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包包子作文热门20篇

做包子非常有趣做完又可以亲口品尝自己做的美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包包子作文,欢迎阅读参考。

浏览

7537

作文

120

篇1:家乡的富春包子

全文共 697 字

+ 加入清单

朋友,你来过我的家乡,扬州吗?这里不但风景如画,而且物产丰富。有别具一格的富春包子,有嫩滑爽口的酱菜,有色香味具全的三头宴......而我,最爱吃家乡的富春包子。

富春包子位于百年老字号“富春楼”。富春包子闻名遐迩,有锦嫩入味的三丁包,有层薄如纸的千层糕,,有形似石榴的翡翠烧卖…..

富春包子做法十分考究,选材精细。不管是任何包子,都以“洁白如雪”的的发酵面粉制成。这种面粉软而带韧,吃在嘴里十分有劲。富春店一直保持着这种发酵的传统特色。馅心的做法也很考究,如三丁包子,鸡丁选用隔年母鸡,既肥又嫩。笋丁新鲜松脆,肉丁选用五花肋条,腰头适中、三鲜合为一体,津津有味。

富春包子不仅仅看相好,而且味道也好。一个个热气腾腾的包子在蒸笼中像雪白的水晶,让人不忍心吃掉。它的外形是正宗的圆形,荷叶花边旋在包子中间,小巧玲珑。坐在桌前,一阵浓郁的陷香夹杂着小麦的柔嫩,扑鼻而来。让人垂涎欲滴。恨不得一口吞下去,可又怕吃得太急,品尝不到它味浓香醇的美味。

吃包子的方法有多种,大部分人是皮和馅一块而吃,慢慢品尝。而我,喜欢把那不仅具有面香还具有馅味的皮吃掉,在慢慢品味诱人的馅儿。记得我第一次吃包子时,迫不及待地夹起一个,往嘴里送。刚咬一口,一股浓香滑到唇齿之间,让我或为无穷。一眨眼的功夫,就如狼似虎的吞下了三个。看见那些金发碧眼的外宾吃的有滋有味,再加上一阵阵包子的浓香窜到我的鼻子里,口水就直往上涌。虽然肚子有些胀,但是那油而不腻,香浓可口的味道促使我排队前去购买。

如今,富春包子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同时,又不段创新,得到更多中外游客的赏识。富春包子,观之赏心悦目,食之增进食欲,不愧会驰名中外,打入国际市场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狗不理包子的由来

全文共 971 字

+ 加入清单

狗不理”创始于1858年。清咸丰年间,河北武清县杨村(现天津市武清区)有个年轻人,名叫高贵友,因其父四十得子,为求平安养子,故取乳名“狗子”,期望他能像小狗一样好养活(按照北方习俗,此名饱含着淳朴挚爱的亲情)。狗子十四岁来天津学艺,在天津南运河边上的刘家蒸吃铺做小伙计,狗子心灵手巧又勤学好问,加上师傅们的精心指点,高贵友做包子的手艺不断长进,练就一手好活,很快就小有名气了。

三年满师后,高贵友已经精通了做包子的各种手艺,于是就独立出来,自己开办了一家专营包子的小吃铺--“德聚号”。他用猪肉的比例加适量的水,佐以排骨汤或肚汤,加上小磨香油、特制酱油、姜末、葱末、调味剂等,精心调拌成包子馅料。包子皮用半发面,在搓条、放剂之后,擀成直径为8.5厘米左右、薄厚均匀的圆形皮。包入馅料,用手指精心捏折,同时用力将褶捻开,每个包子有固定的18个褶,褶花疏密一致,如白菊花形,最后上炉用硬气蒸制而成。

由于高贵友手艺好,做事又十分认真,从不掺假,制作的包子口感柔软,鲜香不腻,形似菊花,色香味形都独具特色,引得十里百里的人都来吃包子,生意十分兴隆,名声很快就响了起来。由于来吃他包子的人越来越多,高贵友忙得顾不上跟顾客说话,这样一来,吃包子的人都戏称他“狗子卖包子,不理人”。久而久之,人们喊顺了嘴,都叫他“狗不理”,把他所经营的包子称作“狗不理包子”,而原店铺字号却渐渐被人们淡忘了!

