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孙中山的故事有哪些【热门15篇】

导语:浪漫主义的大诗人李白,一位现实主义的大诗人杜甫,他们是辉映诗坛的两颗巨星,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孙中山的故事有哪些,供欣赏,希望您能喜欢。

浏览

6103

作文

15

篇1:伟大国父孙中山的故事

全文共 582 字

+ 加入清单

孙中山祖籍广东省东莞县,五世祖于明代中叶迁居香山县,十四世祖殿朝公始定居翠亨村。自小就参与家中农业辅助劳动,自谓本“农家子也,生于畎亩,早知稼穑之艰难”。

其家无田产,佃二亩半高租田耕种,难以糊口,其父达成还在村中打更报时。孙中山6岁时便上山打柴牧牛,到溪涧捕鱼虾,随外祖父到海边打蚝,还到邻村三合会人办的武馆偷学拳术,故从小就养成勤劳勇敢的精神。

10岁时始进村塾求学,聪颖过人,仅三年就成为全家中最有文化的一员。当时与从上海回乡的陆皓东相识,并成莫逆之交。1878年,得长兄孙眉的帮助,到檀香山就学达5年之久。回国后曾偕陆皓东到村庙,见病者求神服食香灰,二人不满巫医骗人,遂分头将神像捣坏,因而出走香港。

到香港后洗礼入基督教,并继续读书,不久转学到广州博济医学院,结识了三合会首领郑仕良。后又闻香港西医书院招生,旋即以优异成绩考入该校。在学期间,除学习本科外,对欧美各国的政治、经济、农业、乃至天文地理知识,无不涉猎,被友人称之为“通天晓”。

当时因深感清廷政治腐败,经常与同乡杨鹤龄以及陈少白、尤列等人共议国事,抨击朝政,时人认为此举为大不敬,称之为“四大寇”。其间曾致书濠头乡退休官吏郑藻如,提出禁鸦片、种蚕桑、办教育的主张。每逢假期回乡,就帮助农民选种施肥,改良水利,扩宽道路,并与乡绅商议改革乡政,制订预防盗贼的措施。有意以一村作示范,冀能做出成绩推广全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孙中山的故事七、中山先生和中山装

全文共 853 字

+ 加入清单

中山装自1923年诞生迄今,五十多年来一直是中国男子最通行和喜欢穿着的服饰。

谁是中山装的创始人?他就是中国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

1923年,中山先生在广州任中国革命政府大元帅时,感到西装不但式样繁琐,穿着不便,又不大适应当时中国人民在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实用要求,而中国原来的服装(对胸式短衫袴,大襟式长衫等),既不能充分表现当时中国人民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在实用上也有类似西装的缺点。于是主张以当时在南洋华侨中流行的"企领文装"上衣为基样,在企领上加一条反领,以代替西装衬衣的硬领。这样一来,一件衣服上便兼有西装上衣、衬衣和硬领的作用,又将"企领文装"上衣的三个暗袋改为四个明袋,下面的两个明袋还裁制成可以随着放进物品多少而涨缩的"琴袋"式样。孙中山先生说,他这样改革衣袋,为的是要让衣袋放得进书本、笔记本等学习和工作的必需品,衣袋上再加上软盖,袋内的物品就不易丢失。孙中山先生设计的裤子是:前面开缝,用暗纽,左右各一大暗袋,前面一小暗袋(表袋),右后臀部挖一暗袋,用软盖。这样的裤子穿着方便,随身必需品的携带也很适用。

协助孙中山先生创制中山装的助手名叫黄隆生,广东台山人,原在越南河内保罗巴脱街开设隆生洋服店。1902年12月,孙中山先生到河内筹组兴中会,偶入其店购物,相与攀谈。黄隆生获悉当前顾客即为革命党领袖孙中山先生,大为倾倒,恳切要求参加兴中会,为革命出钱出力,1923年随孙中山先生在大元帅府任事。孙中山先生设计中山装时,曾请他帮助和负责缝制,顺利地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套中山装。

当中山先生穿上自己设计的、也是世界上第一套中山装时说:"这种服装好看、实用、方便、省钱,不像西装那样,除上衣、衬衣外,还要硬领,这些东西又多是进口的(当时这些东西多是从外国进口),费事费钱。"从这里也可以看到,即使在服装这样的日常生活用品上,中山先生也是立足于从本国的实际条件来考虑的。这种自力更生的精神,是永远值得人们学习的。

中山装由于具备好看、实用、方便等优点,所以一经孙中山先生提倡,就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名人故事:孙中山与中华佛教

全文共 842 字

+ 加入清单

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任内函复中华佛教总会申请立案的报告中,没有简单地把佛教视为迷信活动,而是本着信教自由和政教分离的原则,同意它的“揭宏通佛教,提振戒乘,融摄世间、出世间一切善法,甄择进行,以求世界永久和平和众生完全之幸福”的立会宗旨,肯定它“阐微索隐,补弊救偏,既畅宗风,亦裨世道”在中国社会和学术研究中的作用。同时,又指出“近世各国政教之分甚严,在教徒苦心修持,绝不干预政治,而国家尽力保护,不稍吝惜。此种美风,最可效法”,以启导中国佛教徒认清守戒清修的正确道路。孙中山还将中华佛教总会申请立案的报告发交教育部存案,使它在法律上取得“社团法人”的地位。这些有关佛教问题的批示和处置,体现了孙中山先生对佛教与中国社会关系问题的精辟见解和对佛教徒的亲切关怀。

孙中山对佛教与中国社会关系的精辟见解,和对佛教徒的亲切关怀,博得广大佛教徒的尊敬和爱戴,故当孙中山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南下广州的时候,广东的佛教徒即推广东佛教总会(后改为中华佛教总会广东分会)会长铁禅领头,于1912年5月在广州六榕寺召开欢迎孙中山大会。孙中山携同家属和广东军政府大都督胡汉民等出席欢迎大会,并给广东佛教徒题赠了“平等、自由、博爱”六个大字,以勉励他们遵守“临时约法”(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任内,于1912年3月11日公布的、属于临时宪法性质的最高法律)上有关宗教信仰的规定,进行正当的宗教活动。

孙中山还乘参加欢迎会之便,登上六榕寺的九级浮屠——花塔游览。他看到花塔从第二级起,每级都悬挂着四字的匾额一方。它们从第二级起,自下而上依次为“二仪高下”、“三光并耀”、“四表光被”,“五岳推尊”、“六合遥观”、“七星凌汉”、“八埏在望”、“九垓一览”。匾额对历史、艺术建筑来说,有着画龙点睛的妙用,而这八方匾额既恰到好处地表达出这座高耸入云的花塔各个层级的特色,又概括地体现了它那穿云插天、九垓一览的高昂气势,是不可多得的文艺杰作。把当年孙中山见过的这些匾额恢复过来,定能使这座中外驰名的佛教艺术建筑——花塔更加生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孙中山的故事一、创建最早的革命军事学校

