍睡。

102、 大雪飞满天,来岁是丰年。

103、 大雪下成堆,小麦装满屋。

104、 今冬大雪飘,明年收成好。

105、 大雪兆丰年。

106、 一场冬雪一场财,一场春雪一场灾。

107、 冬雪一条被,春雪一把刀。

108、 腊雪如盖被,春雪冻死鬼。

109、 冬雪是麦被,春雪烂麦根。

110、 冬雪是被,春雪是鬼。

111、 冬雪年丰,春雪无用。

112、 春雪填满沟,夏田全不收。

113、 雪化水成河,麦子收成薄。

114、 春雪流成河,人人都吃白面馍。

115、 下秧太冷怕烂秧,小秧出水怕青霜。

116、 寒损根,霜打头。

117、 桑叶逢晚霜,愁煞养蚕郎。

118、 晚霜伤棉苗,早霜伤棉桃。

119、 棉怕八月连天阴,稻怕寒露一朝霜。

120、 荞麦见霜,粒粒脱光。

121、 八月初一雁门开,大雁脚下带霜来。

122、 寒潮过后多晴天,夜里无云地尽霜。

123、 北风无露定有霜。

124、 霜打片、雹打线。

125、 风刮一大片,雹打一条线。

126、 春旱谷满仓,夏旱断种粮。

127、 春旱不算旱,秋旱减一半。

128、 春旱盖仓房,秋旱断种粮。

129、 不怕种子旱,就怕秋苗干。

130、 不怕旱苗,只怕旱籽。

131、 三年收两头,锅巴盖墙头。

132、 圩田好种,梅雨难过。

133、 圩田好作,五月难过。

134、 圩田隔夜是荒年。

135、 水荒头,旱荒尾。

136、 水荒百日,旱荒一年。

137、 水荒一条线,旱荒一大片。

138、 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收成。

139、 物候与农业(以指示作物为指标预报农时)