据说,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在天津编练新军时,曾把“狗不理”包子作为贡品进京献给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尝后大悦,曰:“山中走兽云中雁,陆地牛羊海底鲜,不及狗不理香矣,食之长寿也。”从此,狗不理包子名声大振,逐渐在许多地方开设了分号。

狗不理包子关键在于用料精细,制作讲究,在选料、配方、搅拌以至揉面、擀面都有一定的绝招儿,做工上有明确的规格标准,特别是包子褶花匀称,每个包子都是18个褶。刚出屉的包子,大小整齐,色白面柔,香而不腻。

狗不理包子是中国灿烂饮食文化中瑰宝,被公推为闻名遐迩的“天津三绝”食品之首。历经一百六十多年的狗不理包子,经创新和改良已形成秉承传统的猪肉包、三鲜包、肉皮包和创新品种海鲜包、野菜包、全蟹包等六大系列一百多个品种。先后摘取“商业部优质产品金鼎奖”、“中国最佳名小吃”、“国际名小吃”等多个国内外评选和大赛的金奖,被誉为“津门老字号,中华第一包”。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做包子作文450字

全文共 433 字

+ 加入清单

腊月二十四,我和奶奶到徐家桥大伯家蒸包子,因为我们家没有大灶。

一到大伯家,奶奶就开始做包子馅儿。她先洗萝卜,我也去帮忙洗。水好冷,我冻得几乎受不了了,可是看到奶奶若无其事的样子,只好咬牙忍着。终于洗完了,奶奶把萝卜切成丝,我就在旁边收拾香葱。奶奶切好了萝卜丝,又开始切肉丝。她先把猪肉切成一条一条的,接着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然后乒乒乓乓地剁成肉泥。奶奶把切好的萝卜丝腌了一下,放在锅里炒熟,再把肉泥倒进去,和上香葱,撒些盐和鸡精搅拌均匀,包子馅儿就做好了。

在奶奶做包子馅儿的同时,大伯在一个大盆里揉面。他脱了棉衣,把一大坨面翻来覆去地揉着,压着,捏着,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流……最后,大伯把面团揉成半圆形,用被子仔细地盖起来。我奇怪地问:“大伯,面团是不是也怕冷啊?”大伯笑着说:“傻孩子,盖被子面团发酵就快,明天早上就可以用了。”原来是这样!

第二天还没有起床,包子的香气就钻进了我的鼻孔,肚子里的馋虫马上动起来。我连衣服都没有穿,跑到厨房抓起一个包子就是一口,真好吃!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包包子作文500字

全文共 496 字

+ 加入清单

昨天我从妈妈口中得到一个准确的消息,今天中午我们班要包包子。同学们,每当吃着店里卖的包子,你有没有想过包子是怎么做出来的?是不是和我一样已经充满期待?

中午饭吃好,同学们都急匆匆地赶回教室,因为教包包子的妈妈们早到了,个个都迫不及待地跃跃欲试了。哇哦,发酵好的面团好大哦,白花花地占了一大脸盆,配好的肉馅也装在了面盆里,桌子都铺上了一次性桌布。同学们也各自洗好了手,围在桌子旁。

妈妈们把发酵好的面团使劲地揉了揉,然后切成一块块的小面团。同学们就开始抢面团了,生怕落了自己。妈妈们熟练地用擀面杖把面团擀得圆圆的,我们不会用擀面杖,就先把面团揉得圆圆的,再用手拍。把面皮放在左手中,中间放好肉馅,右手先把面皮的一边拎起来,把边上的皮往外一拨,手指一捏,重复同样的动作,漂亮的皱褶做成了一个包子。看似简单的动作,实际操作起来还是有难度的。瞧!一个水饺,一个烧麦,还有一个没成形……真是形状各异,各有特色呀!最有趣的要数陈俊烨了,包子还没包好,人倒成了大花猫,让人不笑也难!

包包子的活动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结束了,同学们一个个都吃得饱饱的,是不是因为自己包,所以更加美味呀?包包子真有趣,一点也没让我失望。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抢包子作文600字

全文共 652 字

+ 加入清单

五岁来南浔的我,对老家习俗并不太懂,只知道我的家乡:福建建阳,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是个旅游胜地,习俗迥异于南浔。今年寒假回老家过年,有幸见识了老家建房习俗,感觉特别新奇。

老家建房别的习俗与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就是上梁仪式中多了一个有趣的环节:丢包子、抢包子。刚从南浔回到老家,就听家中的亲人说,明天是个好日子,邻居家要搞建房封顶仪式,大家一起去喝酒祝贺,顺带沾点喜气回家。我一听暗自窃喜,正好有机会开开眼界,亲历传统,也许自己的运气不错,能为家里多带点福气回家。

第二天上午,我置身于邻居家新房前的人群中。好家伙,貌似是全村男女老少的总动员。笑吟吟的村民个个手拿小脸盆,准备装包子,可把我急坏了,回去拿脸盆,担心错过抢包子的好位置,还好,身旁的表哥既有脸盆又有塑料袋,我向他讨来塑料袋。等我搞定这些,人群开始“骚动”,要开抢了。只听“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成片的包子、粽子、糖果从天而降,村民这里捡,那儿拾,只恨自己手太短,手太少。