全文共 1029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最早的革命军事学校,是孙中山先生于1903年8月在东京创立的青山军事学校。

1900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团体--兴中会发动了庚子惠州起义后,革命风潮逐渐弥漫全国。当时,自费赴日本留学的中国青年学生,有不少希望能够进入日本的陆军学校研习军旅。但由于清政府规定,凡投考外国军事学校的学生,必须由各省督抚保送;一切非公费生均不得投考日本的军事学校,并由清政府驻日本公使蔡钧照会日本政府协助执行,因而一般人无法入日本的军事学校。时孙中山先生正在日本东京,感到革命需要军事人材,便请日本陆军少佐日野熊藏帮助,在东京附近的青山设立革命军事学校,以训练有志献身革命军事工作的留日青年学生,并聘请日本陆军上尉小室健次郎为助教。这就是中国第一所革命军事学校。主持军事训练工作的日野熊藏,是当时有名的军事学家,曾发明日本式盒子炮及木炮,因与孙中山先生互相研究南非洲波亚人的游击战术,遂成知己,助教小室健次郎亦系富有军事学识的专家,两人均属义务性质,不领工资。

青山革命军事学校学习期间规定为八个月,所授科目有普通军事学、南非洲波亚式游击战术、夜袭战法及兵器制造学(重点学习制造盒子炮、木炮和火药)。其课程内容包含有阵地战、游击战及兵器制造三方面,课程精简扼要,切合实用。第一期招收的学生有李自重、黎勇锡、翁浩、刘维焘、饶景光、区金钧、卢牟泰等十四人。学生入学时需当众宣誓。誓词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可见这所革命军事学校的教学目的是很明确的。

青山革命军事学校因缺乏有效的思想教育措施,当孙中山先生于1903年9月26日离开东京赴檀香山后,学生之间即各树派别,意见分歧。经日野熊藏及小室健次郎两教员多方调处无效,遂于开办四个月后解散。

青山革命军事学校虽然只办了四个月,对当时中国社会还是有影响的。如学生李自重,于青山革命军事学校解散后不久,即与史古愚(史坚如烈士之兄)等在香港创立光汉学校,在一般课程外,特别增设军事训练课程,以振奋中国学生的尚武精神。自光汉学校在香港首倡对学生实施军事训练,全港学校翕然从风,香港雅丽西医书院及各着名中、小学校,咸先后聘请李自重及光汉学校学生为军事训练教员,使香港学生一度洗却文弱书生气质,振起雄健尚武精神。又如区金钧、卢牟泰在广东担任军事体操教员,黎勇锡随黄兴筹划1908年的钦州起义,刘维焘、饶景光于辛亥革命后在广东担任军职,无疑也会通过他们的工作,在不同程度上把他们在青山革命军事学校学到的军事知识,带入中国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中国名人宋庆龄为何表明不愿与孙中山合葬的故事

全文共 608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研究中心原常务副主任、宋庆龄故居原主任何大章与我们一同缅怀宋庆龄女士伟大的一生。

宋庆龄为何表明不愿与孙中山合葬?

在谈到宋庆龄为什么没选择安葬在南京紫金山中山陵与孙中山一起合葬的问题时,何大章解释说,宋庆龄曾经讲过,紫金山是为真正伟大的人物服务的。言外之意就是她是一个普通人,是人民的一员。虽然是孙中山的夫人,但她不愿意用这种身份去分享伟人的光辉。所以,她觉得普通人要葬在公墓里。这是宋庆龄为什么不葬在紫金山的一个原因。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宋家有一个约定,就是活着的时候不管有多少矛盾,死了一定要葬在一起。宋庆龄曾经在一封信里写到,记得我家有八穴地,所谓八穴地就是八个墓穴。这八个穴地就是给她的父亲宋耀如、母亲倪珪贞,以及他们的六个子女:宋霭龄、宋庆龄、宋子文、宋美龄、宋子良、宋子安。八个人要葬在一起,这是早就说好了的。

1931年宋庆龄的母亲去世以后,子女就商量给他们的父母建一个合葬墓。因为她父亲早就去世了,所以做合葬墓之前,宋庆龄和她的小弟弟宋子安去给父亲扫最后一次墓。扫墓的时候他们照了一张照片,在照片背面宋庆龄写了八个大字,“树长万代、叶落归根”,就是说要尊重家族的这种约定,渴望家族团圆。

何大章认为,可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宋庆龄对父母有一种内疚。因为她坚持要嫁给孙中山,这件事伤了她父母的心,她是逃出来的。当时她的父亲就病得很重,她肯定心里很难受。可能她想当时使父母伤心了,死后一定要陪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孙中山的故事三、孙中山先生爱儿童

全文共 1202 字

+ 加入清单

孙中山先生平日为人题赠墨宝,喜欢写"博爱"二字。孙中山先生对"爱"曾经作过这样的解释:"仁爱是中国的好道德,古人有所谓“爱民如子”,有所谓“仁民爱物”。"从这里可以看到孙中山先生的"博爱"也就是爱人民的意思。而爱儿童则是孙中山先生"博爱"的一个重要内容。

中山先生爱儿童,一方面固然出于他"民胞物与"的高尚德性,而更重要的是本于他为解除人民被恶劣政治压迫的崇高理想。据康德黎(孙中山先生在香港西医书院读书时的老师)的儿子堪勒斯康德黎的回忆,孙中山先生因奔走革命,流亡英国,居住在他家的时候,常常慈祥地爱抚着他的头发,有时还亲切地和他谈话,即使在和别人谈论问题或沉思苦索救国救民道理的时候也是这样。由于流亡国外,孙中山先生不能爱抚在清政府专制统治下的中国儿童。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政府。1912年1月,孙中山先生被选为革命政府的临时大总统,他普爱天下儿童的素愿得到初步的施展。在孙中山先生的号召提倡下,全国各地纷纷举办儿童教养院、儿童学校。为了鼓舞儿童教育和福利事业的发展,孙中山先生还于1912年为广东人民捐资创办,由女革命党人徐慕兰、邓慕芬、黄扶庸主持的广东女子教育院儿童部,并亲笔题赠"幼吾幼"三个大字。这三个含意深远、语带劝勉的大字,不但勉励了当时广东女子教育院儿童部的工作人员,鼓舞了广大的儿童教养工作者,也抒发了孙中山先生"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伟大胸怀。

由于帝国主义支持北洋军阀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成果,孙中山先生被迫于1912年4月1日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孙中山先生"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宏愿,也和他救国救民的伟大理想一起,由于政权的丧失而遭受挫折。