140、 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

141、 杨叶拍巴掌,老头压瓜秧。

142、 杨树叶拍巴掌,遍地种高粱。

143、 杨叶钱大,快种甜瓜;杨叶哗啦,快种西瓜。

144、 杨叶如钱大,遍地种棉花。

145、 杨叶钱大,要种黄瓜。

146、 飞杨花,种棉花。

147、 柳絮扬,种高粱。

148、 柳毛开花,种豆点瓜。

149、 柳絮乱攘攘,家家下稻秧。

150、 柳芽拧嘴儿,山药入土儿。

151、 柳絮落,栽山药。

152、 柳絮落地,棉花出世。

153、 桐叶马蹄大,稻种下泥无牵挂。

154、 桐树开花,正种芝麻。

155、 桐树花落地,花生种不及。

156、 桐花落地,谷种下泥。

157、 椿芽鼓,种秫秫。椿芽发,种棉花。

158、 椿树头,一把抓,家家户户种棉花。

159、 椿树盘儿大,就把秧来下。

160、 枣芽发,种棉花。枣芽发,芝麻瓜。

161、 枣儿塞住鼻窟窿,提着耧腿耩豆种。

162、 枣儿红肚,磨镰割谷。

163、 榆挂钱,好种棉。榆钱鼓,种红薯。

164、 榆钱唰唰响,种子耩高粱。

165、 榆钱黄,种谷忙;杨絮落,种山经。

166、 桃花开,李花落,种子包谷没有错。

167、 桃花开,杏花败,李子开花卖薹菜。

168、 桃树开花,地里种瓜。

169、 桃花落地,豆子落泥。

170、 犁花香,早下秧。

171、 揪花开,谷出来。揪花开,麻出来。

172、 七里花香,回家撒秧。

173、 大麦上浆,赶快下秧。

174、 柿芽发,种棉花。

175、 麦扬花,排黄瓜。

176、 秧摆风,种花生。

177、 竹笋秤杆长,孵蚕勿问娘。

178、 四月八,苋莱掐,四乡人家把秧插。

179、 四月南风大麦黄,才了蚕桑又插秧。

180、 荷叶如钱大,遍地种棉花。

181、 荷花菡,犁耙乱;荷花开,秧正栽。

182、 菊花黄,种麦忙。

183、 椹子黑,割大麦。

184、 麦黄杏子,豆黄蟹子。

185、 枇杷开花吃柿子,柿子开花吃枇杷。

186、 木瓜开花种小豆,小豆开花收木瓜。

187、 高粱熟,收稻谷。

188、 以指示动物为指标预报农时

189、 布谷布谷,赶快种谷。

190、 斑鸠咕咕,该种秫秫。

191、 蛤蟆叫咚咚,家家浸谷种。

192、 青蛙呱呱叫,正好种早稻。

193、 青蛙呱呱叫,正好种早稻。

194、 青蛙打鼓,豆子入土。

195、 蚕做茧,快插秧。

196、 蚕老棋子黑,准备割大麦。

197、 蚊子见血,麦子见铁。

198、 黄鹂唱歌,麦子要割。

199、 知了叫,割早稻。知了喊,种豆晚。

200、 蚱蝉呼,荔枝熟。

201、 黄鹂来,拔蒜薹;黄鹂走,出红薯。

202、 燕子来,种苋菜。

203、 小燕来,摧撒秧,小燕去,米汤香。

204、 小燕来,抽蒜薹;大雁来,拔棉柴。

205、 大雁来,种小麦。

206、 哈气种麦,不要人说。

207、 嘴哈气,麦下地。

208、 肥料与农业肥料建设

209、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210、 粪是农家宝,庄稼离它长不好。

211、 种田无它巧,粪是庄稼宝。

212、 粪是土里虎,能增一石五。

213、 粪是庄稼宝,缺它长不好。

214、 种地没有鬼,全仗粪和水。

215、 粪草粪草,庄稼之宝。

216、 种地无巧,粪水灌饱。

217、 庄稼要好,肥料要饱。

218、 庄户地里不要问,除了雨水就是粪。

219、 庄稼活,不要问,除了工夫就是粪。

220、 种田不要问,深耕多上粪。

221、 种田粪肥多,谷子箩搭箩。

222、 水多成河,粪多成禾。

223、 人凭饭食长,地凭粪打粮。

224、 人靠饭养,地凭粪壮。

225、 人靠饭饱,田靠肥料。

226、 人要饭养,稻要肥长。

227、 人是饭力,地是肥力。

228、 人补桂圆和蜜枣,地补河泥和粪草。

229、 地靠人来养,苗靠粪来长。

230、 鸟靠树,鱼靠河,庄稼望好靠肥多。

231、 鱼靠水活,苗靠粪长。

232、 油足灯才亮,肥足禾才壮。

233、 灯里有油多发光,地里有粪多打粮。

234、 柴多火焰高,粪足禾苗好。

235、 长嘴的要吃,长根的要肥。

236、 油是粮食盐是劲,庄稼全靠工夫粪。

237、 粮食本是土中生,土肥才有好收成。

238、 谷子粪大赛黄金,高粱粪大赛珍珠。

239、 地里上满粪,粮食堆满囤。

拓展:

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现成的话。谚语类似成语,但口语性强,通俗易懂,而且一般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两个短句。谚语内容包括极广,有的是农谚,如“清明前后,栽瓜种豆”;有的是事理谚,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的属于生活上各方面的常识谚,如“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类别繁多,不胜枚举。谚语跟成语一样都是语言词汇整体中的一部分,可以增加语言的鲜明性和生动性。

分类根据内容,可分为五类。

1、认识自然和总结生产经验的谚语。如“长虫过道,大雨要到”。

2、认识社会和总结社会活动经验的谚语。如“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3、总结一般生活经验的谚语。如“寒从脚起,病从口入”。

4、歇后语和俗语。歇后语是一种具有独特艺术结构形式的民间谚语,它由两部分组成,前面是假托语,是比喻;后面是目的语,是说明。分为寓意的和谐音的两种,主要用来表现生活中的某种情景和人们的某种心理状态,如“芝麻掉进针眼里--巧透了”。往往具有幽默讽刺意味,比如“老虎戴数珠--假慈悲”。比喻形象,讽刺尖锐,表现里很强,有人甚至把歇后语比做俗语中的“杂文”。俗语是一种形象的定型化的短语,如“纸老虎”、“翘尾巴”、“乱弹琴”、“硬骨头”等。

5、谚语还生动地反映出大量民俗的内容。如“三亩好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坑头”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农民奶奶

全文共 641 字

+ 加入清单

奶奶农民

奶奶和爷爷生活在大山里那个无名的小村。

我很少回奶奶家,尽管这样,我还是想象的出奶奶穿着一件84年代流行的花村衫,深蓝的长裤沾满了泥土,汗濡濡的头发扎了一个马尾辫,指甲缝里塞满了污垢,一双很烂很旧的拖鞋总是哒哒作响。看见奶奶这样,我总会说上两句,可奶奶总是不以为然的说:“我们农民嘛,就这样,改是改不了了。”

奶奶是个妇道人家。

奶奶和爷爷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土地上。

爸爸常常教育我要尊敬奶奶,他说奶奶受了很多苦,自打奶奶小时候,农民就重男轻女,奶奶在家里就像女佣,要干很多活。就连现在,祖祖(奶奶的爸爸)也常说奶奶是个妇道人家,做不了什么大事。我很同情奶奶,我认为奶奶有很大的能力,她会做很多活,白天,她总是和爷爷在烈日下的那块土地耕种,有时,她会用自己窄窄的肩膀挑粪,因为这样,奶奶很矮,只有我的额头高,奶奶整天忙里忙外,却没有一句怨言。

奶奶是个毛线迷。

奶奶有一件针具宝贝。

尽管奶奶没有很多的闲时间,但奶奶却很充分的利用它,她会用夜里睡觉的时间来织毛衣,其实她心里知道,她织的毛衣很粗糙,可她仍然坚持,因为家里人穿上她织的毛衣后,总会说:“这毛衣,看起来不怎么样嘛,穿起来却很暖和。”听到这样的话,奶奶总是笑得合不拢嘴,于是,奶奶就很努力的熬夜织毛衣,因为这样,妈妈就在奶奶生日的时候送了她一件针具,奶奶可把这针具当做自己的心肝宝贝,她把它放在那个箱子里,和存折放在一起。爷爷见了,就会说:“好家伙,这都和存折一样的地位了。”“本来就是”奶奶会说道。