我也不例外,仗着自己人小灵活,在人群中游刃有余,这厢抢到几个包子,那厢又拾到几个粽子,还不忘将那些糖果塞到袋子里。不一会儿袋子就满了,可是抢包子还未结束,我赶紧跑回家,拿来小脸盆继续抢包子。抢着抢着,鞭炮声停了,包子雨也下完了,我们也不抢了。看着手里的战利品,大家高兴地入席吃饭。边吃饭边交流自己的战利品的多少,快乐的气氛一直萦绕在酒宴中。

瞧,这个抢包子的习俗够特别的吧。抢包子大战中,主人家高高兴兴丢包子,与乡邻分享建房的喜悦;客人开开心心抢包子,沾点主人家的喜气。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包包子作文350字

全文共 35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中午,我一进教室,里面说话声沸沸扬扬的,我猛然意识到,今天我们班要包包子

等我进入教室,同学们早就三五成群,六张桌子早就挤满了人,一张,一张,最后终于找到了一个在角上的位置。马上投入到包包子的行列,我拈了一个面团,拿起擀面杖,向皮子的边缘用力擀去,一边擀还一边转着圈,不久皮子擀好了,然后我拿起筷子,夹了一大块肉放在皮子,最后我再把面皮折起一个个褶皱,一个小笼包就做好了。我用一样的方法,一连做了六七个。

直到做得累了,抬头回过神来,发现同学们包了很多的包子,而且都是形状各异,我就玩起了取名游戏。瞧,又一个“苏式月饼”出自同学手中。比“月饼”好些的是“馒头”和“汤圆”,这是因为包子没褶,形状变成了圆圆的了。还有“水饺”从蒸笼里出来了呢!

当我们吃到热乎乎的包子时,心里的成就感油然而生,我们的成果都变成了美食!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做包子作文500字

全文共 489 字

+ 加入清单

上午,姐姐心血来潮说:“我们今天做包子吧!”“好呀!我们喜欢吃包子。”“是做原味包呢?还是南瓜包呢?”姐姐犹豫不决。我说:“我们做南瓜包吧,这样里面还带有南瓜的香味呢!”“好呀!我们就做南瓜包!”

姐姐立刻拿出发酵粉、面粉和温水。姐姐又拿了一只脸盆出来。我和哥哥站在姐姐旁,看包子是怎么做的:先把发酵粉倒入温水里,搅拌匀称,把面粉倒入脸盆里,把南瓜放入盆子里和面粉搅拌匀称再把放有发酵粉的温水倒进去,搅拌,用砧板在上面挡着就ok了!中午的时候,姐姐走进厨房,又把面团搅拌了几下就走开了。我迷惑不解问:“姐姐,为什么要搅拌啊!”“因为搅拌了,面团就可以更好的发酵!”姐姐说。“哦!”我半知半解的说。下午,姐姐就开始揉面团,她揉啊揉,揉了大约十分钟就开始做包子了。姐姐先从面团上取出一块搓一搓,搓成长条,姐姐把它切成了一小块一小块的。我拿了一坨放在掌心揿了几揿,把它揿成饼形,往中间放糖,再揿一张饼,盖在上面按紧,“周氏糖夹馍”就做好了。我又拿了两坨,搓成条,在中间抹上一层糖卷起来“周氏糖麻花”就做好了……

姐姐就拿起来蒸了,很快,包子就蒸好了,我吃着自己做的包子,觉得这是一种享受。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做包子的日记600字

全文共 515 字

+ 加入清单

往事如一颗颗流光溢彩的珍珠,每一件事都让人回味无穷,在我四年级后的有趣的日子里,还要数包包子

包子,中国传统食品之一,价格便宜、实惠。包子通常是用面做皮,用菜、肉或糖等做馅儿。不带馅的则称作馒头。在江南的有些地区,馒头与包子是不分的,他们将带馅的包子称作肉馒头。包子一般是用面粉发酵做成的,大小依据馅心的大小有所不同,最小的可以称作小笼包,其他依次为中包、大包。常用馅心为肉、芝麻、豆沙、干菜肉等,出名的有广东叉烧包、上海灌汤包。中国的面相学也有包子脸之说。

我的包子是:酱肉包子。做法很简单:主料:五花肉和瘦肉,五花肉要比瘦肉多一些为好。佐料:葱,姜,老抽,盐,鸡精,香叶,香油,五香粉各适量,清水适量。做法:猪肉清洗干净;将肉切成大段;所有的佐料准备好;将切段的猪肉放入高压锅,放入佐料,再放入适量的清水和猪肉齐平就可以,压10分钟;将压好的猪肉取出;锅里油烧热,放入压好的猪肉炸成金黄色,表面有点焦;炸好的肉;再把炸好的肉再放入高压锅压10分钟,10分钟后取出肉,用刀背将肉碾碎即可。二十分钟后,香喷喷的酱肉包子就出来啦。