1924年,孙中山先生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在广州成立国共合作的革命政府,中国革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孙中山先生"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宏愿同样获得了进一步的实现。那时,革命政府所在地的广州,不但陆续增建了一批小学和儿童教养院,还开办了广东女子师范学校等培养儿童教育师资的专业学校。孙中山先生在1924年对广东女子师范学校的一次演讲中,恳切地指出:"要使孩子们自出生至成人,都能受到国家的教育。为了提高儿童的文化知识,普及儿童教育,不仅要办小学,还要办平民学校,普及全体人民的教育,让成年人也知道普及教育的重要性。要提高全体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使父母们都能安心让孩子到学校里受教育。"可以想见他发展儿童教育事业的宏伟设想。令人惋惜的是:由于革命道路的曲折,孙中山先生要使全国儿童都能幸福地成长的理想,终孙中山先生之世都未能实现。

今天,中国已经是受到全世界人民尊敬的大国,中国儿童已经得到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孙中山先生"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愿望已经成为现实。孙中山先生虽然不能像辛亥革命那样及身而见,但是孙中山先生素来是以为人民大众谋福利的公仆自任的,只要人民能获得幸福,他个人能否及身而见,在孙中山先生自己来说,自然是无关紧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孙中山的故事二、镇南关亲手炮击清军

全文共 639 字

+ 加入清单

1906年,孙中山自日本到越南,在河内金碧台街六十一号设立秘密机关,策划了几次武装起义。1907年的镇南关之役,便是其中孙中山亲临前线,直接参加战斗的一次。

1907年,孙中山先生任命熟悉镇南关一带情况的黄明堂为镇南关都督,李裕卿(镇南关附近之凭祥地方土司)为副,何五为支队长,招募勇悍善战的广西游勇为先锋队,计划袭取镇南关为根据地。

1907年12月2日,黄明堂率领广西游勇八十余人,循山背间道向镇南关猛烈袭击,夺取了镇南、镇中、镇北三座炮台,夺获大小炮十四门,步枪四百多支。孙中山随即于同月4日率黄兴、胡汉民等亲临前线,慰劳战士,鼓舞士气,并与黄兴、黄明堂等坐镇镇北炮台,调度指挥,命令李裕卿守镇中炮台,何五守镇南炮台。

翌日,清政府严令清军陆荣廷部四千余人倾巢出动,要夺回三座炮台。孙中山率革命军固守炮台,并亲自发炮轰击清军,第一炮即命中六十余人,清军阵脚大乱。孙中山先生在战斗中感慨地说:"反对清政府二十余年,今日始得亲自发炮轰击清军。"

据守镇南关三座炮台的革命军,在孙中山先生亲临前线的鼓舞下,锐气倍增,以寡敌众,屡挫清军。清政府虽先后调派清军丁槐、龙济光等部增援,伤亡数百人,仍然不能越雷池半步。革命军坚守阵地,与清军血战七昼夜,直至弹药告罄,粮食不继,始忍痛撤退。时清军正向镇南关四面围攻,黄明堂率军殿后,冲围而出,及至半山,军中有一小子回顾炮台上军旗未撤,虑为清军所得,竟一人冒着清军炮火重登山巅,取回军旗。这位童子勇取军旗的英雄事迹,在镇南关起义的革命军中传为佳话。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孙中山的故事六、香港西医书院与孙中山的革命哲学思想

全文共 1598 字

+ 加入清单

孙中山先生从1887年开始在香港西医书院(今香港大学医学院)攻读医学,至1892年以各科考试均满一百分的成绩名列第一名毕业,获医科硕士学位。其毕业证书由教务长康德黎亲笔注明各科满分字样,并由校长及教员十三人,试官八人及牧师、书记署名,由香港总督罗便臣于1892年7月23日亲自发给。

孙中山先生在香港西医书院毕业后,即于澳门、广州等地悬壶济世,成绩斐然,人咸誉为国手。孙中山先生在香港西医书院学习五年,奠定了他坚实的医学专门知识的基础,同样奠定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哲学思想的基础。关于这个问题,分析研究的还不多。

香港西医书院系广东南海人何启按照英国大学医学院制度创办的医科专门学校。何启早年留学英国,得医学博士学位及大律师证书,回国后任香港议政局议员,兼执律师业务,又在香港西医书院教授医学、法律等科目,在报刊上发表过很多批判封建政制的论文,后来汇编为《新政真诠》出版。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和活动,受他的影响不少。后来,孙中山先生发动的乙未广州起义,对外宣传和起草英文的宣言书,也得到其大力帮助。

孙中山先生在香港西医书院所学的科目:第一年有生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解剖学、生理学、药物学、临床诊察。第二年有生理学、解剖学、医学、病理学、外科学、妇科学、产科学。第三年以后,学科渐减,仅有法医学、公共卫生学、实用初级外科,但外科、产科的课时及内容均有所增加,特别偏重实习(见罗香林:《国父之大学时代》)。从这里可以看到:孙中山先生在香港西医书院的五年学习期间,所学的几乎尽为自然科学,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必须通过实习才能掌握的医学知识。这种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着重实践与理论结合的教育,一方面使孙中山先生能够较完全地接受与封建思想对立的近代科学思想,另一方面又锻炼了孙中山先生注重实践的精神,推动了孙中山先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知行学说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孙中山先生一生注重实践,哪怕是阐发革命理论,也决不无的放矢,为理论而理论。把孙中山先生历年的着述、演讲与中国近代史联系起来观察,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孙中山先生发表的言论,总是针对革命的实际问题,或者为完成某一种实际任务而发。如孙中山先生于1918至1919年所写的《孙文学说--知难行易说》,据他自己说是"恐今日国人社会心理","依然有此知之非艰,行之维艰之大敌横梗其中,则其以吾之计划为理想空言而见拒也","故先作学说以破此心理之大敌"。因而提出"知难行易",鼓励人们努力去"行",从实践中求知识。孙中山先生这种着重实践的思想,与他在香港西医书院所受的着重实践的科学训练,无疑有着密切的关系。

孙中山先生在香港西医书院学习期间选读的课外读物,对孙中山先生革命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同样有所影响。据孙中山先生当时的同学关景良忆述:孙中山先生在香港西医书院的学生时代,最喜欢看《法国革命史》和达尔文的《进化论》,对后者尤感兴趣。1897年,孙中山先生写信给英国剑桥大学翟尔斯教授说:"文早岁志窥远大,性慕新奇......于中学独好三代两汉之学,于西学雅癖达尔文之道"。《孙文学说》(知难行易)这部哲学名着,就是孙中山先生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和他过去所学习到的自然科学知识(主要是在香港西医书院学习的科目)写成的。这部哲学名着阐述了世界的起源和人类的出现,是自然历史的行程,不承认有任何来世的力量和上帝、神等的存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哲学名着中有关"知"、"行"关系的论证。孙中山先生在这部分的论证中,引用各种科学的发展过程,论证了"行"的作用,阐述了"行"在"知"先,"知"在"行"后,从实践中,也就是"行"中求得知识,运用知识考验实践,不断探求、不断进步的哲学原理。这是孙中山先生革命哲学思想的精华,也是他一生勇于抛弃过时的、旧的方案,探求和接受革命的、新的方案的认识论的根源。

