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朗读者》观后感_合集11篇 作文300字热门15篇

导语:毫无疑问,今年的《朗读者》是综艺节目的一股清流,同时也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小编看第一期时,看片头的名著一页页翻过,那激动的心情是久久不能平息,我相信大家看了节目一定有所感想,下面小编带来《朗读者》观后感,一起来看看吧!

浏览

5191

作文

119

篇1:《朗读者》第十二期观后感

全文共 318 字

+ 加入清单

央视《朗读者》本周即将收官,昨天节目组公布了最后一期节目将以“青春”为主题,导演冯小刚、中国女排总教练郎、青春偶像王源平确认将现身。

据悉,冯小刚将在节目中朗读与电影记忆有关的故事,他至今还记得自己看过的第一部电影就是戏曲版《红楼梦》,于是《红楼梦》也在他童年的心里留下了巨大的阴影;郎平则谈起比赛重压下如何释放压力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女排运动员惠若琪、袁心玥、魏秋月、徐云丽也将来到《朗读者》的舞台上,与郎平一同朗读;TFBOYS成员王源将以自身经历为观众讲述一个不一样的偶像青春,节目中,王源爆料自己的成名作《青春修炼手册》原名其实叫《正太修炼手册》,而且唱的时候完全不懂歌词的意思,“因为当时还是小孩,才12岁,就当作儿歌来唱。”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央视《朗读者》濮存昕观后感

全文共 268 字

+ 加入清单

知名演员濮存昕,一身中式大褂出场,犹如从改编自老舍名作的话剧《茶馆》中走来。他朗读的是老舍笔下《宗月大师》的节选片段。内容是关于宗月大师资助老舍上学的故事。台词功底深厚的濮存昕,饱含情感的朗读形成情绪的磁场,给观众强烈的代入感和共鸣。

他透露,自己在生命中也曾遇到贵人相助。原来,濮存昕小时候腿部残疾,曾受到同学歧视,直到遇到一位叫荣国威的大夫,才治好腿疾,过上正常人的生活。“所以读到老舍先生对宗月大师的感恩之情时,我也能感同身受。”成名后一直热衷于公益事业的濮存昕坦言,“要记住帮助过自己的人,在我有能力的时候,也尽可能去帮助别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朗读者》蒋雯丽观后感

全文共 294 字

+ 加入清单

朗读者》制作人和主持人董卿表示,朗读帮我们开启了认识世界的大门,每一个孩子都要出发去看看这个世界,而朗读就是脚下最好的道路。所以希望朗读亭能走进孩子们的生活,让更多渴望朗读的孩子能够满足愿望。

从2002年开始,蒋雯丽已经做了十五年的预防艾滋病宣传员了,她说当初只是有这样一个愿望,想做一些好事、善事,结果一做就是这么多年。蒋雯丽与先生顾长卫合作的电影《最爱》就是以艾滋病感染者为背景,而片中就是找了这群感染者来拍摄。在《朗读者》访谈中,蒋雯丽谈起了电影拍摄时的幕后故事:她要求剧组工作人员和艾滋病感染者们同吃同住。值得一提的是,今晚在《朗读者》的现场将会出现神秘嘉宾,让蒋雯丽感动不已。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朗读者》叶嘉莹观后感

全文共 302 字

+ 加入清单

叶嘉莹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饱读诗书,后师从于古典诗词名家顾随教授学习,深得老师的赏识。1945年大学毕业后,叶嘉莹便开始了自己的教学生涯,先后于多所世界著名大学教授中国古典文化,去年还获颁“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终生成就奖。她一生致力于古典诗词的教学,获得了使古典诗词于当代「再生」的赞誉。

叶嘉莹曾说过:“我以为中国古典诗歌之生命,原是伴随着吟诵之传统而成长起来的。古典诗歌中的兴发感动之特质,也是与吟诵之传统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对于吟诵诗词这一活动,叶嘉莹一直十分倡导。而吟诵,其实也就是古典版的朗读。在本期节目中,这位著作等身的教育大师将在《朗读者》中畅谈古典诗词文化对自己人生的影响,并为中华文化而吟诵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朗读者》王源观后感

全文共 324 字

+ 加入清单

一档名为《朗读者》的节目成为了荧幕上的新星。它采取情感座谈、舞台式朗读等方式,通过名人效应、舞台音乐效果、朗读内容等的完美融合,并在线下设立“朗读亭”,形成二次传播,打造了极好的节目效果,并获得了广泛好评。

在近期《朗读者》的录制当中,出现了史上年龄最小的《朗读者》,那就是TFBOYS的王源。王源受邀参加《朗读者》以“青春”为主题的录制,以少年之名,朗读青春的华彩,向全世界宣告青春的力量。