有趣的往事,让人回味无穷。但是,即将毕业,却只能把它们化成记忆,深深的保存在脑海里,保存在记忆的银河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做包子的日记600字

全文共 621 字

+ 加入清单

自从做过韭菜“小月亮”之后,我就非常期待再来一次面粉料理。终于,机会来了,羊羊邀请我去他的外婆那制作包子

首先,先把面粉倒满整个盆子,为了包子能顺利发酵,还往面粉里加了两小袋发酵粉,用筷子充分搅拌均匀,然后慢慢倒入温开水,边倒水,边用筷子搅拌面粉。等水倒得差不多了,面粉也搅拌的差不多了,就拿出干净的双手来揉面团,最后变成一个软软的,黏黏的大面团。再用保鲜膜把整个盆子包起来,放到一边去发酵。

因为发酵面粉需要时间的,所以我们就开始制作包子馅了。羊羊外婆把准备好的肉末放到一个大碗里,加进酱油、一小勺盐,味精,还加了可以提香的黄酒,油,最后把一大把切好的香葱放到肉末里,然后充分的搅拌均匀,这样肉包子的馅就完成了,我们另外还准备了粉丝肉馅。

我们再去看看发酵的面粉,哇,面粉好像长胖了许多,整个盆子好像都装不下这个“大胖子”了,羊羊外婆说,这次面粉发酵很成功。这样,我期待已久的包包子终于可以开始做了。

首先用菜刀把面团切成大小差不多的小面团,然后用手掌把小面团压成薄薄的面皮,再把肉馅放到面皮中间,再一褶一褶把包子包起来。一开始我包的包子,肉馅都要跑出来,再羊羊外婆的耐心指导下,我包的包子也终于很完美了。

最后的步骤是最简单,但又是最令人期待的。包子在蒸笼里蒸了好一会儿时间,香喷喷,油吱吱的大肉包,粉丝包完美出炉。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因为是自己亲手包的包子,吃起来比外面卖的最好吃的包子还要好吃。

下次还会有什么有趣的面粉料理呢,大家一起期待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五年级作文包子爷爷

全文共 764 字

+ 加入清单

“卖包子啦,卖包子啦,好吃的包子咧……”听见了吗?这是包子爷爷在卖包子呢,我每天都能听到他的叫卖声!你一定很奇怪为什么要叫他“包子爷爷”吧?这是我给他起的名字。每次我买时总说:“来个包子,爷爷!”我要是一说快了,就变成了“来个包子爷爷”这个名字就是这么来的!

“包子爷爷”七十多了,但身体很好,无论春夏秋冬的哪一天他都出来卖包子。如果他生病了,会叫“豆腐奶奶”帮他卖的(嘿~“豆腐奶奶”这个名字自然也是我起的)。因为他的生意很好,每天都会有很多人排着长队来买他的包子的,有的人一天吃不上他的包子都难受呢,所以他一天也不能歇着。尽管“包子爷爷”脸上已经布满了皱纹,但我仍然能看出他年轻的时候是一个很英俊的人。他很喜欢灰色,总是戴着灰帽子,穿着灰裤子。他很和蔼,每天都笑眯眯的,好像什么愁事都没有,最重要的就是他很善良,心肠很好。

记的有一天,我放学回来的路上,很远就看到“包子爷爷”的身影,我准备跑过去跟他打个招呼,却看到一个穿的很旧很破的人伸出他那骨瘦如柴,长满皱纹的手,给了“包子爷爷”一元钱,用颤抖的声音说:“来一个包子。”看的出来他是一个乞丐。“包子爷爷”没收他的钱,把剩下的最后三个包子给了他,那个人连忙说:“谢谢!”而他的后面还排着很多人要买包子呢,看见包子没了,他们都无奈的离开了。我看了“包子爷爷”的举动,我真实感动啊!我走了过去,包子爷爷笑着对我说:“小姑娘啊!包子已经没了,不过我家里还有一点,我给你拿出来啊?”我说:“爷爷,不用了,我今天不吃了,你早点回家休息吧!还有,爷爷,你真是一个好人”

这件事在我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激励着我:要做一个勤劳的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能给别人带来快乐的人。此时此刻,我正从我家窗口望着“包子爷爷”呢,听着他的叫卖声“卖包子啦,卖包子啦,好吃的包子咧……”

[五年级作文包子爷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包子作文

全文共 1015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在美食方面的智慧丝毫不逊于其他,这一点从世间佳肴的不计其数足可证明:满汉全席、佛跳墙、过桥米线……光听名字就很高大上。但林林种种的美食里,我却独爱包子,尤其是妈妈做的包子。因为它有一种特别的调料。