由此可见,孙中山先生在香港西医书院所受的教育,对他的革命哲学思想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中国名人“孙中山”名字由来的故事

全文共 1065 字

+ 加入清单

有资料记载,孙中山先生的祖籍是在河源市的紫金县中坝镇孙屋排村,在紫金有一个“中山纪念小学”和“紫金中坝发昌中山纪念陈列室”。孙中山先生“祖籍紫金之说”虽有争议,但亦为世人所知,而关于他的名字由来,却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历史掌故。

孙中山先生,1866年11月12日生于广东省香山县。初名帝象,稍长取名文,字德明,又有了新意。孙中山先生早年在澳门、广州行医及游历欧美,多是以逸仙为名。后来,革命同志常以“中山”称之。这“中山”本是个典型的日本姓,怎么会变成孙先生的名字呢?这里有一段趣事。孙文到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日本青年宫崎滔天、平山周十分仰慕孙文,经过许多周折,两人在横滨中国革命志士陈少白的寓所见到了孙文。交谈之中,两人深为孙先生的革命热情和深刻见解所折服。他们决心尽全力帮助孙先生,希望孙先生在日本多留一些时日。为了安全,宫崎滔天和平山周提议孙先生改住他们安排的旅馆,孙先生接受了他们的建议。

于是,孙先生在宫崎滔天、平山周的陪同下,前往新的旅馆。他们一路经过日比谷公园,又经过中山侯爵府邸,来到了名为“对鹤馆”的旅舍。住宿要填写登记表,就由平山周代笔填写。填到姓名栏时,平山周为难了。当时,孙先生正在流亡之中,不能公开使用真姓实名,这可怎么办?平山周急中生智,想起刚才路过的中山侯爵府邸。这“中山”是日本人最常见的姓,正好借来一用。于是,平山周就写下了“中山”二字。有了姓,可是名呢?名怎么填?看着平山周焦急的样子,孙先生接过笔,在登记表上的“中山”后面,写下了一个“樵”字。

事后,有人问孙先生,为什么要以“樵”为名。孙先生说:“现在中国到处是榛莽荆棘,我就是披荆斩棘的开山樵夫啊!”就这样,孙文先生在日本就以“中山樵”这个日本姓名进行革命活动。同志们都称他为“中山先生”。“中山先生”这是日本民族常见的称人方式。因为这样称呼习惯了,革命同志也就不再称他为孙文,而是在日本姓“中山”前面另加了中国姓“孙”,称他为“孙中山”。只是在正式的场合,才称孙文或孙逸仙。就这样,一个日本的姓变了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文的另一个名,而且是最常用的名。

为了让后人永远铭记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他的家乡广东省香山县改名为中山县,即现在的中山市;我国放多城市的街道、公园。也以“中山”命名;还出现了“中山”为名的学校、医院、舰艇;而一种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服装,也被称为“中山装”。由于有了孙中山先生祖籍“紫金之说”,也就有了紫金“中山纪念小学”和“紫金中坝发昌中山纪念陈列室”,并于1986年由任民革中央代主席、中国人民政协副主席屈武同志亲笔书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中国名人孙中山七则故事

全文共 7077 字

+ 加入清单

一、创建最早的革命军事学校

中国最早的革命军事学校,是孙中山先生于1903年8月在东京创立的青山军事学校。

1900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团体——兴中会发动了庚子惠州起义后,革命风潮逐渐弥漫全国。当时,自费赴日本留学的中国青年学生,有不少希望能够进入日本的陆军学校研习军旅。但由于清政府规定,凡投考外国军事学校的学生,必须由各省督抚保送;一切非公费生均不得投考日本的军事学校,并由清政府驻日本公使蔡钧照会日本政府协助执行,因而一般人无法入日本的军事学校。时孙中山先生正在日本东京,感到革命需要军事人材,便请日本陆军少佐日野熊藏帮助,在东京附近的青山设立革命军事学校,以训练有志献身革命军事工作的留日青年学生,并聘请日本陆军上尉小室健次郎为助教。这就是中国第一所革命军事学校。主持军事训练工作的日野熊藏,是当时有名的军事学家,曾发明日本式盒子炮及木炮,因与孙中山先生互相研究南非洲波亚人的游击战术,遂成知己,助教小室健次郎亦系富有军事学识的专家,两人均属义务性质,不领工资。

青山革命军事学校学习期间规定为八个月,所授科目有普通军事学、南非洲波亚式游击战术、夜袭战法及兵器制造学(重点学习制造盒子炮、木炮和火药)。其课程内容包含有阵地战、游击战及兵器制造三方面,课程精简扼要,切合实用。第一期招收的学生有李自重、黎勇锡、翁浩、刘维焘、饶景光、区金钧、卢牟泰等十四人。学生入学时需当众宣誓。誓词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可见这所革命军事学校的教学目的是很明确的。

青山革命军事学校因缺乏有效的思想教育措施,当孙中山先生于1903年9月26日离开东京赴檀香山后,学生之间即各树派别,意见分歧。经日野熊藏及小室健次郎两教员多方调处无效,遂于开办四个月后解散。

青山革命军事学校虽然只办了四个月,对当时中国社会还是有影响的。如学生李自重,于青山革命军事学校解散后不久,即与史古愚(史坚如烈士之兄)等在香港创立光汉学校,在一般课程外,特别增设军事训练课程,以振奋中国学生的尚武精神。自光汉学校在香港首倡对学生实施军事训练,全港学校翕然从风,香港雅丽西医书院及各着名中、小学校,咸先后聘请李自重及光汉学校学生为军事训练教员,使香港学生一度洗却文弱书生气质,振起雄健尚武精神。又如区金钧、卢牟泰在广东担任军事体操教员,黎勇锡随黄兴筹划1908年的钦州起义,刘维焘、饶景光于辛亥革命后在广东担任军职,无疑也会通过他们的工作,在不同程度上把他们在青山革命军事学校学到的军事知识,带入中国社会。

二、镇南关亲手炮击清军

1906年,孙中山自日本到越南,在河内金碧台街六十一号设立秘密机关,策划了几次武装起义。1907年的镇南关之役,便是其中孙中山亲临前线,直接参加战斗的一次。

1907年,孙中山先生任命熟悉镇南关一带情况的黄明堂为镇南关都督,李裕卿(镇南关附近之凭祥地方土司)为副,何五为支队长,招募勇悍善战的广西游勇为先锋队,计划袭取镇南关为根据地。