Oh,奶奶,我尊敬的奶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2024首届全国农民画选展暨研讨会征稿启事

全文共 1363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农民画,是一个充满浓郁生活情趣,源于作者对生活的原始憧憬和心灵反映的画种,它以各地民俗风情为养分,以作者自身生活感悟为源泉,内容丰富,个性鲜明,能体现出浓厚的地域特色。为继承和挖掘这一独特的绘画样式,推动全国农民画(渔民画)艺术的交流与研究,充分发挥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以及全国各地区专家对农民画指导、理论研究的优势和作用,展示中国农民画的现状,使之在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推动和发展,我们将于2016年11月举办“朵云轩杯”首届全国农民画选展暨研讨会。现面向全国农民画作者、爱好者征稿

一、支持单位

上海市文史研究馆 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

二、组委会

主任:郝铁川 马新林

副主任:潘鲁生 骆献跃

委 员(按姓氏笔画):马雄福 忻雅华

刘丽玲 李丽娜 杨海涛 郭 静 奚吉平

梁 江 曹保明

三、评委会

主 任:陈佩秋

副主任:潘鲁生 吴彤章 廖开明

委 员(按姓氏笔画):左汉中 朱国荣

池沙鸿 阮章云 汪观清 张为民 张培础 郑土有

四、投稿与评审(一)投稿

1.作品必须是作者近5年内新作,且未参加过省级以上农民画评奖活动。作品内容与展览主题相符,具有当今时代风貌,要体现农民画的艺术特点。体裁、材料不限。

2.作者须实名投稿,禁用笔名投稿。作品必须作者原创,不得以代笔、抄袭作品投稿,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作品尺寸不超过80×80厘米,每位作者送展作品1件,不收装裱及装框作品。

3.征稿要求及日期:初评时,同时递交纸质和电子稿:

(1)纸质材料:作品照片1张(冲印10寸以上),背后注明作品题目、尺寸、作者姓名;《投稿登记表》;身份证复印件等同时装入信封,并在信封上标明省份、姓名及联系电话寄组委会办公室。

(2)电子稿:作品照片电子版(3M以上,注明作品题目、尺寸、作者姓名)、《投稿登记表》、个人照片,传至指定电子邮箱。《投稿登记表》请登录http://www.shwsg.net网站下载。

初评作品照片(纸质)收件截稿日期:本启事公布之日起征稿,至2016年2 月28日截止(以当地邮戳为准)。

(二)评奖

1.初评结束,入围者由主办方电话或邮件通知,在规定时间内寄作品原件参加复评终评,如在规定时间内未收到作者所寄原件,将视为自动放弃。初评未入围者不另行通知,照片不退。

2.作品原件接受个人和集体送件,鼓励集体送件;作品邮寄时以挂号或快递形式并妥善包装,如在寄送途中有所损坏,主办方概不负责。投稿邮寄费用由选送方承担,不收到付件;退还邮寄费用由主办方承担。

3.通过复评终评,最终从来稿中评选出入展作品200件,其中包括60件优秀奖作品。

(三)展览时间:2016年11月将在上海举行,并将组织举办农民画理论研究研讨会。

五、作者待遇及相关责任

1.组委会将向获奖、入展作者颁发奖金、证书。优秀作品奖金2000元,入展作品奖金500元。免费赠送参展作者展览作品集一本。

2.展览结束后,参展作品退还。

3.组委会对入选画展的作品有研究、摄影、录像、出版及宣传的权利,作者享有署名权。

4.组委会在相关杂志、报纸和网站上对相关活动、获奖作者进行介绍宣传。

特别提示:投稿请以挂号信或快递形式寄至:上海市思南路41号102室,“朵云轩杯”首届全国农民画选展组委会办公室,邮编200020。投稿电子版同时发至邮箱:shwsgart@163.com。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于海河小故事一:我不能坑了农民的利益

全文共 317 字

+ 加入清单

2011年,宝清县发生了一起非常恶劣的假种子案,涉及4个乡镇7个村屯42户农民。于海河亲自出马,找权威机构鉴定种子,到有关部门替农民呼吁。吉林厂家的经销商找到他,拿出厚厚的一沓钱拍给他,希望他把这件事给“平乎”了。他严词拒绝了他们:“这事绝对不行,我不能为了一己私利,坑害了农民的利益。”

可令于海河没有想到的是,没有打通他这关节的经销商没有轻易放弃,他们找到更权威的鉴定中心,并扬言无论花多少钱也要扳倒东农出具的鉴定报告,不会赔偿给农民一分钱。他得知消息后,连夜奔赴省厅,将农民切身利益厉害关系向省有关部门及时汇报,最终得到了省司法厅支持,二审判决农民胜诉了。农民打赢了黑龙江省有史以来首例假种子案的官司,最终获得了赔偿款123万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