对包子的独爱,要追溯到我能记事起。儿时的我,不知是胖胖的脸像包子,还是白白的包子像我的脸,我和包子就像是老朋友似的惺惺相惜。白天见着包子就想吃,晚上梦见包子就直流口水,于是,我天天让妈妈给我买肉包子吃。我甚至要求妈妈把我的小名改为“包包”。虽未如愿,但也毫不影响我对包子的喜爱。而这样的“幸福”生活却在小学三年级时被妈妈“无情”的剥夺了。

妈妈不知从哪里得到信息,说外面有些肉包子的馅是用“乱七八糟”肉做的,所以就再不给我买包子了。这样一来,我就完全断绝了与包子的联系。于是在渴望包子中度过了大半年,甚至在一些晚上我都在呓语着:“我要包子。”为此,妈妈踏上了做包子的旅途。

常言道:看者容易做者难。别看包子就那么一个圆乎乎的样子,单说发面就不是件容易的的事。记得妈妈第一次宣布要做包子时,我们全家搞得很隆重,还摆好酒杯,准备大庆一番。可谁知,揭开锅盖,妈妈傻了眼,我更是心都凉了半截。那笼里的包子分明又黄又瘦,而且还有深黄色的斑点,勉强吃了一个,既酸又涩。原来,妈妈用老面发得过了,就加了点碱,结果碱又没有揉匀,最终面还是没有发起来。妈妈有点难为情,给我和爸爸一人煮了一碗面。后来我才知道,那包子,妈妈一人吃了两天。

从此以后,妈妈除了在网上查资料,还去请教那些老师傅,并专门拿了个本子来作记录,有时深夜了看见妈妈还在揉面,凌晨又开始上笼……直到有一天,那白白胖胖的包子终于呈现在了我们的餐桌上。顾不得它会烫手烫嘴,我迫不及待地抓起一个大包,实在是太烫了,我是左手传右手,右手传左手地来回握着它,即便是烫了点,但当手和包子皮接触的一刹那,立马感到弹弹的,像婴儿的皮肤,轻轻一按,像我脸上的酒窝。轻轻一咬,一半面一半馅搭配得恰到好处,面香伙着肉香在汤汁的配合下立即是满口流香,嘴香胃暖,我一口气连吃了三个,而妈妈一直站在旁边看着我笑得合不拢嘴。看着妈妈的笑容,我才突然发现,曾几何时,妈妈的眼角平添了许多绉纹,再多的青丝也掩盖不了那丝丝的白发。我终于明白,今天的包子为什么特别好吃,因为它有一种特别的调料——妈妈的爱。

桌上包子的热气还在不断上升,飘香四溢,空气中弥漫着包子的味道,但我更品出了妈妈的味道,母爱的味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包子爷爷

全文共 755 字

+ 加入清单

“卖包子啦,卖包子啦,好吃的包子咧……”听见了吗?这是包子爷爷在卖包子呢,我每天都能听到他的叫卖声!你一定很奇怪为什么要叫他“包子爷爷”吧?这是我给他起的名字。每次我买时总说:“来个包子,爷爷!”我要是一说快了,就变成了“来个包子爷爷”这个名字就是这么来的!

“包子爷爷”七十多了,但身体很好,无论春夏秋冬的哪一天他都出来卖包子。如果他生病了,会叫“豆腐奶奶”帮他卖的(嘿~“豆腐奶奶”这个名字自然也是我起的)。因为他的生意很好,每天都会有很多人排着长队来买他的包子的,有的人一天吃不上他的包子都难受呢,所以他一天也不能歇着。尽管“包子爷爷”脸上已经布满了皱纹,但我仍然能看出他年轻的时候是一个很英俊的人。他很喜欢灰色,总是戴着灰帽子,穿着灰裤子。他很和蔼,每天都笑眯眯的,好像什么愁事都没有,最重要的就是他很善良,心肠很好。

记的有一天,我放学回来的路上,很远就看到“包子爷爷”的身影,我准备跑过去跟他打个招呼,却看到一个穿的很旧很破的人伸出他那骨瘦如柴,长满皱纹的手,给了“包子爷爷”一元钱,用颤抖的声音说:“来一个包子。”看的出来他是一个乞丐。“包子爷爷”没收他的钱,把剩下的最后三个包子给了他,那个人连忙说:“谢谢!”而他的后面还排着很多人要买包子呢,看见包子没了,他们都无奈的离开了。我看了“包子爷爷”的举动,我真实感动啊!我走了过去,包子爷爷笑着对我说:“小姑娘啊!包子已经没了,不过我家里还有一点,我给你拿出来啊?”我说:“爷爷,不用了,我今天不吃了,你早点回家休息吧!还有,爷爷,你真是一个好人。”