1907年12月2日,黄明堂率领广西游勇八十余人,循山背间道向镇南关猛烈袭击,夺取了镇南、镇中、镇北三座炮台,夺获大小炮十四门,步枪四百多支。孙中山随即于同月4日率黄兴、胡汉民等亲临前线,慰劳战士,鼓舞士气,并与黄兴、黄明堂等坐镇镇北炮台,调度指挥,命令李裕卿守镇中炮台,何五守镇南炮台。

翌日,清政府严令清军陆荣廷部四千余人倾巢出动,要夺回三座炮台。孙中山率革命军固守炮台,并亲自发炮轰击清军,第一炮即命中六十余人,清军阵脚大乱。孙中山先生在战斗中感慨地说:“反对清政府二十余年,今日始得亲自发炮轰击清军。”

据守镇南关三座炮台的革命军,在孙中山先生亲临前线的鼓舞下,锐气倍增,以寡敌众,屡挫清军。清政府虽先后调派清军丁槐、龙济光等部增援,伤亡数百人,仍然不能越雷池半步。革命军坚守阵地,与清军血战七昼夜,直至弹药告罄,粮食不继,始忍痛撤退。时清军正向镇南关四面围攻,黄明堂率军殿后,冲围而出,及至半山,军中有一小子回顾炮台上军旗未撤,虑为清军所得,竟一人冒着清军炮火重登山巅,取回军旗。这位童子勇取军旗的英雄事迹,在镇南关起义的革命军中传为佳话。

三、孙中山先生爱儿童

孙中山先生平日为人题赠墨宝,喜欢写“博爱”二字。孙中山先生对“爱”曾经作过这样的解释:“仁爱是中国的好道德,古人有所谓‘爱民如子’,有所谓‘仁民爱物’。”从这里可以看到孙中山先生的“博爱”也就是爱人民的意思。而爱儿童则是孙中山先生“博爱”的一个重要内容。

中山先生爱儿童,一方面固然出于他“民胞物与”的高尚德性,而更重要的是本于他为解除人民被恶劣政治压迫的崇高理想。据康德黎(孙中山先生在香港西医书院读书时的老师)的儿子堪勒斯康德黎的回忆,孙中山先生因奔走革命,流亡英国,居住在他家的时候,常常慈祥地爱抚着他的头发,有时还亲切地和他谈话,即使在和别人谈论问题或沉思苦索救国救民道理的时候也是这样。由于流亡国外,孙中山先生不能爱抚在清政府专制统治下的中国儿童。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政府。1912年1月,孙中山先生被选为革命政府的临时大总统,他普爱天下儿童的素愿得到初步的施展。在孙中山先生的号召提倡下,全国各地纷纷举办儿童教养院、儿童学校。为了鼓舞儿童教育和福利事业的发展,孙中山先生还于1912年为广东人民捐资创办,由女革命党人徐慕兰、邓慕芬、黄扶庸主持的广东女子教育院儿童部,并亲笔题赠“幼吾幼”三个大字。这三个含意深远、语带劝勉的大字,不但勉励了当时广东女子教育院儿童部的工作人员,鼓舞了广大的儿童教养工作者,也抒发了孙中山先生“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伟大胸怀。

由于帝国主义支持北洋军阀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成果,孙中山先生被迫于1912年4月1日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孙中山先生“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宏愿,也和他救国救民的伟大理想一起,由于政权的丧失而遭受挫折。

1924年,孙中山先生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在广州成立国共合作的革命政府,中国革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孙中山先生“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宏愿同样获得了进一步的实现。那时,革命政府所在地的广州,不但陆续增建了一批小学和儿童教养院,还开办了广东女子师范学校等培养儿童教育师资的专业学校。孙中山先生在1924年对广东女子师范学校的一次演讲中,恳切地指出:“要使孩子们自出生至成人,都能受到国家的教育。为了提高儿童的文化知识,普及儿童教育,不仅要办小学,还要办平民学校,普及全体人民的教育,让成年人也知道普及教育的重要性。要提高全体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使父母们都能安心让孩子到学校里受教育。”可以想见他发展儿童教育事业的宏伟设想。令人惋惜的是:由于革命道路的曲折,孙中山先生要使全国儿童都能幸福地成长的理想,终孙中山先生之世都未能实现。

今天,中国已经是受到全世界人民尊敬的大国,中国儿童已经得到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孙中山先生“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愿望已经成为现实。孙中山先生虽然不能像辛亥革命那样及身而见,但是孙中山先生素来是以为人民大众谋福利的公仆自任的,只要人民能获得幸福,他个人能否及身而见,在孙中山先生自己来说,自然是无关紧要的。

四、孙中山先生与佛教

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任内函复中华佛教总会申请立案的报告中,没有简单地把佛教视为迷信活动,而是本着信教自由和政教分离的原则,同意它的“揭宏通佛教,提振戒乘,融摄世间、出世间一切善法,甄择进行,以求世界永久和平和众生完全之幸福”的立会宗旨,肯定它“阐微索隐,补弊救偏,既畅宗风,亦裨世道”在中国社会和学术研究中的作用。同时,又指出“近世各国政教之分甚严,在教徒苦心修持,绝不干预政治,而国家尽力保护,不稍吝惜。此种美风,最可效法”,以启导中国佛教徒认清守戒清修的正确道路。孙中山还将中华佛教总会申请立案的报告发交教育部存案,使它在法律上取得“社团法人”的地位。这些有关佛教问题的批示和处置,体现了孙中山先生对佛教与中国社会关系问题的精辟见解和对佛教徒的亲切关怀。

孙中山对佛教与中国社会关系的精辟见解,和对佛教徒的亲切关怀,博得广大佛教徒的尊敬和爱戴,故当孙中山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南下广州的时候,广东的佛教徒即推广东佛教总会(后改为中华佛教总会广东分会)会长铁禅领头,于1912年5月在广州六榕寺召开欢迎孙中山大会。孙中山携同家属和广东军政府大都督胡汉民等出席欢迎大会,并给广东佛教徒题赠了“平等、自由、博爱”六个大字,以勉励他们遵守“临时约法”(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任内,于1912年3月11日公布的、属于临时宪法性质的最高法律)上有关宗教信仰的规定,进行正当的宗教活动。

孙中山还乘参加欢迎会之便,登上六榕寺的九级浮屠——花塔游览。他看到花塔从第二级起,每级都悬挂着四字的匾额一方。它们从第二级起,自下而上依次为“二仪高下”、“三光并耀”、“四表光被”,“五岳推尊”、“六合遥观”、“七星凌汉”、“八埏在望”、“九垓一览”。匾额对历史、艺术建筑来说,有着画龙点睛的妙用,而这八方匾额既恰到好处地表达出这座高耸入云的花塔各个层级的特色,又概括地体现了它那穿云插天、九垓一览的高昂气势,是不可多得的文艺杰作。把当年孙中山见过的这些匾额恢复过来,定能使这座中外驰名的佛教艺术建筑——花塔更加生色。