只见,王源一身白衬衫搭配黑色长裤,清爽大气,活脱脱一个霸道总裁的人设,简单的黑白色调能够营造出一种诗酒年华的气息,形成浓厚的读书氛围。广大迷妹表示,今天又比昨天更爱王源一点点了。

在王源上朗读者之前,一直以为《朗读者》的画风是这样的。分分钟高考满分作文的架势。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朗读者》观后感

全文共 349 字

+ 加入清单

朗读者》对于观众的欣赏习惯提出了更高一些的要求,但相信蕴含其中的生命之美、文学之美和情感之美,会在荧屏吹起一抹别样的清新之风。

事实上,文化综艺的身影,从未远离过观众的视野。比起卫视频道的娱乐综艺数量之多,央视作为国家电视台,一直致力于在社会责任和文化担当层面肩挑更多的功能,不时奉献精品力作。从《百家讲坛》时代起,大众就见证了文化节目在建构知识、分享智慧层面的巨大价值。到了近几年间,无论是讲美食与文化的《舌尖上的中国》,还是回溯家庭历史的寻根之旅《客从何处来》,以及《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无一不是收视和口碑双双叫好的上乘之作。

建立在这样的受众基础之上,《朗读者》作为央视顶尖团队的又一次诚意出击,怀揣一份使命,一份情怀,希望在繁华似锦的娱乐节目之外,继续捍守一片属于文化的宁静之河。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第十期《朗读者》张艾嘉观后感

全文共 334 字

+ 加入清单

这世间,总有一些前辈们,云淡风轻地做着自己想做的事,不在意时间,也不给人生设限。人生在她们眼中成了游乐场,可以尽情创造,轻描淡写地尝试一个又一个新事物。

别人安安分分当演员的时候她试水做导演;

别人结婚时她正跟风情才子谈恋爱;

别人息影退居幕后的时候,她已经导演了N部经典电影,并在影片中和90后小鲜肉演对手戏;

别人退休了陪老伴环游世界时,她出了第一本书,《轻描淡写》,谈创作,谈感情,说句“60岁才是新开始”

做演员,她是最TOP的演员,得过数届影后;

做导演,她亦是最TOP的导演,《最爱》《莎莎嘉嘉站起来》《梦醒时分》《新同居时代》《少女小渔》《今天不回家》《心动》《203040》都是历久弥新的女性电影;

而做女人,她亦是最TOP的女人,这辈子的经历可能是别的女人的几倍。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第10期《朗读者》张小娴观后感

全文共 258 字

+ 加入清单

饮食之味酸甜苦辣皆备,人生之味亦如此。品味过人生百态,才能在时光荏苒中洗涤,淘洗出思想的真金。味道是一种审美,是一种格调,是一种气质,将味蕾嫁接上思想,味道就会变得丰富多彩。

你们讲述的故事,记忆开出的花朵,沾满了你们的味道,我用朗读把它定格。叶嘉莹的味道是起承转合的诗词之味,张艾嘉的味道是口感醇厚的成熟之味,叶锦添的味道是博大精深的东方之味,@张小娴的味道是痴心不改的爱情之味,胡忠英的味道是酸甜苦辣的中国之味,吴纯的味道是苦难洗礼的坚强之味。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 没有打开的时候, 你不会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9:2024年董卿《朗读者》观后感

全文共 270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的综艺真是吹进一股文艺之风啊!

《中国诗词大会》掀起了全民诗词热

《见字如面》带我们重温手写信的感动

回归传统文化,展现了文字的魅力和书信的质朴

让人发自内心地感动

朗读者

这个国内首档朗读节目

用自己清新脱俗的文艺范儿征服了观众

第一期开播后,豆瓣评分9.2

观众直呼:这才是央视水准!

这是董卿第一次以制作人+主持人的身份来做一档节目,竹影疏浅中董卿优雅的背影气质尽显,海报上写着“无声的文字,有声的倾诉,我们是朗读者”,非常诗意。

董卿表示

《朗读者》中的“朗读”二字重文字

“者”字重人

我们要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

并感动于他们让观众遇见了大千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2024《朗读者》柳传志观后感

全文共 298 字

+ 加入清单

上周末首播的《朗读者》,以“遇见”为核心线索。在各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嘉宾来到现场,与董卿围绕“遇见”对谈,分享人生故事,并倾情朗读一段打动自己的经典美文。

柳传志是著名的企业家,但《朗读者》中他的身份却是一名再普通不过的父亲,他朗读的是他在儿子婚礼上的致辞。当他大声读出这段情真意切的致辞时,那种紧张、兴奋和幸福的复杂情感是来自他最真实的内心,引得观众掌声不断;世界小姐张梓琳与大家分享了人生中母亲角色的转变,世界小姐带给她的是惊喜,而作为一位母亲则是更多感性和感动。也正如她在节目中给孩子朗读的《愿你慢慢长大》:“愿你被许多人爱,如果没有就在寂寞中学会宽容。愿你一生一世,每天,都能够睡到自然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年《朗读者》王佩瑜观后感