这件事在我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激励着我:要做一个勤劳的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能给别人带来快乐的人。此时此刻,我正从我家窗口望着“包子爷爷”呢,听着他的叫卖声“卖包子啦,卖包子啦,好吃的包子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我学会了包包子

全文共 53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中午,我高兴地吃着我自己包的包子,好吃极了,油油的,软软的,简直是天下第一美食。我想你此时一定是在流口水吧,而且还想问我是怎么学会的。不要急,听我慢慢跟你讲。

事情是这样的:早上起床,我本来就非常饿,可这时又突然闻到一股很香的气味,我就身不由己的跑了过去。哦,原来是我们家附近的一家快餐店,真是太香了!看到那个包包子的叔叔,我很佩服,就下决心拜他为师。我就试着问叔叔:“叔叔,你太厉害了,能不能教教我呀?”没想到叔叔答应了。我高兴极了。于是就跟着叔叔学起来,叔叔让我先学擀面皮,他告诉我擀得要厚度均匀。开始我擀得厚,叔叔让我用点劲,可我用力大了,又擀得薄了。哎,真是不好学!叔叔看出了我的心思,告诉我不要灰心。于是我又按叔叔说的静下心擀了一个,这个比前几个都强。我信心大增,又接着擀了几个,越擀越好。叔叔说可以学包包子了。我拿起擀好的面皮,在里面放上馅,看着叔叔做的,把包子顶部扭了一下,居然做成了。和叔叔做的比一下,叔叔捏的包子真好看,可惜我捏得不好。不过叔叔说我已经做的很好了。“咕···咕···”什么声音?想起来了,原来是我饿了,看着自己包的包子,想着一会儿就能吃了,心里高兴极了。

我学会了包包子,以后妈妈包包子时,我就可以帮忙了,也给妈妈减轻一下负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我学会了做包子作文

全文共 538 字

+ 加入清单

学会了做包子

包子,一个既好吃又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在千百年来,包子的传统有很多,其中包子的历史是从诸葛亮说起的。诸葛亮经过苦思苦想,下令让士兵们杀猪,宰牛,将牛肉和猪肉混合在一起,剁成肉泥,和入面里,做成人头形状蒸熟了.由此开始,生活中,人们不渐渐做起“馒头”食用了。随着社会生活实践不断向前发展,密切结合生活饮食上的需要,逐渐演变成由“馒头”里边装上肉馅的食物,名曰为“包子”了,因为是用面和肉馅包成的,故被人们恰到好处,给名曰为“包子”了。

这一天是星期五,班主任黄老师布置了一项特殊的家庭作业———做包子。在这个清香袅袅的星期日早晨,妈妈带回材料中筋粉面400克、干酵母5克、泡打粉5克、白糖5克、温水约250cc、青菜1000克、香菇适量、胡椒粉少许。我先把面粉倒在盘子里,将少许发酵粉倒在面粉上,倒上一些水。搓起来半小时后,我把柔软的面粉用保鲜膜封起来让它发酵。

我把它拿出来,揉成面块,把猪肉和青菜剁成肉泥塞进面块包起来。我包的歪歪斜斜的,可是妈妈都没有我包的好看,我把包子放在炉子里蒸了,半小时后拿了出来,突然一阵香气扑鼻而来,拿回学校后黄老师闻着香气也垂涎三尺了,迫不及待想吃了。还夸我孝敬尊长呢!

在这个清香袅袅的早晨,我学会了做包子的本领。

[我学会了做包子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我学会了包包子作文350字

全文共 38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作业做完了,没有事干,正巧妈妈让我来和她一起包包子,我爽快地答应了。妈妈说:“你先去洗手,啊,”我刚洗完手妈妈就端来一盘韭菜鸡蛋馅,我想:妈妈捣馅都那么快那包包子,一定也很快。我又想:我要多挑战高手,才能使我进步,于是我向妈妈挑战,我俩比谁包的包子又快又好。妈妈包一个是一个,手几乎没有错过。我包了一大会都没包好,最后还把自己弄的满身满脸都是面粉,像个圣诞老人。我去向妈妈请教,妈妈说:看着我做吧!

妈妈拿着一片包子皮,放上一些馅,再顺着边缘捏折折,捏一圈,一个百折漂亮的包子就这样在我妈妈的手里诞生了。

于是我也像妈妈那样包包子,开始不行,但我使终不放弃,过了不久一个漂亮的包子就在我的手中诞生了,我高兴及了!大声说:我会包包子了!我会包包子了!