五、“与国同春”——孙中山先生勖勉报界人员的题字

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后,中山先生因形势所迫,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以革命尚未成功,仍以国民一分子身份,周游各省,广事宣传,以期唤起群众,把革命进行到底。

在唤起群众上,孙中山对报界人士特别寄予深切的期望。1912年5月初,孙中山自福州抵达广州。广州、香港等地报界人士于5月4日联合假座东园(故址在今越秀南路,系一所具有文化公园性质的巨大庭园)开会欢迎,孙中山在欢迎会上致辞勖勉报界人士,恳切指出“舆论为事实之母,报界诸君又为舆论之母,望诸君认定宗旨,造成一健全之舆论。”时革命党人冯自由等在香港创办《大光报》,以广东全省(包括香港、澳门)及国内外各大城市为行销对象,孙中山特给它题赠“与国同春”四个大字,勉励它为民主共和国的巩固和发展而大造革命舆论,务求“与国同春”,也就是要与民主共和国共存共荣。孙中山在勖勉广州、香港报界人士的同时,为新创办的《大光报》题赠“与国同春”四个大字。

不少报界人士没有辜负孙中山的期望,刚正不阿,为巩固民主共和国而尽到应尽的责任。其中尤以《大光报》执着“与国同春”的精神持正义以抗强权,威武不屈,甚得读者好评。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俄国爆发革命,成立社会主义政府,世界观感为之一新。《大光报》敏锐地觉察到社会主义已经登上世界舞台,适时地站在时代的前列,开展以“社会主义与中国”为中心的宣传活动,予读者以社会主义及劳工解放问题的新知识,颇能唤起社会各界人的注意,也受到孙中山赞许。

1920年1月,《大光报》发行年刊,孙中山应邀为之撰《大光年刊题词》,借报名“大光”立论,申述报刊对国家与人民责任。题词说:“……光明者,不外是使人认识实在,认识真理之工具。苟有工具而不用,或遗其实而鹜其名,则无益而有害。抑且以光明与人者,其功固大而责任亦重。苟挟其成心而以先入为主,则非光明主义,而祸患将由是而始。‘大光’之名吾固深喜之,而又望其能与人真实之知识,互助之精神,不负其名也。”这篇题词进一步发挥了“与国同春”的含义。

六、香港西医书院与孙中山的革命哲学思想

孙中山先生从1887年开始在香港西医书院(今香港大学医学院)攻读医学,至1892年以各科考试均满一百分的成绩名列第一名毕业,获医科硕士学位。其毕业证书由教务长康德黎亲笔注明各科满分字样,并由校长及教员十三人,试官八人及牧师、书记署名,由香港总督罗便臣于1892年7月23日亲自发给。

孙中山先生在香港西医书院毕业后,即于澳门、广州等地悬壶济世,成绩斐然,人咸誉为国手。孙中山先生在香港西医书院学习五年,奠定了他坚实的医学专门知识的基础,同样奠定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哲学思想的基础。关于这个问题,分析研究的还不多。

香港西医书院系广东南海人何启按照英国大学医学院制度创办的医科专门学校。何启早年留学英国,得医学博士学位及大律师证书,回国后任香港议政局议员,兼执律师业务,又在香港西医书院教授医学、法律等科目,在报刊上发表过很多批判封建政制的论文,后来汇编为《新政真诠》出版。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和活动,受他的影响不少。后来,孙中山先生发动的乙未广州起义,对外宣传和起草英文的宣言书,也得到其大力帮助。

孙中山先生在香港西医书院所学的科目:第一年有生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解剖学、生理学、药物学、临床诊察。第二年有生理学、解剖学、医学、病理学、外科学、妇科学、产科学。第三年以后,学科渐减,仅有法医学、公共卫生学、实用初级外科,但外科、产科的课时及内容均有所增加,特别偏重实习(见罗香林:《国父之大学时代》)。从这里可以看到:孙中山先生在香港西医书院的五年学习期间,所学的几乎尽为自然科学,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必须通过实习才能掌握的医学知识。这种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着重实践与理论结合的教育,一方面使孙中山先生能够较完全地接受与封建思想对立的近代科学思想,另一方面又锻炼了孙中山先生注重实践的精神,推动了孙中山先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知行学说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孙中山先生一生注重实践,哪怕是阐发革命理论,也决不无的放矢,为理论而理论。把孙中山先生历年的着述、演讲与中国近代史联系起来观察,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孙中山先生发表的言论,总是针对革命的实际问题,或者为完成某一种实际任务而发。如孙中山先生于1918至1919年所写的《孙文学说——知难行易说》,据他自己说是“恐今日国人社会心理”,“依然有此知之非艰,行之维艰之大敌横梗其中,则其以吾之计划为理想空言而见拒也”,“故先作学说以破此心理之大敌”。因而提出“知难行易”,鼓励人们努力去“行”,从实践中求知识。孙中山先生这种着重实践的思想,与他在香港西医书院所受的着重实践的科学训练,无疑有着密切的关系。

孙中山先生在香港西医书院学习期间选读的课外读物,对孙中山先生革命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同样有所影响。据孙中山先生当时的同学关景良忆述:孙中山先生在香港西医书院的学生时代,最喜欢看《法国革命史》和达尔文的《进化论》,对后者尤感兴趣。1897年,孙中山先生写信给英国剑桥大学翟尔斯教授说:“文早岁志窥远大,性慕新奇……于中学独好三代两汉之学,于西学雅癖达尔文之道”。《孙文学说》(知难行易)这部哲学名着,就是孙中山先生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和他过去所学习到的自然科学知识(主要是在香港西医书院学习的科目)写成的。这部哲学名着阐述了世界的起源和人类的出现,是自然历史的行程,不承认有任何来世的力量和上帝、神等的存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哲学名着中有关“知”、“行”关系的论证。孙中山先生在这部分的论证中,引用各种科学的发展过程,论证了“行”的作用,阐述了“行”在“知”先,“知”在“行”后,从实践中,也就是“行”中求得知识,运用知识考验实践,不断探求、不断进步的哲学原理。这是孙中山先生革命哲学思想的精华,也是他一生勇于抛弃过时的、旧的方案,探求和接受革命的、新的方案的认识论的根源。