全文共 305 字

+ 加入清单

在《朗读者》节目中,曾被人称作“小冬皇”的王珮瑜将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献给了“余派最好的传人孟小冬”,抑扬顿挫的京剧韵白将这首大家十分熟悉的“课文”演绎出了全新的感觉。不少网友在网络上分享了这段视频并直呼:“忍不住跟着念起来,太带感了。”

与新中国成立后才确定的普通话发音相比,来源于古音和方言的京剧韵白或许其实更接近古人的发音,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何京剧韵白会和古诗词如此契合。这种新鲜的朗读方式不仅受到网友们的追捧,也给了王珮瑜不少启发:“我觉得今后可能会针对这样一种形式来进行的艺术推广,比如说中国有很多好的古诗、古词都可以和戏曲的韵白来做结合,我们可以以《朗读者》为一个契机,来做一系列这种类型的策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朗读者》第11期观后感

全文共 334 字

+ 加入清单

声音无疑是一种能够带给人们强烈心灵震撼的表达方式,我们的声音变得多样而特别,有睡前的温柔细语,有让你告别起床气的甜美叫醒,有身临其境的故事情节,有唐诗宋词的古雅之风,有失恋时不顾一切的相守相伴,有带你进入音乐之巅的K歌之王。在这里,你可以聆听最为丰富的声音。

当今时代,信息爆炸,潮涌而来,种种现代传播媒体在拓展人们视野的同时,亦在挤占人们读书的时间。尽管超过半数人表示“更愿意选择纸质书籍阅读”,然而,在强大的社会生存压力下,人们不得不迫使自己的精神向工作倾斜,留给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

在这样的社会需求下,朗读者无疑是一种能够带给人们强烈心灵震撼的表达方式,它让普通人传递感情的手段多了一种选择,其实朗读真的应该像唱歌说话一样,有时候利用这种方式借文传情显得更加真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2024央视《朗读者》观后感

全文共 331 字

+ 加入清单

朗读者》不是一档读书节目,而是用文字抵达情感,从每个人真挚的人生故事出发,分享人世间一切温暖的共情,既然邀请的嘉宾源自生活的各个角落,那么这些人所选读的文字,也可拓宽一档综艺节目所能展示的生命宽度与浓度。而此时,朗读不需要字正腔圆,有些生涩、带点口音,更显出不矫饰的真情实感。朗读,文字作为主人公的人生印证,为观众打开大千世界。

节目播出后,董卿立时收到了很多反馈,她的好朋友话剧导演娄乃鸣说:“ 惊了 ,就是完全没有套路的一个节目,哪里请来的大神,在不经意间流露美和旺盛的生命力真好。”清华大学的尹鸿老师评价:“别具一格! 慢下来 用朗读做电视,真是稀缺而有价值的电视文化。”很多文艺青年关注到了片尾曲,竟然是台湾民谣之父胡德夫的现场演唱,觉得真是意外之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第10期《朗读者》张小娴观后感

全文共 255 字

+ 加入清单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用笔尖来描写“爱情”的风花雪月,恨离愁伤。接下来的这位朗读者,她创作的60本书,全都与爱情有关,她的作品被称为“爱情治愈文学”,许多读者习惯从她的文字中来寻找处理感情的方式。

但在她眼中,自己也不算是个感情中的成功者,只是曾经自己的感情经历和母亲隐忍一生的婚姻,让她意识到,婚姻并不是爱情的唯一归宿,正如爱情的味道会逐渐改变,初期的甜,中期的麻辣,到后来变成一杯清澈的白水,不可缺少,但却绝不是全部。

她将味道融入故事,用文学传递“味道”。现在,让我们一起“卿”听朗读者张小娴解读“爱情的味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第10期《朗读者》张小娴观后感

全文共 316 字

+ 加入清单

味道是一种审美,是一种格调,是一种气质,将味蕾嫁接上思想,味道就会变得丰富多彩,腹有诗书气自华是一种味道,窗含西岭千秋雪也别有风味,踏雪寻梅是一种味道,门泊东吴万里船也妙味横生。满目苍桑是一种味道,婀娜多姿也是一种味道,不同的味道能勾兑出不同的人生,总有一种味道会让你流连忘返,让你心情蹁跹,朋友,你喜欢什么味道呢?

1994年第一部小说《面包树上的女人》在《明报》上连载,张小娴开始走红。张小娴创作的60本书,全都与爱情有关,她的作品被称为“爱情治愈文学”,许多读者习惯从她的文字中来寻找处理感情的方式。她对爱情理解是:叶散的时候,你明白欢聚。花谢的时候,你明白青春。 她的爱情感悟是:深情是我担不起的重担,情话只是偶然兑现的谎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