妈妈夸我说:“咱家阳阳学得就是快。”晚上我吃着我亲手包的包子,心里美滋滋的,下次我还要包包子,我要包最多最好的包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家乡的富春包子_400字

全文共 493 字

+ 加入清单

我是一个生于长江边的扬州娃,特别爱吃扬州富春的包子,每次想起包子的香味时,我都会馋得口水直流。今年暑假的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去商店买衣服,到了中午爸妈问我:“小怡,我们中午吃什么?”我想了想说:“我们到富春吃包子吧,听说富春的包子十分好吃。”爸妈便把我带到国庆路上的富春包子店。刚进店门,就看见几十张桌子座无虚席。不管怎样我们还是先去买票,然后等空座位。

等候了十多分钟,终于有个空位可以坐下了。不一会儿,服务员端来了热气腾腾的富春小笼包子。我见这包子颜色呈米黄色,又圆又扁,像个小轮子。我想人们都说富春的包子好吃。这包子看起来跟我平时吃的包子没什么两样,味道应该也差不多吧。接着便随意夹起一个包子就是一口,就在我牙齿碰到包子的一瞬间,一股又香又醇的汁水喷射出来了,喷了我一身。爸爸见了笑着说:“哪有像你这样吃包子的呀?

你应该一小口一小口地咬,慢慢地吃”。再吃包子时,我先小心翼翼地用牙齿将包子咬了一小口,再赶紧用嘴吸包子里的汁水。呵,真香,好滋味!然后,我开始慢慢地咀嚼起来,顿时,一股鲜香的美味在嘴里弥漫开来……扬州富春的包子真是令人回味无穷,可以称得上包子中的精品。我爱扬州富春包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做包子的日记600字

全文共 672 字

+ 加入清单

我最爱吃奶奶做的包子,但是奶奶每次做完包子都会很累,所以我决定要跟奶奶学做包子,以后自己想吃的时候可以自己做。

今天是个好日子,我平时恳求奶奶教我做包子,奶奶都会说我帮倒忙不肯教我,但是我没有放弃,经过我一次次的请求后,奶奶今天终于答应我教我做包子了。今天一早起来我就跟奶奶去菜市场买菜,买了猪肉、红萝卜、粉条等,这些都是做包子需要的材料,买好后我就跟奶奶将这些材料弄成碎末搅拌在一起做成包子馅。

开始包包子了,奶奶给了我做了个示范,先把一个大面团切成一个个小面团,再用面棍把小面团搓成一个平扁的圆形面皮,然后将包子馅放入面皮中心,把周边的面皮往上捏住包住馅料。我看奶奶轻而易举的包好了一个包子,我以为很简单,就试着自己包,但是每一道工序都有它的难点,搓面皮中心要比周边厚、放馅料不能太少或太多,而我觉得最难的就是捏包子了,我怎么捏都包不住包子,捏出的包子都是“四不像”。当然,我没有放弃,继续向奶奶求学,让奶奶一步一步的教我,奶奶握住我的手,手把手的教我捏包子,经过几次的实践,我终于捏好一个包子。我高兴地跟奶奶说:“成功啦!”奶奶也微笑地说:“是啊,你以后可以自己做包子吃了。”我跟奶奶一起包好了全部的包子,包好后我的腰和手臂都觉得很酸痛,脸上都沾满了面粉。

我和奶奶一同将包好的包子就放入一个大铁锅里蒸,经过20分钟后,香喷喷的包子出炉了,我赶紧用筷子夹出来那个家人们尝一尝,爸爸夸我说:“包子太美味了,我的儿子可以做大厨师了!”我听了后心里美滋滋。

今天做包子虽然很累,但是我学会了做自己爱吃的包子,也能让家人吃到我做到包子,我感到无比的光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我爱开封的小笼包子作文

全文共 630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七朝古都——开封,那里不仅旅游景点驰名中外,而且小笼包子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灌汤包子是开封小笼包子中的“精品”,早在北宋市场上已有售卖,那时,人们把“灌汤包子”称“灌汤馒头”。

开封的小笼包子,不仅当地人爱吃,世界各地的友人来到开封后都要品尝一下开封的小笼包子。品尝过后,他们都会情不自禁的竖起大拇指,在不绝口。我也很爱吃开封的小笼包子。那刚刚出笼的小笼包子,一个个晶莹剔透,透过薄薄的皮隐约能看到里面微微发红的肉馅;再用筷子一夹,似一盏盏小灯笼,还像一件十全十美的工艺品,让人舍不得往嘴里送。闻一闻。肉香里面夹杂着几丝面粉的香气;蘸一蘸醋,那被醋泡过的地方变了颜色;咬上一口,外皮有韧劲儿,里面是软嫩鲜香,让品尝的人恨不得一下子把它全部吃掉。

做这么好吃的小笼包子,自然是要有很多讲究的。用死面制皮,瘦肉和瘦皮掺猪皮冻加江米糕料酒、子母油、甜面酱、小磨香油等许许多多的材料做馅,用白糖、味精为馅提鲜。通过“三硬三软”和出的面,会筋韧光滑,备受顾客欢迎。