由此可见,孙中山先生在香港西医书院所受的教育,对他的革命哲学思想的影响。

七、中山先生和中山装

中山装自1923年诞生迄今,五十多年来一直是中国男子最通行和喜欢穿着的服饰。

谁是中山装的创始人?他就是中国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

1923年,中山先生在广州任中国革命政府大元帅时,感到西装不但式样繁琐,穿着不便,又不大适应当时中国人民在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实用要求,而中国原来的服装(对胸式短衫袴,大襟式长衫等),既不能充分表现当时中国人民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在实用上也有类似西装的缺点。于是主张以当时在南洋华侨中流行的“企领文装”上衣为基样,在企领上加一条反领,以代替西装衬衣的硬领。这样一来,一件衣服上便兼有西装上衣、衬衣和硬领的作用,又将“企领文装”上衣的三个暗袋改为四个明袋,下面的两个明袋还裁制成可以随着放进物品多少而涨缩的“琴袋”式样。孙中山先生说,他这样改革衣袋,为的是要让衣袋放得进书本、笔记本等学习和工作的必需品,衣袋上再加上软盖,袋内的物品就不易丢失。孙中山先生设计的裤子是:前面开缝,用暗纽,左右各一大暗袋,前面一小暗袋(表袋),右后臀部挖一暗袋,用软盖。这样的裤子穿着方便,随身必需品的携带也很适用。

协助孙中山先生创制中山装的助手名叫黄隆生,广东台山人,原在越南河内保罗巴脱街开设隆生洋服店。1902年12月,孙中山先生到河内筹组兴中会,偶入其店购物,相与攀谈。黄隆生获悉当前顾客即为革命党领袖孙中山先生,大为倾倒,恳切要求参加兴中会,为革命出钱出力,1923年随孙中山先生在大元帅府任事。孙中山先生设计中山装时,曾请他帮助和负责缝制,顺利地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套中山装。

当中山先生穿上自己设计的、也是世界上第一套中山装时说:“这种服装好看、实用、方便、省钱,不像西装那样,除上衣、衬衣外,还要硬领,这些东西又多是进口的(当时这些东西多是从外国进口),费事费钱。”从这里也可以看到,即使在服装这样的日常生活用品上,中山先生也是立足于从本国的实际条件来考虑的。这种自力更生的精神,是永远值得人们学习的。

中山装由于具备好看、实用、方便等优点,所以一经孙中山先生提倡,就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孙中山的故事四、孙中山先生与佛教

全文共 842 字

+ 加入清单

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任内函复中华佛教总会申请立案的报告中,没有简单地把佛教视为迷信活动,而是本着信教自由和政教分离的原则,同意它的"揭宏通佛教,提振戒乘,融摄世间、出世间一切善法,甄择进行,以求世界永久和平和众生完全之幸福"的立会宗旨,肯定它"阐微索隐,补弊救偏,既畅宗风,亦裨世道"在中国社会和学术研究中的作用。同时,又指出"近世各国政教之分甚严,在教徒苦心修持,绝不干预政治,而国家尽力保护,不稍吝惜。此种美风,最可效法",以启导中国佛教徒认清守戒清修的正确道路。孙中山还将中华佛教总会申请立案的报告发交教育部存案,使它在法律上取得"社团法人"的地位。这些有关佛教问题的批示和处置,体现了孙中山先生对佛教与中国社会关系问题的精辟见解和对佛教徒的亲切关怀。

孙中山对佛教与中国社会关系的精辟见解,和对佛教徒的亲切关怀,博得广大佛教徒的尊敬和爱戴,故当孙中山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南下广州的时候,广东的佛教徒即推广东佛教总会(后改为中华佛教总会广东分会)会长铁禅领头,于1912年5月在广州六榕寺召开欢迎孙中山大会。孙中山携同家属和广东军政府大都督胡汉民等出席欢迎大会,并给广东佛教徒题赠了"平等、自由、博爱"六个大字,以勉励他们遵守"临时约法"(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任内,于1912年3月11日公布的、属于临时宪法性质的最高法律)上有关宗教信仰的规定,进行正当的宗教活动。

孙中山还乘参加欢迎会之便,登上六榕寺的九级浮屠--花塔游览。他看到花塔从第二级起,每级都悬挂着四字的匾额一方。它们从第二级起,自下而上依次为"二仪高下"、"三光并耀"、"四表光被","五岳推尊"、"六合遥观"、"七星凌汉"、"八埏在望"、"九垓一览"。匾额对历史、艺术建筑来说,有着画龙点睛的妙用,而这八方匾额既恰到好处地表达出这座高耸入云的花塔各个层级的特色,又概括地体现了它那穿云插天、九垓一览的高昂气势,是不可多得的文艺杰作。把当年孙中山见过的这些匾额恢复过来,定能使这座中外驰名的佛教艺术建筑--花塔更加生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孙中山振兴中华的爱国故事

全文共 571 字

+ 加入清单

振兴中华”是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它是由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最早提出来的。在孙中山之前,也有许多先进的中国人,像林则徐、魏源、严复、李善兰、徐寿等思想家、科学家,还有一些清朝的官员,都在想办法使中国强盛起来,但是他们大都是在清朝的“躯体”上进行改革,不可能成功。孙中山看透了清朝的腐败和反动,认为只有推翻这个绊脚石,实行民主革命,才能真正救中国。

1894年,孙中山在太平洋上的檀香山(现属美国)创建了最早的革命团体兴中会。兴中会,顾名思义,就是振兴中华的意思。孙中山在成立宣言中明确指出,成立本会的目的,“专为振兴中华”。后来,他又经常不断地宣传振兴中华的思想。有一次,他说:“我们知道中国几千年来,是世界上头一等的强国。……到了现在怎么样呢?现在这个时代,我们中国是世界上顶弱顶贫的国家。……我们中国人要赶快想想法子怎么样来挽救……不然中国就会成为一个亡国亡种的地位。大家要醒!醒!醒!醒!”

他还要说过:“如果我们能从今天就醒起来,那么中国前途的运命,还是很大的希望。……我们就是要从革命这条路去走,拿革命的主义救中国。”

孙中山和他的战友们前仆后继,发动了一次又一次武装起义,很多人流血牺牲,终于在1911年取得了武昌起义的成功。清朝被推翻了。虽然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可这为祖国的富强创造了条件。“振兴中华”从此成为更多的中国人奋斗的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孙中山的故事五、"与国同春"--孙中山先生勖勉报界人员的题字

全文共 825 字

+ 加入清单

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后,中山先生因形势所迫,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以革命尚未成功,仍以国民一分子身份,周游各省,广事宣传,以期唤起群众,把革命进行到底。