黄继善开办的“第一楼包子馆”里的小笼包子,独具特色。其皮薄馅大,灌汤流油,软嫩鲜香,洁白光润,“提起像灯笼,放下似菊花”。“第一楼”还先后发展了“小笼包子宴”和“速冻包子”。“小笼包子宴”的馅料分别有:鸡丁、笋丁、韭菜头、虾仁、山楂、三鲜、麻辣汤和灌汤几大风味。

我爱开封的小笼包子,吃着它,感觉不像是在吃,而是在享受。让人回味无穷,吃了一龙还想吃。我爱家乡的小笼包子,你若也想吃,快来开封尝尝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做包子的年级

全文共 832 字

+ 加入清单

包子是中国经典的传统美食之一,据说是诸葛亮发明的呢!

下午,我正在看电视。忽然,身旁的一幕将我的目光吸引了过去:只见外公外婆站在餐桌边,外婆正在卖力地揉着面,一边将揉好的面递给外公,外公则把它们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咦?这是要做什么呢?

我凑上前一看,嘿!外公外婆这是要准备做包子呢!我一看就来了兴趣,自告奋勇的要帮外婆揉面团。正当我兴致勃勃地去和面的时候,粘糊糊的面粉死皮赖脸地硬是粘在我手上,怎么都甩不掉。刚才还兴趣盎然的我顿时被面粉的攻击打的落花流水。可是当我重新回到“战场”准备在跟面粉大干一场时,我的心再次从天堂掉进了地狱。才和了不到五分钟,我的手已彻底被面粉击败了。算了,我不擅长这个!我只好退到一边,眼巴巴的看着外婆和面。

终于要做包子啦!

我在此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围到餐桌边,抢了一个大好的位置,伸手夺过一块面粉团,开始使劲的把它压扁。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可算是把面团给压扁了,可是……这皮也太薄了吧!“不行不行!”外婆一把从我手中抢过面粉团,修改起来。这有什么难的,我连水饺都会包了,就这区区包子,我难不成还不会?再来!想着,我又抓起一块面粉团,又开始努力的把它压扁。“这样行了!”我得意洋洋的瞻仰着这“美丽”的面皮。这下可以包了!我用勺子舀起一勺馅,放到皮上,用左手托着,然后用右手一点一点的把皮捏皱,并把包子封起来。突然,我感到左手冰冰的,还粘粘的,一看,哎呀!不得了了!馅全被我挤出来了!我只得再一点一点的把馅推进去,一个包子可算是大功告成了!看看外公包的包子,一个个仿佛大将军,挺着大肚子,雄纠纠气昂昂的站在餐桌上;而再瞧瞧我的“杰作”,一个个像泄了气的皮球,耷拉着脑袋,有气无力的瘫在桌子上。我索性不包了,一旁揉面去了。

包子终于要出锅啦!望着如同花儿一般的包子,我不禁垂涎三尺。我急忙冲上前去,抓起一个包子,一下子把包子的五脏六腑翻了个底朝天。顿时,一股清香在我的舌尖蔓延开来,真是太美味了!吃着自己做的包子,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锵锵锵!包子出锅啦……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我学会了做包子的

全文共 554 字

+ 加入清单

姥姥最近总是自己做包子吃,为什么不买却要花心思去做包子呢?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原来在过年的时候,姥姥买了几个玉米壳发糕,其中一个,吃着吃着,吃到了一个邦迪!好像在手上贴过四五天,多脏啊。怪不得姥姥自己做包子了,她认为买的都不干净。

我就让姥姥也教我做包子。姥姥答应了,她说:“做包子要用老面,先把老面放进盆子里,加点水。再放进新灰面,用筷子使劲搅拌。”我试了一下,还挺费劲呢!“搅得像一团烂棉花的时候就可以揉了。”我听了用手摁,比之前轻松多了。但是又觉得这样摁容易粘到袖口上,于是改用拳头锤。“对,把它揉成光滑,绵软,摸起来很舒服的样子就行了。然后把这团面用塑料袋套起来。(其实是把它和盆子一块儿罩起来)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过去了。我像个小偷一样,心扑扑地跳,我跑过去掀开塑料袋,只见里面的面团都贴到了塑料袋上面,真的泡起来了!姥姥说:”现在,我们来做包子馅,先用文火炒盐和花生米,待花生米炒熟了,就给它们去皮,用手一捏就可以了。然后把剥好皮的花生米和糖一起用小型的粉碎机打成小颗粒,再将核桃切成颗粒,不能用机器打,它里面有油。把它们搅在一起,加上花生油或色拉油。这样馅就做好了。“我照着姥姥的指示做了。然后切下一小团面压成饼,把陷儿加了进去,一个包子就做好了。你们想吃吗,那就照着上面的方法做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