在唤起群众上,孙中山报界人士特别寄予深切的期望。1912年5月初,孙中山自福州抵达广州。广州、香港等地报界人士于5月4日联合假座东园(故址在今越秀南路,系一所具有文化公园性质的巨大庭园)开会欢迎,孙中山在欢迎会上致辞勖勉报界人士,恳切指出"舆论为事实之母,报界诸君又为舆论之母,望诸君认定宗旨,造成一健全之舆论。"时革命党人冯自由等在香港创办《大光报》,以广东全省(包括香港、澳门)及国内外各大城市为行销对象,孙中山特给它题赠"与国同春"四个大字,勉励它为民主共和国的巩固和发展而大造革命舆论,务求"与国同春",也就是要与民主共和国共存共荣。孙中山在勖勉广州、香港报界人士的同时,为新创办的《大光报》题赠"与国同春"四个大字。

不少报界人士没有辜负孙中山的期望,刚正不阿,为巩固民主共和国而尽到应尽的责任。其中尤以《大光报》执着"与国同春"的精神持正义以抗强权,威武不屈,甚得读者好评。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俄国爆发革命,成立社会主义政府,世界观感为之一新。《大光报》敏锐地觉察到社会主义已经登上世界舞台,适时地站在时代的前列,开展以"社会主义与中国"为中心的宣传活动,予读者以社会主义及劳工解放问题的新知识,颇能唤起社会各界人的注意,也受到孙中山赞许。

1920年1月,《大光报》发行年刊,孙中山应邀为之撰《大光年刊题词》,借报名"大光"立论,申述报刊对国家与人民责任。题词说:"......光明者,不外是使人认识实在,认识真理之工具。苟有工具而不用,或遗其实而鹜其名,则无益而有害。抑且以光明与人者,其功固大而责任亦重。苟挟其成心而以先入为主,则非光明主义,而祸患将由是而始。“大光”之名吾固深喜之,而又望其能与人真实之知识,互助之精神,不负其名也。"这篇题词进一步发挥了"与国同春"的含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名人故事:孙中山追打儿子

全文共 1129 字

+ 加入清单

1923年的一天,孙中山命令胡汉民以大元帅的名义发出手令,到广州市政厅提款20万元,作为军饷发给滇、桂军,让他们出发攻取惠州的陈炯明。

那天早晨,胡汉民让孙中山的侍卫副官张猛亲持手令到市政厅提款。张猛8时半赶到市政厅,一直等到11时正,才见市长孙科登楼入办公室。张猛赶快将提款手令面交孙科。孙科接过手令,看了一眼,非常生气:“我不会印银纸,哪里有这么多钱?”说罢,随即将手令撕得粉碎,投进废纸篓,就下楼坐汽车走了。

当天下午,孙中山打电话问滇军出发了没有?滇军总司令回答说:“还没有领到粮饷,部队不肯出发。”孙中山接着又打电话问桂军总司令,也得到同样的回答。

孙中山觉得情况不对,便赶紧去问会计司长黄隆生:“为什么还不发饷给滇、桂两军,使他们马上出发?”

黄隆生说:“会计司没有钱。”

孙中山问:“市政厅20万元还没拨来么?”

黄隆生答:“我不知道这回事。”

孙中山听了大为诧异,急忙到二楼问胡汉民。胡汉民说:“今天一早就让张副官去取了。”

正要去找张猛,刚好,张猛回来了,就把当时的情况如实报告了孙中山。

孙中山气得脸色发紫,半晌说不出话来。他立即打电话让孙科赶来。

孙科战战兢兢来到父亲跟前。不待他张口解释,孙中山就厉声叱骂他:“军情如此紧急,急需发饷给滇、桂军出发,你怎么总没有这回事!你马上拨20万元来,办不到,就不要做市长……”

孙科被斥责得无话可说,便噔噔地跑到二楼找胡汉民出气,说胡汉民假借命令索钱,挑拨他父子不和。

胡汉民气得大叫:“这是你父亲叫我写的,怎么是假借命令?”

盛气凌人的孙科举起手杖就向胡汉民打去。胡汉民一闪身,手杖落在办公桌的玻璃板上,顿时“嘭”的一声,惊动了在三楼的孙中山。这时,孙中山正要洗澡。他穿着毛巾浴衣走下楼来,看见这种情景,难过得几乎流出泪来。他怒不可遏,一手夺过卫士的驳壳枪,就要打孙科。孙科吓得慌忙逃走。孙中山一面追赶,一面厉声斥骂,一直追到帅府大门口,连拖鞋也甩掉了。直到李烈钧、朱培德、黄隆生闻声赶来,才把孙中山劝住。孙科逃出大门,匆匆坐上江边的一艘小电船离去。

孙科为何平白无故迁怒胡汉民呢?原来,孙科和代行大元帅职权的胡汉民早因意见不一,产生矛盾,以致颇受委屈的胡汉民曾向孙中山提出辞呈。当时,孙中山正在前线督战,他深知儿子年少气盛,容易得罪人,立即写信力劝他以大局为重,同舟共济。

过了五天,孙中山又写信给孙科,再次强调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此时惠州尚未攻下,东江军事仍然紧急,望吾儿劝告各同仁,务要一心一德,共维危局。”

孙科对胡汉民一直心存芥蒂,但迫于当时的形势和父亲的威严,也就相安无事。此时,他犯起少爷脾气来,竟然感情用事,不顾大局,把父亲的谆谆教诲抛于脑后,重演“同室操戈”,这就难怪孙中山恼怒不已,竟致出现了父打子的场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中国名人孙中山与梁启超的恩怨情仇故事

全文共 540 字

+ 加入清单

孙中山梁启超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两个核心人物,他们开创了二十世纪以来的中国的历史,他们是革命战士,却分属两条不同战壕。

梁启超说:孙中山这个“农民”

孙中山出生于1866年,比梁启超大6岁,比康有为小8岁。他的祖籍广东省香山县翠亨村,距离梁启超的祖籍新会县茶坑村只有百十公里,与康有为的祖籍南海县银塘乡相隔也不太远。相近的地方同出三大名人,历史也算罕见。

1894年初,孙中山托人给康有为希望与之结交。赶巧的是,康有为与梁启超到北京参加甲午年的会试去了。

虽然未曾谋面,梁启超却在与汪康年的书信中提到孙中山:孙某,非哥(哥老会)中人,度略通西学,愤嫉时变之流,其徒皆粤人之商于南洋、亚美及前之出洋学生,他省甚少。

可以看出,康、梁只把孙看愤嫉时变之流,不太认同他的做法。此时,康梁寄希望于朝廷能自上而下进行改革。

1896年,孙中山伦敦蒙难,也因此作为一大名鼎鼎人物被推向国际舞台。这令梁启超对孙中山刮目相看。

当年章太炎曾经问旬梁启超孙的为人,梁回答:孙氏主张革命,陈胜、吴广流也。

在梁启超眼中,孙中山的所为也就是“农民起义”,梁启超的少年中举,学富五车,是有名的才子,有着士大夫的优越感,自然对不把“农民起义”放在眼里。可他能把孙中山比作陈胜、吴广,也说明了他对孙中山已经有了非常钦佩的一面。

展开阅读全文